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诗词中的科学原理范文

古诗词中的科学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诗词中的科学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诗词中的科学原理

第1篇:古诗词中的科学原理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学;古诗;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2-0010-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就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提供精彩的引入是其中一种有效的办法。一个生动的教学情景就是一支催化剂,它可以加速课堂气氛的活跃,特别是对那些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来说更有效,可以唤起他们潜在的学习动力。课堂引入的方法很多,而利用古诗词中所蕴含的化学知识作为引入,可以有效设置认知冲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把古诗结合到化学教学中,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内容的记忆、理解。现举例如下:

1、以古诗引入化学概念

1.1 烃的性质和《赠别》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在学习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专题三(常见的烃)的性质时,可从该诗引入,让学生充分想象出燃烧时的现象,继而拓展烃类物质的有关性质,了解蜡烛的成分是石蜡,属于固态烃,熔点很低,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放出热量,使蜡烛融化。另外在复习有机内容也可推而广之引入如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指什么,选项可设置A、蛋白质、高级烃;B、纤维素、脂肪;c、蛋白质、硬化油;D、蛋白质、油脂,让学生通过诗词的含义充分理解化学概念。

1.2 乙醇的性质和《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在学习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专题四(醇、酚)内容时,不妨可借古人诗词中的雅兴引出醇的性质。诗中“兰陵美酒郁金香”,把酒香与花香媲美亦说明了酒的挥发性和酒的香味主要是含有酯的原因。古诗中描写酒的不少,文人墨客爱酒的也不少,有些不乏在酒后诗性大发,写出流芳百世的作品,而这与酒的香气扑鼻以及对神经的调节作用有很大关系。在学习醇的性质时,可牢牢抓住这几点进行延伸。

2、以古诗引入化学方法

2.1 炼铁工业和《寄赠别驾卢谌》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百炼成钢”的成语也是出自这首诗,在学习苏教版《化学1》专题三(铁、铜的获取和应用),可以引入这个炼钢过程,并引出我国古代的钢铁冶炼历史。我国的炼铁炼钢要比欧洲早1000多年,公元前600年,中国已掌握冶铁技术。早期的炼铁是将铁矿石和木炭一层夹一层地放在炼炉中,在650~1000℃上焙烧,利用木炭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使铁矿石中的氧化铁还原成铁。由于炼炉中温度偏低,不能使熔点为1535℃的铁熔化得到液态的铁。因而待炼铁冷却后再把这种铁加热到一定温度下经过反复锻打,就可把夹杂的氧化物挤出去,此时铁的机械性能就得到了改善。在反复锻打铁块的基础上,古人又得出炼铁渗碳成钢的经验,这是最早的钢。西汉时,为提高钢的质量,人们又增加了锻打的次数,由10次,30次,50次增至近百次从而得到所谓的“百炼钢”。我们现代工业炼铁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

2.2 湿法炼铜和《抱朴子》

“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

这是人类有关金属置换反应的最早的明确记载。关于“曾青”的理解,很多资料写的是硫酸铜,但实际上是碱式碳酸铜。如按《抱朴子内篇》中所述“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的记载,用新制备的碱式碳酸铜,在湿润状态下将其涂在光亮的铁片上,放置数分钟后,即可见铁片上有薄薄一层紫红色的铜生成。而在另一书《淮南万毕术》中另有记载为“白青得铁,即化为铜。”“白青”实为胆矾,那到底是“曾青”得铁,还是“白青”得铁?在学习苏教版《化学1》专题三(铁、铜的获取和应用)时,可以用两诗的比较做个实验引入,再进行湿法炼铜的教学。

3、以古诗引入化学原理

3.1 燃烧热和《石炭》

“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这首诗包含对煤燃烧的精湛描写。道出的现象包含着复杂的反应原理:

C+H2OCO+H2

C+2H2OCO2+2H2

CO+H2OH2+CO2

在学习苏教版《化学2》专题二(化学反应中的热量)中燃烧热内容时,不妨以该诗引入,结合诗中的描述推导反应方程式并可延伸出煤的燃烧和气化的热效的比较。如加水后产生水煤气,所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是说明煤燃烧放出的热量高,可用于矿物的冶炼。

3.2 石灰石的工业用途和《咏石灰》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石不仅在古代,在现今依然是工业生产中的主要原料之一,在建筑、农业等部门用途十分广泛。如苏教版《化学1》专题二和专题三中炼铁、制玻璃、镁的制取等都提到石灰石的使用。在介绍这些物质的工业制法上我们都可以以该诗引入,先从对石灰石煅烧的反应过程来引出它在工业上的用途。石灰石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矿物,色青灰,质坚硬,化学成分为碳酸钙。诗中描绘了石灰石烧制石灰的过程。先将石灰石敲碎,在石灰窑内经高温煅烧,便制得雪白的生石灰CaO,后者与水作用生成白色粉状的熟石灰(或消石灰)ca(OH)2,再遇空气中的CO2又生成白色的CaCO3。石灰经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尽管“粉身碎骨”,总保持自身的“清白”不染。

4、以古诗引入化学现象

4.1 焰色反应和《烟火诗》

“纷纷灿烂如星陨,火霍火霍喧胚似火攻”

古人在发明火药的基础上,制造出了烟花,它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装有类似火药的发射药剂,上部装填燃烧剂、助燃剂、发光剂及发色剂,发色剂内含各种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它们在燃烧时显示各种各样的颜色,化学上称之为焰色反应。在学习苏教版专题一(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焰色反应的内容时,可先通过诗词中对元素焰色的文字想象,后配以图片展开,之后内容的介绍可谓顺理成章。例如,锶盐、锂盐发出红光,钠盐发黄光,钡盐显绿光,镁、锌等金属粉末发出耀眼闪光……,各种金属盐及金属粉末混合在一起,释放时就显示出万紫千红的色彩,千姿百态,以助节日气氛或日常娱乐。

4.2 石油的燃烧和《延州诗》

“化尽素衣冬未尽,石烟多似洛阳尘。”

第2篇:古诗词中的科学原理范文

关键词: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诗词鉴赏课程目标;诗词鉴赏课堂教学目标

G633.2

目前大部分W生在诗词鉴赏的学习上,大多死记硬背却无法达到考察的能力要求,以致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感觉到所考来自所学?如何真正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笔者尝试把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应用到诗词鉴赏课目标陈述和课堂教学中,实现目标设置、教育教学、评估测试的三者统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 初中诗词鉴赏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关于诗词鉴赏的目标描述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而现阶段的初中诗词鉴赏课教学实践,还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大部分教师凭借自身的教学经验解读课标,在初三的备考冲刺阶段,根据个人的教学习惯、近三年的中考题去设计诗词鉴赏教学。最终呈现的结果,教师所教无序、所教随心,学生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没有达到相应的能力要求。

