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和人交流沟通的技巧范文

和人交流沟通的技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和人交流沟通的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和人交流沟通的技巧

第1篇:和人交流沟通的技巧范文

1环境

一个人住院往往给家庭及本人造成很大影响。家庭与医院环境可使病人身心发生变化,如焦虑与恐惧。因为住院是一种应激,可使病人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同时也可降低病人的精神健康水平,他们不仅以自己内部应变能力看待疾病,而且也取决于如何得到环境的帮助。良好的环境可以制造轻松,易接受的氛围。温暖而没有噪音的空间是理想的交流场所。因此护士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交流场所,这是良好沟通的基础。

2言语

言语是交流思想的常用方法。护士在护理病人过程中需要通过自己的言语、态度、表情,行为等来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

2.1口头言语成功的交流要求说话者要表达的信息于收听者获取意思相同。一个合格的护士,同病人谈话时应具有针对性、教育性、科学性通俗性、艺术性,既能简洁而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要善于诱导病人。实践证明病人愿意对护士说心理话,是对护士的信任,而护士不能把病人告知的心理话,作为谈话的笑料,而且敏感的话题,如经济壮况、性生活等实际问题时保持中立,不能连续灌注式发问,应洞察原因,针对问题所在。进行启发和诱导,解除病人顾虑使其自然的、准确的苗素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回答是于否。

2.2体态语言生活中许多心理现象是不能以言语来形容的。目光的接触,手势与面部的表情必要的,适宜的体表触摸亦是护患交流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

3交流技巧

护士与不同层次的人交流要因人而异,运用不同的交流技巧。

3.1 知识层次每个人的知识水平有千差万别结果同样的话可产生不同的信息接受。尤其是医学术语更会使人困惑或误解,因此护士能将其通俗化,具体化是很重要的。有效的与病人交流沟通每一位文化水平低的人进行评估。在沟通中注意以下几点:①使用常用语;②避免使用模棱俩可的词汇;③避免使用概念化,专业化的句子;④指导病人用鼓励性的语言;⑤评估病人是否了解有关病情的知识。

3.2年龄护士需要与不同年龄层的人打交道。如幼儿只用一俩个字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老年人由于神经系统的退化和机能障碍心理、个性,认识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果不能与护士有效地交流无法从护士那里得到有效的心理支持,就会增加老人和儿童的焦虑于失落感。因此护士必须学会与不同年龄的人交流。

3.3建立公开诚实的护患关系过去传统的护患关念忽略了病人的想法病人可能隐瞒一些问题导致不合作。因此需要对病人的主观感受进行准确评估以便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以确保病人的疗效与愿望取得一致。诚实的护患关系对病情的康复有很好的帮助。

交流是艺术与科学相互交融的一门科学技巧不仅需要大量、全面的知识,也需要更多的实践交流。护士必须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来更好的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有益的健康新秩序。

参考文献

第2篇:和人交流沟通的技巧范文

[关键词] 工商管理专业;应用人才;人际技能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4?0079?03

工商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人际关系技能作为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素养之一,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大学生期望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并且渴望在人际交往中受到足够的尊重,社交的需求便处于突出的地位。对于未来需要从事各类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而言,人际交往素养的养成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发挥积极作用,而且能够给学生今后事业的发展增添砝码,助其实现自我的价值。不管是从个人需求还是从未来发展方向而言,都需要对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人际技能素养进行培育。

据中科院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显示: 大学生中不善交际者占80%以上,有明显心理异常者占37%,与人无法沟通者占21%。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自身对人际交往和人际技能提升的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国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结果。因此,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人际交往素养得不到提高,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最后引发了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当然,作为对人际技能素养要求更高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也面临相同的问题。本文以湖南四所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对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仅有28%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社交能力非常强或是强,而61%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社交能力属于一般水平;而对于人际交往状况,35%的调查对象认为非常好或是好,60%的调查对象处于一般水平。可见,现阶段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不容乐观,急切需要提高其人际技能素养。

一、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交往素养的不足

(一)观念上的误差,忽视人际技能提升

调查中,尽管许多学生意识到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对人际技能进行有意识的提升。他们认为人际技能无需进行专门的学习与训练,它是一种能够自然而然掌握的东西。这种错误的观念从根本上抑制了个人人际技能的提高。人际技能有利于信息的获取、思想的交流、个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良好的人际技能能造就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良好的人际技能是顺利进入社会的保障,也是社会对该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

(二)交流方式不科学,缺乏交流技巧

科学的交流方式和合理的交谈技巧是人际技能的两项重要指标。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很多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交流方式都存在不科学性。调查结果显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利用网络和手机来进行交流,而面对面的交流却越来越少。他们认为面对面的交流会让人产生害怕或羞怯的心理,给人不自然或者尴尬的感觉。但是网络和手机这样的交流方式很多时候都局限于文字的交流,对形成良好的交流技巧造成了极大的阻碍。除了方式的不科学,缺乏合理的交谈技巧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9.6%的学生觉得自己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很多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交流时总是显得不知所措,不懂得灵活变通。

(三)以自我为中心,存在交流障碍

当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属于90后独生子女,因此他们也有着90后的鲜明个性――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从小在父辈的呵护中成长,有的甚至是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总是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为出发点。他们总是认为别人应该按自己的意愿来行事,喜欢把他们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不懂得换位思考,不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由于这种自我心理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工商管理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喜欢被动地等待别人来与自己交流,甚至在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出对别人的不尊重。这些都构成了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障碍,非常不利于人际技能的提高和人际技能素养的养成。

