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影视产业经营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广电产业 多元化经营 战略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119-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电产业有了长足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传媒产业技术、管理模式的不断革新,以及广电系统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不仅是世界广电传媒产业的发展潮流,也是我国广电产业发展面临的“新科考试”。
一、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是当前我国广电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广电产业的经营性收入主要来自广告,其他经营性收入较少,尽管我国广告市场尚具有一定的潜力,但是从世界广电传媒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仅仅依靠广告不足以维持产业经营收入的稳定与持续增长,因此要满足广电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推动广电产业由原来仅靠广告的一元化经营模式向多元化经营模式发展,拓展多元化的经营渠道获取多元化收入。
当前,多元化经营战略是国内外企业的共识。多元化经营战略又称为多角化经营战略,就是企业尽量增大产品大类和品种,跨行业生产经营多种多样的产品或业务,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和市场范围,充分发挥企业特长,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提高经营效益,保证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其优点在于可以在比较大的范围内重新进行资源的配置,将一项优势与另一项优势结合,通过交叉宣传降低促销费用,凸显规模经济,同时分散经营风险,一旦市场变化或其他因素导致业绩下降或亏损,也不至于全线溃败。
(一)广电产业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是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在我国,媒体作为党宣传作用的喉舌,曾经作为事业单位,一直由财政拨款。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官养体制”难以为继。中国广电产业要持续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2002年开始,广播电视业不再有或者很少有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完全依靠在市场中自营收入维持运营和发展。因此,广电产业必需寻求自身多元化的发展运营,以及转变目前很多传媒集团的产业收入比例偏低甚至亏损的现状。
目前,我国各级电台大多都是多元化经营,不但涉足第三产业的经营,有的甚至对第二产业也有所涉足。其中,以与广电媒介业务本身有直接隶属关系的商业销售和技术开发项目为最。还有许多与广电媒介平行相关的音像、电子出版等业务;当然,还有很多从事一些与广电业务无关的或者说是关系不大的产业,如房地产、娱乐业和餐饮业。其他一些多元化经营项目则包括自生产业,媒介、图文电视公司,节目译制,部分有线电视增值业务、购物、影视有线附属器材、金融证券广播,文化服务、声讯业务等。目前已经成立的广播电视集团中,多元化经营已经成为了集团产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广电产业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是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广播电视节目具有商品性,需求是提品的源动力,供给是满足需求的前提。同时,广播电视产品和一般的产品有着很大的区别,传媒经济学家指出的,媒介产业与其他的产业相比,具有双重产品市场。广播电视业作为准公共产品――私营公用事业的货物,主要是由广播电视台传送的各种节目。这类产品在科技与经济形式上是公共产品,但在文化形式上却更近于私有产品――因为它们的设计都是针对个人在私人场所里的消费,因此称之为准公共产品,以区别于纯粹的公共产品。更特殊的是,对商业广播电视机构而言,这类产品的价值实现并不是由受众直接完成的,而是通过获得广告补偿的方式间接完成的。因此要推动广电产业由原来仅靠广告的一元化经营模式向多元化经营模式发展,以满足广电产业自身的发展需求。
对广播电视媒体产业来讲,其多元性的经营模式就是适应战略环境的要求,通过战略性资产重组以及人、财、物等资源的整合,内部资源向外部其他行业或部门渗透和扩张的战略行为。通过生产和提供多种广播电视产品和劳务,达到以基本业务为主,同时涉足多个行业或部门,以创造优势,降低风险,实现高额利润。
二、我国广电产业多元化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
(一)观念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广播电视作为一种“公益事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其经费支出一直由政府拨款这一主要渠道来解决,这就使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经营意识淡薄,不讲究经济核算,思想中从来就没有投入产出的概念,观念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资源配置过度分散
广播电视实行多元化经营必然要将企业资源进行分散、重组、配置,以期在新行业中产生经济效益。分散的资源配置方式下,企业集团资源的有限性难以保障每个领域都得到充分的资源支持。
(三)经营运作费用过高
广电行业进入新的经营领域,从投入资本、开始运作到产生效益,企业要从头学习技术、制作生产、总结不足、市场营销、管理运作、环境协调等,这个过程中由陌生、不懂而导致的低效率、浪费、机会成本损失以及时间长短等都将使企业“学习费用”过高而最终影响其效率。
(四)产业选择失误
广电行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多元化产业选择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相关多元化产业选择;一类是非相关多元化产业选择。若忽略对一个产业前景、经营者必备条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是否具备一种在该行业能形成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及本企业自身能力的准确概括,而盲目地开始跨行业多元化经营,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效应。
三、我国广电产业多元发展战略
(一)勇于创新、开拓进取
广电产业多元化经营要以市场需求及其潜力作为经营战略选择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勇于进行观念创新、机制创新。现代市场要求我们一方面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相关市场及其环境的变化规律,同时注意把握市场变化的脉搏,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突破口。以市场机制激活广播电视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建立领导班子目标责任制为核心的激励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决定领导干部的任免,收入靠业绩,上岗靠竞争。要实现经营、管理、财务上的统一,完成了向现代企业的过渡。同时中国的广电产业,特别是广告资源贫乏地区的广电产业,要能及时抓住资本市场出现的转机,将产业资源最优化的配置,正确的动作,以创造产业发展新的转机。 其次,正确处理专业化与综合化,主业与辅业的关系。专业化与综合化,或者“一元化”与多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两种趋向,并因此而成为现代企业最主要的两种经营战略选择。稳定而具有相当优势的主营业务是多元化经营的基本保障。对于广电产业而言,要以名牌栏目牢牢地吸引众多电视观众,打造自己的节目品牌,不是让节目封存在带库里,而是让它出去在市场上交流,为栏目创造效益;以政策激励让争办名牌栏目的采编人员增添动力,合理调配人才资源,以达到优势互补,形成了一种有偿的人才兼职工作模式。实现以相对具有优势的主业作为主产业,优先发展主业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及时地在其他相关产业中寻找机会,配合主业的发展,弥补主业的缺陷和不足。
(二)以广电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经营战略的生长点
谈到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一定要提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对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是其在主营业务领域取得竞争优势的支柱。没有主营业务充分发展所提供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核心竞争力是没有发展条件的。着力打造广电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谁保持强大的竞争力,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要优先发展广电产业主要核心业务,将人才、品牌和媒体文化作为着力点和落脚点,同时开始主动涉足其他行业,跨行业经营,着眼于科技含量高、盈利预期良好的产业,就是从核心业务的增值运作出发,滚动发展,以此带动相关产业,最后拓展到跨行业经营的多元化经营模式。
关键词:营林生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4.054
1 营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林木选种存在误区
我国的林业管理相较于国外一些林业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在林木种类选择方面有许多误区。过去我国的林业管理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如何进行营林生产都是在计划的指导下进行的,基本上是以用材林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市场对于林木产品的需求日益丰富,以计划的模式进行营林生产已满足不了市场经济的需求,在树种选择方面,往往存在与市场脱节的情况。不同的树种在材质、价格、生长周期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树种选择不当,往往达不到预期的营林效果,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方面都难以发挥最大的效应,反而造成营林生产的盈利比较低,不利于营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2 营林生产缺乏合理的盈利规划
营林生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要确保生产能够达到盈利,而在实际的营林生产过程中,多数经营者都没有营林生产的合理盈利规划,以至于在树种购进、种植调整方面缺乏统筹的安排,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准备不足,往往是投入较多,最终的收益却不理想。营林生产过程中,不同树种对于气候、土壤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且林木生长都具有较长的周期,在树种选择方面必须要以适种为原则,否则产能不足,也不会有较高的收益。另外还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变化,对于未来市场的需求有准确预估,这样才能确保收益。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树种的单一种植,尽可能营造混交林,在经济性及病虫害防治方面都比较有利。
1.3 科学指导明显不足
科学技术是确保林业生产及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一旦缺乏就会导致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率难以提高。林木生长同农作物的生长有相似之处,要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每个环节的把握都十分重要,而且都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例如水肥、密度、病虫害、光照等方面的管理,都必须要高标准、严要求,按照操作规程落实到位。只有通过科学的种植方法进行生产,才能确保林木正常的生长,提高林木及产品的产量,提高生产收益。
2 提高营林生产的对策
2.1 提高营林的抚育管理质量
