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生创业范文

学生创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生创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生创业

第1篇:学生创业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9.045

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中国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形势,随着这个问题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他们同学之间、社团团员之间、老乡之间组成各种各样的创业团队,怀着美好的愿望进行着各类创业活动,其中涌现出了很多新生代力量创业成功的典范,但是更多地却是团队崩散、折戟沉沙。那么这些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实际上,我们发现大学生创业团队在离开大学这个象牙塔,进入创业期后,会面临很多棘手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复杂,而且远远超出了在学校学习知识的范畴,与在大学象牙塔里面临的困难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往往会经历茫然、无助、争吵、挫败等等一系列负面问题的侵扰,这个时候就是考验这个团队成员综合素质的时候了,往往社交能力强、心理素质好、抗压能力强的团队经过一系列考验之后,更容易走向成功。但是面临纷纷扰扰的各种问题,更多的是团队解散,分崩离析。总结之后我们发现大学生在创业期,有三个问题的出现是大学生非常难以逾越的难关。

1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数额少

创业资金是大学生面临的第一道难关,资金是否到位,是否足够支持团队项目的运作,是一个最现实的难题,没有钱就没有足够运营项目的员工,不能开发出成熟的技术,研究不出有价值的产品,所以困扰很多年轻的创业者。一般大学生解决的办法是,在创业初期的融资过程中,依靠家长和同学之间的筹款来完成早期资本的积累,但是由于大学生自己的财产有限,家长支持也只是投一点儿让孩子尝试尝试,所以不仅限制了融资数额,也阻挡了很多手头拮据而又想参与创业的大学生。据媒体调查显示,约有65%的大学生创业是团队的自筹资金,11.53%的大学生通过银行贷款筹集资金。并通过政府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和导师投资基金分别占2.9%、4.47%和1.32%。

2项目审核理想化,缺乏实践运营经验

很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由于想尽快取得成绩,所以在听到某些项目推广描绘的前景后,仓促上马,投入珍贵的资源加入项目,往往在运营过程中,出现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往往是由于大学生没有审核项目的经验造成,而且也缺乏了信息搜索和实践调研的必要过程。我有一个内蒙古的朋友,在大学二年级就非常渴望创业,放假回家时看到电视里有一家公司对丝瓜瓤健康产品的广告后,约上伙伴儿直接南下考察工厂,在对方的描绘下,购买了很多丝瓜瓤拖鞋,丝瓜瓤浴巾等样品,并打算购买五万元产品做该公司的,我赶紧叫停,我说你不要只是听他们介绍产品前景,你去考核一下市场,看看其他的经营情况,于是他在当地和北京都进行考察后发现,数天一件产品也没有销售出去,才打消了成为的念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需要谨慎对待项目,不要被对方描绘的前景所迷惑,要拥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力,做好创业计划书,仔细分析项目的方方面面。

3团队管理和执行力

在团队设立之初,团队成员的约束力有限,往往管理者和团队成员之间是朋友关系和抱有共同理想的人,团队的形成也多是由于团队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和未来发展规划成就所吸引,所以很多大学生创业者在完成自己的创业计划书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人推销自己的项目,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儿完成它,而团队成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项目未来的执行力情况,而这往往是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投资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所以成员选择非常考验领导者的眼力、魄力、判断力和口才推销能力。创业者在做自己的创业计划时,尤其应该注意项目成员的斟酌,在资源分配上应该有予以一定的倾斜。而很多大学生初创者面临这个问题时,往往不太关注自己的团队成员的诉求,在资源投入和利润分配时,过于执着于短期利益,或者没有足够魄力投入筹码,导致团队成员对领导者产生不满和不信任感,使团队执行力不能,最终团队分崩离析。

基于以上三个创业难题,我予以大学生一些建议以期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首先,在资金问题上,大学生应该不要拘泥于依靠家长、自筹等土方法,应该尝试抬起头去考虑更多途径去解决资金问题,尤其政府对鼓励大学生创业给予了非常多的帮助和扶持,大学生应该与时俱进享受政策福利带来的创业便利。

我们拿天津(各区县政策有微小差异)大学生政府补贴举例,税收方面,持人社部门核发《就业创业证》(注明“毕业年度内自主创业税收政策”)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指毕业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创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小型微利企业,按国家规定享受相关税收支持政策。筹资方面,大学生自主创业享受

最高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按规定享受贷款贴息。行政费用方面,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高校学生从事个体经营(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大学生享受每月1800元的标准给予房租补助。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上,对成功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1年的岗位补贴和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标准为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40%,按照本市当年社会保险最低缴费基数企业缴费部分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大学生创办企业吸纳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其吸纳就业人数可申请一次性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标准为每招用1人补贴3000元,总额最高不超过3万元或为招用人员申请1年的岗位补贴和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而根据项目和公司性质的不同,还有很多专项补贴可以享受,例如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后,如果有相应专利,可以享受最高捌万元政府补贴,等等。

其次,在项目审核和项目运营上,政府也推动了很多孵化基地和众创空间为大学生提供多样,这些机构很多都有自己的创业基金池,更有非常专业的创业导师和风投跟进,能够帮助大学生对项目进行初审和分析,对创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服务。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可免费获得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提供的创业指导服务,包括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以天津北方创客体验中心为例,他们坐落天津中心城区,提供免费创业基地和专业的创业导师指导,免费创业培训课程,而获得审核后的美科科技、青橙智造、智造星、睿曼智能家居等首批入驻企业已经累计获得1200万的投资基金,公司估值超过2个亿,极大的帮助了初创企业的运营。

第2篇:学生创业范文

根据ErkkoAutio等人在“EntrepreneurialIntentAmongStudentsTestinganIntentModelinAsia,ScandinaviaandintheU.S.A”中的研究结果,创业的动机大体上可以归为以下4类:对成就的需要、对独立性的偏好、控制的欲望、改变家庭和个人的经济状况。大学生创业是适宜的创业环境与做好创业准备的大学生相结合的产物,但为什么会有大学生在本应认真学习的时候走上了创业的道路?他们的动机有一定的特殊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

