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供应链管理基本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供需网;转型
当今,供应链(SC)及其管理(SCM)模式的运用已经十分普及,近几年建筑业也逐步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由于建筑业存在特殊的行业性质,所以与制造业相比,该行业的企业在供应链实施过程中出现较多问题。建筑业关系着国计民生之大计,其建筑质量关乎社会群体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进一步改善建筑企业的管理问题极其迫切。本文认为,由于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SDN)模式具有网络性合作、多样性合作、充分开放性合作以及动态稳定性合作等基本特征,所以SDN模式的运用对于促成建筑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型极具重要性,正因如此,研究如何使建筑供应链管理模式向建筑SDN模式的转型具有意义。
一、建筑企业的特殊性
建筑企业不同于大规模批量生产的制造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产品质量是建筑业最引人注目也是最重要的特性,它不仅关系国家社会财产安全,更与大众群体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2. 建筑产品位置固定,一般情况下不存在移动生产与使用,地域局限性较大。3. 建筑产品体型庞大,占用较大空间,生产周期较长。4. 材料资源消耗大,材料调度和库存问题对建设成本影响大。5. 主要合作商(业主与承包商)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合作不长期稳定,一般只存在于某一具体工程,工程结束合作终止。6. 生产者多数来源于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人员变动大,管理环境复杂。7. 建筑项目的变动容易引起较大的工期及资金的变动。8. 技术知识管理松散,没有高效的信息沟通平台。
二、建筑供应链的研究应用与存在的问题
供应链(Supply Chain,SC)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制造业,其将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批发商、销售商以及客户结合在同一个链状结构上,形成一个整体,目的是提高各合作企业间的合作效率,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节约各项资源,使链上的合作企业达到共赢。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则是将链上各参与方作为同一系统,为使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此系统内正确而高效地流转所研究出来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随着供应链管理模式不断在制造业以及其他零售业取得广泛而成功地应用,建筑业的学者也越来越关注和重视供应链在建筑业的应用实施。20世纪90年代,建筑供应链(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CSC)的概念被提出。本文以建筑总承包企业为中心,在整个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内定义建筑供应链为:建筑总承包商通过招投标方式从开发商取得项目的建设权,在施工过程中与开发商、建筑分包商、建筑材料供应商、机械租赁商、安装设备供应商以及设计单位等组成多角度供应链,并在链上进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相互流转,直到项目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如图1所示。
建筑供应链管理模式(CSCM)指在建筑供应链形成及运转过程中,将所有涉及生产施工的上下游企业活动进行统一的管理,以期提高施工质量,节约成本,有效控制施工进度,实现链上企业共同利益最大化。建筑供应链管理模式在我国的研究应用已十几年,在此期间,国内许多学者都对建筑供应链提出过研究观点。宋艳华等针对建筑企业生产效率低,收益少,亏损大的状况提出应用供应链模式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王挺和谢京辰分析了CSCM应用的可行性与实施步骤,同时提出CSCM的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王海强、王要武研究建立了关于建筑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模型,为更科学合理地实施建筑供应链提出新的方法理论。赵洁为实现建筑供应链上信息的共享,设计出了基于本体集成的CSCM信息共享平台,使链上信息传达更敏捷化。许杰峰等基于快速发展的BIM信息技术,提出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供应链中以实现敏捷化绿色施工。
在众多关于建筑供应链的研究应用过程中,建筑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环境不断变化,CSCM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首先,链上的主体企业――建筑总承包商以投标方式取得与开发商的合作联盟,通常为了中标而采取低价策略,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一旦出现资金短缺问题,企业就可能为了挽回损失而过度追求自己的利润,这就势必影响上下游企业利益,合作企业出现分歧,供应链管理为实现共赢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其次,由建筑业的独特性可知建筑供应链上的企业合作是以某一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为期限的,是短期的不稳定联盟,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长期发展,在短期合作中往往不能倾尽全力合作,对自身一些有价值的管理方法、生产优势持有保留,对合作企业不够信任,或者信任合作关系不够牢靠,这是与成功的供应链联盟假设前提相悖的。再次,供应链的管理要义是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系统内的高效传递。在实际应用中,企业比较注重对物流的优化管理,链式结构着力点单一薄弱。对于建筑业而言,虽然建筑材料物流规模较大,但是建筑施工信息流的及时准确交互,关系着建筑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施工单位与开发商以及设计院要保证信息的绝对通畅。资金流同样牵涉到工程进度以及建筑的质量。并且在全球化发展环境中,不仅要优化物流管理,实现信息共享,保证资金流的可靠落实,人才、技术以及管理理念的交流合作也是不可或缺的。最后,建筑产品的生产制造不像制造业产品,建筑产品庞大而单一,资源消耗大,项目受地域性限制较强,建筑承包商在全国各地乃至全球都有可能发展项目,要求其在不同的项目上与不同的上下游企业组建供应链合作系统,而传统的供应链管理过度强调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的整体利益会在长期的对立竞争中受损,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发展难以实现。在这个全球资源共享的时代,企业需为取得更宽泛、更稳固、更值得信赖的合作共赢而不断创新适宜生存发展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
三、建筑业的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管理模型
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Supply and Demand Network of Enterprises with Multi-function and Opening Characteristics,SDN)是在比较传统企业管理模型,分析供应链管理的一些实施弊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管理结构模型。SDN是指一种以全球资源获取、全球制造、全球销售为目标,相关企业之间由于“供需流”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多功能开放式的供需一体化的网络结构系统。SDN具有网络性、多功能性、开放性以及动态稳定性的基本特征。对于建筑业而言,开发商、建筑总承包商、专业承包商、劳务分包商、设计院、建筑材料供应商、安装设备供应商、施工机械供应商等共同组建该供需网的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在该模型中,流动于企业间的“供需流”有别于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它不仅包括供应链中的“流”,还涵盖了人才、技术、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知识等有形和无形的供需元素。这些供需流之间联系紧密,不断地在SDN系统内流动。对建筑业主体企业(建筑总承包商、开发商、设计院)而言,“供需流”包含建筑材料供给,设计施工图纸,施工进度计划,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交流,等等。不同的上下游企业间的供需流又各有差别。
四、建筑业SC管理模式向SDN模式的转型――以实现质量目标为例
SDN企业管理模式克服了SC模式的不足,其网络性特点拓宽了节点企业的合作平台,形成多边合作关系;多功能性的特点使得企业间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买卖,还加入了人才、技术、文化知识等交流,扩大了合作经营范围;开放性特点突破了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强调全球开放式合作理念,企业节点得以扩充,有利于应对更大的全球竞争发展;动态稳定性则更加有利于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保持持续的合作优势。
对于建筑业而言,建筑产品的质量就是整个建筑业的命脉。建筑质量不仅仅是施工承包商的责任,而应该是整个建设网络系统内所有相关单位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项目研究阶段的地质勘探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设计单位的图纸设计是否严格遵守设计规范,开发商对建设过程中各类问题的处理是否及时合理,监理单位能否秉公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施工单位的工序设计是否符合施工工艺要求,施工人员的调配是否科学合理,建筑材料供应商的建筑材料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机械租赁商提供的设备是否安全耐用,等,这些问题都和建筑产品的质量密切相关,任何一个环节的纰漏都会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导致无法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而在以往的建筑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竞争激烈,相互之间隔断,甚至固守联盟给最终产品带来危害。因此,要实现供应链管理模式向SDN管理模式的转变,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就要打破旧有联盟,建立新的供需网合作系统。
首先,供需网是复杂的网络系统,在建立过程中采取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从建设系统整体出发,将工程质量的实现定位为系统的总体最优效果(企业利润的实现为次优效果),寻找建筑业从建筑供应链向供需网模式转型的最优途径。
在行业领域内建立一个庞大的信息平台系统,从项目立项初期到项目验收使用的全部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企业、单位,他们的基本信息都纳入平台内。各节点企业在选择建立供需网连接点时,可以在各自接入的子平台上查找节点信息。在信息匹配的过程中,建设工程的质量、工期、成本以及利润等这些多目标在节点模型的分析体系中综合转化为以质量为核心的统一标准。
在衡量系统上设立各节点企业“硬件”(比如资金,产品、设备等)及“软件”(比如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合作信誉等)的相应数据结构转化及评价体系,在综合测评之后给出各节点对于形成新的供需网链接的影响结果。可选的供需网新节点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特性:1. 高度的信任合作精神,这是供需网存在的基础。建筑不是一次性快速产品,它的使用年限甚至数以百计,建筑业的发展也不是阶段性的,因此企业间的合作与联系必然是长期有效的。加入供需网合作体系,节点企业应该持有与其它节点建立长期稳定合作的理念,在合作过程中保持充分开放性。2. 合作方式多样化。作为供需网的节点企业,不仅要有产品,还要有知识、文化、理念、人才等其它供需流的供应与需求。对于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而言,他们之间的供需不仅仅是单纯的图纸设计与修改,图纸设计人员只有身入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交流意见,进行知识文化的传递,才能设计出安全可行的方案,施工人员对图纸也能有更准确的认识,建筑产品的质量才得以更好地保证。
在衡量选定新的供需网节点之后,进行节点链接。SC向SDN的转型就在于旧节点的解除与新节点的链接,供需流将随新节点的形成而自动转化。旧的建筑供应链节点在项目上一般只与固定的上下游节点链接,形成一对一的关系,数据结构较为简洁。在之后的建设过程中供应链与供应链间还存在激烈的竞争。一旦发生项目变更或合作一方的毁约行为,供应链随之断裂,新的供应链又难以快速形成,导致项目停工,施工进度延期,资金滞流,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而对于供需网,节点之间将在系统衡量选择的过程中保持动态稳定性,形成一对多、多对多的多边关系,如图4所示。在旧有供应链模式下一旦发现有损于建筑质量的节点,可在SDN模式下转化节点而不必固守联盟。在SDN模式下即使发生任何变更导致某一关系破裂也不会影响整个项目的实施,SDN系统将会自动修补缺陷,在关系网中迅速结成新的联盟,保证施工质量与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建筑企业在建立供需网模式后,将有利于在全国各地、全世界顺利开展项目的建设工作。
五、结语
我国是人口大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建筑密集度还相对较低。在倡导低碳生活、绿色施工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使施工机械化水平大有提高,但管理模式上的不足依然制约着建筑业的发展,难以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国际化建设标准。本文探讨了建筑供应链的不足,提出建筑业管理由传统SC模式向SDN模式转型的研究概念,为建筑业管理模式研究抛砖引玉,希望后续研究使我国建筑业在国际竞争合作中取得突破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福缘,何静.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初探[J].预测,2002(06).
[2]Koskela L.Application of the new production philosophy to construction(Tec
h.Report72)[R].CIFE:Stanford Univ.,CA,1992.
[3]宋艳华,金维兴,张文荣.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J].建筑经济,2004(12).
[4]王挺,谢京辰.建筑供应链管理模式(CSCM)应用研究[J].建筑经济,2005(04).
[5]王海强,王要武.基于成熟度模型的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
[6]赵洁.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设计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2010(09).
[7]许杰峰,雷星晖.基于BIM的建筑供应链管理研究[J].建筑科学,2014(05).
