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保险存在问题及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10-0056-04
农业属弱质产业,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尽管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但自然风险仍能对农业产业及生产者造成较大威胁。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农业保险能够补偿自然灾害及其他意外事故导致的农业生产损失,从而起到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复杂多变的气候,农业灾害频繁发生且类型多样,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为有效规避农业风险,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农业保险十分必要。2007年以来,我国开始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鼓励发展农业保险。截至2012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240.6亿元,为1.83亿农户提供9006亿元风险保障,向2818万受灾农户支付赔款148.2亿元。本文结合对北京市和吉林省部分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行情况的调研,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施行六年以来,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及农业保险的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顺利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参考。
一、施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情况
(一)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情况
2013年5月,我们分别对北京市、吉林省部分地区的农业保险公司和部分农户进行调研。其中,北京市地区的调研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针对规模种植户和养殖户及保险公司的调研,重点了解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态度、需求及保险公司的利益诉求。二是对农业保险公司的调研,了解新型农业保险产品,如天气、价格等指数保险产品的开况。北京市于2007年制定了《北京市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开始推行农业政策性保险。当年,全市共开办了针对玉米、小麦、种猪、生猪、奶牛、西瓜、苹果、梨、桃等农作物的15个险种。按照规定,政府对农民购买农业保险提供补贴,市政府承担保费的50%,各区县财政承担保费的20%~30%不等。此外,财政还给予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的保险公司10%的经营管理费用补贴。2011年,北京市《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农业政策性保险发展规划》和《北京市农业政策性保险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对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发展进行规划并规范补贴资金使用。截至2012年,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9.4亿元,保险金额达498.6亿元,参保农户达113.4万户。
吉林省的调研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向相关农业保险公司了解当地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总体状况。二是对当地4个村的部分村民进行风险偏好实验测试,重点了解农户对农业保险、风险、指数保险等的认知,并通过实验分析农户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参保决策行为。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风险系数高,2007年制定了《吉林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开始推行农业政策性保险。在该方案中,规定了政府补贴方案,即中央财政补贴25%、省财政补贴25%、试点县(市、区)政府和龙头企业补贴30%、参保农户承担20%。截至2012年,吉林省农业保险参保农户达201万户,保费收入达8.36亿元,达到吉林省农业保险的最高值。
(二)施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效果
1 农业保险风险保障作用明显。农业保险对分散农户降低生产经营风险的作用十分明显。如,2012年夏天,北京市发生特大暴雨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农业政策性保险有效减少了农户的灾害损失。据统计,本次灾害保险公司向农户支付赔偿达6538万元,对于帮助农民及时恢复农业生产起到关键作用。吉林省2012年发生大面积风灾,对当地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造成大面积损害。但由于农民及时得到保险理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损失造成的危害程度。据调查,规模化经营的农户对农业保险的积极效果更加肯定。规模种植户和养殖户投入较大,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损失严重,而农业保险有效降低了其损失程度。
2 补贴对推动农户参保、保险公司开展农保业务发挥了较好作用。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需要政府提供补贴来推动其发展。据调查,北京市和吉林省各级政府的补贴比例均高达80%,农民只承担剩余的20%,这对农民积极参保发挥了重要的激励作用。同时,享受补贴政策已成为很多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农险业务的直接动因。在补贴政策推动下,在一些地区,农业保险业务已成为当地保险公司的核心业务。
3 农户具有一定参保意识,农业大户对农险需求强烈。在政府和保险公司的积极宣传、周边参保户的有效示范、政府补贴政策的激励下,大部分农户参保意识普遍提高,通过参保抵御灾害成为农民风险管理的重要选择。同时,在保费承担比例较低的情况下,对很多农户而言,支付能力已经不再成为其参保的重要约束条件,这又进一步提高了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对于规模经营户而言,其面临受灾经济损失的风险与普通农户相比更为突出,所以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更为强烈。调查中,很多规模经营户认为,即使政府补贴比例下降,甚至完全取消,他们仍然愿意购买农业保险。今后,随着农业经营模式的加速转变,一方面政府逐步退出补贴领域或改变补贴重点,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向商业性农业保险的转变;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创新开发产品,更加适应现代农业经营的需求。而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将更加强烈且多样化。
4 农户对市场风险类农险产品需求强烈。随着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与农户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农产品和投入品价格的波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较大。在通过购买农业保险,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情况下,控制价格波动风险,稳定收益预期,成为农户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市场风险越发突出,农户的生产经营目标已经由收回基本的生产成本转向确保获取稳定利润。调查发现,基于产量的成本保险已不能满足农户更高的保障需求,相比较而言,农户对“保价格、保利润”的农险产品更感兴趣。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施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补贴政策不完善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第一,补贴的长效机制不清晰。即使在2013年3月实施的《农业保险条例》中,也未能从政策和制度上明确农业保险的补贴机制,从而造成对补贴的预期模糊。第二,对补贴政策可能对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估计不够。如,补贴可能影响保险公司对非补贴性产品的创新性研究不够,而只能被补贴政策左右,这将导致产品研发无法与农户需求实现有效对接,从而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第三,一些地区为顺应国家鼓励规模经营的政策,将政策性农业保险过分倾向于规模经营农户,而将小规模经营户排除在农险之外,导致小规模经营户无法获得政府提供的有效风险保障。
(二)部分地区补贴配套资金不足
目前,农险补贴多由各级政府共同分摊,如吉林省的农业保险补贴由中央政府、省政府、市县政府和农户共同承担。理论上,这种制度设计对强化不同主体积极参与管理、提高补贴资金的多元化,具有多种优势。但在现实中,对地方财力不足的地区,农险补贴加重了地方财政支出的压力,这种制度设计已经成为提高该地区农险覆盖率的掣肘。调查发现,有些地方政府限于自身财力,为减少财政负担,对地方配套规模做出限制,直接影响农业保险参保规模的扩大。农险补贴政策的初衷是稳定农业主产区经营户的收入,但在地方配套补贴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反而有可能进一步拉大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发展差距,这种制度设计需要适度改进。
(三)保险公司对政府补贴过度依赖
农业保险公司在产品创新方面面临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双重影响。一方面,面临降低较高的经营成本的现实困难。目前,保险公司大多经营传统农业保险产品,产品的承保和理赔对象一般要细化到农户,这就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成本通过费率进一步转嫁到农户身上,有可能降低农户的购买意愿。另一方面,面对农户强烈的需求推动,很多农户对农险产品的保险金额和保险责任等表现出强烈的创新要求,希望通过创新充分满足其不同层次的风险保障需求,即使没有补贴,其购买需求也十分强烈。可见,保险公司和农户都有强烈的创新产品需求,但在保险公司的成本压力下,大部分保险公司只能开展获得补贴的产品或对其相关产品进行创新,对无法获得补贴的产品,保险公司缺乏开发动力。
(四)部分农户保险认知程度较低
较强的风险意识和良好的保险认知是农民购买农业保险产品的重要基础。…调查发现,少数农民对农业保险功能的认识仍停留在较低层面,对现有农险产品不能每年获得理赔仍心存芥蒂。在保险功能方面,少数农户往往将保险看作储蓄,认为交了保费每年都应获得收益,而对保险分散风险、补偿损失的基本功能认识不够。因此,在连续多年未发生理赔情形下,少数农户认为保险是浪费钱而停止续保。在理赔方面,有些农户认为理赔赔付较低、启动条件高、手续繁杂,出现参保意愿下降、甚至放弃投保的现象。而一旦发生灾害,农民将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失。
三、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建议
(一)完善补贴政策长效机制,注重补贴政策的地区平衡
应基于农业发展远景,对农险补贴政策支持的方向、重点和规模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并完善农险补贴政策的长效机制,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激励的有效性。一是完善农险补贴政策考核监督制度,建立补贴绩效评价机制。做好补贴资金使用的监督核查工作,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的补贴评价机制,提高财政补贴资金的使用效果。二是适时调整补贴的重点。在建立长效机制的同时,需要紧密结合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户需求,将补贴重点从现有的保费直接补贴转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新应用补贴,从而在确保农险市场稳定发展的同时,保持市场发展的活力。三是,注重补贴政策实施的平衡性。中央政府需要重点理顺主产区和主销区、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主要农产品生产重点基地与农产品消费地之间的关系,加强不同利益主体的合作,加大对主产区、欠发达地区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农险补贴的力度,提升这些地区农户的风险保障水平。
