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学理论基础范文

艺术学理论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学理论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艺术学理论基础

第1篇:艺术学理论基础范文

建构主义理论是在多种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形成,是以一定的科学理论的发现和发展为前提,有一定的哲学渊源和心理学的基础。

一、建构主义直接产生于科学的发展

1,自生产理论

智利生物学家马图拉纳1984年和瓦雷拉合作发表了《认识树――人类认识的生物学根源》这部著作。他们从“自生产”理论角度去寻找人的认识和知识建构的生物学根源,试图找到一条新的途径来解释生物活动和关于认知问题。

传统的达尔文生物学思想认为,在自然世界中适者生存,一个生命体只有尽可能完美地与环境相适应才能继续生存。生命个体的发展完全被动地依赖于客观的外部世界。然而,马图拉纳和瓦雷拉所代表的系统的生物学认为,事实上并不完全这样。这种“客观的”真实实在是不存在的。包括人在内的生命系统在内,当自身的生命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具有自己去创造世界的自由,并非仅仅对预先确定的环境作出反应。因此,生命个体作为主体在创造性的进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马图拉纳的认知生物学的认识论观点主要有:①关于认识与行动的关系:马图拉纳认为行动就是认识,认识就是行动。②关于观察问题:马图拉纳认为“我们看不见我们看不见的东西”(Matu-rana/Varelal987);“人仅仅看到他所相信的东西”;“所有的话是由一个观察者讲的”(Maturana/Varelal987,S,148);“一种行为方式的成功或者失败,总是由观察者所确定的期待来定义的”(Matu-rana/Varelal987)。③关于结构决定等问题:马图拉纳认为“去影响另外一个人的行为或者有目的地确定使另外一个人实现了什么,这是不可能的。您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去‘激扰’(摄动)某人。在另外的随时实现的总是从它的结构中得出的结论”;“人从不能通过与一个结构决定的生物的相互影响去规定在他那里进行了什么。人仅仅能够引起结构的变化,即随时通过结构自己来决定”。

2,自组织理论

自从Matucana和Varelal976年提出自组织理论以后,其影响波及所有的学科领域,建构主义理论不仅将自己植根于自组织(self-producfion)理论,并从其中得到证实。

“所谓自组织是系统在没有外界关于系统内部模式的任何现成信息输入的情况下,通过适当的物、能、流自发地形成某种时间模式、空间模式或时空模式”(宋抗军、施禧新,1996年)。自组织指的是生命个体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无需接受外部指令而自行产生的特定的有序结构的过程。自组织是系统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趋向于某种预先确定状态的特性,是指事物可能造成的某种状态。自组织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自我推动,二是自我拉动,三是自我趋同(赵凯荣,2001年)。

自组织是自发自觉的过程,是系统本身各种因素组织起来的走向,是系统固有的一种演化发展的能力。系统自组织的必要条件和边界条件(即开放和远离平衡态)出现的时候,一个系统的要素按彼此的相干性、协同性而形成某种特定结构和功能。正如复杂有序的世界是从简单的单细胞发展而成,自组织不是按系统内部或外部的指令完成的,而是自动的组织化、有序化和系统化的。只要通过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而组织成有序结构,都是自组织。但是,自组织也不是仅靠内部因素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自组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系统的反馈机制。因为系统在到达预定目的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干扰,即受到自身非线性作用和外界环境的扰动,从而偏离预定的路线。因此,只有依靠反馈机制,不断地调整系统的方向,才能实现其目的。”

自组织通过分形结构在时空上进行变化,自组织的分形结构主要有三种功能:自同构、自复制、自催化。

自组织的分形结构的这三种功能本身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而且他们都必须通过系统的自反馈和自我调控功能进行调整。在系统的自同构过程中,由于系统内部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涨落作用,某种偏离或变异会出现,并使空间上的自同构状态存在一定的对称性破缺。同样地,在系统的自复制过程中,各个系统内部及其外部环境之间的能动作用、相关作用与涨落作用在作用方式、作用方向、作用速度等方面均有不同,因而复制产物与复制原体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或对称性破缺。同样是由于系统结构内部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涨落作用,在系统的自催化过程中,各类系统在演化方向和演化速度等方面会形成非均匀、非对称的非平衡状态,系统自催化因此表现出不可能绝对重复、绝对回归的不可逆性,从而在不同的系统自组织过程中,既可能形成逐渐同化的趋同分歧,也可能形成逐渐异化的趋异分歧。但这一切并不会导致无序,因为,通过自反馈和自调控系统“对自身内部的某些信息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所产生出来的信息加以再吸收,并根据自反馈的信息不断对自身结构的组织方式及组织程度等方面加以相应的调整,从而控制自身适应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变化,以使自身相对稳定地演化,并在此基础上具有了进一步使自身有序化的现实可能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同样作为一种生命系统,其学习也是一种自组织活动,具有“自组织系统的‘开放性’、封闭性、结构模式的‘内生性’、内在要素的‘整体协存共变性’、运作机制的‘动态性’、‘非线性’、‘自反馈性’,未来演化方向和方式的‘偶然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逆性’等自组织行为的一般特点。”

3,“没有区别的编码”原理

建构主义奠基者冯・格拉塞斯费尔德(Glasersfeld)等在运用脑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成果来阐释自己的认识论思想时,首先援引的就是感知领域的“没有区别的编码”原理(Prinmple ofunspecializedand no-different code),这是神经生理学的一个主要观点,他把它看作是激进建构主义认识理论的中心概念。

德国神经生理学家米勒(Johannes Mueller,1801-1858)于19世纪中叶提出“没有区别的编码”原则,通过研究后他确认:在神经通道上从感知器官而来的脉冲刺激,具有一个锯齿形状,它在所有的感知器官上是一样的:即所谓的非特

殊的或者没有区别的编码原则。

外界所有的信息都以同样的无差别的方式作用于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冯・弗尔斯特把这种能被知觉的并被我们接受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为“咔嚓”一声的神经语言词汇。他曾这样具体描述:“令人惊奇的是,每一个感官细胞,眼睛的视网膜上的一个视网膜或视网锥体、耳朵基础膜片上的一个毛细胞、一个压力细胞或者疼痛细胞、一个暖细胞或者一个冷细胞,每个细胞只说‘喀嚓’这种语言,一个神经细胞刺激的物理原因不包含在它的活动中,而仅仅是引起它的活动的干扰强度。大脑被引导出的信号不是说蓝、热、音、嗅等等,而是说‘喀嚓、喀嚓、喀嚓’,即它们只说一种干扰的强度,而不说‘什么’,仅仅说‘多少’和‘从哪儿来”’(Foerster,1987)。“可以说,神经生理学对神经系统研究的这种解释破除了‘感官是大脑通向外界的大门’的传统观点。”大脑对外界的认知和反映最终由高级神经进行综合处理。

建构主义者特别是激进建构主义者因此认为大脑没有直接通向世界的通道,大脑作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其认知功能和语义系统是封闭的,是自我反馈和自我解释的。

罗特在《认识和实在:真实的大脑和大脑的真实》一文中认为:(1)大脑是一个自我反馈的和自我解释的自我封闭的系统。(2)自我反馈才使大脑系统具有认知能力。(3)根据它的自我反馈组织、真实的物质大脑创造了三种世界:环境世界、物体世界和观念世界。(4)虽然大脑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但并不意味着大脑是与环境隔绝的。