关键词:石油炼化;ERP;成本管理
1、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一个有效的成本管理能提高企业利润,加速企业发展。现代企业需要一个能够全面的、协调性的管理和控制各种成本的集成化系统,帮助企业面临市场需求时能更快速的更改和调整计划,得到最大化的利益。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应用ERP系统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ERP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一种集成化管理思想,能有效的计划和组织企业资源,实现信息的统一化、集成化和实时性,统一管理资金、信息、物料,帮助企业提供决策手段的一种信息管理系统[1]。
2、ERP成本核算、管理原理
ERP成本核算的基本数据包含材料定额、采购成本、各种费用率等,并分别记录在物料清单、物料主文件、工作中心等文件中[2]。计算产品成本一般要进行计算对象确定、成本计算期确定、材料成本核算、各成产成本的分配和归集、产品和产品之间产品成本的分配等工作。
在ERP系统中采用的是一种标准的成本体系。ERP标准成本体系通过事前制定的成本标准,对各种资源消耗和各项费用开支规定数量界限,可以在事前限制各种消耗和费用的发生;在成本形成过程中,按成本标准控制支出,随时显示节约还是浪费,及时发现超过成本标准的消耗,有利于企业迅速制定改进措施,纠正偏差,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产品成本形成之后,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较,企业可以进行定期的分析和考核,及时总结经验,为未来降低成本找出途径。
ERP成本管理是一个集合了采购、生产、库存等各环节的成本预测、核算、控制、分析与考核的全过程管理体系[3],通过计算机来系统地管理企业成本流程。成本管理方式实现了静态目标向动态目标的转变,实现了以顾客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实现产品的设计、定价都以顾客为主,同时进行产品生产从大批量、标准化到小批量、个性化发展,适应市场需求,动态控制生产成本。石油炼化企业的成本管理着重于作业成本的控制,并将其融入在标准成本管理中。因此石油炼化企业基于ERP环境下的成本管理模式如图2-1所示。
3、石油炼化企业基于ERP环境下成本管理的现状
3.1ERP系统在成本管理上的应用成果
ERP系统在成本管理上应用的目标就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各环节的费用支出,实现利润最大化。ERP系统成本管理的应用成果有以下几方面:
(1)基于各种信息的集成性和供应链管理,实现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统一[4]。
(2)避免了成本管理目标的局限性,扩大了管理范围,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供应商、营销网络等整合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集成了一个信息系统,实行了供应链信息共享和合作,从数据变化中做出最好的决策,信息的透明化、实时性,使企业能及时调整整体规划,反应迅速,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
(3)集成技术和管理会计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原始数据的收集,对市场反应及时和准确,有效把握市场动态,提高企业生产质量和效率。涵盖企业各领域,并搭建了一个共同平台,可以有效的监控各环节的成本支出。
(4)解放劳动力,石油炼化企业核算大部分简化成部门集成,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加强了成本的控制管理职能。
3.2ERP系统在成本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石油炼化企业在成本管理上还没有与ERP系统形成有机结合,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点:
(1)ERP系统实施效果差
我国企业在运行ERP系统时,没有很好的将ERP系统和成本管理有机结合,造成了ERP系统在应用中与全面成本管理工作出现脱离情况,导致企业在实施具体成本管理时出现问题。如无法科学的制定目标、不能采用有效的手段、没有实现现代化的控制管理模式。ERP系统与成本管理的分离,使得其无法及时有效的实现组织、部门、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无法有效监督成本管理工作的进行。因此,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限制了成本管理工作的展开。
(2)对ERP系统认识盲目
企业没有充分认识ERP系统的管理作用,也不知道ERP项目会产生的风险。ERP项目产生的风险会涵盖整个项目组织,总体规划设计的正确性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成功与否。高估了ERP系统的作用,以为全局监控能解决所有问题,却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打破了原有平衡。ERP系统的实施,必须要调整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因此,企业要善于使用新技术,要正确认识ERP系统并重视ERP系统的应用,调整组织结构来适应运用ERP系统的发展。
4、进一步深化基于ERP环境下的成本管理
(1)整合管理理念
ERP系统的核心是供应链的管理,它将供应、生产、消费过程视为一条供应链,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供应关系,提高企业竞争力。作业成本法重点是成本动因和随之而来的作业链管理思想。完成一项作业必定会消耗一定量的资源,同时输出一定的价值量,作用到下一项作业中,因此最终的输出的是价值量集合成的价值链。作业成本管理法理念与ERP系统一致,提供的实施条件深化了应用。
供应链中,实现每个环节功能都要消耗一定量的作业,因此,企业供应链可以是从内到外、由此及彼连接成的作业链。会计核算是每个环节的消耗和输出的价值量之间的计量反映。因此,作业链是价值链的实物形式,供应链是价值链的行为形式,作业成本管理和供应链管理都是对价值增值的一个过程管理,可以实现管理理念整合。
(2)整合基础管理
在成本管理上,为了突破作业成本法,将管理的源泉转为全成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作业链划分,细化作业,并将作业和成本动因相结合,延伸作业构架,拓展作业单位趋于基层。
对作业进行预算监控,分辨有效作业和无效作业。
管理和衔接作业中心与成本中心成本范围核算,分析研究内部作业链、价值链的变化。
对基础进行整合,能有效融合ERP系统和作业成本管理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决策提高依据。
(3)整合操作平台
融合SAP软件平台和作业成本管理。针对成本管理,SAP软件平台的基本架构包含核算项目、核算主体、作业过程和专项统计,再进行数据的利润分析,形成成本要素。实现作业与成本管理、生产订单管理的融合,并结合了作业中心和成本中心。
SAP软件体现了ERP系统思想,是一个集全面化、一体化的方案界面。SAP软件平台在财务上的应用为企业会计核算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可以有效对数据进行集成、归纳,实现了数据共享,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SAP软件平台在非财务上的应用,对于成本动因采集,为后续作业成本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适合其的开发、应用。
(4)整合财务核算
目前石油炼化企业采取的成本分配是系数分配法。系数分配法联合产品数量,通过数量和系数之间的积数来分配成本。
在SAP软件平台实行作业成本法核算模式。
对SAP软件平台核算进行进一步的应用整合。作业成本会计基于成本中心标准架构的一个解决方案,是成本中心会计的补充,增强了对分配间接费用的控制能力。统一各生产流程作业,提供与生产密切的标准架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通过作业反映,并形成一套带有动因的作业体系。优化SAP软件运行效率,防止作业应用于核算时由于数据量过于庞大,影响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5、结语
随着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上升,石油炼化企业的利润空间也相对缩小,为了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ERP系统的采用,能有效控制和管理生产环节,实现成本最优控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应用ERP系统,并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效率。(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
参考文献
[1] 尚兢.ERP环境下精细化成本管理研究.河南科学[J].2013(31):222-225.
[2] 王玮琪.炼化企业基于ERP系统标准成本实现成本控制的探讨.甘肃科技[J].2012(28):90-95.
关键词:服务供应链;电信服务;角色组成;角色协同
中图分类号:F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93-06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服务业整体规模的快速增长,服务业的供应链管理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服务供应链已经成为近年来企业运营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吴先明,杜丽虹2010)。电信业作为典型的服务业,正处于一个“产业融合”的时代:随着数字技术、软件技术、TCP/IP协议、宽带接入技术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原本各自独立的、专用的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等正在走向融合,传媒、出版、电影、广告等产业也卷入产业融合的浪潮(吴京渝2008)。在这样一个产业环境发生巨变的背景下,电信业的服务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其中,了解和管理电信业服务供应链结构成为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先修课”。服务供应链是如何组成的?供应链中的企业如何扮演各自的角色?服务供应链的结构受到外部环境和企业能力与资源方面的哪些因素的影响?
在服务供应链领域,现有文献还没有对其定义和结构达成共识。而对服务供应链的概念、属性及结构的确定可以为系统研究服务供应链的基本理论奠定基础(程建刚,李从东2008;刘伟华,季建华2006)。因此,从服务供应链管理实践的需求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出发,研究电信业服务供应链的结构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本文以电信业的服务供应链的结构为研究对象,结合一般服务业的服务供应链结构模型,提出了电信业的服务供应链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启发更多的学者对一般意义的服务供应链结构进行开展更普适的研究,同时也能帮助企业界理解电信业服务供应链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指导企业及时调整战略定位以适应供应链的变化。
二、文献综述
1.服务供应链的概念
服务供应链的概念与研究者所选择的研究视角相关。服务供应链的相关研究一般遵循三种视角,即产品服务化、服务外包的兴起和服务业这一独立研究领域的兴起。相应的,服务供应链的定义可以分为三类:服务供应链指传统供应链中与服务相关联的环节和活动。Dirk和Steve(2004)认为服务供应链是产品服务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服务计划设定、分配资源、配送和回收、分解、修理恢复等管理活动;服务供应链指在服务行业中应用供应链思想管理有形产品;服务供应链指在服务行业中应用供应链思想管理无形服务。Ellram(2004)提出服务供应链是指从最上游的供应商到客户发生的信息管理、流程管理、能力管理、服务绩效和资金管理。金立印(2006)认为航空公司、酒店及旅行社之间通过整合资源形成服务供应链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形成了服务供应链。
上述三类定义中,第三类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其核心思想是对比无形的服务和有形的产品,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应用到服务业中。
2.服务供应链的结构
服务供应链的结构(Service Supply Chain Framework)一般用来表示服务供应链的整体面貌,是全面阐述服务供应链运行状态的一种工具。关于服务供应链结构的定义,国内外文献尚缺乏明确的表述。但是,国内外文献中都从不同的角度构建了服务供应链结构,这一部分仍然需要深入研究。
国外文献中比较受认可的有四个服务供应链模型。其中,Ellram(2004)通过比较Hewlett—Packard供应链模型、SCOR模型和GSCF模特点后,得出每个模型对服务供应链管理模型值得引用和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服务供应链模型。该模型从服务商角度出发,以信息流与上游的服务供应商、下游的客户进行联系,其中涉及能力管理、需求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管理和服务传递管理、现金流动管理等管理内容。该模型能较为完整地反映服务供应链活动的主体、活动的内容以及典型的供应链链式特征,具有一般服务供应链的特点,是一个基本通用的服务供应链模型。但是该模型的主要不足是未能反映服务供应链中的成员组成的体系结构,仅仅反映了服务供应链中的主要管理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化。
另一个服务供应链模型是基于产品服务化角度来定义服务供应链的(Dirk,Steve Kremper 2004)。该模型认为服务供应链的目标是提供世界级的服务,在定义服务供应链的战略目标基础上,通过服务供应链的计划、分配资源、配送和回收、分解、修理恢复等管理活动完成产品服务的过程。这种定义实质上是将产品服务中所包含的正向供应链(销售和客户服务)以及逆向供应链(回收和修理等)进行集成,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整体性的服务。
此外,还有一种服务供应链的模型,其实质是在服务行业中应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例如,JackS.Cook(2001)等在医院健康护理方面采用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管理和信息集成的思想,提高服务的综合绩效。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服务供应链的模型尚未很好地融合服务自身特点,而仍然采用产品供应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不能反映一般意义上的服务供应链含义。
最后一个是IUE-SSC模型,这种模型与Ellram(2004)所提出来的服务供应链模型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该模型包含供应商、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三个单元,服务提供商是整个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服务供应链管理包括需求管理、容量和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订单过程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和信息技术管理等功能活动,而且这些活动有的存在于整个供应链中,有些则只发生在特定阶段。