(二)根据不同需求扩大保险的险种
在有效发挥补贴政策激励效果和资金撬动作用的同时,密切关注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动态。一是积极探索商业性农业保险新产品的开发与试点。考虑到部分规模经营户对农业保险的强烈需求,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商业性农业保险产品,在增强保险公司业务新增长点的同时,满足农户多层次需求。二是创新针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不同经营主体的农险产品。随着小农经营向大规模生产经营方式的加速转变,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在加速形成,抓住各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开发新型农业保险产品成为保险公司扩大经营范围的一个重要方向。三是在深入研究现代农业可保风险和可保对象基础上,引进现代技术,更加合理地分步分类拓展风险责任范围。
(三)加大指数型保险产品的开发力度
传统农业保险的经营管理成本较高,并且无法满足农户对风险保障的多层次需求。指数保险是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发展方向。指数保险是农业保险的一种创新发展,其将损害程度指数化,并以该指数为基础设计保险合同。指数保险根据区域内平均产量或其他指标与设计的指数进行对比来决定是否赔付,其触发机制简单、承保手续简化,承保、查勘、定损、理赔等过程的交易成本较低,能有效减少保险公司面临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同时,为了抵御农产品市场风险也需要保险公司基于指数保险设计包括价格保险、利润保险在内的新产品,以有效满足农户的进一步需求。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一)全县农业人口*******人,农村劳动力******人,其中外出从业劳动力******人。
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年龄16至35岁****人,占总数的****%,其中女性*****人;36至45岁*****人,占总人数的*****%,其中女性*****人;46至60岁*****人,占总人数的*****%,其中女性*****人。
农村劳动力文化结构:大专及以上文化*****人,高中文化*****人,(其中中专、技校及职高*****人),初中以下文化*****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二)我县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就业地点分布
截止目前,累计外出从业人员*****人。县内转移*****人,占外出从业人员总数的 ***** %;省内县外转移*****人,占外出从业人员总数的***** %;国内省外转移*****人,占外出从业人员总数的*****%,。从转移就业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冀地区,转移人员分别为*****人,分别占国内省外务工人员总数的*****,西部地区*****人,占国内省外务工人员总数的*****。
(三)我县农村劳动力就业产业分布
全县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有*****人,占总数的*****;从事第二产业的有*****人,占劳动力总数的*****%;从事第三产业的有*****人,占劳动力总数的*****%。具体的说,主要分布在建筑、建材、采煤(矿)、运输、制鞋、机械加工、电子制造、保洁保绿、经警保安、服装加工、餐饮与娱乐服务、商贸服务等行业。
二、当前农民工转移就业增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民工普遍素质偏低,没有一技之长,只能从事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导致所从事的职业没有长期性。
随着我国产业转移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劳动密集型逐渐被资本密集型替代,高技能人才和具有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大,而农民工群体普遍文化素质偏低,缺乏职业技能培训和学习,导致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建筑行业和基础服务行业上,他们经常流动于城市的各建筑工地之间和各类服务场所之间,由于经常更换职业,他们的工作及个人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二)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依然存在,劳动报酬不平等,同工不同酬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民工的顺利就业,导致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的差异以及各种不合理的规定,导致给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存在对农民工群体的歧视性条件限制和排斥农民工的行为,这些行为主要表现在对农民工工资待遇低、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工作岗位风险高等歧视行为,这些行为严重阻碍了农民工顺利就业,导致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
(三)农民工群体群体获得就业信息等各方面的渠道都很有限,导致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市场竞争力,就业质量普遍不高。
与普通人力资源相比,农民工获得就业机会的信息更倾向于利用非正式渠道,他们进城务工途径通常不会通过政府、媒体、中介,大多数农民工是通过亲戚、朋友、老乡等社会关系进城务工。选择这一途径的主要原因是可靠性较强、成功率高、耗费成本低,而选择社会中介或政府组织的就业机会,手续繁琐、成本高等现象。他们认为关系和运气,而并非教育和职业技能是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关键,因此通过这样的信息获取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四)农民工维权意识淡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大多数农民工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仍然以出卖自己的廉价劳动力,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欠缺自保意识,往往从事危险系数高、工作环境差、有毒有害的工作,工伤事故、职业病侵害、恶意欠薪等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现象频频发生,再加之农民工在教育方面的劣势,使他们缺乏法律意识,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五)乡镇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尤其是针对农民工特定群体的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
乡镇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特别是偏远地区的乡镇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针对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群体所需要的岗位信息、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需要的服务还不够完善,没有切实可行的扶持办法。针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找工作缺乏正确的引导,没有明确的就业指导方向,更没有针对农民工技能提供的岗位需求信息。
二、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增收对策和建议
(一)积极引导农民工学技能、促发展,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农民工整体素质。
农民工在转移就业前,应积极做好岗前培训,培训以市场实用内容为主要内容,以定向式、订单式培训为重要途径,以实现农民工稳定就业为最终目的。积极探索开展农民工专场技能培训,根据不同劳动力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等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农民工所需,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做到“因人施培、因产施培、因岗定培”。同时,在培训专业的设置上应更加贴近农民工就业特点,积极开展家政服务、汽车驾驶、电子商务、手工编织、足疗修脚等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质量,打造高品质劳动力品牌,增强农民工转移就业、稳定就业的能力和竞争力。
(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激励全社会、用人单位,消除农民工就业歧视,确保农民工平等就业。
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全社会、用人单位在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的过程中给农民工群体提供更多门槛低、待遇优且适合农民工群体的就业岗位,激励用人单位积极配合政府促进农民工平等就业工作的各项制度,消除就业歧视,实现同工同酬,切实保障农民工各项权益。
(三)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农民工就业机会,提升农民工转移就业质量。
完善就业服务,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指导,促使农民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合理有序流动。依托乡镇人社服务中心做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实现农民工转移就业有门路、求职有岗位信息。同时,加强求职岗位信息的搜集和,深入全县各乡镇经常性开展为农民工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等服务活动。积极搭建供需平台,充分利用“就业援助服务月活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 ,为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实现有序对接,切实提升农民工转移就业质量。
关键词:果蔬;设施栽培;现状;对策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中村乡是地处三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全乡没有工业建设项目,农业生态环境较好,没有大气、水源、土壤等污染,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理想场所[1]。果树和蔬菜已成为三元区中村乡的主导产业,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发展果树和蔬菜设施栽培是提高土地产出率、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和种植效益的有效措施,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村乡果树和蔬菜设施栽培实现了零突破,现有果园设施栽培面积5.2hm2;蔬菜设施栽培面积13.3hm2。虽然总量不大,但对全区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本文通过对三元区中村乡果树和蔬菜设施农业发展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发展对策。
1发展现状
三元区中村乡地处三明市区的水源保护地,不宜发展工业项目,三元区政府确定中村乡重点发展生态农业项目来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三元区中村乡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大力实施农业强乡战略,致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重点发展设施农业,果树和蔬菜设施栽培实现了零突破,已建立1个果树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和1个蔬菜设施栽培示范基地。
1.1温室调控蔬菜设施大棚示范基地
