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电工程与实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集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Internet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社会步入了全新的网络经济时代。在Internet的支持下,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作为新经济的标志也得以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应用方法也日趋成熟,并逐渐被认为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国际上一些著名企业如IBM、Dell、Wal-Mart、HP公司等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供应链管理作为对供应链中发生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贸易伙伴关系等要素,进行统一组织、规划、协调和控制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战略,需要充分的相关企业和市场信息。但是,要获得供应链较为完备的信息,依靠人工环境其成本是高昂的。电子商务模式的出现可以为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和广阔的活动舞台。因此,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两大“利器”,在实践过程中有互相渗透,相互结合的趋势。
1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集成的必要性分析
1. 1 实施集成管理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集成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电子商务技术,通过改造和集成业务流程、与供应商以及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根据有关资料统计,集成化管理的实施可以使企业总成本下降10%;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按时交货率提高15%以上;订货-生产的周期时间缩短25%~35%;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生产率增值提高10%以上,等等。这些数据说明,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发展,其中以“订货-生产的周期时间缩短”最为明显。因此,集成化管理模式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可以在集成化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形成企业集群,进一步增强其竞争能力。
1.2实施集成管理可有效地实现供求的良好结合,刺激消费需求
现代企业均把消费者奉为上帝,而消费者要求提供消费品的前置时间越短越好。为此,在电子商务技术的支持下,集成化管理通过生产企业内部、外部及流通企业的整体协作,大大缩短了产品的流通时间、加快了物流配送的速度,并将产品按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出来,快速送到消费者手中。它还能使物流服务功能系列化。它在传统的储存、运输、流通加工等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市场调查和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配送、物流咨询、物流解决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的策略建议等增值服务。这种快速、高质量的服务,必然会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的声誉、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消费者群聚增。
1.3实施集成管理可降低社会库存
传统企业中库存积压较为严重,大多数消费品供过于求。究其原因,有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供应链缺乏有效管理有关。而实施集成化管理,可以对组成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加以优化,建立良好的相互关系,减少各个环节的信息延迟,消除信息扭曲现象,促进产品需求信息的快速流通,以减少盲目生产和社会库存量,避免库存浪费和减少资金占用。以此,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库存积压。
1.4实施集成化管理可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
集成化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减少供应商的个数且使企业伙伴减少订单流程的成本以及其循环时间。由于供应商能够借由网络方便地取得存货和采购信息,应用于采购管理的人员等都可以从这种低价值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从事具有更高价值的工作,从而用少量的人员增加流程数目。并且,由于可以借助网络对流通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因此,可以在采购过程中去除中间不必要的流通环节,精心计划流通路线,从而要有效地降低流通费用。
总之,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的结合,能使大量分散的企业连接成一个动态的、集成的、虚拟的、全球性的供应链网络,在更大范围内搜索有关的供应商和服务商,从而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对市场和最终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
2 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集成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企业经营机制的逐步转换,企业在企业组织与管理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并初步具备了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集成的能力。
2.1信息技术对集成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目前,条码、GIS、GPS、电子数据交换(EDI)等技术逐渐被国内企业所采用,一部分企业应用Internet/Intranet,建设了一些比较先进的企业网络系统,初步实现了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
根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ANCC)的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已经有9万多家企业申请使用了商品条码。在产品包装、自动销售结算和物流运输等领域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采用条码表示的产品超过了100万种,应用条码及时进行自动扫描、结算与管理的各类商业超市、配送中心上万家,为电子商务和各种先进管理技术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还是GPS应用大国,至2000年底全国累计有近300个左右车辆跟踪网络,入网车辆为5~6万辆。预计在未来的几年之内每年能达到10万辆车以上的装车量,每年的相关产值有可能达到7~10亿元。
从目前发展看,虽然我国供应链管理支持信息技术的普及性与先进性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已经为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的集成做好了理论与技术上的准备。
2.2 集成的思想准备较为充分
在上海财经大学的一次调查中,59家企业中有3.4%的企业主管不重视供应链管理模型的战略实施;有23.7%的企业一般性的重视供应链管理;57.6%的主管比较重视;15.3%的主管非常重视。由此可看出,企业主管对供应链管理的作用是较为重视的。
可见,经过多年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推广,我国企业领导层和员工对高新技术的了解和利用高新技术发展企业的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为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的集成进行了思想上的准备。