1.生存的需要。首先,由于经济的原因,许多的家庭越来越难以负担昂贵的学费,国家有助学贷款、奖学金制度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在沉重的经济负担压力之下,为了顺利完成学业,这部分学生中的一部分人只好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来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在打工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具有创业素质的人会发现商机并且去把握它,开始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其次,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中城镇生源的学生95%均是独生子女,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已经有一部分学生开始独立承担自己的学习、生活费用,在他们中也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创业先行者。这部分创业者通常都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从事一些需要投入时间、精力较少的行业,对经济回报要求较低。

2.积累的需要。按照奥尔德弗(Alderfer)的ERG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这三种需求并不一定按照严格的由低向高的顺序发展,可以越级。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相互关系和成长的需要会逐渐强烈。一部分大学生为了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或者为了自己以后的发展或实现自己的某个目标做好经济上的准备,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也会利用课余时间走上创业的道路。这个类型的创业者往往以锻炼为目的,承受失败的能力较强。同时由于压力较小,失败和半途而废的比例也比较高。

3.自我实现的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25—29岁是创造力最为活跃的时期,这个年龄段的青年正处于创造能力的觉醒时期,对创新充满了渴望和憧憬。他们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烈同时所受的约束和束缚较少,按照ERG理论对成长的需要也更为强烈。另外,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他们往往更容易接触一些新的发明和学术上的新成果,或者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本身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为了能早日实现自己成功的目标,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改变了自己的成功观念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4.就业的需要。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一方面表现为需求不足,另外一方面表现为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待遇降低。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有一部分大学生也开始了创业。

二、大学生创业动机研究

大学生的创业模式,按照大学生参与创业的时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兼职创业、休学创业和大学后创业。这三种模式是大学生创业实践的选择结果。本章我们将分别讨论他们的特点和适用性,并且对这三种模式进行比较,以期为大学生在创业模式的选择上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1.兼职创业

兼职型创业是指学生不放弃或中断自己的大学学习而采取的在课余时间从事创业活动的创业模式。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创业者对于这种模式倾向性很高,根据《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结果,我校学生创业活动中此种模式的比例占98%以上。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在创业的同时不能影响大学课程的学习,因此选取此种模式的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所涉及的行业通常都是对创业者时间投入要求较灵活的行业,而创业者本人对于学习和创业的时间、精力安排必须合理,否则将会是一事无成。从大学生创业者的角度来看,选择此种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创业的目的是为大学学习服务的,即大学生创业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大学的学习而开展创业活动,通常可以归为两类:一是为了筹集上学费用开展创业,二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开展创业。(2)创业的风险性太高,即大学生创业者认为创业的风险太高,为了给自己创业失败后多一种选择,因此选择了兼职型创业。(3)迫于社会、家庭的压力,我国大学生对于家庭、社会的依赖在本文前部分已经阐明,所以大学生在对创业模式进行选择时,往往需要征得家庭、社会的同意。

兼职型创业模式的特点:(1)企业经营模式多样性,由于不仅要面对创业的风险和挑战还要完成繁重的大学课程,创业者只能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创业,而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不灵活的原因,企业的运营模式只能根据创业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2)企业的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一方面这是因为创业资本来源的多样性造成的,另一方面由于大学校园相对于社会的相对独立性,一些创业者的创业活动仅局限其中甚至没有正规的法律形式。(3)创业企业的平均科技含量较低,这一方面是由我国创业大学生的整体现状决定的,另外一方面在校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上不完备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2.休学创业

休学创业是指学生为了创业而申请休学从事创业活动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受教育体制的影响较大。因为我国高校中现在还有很大一部分实行的是学年制或不完全学分制,学生由于创业提出的休学申请很难获得批准,吉林大学目前就处于这样的情况。这种现状的改变还需要社会、学校对大学学生创业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目前我国创业大学生中采用此种模式的比例很小,清华大学作为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发源地和创业氛围最浓的院校之一,作为全国第一家批准选择这种模式的大学,到目前为止只有10人以创业的理由申请了休学,只占清华大学总人数的0.04%,在清华大学创业学生中的比例是2%。选择这种模式的大学生不仅要面对创业的风险和挑战还要应对周围环境的压力。从另外一个角度,由于这部分创业者创业失败后还有另外的选择,即回到大学继续读书,在创业过程中要有充分的应对风险和困难的准备,否则容易半途而废。这种模式也可以称之为缓冲模式,即创业大学生在休学期内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创业企业的发展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创业模式作出选择。

休学创业模式的特点:(1)创业大学生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创业,休学可以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更为充足的实践和经历,这对于创业的成功是大有裨益的。(2)创业者的承受失败能力相对较强,在同等条件下这种模式又给创业者提供了一种推出机制。(3)可变性,由于休学的时间限制最终大学生创业者还要根据休学期创业实际,在其余两种模式之间做出选择转变为其余两种模式中的一种。

3.毕业后创业

这种模式是指大学生在结束大学课程之后走上创业的道路。选择此种模式的大学生其动机通常都是出于自我实现或就业的需要。这种模式对于高等教育的冲击较小。而且,创业者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实践能力、自身知识水平等各方面素质也会有较大提高。同时由于自身的素质提高,其在创业的过程中可选择范围也较大。这对创业者的成功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大学生的从业意义角度来讲,这种模式的大学生创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作用都非同一般。因此,这种模式应该是我国应该大力提倡和引导的。大学毕业后创业的特点:(1)对高等教育没有冲击。(2)创业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模式相对稳定,大学生毕业后创业直接面对市场经济的机遇和挑战,正规的企业形式是不可缺少的,因此选用此种模式要求创业者必须提高自己的管理技能。(3)创业企业的平均技术含量较高,大学生在接受完大学教育之后,自身的专业技能、社会实践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使得利用自有技术创业的可能性得以增大同时对于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也会更好的把握,这提高了创业企业利用先进的技术的可能性。根据参与创业的时间还有一种模式,即退学创业。但是,考虑到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始逐渐转变为一种基础性教育和能力教育,大学生如果放弃这一阶段的学习对大学生的成长弊大于利。

三、大学生创业动机与创业模式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是大学生创业的主体,也是创业模式的最终决定者。因此,创业者的个人动机会对模式的选择发挥很大影响。具体来说,大学生创业模式的选择的核心问题是大学生如何有效的达到自己的创业目的,而其中的有效性表现在创业目的与进入大学目的的统一性。所以首先我们来讨论大学生上大学的目的。从短期目标来看大学生进入大学是为了掌握更高层次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但是从进入大学的最终目标来讲,包括大学学习在内的青年阶段的所有形式和内容的学习均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来掌握未来参加社会竞争的手段和方法并以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大学期间的人力和财力的投入是为了获得将来参与社会竞争时的收益,因此大学生在创业的预期收益超过大学学习预期收益的时候,就会选择部分或全部占用大学时间进行创业。