位于中村乡米洋村,2013年,由福建省三明市华兴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与米洋村签订16年土地流转承包合同,建立13.3hm2标准化温室调控蔬菜大棚,配套建设1套自动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引进种植圣路易斯圣女番茄、东升南瓜、冬春55黄瓜、美浓甜瓜、黑眉2号长豇豆、黄子金玉香瓜、台湾桃改2号地瓜叶、圆叶白花芥蓝、顶峰菠菜、泰国双椰树空心菜等新品种;示范推广台湾无土化、立体化栽培技术、自动水肥一体化技术等。
1.2葡萄新品种设施栽培示范基地
位于中村乡中村村,2011年,由三明市三元区中村洋头家庭农场与中村村签订18年土地流转承包合同,建立5.2hm2葡萄新品种设施栽培大棚(其中标准化大棚3.3hm2,简易大棚1.9hm2),配套建设1套手动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引进种植夏黑、醉金香、红乳、寒香蜜、巨峰、金手指、香悦、美人指、波尔来特、摩尔多瓦、着色香、红芭拉多、状元红、黑芭拉多、A07等十几个早中晚熟、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风味的优质鲜食葡萄欧美品种和欧亚品种;示范推广南方葡萄设施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
2存在问题
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时期,三元区中村乡的果蔬设施农业发展已初具雏形,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2.1设施栽培面积不大
全乡果蔬设施农业面积还不及设施农业发展较好的村的发展面积,仅18.5hm2。
2.2装备水平不高
全乡果蔬设施栽培装备水平仍然低下,还有1.9hm2简易大棚;自动控制水肥一体化系统仅在蔬菜设施大棚示范基地应用,葡萄设施栽培基地还应用较落后的手动水肥一体化系统;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还没有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程度也不高,目前仅有简易的耕作机械、喷药设备推广应用,施肥灌溉实现一体化,还没有实现耕作、田间管理、收获全程机械化。
2.3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2个设施栽培示范基地内排、灌沟渠,机耕路等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抵御冰雹、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能力差,不方便机械化耕作。
2.4保险机制不完善
目前,各级政府只为水稻种植和母猪养殖投保,还没有为果蔬等设施农业建立自然灾害保险机制,2014年全乡2个果蔬设施栽培基地都受到较严重的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农户和企业损失惨重。
2.5财政投入不足
由于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市、区、乡财力薄弱,发展资金严重不足,虽然也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是,各级财政不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扶持设施农业的发展,从而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发展步伐。
2.6人才紧缺
目前,全区只有一名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人员,中村乡没有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人员,不能为设施栽培基地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3对策
3.1落实政策,项目带动
要认真落实中央、省政府出台的扶持设施农业发展的惠农政策和《三明市建设农业强市的若干意见》、《三元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主动对接国家、省市刚出台的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策划生成符合扶持设施农业政策导向的项目,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以项目带动果蔬设施农业的发展。继续按照“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民和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原则,充分发挥政策支持和利益导向机制的作用,整合资金发展设施农业[2]。
3.2抓好平台建设,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通过建设区级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及乡镇信息中心,抓好服务,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解决发展果蔬设施农业土地连片建设的瓶颈问题。
3.3完善保险机制,减少投入风险
果蔬设施农业投入资金大,遇到冰雹、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损失也大,因此,急待国家出善设施蔬菜、设施水果等保险机制,通过各级财政出资一点,项目业主出资一点的办法解决保险费投入,减少项目业主果蔬设施农业投入风险。
3.4优先扶持,加大设施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在土地整治项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省级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规划建设中优先考虑设施农业用地建设,完善设施农业排、灌沟渠,机耕路等基础设施,提高抵御冰雹、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能力和机械化耕作水平。
3.5引进人才,搞好全程服务
设施农业是科技含量要求较高的产业,要积极引进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人才,至少保证一个乡镇有一名这方面技术人才,从政策宣传、引导、设施建设、栽培管理、销售等环节,为农户和项目业主搞好全程服务。
作者:罗源树 邓孝祺 单位: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中村乡农业技术推广站;三明市三元区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关键词:睢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出路
1 前言及文献综述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稳定、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支撑,也是现实城乡统筹发展和贯彻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根本体现。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既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各地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而对于类似睢宁这样地处苏北地区的传统农业区域而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对于稳定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发展更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睢宁县位于江苏省北部,隶属徐州市。全县总面积1773平方公里,人口132.51万人,耕地150万亩,辖16个镇、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县内拥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农副业非常发达,已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和生态农业示范县。然而,具体到该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而言,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不少地区在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还面临着种种问题,从而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未来的发展出路,将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当前,理论界关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众多,研究涉及的领域也包括众多方面。如龚中纯(2005)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梅瑞江(2008)的《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出路研究》、吴岩峰,陈晨,富仲羽(2004)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及对策》、张宝清(2005)的《试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等。这些研究著述涉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原因、对策、出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但是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出,虽然目前理论界关于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著述较多,但往往各有侧重,并且多从大的层次和角度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进行分析,而关注具体层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出发,结合睢宁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际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出路,以期对相关问题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2 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与贯彻执行重视不足。尽管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意义重大,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显然认识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干部重视不足;二是农民自己也不够重视。从领导干部的角度来说,目前很多基层干部在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存在轻视心理,甚至还有少部分领导干部认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可有可无的。这种认识上的错误观念势必给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造成极其恶劣的消极影响。
(2)缺乏政策和法律保障。对于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缺乏政策和法律上的有力支持也是一项严峻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使得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难以真正贯彻实施的情况相当普遍。而另一方面,因为缺乏法律规范的约束,客观上也加剧了领导干部对于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消极怠慢的情况,从而不利于这一制度的有效推进。
(3)保险资金筹集困难,且资金运作不合理。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然而,当前很多地区在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措方面存在问题。由于这一制度面向的对象是广大的农民群众,其收入水平往往影响着农民参保养老保险的意愿。一方面,农民由于收入较低从而不愿参加养老保险制度;另一方面,政府在这一方面的财政支持往往又捉襟见肘。这些都在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匮乏的现实情况。此外,在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上,往往只能将其用于购买国债或存入银行,投资渠道十分单一。这在当前通胀压力较大的时期,显然也不利于农保资金的保值增值。