2.3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为实施集成化电子供应链管理创造了条件
1997年以来,电子商务成了我国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的网民数已达9 400万人;上网计算机数已达4 160万台;.COM下的域名数已达173 649个,占总域名数的40.2%。电子商务技术和应用环境有了很大变化,特别是B2B电子商务不仅使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的联系以“主导企业”为中心变得更加紧密,而且供应链的整体动作也更为高效。
2.4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
近年来,我国的配送业、连锁业、零售业、仓储运输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在我国发展势头很快,这将在供应链干线物流与末端物流间起实物与信息的衔接作用。
从以上分析来看,我国电子商务技术正日趋成熟,供应链管理思想也逐步被各企业所认识。从目前的市场环境分析,实施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集成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3集成化电子供应链的体系结构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的结合,使得供应链的运作方式发生了改变。电子商务对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商流进行优化和整合,促进了企业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新产品的开发,改进流程效率,维持低库存零退货。由于有电子商务的介入,供应链的体系结构相应也发生了变化。
图1给出了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体系结构,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企业的供应链利用Internet技术实现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信息集成和信息协作,利用Internet上国际市场进行信息与资金流的交换。其中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交换是利用Intranet实现的,企业之间的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交换是通过Internet利用电子数据交换方式实现的。在这些信息技术的全力支持下,要求其供应链上各成员围绕物流和资金流进行信息共享和经营协调,实现柔性的和稳定的供需关系。
图1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体系结构
4集成化电子供应链的特征
电子商务的兴起是一场由技术手段而引发的商业运作模式的革命,传统经济活动的生存基础、运作方式和管理机制发生了彻底改变。自然地,电子商务对供应链这一新的管理思想也将产生很大影响,使供应链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呈现出新的特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4.1企业价值链的虚拟化
在电子商务时代,企业的生存空间由物理的市场地域转变为虚拟市场空间。虚拟市场空间的出现改变了消费者必须通过市场地域使用或享受产品和服务的状况,同时弱化了生产者必须通过市场地域获得资源、进行生产的限制。通过信息交互,各种生产、交易活动从依赖物理地域转变成为依靠市场虚拟空间进行。伴随这种转变,供应链中任何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物理价值链也虚拟化、信息化。企业可以凭借聚合、组织、选择、综合、等信息处理手段寻求新的价值创造点。这样一方面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生存空间,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与供应链中其他它成员发生合作和冲突的可能性,增强企业对供应链中合作伙伴的依赖性。
4.2市场的趋同性
在电子商务时代,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趋同性,即不同产品在功能方面联合统一的趋势。市场趋同性与电子商务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推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各个独立的行业中,不同工业之间的界限逐渐强化;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者与生产者、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在市场空间中的交互,这又反过来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市场趋同性促使生存于不同生产领域、不同生产环节的企业在各自的微战略环节上努力保持个体与企业群体的一致,这种努力使企业之间信息流与物流的交互变得更加频繁和复杂。
4.3 产销关系的变化
在电子商务时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发生了彻底变化。在超越传统物理时空的电子时空下,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满足,进而发展出更加复杂多变的需求;同时由于各种生产资源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虚拟化,生产者在更大程度上具备了满足这种日益多变的需求的生产能力。结果使得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由生产者将产品“推”(Push)给消费者,逐步转变为消费者“拉动”(Pull)式。从供应链管理角度看,伴随生产资源虚拟化程度的提高和消费者拉动力的增强,供应链上物流和信息流的“动力源”从生产者转变到了消费者。
5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两大“利器”,在实践过程中有互相渗透,相互结合的趋势。电子商务使得企业间供应链的整合可以更有效的达成,使供应链上的各企业关注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并与其他它企业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从而达到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电子商务模式的引用对供应链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时应找到适合的系统结构和模式,而不能沿用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总之,我国企业引入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这对提高我国企业整体竞争力,应对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 董千里.供应链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 工学结合 课程开发 电子商务实务
一、引言
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出口经营资格实行了登记和核准制,使更多的企业拥有自,国际商贸人才尤其是既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功底、熟练掌握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又通晓国际经贸知识和规范的商务英语人才将大量短缺。
随着我国经济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我们面对的竞争越来越直接和激烈。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商务英语写作和英汉互译能力,而且要熟练掌握对外贸易的基本流程,基本的贸易理论、贸易法规及相关的商务知识。企业还特别要求具备运用电脑和现代化办公设备进行商务函电往来、信息检索、外贸业务沟通和营销管理的能力。