国内关于服务供应链结构的研究大都建立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其中于亢亢(2007)基于对制造供应链模型的分析以及服务供应链的特点构建了以服务为节点,以工作量为缓冲,以间接服务供应商,直接服务供应商,整合服务集成商和最终客户为主体,包括需求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技能管理、服务传递管理等主要活动,融合实体流和信息流的服务供应链模型。
苟娟琼,李学伟,王家琦(2009)基于虚拟服务价值网动态整合理论,结合服务模型、服务组件和服务流程模块的结构,提出基于服务组件的面向服务供应链的模型。该模型中,不再以产品为核心,而是以需求为主线,服务集成平台是整条服务供应链构建和管理的核心,通过对客户需求的预测和客户关系的管理,服务集成平台把握客户需求的变动和更新,不断开发和寻求新的价值增长点。
三、服务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1.服务供应链的定义
服务供应链的概念是对传统供应链理论的继承和发扬,是将传统供应链理论创新应用到服务业中。基于这一出发点,Ellram(2004)在研究专业服务业时提出的服务供应链定义认为服务供应链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的从上游供应商到最终客户所发生的信息管理、流程管理、能力管理、服务绩效管理和资金管理。
2.服务供应链结构
Lambert等(1998)提出供应链的结构应包含以下三个基本元素:供应链中相互协作的角色以及其中的关键角色;关键的供应链角色各自所参与的流程活动;企业协作时相应的流程整合和管理成分的应用。因此,本文将服务供应链的结构定义为:服务供应链结构(Service Supply Chain Framework,SSCF)是以图形体现出来的说明服务供应链中各企业如何协调分工高效完成满足动态的客户需求的模型。该模型不仅要表述服务供应链中包含哪些角色、各企业在服务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和连接关系,也要表述各企业所处的角色具有什么功能、如何与其他角色的企业协调一致完成功能上的对接。服务供应链的结构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而协作互动的企业所对应的角色定位;二是以上角色各自的分工如何,各自需要完成的工作量包含哪些活动以及如何将各自所完成的活动与其他角色的活动对接。
综合对Ellram服务供应链模型、IUE-SSC模型、SSCF模型和基于服务组件的面向服务供应链的模型这四种模型的比较分析,本文结合其优缺点提出了面向一般服务业的服务供应链结构,如图1所示。
图1一般服务业的服务供应链模型
该模型为从客户到上游供应商的四级链型结构,各角色中的企业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协同合作,力求达到整条供应链上的总成本最小。其中,各企业通过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需求,即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一揽子服务产品。服务供应链上的企业协同完成客户和供应商关系管理、现金流管理、需求管理、服务传递管理和能力管理等流程中的活动,并且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信息和服务的流通与传递。
在这一模型中,整合服务提供商兼具有服务整合平台的功能,是与客户保持直接接触最紧密的一方,负责将整合服务以客户最满意的方式提供给客户。因而整合服务提供商是构建和管理整条服务供应链的主导,负责搜集和管理客户的需求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供相应的整合服务,然后通过与上游供应商的互动协作“生产”出一些必备的零散服务,最后整合服务提供商再将这些分散服务整合出售给客户并得到客户反馈信息。
服务供应链中个角色参与的流程作为服务供应链结构的重要内容,全面地概括了各企业如何协作分工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力求供应链总成本最小。
信息流:信息存在于供应链所有活动发生的过程中,对需求管理、信息共享、服务级别管理、工作范围定义、服务信息反馈、供应链绩效监测等都非常关键。信息的高效准确流通是一个供应链达成目标的基石,可以降低所有类型的供应链面对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信息的高效准确流通离不开对信息技术的恰当应用以及信息流通机制的设计与保障。所以,信息流对应的活动包括很多,如应用并管理信息技术、建立和保障规范的信息流通制度、信息流通出错检查、信息的筛选与纠错、信息共享协议的签订、知识集成、知识协同创新等,每一个企业都不可避免地要参与这些活动,并与其他企业就活动的结果进行对接。
需求管理:需求管理的关键在于预测客户的需求并将需求的变化充分共享,进而准备提供服务所需的相应能力,保证服务的正常提供。此外,客户的需求经常是隐性的,为了充分提高服务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还需要挖掘客户的需求甚至创造需求。可以说,客户需求是供应链中最大的不稳定性因素,对应于产品供应的“牛鞭效应”,服务供应链中存在的“扩散效应”也是由于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所引起的。服务提供者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在保证总成本最小的前提下灵活配置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所需的各方面能力,如何综合采用外包、扩大或缩小服务容量等手段。
能力管理:也称为容量管理,对应于产品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但是服务供应链中的能力管理不是管理库存,因为服务的无形和不可储存,能力管理是一系列关于人力、资产和有形辅助产品投入的决策和监控过程。能力管理包括对一些稀缺资源的获取、新兴技术的研发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活动。能力管理一般由整合服务提供商和各级服务供应商参与。
客户关系管理: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理念;以顾客为中心,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企业客户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完善的客户服务,深入的客户分析,人性化、标准化的服务程序来满足顾客的多元化需要,从而确保顾客核心利益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服务供应链管理中客户关系管理的关键是区分主要的客户和重要的客户群,根据客户不同的特点来确定关键客户或者区分有利于增强合作关系的客户及带来客户资源的客户。
供应商关系管理:其基本目标是为不同的服务配置合适的资源,包括通过选择合作伙伴使供应链不断提升、合同管理、供应商评价、供应商谈判、获得和控制供应链、签订服务水平协议等活动。成功的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使服务提供商和供应商真正在战略和具体行动上协调一致,成本最低。
服务传递管理:服务从被提供出来到整合最后提供给客户的过程中,对其质量、传递效率和客户反馈的综合管理。服务传递必须按照一定服务水平协议(SLA)进行,最关键的是在与客户接触、顾客享受服务的过程。服务传递管理的提升关键在于对服务水平的控制和监督,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对薄弱环节的控制。
现金流管理:管理服务传递过程中的资金流通,最小化资金流通成本。在服务供应链的组织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解决网络中的资金和融资问题,特别是当参与主体出现资金短缺,或者基于不动产抵押的资金获取难以满足生产和经营,而同时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了控制贷款风险,无法提供资金的时候,服务集成商的资金融通和管理成为了决定服务供应链绩效高低的关键。
对以上各流程的协同管理能力实际上决定了整条服务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每个角色中的企业都有义务提高自己的流程管理能力,促进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提升。
四、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特征及其结构
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Telecom Operating Service Supply Chain, TO-SSC)是以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电信业务为目的,从上游供应商到最终客户所发生的信息管理、流程管理、能力管理、服务绩效管理和资金管理。相应于服务供应链的结构内涵,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的结构也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而协作互动的企业所对应的角色定位;二是以上角色各自的分工如何,各自需要完成的工作量包含哪些活动以及如何将各自所完成的活动与其他角色的活动对接。
构建一个传统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的结构的基本思路是将面向一般服务业的服务供应链的结构引入到电信运营业,并考虑电信运营业区别于服务业的特征。因此从服务供应链的定义和构建过程来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展开:一是确定传统电信业环境下TO-SSC的目标,识别最终客户;二是确定完成TO-SSC目标的角色;三是确定TO-SSC的结构层次;四是确定TO-SSC中各角色为完成目标的具体分工和协作方式。经过以上四个步骤的分析,构建一个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的基本要素都已经明确,其结构如图2所示。
图2传统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结构
1.TO-SSC角色
电信服务是基于一个规模庞大的通信网络的,因此需要网络运营商来管理这样的网络,以保证服务源源不断的提供。服务从基础通信网络中被“制造”出来之后,需要让客户享受到这样的服务,那么就需要一个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将“制造”出来的原始服务“加工”成业务并出售给客户。在传统电信业时代,以上两种功能通常是由电信运营商这一角色所承担的。
客户为了能够购买到电信业务需要相应的设备,这也是由电信服务的技术特性所决定的,在现阶段技术水平下,客户还无法摆脱电信服务接收设备即终端的限制,因而不能像餐饮业、会展业、旅游业等服务业借助人类自己的感觉器官就可以享受服务。对终端的需求催生了终端制造商的角色,其主要作用就是提供客户满意的终端以保证客户能够享受到电信服务。虽然终端制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实体产品的制造,但随着全球化和制造外包的普及,与电信运营相关的终端提供变得越来越软化,终端提供商的活动与传统的实物生产不相关性越来越大,终端提供商仍然是研究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角色。在设备和电信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中,考虑到电信服务的垄断性,电信服务的规模已经变得非常庞大,用户基数的庞大突出了渠道商分销的作用。在传统电信业时代,电信服务分销的功能由电信运营商通过建设遍布全国的营业厅来承担,而终端分销的功能则由电信运营商营业厅、大型家电连锁卖场、手机零售商如中复电讯等各种渠道承担。
以上角色离客户较近,可以说是处于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的下游,其总体任务就是将电信服务提供给客户;上游的角色则是根据下游角色所提供的需求信息供应质量可靠的电信服务。电信服务的“制造”是基于通信网络的,因此上游企业一个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功能便是供应建设和维护通信网络的必备资源。对应于网络设备、系统软件和系统集成需求这些资源,也就产生了网络设备供应商、支撑系统/技术平台供应商、系统集成商。这些角色提供的服务为建设和维护一个完整的、包含各种软硬件系统、能够互联互通的基础通信网络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传统电信业的电信服务包含基础语音通信服务和文字、图片、程序类的小应用形式的多媒体通信服务。基础语音通信服务的产生基本依托于基础通信网络就能正常进行,但是多媒体通信服务除了需要完整的基础通信网络的支持外,还需要文字、图片、应用等数字内容的供应。对应于数字内容、专业应用和服务集成的需求,也就产生了内容提供商(Content Provider, CP)、专业应用开发商和服务提供商(Service Provider, SP)。
2.TO-SSC的结构层次
供应链中各角色都是有相互合作关系的,其连接方式也决定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服务供应链一样,其结构层级也是非常短的。根据上述角色的功能及定义,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应该是四级链型结构,其中,电信运营商和渠道商直接面向客户,电信运营商作为连接客户和各类供应商的关键角色,发挥着核心作用。服务集成商、系统集成商和终端供应商为一级服务供应商,内容提供商、专业应用开发商、支撑系统/技术平台供应商和网络设备供应商作为二级服务供应商。
3.确定角色协同方式
角色的定义从功能的角度界定了各角色的边界,但是没有对各角色如何协调分工做清楚的说明。服务供应链结构的内涵说明了各角色为达到以最低的供应链总成本满足客户需求的目的而必须完成的所有流程活动,包括客户/供应商关系管理、需求管理、能力管理、现金流管理、服务传递管理以及信息流管理。
五、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结构影响因素
从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结构的内涵出发,可以发现其稳定性主要体现在角色数量的稳定和内部角色协同的稳定两方面。相应的,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也可以分为角色数量影响因素和角色协同影响因素。角色数量因素发生作用使得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中新的角色增加或者旧的角色消失,也即意味着为达到满足客户需求目的的某些角色所承担的功能不再发生作用,这也直接影响到各角色之间连接的方式。角色协同影响因素发生作用意味着各角色在参与服务供应链六大流程活动时,所参与的具体活动发生了变化,角色之间相互协作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各角色在服务供应链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另一方面,从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的核心理念出发,即以最小的总成本满足客户的需求,毫无疑问客户需求是影响整个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目的的关键因素。总之,角色数量影响因素和角色协同影响因素从结构本身上影响服务供应链的结构,而客户需求因素则从服务供应链的根本目的上影响服务供应链的结构。
1.客户需求因素