营林生产中,抚育管理是确保林木良好生长的重要措施,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特点及经济情况,做好营林生产的抚育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后备资源的培育,根据不同阶段苗木生长的特点,抓好每个环节的管理。做到水肥供应充足及时、合理进行疏密、科学剪枝、有效防治病虫害。对于商品林,要结合市场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改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满足用材的基础上,丰富林业生产品种的规模,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结合森林本身的特点,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进行立体开发,全方面规划,实现林―农、林―果、林―药及森林旅游的多元化经营,达到营林生产的盈利预期。
2.2 改变苗圃运营机制
计划经济条件的苗圃生产,只是以满足用材林育苗为主,在资金来源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自身的效益产出相对较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营林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必须要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对于苗圃的经营也要改变运营机制,引入竞争,采取多种经营,达到自身的造血功能,实行市场化运作,达到创收的目标。为保障树种的质量和造林的质量,进一步降低育苗和造林成本,激发苗圃的竞争机制,可以把苗圃当成树种的市场,在确保造林质量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林场的造林设计要求,在苗圃里自由的选择需要的树种。苗圃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能力,适当增加经营项目,进行花卉、绿化苗、野生植物驯化、经济植物等方面的培育,提高苗圃的收入。
2.3 提高造林水平,减少成本投入
造林水平的提高是造林质量和效益的整体体现,一方面在造林质量上,要确保成活率及保存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使单位面积上的林木存量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避免过去传统造林方法造成的树木超量,从而导致树种浪费,而且增加抚育工作量;另一方面要降低树种的成本,不仅降低单位面积的造林成本,而且还要降低单株成本,科学确定造林的密度,使树种的投放量达到林地承载的最佳状态,以适地适树原则进行选择树种,避免违反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减少资源浪费。
2.4 完善集约经营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营林生产集约程度还不够,在一些集约型经营生产过程中,只是体现在修枝或施肥等方面,集约经营管理手段相对单一,虽然有大面积的集约经营林,但在林木管理方面缺乏丰产林的标准管理,距离规范标准的管理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集约经营林的抚育水平,确保林木在良好的生长条件下生长,达到最大的生长量。营林生产不仅要强化管理,还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严抓造林质量。全面实施管理责任制,通过制定措施保质保量完成营林生产任务。
3 结语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选择
1 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应进行多角度观察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十五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限制,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这样做,不动摇家庭经营的基础,不侵犯农民的财产权益,能够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十五届三中全会能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这样的认识,是来之不易的,是经过相当长的过程才取得的共识。这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与规律。在此之前,从什么角度看待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摆在什么位置,是颇费脑筋的。刚开始的时候,多是从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角度看待农业产业化经营,试图以此解决小农生产的盲目性。的确,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农业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面向市场的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体系。这个产业体系是贸字当头,把产品的销售放在了第一位,依据市场的需求兴办农产品加工业,依据农产品加工业的需要去布局和组织农产品的生产。这是对生产什么卖什么的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性改革。农民生产的原料通过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变成最终产品流向市场,解决了以市场为导向生产初级产品的问题。
2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理想选择
农业产业化应始终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家庭经营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为我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后随着农业劳动者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家庭经营规模会逐步扩大。但家庭经营制度不会改变,是长期存在的基本制度。同时,当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工农业生产率增长不平衡必定开始缩小。由于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所以农业产业越进步,影响农业生产率增长的“自然界限就越退缩”,而社会因素的作用就越大。如今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发展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是产业进步的产物,急需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产业化的理想经营模式应是土地家庭经营+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随着农业过剩劳动力的转移,家庭经营仍然是农地经营主体,并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而兼容大规模经营的优势。这种方式的规模经营,其重点不是用行政手段集中农民的土地而是强化农户作为独立的商品者的地位,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2.1 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2.1.1 建立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一是坚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核心,做好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二是大力发展各种经营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2.1.2 建立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一是要及时、准确地提供市场经济信息;二是要适时解决生产资金和生产资料,以便能按照市场的需要组织农产品的生产;三是要提供必要的科学技术服务体系,以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四是要提供农副产品的销路,提高农副产品的增值能力;五是要提供方便的运输,加大农产品的流转,确保货畅其流,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1.3 建立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科教服务体系,通过广泛深入农村服务,使农业的技术应用得到保障,通过大力普及科技教育和文化教育,培养新一代农民,使农业生产经营的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2.1.4 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农村金融组织,实行农业投入主体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要扩大服务领域、改进服务质量,农业银行、农业开发银行、农村信用社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开列农业贷款专项资金项目,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要积极发展农村各类金融组织,构建新型的农村金融体系。
2.2 农产品加工到销售的整个循环过程中同一部门、同一生产阶段上各企业、农场或农户之间的合作,通过横向的合同联系,形成一个全国性、综合性、服务性法人企业或社会经济组织。以日本农协和法国的农业合作社联盟为例,农协通过它的各项事业组织、基层组织、各级联合会在农村形成了一个遍及农业生产、农业信贷、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保险、医疗、生活指导、信托等领域的网络。市场、企业、农民以农协为中心,形成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法国农业合作社联盟代表法国全体农业合作社及社员利益,为加速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服务,并起到互通情报,使社员在农业工业化和商业化过程中互相协调与协作,进而把制定生产配置、品种、规模和投资计划大权转盟手中。这种横向一体化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纵向一体化的形成,使农民组成的各类合作社便利于与工、商、财界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得农民通过合作企业逐步增加收入和提高现代化水平。
2.3 联合经营农业,并兼营与农业有关的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收购、销售、贮运、加工等业务。这种形式的一体化在西方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农场主为了发展生产,扩大经营规模,以便获得更多的收益,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农场主联合起来,加强了小农经营与垄断资本的对抗,减轻了垄断资本对农业的掠夺。此外,发达国家政府对合作社在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某些优惠政策。在美国,由农场主联合组成的合作社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已大量建立。当初的合作企业主要是为了对抗垄断资本的中间剥削,因而主要从事供应和销售活动。但是战后以来,除了经销农产品和供应农场所需的生产资料等农用物品以外,不少合作企业还直接从事与农业有关的工业生产,逐步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
关键词:家庭农场;合作社;产业化;经营模式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关键,以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为基础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制的有效途径[1-2]。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生产经营体制不断创新,出现了从最初的“养殖户+经销商”到“养殖户+企业”“养殖户+合作社”等产业化经营模式,但这些经营模式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弊端。最终出现了“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以合作社为依托,联合农业生产类型相同或相近的家庭农场组成利益共同体,开展农业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和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是现行分散家庭经营制度和传统经营模式基础上的制度创新。
