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无机化学在医学上的应用范文

无机化学在医学上的应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无机化学在医学上的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无机化学在医学上的应用

第1篇:无机化学在医学上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微课;高职;无机化学

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已经成为了我们辅助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课最初来源于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他是从“翻转课堂”中涌现出来的概念,而在我国最早是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研究所胡铁生引进的[1]。微课是一种以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个具体知识点进行解剖的教学模式。目前,我们医卫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文科生比较多,化学基础差,学习能力又不强,在加上无机化学课时少等特点,使得我们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无机化学这门课程的难度加大。而我们无机化学又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就是说无机化学学的好和坏,会直接影响我们后续课程的学习。如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中医药学等。因此,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在无机化学的教学中间引进了微课教学,来提高学生对无机化学的掌握程度。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学生基本上是人手一部手机,这为我们微课的学习提供了可能性。

1传统课堂教学的特点

传统课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教学大纲,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听众,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向学生系统地,详细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教师的讲解,学生互动等的教学模式。

1.1传统教学的优势

①从内容上看,传统课堂教学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能够将知识点从简单到难,从表到里,从点到面地传授给学生。②从效果上看,传统课堂教学便于教师控制盒监督整个教学过程、便于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以及学习的互动、便于及时详细地解答学生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以及自信心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1.2传统教学的弊端

传统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传统课堂教学是在固定的教室,由老师讲解,学生听的模式开展的。一旦学生离开了课堂,学就无从谈起,对学生的主动学习不利;传统课堂教学一直处于一种比较高压的状态下,注重的是学生记忆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过程,不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

2微课的特点

2.1微课的优点

①微课实现了移动学习,使我们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微课从容量的大小来说,一个微课视频与他的配套的辅助资源总容量也就是几十兆左右,视频支持在线播放,也可以灵活地将其保存到终端设备,如平板、MP4、手机等实现线下学习。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手一部手机的实现,使得我们的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可以学习我们的无机化学,更重要的是在课下,也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我们的无机化学等课程。大家知道,我们的一节课,只有45分钟,在这一节课上,我们要讲的知识很多,不可能做到使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而微课的学习,正好可以解决我们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通过微课,有选择的在课下进行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果。②微课的时间短,更加有利于我们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有研究发现,人在5-10分钟之内的学习效果是最佳的。在这一时间内,人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最高,记忆效果最好,思维能力最活跃。而我们微课一节课的时间一般要求在10分钟之内[2-4]。我们都知道,我们一个无机化学的的知识点的讲解大概也就是7分钟,所以从时间观念上来看的话,我们微课的时间设计正好符合我们记忆的规律及其学习效果最佳的原则。相对于传统的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模式来说的话,“微课”也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碎片教学”。③微课的内容少,主题突出,便于我们对知识点的掌握。微课主要是针对我们教学课堂中的一些难点、重点、疑点或是一个教学片断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使的我们学生可以对重点、难点等知识点理解更加透彻。微课的内容更加简单,重点更加突出,因此也被称为微课堂。④微课的种类和形式多样化,便于微课的推广。微课的种类有拍摄式微课、录屏式微课、软件输出式微课、混合式(富媒体式)微课等类型。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视频的录制。微课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可以是深入讲解某一个知识点的精讲类,也可以是针对某个实验操作规范的演示操作类,也可以是例题讲解类等多形式的。⑤微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讲解内容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利用微课播放一些关于知识点应用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自主的学习。

2.2微课的缺点

①微课具有碎片化,不系统的特点。微课主要是针对重点、难点、疑点、教学片段等进行深入地、细致地讲解。微课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像传统课堂教学一样,根据教学大纲对进行精细系统,连续的讲授。因此,微课具有片面性,不连续性、不系统性。②微课只适合做教学辅助工具,不适合做长期学校教学。微课它是以视频为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所以微课的针对点只是一些相对单一的,简单的教学,不能像传统课堂一样做到学生之间的互动,针对课堂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解答。因此,微课只适合做为辅助教学工具,针对难点、重点进行补充,不适合在学校教学中间做长期教学使用。

3微课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

无机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设置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并且一学期就要结束。面对课时量少,学生基础又差的情况,我们教研室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了很多的教学改革,其中成效显著地是微课的引用。

