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色金属行情走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季度:有色涨幅居首
对于国内自年初以来的行情,超出大部分人的预期。自年初以来,在基本面没有改善的情况下,A股大盘已经反弹了25.28%,自去年底点1664的低点反弹幅度达37%,已经初现“小牛”走势。而这一波行情中,有色金属板块再现大涨大跌的板块特征,在需求未有改善、金属价格持续低迷、企业经营步履艰难的情况下,仍然自年初以来上涨了84%,自去年低点以来反弹了128%,完全再现牛市走势,涨幅高居所有板块之首。
回顾一季度有色个股涨跌,发现明显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各子行业和各股仍表现出明显的同涨同跌趋势,尽管各子行业金属价格涨跌幅度明显差距较大,但各子行业板块股票涨跌之间差距并不明显。
其次,个股涨跌明显悬空于基本面之上,以题材炒作为主要推动力。如包钢稀土、贵研铂业在新能源汽车材料概念的炒作之下,在稀土价格未有改观、诸多稀土矿减产停产、镍价低迷不振的基本面情况下,股价却上涨了近2倍。恒邦股份作为金属矿业里业绩并不突出的小盘股,在硫酸价格大幅回落严重影响业绩的情况下,股价走势却位居所有黄金股之首。云南铜业在预告年度业绩巨额亏损之后,业界对其中铝整合云铜以及中铝注入云铜优质矿山资源保有良好幻想,由其云铜的股价涨幅位居第四。锌业股份也是再次在中冶借壳的传闻中上涨。基本上,涨幅居前的有色个股都很难与其糟糕的基本面相呼应。
再次,业绩稳健的防守型股票被遗弃。原本在市场动荡之时,业绩稳健发展的个股可以作为防守型品种,但在此轮行情中,此类个股实际上被市场所抛弃。如业绩在同类中明显突出的海亮股份、铝加工发展良好的南山铝业涨幅只是排在倒数第一、倒数第八的位置。而发展势头良好的中金黄金及山东黄金涨幅也是在倒数前十名之中。
二季度:成熟还是毁灭
展望二季度有色金板块行情,最重要的是对于大盘的判断,市场究竟是处于牛市还是熊市?大盘是走向“成熟”,还是步向“毁灭”?如果二季度牛市行情能得以延续,那在有色金属板块可能再创佳绩,因为板块中向来不缺少炒作的题材,诸如通胀预期、国储进一步收储、行业振兴规划细则等等都可能在企业经营状况未能改善的情况下助推板块股价进一步走高。反之,如果虚高的大盘步入熊途,那么毫无疑问的有色板块将首当其冲,再次迎领大盘下跌,跌幅将位居所有板块之首。或许,在对大盘走势判断未明的情况下,趋势投资是最好的选择。
另外,供需和流动性是影响金属价格的最重要两个因素,当两者对金属价格构成正反馈时,将加快金属价格的上涨;当两者对金属价格构成负反馈时,则将加速金属价格的下滑;而两者为一正一负时,金属价格则走势不明朗。
世界各国为拯救本国经济从金融危机中脱身,纷纷下调央行基准利率,加大货币供应量,以改善市场流动性。为抵御日趋严重的衰退,欧洲央行3月5日宣布将其基准利率由2.0%降至1.5%,同一天,英国央行宣布再次降息50个百分点,降至0.5%,再创历史新低。从当前从公司债利差来看,美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已经暂时度过了最险恶的时期,情况有所好转;日本国内的流动性处于较为短缺状态,欧洲的流动性则可能进一步恶化。
美联储3月19日表示将在未来6个月内购入至多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同时还将在原有5000亿美元额度的基础上增加7500亿美元用于购买“两房”发行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另外,美联储表示考虑扩大另一项贷款项目的额度到1万亿美元,用于带动汽车、教育、信用卡以及小企业信贷。美联储这种举动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意味着更多的资金会流向股市和信贷,也意味着企业和消费者贷款的利率将会更低,还意味着美元汇率坚挺趋势的改变。美元贬值可能推高商品价格。
供需是影响金属价格另一重要因素,毫无疑问的,当前产能是处于明显过剩的状态,大量工厂减产限产,部分矿山暂停采掘,很多矿山新建在建工程开始停工或者延期。当前,我们更关心的是需求回暖的情况,唯有需求真正回暖,方能从根本上解决供应过剩的矛盾。
由于国际基本金属均以美元计价,美指的走强或走弱直接影响到金属价格的下降或上升(至少名义上是如此)。
美联储购买美国国债的计划,意味着美联储率先启动“印钞票”,这将会导致短期内美元的供给急剧增加,从而导致美元短期内贬值。另一方面,美国流动性的改善,提振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信心,风险担忧的减少,避险资金的流入就会减少,同时,风险偏好较强的投资者就抛售美元资产,转而买入其他资产。同样会促使金属价格短期内的上涨。
然而,目前尚不能排除其他国家会仿效美国的做法,加大本国货币投放力度,导致全球性的货币供应增大。这一方面,将再次导致全球性“通货膨胀”,商品价格高企;另一方面,美指的中长期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综合来看,二季度基本金属价格在流动性开始逐渐泛滥以及伴随而来的通胀预期影响下,将短期内走强。但各国经济仍未彻底好转,下游低迷的消费、大量过剩的产能在一定程度上将抑制金属价格的涨势,而下半年的金属价格走势将更加扑朔迷离。
判断有色板块行情走势的关键在于判断大盘是继续“牛市”行情,还是重新步入“熊途”。短期内有色板块将在大盘带动下继续上行(或者说带动大盘继续上行),但行业并未好转的基本面、过高的估值都对板块上行构成压力,一旦大盘回调,有色板块无疑将成为领跌板块。
重点子行业分析
铜。短期内受美元贬值和中国收储及电力电网消费预期的影响,铜价仍有10%左右的上涨空间,但鉴于下游消费的低迷,严重制约了铜价进一步上行的空间,在短暂的上涨之后将面临更大的回调风险。
一、有色金属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上半年,常用有色金属价格总体还是呈现震荡下行走势,6月中旬在美元高位回调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下,有色金属价格有所反弹,而三季度有色金属价格在6月反弹的基础上持续回升,逐步收回二季度的跌幅,并高位运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稀贵金属价格总体持续上涨。
据湖南省有色金属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三季度有色金属价格不断攀升。一是常用有色金属持续反弹。9月末,铜精矿、铅精矿、锌精矿、锡精矿的价格分别为4.6万元/吨、1.43万元/吨、1.08万元/吨、14.8万元/吨,同比分别增长31.4%、9.3%、17.4%、47.3%,但和6月末相比分别上涨7%、6.9%、9.6%、6.5%。二是稀有金属价格总体大幅上涨。其中钨精矿、锑、铋价格分别达到8.8万元/吨、7.7万元/吨、12万元/吨,同比分别增长33.3%、98.2%、39.5%,分别比6月份末增长6.7%、22.9%、9.1%;钼精矿价格同比下降13.1%,比6月末回落4.8%。三是贵金属价格屡创新高。白银、黄金价格持续攀升,9月末价格分别达到4600元/千克、281.5元/克,同比分别增长27.1%、29.7%,比6月末增长8.1%、9.6%。
二、金融属性助推有色金属价格走强
三季度有色金属行业整体运行形势较好,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受到来自国内外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其中由供需主导的商品属性处于平稳状态,由流动性主导的金融属性成为影响金属价格走势的最关键因素。
(一)宏观经济好于预期,市场需求继续改善。目前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PMI在经历了3个月的连续回落之后,8月份比7月份上升0.5个百分点回升到51.7,9月份升至53.8,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升幅超过4%,表明生产情况趋于好转;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比7月加快0.5个百分点。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回升,占全球金属消费增量近一半份额的中国需求,对价格的负面影响已有所弱化,从上游产量来看,铜铝等十种金属产量仍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市场需求继续改善。监测显示,三季度企业对产品市场需求和产品销售情况判断的指数分别为21.2和30.3,比上季分别增加15.2和6.1个百分点,出口订单指数比上季增加3个百分点。8月末33户监测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77.4%,增幅较上季度下降7.7个百分点,但比全省各行业平均水平提高42.9个百分点;完成销售产值233.4亿元,同比增长75.9%。累计存货87.5亿元,同比增长32.4%,增幅较二季度提高5.4个百分点。同时,美、欧、日等国家的经济出现好转迹象,对金属的需求逐步回暖,金属库存明显下降,对金属价格上涨构成支撑。
