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范文

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

第1篇: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摩梭文化; 泸沽湖; 旅游开放度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5-0194-06

随着全球范围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旅游活动大规模兴起,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势头最为强劲和最大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在促进旅游目的地文化交流、文物古迹保护、社会和环境改善以及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对当地的文化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田敏,2003;Brunt et al, 1999)。旅游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家庭结构等社会文化方面产生了影响(叶文,2006),还进一步改变了当地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等,这些方面的改变首先表现在经济结构、制度结构和家庭结构上;此外旅游者在旅游的同时,会以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到当地社会文化中,这无疑会对当地居民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李星明,2002;李祝顺等,2003)。

从20世纪以来,学者开始针对旅游业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进行研究,使之成为当前一个热点研究问题(Cerveny, 2004)。从研究方法上看,这些研究经历了从定性到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过程。在最初阶段人们主要是以定性分析描述为主,运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个旅游发展的阶段模型:游客类型模型、目的地居民激怒指数模型和目的地生命周期模型(宗晓莲等,2004)。但是由于构建这些模型的资料不够客观以及前提假设的片面性,使得有些学者认为,尽管模型是完备的,但是无力应付一些关键问题上的挑战(Pearce,1996)。为了突破前期研究的局限性,从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大量运用定量的研究方法,用以细分、量化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宗晓莲等,2004)。研究主要从以下角度开展:一是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检测三个阶段模型并探讨它们的适用范围;二是研究不同群体对影响的不同态度,并试图找到影响居民态度的各种变量;同时在定性分析方面,从具体视角出发并综合多种研究方法(Adams,1992),增强了研究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由于此阶段的研究以社会调查(主要是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为基础,以科学的方法克服了早期研究的过于主观和避免了研究对象过于宽泛、难以量化的问题,因此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成为分析旅游对社会文化影响的一个良好工具。

从研究内容来看,此类研究也经历了一个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从单一学科的研究扩展到跨学科、多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研究阶段。在最初的研究阶段,一般都否定旅游开发的价值,强调旅游的消极作用,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了解到注重旅游地背景分析、强调整体性观点,在了解旅游体系和各个目的地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研究(Getz,1986),是更好的理解旅游活动对当地社会经济影响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说,我们要从主位和客位、内部和外部的视角才能更客观、准确地说明问题(Wall,1996)。由于旅游发展的程度与居民的影响感知有着很密切的关系(Liu et. al, 1986; Long et al, 1990; Perdue et al, 1990),而且当地的旅游发展程度会通过改变人们的经济行为方式进一步影响居民的感知。因此,在考察旅游发展程度对居民感知的影响时就不能从单一角度来考虑,因为这种描述只是衡量了旅游发展程度的一个方面,即旅游资源的流入,而忽略了当地居民对旅游开放的反映,即旅游资源流出的影响,例如游客类型模型通常是以游客人数作为旅游发展程度的指标,来衡量游客的多寡对居民感知的影响。所以构造一个全面反映旅游发展程度的指标,是研究旅游发展对社会文化影响的一个很好的补充,能使我们从更全面的角度来探讨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

本文以泸沽湖地区为研究区域,在经济开放度的概念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开放度的概念,试图通过旅游资源流入和流出来全面反映旅游发展的程度,并且结合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来定量测度泸沽湖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当地摩梭人传统观念带来的影响,以及伴随旅游而发展起来的哪些经济活动是影响人们观念的主要因素,从而加深我们对旅游和摩梭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为处理好旅游发展与保护民族文化的关系提供有益的建议。

1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区概况

泸沽湖流域位于川、滇交界处,分属四川省盐源县和云南省宁蒗县,地理位置在北纬27°36′55″~27°47′2″,东经100°43′36″~100°54′20″之间。泸沽湖湖面东部为四川盐源彝族自治县所辖,西部为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范围。

泸沽湖周围是人口较为集中的多民族聚居区,同时也是摩梭人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泸沽湖沿岸居住有摩梭人和彝、汉、纳西、藏、普米、白、壮等7个民族,约1.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约占80%,摩梭人约0.5万。泸沽湖流域云南部分隶属永宁乡落水行政区,辖山跨、普洛、蒗放、王家湾、吕家营、三家村、落水、竹地、里格、小落水、老屋基等11个自然村;四川部分属泸沽湖镇,主要包括直普村、木垮村、多舍村、博树村、舍垮村、山南村等6个行政村。长期以来,由于封闭的地理位置以及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摩梭人仍然保存着母系家庭和“阿夏”走婚习俗的生活方式,被人们誉为“东方的女儿国”,“人类社会发展的活化石”(Wen,2005)。阿夏异居婚也即通常意义上的“走婚”是形成摩梭母系大家庭的根本原因和条件,这种婚姻关系,不受某种法律、神权、族权或某种家规和个人的干涉和约束,男女双方阿夏关系的建立,完全是以感情和爱情作为基础的。母系为主的家庭中女子是家庭的核心,妇女在家庭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家庭成员的合理分工保证了家庭的和谐、稳定。

1.1.2 旅游发展概况

泸沽湖区的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1992年泸沽湖正式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的旅游区以来,从开放前的游客稀少(主要是个别散客和经官方安排的考察团)到现今众多的游客前往泸沽湖,旅游已经成为当地摩梭人主要的经济活动。据统计,2004年全年游客总人数达20.25万人次;2005年仅五一黄金周7天期间,从宁蒗县进入泸沽湖的游客数量就达到3.4万人,旅游收入高达589.87万元。从2004-2005年间7个月的游客数量对比可以看出,旅游人数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同比增加了5.6%人次。然而这种旅游业的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以在云南泸沽湖流域的不同村镇的统计来看,大部分村镇还是以第一产业为主,这项收入占到总收入的比重都在90%以上,说明这些村镇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以农牧业为主;而有些村镇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超过了第一产业,以落水村为代表,2000年已经达到了56%(见表1)(宁蒗县统计年鉴,2005)。

1.2 研究方法

1.2.1 旅游开放度的测量

本文提出旅游开放度的概念,即用旅游地资源的流入和流出衡量旅游业发展情况。针对泸沽湖地区经济发展是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特点,旅游地流入的资源可以用旅游收入占当地总经济收入的比重来衡量,而流出的资源可以用从事非农业人口比重来衡量,通过这两个指标值的大小来判断当地旅游开放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Input=Tourinc/Totalinc(1)

Output=Nonper/Totalper(2)

其中,Input表示旅游开放度的流出程度;Tourinc表示当年旅游业收入,元/年; Totalinc表示当年总的经济收入,元/年。Output表示旅游开放度流出的程度;Nonper表示非农业人口数量,人;Totalper表示总人口数量,人。

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摩梭人传统观念的影响是我们关心的重点,因此这里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而导致的人们收入的增加以及外出打工人数对摩梭人传统观念的影响。

1.2.2 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

我们分别于2005年8月和2006年8月对泸沽湖地区的摩梭家庭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 2005年的调查共包括12个村庄,105户摩梭家庭,其中有效样本105份。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家庭、收入和摩梭人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等;2006年在2005年调查的基础上,为深入了解资源流出对摩梭传统文化的影响而进行补充调查,主要了解人们从事非农经济活动情况,这次调查共涉及人口251人,其中有效样本为168份。

根据统计资料将泸沽湖地区按照旅游发展的不同程度分为几个区域,以2005年及2006年的问卷调查为基础来衡量不同地区旅游开放度的大小,主要从资源流入和流出两个方面考察。为了进一步了解旅游开放度对摩梭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也从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方面通过分析不同地区人们对摩梭传统文化和走婚制度的差异来分析旅游开放度(流入)的影响;另一方面将人们从事不同经济活动与传统文化的观念进行相关分析,比较非农经济活动(外出打工)与农业经济活动对摩梭人对自身文化看法的差异,从而分析旅游开放度(流出)的增加对人们传统观念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泸沽湖地区的旅游开放度

近年来,泸沽湖地区旅游的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人们的收入来源也逐渐由以农业收入为主向第三产业(旅游业)倾斜,由图1可以看出,在整个泸沽湖流域内有52.1%以上的家庭旅游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50%以上。在旅游业发达的落水村,旅游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50%以上的家庭数已经达到93.6%,其他村只有21.5%,这说明落水村的旅游开放度比较高,而其他村的旅游开放度就比较低。另一方面,从人们从事非农业的经济活动的比例来看(见图2),落水村从事非农业经济活动人口的比例要高出其他村非农活动人口20%,因此从资源流出的角度来讲,落水村的旅游开放度也要高于其他地区。