4,“黑箱”理论

格拉塞斯费尔德的“黑箱”(Blackbox)理论上阐述了观察者和有机体的之间的区别。他认为,从观察者的角度看,儿童的认知装置构成了一个黑箱,因为观察者无法直接观察到儿童的认知活动。知识结构的问题只能通过建模才能回答。“从认识者的主体角度看:不存在脱离经验的外部世界,认识者主体的‘感知器官’所传递的不是关于外部世界的信息,而仅仅是关于具有干扰信号特征的可能的刺激。在这点上准确的表达应该是,作为干扰信号的这种特征对于认知装置的结构来说不是绝对的,而只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对于认识主体来说,外部世界只能描述为黑箱,他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获得一个关于自在世界图像的认识,而是获得所有的在他的经验上建构的、最终具有模式特征的区别和关系。”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心理学渊源

在追溯建构主义的渊源时,上世纪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当首推心理学界的两位巨人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及美国心理学家与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

在皮亚杰的结构概念中隐涵着建构的思想。作为认知心理学结构主义的代表,皮亚杰将认知结构的起源问题作为认知发生论的研究对象,提出结构产生于动作。皮亚杰明确指出,儿童关于现实的概念不是一种“发现”而是一种“发明”。

皮亚杰“同化”(assmfilate)和“顺化”(accommodate)的理论观点对建构主义理论有较大的影响。皮亚杰坚持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学习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和“顺化”。所谓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学习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所谓顺化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来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的信息时从而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认知个体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现有图式能够同化新信息时,则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状态被打破,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化)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俄国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关人的心理发展理论在热衷于刺激――反应理论模式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盛行的时候,很长时间未引起重视。在20世纪60年代传人美国以后风靡一时,对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更是非比寻常。

维果茨基把心理机能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主要指人和动物共有的,是生命个体发育期间生物成熟和种系发展期间争取生存过程中的生物适应的产物,如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直观动作思维与情绪、冲动性意志等”;高级心理机能是受意识支配的并且为人所特有的,是“指观察(有目的的知觉)、随意注意、词的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预见性意志等”(同上)。高级心理机能的特点有:主动性、随意性,自觉性;概括性和抽象性;以符号系统(词、各种符号)为中介等。

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历史的形成物。”他确信,意识是人所特有的最高级水平的反映形式,他提出了理解人的意识的形成与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原则,要求在社会环境之中,在与社会环境作用的相互联系之中,而不是在社会环境之外去研究意识与心理的发展。

维果茨基最先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或强化业已形成的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在掌握科学概念的时候,儿童将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获取的概念与教师所教授的科学概念予以结合形成自己的观点,因此,儿童应在社会环境中获取知识。西方大多数学者将维果茨基认为社会建构主义者。

三、建构主义哲学基础

1,“真理即创造”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哲学家维柯。Glassfield一再声称维柯的哲学思想对自己影响深远。维柯坚信,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所以提出“真理即创造”的原则。

世界各民族在神话和史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最原始的、最本原的智慧,富有强烈的感受性和广阔的想象性,维柯称之为“诗性智慧”。维柯把想象力置于抽象思维之上,认为“想象力是人类创造力和实践智慧之源”。

2,“哥白尼倒转”

康德以前的以科学发展为基础的认识论是以客体为中心的认识论,康德批判性地提出以主体为中心的原则,即所谓的“哥白尼倒转”。康德认为认识的客观性并不来源于对象,而是来源于主体自身,“主体的认识活动(康德称之为‘统觉的活动’)主要是通过主体对客体的时空建构和范畴建构来完成的,”在他看来,不是自然为人立法,而是“人为自然立法”。

康德还认为,认识的主体不能直接通向外部客观世界,不是被动地、不变地将客观世界的现实印象直接投射到头脑中。作为认识主体根据先天的已有的认知结构而组织经验,发展知识,从而认识世界。

康德的建构学说与皮亚杰建构学说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尽管二者有着原则的区别。在康德的认识论中,只有主体建构客体的过程而没有客体建构主体的过程,因而其认识过程是一个单向的建构过程。康德认为的主体的认知结构是先天的,他的这种充满主观建构色彩的思想观点无疑对以后的具有完全主观主义色彩的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3,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

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杜威认为,“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教育就是经验的生成和经验的改造,学生从经验中产生问题,而问题又可以激发他们运用探索的知识产生新概念。”他认为,理解在本质上是与动作相联系的,是与事物怎样动作和事情怎样做有关的。经验在认识过程中非常重要,对事物的理解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他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生成和经验的改造,而学生从经验中产生的问题又可以激发他们运用探索的知识产生新概念。学习必须是主动的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而主动的学习与不确定情境中的探索是联系在―起的,正是不确定的情境所具有的不确定性才能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

4,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第2篇:艺术学理论基础范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笔者拟对艺术院校学生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谈点浅见。

一、艺术院校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说,心理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

1.培养学生自主和自立的能力

自主性和自觉性是现代社会对每个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希望能立足于社会的学生所应具备的素质,表现为能以自身的能力、独立的思考和自我决断存在于社会。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青年人的内心常常涌动着一种“自我意向性”。这种心理活动是萌芽自立意识的原始动力,但并不是明确的自立意识。明确的自立意识包括必须有摆脱依赖的倾向、有承担责任的准备以及有相对明确的行为目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独立地完成接受知识、把握理论的心理过程。到青春期,学生的自主性有了明显提高,并向理性方向发展。与以前相比,学生在学习上开始独立,可以自己思考各种问题,并力求找到出路,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只是起着桥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上开始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不满足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更渴望到课堂外,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良好的独立学习的习惯,提高自我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教师一般都偏重专业课的教学,文化课教学相对较弱,课外时间也几乎全由学生自己掌握。由于许多学生已养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整个学习过程全依赖于老师的安排,很难适应这种偏重专业课的学习机制。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内容。

2.培养学生自理和自律的能力

自理是指自我料理生活的能力。自理能力又是社会承认一个人成熟的标准。对于学生来说,其必要的自理能力应包括基本的个人生活料理能力、个人财产的使用能力、个人时间精力的支配能力等。学生进入学校就意味着离开家庭,离开对父母的依赖,生活上必须自理和自立。长期在生活上依赖父母、缺乏独立生活经验的学生,到学校后,会显现出生活上杂乱无章,情绪上难于稳定,直接影响到生活和学习,甚至对学习生活失去兴趣。因此,学生生活上的自理是解决自立的首要条件。

自律是指个体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和制约能力。自律要求的是个体主动地根据社会的规范和准则来约束自我行为,而不是依靠社会的强制力量来纠正个体的行为。因此,自律能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人成熟水平的尺度。表现在一个人对其行为后果的社会认识,自觉做出根据自己行为后果来选择行为的判断,并能在没有外力的直接作用下,自觉地调节自我行为,使之符合社会生活的规范与准则。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具备自学能力的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我认识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一般的学生都具有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强的容易成才,自学能力弱的,成才的困难大些,但也不是不能成才。因此,学生要克服自卑心理,树立信心,敢于面对一切。二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具有稳定的情绪。学习的动机问题很重要,动机不正确,激励不了学生自己去面对困难,往往会打退