(二)重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维持宽松。三季度宏观经济基本面对有色金属的影响总体偏弱,由流动性主导的金融属性成为对有色金属影响最为关键的因素。当前,在控制通胀和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博弈中,主要经济体均表现出了扶助经济的势头:美日重新开始经济刺激政策,重提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中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基准利率在0-0.25%的水平不变,并称一旦需要,将提供额外的宽松政策以支撑经济、提高通胀率;欧洲在经历债务危机之后,注入大量资金紧急救市,其效果在欧元区逐步得到反映;中国方面,8月的M1同比增速为21.9%,M2同比增速为19.2%,M1在连续3月低于预期之后,首次出现超预期的现象,反映了经济的见底企稳带来流动性创造的恢复。可见当前市场上流动性依然充裕,由流动性导致的通胀预期加强,金融性购买需求膨胀,大量资金流向相对保值的黄金、铜等有色金属大宗商品,导致有色金属价格出现持续上涨。
(三)人民币持续升值助推金属价格。自6月19日启动汇改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尤其是9月份以来,央行连续调高人民币中间价,9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936,再创汇改以来新高,二次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幅已达到1.64%。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大量的热钱涌入,进而造成国内流动性泛滥,其影响传导到金属市场上来,会推动金属价格大幅上涨。据粗略测算,就中国的边际需求对于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而言,人民币每升值1%,商品价格则上升5%左右,根据测算,二次汇改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大概累计增长8.2%。全省有色金属监测数据显示,9月底铅精矿、锌精矿、锡精矿、铜精矿、白银价格较汇改前分别增长11.9%、12%、7.3%、7%、9.1%。
(四)美元大幅贬值支撑有色金属价格。美国经济复苏疲弱,下半年以来美元持续走弱,近期美联储重申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并表示不排除推出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指数大幅回落。9月底美元指数78.81,和6月末相比下降了8.5%。美元持续下跌,二季度强势美元对有色金属价格的压制局面得到扭转,投资资金撤离美元转而投资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资产替代效应强化两者之间的背离关系,并对有色金属价格的上涨构成支撑。尤其是美元走弱,市场出于避险需要,购买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促使稀贵金属强势上涨,监测显示,三季度白银、黄金价格环比分别上涨8.1%、9.6%。
三、应关注影响有色金属金融属性的几个问题
(一)物价上涨,通胀预期值得关注。8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3.5%,涨幅比7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1-8月份,CPI同比上涨2.8%,比1-7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CPI连续两个月超过3%,并且呈现上升趋势。同时,8月份当月我国PPI同比上涨4.3%,虽然涨幅比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但环比上涨0.4%。近期物价走高主要由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带动,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一方面使得市场对加息的预期增强,进而影响流动性的变化和投资者的取向,并引起有色金属价格的变动;另一方面,物价上涨,使得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收到挤压。监测显示,企业对本季及下季原材料购进价格判断指数分别比上季上升了15.2和36.4个百分点,对本季及下季企业盈利情况判断指数分别比上季下降了9.1和3个百分点。
(二)我国房地产后续政策取向值得关注。今年4月份开始,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全方位调控,对房地产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时隔百日,从各大城市的房地产成交数据来看,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远不及市场预期,从而引发了“二次调控”的强烈需求。房地产调控政策走向是目前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重要决定因素,因为我国28%的铜、33%的铝和49%的锌消费均是由房地产拉动的,房地产政策变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有色金属需求,并带动价格波动。同时,房地产政策变动会引发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间接影响有色金属市场行情。
(三)全球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值得关注。8月份众多宏观经济指标均表明全球经济复苏有所放缓,这将是基本金属价格上涨面临的最大风险,全球经济缺乏新的、较好的经济增长点。就美国而言,道指整体呈振荡下跌的走势,原油走弱,房地产市场和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中国目前也面临复苏进程趋缓,物价上涨,房价高企的局面,利率调整及房地产政策调控的预期增强。而近来复苏相对较好的欧元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欧元贬值从而推动了其出口的强劲增长,其内生的经济增长动能依然较为缺乏。在美国复苏遭遇困难,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欧元区的复苏势必也将会受到影响。因此,总体上看全球经济目前已经暂别了“齐头并进”的阶段,正处于“此消彼长”的时期,而这种状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延续,并对基本金属的真实需求产生较大影响。
四、有色金属价格展望及相关建议
(一)价格展望。从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来看,全球经济笼罩在增速放缓的现实当中,供需主导的有色金属商品属性处于平稳状态,宏观基本面的影响偏弱,金融属性占优。一是美日等国继续采取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提升全球流动性;二是低利率与其他宽松货币政策对美元指数带来较大压力,以及出于美国当前的经济现状,美元指数进一步回落的可能性较大;三是我国将继续推进汇改,在外界的压力下,人民币依然存在升值空间;四是我国继续实施节能减排政策,一定程度上限制有色金属产能;五是我国加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对稀有金属市场需求。因此,有色金属价格有望继续上涨。但是,当前基本面方面并未有足够的利好支撑,国内需求很难大幅增长,加上经济面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其中受通胀预期影响,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房地产的二次调控对市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震荡整理格局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有色金属市场的主旋律。综上,我们认为,四季度有色金属价格有望呈现出高位震荡向上的格局。监测数据显示,监测企业对下季产品销售价格水平预测的指数为51.5,比上季上升36.4个百分点,表明企业对价格上涨持乐观态度。