本次调查是在学生配合之下完成的,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5份。被调查对象涉及理、工、管理等三个学科的在校大学生。被调查男、女比例为130:65。其中高年级与低年级比例为47:148。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的创业态度、大学生的创业模式、大学生创业的困难及需要提供的帮助、大学生的创业动机。调查结果如下:

(1)从对创业的态度来看:70.4%的学生支持大学生的创业活动,23%的学生不支持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其余6.6%的被访者表示中立,自己有创业愿望的学生为21.4%。

(2)对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估计,77.5%的学生认为成功率不高,22.5%的认为成功率极低,对大学生创业失败的看法,66.3%的学生认为是正常的,32.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创业的自身条件尚未成熟。

(3)在创业存在的困难方面:51.4%的学生认为创业最缺的是资金,33.7%的学生认为是缺乏创业的知识,12.6%的学生认为缺少自己开发的新产品。

(4)在创业模式的选择方面:在有创业愿望的学生里67.4%的学生选择了大学后创业,25.9%选择了兼职型创业,有6.7%的学生表示会在条件成熟时选择休学创业。

第3篇:学生创业范文

案例一:停刊的校园杂志

人物:杜庆祝,2004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在校期间便开始在多家公司兼职,半工半读。

2006年4月,杜庆祝办起了面向校园发行的免费广告杂志。杜庆祝告诉记者,他的第一期杂志盈利5000多元,但从第二期杂志的出版,使杜庆祝和他的《校园快递》开始陷入重重困境。

因为杜庆祝给广告投放商和广大学生们承诺的是一学期出版两期《校园快递》,就要赶在6月份放假前再出版一期,但面临学生放假,广告商普遍认为广告投放效果不好,如果非要印刷赔钱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杜庆祝认为信誉第一,于是他从大学同学也是合作伙伴那里共筹集了五万多元投入印刷和发行,结果广告费仅收回了50%的成本。这个结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大家开始出现分歧,大家都没有钱,第三期的准备工作已迫在眉睫,谁来出资?

最后,他们选定了新疆的一家网络公司合作,由该公司出钱,双方共同参与运作管理,当资金问题解决后,在杂志的发展方向上和人事录用上双方却发生了争执,杜庆祝要求杂志在刊登大量广告时,更要突显艺术性、时尚性和文学性,同时要求保留杂志社的原班人员,但对方却要求做纯广告的DM,并要求刷去部分杂志社成员。

为了按时出版,杜庆祝接受了该网络公司的意见。一本纯广告杂志在校园里发行后,反映非常差,学生普遍认为缺少了文化性和可读性,广告商也大失所望,结果是杜庆祝和该公司分道扬镳。身心疲惫的杜庆祝选择了到自治区团委新疆青年卡管理中心做发行总监,靠拿工资和奖金吃饭,校园DM杂志被搁置了。

案例二:两年四败的创业经历

人物:龚小淘,2004年毕业于新疆大学。在校期间创办了该校校刊,并在文化公司和报社兼职。

第一次创业是2005年,龚小淘投资1万元在新疆科信学院餐厅承包了一个窗口,取名“西域魔厨”,主营快餐。龚小淘告诉记者,当时他是该校的语文教员,只能在业余时间管理餐厅。晚上12点餐馆休息,早晨7点又要起床准备早餐。龚小淘对餐馆进行了装修,穿着统一服装,然后在全校张贴餐馆开业优惠的海报,发放传单。为了稳定员工,龚小淘在人员工资上很“大方”,别人1500元聘请厨师,他愿意掏2000元。结果成本失控、浪费严重,导致店内资金周转不足。龚小淘赔进了近2000元的工资,不到一年,餐厅关门。

龚小淘的第二次创业是2006年4月,当时他看好了夜市,准备经营当时流行的小吃铁板烧。有了第一次的创业经历,这次他非常注意成本的控制,也备足了周转资金。他先投入了8000元,租用了3个摊位,服务员全是在校大学生,不到十天,龚小淘的生意开始兴隆。于是龚小淘决定扩张领土,又投入了15000元增加了7个摊位,另聘了三个大师傅和十多个服务员,成了当时夜市上规模最大的一家。本想“大赚”一笔的他,却遇到了意外。当年5月,全国第十次书市在乌鲁木齐举行,夜市成了书市,龚小淘的摊位不得不向南迁移到新市场。新市场生意很冷清,半个月后,龚小淘的“新时代烤场”以资金匮乏,负债近万宣告撤出夜市。

2006年9月,龚小淘与乌市一家培训机构合作,开发高校各类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培训市场。就在他在校园做宣传之时,国家教育部的验收巡检工作开始,所有大学全封闭管理,任何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入内。这期间几乎无人报名,检查结束后,各类职业资格考试时间已临近,这次合作又以失败告终。

2007年2月,龚小淘和他人合伙注册了一家软件公司,主要做幼儿教学软件的开发和推广,龚小淘负责市场推广,合伙人负责投资和软件开发,二人三七分成。公司成立后,合伙人却未能准备足够的后备资金用于市场宣传。一个月后,公司卖出去了三万多元的产品,合伙人又以房租涨价和清还个人欠款为由停止广告宣传。两个月后,龚小淘从公司退出。三个月后,该公司宣告破产。

案例三:两个IT少年的痴迷

人物:敬水仙,1986年生,在校期间曾创办“校园寻宝网”,2007年9月创办“新疆电影网”。

龙道斌,1986年生,在校期间和同学创办“新疆学生在线网”。

2006年12月,敬水仙800元创办了面向大学生交换、买卖二手货的“校园寻宝网”,敬水仙说,那时网上生意最火爆时达到同时在线会员2000多名,一天内完成交易量近500余件。因为网站一直是免费注册,所以他并没有赢利。

第4篇:学生创业范文

关键词:创新创业 实训基地 项目

为了促进我校积极探索和构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应用性人才的新模式,提高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和职业发展的竞争力,学校制定了《白城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方案》,白师院字﹝2012﹞130号,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该项活动的开展,为学生配备导师,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反哺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就业能力。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意义