(四)交流经验不足,缺乏锻炼平台

人际交往技能同样需要在实践中去获得,并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不仅在课程安排上没有给予学生足够多的人际交往指导,学生无法系统地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而且也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互动式的人际交往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与人交往的重要性,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学生一旦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合适的平台,他们的人际交往会成为零散的和不合理的活动,甚至有些学生会由于性格的原因放弃本可以交流的机会。总之,由于没有足够多的锻炼机会,导致学生交流经验的缺乏,使学生无法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以及养成良好的人际技能素养,所以在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当的行为而影响人际关系,或是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表达不妥或是词不达意而让人误解,给人际交往造成不好的影响。[3]

二、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技能素养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大学生的人际技能素养的高低。生活在相对富裕家庭的孩子,由于长辈们的溺爱,性格高傲,自认为高人一等,在人际交往中根本不屑于与其他人交流。而处于相对贫困家庭中的孩子,由于自身条件的影响,在人际交往时则会表现出自卑心理,独来独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因此,不同的家庭氛围造就不同的人际交往的性格与偏好。

(二)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人际技能素养养成的重要因素。学校能否为学生创造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交流平台、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交流的无障碍性与和谐度、学校对学生人际交往的控制力度等等,都会影响学生参与人际交往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一个良好的校园人际环境下,学生不仅乐意与人交流,获得交往的满足感,而且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交流技巧,不断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

(三)性格类型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性格类型包括外倾型、内倾型和介于两者中间的混合型。外倾型的学生开朗积极,喜欢各种社交活动,善于与人打交道,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内倾型的人害怕与人交流,不善言谈,不愿参加各种活动。混合型的学生,在熟悉的人面前开朗活泼,但在陌生人或与自己交流不多的人面前则表现得比较沉闷。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同,性格的差异性也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调查发现,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属于外向型性格,这也是专业的需要。

(四)沟通方式

沟通方式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沟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沟通方式都有优缺点,比如面对面的交流可以传达及时的信息,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缺点是无法表达更加详细和完整的信息,以及容易让人产生畏惧感和不自然感;而网络交流方式虽然可以避免畏惧心理,但是容易拉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是因为沟通方式的差异性与局限性,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期,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要想与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需要我们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工商管理人才将来从事的是在不同场合与不同类型人打交道的工作,所以,只有能够灵活地选择沟通方式,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三、工商管理应用人才人际交往素养的强化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趋向物质性和实用性。很多学生在与人交往时,都抱着功利性的目的,重利轻义,真实的情感和友谊不被重视。这种唯利是图、一切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了其人际交往观,造成了一切以利益为纽带、缺乏真正温暖的人际关系的局面。所以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人际交往中不仅是利益的交换,更是情感的交换,我们要教导学生尊重人性、关注他人、平等互助、真诚交友,享受人际交往中的快乐,让别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

(二)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

积极乐观的性格会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豁达的生活态度会产生无限的魅力,吸引别人与自己交友。积极乐观的性格和态度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后天培养。学校要经常督促学生阅读一些相关书籍,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消除自卑感,增强信心,敞开心扉,开心地去与别人交流。 要引导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和朋友,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在人际交往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人际技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消除其心理障碍,改善他们的羞怯和交流恐惧心理,提高他们的交友信心、乐观心态和开放程度。

(三)培育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

人际交往技能是一种包含言语交流、非言语性表达、倾听、识别团体特征、情绪协调等多种技能的规则复杂、特征显著的社会技能。与人交往是一门很有艺术性的学问。学校可开设一些有关人际交往的课程,给学生系统地传授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有针对性地定期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的培训,开展一些素质拓展活动和知识讲座。另外,督促学生去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四)加强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人际交往的各种技巧,并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增强在人际交往中的信心和勇气。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知识、技能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运用所学,促进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在活动中,对于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外的实践活动,接触社会,和不同社会地位、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人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掌握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更适合自己的交往方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完善学校和家庭教育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接受的学校教育都是应试教育,这也造成了很多学生智商高、分数高,但情商和人际技能却较低。人际技能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即从幼儿园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评价一个学生不仅要看其成绩,更要看其综合素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高校可以开展人际交往的系列活动,在期末的学生测评中加以适量的人际交往知识,把学生的综合人际交往能力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关于家庭教育的完善,首先要让父母选择科学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让子女读死书刷高分数,要注重子女的素质教育。父母还要加强和子女的沟通,要主动与孩子进行交流探讨,增进彼此的了解。只有通过相互沟通了解,才能形成相互之间的和谐关系,让子女享受到和谐人际关系的乐趣和必要性,促进其加强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结语

人际交往能力是每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的必要能力。对于工商管理应用人才来说,高水平的人际技能素养是走向社会的基础,是能否在社会上、职场中闯出一片天地,使自身得到良性发展的关键能力。而现阶段的工商管理应用人才的人际交往能力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掌握有效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不断强化人际技能素养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 叶斌.当代大学生交际能力的探索与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36-37.

[2] 刘雷.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调查和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2,24(4):108-110.

[3] 张红宁.当代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学术探索,2012(12):88-90.

第3篇:和人交流沟通的技巧范文

1、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护生在实习过程中,掌握好沟通技巧,对提高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意义。对护理工作者来说,沟通又有其特殊的意义,实习护生进入临床所面对的是患者,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护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护生更快地适应工作。同时护士在医院内还要与其他医务人员、后勤等各部门工作人员合作、开展工作,只有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便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2、保持健康自信的护士形象

良好的护士形象有利于沟通交流,护士要仪表端庄、态度和蔼。护士要依据病人的年龄、职务等正确地称呼病人,使用礼貌性语言,护士的姿态应该文雅、健康、有朝气,这些都会给病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赢得病人的信任。因此在进入临床之前,对实习护生进行护士形象培训及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3、临床实习过程中对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3.1 提高护士的知识素质,为有效的护患沟通奠定基础

对患者的理解是护患沟通的关键,要理解病人,必须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因此,在实习过程中应加强有关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护士不仅提高了对护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而且扩大了知识面,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克服了以往的一些问题,使患者感到护士不仅能为病人提供治疗护理,而且能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护患之间达到了相互理解与信任。