3.1在教学中适当引入微课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我们知道,无机化学的教学主要是无机化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实验课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其中不免枯燥和乏味,特别是对于这些大部分来自于文科且基础又差的学生而言,激发他们对无机化学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上课的情况,我们设置了多个微课。在教学中适当地引用微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我们在讲溶液的渗透压的时候,首先给他们播放了溶液渗透压在医学上面的一些应用的微课视频,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溶液渗透压的兴趣。

3.2微课的引入,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无机化学这门课,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我们的学生基础差,经常不能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就能将知识点理解透彻,并达到应用的效果。还必须的在课后花费很长的时间,这时候呢,同学们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微课的移动学习来达到查漏补缺地效果。所以,微课在无机化学学习中间的引入,提高了大家对无机化学知识点的掌握,锻炼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药学专业的教学和学习中间引入微课,不但激发了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形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2-63.

[2]王亮,张玉敏,彭望明,胡思前.微课在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探索[J].理论前沿,新课程研究,2016(2):7-9.

[3]陈芳婷,赵莉,仲芯颖.有机化学教学中微课的制作及应用[J].广州化工,2015(17):236-238.

第2篇:无机化学在医学上的应用范文

此次考察学习,参训学员切身感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在科研管理体制、创新意识及文化等方面的进步,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学到了先进经验,提升了认识水平,进一步明确了提升科研管理及科技研发质量的思路,并通过对比分析,增强了做好科技管理及科技创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考察中还签署国际合作框架协议两份,达成意向性协议一份。

在英国,考察团考察访问了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和牛津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室,参观了牛津科技园。

卡文迪什实验室——20世纪物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卡文迪什实验室相当于英国剑桥大学的物理系,该实验室的创建标志着物理学开始在实验室中进行系统性实验的时代。它的优良传统是力求在新的领域中做出新的发现。在卡文迪什实验室,考察团先后参观了Functional Inorganic And Hybrid Materials Group和Materials Chemistry Group。在这些空间并不宽敞的实验室中,摆放着各种设备和仪器,布局合理规范,空间利用率相当高,各种资源得到了最大的利用和整合。该实验室接纳了世界各地优秀的人才,也不乏来自中国的在读博士和博士后研究人员,考察团与华人留学生郗凯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向考察团详细介绍了该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等情况,重点介绍了高能锂硫电池、安全绿色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如钛酸锂)和光电化学等方面科研上取得的进展。

牛津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室——科研成果丰硕。考察团访问了牛津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室,听取了留英华人肖天存博士就牛津大学及牛津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室相关情况的介绍,以及牛津大学化学系主任Peter P. Edwards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教授)关于化学系的研究方向、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获得的荣誉等方面的情况介绍。考察中我们了解到:牛津大学的化学学科是学校招生规模最大的学科之一,牛津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室当前有1000余人在此领域做学术研究,主要从事基础研究,产生了6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目前医学上使用的糖尿病检测仪大多是该实验室开发的,全世界有超过100万的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在该实验室,双方就微波炼油技术、微波用于食品加工及对食品安全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讨论。

牛津科技园——科技孵化器的成功典范。上世纪90 年代中期,当国家政策和知识产权管理条例明确后,牛津大学在专利转化和科技园建设上进入了一个快车道,牛津科技园也应运而生。

牛津科技园是牛津大学(学校)以土地、人才、设备等资源作价,与PRUDENTIAL(英国最大的金融保险投资机构)共同出资(各占50%)建立起来的。风险投资管理机构通过风险评估,出资参与建设牛津科技园并从中获得收益。同时,相关风险投资机构对一些拥有较强发展潜力的企业给予大力支持,保证了创建企业的健康成长。

牛津科技园对企业落户没有苛刻的条件,小公司只需要每月缴纳300磅的租金。科技园为入驻企业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以及咨询、资源共享和志愿者服务等。从入驻企业的规模看,该园区企业员工人数为1—5人的占47%,6—15人的占22%,16—50人的占24%,51—150的仅占7%,近70%为小型公司;以领域划分,生命科学领域的公司占43%,信息领域的占31%,其他领域的占26%;从地域看,当地公司占41%。