银行股一马当先
去年11月底,本刊“潜伏股市”系列文章中,强调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区域的蓝筹板块――上证SO,上证180,其自身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彰显。
从其后两个月市场表现看,上证50、上证180指数分别实现了5.9%和3.6%的正收益;而同期的深综指、创业板等小盘股跌幅达到14%和22%。其中,银行股作为低估值蓝筹股的代表,整体走势独立,技术上呈现震荡扬升的特点。
这表明,银行股是近3个月来唯一有资金持续流入的板块。龙头股民生银行(600016)、华夏银行(600015)和南京银行(601009)等甚至创出去年6月以来的股价新高。
银行板块的一枝独秀,主要得益于经济回落和通胀受控背景下的紧缩政策转向。去年12月以来,银行资金投放大幅增加、表明信贷松闸,外汇占款的三连跌,更引发了存准率二次下调的预期。行业中短期基本面的改善,为银行股的估值修复注入强心剂。
从2009年以来的历史看,业绩靓丽的银行股在披露期往往有所表现。目前的2011年业绩预告显示,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等2011年业绩普遍增长30-50%。另一方面,截至2月初,银行动态PE为7.16倍,这样的估值水平不仅处于历史低点,更位列全球银行股倒数第一。以浦发银行为例,公司去年全年业绩增长超过4成,目前市盈率还不到7倍。
对此,国海证券认为,2011年上市银行利润同比增长约31%,2012年则为1996左右。即使保持目前估值水平不变,2012年19%的业绩增长,也为股价上升提供了两位数的空间。银行的业绩增长和估值修复具备坚实的基本面基础。
“蓝尊”获机构青睐
银行股率先进入阶段性反弹,为其他低估值蓝筹股的价值回归拓展了空间。如果后市行情继续得到政策和资金面的支持,同样受惠于宏观调控政策回暖的煤炭、有色金属、机械、汽车、水泥甚至地产等蓝筹股,也将演绎出精彩的乐章。这类股票与银行相似,多具有超跌、低估值、周期性和高业绩的特征,往往是后续入市资金的首选。
作为主力调动人气和调控指数运行节奏的板块,低估值蓝筹股联袂启动,有利于早春行情向纵深拓展。
据统计,1月份月度涨幅最大的行业依次为有色金属(15.55%)、非银行金融(9.90%)、煤炭(8.87%)、银行(6.71%)。这些低估值蓝筹股的集体走强,凸显出存量资金配置的大方向。
从节后各券商的策略报告看,尽管股市走势较为反复,但机构对低估的周期类蓝筹股较为看好。
连续两年准确判断A股波动空间的德邦证券,在2月份策略报告中,除重点推荐银行股、水利板块外,对行业景气度触底反弹、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汽车板块和受益美国QE3预期加大的有色金属,建议积极配置。
银河证券认为年报业绩披露,将对大盘股形成支撑。基于对市场震荡回升的判断,2月份的投资以业绩和估值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品种以绩优、蓝筹、周期为主要配置方向。在风格选择上,以大盘蓝筹股为主,中小盘股为辅。
上海证券则表示,经济增速“见底”,将成为一季度市场最重要的“投资主题”,建议重点关注库存已经调整到低位的早周期行业,谨慎加仓银行、地产、券商、汽车、钢铁、有色等行业。
小盘股中期风险尚存
新年之后的A股市场,有色、煤炭、房地产等板块在投资品市场强劲走高的带动下,引领A股实现“开门红”,形似去年10月初的走势,但成交量始终无法有效放大,这说明要想实现去年10月的行情还很遥远。按照目前的成交量来看,A股市场很难突破3000点之上的阻力区,而即将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度财报,总体喜大于忧,这意味着围绕年报的局部性行情或值得期待。
向好提供偏暖环境
新年伊始,美国公布的各项经济数据表现较为强劲,譬如,衡量美国中西部地区制造业活动指标――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从62.5飙升至68.6,远远超出此前经济学家的预期。同时,美国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两年多来首次意外降至40万人关口下方,这些亮眼的数据提升了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信心。美联储日前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自11月3日美联储宣布计划购买6000亿美元债券以来,美国经济已经回升,但由于失业率居高不下,美联储似乎无意放缓量化宽松政策实施的步伐。这对美国股市无疑是利好,经济复苏加之极低的利率环境,使得新年之后的美国三大股指迭创新高,并带动大宗商品市场联袂上扬。
A股市场方面,去年10月之后的A股市场始终纠结于货币政策的紧缩。坊间有一种说法,今年可能不公布新增信贷总量数据,将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进行调节。无论央行采取何种方式,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调控力度强于去年,尤其在年初,去年按季考核信贷投放量,今年有可能按月考核,并配合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强制约束。去年一季度新增信贷2.6万亿,上证指数也仅维持在3000-3200点之间震荡,今年一季度新增信贷或低于去年同期,而没有资金的支持,上证指数欲突破3000点之上的阻力区难度较大。
业绩浪值得期待
虽然国内外政策环境有别,将制约A股出现趋势性机会,但即将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度财报或能带给市场一些超预期的惊喜。银行股中最早公布业绩快报的浦发银行,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达到44.3%,超出研究机构35%的一致预期,以此业绩衡量,其静态市盈率不到8倍,市净率不到1.5倍,比2008年10月底1664点时的估值还要低。从整个市场的情况来看,截至上周四两市已有777家上市公司公布业绩预告,其中预增、扭亏、续盈、略增的上市公司数量到625家,占比达到八成,电子、信息技术、机械设备、石化、生物医药、有色金属等六大行业业绩增长明显。
而在此文之前,笔者曾经跟大家探讨过市场短期走势要调整的问题,至今看来,这些都已被市场证实是错误的了,而且市场的走势也很好地阐释了一句话:在上涨途中,不要试图去预测市场的任何一次回调或洗盘、拉升,更加不要去试图去预测市场的底部和顶部,我们只需要知道目前的短线趋势是什么方向?中线趋势是什么方向?长线趋势又是什么方向?这样即可指导我们,在做好交易策略的前提下,尽量去做到“顺势而为”地操作就可以了,而不是总是去犯“主观臆断”地去判断市场的走向错误。
笔者犯了这样的一个小错误,但是,大错误并没有犯。我在这里也要很好地跟读者们进行检讨,其实,这样的市场逼空走势,也许是很多人都猜想不到的,也许很多人也都是像笔者一样判断短线出现了小错误的,但如果之前是谁判断大底出现了错误,那就不可原谅了。
就像之前熊市里的几年,很多人都认为银行股的流通市值过大,不利于资金炒作,而且银行股没有什么想象空间,且在这几年熊市里它们几乎都是像“僵尸股”一样,走势僵硬。所以,对于这波银行股的逼空上涨行情,其实没多少个人能看对它们,而所谓“看对”的人,也许本身就是被银行股深套其中不知多久了的人。当然了,“美名其曰”的还可以说是做价值投资呢;而说得难听点的,其实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挨着等解套呗。
说话直接了,但这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丢人的本身,是有些人错了也“死不悔改”。笔者在分析出现小错误的时候,从来都是大大咧咧地跟读者们检讨错误的,而从来不去掩盖自己所犯过的每一次错误,这是笔者的做人本性与原则。
市场短期走势分析错误了,但是这并不代表我这波行情看错了,我在11月份的时候就曾撰文指出“2000点以下就是主力机构挖散户坑”,我们要抄入“2000点以下的历史大底”。这些文章观点,至今回过头来看,市场总是验证了其准确性。所以,笔者曾经说过,判断大顶和具体的市场走势细节等,笔者不准确,但是,判断每一次历史性和阶段性的底部,笔者历来都是很准确的。
