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修复经典案例范文

生态修复经典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修复经典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修复经典案例

第1篇:生态修复经典案例范文

关键词: 湿地生态学;教学方法;探索;创新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湿地生态学(Wetland Ecology)是一门新兴的、正在深入开拓和迅速发展的学科,也是现代生态学中内容最丰富、发展最快、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该课程以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能量流、物质流、物种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交换,研究湿地的空间结构、内部功能、时间与空间的相互关系及时空模型。近年来该课程已成为许多高校相关本科专业或研究生教育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 比较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湿地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并运用有关的原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教学问题。课程组根据近年来对此门课程的教学,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知识。

1 湿地生态学课程特点

湿地生态学是生态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研究对象为“湿地”。湿地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曾经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调节功能,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降解污染物、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只有了解和认识湿地的性质特点,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因此加强湿地生态学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湿地生态学理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土整治、资源开发、自然保护、环境治理、区域规划、旅游开发和城市建筑等许多领域,如在生态建设规划、水域生态环境预警、水体生态评价与规划、园林规划与保护区设计等方面,尤其是通过湿地生物的适应、水文过程和水量预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能量流动、植被演替和系统发育、生态服务评价和管理以及生态修复和工程湿地的营造等工作,对自然资源管理、保护及开发利用等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目前湿地生态学的发展水平和研究现状来看,湿地生态学具有整体观和系统观、综合性和宏观性、目的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2 课程教学大纲的深入分析和解构

教学大纲是规范教学工作,科学严谨地指导教学,落实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的最基本的教学文件, 根据课程主要内容和特点对制定的教学大纲进行分析和解构也是课程组的重要任务。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课程组对教学大纲进行了分析和解构,突出了湿地生态学的特点、重点和难点,强调湿地生态系统的系统性;以湿地的结构、功能、评价、管理和恢复为主要线索,加以重点介绍;同时介绍湿地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原理、研究方法、应用、国内外研究的新进展等[1-2]。结合国内外湿地生态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完善教学大纲中有关内容和课程特点的教学,为课程教案的编写提供理论依据。

3 课程教学方案的重新设计

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已经成为诸多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关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学方案设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根据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建议,可以对教学的具体环节进行改进和修订,从而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3]。

3.1 课程教材的选用

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注重选用适应教学大纲并具有一定先进性的教材,同时还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增加许多科研前沿和社会实践的问题。目前课程组选用的教材为陆健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湿地生态学》,此教材既具有科学严密性,又深入浅出,保证了内容和体系的完整性,又积极吸收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能尽可能完整地、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湿地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概念框架、理论体系、方法论特点和应用领域[4]。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和扩大知识面,课程组还选用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如吕宪国编著的相关教材[5-6]。

3.2 教学过程中经典案例的分析

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应特别突出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从湿地生态学的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理论和生态学应用来规划和设计课程教学方案[7-9]。在教案的设计和编写中引入经典案例的分析可以生动、活泼的揭示湿地生态危机的来源、内在机制和解决办法。如巢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即可作为经典案例进行讲解,由此而引导学生掌握湿地的重要性,湿地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人工湿地的布置方式等。

3.3 教学过程中相关讨论题的设计

课堂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缓解压力,全身心的投入湿地生态学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掌握中。同时课堂讨论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对知识点的理论基础了解更加深入[4]。考虑到学生的不同认知能力,授课教师可以设计出不同类型,不同深度的讨论题目。可以先讨论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出问题, 让学生在逻辑推理过程中寻找答案。

3.4 课后的课程总结

经典案例的分析和课堂讨论均需要进行总结,才可以达到较佳的教学效果,课后的总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肯定和提炼案例分析或课堂讨论中精彩的内容、独到的见解,并找到其中不足的地方,指出改进的方法;强调课程中出现的2~3个重点内容,还可以请学生写出在案例分析或课堂讨论中印象最深的几个,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影响,巩固学生学到的新知识,提高教学效率[7]。教师可以从案例分析或课堂讨论出现的问题因势利导,使学生对知识的难点、重点有系统和全面的理解。