1“家庭农场+合作社”经营模式产生的背景分析
畜牧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养殖水平低,规模小,主要采用现金采购饲养和自行销售的模式。这种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养殖模式特点是市场风险小,养殖风险小,但销售难度大,养殖水平低,养殖成本较高。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经销商,他们开拓市场,垫付资金,形成了“经销商+养殖户”的经营模式,该模式市场风险大,养殖户利润没保证,不利于养殖业发展。21世纪初,龙头企业、合作社开始出现,并且出现了“企业+养殖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公司保价回收,降低了养殖户的市场风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养殖户进入市场的交易费用,维护了养殖户的部分利益,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壮大了养殖队伍。但养殖户始终处于产业化链条的“产中”位置,实力和地位无法与处于产前和产后公司相抗衡,难以形成平等的利益共同体。互助合作、改变弱势地位的内在要求驱使养殖户联合起来建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且通过“合作社+养殖户”模式将养殖户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内化为与合作社的交易,由合作社组织养殖户进行有序养殖、畜牧业投入品的购买和畜产品的加工销售,增强了养殖户的话语权,合作社成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佳载体。养殖业虽已进入稳定发展期,但仍然受到资金、技术、销售渠道、管理经验等各个方面的制约,当遭遇价格波动和疫病流行等重大因素影响时,散养户便成为风险的最大承担者。如何降低养殖风险,也就是如何提高生产力、降低养殖成本[3],已经是摆在养殖业面前的最大困难。这就需要从改善养殖条件、提高养殖水平、提高机械化水平、改进品种、完善服务体系、增加个体养殖量等方面入手。最终导致养殖业进入变革期,产生了“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该经营模式中,合作社帮助一部分优秀社员进行“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信息化”一系列改造,通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等手段,提高农户收入,增强规避风险的能力[4]。
2“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概念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商品化程度高,更注重实现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信息化,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社是劳动群众自愿联合起来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所建立的一种合作组织形式。“家庭农场+合作社”是一种以合作社为依托,农业生产类型相同或类似的家庭农场在自愿基础上组成利益共同体的制度安排,通过市场信息资源共享,农技农机统一安排使用,在农产品的产、加、销各个阶段为社员提供包括资金、技术、生产资料、销售渠道等社会化服务[5-6]。
3“家庭农场+合作社”的4种模式
3.1“家庭农场+合作社+公司”模式
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与合作社签订契约,合作社按照契约规定的品种、数量、质量组织家庭农场生产。畜产品由合作社初验、收购,而后由公司进行加工和销售。家庭农场以合作社为依托,与公司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了家庭农场与公司的谈判地位,有效约束公司的机会主义行为,确保畜产品的价格和销路。
3.2“家庭农场+合作社+超市”模式
合作社与超市建立供求关系,保证超市的货源供应,由合作社统一品牌和标准化生产服务,建立畜产品可追溯机制,家庭农场根据订单由合作社组织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产生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7]。
3.3“家庭农场+合作社+直销”模式
合作社与学校、企业食堂、餐饮等企业签订供货合同,通过该方式将畜产品直接销到消费者手中,缩短了由“养殖场”到“餐桌”的距离,节约了成本。
3.4“家庭农场+合作社+合作社自办加工企业”模式
这是4种经营模式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模式,以合作社为产业化经营的主导力量,对农业产业链各环节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合作社对社员生产的畜产品自行加工销售,组织稳定性和合作性增强,内部成员利益高度一致。
4“家庭农场+合作社”经营模式的机遇
“家庭农场+合作社”经营模式必然通过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技术,使传统养殖过程发生转型升级,扩大养殖规模,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养殖效率,实现社员收入倍增。一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力不可估量,它能够改造传统畜牧业,使畜牧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生产,在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员流动带来疫病传播的风险,提高畜产品质量。通过互联网不但可以建立养殖服务平台,为养殖户提供技术、销售等各方面的服务,还可以建立金融体系,为养殖户提供资金支持[8]。二是以现代生物科技实现农户养殖技术创新。通过开发引进新品种、加强免疫接种、完善技术服务体系、研究完善的饲料配方、研究和推广新的养殖技术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
5畜牧业“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的社会效益分析
5.1经济效益在“家庭农场+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中,家庭农场从事专业化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负责提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有利于生产要素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实现优化组合。1个家庭农场一次性投资100万元,建设4000m2养殖场,年出栏30万羽肉鸡,年产值500万元,年利润60万元,2年就可收回投资。有利于一部分社员在当地找到投资方向,实现自我价值。5.2节约养殖资源、保障粮食安全肉鸡养殖是目前粮食转换食用蛋白比例最高的畜禽养殖品种,大力推进肉鸡养殖,是增加人均蛋白提供、节约粮食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生产效率高,可以有效降低料肉比,提高粮食利用率,从而减少粮食浪费,节约资源,保障粮食安全。5.3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养殖技术水平较高,能严格执行肉鸡防疫、休药期等制度,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强,降低了肉鸡疾病发生的可能,减少了兽药的使用,降低了畜产品的兽药残留,最终保障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5.4生态效益“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对培育主导农业产业,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地区养殖业全面走向规模化、高效化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养殖业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6展望
关键词:蔬菜产业;现状;问题;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青岛市蔬菜产业经营模式现状
青岛当前的蔬菜流通仍以农户-批发商-批发市场-消费者为主经营模式。为了解现阶段青岛市蔬菜产业的经营模式,我们对青岛市多家蔬菜批发市场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这些批发市场中54%的是属于批发商,34%的是属于零售商,9%的属于农户种植直接去市场卖,仅有3%的是生产企业链接市场出售,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青岛市蔬菜批发市场大部分是批发商在出售蔬菜,零售占小半儿,农户直接出售和生产企业链接市场所占份额十分少。
市场中43%的采用的是农户―产地批发商―销地贩销商―零售终端的销售模式,31%的采用农户―贩销商―销地批发商―零售终端的销售模式,11%的采用的是农户―贩销商―零售终端的销售模式,其余的15%采用农户―合作组织―加工企业―零售终端的销售模式。
调查中发现有25%的人采用的主要销售渠道是在农贸市场出售,25%的人选择的主要销售渠道是供给加工企业或零售商,只有5%的人有选择网络销售渠道,45%的人还是选择的主流的批发市场销售。
1、接下来,我们了解下批发市场中商贩们对蔬菜价格的看法,调查的人群中大多数人对蔬菜的价格不满意,普遍认为价格较低,而少部分人则对蔬菜的价格比较满意,认为蔬菜的价格已经足够高。有四分之三的人表示近年来的收人状况不稳定,其余的人则是一半是在递增,一半在递减,这正体现近年来蔬菜的价格由于种种原因不够稳定,导致他们的收入不稳定。
二、青岛市蔬菜产业经营模式的问题
从调查的青岛市蔬菜产业经营模式的现状来看,青岛市的蔬菜产业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调查的批发市场中绝大多数的是批发商和零售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菜贩子,只有极少数的是农户或者蔬菜生产企业直接到市场出售,经营模式方面,大多数还是采用主流的农户―产地批发商―销地贩销商―零售终端和农户―贩销商―销地批发商―零售终端的经营模式,其中涉及加工企业的模式所占比例较少,这无疑就会多增加了一个环节,就会多出这一个环节的费用,导致运营成本的增加,利润的减少。可以看出青岛市的蔬菜产业经营模式上还是相对较为落后,现在较为先进的加工企业链接市场的销售模式还是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的发展。
在销售渠道方面,农贸、批发市场仍然是市场的主流,只有极少数的商贩采用网络销售渠道,为此我们调查了为什么当下时兴的网络销售和电子商务平台为何不受欢迎,调查中发现80%的人认为蔬菜的网络销售不可行,因为蔬菜属于易变质品,需要长时间的保鲜,但是当下的物流水平并不是很高,物流成本也相对较高,选择网络销售的话成本势必会上升,并且现在市场上大部分商贩的文化水平不高,难以操作复杂的电子商务系统,这又暴露了青岛市的蔬菜冷链物流发展的并不是很完善,技术上难以支撑网络销售的高要求。
在蔬菜价格方面,政府难以保证蔬菜价格的稳定,政府相关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太少,导致源头上蔬菜的生产,过程中蔬菜的运输,都太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再加上各种收费环节多,税收高,所以蔬菜的价格非常不稳定,商贩的收入也非常不稳定,他们纷纷表示急需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政策优惠和对市场的开拓。
三、青岛市蔬菜产业经营模式的改进方法
1、首先应该经营模式上做出重大改变,改变当下主流的农户―产地批发商―销地贩销商―零售终端和农户―贩销商―销地批发商―零售终端的经营模式,代之以较为先进的加工企业链接市场的销售模式,减少整个供应链的环节,减少中间成本,提高利润。发展农超对接,企业+基地模式,直供直销社区等较为先进,有发展潜力的经营模式,开展新思路,多创新大家支持、认可的经营模式。
2、增强全民综合素质,提高全民科技文化水平,当下时兴的较为先进的网络销售渠道,易受商贩知识水平的限制,目前利用网络销售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主流,不加强此方面的推广力度,势必会跟不上蔬菜产业发展的主流,开展相关的学习辅导班,提高商贩对网络销售的认知程度,积极鼓励商贩采用网络销售,尽快完善相应的网络咨询中心,弥补商贩们知识和技术上的不足。
3、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稳定蔬菜的市场价格,提供相关的技术、资金支持,最大程度的开拓市场,做好市场的规划,提高市场的利用率,建立政府和市民沟通的桥梁,最大程度的满足市民们的需要和要求,提高政府公信度。
随着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逐渐深入,电影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分支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钻石模型,结合电影产业本身具有不同于货物贸易的特性,提出从融合的角度,借助新媒体发展的契机,增强外贸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电影业;钻石模型;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001-02