那么,针对于目前的市场走势,我们又如何去看呢?笔者认为,既然我们不要再去犯那些主观主义的唯我错误,那就让我们正确地去认识技术信号所带来的趋势方向吧。10日均线代表的是市场的短期趋势生命线,它的方向,就显示了市场此时的短期走势方向。10日均线只要不被跌破,或者被跌破后3天内又能够迅速收复回去,那么就是说此时短线趋势依然良好,暂时仍然不用担心的。
而代表着市场中线趋势方向的10周线,目前走势依然良好,只要周K线没有把它跌破,那么我们就可以判断市场的中线方向继续看好,暂时安枕无忧。
从2002年开始至2008年上半年期间,国际市场主要商品价格一路上行,并在2008年7月达到历史性高峰。2008年9月15日,美国投资银行莱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宣告破产,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全面升级到世界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陷入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之中,国际市场主要商品价格一路暴跌,2008年12月跌至低谷。2009年,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主要商品价格持续性走高,尤其是期货价格上涨明显,2009年年底,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上升了约28%和58%,总体水平基本回升至2007年4月的水平。
一、2009年国际市场商品价格运行总体情况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在半年内跌去了过去四年多的持续上涨。从2009年开始,世界主要国家相继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经济复苏形势逐步明朗,加之全球经济刺激计划导致流动性过剩,无论是实体市场还是投机市场,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开始增加,影响全年初级产品价格逐步回升。尤其是第二季度以来,在石油、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回升幅度明显加大。
2009年年初,在主要经济体经济刺激计划预期的影响下,主要商品价格出现4%的上升,2月和3月持稳后,第二季度出现一轮连续上攻行情,8月达到阶段性高位后,9月小幅下跌,10月和11月连续两个月保持近2%的上涨,12月在原油价格回落的影响下,带动其他商品价格小幅下降。从全年来看,主要商品现货、期货价格水平分别累计上涨28.4%和58.4%,期货价格涨幅大大高于或领先于现货市场,但和危机爆发前的2008年7月相比,仍下跌了35%和32%。
从不同类别商品来看,农产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小于工业品。从2009年全年来看,尽管原油、有色金属等生产资料价格走势领先于油脂油料类、食糖、纺织原料等类别商品,但后者走势表现得更为稳健,全年涨幅还高于生产资料。2009年农产品价格累计上涨了29%,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23%。这一年里,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均有五个月环比出现了下降,但其中农产品价格有三个月降幅微弱,比较而言,而生产资料价格仍体现为较大的涨跌。
2009年两大类商品均不乏亮点,部分品种走势出人意料。农产品类商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食糖类,2009年全年累计上涨约90%,比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价格高近60%。其次是纺织原料类价格,上涨36%,也高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价格水平。2009年年底前,国际市场大豆、食用油价格出现一轮上涨行情,引发了市场极大的关注,全年油料油脂类价格累计上涨23%。2009年,除玉米价格受国际油价飙升而出现12%的上涨外,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总体呈较为稳定走势,全年累计上涨约4%,大大低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价格水平。在生产资料市场中,原油、成品油价格持续上升一直是全年市场各方持续关注的热点。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从年初的每桶40美元最高涨到81.37美元,按月平均价格计算,全年累计上涨约83%,但和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价格水平相比,仍低40%左右。2009年汽油、柴油价格也分别上涨了103%和40%。在原油价格的带动下,贵金属价格屡次创造新高,全年黄金价格上涨约37%,白银价格上涨72%。2009年,天然橡胶价格累计上涨达到92%,化工产品价格上涨49%。在有色金属市场中,铜、铅、锌价格涨势突出,分别上涨了95%、138%和98%。而钢材类价格在产能过剩的影响下。2009年表现低迷,整体下降约23%。
二、2009年主要商品价格变化情况
2009年,国际市场商品价格运行的主要特点是上涨面广,部分商品涨幅大,在统计的近50个商品中,除小麦、钢材类价格略有下降(比2008年12月,下同),铁矿石价格下跌近12%外,其余商品均出现明显上升。
(一)原油价格大幅上扬
2008年金融危机后,原油期价已经滑落到2004年的水平。2009年,尽管全球供略大于求,2009年前两个月基本围绕40美元窄幅波动。但3月中旬以来,美国实施多重刺激经济举措,经济复苏、美国金融市场逐渐恢复、投机资金也有所活跃,国际油价在6月初突破每桶70美元后,原油期价连续创出年内高点,最高时10月21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达到81.37美元/桶,11月基本在80美元范围内波动,12月波动中略有回落,降至每桶70美元水平。12月,原油现货、期货价格分别累计上涨了82%和73%。
在原油价格的带动下,2009年国际市场汽油、柴油价格也出现较大上涨,12月价格分别比上年12月累计上涨了103%和40%。
(二)有色金属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以铜、铅、锌为最
由于市场对全球经济信心持续恢复,投机资金大举进入市场,金属的需求步入高峰。2009年,除2月出现短暂下调外,国际市场有色金属价格呈现持续大幅上升走势,尤其是4月和8月上涨突出,涨幅达到15%。全年,铜、铝、铅、锌、锡、镍期货价格分别上涨97%、27%、140%、98%、35%和74%。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最高时在12月初达到7094美元/吨,铅、锌价格也达到一年来的高点,均比金融危机爆发前高20%左右。
受需求增长持续不振影响,2009年钢材价格出现震荡下行走势,全年黑色金属价格水平累计下降25%,其中冷轧薄钢板、热镀锌薄板价格分别下降了5%和42%。
(三)大豆、食用油价格高位上升
2009年以来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呈波动上升态势,6月11日现货、期货价格一度涨至每吨436美元和466美元的当年最高价,此后价格大幅下降。10月和11月大豆价格再次出现明显上升,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从10月初的每吨304美元和325美元升至11月30日的367美元和390美元,涨幅分别为20.72%和20%。12月价格走势较为平稳,年底美国大豆现货、期货价格比年初分别上升7%和8%。豆油价格走势与大豆基本一致。年底美
国市场豆油现货、期货价格与年初相比分别上升12%、18%。
上一年度南美大豆减产,本年度期初结转库存下降是影响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2008/09年度阿根廷、巴西两国大豆产量分别比2007/08年度减少1420万吨和400万吨,降幅分别为30.74%和6.56%;本年度期初库存与上年度相比分别减少573万吨和723万吨,降幅分别为26.33%、38.25%。美国农业部预计2009/10年度世界大豆产量大幅增加18.68%,当年产量高于消费量1650万吨,期末库存大幅增加34.61%。
(四)粮食价格低位震荡