由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机会有限,学生离用人单位最受欢迎英语语言技能与商务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人才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采用高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和岗位、社会适应能力,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是我院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面临的新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系开展了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对电子商务实务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进行了专项研究和探讨。
二、电子商务实务的性质与作用
电子商务实务是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一项重要学习领域,在课改建设方面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全部学习任务通过学习行动导向的“学习情境”来完成,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整个电子商务操作,并掌握相应的外贸业务操作中的相关技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
整个课程建设坚持:1)以职业生涯为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终身发展的潜力;2)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注重在职业情境中实践中智慧的培养,训练学生在复杂的工作关系中做出判断并采取相应对策的能力;3)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中的主线地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成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4)以工作实践为起点,完成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转换,以形成学生自我负责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该建设思路具有整体性、合作性与个性化特点,符合职业成长规律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要求。
本课程前续课程为:国际贸易实务、计算机应用基础、商务英语阅读后续课程为外贸函电、单证缮制与处理、国际商务谈判,等等。由前面的岗位技能要求和专业课程体系中可见,外贸相关行业岗位的电子商务技能主要通过本学习领域来保证,本学习领域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行业企业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电子商务实务课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规律,基于职业岗位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对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工作环境和评价体系进行分析、总结,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对应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按职业岗位工作流程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始终与具体的职业工作过程相对应。
《电子商务》课程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在新的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型企业为了更好地进行国际贸易,除了传统的进出口实务与单证、外销业务、外贸函电、国际支付与结算外,还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电子商务技能:网上市场调查、电子商务网站推广、网上贸易商机搜索。
本课程的学习目标:1)利用“各类电子商务平台、搜索引擎开发国际业务,进行国际业务的洽谈,订单的跟进与处理,出口报关等外贸出口流程的国际电子商务操作;2)熟悉外经贸操作系统;3)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学习情境设计
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根据电子商务不同的操作系统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学习情境,如表所示。
学习领域电子商务实务学习情境规划
四、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在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和外贸相关企业调研、走访,以及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基础上,结合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的生产实践经验,确定了学生未来工作岗位面临的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分解完成工作任务所具备的职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要求设计课的教学内容,保证课程内容选取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针对现在外贸业务和电子商务技能联系得越来越紧密,在教学中,既强调典型的电子商务活动的实务,又掌握融合于实践行动中的新知识、新技能,真正落实学、用、做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下是情景二的教学内容及设计:
五、结语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对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很高,引文课程开发主要是由专业教师承担,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既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又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项目设计与指导能力及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电子商务实务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正是基于我院电子商务教师多年的坚持,向企业一线专家学习,下企业锻炼,为企业提供国际业务业务开发及中英文翻译等技术服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电子商务实务课程开发,有利于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利于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发,有利于学生就业,为培养零距离上岗的外贸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华江.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11).
[2]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教育研究,2005,(8).
[3]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业教育时讯,2006,(1).
[4]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薄志霞(1961- ),女,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技术服务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汽车机电工程技术;刘敏杰(1978- ),男,黑龙江七台河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维修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汽车运用工程技术。(北京 100026)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145-02