客户需求作为影响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核心宗旨的因素,可以分为显性需求、隐性需求和客户自主创造三个层次的需求。这三个层次的需求在易识别度上依次降低,占客户总体需求的比重上依次降低,而对企业制定战略时的重要程度是依次增加的。客户的显性需求比较容易得知,通常也是最主要的需求,对显性需求的变化应能快速的传导至整个服务供应链的所有角色,并迅速做出调整。隐形需求通常需要全面分析客户的历史消费行为和客户的综合经济实力,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对隐性需求的识别。
隐性需求通常是即将显性化但还没有能够被清晰地识别的需求,对隐性需求的调整要选择合适的时点和机会。获取的隐性需求越多,整个服务供应链应对变化的能力就越强。
客户自主创造的需求这一概念源自于服务个性化的兴起,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主动消费意识的增强,客户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客户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设计的服务如果能够代表一类客户的需求,那么就意味着新的该服务被创造了出来。
2.角色数量影响因素
角色数量影响因素包含技术条件、产品替代性、政府管制和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等子因素,这些子因素的条件得到满足时便会导致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的结构中增加或减少一些角色,并进一步影响到与之关联的其他角色。
当新技术出现时,原来由多个角色完成的功能可能合并成一个角色所能承担的功能。例如远程会议技术的出现导致了大量的商务会议不需要走出办公室就可以实现,远程会议提供商取代了原来运输企业和会议场所提供商的角色。当然,新技术的出现也会直接导致某些角色退出而不会给原有服务供应链带来其他变化。
产品替代性显然也很容易影响到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的角色数量。如果某角色的产品替代性高,那么其下游的客户就容易采用新的服务产品,该角色面临的竞争就会更大;同时这也影响了该角色与其下游客户合约的稳定性,不容易建立长期合作的信任关系。反之,如果某角色的产品替代性低,那么该角色就越能长期稳定的与其上下游伙伴合作。
政府管制在某些竞争不是非常激烈的行业能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电信运营业具有自然垄断性,政府管制的放松能降低新企业进入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某些角色的政策壁垒。
3.角色协同影响因素
(1)角色协同影响因素与流程整合能力的关系
角色协同影响因素是影响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结构的因素最为复杂也是最隐蔽的因素。根据上文对其定义,角色协同影响因素发生作用主要会导致原有服务供应链结构中各角色之间的分工和协作方式会发生改变。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结构的内涵表明,各角色之间的分工和协作方式的变化也会导致该结构的变化。虽然从结构上看不出来明显的变化,但是当从微观层面考察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的运作过程时,会发现该结构已发生本质的变化,因为原有服务供应链的效率已经得到了大大改善或降低,总成本明显减少或增加。
角色分工体现在各角色协作完成信息流、能力管理、需求管理、客户/供应商关系管理、现金流管理和服务传递管理六大流程上。角色协同影响因素体现的是微观层面的服务供应链运作,因此需要站在角色的角度考察其内涵。那么,对每一个角色来说,什么因素会影响其在参与流程管理过程中的分工情况呢?无疑应该是各个角色整合这六大流程的能力,能力越强者越能参与更多流程管理的活动,因而对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提升贡献更大,其地位也就越核心;相反,能力越弱者越不容易参与到对六大流程的管理,只能做好角色定义所限定的工作即提供合格的服务产品,对整体效率的提升贡献越小,其地位也就越边缘。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看,对六大流程的整合能力就是每一个角色的核心竞争优势所在,它决定了每一个角色的分工多少,也决定了该角色在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中的影响地位乃至话语权。
基于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思路,可以将角色协同影响因素按照六大流程分为信息集成能力、服务提供能力、需求管理能力、关系管理能力、资金管理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六个方面,分别对应于上述信息流、能力管理、需求管理、客户/供应商关系管理、现金流管理和服务传递管理六大流程。
(2)流程整合能力分析
信息集成能力是对高效率管理信息流所要求的能力的统一概括,包含信息技术支持能力、企业声誉和知识集成能力三方面。保证信息准备高效的流通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在整体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上部署信息传输工具、对重要信息进行备份、对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等。而信息技术应用的主体始终是人,因而需要规范的制度设计来保障信息在先进的信息系统中流通。信息保障制度的设计和维护离不开企业声誉的支持,因此,企业声誉也是影响信息集成能力的重要因素。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价值的重要体现,知识集成赢得产品创新、提供生产产品所需技术的创新、提供管理创新的机会与市场及其服务创新。知识集成的重点在于以最少的知识转移,有效地达成知识集成应用的目的。知识集成机制虽然也是知识集成的重要方面,知识集成能力则更基本、更重要。计国君(2005)的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协作能力越强,企业的知识集成能力越强。
服务提供能力决定了企业整合能力管理流程的能力,包含核心资源掌控能力、供需战略匹配能力和服务产品结构三方面的影响因素。
第一,核心资源掌控能力的观点基于资源观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有价值的、稀有的、不可完全复制的以及不可替代的资源(Barney 1991),如果服务集成商能保持比竞争对手有更强的内在反应(inside - out)能力,甚或提供下游企业不可或缺的资源,那么下游企业对其依赖性便会加强,从而使得服务集成商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Handfiel 2002)。电信服务的提供离不开频谱资源和客户资源,电信运营商就是通过掌控频谱资源和基数庞大的客户资源获得了传统电信业时代的核心地位。
第二,供需战略匹配能力也是核心资源之外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从交易成本经济学观点来看,如果企业间不能很好地协同匹配,交易成本就会很高,进而导致良好的供应链关系无法形成与保持。企业间的协同匹配不仅会促使下游企业与上游服务集成商签署长期合同,会避免寻找伙伴、谈判等费用,进而可以降低交易费用(Coase 1937),还会规避上下游企业间的机会主义行为,勉励企业遵守联盟协议,加强合作,降低合作的监督控制成本,进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一旦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匹配,出于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的考虑,下游企业就会更加依赖上游的服务集成商。
第三,服务产品结构对能力管理流程的效率同样有重大意义,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向最终客户提供的是由各种服务模块组合而成的整合服务解决方案,各角色供应的服务模块是相对固定的。如果某角色所供应的服务产品包含一些非常重要的细小服务模块,那么该角色对其他任何角色甚至整条服务供应链都是不可或缺的。
需求管理能力代表了高效管理需求管理流程所必需的各方面能力,包括需求获取难易程度、需求获取成本和需求响应速度。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能比竞争对手更好地预测市场需求、响应市场需求并与上下游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需求获取难易程度代表了企业综合应用市场调查、与专业市场研究机构合作以及掌握客户反馈信息等手段的能力。需求获取成本体现的是需求获取的收益,需求获取并非一味的求多求全,是要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比的。需求响应速度表示需求信息传递到其他企业的效率以及各企业甄别需求信息后迅速采取相应调整的能力。
关系管理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进行客户/供应商关系管理的能力,包含供应商战略互动、CRM系统利用能力和客户识别能力三方面要素。
第一,宋华,陈金亮(2009)基于能力观和制度合法性等理论,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证明:服务集成商与客户企业之间的战略互动是影响服务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产生伙伴关系合法性的显著因素。服务供应链体系中,除经济绩效外,伙伴关系合法性是衡量服务集成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服务集成商要提升服务的绩效,就需要强化与客户企业之间的战略互动能力,因为在实际中客户对服务的要求是不一致的,因此在向客户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的过程中,如何根据客户差别化的需求和条件有效地管理客户价值(即战略互动),也是服务供应商需求管理能力的表现。
第二,CRM系统利用能力指企业在进行客户关系管理时,能充分利用数据挖掘等工具发现客户的各种需求,提升客户的总体服务体验。
第三,客户识别能力即企业能够基于正确的市场定位,对潜在客户进行有效划分,识别最适合的客户群体。
资金管理能力包含资本规模优势、金融成本控制能力和利益协调能力。资本规模大的企业在资金获取和安全性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金融成本控制能力直接体现了现金流管理的效率。在服务供应链中,金融供应链的概念指资金流在信息流和服务流中的整合与协调。控制金融成本就必须先了解金融供应链成本的主要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物流金融成本,即资金流活动的成本。融通仓作为金融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方法,企业对融通仓的应用能力也决定着其金融成本控制能力(陈祥锋等2006)。利益协调能力指合作伙伴之间通过契约等方式规定收入分配、减少合作中的冲突和不信任的能力。利益协调关系到资金在服务供应链中的流通方向与速度,任何微小的利益冲突都能影响资金的正常流通,增加服务供应链整体的金融成本。
服务保障能力是确保服务在传递过程中质量和效率不失真的能力,包含薄弱环节控制力、专业人才管理能力和服务标准控制能力。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 TOC)认为,任何一个由多个阶段构成的生产系统,如果其中一个阶段的产出取决于前面一个或几个阶段的产出的话,那么,那个产出率最低的阶段决定了整个系统的产出能力。薄弱环节控制力就是弥补瓶颈的能力。服务的保障需要专业人员的执行,服务从产生到加工到最后提供给客户都是由专业人员参与的,因此,对专业人员的管理直接影响到服务的保障水平。服务标准控制能力是从服务质量的角度体现服务传递流程的管理水平。服务标准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服务传递的各阶段中服务标准设计的合理程度,服务标准的监控安排以及服务标准在特殊情况下的灵活响应。
六、总结
本文基于一般服务业的服务供应链的结构模型,提出了电信业服务供应链的结构模型。该模型强调了电信业服务供应链结构的两个重要元素:角色和角色分工。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客户需求因素、角色数量因素和角色协同因素三方面出发,识别了影响电信业服务供应链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吴先明,杜丽虹.运营战略、服务供应链与供应链整合[J].珞珈管理评论.2010.
[2]吴京渝.产业融合趋势下的电信业转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3]程建刚,李从东.服务供应链:供应链研究的新趋势[J].现代管理科学.2008,(9):101-102.
[4]刘伟华,季建华.服务供应链:供应链研究的新趋势[R].2006-2007年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1-9.
[5]Dirk de Waart, Steve Kremper. 5 Steps to Service Supply Chain Excellence[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 2004(1): 28-36.
[6]Lisa M.Ellram,Wendy L.Tate,Corey Billington.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the Services Supply Chain[J].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40(4).Fall 2004:17-33.
[7]金立印.服务供应链管理、顾客满意与企业绩效[J].中国管理科学,2006,14(2):100-106.
[8]Jack S.Cook,Kathy DeBree,Amie Feroleto.From Raw Mat-
erials to Customers: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the Service Industry[J]. 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66(4). Autu-
mn 2001:14-21.
[9]于亢亢.服务供应链的模型与构建[J].现代商业,2007,(21):156-158.
[10]苟娟琼,李学伟,王家琦.面向服务的供应链动态整合模型研究[J].物流技术.2009,(2):107-114.
[11]Douglas M.Lambert, Martha C.Cooper, Janus D.Pagh. Supply Chain Management-Implementation Issues and Research Op-
portunities[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
ent. 9(2). 1998: 1-19.
[12]计国君.供应链中知识集成及其能力模型分析[J].物流技术,2005,(10):13-18,24.
[13]Barney J.B.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
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 (1): 99-120.
[14]Handfiel R.B., Bechtel C. The Role of Trust and Relationship Structure in Improving Supply Chain Responsiveness[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2, 31: 367-382.
[15]R.Coase. The Nature of Firm[J]. Economics, 4(386). 1937: 400.
[16]Williamson O.E. The Theory of the Firm as Governance St-
ructure: from Choice to Contract[J]. Journal of Economic Pe-
rspectives. 16,(3). 2002: 171-195.