由于上年国际粮价大幅走高刺激了各国扩大粮食播种面积,致使上年度全球粮食产量快速增加,而2009年粮食市场实体需求仍未出现明显增长,且粮食品种金融投资属性较弱,导致2009年国际粮价走势远弱于原油、金属、油脂等商品。2009年国际粮食市场每月价格变化不大,在4、5月及年底分别出现了一轮小幅上升,但总体呈弱势运行。截至2009年底,粮食价格累计上涨了4%。其中,小麦价格下降5%,玉米、大米价格分别上涨了15.5%和7%。原油价格高位上升,美元延续下跌走势,市场对大宗商品价格维持乐观情绪,带动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上行。而泰国政府公布稻谷收购政策以及在印度、菲律宾出现天气灾害等因素的刺激下,稻谷市场出现较大上涨。由于天气干旱,本年度印度稻米和玉米等谷物减产严重,印度联邦政府预计2009/10年度夏播谷物总产量可能比上年减少18%,印度将由出口大米转为进口大米,推动大米价格上行。
(五)金银等贵金属价格创新高
2009年上半年,金价走势平稳,多数时间还一直在900-1000美元/盎司区间宽幅震荡。但进入下半年后,由于市场担心世界经济可能陷入高通胀、各央行购金增储、投资性需求激增以及美元长时间大幅贬值,因此行情明显加速,尤其是进入第四季度后涨势更加凌厉,不断刷新历史高点,最高时12月2日纽约市场黄金、白银期货价格分别达到1212美元/盎司和1929.5美分/盎司。12月黄金、白银价格比上年底分别上涨了37%和73%,创下了黄金自商品化以来的年度最大涨幅,而黄金价格比金融危机爆发前高了13%。
(六)棉花、食糖、天胶价格均出现大幅度上升
2009年全球棉花产量、期末库存下降,消费量增加,当年产量低于消费量。据估算,2009年全球棉花产量为2237万吨,比上年度减少4.5%;全球棉花消费量为2472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18%;期末库存为117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13.37%。棉花价格在第一季度持续走低后,4月开始出现加速上涨态势。全年棉花累计涨幅达到42%。
食糖是2009年全球商品市场中最为突出的品种。截至2009年底,洲际交易所(ICE)的原糖3月合约价格已超出26美分/磅,刷新二十八年来历史最高。糖价的飙涨与巴西糖产出的缩减有一定关联。作为全球最大产糖国,巴西2009年的湿润天气延迟了甘蔗的收割,糖产量因而受到影响,并进一步限制了国际供应。同时,金融市场的回暖似乎也助推糖市,使得基金多头择机进入市场。
天胶价格主要受国际油价上升的带动,同时,全球天胶主产区东南亚的天胶生产旺季产量仍然没有放大,欧洲和日本的汽车销售仍然保持上年同期水平。美国汽车销量创一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中国车市在政策刺激和行业复苏的双重推动下,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40%,带动橡胶需求快速增加,全年天胶价格累计上涨近90%。
三、2009年国际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的原因
推动2009年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各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低利率释放的流动性、大宗产品的投机属性和美元贬值,而2008年下半年的恐慌性暴跌也为反弹提供了较大的空间。2009年,在世界各经济体持续采取经济刺激政策,拉动消费需求,世界经济逐渐摆脱衰退并出现复苏势头。3月美国金融市场逐渐恢复功能,金融市场开始了一波较大幅度的反弹。自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主要经济体公布的一系列向好的经济数据也反映了全球经济开始走向复苏,市场预期衰退的幅度减少,这不仅拉动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也从心理预期上调整了对全球经济的预测判断。而在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下,流动性过剩等因素凸显,推动了期货市场价格的高涨。
此外,从一年来美元汇率走势来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投资者选择抛售欧元及其他货币,转而买进美元寻求避险,促使美元从2008年9月迅速攀升,2009年3月涨至高位,此后美国金融市场开始恢复,股市和期货市场从低位反弹,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抛售美元,美元汇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走势。目前反映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美汇指数(DXY)比2009年3月初的高点下降了近15%。美元汇率持续贬值,也是推高2009年初级产品价格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后危机时代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发展方向
2010年,世界经济将步入后危机时代。2009年10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1%,12月联合国报告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2.4%,而欧佩克(OPEC)预期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2.9%。因此,尽管复苏过程曲折,但是世界经济实现低速增长,世界贸易稳步回升,在2010年将逐步明朗。经济走好将为商品市场价格上升提供有利的经济环境。同时,美联储在2009年11月会议上决定仍坚持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超低利率,这也成为欧盟、日本等国的共同政策。不过,有分析认为,尽管2009年底美元出现小幅上升的势头,但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将迫使美元在2010年上半年前继续贬值,这些因素都为后期产品价格上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但是应该看到,2009年底,绝大部分商品均达到年内高点,部分商品价格甚至已经达到历史性高位,在全球经济尚未完全走稳的情况下,仅靠流动性、低利率、美元连续贬值及因此带来的通胀预期推动的上升行情并不能够持续,实体经济的回暖才是拉升价格的根本。综合各方面因素,上涨形式将主要表现为阶段性上攻。预计,2010年上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出现先降――后涨――再稳的走势,在实体需求提升后,商品价格将可能达到新的水平。从下半年开始,预计主要经济体将逐步退出经济刺激计划,对国际商品价格产生下行影响。
五、2010年国际市场主要品种价格走势
最近,主要发达国家相继表示将继续延续已经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目前各国经济货币政策虽有微调,但货币政策并未出现大幅紧缩。可以预计,2010年上半年以前,经济刺激政策并不会退出。而这一政策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将推动大宗商品进一步金融化,推动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上行,主要表现为石油、有色金属等投资属性较强的品种领涨,使得在2010年上半年全球通胀压力持续加大。
(一)粮食
从2010年全球粮食市场的产需变化来看,尽管粮食产量仍可能高于需求,但产量有减少趋势,需求量呈现增长态势,2010年将处于粮食市场产需关系改善的时期,对粮食价格产生提升作用。根据美国农业部最新的报告,2009/10年度世界谷物产量预计比上年度下降1.52%,达到21.97亿吨,需求量比上年度提高1.73%,达到21.84亿吨,当年谷物产量仅略比需求量高0.59%,而上年度产量比需求量高3.9%。
但高库存仍是粮食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将是抑制粮价上涨速度的主要因素。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最新预测,2009/10年度粮食期末库存量预计达到4.57亿吨,是八年以来的最高位,比上年度增加2.87%。从对粮价变化有重要参考作用的库存消费比看,目前全球粮食库存消费比为20.9%,大大高于17%的安全水平,不利于粮价大幅度上涨。
