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教育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语文 教学整合 操作平台
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也相应的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各种有效的学习资源,还将引导教师在教育哲学、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育手段等全面的创新变革。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教学中的重头戏――高中语文教学更应走在时代的前列。
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世界信息技术的革新,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信息技术也以自身的优势正逐步从单纯的信息技术课程向与其他学科的相结合的道路,从而逐步构建起来了新型的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模式。信息技术的课程设计从单纯的传授计算机基本知识发展到让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网络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写学生的相互之间的探讨。信息技术日益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逐步成长为推进国家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强有力工具。信息技术凭借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信息资源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全方位变革。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教育的必然性
1.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决定着信息技术在其教学中的应用
基础性是语文学科教育的重要特征,语文学科教育是一个人开始接受正规教育的起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石。对学生今后发展和终身学习产生重大影响。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人类悠久、灿烂的文化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健康成长主要精神食粮,这一切都有利益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工具性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功能。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掌握了祖国语言的运用,掌握了思维和表情达意的工具。实践性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涵,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会了语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要想达到语文教学的预期教学目标,就必须运用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自学自练和自主评价的平台。
2.《新课标》的实施赋予了语文教学新的内容
《新课标》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在实现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关键在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核心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让教学逐步转化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信息社会,知识以惊人的速度在不断更新,很多知识在我们尚未认识清楚的时候,它却已经被新的知识所取代了。高中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为目的之一,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责任。
三、高中语文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教育方略
1.将信息技术引用到语文课文的导入当中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导入文章至关重要,恰当的导入让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文章的学习情境中。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中的《祝福》的导入设计为例。大家知道,鲁迅的文章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让学生快速地进入《祝福》文章的学习情境中,教师必须在备课这一关下大工夫,导入设计业也是非常重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可让导入的设计巧妙易行。学生进入文章的情景比较容易,利用多媒体,在《祝福》导入设计方面,可以先播放旧社会农村年关的情景,让学生对旧社会农村过年有个初步的印象。然后利用幻灯片进行相关情景的演示,经过这样的设计,学生进入《祝福》主题学习就比较轻松了。可以说,将信息技术引入高中语文课文导入中,语文课堂的效率可以有效提高。
2.把信息技术引用到高中语文文章内容学习中
语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其可以进行听、说、读、写教学,也可以进行文章鉴赏教学,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合理的安排教学的重难点。有效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文的某些教学内容,以视频、图片或音频等形式表现出来,并且运用多媒体的信息量大、转换速度快的优势进行教学。这样,既抓住了重点,又解决了难点,既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又提高了课堂的敬爱呕血效率。
3.信息技术与学生的课外学习的整合
语文学习仅仅学习书本是不够的。教师要通过课堂的学习引导学生进入课外的自主学习中。发达的互联网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浏览相关与课文同步的学习网站,拓展延伸自己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也可以进入专业的语文学习网站进行相关的听说读写演练,特别是利用互联网加强课外文学作品阅读,显得尤为重要。
四、应用信息技术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语文教师角色的转换
信息技术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教师的角色转换至关重要,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愉悦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语文教学方法的转换
在信息技术的介入下,语文教学要强调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不可为多媒体而多媒体,不可把语文教学变成播放幻灯片教学,不可把语文教学变成学生观看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灵活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转换。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就是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一个要点是面向全体,落实到人人;一个要点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其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在这方面,主要应体现在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加强实践性,遵循汉字、汉语自身规律上。
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以往我们有一种失之偏颇的认识,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的讲授语文知识,要靠在严整体系指导下的一步一步的语文训练。我们忽略了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这一基本事实,忽略了母语教育的诸多特点。因此,学习母语应有别于学习外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的机会;二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习专题的提出,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使他们的主动精神和探究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综合学习,看重的主要不是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是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责任感、合作精神等等。这些既是十分重要的语文素养,又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一、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
