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理解公允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当前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管窥
(一)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公允价值的取得主要采用估值技术,如市价法、类似项目法以及估价技术法等。目前我国上市银行采用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主要分三个层次进行估值。第一层级:采用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计量(未经调整);第二层级:使用估值技术计量,直接或间接使用除第一层级以外的可观察到的参数;第三层级:使用估值技术计量,使用任何非基于可观察市场数据的参数(不可观察参数)。何腾燕(2015)的研究发现,我国16家上市银行中采用第一层级估值的1家,采用第二层级估值的有6家,采用第三层级估值的有5家。其中中国银行采用第一、二层级估值,农行、工行、建行、中信、光大银行采用第二、三层级估值,其余10家银行都只釆用第二层级估值技术。公允价值的取得主要依据估值技术(可观察参数)并通过银行内部设定的估值模型和设定参数计算,而如果信息使用者无法获得详细的估值模型和设定参数信息,就不能理解公允价值的取得。
(二)公允价值表内列报
以衍生金融工具为例,为准确计量,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将衍生金融工具列入了表内的“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项目予以反映。可是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依然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利息收入与支出计入“投资收益”。上市银行在核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时,包括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等内容,所以信息使用者从报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中不能识别哪些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损益数。此外,报表在“投资收益”项目下既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手续费,又核算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利息收入与支出。这样编制的会计信息不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会计信息。
(三)公允价值的表外披露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第五十条规定“企业应当以表格形式披露本准则要求的量化信息,除非其他形式更适当”,但未对披露格式和披露内容进行强制性规定。因此,我国上市银行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公允价值分析”时,是零散分布的。信息使用者要了解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和利息收入与支出的信息,就要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项目下梳理零散信息进行归纳,以了解真实交易情况。此外,不同银行对汇率类衍生金融工具已实现和未实现损益的处理方式也存在差异。有的银行将已实现损益计入“投资收益”,将未实现损益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有的银行则将其全部计入“汇兑损益”。这种随意性容易使信息使用者在信息收集中出现遗漏而误识。同时,已披露的会计信息也缺乏可比性,致使信息使用者无从判断公允价值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的程度。目前,我国上市银行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披露比较简略。例如就会计政策而言,银行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计量和损益确认仅仅做出了介绍性的说明,对于套期会计损益确认,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利润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中,没有详细说明;没有解释确认其公允价值变动的条件以及时间;在会计估计上,就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估值问题,仅仅简述采用的估值流程、技术和参数,没有解释估值模型的合理性和参数设置的准确性。综上,在一定程度上,实务中列报与披露的公允价会计信息还缺乏可理解性。
二、“可理解性”的质量要求及实施难点
可理解性是指企业提供会计信息时,必须考虑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保持明晰性,使用者的理解能力和使用者的决策类型(包括个人偏好、对待风险的态度以及所采纳的决策模型)紧密相关;而明晰性要求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必须清晰、简明、便于使用者理解和运用。我国《2006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系统阐述了“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十四条明确规范了可理解性是“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如果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理解会计信息,也就不能使用会计信息,可理解性是会计信息有用的前提。
(一)可理解性的制约因素
1.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的考虑39号会计准则要求应用公允价值计量,这就对信息使用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为例,其中按可观察输入值和不可观察输入值,公允价值分为三个层次,同时规定了使用的估值技术可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计量公允价值,涉及了专业性很强的未来现金流量计算及其折现,以及如何确定折现率。研究调查表明“公允价值相关知识在企业会计人员中的普及度比较高,但了解程度不深”“企业确定公允价值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采用专门的估价技术,比例占57.7%;有23.1%的企业没有采用任何专业估价方法,比较随意。”(张敏。2011)2.会计信息的特性会计信息是通过在财务报表中列示和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揭示的,同时还会依据规则要求在其他财务报告中反映。无论是列示还是披露都要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规范的方法和程序可以保证信息的一致性从而能够减少信息的差异并易于正确理解;严格的会计核算程序可以客观的呈现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明晰会计信息与经营活动的关系,保障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此外,企业在报表列示与强制披露之外还会进行一些自愿披露,自愿披露的信息通常会以规范少,随意大的文字表述和不确定数据表达。
(二)可理解性的影响因素
1.印象管理行为对信息可理解性的影响在会计信息呈报中的印象管理就是以影响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主体印象为目的而实施一定活动的过程。比如,为改变信息使用者的印象企业会有意识地向其传递利好消息或屏蔽不利信息。通常公司的管理层会根据业绩期望在财务报告中设计并使用导向性语言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判断,使其难以了解真实经济活动。2.环境对信息可理解性的影响技术环境复杂化会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难度加大,比如,目前金融工具的混合计量属性与多技术方法并用使其会计处理比较复杂,可能涉及多项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信息使用者必须综合相关信息才能准确理解经济活动。同样,市场环境对会计信息可理解性也有较大影响。39号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隐含着活跃市场、有序交易的假设,但是如果市场出现剧烈的波动,交易价格就缺乏参考性,公允价值就不能真实反映资产或负债的价值,信息使用者无法以会计信息理解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而了解公司财务状况与业绩。
三、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
(一)简化公允价值信息的专业化报告,对复杂会计术语加注解释
企业公允价值运用的信息是在财务报告中以专业化形式呈现的,并为保障准确描述其经济活动会使用复杂的专业术语。为此。对复杂的专业术语就要进行解释与说明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理解需求。公允价值信息中所使用的复杂会计术语应在报告末尾进行定义或提供解释,并且在解释过程中尽可能使用非会计术语或基础会计术语,使会计信息既在表达上准确和严密,又提升了可理解性。对于过于分散的公允价值信息可以通过编制简化报告,以分类形式及时向会计信息使用者呈报;简化报告可以按信息使用者要求集中、序时地反映分散的公允价信息或将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中剥离出来,指引信息使用者正确阅读和理解。
(二)降低会计处理差异
会计准则在设计企业会计处理方法时,通常会尽可能的考虑不同经济环境下不同经济业务的各类企业需求,进而采用可选择多种会计方法的模式。但在实际业务中类似的企业对相同业务也会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如目前我国的上市银行对公允价值的确定采用了不同的估值方法。信息使用者要真正理解相似的经济业务采用了不同的会计程序和方法所形成的会计信息的本质,就必须具备理解多项会计方法及其选择动机的专业知识,这样,就增加了信息使用者理解的难度,造成信息使用者理解上的困难。所以应尽可能对方法的选择做出限定,减少选择的随意性和目的性,并对方法和程序选择差异进行解释,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三)提供高频率准确信息
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就是要使信息使用者能够使用表述清楚正确的会计信息观察到企业所发生的真实经济活动。但是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其经济活动急速增量,各项经济业务趋于复杂,会计信息也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企业一是要充分正确披露业务信息,例如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方面,要统一披露内容,加强定量信息披露,以确切揭示业务;在公允价确定中要详细说明确认其公允价值变动的条件以及时间,不仅要描述所采用的估值流程、技术和参数,而且还应解释估值模型的合理性和参数设置的准确性。二是要提高相关信息的呈报频率。如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可能每天都在变动,披露期限过长会使会计信息过度滞后,可以增加简报或附表,持续列报相关信息。
(四)完善信息监管
目前对衍生金融工具信息自愿披露的规定多为规范性、概括性的要求,没有统一模式,因此企业在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具体细节上存在较大差异,披露的内容、披露的重点、披露格式都不尽相同,这种差异有可能导致企业操控会计信息。因此应加强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监管,统一披露模式,构建可以有效补充表内、规范化表达、易于操作的规范体系,控制披露中数据模糊的程度、限定语言使用的范围,使信息保持一致进而可比,提升其可理解性。同时,应建立信息披露异常情形问责机制,监管对公允价信息选择性披露等虚假信息披露,严格控制以印象管理进行操纵。
主要参考文献:
郭均英等: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15年第7期。
张小刚:公允价值计量影响金融企业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实证分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7期。
张敏等:公允价值应用:现状、问题、前景,《会计研究》,2011年第4期。
葛家澍等:论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1、公允价值在不同具体会计准则中的运用程度在具体准则中,有些准则允许采用市场法以外的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有些准则不允许采用其他估值技术:①只允许采用市场法确定公允价值,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等准则;②允许在约束条件下采用其他估值技术,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准则;③可宽松地允许采用其他估值技术,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等准则。