从粮食价格周期波动特性来看,国际粮价底部运行期即将完成,预计2010年前期将继续低位运行,后期有可能步入缓慢上升周期。
同时,2009年国际投机资金主要集中在能源、金属、油脂类商品中,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2010年有可能借机转投前期涨幅较小、目前价位较低的粮食品种,粮食产品的金融属性有可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推高粮价。
综合来看,2010年前期国际粮价将延续目前的低位小幅波动走势,后期借机回升的可能性较大,但在高库存、低贸易的影响下,价格涨幅受限。
(二)原油
2009年,纽约原油期货平均价格约62美元/桶,比2008年的平均100美元/桶下跌了38%,但从全年走势来看,油价已经处于稳步回升的通道之中。从2010年的供需情况看,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认为,2010年全球原油日需求将达到8610万桶,较2009年增加1.7%,全球原油市场基本面仍处于供大于求的格局,但原油供应受OPEC影响极大,而OPEC的油价心理价位在70-90美元,如果长期低于该水平,OPEC将减少低成本油田产量。但目前美国的馏分油库存仍然维持在五年来的较高水平,抑制价格上升速度。总体来看,2010年国际油价将呈现温和升值态势。预计第一季度将在每桶72美元上下波动,第四季度达到85美元,期间将突破百元大关,全年石油均价预计为每桶80至90美元。
(三)金属类
中国需求是世界金属消费的主要动力,2010年中国消费将保持稳定增长,而发达国家复苏也将带动需求,预计2010年金属消费需求会迅速回升。尽管2010年前期存在下调的可能,但预计第二季度国际铜价将达到每吨8000美元,年中有可能创造历史新高,但从第三季度开始,正常情况下的消费需求将出现季节性放缓,而且后期可能面临美联储升息及全球调息升温的情况,价格出现震荡。预计2010年铜均价约为7000至7500美元。
(四)纺织原料类
目前国际棉花的供需处在失衡状态,面临着库存下降,库存消费比走低的问题。据估算,2010年全球棉花产量比上年度减少4.5%,棉花消费量比上年度增加2.18%;期末库存大幅下降13%,在2010年9月新季棉花上市前,棉花的供需难有较大改观。而后期随着纺织服装的复苏,新季棉花的产量亦不容乐观,对价格构成持续拉升。
(五)食糖
2009年,在巴西产量下调及投机基金的积极介入影响下,国际糖价翻番。2009/10年度全球食糖产量预计为1.535亿吨,消费量预计为1.538亿吨,仍呈供求偏紧状态,糖价有继续冲高可能。但2010年新榨季开始前,2010/11年度全球甘蔗种植面积很可能因糖价的高企而大幅增长,投机基金也将退出糖类市场,导致糖价回落。
从盘面看,板块多数上涨,有色金属板块走高,铁路基建涨幅居前,钢铁板块午后上行,涨幅靠前;此外酒店旅游、建筑建材等板块上扬。酿酒、煤炭板块走弱,石油、金融、地产等板块小幅下跌。两市有约6只个股逆市涨停。创业板成为唯一一个翻红的指数板块,其中星河生物涨停,大富科技、机器人涨幅超过7%。
从消息面上看,12月16日,中债网公布的第十二期国库现金定存招投标显示,300亿元人民币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六个月定存招标,中标利率为5.40%。此数据比11月末的400亿元六个月国库现金定存中标利率高出47个基点。此外,上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北京参加《财经》年会“2011:预测与战略”时称,“十二五”期间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有特殊意义,他个人认为“十二五”期间利率市场化将会取得明显进展。
技术形态上看,上周大盘连收四根小阴线,市场处于弱势当中,但是成交量连续委缩显示市场抛售情绪并不浓厚,大盘未来的看点在于权重股能否利用本身的估值优势助推大盘向上攻克30日线压力上行。往下看,年线将构成大盘最强有力的支撑。均线粘合加上时间窗口临近,大盘方向性选择日益临近,有无热点带动市场人气以及能否有量能配合,将是大盘上攻的关键。
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指数震荡,个股行情整体降温,但盘面显示出,仍有一批个股在不知不觉中创出了近期甚至是历史新高,比如说上周四的山东威达、华斯股份等品种。
再进一步细分的话,不难看出,市场仍然呈现出较为清晰的涨升主线。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精密结构件产业股,如长盈精密、胜利精密、东山精密、新朋股份等个股均出现在涨幅榜前列或者K线图出现了持续的涨升趋势。而且,目前的K线形态显示出这些个股的涨升脚步扎实有力,说明它们有着极强的产业基础支撑。当前精密结构件产业,不仅仅面临着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推动,而且还面临着手机、液晶电视等消费电子产业以及风电、太阳能、LED等节能减排、新能源的旺盛产业的推动。此类个股在近期悄然浮现,意味着基金等机构资金虽然未有大举拉升股价,但也是暗流潜涌,正在悄然收集新筹码。
二是水泥股、水利股、环保股等近期市场热门品种,虽然有所震荡,如上周前两个交易日一度强劲走高,但上周三出现了集体调整。但在上周四,此类个股再度企稳回升,尤其是各自的龙头股依然走势强劲,如水泥股的江西水泥、水利股的青龙管业与葛洲坝、环保股的三聚环保以及先河环保等。如此态势就说明虽然有一定的获利筹码在近期有套现冲动。但整体上看,此类个股由于符合产业发展趋势或者近年产业热点多多,哄托效应依然存在。在此背景下,此类个股的中短线趋势依然乐观,有望成为扭转大盘鸡肋行情的一个主力军。同时,此类个股的活跃也有望聚集起市场人气,成为大盘鸡肋行情中的明灯,指引着中短线资金流向。
在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经济运行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开始显现。
一是一些地方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导致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特别是一些地方为突显经 济发展取得的成绩,不顾客观条件,大兴土木,负债建设,更加刺激了生产资料消费的增长 ,加重了经济运行负荷,体现出各方面超载运行压力增大,市场运行风险加大。二是部分领 域一般加工项目快速扩张,导致资源供应紧张。由于钢材、汽车、建材、有色金属等生产建 设用材需求的快速扩张,掀起了新建、扩建上述项目的热潮,各地纷纷引进、新建、扩建生 产线,出现了地区间产业趋同,产能扩张加快的倾向,引发了对基础资源强烈需求欲望,导 致资源紧缺度的增加,价格过快上涨,并由此出现对资源破坏性掠夺的问题。三是资源、能 源对外依存度加大,导致资源、能源安全隐患加大。2003年我国一些生产资料新增资源结构 发生了明显变化,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其中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35%,比上年提高了 5.6个百分点;铁矿石达36.2%,提高3.5个百分点;氧化铝达到47.55%,提高2.1个 百分点;镍达到55.4%,提高14.96个百分点;天然橡胶达到68.24%,提高3.46个百分 点。从我国资源和生产能力看,今后我国钢铁、铝、铜、石油等资源需求增加量还需要通过 进口加以解决。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资源和能源安全问题需密切注意。四是高消 耗和低水平生产,导致运力和环保压力加大。由于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布局生产资料运输的特 点表现为量大、运距长、不宜二次装卸运输,在社会需求快速增加的情况下,运输瓶颈问题 重新出现。同时大量消耗矿产品资源所造成的废弃物排放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五 是近两年出现的电力供应紧张问题,引发了地方兴建小电厂、小电站热,应引起重视和警觉 ,积极引导,避免出现盲目、追风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六是生产资料市场运 行秩序有待进一步改善和规范。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国内矿山资源及基础原料的开采秩序混 乱,乱采滥挖,甚至盗采盗伐、哄抢资源的现象比较严重,不仅是国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正常生产经营秩序遭受影响,安全隐患加大,重大事故时有发生,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 失。而且国家资源安全受到威胁,钛、钨、锡、锑、离子型稀土矿产作为国家战略性资源, 如任其无序开采,恶性竞争,势必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科技水平提高带来严重干 扰。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2004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共同影响下,生产资料市场资源与需求 将会继续保持一定增长。整体市场格局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生产资料市场供需仍会保持基本 平衡的格局。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总水平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受今年高价位的影响将会有所缩 小。市场价格将表现为高位回稳,全年价格总水平将呈现前升后稳的走势。