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分析如下:
一、国内零售业信息建设的总体情况
1、接受调查国内零售企业业态分布:
从调查企业的数量来看,购物中心居多,占受调查企业的24%,百货店占17%,大卖场占20%,中小超市占20%,便利店占11%,专业店占8%。对于这个结果我们认为可能是大家对购物中心的定义还不是很明确,很多百货店也将自已归为购物中心类,国内很多超市是在原百货商场部分改建或全部改建的,而且这个答案是多选,所以很多百货店和百货与超市的混合体都将自己归为购物中心,出现购物中心偏多的情况也不足为奇了。
根据有效调查企业的业态分布,我们认为基本能体现国内零售的业态分布特点,所以以下的信息化调查结果是较为真实有效的。
2、目前已应用的信息系统:
根据调查显示,在被调查企业中有82%以上都应用了POS-MIS(销售点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也就是说参与调查的企业基本上应用了第三代POS机并实行了单品管理;因为只有应用了销售点系统,才能给财务系统准确的数据,所以财务系统的应用程度稍逊于POS-MIS,只占67%,这充分说明了国内的零售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
3、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零售企业对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或比较重视,看来随着信息化建设中带来的各种好处如效率提高,差错减少,成本降低,决策准确等各方面的效益的体现,使得零售业尤其是连锁超市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非常的高。有些零售企业甚至表示在信息系统上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
4、零售企业的IT部门有多少专职人员: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10人以下的占56.0%,10-29人的占34.2%,30-49人的占3.8%,50人以上的占6.0%。
5、公司在哪些方面需加强信息化建设:
57%的国内零售企业认为在供应链管理上需要加强,这种状况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国内零售企业在商品通路方面确实需要应用SCM技术与其上游的供应商进行电子对接来改善商品外部供应链;另一方面应该是国内信息化厂商的物流配送模块普遍比较薄弱,内部供应链管理急待加强;其次是电子商务占48%,说明了国内零售业希望能开展网上购物以提高公司形象、方便顾客或与合作伙伴开展电子交易;再次是商业智能,看来国内零售业对啤酒和尿布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了;至于网站建设,因为目前大多数零售企业,主要是中小型零售企业还没有设立自己的网站,所以有40%左右的企业认为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二、硬件系统概况
1、硬件系统的投资规模:
从硬件系统的投资规模来看,10万-50万的企业最多,1000万以上的最少,其中10万至300万的硬件投入占被调查企业的73%,这充分说明了国内零售业大多还处在单店或少数店连锁运营的状态,因为零售营业总面积在2000平方米至10000多平方米所需的硬件系统系统投入也差不多是在10万至300万之间,所以这部分企业占了被调查企业的大部分。
2、主要硬件产品:
在服务器品牌中,选择IBM服务器的企业占了受调查企业的三分之一,这主要是由于IBM与零售业软件厂商的良好合作关系以及蓝色快车的服务,而且IBM在小型机和PC Server这两块都有非常杰出的产品;其次为HP,HP主要是凭借稳定的质量和性能获得了不少用户的青睐;
在收款机品牌中,使用数量最大的还是IBM,这与其“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称谓是非常符合的;海信则是国产品牌中销量最多的;但今年随着一些台湾OEM厂商的介入和分体式收款机的逐渐流行,整个局势估计将会出现一些变化。
一般商业用的打印机主要分为针式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在针式打印机中,EPSON是应用最多的品牌,其应用最广的当为LQ1600K及后续产品;而在激光打印机中,HP占有的市场份额无疑是最大的。
在条码打印设备中,Zebra占了绝对的优势,这除了Zebra的产品质量不错,产品线丰富外,最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零售业软件的条码输出只有Zebra的接口,所以很多零售企业也只好购买Zebra的产品,真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另外,从整体上讲,从本次信息化调查可以看出,企业对硬件的选择明显体现了强烈的品牌效应,主要硬件商的品牌屈指可数,而对软件商的选择和信任,就出现强烈的反差,国内的软件企业众多但能真正体现品牌效应的却不多。
3、硬件系统的满意程度:
对于目前使用的硬件系统的满意程度,绝大多数用户都选择了比较满意和一般两个选项,只有很少的用户选择了十分满意、较差和很差。
4、购买硬件产品时最重视的因素:
在商业应用中,计算机硬件产品的质量是摆在第一位的,其次是服务,价格放在并不是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因为在商场的运作中,不管是服务器的当机、网络的故障还是收款机的突然罢工都会使商场蒙受重大的声誉损失和经济损失,所以质量是商家的选择计算机硬件产品时最为重视的一点,其次就是万一出现硬件故障后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恢复使用,也就是售后服务的快捷程度。
三、软件系统和网络系统概况
1、软件系统方面的投资规模或拟投资的规模:
和硬件系统的投资规模相似,软件系统的投资规模也是10万-50万的最多,占受调查企业的40%,而软件投资规模超过100万的企业只占受调查企业的17%。一般来说,零售企业上ERP系统,软件投资规模就会超过100万,这个比例充分说明了我国零售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处在一个起步发展的阶段。
2、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途径:
因为专用软件的专业优势,大部分零售企业都会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专用软件,这类企业占了受调查企业的57%;只有少数实力较雄厚、从业较早的零售企业才选择自主开发,其中又以百货业态的居多,这种方式能充分满足自身的应用需求,这类企业占受调查企业的10%;而与专用软件做接口,进行二次开发或功能扩充的企业也不在少数,这样既能保持技术的先进和完整性,又能满足自身的应用需求,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这类企业占受调查企业的33%。
虽然选用专业软件供应商产品的零售企业占到了57%,但是自主开发和合作开发的比例之大,还是令人深思。调查中也显示,改造和升级软件、考察软件商成为企业信息化应用正在进行的主要措施。可以看出,在实际运作中,大多数零售企业的计算机系统,都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效果。零售企业认为软件开发商不懂业务,其产品不能满足企业不断发展而出现的新的需求;软件开发商则认为零售企业管理不规范,管理人员素质低,对软件寄予太多的期望,认识不足,希望软件系统是‘万能’的,是企业对信息化应用需要“管理配套,流程配合,分段进行,逐步提高”的规律认识不足,总期望找到可以一劳永逸的‘绝杀’的办法,是一种逻辑上的懒惰思维推理。
零售企业和软件开发商在信息技术应用上的矛盾,以及认识上的不统一,对零售企业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严重制约了我国零售软件开发行业的发展后劲。这种情况,在未来几年内,不能得到改进的话,将有可能成为中国零售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3、目前使用的网络操作系统:
看来Windows2000和WindowsNT凭借其易用性和还不错的安全性,还有价格上的优势,占据了商业网络操作系统的大半壁江山,比例竟然占到了73%;Unix则是高端用户的首选,但是零售业的高端用户的数量相对比较少,所以只能占到18%的市场分额;而Linux和Netware一个是较新,一个较老,支持的应用软件都不多,所以占的份额都很小,但随着人们对Linux越来越熟悉和支持它的应用软件越来越多,相信linux的用户数量会慢慢的增加。
4、目前主要使用的数据库软件:
商业数据库方面一般都是选用大型关系数据库,现在还用FOXPRO、ACCESS等这样的小型数据库的零售企业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中MS-SQL用户数量最多,这得益于它便宜的价格和它与Windows操作系统的相得宜彰;SYBASE和ORACLE因各有优势而不相上下;而IBM DB2则因曲高而和寡。
5、采用的远程通讯模式:
因为连锁店的距离的远近和当地电信资费的差异,还有对实时性的要求,零售企业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远程通讯方式,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企业,一般会选择DDN或帧中继,虽说它们的租金比较昂贵;对于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企业一般就会选择PSTN(公用电话网)、ISDN或ADSL了;VPN则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用专线和拨号都可能实现广域网的互联。
6、对软件系统的满意度:
从调查数据来看,将近90%的零售企业对目前所用的软件是比较满意或还过得去的,很少有对软件非常满意的企业,也很少有认为目前所用的软件非常糟糕的,这与我们经常在网上论坛上看到的抱怨声一片的情形相差较大,可能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缘故吧!
7、购买软件产品时最重视哪一点:
软件产品是无形的,不同于其它有形的产品,软件是企业管理和运营的照相,所以购买者最看重的是软件的功能和售后服务,管理思路是企业管理的关键,所以软件的功能是最为重要的,其次是售后服务,没有良好的实施和服务,软件功能再强也没办法很好的发挥。一般来说,在购买软件之前,价格因素对选择软件的影响还是挺大的,但是运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发现,相对于软件的功能和售后服务来说,价格其实真的算不了什么。
四、综合
最关心的问题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从调查结果来看,主要问题有:1、客户关系管理; 2、连锁门店间的信息化;3、供应链管理; 4、电子商务的开展 5、数据的准确与数据模型 6、系统的稳定性
对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正在进行的措施主要有:
1、改造和升级软件 2、加大投入和加强培训 3、考察软件商
五、提出的建议和措施
2004年12月11日,是个什么日子?相信中外零售企业都很清楚。按照中国在加入WTO时的承诺,这一天将宣告中国零售业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更意味着中国对零售市场全面向外资开放承诺的兑现,那么——中国零售业过渡期的最后机会在哪里?中国零售业信息技术应用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1、加强互信、共存共荣
某业内人士说过:中国的连锁企业和从事连锁的IT企业,是中国在转型期和在加入WTO过程中,竞争最激烈的“苦藤上的命运相连的两个瓜”,他们的路到底在何方。海鼎今年的现代商业管理用户研讨会上有这样一段精彩发言:商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更恰当、体贴地服务于市场消费者,为消费者争取更大的利益,令消费者满意。同样,软件商对于系统主动建设的要求,也应当是建立在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上。同客户建立“学习关系”,从客户对于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表现,来学习如何提供更好品质的服务和产品,进而以客户为中心,制定有效的运营方针。这里的“客户”不单单是商业企业,是跨越到了商业企业的消费者的概念,从间接的服务到直接的服务。也就是说,商业企业同软件商对于自身企业战略和运营方针应当诚恳契合在“以客户满意为核心”上。有了相同的契机,也就有了共同的利益出发点。“客户进步就是自身的进步,服务客户就是服务自己”。
2、上下游拓展,全面发展
本次调查对零售企业近期最关心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也做了一个初访,从返回的信息来看,我们的零售企业正在关注上游的物流、供应链,自身的数据共享、互连互通,下游的客户关系管理。可以看出,企业逐步重视全面信息化建设的营销战略,希望实现向产业供应链组织的转变,为企业在竞争中的拓展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业内人士在文章写道:零售组织不再是楼层管理、门店管理那么简单。今天的零售组织远远超越了基础门店系统业务的管理。零售企业与其上下游供应链合作伙伴共同组成了零售业的工业化运营体系。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发生在一个企业内部,作用于所有的相关企业,收益和成本体现在整个供应链上。可以看到,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管理的竞争,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管理观念的转变。这个论点是否可以给我们的零售企业一点启示吗?