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养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校园网的建立,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学创造了优异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优化导入环节,迅速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是新授课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空洞的讲解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多媒体计算机的声、光、色、形能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激发兴趣。因此,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对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声情并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现代信息技术以播音员朗读范文的动人声音,不但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阅读世界,更激起了学生的写作欲望。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处于愉快的教学情境之中,产生积极的情绪与愉悦的心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讲解朱自清的《背影》时,我用多媒体展示罗中立的油画《父亲》,20世纪80年代初,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一经发表,就感动了很多人,让人们为之震撼。通过视觉欣赏这幅油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它的感人之处,这一问题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导入环节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多媒体的运用不能就此戛然而止。如何将课文中的静态画面和比较抽象的、离我们生活久远的意象转化为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易于理解和想象的动态画面、图像,是许多语文老师冥思苦想的课题。多媒体的出现为改变这一现象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出路。例如,在讲授《荒岛余生》时,播放电影《荒岛余生》的片段,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网络技术正是采用超文本结构,使信息呈现多形式、非线性网状结构,具有信息大容量储存的特点,可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最新的知识和学习信息,并提供界面友好、多向交流便捷、资源共享的交互式教育环境。这种环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和空间——自主学习环境。在此环境下,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者”变成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探究者”,在自主学习和协商会话过程中,他们不仅获取了知识信息,而且学会了思考与研究问题。
二、巧妙借助多媒体,培养学生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创新教育中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方法。由于学生生活的范围狭小,又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因此阅读、写作时会感到有困难。我们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阅读、写作辅助材料。在实际情景中学习,可以启发学生联想思维,创设与主题有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选择既能扣住文章的主题,又能较好地体现重点和难点,同时具有启发性的情景,这是一个关键,使教学内容情景化,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感染力。将学生的情感引入轨道,以期引起审美的共振,并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情景的设置可以是音乐情景的设置。如上学期我们在讲《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时以一曲《爱的奉献》引入,让同学们一下子把握住了文章的主题。也可利用动画效果,如在讲泰戈尔《金色花》和冰心的《纸船》前,我从网上搜集了精彩的FLASH《猫》,感人的情节,令许多学生看了以后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领悟到了“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母爱”这句话的真谛。这两首诗不讲,学生也深刻理解了主题。在讲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我先选择了一曲带有画面的动画《送别》,一下子就引发了学生的种种联想。语文教学中种种情景的设置,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主动探索,加深、加快对课文的理解,弥补学生因时间和生活阅历的因素造成的理解课文内容有“断层”现象的不足,增强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感知能力。
关键词: 语文新课堂 继承 重构
一
随着课程改革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实施与开展,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经历着暴风骤雨般的“洗脑”、“换脑”,正在重组重塑自己的观念系统,重构重建自己的行为系统——不无例外,语文课堂也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打破传统的课堂结构和秩序,构建新的课堂结构和秩序。然而新的语文课堂的现状到底怎样呢?可谓众说纷纭:满意者有之,怀疑者有之;振臂高呼大唱赞歌者有之,怒目圆睁彻底否定者有之;遑遑乎徘徊者有之,糊里糊涂不知应如何上课者更多……语文新课堂究竟怎么了?我为此作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调查。
二
我选择了武进区省级实验小学、中心小学、村小学三个层次的十五所学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共听了86节语文课,与28位语文老师进行了访谈,现将有关情况汇总如下。
教学目标:有预设教学目标的80节,占93%;无预设教学目标的6节,占7%。有动态生成教学目标的78节,占90.6%;无动态生成教学目标的8节,占9.4%。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72节,占83.7%;不注重三维目标的14节,占16.3%。比较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的18节,占20.9%;比较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的32节,占37.2%;比较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36节,占41.9%。
教学方法: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的82节,占95.3%;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的6节,占4.7%。能采用谈话、讲授、以读代讲等传统教学方法的5节,占5.8%;不采用这些传统教学方法的81节,占94.2%。能注重语言文字训练的10节,占11.6%;不注重语言文字训练的76节,占88.4%。
教学内容:能从教材出发,把教材作为出发点和回归点的12节,占14%;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课程资源的动态生成性的69节,占80.2%;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大的24节,占28%;教学内容容量偏小的36节,占41.9%;教学内容容量偏大的16节,占18.6%。
教学评价:注重多元评价的82节,占95.3%;不注重多元评价的4节,占4.7%。注重激励性评价的80节,占93%;不注重激励性评价的6节,占7%。注重形成性评价的76节,占88.4%;不注重形成性评价的10节,占11.6%。注重评价的针对性和准确性的,占9.3%;不注重评价的针对性和准确性的78节,占90.7%。
学生活动:有学生活动的86节,占100%。学生活动占课堂教学时间一半以上的75节,占87.2%。学生活动以讨论、探究、表演等形式为主的68节,占79.1%。学生活动以思、写为主的9节,占10.5%。学生活动以读为主的3节,占3.5%。
教师角色:平等、民主的79节,占91.9%;能主导教学过程的13节,占15.1%;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的62节,占72.1%。
作业布置:有堂内作业的9节,占10.5%;无堂内作业的77节,占89.5%。布置口头作业的55节,占64%;布置书面作业的31节,占36%。布置专题作业或综合性作业的71节,占82.6%;布置其他类作业的15节,占17.4%。
对28位老师的访谈,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六个方面:
1.“两难”选择。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总给人“飘”的感觉,自己也觉得这样上不扎实,但不这样上又不行,因为上级主管部门要这样上,学校领导要这样上,否则怎样实施新课程呢?