1 选择波特钻石模型的原因
电影行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与文化创意具有相同的特性,正是这些特性决定了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更适用于此。
(1)电影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的行业,特别强调人力资本等高等要素的培育。没有长期的专业培养和教育,是不可能从事电影行业的创造性的工作的。电影行业又是一个特别强调创新的行业,而这正是迈克尔・波特理论的核心,波特认为创新是形成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
(2)迈克尔・波特强调企业组织与结构的变化和企业的竞争欲望与创新冲动对竞争优势的作用。电影行业恰恰就是一个特别强调创新冲动和标新立异的行业,没有创新冲动和标新立异,就没有创意和文化。
2 电影产业钻石模型分析
2.1 生产要素
(1)融资结构不够完善造成资金要素缺乏。当前中国电影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以股本融资为主,融资额度有限。同时,中国电影融资的担保体系相对不完善,小额投资、私募资金和间接的融资所融合的资金很难得到回馈和保障。
(2)银幕数量增长迅速。数字银幕、3D银幕、IMAX银幕都是整个电影产业技术革新的具体表现。中国数字银幕迅速增长,2012年总量达到13118块,位居世界第二。
(3)专业电影管理人员缺乏。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不仅仅是影片本身的竞争,更是管理人员素质的竞争。目前电影业管理人员在专业性不强,在国内市场过度营销,不正当竞争,在国际市场不熟悉国际市场运作模式,不擅长电影的国际营销流程,又不能清楚分析电影观众的消费心理,严重阻碍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4)新生代导演数量缺乏。目前国内少数创作者对影片商业性的理解仍然片面,以血腥、暴力、恶搞和低俗为噱头,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现象还未能杜绝。在国际上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导演为数不多,青年电影创作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和品牌效应。
2.2 需求要素
纵观中国的国内电影市场,自身需求基数较小,但增长迅速,趋势向好。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有消费能力的人群还在持续增加,这表明中国的电影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巨大,国际市场需求情况却不容乐观。近年来中国“功夫片”在国际市场广受欢迎,但类型过分单一,热潮之后难免显得后继乏力。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审美预期、语言等方面的差异造成解码失真,使中国的电影影片在国际竞争中产生较大的文化折扣问题,导致目前国际市场需求十分有限。
2.3 相关及支持产业
相关及支持产业是指国内是否存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
(1)衍生品行业。
电影产品制作周期较长、影片前制、拍摄和后制中的复杂性、分散性的特点,决定了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其他相关产业配合与支持。但相关及支持产业一直是中国电影产业的薄弱部分。2013年全国电影产业总收入达到276.8亿元,其中票房收入217.7亿元,非票房收入45亿元,非票房收入占比仅1/8,与美国非票房收入占比2/3相比,仍然处于小规模发展期。
(2)产业园区建设。
目前中国主要的十大影视基地,如横店影视城、上海影视乐园、中山影视城等。这些影视基地对中国的电影事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已知的十大影视基地外,目前中国已经立项通过审批的影视基地有110余家,除此还有很多在建的项目和计划建设的项目。而新建影视基地中,95%的项目投资过亿元,总投资约500亿元。
但在国产影视剧的粗制滥造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先前建设完毕的不少影视处于亏损状态下,中国的“好莱坞”、“华莱坞”真正能够做到名副其实的并不多。在中国电影市场不断壮大、电影产业不断扩大的条件下,众多“影视产业园”如何能够真正挑起中国“好莱坞”的重担,尚需时日。
2.4 企业战略及同行业竞争
(1)企业战略方面。
电影制作企业通常存在大片扎堆儿恶战、影片主题单一,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导演、演员人才稀缺,人文精神缺失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电影产业化发展的不成熟表现。另外,国产电影存在对中国的文化品质和特色不重视,盲目地模仿好莱坞的高科技和娱乐性,而丧失本国文化特色和底蕴,丧失真正的竞争优势。
电影相关企业战略结构不合理。缺乏国际化的市场营销观念及方法,没有把电影产品看成一种商业产品使得中国电影产业无法赢得更多的国际市场,是电影相关企业在营销的观念上的重要缺陷。
(2)同行业竞争方面。
在电影发行和放映方面有一定程度垄断因素存在,但具有全国性垄断势力的大院线还没有形成。在电影发行领域,内地发行公司约300家,民营企业占90%,外资目前仍不被允许参与电影发行环节。如表1所示,中影集团、上影集团、华谊兄弟、博纳影业、光线传媒、等排名前10位的公司占据了发行市场80%以上的份额。
表1 2011-2012年发行主体市场份额占比
中影华夏华谊光线博纳美亚华乐视安乐星美其他
201138.624.32.04.28.11.60.10.21.119.8
201242.025.69.36.33.32.51.51.21.07.3
数据来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在电影放映领域,万达影院、中影星美、上海联合等10家院线排名前十位,且近三年排名基本无变化。目前中国现有国有电影发行单位2000多家,拥有境外影片全国发行权(无进口权)的公司有两家,分别是国有独资的中国电影集团发行公司和由19家国有电影股东单位组建的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拥有国产影片全国发行权的国有制片单位31家。
这几家公司几乎垄断了中国内陆的整个电影市场,其他的电影公司都是一种小而散的模式存在,跟上述几个大的电影经济公司相比基本上没有竞争力,垄断的存在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
2.5 政府扶持
纵观任何一个电影事业发展良好的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等,其政府的支持无一例外的成为产业良性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
为支持国产电影的海外拓展,2004年广电总局批准成立中国电影海外推广中心(后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同时,近几年广电局以及国家电影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频繁推出政策,给发行、放映方以补贴,如《关于返还放映国产影片上交电影专项资金的通知》、《广电总局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进资本投资广播影视产业的实施意见》等。
但是应该注意到,由于中国电影行业起步较晚,相关政策仍不健全,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目前补贴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电影主管机构对电影行业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意识形态导向、价值观导向层面,而对电影业作为文化服务贸易的重要产业以及其出口的重要潜力认识不够,重视不足。
(2)中国版权制度建设仍有待加强。如中国的《让子弹飞》在国内上映3天就出现高清盗版,海外也已出现盗版,这样就很难有下游市场开发。国外有惩罚性赔偿,但是中国没有,只有损失赔偿,令人望而却步。中国版权制度建设任重而道远。
2.6 机会
(1)数字化是近年来引领电影变革的核心技术。当前,全球的很多影院都拥有2K、4K、IMAX、3D、IMAX3D等5种数字放映技术。这些新科技的引入改变了电影产业原有的结构,体现在电影产业制片、发行和放映等环节上。制片环节来说,数字化提升了整个流程的效率,降低了成本,为创新生成提供了更多时间与空间上的保障;发行环节上,原有的发行渠道被拓宽,有限电视网络、宽带网络以及卫星传输成为了新的放映渠道。
(2)视听新媒体,以及随之涌现出的视频网站成为电影业重要窗口和延伸。目前土豆网、酷6网、搜狐视频、爱奇艺、豆瓣电影、10多家电影网站,已成为电影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上的重要传播平台。
(3)合拍片数量增加,为国际市场进入提供契机。近年来,西方一些电影发达国家的合拍片比例都很高,如英国达60%以上,意大利达40%以上,法国也逼近40%。全球化背景下,合拍是大势所趋。合拍电影为中国电影走出国门创造机会。中国2009年至今,每年立项报批的合拍片数量在60部左右;2009年至今,中国的合拍片数量已经连续两年保持了10%的数量增长比例,2011年甚至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30%。
(4)海外并购。中国电影企业也开始借助资本运作进入国际电影市场。2010年橙天嘉禾娱乐集团宣布以1.94亿港元(2500万美元)收购好莱坞传奇影业公司3.3%的股份,成为首个入股好莱坞影业的中国公司。2012年大连万达集团和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国AMC影院公司签署并购协议,并购总交易额26亿美金,之后还将投入5亿美元运营资金。万达收购AMC公司后,将同时拥有全球排名第二的AMC院线和亚洲排名第一的万达院线。
3 对策
针对提高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主要分为三个层面:政府、行业协会层面,中间层渠道,核心层为电影产品层面。
3.1 政府、行业协会层面
政府职能需要转变,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为电影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参与GATS、RBFS等国际服务贸易谈判,为中国电影业发展争取主动,尽量营造一个健康、宽松的宏观环境。
(1)对前端制作方面:进一步强化信息透明度,及时披露审片标准,避免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扭曲和曲解,以避免制作核审过程中影片的自我现象。多鼓励创新,鼓励电影作品的多元化发展,丰富电影类型,协助、支持青年电影制作人的成长,并将相关补贴用于此。
(2)对后端发行和放映环节:对于这些盈利性环节,让市场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政府在这一环节的角色是监督管理者,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遏制票价乱象。不断
提高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深入,知识产权保护已经从传统版权保护扩大到了在线内容盗版问题。
3.2 渠道层面
在传统渠道构建方面,通过海外并购和合拍电影等方式,进一步拓展传统受众范围和传统渠道规模。利用借船出海办法,充分利用海外资源帮助电影产业提高渠道竞争力。
在新渠道构建方面,抓住新媒体的发展机遇和三网融合的契机,凭借电影产业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借助各种方式进行产业链横、纵向并购以及跨行业合作,如电影频道走出去、并购海外在线视频公司等,从而达到宣传中国文,减少文化折扣问题的目的。
3.3 电影产品层面
针对目前电影产品自身竞争力不足影响海外推广的问题,需要通过人才战略来解决。
(1)培养现有青年导演、编剧。进一步实施青年导演、编剧等扶持项目,给青年电影人才成长机会,支持新锐导演、新演员面孔参评国际奖项,提高国际辨识度和国际知名度。
(2)加强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力度。目前国内电影类专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对电影行业的经营、管理、宣传、推广等很少涉及,也是导致相关专业人才难求的原因之一。
(3)吸引复合型人才。吸引财经、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优秀人才进入电影产业领域,重点坚强创作、技术、经营、管理等各类专业交叉培养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4)引进海外高端人才。注重海外创意、研发、管理、经营等高端人才的引进。
参考文献
[1]Akbar Marvasti and E.Ray Canterbery,culture and other barriers to motion pictures trade[J].Economic Inquiry,2005,43(1):39-54.