3、加强交流、促进发展
1 物联网的含义和基本体系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目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MITAuto-ID中心主任Kevin Ashton教授于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及欧盟2008年的(EPoSS,the European Technology platform on SmartSystems Information)IoT2020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拓展,不再只是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从体系结构上来说,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主要包括感知层技术、网络层技术、应用层技术及公共技术。
1.1 感知层
感知层将大范围内的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物理量通过各种手段,实时并自动化的转化为虚拟世界可处理的数字化信息。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基础,主要实现智能感知功能,包括信息采集,物体识别等功能,感知层应用的主要技术包括传感器、RFID、自组织网络、二维码和实时定位技术等。
1.2 网络层
网络层主要实现信息的传递以及通信的处理,将感知层收集到的数据及信息快速安全的传递到信息需求方,方便他们对信息进行处理,主要的传输手段包括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例如GPRS/SDMA网络、2G/3 G/4G网络、互联网等)。
1.3 应用层
应用层实现了物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最终融合,将感知层和网络层的采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应用于需要的行业,为最终的系统集成、协调、决策以及智能化提供服务[1]。
2 物联网技术对物流行业信息化的影响
近十几年来,由于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交流向更高层次发展,确保了物品与网络之间的有效融合,明显提高了物流公司的管理效率,物流领域成为联网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借助对物联网技术的成功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物流业发展的信息化程度,极大地影响着物流服务不同环节的效率,能够充分于发挥物流业的各项优势,对物流业的优势资源进行全面整合。近年来,在物流业中,EPC和RFID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使运输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可视化跟踪管理,同时,使物流业的智能化水平与快速提升,有效提升了运输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就仓储环节而言,物联网技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物流企业在仓储环节逐步引入了EPC技术及智能管理系统,促进了中间环节和出库作业时间的减少,防止了作业成本的浪费,极大地提高了库存管理效率及库存管理能力。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物流配送环节,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物品分拣和挑选的时间,对于提升配送速度也起著明显的促进作用,大大增强了客户满意度[2]。
3 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化建设意识相对落后
当前,物流信息化建设逐步向横向整合方向发展,在行业内部逐步形成了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体系。在物流技术发展方面,形成了自动化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整体解决方案。从这种意义上讲,物流企业的未来发展取决于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程度,物流企业发展必须要实现信息化。然而一些企业囿于成本等方面的压力,缺乏具备前瞻性的物流信息化建设意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意识不强,使部分企业不愿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尤其是一些小型信息技术开发商为节约成本,倾向于开发一些仿制和盗版信息化软件,影响了物流企业信息建设步伐,使物流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受到了不利影响。
3.2 信息化监控不适应物流业发展需求
从国际物流业发展趋势来看,在技术方面,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射频标签(RFID)、和商业智能(BI)等技术已经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物联网信息技术在一些大型物流企业得到了普遍应用,并推动了企业物流管理的快速化、专业化、信息化,引领物流信息化建设步入新时代。然而一些物流企业缺乏足够的信息化监控能力,信息化建设作为是企业一个全面和完善的工程,很多物流企业图省事省力,更愿意通过外包形式,将软件信息系统开发交给一些软件开发商,虽然借助此种形式促进了物流中的某一环节的解决,但由于外包开发商对企业物流系统的整体性把握能力的欠缺,加上物流软件缺乏必要的协调,经常会导致物流软件之间的一些冲突,乃至发生严重的不兼容,影响了物流企业的信息化进程,降低了物流监管效率。
3.3 信息化建设层次较低
在信息化日益深入人心的时代,我国很多物流公司在物流信息化建设中,逐步应用了物流自动化系统、RFID技术、物流条码、通信网络、GPS等十分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实践过程中,也促进了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的提升,然而,就其比例而言,目前真正引入物流信息化技术的企业在全行业所占的比例不超过45%左右,在多数企业,其操作方式还较为原始,或者一些企业物流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仍处于较低的层次,根本无法满足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3]。
4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信息化应用
4.1 物流信息自动化组织实施
在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建立的物流体系中,生产企业、客户与物流企业之间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共享,实现了物流信息组织实施过程自动化进行的目标,对物流配送、物流作业以及智能操作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一过程具体体现为:客户向生产企业下达订单后,生产企业委托物流公司配送产品,生产企业在产品中嵌入与海关港口采用的RFID技术配套的芯片,利用RFID技术,物流公司可以实时掌握产品的位置信息,自动进行产品的包装、拣货、出库等操作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实现产品通关自动化控制,并根据产品种类及特点自动选择仓库并进行配送。产品在物流配送过程中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保证了产品供应高效率、高准确度,推动了物流配送中各方企业的发展。
4.2 物流决策智能化运行
物流智能化是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物流技术的发展与提高以及物流成本的降低,大宗商品也逐渐应用物联网技术,推动了物流决策智能化发展,实现了商品物流配送过程中物流供应与物流信息的同步。
物流决策智能化体现在物流配送的每一个过程中,供应企业根据产品配送特点,通过智能决策选择最佳物流企业,物流企业接受配送订单后,根据自身物流网络的分布,选择产品最佳配送方式和配送路线。物流决策智能化根据配送产品的不同实现了不同的物流环,例如生产原料的配送中,在原料进入生产车间后形成了物流闭合环,商品的配送中,商品进入商场后实现了物流闭合环等。此外,对于食品、药品等特殊商品,物流决策智能化为其提供了物流保障,通过对食品或药品的配送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以保证食品或药品在配送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
4.3 物流管理虚拟化
物流虚拟化管理是指通过对物流信息的管理,间接实现对物流产品的管理。物流虚拟化管理的典型就是在GPRS导航定位的基础上,对物流配送过程中物流产品的入库、出库以及运输等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对物流车辆等进行实时调度与监控,实现物流配送工作透明化管理,无论物流产品在哪里,都能通过虚拟化掌握物流产品信息,从而保证物流产品质量。物流虚拟化管理是通过采集物流信息并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对动态信息进行处理,获得物流产品的流通数据,对于配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保证物流产品配送高效率、高质量进行。
4.4 物流信息共享
物流信息共享是通过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的,第四方物流平台依靠第三方物流提供的产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以及服务、管理等优势,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供应平台,解决了第三方物流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物流服务需求的问题。第四方物流以物流信息为支撑建立物流信息平台,是产品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中介,也是保证物流过程中各方协调一致,保证物流安全、可靠进行的重要保障。
一、ERP的概述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一家IT公司根据当时计算机信息、IT技术发展及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预测在今后信息时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即将发生变革,而提出了这个概念。ERP是针对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它把企业的物流、人流、财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随着厂网分离、资产重组、竞价上网、区域联网等一系列的改革进程,电力电力企业进入空前的大竞争、大发展时代。然而当前电力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却是情况迥然:有的电力企业只是初步实现了财务电算化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对决策的影响很小;有的电力企业只是实现了财务、物资的部门链接,提高了工作效率,财务管理信息对高层决策的影响不大;有的电力企业初步实现了财务、物资、生产各部门的信息集成,并在电力企业内部建立了局域网,财务管理信息对决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作用不是很明显。由此可见,大部分电力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仍然滞后,财务管理信息对提高电力电力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决策有用性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
当前,电力电力企业面对煤价、水价、材料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电价低等不利因素,电力企业要发展和壮大困难重重,而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无疑对缓解这些压力起到积极作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增强决策有用性。“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理念应该深入人心。
三、ERP系统在提高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第一,ERP系统扩大了财务管理的内容。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资金等有形资产。而知识经济时代,电力企业资产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人力资源、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大大提高。无形资产将成为电力企业最重要的投资对象之一。然而,由于无形资产确认、计量的困难,传统核算型软件受到很大限制,进行财务决策时也很少考虑这些无形资产。ERP系统除了财务系统外,还包括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等系统,可以从各方面对这些无形资产进行分析、预测,丰富了财务管理的内容。
第二,ERP系统对网络财务管理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催化作用。随着ERP系统的实施,很多电力企业将成为全球网络供应链中的一个节点,电力企业的业务处理活动都将转到网上进行,如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电子广告和电子合同等;而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无法完成这些工作,要适应ERP系统的发展需求,必须建立基于网络技术的财务、业务协同的网络财务信息平台,做好电力企业运营必需的财务、业务信息管理。这是ERP系统发展的必要基础,支持ERP系统发展的网络财务管理模式也应运而生。
第三,ERP系统改变了电力企业资金管理模式。作为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时时关心整个企业的资产流动性,防止发生企业整体的支付危机。在现实情况下,大型电力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甚至倒闭,很多是由于资金的周转不灵。ERP系统资金管理的两个重要功能,即自动实时生成现金流量表和利用内部银行结构对电力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可以使集团总部作为投资中心,进行资金的合理分配与运用。ERP系统资金管理模块中的资金预测功能加强了电力企业对中短期现金流量的预测,能及时预警,保证企业的顺利运作。
第四,ERP系统是网络财务管理模式的最终目标。网络财务管理模式是一种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它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开展财务、业务协同和业务流程重组,运用IT技术使财务信息不断走向无纸化和网络化,使电力企业管理和经营信息都以电子方式运行,从而使管理流程数字化。网络财务管理模式对各项经营活动的反映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迅速发展的ERP系统缩短了企业信息流的流动时间,降低了电力企业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成本。
第五,ERP系统突出了财务管理的整体性,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和信息服务全面性。ERP系统除了提供必须的财务报表外,还能提供多种管理性报表和查询功能,并提供易于使用的财务模型和分析模块,更全面地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战略决策和业务操作等各层次的管理提供服务。ERP系统对大量规范业务的计量都可以在初始化中加以设置,自动生成相应的凭证,记录工作可由系统自动完成,计算和报告中的大部分工作也能通过系统设置而自动完成。另外,ERP系统的集成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保障了财务管理所需信息的质量。系统的实时性又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第六,ERP系统细化企业成本核算以加强成本管理。ERP系统上线带给成本管理的第一个变革是建立了标准成本体系。目前,电力企业对所有物料收、发、存都采用标准成本核算,对产成品的直接材料消耗定义物料清单。成本核算对象进一步细化,按物料编码核算成本,通过子库存转移实现同一法人内部物资转移,成本费用控制高度集中。同时能适时监控采购物资的实际采购价格,及时了解企业各项大宗原材料等市场信息,促进采购成本降低,保证公司成本、利润核算更加真实、科学、准确。
第七,ERP系统使财务管理与生产管理有机结合,发挥计划与控制作用。ERP系统可以把电力企业的生产和财务管理集成在一起。ERP作为整个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使得电力企业整体合作的意识和作用加强了,通过准确、及时的信息传递,使大家的精力集中在同一方向上,以工作流程的观点和方式来运营和管理电力企业,而不是把电力企业当作一个个部门的组合。
四、电力企业实施ERP系统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注重管理观念的转变。企业在实施ERP系统时,必须同时推进管理观念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企业成功实施ERP系统最关键的因素。ERP系统的实施不仅仅是一个IT项目,更是一个管理项目。ERP系统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套软件,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整套新的管理思想。系统的实施有赖于企业运作体系的重建,它涉及到管理权限再分配等敏感问题,牵一发而动全局。