生产资料市场基本走势:一是市场需求仍保持较为旺盛的局面,增幅继续高于当年GDP 的增长水平。考虑到今年在市场需求拉动下,钢铁、有色金属、汽车、建材等一些行业高速 增长、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房地产及部分行业投资过热,银行信贷和货币供应增加 较快的问题,国家已采取相应调控政策措施,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增长幅度将保持在12% 左右。二是资源供给较为充裕,供需可保持大体平衡。从目前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特别是基 础产业生产能力看,2004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能,完全有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且增产潜力充裕,随时可通过调整产量,满足消费需求增长的需要。对国内一些紧缺资源, 如石油、铜、橡胶、塑料原料,以及各种优质钢材、木材及部分化工原料,可以通过进口弥 补不足。三是市场价格仍会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呈现前升后稳的走势,预计全年价格总水平 将会出现5%左右的升幅。主要生产资料商品供求趋势如下:
钢材:2003年,我国国内钢材市场快速升温,供需增势强劲,价格高位攀升,2004年将 延续这一态势。预计2004年钢材市场仍会保持一定的需求力度,需求规模有可能达到3亿吨 。由于2004年新增炼钢能力达4000万吨,将使钢材产量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全年产量将 超过2.7亿吨,加上进口资源,市场供需可保持基本平衡,但铁精矿、铁矿石、焦炭、焦煤 等上游原材料的供给将会进一步偏紧。受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影响,2004年钢材价格仍会 有一定幅度上涨。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2004年1月份钢材价格环比上升高达5.7%, 估计近几个月钢材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随后可能趋稳回落。
有色金属:在国内需求和国际行情上涨的带动下,2003年国内有色金属市场资源加快增 长,消费需求旺盛,价格全面上扬。在主要有色金属产品中,镍的资源增势最为强劲,全年 新增资源14.5万吨,增长52.9%。其次是铝,全年新增资源637.3万吨,比上年增长28. 8%。铜、铅、锌、锡,以及铜材、铝材的新增资源与上年相比也分别增长15%、19.2%、 12.9%、16.9%、22.5%和23.4%。同时受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国际行情涨势较猛的影 响,国内价格迅速攀升。2003年,有色金属市场销售价格平均比上年上升8.03%。其中, 铜、铝、铅、锌平均销价分别上升14.14%、5.54%、5.47%和2.71%。2004年我国有 色金属市场需求将会继续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受资源的约束,铜价将保持坚挺上扬势态。 国际市场价格将达到2200-2400美元左右,国内市场价格也将达到22000-25000元,高于200 3年水平。铝价预计将在14500-15500元之间波动。
石油:2003年,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拉动,中国石油市场需求增势强劲,石油产 品需求总量增长幅度达到两位数,为11.4%,比上年提高了7.4个百分点,这促进了石油 进口量的大幅攀升,使我国2003年的石油贸易量超过日本,成为居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 油进口国。石油市场资源供应出现紧缺,价格全面上涨。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2003年 我国石油及制品累计平均价格比上年提高11.8%。初步分析2004年中国石油市场供需形势 与2003年情况基本相似,将继续保持消费需求旺盛,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但不排除受季节 、运输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局部性和结构性的供应紧张。预计2004年中国原油消费量为2.7亿 吨,净进口量有可能超过1亿吨。汽、柴、煤油三大类油品消费量预计达到1.36亿吨,比20 03年增长4.6%;市场价格基本保持上年水平,并呈现一个由高位坚挺,到小幅回落,相对 平稳,而后有所上扬的过程。石油加工行业继续面临一个较好的发展机会,销售收入会大幅 增长,实现利润保持上升趋势,但增幅会低于上年水平。
煤炭:2003年煤炭市场表现为资源快速增长,需求量进一步扩大,供需大体平衡,价格 有所上扬的发展格局。自2003年入冬以来,随着电力紧张状况的加剧以及冶金、化工、建材 等行业的加快发展,电煤及炼焦煤出现资源紧缺状况,市场价格也有明显攀升。2003年12月 份,原煤市场平均价格环比上升1.8%,同比上升6.9%。2004年初的一段时间,受运输及 需求持续增长等因素影响,煤炭市场在东南沿海等局部地区供应紧张的状况还将持续。随着 春运的结束和天气转暖,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可能趋于平缓。全年将基本保持供求大体平衡, 价格基本平稳的格局。煤炭行业有望从较快增长转为平稳发展。
本次于十月启动的一波行情,起源于美元的下跌及有关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此引发大宗商品的不断上涨,也由此而起,使得A股有色、煤炭等资原类个股引发大盘产生一波剧烈上涨行情,但是当指数渐高之后,美元开始出现筑底反弹,于是首先期货类应声而落,随后在“两桶油”的拉动下股指回落,而从前些日起开始传闻相关货币紧缩预期,上周三早间我们更是看到国务院开始明显的提出要加强对物价上涨的调控力度,这预示着由于通胀引发的一轮产品价格上升后导致的股价上涨可能会产生短期终结的表现。也就是说由于通胀的产生,引发了物价的上涨,传导至股市且在流动性增加的基础上,股市大涨,但是正是由于通胀的不断发生,政府部门对于物价上涨引发的担心开始增加,于是国务院会议开始制订政策抑制通胀。
从手段上看,抑制的办法无非是一种货币紧缩而已,这种紧缩直接产生于股市中的流动性的减少、人们预期下降,特别是作为一些机构投资者来说,则更会增加对未来的不良预期。虽然我们从技术面看,股指存在不断的反抽或是上周的反弹表现,但是由于政策没有明显出台,大盘就不会出现真正止跌。
基于此,我们认为目前的股市成也通胀,败也通胀。
急跌后市场将步入区间震荡
通胀走在5%临界点的边缘。已经把通胀作为头号“大敌”的央行一个月内加息,上调准备金率先后出台,其政策指向就是通过调节流动性进而实现对通胀预期的管理。
货币政策做出这种调整的理由就是非常时期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已圆满完成使命,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趋稳以及通胀情况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货币政策的目标、取向有必要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