[2]Marshall Reinsdorf and Matthew Slaughter,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and Intangibles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0.
[3]张庆威,吴国蔚.中国去工业化问题研究与展望[J].国际贸易论坛,2012,(3):62-66.
[关键词] 健康体育产业 经营 模式
一、前言
健康体育产业经营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将更多的人吸引到健康体育运动中来。因此,能否正确理解健康体育产业经营本质,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类自身的现实生活水平和未来的生存质量,也间接地反应出能否体现出健康体育产业经营所包含的未来社会价值。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在健康体育产业经营的经济利益中,还体现着回报社会的特殊价值特征。这是健康体育业经营区别于其它体育产业经营的根本所在,也是健康体育产业经营的社会目标或社会价值的主要体现。因此,研究构建健康体育产业经营的模式及类型,对加强完善我国体育产业的经营管理,促进我国健康体育产业快速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发展健康体育产业的市场规模
健康体育产业,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时代的高速发展,以不断增长的社会物质基础为前提,以健康和体育两大产业的有机结合为条件,以广泛的社会关心和国民的共同参与为支柱,在20世纪7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一种特殊体育产业。我国健康体育产业的市场规模,由于竞技体育产业(职业化)优先发展的地位,一直没得到应有重视和发展。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外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才开始起步形成一定的规模。从前景分析,还是很有发展空间的。
我国现在共有大中小学生约9400万人,如果将他们每年直接用于体育消费的支出以100元为基数,并以20%递减,即中学生80元,小学生60元计算,我国学生的年体育消费市场规模即可达到75亿元左右。如果按20%递增,则可以达到113亿元左右。1998年,全国健康体育器材销售中个人购买率已经达到了50%。天津市健康体育器材的个人购买率已经达到了70%。广州市健康体育器材的个人购买率已经达到了80%。上海市家庭健康体育器材当年营业额提高了200%。全国健康保健食品的年增长率高达10%以上。有偿提供体育设备设施和体育指导等健康体育产业营业额,实际上占到了体育系统内部经营创收活动总营业额的70%左右。但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健康体育产业界定标准,一些项目是属于文化娱乐产业,还是属于健康体育产业、竞技体育产业、休闲体育产业,尚在争议之中。但以上的数字,已经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健康体育产业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反映出我国老百姓对健康体育的关心程度和参与健康体育消费的热情。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消费向着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带动消费结构升级,用于健康体育消费的支出将大大增加,这为发展我国健康体育产业市场奠定了基础。
80年代,我国健康体育最为流行的可以说是传统的中华“气功健身法”。而这时的年轻一代已经开始注重了对形体美的追求,减肥药、减肥茶等等在市场上随处可见,健美中心、康乐中心等也红红火火。到90年代,健康体育产业的最大发展是引进了先进的健身娱乐设施和先进的健康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理念与方法。例如:保龄球、高尔夫球、台球、攀登等健康体育项目,人体健康成份分析仪和各种多功能健身器材,俱乐部会员制等。许多健康体育企业在经营形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基本保持了与世界的同步发展。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种发展也能反映我国健康体育产业的市场规模。另外,还有学校健康体育产业,社区健康体育产业,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健康体育产业的市场规模。
三、发展健康体育产业经营模式
健康体育产业经营模式,是健康体育产业经营研究中的重要部分。但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对健康体育产业经营模式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客户”或以“客户”为中心进行的研究,对模式的研究非常少。成熟的俱乐部制度已经成为全世界通用的健康体育产业的一种固定模式。而本文所研究的健康体育产业经营模式,则是对健康体育产业经济划分基础上构建的。
1.根据健康体育产业类型理论划分我国健康体育产业经营
健康体育产业是健康产业和体育产业的最佳结合。在健康体育产业中,既有体育产业的成份,也有健康产业的成份。健康产业和体育产业结合产生的健康体育产业经营市场主要有以下几种:健康体育服务产业经营;健康体育用品产业经营;健康体育空间设施产业经营;健康体育空间设施经营管理产业经营;健康体育相关流通产业经营;健康体育相关产业经营;健康体育产业经营。
2.根据健康体育消费对象特征划分我国健康体育产业经营
(1)以大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学校健康体育产业经营
(2)以企事业单位职工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为主要对象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的健康体育产业经营
这两种类型的健康体育产业经营,国家健康体育发展事业和社会健康体育福利事业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模式,占有主要指导地位。因此,作为带有明确健康体育事业性质、拥有特定对象的健康体育产业经营,如何保证维持自身产业正常运转的经济利益,如何保持相对的经济利润?如何测算经营的经济价值,它与社会福利事业的产业化经营有何不同等等,都是顺利经营必须研究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3)以一定范围内居民为主要对象的商业性健康体育产业经营
这是健康体育事业发展不足的一种补充形式,也是满足各阶层不同健康体育消费需要的一种较为完全的商业,一般都以社区作为发展和经营依托。但是,因为健康体育产业自身拥有的特殊社会功能,从提高未来人类自身素质和提高未来人类生活质量的思想高度理解,政府是否应该给予一定政策上的扶持或经济上的帮助,是现阶段能否规范我国健康体育产业市场经营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4)以全体国民为主要对象的社会福利事业产业化经营
这是根据经济发展时期,结合社会发展实际需要最近提出来的理论研究课题。西方国家虽然也曾提出过这个问题,因为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基础,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社会福利事业的产业化经营,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时代,还是高龄化人类社会发展高峰时期的即将到来和随之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都已经预示,这是世界未来健康体育事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健康体育产业经营的一个伟大的世纪课题,它将给产业经营理论带来一次革命性的变化。
(5)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体育产业经营
3.根据体育产业经营项目和经营内容的构成形式划分我国健康体育产业经营
(1)单一型健康体育产业经营模式
单一型健康体育产业经营模式,主要是指以单一的健康体育项目或提供单一的健康体育服务为主的健康体育产业经营模式。例如:骑马、高尔夫球、保龄球、登山、乒乓球等项目的俱乐部,只提供健身器械或只提供健身场地的企业。
(2)综合型健康体育产业经营模式
综合型健康体育产业经营模式,主要是指同时综合多种健康体育项目和多种健康体育服务的健康体育经营模式。例如:集提供健身器械、健身场地和健身活动指导、球类活动、游泳活动、武术活动或其它健康体育相关项目等为一体的健康体育中心、会所等。
4.根据健康体育产业主体经营场所和人群密集区域的距离及消费能力划分我国健康体育产业经营
(1)距离居住地4公里左右的日常生活消费健康体育产业经营模式
(2)当天可以往返距离的普通消费健康体育产业经营模式
(3)需要提供食宿等综合服务的高档消费健康体育产业经营模式
虽然以上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经营类型划分方法,但是,所有这些划分具体在健康体育产业经营实践中,大都是通过“会员制”的经营模式来操作的。
5.学校健康体育俱乐部经营模式
学校体育属于健康体育的大范畴之内,随着学校教育收费制度的实施,虽然学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暂时还没有明确,但我国的许多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早已经开始了学校体育产业化实践,且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开展什么体育项目或组成哪种形式的俱乐部由各学校根据自己的体育空间设施、体育服务指导力量(师资)等具体情况自行选择决定,因而产生了以下各种不同形式的俱乐部。
6.社区健康体育产业经营模式
我国的社区体育产业目前正处于发展时期,暂时还没有形成固定样式和成熟定型的社区健康体育产业经营模式。但是,“无私奉献不是无偿奉献”理论的导入,无私奉献活动的有偿化发展,给社区体育产业化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例如:组织健康体育活动,社区只承担场地、指导、组织服务等方面的费用。而活动过程中水、电等实际消耗品费用,则由参加者共同分担。
四、建议
通过对以上各种健康体育产业经营运作模式的分析与构建,围绕“未来社会要求现代化的人必须具有科学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全新的知识能力和健康体魄;科学的生活态度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这一目标。更应大力发展健康体育产业,可以说是弥补我国现阶段健康体育事业发展不足的一种最佳方法。保证国家健康体育发展事业、社会健康体育福利事业、健康体育产业三者的协调发展,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健康体育产业经营。这也就是说,我国的健康体育产业发展,首先要加强健康体育产业经营的理论研究,建立完整的中国健康体育产业经营理论指导体系,在准确了解并掌握我国健康体育产业经营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国情的健康体育产业经营政策,才能把握健康体育产业经营的正确方向。为此,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理论研究队伍