第二,健全ERP实施的组织结构。ERP系统的实施是一项涉及管理、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量非常大。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首先要在组织上加以落实,即要成立领导小组和项目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系统总体方案,确定企业管理改革方案,资源的合理配置,重大问题决策及政策的制定,组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并解决系统实施中出现的项目小组不能解决的问等。项目小组具体负责系统的实施,该小组主要由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各主要业务部门的业务骨干、技术人员以及企业外部的专业咨询顾问组成。
第三,完善基础数据信息。信息是ERP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基础数据必须准确,ERP基本的运行平台就是建立在数据基础工作上。如果在基础数据的准备上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数据不够完善、准确,那么最初输入一些“垃圾”,以后输出的还是“垃圾”。
五、结语
为提高消费者对水产品的信心,应准确记录水产养殖生产中的信息和实时监控水产养殖企业的生产环境,为在事件的早期阶段及时发现并采取补救措施提供数据支持[2]。详细真实的日常活动记录是追溯系统的基础,可保证有效实用的供应链管理,而随着时间的增长和企业数量的增加,文档记录量将会非常大,如果用户想从大量的数据中获取到有用的信息将更加耗时,及时预警将更困难。并且水产的品种繁多,养殖流程各异、生产过程中关键控制点不同。不同的生产管理系统采集不同结构的数据,在集成追溯平台和疾病预警系统时信息难以有效共享,同一个概念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容易产生歧义与表述不一致等问题。
国外对本体的研究项目很多成果已十分丰富,并且建成了许多正在使用的开源本体知识库系统。国内对此的研究十分有限,与国外存在很大的差距。为满足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需求,现已开发出了多种通用的常识性本体库系统和大量的领域本体库系统[3],例如Ontolingua本体库,DAML本体库,也有一些公开可以得到的商业本体库,UNSPSC(),RosettaNet(),DMOZ()和Swoogle。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本体论思想在农业信息研究领域的兴起,许多学者都认识到能科学表述并组织领域固有属性概念体系的本体将在农业信息分类、信息/知识库构建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4];郭永洪[5]在鱼病的诊断推理系统中采用本体构建了鱼病诊断概念模型;齐红[6]采用形式概念分析方法构建了玉米种植本体,研制面向玉米种植的语义检索系统;徐勇等[4]探讨了奶牛业生产经营过程阶段和对应的信息需求单元,构建了奶牛养殖过程本体和奶牛养殖业信息协同服务业务链模型,建立了基于业务链模型的奶牛养殖业信息协同服务系统;但是采用本体论对水产养殖领域的知识进行统一的描述和表示的文献还未见报道。
针对以上系统存在的异构及缺乏共同理解的问题,将本体引入水产养殖生产领域,采用本体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把现实世界中水产养殖领域抽象或概括成一组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可有效解决水产养殖领域的“信息孤岛”和知识共享问题,并可为便捷、准确、高效的信息服务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考意义。
1本体概述
1.1本体概念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一个本体是指用特定的词汇描绘的一个实际存在的事物[7]。而在语义网的范畴内,本体就是关于一个专业领域或知识的共同理解。它定义了用在特定领域的术语,用本体来描述领域知识,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语义明确化,为机器理解信息资源语义的提供了媒介。根据本体不同的属性,对本体有不同的分类方式。Gruber[8]根据详细程度和领域依赖度两个指标将本体分为4个类别:顶级本体、领域本体、任务本体和应用本体。
1.2本体的构建方法
目前为止,本体工程中5种比较典型的构造本体的方法论有:骨架法,TOVE法,METHONTOLOGY方法,SENSUS法,七步法,文献[9-10]详细论述并比较了以上建模方法。以上5种方法都是以领域专家为主,主要依靠领域专家的参与,通过严格的过程来构造本体。
2领域本体构建
为了开发本研究的本体,借鉴METHONTOLOGY的框架,并结合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对其进行了细化,根据构建领域本体的特殊性,对此方法进行了改进。这个方法被分成3个阶段:规范化、概念化和实现,这些阶段组成一个迭代的过程[11],构建过程见图1。本研究使用的方法的创新点在于整个过程由组成每个阶段的任务组成,此外可使用软件工程技术将各个阶段加工。在这个方法学中最重要的是领域概念模型的定义。概念模型从规范化阶段的知识获取开始,知识获取是概念化的基础。为了本体工程师和领域专家的交流本文借助领域专家比较熟悉的软件工程建模工具UML。
2.1规范化
2.1.1知识获取
水产养殖领域涉及生产信息、检测信息、预警信息、疾病诊断和质量安全信息,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由于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并且都具有本学科专有的概念、属性、关系等,同时学科间也存在交义和重叠。所以领域知识的共享、重用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准确的获取生产中的知识,把握用户的需求,研究的知识获取采用两种手段,一是对广西、山东、贵州的几家养殖企业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几家企业水产养殖产品从育苗、放养到收获、运输、销售流程的剖析,从养殖品种看养殖的品种20余种左右,日常记录的信息包括生产记录、用药记录、投喂记录、水质记录、捕捞记录等。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养殖品种采用不同的质量控制措施,具体的养殖过程记录数据也有差别;第二种手段是通过知识工程师与领域专家之间的互相交流来完成的,具体过程如下。
2.1.2确定本体覆盖的领域和范围
明确所构建的本体将覆盖的专业领域,开发该本体的目的、本体中的信息能够回答问题的类型等。该本体主要考虑的是和水产养殖相关的概念,包括水产种类、水产养殖过程相关的概念,同时包含了一些农业生产方面的常用概念和与生产密切相关的通用概念(知识域、农业生产)。下面是本研究构建的能力问题:水产养殖过程都包括哪些活动?水产主要分为几大类?淡水鱼具体都包括那些类?水产品的地区分布是什么情况?罗非鱼、鲢鱼分别属于哪类?它们主要在哪个地区,有什么特征?淡水鱼又分为几类?主要的营养价值是什么?水产养殖的主要投入品包括什么?
2.1.3领域描述
在进行领域描述时,本研究参考国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的数据库知识和Swoogle中的多个本体,组织农业领域的专家、水产养殖负责人、软件工程师进行领域描述,结果如下:水产品是水产生产的结果,是人类生产活动的结果,同时也是农业信息化系统的研究对象之一。水产品分为不同的种类。水产养殖管理系统:为不同的水产品提供一些基础信息和养殖过程关键控制点,以及一些不同生长阶段的养殖过程记录等。不同种类水产品的繁殖时间。不同种类水产品的营养价值。不同水产品的特性。水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对象。水产研究的研究对象。在水产品从育苗到销售的整个阶段有一些常用的信息:水产品的分类和消费者的分类,繁殖季节,旺季的价格等。
2.2概念化
2.2.1领域概念模型
UML类图从类的角度表达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UML类图在确定本体范围和发现领域概念方面是非常有用的,UML类图中的信息是构建本体词汇的基础,尽量借助范化和特有化技术包含其他的概念。图2为使用UML类图表示的领域本体的概念模型其中一部分。本研究在查看已有本体的基础上,并参考有关农业知识表达的一些文献,提取与水产养殖相关的词汇,包括水产品:草鱼、罗非鱼、斑点叉尾鮰、海水鱼、虾类等;与水产养殖过程相关的词语包括:养殖方式、养殖类型、育苗、分塘、捕捞、放养和投喂等,还包括整个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病虫害或者其他的自然灾害,如包含疾病、水产养殖专家、施药、病害防治等,而现在随着信息化的日益普及,水产品的销售渠道也不仅仅限于普通的客户-农民的销售方式,而借助现在的互联网实现网上交易也不是不可能,故需要涉及到水产信息管理系统。
2.2.2定义类、关系和属性
(1)定义类和关系。本体通过上面的核心词汇列表得出本研究的类应该包括:水产品分类(淡水鱼、海水鱼、虾类、蟹类、鲆鲽类),水产的养殖生产过程类(孵化、放养、育苗、分塘、捕捞、水温记录、水质记录、pH记录、投喂记录、池塘),养殖的基础信息(企业、养殖场、品种、饲料、药品)、检测信息(检测单位、检测样品、检出值、检出限)。在“水产品类”和“养殖生产”类之间,通过ObjectProperty属性“HasActObj”来关联,可以设置“HasActObj”的域为“养殖生产过程”,范围为“水产品类”。见图3:一旦层次关系和层次关系的特征确定之后,可以借助用统一的标准指定名称、确定域和范围、基数和逆关系的方法制作反应双向关系的表1为一例子。
(2)定义类的属性。除了定义类外,还必须描绘概念的内在结构。例如确定哪条术语是描述哪个类的属性。这些属性会成为依附于类的属性。通常“内在的”属性,“外在的”属性都能成为本体中的属性。如果对象是结构化的,那么它的一部分可以是具体的或抽象的元素。除了最初确定的一些属性之外,还需要添加一些其他的属性。任意类的所有子类都继承了该类的属性。一个属性应该被附加在拥有该属性的最大的类上。所以以“水质记录”类定义属性为例来说明,通过相关资料分析以及参考“国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Int]中作物数据中心,对水质记录定义如表2所示:
2.2.3实例定义
一旦创建了本体的概念模型,下一步就是在实例表中定义相关的实例。定义某个类的一个实例需要确定一个类和为该实例的属性赋值。每个实例应该提供一些定义:名称,它属于的类的名称和它的属性值。在对类及类的层次关系定义好之后,需要对类的实例进行定义。本研究参考国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农作物的数据[12],进行了如下实例定义见表3。
2.3本体构建
采用Protégé作为本体编辑环境[13],Ontology的结构以树形的层次目录结构显示,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相应项来编辑或增加类、子类、属性和实例等Ontology元素,Ontology实体的构建和对信息资源的Ontology标注较为简便;Protégé能导出多种本体格式,包括RDF模式RDFS和OWL格式,本研究采用OWL作为本体的形式化语言,OWL文件格式存贮本体数据。并且它提供插件开发环境,这就为快速原型和应用开发提供了一个比较灵活的基础。应用可以通过工具包来访问本体,这些工具包一般都提供了C++或JAVA的应用编程接口API[14]。在使用OWL表示的水产养殖本体中,通过标签<owl:Class>和<rdfs:subClassOf>来定义本体中的概念以及概念间的关系,<rdfs:equivalentClass>表示等价类,另外标签<owl:DatatypeProperty>用来定义概念的属性,<owl:ObjectProperty>表示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另外OWL语言的另一特征就是提供了推理的能力。通过标签<owl:TransitiveProperty>来表示传递属性,标签<owl:FunctionalProperty>表示功能属性,标签<owl:inverseOf>表示逆属性。当然还有很多定义标签。通过这些标签定义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并进行推理,从而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图4为采用OWL语言对部分类的定义。
3结果与分析
为了更好的验证采用以上方法构建的水产养殖知识本体的有效性,将其应用于水产养殖过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的综合查询中,从检索的准确率和召回率与传统的关键词检索方法相比较,本体解析工具为Jena[15]。
功能强大,他提供的API允许处理基于RDF的本体数据,支持RDFS,OWL,DAML+OIL等本体的操作。在本系统内,实验本体数据中有60个概念,接近20个关系,包括datatypeProperty和objectProperty,基本可以反映水产养殖领域的一些应用情况。采用基于本体知识的检索,用户输入关键词,系统的查询预处理模块会对关键词进行语义分析,然后把查询条件进行服务包装,到数据源上执行检索服务,返回最终结果。如果通过关键词的结构化检索,用户可能很难表述真正的检索意图,通过语义交互后就能够对查询条件进行更加详细的扩展,以最大程度的表达用户的意图,保证查询出来的结果的完整性,并返回给最终用户。比如在关键词输入“罗非鱼”,通过语义扩展,即将等价类Tilapia、概念上位概念淡水鱼类和下位概念(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等)以及相关的属性养殖生产阶段、养殖方式、适宜水温、pH值、放养时间、投饵量等作为相关的查询概念。表4与表5分别为采用基于本体的检索和基于关键词对五个关键词“罗非鱼”、“放养”、“水温”、“夏季”、“淡水养殖”的检索结果。
根据两个表中的数据,本研究以图形化的方式来比较基于本体的检索和基于关键词的检索两者的查准率和召回率,通过图5和图6,可以形象的看出基于本体知识的检索在准确率和召回率上都有一定的提高,因为基于本体的检索通过使用本体的水产养殖知识对关键词进行了语义扩展,使检索结果集合比单纯的关键词能够更多的挖掘用户的潜在查询需求,从而更加精确。但是召回率还不是很理想,这个和构建的本体包含的知识有很大的关系,当构建的本体比较完善的时候,召回率会提高。
一、“大平台、小模块”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大平台、小模块”课程体系是在借鉴国外在课程模式上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构建起来的。
“大平台,小模块”的课程设置的基础就是宽口径的知识平台,灵活的专业方向,“大平台”部分的学业之后,可以在自己拥有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长和爱好,自主选择“小模块”部分,某一专业或专业方向特定的知识和技能,体现了个性化教育的特色。由于“小模块”部分是某一专业或专业方向特有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其本身就充分体现了学校特色和优势,而学生的自主选择“小模块”部分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则促使各专业或专业方向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和优势。当“小模块”中的某些专业方向的社会需求过剩时,不需对"大平台"部分的课程作过多的调整,只需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变化,灵活转向,主动地调整专业方向,按需招生,按需培养。这样既避免了过多调整专业结构,保证教学的相对稳定性和教学质量,又体现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也提高了办学效益。同时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增强了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大了教育教学制度的灵活性和弹性。
而所有课程则呈阶梯式逐渐上升,无论哪一阶段都始终围绕着职业实践活动,从泛到精、从浅到深而开展。
二、“大平台,小模块”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1.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加。科学技术在加速向前发展,人类知识积累的速度加快。社会工作岗位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变化,大量的教学内容涌入高教课程视野,如技术、环境、外语学习、外国文化、企业管理、创业教育、创新教育、信息教育、闲暇教育等。这些新增加的内容对于已有的课程将造成大的冲击。如何才能在保证课程稳定的前提下及时添加或删除教育内容呢?课程结构模块化的引入解决了这个问题。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将教育内容划分成若干个模块,以这些模块的不同组合来满足不同的需要。当新内容加入时,只不过是扩充了某一课程模块的内容或增加了新的课程模块,而不会对课程整体产生重大影响,从而有利于课程的稳定,专业性课程模块由于目标明确,内容短小,也便于灵活组合以排列成适合新需要的课程。变化较小的基础课程摸块也得以保持其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与稳定性。
2.个性化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选择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包括学习方式,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受到重视,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来组织课程是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模块化的课程结构灵活,可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在时间上可以集中学习也可以分散学习,已经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也可以随时返回学校选择自己工作所需要的课程模块进行学习。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的知识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自我决策选择受教育的方式与途径,选择学习进度。同一组的学生可以处于不同的学习模块状态,或同一模块的不同阶段。
3.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大工业生产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人们正从原子能时代进入数字化的时代。大型企业中雇佣的工人在下降,中小型企业雇用的工人在增加,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成为新经济增长点。这些中小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在人才培养上也应当引入柔性制造系统概念,小批量、多规格地培养不同类型与规格的人才,在一个专业下面,设立多个不同方向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4.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使得高职有了相对稳定的标准,各种社会机构将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举办高职,既可以开设系统的高职课程,也可以是仅开设某一类课程,高职的办学主体将多元化。课程的模块化结构使不同办学主体之间沟通与联系成为可能,各教育机构开设自己的优势课程,学生在不同的教育机构中选学不同的课程模块。