3.2 培养沟通技巧,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

3.2.1 掌握语言沟通的技巧

倾听与交谈是语言沟通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倾听患者诉说时,护士耐心关注着患者,不随意评论,这样不仅可以使患者充分表达内心的感受与困扰,使不良情绪得以宣泄,而且可以为护患沟通提供充足的信息。交谈是护患沟通的重要因素。护士与患者交谈的语言可分为治疗性语言和交际性语言。治疗性语言是护理专业术语的一部分,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本专业的治疗性用语,注意谈话的针对性、保密性、谨慎性、婉转性和引导性,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个性、职业、病情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和态度,以患者的身心需要为出发点,以语言有计划地影响病人,达到治疗的意图。

3.2.2 掌握非语言沟通的技巧

人与人之间以服饰、神态、动作、眼神、姿态、表情、双方位置等无声方式进行交流,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1)塑造白衣天使的形象。护士应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特别要重视首次接触的心理效应,衣着素雅整洁、举止端庄大方、热情、态度亲切和蔼,动作轻柔、敏捷,可以满足患者安全及审美的需要,对护士产生信任感。

(2)关注能力的培养。面部表情、眼神可体现护士对病人的关注,病人可以从护士的面部表情得到关于疾病的信息,所以,护士应以微笑、坦率、真诚面对病人,在与病人交流时眼睛不能左顾右盼,要望着病人的面部,在做治疗护理时,要专注于自己的操作,适当与病人交流,给病人信任感和安全感。

4、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应创造各种实践机会让学生参与,是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

4.1 学习带教老师的沟通技巧

言传身教,是培养护生沟通交流的有效方法。护生一直在学校这个封闭的环境中成长,社会阅历浅,对许多社会常识、社会组织状况及人际关系的复杂性都缺乏经验。因此需要带教老师来引导与教育。教师在带教过程中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主动传授知识,在和人沟通交流时,示范给学生,使学生学到沟通交流的技巧。

4.2 用心倾听。用心倾听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是一种良好的沟通习惯。教师与护生谈话时,应用心倾听,教师应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对护生的谈话进行分析并加以引导,做到真正把握护生的心理状态,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4.3 善于表扬。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期望得到赞赏,当受到老师表扬时,护生的自信心将倍增,这样有利于护生明确学习方向,端正学习态度。

5、提高护生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护士从患者一入院接受护理开始就与患者之间形成了护患关系,并始终如一地处于护患交往的主导地位。护士与病人接触最多,病人需要从与护士的交往中得到安慰、理解、帮助和鼓励,有些病人在康复出院后仍受到护士人格力量的感染和鼓舞。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最佳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认识护患关系的重要性,护生才会努力提高通交流的能力,建立和患者之间的良性关系。

第4篇:和人交流沟通的技巧范文

【摘要】在营养治疗过程中,良好的医患交流,可促进双方的信任、理解、合作,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提供翔实的信息,可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信心和配合力。文章着重讨论了营养人员与病人之间交流的内容、影响因素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和流行病的调查,人们发现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三大死因。而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康复都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因此,饮食营养在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中所发挥的作用正越来越为人们重视,适时、合理、正确的饮食不仅有助于临床治疗,也是促进疾病康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但生活中,病人往往缺乏相关的营养医学知识,不能正确了解和认识疾病与人类饮食习惯的相关关系,而导致错误的认识。因此,如何把有关知识传授给病人,将是医务人员特别是营养人员的职责。现就营养人员与病人进行交流时所涉及的几个问题作一阐述:

1营养人员与病人交流的内容

由于病人及所患疾病饮食治疗的不同,因而,其所交流的内容也不同。但一般都有以下几个方面组成:首先,要和病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然后,通过询问,了解病人的病情、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获知病人在饮食习惯方面存在的不良行为;其次,根据获得的信息,阐述饮食对疾病的影响和在整个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重要性,观察病人对所告知内容的反应,判断病人对饮食治疗方案的配合力;最后,告知饮食治疗方案,使病人明白,只有密切配合,才能有助于其整个医疗过程的进行和疾病的治疗康复,并给予合理化建议,促进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2与病人交流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虽然以上是营养人员与病人互相交流时需要做的一些工作,但在平时的实际操作中,并不能做的面面俱到,这要取决于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态度、对治疗的关心程度、对饮食干预是否重视等;同时,营养人员的医学知识、工作态度、方式方法也影响着双方的交流。只有在信任、理解、支持的基础上,才能有助于沟通。现将影响交流的几个因素罗列如下:

2.1病人的影响因素

2.1.1病人的文化水平与生活经历

由于病人文化层次各不相同,造成对疾病的认识、所供信息的理解也各有不同。文化低的病人由于缺乏营养知识,往往认为饮食对疾病的影响是无足轻重的,而且对营养人员提供的知识不能很好的理解,故对治疗过程中提出的营养问题也会不予重视,结果,产生不能互相配合的不良后果。而一个文化层次较高的病人,由于其本身就非常注重养生,故一旦营养人员与之交流,就能很好地进行沟通,对提供的各种信息、要求能充分接受配合。因此,营养人员要根据病人文化差异选用适合的通俗易懂、易被理解的语言进行交流。

2.1.2社会家庭状况

家庭状况的好坏,比如金钱、亲情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情绪,而情绪的波动直接决定了交流的深浅。当病人家庭和睦、经济充裕,其情绪就较稳定,其思维开放,易表达自己的意愿,也容易接受他人的信息;反之,当情绪低落、心境阴郁时,就没有倾听的愿望,对他人提供的信息,也无心接受,甚至,还会阻断彼此的交流。所以相互交流时要适当注意病人的情绪变化,以免影响交流效果。

2.1.3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态度

当一个病人不论病情轻重,都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时,那么这样的病人也较容易与人交流,乐于提供自身的信息,并很好地配合营养人员探讨有关问题。而对于一个消极悲观的病人,往往在交流时是被动的,不愿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对提供的信息,也不愿发表自己的意愿。