2.必须深刻理解健康体育产业的价值和内涵
3.要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4.必须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5.要把握未来健康体育产业与健康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
6.要改变目前的经营策略和经营指导思想
7.加强我国农村健康体育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对健康体育产业发展背景的初步探讨[J].学院学报,2000(4):59~64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经营组织模式 优化设计 河南省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河南省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经历了探索、繁荣、战略调整三个阶段,并摸索出了“经纪人+农户”、“企业+合作组织+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各种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但是,现行各种模式并不完善,运作效率并不高。为此,本文对现有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提出了适合河南省实际的组织模式和设计方案。
现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分析
(一)“经纪人+农户”模式
“经纪人+农户”模式并非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时期才出现,而是在生产力有所提升,导致剩余产品出现,农产品成为商品时出现的一种模式。因此,它是最早、最简单的一种模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开始专业化、分工不断细化,经纪人就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根据自己掌握的市场信息,专门从事农产品贸易。经纪人直接面对市场和农民,搜集市场信息,连通消费和供给,通过与农民协商、谈判,收购农产品并投入市场销售,从中获取利润。一方面使农民不用担心销售问题,进而专心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繁荣了市场、满足了消费,同时推动农业产业化可持续进行。
该模式的优势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成本低廉。由于该模式的参与者和构成要素都十分简单,所以其所花费的成本很低。第二,结构简单,形式灵活,农民容易接受。由于经纪人经常与农民交往,相互之间较为了解,容易实现交易。同时,经纪人经常在市场第一线,把握、搜集信息能力较强且反应较快。第三,农民和经纪人分工明确,有利于推动产业化的深化发展。
该模式的弊端表现在:第一,参与者之间关系不稳定,合作的随机性强,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阻碍交易。因此,这种合作关系较为脆弱。第二,经纪人多以个人或小团体为主,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活动范围不大,收集信息能力有限,这会影响到农产品销售的顺利实现。第三,该模式中分配模式不易实现公平,容易出现道德风险。经纪人可利用掌握的信息优势在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获取更多利益。第四,该种模式中经纪人大多不具备产品深加工能力,收购回来的初级农产品大都直接销售出去,没有通过加工使其增值。
(二)“企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
该模式与第一类模式相比而言,其组织更严密,运作更规范。合作组织是为适应专业化分工而组建的组织,目的是连通农业生产上下游,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使得加入其中的农户和企业建立起较为紧密的利益联结,使交易成本内部化以降低交易成本。同时,通过单个农户的联合来扩大生产规模进而实现规模效益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最终让产生的收益在组织成员当中分配。合作组织的功能是多样的,可以负责销售、采购、农资采购、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
该模式的优势有三个:第一,该模式组织规模较大,容易实现规模经济,有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强组织成员的市场谈判能力。同时,有利于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第二,由于该模式中的合作社是通过契约关系而组建,所以,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较为稳定,有利于产业化的长期发展。第三,该模式在利益分配上相对公平,参与者都能按贡献获得相应的收益。但是,该模式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比如,该模式中的合作组织对参与者的约束力较弱。如果参与者的某方出现违约,其惩罚措施是十分有限的。再比如,由于在该模式中企业处于强势地位,单个农户很难在谈判和利益分配时获得和企业相等的地位,所以可能会成为企业用来剥削农户的工具。
(三)“企业+(基地)+农户”模式
该模式是农业龙头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建立专门的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统一产品质量,提高其稳定性。由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产前种苗的培育,产中的技术指导,最后按照合同协议价回购加盟农户的农产品。
该模式的优势是以契约的方式将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结合在一起,扩大了经营规模,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维持了相对产前稳定的供求关系,大大减少了各种事前环节的交易成本。但是,该模式的弊端也很明显:第一,参与双方地位不平等。由于农业龙头企业在资金、组织、信息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使得处在弱势地位的农户容易受到压迫。第二,无论公司与农户是否签约,一旦市场价格与合同执行价格出现差异,双方都有违约的倾向,影响双方的长期合作关系的稳定性。第三,农业龙头企业管理数量庞大、水平参差不齐的小农户,管理和监督的成本非常巨大,原材料质量控制上也不容易把握,导致产品质量的不稳定。
现有模式面临的共同缺陷与难题
在农业产业化生产中第三种模式在河南省应用比较广泛。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模式就是适合农业产业化的最优模式。不论是普遍采用的模式三还是其他两种模式,它们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缺陷,具体表现如下:
(一)参与者之间道德风险问题
不论是以上三种模式的哪一种形式,维系模式参与者关系的纽带都是契约或者说是订单,并不是利益协调一致、组织紧密的单一生产经营单位。由于相互独立经营,所以,当利益分配出现矛盾时,就会影响到组织模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不论是农户还是企业,他们作为“理性人”,其行为必然是趋利避害的,在交易过程中一旦发生不利于自己的情况,受到利益最大化原则的驱使,其违约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具体来看,对于企业来说在整个经营模式当中它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和农户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所以,企业为了谋求自身更大利益,会利用信息、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压榨农户来转移自身风险。对于农户来说,农民虽然可以通过选择龙头企业来决定由谁合作,但这只是经营的形式的变化而非本质的改变,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他们通过欺骗等机会主义手段争取更多利益就不可避免。所以,双方都存在违约的倾向,影响三种模式的长期稳定性,阻碍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推进。
(二)参与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原理表明,掌握信息较少的一方倾向于选择质量次级的产品,即所谓的逆向选择,最终导致次品充斥市场,高质量的产品却无法生存,形成“双柠檬市场”问题。在农资市场,单个农户无法承担搜集信息、比较、谈判等成本,往往依据价格购买质量较次的农资,不但影响农业产品的生产而且影响农资市场正常的发展。在农产品市场上,消费者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由于消费者掌握的信息有限,他们很难准确判断农产品质量的好坏,容易陷入到“双柠檬市场”的问题当中。最终,农业产业化上下游的不畅会阻碍农业化的发展。
(三)参与者之间利益分配问题
在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中,利益分配存在不公问题。处于中端的农户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很容易被替代的,不具有垄断性,所以在利益分割时受益最少。由于在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具有优势,农业龙头企业往往控制着上游种苗的培养、农资的提供和下游农产品的深加工、运输仓储和销售网络,在利益分割时受益最多。长期来看,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威胁到产业化组织的正常运作。
(四)农产品质量控制问题
农业产业化三种模式的设计上,在生产环节都是由分散的单个农户来完成,这样容易出现规模效应。农业生产中,有很多资产都具有专用性的特点,通过小农户的联合生产就可以降低成本提供生产效率。但是,由于小农户生产能力参差不齐,无法达到产品的标准化要求,产品质量的控制就成了一个难题。这些农产品由农业龙头企业收购回来后成为精深加工的原材料,它们的质量波动直接影响到最终成品的质量。即使拥有企业的技术指导,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农户为了自身更大的利益降低成本提供次品,以次充好的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还是较大的。因此,企业为更好的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只能在规模控制和质量控制之间做出选择,使得规模效应无法显现,影响了产业化的推进。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优化方案设想