2.2 旅游开放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2.2.1 旅游开放度流入方面的影响

由以上分析可知,落水村的旅游开放度要高于其他地区。在此基础之上比较两个区域中人们由于旅游开放度的不同导致对传统文化看法的差异。从表2中可以看出,落水村作为旅游开放度较高的地区,有23.1%的摩梭人认为旅游业的发展会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影响家庭的传统习俗,而其他地区持有此种观点人群的比例只有4.5%,非落水村的摩梭人中绝大多数人(63.6%)认为旅游对摩梭传统习俗无明显影响。在对摩梭传统文化核心――走婚制度的看法上,落水村中认为“传统的走婚观念并没有变化”的人口比例只占总调查人数的37.5%,比其他地区低3.8%,说明旅游开放度的增加改变了人们对摩梭传统走婚制度的看法。但是人们对走婚观念的看法在落水村和其他地区没有显著的差别,持有“传统的走婚观念有变化”观点的人们在两个地区基本相同,也就是说旅游业的开放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在实质上改变摩梭人的传统核心观念。[KG)]

2.2.2 旅游开放度流出方面的影响

由于摩梭人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摩梭人母系家庭和“阿夏”走婚习俗,阿夏异居婚是形成摩梭母系大家庭的根本原因和条件(周华山,2002),因此通过经济和家庭因素与摩梭人持有“走婚”观念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旅游开放度在资源流出方面对摩梭人传统观念的影响。

由于旅游业的开发改变了摩梭人的经济活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行业或是出外打工,这不仅改变了原有摩梭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还对摩梭人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观念产生了影响。这里我们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比较打工人群与当地从事农业人群在摩梭核心文化“走婚”观念上的差别,分析旅游开放度(流出)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见表3):摩梭人婚姻观念的变化主要是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会使用的语言种类,以及从事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并且这些因素对摩梭人走婚观念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在这里我们选择外出打工人数代表旅游开放度流出指标,由表3可以看出,外出打工与人们所持有的婚姻观念呈高度的负相关,这也就是说外出打工的人不赞同走婚,而是更倾向于结婚,而留在当地从事农业经济活动的人则更倾向于维持原有的走婚传统习俗。

3 讨 论

3.1 旅游开放度与核心文化

旅游开放度的增加尚未对摩梭文化的核心观念――“走婚”造成实质上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摩梭人仍然保持着其核心的传统文化。通过105户摩梭家庭的调查显示,家庭成员婚姻形式只有阿夏异居婚(走婚)一种的占了47%,只有阿夏同居婚的为17%,只有一夫一妻制的为13%,另外,23%的家庭中有2种或3种婚姻形式并存,虽然这种变化体现了摩梭人的婚姻形式存在着向一夫一妻制转化的趋势,但可以看出“阿夏”异居婚的人群比例仍然占调查家庭中的50%以上。这种主体婚姻形式尚未从根本上改变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①对摩梭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使得摩梭人开始有意识的关注自身的文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阿夏”异居婚的作用。在以旅游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落水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这里摩梭人的摩梭意识、自信与文化自豪感,胜过其他地区的摩梭人。越来越多的摩梭人意识到吸引旅游者的原因是他们独特的文化,从而开始关注并研究自身的文化,这一切都对人们维持原有的婚姻观念有着促进作用。②大部分地区旅游开发的时间尚短,因此外界的种种影响目前不足以影响到其核心文化领域。从泸沽湖整个流域来看,大部分地域的旅游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村镇的经济收入仍以农业为主,通过旅游而产生的外界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

3.2 旅游开放度与传统摩梭文化

虽然摩梭文化的核心――“走婚”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但是旅游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摩梭人对自身文化认识,而且这种影响程度随着旅游开放程度的加大即旅游收入的增加和从事非农业活动人比例的增长而增加。这主要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展,现代交通工具的运用,改变了泸沽湖地区与外界隔绝的局面,使得信息交换日益频繁;另外传播媒介的日益普及,也帮助摩梭人通过电视、电话、电脑等方式不断的接触外部世界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交流不仅改变了摩梭人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更是在促进摩梭文化传播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当地传统的文化以及人们对自身文化的看法。在旅游开放度比较高的地区相对于旅游不发达地区来说,大量的游客涌入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外部文化并与传统的摩梭文化相碰撞;而作为目前旅游相对开发比较慢的泸沽湖流域其他地区的摩梭人来说,这种通过外部接触方式对文化的影响就会相对弱一些。这一结论与King(1993)旅游从业者对旅游的消极评价比一般居民更多的结论相吻合。因而如何进一步加强旅游业与摩梭传统文化的研究,协调两者的冲突,维持并发展摩梭独特文化是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

另外,外出打工作为摩梭人对外界的一种反映,在摩梭人的经济活动中逐渐显现出来。从它与人们婚姻观念的高度负相关可以看出,打工会改变人们传统的“走婚”观念,而且相对于从事旅游业的人群来讲,外出打工者受到的影响要更大些。这主要是由于相对于留在泸沽湖地区从事旅游业的人来说,外出打工的人往往是走出了泸沽湖地区,因而他们比留在当地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外界社会,也更容易受外界观念的影响。也正是因为更多的人外出打工、学习,使得当地摩梭人的教育程度和与外界交流的语言能力提高,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年轻人作为外出打工学习的主要人群,也是摩梭文化的传承者和保护摩梭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更多的使摩梭人本身意识到自身文化的优越性是在泸沽湖地区实现可持续旅游业发展和保护文化的重点。

3.3 旅游开放度的探讨

在以往衡量旅游发展的程度时,人们通常以外来资源进入到本地区的程度来表示,例如进入游客数量或是旅游带来的收入增加等指标。但是,旅游是一个双向的经济活动,在旅游者不断进入旅游目的地的同时,当地的资源也会因为旅游的影响而出现流出的情况。因此,提出旅游开放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分别从流入和流出的角度定义了旅游发展程度,从对泸沽湖地区实际分析来看,它能够很好的表示泸沽湖地区的旅游发展程度,而且从流入和流出角度来分析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能够更为深入的了解由于旅游导致的居民感知的变化。旅游开放度概念虽然比较全面的衡量了旅游资源的流入和流出情况,但是由于它只是提出的一个较为简单的计量方法,有很多影响因素还未被纳入到这个概念中,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会进一步细化这个概念的计量,从而更全面的反映一个地区的旅游开放程度。

4 结论与对策建议

旅游业的开发对泸沽湖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受到旅游地地理和原有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形成了不同的旅游开放度格局,导致了旅游开发后地区发展的差异。虽然摩梭文化的核心――走婚制度尚未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是这种地区不同的旅游开放度格局会对摩梭人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识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旅游开放度较高的地区,旅游资源的流入(主要表现在人们旅游业收入的增加)会改变人们对摩梭家庭传统习俗的认识;同时从旅游资源的流出(主要表现为在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数)角度来看,由于旅游开放度的增加,摩梭人对传统的走婚观念也有所改变。影响人们对摩梭传统走婚制度看法,存在着众多因素,通过相关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外出打工是影响摩梭人的走婚观念的最重要因素。

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为了实现泸沽湖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保护摩梭文化,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注重摩梭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旅游业的平衡。泸沽湖地区独特的摩梭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方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必须以保护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前提。因此,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从保护摩梭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出发,一方面要通过开展多元形式的活动让游客深入体会到独特的民族文化,从而增强游客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参与式的方法,建立当地人参与旅游开发的机制,从而调动人们自觉保护民族文化习俗的积极性。

(2)在旅游开发时,应该注意地区间的平衡。旅游开发造成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虽然在短时期内看,旅游开放度较小的地区对保护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经济上的差距会逐渐缩小这种差距,从而对摩梭文化的保护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针对现今旅游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应该帮助他们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点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在政策上也应该通过减免税收等方式予以扶持,

(3)给当地的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由于外出打工会对摩梭人对自身文化的继承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能使他们从旅游开发中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从而增强摩梭人自觉保护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尤其要加强对摩梭文化方面的教育,让年轻人在懂得科技文化的同时了解不同文化各自的特点,通过比较更进一步的了解自身的文化,以促进摩梭传统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Adams V. Tourism and Sherpas, Nepal: Reconstruction of Reciprocity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2 ,(19 ) : 534~554.

[2]Brunt, P and Courtney, P. Host Perceptions of Sociocultural Impact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 26 (3): 493~515.

[3]Cerveny, Lee K. Preliminary Research Findings from a Study of the Sociocultural Effects of Tourism in Haines, Alaska Gen [M]. Tech. Rep. PNWGTR612 Portland, OR: U S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orest Service, Pacific Northwest Research Station. 2004:144.

[4]Getz D. Models in Tourism, Planning: Towards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J] .Tourism Management, 1986, (7 ): 21~32.

[5]King B, Piram A, Milman A. Social Impacts of Tourism: Host Perception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3,(20 ): 650~655.

[6]李祝顺,蒋艳. 欠发达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与社会心理现代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89~93.[Li Zhushun, Jiang Yan. Changing of Social Culture and Modernization of Social Psychology in Developing Tourism Areas[J]. Journal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03,(5):89~93.]

[7]李星明. 旅游者对发展中国际的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54~256.[Li Xingming, Zhao Liangyi. The Impacts of Tourists on the Socialcultur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 Sci.), 2002,36(2): 254~256.]

[8]Liu J,Var T. Resident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 Impacts in Hawaii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6,(13 ) : 193~214.

[9]Long P, Perdue R, Allen A. Rural Resident Tourism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by Community Level of Tourism [J].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1990, 28 (3): 3~9.