三、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大平台,小模块”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平台、小模块”课程体系即实行工商管理专业宽口径招生,入校第四学期细分专业方向。
根据工商管理作为二级学科,下设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和旅游管理等六个专业方向和其它衍生专业的情况,采取“大平台、小模块”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即将这些专业及衍生专业方向集成为一个工商管理专业群,以该专业群所具有的共性基础知识与技能来组合设计课程,构成“大平台”,将专业群中各专业所需的具体入门知识和技能,设计成小模块。这样宽口径的知识平台,灵活的专业方向,既能避免过多调整专业结构,保证教学的相对稳定性和教学质量,又能体现高等教育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统一规定,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由此,我们就按照“知识+素质+能力”科学构建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把课程体系从知识本体、智力本体转向人的整体发展。把文化科学知识体系、能力培养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使知识、能力、素质三大功能协调、融洽。在设计上,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增强社会适应性和竞争意识及创新能力为着眼点。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思维和国际意识的,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复合型、创造型的高级管理人才。在此基础上,我们设想了一个工商管理专业的“五层次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1.通适教育课程。通适教育课程即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这部分课程中思想品德修养、哲学、数学、计算机、外语、体育为统一必修课,其他设立部分公共选修课如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信息技术、艺术等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取其中一块修完一定的学分即可。
2.工商管理的专业基础课程。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该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是对该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以便为专业学习打下宽厚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综合利用各门学科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要求,可设计本层次的有关课程如: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法、货币银行学、
3.工商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课程。职业核心课程亦即限定选修课,是对工商管理人员的最基本的规格要求,是工商管理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特色课程。具体课程可设计如: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商场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商法、财务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运营管理、商品学、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
4.职业模块课程。职业模块课程是为了拓宽学生就业适应面,照顾学生的兴趣特点而设置的选修课程,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分析、公共关系学广告学、推销原理与技巧、商务谈判、零售学、服务市场营销、营销信息系统、市场营销案例分析;(2)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仓储与配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设备与设施、物流信息技术;(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人力资源规划、员工选拔与招聘、员工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
5.实训、实践模块。将学生的各种社会实践提到一定高度,使之成为前一阶段学习的总结和下一阶段学习的起点。配备专业指导教师,进行实习前、中和后三个阶段的指导,增加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循序性、专业性和计划性。
在以上五大模块中,第一至三模块构成“大平台”,第四和五模块构成“小模块”部分。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群改革应考虑到学科的特点、社会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应当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改革应该主要突出课程一体化和设置专业模块,实现“T”型素质的培养。
管理会计是利用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对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进行处理,为企业内部信息需求者提供决策相关信息的会计信息系统。传统的管理会计包括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涵盖了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0世纪中后期,战略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等新的管理理论发展不断扩充着管理会计的领域,作业成本、生命周期成本、价值链成本、平衡记分卡、EVA等新的管理会计方法不断出现。管理会计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入我国会计理论界视野,而后在实践中有所开展,比如引入了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EVA等管理会计方法。但应用还相当有限,所涉及到的管理会计职能仅作为财务会计的附属职能而存在,大多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和配备专门的管理会计人员。管理会计实践的滞后也给管理会计教育带来了不少困难。
二、当前管理会计教育的现状
(一)管理会计教材体系陈旧,内容新意不够
近些年出版的管理会计教材版本比较多。但仔细审视这些管理会计教材,会发现教材内容体系大体相同,即总论、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然后按管理会计职能: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五职能介绍管会计相关理论与方法,最后介绍管理会计的新发展,也有教材中将作业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安排在一起。另外,教材中普遍存在多理论演绎,少案例阐释(有些教材也有案例,但案例陈旧不鲜活),更为重要的是,管理会计应重点灌输管理会计的思想与理念,而目前的教材虽然体系看起来还严谨,但缺乏贯穿其中的管理会计思想与理念,这不太利于学生管理会计思维能力的形成,也很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罗纳德W.希尔顿(RonaldW.Hilton)的《管理会计—在动态商业环境中创造价值》值得国内管理会计教材借鉴。国内管理会计教材在内容上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教材中存在交叉的地方,如财务管理教材和管理会计教材都大篇幅的安排了长期决策的相关内容。这个问题在会计教学中由来已久,但在出版的教材中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二)管理会计的教学方法亟需改革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学科属性决定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教学上存在较大差异,财务会计教学目标应当是使学生在遵循会计相关法律与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学会如何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比较多的运用讲授法来传达如何正确的生产会计信息,教学案例的使用更多的在于提高教学的直观性与学生积极性。管理会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决策能力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而管理会计教育实践中,讲授法依然一统天下,有的将管理会计变成了公式的推导和计算的掌握,忽略了管理会计教学的内在要求,一直呼吁采用的案例教学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运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存在单一化,学生考核的形式单调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管理会计的教学效果和管理会计的普及与推广。
(三)管理会计实践教学大多流于形式
有些本科院校在培养计划中安排了管理会计实践教学,其初衷在于加深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巩固与理解,并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践相联系,但在管理会计教学实践中,受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影响以及管理会计鲜活案例的缺乏,管理会计实践课程很多停留于简单的案例分析或者只说一个大型作业,管理会计要求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决策能力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
(四)学生学习管理会计兴趣不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至关重要的主体。学生学习管理会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管理会计教学效果将产生重要影响,但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实践中开展较少,很少有管理会计岗位的需求,出于就业的考虑学生对管理会计也不太重视;另外管理会计学科较财务会计更偏向理科,加上教学方法的单一,学生学习管理会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相对较低,很多只是将其作为拿学分的必要条件。
三、管理会计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管理会计是对内会计,是为管理层的决策服务的,因此管理会计的教学不同于财务会计教学,管理会计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决策能力。
(一)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是指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单独进行剖析、分辨、观察和研究的一种能力。管理会计中面临着较多的分析能力要求,如管理会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就需要学生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的特征,去分析成本动因的本质特征,从而把握企业发生的成本归属。
(二)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就是将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研究对象统一整体的认识能力。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企业价值。在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运用过程中,应当将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综合起来加以判断,从而提供科学的管理建议。如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企业就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生产能力、企业收益与企业的各种成本以及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综合考虑,进而形成正确的决策建议。
(三)决策能力
根据既定目标认识现状,预测未来,决定最优行动方案的能力。虽然说管理会计是为管理层提供决策的建议,方案的最终取舍应当由企业管理层做出。但管理会计人员在提供这些方案时,需要对方案进行比较筛选,将其中较好的几个方案呈现给管理层,并详细地说明这些方案的可能收益、成本、风险等,这需要管理会计人员具有相当的决策能力。
四、促进管理会计教育的对策
管理会计教育水平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关各方长期的努力才能取得成效。在这个过程中理论界、实务界、教育界应密切配合,相互沟通,整合力量。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在企业中大力推广管理会计实践
良好的企业管理会计实践,可以为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实践与运用提供广阔的土壤,也可以促进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还可以为会计专业学生参加管理会计实践提供平台,更能够为管理会计教学提供生动活泼的教学案例,可以说管理会计实践可以很好地推动管理会计教育的发展,而管理会计教育的发展反过来也可以更好地为企业管理会计实践服务,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循环。
然而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实践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会计理论与管理会计教育的发展,因此需要大力推进管理会计在企业实践中的运用。探究管理会计在企业实践中没有得到的有效运用的原因主要在于:第一,企业管理层的观念上认为管理会计没有多大用处,成本大于收益;第二,市场经济尚不完善,企业制度还不成熟,缺乏对管理会计的内在需求。因此要加大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需要政策引导,逐步推进。如要求企业先在会计制度里明确规定会计人员的管理会计职责,让会计人员更多地参与企业的决策,然后再配备专门的管理会计人员,建立管理会计机构。这样可以让企业在看到管理会计功效的进程中不断推进管理会计的运用。
(二)加强管理会计的教材建设
好的教材既可以给教学带来便利,又可以方便学生自学,而且好的教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一本优秀的教材不仅可以向读者传递知识,而且可以向读者灌输思想。现代管理已经渗透到企业经营过程的方方面面,它需要管理会计人员秉持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去搜集和加工信息,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相关信息。所以教材的编写应该以此为目标。鉴于我国目前的教材编写各自为阵、力量分散,因此需要组织一些理论与实务专家详细规划、密切配合、精心编写一本体系新颖、案例生动翔实、现代管理会计思想性强的管理会计教材,以推动我国管理会计教育的发展。
(三)优化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会计本科人才方案是会计学人才培养的准绳与依据。为了更好地培养管理会计人才,可以考虑在会计学专业下设管理会计方向,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考虑将管理会计分成系列课程,如像CIMA(英国管理会计特许工会)将课程内容分为财务、绩效、经营,在职业能力和案例研究两类型的考试中加以体现。同时,在课时上应给以适当倾斜。最后考虑配备管理会计实践课程或者安排企业实习环节来加强管理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转变授课模式,大力开展案例教学
管理会计教学过程中应摒弃目前教学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是对组织某方面情况的书面描述,提供该方面的行动、目标、环境等信息。案例教学就是利用案例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管理会计学科特点以及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决定了在管理会计教学中应当充分重视案例教学的运用。
其作用体现在:第一,可以通过案例来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决策能力;第二,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第三,通过鲜活的案例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案例教学可以企业实际案例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在使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准备,搜集或编制生动的案例,并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根据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表现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