(4)养老保险的覆盖对象也有失公平。从当前各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看,在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对象方面也存在一定不合理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在参保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遵循的是自愿原则,而很多生活条件较为贫困的农民群众或者不愿投保,或者无力投保。因此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多数都在较为富裕的农村地区。然而,从未来的社会发展的趋势看,真正需要得到养老保险覆盖的却恰恰是那些生活贫困的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体。
3 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出路
(1)切实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如前所述,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首先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其对于稳定农村社会、
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这一方面要从领导干部做起,使其成为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积极推动者和执行者。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下大力气宣传,使农村广大劳动者改变过去对于参保养老保险制度的错误观念,使其充分认识这一制度对其自身的保障作用。相信一旦有了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则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而言也必然会水到渠成。
(2)提高政策和法规体系的支持力度。一旦有了完善的政策支持和法规体系的约束,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也就有了充足的法律保障。这也必然会给那些消极怠慢的领导干部带来压力,使他们更加积极认真地投入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工作中去。此外,在相关政策规范的执行方面,也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不能将政策规范视同虚设。另外,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执行方面也要加强监督,对于其中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予以坚决处罚。
(3)开拓资金来源,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运作。从根本上说,增加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渠道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最重要的资金保障在于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政府在财政方面的支持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保证这一部分财政资金落实到位,并坚决杜绝将保险资金截留或挪作他用的违规行为。此外,还可以开拓新的农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渠道,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养老保险事业中来,并逐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都能得到必要的生活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业保险中介;监管力度;人才培养;专业化经营;中介创新
一、我国农业保险中介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上的专业中介机构可分为三类,即:保险机构、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从数量上看,截止2006年底,全国共有保险中介机构2 110家,其中保险机构1 563家,保险经纪机构303家,保险公估机构244家。近年来,保险业通过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所占比重稳步提高。2006年,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4 477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79%,比2005年提高6个百分点。同期,外资合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也纷纷登陆设铺,在这些机构中,有3家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保险经纪公司(美国达信保险集团公司、荚国怡安保险集团公司、英国韦莱集团公司)在北京和上海等地设立独资公司或子公司。从地域分布上来说,除西藏外,全国内地各主要省市基本上都设立了类型不一、数量不等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但是,上述中介机构都以产险和寿险为服务对象,为农业保险服务的甚少,而规范化的保险中介机构活跃在保险市场上,是现代保险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保险的供求双方均能起到重要的媒介和桥梁作用。特别在农业保险市场中,保险中介人可以将保险公司的经营触角延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既节约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也能起到服务广大农民的作用。然而,以往我国保险公司几乎全部依靠自身的展业队伍承保农业保险,这是因为虽想用中介如人等拓展业务,但却缺乏可用的对象,致使充分利用农业保险中介形式开展业务很难落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有政策法规方面的原因,也有保险机构自身的原因。
(二)存在问题
1.法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我国虽然对部分保险中介机构如保险机构、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制定了法律法规,但从总体上看,保险中介法规还不健全。有些法规显得相对滞后,也未出台鼓励和扶持中介发展的相关政策与具体措施。没有扶持举措,对不盈利的农业保险来说,很难通过中介达到展业的效果。
2.客户对农业保险中介的认知程度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者的保险意识还不是很强,对农业保险中介更是缺乏感性认识。有些客户不知其为何物,潜意识里认为其是“二道贩子”,只会搅局,普遍持抵触情绪。
3.人素质良莠不齐,专业中介人才匮乏。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人来源复杂。在农垦系统,分场和连队从事农业保险中介的人等均是财务部门人员;在农村,乡镇和村里多是由经管站相关人员从事中介活动。这些人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差别较大,再加上由于缺乏正规培训、保险知识匮乏、对所的保险险种也不很了解、人员流动性又很强,因此产生了许多损害客户和保险公司利益的行为。
4.人和经纪人业务范围不清。在我国,现有的农业保险业务和保险经纪业务划分不清。许多农业保险中介者既是人又是经纪人,有时代表保险公司的利益,有时又代表投保的农户利益,自身都很矛盾。这就使得保险经纪人混同于保险人,导致其专业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
5.农业保险中介行为不规范。部分农业保险中介机构受利益驱动违法违规,这种情况垦区甚于农村,因为垦区指令性事物多于农村。主要表现在欺骗误导客户、欺骗保险公司。这些都损害了客户和保险公司的利益,阻碍了农业保险的推广。
二、我国农业保险中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农业保险中介市场的立法支持和监管力度
一是加强对农业保险中介机构执业行为立法支持,在政策上积极支持原有的、具备条件的中介机构,同时坚决查处侵害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利益的中介活动,对不具备准入条件的中介机构要坚决予以取缔,以进一步规范保险市场秩序。二是加强和完善对农业保险中介入的监督与管理。要充分吸收和利用国外、境外先进有效的监管理念与监管手段,包括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保险会计制度、年度审计报告制度、信息披露、公司信誉评级制度等监管制度。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中介人行业自律,逐步建立全国性的保险中介行业自律组织,如保险人公会、保险经纪人公会、保险公估人公会等,为行业自律提供保证。
(二)提高农业保险中介机构专业化水平
农业保险中介机构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依靠自己的敬业精神、专业技能、服务质量和良好信誉去赢得客户。应健全组织架构,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相互独立、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又相互制约,在企业内部形成激励、约束、制衡的机制,确保公司有效运转。保险中介机构还应充分发挥市场反应灵敏,机制灵活的特征,在人事、薪酬、培训等方面采取更灵活的机制,用现代管理手段搞好自身业务管理和营销管理。
(三)加强农业保险中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一是多渠道、多途径地加快各类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有计划地对现有中介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业务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有重点地培养一批执着追求、立志终身从事保险业务的人才。二是要扩展农业保险中介队伍,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吸收进来,使他们成为人或经纪人,因为他们有一定的农业知识,对当地的风险等信息掌握较好。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引进竞争机制,完善分配制度等。
(四)明确农业保险市场分工,走专业化经营之路
农业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机构在业务合作过程中合理分工,能使保险公司把主要精力用在产品开发、风险管理、客户服务以及资金运用等方面,而将产品销售、理赔等业务领域交给保险中介来完成,而且其人、经纪人和公估人等中介也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这样不仅能有效减少保险公司的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也有利于进一步拓宽保险公司的销售渠道,促进保险中介机构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农业保险;风险分散;完善对策
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农业保险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态研究”阶段性成果(HB14YJ088)
中图分类号:F840.6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4月6日
一、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一)农业保险规模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据河北省保监会统计,2013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6.83亿元,有1,384.2万户参加农业保险,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等超过70%的覆盖率。同时,河北省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也不断扩大,险种也逐渐增加。2007年保险险种只有能繁母猪和玉米这两个险种。2008年增加小麦、花生、棉花、奶牛等新的险种。2010年增添了水稻、大豆、油菜等险种,并且还在林木火灾保险、塑料大棚蔬菜保险、养鸡保险等险种的基础上,一些商业保险公司增加了以河北省小麦收获期火灾保险为主的商业保险险种。2013年又增加了森林保险等,增加到了11个险种。农业保险险种的丰富,使保险的覆盖范围更广。