2.机械操作。自主、合作、探究似乎每一堂语文课都要用上,不用上就不是新课程,于是自主、合作、探究就变成了一种程序,甚至是一种程式。
3.淡化“双基”。“双基”似乎不需要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谁提“双基”谁就是老土。
4.听说为首。现在的语文课堂主要看学生的表现,而学生的表现主要看学生的听说。语文课堂正以七嘴八舌代替书声琅琅。
5.两极分化。毋庸置疑,大约20%的尖子学生经过语文新课堂的锤炼,语文素养有了长足的提高,但中下等生特别是学困生对语文越来越没有兴趣。
6.讨好学生。在课堂上,教师的权威正在迅速消退。为了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为了体现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引导者,很多时候教师要挤出满脸微笑,用各种甜言蜜语去讨好学生,否则课堂教学就会遭人非议,斥为老学究、老夫子。
三
通过对语文新课堂的现状调查,我感受颇多,最突出的一点是:语文新课堂拒绝传统,拒绝经验,追求一种“脱胎换骨”似的全新的架构。传统与经验似乎与新课程水火不容,分别是两座对峙的分水岭——注重传统与经验的,就是旧课程,注重全新架构的就是新课程。
对于这样一种认识,我颇不以为然。我认为,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改革不能是一阵风,今天东风压倒西风,明天又是西风压倒东风;改革不能是一个筐,挂羊头卖狗肉,新瓶装老酒,杂七杂八什么东西都往里装,还美其名曰新生事物;改革不能是一面锣,谁的声音响、调子高,谁就是改革家。改革应该是一种扬弃,应该是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去芜存本,积淀被实践检验过的经验、传统,在此基础上以博大的胸怀吸纳新理论、新方法、新形式,加以融会贯通,达到一种新的水平、新的境界——这才是教育改革应倡导的价值取向和技术路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新课堂应是继承与重构的和谐交融。以此来观照语文新课堂,有四个突出问题需要重新认识并在实践中矫正。
1.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一元与多元的有机统一。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只有有了科学的、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对教学进行正确的、有效的导航,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视点一:让动态生成与课前预设有机统一。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的重要思想,因为注重动态生成,所以有的学者明确提出“让不确定性向语文课开放”,有的教师振臂高呼“让我们追求无法预约的精彩”,“让我们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诗意的温馨”。这是语文新课堂的亮点、闪光点。但这并不等于说不需要预设了,没有预设就没有了秩序,没有预设就没有了规范,没有预设也就没有了确定性。仅有动态生成的课堂严格地说是一种放任自流,是一种教育事故,更是一种失责行为。因此,理想的语文新课堂,应该是动态生成和课前预设的有机统整合。当然,这种有机统整合是个模糊概念,具体的比例应该因人、因班而定。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建议课前预设的目标占70%,动态生成的占30%,以此来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秩序和质量。
视点二:让一元与多元有机统一。新课标中提出的三维目标,是对传统的知识、技能目标,即所谓的“双基”目标的补充与提升。但是,这里也有个“度”的问题,这个“度”就是正确把握三维目标的主次关系,轻重关系。事实上,知识与技能目标应该是其他二维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其他二维目标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对知识、技能目标普遍不重视,这必然导致语文教学质量的下滑。字不能写好,书不能读顺,话不能说明,文不能写通,怎能提高语文素养呢?
2.教学方法:新与旧,洋与土,继承与重构的和谐交融。
大家都知道教无定法,因学论教的道理,因此,在语文新课堂中,我们应该抛弃新课程、旧课程这种无为的争论,坚决摒弃逢课必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主义做法,从教学实效出发,让新与旧,洋与土,继承与重构在语文课堂和谐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也不要瞠目相对,彼此相拒。
视点一:让读书声美起来。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新课堂,学生读得少了,读书声似乎已不再是校园里独特的风景;读的形式少了,读书似乎已不再是一种美好的享受。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总得‘读’,因为读得好,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领会它的思想感情。”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熏染学生的审美。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朗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质外显形态之一。不仅如此,朗读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具有相当思维负荷的朗读,更是联结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之中介。读,作为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作为与母语教学的特点相吻合的古老经验,新课程、新课堂不但不应拒绝,反而应发扬光大,合理渗透。新课标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都要以读为前提,以读为中介,以读为纽带,以读为归宿。新课程新课堂,要让琅琅的读书声成为亮丽的风景线。
视点二:让语言文字训练动起来。不知从何时起,没有人再提语言文字训练了,语言文字训练成了陈芝麻烂谷子。这显然也值得商榷。研究证明,小学语文教育是发展性与基础性的辩证统一,学生语文素养的内化,是遵循积累——整合——外显协调发展这样一个规律的。积累是内化的前提和基础,整合是内化的关键和过程,外显是内化的展现和终极。因此,作为基础的国民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育,就要着力于语言文字训练,“听、说、读、写、书、字、词、句、段、篇”十字经课课要念,要使语文课真正姓“语”。当然,这种训练是一种科学的、动态的、有机的训练,而不是纯技能的肢解式的训练。语文新课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要注意孕伏和渗透语言文字训练,特别要注意孕伏和渗透读写训练,让语文课堂既“活”又“实”,既有灵动的诗意的栖息又有规范的素养的内化。