4 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

4.1 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使用

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激发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障教学目标的达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积极、主动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具体环节中去。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就能比较容易达到此目的[4,7]。如讲到影响黄河中下游湿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时,可以结合黄河中上游的水土流失,气候变化和生态恶化等因素,启发学生分析影响黄河中下游湿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就黄河改道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很多学生很难准确的回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古代民谣中“一碗黄河水半碗黄河泥”开始进行分析,突出黄河上游水土流失的生态学意义,让学生了解到黄河上游水土流失造成黄河中下游的河床上升,淤泥堆积,造成的河道阻塞等问题,并由此提示在水往低处流的规律下,黄河下游的水环境变化。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中间穿插讨论得出答案,这样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掌握了灵活学习科学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在轻松、热烈的教学环境下完成课程的教学,既保障了教学质量,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4.2 多种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

湿地生态学是生态学、地理学、生物学及地球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与升华。湿地的形象灵活生动,可以用不同学科的认识方法来概括和定义[4-5]。因此,在湿地生态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更注重多种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内容和过程中的图、文、声像、动画以及活动影像等信息通过多媒体的数字方式来表现,可以给学生留下鲜活,生动的印象,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具有交互性强、科学性强、学习效率高和重复性好的特点,同时,网络上大量湿地知识可以大大丰富教学内容,如通过Google earth 观测地球上的湿地现状,包括著名的南美洲亚马逊流域湿地,北美洲的5大湖区湿地,中国的长江,黄河流域湿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湿地,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湿地。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不同类型湿地如海滨、河流、湖泊、沼泽和人工湿地的感性认识,又可以对不同湿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异质性有全面和系统的了解。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克服教学内容中的空间尺度差异。如在湿地生态系统介绍,湿地微生物的介绍需要利用微观摄影等技术实现,而大型植物群落的介绍往往要通过航空图片乃至卫星图片的方式展现。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可以克服这种空间尺度的差异,可以引导学生由微观向宏观系统全面的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在观看影音资料以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避免学生对湿地知识的单纯表象感知,讨论可以使学生对湿地基本知识和原理有更加深化的认知;双语式教学。湿地(Wetland)本源于西方的研究,本意是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由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m以内的海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英语教学可以给学生更加直接,形象的认知[10]。同时,湿地生态学的教学与国际上湿地生态的研究密不可分,应用英语教学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国际上最新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此外,根据教育部在2001年制订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 4号)文件精神, 高等学校中应使5% ~10%的课程用外语授课。我国湿地生态学研究相对较晚, 但发展较快,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需要吸收世界最新研究成果,多选取国际上研究湿地较有影响力的杂志如《Ecology》和《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等中的经典文章进行外语授课,既培养学生阅读英文专业文献的能力,又实现了促进教学内容与学科研究最先进水平的接轨,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5 结合野外实践的科学考核方式

了解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熟悉程度和运用能力最好的检测方式就是考核,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考核是学生发展的催化剂和加速器,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同时,基于湿地生态学的实践性特点和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需要,在课程的考核过程中,需要改革现行考试方法,以考核技能与能力水平为主,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学习中的科学求实精神和创新精神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核。

5.1 实行教考分离,增加平时考核比重

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确立全面的考试模式,建立试卷库,完善考试考核内容及办法;加强对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及作业的考核;形成平时性考核与期末总结性、鉴定性考试并重。平时性考核是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科学评价,对于判定学生的前期准备;有助于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正确地确定教学目标, 选择教学策略有重要意义。平时性考核可以反馈学生学习成功或失败的信息,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 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总结性考试是对教学目标达到程度的判断,同时也提供教学目标适当性与教学策略有效性的信息;有助于评定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恰当的教学决策。

5.2 加强实践技能和实践能力考核,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建立和健全校外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野外实践和野外实习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培养学生野外观测、分析和动手能力的基础。通过野外实践和野外实习,学生对课本上的抽象概念产生直观的、感性的了解[11-14],有助于学生将书本上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化为直观、理性的实际技能进行掌握。既反映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如学生可以对实践基地的生物数据进行采集、计算及分析, 可以得出该研究区域的物种数量、种群密度、群落结构和生物量大小。通过分析和研究还可以得到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物种优势度指数等的现状及变化情况。