出现这种结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三维目标框架下,诗词鉴赏课程目标的模糊混淆,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效果的反馈中,未能起到清晰明确地指导作用。

2001年开始的课程改革,课程教学目标的分类与陈述受到了关注。教学目标被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合格的目标陈述必须有一个动词和名词,笔者归纳了在三维目标框架中陈述诗词鉴赏目标时常用的动词,并从动词的属性角度进行分析。

从表格中的动词属性看,上述的词语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大部分动词属于非行为动词,如:品味、欣赏、揣摩、思考、关注。这一类动词,它所陈述的动作是看不见的内在心理过程。例如“思考”,我们无法从外显行为去判断学生是否在思考,就算看到学生在托腮皱眉,也不能由此判断他的行为过程是否符合“思考”这一目标。使用这一类动词对目标进行陈述,下达的指令在课堂上实施时,不仅缺乏可操作的过程,更缺乏对应的可检测方法。

第二类:部分动词属于行为动词,如:朗读、勾画、找出、比较。这一类动词,描写的行为是可以观察的,外显的。活动有没有进行和落实,皆可以透过课堂上的具体行为直接进行观察和检测,用这类动词进行目标陈述,清晰可测。

第三类:部分词语,往往形成短语结构,如:通过……方法,使用……方法,形成……人生观、培养学生……能力。所陈述的主体并不是学生,而是“老师”,教学目标的主体应该是学生。用这种结构的短语来陈述目标,混淆了行为主体。

由此可见,原来的三维目标分类框架的教学目标陈述,里面既包含了学生复杂不可测的内在心理过程,又有清晰可测的外在行为过程,还有行为主体混淆的方法陈述。这种描述,只能传达常识性意义,不能进行任务分析,无法进行相关训练和检测。

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下的诗词鉴赏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可预期性和可测量性,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方法通过“知识”和“认知过程”两个维度,把课程中的每个知识点进行分类,确定它应该达到的目标层次,从而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结构清晰,便于量化。

在陈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完全使用行为动词进行陈述是困难的,使用带诗意的含糊不清的字眼无助于实际教学,但我们可以借助心理学界定的动词来描述目标。【1】运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原理,笔者把诗词鉴赏的教学目标重新进行陈述。

教学目标:

⑴理解诗词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⑵分析诗词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

⑶评价诗词的思想情感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⑷能独立运用实现上述三个目标的方法

以上的教学目标归类到布卢姆的二维目标分类表中体现为:

把诗词鉴赏的教学目标对应归纳到二维目标分类表中,有助于我们关注以下问题:

⑴明学,转换角度,教师从学生的角度考察目标。如目标⑴:为了达到理解诗词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个目标,学生需要知道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学生能否在“作者”、“朝代”、“诗词类型”这些“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组合,获得这些部分的内在结构和关联(概念性知识)?转换角度,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方法和任务。

⑵明教,目标一致,教师们从目标分类中获得共识。如目标⑵:分析诗词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这是一个分析概念性知识的目标。要如何教概念性知识,要用什么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明确目标,有利于教师围绕目标设立活动和任务。

⑶明评,评估科学,教师能检测课堂教学效果。我们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分类,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估的时候,有意识地关注它们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学习目标的设立、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学评估的进行,若较为一致地填入到二维目标分类表中,就可做到教、学、评三者一致。

三、 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在诗词鉴赏课教学的应用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内在心理的变化。教育的真正目标并不是具体的行为变化,而是内在的能力或情感的变化。【2】我们在陈述诗词鉴赏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明确陈述“理解”、“分析”这类内在的心理变化,但这些内在变化并不能直接进行客观观察和测量。为实现这一点,我们还需要列举反映这些内在变化的行为样品。笔者以中考诗词鉴赏复习课系列“把握诗词的思想情感”的教学案例为例,细化教学目标,展现教学过程。

㈠教评合一 细化课堂教学目标

“把握诗词的思想情感”教学目标,作为诗词鉴赏复习课系列中的第一部分,需要学生在掌握阅读诗词时掌握“疏通大意,把握情感”的具体方法。因此,教学目标可以这样陈述:

1.学会运用方法,理解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情感

(1)能够从诗词题目、作者所提供的信息中找出与情感主旨相关的内容。

(2)能够从诗词中准确划出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关键词。

(3)能够勾出诗词中的意象(主要是景物),分析景物特征,说出景物中所含的情感。

我们根据本节课所传授的三种方法,把教学目标分解为三个能够客观操作和测量的教学分目标,能够通过可观测的方式去反映学生的内在变化,明确课堂活动。在明确目标的同时,我们还对应三个目标设立学生活动,即堂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对应的评估设计如下:

评估1.1学生完成学案上10题关于理解题目、作者信息的训练题,6题正确为及格;

评估1.2学生完成10题直接从诗歌中勾画情感关键词的训练题,6题正确为及格;

评估1 综合运用三种解题方法,完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训练题。

使用这样的目标描述,能够提供清晰简明的行为样品,把内在的心理变化得到直观可测的转化,如目标1.1,学生能够从题目、作者等信息中找出与情感主旨相关的内容,就代表他理解了这个方法;如果他能够使用这样的方法,完成评估1.1并顺利通过评估,那就意味着他能够运用这个方法。

心理学家马杰提出,好的行为目标具有三个要素:一是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二是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三是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标准。【3】从这三个要素来看,上述关于教学目标与评估的陈述,清晰地强调了学习之后的变化(学生能做什么)和变化的条件(教师提供的刺激),符合马杰所设立的三个要素,能够预设和检测教学结果。

㈡ 内化能力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仍以上述的诗词鉴赏复习课系列中的“把握诗词思想感情”为例,本课是复习课,以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为目的。也就是说,学生在掌握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化成程序性知识,由死记硬背内化为方法、能力并能够运用。结合以上两点,该课的教学过程做以下安排:

⑴导入环节:

教师活动:①真题回放:近三年中考题。②展示考点。

学生活动:明确中考考点

评析:教师的活动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告知目标;学生的学习过程属于注意与预期。用导入设疑,学生明确了考点,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⑵方法指导环节:(以方法一为例,方法二、三与方法一的教学过程一致,此处不做讨论)

教师活动1:设问:请仔细阅读诗歌题目“归园田居”(陶渊明),说出从题目中获得的信息。

教师活动2:试比较《望江南》和《竹里馆》两首诗词中“独”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总结:从诗词的题目和作者中,我们能够获得一些与思想情感相关的提示和信息

学生活动1:说出从《归园田居》这一题目中获得的信息;

分析、比较两个“独”字的不同情感。

学生活动2(评估1):迅速口头完成学案上10道关于理解题目、作者信息的训练题。

评析:教师所举的诗词例子属于学生的原有知识,提示学生原有知识并呈现这些有组织的信息,在讲解例题时总结方法,让学生从原知识的激活、理解,新知识融入的过程中,开始了对新知识的理解。

⑶综合训练环节: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①请结合诗歌题目和诗词,写出你从中获得的信息。

②请在原文圈出诗歌的情感关键词。

③诗的首句写景,作者再写景中选取了杨花和子规这两种景物,有什么用意?