视点三:让教师的讲靓起来。调查发现,在语文新课堂中,教师普遍怕讲、不会讲,讲授法似乎已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也是值得讨论的。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讲”是教的方法,“不讲”“不教”是讲和教追求的目的和归宿。许多教师都认为,新课程新课堂,应该以学论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多地设计、组织学生的活动,因此,在课堂上越少讲越好,甚至当讲不敢讲硬要学生自求答案,满堂提问迂回包抄启而不发,浪费了时间,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古人说:“文贵自得”,叶老也提倡“自求自得”,但明知学生难以通达,教师却当讲不讲,偏要学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还有什么高明可言?就小学语文学习而言,首先是认知感受,其次是上升为理性认识并把它纳入一定的知识系统和以往的积累融为一体,从而转化为知能储备起来再成为获得新的知能的背景。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培育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讲解。所以,在语文新课堂中,教师的讲应该靓起来,当讲则讲,不要畏畏缩缩,瞻前顾后。当然,要惜语如金,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趣味性。
视点四:让综合性学习“实”起来。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很显然,综合性学习也要体现语文性,要姓“语”。调查发现,在语文新课堂中,综合性学习变味了,走样了,泛化了:有的姓“音”(乐),有的姓“体”(育),有的姓“社”(会),有的姓“美”(术),有的姓“科”(学),有的姓“表”(演),有的姓“娱”(乐)……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已完全流变为一种为了综合性学习而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失却了应有的价值,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综合性学习要追求四性,即语文性、探究性、合作性、实效性。只有让综合性学习“实”起来,源于课本,超越课本,回归课本,综合性学习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3.教师角色:角色的错位与复位,权威的失落与回归。
调查发现,教师对自己在新课堂中的角色把握有较大的错位。不错,角色转变是理念系统重塑的核心,诸如教师是朋友,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是平等对话的首席;诸如要蹲下来看孩子,要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师生是共同的研究者,等等。新课程倡导的这些理念是先进的,是正确的,但教师把握时却进入了误区:讨好学生者有之,强挤笑容者有之,硬扮童心者有之,被学生牵着着鼻子走者有之,让学生完全主导课堂还美其名曰尊重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者有之……这种情况必须得到矫正,否则语文新课堂就会失却应有的规范与秩序、效率与质量。
视点一:让教师成为教的主人。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构成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是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教材这三者的复杂相互作用中展开的统一过程。教师所教的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现有发展水平存在矛盾,这一矛盾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就能推动教学过程的发展。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共同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学生处在主体的地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统一,实质上就是教师对教的主导,学生对学的主导的统一。也就是说,教师是教的主人,学生是学的主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使他们兴趣盎然、愉快地学。另一方面,要让教师成为教的主人,要精心设计教案,要控制教学节奏,要达成教学目标……教师也应有自己教的主体地位,不能简单地成为学生学的附属品:学案不能代替教案,学生活动不能等同于教学,该讲之处要讲,该点拨之处要点拨,该引领之处要引领。
视点二:让失落的权威回归。教学需要权威,课堂需要权威,一旦失却了权威,课堂教学就进入了一种“无政府”状态,根本谈不上效率和质量。组织者也好,指导者也好,引领者也好,平等对话的首席也好,其中都蕴含着权威的因素。教师应该理直气壮地追求和维护自己的权威,没有必要强挤笑容,硬扮童心,讨好学生。当然,这种权威不是师道尊严,不是板起面孔训斥人,而是一种学术权威,人格权威,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教师应该注重各种形式的示范:范读、范书、范画、范练、范唱、范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示范本身就是教育和教学。教师也应该强化基本要求,达成各种规范:字要写好,书要读顺,话要说白,文要写通,听要专心,思要缜密……这里没有讨价还价,这里没有商量研究,这里也没有个性特长——“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语文教学的底线绝对不能突破。
4.课堂评价:从模糊到清晰,从无的放矢到有的放矢。
课堂评价是调节教学的杠杆,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也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风格的综合反映。调查发现,语文新课堂比较注重课堂评价的激励性、形成性、多元性,但忽视了课堂评价的针对性、实效性,普遍显得“糊”和“虚”。所谓“糊”,是指糊里糊涂,不知所云。所谓“虚”,是指虚情假意,不实事求是。现在充盈课堂的诸如“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行!”“表扬他(她)!”等,就是典型例子。这种现状是令人担忧的,长此以往,孩子们生活在一种虚情假意的糊里糊涂中,怎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呢?怎能有健全完满的人格呢?