1、通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营造高校创业氛围

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会提高校园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一种创业文化,激发起学生的创业热情,增强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信心,有效地营造大学生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也为推动学校育人模式的改革做出了贡献。

2、通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大学生创业最根本的就是在创业之初就要充分认准和把握自己创业领域的市场饱和度、市场动向和社会环境,既要考虑到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又要考虑到自身的情况,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的使风险最小化。在创业项目的实训中,学生真实的体验如何创业,如何制定商业计划,如何组建团队,如何设定目标与执行,如何制定营销策略与销售产品,如何谈判,如何吸引投资,如何控制成本与获取利润等等。

3、通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养学生行业危机意识

在实施创业项目过程中要预测当前行业状况的走向和可能导致的危机,创业者只有时刻具有危机意识,并对潜在的危机做出相应的预警才能够真正独立于竞争的大环境中不败。创业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思维高度,通过这种高度的思维,创业者可以通过各种以实际为基础的动向来变换自己的策略,并对区域同行业者经营动态的整合分析,以此来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形成对自己一个较为合乎实际的优势规划,使自己始终处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状态。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原则

1、自主创新创业。

参与创业项目的学生要自主设计方案、自主管理项目、自主完成项目,学习创业者案例,从那些功败垂成或失败的创业者身上,我们可以得出许多经验教训。

2、浓厚兴趣驱动

参与创业项目的学生要对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创业实践有浓厚兴趣,以兴趣驱动,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项目。

3、创业实施过程

在创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和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学生创业需要个人的综合素质,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思维高度与坚定的信念和决心,才能够克服在创业过程中的种种变故与风险,坚定地继续创业之路。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途径

(一)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模拟平台

实施创业计划、创业准备、创业实践三个过程。

1、设计创业计划提升实践能力

根据创业之星软件、ERP软件的商业背景环境与数据规则,完成创业计划书的编写。创业者首先对背景环境进行商业机会分析,组建经营团队,制订资金筹措计划,撰写公司名称,制订公司章程,并编写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我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热转印自制化艺术品,在进行市场调研基础上,制作出符合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特点的产品,满足青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年轻人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按需求者个性定制产品,让每个人实现自己的创意,产品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亲睐。

2、培养从业技能做好创业准备

学生通过创业项目的实训,对企业经营全过程一目了然,仿佛置身于企业经营活动现场。实训中会遇到企业实际经营的各种典型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发现问题,从中找到归纳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辩论和求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反复优选,优胜劣汰,形成最佳方案和做出最佳经营决策。

3、经过创业测试感知职业领域

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创业者综合能力素质的测试,帮助创业者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职业倾向、创业能力等,使创业者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更好的做好创业准备,为将来的创业行动打下扎实的基础。了解职业领域,尝试在该领域遇到哪些问题,初次感悟职业,它涉及工商、法律、税务、财务、营销、环保、保险、管理等领域的知识。

(二)构建创业孵化基地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有着教育、研发创新、企业孵化、创业人才培养的功能。

1、创业教育功能

指导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加强创业课程建设,出版大学生创业教材等。评选创业教育精品课程,在地方高校推广。

2、研发创新功能

创业实践基地基地通过项目选择,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探索开展科技企业网上孵化服务及远程孵化服务,充分发挥孵化器的辐射作用。将创新项目带到基地进一步研究开发,使创新成果以最快捷的方式产业化,形成创新的知识流和技术流。

3、学生实训功能

首先,开展公益性大学生创业技能培训,积极指导大学生确定创业项目,提高创业技能,并为他们创业提供政策支持、专业指导以及跟踪服务。其次,以项目为依托,指导大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开展模拟创业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创业沙龙活动。

总之,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锻炼了创业者实践操作的能力,学校要加大创业实践项目实施力度,为有梦想的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切便利条件,来提高实践性教学的实效性,实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自荣.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暨创办大学生创业基地探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4期.

第5篇:学生创业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通信工程

引言: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格外重视。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包括: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计算机设计竞赛、广告艺术大赛、结构设计竞赛、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工业设计大赛、化工设计创业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英语演讲大赛、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机器人大赛、测绘之星大赛、移动应用开发大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动植物标本制作大赛。竞赛涵盖的专业很广,许多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竞赛进行锻炼。现结合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情况,分析竞赛对于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一、参赛学生的选拔

通信工程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为: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通信设备与通信技术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维护、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信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创新创业竞赛对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作用。竞赛主要面向大二和大三的学生。竞赛的申报要求为:(1)申报对象为全校非毕业年级本科学生。可以个人申报,也可以组成不超过5人团队申报。鼓励学生跨专业、跨院系、跨年级组建团队申报项目,要求团队分工明确、团结协作。(2)每个学生只能申报或参加一个项目。以下情况不得参与申报:已获得立项且未结题者;同一研究内容已获得学校其他专项立项项目。(3)项目研究年限以1-2年为宜,必须在项目负责人毕业前完成。(4)项目实行导师制。各项目需聘请校内教师担任导师,也可同时聘请校外企业或行业专业人员担任副导师。(5)校内导师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要求学术水平较高、治学严谨、责任心强。校内导师每年度指导创新项目数不超过2项[1]。

先通过选拔信息的,号召大家报名,学生一般非常踊跃的参加。然后通过选拔,选出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参加竞赛。选拔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的了解程度。主要考查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程序设计基础等方面的知识。主要选拔能够进行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具有科学研究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技能,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的学生。

面试主要了解学生以往参加各种竞赛的情况、对当前先进技术的了解程度、对参加比赛的热情度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笔试和面试可以选拔出具有牢固的专业基础和有比赛热情的学生。

二、竞赛的组织

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分为国家级、省级、校级和院系级四层级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研究平台。其中省级分为甲、乙两类项目,校级项目分为A、B、C三类项目。

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由学校统一管理,负责项目开展过程检查、结题验收、成果展示上报和经验交流等工作。

校级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由学校负责组织项目开展过程检查、结题验收和成果展示等工作。院(系、部)负责成果上报、经验交流等工作。

院系级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由院(系、部)自主组织管理,但需上报学校备案。

三、竞赛的评审

(1)院(系、部)评审。院(系、部)负责组织专家评审本部门的院系级项目,确定院系级项目名单并进行公示,按照项目排序或项目质量,按学校限额择优推荐,确定上报学校项目名单。(2)学校评审。学校组织专家对院(系、部)推荐项目进行答辩评审,确定省级推荐上报项目名单和校级项目名单。(3)省教育厅评审。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学校推荐项目进行评审,确定推荐国家级上报项目名单和省级项目名单。