④请概括本诗的情感主旨。

教师活动:点拨、明确答案,提供过程指导

学生活动:完成练习

评价:教师针对本课教授的知识与方法,给学生的复习与记忆提供指导。学生通过变式练习,真正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最终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教学目标是教学之本。“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和以它为中心的新课堂教学活动在语文教学的运用,正给语文教学带来质的飞跃。它促使教师从学生的角度进行目标分析,重新把教学中的明晰与内隐的目标进行合理规范的分类。它促使教师意识到自己所计划的活动要与他们预期的目标需要一致。它促使教师调整某些教学活动并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明教、明学、明评,实现学习、课堂、测试三者真正统一。

参考文献:

[1]皮连生主译《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2]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第3篇:古诗词中的科学原理范文

一、动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亲身参与的事情,往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让每位同学都有“动口”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学习时乐而不倦。因此,在教学中,我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动口”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学习时乐而不倦。每堂课的前几分钟是学生动口的时间,而形式、内容多种多样:1、讲一个联系本节课内容的小故事;2、介绍生物学研究的新动态;3、总结上节课的知识要点,出几个题目考考大家……虽然时间很短,但这是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自己的机会,学生们认真看书,查询网络信息,积极准备素材。短短几分钟,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而且为一节课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对于难度不大的内容或趣味性较强的生物课,比如《鱼类的多样性》《动物的社群行为》等,提前让他们做好充分准备,鼓励他们当小先生,上台讲课。学生们走上讲台,讲述自己的独特见解,使他们获得了终身难忘的体验。鼓励学生“动口”不仅激起了他们学习生物的热情,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并且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动手

亲自去体验一件事,远比道听途说的理解更要深刻的多。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去实践,去体会,使学生在“玩耍”中学习、讨论,解决问题。比如,在讲到“果实的结构”时,学生们往往对教材中谜语“麻屋子,红账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的谜底争论不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讲到这一内容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炒熟了的花生果实分给每位同学,叫他们按课文所提的问题,自己动手逐层剥开,仔细观察然后写出各答案。等学生做完后,个别提问回答问题时,我故意叫了两个学习较差的同学先回答,结果他们都答对了!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也有了学习的劲头与动力。这一活动的做法应验了一句话,那就是“实践出真知”。

三、动脑

生物学中,有些原理、规律很难用身边的简单实验求得证实,这就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分析,必要时还需采用 比较、分类、类比推理等方法,诱发学生去思考、理解。也可以向学生提供有关阅读书籍和要求收看电视播放 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节目。这样做,都有助于学生学懂弄清知识。另外,初中生不仅比较容易片面地看问题,而且往往只看表面现象,好的绝对好,坏的便坏到底。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从本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注意启发式教学,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讲了昆虫纲菜粉蝶后,有些同学由于只注意了菜粉蝶在阳光下花丛中翩翩起舞,便认为好看好玩,是益虫。显然,这还是从他们过去的自我感觉中得出的错误认识。对此,为了能使同学们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看法,并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菜粉蝶的幼虫菜青虫,主要啃食甘蓝、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及油料作物的叶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透过现象看本质,终于使同学们认识到从根本上讲菜粉蝶是一种危害蔬菜的重要害虫。

四、动情

教学中的“情”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上,教师热爱学生,学生也会热爱教师。这样,师生之间不仅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且在追求真理上也会达到同步。其次,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唤起学生心理活动与教师心理活动最佳结合的又一重要诱因。所以,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我们可以将生物知识与日常谚语、成语及古诗词联系起来。在日常生活中流传着许多快炙人口的民间谚语,这些谚语中蕴藏着许多生物学知识。比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形象地说明了生物的遗传;“鲤鱼跃龙门,麻雀变凤凰。”又表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飞蛾扑火”是指昆虫对光的刺激所表现出来的应激性;“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中的生物的生长、发育现象等等。在成语和古诗词中也有很多含有丰富的生物知识,比如“红杏出墙”表明红杏的应激性;“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的条件反射;而运用幽默导入新课,可以先声夺人,吸引学

第4篇:古诗词中的科学原理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生物教学 导入原则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新的教学活动开始时,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中学生物教学中一个恰当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求知欲,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等作用。

    1.导入的作用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虽然只是一个很短的环节,但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集中精力;导入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导入可以起衔接新旧知识的桥梁作用;导入可以揭示课题,体现教学目的;导入可以带领学生步入学习情境中。

    2 导入的“七字”原则

    导入技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是“七字”原则,即准、启、联、形、趣、巧、简。

    2.1 “准”字原则

    “准”字原则是指导入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导入的实际要以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也就是说要紧扣教材,根据学习者的特征来构思导入。对与同一个教学内容,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导入方法,但无论哪种方法都要遵循目的性和针对性原则,否则,导入的形式再新颖,导入的内容再充实都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切忌盲目的偏离教学内容的导入。

    2.2“启”字原则

    “启”字原则是指导入要具有启发性,也就是说导入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发现,以促进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导入的启发性要与教师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方式有机结合。

    2.3“联”字原则

    “联”字原则是导入要有一定的关联性。导入内容既要与新知识紧密相连,又要与学习者原有知识联系。如果脱离新知识的导入,形如虚设,起不到衔接作用。注重导入的关联性,可以使学生对新内容不感到陌生,利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促进知识同化和应用。

    2.4“形”字原则

    “形”字原则指导入要体现直观性和形象性。直观事物往往给人很深刻的印象,而生物教学内容大多的具体而形象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知的基础上,通过积极思维而形成概念,从而理解原理。

    2.5“趣”字原则

    “趣”字原则指导入要有趣味性。有趣的导入可以使教学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学习,可以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学习。

    2.6“巧”字原则

    “巧”字原则是指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导入的作用之一是吸引学生的眼球,那么导入不仅要在形式上新,在语言上也要精雕细啄。总的来说,导入的语言要求精辟、准确、朴实易懂,更要实事求是。

    2.7“简”字原则

    “简”字原则指导入要有一定的概括性。导入虽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它不是教学的主体。由于时间分配是有限的,所以要求导入要具有高度概括性。导入过于繁冗,会产生头重脚轻的感觉,学生也许会厌烦,不能发挥它的真正作用。

    3 导入的方法

    随着教师素质的提高,理念的革新,教学媒体的发展,导入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导入方法:

    3.1 以旧拓新,承前启后

    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简单的导入方法,是从旧知识入手,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学习目标。以旧知识为基础发展深化,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明确探索目标 ,从而进入新教学内容的学习 。它以回忆 、提 问 、练习等方式复习旧的教学内 容 ,从旧教材的连接点上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