高职教育的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所以职业教育必须打破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重新构建符合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在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教学核心内容的设置是融合在一个个具体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最终达到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目的。
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构建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任务目标,在提出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每个任务可以是制作一个作品, 撰写一份调查报告,等等。根据课程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使得任务设置具有情景性、趣味性、真实性、可操作性和任务结果的可考核性等特点。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设计。课程在设计过程中,摆脱陈旧教学观的束缚,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用学习任务构建教学内容,科学处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在原理叙述中以定性分析为主,在应用技术上突出了实用性。内容的组织以够用为度,淡化理论,突出应用。并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任务内容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构思。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电工理论、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电路的测量及使用方法。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是汽车专业类学生的专业技能入门课程,该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打好专业基础,同时为后续的“汽车电器及故障排除”“汽车发动机电控管理系统及修复”等课程奠定良好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应任务的知识、技能,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课程共创设了五个教学情境,内容包括:直流电路的读识与测量、交流电路的分析与测量、汽车电机的拆装与故障诊断、汽车晶体管电路的检测与运用、汽车数字电路的检测与运用。每个教学情境中分别有若干个任务。例如, 直流电路的读识与测量,共设置了9个学习任务,分别是电工元件的测量、汽车转向灯电路的检测等,每一个学习任务中包括理论知识、实验测量、实训操作,每个项目任务着重展示一个基本知识内容,将理论知识融入于项目的相关知识中,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主动地理解、获取知识。每一个学习任务的结束都安排了任务总结、课后练习、知识拓展等。特别是根据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特点,以电工电子知识为基础,在设计任务中选取汽车上应用的例子强化实践环节,形成对汽车电气设备的运筹能力,教学过程中设置“学中做,做中学”的学习情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实施
1.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任务内容,便于教学实施。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要设计教学任务内容,科学合理设置的教学任务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所设计的任务内容应具备针对性、典型性、实用性,以便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设置的教学任务内容尽量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还应考虑到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内容取材于汽车上使用的电工电子技术,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设计的教学任务内容,能揭示汽车电子元器件的功能及应用,学生通过对元器件的检测,加深对汽车电路工作过程的理解。例如,在介绍晶体管开关特性时,选用汽车发电机中电压调节器作为任务教学案例,首先使学生了解晶体管的开关特性,通过完成汽车发电机中电压调节器的测试,进一步理解电压调节器的内部电路及工作原理,较好地掌握电压调节器的功能及工作过程。教学任务内容的设计不但具有实用性,还应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对学生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并有能力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采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组织。任务驱动法是以教学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特点,课堂上采用“做一做、学一学、想一想”的教学方式,首先采取学生操作这种方式切入(做一做)。例如,在讲授电路分析这一教学内容时,选用汽车转向灯电路的检测作为教学任务,安排学生亲自进行汽车转向灯电路的测量,使学生对汽车转向灯获得感性认识,然后根据测量的汽车转向灯电路故障现象,教师讲授本次课的相关基本知识及基本理论(学一学),最后教师把测量的故障现象结合所学的重点知识提出问题 ,增强学生学习的探究欲望(想一想)。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安排学生查阅资料,组织学生讨论,最终教师把知识点向学生阐释清楚,讲解应力求简洁、精炼、重点突出。
3.突出综合技能的考核评价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模型、实物展示、实践等手段,特别是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以学生个人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完成任务作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评价方法采用过程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操作标准及规范评价、期末综合考核评价等多种方式。通过笔试、实操和任务作业等考核方法,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操作方法、工作安全意识等,进一步建立学生的发展性考核与评价体系。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1.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内容适合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是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理论知识较多、实践技能要求高,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学生理解难度大。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将电工电子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融合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课程教学有很好的整体性,便于教师的教学实施和学生的系统学习。
2.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中,采取一边讲授电工电子理论,一边完成实验、实训任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讲授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准则,突出实践能力,选取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的岗位技能来设计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掌握现代汽车电工电子的新技术。