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竞赛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实践与扩充。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虽然学生已经进行相关课程理论的学习,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不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通过竞赛,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回头来仔细查阅书籍,将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对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学生自然去查阅相关资料,可以获得很多专业课本中没有提到的知识[2]。(2)竞赛是对学生科研精神的重要培养。可以使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利用现代化信息渠道获取有用知识的能力。能够独立地获取和更新专业或非专业的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于工程实践中,具备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通过书籍、文献、网络及与他人交流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有学习与发展的能力,具有分析与综合、逻辑与抽象、继承与创新的思维能力。(3)竞赛是对专业课程的实践应用。可以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学、工程制图、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设计、调试和应用能力。掌握电路、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电磁场与电磁波等知识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掌握通信工程、通信网络、无线通信、光通信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一定的软、硬件设计和调试方法,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通信系统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掌握通信电子、通信系统、通信网络的设计、开发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可以使学生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科学研究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4)通过竞赛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讲座,邀请社会成功人士来介绍经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总结

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莉,王菡,王栩楠.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管理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12(6):118-121.

第6篇:学生创业范文

(1)创业知识。创业知识是创业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是对创业活动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知识系统。创业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创业知识的积累。大学生应该具备并对对大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经常发挥作用的创业知识可分为以下几个内容:①扎实的专业知识,厚实的职业技能,是创业的前提。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税务等,这是创业工作必备的知识,具有系统的知识体系。②经营管理知识,如:管理学、市场营销、决策学等创业经营管理必备的知识,并做到经营管理知识与经营管理能力结合。③创业活动应该具备的综合性知识,如对政策法规的了解、公共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2)创业态度。创业态度是影响大学生创业过程的关键因素,是否具有顽强的毅力、善于交流沟通的能力,是否具有注重团队合作意识,是否能吃苦耐劳、踏实进取、诚实守信等等方面内在品质,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由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成分组成。只有当大学生对创业持坚定的态度时才有可能产生创业愿望,而强烈的创业愿望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创业活动的开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3)创业综合能力。创业综合能力主要有:及时捕捉市场机遇的能力、对创业活动进行分析决策能力、对创业活动内部外部环境的把控和协调的能力、主动适应社会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创业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能力。创业者需要熟练掌握这五项能力,因为,随着创业的不同阶段,所需能力也会有所变化,如在创业的初期,可能五项能力都很重要,而进入创业的成熟阶段,随着企业的发展,有更多的员工和管理人员承担了许多工作,这时候,分析决策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2提升创业技能对促进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积极意义

(1)培养自信与自我认同感。在创业过程中,是否具有自信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学生在逆境中开拓和创新提供信心与勇气,同时也会为学生在面对创业过程中的怀疑和批评时提供坚强的毅力。学生的创业技能提升会带来创业的逐步成功,所以必定会让学生充满成就感和自信心,而在个人发展的定位中,个人有充足的自信心与自我认同感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创业进程,推动创业活动的良性循环发展。

(2)增强进取心与责任感。个体的进取心是会促使个体具有目标指向性和适度活力的内部能源,认真持久与积极进取的态度是个体事业成功的基础。实践证明,学生的创业能力越强,承担的压力也就越大,而压力大了就会刺激出更多的进取心,从而推动学生不断追求人生新目标。因此创业技能的提升将会伴随着个人进取心和责任心的增加。

(3)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制定目标并具备相应的技能,然后围绕既定目标做一系列相应的工作。创业活动的实践证明,创业技能的提升过程中必将会引起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同步提升,包括个人专业知识提升、个人待人接物的改进、个人分析决策能力的改善等等。而如果这些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势必将会促进学生个体的生涯发展。其次,在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不断的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创业技能的提升会为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带来更多前进的动力和勇气,为自己在未来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3提升大学生创业技能存在的障碍

(1)创业过程中缺乏自我决定的主见,由于高校大学生创业外部动力因素,如:有的为了获得学校或相关部门的创业基金改善目前经济状况,有的为了回避就业压力临时决定创业,有的为了赚足面子,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高校大学生创业过程或创业行为是为了创业行为给本人带来内在的快乐,可以在创业过程中体验与创业竞争对手博弈过程的刺激。在大学生创业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因素并存,这两种因素与创业经验不足、创业资金困难、社会关系缺乏等创业实际困难进行碰撞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创业意识减弱,不但给创业技能的提升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大学生消极创业、放弃创业。

(2)由于外界环境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大学生在实际创业过程中,创业不能坚持下去,成功率较低,持续性较差,这是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的真实状况,高校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经常出现放弃创业梦想,离开创业团队,从创业队员跨入公务员考试大军、或者放弃创业,参加事业单位招考或国有企业应聘等常规面试,这样不仅影响了大学生创新和创业技能发展,同时也导致了创业团队不稳甚至解散,或创业项目失败。创业技能不能得以锻炼,创业思维及潜能不能得到应有的施展,更谈不上把创业思维及潜能深化和转移到实际创业行为上来。

(3)无论是高校,还是政府创新创业工作主管部门,在激励大学生创业制度方面服务工作不到位,没有深入到创业工作的全部过程,这样既不利于创业技能的培养,还阻碍了创业活动的展开。而高校通过举办创业大赛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这种激励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纸上谈兵,把创业激励放在在创业计划比赛,缺乏对创业实施过程的激励与扶持,因此,影响了高校大学生创业技能发展的完整性,很难完成整个创业过程。

4提升大学生创业技能的着力点

(1)构建并完善大学生合理的创业知识体系。大学生科学完备的创业知识体系是成功创业的首要保证,在必备的知识体系中,包含了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经济形势及政策、工商管理知识等。大学课程体系的设置,直接反映了对培养的培养思路,因此,高校应当结合每个专业的特点调整课程体系设置,为帮助学生创业,设立创新创业课程或短期培训,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知识和技能辅导。同时大学生还要主动学习有关创业书籍,以及浏览有关创业主题的微博、论坛,全方位营造创业氛围,经常组织创业团队成员参加创业培训,进行实地考察锻炼,用多种方式和渠道获取创业所需要的经验,营造尊重知识、鼓励共享、团结一心的团队精神,加强和其他创业团队的知识沟通交流,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的创业知识体系。不断利用这些知识来创造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2)积极强化自身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做一个有心人,有效利用校内外的一切教育资源,尽量多的参加各种锻炼机会,如:企业志愿服务、科技创新创业协会、勤工助学等活动,通过各种实际锻炼,磨练自身的意志,增长各方面才干,学会如何对待挫折。在校大学生还要多参加创业辅导培训、校企合作讲座、创业设计演习等创业实践活动,主动抓住校内外各种创业锻炼学习机会,全面锻炼自己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通过拓展信息获取渠道,开展市场调查和分析研究,培养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商业敏感,最终发现和捕捉创业机会,进行成功的创业。