2.2营养人员的影响因素

2.2.1医学营养知识的缺乏

在与病人进行交流时,经常会有病人询问某些专业的医学问题,而此时,如果你缺乏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往往会不知所措,结果,只能用一种含糊的使人不甚了了的解答来应付病人,使病人感觉你不能很好地胜任这个工作,从而对你的期望有所下降,而产生一种不信任感,影响今后的沟通与合作。

2.2.2语言使用不当

由于病人大多缺乏医学知识,如果在互相交流时,使用了医学术语,会使病人有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而不能很好的理解与接受你的信息,而达不到交流的效果。因此,营养人员应尽量使用一些通俗明了易于理解的语言,提高病人愿意与你交流的信心与兴趣,以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2.2.3营养人员的态度

一般病人都希望碰到的医务人员应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因此,在与病人交流时,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目不斜视、认真倾听病人的诉说,而不能以一种漫不经心、心不在焉、不负责任的态度去面对病人,使病人产生一种错觉,觉得你根本不重视其所说的问题,而对你缺乏信任。如果此时,还以一种冷漠生硬的面目与病人相对,会加大医患之间的距离阻碍交流的继续进行。

2.2.4营养人员的沟通技巧

医患双方沟通的深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养人员的沟通技巧。一个好的营养人员,在与病人的交流过程中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能积极地调动病人参与交流的兴趣,通过愉快轻松的交谈,使病人易于接受营养人员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而缺乏沟通技巧时,常把自己放于主导地位,只是机械式的延着营养方向询问,控制并垄断整个交流过程,而阻断制约了病人表达自己真实信息的愿望,影响了进一步沟通。

3营养人员在交流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希波克拉底提出,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是对症的药物:二是良好的语言。一个好的营养人员,可以利用有效的手段、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沟通技巧与病人进行良好的交流,通过双方直接、真诚的交谈,不仅使患者感到亲切与友好,更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疾病,充分接受营养人员提出的建议和劝告,从而改变某些不良饮食习惯,达到营养干预的目的,这个过程的完成,需要通过双方的信任、理解、努力。因此,要想使医患双方沟通更加顺利,营养人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平等、尊重、信任、合作的基础上,共同以患者的疾病恢复为目的的治疗性关系。这种关系,主要通过营养人员的言语、行动、神情、态度、经验去影响患者而建立的。医患关系的协调可建立起患者对营养人员的信任感、安全感;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不良的关系,将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情绪与健康。因此,与人交流时,必须要做到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真诚热情,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3.2认真倾听,引导鼓励病人参与交流

从接触病人开始,营养人员必须要用期待亲切的目光注视患者,以示真诚的倾听,切忌面无悦色、心不在焉的神态,以免使患者感到不被尊重,受鄙视,而不愿交谈。除了善于倾听,还要善于引导患者诉说。在患者诉说的过程中要适时地作出反应。有时患者诉说时会偏离主题或思路停顿,可适当提示,把话题引向预定方向。从而表示自己对患者的谈话感兴趣,并随时抓住其说话间歇针对性提出某些你所想了解的内容,鼓励引导病人说出与饮食有关的信息。但在患者讲话时,不要随意插话,打断患者的思路,要耐心的让患者把想说的讲完,然后针对所说的内容作一个简要概括。如此,通过全面了解,对存在问题进行解释;同时提出建议,并根据个体不同制订正确的饮食治疗计划。

3.3通过自身素质的加强,提高沟通质量

人一旦患了病,由于生理、心理的双重折磨往往会有一种焦虑、紧张、恐惧的情感,患者迫切需要了解和认识自己的病情。因此,对传达与疾病有关知识的语言交流非常愿意接受。如果营养人员在交流过程中耐心、细心、热心地讲解有关营养知识,并给予指导,鼓励病人改变不良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配合治疗,将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果。而对于提供医学信息的营养人员来说,在工作中必须要不断学习、培训,增添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除专业知识外,还须学习营养以外的医学知识、心理学、社会学、人际交往等学科知识,只有通过不断地充实学识,增加自身的信心,才能在交流中充满自信有说服力。

3.4注意语言的灵活性和通俗性

第5篇:和人交流沟通的技巧范文

[关键词]营销专业;职业核心能力;与人交流能力;课程设计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6180

职业核心能力又称为“关键能力”,是职业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与人交流、数字运用、自我学习、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和外语应用。高职院校应该结合专业特点,灵活地开展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

1营销专业《与人交流能力》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源于实践,并终究服务于实践活动,实践是职业核心能力提高的必然归宿。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引导的教学形式,注重课堂训练、实习实训、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了解,在实习实训中巩固,在生活实践中得以增强。

11课堂训练

《与人交流能力》课程采用讲授课堂训练目标和课堂行动相结合的方法,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要求教师要掌握每节课的训练目标,结合营销专业的特点,一般采用任务驱动法、布置训练任务、分组进行行动,使学生在课堂训练中完成任务,明确角色,收到成效。实践课安排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组织游戏体会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对对碰”“角色扮演”“赞美对方”等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体验中体会交流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感知交流。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启发学生。如讲基础理论时,可以一起分析“三个业务员寻找市场”“ 最受欢迎的伙伴”等案例。

(3)创设情境组织交流。例如:讲授学会倾听目标时,教师可以就当前热点性问题(如房价、就业、交通拥堵等)组织学生进行民意调查练习,以实际场景语言交际练习,训练与人交流的能力,学习怎样学会聆听。

(4)项目设计体验交流。让学生在预先设计好的任务中体验交流的技巧。如“分组采访校园生活的各项问题”,分组采访――形成小组成果材料――形成成果PPT,完成组员演说。

12实习实训

实习实训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营销专业的学生通过完成认知实习,相关的项目实训,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真正参与实践,培养职业综合能力。