5.3 结合科研项目的科研能力考核

结合授课教学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参与了研究的相关环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引入领域内科研的最新技术和理论[15],从而提升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同时,参与具体的科学研究项目可以提升学生利用科学文化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6 结语

湿地生态学作为一门较新的课程,学科研究发展迅速,学科理论和实践技术不断更新。如何将其教授给学生值得教师们长期、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教师要与时俱进, 结合学科发展的现状,探索出适合课程特点、授课对象的教学方法, 来提高教学质量。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教授湿地生态学课程的教师,本身就得吃透教材、更新自己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实行专课专师,专师专课, 教师只有在一门课程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授课方法进行了教学研究,才能更充分发挥该课程的授课效果。同时,需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专业进修、让新知识、新技能出现在教师的课程教学中,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课程的教学、讨论和学科研究的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和科研创新能力。实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协调一致。将湿地生态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实践技术和科学思维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了理论基础深厚、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专业技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卢杰,郑维列.“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2008(3):52-54.

[2] 章家恩,骆世明.生态学专业“五位一体”建设模式的实践探索[J].生态科学,2012,31(4):467-472.

[3] 黄璞祎,于洪贤.湿地科学专业“鱼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1(4):93-95.

[4] 陆健健.湿地生态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 吕宪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 尹军,崔玉波.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7] 楚光明,宋于洋,王炳举,等.案例教学模式在城市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 (23).

[8] 华常春.环境科学教学中以湿地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探讨[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3):80-83.

[9] 崔娜娜,周申立,李传永.关于湿地生态教育的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6,15(3):69-71.

[10] 郑忠明,陆开宏.“普通生态学”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2):66-68.

[11] 杨持.生态学实验与实习[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9-142.

[12] 李全发,张杰.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3(10):129-130.

[13] 郑惠芳.鱼类生态学的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 sup):31-33.

[14] 徐驰,刘茂松,杨雪姣,等.生态学野外实习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5):158-161.

第2篇:生态修复经典案例范文

一、引言

在中国当今城市化快速推进、铁路建设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城市空间蔓延、铁路电气化或改线及原有工厂废弃的专有铁路运输通道,许多城市产生大量的废弃铁路站场。这些废弃铁路战场失去了原本的交通运输功能且对城市生态环境带来诸多困扰。如何处置这些废弃铁路、发挥其潜在价值是如今许多城市在规划及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景观设计手段便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好途径,通过合理地景观改造,将废弃铁路的再生潜力、历史价值和景观特色与人们的游憩需求相契合,让这些场地焕发生机。铁路是工业进程的见证,将废弃铁路进行景观改造,能积极改善工业开发过度所带来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废弃铁路景观的更新旨在巧妙地利用场地特质,改变原有的荒凉和贫瘠,延续场地的历史记忆。此外,由于场地内的工业污染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净化河流水体、土壤和植被修复、废弃设施的再利用,交通游线设计等都是废弃铁路景观更新的重要内容。改造后的废弃铁路站场景观,作为一种线性开放空间,可以供人们参观、游览、学习、娱乐。因此,废弃铁路景观的更新一方面继承了辉煌的工业文明,是城市记忆的纽带;另一方面,将工业遗迹的改造与现代生活进行整合,不仅改变了场地原本荒凉的外貌,而且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绿色活动空间,给城市交通带来新的契机。这正是铁路的景观改造的意义所在。

二、不同类型的铁路景观改造策略

废旧铁路根据铁路性质不同,与城市距离不同分为很多类型,同一类型的铁路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又有很大的区别。这些废旧铁路在改造过程中,它们的改造倾向就会有所不同,因此我将可能出现的改造情况大致分为五类,但这五类又不是完全孤立的存在,它们会有所交叉,所以在具体问题上很可能出现同时具有多种改造方式的情况。