(二)农业保险市场主体增多。随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不断开展,河北省农业保险市场主体也在不断增加。农业保险市场的主体包括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供给主体主要是农业保险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主要是保险公司、保险经纪机构和再保险公司等组织。截止到2013年末,河北省的省级分公司达到57家,分支机构达4,172家,保险中介机构达901家,保险机构为11,503家。市场的供给增多,使市场竞争程度提高,更能促进保险公司努力开发新产品,提升服务质量。
(三)农业保险密度及深度不断提高。保险密度是指某地区按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交纳的保费,即用农业保险收入比上农村人口。这些年河北省一直都很重视农业保险的发展,开展各种政策和措施,使农业保险的总收入在不断扩大,而与此同时国家经济也在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越来越少,这就使农业保险的密度不断在增大。河北省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07~2014年间保险密度从2.5元每人增加到47.85元每人,增加了19倍,表明河北省投险的人数和所投的金额越来越多。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多少,即农业保费收入与农业GDP之比。虽然农业GDP每年都快速增长,但是农业保险收入增长的速度更快,所以两者的比值还是不断增长,即农业保险深度不断加深。
(四)农业保险经济保障功能越来越明显。随着河北省农业保险的规模和覆盖面积的不断扩大,人们得到的益处也越来越多。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投保农户有632.79万户,保险金额为5.57亿元,支出3.99亿元赔偿投保农户的损失。2013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6.83亿元,同比增长30.86%,支付9.24亿元给农民。自2008年以来,全省农业保险收入达到72亿元,为0.68亿户农民提供了保险,给予了1,621.4亿元的风险补偿。在农民发生损失后,保险公司按投保金额给予保险金补偿,充分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二、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保险供给相对短缺
1、农业保险产品单一,服务水平差。虽然河北省一直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丰富保险险种,到2013年已经发展到了11种险种。而上海的农业保险,仅种植业就有20多个险种,养殖业也达到10多种。北京农业保险险种有22项之多,从粮食到经济作物,从基本农业到特色农业,差不多全被覆盖。而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所设的险种对种类繁多的农业来讲,还是很单一的,根本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而且保险公司没有根据当地农民的需求开发保险产品,缺乏需求导向。
2、经营成本高,工作难度大,经营主体少。根据河北省统计局和河北省保监会统计,2003~2013年间保险公司有一年还发生了亏损,且亏损额较大。即使后面几年一直盈利,但是盈利额非常小。而且每年的赔付率都相当高,最低的还是46%,而且每年保险公司都会有一笔数目不小的费用支出,所以除了支付赔款和费用外,保险公司几乎拿不到太多的利润。另外,理赔定损难度大,对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意外损失,保险公司并不能完全掌握,所以定损难度很大。由于农村通讯设施差,导致实施风险控制和业务管理面临一些困难,容易产生各种道德风险和投机行为。由于保险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面对这样的经营状况和现实困难,很多保险公司不愿意开展农业保险,这也导致了市场上农业保险的供给短缺。
(二)农业保险需求不足
1、农民投保意识差,需求不足。虽然我国早已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也不断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可是农村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度比较低,导致了农民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民处于分散封闭的状态下,他们对农业保险了解较少,参保积极性不高。而且我国农民过度依赖政府对他们的补贴,感觉发生灾害后,即使不投保,也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而且没投保还会得到更多。另外,农民普遍具有短期利益心里,当年投保,没有得到补偿,就感觉浪费,所以农民们会感觉没有必要花钱投保来获得赔偿。这种意识让农业保险的市场很小,大大地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2、农户收入水平低,对农业保险需求有限。根据河北统计局和河北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07~2014年间,农民的收入水平在提高,可是增长的程度较慢,到2014年农村每人平均收入才到10,186元,而城镇每人平均收入为24,141元,两者几乎差2倍多,这样农民很难再拿出一部分钱来购买费率在8%~15%的农业保险。农业保险的高成本和高赔付率必然会导致高费用率。而且农业保险的主要对象是收入较低、经济条件有限的农民,在自愿投保还不一定能获得补偿的情况下,有投保意愿但没支付能力的农民就会选择把风险自留。这是农民对农业保险需求有限的根本原因。所以农民收入水平低是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的因素。
(三)缺乏风险分散机制。农业保险具有高风险性,高经营成本、高赔付率的特点,很多保险公司难以承担全部风险,有时还会面临亏损。为了能让保险公司愿意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并且不亏损,就应该建立再保险机制来分担巨灾风险。我国目前只有中国再保险公司办理再保险业务,而政府没有给出任何再保险业务补贴和优惠政策,这就导致了高比例的再保险以及分保条件苛刻,很多保险公司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分保。河北省也没有和保险公司建立农业风险基金机制,没有过多的风险基金储备。风险分散机制的缺乏,不能为保险公司提供保障,降低损失,阻碍了保险公司的运营,也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三、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对策
(一)增加有效供给
1、加快产品创新。河北省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当地农业特点,并根据不同地区的风险状况、农户收入水平,设置不同档次的保险金额,满足不同收入水平和偏好的农户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另外,河北省地形复杂,面积跨度大,为多种农业的开展提供了自然条件,所以还可以根据农业的分类和地区农业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地区特色农业保险。主要就是开发一些保费低、保障性强、缴费方便灵活、责任宽的保险产品,为农户提供“农民包”保险计划等,来丰富保险市场。
2、增加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政府应该给农业保险公司提供一定的资助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他们的负担,让更多的保险公司愿意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使供给主体多元化;政府还应该加大投资力度,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政府不干涉日常经营,使其进行市场化运作,这也可以增加供给主体;同时,还可以成立专项基金,鼓励不同所有制的保险企业加入农业保险领域,使供给主体向多方面拓展。
(二)增加有效需求
1、增强农民保险意识。由于农村信息封闭加上农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目前还有很大部分人对农业保险还不太了解,预防风险的意识比较薄弱。各级政府和保险公司应该加大宣传,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或是印制纸质手册等方式向农民们宣传农业保险的内容、运作方式、赔偿过程及赔偿金额等关键信息。让人们意识到农业的高风险性,了解农业保险的重要性,消除对农业保险的误解,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降低农民的风险损失,从根本上建立起农民对农业保险的信心,让他们认可农业保险。
2、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农民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农业保险的发展,所以提高农民收入是加快农业保险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府应该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经济条件上的差距、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等,通过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买不起保险的问题,增加有效需求。
3、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农业保险不同于其他商业保险,政府支持对农业保险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河北省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因此,河北省各级政府应该改变财政补贴农户的单一方式,优化农业保险财政支持方式和规模,积极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结构,把农业保险列入财政体系,而且要扩大财政补贴险种和范围,提高补贴比例。同时,为了鼓励保险公司提供农业保险,政府应当给这些公司必要的资金投入和优惠政策。政府也应增加对投保农户的补助,减少农民压力,让农民可以参保。同时,政府更应该重视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政府支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科技农业,减轻农民压力,增加农户收入,从根本上解决保险购买力不足的问题。
(三)加强农业保险风险分散机制的建立。农业保险具有风险高、开发成本高、赔付率高等特点。因此,农业保险需要加强风险防范、降低风险,以保障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对农业保险实行再保险制度。河北省应该出资增加再保险公司,或给保险公司补贴让其办理分保业务,或是政府可以用财政资金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再保险。而且要强制规定开展农业保险的公司和分公司必须向再保险公司分保。建立巨灾风险基金。河北省政府应妥善安排资金,并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增加风险基金储备,在出现巨灾情况下,可以有充足的资金对保险公司和农户进行补偿,更好地抵御风险。同时,制订巨灾风险分散方案,建立巨灾风险的监控和预测机制,增强抵抗巨灾的能力。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预警和防范体系,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农业风险防灾防损工作。
(四)加强对农业保险的监管。农业保险对法律的依赖性很强,这是因为农业保险需要严格、合法、正确的执行。目前,保险市场上不正常竞争时有发生,这对农业保险的发展具有很大的阻碍。河北省应该加大查处力度,对那些妨碍市场正常运转的行为和主体严格处置。同时,还要完善监管制度,制定一些关于保险处罚、打击非法经营和交易等行为的相关规定,而且要严格监督定损理赔过程,保证公平公正,维护保险公司和农户的利益,使农业保险监管落到实处。农业保险的监管对于维护农户的利益非常重要,可以让保险公司合法运营,确保都是正规公司,让农民可以获得理赔,而且会让理赔更快更合理。总之,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更有利于保障农业保险市场的规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夏益国.完善的美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体系[J].中国保险,2014.3.