2、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度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总体情况在2007年度的1547家上市公司中,有404家上市公司涉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涉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总额68.73亿元,占利润总额的0.51%。从公允价值计量上看,多数上市公司采用评估价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使用股票或者债券的市场价格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但是由于准则没有明确规定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计价方法,目前对于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限售流通股投资的计价存在一定的不一致。关于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确定问题,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目前普遍采用“一次授权分批行权”模式,不少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等待期存在跨会计年度的情形,有的公司将股权激励费用计入了一个会计年度,而没有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在等待期内合理分摊。有些公司在激励计划中规定授予日或事后追认授予日,还有的公司授予日不明确,影响了期权公允价值的计量。
二、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前面对公允价值概念及运用的分析可以发现,公允价值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会计信息相关性、可理解性的同时,也使会计信息可靠性受到挑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成熟、有效的市场环境根据公允价值计量的内涵,公允价值的获取应该是在一个活跃的、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进行的,它要求参加交易的双方在自愿的原则上充分了解市场情况,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应尽可能地缩小。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确立,但这种经济体制的转型并没有完成,非市场化的因素依然存在,市场还不成熟,价格难以真正反映价值,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获得。因此,适宜于公允价值应用的土壤和环境尚不成熟,致使公允价值计量在实践中较难运用。
2、缺乏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由于公允价值在获取和处理上千差万别,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是历史数据的记录者和报表的编制者,而且还应是估价师。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大约有1200万人,80%左右的从业人员处于基础会计阶段,会计人员整体的执业能力较低,会计电算化水平及相关的信息处理能力不高,很难正确理解、计量和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偏低,综合判断能力较差,便成为合理应用公允价值的又一难题。
3、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缺乏一致性新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估计的规定缺乏一致性。有些具体准则允许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有些具体准则不允许。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等具体会计准则只允许采用市场法确定公允价值,《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具体会计准则允许在约束条件下采用其他估值技术,《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具体会计准则更宽松地允许采用其他估值技术。此外,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有关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的规定和阐述分散于各项具体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中,关于公允价值规定的差异导致了不一致,这些不一致性又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复杂性。
4、在极端的市场状况下,公允价值计量可能会把危机严重放大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公允价值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能够合理地反映资产的当时价值,但在极端市场状况下公允价值计量的放大作用显然实非投资者的福音,在市场存在泡沫时会给投资者传达过于乐观的信息,反之则过于悲观。在金融市场处于泡沫时期,公允价值计量使金融机构的资产能以远高于其基本面的高昂估值入账,有关机构便能在超额账面利润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借贷和投资,从而进一步推高杠杆比率和催生泡沫。相反,在危机的市场状况下,正如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动荡一样,伴随信心的丧失,它足以触发一轮又一轮的恶性循环。
三、结论及建议
公允价值计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产权秩序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它代表了会计计量体系变革的总体趋势。针对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参照欧美国家的经验,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从企业会计实务的角度,应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完善:(1)建立公允价值的信息收集系统。全国市场价格信息数据网络和市场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将极大地推进价格信息的公开化、实时化、规范化,方便会计人员在采用公允价值对资产计量时选取适当的数据。把本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历年已实现的收益、报酬率、成本、价格、生产量、销售量等情况,输入市场信息数据库,以备以后预测未来现金流量时采用。企业历史实现的收益,往往是预测未来收益的重要依据,通过数据库里过去的现金流量资料可以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从而使现值技术由复杂变为简单。(2)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公允价值的计量主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强化法制教育,要求会计人员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处理会计业务;同时,切实加强诚信建设,牢固树立务实求真的职业操守,从根本上消除虚假现象的发生。二是通过后续教育加强业务培训,除对新会计准则的技能不断巩固和提高外,还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如估值技术、行业分析、金融工具和宏观经济理论等。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 盈余管理 REMM理论
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计量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公允价值会计模式已经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要想全面实行公允价值会计,除了在理论上成立之外,还存在应用上的障碍,盈余管理是其所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事实上,很多人不主张甚至反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根本原因在于这种计量模式将助长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然而,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前,企业会计盈余的正确确定又离不开公允价值计量,例如全面收益的确定。这种利弊并存的情景对会计理论研究提出了挑战,这一状况应当得到有效处理。
一、盈余管理与REMM理论
(一)盈余管理的界定和性质
如何对盈余管理的性质进行界定是研究盈余管理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一般认为,盈余管理是经营者运用会计手段或安排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影响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合约的结果(Healy and Wahlen,1999)。盈余管理产生的必然性在于会计盈余的有用性和理性经济人的自利行为。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功能锁定”以及会计准则自身的局限性等使盈余管理成为可能。盈余管理不同于财务欺诈,指企业灵活运用会计准则赋予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对账面盈余进行调整,或构造能满足其盈余目的的实际交易,通过会计核算反映在财务报表上的行为,难以被审计师发现。如果企业采用财务欺诈等非法手段实现既定的盈余目标,监管部门应坚决地予以打击;如果企业通过真实交易达到期望的盈余目标,并不存在不妥之处。因此要对人性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盈余管理。
(二)REMM理论简介
理解人的行为对理解组织运行是至关重要的,人性假说是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的一系列命题的组合,是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的基础。鉴于此,如果想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有更好的认识,需要从不同的人性假设出发,这样可以避免由于不同人性基础而造成的分歧,而且可以选定特定的人性假设基础来集中思考盈余管理行为。关于人性,最基础的分类是人性善和人性恶的二分法。但是,用这种人性二分法来考察盈余管理过于抽象,本文采用REMM理论进行解释。
Jensen 和Meckling(1994)总结了五种常见的人类行为模式,包括:REMM模式;经济学或金钱最大化模式;心理学即需求层次模式、社会学或社会牺牲品模式和政治学即完美人模式。通过对五种行为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认为REMM最具有一般意义,该模式认为人是聪明狡黠、权衡取舍和追求最大化的,较好地解释了人类行为的系统理性部分。因此,可将其作为财务、组织模型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
REMM理论(Resourceful Evaluative Maximizing Model)由四个基本命题和一系列相关子命题构成。命题一为每个人都有关注点,会比较评价、权衡取舍;命题二为个体的欲望是无限的;命题三为个体均追求最大化;命题四为个体是聪明狡黠的。具体来说,该理论认为个体都具有创造性,可以构想出环境的变化,预见其结果,并通过制造新的机会来应对。人们不仅能够学习新机会,而且也不断采用各个方法来增加机会。总而言之,在REMM人性假设下,个体追求的不仅仅是财富,还包括尊重、权利和荣誉等;个体聪明狡黠,会利用环境提供的一切机会,甚至创造机会,以尽力减少不利于其目的达成的种种限制,包括法律限制。
(三)盈余管理的REMM理论解析
谢德仁(2011)总结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一般逻辑顺序:(1)产生盈余管理动机;(2)确定盈余管理的具体目标,包括盈余管理的具体方向、结构和程度;(3)选择具体的盈余管理工具或手段,包括直接的会计工具和构造交易或事项等非直接会计工具。首先,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取决于其特定目标或关注点。例如上市公司增加利润的盈余管理,其主要目的在于避免发生亏损,或避免持续亏损而最终导致股票被暂停上市乃至终止上市,或为保持配股资格(蔡祥等,2003)。其次,上市公司要实现公司价值或利润的最大化,当市场出现不利状况时,公司在条件约束内进行综合权衡,甚至采取违法手段突破约束条件。再次,证券市场的客观条件是相对稳定或静止的,而公司行为是灵活动态的。为了实现特定的财务目标,上市公司会采用会计手段或特意构造具体交易来进行控制。最后,在一系列的会计处理和构造交易后实现利润目标。从以上分析来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符合REMM理论,盈余管理的存在有其必然性。
二、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盈余确定