(3)注重培养自身良好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是创业主体自觉进行创业实践活动的个体心理倾向,会引导创业者为追求某一特定目标,而投入大量精力、资源和行动。在高校大学生实施创业活动的过程中,创业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要注重自身创业意识的培养、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着能吃苦耐劳、踏实进取、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乐观豁达、敢于冒险的优良品质的人,实现成员之间的价值观、态度等人格差异的最小化。

(4)通过高校教学提高大学生创业技能。我国高校要普遍开展创业教育,配备专业的创业指导老师,真正开设创业指导课,纳入教学大纲,使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学科专业教育,举行创业大赛,真正做好创业教育工作,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各高校要制定完善的创业激励办法,奖励大学生和创业团队进行创业活动,了解和掌握本学校的实际创业教育情况,积极进行创业资源整合,从而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创业教育的开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把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第7篇:学生创业范文

摘 要 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高校要向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大力宣传创业教育观念,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创业知识结构;注重创业知识的转移与共享,更新高校创业教育理念;积极借鉴和引进外部力量,克服创业知识外部化的障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构建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实践教学 创业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体系也发生巨大的变化。高校扩招带来就业人数的剧增,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559万人,在全社会就业压力加大和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这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一直以就业教育为主的我国高等教育已日益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创业教育的概念

创业教育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并将其表述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单位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笔者认为,高校创业教育应该是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教育。其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己,了解就业形势,了解劳动力市场现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自信、自主的创业精神;引导学生积累创业知识,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提高自主创业能力;向学生提供各种创业信息,帮助学生选择创业方向,作好创业准备。

二、创业教育在高校开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

借鉴国外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经验,从2002年初教育部高教司在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试点创业教育。到目前,大学生们的创业活动还普遍停留在一种创新实践活动中,尚没有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支撑。 虽有极少大学生创业成才的事例,但还不能真正反映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系统化。目前,我国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三种模式:第一种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第二种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重点;第三种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综合式的创业教育。

(二)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处在一种为大学生就业找出路的阶段,还没有提高到国家经济发展“驱动力”的高度。我们可以发现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活动存在诸多不足,突出表现在:

1.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分离。我国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由于没有真正融入学校整体育人的体系之中,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开展并未形成有机联系,是在“正规教育”之外,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的“业余教育”。这就使创业教育失去了学科专业这一最有力的依靠,致使创业学子们激情有余而内功不足。

2.大学生创业意识依然淡薄。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者少之又少,即使有,也多是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行业,且创业成功率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畏惧和创业知识、能力的不足以及创业经验的匮乏。

3.大学生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欠缺。高校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如果离开创业知识去谈发展创业能力,则能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能力发展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前提。能力越发展,知识掌握得越好。而且掌握知识的目的也在于发展能力。因此,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两者都是创业教育的基本任务,都很重要,不应有轻重之分。

4.创业教育的开展对象仅局限于少数学生。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始于创业大赛,自开始就带有极强的精英化痕迹。创业教育关注的是少部分人的骄人业绩。各个学校设立的学生创业机构,都是精英化的机构,大部分同学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而只能成为袖手旁观的“看客”。

三、创业教育的内容

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容具体规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向和应掌握的知识、能力,它标志着应当培养学生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进行创业教育的依据,是实现高校创业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高校创业教育的具体内容为:

1.培养创业意识。这种意识指大学生能自觉地培养创业心理素质和创业技能的意识。(1)要对大学生进行创业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要帮助学生树立大就业观,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观念,树立创业也是就业的一种形式,既创造社会财富、又创造就业位置,对社会的贡献更大的新理念。要唤醒、启发、诱导、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鼓励大学生开拓创新,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多作贡献。(3)要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教育,要大力宣传一批艰苦创业的大学生典型。增强大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勇气。

2.构建创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要鼓励大学生学有所长,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有所创新,这是创业教育的奠基工程。但仅有专业技术特长却不懂管理和人际交往也不能获得成功。因此,除了专业知识技能外主要还应该具备一些相关知识,如经济学知识、企业管理知识、文史知识、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

3.锻炼创业能力。成功创业者应具备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主要是:(1)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决策创新、管理创新。(2)市场拓展能力。国内企业都将直接面对国际市场,面对资金雄厚、技术过硬、管理先进的跨国企业,因此,必须学会审时度势,抢占市场。(3)组织能力。要建立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组织结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各种关系,增强员工凝聚力,形成团队精神,使之为创业目标齐心协力、团结奋斗。

4.健全和提高创业者的综合素质。创业者的综合素质包括:(1)诚实守信、勤奋敬业、积极进取、敢为人先。(2)自知之明和自信自强。既能看到自身的优劣扬长避短,更能毫不畏惧地迎接任何困难与挑战;认清形势,将创业期望值放在合理的高度。(3)卓越的胆识。创业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意味着可能不止一次的失败,没有过人的胆识只能一事无成。(4)坚强的意志、豁达的胸襟。能承受一般人不能承受的压力与挫折,具有坚定执着、百折不挠的精神。(5)稳定而积极的情绪。顺利时沉着冷静、稳中取胜、再接再厉;逆境时临危不惧、处变不惊、镇定抉择。(6)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创业者往往不可能拥有业所需要的全部专业知识,因此,有了适当的项目和果敢的决策,还必须有一个各方面专业人才默契合作齐心努力的团队,需要创业者以一种宽容精神进行合作,相互经常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成功。

四、发展高校创业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一)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