3.任务驱动教学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着辅助作用,师生之间的交流得到加强,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徐肇杰.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之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8(11).
[2]黄靖龙,罗先进,曾设华.项目教学法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3]王国华,刘群.职业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郭念锋.心理咨询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5]冷枝楠,张志俊.高职院校情感教学观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4).
[6]祝常红.实用汽车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关键字:房屋建筑;机电安装;质量通病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ope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industry rapid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continuously improve, especially the emergence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make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to be in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quality of light will influence the overall project quality, heavy will endanger the safety of user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lectrical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s puts forward som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Quality common fault
中图分类号:X50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房屋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包含了中央空调、防排烟、生活给排水、消火栓、喷洒、楼宇自控、保安监控、消防自动报警、综合布线、有线电视、公共广播、动力、照明等系统。工期短,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质量要求高是房屋建筑机电安装的特点。受这一特点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存在一些质量通病,施工者需要引起注意。
一、管路敷设
1、现象:
钢管和PVC管壁厚不足,钢管毛刺,钢管防腐,线管堵塞,预埋线管处的裂缝,线管保护层不够,金属管未做跨接接地线或者不论材质一律焊跨接接地线以及镀锌管直接采用套管熔焊连接、套管连接不牢;
2、防治措施:
⑴ 在配管工程施工时,一定要加强进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钢管厚度应在2mm以上,PVC管也得满足规范要求,不应小于1.6mm。
⑵ 进场的焊接钢管不宜毛刺过多,否则立即离场。在使用切割机切割线管时,毛刺很多,一定要清理。在布管时一定要将管口毛刺再清一遍。
⑶ 焊接钢管与混凝土接触面不用做防腐,而管内则需要反复刷防腐漆。
⑷ 在浇筑完混凝土后,及时吹管,检查管子堵塞情况。如有问题,及时整改(改变路径)
⑸ 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使截面砼受到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为此,强弱电线管布局合理,尽量不要叠加,在线管薄弱处,做加固措施。
⑹ 线管一定要放置在板的上下筋之间以及墙体筋内,按照图纸以确保线管有三公分的保护层。按照规范管路保护层厚度应大于15mm。
⑺ 镀锌管壁厚小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套管与紧固螺钉应配套并经过强度和电气连续性试验;
⑻ 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焊跨接接地线;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
二、配电箱箱体预埋
现象:
箱体电焊开孔、开长孔,管直入箱体,箱体壁厚、锈蚀、暗配电箱外壳变形,箱体内设置不全
防治措施:
在混凝土墙或砖墙上固定明装配电箱时,先将分线盒内杂物清理干净,然后将导线理顺,分清支路和相序,按支路绑扎成束。待箱体找准位置后,将导线端头引至箱内,逐个压接在器具上,同时将保护地线压在明显的地方,并将箱调整平直后进行固定。在电具、仪表接线安装完毕后,先用仪表校对有无差错,调整无误后送电,并将卡片框内的卡片填写好部位、编上号,箱门贴系统图。
结构配合时期根据结构和装修做法确定配电箱暗装做法。
(1)结构配合时期将配电箱箱体预埋在结构中,箱体比较大时内部必须增加固定支撑以防止变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接地正确,拆模后及时清理并做好箱体保护工作,门窗封闭之后开始箱芯安装,做好成品保护,箱芯安装时配线美观,回路标注清楚,墙面做法完成后安装箱门,箱门紧贴墙面、开启灵活,贴有系统图。
(2)进箱一管一孔,当箱体上敲落孔不够时,用开孔器开孔;连接完毕做跨接地线,不能用箱体做为接地线的导体;箱体、管路连接固定好后,箱内清理干净,用盖板封闭,避免土建湿作业污染。
(3)PE线安装应牢固明显,导线选择如下:
相导线的截面积S(平方毫米) 相应的保护导线的最小面积Sp
S ≤ 16 Sp = S
16 < S ≤ 35 Sp =16
400≥S > 35 Sp = S/2
三、接地防雷
1、现象
接地装置的材料品种选择不当;钢材不是热浸镀锌产品;材料的规格,尺寸(厚度或直径)小;接地体(极)间距大,连接工艺不符合要求;接地装置未按设计要求(点数和位置)设置测试点;防雷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在经人行通道处的埋设深度不够;接地线(PE)的截面积偏小。
2、防治措施
(1)选用接地材料的品种、材质、规格、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应材料的国家标准。如设计上选用的钢材为热浸镀锌扁钢(圆钢),就不要用角钢或钢管来代替,更不允许选用冷镀锌的产品。
在选用、订货和材料进场验收时,可用下面方法,简单地辨别接地装置的钢材是否为热浸镀锌钢材:镀锌钢材有热镀锌和冷镀锌两种,经过热浸镀锌的金属材料,其镀锌层较冷镀锌沾接金属表面的强度大,耐腐蚀性能强,但镀锌层表面有锌瘤及锌结晶花纹,表面较显粗糙。镀锌金属表面镀锌层光泽眩目,金属表面光滑,抗腐蚀差。
关键词:机电工程施工管理新形势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机电工程涉及到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系统等内容;因而讨论机电工程施工离不开谈到建筑工程的相关内容,而在当前形势下,建筑市场的施工日益规范化,这无疑给机电工程的施工带来了福音。而对我们的机电工程施工的相关企业来说,优化机电工程施工的管理措施,是我们相关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举措。
1.有关机电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A.机电工程包含着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其范围之广,内容之大。我们很难从一个单方面的角度来清楚的阐述有关的问题。针对现实中各个企业加大对实务管理的研发力度的现象,我们机电工程也需要加强对施工管理制度的研究,从而为我们在施工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减少人力与物力的投入。
B.现在,机电一体化成为时代潮流,熟练地掌握了机电一体化的科技对增强机电工程企业的竞争力无疑意义重大。而且,现在我国的建筑市场施工日益规范化,相关制度也日益健全,这些也给机电工程的施工带来了莫大益处。为更好的顺应这两大新形势,我们的机电工程施工管理的科学合理化显得尤为重要。
2.机电工程施工管理分析
1.无规矩不成方圆,科学的管理与制度规范无疑对提高工作效率有极大作用。因而我们有必要对机电工程的施工管理进行细致分析。一个管理必然有其一定的工作布置。因而在机电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对施工的目标,内容,预算等进行合理规划,在运行过程中也要不断进行控制与协调。