牛津科技园取得成功的原因为:一是专业化、高质量的投资环境和便利的交通;二是依托牛津这样一个全球认可的品牌及其创新资源;三是能提供优秀的企业雇员;四是园区灵活的政策和运行模式。

在法国考察期间,考察团访问了法国巴黎高等培训中心,巴黎第六大学和中国驻法使馆科技处。

法国——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在巴黎高等培训中心考察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法国的科学技术力量雄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法国一直比较重视科研投入,该国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科研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国家和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的年递增率、科研人员的增长率,重大科研项目和优先发展领域,以及科研人员的法律地位等一系列重要方针和政策。该国科研经费除国家及欧盟投入外,大部分来源于大企业及其他私立机构的投入。法国的科研非常重视项目的实用性,强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效率,立项前的可行性预研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得益于法国完善的银行系统、个人信用系统、严密的法律及财务审计系统,加之科研人员良好的自律性,法国的科研经费使用及管理非常高效、透明。法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相对较高,虽然欧盟对拟上市的新产品均要求先建立严格的欧洲标准,这加大了新产品投入市场的成本、减缓了新产品的投产效率,但同时也促使科研人员更加注重所研发专利产品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巴黎第六大学——高度重视科技合作交流。考察团在访问巴黎第六大学过程中,听取了巴黎应用化学研究所(IPCM)所长Corinne Aubert 教授对研究所科研方向的情况介绍,参观了该研究所的核磁、质谱、X-衍射等实验室,并与该校对外合作部进行了交流。对外合作部Sabine Lopez主任表达了与贵州科技界开展进一步合作交流的意愿,希望贵州在与巴黎六大应用化学研究所开展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早日开展全面广泛深入的科技合作。在访问中,考察团团长于杰代表“贵州省中科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与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巴黎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Corinne Aubert教授共同签署了《贵州省中科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与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巴黎应用化学研究所国际合作框架协议》和《贵州省中科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与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巴黎应用化学研究所糖化学实验室合作协议》,为进一步开展实质性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驻法使馆科技处——发挥好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纽带作用。在于杰的带领下,考察团部分成员赴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科技处开展交流,中国驻法使馆科技处公使衔参赞韩军及其秘书宋文通同志接待了考察团一行。在交流中,于杰就贵州产业发展、优势资源及近年来科技发展等情况向韩军公参做了介绍,并希望驻法使馆科技处在贵州省与法方相关领域的合作上能够给予支持和帮助。韩公参代表驻法使馆科技处表示,将充分发挥好国家科技合作的桥梁纽带作用,为贵州和法国科技界之间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有针对性地推进合作交流,特别是在民族中药、材料科学、清洁能源、高端医学、旅游及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启示一:树立科技创新“投入主体多元化”观念。仅依靠政府有限的投入,无法解决科技创新对资金的需求,这直接影响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比法国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大型企业和其他各类社会资本投资的做法,我们必须突破单靠政府投资的方法,构建以政府、企业等共同投入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模式,疏通和拓宽科技创新融资渠道,弥补国家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的短板。

启示二:加强大学科技园等产业孵化器的建设。依托牛津大学的实验条件、创新成果和优秀人才等资源,建立大学科技园,通过市场化运行模式,有效集成风险投资等创新、转化资源,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新兴产业是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启示三:应更加注重在创新中借力发展。科技创新正向多学科与专业交叉集成的方向发展,这需要把不同专业门类的人才吸引集中起来,形成科技创新的综合攻坚优势。考察团在巴黎第六大学考察交流中看到,在该校的科研工作者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其他国家(其中也不乏中国科学家),这也是该校科研成果丰硕的原因之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注重借助外力发展,加强科技合作交流,在引进基础上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尽快提升集成创新能力。(责任编辑/张玲玉)

链接

《走进剑桥》

“千年剑桥/人们向往的地方/我悄悄地来/领略着她的沉淀和风采。

斑驳的大门/雄伟的建筑/风流的人物/路边的海报/彰显着学城的历史及未来。

三十一个学院/错落分散在/有限的自然与无限的想象空间/孕育着思想、教育和创新的力量!