(1)实训。《与人交流能力》课程实训不同于其他课程实训,它可以借助于思想政治课程、主题班团会、素质拓展训练或能力培训等形式进行,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通过任务驱动型的学习实践,获得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笔者结合营销专业学生特点和工作性质的不同,针对与人交流能力的实训方案,拟定三个实训目标,分别是培养发现沟而不通问题的能力,训练有效沟通的技巧;分析沟通中存在的各种障碍能力,培养正式和非正式沟通的能力和培养与陌生人沟通交涉的能力。针对三个目标又分别设定了三个实训项目:案例――为什么沟而不通;游戏――迷失在海上;任务――与陌生人交流沟通。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学习与人交流能力,教学效果明显。

(2)实习。不同的实践环节对各项技能的培养重点不同,对实习单位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应结合各实践环节确定相应的实习单位。

①制订系统的实习计划,学生实习内容要精心准备,根据学生专业方向,安排岗位,通过扎实的营销实践培养兴趣、深化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在实践中理解营销学专业知识并初步掌握营销人员所需的各方面的技能。②学校与企业合作可为学生提供贴近现实社会需求的实践平台。尝试采用定向培养的方式,在新生入校时,由企业、学生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新生毕业后的工作单位。企业可以在寒暑假为学生提供专业培训、实地考察和实习的机会。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涉及的有关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也可在该企业中进行。学生可以在对口企业获得更多的实习和实际上岗操作机会,培养职业综合能力,并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成才开拓现实途径。校内服务性机构,如招待所、学生食堂、校办商场等也可以成为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场所。如创办乐购超市――大学生实习基地,这些服务性机构完全可以通过整合、提升,成为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实习场所,让教师和学生共同生产经营,这样,不但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了全面锻炼,而且培养了学生责任心、适应能力、独立能力、执行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③拓展多渠道多途径实习基地。尝试与一些单位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营”的方式解决供需矛盾。例如,兴业证券联合厦门大学举办的拓展营;学校和企业建立市场营销研究中心的方式,使学生与公司职员一起进行项目的市场研究和项目实施方面的研究与开发。这两种合作模式符合现在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毕业生能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

13实践活动

(1)课外调研。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营销专业学生的特点分组给学生布置一些稍有难度的课外调研任务,如为正在筹建中的我院学生自主经营超市提供必需的市场信息,调查北国超市、永辉超市、保龙仓超市、36524及其连锁店、某些独立超市等,范围涉及石家庄市裕华区、长安区、开发区三个区。调查内容包括超市的经营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分布情况(总部及连锁店)、组织机构(总部及连锁店)、人力资源管理、经营策略(包括设立、形象、定位等)、促销策略、商圈和目标顾客、基本设施(包括店面、仓库、装修、货架、打码机、收款台等)、货源和商品配送渠道、商品分类、价格及销售情况、我院师生商品需求情况和购买意向等,通过调查提交调研总结,归纳出其优点,并就自主经营超市提出好的建议。学生在课外调研的过程当中,以小组为单位,走向社会,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利用性别优势,注重沟通技巧,同时在调研过程中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较好地处理了调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广大学生在课外调研活动中受益匪浅。

(2)社会实践。当今社会需要高技能、高素质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具有职业核心能力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观提出“实践―理论―实践”的二次飞跃模式,高职高专营销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营销专门人才为目标,其培养的重点不是理论研究型人才,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实践环节的力度,提倡“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社会实践”的社会实践模式。

第一阶段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寒假,组织学生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寒假时间较短且为新生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尽量选择时间较灵活,难度较低,容易上手的实践活动。如寒假访母校送温暖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

第二阶段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第一个暑假,组织学生开展暑假带薪社会实践活动,要求:①选择社会实践项目必须与专业相近,实习单位可以自己联系,也可学校安排;②时间为一个月以上,且按照工作岗位要求实践;③填写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评价表。

第三阶段社会实践:安排在第二个暑假,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学了两年的专业和职业能力课程的基础上,再次进入第二阶段实践单位进行实践,要求相同。

通过这种社会实践模式,针对营销专业开展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自身反馈非常好,普遍反映极大地锻炼了与人交流能力、应变能力和待人接物能力等。

2营销专业《与人交流能力》课程能力本位的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一方面能够评估学生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是起到督促学生强化训练的结果。职业能力课程不同于其他的课程,它难以进行量化,用传统的方法难以考核,需要开展能力本位,重在实效的评价机制。

关于营销专业《与人交流能力》课程考核采用能力本位,重在实效的考核机制。在考核内容上,以与人交流能力各模块的能力标准为依据,对各项能力点进行测评;在考核方式上,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过程考核和综合能力鉴定,鼓励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方法的应用。如以社会实践《企业对学生能力评价表》为依据,注重纵向比较。

3结论

职业核心能力是大学生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关键能力,是人生无时无刻都需要的基本能力。高职院校在引入职业核心能力,设计能力课程教学时应突出能力目标,选择符合要求的项目任务,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参考文献:

[1]良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探讨――以《解决问题能力》课程教学整体设计为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54-57

第6篇:和人交流沟通的技巧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 中职生 沟通协作能力

目前,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条件中都列出了“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具有团队精神”的要,求。因此,在中职教育中我们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沟通协作能力。本文在对中职生沟通协作能力的现状分析基础上,进而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中职生沟通协作能力。

一、中职生沟通协作能力的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掌握和了解中职生沟通协作能力的现状,笔者通过学校学生处和招生就业办向在校350名学生,80名教师及20个长期合作的用人单位发放共450份《中职生沟通协作能力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36份,在整理数据后发现,47.8%的中职生不具备足够的沟通协作能力,影响了他们在校的学习、与人交往及就业。通过分析归纳,笔者发现目前中职生在沟通协作能力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问题一:人机对话强,人人对话弱。