堂鼓,阻碍学生发挥潜能。实践证明,面对挫折、困难,良好的情绪是很重要的。培养稳定而愉快的情绪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三是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所在。要培养学生养成勤思、深思的习惯,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思考得越多,收获也就越多。

二、艺术院校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1.观察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对所从事的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培养观察能力的前提。

(2)观察的同时要勤于思考,才能提高观察水平。

(3)要养成细致观察、反复观察的习惯和学会观察的方法,才能找到事物的本质特征,才能捕捉到机遇和灵感。

2.创新能力的培养

(1)要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表现为学生面对新事物能独立思考,富有批判精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

(2)做事情要精神专注,思维活跃,逻辑严密,富有想象力。这样才能冲破思维定式,才会有新的发现。

(3)要开阔视野,博览群书,具有广博知识的大脑更容易产生新奇的想法和独特的见解,更能做到有所创新。

3.想象能力的培养

(1)鼓励学生在模仿过程中发挥想象。教师要富于想象,善于想象,然后才能去启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2)美好的艺术意境,有助于艺术想象。教师创设相应的艺术意境是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

(3)诱发学生的情绪和情感。许多学生有良好的体型和运动素质却缺乏艺术表现力,这是由于他们不善于进行情绪想象造成的。教师应设法诱发学生的情绪和情感。

(4)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教师定期带学生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感受美、欣赏美,并加以指导,使他们的感受既全面又深刻。

参考文献

[1]王国宾.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资华筠,刘青弋.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3]张莹莹.浅谈舞蹈美育与高校素质教育的关系[J].长沙大学学报,2006(4).

第3篇:艺术学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 手术学;教学

手术学基础这门课程是外科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基础课程与临床外科实践之间的重要桥梁。手术学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并通过渐进性技能培训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建立外科学“基本理念”。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引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较新的学习理论。该理论强调:学习者是学习新知识的主体,知识只有在纳入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体系并得到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意义建构”,真正成为其自身的知识。教师的作用不应是简单地直接向学习者灌输知识,而是通过创建理想的交互作用方式,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实现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2 如何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 明确理念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被夸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形成了填鸭式教学。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十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西方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应将教师置于一种完全辅助的地位。作者在手术学基础教学的实践中体会到,教学模式的变革不应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学生为主体”,必须是在教师的充分引导之下实现的。在手术学基础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首先应明确教师要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上最终构建什么新的知识。本文认为贯穿整个手术学基础教学,应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的新知识是:“无菌观念”、“爱伤观念”以及“四大外科基本技术”,因此所有的手术操作、教学引导过程都是服务于帮助学员形成这些知识的“意义建构”。

2.2 角色互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首先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实现“主体”角色的转换,即由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实践中首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开课之初即召开师生见面会,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充分了解他们对于这门学科的认识。在整个授课过程中,采用相互提问的新教学方式,即由老师提出围绕相应课程的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回答问题并根据资料相关的内容向老师及同学提出问题,从而激励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2.3 情境营建和协作学习

营建学习情境和协作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施的重要环节。在整个手术学教学的过程中始终注意“真实情境”的构建,不断注重强化“手术学基础课程就是临床的预演习”的概念。在学生手术及老师示教的过程中,要求将实验动物当作“病人来看待”,在每一个具体的操作动作中体现出“爱伤观念”与动作的准确性。一旦动物出现意外情况,由教员带领,学员协同进行积极的抢救。在每一次课中,都根据不同主题营建不同的情境。如清创术的示教,首先向学员介绍模拟外伤病人就诊的伤因、受伤时间等,然后再将演示动物从预备室由护士及医生抬入手术床,麻醉后一边清创一边讲解。示教后提出系列问题,如“病人的抢救程序与清创方法是否合理?”等。通过同学发言与讨论进一步明确概念和正确操作的细节,然后再进行分组练习。学员轮流担负“主刀”、“助手”及“护士”的角色,领会不同角色对外科操作的感受,并在操作结束时进行小组小结。

2.4 多媒体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推广是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分不开的。在课程中应将多媒体、网络与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打结、缝合、止血技术均在课前进行教员相关动作的摄录,制作成课件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与讲解。课件还带给同学课后进行复习与进一步理解。与此同时,以校园网强大的资源为后盾,积极引导学员在课前围绕相关内容进行网络资源的寻找与整合。如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要求同学了解“有关手术的可能并发症有哪些?”,复习有关的解剖知识等内容,以使学员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整合和建构。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举措,我们认识到在手术学基础教学中正确地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学员外科学基本理念的形成,也能为以后的手术学教学提供较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匡勇,王来根,徐丽萍.外科学基础教学实践与体会[J].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2000,9(2):156-157.

第4篇:艺术学理论基础范文

沈德立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现任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心理学科评审组组长、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先后承担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重点科研项目,出版专著、教材16部,丛书6套,70余篇;主持研制第一代国产心理学仪器10种。为中国实验儿童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工作。先后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全国优秀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一等奖”、“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以及天津市“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立功奖章和“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等24项国家和省市部委级奖励。

该书共50万字,分为序言、祝辞、论文选粹、学术年表、媒体报道摘编等五部分,集中反映了沈德立先生50年学术生涯的具体成就。

已故著名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北京大学王教授和天津师范大学靳润成校长分别作序。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祖祥、车文博、杨治良、林崇德、欧阳仑等先生分别写了祝辞。

这本论文选集着重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沈先生为中国心理学发展所做的三件重要工作:

第一,为了解决高校心理学教材内容陈旧和脱离中国实际的问题,他与他的老师张述祖先生接受了国家教委下达的编写全国统编教材的任务,于1987年出版《基础心理学》一书。该书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具有“时代气息”和“中国特色”,并于1992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奖”。1995年,他们又出版了《基础心理学新编》,对《基础心理学》予以丰富和发展。

第二,为了心理学教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使心理学研究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他主持研制并生产了第一代国产10种认知系列心理学仪器和第二代国产心理学仪器――心理实验台,供应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和科研单位使用,并于1989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第三,他在一所心理学基础非常薄弱的地方高校,创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心理学科。具体表现为:培养了一批年轻人;争取了世界银行贷款,从国外引进了一批大型的先进心理学仪器设备,率先在国内建立现代化的心理学实验室;争取成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承担大量国家和省市部委级重点课题;发表了一批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和出版了一系列学术专著;先后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点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些在教育部重点院校或许算不上什么,但对于一个普通地方院校来说,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对我国许多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沈先生以“爱国、尊师、勤奋、认真”这八个字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按照“人以德立”的行为规范在心理学这块沃土上默默耕耘了五十年,反映出他对心理学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

书中精选沈先生从1957年到2003年间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40余篇论文。

该书收集资料内容翔实、全面,图文并茂,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中国老中青三代心理学工作者为发展中国心理学事业的艰苦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书中还介绍了沈先生先辈的爱国事迹,这些都是他一生成长及其半个世纪学术生涯的坚实思想基础。