[10]Pearce P, Moscardo G & Ross f. Tourism Community Relationships [M]. Kidington: Pergamon,1996.

[11]Perdue R, Long P, Allen L. Resident Support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0 , (17) : 586~599.

[12]蒗县统计局.宁蒗县统计年鉴[Z].2005.[Statistic Bureau of Ninglang County. Statistics Yearbook of Ninglang County[Z]. 2005.]

[13]田敏.民族社区社会文化变迁的旅游效应再认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5):40~44.[Tian Min. Reunderstanding of Tourist Effects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e Changes in Ethnic Communities[J].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3,23(5):40~44.]

[14]Wall G. Rethinking Impacts of Tourism [J]. Progress i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 1996,(2):207~215.

[15]Wen Zhang. Tourism Development: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Change in the Lives of the Mosuo People[R]. the Workshop on Mekong Tourism Learning across Borders, Social Research Institute Chiang mai University, 2005, 2~25.

[16]叶文著. 旅游规划的价值维度[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Ye Wen. Value Dimensions of Tourism Planningethnic Cultur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sim[M].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2006.]

第2篇: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概念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8-60 -02

一、引言

在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各种类型的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出现,区域旅游合作更是呈现了更加繁荣的景象和发展趋势,同时,区域旅游合作也被专家学者广为关注,并投入了大量研究,以揭示区域旅游合作的机理,促进更加良好的区域旅游合作。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现,国外学者对于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的角度也多种多样,虽然大大丰富了研究理论体系,但研究角度过于分散,更多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实践案例研究,对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等基础问题研究较少,缺乏系统性的理论。区域旅游合作被国内学者重视并开始研究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的,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由无到有、由浅及深、由少及多,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实际指导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开展。但同时也存在对基础理论和概念研究较少,不能完全达成共识的现象。

因此本文就是着力探讨什么是区域旅游合作,明确和确定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便于大家在实践中开展合作,减少误会和理解歧义,并能在实践中推动区域旅游合作的开展。

二、区域旅游合作相关概念的解析

对于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概念,目前业内始终没有达成共识和统一说法,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三种意见:一种将区域旅游合作界定为区域内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如长三角旅游合作和珠三角旅游合作等可视为区域内旅游合作;另一种将区域旅游合作界定为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如辽宁与海南所建立的旅游合作就可视为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第三种综合前两者,将区域旅游合作概括为既包括区域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合作,也包括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但是由于该种说法过于宽泛,且存在划分不清的情况,未能得到广泛认可。因此,对于区域旅游合作概念的界定,尤其在其区域范围的指向上,目前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是指区域之内的合作,还是指区域之间合作。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阐释与剖析,并概括出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

(一)域

“域”由“土”和“或”构成,“土”指“封土、疆土”之意;“域”本作“或”,与“国”同义。“土”与“或”联合起来表示“封建之土”。即“域”本义为“疆界、疆域领土、邦国;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逐渐演变为“范围”之意。所以对“区域旅游合作”概念的理解,可以明确的是,旅游合作存在一定的范围与界限,可以把土地之域的大小作为衡量合作范围的单位。

(二)地域、地区、区域

部分文献只是对“区域”“区域旅游”“区域旅游合作”等概念做出界定,而本文增加对“地域”“地区”概念的阐释和比较来说明“区域旅游合作”对“域”的定位和意义。

把“区域旅游合作”中“域”的界定为“区域”而非“地域”或是“地区”,通过分析对比,可以看到其合理性所在。

首先,《现代汉语词典》对于“地域”的解释为:1.面积相当大的一块地方,如地域辽阔;2.地方(指本乡本土),如地域观念等。也就是说,“地域”只限定出了一定的面积内涵,并且也可指代“地方”,无论是对“域”的面积的界定还是对“地方”的指代,都过于狭隘和模糊,若把合作的范围限定为地域,显然会受到阻碍与制约,但是“地域”中包含“域”的含义又有其价值所在,因为“域”限定了范围。

其次,《现代汉语词典》对于“地区”的解释为:1.较大范围的地方:如湖北西部地区、多山地区;2.我国省、自治区设立的行政区域,一般包括若干县、市。旧称专区;3.指未获得独立的殖民地、托管地等。虽然对于“地区”的解释中也提到了对“范围”界定的成分,但是其重要的界定在于对于“地区”中“区”的含义,即一定是行政区域。因为行政区域才是区域旅游合作的范围基础,包含着合作当中的重要的要素、机构与“成分”。所以对于“地区”的界定是为了指出“区”的含义与价值。

最后,再来分析“区域”。由于“区域”这一概念存在于不同领域和学科当中,所以不同学科赋予了 “区域”不同的意义。如地理学认为区域是地球表面上的地域单位;政治学把区域作为国家管理的行政单位;社会学则把区域看作是具有相同语言、文化背景、、生活习性等的人类社会聚落;经济学则把区域认为是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据的空间,赋予了一定的经济意义。尽管对区域的定义多种多样,但是共有的成分是必须依托一定的空间地域范围才能存在,并且具有空间性、整体性、层次性等特征。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区域”的解释为“地区范围,如区域性、区域自治”。虽然对其解释比较简单,但是如上分析,“区域”更多体现的“区”与“域”的共有特征,即区域是不同行政地域之间人类活动的空间范围与界限。

(三)区域旅游

在我国,提出区域旅游发展的时间,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距今已经有30年了。当时提出区域旅游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区域旅游的概念。全世界除了大国之外,很多邻近的、领土较小的国家都选择了与周边的国家进行合作,如欧洲面积不大,但国家比较多,而且签证容易、交通便利,区域旅游合作得到了顺其自然的发展。二是市场意识增强,催生区域旅游概念。我国旅游业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得到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线路与产品的区域特征更加明显,所以催生了区域旅游的概念。

如上所述,对“区域”的定义,不同的学科可以有不同的界定,可以从地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来诠释。“区域旅游”可以总体概括为“区域”在旅游领域或是旅游学科中的运用和发展。虽然什么是“旅游”,目前在旅游学术界还没完全统一,但旅游是指人们离开自己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某地的旅行和在该地停留期间的各种现象和活动,这一说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概念中的某地,就是指旅游的目的地,但它不应仅仅局限在某一具体的景点或城市,可以是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的景点或城市的集合体,是一种以区域作为相对独立概念的空间范畴。所以,“区域旅游”是可以用来描述、分析旅游活动和区域之间关系的术语。

三、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阐述

本文经上述分析,将“区域旅游合作”概括为: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可以包含不同的行政区域),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按照一定的原则、目标和制度,重新将区域内各旅游要素进行统筹、优化、整合和配置,从而实现树立整体区域旅游形象和增强区域旅游竞争优势的目的,以最终达到区域总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合作行为。

在此需要作出几点解释:第一,一定的区域范围不是指现有的行政区域概念,可以是两个以上的不同行政区域范围;第二,旅游经济主体,主要包括政府、旅游企业、非政府组织(如行业协会、民间组织等)等,并且三大主体将统一于市场运作当中,坚持“政府支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第三,合作需要打破各自原有的发展模式,需要把区域内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统一和谐,最终实现资源与市场共享。第四,效益是进行区域旅游合作的最大动力和目标,但人们往往把效益过于狭隘的定义为经济效益,还应该包括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等多方面,并要坚持把可持续性发展原则贯穿于区域旅游合作整个发展的过程之中。

四、区域旅游合作的意义

综合来看,实现区域旅游合作对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也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区域旅游合作,可以完善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旅游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区域旅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联互通,推动区域旅游市场的发展,消除旅游合作项目的市场化障碍,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树立特色鲜明的整体旅游形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各区域内的利益双赢等。

参考文献:

[1]邹光勇.中国区域旅游合作障碍的成因及政府协调机制研究[J].旅游论坛,2015,(01).

[2]白美丽,范瑞春.对区域旅游合作概念及空间范畴的认识[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3,(03):67-70。

[3]薛莹.对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2):27.

[4]宋子千.对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几个基本问题的讨论[J].旅游学刊,2008,(06):74-75.

[5]李天元.旅游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3-34.