(一)公允价值变动对会计盈余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盈余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企业合并等业务处理中,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二是对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再确认,即在会计期末对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进行确认、计量,并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也体现了公允价值计量更为本质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即财务报告的影响,也分为将公允价值变动作为盈余变动计入损益表以及绕过损益表直接进入资产负债表两种情况。公允价值变动反映期末资产和负债的价值波动,具体又可分为增值和减值两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何计入财务报表值得关注的原因,在于其关系到对企业的业绩考核和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按照稳健性惯例的要求,企业要根据市场变化等情况在期末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减值准备,这些减值准备毫无例外地在实现之前均计入当前损益,因此,在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下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理应参照执行,计入当期损益。
(二)公允价值计量与全面收益的确定
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进一步推进了全面收益的确认和计量。谢诗芬(2004)总结了公允价值十大理论基础,其中包括公允价值符合全面收益的要求。可见,公允价值和全面收益密切相关。然而,全面收益的确定是在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上,甚至可以说,是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催生了全面收益概念的产生,并使其得以成立。如此看来,公允价值便成为全面收益的基础。
全面收益与传统净收益不同,其所涵盖的范围更广,能真正体现会计的反映职能。全面收益不仅要求确认构成其主要来源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也要求确认传统净收益难以处理和反映的物价变动或其他一些外在环境变化所引起的未实现的资产价值变动,从而更好地反映并报告发生而非实现的净资产的全部变动。也就是说在符合确认标准的前提下,全面收益应当充分反映当期交易、事项和情况的全面影响,更全面、及时地计量不同类型的业绩,包括经营业绩、投资业绩和其他外界环境变化影响带来的业绩,满足使用者关于盈余来源信息的需要。
全面收益与净收益的根本不同在于其要求确认其他全面收益项目,即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因此,全面收益的计量关键就在于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的计量。这些项目一般是由于脱离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而采用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而形成的。可以说,只有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全面收益才能够有效取得。全面收益最大的特点是符合资产负债观。在此观念下,资产和负债的计量被认为是收益确定的前提,收益则是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净资产的价值变动,这是对会计活动本质认识的回归。会计反映的资金运动,也即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动表现在多方面:与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如购销活动;企业内部的事项,如生产加工,支付工资等;还包括会计要素对会计环境变化的反应,如企业购买的股票的价格变化等。这些交易、事项和情况都需要会计来反映。这些活动的结果和过程,要通过会计程序的“产成品”――财务报告来体现,具体包括反映活动结果的静态报表――资产负债表,以及反映活动过程的动态报表――收益表或全面收益表。
事实上,全面收益的确定可以兼顾这两种会计收益观,即全面收益按照资产负债观通过比较期末与期初净资产的增减变动来确定,而中间性的内容如净收益等,仍然按照收入费用观来确定。二者的差额,即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或其他事项形成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则确认为其他全面收益。全面收益的获取离不开公允价值计量,在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无法真正取得全面收益。我国会计准则也要求企业编制利润表时增加披露其他全面收益项目,事实上,要想科学、合理地界定全面收益,需要对当前的财务报表进行重构,对收益进行再分类,而不是简单地加上其他全面收益项目,这会对采用传统报表指标的业绩考核产生重大的影响。总之,全面收益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上。
三、盈余管理和公允价值计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盈余管理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而公允价值计量对合理确定会计盈余也是不可或缺的。如何处理因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导致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从逻辑性来看,因会计盈余确定的客观需要,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从而可能会导致盈余管理的现象。显然,并不是所有盈余管理都违反会计准则,因此可以尝试按一定标准对盈余管理进行分类处理。
刘长青、彭数学(2005)从经济学关于人性的假设及其博弈分析的角度出发,将盈余管理分为效率性盈余管理、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和盈余欺诈三类,并主张提倡效率性盈余管理,抑制机会主义盈余管理,严禁利润操纵,其关键是产权清晰与制度创新,并建立有效的博弈规则来激励管理者的创新行为,约束其不良倾向。对盈余管理的这种分类有助于从性质上理解盈余管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对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有效辨别和应对更为重要。盈余管理是为了达到既定的盈余目标,这种盈余一般是在财务报表上的具体指标。盈余管理包括会计账目的管理和实际业务的管理,但二者均需要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因此,笔者尝试从公允价值计量的角度来对盈余管理进行重分类:一类是严格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盈余管理;一类是没有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盈余管理。这种盈余管理的“二分法”有助于对不同性质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鉴别,并有针对性的做出应对,也使公允价值会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由一般深入到具体,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
为了方便讨论,本文将盈余管理的手段分为会计手段和构造交易两类,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的业务举例来分析公允价值计量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企业通过会计手段来达成盈余管理目的时,通常利用会计政策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进行。本文以固定资产折旧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折旧方法可以简单分为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二者对会计盈余有不同的影响。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政策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果企业从直线法变更为加速折旧法,这时要考察其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问题,如果该资产的公允价值未受市场环境的影响产生重大变化,其预期经济利益的实现也没产生变化,企业随意变更会计折旧方法,则违背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则。这种盈余管理行为应当予以制止,审计师在审计财务报表时要提出调整建议。基于此例,可以发现会计准则为对盈余管理定性提供了参照物。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前者对后者有统驭和指导的作用。因此,在采用具体准则时不得违反基本准则。
在评价盈余管理时必须考虑到这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盈余管理如果不符合准则的要求,那么就应该予以制止。利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是企业最常用的手段。会计政策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当企业开始在具体准则规定的折旧方法中任意选择,以配合特定时期的会计盈余目标时,便可将其确定为违反准则的盈余管理,虽然具体准则规定了可选择的折旧方法,但基本准则要求必须坚持一贯性原则。审计师在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必须指出,要求企业予以调整。因此,通过加强审计监督等可以减少违规的盈余管理。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取得竞争优势,进行合并和重组已经非常普遍,这会影响到企业的会计盈余。本文以企业合并交易为例,如果企业严格按照准则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那么即便对盈余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扭亏为盈,也属于正当的寻利性盈余管理。如果企业根据盈余目标,任意对企业合并价值进行操纵,显然不符合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另外,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的价值变动,将产生的利得和损失反映在财务报表上,有助于提高盈余管理的透明度,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传递信息。当然,公允价值的获取需要企业提供相应的市场证据,并加大与此相关的披露。
四、结论与讨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公允价值计量是有效确定会计盈余的必要手段,对于全面收益而言更是如此,没有公允价值计量就不能取得完整的全面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允价值计量具有更强的理论基础,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不能影响其应用,可以通过加大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力度,对不同性质的盈余管理有清楚的认识和应对。
需要注意的是,发现并纠正违反准则、不符合公允价值计量的盈余管理行为的责任在于审计师,学者进行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的信息不能用于纠正。目前学术界盛行利用平滑的盈余分布状态或意外的应计项目来判断或测度盈余管理的存在,然而,用某行为的结果作为媒介来判断某行为的存在,且该结果可能由多种其他行为引起,这样的判断是不科学的(宁亚平,2005)。对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效果不大,也不能鉴别盈余欺诈行为。如果企业通过构造实际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只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便是无可厚非的。进一步来看,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的演进发展很少是以不一致的实证结论为依据的,基本上是根据概念推演而来的,严密逻辑的推演是关键。以盈余管理的研究结论来指导制定会计准则具有不适当性。
参考文献:
1.蔡祥,李志文,张为国.中国实证会计研究述评[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3,(2).
2.刘长青,彭数学.基于人性假设的盈余管理博弈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5).
3.宁亚平.盈余管理本质分析[J].会计研究,2005,(6).
4.谢德仁.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与盈余管理之遏制:来自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1,(3).