打造自由、宽松、和谐的创业氛围和环境,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的基本前提。改革并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努力探索“管严”与“管活”的新途径,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创业的空间和时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广泛开展有关创业教育的宣传工作,使广大青年学子在耳濡目染中自觉地接受教育并积极地进行创业实践;紧紧围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旨广泛开展如参观、访问和请优秀创业者作报告、演讲等活动;建立创业教育服务机构,拓宽资金来源,为创业教育提供资金和服务支持。

(二)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形成合理的创业知识结构

要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首先就要进行课程改革,构建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结构。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通过课程这个核心环节来实现。创业教育课程应该在传统教育课程基础上突出创业,开设“创业社会常识”、“创业管理课程”、“创业企业设计和研发课程”、“创业指导”、“创业心理和技能”、“市场经济”、“经营管理”、“公关和交往”、“法律和税收”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同时,必须改变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课程设置模式,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型公共课程设置, 并在课程中强调开放式讨论、案例研讨、现场调查、情境设置、活动设计等教学手法的运用。

(三)注重创业知识的转移与共享,更新高校创业教育理念

教育可以降低创业者、创业团队在创业时在管理层面的风险,有经验的创业者或者受过良好创业教育的准创业者,将会有能力提高新事业在各方面的生存和拓展能力。创业教育不同于一般大学学业培养计划以修课或毕业学生为指针来衡量成功,而是应该以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作为判断。大学教师在创业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敢于张扬个性、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与人合作等,因此,创业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更主要地应该是经验式的引导,注重创业知识的转移与共享。

(四)积极借鉴和引进外部力量,克服创业知识外部化的障碍

高校可以邀请更多的校外企业家参与创业教学培训、评审等活动,或者举办讲座、论坛等活动,增加学生与他们的互动,他们的自身素质、经历和体会将更直接地被学生所借鉴。高校可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推行导师制,向学生或学生创业团队推荐和委派既有一定理论素养又有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不仅可以传授创业技能和常规方法,而且其思维模式及其价值观等也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通过创业实践活动既能使学生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认识,动手能力得以提高,同时还可以在创业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学生个性、创新思维、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高校应高度重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鼓励名师参加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鼓励硕、博士研究生参加本科实践实验教学;选拔高层次人才充实实验教学队伍;向大学生开放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此外,还要加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科技产业园的建设,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开展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们进行心理和管理方面的培训,积极推动大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和创业活动。许多大学生创业之所以失败,问题不是他们缺乏创业意识与技能,而是在成果转化和产品研发方面的经验不足。因此,必须要把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创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产学研的一体化,为大学生的创业搭建平台。

(六)构建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评价本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创业教育评价是评价主体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对高校实施的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和提高程度以及其社会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缺乏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更缺少对创业教育的评价。然而,随着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其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变得日益重要,因为只有评价才能更好地促进提高。

参考文献:

第8篇:学生创业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基地;制度保障

如何能让高校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使创业配套基金使用率最大,形成更浓郁的大学生创业氛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推动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要求高校开辟专门场地用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同的高校依托创业示范基地让大学生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一、培养思路

1.完善保障体系。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制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总体目标和主要举措,确保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的“机构、人员、场地、资金”到位。二是推动协同发展。加强与政府、企业、高校及产业园区的合作交流,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众创空间等。如重庆某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已形成与当地区政府、某创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大学城高校、高新区-英特尔联合众创空间和微电子产业园区共建、互联、互助的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三是优化管理制度。很多高校探索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业,设立创新创业奖励资金。纷纷出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入驻与退出管理制度》、《学生奖学金实施办法》、《入驻大学生创新创业园项目团队考核办法》、《众创空间运营管理办法》、《做好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工作的通知》等管理保障制度,激发学生参与创业激情,加强对创业过程的指导。设立创新创业奖励基金和奖学金,奖励创新创业工作贡献突出的个人和创业团队,并增加评奖评优比例用于表彰创新创业优秀学生。四是加强师资建设。为加强在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是的授课及指导,学校成立了授课教师、指导教师和企业家三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2.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一是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将创业精神教育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纳入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化、体系化;完善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必修学分。根据创新创业教育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制订个性化成才方案,以现代学徒制个性化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获得专利、获得创新创业奖项、参与众创空间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并建立学分累积制度,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情况认定为课堂学习;改革考核考试内容和方式,笔试面试、理论实践、日常期末考核结合,加重过程考核权重,增加非标准答案试题比例;建立学生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将学生参加各类型、各层次竞赛活动结果折算为学分,倒逼学生参与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探索建立参与创新创业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制度,学生休学创业,可保留3年学籍。二是健全融通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有的高校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加快完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分纳入必修学分,增加实践课时比例,且学分是从教师指导设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将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大力推进慕课、微课教学,利用学校虚拟社区互动交流平台推出创新创业在线开放课程,实现兄弟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学分互认;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互联网+等方面的创新创业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举办创业讲座、沙龙、创业沙盘模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有机结合,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3.健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体系。一是模拟平台和实践平台结合。首先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安排创业模拟沙盘实训和在校园内开辟大学生创客空间、普创咖啡以及创客体验营,通过虚拟经营企业和亲身体验,熟悉创业流程,体验经营活动,参与团队建设,提高创新创业感知。然后建设校内的学生发展与协同创新创业基地,推进创业训练营、孵化基地建设,完善设施功能,扶持优秀学生企业成长壮大。最后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建设校外的创新创业基地,让毕业的学生有校外创业的土壤和通道。二是竞赛平台和交流平台结合。定期举办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和各级层面的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创业训练营、创业问诊、一对一辅导和项目路演等活动。通过比赛和交流活动,打造基于创业群里的校内外资源共享专区,进一步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二、基于创业基地的成果