    【案例】在学习 “光合作用”时,可以这样导入:在初中我们学过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知道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可以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那么,今天我们接着原有的知识一起深入的探讨光合作用的过程。

    【评析】生物学科中许多知识都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利用旧知识来引入新课是很常见的。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单但作用很大,它可以使学生从已知领域容易地进入未知领域,能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

    3.2 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直接导入就是不用借助其他材料,教师只要概述新课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 , 明确学习 目标和要求 ,引起学生思想重视并准备参与教学活动 ,做到“课伊始,意亦明”的一种导入。

    【案例】在学习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时,可以这样导入:全球的环境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评析】 这种导入方式直截了当、干脆利落,点明了学习内容,提出了学习要求,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意志中的积极因素。

    3.3 引用实例,贴近生活

    生物学有许多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生活实践能使学生有亲近感和实用感,不失为一中好的导入方法。实例导入能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也可介绍新颖、醒目的事例 ,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

    【案例】大家都打过乙肝疫苗吧,大家知道打了乙肝疫苗就很不容易患乙肝,大家想没想过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打了疫苗以后就不容易患病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特异性免疫

    【评析】通过疫苗来导入特异性免疫,把知识与生活实例联系,使学生对知识没有生疏感。

    3.4 设置疑问,层层递进

    设置疑问导入法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特点,提出带有悬念的问题,来引入新课,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要疑问和悬念设计的恰当,学生就会急切的产生“愿知其详”的心情,促进学生学习。

    【案例】在讲解 “遗传的物质基础”时,可以这样设疑:“为什么父母和子女有相似之处?”“父母传给子女的是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有什么特点呢”等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疑问专心学习。

    【评析】 案例中的三个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这三个问题也许正是学生的疑惑,进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5 实验导入,印象深刻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是学科,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课前教师巧妙的设计实验,指出一些现象,让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结论便是新课内容。

    【案例】在讲解物质出入细胞方式中“扩散现象”时,可以在课上做实验,准备两杯水,往其中一杯水中滴墨水,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特点。

    【评析】“扩散现象”实验十分简单,但是效果确实很好,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不仅亲身体验了科学方法,还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实验导入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自总结,印象尤为深刻。

    3.6 情境导入,感情共鸣

    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而感情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会使所授知识在学生头脑中产生新的感情,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气氛,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奠定基础。

    【案例】在讲到 “食物链”时,教师可以播放视频来导入新课,视频最好是鸟语花香,春色满园,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学生的思绪徜徉在春意盎然的美景中。然后教师质疑:“你知道吗?在这百花盛开的森林中存在着吃与被吃的现象……”然后再一步步讲解事物链的相关内容。

    【评析】情境导入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使学生对生物课产生农厚的兴趣。通过视频来导入,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画面中,不经意间进行了美育,做到事半功倍。

    3.7 矛盾导入,出奇制胜

    这是向学生揭示事物矛盾的方式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要求解决矛盾的强烈愿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在讲解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时,可以这样导入:“我们都知道人体有23对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是和卵细胞结合而形成受精卵,发育成子代个体。如果和卵细胞染色体不变的话,子代个体的染色体数就是46对,这就与“每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相矛盾。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 “矛盾”。

    【评析】本案例是利用矛盾导入法导入新课,“矛盾”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亮点。就是这个“矛盾”极大的带动学生的思考,集中了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8 故事诗词,引发兴趣

    故事导入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方法,即教师针对教学内容适当地利用故事、谜语和笑话来导入新课。在各学科的发现史和发明史中,充满了动人的故事;古代诗词中也有很多佳句;引人思考的谜语等都是导入的材料,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 ,选择内容,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收寓教于趣之效。

    【案例】在讲到食物链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大家都听过这样的话“螳螂捕禅,黄雀在后”,那么,它反应什么样的生物学现象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评析】这次导入是结合古诗词“螳螂捕禅,黄雀在后”,在生物课上出现古诗词是很新颖的,它能极大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9 类比导入,印象深刻

    类比导入就是把抽象的食物与形象的事物进行类比,帮助学生建立模型,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案例】在讲解“特异性免疫”时,可以这样导入:大家想一想,在古代,为了御敌城堡有几层保护啊?我们知道从外依次是护城河、城墙、官兵。其实护城河与城墙就相当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那么官兵就是第三道防线,那么第三道防线是怎样御敌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探讨的问题。

    【评析】案例中把古代城墙等实物与人体防线类比,十分新颖,具有创意,而且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新课程下生物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是实现高质量生物教学的具体化,对于课堂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中提到的是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创新,让导入更加艺术化、专业化。

    参考文献

    [1]侯喜瑰.浅谈生物教学中新课的导入[J] .保定师专学报,2001,(4)

    [2]蒯国锋.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12)

    [3]王庆忠,李兴东.简谈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导入原则[J] .维坊教育学院学报,2000(1)

    [4]杨善禄.中学生物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

    [5]郭友, 杨善禄,白蓝.教师教学技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第5篇:古诗词中的科学原理范文

一、教材分析

乙醇是以学生初中所学的有机化合物常识为基础的,提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学习有机物甲烷、乙烯、苯等烃的基础上引入该课内容。目的是通过这一课时的探究学习,既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也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衍生物(如乙酸、苯酚、乙醛等)打下基础。备课时,笔者思考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也是技工类学生会想或会问的三个问题,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

1.为什么学

从三国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到唐代“李白斗酒诗百篇”,再到“说走,咱就走”的梁山好汉,甚至到近代国粹艺术“贵妃醉酒”,无不见证着乙醇作为饮料的无限魅力。除此以外,乙醇还有着重要的工业价值。如今,我国的许多大中城市已开始使用乙醇汽油。作为燃料,乙醇之所以能代替汽油,是因为它更高效、更清洁。但是,问题在于,乙醇汽油在缓解能源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了粮食危机。工业上生产乙醇,需要大量含糖量较高的农作物。如何解决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之间的矛盾,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2.学什么

当然是学习乙醇的性质,因为性质指导应用。例如,学习乙醇的催化氧化,就可以了解到在生活中如何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以及如何界定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

3.怎么学

从乙醇开始,未来学习烃的衍生物都是同一模式:“结构―性质―用途”。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把教学目标锁定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第一维――知识目标

了解乙醇的取代反应、催化氧化两个主化学反应,能正确书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认识羟基官能团。

2.第二维――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乙醇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第三维――技能目标

通过对乙醇性质的实验探究,培养挖掘技工学校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问题的潜能。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乙醇的取代反应、催化氧化反应及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在于乙醇性质的实验探究(实验成败关键)及官能团“羟基”。

四、学法和教法

1.学生的“学”