2.计划管理对机电工程的施工进度极为重要。因而在管理规划中要对机电工程的施工计划进行实时监督,并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相关计划,对机电工程施工中的工作进度要做好记录,对施工中的延期,材料使用情况等都要及时做好记录,这对以后的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极为重要。
3.机电工程施工管理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把关。质量是我们对业主最好的承诺。我们务必要根据合同要求,制定相关的质量目标,在机电工程施工中要紧紧围绕目标行事;在开始施工后,要编制质量计划并逐步实施,而且需要不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在机电工程施工后期,,要对其进行质量验收,评估。机电工程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实际使用价值。我们在机电工程施工管理中务必对此予以关注。
4.安全是我们开展任何一项活动的基本追求,对机电工程施工这一门多工种交叉作业的工作来说,确保其施工过程的安全是机电工程施工管理必须考虑到的问题。那么如何保证施工安全呢?我想这少不了要制定相关安全要求与施工规范。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将安全规则写入管理规章当中,要给施工人员配备相关安全设备,比如安全帽等,再一个是要制定机电工程施工的安全目标,有目标就会有约束;同时,我们的施工人员要签订保证计划书,让施工者意识到自己对自己的安全责任。但是我们都知道,很多安全问题的发生都与不规范施工有关,因而确保施工安全的更重要的一项措施是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的培训。不逾矩则安全漏洞减少一大半。
5.机电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不仅需要优良的施工技术和较强的专业性,它更是一项花费较高的工程。因此在我们的机电工程施工管理中一定要提到成本控制。机电工程施工管理成本一般涉及到这样几个部分:预算成本,成本计划,成本实施,结算成本等。预算成本包括对主材设备,安装费用,措施费用,利润等的提前分析;成本计划则是根据市场实时动态来调整成本预算;而成本实施则是对所需材料的采购花销的记录;结算成本即最终结果与预算成本的一个比较,我们要根据其对比的偏差范围来进行有关计划的评估。成本控制对我们的机电工程施工管理极为重要,我们在管理过程中要完善责任分配制度,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仔细考核,要求整个过程按程序办事,确立相关的奖惩制度。高效率,高效益的工程往往是有管理,有计划,有规范,有制度的工程,我们想有高效的机电工程施工管理就必得对各项细枝末叶的工作进行详细规划。
3.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机电工程技术也获得较大提升,机电工程在建筑市场也占据着较突出地位。而且现时代机电一体化也日益成为发展的大方向,追求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是机电工程企业共同的目标。为实现我们的目标,加大对机电工程施工管理是我们必做的事情。
认清了当前的发展形势,我们就得对症下药。对施工中的成本预算,工期计划,施工目标,安全保障,质量把关等是我们在管理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对这些部分予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机电工程施工成功的一大保障,只有提前的管理与未雨绸缪,我们才能打造业主满意的工程,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才能提升我们机电工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新形势下的市场给我们以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我们在感谢这一现象的同时也要看到挑战。21世纪总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将机遇的可能性最大化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而在我们的机电工程行业,由于其特征具有较大的实务性,所以对机电工程施工管理进行合理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怕挑战,我们只怕面对挑战时的举手无措,因而提前做好管理规划是我们战胜挑战的一个法宝。不管机电工程施工有多么复杂,不管它的要求有多高,我们相信只要做好机电工程施工管理的本职工作,其最后的结果一定不负众望。
参考文献:
[1] 毛文华,邱红霞.郑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保通方案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0(07)
[2] 李志光.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4)
[3] 尹献德,雷庆秋,刘爱国,张虎.起重机械施工企业质量计划的编制及施工监检要点[J]. 装备制造. 2009(08)
二建各专业考试中,目前市场最好最多的是市政、公路、机电工程。这三科也最难考。总体通过率百分之十几。其中未参加考前培训的人群中通过率不到10%,参加过培训的大概30%多。
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设《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3个科目。其中《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分为:建筑工程、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工程、矿业工程、机电工程6个专业类别,考生在报名时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其一。
建造师执业资格注册有效期一般为3年,有效期满前3个月,持证者应到原注册管理机构办理再次注册手续。在注册有效期内,变更执业单位者,应当及时办理变更手续。
二级建造师证书注册后证书三年一审核,每次审核都要参加继续教育,(不参加继续教育者年审不通过)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30小时,各管理机构和各专业委员会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各地区、行业继续教育的教材编写及培训组织工作由各管理机构、专业委员会分别负责。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建筑工程;转换层施工;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房屋建筑的结构转换层概念
现在的高层建筑一般是具有多功能的建筑。比如,房屋建筑上部为小开间的居民住房,而下部为大空间的商业用房等。这一类的建筑上部框架或剪力墙的重量必须依靠一定的结构进行承重,此结构即为转换层。转换层结构有多种形式,包括梁式、板式、桁架式或空腹桁架式等。据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建有转换层的房屋建筑,其中87%采用的是梁式。转换层结构一般可采用多种混凝土的组合,比如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劲性钢筋混凝土等。而我国房屋建筑大多数都采用钢筋混凝土建设转换梁。此种方法即把混凝土模板挂在钢结构上,然后进行浇筑。此种转换层结构应用极其广泛,将成为建筑业转换层结构的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2转换层结构的特点
在设计转换层的结构时,由于转换层结构的下部楼层承受的压力较大,上部楼层受力较小,一般把下部布置的刚度大,多设置墙和较密的柱网,到上部应逐渐减少墙,扩大柱之间的距离。转换层一般为以下几种形式:梁式、桁架式、空腹桁架式、箱形和板式。转换层与一般结构层相比具有重量大、刚度大、几何尺寸超大、受力复杂等特点。因此,转换层结构是建筑设计、施工时的一个重点问题。它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安全性、是否经济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工程造价、公司盈利等都有着很大影响。在设计转换层的结构时,一般都是按照强化转换层及其下部、弱化转换层及其上部的顺序进行。这样能使转换层上下主体结构的侧向刚度尽量进行平滑过渡。同时,由于抗震要求,转换层一般应设置在1层及以上。