[8]吴建楠.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

第3篇: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范文

(一)概念认知

旅游资源是指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促使其实现旅游活动,可为旅游业发展所利用,并由此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的一切自然存在和社会创造。

(二)特征解析

1、美学特征

旅游资源具有观赏价值。虽然说旅游动机因人而异,旅游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但观光游览是所有旅游行程都不可缺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观赏性,也就不构成旅游资源。

2、地域特征

因为地域风貌的差异而造就了旅游资源的多种多样,而且难以模仿或复制。尤其是那些历史感强的资源,更无法离开特定地理环境的历史背景,否则将失去其本身的历史价值与观赏价值。

3、不可再生性

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保护的重要性,一旦旅游资源被破坏将无法恢复。巨大的需求对旅游产品的开发、销售,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但同时对旅游资源也是一股无法估量的潜在破坏力。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概念的认知

本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采用广义的概念。

狭义的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单纯的旅游资源利用的技术。广义的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在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以发展旅游业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旅游资源加以利用,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吸引力的综合性技术经济工程。

(二)应遵循的原则

1、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旅游之魂。特色性原则要求我们在开发建设中必须尽量保持自然和历史形成的原始风貌;尽量开发利用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项目;努力反映当地文化,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此外,特色性并不是单一性,在突出特色的基础上,还应围绕重点项目,不断增添新项目,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

2、保护性原则

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脆弱性,不仅会受到自然因素的破坏,在被旅游业利用过程中也会遭到耗损,而且相当多的旅游资源又不具有再生性,一旦毁掉了就难以复原。所以,旅游资源保护在旅游开发中极其重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源本身保护;二是旅游环境的保护。

3、经济性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经济效益原则。因此,应当进行旅游开发投入―产出分析,确保开发活动能带来丰厚的利润。在充分了解旅游市场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可进入性、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投资规模、投资效益、建设周期、资金回收周期等各方面,都应有细致的数据分析。同时,还要根据开发实力(财力、人力、物力等供给保障因素),分阶段有重点地优先开发某些项目,之后再不断增添新项目和配套设施及服务,最终形成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体系。坚决禁止不加选择地盲目开发,更不能不分先后地全面开发。

三、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作用

旅游规划与开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1.积极作用:在经济方面可以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区域经济水平,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外汇。在社会文化方面增进不同民族之间互相了解,增加认同感,同时也为保留我国灿烂的悠久文化历史创造了条件。

2.消极影响: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也会产生负面经济影响,例如引起当地物价上涨、影响居国民经济稳定,滥用文化等

因此,操作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时,我们应当考虑到旅游资源的数量、密度和布局,结合当地特点特色,旅游资源的价值,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同发展。

四、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模式

1.为了保护而保护。这是消极的,也是被实践所否认的,这是文物部门的职责,不是旅游业的目的。

2.为开发而开发。这是盲目的,是小农意识。根本不考虑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毁了聚宝盆去讨饭。

3.为保护而开发。很多景观都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如果被破坏了,是无法恢复的。对于这样的旅游资源,不能由一家企业进行垄断开发,必须是政府进行垄断,在高起点的规划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分片分期进行开发。

4.为开发而保护。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到保护。可以选择在政府严格规划的前提下,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

五、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景观中,必须是人与自然、文化与生态和谐共处的状态。将整个自然大地看成为一个宏观层次的景观,而不是微观层次的一个院落,所以,在规划与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旅游的对象是应该受到良好保护的。就如生态资源,其与一般的资源是不同的,是不可再生的,不可逆的。无论是山林,还是水体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保护的对象是什么?谁来保护?保护的目的和动力是什么?这三者必须要搞清楚。否则,生态资源就不可能得到永续利用。

第4篇: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范文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推进,乡村旅游在全国蓬勃开展,这对提升农业经济总量、解决农村闲散人员就业、创建城乡和谐的新局面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我国乡村旅游尚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问题,这里我们选择几个极为重要的提出来就教于各位同仁,望引起重视。

一 规范指导理念

指导理念是指开发乡村旅游时应该树立的目标和和观念,至少包括两方面:一是对“乡村旅游”这一概念的准确定义和阐释。二是推广这一活动的目的、价值、意义所在,即开发理念。

目前流行的概念有农家乐、休闲农业、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农业部门用休闲农业,旅游部门用农业旅游;农村工作办公室则使用农家乐。内容相似,交互替代,并且各自推出了示范户、点、村。虽然使人们感受到了通力建设新农村的大好形式,却也暴露了步调不一,各自为政的行政弊端。概念不规范,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有人认为搞好农家乐就是搞好了新农村建设;也有的认为做好休闲农业,便做好了乡村旅游。概念不规范,也使人们认不清方向,抓不住重点,尤其是从事基层工作的同志,面对多种概念,更是无所适从。事实上,国家对这个概念已经有过统一,这就是“乡村旅游” 。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议中提出了“乡村旅游”一词;国家旅游局把2006年定为“乡村旅游年”,应该是基于对中央精神的理解。所谓乡村旅游,是指依托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而开展的旅游活动。这是一个相对于城市旅游的空间概念,除已建成的景区、高尔夫球场、大型度假设施外的一切在乡村旅游活动都包含在乡村旅游概念之中。这个定义阐明了两层意思:第一层,这是一种以乡村资源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旅游主体是市民,而不是农民;同时需要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齐备。第二层,以旅游为纽带,转移消费热点,既满足了市民求新、求异、求知的心里需求,又自然的促进了城乡交流,达到了城市反哺农村的目的。农家乐是指在农户家庭中进行的吃、住、娱的活动,概念内涵狭窄,只是乡村旅游的一部分,何况外来人员在农家吃住娱的过程中,更多享用的是公有资源,而不是一家一户的私有资源。休闲农业是从产业的角度的单一定义,就内容而言,也只是乡村旅游中观光的一个方面。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旅游发达的国家,尽管有农业旅游、农庄旅游之说,但正式文件多数仍使用乡村旅游概念。因此,我们应该同国际接轨,把农村、农业、农户旅游的概念统一到乡村旅游之中,以规范视听。

基于对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我们在开发理念上应该以提高农业经济总量,解决农村就业,造就城乡和谐为目标。而不是以开发乡村旅游为幌子,把占有土地资源的矛头由城市转向农村,或租赁一片土地建造企业的疗养院;或修建自己的后花园。吴仪副总理在给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的贺信中指出:“大力开展以展示新农村、推动新旅游、倡导新体验、树立新风尚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助农活动,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升农村精神文明程度和满足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的乡村旅游开发理念应该规范到这条主线上来。

二 设置开发门槛

从经济学角度看,乡村旅游说到底是因游客空间位移形成的经济活动,它有一定的规律。乡村旅游开发,资源是基础,市场是导向。我国乡村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村庄都适合开发乡村旅游。我们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因地制宜,适度开发。一哄而上,遍地开花,必然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我们根据对浙江、四川、陕西、山东、江西、广东五省的大规模市场调查和1500余个乡村旅游点的实地考察,依靠GIS、旅游流等技术分析,借鉴国外经验,得出三个结论。

1.地理位置选择三种类型

一是年游客量在10万人以上的大型景区周边,尤其是山水型景区周围的村落倍受中老年游客和自助游客欢迎,也是对景区接待设施的一种有效补充。二是环城市游憩带(城乡结合部),车程在50分钟左右,有一定的自然资源或人文资源作依托的村落。如山林、庙宇、河溪、农业科技园、特色农产品基地等,以双休日家庭、亲友市场为主体。三是景观或建筑或民俗奇特的边远山村。如气候、水质特别的长寿村,建筑布局奇异的八卦村,风俗少见的民族村等,是自驾车、驴友市场重点关注的地方。能满足多层次城市居民的心里需求,开发成功的乡村旅游点都属于这三种类型。

2.每一个村庄称为一个乡村旅游点

同类型的村庄,优先考虑具备开展旅游活动条件、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文化底蕴的村寨。小的自然村可以两个或三个组成一个乡村旅游点,建筑风格只要能够协调统一即可,不必过于强求所谓“原始”,乡村的内涵可以多种多样。每个乡村旅游点从事餐饮、住宿、土特产品的农户,不能超过总户数的40%,否则,将会形成产业链条中断。余下的60%农户可以从事养殖、种植、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工作,尤其是本地生态型餐饮原料的供应,一般一个农户需要8~10个供应户,产业链还可以合同形式由本村延伸到无条件从事乡村旅游的村寨。

第5篇: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文化集群;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特征;文化经济;文化品牌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cultural cluster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 definition of cultural facilities districts, analyses thre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t. Then, the paper identifies the typical cultural facilities districts from dimension of the main functions. Final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cultural facilities districts in the cities.