笔者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能储备: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了解乙醇的组成、物理性质、燃烧反应,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但他们对物质性质的认识还停留在宏观表象阶段。虽然在烯烃的学习中,开始从微观结构认识物质,但学习方法是被动接受型的。新课程倡导的是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所以,主要学法是通过实验探究,探究的同时归纳知识,比较官能团的不同断键方式。

2.教师的“教”

笔者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采用实验探究法、启发式讲授法、多媒体动画等方式。所用教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有意义学习理论。

(1)创设情景。针对技校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的特点,尽量使创设的情境,贴近他们的生活。

(2)实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探究性实验中,保持一种积极、主动参与的快乐的“玩”的学习状态,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严谨的科学态度。

(3)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通过动画模拟,将微观的过程宏观化。

五、教学过程(教学思路)

1.引入课题

通过多媒体进行对词游戏: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今天讲课的内容就是古诗词中反复提到的物质,是什么呢?“酒”。教师设问:“同学们,知道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吗?”学生回答:“乙醇”。然后,开始讲授新课。

2.新课探究

(1)分析乙醇的物理性质(自主学习)。这个实验没有难点,设计它的目的是热身基础的实验操作。由浅入深,完成下面的两个实验。

(2)乙醇的分子结构的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操作钠与乙醇、水的对比实验,探究乙醇的结构;注意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让学生写出所有现象的结论;请两个同学来写下结构式。学生得出多个现象及结论,均要肯定,并分析原因。根据价健理论,学生会得出这样两种结构。

H H H H

H―C--C--O--H H--C--O--C--H

H H H H

笔者拿出一个对探究结构有帮助的现象:钠与水、乙醇反应时都生成氢气,说明钠能够置换出水、乙醇分子中的氢。由水分子的结构式为“H-O-H”,可推测乙醇分子中存在与水分子相同的“O-H”键。学生会反驳:“也许是与碳相连的那个氢化学键断裂生成的氢气?”这时,笔者应启发:“以前我们学过,钠是用什么来保存的呢?煤油,煤油从石油里分离出来的,主要成分是烃类。这说明钠不可以和烃反应,即钠不可以使碳氢化学键断裂,确定乙醇分子结构。”通过多媒体引入烃的衍生物概念、官能团概念,分析后强调:“羟基这个官能团的软肋在哪?对,就是氧氢键。以后有羟基这个官能团的其他同类物质,也会发生类似的反应”。

(3)分析乙醇的化学性质(自主学习)。首先是与活泼金属钠反应。通过乙醇的分子结构的探究,要求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重点是紧扣反应的化学键断裂方式讨论其反应类型:取代反应、置换反应。联系生活,提醒学生,生成物乙醇钠在日常生活中是治疗风湿病药物的主要成分。其次,氧化反应。教师拿起一个点燃的酒精灯,请学生写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初中内容),这是一种氧化反应。人体内,在催化酶的作用下,也会发生氧化反应,通过多媒体演示乙醇进入人体的氧化过程。生活中,很多人有过醉酒的经历,会感觉头晕、头痛、呕吐,这是因为乙醇在催化酶的作用下,氧化生成了乙醛,而乙醛有毒,所以,人会感觉难受。那么,在实验室,能完成这种乙醇氧化生成乙醛的过程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完成它需要用铜或银作催化剂,引导学生观察铜丝表面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反应是否已经发生。然后,用电脑显示乙醇氧化成乙醛的反应原理。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氧化过程的旧化学键和新化学键形成。

3.课堂延伸

把生活中的常识应用到课堂习题之中,让课堂的理论学习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去。

例如: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到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

A 硝酸 B 无水乙醇 C 石灰水 D盐酸

百字论文选题:酒的度数是如何确定的?酒精越纯,杀菌效果越好吗?固体酒精是酒精固体吗?汽车使用的是乙醇汽油吗?

4.归纳小结

乙醇化学性质主要与官能团-OH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结构、化学性质的学习告一段落,让学生看每一幅图片,归纳所学知识,并提出社会问题,如粮食危机问题、交通问题,培养技工学校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命的热情。

六、评析与反思

该教案的设计符合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都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害怕自己的小组落后。在合作学习阶段,学生的讨论十分热烈,团结协作,集思广益,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

第6篇:古诗词中的科学原理范文

时间是与人类共生的哲学存在,时间意识也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内心的重要观念。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由于主体与时间意识之间构建的紧张对立,从而表现出动人的情感力量。这种抒情模式,在怀才不遇、送别、思念及追忆等几种文学母题中已经形成传统。这些母题下的很多古代文学经典,其艺术魅力皆得力于其对时间意识的运用和强调。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作品的深层意蕴。

关键词:

时间意识;文学经典;母题

时间意识和古代文学经典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颇有意味的课题。时间,是人类在漫长演进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意识。它的存在帮助人们界定了一切具有不停止的持续性和不可逆性的物质状态的各种变化过程。对于时间的感受和意识是人类共有的行动内驱力。它督促人们在自己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去创造人生价值,所以,时间又是悬在每个人头上的一把利剑。文学是人类艺术加工过的、并用于审美欣赏的精神产品。那什么样的作品能成为经典呢?真正能够打动人心并在人们的记忆中历久长存的作品,往往是最能给人以深刻印象并形成情感共鸣的东西,这样的作品也很容易在流传的过程中成为经典。童庆炳先生曾在论说文学经典的问题时谈到,构建文学经典的文本内部要素是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作品艺术价值上面,还必须考虑到某些文学经典写出了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和‘共同美’的问题。就是说,某些作品被建构为文学经典,主要在于作品本身以真切的体验写出了属人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人区别于动物之所在,容易引起人的共鸣”[1]。纵观中国文学史,古代大量经典作品意义的生成,都与时间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时间意识正是上述童先生所说的一种“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2]693陆机在《文赋》中也说:“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3]1两位大文艺思想家的理论总结都谈到了时间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具体到文学作品艺术效果的达成,更是在人与时间的矛盾模式构建中实现的。总体来看,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至少有怀才不遇、送别、思念及追忆等几种母题都与时间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我们分别加以分析。