5.谢诗芬.公允价值: 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生的计量办法,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一些英文财会词典中也称其为公平价值(Fair value)。其解释为“公平合理的价值”,即要确定价值是否公平,其标准是在正常交易和诚信磋商的情况下,卖方自愿卖出、买方自愿买入的价格。如果一方是由于某种原因被迫买卖,就不能认为是公平价值。
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第32号公告中对公允价值的阐述是: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由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双方,能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在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第7号概念公告中公允价值是指:在当前的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自愿双方之间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清偿)的价格。我国的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所下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市场交易中,如何维护公允价值并对这一过程进行监管?本文进行了如下探讨,以供参考:
公允价值的特征
从各国相关机构和各种文献资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或解释可以概括出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大致分为三点:
1、公允价值的本质应是以市场为平台,以交易为动作或动作假设,对某一标的所做的信息评价。
2、强调交易双方对标的的认定。双方的交易应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之上,应以交易双方的自愿为意识形态,以熟悉情况为必要条件。
3、公允价值着眼于当前,强调交易当前状况,是连接过去、未来的一种即时动态表现。
现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我国也在逐步向其过渡。不可否认,公允价值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回避和解决了历史成本计量所带来的弊端,考虑了未来现金流量和当前市场价格对企业的影响,更加公正地评价了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所蕴含的收益或风险。公允价值使会计收益更加真实、全面,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更加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以及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提高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意识形态”视角下的分歧
然而,深入到公允价值的内涵当中,我们可以提出另一种观点:也许它是在当代的会计计量中所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而并非代表着某种计量尺度和计量技术。它在具体的技术和形式上的表现可能是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可能是市场公开报价;可能是对未来利益可能流入的估计折现;甚至可能就是过去交易时产生的历史价格。但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市场公开报价以及其他的价格技术构成和表现形式却不足以证明其就是公允价值。其原因便是公允价值背后的意识形态及反映这些意识形态的概念和定义。以至于在运用公允价值的过程当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对其概念定义及理解的不同造成了一些模糊与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公允价值是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之上,而对“公平”的理解却相当广泛,可以理解为法律地位的公平,权利义务的公平;交易各方实力的公平以及各方经济利益的对等公平等。这就提高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难度。因为有些交易或交易假设也许建立在相互了解、彼此自愿的前提下,但各方所处的地位是不对等的,就对公允价值概念中的“公平”产生了质疑。
世界上也许没有绝对的公平,但用什么方式方法可以衡量相对的公平以及划分其相对的范围,使公允价值概念中“公平”有据可循或者有较为科学的推导过程呢?即使市场上有公开和确定的报价,但这种报价如果带有明显的价格歧视,即一方获利是建立在另一方减少剩余价值甚至亏损的前提下,或者说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报出的价格,则将其作为公允价值也有不妥之处。
2、对交易的理解。公允价值概念中强调的是交易双方对标的所做的共同认定。而我们在用公允价值确定某一资产和负债时,其目的也许并不是为了交易,而是为了相关利益者能够了解资产和负债所带来的价值与风险。在运用公允价值时往往有这样的一个潜意识,即“我认为当这项资产或负债进行交易时,双方认定的价格或价值应该是多少。”这缺少了双方共同认定这一原则,致使公允价值增添了许多主观因素,丧失了对方的价值评价。也就是说单一一方估计的所谓公允价值,与现实交易当中各方认定的公允价值可能是有差别的。
正是这一主观因素的存在,给评价资产与负债时增加了不小的弹性。而这些弹性可能会使企业部分或整体价值发生严重偏移。于是,在运用公允价值时,是否有交易实质,或当没有交易实质时怎样限定交易假设,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3、公允价值的概念中同时还强调交易的双方是互为熟悉情况的,因此这也间接地决定了其交易价格不会偏离交易标的自身价值太远,其交易双方是从理性的角度来判断交易。这在完备的市场当中是存在的,但所谓的完备市场也只是作为经济研究的一项假设前提,而在目前的客观环境当中却不存在。现实当中的市场是存在分割的,特别是在地域、文化、时间上的不一致,再加上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导致交易双方不可能百分百地相互了解,而市场的分割和波动产生了价格与其真实价值的分离。这就提出了一个疑问,即身处于存在各种差别的不同市场的状态下,怎样认定交易双方互为熟知情况?在价格与其价值分离较大的情况下,如何判断所谓的公允价值?
综上所述的这三个问题,究其根本是公允价值概念中的弹性产生的。对概念的分歧及理解的深度不同导致操作方法的不同,其中又掺杂着主观因素,特别是近几年的金融危机,致使对公允价值的使用褒贬不一。
正确利用
要解决这些问题,对公允价值加以必要的限定则是比较理想的方式。至于加以什么样的限定条件,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1、市场是否稳定和有效。因为市场的稳定和有效,与信息的相互了解以及公平对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效的市场或者是不稳定的市场不会带来信息的完整有效,更不会带来交易双方的相对公平。遇到市场失效或不稳定时,应停止使用所谓的公允价值确认相关事项,而此时也不会有真正的公允价值存在。
2、需要注重交易的本质是否与其真实价值结合。如果仅仅是交易的价格在短期而频繁的交易中不断提高或持续偏低,而其本质却没有增加新的价值或减少原有价值,则应该考虑不使用公允价值。因为此时市场的交易价格与标的的自身价值脱离,采用所谓的公允价值,并不能代表标的真实价值,这样的“公允价值”会使市场步入危机,为市场失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注重交易的实质,减少交易假设,避免估计弹性。由于公允价值强调的是交易双方认定的结果,因此在确定公允价值时必须考虑并强调对方认定这一因素。如果必须做出交易假设,则应有特定的交易对象,并且对其有深入了解,或者在没有特定交易对象的情况下,通过相关的文件规定和科学的推导过程来确保公允价值或公允价值的取值范围,减少单方的估计或假设。
4、通过交易,交易双方的各自利益是否达到最大化。只有交易双方在交易中都获得各自的利益,才有可能认定交易是公允的,而双方在交易中越能够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才能够说明其公允价值越高。否则,有可能说明交易双方存在关联性,或者说双方有可能没有实现熟悉情况这一判断公允价值的必要条件。
5、交易市场的范围(包括地理及时间上的)应加以限定。市场的分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在不同的市场之间必然不会存在透明和全面的信息披露,这致使交易双方不可能得到较为完善的信息。因此按照公允价值的概念,在分割的市场之间必然出现公允价值的偏差和扭曲,分割的程度越大,则公允价值发生偏移和扭曲的程度也就越大。假如交易双方所处的市场环境相差较大,则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应予以谨慎。
6、注意风险的衡量。如果资产和负债的风险过高,则不应把超出各方承受能力的风险所可能产生的价值并入公允价值的认定。因为这一部分价值很可能涵盖了交易双方不熟知或不确定的相关情况,具有非理性因素存在。
重视监督机制
除了这些限定因素,还应该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有效监督管理。监督管理工作的建设和发展,笔者认为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点强化公司治理,提升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增强交易运作过程和其结果的透明度,清理违法违规行为,构建完备的市场监管体系;提高交易者对交易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有效甄别的能力,从而尽快完善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市场环境。
2、注重企业的交易是否能真正为企业带来新的价值,如不能够给企业带来新价值,有可能造成对公允价值的扭曲,应逐步对其加以限定。
3、着重披露与公允价值相关的更多细节,如计量公允价值所采用的估价技术及依据的假设、期初和期末公允价值余额的变化等,便于使用者或相关利益者分析判断。
4、完善相关职能机构,从概念出发,加强规范公允价值确定的标准。对于已经存在活跃、公开的交易市场的,应由国家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明确其中符合公允价值确定标准的市场,其交易价格可以直接使用,形成相对统一、标准的公允价值信息。如需运用估值技术确定的,由相关部门指定研发机构,制定标准的估值模型系统,集中采集有效的市场数据,同时限制系统使用者所能调控的要素,以降低主观因素对估值的影响。
5、加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对公允价值的审计力度,并在审计报告中披露相关信息。从审计角度进一步衡量和限制公允价值的运用,促使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更加公允和完整。
摘要: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历来是被关注的焦点,随着2014年会计准则的修订,其核算内容与核算方式也随之有了较大的改变。新准则实施两年以来,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说明准则的修订整体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新准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分类方法是否科学、计量模式如何转换、减值准备怎样核算等方面。本文着重分析了以上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分类方法 计量模式 减值准备
一、新准则存在的不足
从2011年至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先后、修订了公允价值计量、合并财务报表等一系列会计准则,展开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新一轮变革。为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协调和趋同,财政部在2012年了一系列相关的准则征求意见稿后,于2014年正式新增了三项、修订了五项企业会计准则,同时了一项准则解释,并修改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表述。其中,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针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有了两项重要改变。一是针对企业取得的对被投资方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以下简称“三无”投资),不再将其计入长期股权投资账户进行核算,而是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进行核算。二是在全面收益观理论的框架下,新设“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并将原来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下的期末公允价值变动改为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账户。这些细节上的变动,丰富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内容,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但是从实务的角度出发,新准则的规定在某些方面的应用仍然存在无据可依和有待商榷的地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资产按照管理层的持有意图进行分类,主观性太强