一、对核心素养的基本理解
素养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如果按照广义的理解,其中包含道德品质、言谈举止、知识层次以及能力状态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素养这个概念同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概念的区别在于:素养更加关注的是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内化调整,指出了学习者深入思考之后的成果。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应当注意对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也就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致力于使学生形成相对稳定的、适应性更强的语文学识修养、文风情趣状态。这和传统意义上仅关注知识记诵与应用的小学语文教学比起来,更具深度与广度。所以,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注意传统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养成之外,还要关注学生对这些目标的真正内化,使之上升到语文审美情趣与良好个性、健全人格构建的高度。比如在小学识字写字训练时,应一方面注意到学生能力训练,另一方面也注意到其对学生在文化熏陶方面的优势。
二、核心素养观照下的教学评价原则
在核心素养观照之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当遵循下述几个原则:首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考虑系统性。语文教学评价是整个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且作用相对重要。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当关注到其全局性和动态性,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个问题、某个阶段上,使评价囿于狭隘是不科学的。其次,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考虑前瞻性。小学语文教育的时间较长,而且学生始终处在心理的变化过程之中,因此评价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到学生未来发展走向,考虑到评价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影响。第三,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考虑客观性。这一原则是所有评价的基础,如果没有客观性,则无论评价语言如何优美、评价方式如何花哨,都难以真正发挥作用,且容易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学生某次成绩取得进步,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其进步的深层次原因,是偶尔的发挥,还是长期坚持的结果,是主观的进步,还是客观条件的促进等。总之,只有坚持了这三个原则,才能使接下来的教学评价更富现实意义。
三、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三个结合
(一)口头评价同书面评价结合
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口头评价具有直接性与快捷性优势,而且富于情景表现力,易于使教师进行价值引导以及情感渲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评价应当与课堂教学相始终,从而为促进学生兴趣提升服务。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口头评价过于随机、难以记录,这使得该种评价方式的范围和效果受到了限制。因此,只有将口头评价同更具稳定性的书面评价结合起来,才能使评价发挥更大作用。而在进行书面评价时,则要注意语言的积极性,多鼓励,以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使之有更大热情进行后续学习。
(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结合
主观评价指学生自主评价,客观评价指教师、其他学生与家长评价。传统教学评价模式下,教师评价处在核心位置,这种局面需要得到调整,让师、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才是未来趋势。首先,学生自我评价可以使其主动了解自身优势及不足;其次,学生同伴评价,能够基于同龄人的视角达到能力审视效果;第三,教师评价会以富有鼓励色彩的语言对学生表现加以说明,其科学全面的总结依然具有难以取代的优势;第四,家长评价能够从家庭角度对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给予提示,形成与课内评价的良好配合。
(三)过程评价和最终评价结合
在语文课程标准里面提到:无论过程评价还是终结评价都很有必要,其中过程评价的意义更加突出,实际也正是如此。过程评价涉及到学生行为、心理兴趣、习惯特点等。出于评价方便的角度考虑,教师可以将过程评价分阶段实施,并将多个过程评价统一起来,共同构成最终评价的一部分,以保证评价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关键词:课堂导入 情境 设问 多媒体 角色转换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学作为教学创新的一个重点,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吸取教学精华的同时在课堂导入、教学情境、问题设置、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
一、 课堂导入
好的课堂导入是一堂课良好的开端,它可以引发学生兴趣,调节教学气氛,是切入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可以为一节课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导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导入的目的都是要达到抓住学生的心,把学生很快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意境中去。具体来说,以问导入、以情感导入、以故事导入、以音乐导入、以画面导入都是可行的。例如在学习《背影》这一课时,我就以父亲的三次背影画面导入新课,并以多媒体画面来创设学生受感染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在感情陶冶中展开想象,从内心深处感受和思考父爱这一永恒主题。
二、创设情境
在众多的课堂教学方法中,情境教学法力求营造轻松愉悦、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在主动的学习中享受快乐,是能把语文课教“活”的最好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音乐、绘画、书法、朗读和表演等艺术手法都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的手段。例如在讲授《变色龙》一课时,我在课前准备了与小说前后情节密切相关的六幅图画,随着讲解的深入,学生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主人公的六次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大变化,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深入地认识和理解;
三、 设问质疑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擅于设问质疑,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提起学生的乐学性。课堂教学中良好互动的前提就是教师设计的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在问题中深入进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层次上的理解力和创新能力。问题的设计不仅要符合教学要求,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还应该根据课文的不断变化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积极思维,而不能把课堂内容简单地直接灌输给学生。