一、怀才不遇

人作为主体存在于特定的时空之中,只有在对世界的作用中才能体认自身的存在价值。就像谢林所说:“时间原本是内在智能的直观形式”,“它只是存在于我们之内”[4]173,而不是像实体的同时并存性(即空间)那样能在我们之外加以直观。是的,时间的有限性带来的压力是人自身给予的。同时,人又希望超越这种有限性从而以外在的事功实现自身价值的无限。由此,千百年来的有志之士皆为能够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而努力奋斗。但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许多文人在现实的世界中只能遭遇残酷的冰冷,而怀才不遇自然成了他们热衷的主题。这类母题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无数经典。先来看一下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这首短短22字的古诗之所以会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名篇,其艺术魅力正来自时空与人形成的紧张关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两句,所凸显的不仅仅是作者被权贵排挤后的失落感,更重要的是身处盛唐,满怀雄心壮志的知识分子在时间催促之下的内心恐慌。中国古代自《左传》就有“立德、立功、立言”的所谓三不朽的理念,而这种意识在陈子昂内心激起了情感波澜。时光易逝的忧虑,让置身于无限辽远的时间概念中的作者变得无比渺小。正如海德格尔所言:“老实说,人是什么?试将地球置于无限黑暗的太空中,相形之下,它只不过是空中的一颗小沙,在它与另一小沙之间存在着一英里以上的空无。……在这万万年的时间之中,人的生命、其时间的延伸又算什么呢?只不过是秒针的一个小小的移动。”[5]3—4可见,人类是渺小的,而这种渺小感反过来又刺激作者,他必须努力在当世的短暂时间内建功立业以实现自己的不朽。如此,主观的有限性与客观无限性之间的对立造就了这首诗歌的主题。然而,这首诗歌表达的不是置身历史时空某一具体方位的个体的困境,而是千代、百代之下,一直到无限的未来的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难题。由此,这首诗歌就必然会变成经典。因为每当人们在仔细体味它时,虽然看到的是作品中的陈子昂,但联系到的是现实中的“我”,“我”的情感体验不自觉地已经参与了对作品的理解,这就产生了共鸣。陈子昂的这种由时间意识激发的对个体存在的思考,变成了整个中国古代文人志向的集中表达。我们可以就此话题在中国文学史上追溯一番,早在《庄子•盗跖》就曰:今吾告子以人之情,目欲视色,耳欲听声,口欲察味,志气欲盈。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瘐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操有时之具而托于无穷之间,忽然无异骐骥之驰过隙也。不能说其志意,养其寿命者,皆非通道者也。[6]1000这里只不过是庄子借盗跖之口对儒家立德以求不朽的思想进行嘲讽,表现出深沉的悲观。诚然,人类在将自身生命的有限性与外在时间引发的宇宙无限性的对比中,内心产生了深深的自卑,这足以将自身的灵魂抛向绝望的深渊。然而,人的伟大之处在于,面对绝望时,不是被动地接受现实而是努力实现精神上的超越。而这,正是中国古代立德立言以成名后世的传统之由来。面对这种与生俱来的“悲惨”命运,中国的文人一次次用文学发出了感天动地的呼号。这种情感,我们至少从屈原的《离骚》就能看到: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7]24屈原含冤被贬,他所焦虑的,正是因为自己远离朝政,功业难就。楚国君王受到奸邪蒙蔽,人民身陷重重危局。他敏锐地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之速,抒发了自己的满腔忠愤,产生了感人的艺术魅力。屈原这种由时间意识而产生的宇宙无穷感,使得个体的存在过于渺小。正是在这种大与小的对比中,人类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恐惧和失落之中。其后,在《古诗十九首》等大量作品中都有这种时序意识的表达。而到建安文学时期,这种时间意识在诗歌中的体现基本定型和成熟。建安文学以其慷慨悲凉的风格表现了一批身处历史风云际会中的文人所共有的英雄情怀。他们希望在历史的中乘风破浪,建立不世之功。这样,时间自然就成为了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曹操在其《短歌行》中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8]20这样一种情绪不仅在曹操周围的曹丕、曹植诗歌中,即使在当时的建安七子诗歌中都成为一个永恒的母题。降及魏晋南北朝,诗人们在经历中国最动荡也是最混乱的一段历史的同时,皆在不断传唱这一主题,而时间意识也成为文人在慨叹自己功业难就时势必会提到的一个最大的敌人。在唐诗中,更有大量的诗歌经典是借助于时间意识的描写从而达到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慨叹,便是对人类在时间问题上所面临的普遍困惑的又一次重申。类似母题的的文学经典不胜枚举。萧驰先生曾言:“时间忧患本身正是社会现实忧患富于哲理意味的表达,是现实忧患向人生和宇宙意识的升华。”[9]241诚然,怀才不遇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子的普遍苦闷,而加剧和凸显这种苦闷的,正是光阴有限的时间意识。对时间的敏感和思考,不仅玉成了这类文学作品的情感表现力,而且增强了其思维的深刻性。

二、送别

农耕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深层根源,由此决定的是中国人普遍的安土重迁观念。正如古人所言,“多情自古伤离别”,自然地,送别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重要母题。每当亲朋由于种种原因要与我们分别的时候,总会有强烈的情感被激发,因此就产生了大量的抒情性作品。这些作品中,时间意识对抒情效果的达成,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江淹在《别赋》中言:“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10]238这两句看似写景的话,其实正好提示了时间。临近离别,无论是送人者还是远行者都会在主观的情绪上产生一种紧张。而日月这种极具时间意义的意象的出现,凸显了时间的存在,送者和行者的情感正因时间意识的驱使而被逼迫出来。说到送别,柳永的《雨霖铃》不可不提,它也典型地反映了时间意识对送别情感表达的巨大影响。其词曰: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1]88柳永这首描写离别的词作,历来为人称赏。作家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真挚的情感抒发都让人为之动容。整个作品意境的达成,皆有赖于对时间意识的强调。首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突出了离别时主人公的恋恋不舍。正因心怀留恋,所以送别的酒实难下咽,因此才有下文的“都门帐饮无绪”。但是“帐饮”本身所体现的也是一种时间意识。这种中国人离别时经常会有的宴饮活动,本是用来表达对远行者的深情,但在这首词作中却成了提示时间的重要表征。“帐饮”提醒了离别的临近,加剧了时间在主人公内心所造成的紧张情绪。然而,这一切还远没有结束,接下来的“兰舟催发”无疑是在这种人与时间的紧张对立之上加上的又一重魔咒。就是说,如果“帐饮”还只是抒情主人公对时间的一种敏感意识的话,那“兰舟催发”就变成了外在因素对这种紧张感的确认和追加。由此,整个作品的紧张情绪达到了极致。这时,作者再写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诗句就非常自然而且易于打动人心。柳永的《雨霖铃》对时间意识的强调成就了送别文学的经典,它的写作模式和技法也被此后深受其影响的《西厢记》故事所继承。在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里,同样最精彩也是最感人的是张生与莺莺离别的一段描写。在这一说唱文学经典中,对崔、张长亭送别的表现,几乎就是对《雨霖铃》送别意境的再次演绎。作者在描写崔张依依不舍、难解难分的同时,不断强调“仆人”的存在。而这位仆人每一次出现,皆是为了打破两人缠绵的意境,提示时间的存在。很明显,董解元在故意制造时间与主人公之间的紧张关系。在整个作品中,外在环境(太阳的西落等)对时间进行了足够的暗示,仆人的出现又一次次加剧了这种紧张的情绪,最后又专门安排老夫人来促成了离别。所有这些,都是在努力建构主人公与时间之间的紧张关系。而在这种紧张关系的一步步强调中,人物的情感也随之一步步加深,即离别在即,由离别的宴席到莺莺的嘱咐,再到最后狠心的红娘将莺莺扶上车。可以说,不如此,不足以体现崔张的情感之深,不足以也不能够真正地打动读者。其后王实甫的《西厢记》,同样沿用了这一经典的抒情模式。郑传寅先生在论及古代戏曲的时空观时,曾认为中国传统时间意识存在明显的对未来指向的忽略。他说:“以我为中心来把握时空的我国古人对未来似乎缺乏兴趣,这与西方人的时间意识是不太一样的。”[12]然而我们认为,在离人的眼中,时间的存在是最大的威胁。这一客观存在不会因为人的愁怨而有些许停留。所以,中国古代文学在处理送别母题时,经常就要凸显时间存在的紧张感。而这种紧张感,正是由时间的未来指向所引发的忧虑。所以在作品中或者会以太阳的西落作为提示,在戏剧或小说中则会安排旁观的第三者强调时间的存在,这样又构成了旁观者的漠然与主人公的深情之间的一重对比,从而达到了非常强烈的情绪感染力。相似的抒情模式,我们尚可在《古诗十九首》等文学经典中找到大量例证。这一经典抒情方式也成为了中国古代送别文学的一大传统。