Keywords:cultural clusters;cultural facilities districts;characteristics;cultural economy;cultural branding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4-0037-03

1 引言

20世纪末是一个文化设施繁荣发展时期,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剧院、公众集会场所等城市文化设施的兴建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建设。全世界的城市都在市中心打造各自独具特色的文化设施聚集地,例如纽约的林肯中心、维也纳的博物馆区、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馆广场、都柏林的坦普尔吧等。

这些文化设施聚集地兴起的背景来自西方国家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自20 世纪 70年代,由于美国城市和欧洲城市普遍面临内城衰败以及城市经济的结构性衰退,各个国家纷纷提出对旧城中心区的更新计划。西方城市文化政策主导下的城市更新开始兴起,发展目标在于解决内城危机和由此产生的经济问题。文化政策主导的城市更新包含多种途径,包括产业性的文化建设和空间意义的设施建设和街区更新等,其中最常见的途径就是通过文化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形象,以此来吸引文化旅游,带动地区的发展。

目前国内的文化政策主导的城市发展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性的文化建设方面,即创意型文化产业集群,对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基于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概念,分析西方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特征类型,探讨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对城市的影响,以期为中国各大城市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建设与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相关概念辨析

由于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属于文化集群的范畴,是其中的一种特定类型,因此谈到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概念,首先要提到文化集群的概念。

2.1文化集群

文化集群这个术语最早出现在80年代的美国,之后在1987年由英美艺术协会和文化咨询公司等机构提出。从80年代后期,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这个概念出现在了城市设计的文献中。文化集群成为了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的有效途径。Wynne(1992)定义文化集群为城市中各种文化和娱乐设施高度集中的地理区域。根据功能分类,Won Bae Kim等(2002)将文化集群分为三类:蕴含大量传统文化遗产的文化活动和设施聚集区;文博、会展、演艺中心聚集区;文化关联产业聚集区。Santagata(2002)将文化集群分为四类:都市文化集群、产业文化集群、风俗文化集群、博物馆集群。

本文综合了Won Bae Kim和Santagata等人的观点,将文博、会展、演艺中心聚集区和博物馆集群统归于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这个类别。

2.2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

本文对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界定为:城市中文化设施和艺术活动高度集中的地理区域,通常不大于1km2,并且与其他的一些土地使用混合存在(例如办公、商业、旅游和住宅)。文化设施指的是每个城市中最重要,代表全市乃至全国文化发展水平的文化设施,功能齐备,设施完善,可以组织大型国家级文化活动和提供大量群众进行文化欣赏,主要包括艺术馆、图书馆、音乐厅、博物馆等大型文化活动设施。这些设施具有服务功能综合,并能满足全市市民文化需求的能力。本文研究的是在城市中有影响力的、城市和城市级别以上的大型文化设施聚集地,服务范围为全市甚至更大的区域范围。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与以生产为导向型的创意型文化产业集群的区别在于,其业态性质更偏向于文化消费(包括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如艺术欣赏、文化旅游等)功能。它的业态构成为大型的文化设施(书画、文博、会展、演艺)为主的业态和小型的商业娱乐设施(餐饮、购物)等处于配套地位的业态。它的服务对象为“到访的观众”和“文化消费者”,是创作者与观众进行接触与交流的平台。

3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类型特征和影响

3.1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类型

不同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形成背景、空间组织形式和发展道路,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成和发展模式。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本文从主要功能的角度将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分为三类。

3.1.1以展示为主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

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展览馆、陈列馆、纪念馆这类文化设施聚集在一起的地理区域,主要功能为展示、保护、学习、研究等。例如国外很多的博物馆集群,纽约著名的博物馆大道(museum mile)、维也纳的博物馆区(museum quarter),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馆广场(museum square),鹿特丹的博物馆公园(museum park),柏林的博物馆岛(museum island),还有法兰克福的博物馆河岸(museum bank)等。

博物馆大道(museum mile)是纽约市第五大道从第八十二街到第一百零四街的一段路,临近曼哈顿的中央公园(见图1)。由于这里的九家文化机构坐落在这条大道上,共同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群体,展示纽约最上乘的世界艺术、历史、设计及文化珍藏,因此被称为“博物馆大道”。它实际上有两个街区,长于一英里(mile)。这九座博物馆从北到南依次是巴里奥博物馆、纽约市博物馆、犹太博物馆、库珀・休伊特设计博物馆、国家学院博物馆、索罗门・古根汉姆美术馆、纽约新美术馆、纽约歌德学院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009年非洲艺术博物馆加入到这个群体中,在第一百一十街,估计2012年底开放。

3.1.2以演艺为主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

大剧院、歌舞团、音乐厅这类文化设施聚集在一起的地理区域,主要功能为演出、表演、教学等。例如纽约的林肯艺术中心、华盛顿的肯尼迪艺术中心、洛杉矶的洛杉矶音乐中心等。

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全名为 林肯表演艺术中心(Lincoln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见图2)。林肯中心位于纽约百老汇大街与哥伦布大道的交叉口,兴建于19世纪60年代,是美国境内第一个将主要的文艺机构集中于一处的表演中心。林肯中心主要以环绕喷泉广场的3栋剧院――纽约州剧院、大都会歌剧院、爱弗莉费雪音乐厅为主,还有西部的古根汉姆露天广场、东部的纽约表演艺术图书馆、茱利亚学院及爱利斯度利音乐厅。包括林肯中心室内乐团、林肯中心电影集团在内的12个著名表演团体在此驻扎,每年吸引了超过500万游客和观众,并为纽约创造超过约3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3.1.3混合功能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

展示与演艺设施比重相当,辅以其它的功能(如餐饮娱乐)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例如都柏林的坦普尔吧、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匹兹堡文化区等。

匹兹堡文化区(Pittsburgh cultural district)位于城市中心的三河交汇处(见图3)。上世纪八十年代匹兹堡开展了城市复兴,将市中心阿勒格尼河南岸的14个街坊规划为匹兹堡文化区,并新建了大量的公共设施。文化区内共有90多个零售商店,50多个餐饮企业,7个世界级的剧院,8个公园和艺术装置,还有多个艺术画廊。其中比较著名的项目有老斯坦利剧院改造成的贝那达姆表演艺术中心,海因兹音乐厅扩建和CNG艺术大楼等。匹兹堡文化区每年吸引超过200万游客,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3.2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基本特征

3.2.1集聚性

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中地理相近的文化设施由于职能相关或互补性,在一定的区域内聚集。而随着文化设施集聚规模的扩大,公众文化消费的需求越发集中,集聚效应发挥作用,从而吸引更多小型的商业服务等设施加入到大型的文化机构和文化设施所形成的消费网中,形成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综合性空间。

3.2.2可识别性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具有显著的标示性和可识别性,区别于城市其他功能地域。聚集地中的旗舰型的文化设施往往给观众留下鲜明的意象,成为一个显著的地标。例如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和巴黎的卢浮宫。此外,公共艺术与建筑环境的融合也使得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具有一个识别性高的公共领域。由于公共艺术使人们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从而使人们对这个区域有更好的理解。阿姆斯特丹博物馆广场前著名的公共艺术作品,白色的巨大文字雕塑“I Amsterdam”是几乎所有来往游客的焦点(见图4)。不时有游客与之合影留念,攀爬游憩。这个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不仅彰显着这个城市的自豪、自信,也使这个场所有了很高的识别性。

3.2.3功能多样性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除了收藏、展示、演艺等由文化设施决定的主要功能外,还融入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社交活动等辅助功能。这与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中的经济活动多样性密切相关。功能的多样性提供一个更加人性化的环境,并且能提高区域的包容性和自我丰富性。不仅主要的文化设施和辅助的商业设施可以共享城市的基础设施,而且中小型的商业、咖啡店、酒吧、俱乐部、酒店、电影院和住宅区的建设能保持这个区域24小时的活力。

4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在城市中的作用

4.1文化品牌的创立

城市文化品牌是容易被人们所指认和记忆的代表这个城市社会公众对城市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它是区别于其它城市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存在,有利于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不仅能激发城市的个性,提升城市的形象,甚至能产生巨大的国际影响。

因为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文化经济活动,而是具有意义的文化符号,这种符号不仅是当地历史和发展的双重表现,也是地方的形象和身份的重要标志。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文化经济活动根植并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因而与当地的历史有根本性的关联。因此,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代表着城市地方的形象品牌。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华盛顿史密森尼博物馆群、都柏林坦普尔吧等都构成了这些大城市的形象标志,这些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作为文化符号标志了这些城市的国际性、包容性和创造性,这既构成了这些城市不可复制的文化个性,也构成了这些城市不可复制的竞争力。

城市的文化品牌不能仅仅靠旗舰项目的建筑吸引力来打造,更需要靠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营造出来的整体文化氛围。因为建筑形象的吸引力是一次性的,游客参观过一次后,就不会再对它产生兴趣。而文化氛围的吸引力是持久的,它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场所,和游客产生互动的联系。

4.2经济的推动与增长

文化作为一种发展资源,已展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在过去的40年,第三产业的经济比重越来越大,每个城市努力在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不再被看作是一个生产的场所,而是一个消费的场所(Zukin,1998)。Hall(2000)认为城市的经济越来越依赖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文化不仅仅加强了城市的特色和多功能性,它也成了一个重要的经济行业。很多资料都表明了,文化对城市经济做的贡献。文化设施的集中不仅展现了美学价值,也增加了经济价值,吸引了商业发展(Zukin,1995)。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对城市经济的贡献体现在推动城市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的需求,刺激文化消费的增长,创造财富价值。首先,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设施的建设使得居民产生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其次,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能够吸引外来需求,刺激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并且吸引外来投资。城市的旅游业,特别是文化旅游,成了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产业。城市文化设施的聚集被认为是一个特别有效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一站式旅游”体验很大程度上为短期旅游的游客提供了方便。此外,良好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会使得城市与地区的吸引力提升,营造吸引投资和人才的良好环境,从而进行更好的经济建设。

5 结语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是城市中文化设施和艺术活动高度集中的地理区域,作为文化集群的一种特定类型,和创意文化产业集群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文化消费功能。根据其主要功能可以将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分为展示型、演艺型和混合型。它具有集聚性、可识别性、功能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对于提高城市形象,塑造城市文化品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国内现有的各类文化设施的布局多采用散点式布局,这种布局方式在城市的发展和扩展过程中也许终会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发展瓶颈。因此,在现有土地资源下,我国的文化设施规划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可以参考如国外的文化设施聚集地,善用现有优势整合地方资源,发挥其最大功效,创造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并且具有活力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

参考文献:

[1]Mommaas H. Cultural Clusters and the Post-industrial City: Towards the Remapping of Urban Cultural Policy [J]. Urban Studies. 2004, 41(3):507-532.