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除对被投资单位进行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时,金融资产通过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核算以外,其他形式的金融资产都依据管理层的持有意图进行分类。我国将金融资产分为四类,分别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进行初始计量时,如果管理层的持有意图是为了近期内出售获利,则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如果持有的意图并不明确,则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计量时,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价值变动则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可以看出,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绩效的影响存在巨大差异,从而为企业管理者利用相关账户进行盈余管理创造了条件。同时,根据新修订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由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权益性投资,如果不存在限制性条件或相关的限制性条件消失,当公允价值可以获得时(如被投资方公开上市募股),则管理层可以选择将其转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或继续按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核算,而管理层的动机并不能被市场察觉,这有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从而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采用多种计量模式,降低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要求企业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统一口径,使得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和不同企业同一时期的会计信息相互可比,进而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公平、客观地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国内外许多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企业的财务信息的可比性越高,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比性越高的企业,其财务信息会更加真实可靠,盈余管理的行为也会相应的减少。但是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同时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计量方法进行账务处理。其中能够在公开市场获得公允价值的金融投资使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对“三无”投资则采用成本模式计量,两者的会计核算过程有着显著的差异。但在财务报表中两种计量模式的计量结果则是在同一个账户下以总额的形式反映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并没有办法直观地捕捉到他们之间的差异,这无疑与增强可比性的初衷相违背,从而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另一方面,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在现实情况中,由于企业自身、市场环境、法律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导致企业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获得或无法继续获得有关公允价值的相关信息,如企业公开上市募股或停牌、退市等,从而导致计量模式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之间的转换,但是准则并没有给出相关转换的核算方法,这就给实务操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会计工作者往往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相关的转换,不同的处理方法导致会计信息的质量无法有效保证,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三)减值准备的相关规定过于繁琐
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除“三无”投资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期末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中。同时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但是,对于“三无”投资计提的减值准备则不得转回。可以看到,同是一个账户内核算的金融资产,进行减值处理时却有三种不同的方法,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核算的复杂程度。另一方面,暂时性下跌和非暂时性下跌高度依赖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很难进行有效区分。即使是计提了减值准备,也是通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这个分录进行核算,并没有设置专门的计量减值准备的科目,而期末公允价值的正常变动同样是通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这个账户进行处理,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再者,期末计提减值准备,本来是针对以成本模式计量的资产而设置的,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而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要计提减值准备,不免令人费解。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公允价值已经能够准确反映资产的现时价值,那么计提减值准备后的现时价值的含义又该如何理解?虽然“三无”投资是以成本模式进行计量的,但是减值准备的相关内容则是照搬其在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时的核算方式。这样一来,只是单纯的改变了一下核算账户而已,并没有体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有关特点。对此相关文件并没有给出解释,这容易给会计人员造成错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难道只是一个容纳不同金融投资的“大杂烩”账户吗?
二、改进建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内容的不断丰富,一方面是与国际会计准则不断趋同的表现,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我国会计准则与时俱进,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结果。结合前文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改进建议:
(一)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分类方法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会计准则的四分类法给了企业管理层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从而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四类金融资产中,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问题上。对此,国际会计准则《IFRS 9――金融工具》中明确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和以摊余成本计量两种类型,这一方面大大降低了会计核算的难度,减少了核算量;另一方面也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相关的财务信息。有鉴于此,我国的会计准则可以逐渐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简化金融资产的分类。虽然在现实国情下,使用两分类法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但是可以逐步试点推进,首先尝试统一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账款的核算,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展到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持续对接的大环境下,有计划、有步骤地修订相关的会计准则。
(二)完善关于计量模式的相关规定
首先,为了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应当完善有关表外披露的规定。相对于完整的财务报告,财务报表只是列报了企业的基本财务信息,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包含了两种计量模式,两种计量模式之间的使用比例、管理状况等在不同公司、不同行业之间有显著差异。因此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不同计量模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各自情况进行详细披露,同时按照不同的信用等级对其予以分类,对价值较大的、可能存在隐患的金融资产单独进行说明,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对于价值较小的、性质相同的金融资产则合并列示,减少会计信息的冗余。其次,准则应对两种计量模式之间的转换做出说明,一旦市场环境和公允价值的可获得性发生改变,该如何进行具体的会计操作。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之间的转换方法来进行核算,但在具体的细节上,应该体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自己的特点,如转换条件的判定,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等。
(三)简化减值准备的有关核算
首先,对于以公允价模式进行核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本身就反映了丰富的市场信息,并不需要像成本模式计量的资产那样进行减值测试并根据情况计提减值准备。因此建议不再计提减值准备,将价值变动的信息统一在其他综合收益账户之中进行反映,同时对准则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删减修订。对于“三无”投资来说,既然没有公允价值,计提减值准备无可厚非,但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从性质上来说仍然属于流动资产的一部分,而在会计准则中,流动资产的减值准备是可以通过损益转回的,如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等。只有非流动资产的减值准备才无法转回,如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所以,建议对“三无”投资计提的减值准备,如果减值迹象已经消失的话,可以通过损益进行转回,以顺应会计准则的制定精神。
以上所提出的三个问题,第一个由来已久,在2006年颁布新准则时就已经凸显,相关研究文献已经多次提及,只不过随着准则的修订,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加剧了。而后两个则是随着2014年准则的修订而浮出水面的新问题,相关的研究资料较少。本文的撰写,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希望能对后续研究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张永格.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16,(1).