3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现在,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因此,建筑工程中的厚板转换层工程也越来越多。为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及经济性,国内对这种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大量的研究。近几年来,建筑行业出现了一项新技术,即现代预应力技术,其特别适合建筑行业厚板转换层这类特殊结构。下面探讨一下预应力混凝土在结构转换层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及要点。
3.1施工工艺流程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工艺流程为:先进行测量放线,然后安装转换层支撑体系及模板,再绑扎暗梁、板底钢筋,再浇筑第一层混凝土,然后处理施工缝并进行养护,然后绑扎板面钢筋,再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最后对其进行养护。
3.2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
在对模板工程施工前, 应制定出完善的施工方案及保证施工安全的一系列措施。钢管脚手架应列入施工组织设计中,当用作模板支撑和满堂脚手架时,应根据实际的荷载搭设高度及其使用面积对其进行结构、构造的重新设计。在进行脚手架的搭设、验收及其使用、拆模等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应先在楼面或地面弹出门架的纵、横位置线并进行抄平后再进行安装;搭设完毕模板高支撑及满堂脚手架后应对其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合格后再使用;在使用模板高支撑及满堂脚手架时应避免产生偏心荷载等。
3.3结构转换层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3.3.1混凝土的配合比。由于结构转换的厚板较大,在浇筑混凝土时一般需分层浇筑。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时,特别是浇筑第二、三层转换层混凝土时,由于水化热较高,需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通常情况下,可以在混凝土中掺入矿渣、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以降低水化热,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满足要求。
3.3.2混凝土浇筑。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浇筑混凝土应使每层具有整体连续性的要求,采用从转换板中心开始浇筑,然后对称的向两侧行进浇筑的方法,同时应保证两侧浇筑的速度一致,这样能使下部脚手架受力对称,避免脚手架因受力不均匀而发生侧向位移;浇筑时应先进行斜面分层,采用薄层浇筑,自然流淌的方法,连续的把混凝土浇筑到顶;在选择振捣器时应慎重考虑,不能选用功率过大的振捣器,以防止脚手架受力过大发生移位;同时还应对裂缝进行控制。采用泵送进行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由于表面已经凝固的水泥浆较厚,浇筑后应进行妥善处理。
3.3.3混凝土养护。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有三种方法:蓄热保温法,内降外保法,蓄水养护法。蓄热保温法在混凝土的升温阶段保护混凝土的湿度,在降温阶段主要保护好其温度;内降外保法是先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循环埋管。然后通水进行冷却降温的过程。降低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减少内外的温差;蓄水养护法是在混凝土初凝后先对其表面进行洒水,养护2小时,然后再蓄水养护。养护混凝土时,应根据结构转换层的具体情况选择养护方法。
3.4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厚板转换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含量很大,因此处理好钢筋工程对结构转换层整体工程意义重大。
在进行钢筋安装时,应设计好钢筋之间的穿插避让关系及制作尺寸等,钢筋工程应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安装:先分层铺设暗梁下部纵向钢筋,然后铺放板底双向钢筋,再把钢管支架搭好,在暗梁上部分层吊挂纵向钢筋,套箍筋,穿腰筋,绑扎、固定,然后铺放板面双层双向钢筋。
在建筑工程中,主要采用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套筒冷挤压及锥螺纹进行钢筋的连接。钢筋的型号决定了钢筋的链接方式。一般直径为16~25的柱、墙、梁、板中的钢筋采用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和电弧焊,直径在28~32之间的主筋一般采用套筒冷挤压和锥螺纹连接。
绑扎钢筋时,先按顺序抽走下一排筋支撑面,把下一排钢筋下落到梁底部位,然后绑扎。然后放置横向间距为1500 mm,直径为20的分隔筋,抽走下二排支撑面,把第二排钢筋下落至设计要求部位,并绑扎,按此方法直至下落完钢筋。绑扎上部钢筋时应首先绑扎上第一排钢筋,然后抽走第一排钢筋的支撑面,从梁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
3.5预应力施工技术
转换结构层内一般配置双层双向预应力钢筋。在进行预应力施工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敷设波纹管时,选择的波纹管应符合规格要求,不能使用有凹痕破裂的波纹管,而且其接头处均用套管连接,并用防水带裹缠严密。穿预应力筋时,应在波纹管安装就绪后先采用穿束法,混凝土浇筑前将预应力筋穿入,而且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轻轻的拉动钢筋,以保障孔道通畅,防止波纹管内漏浆而造成封堵事故。为了方便拉动钢筋,把每个孔内的4束预应力筋均进行对称编号。穿筋结束后,应检查波纹管的外观是否完整,然后对其进行灌水试验。张拉预应力筋时采用从中间向两边顺序,进行两端张拉。校核时采用控制应力和张拉伸长值,确保张拉的力度。对其进行道灌浆施工时采用普通42.5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35到0.4,把水泥浆的流动度严格控制在160~180mm这个范围内,并用机械搅拌水泥,用UBJ挤压泵泵送到一端的灌浆孔,然后打入浆液,待另一端垫板浆孔冒出浆液后用木塞塞紧。10分钟后需进行二次压浆,压力为0.5MPa~0.6 MPa,并维持压力3分钟即可结束,灌浆完毕,割除外露筋,然后封头。
结束语:
房屋建筑中的结构转换层是建筑物中不同结构相连接的关键结构,它不仅是下层结构的封顶,也是上层结构的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连接纽带作用,因此,在进行结构层施工时,应认真研究各种施工方法,找到适合工程中结构转换层施工的技术,因地制宜,提高结构转换层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二建考的实务是《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二建考的科目分别为《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三个科目。专业分为: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矿业工程和机电工程六个专业。
2、考试时间分为三场,其中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考试时长是两个小时,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是三个小时。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酒店管理;工作任务;项目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178-02
我国酒店业伴随着国际酒店业的发展与渗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作为高职院校要适应这种经济发展需要,为酒店业培养懂管理、会服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然而,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一、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