但货币政策调整对股市的影响有多大呢?从股权分置改革以来的情况看,在股市行情“势”已做成的情况下,任何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只会对其产生些微影响,只有在国民经济运行出现新情况和这些政策工具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动摇其根本。股市上有一个普遍的说法,即温和通胀有利于市场行情向纵深发展。
首先,货币政策紧缩对流动性的影响需要时间积累。行政性价格管制至少目前仍属于预期,且市场的连续大跌对此亦有提前反映;其次,全球及国内流动性充裕的局面未改,10月份居民户新增存款为7003亿元,创单月存款增加额的历史新低。这一数据显示在抗通胀背景下,居民资产配置方向正在偏离银行存款。我们认为“储蓄逃亡”将提供股市流动性支持。因此,在连续大跌后,随着市场对未来可预期的负面因素的逐步消化,市场将逐步走稳并进入区间震荡。
通胀仍是主线 四板块临危受命
每一轮通胀的来临,对企业均有不同的意义,一些企业可能因为物价上涨增厚企业的利润,如一些资源类的企业,而一些下游企业可能因为原料价格的上升,不能将产品成本涨价部分转移出去,挤压企业的利润。已上市的企业利润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公司在证券市场的股价。能抵御通胀的板块的公司容易被低估;相反,即便现在股价相对低,也可能因为利润变化而被高估。
在证券市场成立以来,共发生了三次通胀,第一次是在1992~1996年,持续4年;第二次是在2003年;第三次是2007年。
第一次通胀时,虽然证券市场刚刚建立不久,证券交易制度不够完善,股价大起大落比较明显,但是从1995年各大板块涨幅的比较,也能找到一些受益板块。1995年当时通胀已接近尾声,CPI同比上涨了10%,上证指数下跌了15%,涨幅位居前列的5大板块依次是食品饮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家用电器、化工原料,分别涨幅为27%、13%、5%、3%、-0.6%。
第二次刚刚抬头,就被国家政策调控下去,但是对股市的影响依然不可小觑。当年CPI同比上涨了3.2%,上证指数同期上涨了10%,资源类板块再领,领涨的前5个板块依次是黑色金属、公用事业、采掘、交运设备、交通运输,分别上涨了43%、18%、14%、12%和8%;有色金属、化工、家用电器紧随其后,在各板块中位居涨幅榜的前列。
最具代表性的是2007年,CPI同比涨幅为6.5%,证券市场因股权分置改革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同期上证指数上涨了97%。股票市场整体上涨,但这些抗通胀的板块跑的更快。2007年涨幅最大的5个板块依次是采掘、有色金属、家用电器、交运设备、纺织服装,涨幅分别为331%、277%、214%、205%、203%,涨幅均是同期上证指数的一倍,黑色金属和化工紧随其后,涨幅分别为194%和189%。
从上面三次通胀看,消费类、金融服务类、农业类和资源类最容易受价格影响,成为股票市场的领涨板块。在这轮通胀袭来之际,这些板块还将再次担当重任,这点无论是从三季度机构的布局还是近一令月的行情都可以看出来。
消费板块
虽然对消费品的需求并不会因经济周期而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当物价上涨时,消费品行业将会是第一个受益的行业,具有较强的抗通胀性。
但是,并非所有消费类板块都有抗通胀的特性。消费类板块包括食品饮料、医药、家电、服装、旅游、商业零售等多个板块。通过对这些板块进行拆分后发现,一些行业中,只有部分子行业抗通胀性较好。通胀逐渐加深后,成本压力将逐步向制造业传递,具有较强定价能力和成本转嫁优势的行业才能将压力向下游转移。
在食品饮料行业中,通胀会令相当一部分企业面临较大的成本上涨压力。如乳制品、肉制品、调味品等产品提价效应不明显,部分产品的价格甚至受到管制,因此在通胀背景下的压力较大。但白酒行业例外。因其具备直接提价能力,能将成本向消费者转移。情况类似的还有医药行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对该行业影响较大。原料药行业具有很强的价格传导能力,能将成本转移至药儡生产企业。化学制药、制剂子行业转嫁成本压力的能力较差,其利润必然被进一步挤压。另一个抗通胀能力突出的子行业是中药行业,因为不少中药企业有品牌和“独门秘方”作为后盾,提价的能力较强。
在旅游板块中,具有独特旅游资源的景点具有提价能力,抗通胀性也较好。
在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的那轮通胀上升周期中,上述板块表现普遍较好。白酒、服装、家电等子板块远跑赢全部A股整体涨幅,其中白酒子板块涨幅就接近650%。
金融板块
当部分行业为通胀而苦恼的时候,金融板块却能从中受益。银行、券商以及保险行业,均能从通胀中得到好处。四季度以来(截至11月9日,下同),这些板块尤其是券商板块已有较好的表现,但从估值来看,与历史平均水平相比仍然较低。在这些板块共33只个股中,
有12只个股的估值相对更具优势。它们的动态市盈率低于行业整体水平,动态市净率也远低于行业历史平均水平。
通胀对金融板块的利好,可以分3个子板块来看。通胀中通常会伴随加息。由于对活期存款利率的提高幅度一般低于基准利率,且银行活期存款比例很大,因此加息往往会提高银行的信贷息差水平,从而提升银行的盈利能力。以10月20日加息为例。活期存款利率不变,一年期存贷款幅度均等上调25个基点,而一年以上长期贷款加息幅度远小于存款加息幅度。虽然如此,由于活期存款利率不变,加上通胀会加大企业交易性资金需求,在“短存长贷”的存贷款结构下,对银行息差仍产生积极影响。
同样,通胀对保险公司的利差而言也是利好的。在通胀压力下,会步入加息周期,保险公司的债券投资收益率将上升。温和的通胀将进一步助推债券利差的扩大,从而提升保险公司的盈利空间。
从历史经验可以看到,以往通胀期间,股市走势往往比较好和比较活跃。这对券商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受益于通胀的金融板块,在四季度以来已有不错的表现。其中券商板块涨幅约40%,远远跑赢大盘。保险板块上涨超过18%,与全部A股整体涨幅相当。银行板块涨幅略小,但也接近15%。
农业板块
农业板块是抗通胀特性非常明显的板块,它正在酝酿新一轮的投资机会。不断高企的CPI数据,让人们担心新一轮通胀的到来。根据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0月CPI涨幅高达4.4%,创出25个月内的新高,这是今年以来月度CPI第五次超过3%的警戒线。
在cPI的两大部分构成中,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远远超越了非食品价格。2月以来,食品类CPI的月度同比涨幅一直在5%以上,农产品价格不断攀高。相关上市公司因此从中直接受益,净利润出现较大增幅。前三季度58家农业类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长27%,8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翻倍。
根据农业部监测数据,今年以来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已经从年初的164震荡上扬至11月9日的176.3,上涨逾10%。中金公司认为,短期来看供应减少导致去年以来食糖、棉花、刺参等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同时持续宽松流动性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长期来看,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与销售结构升级趋势很可能推动农产品价格持续上行,从而带动农业板块长期的投资机会。
展望未来一年,成本上涨的最大受益者是番茄酱加工企业和水稻种子生产商,因为这两个行业的龙头企业都留存有大量上产季低成本库存。另外,水产品养殖公司、糖企、畜禽养殖与加工商等也将在消费结构升级趋势下受益。
资源板块
在全球性通胀的预期下,资源板块的市场行情或许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有些煤炭板块和有色板块的个股已经透支了未来的成长空间,但是在整个资源类板块中,依然存在很多不仅能抗通胀,而且受益通胀的个股。
11月9日,国家统计局预测今年CPI将超过3%警戒线,当日,资源类板块如有色金属、煤炭等重拾升势,成为两市涨幅居前的板块。
这并非资源板块首次起舞。今年国庆前后,资源类板块就开始崭露头角,带动大盘一路冲高。据统计,10月以来(截至11月9日),采掘(以煤炭开采为主)和有色金属板块领涨A股市场,尤其是煤炭股国阳新能实现股价翻倍,成为继牛股中航精机之后,四季度以来涨幅最高的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