该书之所以能顺利付梓,得益于沈德立先生至今所完好保存的全部资料。由于他在上大学学习心理学时,就曾下决心要为中国心理学事业添砖加瓦,而且形成一种习惯:凡做一件专业性工作,必须要有结果,并且尽量用文字记载下来。这样就为我们这次编辑出版工作提供了一大批非常有价值的材料。

第5篇:艺术学理论基础范文

【论文摘要】加强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理论教学是大学培养目标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端正的教学态度和深厚的专业知识,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艺术学通常意义上是指研究艺术整体的科学,指系统性的研究关于艺术的各种问题的科学。精确的讲:“艺术学是研究艺术实践、艺术现象和艺术规律的专门学问,它是带有理论性和学术性的成为有系统知识的人文科学。”在大学的艺术类专业里主要包括:美术学、音乐学、文学、戏剧学、电影学、舞蹈学、曲艺学、杂技学、周边艺术学等的相关专业。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和高校规模的日渐壮大,很多大学都开设了艺术类相关专业,高校中艺术类大学生的数量在逐渐的增加。因此,艺术类大学生的教学工作及教学方法引起高校、高校艺术类教师及社会各界艺术爱好者的普遍关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对艺术类大学生的需求等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都使得我们高校教师清醒认识到了艺术类大学生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下面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浅谈艺术类大学生的理论教学工作。

一、艺术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1、艺术理论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进步更快

艺术类大学生的理论教学是在大学教师具备一定的艺术理论知识之后,以崇高的职业道德和端正的教学态度,采取灵活自由的教学方式,教会艺术类大学生对艺术进行综合研究,探讨艺术发展规律的过程。艺术理论大都是历史上优秀的艺术家们在精神探索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总结,是他们智慧的结晶,通过对这些智慧结晶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减少实践摸索的时间,让我们在艺术的道路上更快的进步。由于很多错误的认识,导致艺术专业的学生只一味训练技法,而忽视理论学习,通过我们艺术类老师的正确引导,吸引学生兴趣能够改变部分学生错误观点及时转变思想并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来增强艺术实践能力。

2、艺术理论教学是大学培养目标的需要

我国大学培养艺术类大学生的目标是培养综合性、艺术性、实践性的现代化人才。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强调实践教学,又不能忽视艺术理论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又要让他们具备“必需”和“够用”的理论基础。只有我们老师通过自己的能力教会了学生艺术理论,学生才会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才会在实践中不被动、不盲目,并能够片面的认识艺术发展规律,才能将艺术发挥到更高境界。艺术学理论和实践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是艺术类大学生都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

3、艺术理论教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艺术的门类很多,形式、样式和题材、体裁的纷繁决定了它备受社会各界所关注,并不断地要求我们艺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与戏曲、电影与电视以及曲艺与杂技等艺术门类中,我国公民对这些艺术的要求和关注程度是越来越高。那么势必要求我们现代的高校艺术教师要更加注重对艺术类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通过对艺术类学生的理论教学,达到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能够与学生本身学历层次相匹配的艺术理论储备,才能真正提高艺术素质、适应社会环境和顺应时展的要求。例如要对创作、设计、表演、演奏等艺术要有所提高,并能够推陈出新、顺应潮流,就必须掌握相应的艺术学理论知识,从相关的艺术方面认识其发展规律,学习前人创作的相关作品,然后教会学生以理论指导实践。

二、如何做好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学理论教学

1、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端正的教学态度

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怎样的思想、态度和作风去教育学生,处理社会问题,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服务的行为准则。大学艺术理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我们不难想象一个连职业道德都不具备的大学教师能够为艺术类大学生的教学工作尽心尽力。因此只有教师首先具备了崇高的职业道德,才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不断进取的事业心,才会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全身心投入,努力钻研教学方法,努力掌握现代化数学知识,广泛搜集最 新教育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在艺术理论教学工作中的水平,紧跟时代步伐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同时只有端正教学态度,明确自身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的职责,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在金钱、名誉、利益面前寻求良好、健康的平衡心态,才能热爱学生,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做好现代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理论教学工作。

2、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学知识并不断提高

作为艺术类大学生的理论专业教师,就需要注重发挥艺术理论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要发挥教书育人作用必须要求教师应具备渊博的艺术学理论知识。同时,教师具备的艺术理论知识不能一直停留在某个水平,需要紧跟时代,符合社会潮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做到与学生共同学习,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立理论水平,加强对理论教学的研究。只有我们艺术学理论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才能更好的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同时教师不断学习的作风也能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成为学生的楷模。 转贴于

3、要根据艺术理论教学的特点和艺术类大学生特点做好课堂教学

艺术类大学生的课堂教学只是艺术类大学生教学的一部分,重点是要求教师能够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端正学生对理论学习的态度,根据艺术类大学生对艺术学理论学习的心理特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达到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对艺术理论的认识和感知能够有一定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艺术学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应注意课堂教学语言要能够吸引学生对艺术学理论学习的兴趣,能够做到风趣有味,栩栩如生,印象深刻,经久不忘,进而帮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进步迅速。因为教学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是教师表达自己教学思维的手段,良好的课堂教学语言能够提起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本堂课程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学生对艺术学理论的正确认识,并达到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思考相关知识的目的。

(2)应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的充分合理利用。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与否、课堂时间布置合理与否都与教师的安排和授课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作为艺术学理论教学老师要将艺术类大学生们都不重视和枯燥乏味的艺术理论教学课程上好,需要我们艺术学理论教学老师要根据教学时间安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不断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情况及时调整。

(3)课堂教学氛围应该轻松愉快。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帮助艺术类大学生更加胆大的思考和敢于发表自身的见解,能够充分鼓励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激发艺术类大学生学习艺术学理论知识的兴趣和能够让他们积极地、愉快地学习。并且有助于帮助教师能够和学生进行有效地互动,通过互动使得学生对相关知识记忆深刻。如果课堂教学氛围是死气沉沉的就容易使得本来就枯燥的理论教学课程更加使得学生们不爱听,甚至上课睡觉、逃课。

(4)应注重艺术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联系。大学培养艺术类大学生的目标是培养综合性、艺术性、实践性的现代化人才。我们要想让学生在艺术学理论教学的课堂中能够充分认识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加强对艺术学理论的学习,就需要我们将艺术实践和理论教学联系起来,只有将二者联系起来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体现理论教学的重要作用。艺术学理论是指导相关艺术实践、为艺术实践服务的,不联系艺术实践的理论,无法体现艺术理论的价值。

(5)善于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和设施。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在艺术学理论教学课中的表现和其心理特征,艺术学理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的运用现代教育设备。比如我们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扩大课堂理论知识的容量,增加有效教学时间,缓解教学课时少、任务重的矛盾,且音像等媒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化艺术理论为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使艺术学理论不再高深、抽象,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理解能力的发展,学生将变得有启发、思维活跃、情绪高昂,学习主动、投入。

(6)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如果一味的在讲台上满堂灌,不注意学生的反应,那么课堂教学效果也是不理想的。这就要求我们艺术学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态度应自然、亲切,带着情感和朝气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以平等、宽容的目光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理解他们的求知心理,建立亲密的、友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应该也像技能课、实践课的老师一样,在课堂中要进行适当的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4、应注重其他方式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艺术学理论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要以端正的教学态度,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艺术理论知识。还要在生活中能够走到学生中间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运用高等心理学、教育学的科学规律,分析、认识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需要、兴趣爱好、学习积极性等因素,做到学生的学习有关因素都了然于心。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理论的乐趣和积极性,运用网络工具:微博、邮箱等工具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共同学习、探讨相关艺术学理论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借阅相关艺术学理论的相关书籍,充分鼓励艺术类大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保护其个性,把他们作为自主学习的个体予以尊重,和学生共同学习。

三、结语

总之,做好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学理论教学工作,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总体素质是大学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也是大学艺术类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无论高校,还是艺术类高校教师都应正确认识艺术学理论教学的意义,能够认识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通过教师努力教学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理论水平,让他们既有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又不乏“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实现高等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高校艺术类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金丽. 浅论艺术专业学生加强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艺术教育, 2009.3.