(一)废弃铁路旅游开发的景观改造策略

我国现存有大量的废弃铁路,其中有一些铁路是因为不再但任运送矿石或木材的任务而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然而很多铁路沿线的风光以及铁路遗留下来的那种韵味却是一种很好的旅游资源,若运用景观设计的手段加以改造,将既有铁路线改造为观光铁路线,则可成为很有特色的旅游项目。相比于置之不理或者蛮横拆除,这样既能吸引游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又能保护当地的历史文脉。

废弃的铁道和训路(Kushiro)观光火车是时下日本城市人休闲观景的上选之地。这段观光火车线在日本的北见相生,是一个1985年废弃的山间小站,后经改造成为以观光火车串联的铁路公园,因为沿线怡人的风光和小火车独特的魅力,至今仍然很受欢迎,前往的游客络绎不绝。

中国目前也有零星的案例,在四川犍为县大山深处的嘉阳矿区,一列蒸汽小火车已不间断地运行了近半个世纪。这处工业革命的绝版景观,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嘉阳小火车”它是目前全世界唯一还在正常运行的客运窄轨蒸汽小火车,有“工业革命的活化石”之称,在全球蒸汽机车几乎绝迹的情况下,显得尤为珍贵。

(二)废旧铁路转型为市郊铁路的景观改造策略

当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中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并行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利用铁路资源参与城市公共交通将是解决市域中小城镇与中心城之间联系、发展卫星城镇、节约投资、盘活铁路存量资产等问题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大都采取发展城市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结合的办法来解决公共交通问题。柏林、巴黎、伦敦、东京、莫斯科等城市都具有发达的城市铁路系统,它们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地铁 13 号线从西直门到北苑向东的一段都是利用铁路走廊沿铁路左侧修建的,向南一直到柳芳段是利用铁路的望和支线。在拆除废弃铁路的同时开建地铁线路,可节省大量的拆迁费用。根据昆明市枢纽米轨铁路改造为市郊铁路的相关规划研究,通过将既有米轨改造为市郊铁路,并与国铁系统建立必要的联系,不仅能承担昆明市主城的市内交通,还可以解决昆明市主城与呈贡新城的交通,且市郊列车可通过枢纽铁路南环线运行,解决昆明市主城、呈贡新城和环滇池城镇群的轨道交通,对昆明市发展规划“一湖四片”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基于废弃铁路站场区域的景观改造策略

随着城市的更新,很多废弃的铁路站场亟待处理,相比于将这些土地推平后用作各类城市建设用地,将其通过景观改造成为城市公园有其自身的优势。因为废弃铁路景观往往是区域内乃至一个城市中景观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不断与其他景观要素竞争、融合,最终能引导或限制城市的生长和变迁。这也是反规划理论的一种体现,在城市开放空间紧缺的今天,废弃的铁路站场区域无意间为城市保留了一种以线性空间为主兼有面状空间的土地,将这些区域改造为绿地,将会以最低的成本赚的最高的收益。

世界范围内有大量的废弃铁路站场改造为绿地的案例,但大多数类似于巴黎绿荫步道那样,完全失去了铁路的痕迹。它将旧有铁轨完全覆盖,绿意盎然的步道使人感受不到自己是步行于废弃铁轨之上。而高线公园则并没有这么做,它在改造过程中处处体现文脉主义,注重对于铁路历史遗迹的保护,但同时又不是传统文物式的保护,这使得它成为一个经典的案例,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在中国,由于体制问题,政府需要在铁路的景观改造问题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厦门政府就在这方面做得不错。2011年,厦门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市区内一段长4.5公里的老铁路适度改造和精心雕琢,把它建设成一条供市民娱乐休闲、健身,并串联周边景点、步道的带状公园,打造成一张品味厦门、体验自然的城市新名片。

(四)废弃铁路站场改造为绿道的景观改造策略

废弃铁路因具有丰富的生态游憩性及历史文化性,具备绿道的线性及延续性特征,以上三种绿道形式对废弃铁路的改造来说均有共通之处。因此,废弃铁路在改造利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功能特征,借鉴绿道的类型特征,使改造后的废弃铁路成为当地绿道网络建设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此外,废弃铁路得到改造与利用,不仅节约了国家资源,还能带来一定的生态效应。由废弃铁路的特征来说,其改造后应属于生态、游憩和历史文化三者相互渗透的绿道形式。因此,在其改造与再利用过程中应从宏观生态系统出发,将其纳入到整个城市的绿道网络系统中,充分发挥其线性空间的连接廊道的作用。