三、相思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由于种种原因,相爱的人却要相隔异地。由此,相思之情就必然成为中国古代抒情文学的重要母题。相思之作所以能打动读者,从而构筑整个作品流传千百年而不衰的感召力,时间意识的存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看,相思母题集中体现在中国古代描写游子思妇的一类作品中。或者说,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的闺怨诗抒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时间意识来完成的。先来看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闺怨》,诗曰: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13]1446这首历来脍炙人口的闺怨诗正是利用了时间意识在女主人公内心的变化来巧妙抒情的。诗歌先明言“不知愁”,由此才会在初春时节精心打扮一番登楼赏春。然后,杨柳之色的变化并没有让她得到欣赏美景的精神愉悦,反而受到年华易逝的内心刺激。“杨柳色”所激荡起的正是女主人公的时间意识。它提示随着时间的迁逝,再美的景色都会凋残,这种时间的不可逆性和流逝之速令人不安。正是诗歌这种巧妙的构思使它成为历代称赏的名篇。同理,中国古代小说名著《红楼梦》中为人熟知、也是最能打动人的《葬花吟》,其感人效果的实现,主要也是得益于对时间意识的敏感把握。无论是黛玉“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有谁”“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的感叹,还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14]323—324的神伤,无不来自于时间意识在主人公内心造成的恐惧。以上两例都是因感受到时间之“快”而让人不安,从而使作品表现出动人的情感。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学艺术绝不限于此,其他同类作品还有更加深刻而细腻的描写。人的情感是复杂的,而思念中的人对时间的体验更是敏感而纠结。通过这一角度的分析和阐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抒情主体复杂精微的情感波澜。这方面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古诗十九首》。在这组诗歌中,我们经常看到抒情主人公对时间的感受出现了既“快”又“慢”的现象,这可以说是时间意识与相思母题结合模式的升级版。其《行行重行行》言: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无复道,努力加餐饭。[15]105思念是一种痛苦的煎熬,游子身处远方,给家中的思妇造成了巨大的精神痛苦。时间的流逝造成的紧张时序感,是主人公不能忍受的。首先,思念本是一种很痛苦的事情,所以我们在古诗词中经常看到主人公说日月难熬。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主体所感受到的时间应该是“慢”的。所以她说“思君令人老”。然而,与此同时,奇怪的情感也出现了。在“岁月忽已晚”一句中,分明又发现有一种心中一惊的感觉,所以他说“忽”。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时间于她而言似乎又过得太快了。那主人公到底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呢?还是难以忍受的慢慢煎熬呢?其实,无论快慢,时间的存在,于她而言,都是一种痛苦。说时间过得慢,当然是因为苦苦期盼远人回归而不得的一种真切感受;而说时间过得快,则是因为担心时间的流逝带走了青春的容颜。在漫长的等待中,女主人公的容颜渐失光华,她实在难以抵挡时间的侵袭,难以为远人留住她最好最美的容颜。而这,恐怕又增添了她的愁绪,也更足以见她对远人的深情。前者在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一种心理时间,突出的是抒情主人公对时间的感受;后者则更加侧重于实际的物理时间。心理时间和物理时间是共存于女主人公的内心的。在这样的一首作品中,女主人公思念的情感正是依靠内心想法与时间之间构成的这种看似矛盾的交互模式,使得简单朴实的语言之中饱含深情。作品深层意蕴的最终达成,正是借助于对时间意识的集中描写。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古诗十九首》何以会被评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16]45了。无独有偶,相似的例证,我们可以在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中描写送别后莺莺思念张生的一节中看到。其描写莺莺内心曰:“年年的光景如梭,急煎煎的心绪如火。”[17]67此处,“年年的光景如梭”分明是莺莺意识到了时光易逝,岁月如梭。但是,“急煎煎的心绪如火”,正说明思念本是一种对人情感上巨大的煎熬。所以莺莺又觉得时间过得是很慢的。这样,莺莺同样是在这种对时间感受的快与慢的紧张对立中煎熬。而这,正是秉承了自《行行重行行》以来中国古典文学借时间意识而抒发相思之情的情感建构模式,从而使得作品达到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然而要是这种事物在我们看来不是永久的,而是要毁灭的,那么我们就会产生这个念头:时间,这是无穷的奔流,这是吞噬一切的无底洞———这正是时间方面消极崇高的形式。”[18]53时间意识的存在让美好事物的存在总是过于短暂。而在这些抒情主人公那里,这种意识主要还在于对明天的明确意识,同时因这种意识而产生了对未来的恐惧和焦虑。作家们通过作品将这种焦虑传达给读者,从而引发在文学接受层面的再次焦虑。读者在焦虑和恐惧过后,所产生的就是一种崇高的审美享受。正是这样一个原理,许多作品通过时间意识的强调和重现获得了感染千古的共鸣,也使相思变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母题。