关键词 防雹增雨;现状;问题;对策;宁夏固原;原州区
中图分类号 P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304-01
原州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象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繁,是制约原州区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冰雹、雷电、大风、霜冻和沙尘暴等。其中暴雨主要集中于6—8月,有时伴有雷电,易造成洪涝灾害,导致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冰雹多集中于7—8月,尽管次数不多,但发生时一般会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高温、干旱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严重伏秋旱往往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造成人畜用水困难。
原州区是固原市农业大区,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发展迅速,但是近年来气象灾害种类繁多,自然灾害频发。当代农业仍然是最易受气候条件影响的脆弱行业,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的抗灾能力尤为薄弱,农民靠天吃饭的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为进一步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提高农村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现根据原州区近年来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今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的对策,以期促进该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保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 原州区基层防雹增雨工作发展概况
防雹增雨是一项将现代科技与人工相结合达到影响天气的科技手段,多年来得到了各级政府和人影部门的高度重视。原州区现有基层防雹增雨作业炮点12个,全部为20世纪80年代建设,房屋为砖木结构,年久失修,破损不堪,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区、市人影部门多次责令整改,相继停止了部分作业点,造成了原州区防雹增雨作业盲区增多,高炮防雹覆盖面减少,基础设施条件差导致该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无法正常开展。2009年原州区农牧局利用财政扶贫资金修建恢复了5个作业点,其余7个点至今无力恢复。
固原市原州区地处宁南山区,林草植被稀少,环境恶劣,十年九旱。夏季当地常有冰雹发生,重雹可使作物绝产。解放前,当地农民多以村为单位,设置炮点,用土炮驱震雹云。土炮效力小,最大震动高度约500 m,且常造成人身伤亡。1961年,固原县农业局始设防雹办公室,统一组织消雹。1964年,改进土炮,震动高度增至1 000 m。1974年,县革命委员会设防雹指挥部,根据气象部门多年长期观察、研究、总结的雹云发生和流动规律,在雹云经常可能来路设置炮点,统一指挥消雹。1975年,自治区气象局首批配备“三七”高炮5门,取代土炮。1985年,县人民政府专设防雹工作站,为常设机构,进一步加强消雹工作领导。1990年,全县设有炮点17处,配备“三七”高炮17门,有经过训练的炮手68人。2003年7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开展了宁夏新一代火箭防雹增雨作业体系建设,在原州区布设4套火箭增雨作业系统。其中固定式3套,移动式1套,配备增雨车1辆,组成原州区防雹增雨网。2004年,全区设有炮点15处(大湾、什字、蒿店3个炮点被划入泾源县),配备“三七”高炮15门和火箭发射架4部,高炮、火箭作业人员60名。原州区防雹工作站有工作人员10名。
针对原州区十年九旱的特点,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基层防雹增雨作业点建设是一项惠民的基础性工程。
2 原州区基层防雹增雨作业人员现状
原州区现有基层防雹作业点12个,作业人员24名,大部分为20世纪80年代所雇佣,年龄结构为:50岁以下的有7人,50~60岁的有12人,61~70岁的有4人,70岁以上的有1人(红庄炮点)。其中大多数是退伍军人,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身体素质差,其中,45~50岁的人员占40%,年龄在55岁以上的超过60%。防雹增雨工作属高危险行业,对炮手的身体素质要求很强。很多炮手年老体弱,腿脚不灵便,行动迟缓不利于防雹作业,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加之养老保险没有保障,存在后顾之忧,导致作业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工作中有敷衍了事的现象存在。长此以往,对防雹工作势必造成一定影响。由于工资偏低,且工作岗位缺乏吸引力,难以吸收文化程度较高、身体素质较好的年轻人,整个防雹队伍存在年龄老化严重的问题,已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人影工作中新任务的基本要求。
3 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历史原因。由于原州区防雹站前身为固原县消雹办公室,属原固原县农业局内设机构,由于当时下辖炮点13个,分别为南郊炮点、开城炮点、程儿山炮点、张易炮点、红庄炮点、彭堡炮点、黄铎堡炮点、官厅炮点、寨科炮点、炭山炮点、河川炮点、中河炮点、杨郎炮点,从人员、经费等方面对防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行业原因。原州区防雹站正式成立于1986年1月,从本行业来说,成立历史悠久,且属于高危险行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招工难度大。从作业人员的培训、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都花费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一旦作业人员被雇佣,就不容易进行必要的更换,一旦更换作业人员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费;三是防雹经费不足。近年来,原州区财政经费困难,每年核拨给该单位的防雹增雨经费只有10万元左右,按照上级人影部门的要求,每个作业点的作业人员至少为4人,2006年,原州区防雹站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将炮点作业人员由原来的4人减少到2人,工资待遇由原来的每人每月140元增加到260元,这样既可以减轻财政负担,又可以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2007年,防雹站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再次将作业人员工资从原来的26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但由于历史原因,防雹人员只是换汤不换药,没有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作业人员新老更替没有衔接,导致目前的情况发生。而纵观固原市周边各县防雹作业人员工资都在500元以上,尤其是邻县彭阳县作业人员工资参照最低收入标准都在1 000元以上,而且全部购买了养老保险,让炮点作业人员能稳定正常工作,留得下,守得住;四是由于长期用工原因。根据《劳动法》规定,原州区防雹站从养老保险等保险上要给予作业人员适当经济补偿,才能保证现有人员退出该行业。根据存在的具体情况,防雹站多次上报关于解决原州区基层防雹作业人员年龄偏大、待遇偏低等报告。
4 对策
从多年的实际情况看,要从根本上解决原州区炮点作业人员待遇问题和后顾之忧,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清退年龄偏大的作业人员。空缺人员由乡镇推荐,防雹站决定,按照每个点4人,确定合适的人选。二是增加作业人员工资,使其和现行劳动部门规定的工资水平相适应,由上级政府部门统一解决。三是由于防雹站作业人员为人影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按照人影部门的规定,由政府出资办理作业人员的人身意外事故伤害保险和养老保险,这样既可保证他们作业中的人身安全,又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四是签定年度用工合同,从年龄、制度等方面进行规定,以保证作业队伍的常态化。五是建立健全人影作业队伍管理长效机制,规定年满55岁者必须退出该行业,保持防雹队伍新老更替的正常化运转。这样既保证了防雹队伍的稳定,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原州区作业人员年龄偏大、待遇偏低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可得到基本解决。
5 参考文献
[1] 李连起,李会群.人工防雹增雨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山西气象,1999(4):46-48.