提问要有层次:比如我在讲授《变色龙》一节之时,采用“梯度提问法” (1)、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怎样?(2)、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显著特征具有哪些?(3)、奥楚蔑洛夫虽然很善变,但是其自始至终都没变的是什么?(4)、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奥楚蔑洛夫一变再变?这样的问题设计很明显是从简到难,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成绩的不同,分别对应不同的学生进行提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四、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最为显着的作用是能迅速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而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情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教郦道元的《三峡》一课时,怎样让学生感受“巴东三峡巫狭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壮阔奇景呢,这时我适时地播放了一段长江三峡的录像片。那直插云霄、连绵不绝的山峰,那矗立山巅、婀娜多姿的松柏,那渔夫的晚唱、猿猴的长啼,这一切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争先恐后地抒发自己的观感,对眼前的奇妙景象赞不绝口,为大自然的神奇壮美深深折服,学生如痴如醉,这是教师用多少语言描绘都无法达到的效果。
五、重视课外阅读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大量的阅读能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深化,使学生成为渊博的文化人士。语文作为一门语言与文学课程,更应当受到重视,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做到既要重视课内语文教学又要抓好课外阅读。
教师平时上课时,可有意识的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作家的相关文章、一些重要文人的成功史、讲解一些名著的概要,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例如,我在教授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时,就讲到了鲁迅的其他一些作品,如《孔乙己》等,并要求学生课后去读这些文章,并写阅读感受。课后我还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让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得到进一步的落实。每天安排半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学生可默读、大声读、齐读、比赛朗读等,形式自由。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参加“美文阅读推荐比赛”;开展读书笔记交流及读书报告交流会;古典诗词联句比赛等。
六、转换教师角色
生浇硬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教学改革的形势,语文教学教师角色转变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探求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瞪着眼睛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学习,更不能再用一套讲义来应付全班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而应和颜悦色地走到学生之中,帮助、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去,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形成多边的教学交流,形成开放、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引领语文教学迈入一个全新的境况。如:在教《核舟记》时,让学生充分地研读课文,我在个别难词上作些点拨,重点引导他们体会文中对“核舟”上人物的生动描写,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自找搭挡,分别扮演坡、黄鲁直及佛印,还有舟尾的两个舟子。学生的扮演情况怎么样,这跟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密切相关,我也不急于去纠正或评价,让学生仔细自己去观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去发言,指出表演的优缺点。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充分地开动脑筋,真正融入课本,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为实现这一目的,初中教学老师应当创新教学方式,在课堂导入、教学情境、问题设置、教学手段方面下功夫,更为关键的是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大胆创新,在具体教学中摸索出更多的更有效的创新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呢?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思维生长所必须的环境
新颖性和独创性是创造思维的根本特性。在创造思维中,想象起着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丰富、大胆、自由的想象是产生创造火花灵感的翅膀”,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产生丰富的自由想象,而在压抑、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下很难有所创造。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敢于想象。相反,一个只单纯鼓励统一、服从规范和共性的环境是极不利于创造思维存在和生存的。
语文教学要变接受知识为促进学生形成创造力的工具,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标新立异。要给学生自由自发的、活泼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应运用诸如教具、实物、演示、或语言文字的形象描述唤起学生的创造想象,使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其在广阔的时间里飞翔,不断丰富想象的内容。苏霍林姆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精神的成长需要空间。教师要把自己的情感、智慧、思维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交流,碰撞思维,从而积极主动地构建生成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切不可把学生的思想限制过死,要利用语文学科的自身优势,结合相关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充、扩展和接续,在想象中感悟新知,激活形象思维。教师不要过分追求学习成功和考试分数,要重视学习方法及解决问题的独到之处。我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前提下,读出鲁迅先生在他童年的生活中,既有自由玩耍、天真活泼的情景,又不乏在严肃的学习中得到快乐。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读、多样读,读出感情、读出味道,师生共读。师生共同进入身临其境之中。教师创建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尤其是与己不同的学生应取尊重、宽容的态度,鼓励学生提出多样性与众不同的理解,从培养单纯听话的人转变为培养独特见解和丰富形象力的人,因此,课堂上真情自然,才能创设和谐的环境。
二、培养学生个性,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目前,虽然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已颁布多年了,但在我们基础教育阶段,仍有相当部分教师,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目的,教师整天围绕着学生怎样考高分而绞尽脑汁,学生整天在题海中游泳,做了大量于能力无补的思维操练,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而这样的事实,想到21世纪的人才竞争,我认为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当务之急。
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只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于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和意志品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强的特点,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展示自己,使他们变得健谈、热情、活跃、好动。使其具有健康的情感、刚毅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习惯,更要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负责、勤奋的个性。
教师要有和蔼的态度,饱满的热情,灵活多样的教法去感染、激励学生,引起情感的共鸣,进行情感交流,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创新能力,努力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由经验者成为探索者,由接受者变为批判者。