[2]王岩. 针对高校艺术生个性特点的教学策略探讨.青年文学家, 2011.14.

[3]孟国忠、吴菱蓉.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及成才教育研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3.

第6篇:艺术学理论基础范文

中国高校的艺术理论教学陷入某种尴尬境地.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艺术教育根深蒂固的功利主义思想。这使得我们的学生青睐于单纯的技巧训练.而忽视了他们在文化素养上的塑造与积累.因此就无法成为一个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艺术家.而往往只能沦为所谓的"艺匠"。而在我们的教学体系中,艺术理论教育由于理论性强.要求学生需要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艺术学理论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既枯燥又"无用因此唯恐避之不及。身为教授艺术理论的一线教师.笔者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在课堂上.教师言之谆谆.学生听之藐藐.教学效果之差可想而知。试问破解这种困境的出路何在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从国外的艺术理论基础教材寻找破困之路。教材是教育者对本学科现有知识与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系统阐释的产物。它往往反映了教育者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国内引进了几种国外艺术理论通用教材.如加纳罗.阿特休勒的《艺术:让人成为人》(第7版).大卫?马丁的《艺术与人文:艺术导论》(第6版)。它们都是美国比较流行的艺术理论教材.其共同特点是在人文学的视野下观照艺术.以此向学生系统阐述关于艺术的基本理论。我们现有的艺术理论教材是造成学生疏离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教材虽曰概论.其实都是动辄四.五十万字.醉心于建立_个无所不包的庞大理论体系.试图灌输给学生所谓对艺术的全面认识.结果却是‘看来很像一本‘教科书结果也可能使一般学生完全丧失了对艺术的兴趣.也失去了一生中唯一一次借艺术来启发自我生命的可能。

    究其原因是教材的编撰者并未将学生作为主体来看待.常常自说自话.并不理会接受效果。如以人文学立场来调整编撰思路.我们的教材就应当尽童深入浅出地介绍艺术相关知识.并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选取的实例应以当下鲜活的艺术现象为主,或者赋予经典的艺术形象以新鲜活泼的理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想的艺术理论教材.应当充分借鉴国外同行的成功经验。在《艺术:让人成为人》.《艺术与人文:艺术导论》等通行教材中.作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当下的艺术现象.做出令人信服的讲解。在许多问题上不是首先提供标准答案.而是设置某个讨论情境.让学生进入一个主动参与的状态.从而激发他的主体性:"幸福是否是-个纯粹主观的状态?或者.它是不是绝对的?要么我们会完全拥有.要么我们就完全得不到?"2加上教材囹文并茂.语言活泼.所列举的实又能够贴近现实生活.这样做大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蒋勋所言:"一本教科书.若不沦为'照本宣科’的形式.是需要教授者和阅读者双方大量的介入的'3艺术理论教学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把他简单视为知识灌输的对象,其实就是发扬人文学拥抱人之价值的基本立场。

从人文学视野来观照艺术理论教学.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即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看待艺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国外艺术理论教学中.艺术往往与其他人文学科并置在-起.比如文学、语言、哲学、宗教.历史等?这样一来.我们对艺术的考察就放到了_个广阔的空间之中..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才可以吿别以往那种画地为牢的狭小格局.,从历史和现状来看.艺术都是在与其他人文学科的交流和撞击中获得无限活力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有这样的自觉意识.即_切对艺术的理论探索.都需要放到一个更大的人文视野中去展开.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深入理解艺术的精髓,,而最终的目的就是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他们就不会独守一隅而偏狭自大。

第7篇:艺术学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设计美学;设计美;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882(2016)02-0190-03

设计美学是随着欧洲工业革命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美学学科,它超越了传统哲学美学的范围,传统意义上的设计、现代工业造型设计、当代艺术在各种领域的设计现象等都是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设计美学是将“美学原理运用到设计领域之中,探索设计美的来源、本质、规律和审美形态、体验、标准、活动、形式以及设计中的一些具体技艺美等问题”[1]7而产生的一门应用美学。当今时代激烈的产品竞争对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美学由此成为各高等学校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

一、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

通常认为,设计美学是由美学、设计学与艺术学交叉发展而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各种设计美学著作或教材虽然谈到了这种交差性,但皆略而言之。笔者认为,设计美学与三者的关系应详加辨明,这有利于使设计美学具有更加清晰的学科定位。从设计美学与美学的关系看,设计美学的学科属性首先是一门美学学科,设计美学是现代美学的发展与延伸,“是当今美学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2]6,但又不同于传统美学。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的《美学》(Aesthetic)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传统美学属于哲学的范围,它以人类的审美活动为研究对象,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尤其在美的本质问题上有深入探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和黑格尔的《美学》可谓是哲学美学的经典著作。哲学美学是设计美学的基础,设计美学将哲学美学的原理运用于现代设计之中,强调美学原理在现代设计中的指导意义,是美学渗透到技术的结果,可以称之为一种应用美学,因此设计美学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美学理论,而是对设计文化中的美的研究。从设计美学与艺术学的关系看,设计美学实现了艺术与科学、功能与形式的有机统一。艺术学是“综合研究人类艺术活动的学科”[3]2,它的研究对象是“探索艺术内在的基本价值规律,就是透过丰富多彩的艺术现象来探寻艺术价值的本质”[4]4。艺术学研究的是艺术的一般性,其核心是探讨艺术的价值本质。设计美学则是寻找设计中的美的规律,将美学理论自觉地运用于设计,从而实现人类设计创造的审美价值,这样的设计同时具备了艺术性与实用性,比一般实用物品具有更高的价值。设计美学的实质可看作是艺术将其范围扩展到工业领域,“艺术家深入到生产中去的结果”[5]34。从设计美学与设计学的关系看,设计美学是设计学的基础理论。设计美学不是单纯的设计学,它兼有美学和设计学的双重特征。设计是人类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人类创造任何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活动都需要预先的计划与设计,设计是将规划、设想通过某种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任何创造性的活动计划皆可谓设计。因此,通常的设计以追求功能性为直接目的,而设计的最高目标是功能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统一,这就将美学的理论运用于设计之中。其实,设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美术学中分离出来的”[6]8,表明设计学与美学之间存在紧密关系。设计美学研究设计领域的审美规律,以审美规律在设计中的运用为目的,旨在为设计活动提供美学理论支撑。设计美就是按审美规律进行设计,赋予产品审美价值。总之,设计美学既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又是设计的基础理论,与艺术学又有一定的交叉性,对它的研究有利于实现设计的艺术化。由于设计美学的审美性、应用性与时代性的特点,它不仅可以解释设计艺术中的美学现象和美学问题,而且可以通过设计现象的总结而提炼审美价值,从而丰富美学理论,深化美学理论研究。