本文根据上文分析,结合河南省实际,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优化方案,希望对以后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一)确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主体和组织结构
现行三种组织模式中的主导者是农业龙头企业或者农业合作社。这是由于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过程中,以家庭为单位的单个农户由于信息、技术、资金等因素导致的天然弱质性,使其不具备主导产业化组织运行的资格。而作为由农民自愿加入的合作社,由于其组织结构与企业相比相对松散,利益目标相对模糊,所以也不适合主导未来的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的、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现代化农业企业来主导是最合适的。从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组织结构来说,除了农业企业外,还应该包括:以土地入股的农户,由农户组成的合作组织,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金融部门和教学科研机构。
(二)确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运行机制
现行机制的脆弱性表现源于其内部联结和制约机制仅靠契约维持过于简单,双方都有违约倾向。因此,在未来模式设计中,需要以股份制的形式作为联结和制约双方的机制。现行模式从事农产品生产的主体是单个农户,原因是:一方面是企业想通过这种低成本扩张的方式迅速扩大规模占领市场;二是企业想利用单个农户的弱质性对他们进行压榨。但是,农户作为主体,由于能力差异,会造成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在未来模式中,农户应该退出生产环节,农产品的生产完全由企业来完成,而农户则以土地入股成为股东享受收益。这样既满足现代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还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未来模式的运行机制概述如下:在现行农业土地制度基础上,单个农民以土地入股成立合作组织,农户脱离生产成为股东享受收益、承担损失。由合作组织管理土地,寻找农业企业进行合作,维护农户权益。合作组织可以以提供土地的方式与农业企业组建新公司进行生产,也可以以委托的方式由农业企业直接生产。生产完全由企业来进行,采取产前、产中、产后上下游连通式全产业链经营模式,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既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凸显规模经济,又保持在市场的强势议价权,提高了经济利润,见图1。
(三)建立外部服务、评价和监督机制
在以股份制方式进行内部监督的同时,要建立一套外部服务、评价和制约机制以保障未来模式的良性发展。这主要是考虑到未来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初创期需要大量信息、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服务。另外,政府部门和其他组织需要从外部提供帮助和制约,对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进行监督、防止通过垄断而损害消费者利益。
参考文献:
1.王绍碧.农业产业化发展探析[J].现代农业,2008(1)
2.刘洁,祈春节.“公司+农户”契约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一个交易成本分析框架[J].经济经纬,2009(4)
3.徐忠爱.基于契约规制的农村经济组织模式研究[J].经济学家,2010(2)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云计算”有关原理的阐释,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几种“云计算”商业模式,并结合电信运营商在进行“云计算”运营时的优势与劣势,对电信运营商进行“云计算”运营的商业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供了几种运营模式。
关键词:电信运营商 云计算 运营模式
自从云计算的概念提出以来,学术界对其进行了不断深入地探讨,试图将其与当前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相结合;企业界也不断地将云计算的理念付诸商业实践。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预测,全球云计算的市场规模将从2008年的160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420亿美元,如图1所示。此外,根据预测,2012年云计算的投入将占IT年度投入的25%,到2013年则会占30%以上。Merrill Lynch则认为在2011年将会有1600亿美元的市场。
电信运营商在电信行业处于核心地位,一直保持着明显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整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运营模式。而设备提供商和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内容服务提供商则处于劣势。在原有产业价值链中,运营商独占巨大资源,掌控着各方利益点,但是其谋求发展的积极性也因此大受影响。电信运营业在全球都由政府严格控制,其商业模式是以运营商为核心的一条垂直生态链,上游是电信设备制造商和增值业务提供商,下游是用户。在网络融合的背景下,行业里的巨大商机吸引了众多行业外企业进入,运营商传统的主导地位面临着外来“侵略者”的巨大挑战。目前,移动通信用户数远远大于互联网用户。随着3G、4G时代的到来,无线通信的网络带宽将不再成为问题,把互联网搬到手机上已经是众望所归。互联网终端的固定性促使其尽快拓展无线网络业务,增加其灵活性,电信业的庞大用户群以及付费的习惯吸引着互联网加快与移动通信的融合进程。在这种情况下,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起来,并引起全球电信运营商的热切关注,电信运营商已纷纷开始涉足移动互联网数据业务,移动互联网必将成为全球电信运营商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但受限于体积和便携性,手机的处理、运算和存储能力的提升都是有瓶颈的。但是“云计算”的概念为此打开了另外一扇门。利用远端“云”的高速处理能力,即使手机本身性能不高,但只要满足与远端“云”的输入输出数据交换,便能得到理想的结果。我国3G牌照正式发放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全业务运营商,均已具备综合信息服务的提供能力。电信运营商要想继续保持在传统互联网时代的主导优势,担当起工商业信息化的核心平台和中坚力量的角色,云计算就是其开展ICT服务(指中国电信面向政企客户提供的集成服务,外包服务,非基于企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的信息互通、应用交互、协同处理平台应用业务等专业服务,知识服务和其他IT服务及应用业务)的有效手段。
电信运营商进行“云计算”运作的必要性
电信运营商若能及时把握云计算带来的机遇,将有助于缓解目前困扰运营商的以下几方面压力:
(一)摆脱沦为“通道”提供商的威胁
从运营商的外部环境看,像APPLE、Google、微软等IT和互联网企业正在不断蚕食运营商的固有领地,原有的电信业务领域逐渐有越来越多的“新加入者”,通信产业的利润正逐渐向IT领域转移。这些“新加入者”带来的并非传统的语音增值业务,而是一种和传统电信无关的业务或者服务,他们所需的仅仅是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网络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若电信运营商不奋起应战,谋求转型,开拓新的业务模式,增加收入来源,极有可能面临沦为“通道”提供商的危险。而借助云计算实力,运营商可以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超越“通道”提供商的作用向基于互联网应用的业务拓展,将自身置于云计算价值链之中。
(二)促进网络结构的优化和整合
如何对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和整合,是所有运营商高度关注的问题。云计算可以让运营商在基础网络之上按需扩充计算能力,这种灵活性促进了解决方案的快速提供,允许运营商根据需求大小弹性使用相应的基础网络,还能根据市场变化与时俱进地推出新业务。移动通信、宽带网络、开源技术以及Web2.0等,所有这些都使按需业务更加可靠也更加经济。和企业各自独立的计算机系统比较,云计算系统可以储存更多的数据,可以在节省系统处理能力和桌面软件所需要的硬盘空间的同时为运营商提供无限量的业务接入。
(三)提高数据中心(IDC)运营效率
电信领域虽然已经自然形成了许多数据中心(IDC),但基础架构也变得异常复杂,原来每增添一个新应用就部署一套新系统的方式不仅投资巨大且很难管理。一方面,伴随业务系统的增多,电信运营商对基础架构的控制力和选择能力在弱化;另一方面,设备的运行效率并不高,忙闲不均,影响整体效率。数据中心的运作成本通常接近整个IT预算的25%,如何以更加经济有效的模式来运行数据中心,对运营商意义非同小可。云计算数据中心可以削减对额外硬件、软件和设备的需求,还可减少服务器自动化、存储、操作系统、中间件提供和系统安全性这些成本高昂又耗时的功能。云计算数据中心模型具有更高速的创新性、可伸缩性和对企业核心功能的支持等,从而为运营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四)降低成本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双重成本
运用云计算技术可以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减少现有网络和平台硬件设施的数量,从而降低对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硬件的节省又能大大降低许多运营成本,例如机架占用空间、数据中心占地面积、制冷和能耗的大幅下降,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从产品生命周期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实现的成本节约。因此云计算带来的是资本性支出(Capex)和成本性支出(Opex)的双重下降。以产业合作模式可望将“云海”变为完成转型的“蓝海”。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云计算市场商机无限。云计算既为运营商向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电信企业降本增效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电信运营商进行云计算运作,将自身置于云计算产业链中应该成为运营商摆脱内外环境压力、实现成功转型的重要战略之一。
电信运营商进行“云计算”的优劣势分析
(一)电信运营商在进行“云计算”运作的优势
电信运营商本身拥有庞大的IT基础设施。电信运营商的运营支撑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客户服务系统都是非常庞大的。这使它可以在企业内部构建企业私有云,按照云计算的架构搭建平台,面向企业内部需求提供云计算服务,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大大降低投资和运营的成本。