[2]Irina van Aalst and Inez Boogaarts. From Museum to Mass Entertainment: The Evolution of the Role of Museums in Cities. 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2002 9: 195.

[3] Santagata Walter. Cultural districts, property rights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002, 26(1):9-23.

[4] John Montgomery. Cultural Quarters as Mechanisms for Urban Regeneration. 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 2003, 18(4):293 - 306.

[5]刘学,张敏,汪飞.南京市文化集群的特征与模式[J].现代城市研究.2007, (10):24-31.

[6]张时智,张旭,徐逸伦.消费主义背景下休闲文化集群理论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11, 5.

第6篇: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开发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以将其分类为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主要由地貌景观旅游资源(山地景观、喀斯特地貌、丹霞景观、火山、冰川等)、水体景观旅游资源(海洋、湖泊、瀑布、河流和各类泉水)、生物景观旅游资源(森林、草原、各种野生动植物)、自然地带性景观旅游资源(热带景观等)、气候旅游资源(避暑、避寒胜地等)、天气气象类(极光、云海等)组成。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主要由人文景物(古建筑物、历史遗址、博物馆等)、文化传统(民族节日、民族艺术、宗教、本地风土民情等)、体育与娱乐(游览主题公园、参加或观看体育比赛等)、饮食与购物组成。对旅游资源概念的理解,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

一.本土旅游资源的开发的必要性与其应坚持的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是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中心,促进旅游业全面发展的一项社会经济活动。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全面的、系统的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景区的规划与设计、旅游地形象建设与推广等工作。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大部门旅游资源只凭借本身的质量品质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不能达到吸引人们前来旅游的等级,或者由于各种设施的不完善,旅游者可望而不可即,或者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因此必须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打造鲜明的旅游形象,不断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充分挖掘老景区的旅游资源的潜力、创新各种旅游产品。这样有助于提升本土旅游的吸引力,进而增加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旅游资源开发即旅游经营者为了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对旅游资源进行的开拓和建设的经济活动。

(二)旅游资源开发应坚持的原则

我们在追求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时,也要重视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积极寻找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协调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只有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旅游业才能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所以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良好发展。

二.本土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一)提高环保意识,建立正确的旅游观念

环境使旅游业得以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离开了优美的环境,旅游业将难以发展,所以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时,应该以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要为短期的利益而放弃了环境保护,确保在环境的承载力内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指出的:“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面利益,要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确保有序开发

本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必须与本地环境保护的目标统一。在开发利用本土的旅游资源同时,必须做好详细的环境评价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出发。在制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实现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相互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进程中,应依据科技进步的成果转变资源的利用方式,不断实现资源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关政府部门作为旅游资源保护的主要责任者,应在本土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将有序开发和科学规划贯彻落实到本土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中。

(三)加强旅游资源的管理,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一般情况下,政府都是本土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主导者,因此相关主管部门应注重对本土旅游资源开发的管理,尤其要加强对那些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景区的监督,要制定一套与其相适应的制度,并落实在具体的实践中。在自然状态喜爱的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但当其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时,人为的影响会降低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因此在开发利用本土的旅游资源时,要注重环境保护。管理者要在遵守规章制度上起模范带头的作用,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旅游资源的管理有章可循。在本土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大力宣传,树立公众的环保意识

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应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注重科普工作的发展,大力宣传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到旅游的深刻内涵,站在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高度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导各界人士认识旅游业的深刻内涵,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启发大家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建立旅游者和旅游管理者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营造文明旅游、科学旅游、健康旅游的良好氛围。

总之,本土旅游资源的卡发与保护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环境保护工作,我们一定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站在建立和谐社会的高度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实现本土旅游资源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阎蓓.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J].社会科学论坛,2006,(4).

第7篇: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范文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重庆401520)

[摘要]国内外学术界和有关组织基于各自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的侧重点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做了多种诠释,本文根据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及国内外各学者和组织提出的观点进行评析,从而让我们更清晰的明确什么是生态旅游。

关键词 ]生态旅游;概念;评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83

1生态旅游产生背景

1.1现代人对优良环境的渴望

人类从原始氏族社会至今,已经走过蒙昧生态和征服生态两个阶段,现在正进入第三个阶段——生态时代。在生态发展的蒙昧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系统内部同质和谐的关系,生态与经济尚处于一种低水平的依赖和协调状态。在生态发展的征服时代,人们改变了过去那种完全依赖自然的状态,在人与自然对立的基础上,建立了野蛮掠夺自然资源,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现代文明,从而导致生态危机的掠夺性开发模式,其结果是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加重、荒漠化面积扩大、温室效应加剧、垃圾成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困扰着人类,并直接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被环境问题困扰着的人们,特别向往优良的环境,他们逐步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巨大影响及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开始探索实现人与自然共存、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这种思想的产生,标志着人类进入第三个时代——生态时代。目前,对“可持续发展”达成的共识为: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它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希望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予以鼓励,对环境不利的经济活动应予以抛弃,它是人类发展的一种十分明智的战略选择,是当今和未来人类行为的指南。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可谓是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一个里程碑。在这次大会上,各国政府均对保护环境做出了承诺。世界观光理事会、世界旅游组织和地球理事会等机构制定的《关于世界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正是代表世界旅游业向人类做出的保护环境的承诺和其长期的奋斗目标。

1.2现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异军突起,目前已进入空前繁荣阶段,成为国际贸易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这种繁荣也带来了消极的负面影响,如对旅游活动的粗放式管理,导致了旅游设施建设的病态膨胀,往往破坏景观和自然环境;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甚至掠夺式开发,损害了旅游环境质量的生命力和多样性;旅游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如污水、固体废弃物、汽车产生的噪声等对旅游环境、旅游地居民产生较大的负面效应等,严重威胁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于是,人们开始寻求一条使旅游业发展和环境改善相协调的旅游发展道路。

为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于1995年4月在西班牙兰沙罗特召开了可持续旅游世界发展会议。会议制定并通过的两个文件《可持续旅游发展》《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中,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了许多重要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有:①旅游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上,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②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③可持续旅游的目标就是在满足当代人旅游需求的同时,又不破坏后代人满足其旅游需求的能力。

在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许多人希望返璞归真,到静谧、幽美、洁净、开阔的环境中感悟自然,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恩泽,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随着旅游者的渐趋成熟,他们开始逐渐放弃老一套的旅游方式,追求特殊的带有刺激性的特种旅游,这无疑给传统的旅游业带来挑战,同时也为其他形式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生态旅游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既满足了人类回归自然、追求新的旅游方式的需求,又为旅游业发展和环境改善相协调提供了可能,因而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国内外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及分类

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会形成不同概念,一直以来,基于各自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的侧重点,国内外学术界和有关组织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做了多种诠释。综观各种概念并归纳起来,根据定义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2.1保护中心论

保护中心论的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保护,或者说生态旅游等于可持续发展旅游,其核心内容是强调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主张实施生态旅游就是要强调保护,要求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应保护好旅游资源、保护好自然环境、保护好文化。

2.1.1国外代表定义

国外属于保护中心论的代表性定义如:加拿大环境咨询委员会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做出贡献的、同时尊重当地完整性的、富有启迪意义的自然旅游体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认为,生态旅游是受到保护的自然区域的旅游,它是一种通过保护自然资源来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英国皇家理学会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在欣赏世界上多种多样的自然生物及人类文化的同时不对它们产生破坏的旅行。

2.1.2国内代表定义

国内属于保护中心论的代表性定义如:杨文杰[1]认为,生态旅游本义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前提,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推出生态旅游产品,以丰富拓展我国的旅游种类和市场。卢云亭和王建军[2]认为,生态旅游是在利用自然资源供人们观赏的同时,又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一种活动。陈佐忠和王艳芬[3]认为,生态旅游=感受与享受自然+认识与研究自然+保护和发展自然,生态旅游一般以自然保护区为观光对象。牛亚菲[4]认为,生态旅游包含两个基本内容: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

2.2居民利益论

居民利益论的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保护+提高社区居民收入。其核心内容是增加当地居民收入。该观点主张生态旅游应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展,而且旅游组织者和旅游者有义务为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2.2.1国外代表定义

国外属于居民利益论的代表性定义如:国际生态旅游学会(Ecotourism Society)认为,生态旅游是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Boo Elizabeth[5]认为,生态旅游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把生态旅游定义为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教育,使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和文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