【关键词】上市公司 公允价值 现状 建议
我国财政部在现行会计准则中,把公允价值描述为:“在公平交易中,熟知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公平地进行资产互换或者债务偿还的金额”,并首先要求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近年来,上市公司在公允价值应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总结,以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的理论及实践。
一、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应用中的现状
(一)公允价值的计量有难度
对于公允价值的确定分为三种方式:第一,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交易价格就是公允价值。第二,在实际交易情况没有,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第三,如果不是由市场决定的价格可以被直接观察到,但合同或是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我们可以用现在的价值,也可以使用专业评估人员的评估结果。
很多会计要素在市场上难以找到能够观察的交易价格,把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目前的现金价值的现值来计量,很可能就成为估计相关价格即公允价值的至关重要的技术手段。然而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货币的时间价值等全部不确定,因此现值计量的复杂性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难以推行和应用的一大难点。
(二)公允价值确定的主观性较强
公允价值是参与交易的双方对市场价值进行的判断,然而市场环境是变幻莫测的,一些会计事项能够确认或找出相似的交易价格,个别事项无法寻找而只有靠自己估计。因为商业秘密存在保密性原则,信息阻断也是一种影响因素,使公允价值的获得与公允性判断难度加大,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会计数据的客观性,进而其可靠性也大为削减。
(三)公允价值可操作性较差
一方面,企业的各种资产,在不同的市场环境,真正的市场信息是很难确定是否有活性,判断困难的问题,如市场交易价格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实践中,只有一个粗略的估计或采取行动的近似值。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信息,易于操纵利润。
另一方面,公允价值是判断的主要形式――运用现有的价值,因为不同的投资者,投资者的预期回报率的投资管理不可能完全一致,与估计未来现金流量大的不确定性,这也导致在具体操作技术难度大的应用价值。
(四)公允价值计量为企业操纵盈余留下了隐患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指出,在符合公允价值计量的前提下,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应计入损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因为公允价值的计量的特点是弹性大、具有不确定性,管理当局能够根据要求依据非货币易或债务重组来操纵盈余。因此怎样确保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有效防范管理当局利用公允价值操纵盈余,变成实施会计准则所面对的一项现实且严峻的问题。例如,在2015年对上市公司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很多上市公司都发生了公允价值损益的变动,其主要原因是公司互相存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对所有者权益以及利润的操纵都有很大的影响,为企业管理者操纵盈余留下很大的隐患。
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应用的建议
(一)制定专门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增强其可操作性
我国不能非常大范围的去应用公允价值是因为描述的会计准则太过于详细,加大了学习会计的人员融会贯通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和方法的难度。如果公允价值计量能够全国统一具体准则和操作指南,并且对公允价值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方法等系统的指导和规范,那么公允价值的实用性就会显著增强。公允价值要想在信息不那么清晰和透明的情况下实现有效的运用,就应该制定统一的操作指南和准则,因此,我国的相关部门和学者们就应该努力去制定统一的指南和准则。
(二)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
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公允价值是不够完善的,并且现在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还不是很成熟,因此,我国必须加强和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为上市公司更好地应用公允价值提供便利的条件。
首先,促进各级市场的形成,从而获得较为客观的市场价格。我们都知道市场价格和公允价值不是同一个概念,但是公允价值最真实、最方便、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还是来来源于市场价格。因此当前我国应该积极的促进各级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尤其是第三产业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从而使公允价值更为客观、直接的表现出来。
其次,金融领域的价格市场化。国家证券价格正在逐步的市场化,国债发行中更加公开透明,以及现在网上出现的余额宝及各种宝宝集团都使银行利率市场化更近一步,这种倒逼的方式也促进了金融领域的价格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有了新突破和新进展。金融领域的价格市场化的渐进式行进,也为金融领域的各种衍生品的价格市场化的公允值计量提供了条件。
(三)规范资产评估程序,加强资产评估队伍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公允价值在我国大范围的应用,使得大众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也更加的关注。如果其可靠性较小,那么它在审计时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关于公允价值部分在财务报表如何进行审计,且把审计风险降到最低限度,这个问题审计人员是避不开的。面对公允价值审计出现的问题,国际审计界和注册会计师职业团队对出现的各种问题都经过了详细的探讨及调查,并对他们的研究成果作了报告和应用指南。为了我国能够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更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应当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健全公允价值审计的准则,并规范公允价值审计的各项要求。
首先,公允价值的推广应用是资产评估业与会计业合作的最大推动力。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但在实践中,国际会计准则已逐渐认识到评价的升值将取代历史成本,一旦评估结果被批准,基础的数目,评估和外部评估人员是否应当在会计报表披露信息的披露。比如,IAS40第33条指出:在初始确认后,如何选择公允价值模式的主体应根据公允价值计量其全部投资性房地产(但不包括第53段所描述的情形)。IAS16第32条则进一步指出:土地和建筑业的公允价值往往是基于市场的证据所决定的,而这些证据一般是由合格的专业评估人员来评估确定的;厂房和设备项目的公允价值往往是通过评估确定的市场价值。
其次,公允价值审计将促进资产评估业与会计业的合作。由于公允价值在确认具体措施具有形式的多种选择,确认从会计环境和贸易问题有不同的限制,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识别与选择,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一些企业管理简单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一种工具来操纵利润。例如,在交易中,关联企业经常购买和出售交易,资产转让及出售业务,企业如何确定价格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如有些上市公司以高于公允价值的价格将产品或劳务销售给关联企业,而以低于公允价值的价格购入产品或劳务;或将不良资产剥离的高价的母公司,母公司是在一个较低的价格进入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因此上市公司容易增加利润。在非货币资产交易和债务重组中,一些上市公司通过不同类资产置换“互利互惠”,即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评估,然后两家置换的资产都有升值,根据新准则,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交换过以后,两家都增加了报告利润,这种不真实的收益存在会造成股票市场某些程度上的虚假繁荣和资金流向错误。债务重组也出现过类似问题,所以,在应用公允价值时要与资产评估相结合,加强评估队伍的建设。
(四)加强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确保估值的准确性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无非是从政策上给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打开了方便之门,如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的选择;金融资产的分类,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和持有到期的金融资产之间进行选择;投资性房地产两种计量模式的选择;资产减值的计量等,对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完善准则;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同时还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现值技术是估计公允价值的重要方法,当不存在公平市价时,就需要运用现值技术来计算出相应的公允价值,进而提高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可操作性。
(五)强化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公允价值被不当运用的关键因素主要取决于人为的操纵,如何保证公允价值顺利运行,首先要解决人为操纵的问题。要想解决人为操纵公允价值的影响关键是上市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公司治理层主要站在全体股东的立场来协调公司内部以及外部之间的利益冲突,力求做到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让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监事会和内部审计两大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师最重要的。关于公允价值的一些事项理解起来非常的困难而又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采用公允价值的所有公司都应该增加其信息的透明度,并且针对所披露的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交易事项结合本公司控制体系制定出详细的规范和指南,详细记录公允价值的获取过程,并且将书面记录作为重要的财务资料及时归档,保留一定年限。
首先,加强和改善会计人员的素质和结构。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是一个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和公允价值科学、合理的保证。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相比,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要求会计人员拥有更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更需要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做出大量的职业判断,在掌握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的同时,对财务、资产评估、税务等方面的知识也要有所掌握,对其敏感性进行分析。因此,在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的同时,也要兼顾财务、税务、评估等方面的全面培训。
其次,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及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公允价值是一种面向现在、未来、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在进行估值时,需要考虑很多变量,如现金流量、利率、汇率等诸多因素。因此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完善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当前的市场发展并不完善,大多数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都要通过估值技术来获取,就导致上市公司应建立和实施与公允价值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参考文献:
[1]刘敬.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银行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银行2009年年报数据[J].财会研究,2011,(3).
[2]何友明.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现代商业,2014,(4).