[2] 顾巧玲.原州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305.
关键词:河北省;农村金融机构;建议对策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经济、农村人口在全省的占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全河北省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赶不上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不能满足农村生产的资金需求,使得河北省农村的经济增长受到一定阻碍。而从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来看,发展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一环。当前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组织这三类机构。伴随着全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资金供应不足的状况,但目前来说,河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旨在指出其中的问题,并简单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对策。
一、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不清楚
金融机构是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商业组织,以营利为目的。而农村由于其特性,生产周期比较长,加上农民没有充足的、足值的抵押物(在商业抵押上,农产被认为低价值的资产),所以使得以农村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对农户的贷款需求望而却步,普遍存在抵触情绪。主要表现在:首选,农村银行主要以存款为主,而贷款发放少之又少。这主要是由农村的天然属性造成的,农村的生产活动无非是种植、养殖,而周期少则一年,多则几年,贷款周期的拉长则意味着风险的加大,而且近些年来农作物的价格不稳定,因此银行收回贷款也将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种种因素造成了目前农村银行资产只进不出的现状,直白的讲,农民在资金闲暇时将资金存进银行,但当农户需要资金时,银行却没有履行房贷的责任。就银行领导来说,由于其绩效考核的压力,其对风险的抵触十分严重,宁愿错过一次房贷机会,也不愿意看到风险的发生,以免影响其自身发展。其次,农村资金互助社偏离支农初衷,原本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互助社由于追逐利益的天性,慢慢地转向了富人和大企业,将有限的资金脱离了农业生产。最后是的贷款公司资质参差不齐,虽然贷款公司遍地开花,但资质存在着很大问题,不仅高利率、较苛刻的抵押要求,甚至高利贷也混杂其中。
(二)农村金融机构存在较高的风险
农村金融机构扎根于农村,这就导致了其与其他金融机构不同的特点,这既是由信贷主体是农民造成的,又有农村的政策制定的约束。首先农民是靠天吃饭的,这就决定了其对季节或自然条件的依赖性较强,可农业生产的可逆性几乎为零,这就大大加大了农业信贷的违约风险。其次,农民的教育水平一般不高,当其遇到不好年头时,由于收入的减少甚至破产,很大概率会导致农民违约,这主要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最后国家对农村金融体系缺少政策规定和指引,这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盲目性,既不利于农村的发展,也损害金融机构自身的利益。
(三)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不足
农村的金融机构如上面三类,可还算不上正规意义的金融机构,其资金来源较为单薄,一般来说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多为自有资金。国家政策支持和鼓励农村经济,在金融上也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但目前来看,国家对农村金融的补贴少之又少,而且不乏政府机构从中克扣,导致最终的资金量非常少。同时,来自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很少选择投资的农村领域,尤其是在目前资金荒的市场背景下,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单一,自有资金占据大的比例,以及一小部分农民短暂的存款,构成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在资金来源紧张的情况下,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存危机会不断加剧。
二、关于河北省金融机构的建议对策
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村金融的进步,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又依托于金融机构的发展,尽管目前河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出现了上述一系列问题,但在借鉴国外地区以及我国其他发达省市的经验的基础上,为河北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一)农村金融机构定位要明确
河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由于缺乏政策的指引,逐利性导致其只会追求短期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正是由于金融机构定位的错误,农村经济的发展才显得比较缓慢,要想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明确定位,河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要实现客户定位、区域定位、职能定位的明确。不同的金融机构要实现不同的服务功能、明确自己职能定位和^域定位,面向特定的人群服务,做到专一型服务的金融机构。
(二)实施各项政策降低经营风险
目前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单一,以及农业生产的巨大系统性风险,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高于其他金融机构,为此农村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增加资金来源多元化、引导农民购买生产保险等降低房贷风险。同时完善河北省金融衍生品市场来分散风险。完善安徽省农村信用体系来分散信用风险,由于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还没有建立农村征信体系,对农村人的信用状况无法把握,缺少了筛选条件,无形中增大了风险。因此适当建立农村征信体系,完善农村金融管理是保护农村金融机构的必要举措。
(三)建立并完善河北省农村金融市场化退出机制
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是保护农村金融机构的关键要素,周密的推出机制保障了金融机构在风险发生时能被有效识别,从而做出适当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王信.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14.