二、设计美学的理论内容

由于设计美学的边界尚未完全确定[7],其研究对象与内容仍在不断延伸之中,因此各种设计美学著作或教材的理论框架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各种理论体系的内容进行剪裁与综合,根据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笔者认为,设计美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应包括两方面:第一,设计美学的基本理论。设计美学就是研究设计中的美的来源与设计美的本质,寻找设计美的规律,因此设计美学研究的首要内容是设计美。然而“美学界的人士多从哲学角度研究设计中的美学问题,理论性较强,而对实际的设计美缺乏相应的分析”[1]9,而“设计界人士的研究又大多囿于具体技法或细节的范围,讨论的主要是‘形式美’、‘技术美’”[1]9等内容。有的学者将功能美作为设计美的一个独立类型,有的则将功能美作为技术美的核心内容而未作为设计美的独立类型,也有学者将艺术美作为设计美的一种类型。这表明设计美的研究内容在学术界仍有一争议,根本原因在于设计美学的边界尚未完全确定。设计美通过科学技术与美学、艺术的结合而实现,可谓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设计制作艺术品,因此设计美不同于自然美的不加修饰,也不同于艺术美的纯粹美感,而是实现了技术、工艺与审美的有机结合。通常认为,设计美的构成要素包括“形式美、功能美、材料美、技术美”[8]68等。形式美即设计产品的视觉审美,任何审美活动都离不开感性形式,都是由色彩、线条、形体等形式的组合,设计美学的重要内容就是寻找设计中的形式美原则,如尺度与比例、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协调、变化与统一等原则。功能美是“设计美学的核心”[8]77,它涉及产品设计的“价值取向和合目的性”[8]77。功能美是设计美学将审美理论应用于生活实践的重要体现,强调工艺产品的实用功能、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不同于西方传统美学强调为艺术而艺术的方向。技术美是以技术和产品为对象,是科学的视觉化、艺术化的体现,呈现了材料、工艺、功能、形式、科技的综合之美,是一种潜藏着物质功能的美。材料美即构成产品设计的物质材料的美,如色彩、材质和肌理等可视可感的要素都可以产生材料美。以上四要素共同构成了设计美的主要内容,是设计美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内容。设计美学正是以设计美为主要内容,研究设计美的本质,分析设计美产生的规律,进行设计美的鉴赏与批评,最终走向自觉运用设计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事物。虽然设计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但随着现代设计分工的细化,设计美学迅速产生了很多分支:如按设计门类分为建筑设计美学、广告设计美学、包装设计美学、环境艺术设计美学、网络设计美学等;按设计效果分为三维设计美学和平面设计美学等;按设计目的分为产品设计美学、环境艺术设计美学、图形设计美学和视觉传达设计美学等。[8]10可见,设计美学是一个内容广泛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现代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一门课程中无法全面讲解以上所有内容,只能针对不同专业采取相应的案例进行个性化教学。第二,中西方设计美学的演变。对中西设计美学的发展演变的梳理不仅可以揭示出中西方各自的设计美学历史,更能从中西对比中揭示出中西方设计美学理念的不同特质。从西方设计美学看,人类最初的设计与艺术是浑然一体的,最初的设计实用而古朴。直到工业化时代来临,技术与艺术开始分离,机器化生产下的产品有明显的非艺术化倾向,在提品的实用功能时缺少了审美功能,因此二十世纪以来的现代设计艺术转向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满足了人们的审美享受和生活要求。现代西方设计美学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重要事件:一是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旨在解决技术与艺术、实用与审美、机械与手工之间的矛盾。二是欧洲大陆的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源于法国,波及欧洲及美国的一场设计运动,它不反对工业化,而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提倡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9]9。三是现代设计运动。现代设计运动包括德意志制造联盟、荷兰风格派和俄国构成主义等,他们强调理性与功能。德国的包豪斯学校是现代设计美学的起点,它继承了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设计美学思想,尤其是新艺术运动和德意志制造联盟的传统,它重视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认为设计的目的是为人,设计必须遵循自然和客观的法则,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设计美学思想。包豪斯是现代设计的摇篮,影响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设计师。二战后的英国、法国、美国、日本、苏联在借鉴包豪斯设计美学的基础上,发展了本国的设计美学理论。从中国设计美学看,中国古代的设计审美思想散见于典章、古籍之中,《考工记》、《天工开物》为较集中的设计著作,但仍难以由之了解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全貌。一方面,中国古代的设计理论受宗法礼仪影响很大,各种器具都必须按照礼的规范来设计,都具有礼的象征意义,突出中和之美的特征。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的设计理论以天人合一为主要思维模式。正如《考工记》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而不时,不得地气也。”[10]117这里强调天时、地气、材料和工艺四个条件的结合,才能制作出精良的器物,尤其突出强调即使材料上佳,工艺精巧,然而没有顺应天时和适应地气,也不能制作出精良的器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成立了工业设计协会和技术美学协会,九十年代开始探索建立设计美学,至今有二十多本与设计美学相关的专著问世,设计美学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学科。中西方设计美学的最大差别是中国的天人合一思维与西方科技理性思维的不同。中国设计美学的天人合一思维注重工艺品的精神气质和形象特征,无论是陶器、石器、青铜器、玉器还是家具设计,不但追求合乎材料的特点,还力求合乎天时、地气、工巧等多重和谐。西方设计美学重视科学理性,讲究科学实证,追求设计的形式与功能,技术与审美的分与合在西方设计美学理论的演变中交织,由此不断衍生了新的设计美学流派。中国设计美学的未来发展将是在吸收中西设计美学理论基础上的综合创新。