1.基于校内的创业基地。形成“政府支持、多方投入、企业运营”的管理体制。高校可引入风险投资企业对创新创业园进行专业化孵化运营,包括进行功能规划及改造,对入园项目进行遴选、指导、策划、路演及日常运营管理,设立风险投资基金进行园区项目入股孵化,形成集“创新链、孵化链、资金链”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例如某学院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构造了“四步为营”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四步”是指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四个步骤,即创意、项目、孵化、运营。在各个步骤都分别组织创意激发、项目策划、培育孵化、企业运营等训练营,以培养学生企业营运管理的能力。四个培养步骤及其训练营活动方式构成了“四步为营”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2011年,该高校杨同学在学校创建了创业协会创新部,专门生产销售学生寝室自动遥控门的设备。之后,他和核心成员一起将高中时期做的专利花盆项目重新规划并开设模具大量生产。随着市场打开,创办微企、开设直营批发店。在外地成立办事处和实体店,创业蒸蒸日上。2.基于校外的创业基地。一是探索“旅游—生态种养殖—休闲养生”于一体的美丽乡村创业基地。某校企合作的乡村旅游项目,除了选派优秀大学生参与,学校方配备了专业的指导教师,校领导还多次参与项目前期成果的讨论与实施方案的指导工作,成功将重点放在互联网对生态农产品及乡村旅游的营销方面,因为互联网营销相比其他传统市场营销推广方式而言,快捷、精准而且需要的费用小,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二是依托古镇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创业基地,点燃了本地大学生回乡创业的热情。某学院2014年毕业的大学生小刘放弃城区的高薪聘请,携女朋友回到家乡租了10多亩土地,发展养殖业。两年多来,两名大学生养殖的珍珠鸡、火鸡、绿壳蛋鸡、贵妃鸡等,每月向城区大超市和高档酒店销售上百只,还饲养了肉黄牛宰杀供应市场。另外,小彭也是古镇上最年轻的“老板”。前年10月,作为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她和男友、同学一起在家乡的家里开起了一家名叫“旧街角”的餐馆,生意颇为兴隆。趁着淡季,她决定让当厨师的男友去学几个新菜。20出头的年轻人,不去大城市当白领,却在老家开餐馆,小彭的选择无疑有些特别。而在她看来,道理很简单:“古镇的游客多,开餐馆不比上班差!”

三、问题发展方向

1.学生基于创新的创业项目比较少。学生的创业项目多集中生存型创业较多,多集中在商贸、服务类,还需在如何引导学生基于专业行业的创业狠下功夫,促进学生激发创意,形成创新型产品,投入商业化运营。2.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力度不够。虽然学院在构建全链条实践平台方面做了些努力,取得的一些实效,但还需政府、产业园区、实践基地统筹支持。

作者:张铁力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夏丹,高校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实践平台《嘉应学院学报》,2016,34(1):74-79.

第9篇:学生创业范文

经典的创业意向影响模型分别为Shapero(1982)提出的创业事件模型和Ajzen(1991)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本文将两个理论模型相结合并进行简化,保留基本框架,将创业认知和创业合作作为影响创业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将人格特质作为调节变量。本文对创业认知、创业合作、个人特质及创业意向都设计了一系列的相关问题,通过各个问题间的相互联系研究创业认知及创业合作是如何影响大学生创业的意向的,并且研究个人特质是否会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产生影响。上图是本文研究的模型构建:创业认知和创业合作对创业意向有影响作用,个人特质作为大学生的先天条件会增加创业认知及创业合作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程度。本研究将利用大学生创业者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技能积累形成的与创业活动相关的认知内容,利用创业者所表现的独特认知偏差作为其在创业行为及创业决策过程中的依据,从创业认知的视角来研究大学生创业者认知的内容、创业的资源、合作的意愿对其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以及产生创业意向和创业行为的影响;同时,本研究继而将个体层面的因素作为调节变量,考虑不同特质的人群对创业意愿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认为创业意向应界定为创业者由于具备某些内外部资源而产生明确创业想法的意识形态,并且该想法会驱动创业者不断创新向前,创业意向的不同会导致创业者未来的创业形式、创业方向都有所差异。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1:创业认知可以显著影响创业意向;本研究将创业认知定义为创业者对机会的判断、把握以及在对环境进行考量后,结合自身的知识架构、经历背景,可能会对个人、公司的长远发展做出的决策。H2:创业合作(资源)可以显著影响创业意向;创业合作是创业形式之一,主要与创业者具有的资源紧密相关。本研究认为创业合作应该被定义为在创业的起初或者中间过程中选择一个甚至多个伙伴合作,增加创业成功的几率以及降低创业投资的个人成本及风险。H3:个人特质可以显著提高创业认知及创业合作(资源)对创业意向的影响。近几十年,创业研究针对创业者个人特质及其心理特征进行探讨,但缺乏统一而稳定的研究结论。本研究认为认为创业者个人特质是其产生创业行为的动机因素之一(Collins&Moore,1964;Brockhaus,1980;Hisrieh,1986)。

二、研究样本及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参考《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叶映华,徐小洲著,2010)一书中与本文涉及变量的相关量表,确定了最终研究量表。本文采用SPSS17.0作为分析软件。此次的样本是参与填写调查问卷及参与访谈的宁波市在校大学生,共下发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70份,经过分析和整理后,剔除废卷(包括不属于宁波市范围的答题者、漏答、错答与不认真作答)109份,有效问卷共36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76.8%。

三、统计结果分析

(一)统计分析

在有效问卷中,男生201人,占问卷总人数的55.7%,女生160人,占问卷总人数的44.3%。文科生188人,占总人数的52.1%,理科生135人,占总人数的37.4%,工科生38人,占总人数的10.5%。大一学生37人,占总人数的10.2%,大二学生78人,占总人数的21.6%,大三学生139人,占总人数的38.5%,大四学生107人,占总人数的29.6%。

(二)可靠性分析

本文用SPSS17.0中的Cronbach’sAlpha系数测试问卷中涉及的四个量表的有效性,其中创业资源问卷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0.941>0.7,创业认知问卷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0.955>0.7,创业意向量表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0.971>0.7,人格特质量表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0.969>0.7,说明该问卷的可靠性很好,且四个量表都有效。

(三)假设检验

本研究用SPSS17.0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由于模型中个人特质被假设为调节变量,所以用Enter方法对创业认知及创业资源进行回归分析,而用逐步回归法对考虑个人特质因素后的整个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加入了个人特质变量之后,模型2中的R平方值为0.587>模型1中的R平方值0.492,说明模型的拟合度提高了。因此,H3得到验证。在ANOVA的分析表格中可以看到模型1、模型2的Sig.值均小于0.01,验证了H1、H2及H3的假设。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创业认知”及“创业合作(资源)”对其“创业意向”会产生显著影响;“个人特质”在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模型中扮演着调节变量的作用。大学生创业更多靠的是源于自身的创业激情和热情,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以及乐于在探索中成长的求知欲。新一代的大学生有了较之以往更多的创业机会,政府、高校和社会创业者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创业的正能量,鼓励大学生参与并能逐渐成为创业人群中的主力军。

五、局限性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