当今中职生大多会上网,他们可以在虚拟世界里统帅三军、叱咤风云;可以用QQ侃侃而谈,可以在论坛上当“斑竹”称“楼主”,洋洋洒洒“灌水”、“拍砖”。但下了线,他们似乎换了一个人,变得害羞,不愿说话,不想主动与人沟通。他们感到自己的身体、相貌缺乏魅力,或感到自己的知识面方面欠缺,或感到自己语言表述能力不足,从而产生自卑心理。所以有时会曲解别人的善意,甚至表现出戒备和敌对情绪。长此以往,他们总沉溺于虚拟世界而逃避现实,人为地缩小自己交往范围。

问题二:自说自话多,耐心倾听少。

一些中职生缺少基本的沟通常识,在与人交往中很少会换位思考。需要别人帮助时,达到目的便喜笑颜开,不能满足就言语相撞;与同伴相聚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时高谈阔论;不高兴时乱发脾气或抑郁寡欢;听别人的讲话时,不断地插嘴或较真抬杠,或是目光游离,毫无反应。在社交圈中,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特别注重自己的感受。这样的人无论自我感觉多么良好,都很难与别人有真正的沟通和合作。

问题三:沉默冷场多,沟通动机少。

一些中职生在与别人交往时,喜欢隐藏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把自己封闭起来,令人难以接近。他们不主动涉及话题,不愿与人沟通,特别与老师、家长沟通困难时,沉默多于交谈,气氛压抑,场面尴尬。

二、在英语教学中培养中职生沟通协作能力的实践

实践一、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认识自我,突破沟通协作心理障碍。

近几年,随着生源质量的下降,中职生文化基础差,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对英语学习尤为如此。因为在英语学习上的屡次失败体验,让他们没有勇气回答教师问题,甚至整堂课头都不敢抬,不与教师进行任何交流。所以作为英语教师,笔者用亲切的口吻,幽默的话语,生动的表情去缓解紧张的师生交往关系,帮助学生放松,消除紧张、难为情的情绪,再鼓励学生主动与教师交流,让他们体会到与教师交流的成功感和快乐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沟通协作能力的必要性,鼓励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经过教师的耐心引导,学生就会逐渐大胆发言,突破心理障碍,敢于表述自己意见,与他人交流。

实践二、重视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加强沟通协作能力训练。

英语学习本身比较枯燥,内容不易迅速掌握,而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在特定的情景中体现出来的。所以笔者精心组织课堂学习材料,设计学习任务,将沟通协作能力的训练贯穿始终,鼓励学生课堂交往。如设计“自我介绍”,增进学生间互相了解;模拟“社会生活”,在不同的模拟环境中让学生学到社会知识、生活经验,训练沟通技巧;比赛“讲故事”,锻炼学生丰富想象力和语言能力;做“英语游戏”,锻炼学生协作能力;用“自由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展示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笔者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既解决了学生因为基础差,较难独自完成课堂英语学习任务的难题,又使学生学会互相倾听,学会听取意见,学会尊重他人和协作。

实践三、拓展学生的课外学习实践,巩固沟通协作能力养成。

课外学习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其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为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语言实践和培养沟通协作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笔者鼓励学生抓住生活提供的沟通协作机会进行锻炼巩固。如让学生互相问候,做到与人打招呼有礼貌,态度真诚,表情自然大方,运用合适的英语用语;节日时,让他们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用英语向家人或朋友表达祝福;学生还可参加学校的文艺汇演、辩论赛等活动,运用所学沟通协作技巧,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

参考文献

第7篇:和人交流沟通的技巧范文

害羞与基因有关。那么,人为什么会害羞呢?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翰・加伯瑞里研究发现,害羞与基因有关。他发现,害羞的人有一两个基因比较短。这些基因和大脑中一种名为血清素的化合物的分泌有关,血清素能让人产生焦虑、抑郁和其他情绪状态。虽然害羞与基因有关,但并非不可克服。一些简单的方法,就能让你逐渐远离羞怯。

列一张恐惧清单。卡内基训练专家黑幼龙建议,给予支持和关怀的环境有助于害羞者踏出破冰的第一步。他举例称。在卡内基训练课堂上。学员必须轮流上台和大家聊天,就算他说的词不达意、舌头打结。讲师和其他学员都会找到他的优点加以赞美。

美国沟通专家利尔朗蒂在《再见,脸红心跳》一书中指出:外部环境的创造固然重要,但克服害羞还是要从自身着手。利尔朗蒂说自己曾经也经历过“害羞得恨不能变成隐形人”的心理煎熬,后来之所以能在全美巡回演讲,就是得益于克服害羞的步骤疗法。

首先。列出一份恐惧清单。按照恐惧的程度,逐条列出让自己害羞的人和事。如害怕见到的人依次是老板、客户、陌生人等。列举得越详细越好。以便更有针对性的逐一克服。

其次。和善于社交的人做朋友。尤其是同性的性格开朗的人,害羞的人更容易被朋友这种活泼外向的个性所感染。自然能帮他们开口说话。

最后。击退害羞的一些传统方法也很有效。如打好腹稿再说话、多和朋友聊天、对着镜子自我练习等。

找陌生人谈话。最新的研究又给害羞者提供了一个好办法。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格恩建议,远离害羞,先从跟陌生人交谈开始。研究人员提出,招待酒会和聚会是结识陌生人最好的场所,期间,要尽量多和不熟悉的人坐在一起,并找机会与之交谈。卡格恩说,当我们同陌生人在一起时,害羞要比紧张或半信半疑的焦虑状态更强烈。试想一下,当你能克服这种超常的紧张,和熟悉的人在一起还成问题吗?