三、创新需要知识 课堂教学时主阵地
语文的课堂是美的,文字是活的,语文课堂就要披文入情,披文入境,亲历体验,智慧对话。要读进去、思起来,让学生在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中得到美的熏陶、情的升华。有人说,知识+科学的方法+灵感=创造,这话极富哲理性,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的源泉,也为新异见解的产生和评价提供了基础,没有知识的掌握和积累,就不会有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的积累与内化,而且熟能生巧,巧能创新。
最有价值的科研课题是方法和知识。在通常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教材和教参为底本,从自己的主观出发去拟定问题,确定重点、难点、设计教案,然后在强加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思路上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力求找出与参考相统一的答案,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内心主动求知的需要。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让学生通过这一例子的学习,通过读、写、听、说的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思考、讨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而非教材限定的标准答案,我在教学中追求的是让学生发现知识,而非奉送知识。课堂教学中,我要学生课前参与,反复阅读教材,然后鼓励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让不同的观点在碰撞、交流中得到落实。凡是学生能在争辩中获取知识的,就不进行讲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回答的问题,不轻易作否定的评价,不轻率地予以评价。要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我们多思考,多质疑,使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
语文教学在理念上,强调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继承传统和面向未来的整合,在教育结构上,强调“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整合;再教育方法上,强调个体差异和整体协调的整合;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上,应强调读、写、听、说活动的整合;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仅仅把语文教育当作获取技能的手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素质、语文素质、审美素质、人身素质,又要注意发展他们的主体性格和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语文是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个过程,也是人们创造的一种环境财富。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的培养,达到身临其境,情有同感,力争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达到一个新高度、新水平。
语文是“语言”的教学,语言的教学就要讲究咬文嚼字,讲究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培养,把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思维方法的培养落到实处,把力气花在词语和句子上,不要在篇章上做文章。学生只有在掌握三基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推理,形成创新能力。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渗透
一、从维护教师自身心理健康做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教师以真诚、信任、期待的目光关注学生的成长,学生蕴含的潜力就会奇迹般地显露出来;反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正常的学生,乃至影响学生的生命历程,妨害学生的人生幸福。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1.1愉快接受教师身分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分进行各项专业活动。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承认自己的职业身分,按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才能约束自己,不参与有失教师身分的不良活动,自觉抵制外界对教师工作的不良刺激。
1.2改善自身心理环境
一个教师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教育学生有兴趣,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教学效果就会越来越好;反之,当一个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不良,有教育偏见,厌烦学生,他的情绪、教育行为都会有异常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教育心理环境的好坏会随着社会大环境、时间、个人阅历、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在自己的主观努力下得到改善。
1.3提高承受焦虑能力
教育工作要求教师遇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镇静,能接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如果教师毫无承受教育焦虑的能力,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稍有不如意就灰心丧气,那是无法搞好教学工作的。有的教师在工作中缺乏魄力,遇事缩手缩脚,不愿管和不想管学生,怕引起麻烦,怕承担责任;或者对学生方法简单,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均是承受教育焦虑能力较弱的表现。
承受一定的焦虑,有利于教师加强教育责任心,有利于教师心理品质的锻炼,有利于促进教师形成态度温和、乐教善管、诲人不倦的教育风格。可以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如主动承担难度大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或担任班主任工作等,来磨练自己的耐性。随着一个个困难的克服,承受焦虑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1.4改进教育人际关系
教育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教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构成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教师善于主动搞好和学生、同事、领导的正常人际关系,消除隔阂,相互理解,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1.5加强心理健康防卫
虽然教育教学工作与其他职业相比,性质较单纯,校园内的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是在客观世界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并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教师更容易被一系列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所困扰,容易造成心理状态失衡,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教师只有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吸收正面的心理健康影响,抵制削弱心理健康的影响,正确对待生活上的不如意和工作中的挫折,加强心理健康防卫,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1.6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