电信运营商拥有庞大的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的IT基础架构的运行效率并不是很高,而且并不是7*24小时满负荷运转。这意味着其数据中心的资源存在闲置,利用率并没有达到最理想状态。电信运营商若将这些数据中心的计算资源打包成云计算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这是对其闲置计算资源的进一步开发,这是电信运营商一个不可忽视的新盈利点。
电信运营商比其他类企业更善于打造一条从终端到网络再到计算的完整链条。电信运营商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包括企业客户与个人、家庭客户;在规模化的可靠运营方面有丰富经验,具有良好信誉;具有面向企业的全套解决方案,从网络接入、业务提供到售后7*24小时的服务与支持;拥有强大的销售网络,实体、电子渠道、大客户精力直销遍布全国;全程全网,数据中心、机房遍布全国;作为互联网的管道商,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宽带与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因此,通过对于客户行为链条的整体支持,电信运营商所构筑的高度耦合的云计算价值链,将成为自身差异化优势的最明显体现。
电信运营商具备了提供“云服务”的条件。电信运营商完全掌握了网络接入层面的资源,加上所具有的大型数据中心的资源,因而在提供公共云服务方面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所有的公共云计算服务都需要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因此所有云服务的实现都必须得到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支持。若将云计算或公共计算服务比喻成自来水厂或电厂,则电信运营商就相当于掌握了所有的管道或者电缆。只有通过这些管道或电缆,最终用户才能使用上水和电。此外,电信运营商还具有电信牌照带来的通信业务优势、企业规模优势、品牌优势以及政府支持方面的优势。电信运营商常年来运营电信传统服务已经具备了其他企业所没有的经验,将云服务与目前的一些电信增值服务结合,将会得到最终用户的认可。
(二)电信运营商进行“云计算”运作的劣势
组织结构与文化方面的瓶颈。在过去语音业务为主的业务引擎下,电信运营商已经习惯了行业领导者的角色;在面对信息化业务转型中,传统的组织结构呈现不适应的特征,例如,层层审批、推卸责任的官僚作风,在日常工作中时有发生;在这种文化冲突下,容易出现产品升级缓慢,市场嗅觉不够灵敏的现象。
人才结构方面的不足。电信运营商已经习惯的语音业务市场,在客户方面不用做过多的解释,只要告诉客户每分钟打电话多少钱,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然后,企业的信息化高度复杂,不仅要理解客户企业的运作流程,还需要懂一些IT知识。而不少分公司的员工并不知道用何种方式向客户进行演示,甚至有些管理人员自己也不懂产品,因而无法准确及时地做出决策。
对企业运作流程不熟悉。在运营商规模优势凸显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由于社会包罗万象,行业众多。而电信运营商的云计算服务可以说是面向各行各业,因此这必定使他们无法深入大企业中,深入理解企业的内在运作流程。相对于一些IT企业,长期专注于某个领域,对同一行业的客户,有更深的理解。这体现在产品设计上,就表现为单靠运营商的自己的力量,难以开发出客户满意的产品。
战略调整不易。这也是规模效应带来的劣势。船小好掉头,IT公司可以敏锐根据市场反应调整产品。而运营商的战略一旦决定,要短期之内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
电信运营商的云计算运营模式分析
(一)电信行业的产业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概念由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1985年在《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
在产业链中,每个企业都处于其中的某一环节,一个企业要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各单元的联系构成的企业价值链,而且还取决于在一个更大的价值系统即上下游关联企业与企业之间联系构成的产业价值链中,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同供应商、销售商以及用户等价值链之间的联接关系。当前,电信行业的产业价值链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在电信行业的产业价值链中,用户是整个链条的中心,和三条链都有直接的关联,是整个产业价值链的目标和终点。用户通过终端才能接入移动互联网,由网络提供商提供网络接入服务,通过内容整合商或直接通过内容提供商达到上网的目的。
网络提供商为用户提供互联网网络的接入服务,他们拥有或运营移动通信基础网络。服务提供商提供移动互联网接入,服务和内容通过接入菜单提供给用户,用户按照数据量付费,服务提供商通过协议和计费系统向用户收费。
内容所有者自己拥有内容,可以直接扮演内容提供商的角色,也可以把内容交给内容提供商,更专注于内容的开发。内容整合商主要是把不同的内容整合到一个特定的网站(即门户网站)上,他们自身并不创造内容。内容提供商拥有可以访问的网站,但并不一定拥有内容,他们通过网站向用户提供可以使用的内容。用户也可以直接通过内容整合商或者直接获得相应的内容。
终端制造商主要负责产品的生产和研发等。而终端提供商扮演着零售商和制造商中间桥梁的角色,它可以是OEM委托方的商或者运营商。终端零售商将终端产品卖给消费者,他们可以是传统零售店,也可能是任何角色开展该项业务,这种角色的交叉并不带来价值链的交叉。
(二)电信运营商的运营模式分析
目前,世界上的电信运营商在发展移动互联网实践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运营模式探索前进,与此同时,关于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的理论研究也纷纷展开。根据运营商对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的控制程度,有人将运营模式分为围墙模式、管道模式和渠道模式三类。
围墙模式,如沃达丰集团在内的众多欧洲移动通信运营商。在这种模式中,网络、业务运营平台和内容都完全由运营商控制,电信运营商独占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上的所有环节。
管道模式,如欧洲移动运营商和记黄埔“3集团”(简称和黄3)。这种模式中,运营商只做网络接入提供商,只做数据传送,不参与价值链上的其他环节。
渠道模式,如NTTDoCoMo、SKT等。在这种模式下,运营商与价值链上的其他环节上的企业采取合作的策略。他们部分参与产业价值链上的其他环节,如网络自建、业务平台部分自建部分通过合作、置于内容部分则大部分是通过与众多的内容提供商合作的方式,自己只承担很小的一部分。
为了比较不同模式下运营商的总收益,这里从两个维度进行考虑。第一个维度是总体市场规模,即从总体产业价值链角度考察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可以产生的总收入;第二个维度是个体运营商在市场中所占的市场份额,将这两个维度的结果两者相乘,就可得出运营商的绝对收益,分析结果如下:
在围墙模式下,电信运营商由于自身实力有限,加上内容供应数量与质量、营销力度以及市场覆盖面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将会导致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无法做大,从而导致总体市场规模较小。因此,虽然个体运营商在市场中所占份额较大,但其绝对收入总额并不高,因此这是一种“小蛋糕*大比例=小份额”的运营模式。
在管道模式下,由于产业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都由相应的角色经营,各司其职,因而整个产业可以获得迅速发展,总体市场规模较大。但是,由于电信运营商只做数据传送,不参与价值链上的其他环节,因而只能获得数据流量费收入,在行业中所占比例很小。因此这是一种“大蛋糕*小比例=小份额”的模式。而且,更为严重的是,长此以往,电信运营商将失去在产业价值链中的核心地位,被逐渐边缘化。
在渠道模式下,电信运营商不仅保证了其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主导作用,而且由于采用了合作模式,因而齐心协力可以促进价值链的健康发展。因此,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使总体市场规模较大,而且电信运营商在行业中所占份额也适中,所以其绝对总收入较高。因此是一种“中蛋糕*中比例=大份额”的模式,符合电信运营商的利益。
电信运营商“云计算”商业模式选择
在云计算环境中,云计算并不是针对特定的应用,而是在“云”的支撑下可以构造出千变万化的应用,同一个“云”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这使得上述产业价值链中终端制造商、终端提供商和终端零售商的作用变得无足轻重。此时,其产业价值链如图3所示。
基于以上对电信运营商进行云计算优劣势的分析,结合对其产业价值链的分析,可以发现,电信运营商采用渠道模式,进行产业合作,能使其发挥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主导作用,在行业中获取较大利益。
为此,电信运营商可尝试从以下三种云计算运作模式中进行选择:
搭建平台级的云服务群,向IT公司出租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带宽。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运营牌照,运营商可以建立出庞大的“计算云”,并提供手机通讯接口。IT公司可以把精力放在客户研究和程序编写上。IT公司销售的是云服务。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选购云端的软件类型、流量带宽、计算能力以及存储空间。这个模式是划时代的,现在小IT公司也可以向用户提供了。而且,由于运营商提供了良好的通讯端口,云端的软件可以很好地与手机终端进行整合。低廉的资金门槛和丰富的功能,可以激发出IT公司更多的创意。
IT公司围绕运营商提供的技术规范开发应用,销售给运营商或采取业务分成。在这个模式下,运营商是销售的主体。运营商负责规划行业发展的策略。在运营商指导下,IT公司开发适合各行业应用的软件。经过评审合格的软件,纳入运营商的统一销售体系。IT公司一般会以业务分成的方式,从中获取产品收入。在这个模式下,IT公司与运营商捆绑到一起,因此在宣传、销售、售后服务中会一起出力。当然,IT公司也可以向运营商一次性出售软件版权,这种一次性买断的方式,会比较集中在封闭式的、阶段性的产品应用中。一旦出售完成,后期的持续开发将有可能转移到运营商的手中。这种模式强调的是运营商为主体,因而整体的品牌也会以运营商为主。
面向IT企业、行业客户出租云服务。这种属于混营模式,综合了模式一和模式二的特点。运营商依照自有优势,自己开发一部分的基础应用,可以单独销售;也向IT公司出租云平台;也可以把云平台出租给企业客户。这种模式,业务类型比较复杂,比较考验运营商的运营能力。
参考文献:
1.省略puter.省略/Computing Now/homepage/mostread/MostRead-CO-Cloud Computing Prime Time.pdf
2.吴吉义,平玲娣,潘雪增,李卓.云计算:从概念到平台.电信科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