根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打破原有的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建立能力本位,注重技能培养,实现岗位目标要求,实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原则。在进行课程体系开发前,要深入相关合作酒店进行需求调查,选择学生今后就业职业岗位(群),以人才培养能够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确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并以此作为课程体系开发的起点和重点。由行业企业实践专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分析酒店行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充分体现社会开放性和社会参与性。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将酒店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步骤。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的步骤主要是:由专业面向职业的行动领域中导出相关的学习领域,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这个步骤可简述为“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酒店管理专业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以酒店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根据酒店管理专业主要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和任职要求,按照酒店职业认知与职业成长规律,共同构建“基于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二、基于过程导向的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以《会宴策划与服务》为例
1.《策划与服务》课程内容的构建。《会宴策划与服务》课程设计是以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依据,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参照,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设计基于工作过程,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项目;每个任务通过学做一体化的学习模式完成有序的任务,并且每个任务都给学生提供可见的、有用的、且有趣的结果;按“工学结合”的要求制定课程标准;按照既要提供学生可持续发展必备的知识,又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进行课程内容的重构以及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组织与实施教学。①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进行开发。本课程将在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与企业行家能手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②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课程以酒店会议、宴会活动策划和服务能力培养为课程的切入点,以不同规模的典型会议和宴会为任务,以满足上述会议和宴会要求的策划、设计、服务为目标,确定课程训练项目,并按照会议和宴会类型和规模由简单到复杂、由小型到综合依次进行训练。每一种典型会议和宴会的策划、设计与服务都经历了对会议和宴会的认知、了解、主题宴会场景设计、席位安排、餐台台面设计、菜单和酒水设计与搭配等,这样的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和实践性。③用项目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采取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每个项目通过完成有序的任务出一个学生可见的成果,而且在实现成果的过程中学生有学习兴趣和积极的行为,易于学生掌握。项目教学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进行,并且项目安排由易到难,学生的职业能力逐步由弱到强得到锻炼和提高。④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选择以实训室作为课堂,采取便于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方法与手段。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安排酒店行家传授实践技能,提供学生了解未来岗位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真实会议和宴会策划与服务为基础,以不同规模的典型会议和宴会为任务,设计了会议策划与服务和宴会策划与服务2个项目,8个教学任务,共计48学时。
2.《会宴策划与服务》课程内容选取的主要依据。①首先,分析酒店宴会部主要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其次,根据酒店发展需要和完成宴会部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分析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②根据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本课程的设计以宴会部服务员、宴会部领班或主管的主要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总结各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来选取教学内容。③《会宴策划与服务》课程内容选取原则是以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餐厅服务标准为参照,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④教学内容的选取还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通过追踪毕业生的成长轨迹和餐饮企业员工职位升迁规律,以学生毕业后3~5年一般可以达到的职位来确定本课程的知识总量,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会宴策划与服务》课程考核与评价。《会宴策划与服务》课程既注重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又重视应知理论的掌握。课程评价既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课程结课成绩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宴会服务流程应知应会考核(采取笔试形式进行),二是课程进行期间到酒店顶岗实习服务各类宴会和会议的技能表现(由酒店进行评价),三是酒店各类主题宴会设计方案评价(专兼职教师共同进行),四是小组汇报效果评议(学生自评,小组互评)。
4.课程特色与创新。特色与创新点一:以会议和宴会设计为导入点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融创新教育于课程。为使学生具有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把创新思想融入课程教学,以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潜质,在潜移默化中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该课程的内容设计以婚宴、生日宴、庆功宴、鸡尾酒会、自助餐、会议宴会等主题为切入点,将不同主题宴会的设计、策划与服务贯穿于课程全过程,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新鲜感、提高趣味性、增强成就感,在项目教学中,引导并放手让学生多收集资料,多模仿,多设计,多思考,多创新。通过强化实践的实习方法,融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创新能力。特色与创新点二:强调会议和宴会设计策划能力与服务技能并重,并引入酒店真实任务进行考核。
《会宴策划与服务》课程既注重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又重视应知理论的掌握。课程评价既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课程结课成绩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宴会服务流程应知应会考核(采取笔试形式进行),二是课程进行期间到酒店顶岗实习服务各类宴会和会议的技能表现(由酒店进行评价),三是酒店各类主题宴会设计方案评价(校企共同进行),四是小组汇报效果评议(师生共同进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