第8篇:和人交流沟通的技巧范文

1(略)

2如何培养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及交流技巧

2.1加强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现代医患关系泛指医务人员与病人及家属、监护人等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既不是一般的消费关系,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际关系,它广泛涉及伦理、道德、法规、法律等方面[3,4]。临床实习医生既是在医院环境中继续学习临床技能的学生,又是对病人实施医疗活动的医生,在带教老师面前是学生但在病人面前是医生,因此要认识到自己就是医患关系的一方主体,要知道在医患关系中,病人有使用就医权利、知情同意权和发挥参与治疗权,同时医生有职业自和得到尊重、体谅、信任的权利。和谐医患关系是指医患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尊重、信任、配合、共同战胜疾病的融洽关系,遇到矛盾与纠纷,能从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角度出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加以解决的平等关系[5]。

2.2加强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的法制教育:临床实习阶段除了学习临床技能外,也是实习医生培养法制观念、熟悉法律法规的重要时期。随着我国法制的逐步健全,医疗卫生事业正在逐步走向法制化管理的轨道,近年来国家颁布了多部涉医法律法规,如《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等,但临床实习医生的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仍普遍存在[5],因此在对实习医生岗前培训及日常工作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医疗制度、医患沟通技巧、医疗操作规范等教育,学习法律知识以及树立法制观念,充分认识目前严峻的医疗形势,依法行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办事,防范医疗纠纷[2,4]。

2.3加强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及交流技巧培养:首先必须加强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为医者,当以德为先”,没有好的德行和人品,是无法体现“人民医学为人民”这一宗旨的[6]。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权、隐私权、治疗护理权等。重视医患沟通能力相关知识的传授,重视临床带教,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4]。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不仅是单纯的信息交流,而且还包含着两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医患交流的方式主要有言语和体语两种。沟通交流是一个双向过程[2]。实习医生刚接触病人时,由于尚无临床经验,往往不够自信,不知从何下手,尤其面对负面情绪甚至有敌对态度的病人时容易出现不良情绪、紧张焦虑。应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格。应将培养实习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渗透到每天的临床教学中,注重交谈的方式和技巧,提倡学会使用身体语言来与病人沟通,培养实习医生去注意病人面部表情、、身体的姿势等来判断病人的需求[4,7],使实习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增强沟通能力。此外,还可以采取专题讲座、实习医生之间医患沟通经验交流、模拟角色等进行以主要包括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沟通理念、沟通流程的言行规范、情商教育以及沟通的艺术技巧等的培训[5]。

第9篇:和人交流沟通的技巧范文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沟通; 技巧

[中图分类号] R197.3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087-02

南丁格尔曾说过“要使千差万别的人能达到治愈和康复,这本身就是精细的艺术,沟通技巧至关重要。”[1]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情感的过程,它可反映人的思想、情操、道德、文化和修养,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护理程序的基础和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通过有效沟通可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需求,并获得患者的其他信息,使患者的要求最终得到满足,以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之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对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老年患者在心理、生理上同年轻人不同,对疾病的表现也有其特点,而不同的老年人其生理功能、精神状态以及生活经历、性格特征有着巨大的差异,大多数的老年人性格温和,易于交往,但有些老年人性格古怪,难与之沟通及交流,还有些老年人由于缺乏家庭成员的关心和温暖,缺乏同家人的沟通交流,,疾病的折磨、生活的困难使他们易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2]。因此,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采取有些的沟通技巧,增进理解,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为目标,进行全面的护理,以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

1 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

1.1 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 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组织器官的衰退而导致整个机体的调节功能衰退,特别是脑细胞的萎缩,大脑皮层退化,导致感觉功能下降。由于听力减退,对言语的理解能力下降,以及视、味、触等的感觉灵敏度以及意志行为逐渐减退。

1.2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老年患者有其特殊的心理性,表现为行为迟缓、活动减弱、小气、爱唠叨、疑心重、固执,听不进他人的意见,有时甚至不近人情。他们喜欢周围人都尊敬他、恭敬他、依从他。一旦生病住院,就会产生依赖,需要家人及医务人员重视,一切生活均需要靠他人照顾。

2 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中存在的缺陷

2.1 语言失度,缺乏人文关怀 很多护士在与老年患者的沟通过程中,对于老年人喜欢多问的特点显得不够耐心、仔细、细心、语言生硬,特别容易忽视形体语言在老年患者护理中的重要,缺乏换位思考和情亲服务的主动性,礼貌用语常被忽略,不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和交流的要点,不注意特定个体、特定文化和不同文化间的差别,回答问题时简单敷衍,使老年患者产生不满或误解。

2.2 业务不精而导致的沟通失败 在护理工作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尽管我们态度和蔼,但对患者的疑问解释得含糊其辞,操作技术不熟练等也容易引起他们的不信任,甚至反感,以致工作的小小不当也不能得到老年患者的谅解,产生不满,甚至纠纷,导致沟通失效[3]。

2.3 护士工作繁忙 现如今的医院护理体制,护士人员与床位比严重缺编,护士在日常健康教育给予患者沟通的时间相对少,更多忙于日常治疗,文书书写及一些繁琐事情。

3 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

3.1 尊重病人 心理研究表明,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老年人。因此,关心和尊重老年人是建立友谊、增进沟通的基础。所以在与老年患者进行沟通时,首先要做到满足病人对尊重的需求,称呼要得体,一般可用过去的职务、职称称呼。其次,在与老年患者交谈时要认真积极倾听患者的诉说,启发他们谈问题,甘当“配角”,不可中途打断讲话,不可东张西望,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和对谈话内容的重视。这样病人就愿意与你交谈,有助于发现患者的实际情况,能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3.2 掌握好沟通的方式

3.2.1 语速要慢 因为老年人反应慢,所以与老年患者沟通时,语言要柔和悦耳,平和且沉稳,说话速度适当减慢,说完一句要给一定时间让老人反应,切忌催促。说话语调千万不能生硬、粗暴、语调过高会让病人感到刺耳,容易引起病人反感[4]。