2.2.2国内代表定义

国内属于居民利益论的代表性定义如:郭岱宜[6]认为,生态旅游除了是一种提供自然游憩体验的环境责任型旅游之外,也负有繁荣地方经济、提升当地居民生活品质,同时尊重与维护当地部落传统文化之完整性的重要功能。高晔[7]转述,生态旅游是对保护环境及维护当地居民争取安逸生活承担义务的旅游活动。丁云鹏[8]认为,生态旅游最重要的是保护当地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的完整,并教育游客如何欣赏和尊重自然,在正确的管理和控制下,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一届旅游与环境世界大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是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的文化特色为目标,通过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地方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教育环境等方式而有助于自然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

2.3回归自然论

回归自然论的生态旅游观点认为,生态旅游=大自然旅游。其核心内容是回归大自然,只要旅游者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就属于生态旅游的范畴。

2.3.1国外代表定义

国外属于回归自然论的代表性定义如:世界旅游组织中心把生态旅游定义为以生态为基础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强调组织小规模旅游团(者)参观自然保护区,或具有传统文化吸引力的地方。澳大利亚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可持续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和环境教育旅游的交叠部分。

2.3.2国内代表定义

国内属于回归自然论的代表性定义如:王献溥[9]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到大自然中去认识自然、接受环境教育和受到持续管理的旅行活动。刘红[10]等人认为,生态旅游是旅游者以自然景观旅游生态系统为主要观光游览对象所进行的旅游活动。这种旅游活动强调旅游者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和有机的生态联系。杨开忠[11]等人对生态旅游从旅游需求方、旅游供给方和二者的综合角度三方面进行定义:从旅游需求方,生态旅游是旅游者到自然生态目的地体验异质生态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从旅游供给方,它是以自然风光为主要吸引物,满足人们回归、享受和保护大自然的生态旅游产品;从二者综合角度,生态旅游是一种观念或思想,强调规划管理者和旅游者在合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积极保护生态环境。这种思想是可持续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4原始荒野论

原始荒野论的观点认为,生态旅游=原始荒野旅游。其核心内容是生态旅游开展的区域是在人迹罕至的原始荒野区域。

2.4.1国外代表定义

国外属于原始荒野论的代表性定义如:Ceballos Lascur ain[12]认为生态旅游是带着研究、欣赏和品味自然风光、野生生物及当地文化特征的目的,去往相对没有被污染或破坏的自然领域的旅行活动。这种旅行既包括在没有遭到破坏的森林里的随意散步,也包括在偏僻地区相对独特自然现象的探索和研究。伊丽莎白布[13]认为,生态旅游必须以自然为基础,它必须涉及为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那里的野生动植物等特定目的而受到干扰比较少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

2.4.2国内代表定义

国内属于原始荒野论的代表性定义如:王尔康[14]认为,狭义的生态旅游是指到很少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生态环境如深山峡谷、冰川雪峰、大漠荒野、原始森林等处去进行带有冒险色彩和考察内容的旅游活动。牛亚菲[15]认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它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都属于生态旅游类型。

2.5环境资源论

环境资源论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要依托,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旅游,其核心内容是以人类最佳的生存环境因子作为主要旅游资源。

代表定义。环境资源论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旅游定义是吴楚材、吴章文[16]等给出的定义:生态旅游主要是城市和集中居住区的居民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为了健康长寿,追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这种旅游叫做生态旅游。

3生态旅游概念评述

3.1对保护中心论的评析

这类定义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内容有偏差。旅游是有动机、有目的、有行为的。这类定义没有考虑旅游者的真实的、主要的旅游动机,而认为生态旅游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这与旅游者为了愉悦、享受、求知、体验等主要的出游动机相悖。如果认为强调保护就是生态旅游,那生态旅游就仅仅是一种理念,一种宣传,一种教育,是无法以一个独立的体系在实践中操作,会扰乱现在旅游的秩序,是远远不能接受的;即使接受了这个定义也会无所遵从,说说而已。

3.2对居民利益论的评析

从旅游业的经济本质来分析,所有旅游活动均能产生经济效益,旅游者从客源地来至旅游目的地,均能带来巨大的物流、能流和资金流,均能为当地经济繁荣产生一定的影响,直接或间接为当地居民带来收益。如果将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作为生态旅游的一项本质特征,其与大众旅游不能形成实质性的区别。因此,从理论上讲,这类定义是不能成立的。

3.3对回归自然论的评析

回归自然论主张生态旅游是投进大自然的怀抱,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生态旅游的本质问题。但是,这类定义将生态旅游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的户外旅游,包括探险旅游、登山旅游、科考旅游、度假旅游、休闲旅游等,从而扰乱了人们习惯了的旅游类型体系,给旅游者和旅游组织者造成认知和识别上的混乱,让机会主义者将生态旅游的标签随处粘贴,这也正是前些年生态旅游泛用、泛化、泛滥的主要根源。

3.4对原始荒野论的评析

原始荒野论的定义指出了生态旅游是追求到那些人迹罕至的、没有受到破坏或者很少受到破坏的自然地域环境中去旅游。表述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但这些定义的内容也还有欠科学的地方。例如,这类定义表述了旅游者对环境的要求,到人迹罕至的地方不等于是可以旅游的地方,例如冰川、沙漠、天然放射性很高的地段、戈壁、有瘴气的森林等。

3.5对环境资源论的评析

这类定义明确地指出了生态旅游者是城市中的居民或集中居住区的居民,旅游的目的是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到生态环境很好的地方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就是旅游资源。生态旅游是生态觉醒、社会发展、高度城市化、大众旅游到来的一种旅游的新类型、新产品,社会旅游的发展将会使生态旅游显得更重要。

从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也可以看到旅游者对生态旅游的渴望也是从环境资源这一角度出发的。

4结语

综合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及对国内外各学者和各组织对生态旅游概念的诠释,我觉得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应着眼于生态旅游这一产品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环境。

“保护”是对环境的保护;“居民利益”是从“环境资源”中获取的利益;“回归自然”与“原始荒野”是“环境资源”中的一部分。因此,个人认为“环境资源论”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是比较科学的。

参考文献:

[1]杨文杰.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N].中国旅游报,1999-11-15.

[2]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3]陈佐宗,王艳芳.我国草原生态旅游的资源分析与路线设计[C].首届全国可持续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8.

[4]牛亚菲.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及实施方案[J].地理研究,1999(2).

[5]Boo Elizabeth.The Ecotourism Boom: Planning for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Washington: WWF.1992.

[6]郭岱宜.生态旅游——21世纪旅游新主张[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

[7]高晔.让我们有一个健康的地球[N].中国旅游报,1995-05-04.

[8]丁云鹏.生态旅游概念综述[N].中国旅游报,2001-03-30.

[9]王献溥.关于生态旅游和保护区的发展[J].人与生物圈,1995(2):16-23.

[10]刘红,袁兴中,李瑞波.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5,14(4):67-70.

[11]杨开忠,许峰,权晓红.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规划管理[J].地理研究,2001,20(2):206-212.

[12]Ceballos Lascurain H.The Future of Ecotourism[J].Mexico Journal,1987(2):13-14.

[13]Elizabeth Boo.Ecotourism:the potential and pitfalls,WWF,Washington,1990.

[14]王尔康.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J].旅游学刊,1998(2):14-16.

第8篇: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旅游活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

学术界一直把旅游活动或旅游现象的研究作为认识旅游的起点,通过分析旅游活动的产生、本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等方面来深化对旅游的理解,作为建构旅游学科的一个主要方面。

一、旅游活动的产生

旅游活动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其产生是随着旅游的产生而形成的。原始人为了生存繁衍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他们斗争的主要方式是迁徙活动。这种迁徙活动形成了最早的“旅游”。当时所谓的旅游只是为寻找适当的定居场所,一旦找到适合的居处便不再进行,而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是寻找一种愉悦的短暂的生活方式。就本质上讲,两种意义上的旅游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笔者认为,旅游产生的根源是一种人类改善生活水平的本能,由于生活的时空性特点,旅游产生的根源具体是指:人类与生俱来的转换生活空间与开拓生活领域的本能。而每个时代的旅游只是人类转换与拓展生活空间在那个时代的表现形式。

二、旅游活动的属性

旅游活动属性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大概有以下观点:田里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李天元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还有学者认为旅游活动的属性应该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综合社会现象等。

笔者认为,旅游活动属性是社会文化性、政治经济性、综合的社会现象等说法都是正确的,只是未能体现其本质属性。旅游活动的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旅游活动的自然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的经济活动。在旅游业系统内、外的经济运行体中,旅游活动的经济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所谓旅游活动的社会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旅游正是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等的人文沟通来达到发展人、提高人及改善生产关系的目的。

凡是人类所参加的活动,其本质属性无不是社会属性。笔者认为,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即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这种属性可以通过文化运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政治、经济运动来实现,所以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可以体现在属于生产关系方面的,并与旅游有关的所有活动类型中。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对立统一地存在于旅游活动之中,自然属性属于科学范畴,社会属性属于艺术范畴。所以旅游活动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同时,旅游活动是生活的艺术化,艺术化的生活。