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文学艺术、体育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等,可以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培养兴趣特长、良好个性、主动精神、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从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二、运用教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材本身有许多具有良好教育意义的佳作,只要教学处理得当就能起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具有了多样性、人文性、时代性,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精选的很多文章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不仅有很高的文化内涵,而且弘扬很多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美的、善的、健康的因素,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去影响学生,使之自觉摒弃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逐渐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结构。
2.1整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传统教学的教学目标多偏重知识的接受,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启示并要求我们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教学目标是个多元体系,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背景。
2.2师生共同创设参与情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杜威说过,兴趣是学生成长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
2.3引导学生进行行为实践
知、情、意、行是一个整体的不同侧面,其中,行为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强化对事物的认识,深化对事理的理解。
三、组织语文实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以致用,实践又能促进学习。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的发展,很多时候不是明白了道理就能解决的,更多的时候需要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并逐步提高。《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充分利用生活作为大课堂。
新课程要求我们,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践应丝丝相连,交相辉映,相得益障。只有让生活的灵魂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不断完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外在内化与内在外化的过程,才能真正贯通阻隔语文学与用之间的壁垒。
参考文献:
[1]高亚兵.学校心理辅导[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李丹编.学校心理卫生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信息化语文教学既然是脱茧于传统语文教学,就必然有冲突和否定,也必然有继承和融合,这是在否定中的继承,是在冲突中的融合。
一
语文教学对信息化似乎有着一种天然的排斥,尤其在大力提倡语文人文精神取向的背景下,对信息化教学这种“技术化路线”走向基本上是不屑一顾,信息化教学似乎难登大雅之堂,这足以显示出传统教学对信息化教学的傲慢与偏见。
应该说,正是对信息化教学的不理解、视野的狭隘、认识的局限,造成了语文信息化教学从多媒体时代到网络时代一直饱受诟病,裹足不前。检索一下语文教育界权威人士和著名特级教师的言论著作,谈及语文教学信息化的少之又少,即便有也以批评否定意见为多,流露出的是对信息化教学相当程度的忧虑。批评和否定信息化语文教学,似乎在捍卫语文教育的纯洁和尊严,而对语文教育不能积极适应信息化教育的自身不足却视而不见。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教育信息化走向深入,也不利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
从大背景来看,对语文教学工具性的极力淡化和对其人文性的过度追捧,是造成目前对信息化语文教学漠视乃至否定的根源。对文本,确切地说对纸质文本的眷爱,以为信息化教学会破坏学生对文本的涵咏和情感的激荡,这种以“文本”阅读为本位的意识,即便算不上抱残守缺,也多少有些闭目塞听,漠视现实,拒绝革新。其实,由龟甲而竹简,由竹简而纸张,由纸张而虚拟,由文本而“超文本”,有多少人惊慌失措,杞人忧天;由刻刀而毛笔,由毛笔而钢笔,由钢笔而键盘,有多少人经历着痛苦和挣扎,气短和迷茫。
我们对网络、对信息化的一些不满、排斥,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我们的主动介入不够,这是语文教育的缺位。我们应该意识到,积极的引导和有目的的干预缺失后,混乱和低俗往往就会趁虚而入,而这并不是信息化本身的错。现实的问题是:全民的信息素养、师生的信息素养还远不能满足信息化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远不能达到信息化时代学科教育应有的契合度。我们痛惜大量的电脑、网络资源被耗费在密布城乡无孔不入的网吧、游戏室,痛感如此众多的青少年和成人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聪明才智消耗在纯粹的消遣中,乃至受着网瘾的折磨不能自拔,这固然是个社会问题,但首先应该是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必须正视的问题。
我们每每会感到教育的苍白无力,也为语文教育的冷漠和自闭而叹息。在许多教师孤傲地认为自己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照样能教好学生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却在散布着最新的网络词汇,放肆无忌地用只有他们能懂的火星文交流和表达,倾诉和宣泄。
批判、抵制、否定是否也是失语的另一种极端表现?
面对“快餐”文化,面对网络新语汇,面对教育信息化提出的机遇和挑战,语文教育是独享清高,沉吟雅酌,还是积极开放,主动干预?
二
信息化语文教学所体现的信息化对社会、对教育、对学生的实际影响,一方面促使语文教育更加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和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也为解决信息化时代人文精神的缺失增添了活力。再者,信息化教学以其信息平等、自由表达、自我意识、协作共享、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信息传输的极大便捷等独特优势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注入新鲜的内涵。
语言的交际工具和交际方式是随着时展而不断变化的,在信息化新工具的推动下,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特征也必然会具备崭新的面貌。
因而,信息化语文教学当然也是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学,其教学任务有了明显的变化。比如说,它对于阅读效率的要求是前所未有的突出了。在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极大丰富,人们获取信息更为便捷,同样的,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处理的信息也日益丰富。语文教学改革历来宣称要革除“少慢差费”的弊端,但成效似乎难以用科学化的手段加以体现和评价,也似乎缺少现实社会对人才实际需求的紧迫感。效率这个词似乎向来就与传统的语文观“不搭界”。
传统语文教学对读写的效能是不够重视的,而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学生要时时面对即时的交流反馈,需要面对海量的信息,我们必须要练就每个学生一目十行的能力,练就每个学生“火眼金睛”,能迅速、准确地搜集、筛选、整理、摄取、提炼和加工信息,可以说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语文要变成一门效率课程。
三
传统语文教学并不轻视交互,教师的启发、学生的质疑问难都出于交互。新课程改革更提出了师生平等对话的主张,提倡教师改变角色,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但传统语文教学较之于信息化语文教学其交互的手段、途径、时空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限制。尤其是在合作学习中,这种时空和组织的局限就更为显著。
信息化语文教学所依托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环境能极大地激活交互教学的能量。它不受言语交际单向(通道)传输的时效性差的限制,可以实现双向或多向即时并发传输。网络环境下可以进行任意两个点或多个点的双向及多向交互,其记忆存储也便于学生异步学习,进行回顾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