3.2.2 简单、重复 在与老年患者沟通时,注意语句简短,一次交待一件事情,以免引起老人的混淆。对典型絮絮叨叨的老年患者,护士要平和、温柔,要有极大的耐心听取病人的叙说,然后给予一一解释,以消除病人焦虑心理。

3.2.3 非语言沟通 (1)自信与微笑。有人说:“微笑是最美好的语言”这话颇有道理。笑既可以帮助减轻与压力有关的紧张和疼痛,又可以增加护士为病人提供情感支持的有效性。护士的微笑是美的象征,是爱心的体现,是人际关系的剂。当护士带着真诚关切的微笑与病人交谈时,对病人的安慰可能会胜过良药。与老年患者交谈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仪表、姿态,态度要从容镇定、充满自信。护士的自信,可使病人有信任感。反之,一个没有自信和微笑的护士,会使病人敬而远之,不愿意接受与你交流。(2)亲切触摸。触摸是人类情感表露的方式之一,也是护患交往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为了鼓励和安慰患者,,护士可以采取轻轻的抚摸,使不安的患者安静下来。适时的抚摸可使患者获得被关心、理解、安慰和支持等情感。护士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翻身、扣背、按摩,患者可产生温暖和亲切感。手术患者一般不希望更多的声音,护士除了轻声安慰“别紧张”还可以触摸患者,使患者增加安全感,消除紧张恐惧情绪。这些无声的动作都将倾注着护士的体贴。(3)倾听。倾听不仅是指听到对方说话,这样一种单纯的生理过程,而是生理的、认识的全神贯注、集中精力倾听,并保持目光的接触,得体的姿势,用柔和的、整套的眼神和病人交谈,必要时可通过点头或语言使谈话继续。如“是吗”“嗯”“喔”“知道了”或者“今天听了你的情况,我对你的病情有了初步的了解,有不清楚的地方我们下次再交谈。你不要着急,我们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你恢复健康”。认真倾听是护士对患者关注和尊重的表现,有助于护患间形成良好的关系。

3.3 把握沟通的时机 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最长,彼此间身心感受也最多。因此要把握每一次与患者的接触时间,随时随地进行沟通,护士可以床头交接班、晨间护理、入院宣教、打针、发药、基础护理时融洽沟通的气氛,坚持不懈,主动积极地与患者沟通。当患者愤怒时,应先分析原因,消除误会,使患者满意,待心平气和后,再进行沟通;当患者不合作时,护理人员切忌指责或表示不满,分析原因后,应给予积极疏导,找空闲时间进行交谈,使其配合治疗;当患者态度冷漠时,应多做解释性工作,使患者积极主动,使护患关系更融洽;当患者情绪低落、沉默寡言时,护士应同情,体贴患者,给予心理支持。总之,通过交流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想法,使患者双方在情感和心理上相互沟通,促进彼此了解,取得患者信任。

3.4 关于回避、协调矛盾 老年患者慢性病较多,住院时间较长,有的干脆以医院为家,由于病人身体、心理有退缩行为,老人之间在一起常为一点小事生气、闹矛盾。在与病人交流,接触到病人之间的矛盾时,应用安慰语言,积极引导病人向促进健康方面想。万万不可直接入到矛盾中,不评论矛盾中的谁是谁非,语言语调,点头的表示不可随便使用,以免引起误解,使其认为是找到知音,因无意识的点头、微笑等动作,都可能会被误认为是一种认同,致使矛盾越积越大。

3.5 理解病人 护理工作是对患者的身与心、体与灵的护理,同情和理解是沟通人们内心世界情感纽带,没有宽容和接纳,交流只能在表层进行。由于疾病使老年患者身体各方面精神发生了变化,他不再是正常情况下的自己,有的病人变得焦虑、抑郁、固执、狂躁、蛮不讲理,甚至会对护士横加挑剔。因此在与老年患者沟通时,应以宽容和理解,应以换位的方式理解对方的情绪。对于情绪急躁的有心理压力时,常表示发怒,遇到这类问题,要冷静对待,不要过于计较,表情上不要流露不耐烦或反感,从病人的利益出发,以病人的角度思考,努力去理解病人的态度。因为他发怒、用言语伤害人、有意贬低人,可能是在发泄,并不一定是针对你。从他无理的一面到合理的一面,从他冷酷中看到他的软弱。用我们自己的爱心,尽职和真诚,使患者感受到在为他排忧解难。表示出理解和同情,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发泄。注意交谈时自己的情感始终要跟随病人的情感,要有意识拉近护患间的情感距离。

3.6 良好的护理道德修养及操作技术 护士应加强职业道德的学习,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对老年患者充满爱心、耐心和诚心。良好的技术是维系沟通效果的纽带,作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护士应注意自身的技术培养,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娴熟的技术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并与语言交流是相辅相成的[5]。当护理技术尚存缺憾时,完善沟通和优良的服务态度是弥补缺憾的重要手段,娴熟的技术又可增强患者的信任和安全感。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也由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护士的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打针送药、翻身、扣背”等技能性活动,而是有心理护理在内的更为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所以要求护士不但要有娴熟的护理技术,还要有心理护理能力。护士如没有恰到好处的沟通技巧,面对患者时就会感到无助。怎样面对患者是现代社会发展对职业护士的挑战,因此,护士要加强学习锻炼,多学习理论知识,注重实践,操作锻炼,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6]。另外,平时还要学习多学科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以过硬的素质赢得患者的满意和肯定,增强亲和力,把握护患沟通的技巧,从而提高沟通效果,达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翁平.与老年患者的沟通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1395.

[2] 王芬芬.社区护士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J].当代医2007,12(131):138-139.

[3] 孙瑞卿.门诊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的技巧[J].护理管理杂志,2006,6(4):59-60.

[4] 吴娓星.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的技巧[J].蛇志,2004,16(4):77-78.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