[3]李连军,温璐.公允价值信息对投资决策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2015,(12).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会计职业判断;质量评价;透镜模型
一、引言
2014年1月我国财政部颁布的CAS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推动着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进一步规范使用,这也是伴随着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的产物。然而公允价值的使用条件和应用环境在我国目前仍欠完善,对公允价值使用至关重要的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公允价值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息息相关,会计人员对公允价值计量事项的判断依据与结果对公允价值会计信息质量影响重大。目前为止,关于如何评价公允价值计量中的会计职业判断质量(以下简称“公允价值会计职业判断质量”)的文献相对较少,众多学者大都针对公允价值计量中关于会计职业判断的应用、会计职业判断影响因素以及审计判断质量来对其展开研究。杨家亲(2003)分析了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三大因素:会计主体、判断客体和判断环境。刘泉军(2009)从两者的概念内涵着手分析两者的内在关系并详细阐述了公允价值应用中的具体会计职业判断。2012年ICAS(苏格兰特许会计师协会)的《财务报告职业判断框架———适用于财务报告编制者、审计师、监管部门以及准则制定机构的国际指南》对企业会计人员、审计师和监管部门如何执行职业判断提供了原则指导。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会计师行业交流研讨会(2014)初步指出衡量职业判断质量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准确性和意见一致性;决策一贯性和稳定性;可辩护性和书面记录。韩洪灵、裘宗舜(2007)通过心理学中信息加工理论中的透镜模型,构建了审计职业判断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模型。由于公允价值的虚拟估值性和动态性特征,公允价值会计职业判断属于会计职业判断中最为重要和复杂的一部分。因此借助合适的方法或工具来对评价公允价值会计职业判断质量十分必要。
二、透镜模型:公允价值计量中会计职业判断质量评价的恰当分析工具
其他学科和理论的发展对职业判断研究具有很大借鉴作用,其中又以模糊综合评价法和透镜模型的应用最为成熟。模糊综合评价法基于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而决策透镜模型是心理学家Brunswik在1952年发表的社会判断理论中首次提出,它主要通过对不确定环境的判断或预测的定量化研究来分析决策者的决策过程,基本原理是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方程来分析线索在决策中所起的作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决策透镜模型在判断决策的质量评价方面均有较多应用,但两种评价工具在理论基础和模型功能以及实际应用上存在差异。从理论基础而言,两者均是在经济环境不确定下背景下提出的用来评价决策质量的方法。在公允价值会计职业判断质量评价中,模糊综合评价法注重于判断主体影响因素视角的研究,并没有对环境系统给予太多的关注,而透镜模型综合考虑了环境系统与个人认知系统从而使得评价更加具有客观性。从模型功能而言,透镜模型的回归方程的一致性与稳定性以及众多的相关系数可以更好从多角度解释公允价值计量中的问题,相比之下模糊判断法只能解释不同层次因素对于判断质量的影响程度且不能给出个人的信息策略捕捉和个人的决策横纵向比较等分析,而这些对于透彻研究公允价值计量中会计职业判断质量是有必要的。从实际运用而言,透镜模型充分考虑了任务系统与认知系统的不确定性,使得模型研究成果对专家的理论研究以及实务工作指导具有更大的借鉴意义。此外,透镜模型可以对公允价值计量中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客体以及环境都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而模糊判断法只是给出了对于特定判断主体判断质量的具体评价结果。通过上述比较,透镜模型更加适合用来评价公允价值会计职业判断质量,它可以解决各线索在职业判断中的权重问题,提高会计师对其职业判断过程的洞察能力,也可以分析不同时间判断的一致性与稳定性。最后,会计师的策略捕捉有助于加强会计职业判断的可验证性的实践研究。这两种评价方法的比较如表1:
三、透镜分析、公允价值会计职业判断与判断质量
(一)公允价值会计职业判断中的透镜模型分析
公允价值计量估计是会计人员根据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从估值对象所在市场上,以市场参与者的立场根据在市场上可获得的交易信息、报价信息,考虑估值对象自身特征与市场交易对象的差异对已有报价进行调整或根据被估价对象未来现金流、折现率、流动性折扣、控制权折扣和信用风险等线索对其公允价值进行估计。各估值对象在其所在市场中均应有一个价格,能够既反映整个市场对该估值对象的价值认可,也能体现其自身能够带给持有人的价值。因此,市场对估值对象的估值也是通过估值对象本身具有的价值特征和市场环境对其进行价值定位,即市场估计值也是估值对象价值特征的函数,能够根据估值对象本身特征赋予其一个公允价值。而会计人员为了对估值对象的公允价值正确估值,就需要尽量从市场上获取能够反映其价值的线索,并赋予其权重,从而估计出估值对象的公允价值,可以说会计人员估计判断得出的公允价值其实仅是市场公允价值的公允价格,他们之间或多或少存在差异,这个差异来自于会计人员对估值对象价值线索的获取和价值线索的权重赋予与估值对象在市场上实际具有的价值线索或者线索权重不一致所造成的。因此要评价会计人员对公允价值估值对象的职业判断质量,从根本上讲是要评价会计人员选取价值线索和对价值线索赋予权重的恰当性,即生态效度和功能效度的相符程度,从表现形式上看就是会计人员对估值对象的公允价值的判断结果与市场参与者对其价值赋予值的吻合程度。因此得出公允价值会计职业判断质量评价的透镜模型如图1所示。综前所述,线索与目标变量间的或然性关系、认知系统与判断系统使用评判标准的不统一以及线索之间的关联性等等都是该模型运用的难点,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将模型转化成数学语言表达的多元回归方程模型,从而可以灵活地把握会计职业判断中的复杂性,同时也可以利用相同的概念来描述不同会计师的线索利用情况。该模型主要包括三部分,分别是:标准事件(Ye)———判断对象,即是进行判断时关心的变量,本文将该对象定义为市场参与者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情况,以此为基础来判断标准事件或者预测标准事件的数值。决策条件(Xn)———判断所依据的信息,即使模型中的Xn线索组亦可以理解为判断标准,本文选择从判断客体自身特征、市场条件因素相互独立的判断线索,如图2所示。决策反映(Ys)———判断结果,即会计人员个体对于判断事项做出的判断,本文指的是在公允价值计量过程中的会计职业判断结果。表达式中bei、bsi的含义是模型赋予Xi的权重;Xi表示的是第i条线索,该线索组表示最佳的公允价值估值的判断标准;Ris表示的是第i条线索线索与会计人员决策之间的相关性,即功能效度,该指标的值越大那么就表示判断者在做决策时越依赖于该线索;Rie表示的是第i条线索对于预测实际结果的预测价值(权重),即生态效度。为了进一步详细阐明公允价值计量中会计职业判断质量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这里着重说明透镜模型中相关指数或系数的含义:(1)Re表示的是事件的可预测性,是实际事件预测值与实际事件真实值的相关性,即线索组的有用程度。理论上讲Re的值应该为1,但是实际情况中认知线索与任务线索并非是完全一致的。(2)Rs表示的是判断者判断策略的一贯性与稳定性,是决策者判断的预测期望值与决策者实际反映值的相关性。(3)匹配指数G表示的是决策者整体水平上把握线索的相对权重水平,是实际事件预测值与决策者预测值间的相关性。(4)Ra表示的判断质量指数,是本文要研究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数,是衡量质量水平的核心所在,其表示的是判断主体判断的实际值与计量对象客观真实价值之间的相关性,它是最为直接反映判断准确程度的指标。以上各种系数或指数可以用来评价判断主体的决策质量,揭示决策过程,测试信息的有用性,从而帮助提供改进决策质量的建议,再检测改进决策的后果。Ra、Rs、Re和G这四个指标是本文就如何具体运用透镜模型对公允价值会计职业判断质量评价时具体介绍的指标。指标间的关系可进一步具体解释为如图2所示。
(二)公允价值会计职业判断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评价标准分析
从公允价值会计职业判断透镜回归模型中,可知判断质量指数Ra其实是市场环境可预测性指数Re、匹配指数G以及会计人员判断一致性指数Rs的函数关系,即可预测的线性部分,同时由于诸如线索利用合适性、顺序效应等系统和非系统性偏差带来的不可预测的因素影响,使得Ra与线性函数存在系统或非系统偏差,即它们间可以用如下关系式表示:Ra=b*Re*G*Rs+C*姨1-Re2*1-Rs2姨。其中,C表示环境模型的残差(1-Re^2)与认知模型的残差(1-Rs^2)的相关系数,b为线性部分的常数。因此公允价值会计判断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Re、G、Rs,即不同市场参与者对计量对象定价所使用的的线索和权重差异、判断主体与市场参与者对计量对象定价所使用的的线索组差异和权重差异、会计判断主体之间采用的判断线索差异和权重差异。由于在公允价值会计实务中要准确确定判断质量指数Ra存在很大难度,因为对市场参与者确定的客观公允价值真实值几乎是不可能,实务中也越来越偏重于用一致性指数Rs来代替,即从认知系统出发通过考察不同会计判断主体对计量对象的判断结果差异、同一会计判断主体不同时间对计量对象的判断结果差异来间接评价会计主体对公允价值计量事项的判断质量高低。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会计师行业交流研讨会上确定的审计职业判断质量衡量标准:一致性、稳定性与连贯性、可辩护性与书面记录(韩红灵、裘宗舜,2007)。通过对公允价值会计职业判断的透镜模型分析,可以清晰把握会计判断主体与市场参与者间的信息传递规律,有助于会计准则部门制定更具可操作性的公允价值职业判断应用指南,以增加公允价值会计职业判断质量。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 08年金融危机 会计计量模式
一、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
金融危机过后,人们一方面进行挽救危机的措施,一方面寻找导致这场百年一遇的祸端发生的罪魁祸首,人们从次贷危机望向金融工具衍生品,又追溯到市场及市场信用,希望从这些新兴发生物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来阐明这场灾祸的发生过程。于是在上述领域纷纷尝到苦头之后,金融界的一些人又将矛头直指向当时所采用的会计计量模式——公允价值计量法。一些银行家认为,金融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在市场并不景气和公允价值缺失的情况下,相关机构对资产过分的进行减值处理而并未考虑到其潜在的真实价值,从而导致相关资产的市场公信力下降,金融机构进入进一步抛售资产的恶性循环,并最终促使了金融危机的产生。基于此种理论,美国约60名议员提出,高声要求放弃当前公允价值计量的计量方法,重归历史成本计量,他们认为此举可有效抑制次贷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于是在此之后,2008年9月30日,美国《在不活跃市场下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美国众议院也在之后通过财政部救市方案,并要求SEC(美国证劵交易委员会)在不损害公众和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考虑暂停使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同年12月16日,美国联邦监管机构正式发文同意放松购买银行业务的资本规定,允许企业通过使用无形资产估值来增加资本水平。以上种种,都表明美国承认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的罪魁祸首地位,使得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金融体制,依然逍遥法外。
二、对公允价值的本质理解
目前国际国内对公允价值本质的探讨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独立计量观”,一是“复合计量观”。独立计量观认为,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一样,是一种独立的计量属性,存在其应用的条件以及计量的价格基础,几种计量属性可以并列使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该准则明确提出了5种会计计量属性,指出公允价值计量与其他几种属性具有平等的关系。而复合计量观则认为公允价值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计量属性,而是价值的直接计量(现值)和间接计量(历史成本、现行市价、和可变现净值)的总称。