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一)旅游者

关于旅游者的概念定义很多,说法不一,其理论定义是指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旅行和访问的人,其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其外出的目的可以是消遣性旅游,例如观光、度假等;也可以是非消遣性旅游,如公务、会议,但主要不是为了赚钱。其技术性定义是针对国际旅游者与国内旅游者的概念而提出的,概念中定量语言较多,在此不一一叙述。笔者只对旅游者的概念进行理论性定义:旅游者是指出于休闲、娱乐或工作等原因而对自己生活空间进行相对自由的转换或拓展的人。

(二)旅游资源

学术界中很多关于旅游的概念,其核心非常清晰,但边缘很模糊,人们往往是认同某些概念的核心,只是进行关于概念边缘认知的争论。笔者认为,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可以称为旅游资源的自然存在。

笔者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定义:由诸多具有吸引旅游者、可创造价值、可被旅游产业利用的因素所组成的有一定文化背景的旅游时空组合体,包括自然景观、历史遗迹、自然现象及人造景观等。

对本定义的几点解释:旅游资源要具备旅游吸引功能,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资源的非凡性或差别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与价值创造功能就越大;旅游资源是可被旅游产业开发利用的经济资源,并具有价值,能够产生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没有文化背景与内涵的事物不能称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整体性很强的综合体,综合性包括它的时空性与构成要素的复杂性,时代性很强不是指旅游资源会因时代变迁而消失,只是说它吸引力强弱的增减。

(三)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是旅游者旅游经历的缔造者,是为旅游者打造新奇的、愉悦的、并有所收获的生活空间的产业。

1.产业定性的双重性。旅游产业是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具有双重属性的产业。旅游的本质是文化,文化是游客出游的出发点和归宿。旅游者的文化需求是旅游产业必须经营和提供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使旅游产业具有文化属性。另外,旅游产业需要以一定的物质产品为依托,组织旅游活动,形成供需双方,从而产生经济效应,使旅游产业具有经济属性。

2.行业聚集性。这是旅游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旅游产业囊括了景点、饭店、宾馆、交通、旅行社等行业,具有行业的综合性特征。从旅游者旅游的需求角度来讲,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要通过多个行业共同打造,这就决定了旅游产业的行业聚集性。

3.产业产品的组合性。整体旅游产品融合了旅游行业及关联部门的单个旅游产品或产品要素,产品具有组合性。旅游产品从构成上可分为核心旅游产品和组合旅游产品。核心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初级状态,满足旅游者愉悦需要,而组合或整体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完整状态,是旅游企业或旅游相关部门围绕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做的价值追加。

4.效应外部性和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产业的效应外部性主要说明了旅游产业的旅游影响,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经济、社会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由于旅游影响的客观存在,其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就表现出来了,主要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产业的永续发展性。旅游产业依托于旅游资源来发展,而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虽然自然资源有其发展的生命周期,但某些人造景观可以再生。相对于其他产业所依托资源的有限性,可以得出旅游产业的永续性。另一方面,旅游是人类永远的追求,只要人类生存与发展就有旅游的动机,只要人类生活进行,旅游同样进行。

6.产业结构层次性。游产业有着极其严密的结构体系。横向涵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旅游产业的各个组成部分,虽然规模不一、水平各异,但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都可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纵向上,这些企业或行业因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时序各异,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由里向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提供核心旅游产品的旅游观赏娱乐业、提供组合旅游产品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旅游媒介行业,以及为旅游业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撑的旅游关联行业。

7.产业发展的敏感性与弹性。产业的综合性与旅游的特性决定了旅游产业的敏感性,旅游要借助综合的社会资源,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旅游产业。旅游产业的敏感性主要由社会动乱、经济危机、自然灾害与旅游辅助产业的发展状况等因素导致。由于旅游产业的敏感性决定了其弹性较大,其发展有波浪式前进的特性,某个时期旅游进入低谷后,势必迎来一次发展。

四、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1.异域性。旅游活动一般要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另一个地方,要有空间位置的移动或变化。可以称为异域活动,这是它的主要特性。

2.暂时性或流动性。旅游是流动的,通过步行或交通工具达到“游”的目的。而且在异地停留时间是暂时的,最终须返回生活常住地。

3.综合性。旅游是人们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

4.审美性或愉悦性。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去寻找并感受美、奇特、快乐或愉悦。

5.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旅游活动始终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是人们不断追求与向往的,是转换生活空间与拓展生活领域的表现,是追求短暂而美好的生活或对生活现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宁泽群.旅游经济、产业与政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56-85.

[2]保继刚,楚义芬,彭华.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7-64.

[3]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8-45.

[4]厉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06-132.

[5]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6-128.

[6]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156.

[7]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3-9.

第9篇: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范文

一、 基本概念

国际经济学术界对会展经济做出了众多定义,其中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

其一、会展经济是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展览会、博览会或会议,对外界传播企业产品信息及理念、提供服务、创造商机,并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广告传媒业、酒店餐饮业、旅游业、商业、礼仪服务业等行业发展的一种经济。

其二、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发展变迁,在一定历史阶段下,会展经济发展成为一种跨区域、跨产业的社会综合经济。具体来讲,就是通过举办各种类型会议、商品展览等活动在创造直接经济价值的同时,带动地区或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达到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目的。

其三,会展经济,是各种类型交流会、洽谈会、展览会、博览会的总称。它是利用一定的资源优势、经济特色、地域优势,由社会团体或政府组织,召集供需双方按照事先确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专业性的或综合性的产品布展、宣传、交易和服务为内容的特色型经济活动。

综合所述,本文作者认为:通过举办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商业会议、展览会,会展经济是一种既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从内容上可分为会议与展览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二者融为一体,即国际性会议一般以会议为主,但在会议的同期总要结合一些商业化的展览活动;而国际性展览会虽以展览为主,但展出期间举办各种研讨会、专题会。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会展产业从小到大,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我国会展经济已经取得骄人的成绩,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经济贸易、信息传播、技术合作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会展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0年以来,中国各地的会议展览一个接一个地召开:第八十八届广州交易会、深圳第二届高新技术商品交易会、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第九届上海全国(消费)商品交易会等接踵而来。会展经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等一些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已迅速崛起,初步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为中心的三大会展经济产业带。

(一)会展行业能够创造巨大经济价值

相关资料显示,会展业利润一般在20―25%以上,是无污染、高效率的经济模式。香港借助四通八达的交通、自由充足的资金、旅游名城的人流和发达便捷的信息流,以及设施优良的展馆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赢得了“国际会展之都”的美誉。香港每年举行的大型展览活动超过80项,参展商多达两万家;每年在香港举办的大型会议超过420个,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代表多达3.7万人;香港已连续多年被英国《会议及奖励旅游》杂志评为“全球最佳会议中心”。2001年,香港相继举办了首届国际文具展、大型玩具展、资讯基建博览会、亚洲规模最大的家庭用品展和礼品展、国际钟表展、国际美容美发展、国际旅游展等大型国际展览。同时,许多大型国际会议选在香港召开,先后接待了2001全球《财富》论坛、2001科技世界国际会议、世界服务业大会、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第14届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会议等。

(二)会展经济推动城市发展

一是会展经济成为一个独立的而且是非常有活力的朝阳产业,它不但能带动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广告传媒业、酒店餐饮业、旅游业、商业、礼仪服务业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还能成为城市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会展经济新投资净额的增加也会促进消费的增长,形成乘数效应。会展经济涉及行业众多,集聚放大效应明显,其资源整合功能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如荷兰的各类展览、会议、贸易洽谈会、研讨培训班、节庆和其它活动,已形成的规模巨大的产业,1996年的营业额高达63亿欧元。阿姆斯特丹汽车展每年为旅馆业增加约30万个房间预订、4500万欧元的收入和近5000个工作岗位。

二是会展经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会展经济被誉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它是以举办博览会、专业展览会、大型赛事活动等形式实现的人流、物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重要载体,表明了举办城市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将为举办城市证明了综合竞争力、加速国际化进程。1999年5月至10月,第十四届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举行,半年时间内,共有69个国家及26个国际组织参会,昆明―这个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省会城市,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借此盛会,云南向世界递出了自己的名片,让云南走向了世界,让世界认识了云南。

(三)会展与旅游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参展商和观展者作为会展旅游当中的潜在旅游者,他们的商业意识强,文化素质高,消费力度大。可以根据他们商业性极强的特点,推出投资考察游等专项旅游产品。在旅游过程中,旅行社可以安排专业性咨询,提供当地的市场行情、法律法规及经济政策等方面的信息。众所周知,云南昆明世界博览会对其城市旅游、会展旅游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研究表明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提升了昆明旅游在全省和全国的地位,推进了昆明旅游目的地品牌化进程,是中国会展旅游发展史上的大事件之一。

(四)会展能够增加社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会展经济所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促进就业方面也同样具有积极意义,据统计,每1000平方米展出面积就可以创造出近百个就业机会。又由于会展业的关联效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增加其他产业的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2006年,宁波市共举办各类展会148个,按照行业相关方法估算,去年宁波市的会展业及相关产业可提供近9万个就业机会。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