三、设计美学的实践应用

设计美学最鲜明特征就是实践品格,力图将美学理论应用于设计实践之中,让人们在生活中体验审美情趣。本课程作为艺术专业的理论课程,必然要重视理论的应用,这种应用既表现为对设计艺术的鉴赏与批评,更表现在工业设计与艺术设计活动之中。第一,注重设计艺术鉴赏与批评。对设计艺术的审美鉴赏不同于对纯粹艺术品的欣赏,设计艺术必须被接受和消费,因此对设计艺术的审美欣赏无法做到无目的性和无功利性。古典主义的审美原则强调浪费主义精神和手工艺的价值,“审美批评原则不是一种客观的评比标准,而是一种主观的情感判断”[2]148,与现代机器生产下的标准化工业产品有一定距离。工业时代的设计艺术鉴赏与批评着眼于产品功能基础上的艺术评价,以工业发展的时代性为背景,艺术评价的标准也呈现出时代性变迁。例如,二十世纪初期,随着现代工业体系的确立,现代主义的机器美学标准逐渐大行其道;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后工业时代的来临,后现代的审美标准对机器美学和现代主义审美原则进行了批判。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标准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于设计艺术的鉴赏原则也在发生变化。第二,重视分析中西文化影响下的设计差异性及其典型表现。中西设计的差异归根结底是由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导致的,因此,最高的设计应是文化的设计。从中西文化差异性的角度探寻中西设计的差异,会发现中西方生命精神的差异、时空观的差异、审美文化的差异体现在不同的设计门类中,而呈现出类似的差异化走向。我们也可以从具体的设计方向如建筑设计、园林设计、装饰图案设计、服饰设计、器物设计等方面比较中西设计艺术的差异性,揭示其背后不同的审美文化属性。以建筑为例:(1)从材料看,传统的西方建筑多以石头为材料,采用围柱式、券柱式结构,墙柱承重,在造型上重视块、面的应用,形态厚重。传统中国建筑则多以木头为构架,采用榫卯安装,梁架承重,在造型上讲究曲线美,气韵生动。(2)从气势看,中国建筑重视飞动之美,宗白华指出:“飞动之美,也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11]62,例如,中国建筑有飞檐,中国建筑上的雕刻用龙虎鸟蛇等生动的动物形象,不同于希腊建筑上的雕刻多采用植物叶子为花纹。西方建筑重视静态的庄严之美,如希腊雅典帕台农神庙的柱廊整齐匀称、静穆庄严。(3)从空间布局看,中国传统建筑重视群体组合,由多个单位建筑组合成一个大的建筑群,空间上横向扩展,注重中轴对称,追求纵深效果。中国的城市布局多为矩形和方形。西方传统建筑多注重单体的建筑艺术效果,空间上垂直扩展,重视突兀高耸,讲究立面效果。西方的城市布局多为同心放射状。(4)从色彩看,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需要油漆、涂料保护,色彩以红、黄、绿、蓝为主色调,台基多为汉白玉,鲜艳夺目,具有强烈对比的性格特征。西方传统石材建筑的色彩以白、灰、米黄为主色调,朴素淡雅,具有调和性格特征,但内部装饰鲜色彩丽,追求一种光怪陆离、迷乱、朦胧的宗教感应氛围。中西设计艺术的比较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中西设计艺术的精神特质,既可以增加他们设计的历史感,又可以让他们更好的理解现代设计艺术的走向。第三,重视设计美学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模块化设计。通常讲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就是“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必备素质为培养目标,采用模块教学形式,改进原有学科内容的编排方式,综合原有相关学科内容,从而形成全新课程的集合。”[12]设计美学课程可以与其他设计实践课程打通教学,形成教学模块,把设计美学的基本原理贯彻到具体的设计实践过程之中,这是设计美学理想的教学模式。设计美学的模块化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或模块,一是设计美的内容模块;二是东西方设计美学历史发展模块;三是与专业相联系的设计案例分析模块。第一、二个模块是设计美学的基本理论内容和设计美学的发展史,这两块内容对于所有专业都相同的通用模块,只是在举例说明相关理论时,要尽量做到与专业相结合。第三个模块则是直接与艺术设计的各个具体专业方向相联系的实践应用模块,选用不同的第三模块与第一、二模块相组合,就可以组成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设计美学课程。针对艺术设计的不同专业,可以进行与专业相结合的设计美学教学与研究,如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多结合建筑、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相关的案例,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多结合服饰设计的案例,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多结合视觉传达的案例,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多结合工业产品的设计案例,动画设计专业多结合影视动画设计的案例,展示设计专业的学生多结合展馆展示设计的案例。总之,通过中西审美文化影响下的典型设计案例,阐释中西审美文化的差异性,引导学生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探讨中国传统设计理论的现代转型。这既深化了学生对设计美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又能够引导学生在设计中自觉地遵循和运用美的规律,为他们的设计实践提供典范。

[参考文献]

[1]杨明刚.现代设计美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曹耀明.设计美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柴永柏,曹顺庆.艺术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邱正伦,冯洁.艺术学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鲍列夫.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6]余强编.设计学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7]黄柏青.设计美学:学科性质、演进状况、存在问题与可行路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8]刘燕,宋方昊.设计美学[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9]李龙生.设计美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10]闻人军.考工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第8篇:艺术学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符号学;仿生设计;产品语义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122-2

大自然不仅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最基本的需求,也为人们提供了无穷尽的自然形态;因此,可以说自然界提供的生命形态可以作为设计师无穷尽的资料库。设计师可以在这个巨大的资料库中寻找到进化完美的自然生命元素,作为一种符号用于产品设计之中,将生硬的几何图形转变为有生命的线条,产品被赋予了“动”的神态。在个性化需求消费的今天,原本以设计师主导的产品设计开始转向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设计之中,仿生设计能够突出产品的个性,产品设计语义显得尤为重要。设计符号完善了仿生设计,产品本身融入自然美的特征,仿生产品的形态表达情感的功能,使产品有了无穷的魅力和表现力。

一、产品设计中的符号学理论

符号是信息的载体,是视觉的语言,更是设计的对象。它具有形、色、材质等空间符号的物理存在性,在现代设计方法之中,将传统的设计学、几何学和科学技术与产品的意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一)符号学理论基础

在符号学中,符号必须满足以下的条件:必须是所指和能指的双面体;必须是人类的创造物;还必须构成独立于客观世界的系统。

1.能指和所指的双面体。表现层面是符号必须具有的,看得到、摸得着等等这些表现出可感的形式,称为“符号表现”,即为能指;它还具有不可感的抽象的内容层面,称为“符号内容”,即为所指。

2.“人为创造物”是第二个条件,成为符号还必须是人类为了传达或意指某种意图的创造物,如语言,作为传达信息和情感等作用所具备符合符号的条件。

3.独立于客观世界的系统符号学,所研究的符号必须具备独立于客观世界的系统化倾向。“只有各种形同符号的东西确实相互依存成为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时,它们才真正成为符号。只有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才能构成一个完全独立于客观世界的虚拟世界、一个符号的世界。”

皮尔斯作为符号学之父,他认为符号的三种构成要素是:媒介关联物、对象关联物和解释关联物。研究符号、客体和意义之间关系及符号性质和规律的科学等都是符号学研究的范畴。皮尔斯指出,可将符号学想象为象征性的综合科学,并且符号学在各学科领域中承担着“组织科学”的角色。

(二)符号与产品设计

设计是人类长期发展过程中实践的必然产物。设计符号传达蕴含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之中,设计师将编译好的符号在设计过程中传递给使用者,使用者通过这种符号理解设计师意图,这就是设计符号的传播过程。在传播过程中,符号承载着设计信息并作为一种中介,成为认识事物的简单方式。如图1树叶形火柴,像枫叶一样的形态,组合成花瓣的样式。把符号学理论应用到产品设计之中,就是通过符号向使用者传达产品的功能、指示、象征性的语义等,因此,在设计之初要建立用户语义模型,包含产品的操作方法、常用词语解释等。

二、符号学与产品仿生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产品设计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个性化的需求,以设计师为主导的设计模式开始转变为用户参与设计的模式。人们通过创造符号认识和理解世界,通过符号将所指的对象联系起来。符号的联系特性是皮尔斯强调的,符号仅存在于对象与阐释之间。仿生产品设计形态所产生的符号,并不取决于其自身的自然形态的模仿,而是它的形态所代表的物质的特征、对象和指示等融合的符号系统,才能代表一种具有符号语义的产品形态。