[2]郭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13.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建议;安徽
近2年来,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拓展和风险保障成效显著,银保合作支农业务发展较快。由于现行制度安排的过渡性和阶段性特征较强,农业保险需求不足和供给短缺并存的市场失灵问题突出。要实现“治理农业保险市场失灵,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制度变迁”的战略目标,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观视野下,确立财税、风险规划、风险分担等一系列制度,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改革突破。
1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1.1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加快
2007年8月,安徽省启动能繁母猪保费补贴工作,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正式开始。2009年2月,省农险办印发《2009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要点》,试点工作全面推开。目前,全省17个市全部参与试点,保险对象以农户为主,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占近10%。试点品种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大豆、能繁母猪和奶牛。
1.2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框架基本确立
保险模式上,种植业为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联办、风险共担,养殖业为保险公司在政府保费补贴基础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机构选择上,省政府组织公开招标,确定由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公司经办,各市地选择一家机构协商签订承保协议;保费负担上,由中央、省、市、县财政分险种按一定比例提供财政补贴;工作推动上,省、市、县成立农险办公室实施督导组,建立财政、农业、保监、宣传、水利、气象、民政等部门参与承保、理赔工作机制;考核措施上,将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目标责任制和激励机制相结合,充分调动地方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保险资金管理上,养殖业保险按照《金融企业财务规则》,种植业保险实行市级统筹、专户储存、封闭运作、财政监督的管理机制。
1.3农业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显现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益受损的农民基本生活水平保持稳定。第二,放大财政补贴资金效应。第三,银保合作带动信贷资金支持“三农”发展,多数地区开发了小额贷款保险产品。第四,试点工作推进程度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2农业保险市场失灵存在的问题
2.1经办机构承保能力有限,试点品种和保险责任范围较窄,难以满足农户的保险需求
(1)保险机构组织体系尚未健全,受灾认定和理赔效率较低。人保安徽省分公司仅在部分地市设立了农业保险部,国元农业保险公司也只在少数重点乡镇设立农业保险服务部,与业务拓展需求差距较大。养殖业理赔受人员和经费限制较大。平均每个县业务人员仅3~5人,很难及时赶赴现场查勘定损;业务费用核定较低,每头能繁母猪平均出险费用核定不足40元。种植业理赔方面,农作物受灾程度短时间内难以确定,理赔速度较慢[1-3]。
(2)试点品种较少,保险责任范围和保障金额有限。政策性险种主要集中于种养业,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鸡养殖等尚未列入试点;部分险种保险范围较小,保险金额较低。
2.2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农业保险宣传推广效果与预期目标差距较大
(1)农户保险购买力有限,政府保费补贴未能解决保费支付难题。农业灾害频繁、风险大,保险费率高,投保农业保险的预期收益有限,农户参保积极性不高。
(2)农业保险专业性强,需多部门配合持久深入地宣传推广。当前,农业保险宣传推广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农户保险认识深度亟待提高。
3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
3.1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撑,社会预期不明确导致改革推进难度较大
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仅列入各级政府的工作报告和规范性文件,尚未出台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组织体系、业务范围、经营管理、费率厘定、赔付标准、优惠政策等缺乏法律依据,不利于其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3.2高成本约束,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进展缓慢
(1)地方财政对现行制度安排感到压力较大,地方财力不足成为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推进过程中,地方政府财政提供部分保费补贴(种植业补贴45%,养殖业补贴30%);保险超赔资金(扣除种植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历年结余)由市、县政府和保险经办机构按协议规定承担。中央财政对种植业和奶牛、能繁母猪养殖分别提供35%和50%的保费补贴,但保费补贴政策尚未实现制度化。实际运作中,财政补贴资金按季到位率较低,保险公司垫资现象普遍[4-5]。
(2)农业保险经营成本较高,保险公司持续运营压力增加。省内2家保险公司按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15%提
取展业费用,政府未给予资金支持;税收方面,对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业务免征营业税,暂无其他税种的减免政策。
3.3巨灾风险准备不足和再保险机制缺失,系统性风险难以得到有效分散
(1)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初步建立,但资金积累较慢,难以覆盖全部风险。保险机构按当年种植业保费收入的25%提取种植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其中40%上划省级保险机构开设的种植业保险巨灾调剂资金专用账户,由省级保险机构和省财政厅共同管理。
(2)区域性灾害气候易形成系统性风险,无法在投保人或保险标的间分散风险,需要再保险机制分散风险和弥补损失。
3.4制度供给的时滞较长,使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变迁进程延缓
部分地方政府尚未制订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长期规划,相关部门尚未给予政策性农业保险足够支持和配合。同时,农业保险制度涉及政府相关部门、农业生产经营者、保险机构和信贷机构等各方利益,涉及立法、税收制度变革和财政补贴问题,需在实施中协调相互关系,而制度设计到具体实施阶段又需经历较长时间。
3.5农业风险区域规划缺陷及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缺乏,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突出
(1)农业风险区划工作尚未启动,农业保险费率厘定和调整难以充分体现农业保险的风险差异性。安徽省不同地区间农业自然风险级数相差数10倍,而农作物保险费率相差很小。风险较小区域的农户投保积极性较低,影响农业保险基金积累;高风险区域,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有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
(2)农业保险涉及农业生产各阶段,风险判断、核保、定损和理赔难度较大,对农业保险专业人才要求较高。目前,各地承保机构人员普遍较少,多数乡镇未设置营业服务站,使正常的业务开展存在困难。国元保险和人保公司承担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员工多为其他岗位转来或新参加工作者,单一型从业人员多、复合型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3.6现行的资金管理方式不利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保费资金市级统筹,不利于农业灾害风险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降低了综合赔付能力;监管难度和管理成本增加,易出现道德风险;再保险公司不接受以市为单位购买再保险,通过再保险分散巨灾风险难度加大。同时,农业保险保费资金只能存放在银行专户,资金收益相对较低[6]。
4建议
4.1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程,形成可预期的农业保险商业化运行环境
明确农业保险的性质、范围、经营方式、政府职能作用、经营主体资格、会计核算制度、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业务监管等,实现政府支持农业保险发展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
4.2完善巨灾风险保障机制和再保险体系,探索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途径,运用市场手段化解农业系统性风险
各级财政建立巨灾风险准备金,中央、省、市、县级财政每年按一定比例安排巨灾风险准备金,逐步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探索建立再保险体系,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再保险经营主体给予相关支持,实行税收优惠和经营管理费用补贴政策等;开发区域产量期权合同,实现风险的有效定价,在竞争性市场上全面分散农业巨灾风险。
4.3推动农村保险经营主体发展,加大农业保险展业和产品创新力度,规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1)通过市场化手段合理选择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形成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加快农村保险中介机构发展,依托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技人员,通过信用社、农技站、邮局、畜牧站等中介农业保险,扩大、延伸农业保险的营销网络。
(2)依据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体系。按照不同的补贴标准,逐步将蔬菜、鱼、水果、鸡养殖等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研究实施农村保险方案,将农机险、农村机关事业综合财产险、农村建房险等逐步纳入以险养险范畴。
(3)合理设计保险合同,增加合同的多样性,并通过规定免赔款条款、共保条款和无赔款优待条款,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程度[7]。
4.4建立财政金融等多部门协作支持机制,充分调动保险机构和农户的参与积极性,解决农业保险生产和消费的双重外部性问题
(1)逐步建立健全农业风险区域规划和评估机制,通过建立相关数据资料库,较为科学地把握、评估农业生产的风险程度。
(2)实现财政补贴的制度化和差异化[8]。在补贴方式上,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险种采取弹性灵活的标准,以体现风险级差;优化财政补贴机制,减少补贴环节,提高时效性;加强资金使用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收益。
(3)对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业务予以管理费用补贴和免税等优惠政策[9]。
(4)与农村金融机构合作,开展“政策性保险+信贷”、“政策性保险+利率优惠”、“政策性保险+农民合作组织+贷款”、“政策性保险+龙头企业+农户”等银保新品种。对投保农户所需贷款在同等条件下实行贷款优先和利率优惠,通过业务创新拓展农业保险市场。
5参考文献
[1] 刘江林.对加快农业保险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金融与经济,2008(9):87-88.
[2] 杨新华.安徽省农业保险萎缩的原因分析[J].特区经济,2008(12):79.
[3] 陈璐,宗国富,任碧云.中国农业保险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4] 冯文丽.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5] 周道许.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及政策建议[J].中国金融,2007(19):65-67.
[6] 孙访竹.发展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问题及对策微探[J].商场现代化,2010(18):171.
[7] 刘艳芳.兴城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践[J].农业经济,2010(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