四、追忆

人与动物的重要差别在于,人是一种有情感、有记忆能力的动物。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19]然而,对于有情人来说,记忆的存在是残酷的,因为它如悬在抒情主体头上的一把利剑,随时可能掉下来斫伤其灵魂。更有甚者,这种伤害不是一刀毙命的斩首,而是千刀万剐的凌迟。回忆与现实构建的对照关系,会将主体置于难以自拔的痛苦场中,让其灵魂经受长久的煎熬和挣扎。于是,这就产生了中国古典文学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母题———追忆,亦即“回忆”。于此,我们可先就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略作分析。诗曰: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又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20]2060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首唐人诗歌,但是其诗意到底何在呢?我们发现,这首诗的题目叫做“江南逢李龟年”,这不难理解。作者为何在仅有四句的诗歌中,却有两句谈了自己曾经与李龟年的交往呢?他似乎只是一再强调,我和你(李龟年)曾经在岐王府上见过面,也在崔九那里见过你几次。但一首描写他乡遇故知的诗歌何以会成为文学经典呢?看来,要在这首看似平淡无奇的作品中读出味道,首先要搞清楚李龟年到底是个什么人。据《明皇杂录》载:天宝中,上命宫中女子数百人为梨园弟子,皆居宜春院北,上素晓音律,时有马仙期、李龟年、贺怀智,皆洞知律度。安禄山亦献白玉箫管数百事,皆陈于梨园。自是音响殆不类人间,而龟年特承恩遇。其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常为人歌数阕,座上闻之,莫不掩泣罢酒。[21]27原来,李龟年是盛唐时非常著名的艺人,是最受唐玄宗宠信的乐工。而现在,在这个落花时节的江南,当他再一次见到李龟年的时候,时过境迁,李已经是风烛残年,流落在江南,靠在宴会上给人演唱为生。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作者实际上在这里回忆的并不只是李龟年其人,而是从李龟年的身上看到了当年唐王朝的繁华。更有,从李龟年的身上还看到了杜甫自己在安史之乱前后颠沛流离的改变。所以才会有最后一句“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感叹。如此来看,整个诗歌意境的达成和情感的表达,主要依靠的正是由追忆而造成的今昔对比。可以说,对过去时间的强调,很好地完成了整个诗歌情感的表达。对此,宇文所安先生曾有过非常精到的分析:这四行诗的诗意究竟在哪里?在说出的东西同这两个人正在感受和思考的东西之间是存在距离的,诗意不单在于唤起昔日的繁华,引起伤感,而且在于这种距离。让我把这一点阐述得更清楚一些:诗意不在于记忆的场景,不在于记忆它们的事实,甚至也不在于昔日同今日的对比。诗意在于这样一条途径,通过这条途径,语词把想象力的运动引导向前,也是在这条途径上,语词由于无力跟随想象力完成它们的运动,因而败退下来。这些特定的语词使失落的痛苦凝聚成形,可是又作出想要遮盖它们的模样。这些词句犹如一层轻纱而徒有遮盖的形式,实际上,它们反而更增强了在它们掩盖之下的东西的诱惑力。[22]5—6这首追忆式的诗歌,本身也是在时间的长河中搜寻诗歌的建构材料。杜甫此处的回忆,亦即时光回放即是借李龟年这一特定人物开启的,而这种记忆的存在,让整首诗歌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蕴得以展开,而不仅是一首干巴巴的久别重逢之作。对往昔的怀念与今日的痛苦之间架构起时间的通道,由于两种时空场景的叠加,使得抒情主人公在对比中更强化了悲剧意识,以此来实现诗歌强烈情感的表达。这里所蕴含的深层意蕴,正好体现出中国人在时间意识方面的“非线性”结构。也就是说,古人的时间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空间认知的,正如赵奎英先生的研究所说:“中国古代时间观的总体倾向,由于它在四个空间方位上铺展开来,而不是在一条直线上永恒地延伸下去,也就不可能成为一去不复返的“时间之箭”,而是不断地返回原点的、具有可逆性的、追求对称和稳定的封闭圆环。”[23]我们部分同意赵先生的观点,然而,正是这种对时间周而复始的认识,才让中国人在文学中表现出自身命运与历史经验之间的相似性,从而将历史的阴影笼罩于当下的处境,从而形成对比。这便使得诗歌中的抒情脱离了一时一地的个人抒情,从而染上了历史的沧桑。诗歌也进而更具有感人力量,进而穿越时空隧道,打动不同时代的读者。这种范例,在我们的古代文学经典中很常见。如大量的咏史怀古及弃妇诗的描写。当然,这一方面的时间意识显得就有些宽泛了。然而,究其根本,这种与历史经验的有意识对比,还是来源于对自身命运的焦虑。而这种焦虑,却来源于对时间的“线性”结构的认知和意识。

五、余论

时间是人类在世界上生存无法逃避的监视者,它无情、无欲,不会因为任何人的主观意愿而变快、变慢,正如海德格尔所言:“随着其世界的实际展开状态,自然也一道对此在揭示开来。在被抛境况中,此在委身于日夜交替。日以其光明给予可能的视;夜剥夺这视。此在寻视操劳着期备视的可能性,此在从其白日的工作领会自己;如此期备着领会着,此在借‘而后天将明之时’给予自己时间。什么在最迫近的周围世界中与天明有着因缘联系呢?———日出;操劳所及的‘而后’就从这日出来定期。而后日出之时,便到作……之时了。”[5]466从古到今,时间在人类心灵上留下的痕迹是相同的,人类的感情和情志也在时间的磨砺中不断成长。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共同的对于时间的感悟,才导致了我们在读古人的文学经典时能够切身体会其中包含的时间意识,而在这种阅读的情感参与中,才真正成就了这些文学经典的永恒价值。我们此处所说的经典,不仅有阅读古人优秀作品并对其精神价值的把握,从而推崇和传承其文化精神,同时也包括当下及将来的阅读者对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和阐释。正是由于具有了相似的对时间的感悟,才有了这些古代文学经典的备受推崇和不朽价值。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的文学经典中,以上所举的几类作品往往并不是单一情感的流露,很可能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母题和情感的结合体。也就是说,如一首诗,诗人们往往是借怀古而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上引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即是这样。然而,明显的是,这些情感的凸显都和时间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因为有了主体对时间的自觉意识及由此而来的情绪紧张,才构成了作品独特的情感魅力,唤起读者内心的共鸣,最终达到了感人的效果。

总之,时间意识的存在,参与了中国古代大量的经典作品抒情的达成。这种意识,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对时间线性认知的强调,同时又表现出对时间“非线性”认知的感受。时间意识的问题,当然也不是成就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唯一因素,但它却应该能够成为现代人解读古典文学作品的一个视角。

作者:李晓敏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3](晋)陆机.陆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德)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5](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7.

[7](宋)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8]余冠英选注.三曹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9]肖驰.中国诗歌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10](梁)萧统.昭明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1](宋)柳永.柳永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2]郑传寅.古典戏曲时空意识论[J].文艺研究,1998,(6).

[13](清)彭定求.全唐诗: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4](清)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15]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16](梁)钟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17]董解元撰,侯岱麟校订.西厢记诸宫调[M].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18](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论崇高与滑稽(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19]杨治良.漫谈人类记忆的研究[J].心理科学,2011,(1).

[20](清)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1](唐)郑处诲著,田廷柱校.明皇杂录[M].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