德国著名设计大师路易吉・科拉尼曾说:“设计的基础应来自诞生于大自然的生命所呈现的真理之中。”仿生设计提取了自然生物形态及生存技能的特点,用产品的方式展现出来,减少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使用,设计源于自然,更能够被大众所理解接受,是具有亲和力的设计方法。

三、仿生产品的符号分析

设计之中的概念与模式是最重要的,只有“形”漂亮是最不可提的,有了“概念”再有“形”才是最好的。产品联系起来就会有丰富的联想空间并能够产生丰富的情感,将其衍生为产品也会成为迎合大众的设计,同时会增强作品的个性化。

(一)产品仿生设计的形态符号

产品仿生设计,是模仿自然生命体的形态来设计产品。在模仿生命体的外形、轮廓等各方面对应形态元素之间的关系,使产品和生物原型之间建立外观上的联系,从仿生形态联想到生物原型形态等,是一种比较是实用的设计方法。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产品仿生的色彩

色彩仿生指模仿生物的生存色彩制成产品的外观颜色。色彩的不同代表的情境和心理及象征意义也是不同的。色彩的符号具有鲜明的意指功能,红色代表提示或警告,绿色代表和平、自由、安全、环保等。

2.产品仿生的材料

不同材料会给人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来自视知觉,同时这些不同的材料影响着人们的心理。

3.产品仿生的功能

根据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符号活动就是逻辑学的应用。符号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在长期生产实践的时候赋予它约定俗成的性质,即人类赋予事物以意义之后符号才是完整的,才能够体现产品的功能。

(二)产品仿生设计的情感符号

1.自然之美的体现

产品仿生设计源于自然,形态是最直接的造型语言,这种语言作为一种表情因素展现着仿生产品的情状及神态。生机勃勃、神秘、轻松、愉悦、趣味等体现自然之美的力量,迎合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仿生产品设计是对现实生命体细节的抽象和转化,使产品充满自然之美,勃勃生机,让人感到流连忘返。

2.情感需求的表达

仿生产品所具有的自然特性能够满足人们对现代产品设计的个性化的需求和情感需求;为获得用户对产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设计师通过产品的形态设计所诠释的符号,并通过符号语义所承载的文化及情感传达给使用者。人类的情感从技术层面中摆脱出来,获得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真实情感;同时,产品所传达出来的技术及文化等信息反射出产品的意境及价值。

四、结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设计回归自然”的趋势促进科学与艺术的再度融合,通过赋予符号语义进行的仿生产品设计的方法,将有效增加产品情感及用户的认同感。仿生学与符号语义的关系开始变得更加密切,更加真实地反映自然,在科学与艺术这两个不同学科之间建立桥梁,为我们的形态设计指导方向。基于符号学的仿生设计思维,要保持产品语义与其功能的一致性和情感联想的一致性,让设计重归自然,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共同营造人、自然、机器和谐共生的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法]罗兰・巴尔特著,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4]陈浩,高筠,肖金花.语意的传达――产品设计符号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倪海曙.视觉和仿生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

[6]张宪荣.设计符号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第9篇:艺术学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职业学院;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实践

作者简介:贾雁飞(1968-),男,四川宜宾人,四川商务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职业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6-0028-03

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是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平台,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在国家提倡“自主创新”的今天,培养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已成为高职学校的重要任务。我国的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起步较晚,且呈现出过度注重理论知识、相关技能技巧的掌握,而忽略创新能力培养的特点。在新时期,如何加强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教育与实践,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一、全面认识教育创新与教育实践

教育创新,就是教育创造。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对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是以培育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创新就是前所未有的发现。不论是原创和再创,“新颖”是创新的本质特征,创新能力是艺术设计的灵魂,是艺术设计发展的基础。教育实践,就是要使教学由“理论”向“实践”过渡,使理论广泛应用于实践。变灌输式学习,为体验式学习。激发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知识的探索,主动进行有意义的知识体系建构,形成有效的元认识,最终使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如何与人协作,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

经济的高速发展,把高等艺术设计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边缘学科推向了主流位置,职院艺术设计教育因此处于深刻变革时期。我国职业学院艺术教育相对西方的职业艺术教育属于“后起之秀”,是随着改革开放以后不断健全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备、教学资源雄厚的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一方面,信息改变思维模式,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虽然比较适应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但长期以来普遍受“重理论基础、轻实践应用”思想的影响,在教学中,过度强调传统绘画技巧的教学,绘画教学也成为所有艺术设计专业的公共课,不能与各个不同专业的特点相结合,缺乏内在的必然联系,无法体现不同设计专业之间的差异性,使得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的都不明确。另一方面,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初创逐步走向成熟,但教师的观念与发达国家的差异显示了这种成熟与繁荣的偏向,具体表现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出现时间较晚,基本只是口耳相传的师徒教育和注重技巧,培养出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忽视了适应社会“人文精神”全才的培养。

三、职业学院艺术设计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片面强调艺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功能,造成涉及贴近市场最本质的创新课题不多,形成了缺乏创新和实用功能差的现象,致使实用艺术氛围低迷。

(一)忽略氛围,教条模式死板单一

文化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设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缺失艺术氛围,由其是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信息更加多元化,艺术理论与应用方面的更新也更加迅速,但这些元素,由于高职院校的自身原因无法进入到教学领域,使得学生无法受到文化的熏陶。同时,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艺术设计专业必须建立在艺术教育学科的基础上,过于注重理论基础的夯实,而忽略艺术设计的创新,使的艺术设计专业与社会需求缺少联系,使得高职院校的艺术教学缺乏活力。许多教师没有延伸课本知识,授课模式是传授老旧概念,使学生进入社会后有很长时期的茫然。

(二)思想保守,人文知识素养缺乏

中国社会相对推崇自然科学,以此造成艺术软科学在大学中的边缘位置,传统艺术无论从内容表现还是精神内涵都无法淋漓尽致地与新艺术体系衔接。特别在艺术教育方面,单一的苏联体系模式使所有的艺术设计专业都走向一条“专业化”模式,重技术、轻人文,忽略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质的全面培养,导致学生的人文理论知识缺失,无法体现艺术设计学习的可持续性,无法体会艺术设计的精髓理念。例如:在这种人文知识缺乏的教学模式下,一些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设计出华丽多彩的作品,但是缺乏人文内涵,使得作品没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三)制度制约,专业水品参差不齐

职业院校艺术专业因为招生体制,成为大部分学校为文化课差生提高升学率的主要出路。以文理科考试落榜后而进入艺校的学生,由于没有良好的工艺与技术训练、没有良好的美术理论和美术基础培训,无法在入学后很快适应艺术学科的学习和创作,使艺术教学困难重重。艺术作品因此缺乏原创性、精美性、生动性和个性。高校招生制度的约束,造成职校艺术设计人才水品参差不齐。

(四)坐而论道,教学与实践脱节

目前还有职业学院艺术系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读书期间很少接触社会,或实践环节较少。普遍存在着“重艺轻技”的问题,造成学生更多停留在艺术感觉的层次,学不到艺术设计的精髓理论,无法体会艺术的内含,设计出的作品缺乏实用性。此外,忽视90后新生代学生性格与70后、80后的差异,未能及时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