街边的咖啡小屋/碰撞出双螺旋生命奥秘的伟大理论/凌乱而有序的实验室/不断涌现出有价值的发明创造。

力学桥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标记/康桥连接着恬静、浪漫和创造。

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推开沉重的大门/看到科学与人文的圣堂/只有自由碰撞/才能擦出智慧的火花/点亮前进路上的航标/而梦想/则意示着未来的美好。

第3篇:无机化学在医学上的应用范文

2016年化学奖的回归

纵观诺贝尔化学奖的历史,罗伯茨的话有其合理性。在诺贝尔化学奖116年的历史长河中,共有174位获奖者,其中研究成果涉及生物、生命与化学(统称生物化学)的几近一半。在20世纪,英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分别在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奖,成果均为生物化学的内容。

到了21世纪,除2016年的化学奖外,已颁发的15次化学奖中,与生物相关(生物化学)内容更是高达10次,占2/3,以致化学专业的研究人员感到了不安和愤愤不平,声称干脆把化学合并到生物学里算了,因为纯粹的传统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研究内容获奖加起来还不如生物化学一个学科的内容获奖的多。

不过,2016年的化学奖似乎照顾到了化学领域研究人员的不安情绪,化学奖回归到纯化学的内容。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的让-皮埃尔・索瓦日、英国的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和荷兰的伯纳德・费林加,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方面的成就。

这三位科学家的成果实际上就是设计和合成了分子机器。按时间顺序,1983年,索瓦日成功地将两个环形分子连接起来,形成一根链,命名为索烃,这是两个相互扣合的环形分子,从而启动了分子机器研发的第一步。

1991年,斯托达特研究出轮烷,并将这个环形分子套在一个线性分子上,该环形分子能够以线性分子为轴移动,从而完成分子机器研发的第二步。此后,他以轮烷为研究基础,研发出分子起重机、分子肌肉和分子计算芯片。

1999年,费林加研究出分子旋转叶片,能同向持续旋转,成为研制出分子马达的第一人。利用分子马达,费林加让一个28微米长的玻璃杯(比马达大1万倍)成功旋转。此外,他还设计出一辆纳米汽车。至此,分子机器研发初步成功。

尽管在化学专业的研究人员看来,分子机器这一科学成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化学姓“化”――回归纯化学的标志,但是,仔细看来,这个萌态十足的分子机器并非完全姓“化”,而是也可以姓“物”,或姓“化”与“物”的双姓,因为它并非是纯化学的血统,而是化学与物理学杂交的“后代”。

追根溯源,生物化学也是从传统的纯化学演化而来,因为早期的生物化学主要作为有机化学的衍生学科,诺贝尔化学奖奖励的内容基本都是生物大分子或生物小分子的鉴定及功能研究,如生物碱、维生素等。

201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其实也涉及了多学科的内容,并非纯化学血统,尤其是涉及物体的运动,因为无论是分子肌肉还是分子电梯,或分子马达,都需要它们能够运动做功,以达到帮人干活的目的。分子的运动也像物体的运动一样,既涉及运动物理,也涉及生物物理和材料物理。

同时,分子机器的发明也起源于物理学的设想。196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早在1959年就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提出,可以制造原子机器和分子汽车,后来他也对一个微型分子齿轮装置进行了讨论。这些概念成为后来研究人员研发分子机器的灵感源泉。

即便以纯化学而言,分子机器也涉及并形成一个很大的领域,包括有机合成(化学)、(有机)超分子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因此,分子机器还算不上纯化学血统,而是有多学科杂交血缘关系。

医学与物理学和化学的结合

生物医学与化学结合的研究成果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生物医学与物理学结合的研究成果同样也可以获得诺贝尔奖,而且物理学与化学结合的研究成果也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因此,交叉学科成果获得诺贝尔奖的概率最高。

197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计算机X射线断层照相术(CT)的首创者科尔麦克和洪斯费尔德二人。这显然是物理学的成果应用于医学的结果。

不过,另一项物理学成果应用于医学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更能体现物理与医学的结合,这就是200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该奖项授予美国的保罗・C.劳特伯和英国的皮特・曼斯菲尔德,因为他们发明了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而这已经是很早以前的发明了。这项技术的发明使得人类再也不必在黑暗中摸索,能够看清自己和生物体内的器官,从而有利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磁共振成像技术既是物理学与医学的结合,也是交叉学科能产生丰富成果的有力证明。能精确观察人体内部器官而又不造成伤害的影像对于医疗诊断、治疗和治疗后的随访至关重要。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创新,这一发现能让医生看清体内不同组织结构,而且这样的发现发展了当代磁共振成像技术,因此MRI代表着医疗诊断和研究的革命性突破。