以上两种观点都从某一方面反应了公允价值的特点。比如,公允价值计量正是基于 “以交易为基础”的历史成本而会计无法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一事实的产物,公允价值的本质涵义应当依据其在“基于价值会计”体系中的作用来理解。在基于价值会计的体系中,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努力实现的理想目标,即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企业资产、负债在不同时点上的反映,依据其不同角度来选择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三、对会计计量模式未来发展的展望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仍是大势所趋。2008年11月11日,由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提交美国证劵交易委员会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提到,公允价值不是造成美国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对于金融市场信用至关重要的公允价值计量应该被保留下来,同时sec副首席会计师Stephanie Hunsaker表示“公允价值会计不应被暂停使用,但需要进一步改进。”
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虽然公允价值会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会是金融市场所采用的主要计量方式,但其难以保证的可靠性、实际操作的高难度性以及公允性的定论复杂性都揭示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短板所在,那么在后金融时代里,我们所应该关注的方向便是如何完善公允价值的披露模式及定价模式,使之在金融市场中真正的成为得到广泛认可的资产的“公允价值”。
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双重猜测。任何计量属性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没有任何一种计量属性能够满足一切计量条件,在日益复杂的金融市场里,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都显得捉襟见肘,那么,是否能够将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及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而行之,证据在于,2008年12月底,sec曾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关于调查市价会计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提出从八个方面完善现行公允价值会计:第一,改进SFAS NO.157,而不是废止;第二,现行公允价值计量要求不能废止;第三,采取措施改进现行公允价值准则的应用;第四,金融资产减值需要重新设计;第五,需要更明晰的指南以提高正确的判断;第六,会计准则需要继续满足投资者的需求;第七,采取新的正式措施,规范现行会计准则的实践;第八,进一步简化金融资产投资会计要求。从这份报告中,能观察到准则制定者们对会计准则进一步改善的需求。那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对多种价值计量模式进行分析,不断完善双重计量模式的程序。积极发挥他们的优越性,为会计理论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会计准则 计量 对策
0 引言
2006年2月财政部的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大的亮点之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既说明我国市场经济在逐步走向成熟,也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中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但是在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还有许多不足,特别是与国际上先进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还有一定的差距,值得我们分析和研究。
1 新会计准则体系下公允价值计量所面临的问题
1.1 公允价值计量可能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公允价值是参与交易的双方对市场价值的一种判断,而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有的会计事项可以确认或寻找相类似的交易价格,有的却无法寻找而只能估计由于存在商业秘密的保密原则,信息阻断等因素,公允价值的取得和公允性判断难度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数据的客观性,进而其可靠性也大为减弱。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估价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并且没有区分不同公允价值的公允性等级在我国的新准则体系中,虽然《基本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但是对于如何保证公允价值的可靠性没有一个统领的表述。
1.2 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可能成为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便利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者为实现企业或个人利益,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 主要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从而使企业盈余达到预期目的。会计准则和盈余管理既是制约和反制约的关系,也是利用与反利用的关系。会计准则在主观上制约着盈余管理行为,但盈余管理在客观上促进会计准则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会计准则天生不是盈余管理的动因,但会计准则天生会成为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所借用的工具。所以,会计准则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弹性如何,无疑对企业管理者利用其进行盈余管理的深度、广度和频度是有很大的影响。尽管会计准则的制定者也懂得这一关系,但会计准则并非完全为了防止盈余管理而制定的,新会计准则正是在考虑其科学性、实用性进而扩大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的范围,还是制止盈余管理而压缩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的范围的矛盾中产生的。新会计准则在这种矛盾中适当调整了会计选择的范围和职业判断的内容,但客观上仍为新的盈余管理手段的运用提供了契机。新会计准则更多地体现了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增强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也适当增大了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从而客观上增大了企业在某些方面进行盈余管理的机率。
1.3 会计人员的素质可能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运用 公允价值存在着缺乏可靠性的致命弱点,在操作上很大程度地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会计人员素质较低便成为影响公允价值确定的又一重要因素。会计人员的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当今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人的趋利动机越发明显,在利润所带来的巨大诱惑面前,会计人员往往容易丧失道德水准和职业良知,对资产进行虚假评估或不愿意披露详细、真实的信息,低估损失,高估收益,甚至故意以欺诈、舞弊等手段,使会计信息歪曲反映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职业道德素质偏低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偏低,合理估计和判断能力较差,也影响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从目前出台的新会计准则看,部分准则存在一些高难度动作,如购买法、计税基础、资产重组等,除计税基础外,大部分是与公允价值有关,公允价值究其本质是估计值,会计人员不但是报表的编制者,在新会计准则下还应是估价师,但在我国现阶段这种较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数量并不很多,严重影响着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运用。
2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解决方案
2.1 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为应用公允价值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公允价值计量植根于完善的市场环境,建立统一充分竞争的交易市场是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前提。就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而言,急需完善资本市场,扩大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黄金等贵金属市场,建立充分竞争的生产要素交易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工具交易市场。同时,要打破行业垄断,降低金融、电信、能源、电力等行业的准入条件,允许私营、民资进入金融、保险等领域;打破分业经营的限制,鼓励混业经营,引入充分的市场竞争机制。
公允价值计量一般采用市价法、类似项目法和估价技术法。市价法是指将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格作为其公允价值的方法。类似项目法是指在找不到所计量项目的市场价格的情况下,通过参考类似项目的市场价格来确定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的一种方法。估价技术法是指当一项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或只有很少的市场价格信息时,采用一定的估价技术对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做出估计的方法。这三种方法运用时首选市价法,因为公开的市场价格是最公允的。赔偿制度、处罚制度,这些措施能相对有效地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为了保障公允价值计量“公允”的使用,我们也需要比照发达国家的做法制定相应的制度,采用加大违法成本的办法来阻止企业的违规违法行为,以有效的防范造假现象的发生,促使企业自觉按照公允价值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
2.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公允价值应用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公允价值运用中的真正公允必须解决人为操纵问题。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先天不足主要在于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缺陷。公司治理简单地说是处理公司内部人与外部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内部人由于掌握了外部人所不知的内部信息而会取对自身有利却不惜伤害外部人利益的决策。我国的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所有者缺位导致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程度相当高,他们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进行上市公司与其大股东之间不正常的关联方交易。公允价值成了关联方之间达成的随意价格。在上市公司粉饰经营业绩报告、伪造盈利的行为中,公允价值则成了一个法宝。这些行为极大地扰乱了资本市场的秩序,降低了资本使用效率。因此,关键的措施是尽量完善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资本市场,实现产权多元化以弱化内部人控制程度。只有这样,才是公允价值能在我国合理运用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