在磁共振成像发明之前,对于磁场的研究早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磁场和无线电波频率之间的简单关系控制着共振现象,对于带有不配对的质子和(或)中子的每种原子核,存在一种数学上的常数。这就有可能确定磁场的波长,以作为磁场强度的函数。早在1946年,美国的费利克斯・布洛克和爱德华・米尔斯・珀塞尔对质子(所有原子的最小物质)研究时就证明了上述现象。为此他们共同获得195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原理在于,一个强磁场中的原子核会以一定的频率转动,而这个频率则取决于该磁场的强度。如果该磁场吸收了相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它们的能量就会大大增强。当原子核返回到以前的能量水平时,无线电波就会发射出来。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磁共振主要使用于研究物质的化学结构,再后来导致磁共振成像在医学上的应用。水构成人体体重的约三分之二,在人体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水分是不一样的。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的变化,这种变化恰好能在磁共振图像中反映出来。

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创建一个反映组织化学结构,包括不同水含量和水分子运动的三维图像。如此一来就可能在被观察的身体部位产生非常清晰的组织和器官的图像。用这种方法可以弄清疾病的病理变化。

对磁共振现象进行研究所产生的成果还远不止于此,与这个内容相关的研究还获得了另两次诺贝尔化学奖。1991年,瑞士的理查德・欧内斯特由于研发高分辨核磁共振分光术的贡献而获得该年度诺贝尔化学奖。2002年,同样是瑞士的库尔特・伍思里克因发明核磁共振分光镜检查以确定溶液中的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这两次化学奖当然是物理学与化学结合的结晶。

交叉学科的魅力

为什么生物、生命科学、医学、化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成果最容易受到诺贝尔奖的青睐?

答案应当是比较清晰的,交叉学科是比较容易出成果的富矿。粗略回顾一下从1901年以来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就可以知道,上述这些学科的内容是难以分割的,而且只有学科交叉才容易获得突破性的发现和发明。

199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F.弗奇戈特、路易斯・J.伊格纳罗和弗里德・穆拉德,因为他们发现硝酸甘油及其他有机硝酸酯可释放一氧化氮气体,而后者能扩张血管平滑肌从而使血管舒张,这是生物化学和生物医学的内容。

20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的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尔什科和美国的欧文・罗斯,因为他们发现了泛素对蛋白质降解(死亡)的调节,这也是生物医学和化学的内容。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内容也涉及生物化学和生物医学。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科恩伯格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存的信息生产蛋白质,也就是真核生物必须先将储存在基因里的信息备份并传送至细胞外层,细胞再利用这些信息生产蛋白质,这个过程也称为转录。

上述获奖和2016年的化学奖所表彰的内容实际上既是生物、医学的,也是化学的,而且很难严格区分它们到底是生物学、医学还是化学,因为三者已经有机结合在一起了。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英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1958年他的第一次获奖是化学奖,因为他完整测定了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证明蛋白质具有明确构造;他的第二次获奖是在1980年,同样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发明的快速DNA测序方法(双去氧终止法)“打开了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大门”。这两次获奖均为生物、医学和化学的内容。

如果说生物、医学和化学是一些有比较天然联系的学科,因而容易结合在一起并拓宽视野和获得成果的话,那么,在跨度较大的学科之间驰骋纵横难度就更大一些。但越是在这些难度大的地方,越容易发现真理,关键是不要让真理从鼻尖溜走。200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是如此,即把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到医学领域,采用物理的技术和方法来研究医学,极大地方便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取得创造性成果。

交叉学科容易获得成果的原因有三。一是旧有的学科领地已经深耕细作得比较充分了,要挖掘出新成果相对困难;二是随着社会的需求和科学的发展,旧有学科的划分需要突破,新的学科则会应运而生,而新学科大多会建立在多学科的结合部位上;三是交叉学科本身就是一个新领域,在他人尚未耕种的土地上耕耘,获得新发现新成果的概率会更大一些,因此,交叉学科就成为创新的基地之一。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