考虑到中国现状,发展像美国这样的大范围绿道短期内还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在城市及近郊区进行这种改造是可行且很有意义的。例如承德贯穿城中心的一段废弃铁路就具有改造为绿道的潜力。这段废弃铁路以前是由承德站引出,跨越武烈河之后通向电厂的铁路线,后来电厂搬迁之后这段铁路废弃,铁轨被拆除,但路基还基本保留,除了路口处的桥梁被拆除,整段铁路基本保持完整性。现在这段区域已经布满了次生植被,而且被市民用作步行通道,尤其是武烈河大桥成为沟通两岸居民的便捷步道。在这个背景下,只要进一步地将这段铁路走廊加以景观改造,就能成为一条城市绿道。而且通过这段绿道的串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布局,建立城市慢行系统,对于承德这样一座旅游城市来讲十分适宜。

(五)具有历史及旅游价值的铁路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的景观改造策略

废弃铁路站场见证了地区和城市的发展、变迁,以及自然演替和文化演进,承接过去和未来,体现了很强的时空连续性。所以,废弃铁路站场承载了人类对工业发展的珍贵记忆,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但是文物保护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很多老站作为文物保护单位虽然被保护起来,但是属于孤立的保护,只是没有拆除而已,不仅没有实现文物保护的社会价值,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对城市发展的拖后腿。例如南京的浦口火车站,它位于南京长江北岸,又称南京北站,现在已经废弃。浦口火车站旧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它的文物保护就是一种缺乏景观考虑的保护,现在的浦口站荒芜人烟,虽然保留了原有的建筑,但是并没有通过景观改造将其变为一处能够供游人参观游览的景点,这种文物保护过过程是没有生命力的。

倘若在文物保护过程中能够注重景观的作用,将站房、站台、站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景观改造,营造出老站当年的氛围,这样它将不仅是一个文物保护单位,更是一个公共开放空间和旅游景点。市民们会来这里休憩、游玩、留影,感受那种老站带给我们的穿越时空的感受,这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文物保护,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文物保护。

三、总结

第3篇:生态修复经典案例范文

【关键字】生态设计;道路规划;城市道路设计

1 生态学与生态设计

1.1 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很广泛,从个体的分子一直到整个庞大的生物圈,生物学家把它分为:个体、种群、群落、系统这四个层次。

1.2 生态学的分支

生态学可以划分为五个分支:

1.2.1 按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划分为:个体、种群、群落、系统。

1.2.2 按研究对象的生物分层划分:如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昆虫生态学。另外还有独立的人类生态学。

1.2.3 按栖息地划分:如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湿地生态学和陆地生态学。

1.2.4 按交叉的学科划分: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进化生态学,行为生态学等。

1.2.5 按应用领域划分:农业生态学,农田生态学,生态工程学,土地生态学,生态工程学,城市生态学等。

1.3 生态学的发展

生态学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存在于自然科学这片广阔天地中的,在20世纪50年代,生态学逐渐与数学,物理学,哲学,建筑学等相互联系,带来了全所未有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发展进步很快,城市的发展等都对环境造成了新的威胁。人们对生物地化的干扰在不断增强,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怎样才能解决人口增多,资源有限,环境破坏的影响。于是传统的生态学逐步迈向现代生态学。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1970年,该组织又制定了人与生物圈这个举世闻名的计划,在此之后《人类环境宣言》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只有一个地球”、“全球熄灯一小时”等思想理论和活动的提出说明,生态学已经是当今社会的前沿学科,生态学正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随之而来的是生态学全方位的发展,一些生态管理,生态设计,生态工程也就应运而生。

1.4 关于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也称绿色设计或生命周期设计或环境设计,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之中,从而帮助确定设计的决策方向。生态设计体现了人们对于生命本能以及大自然的渴求,它摒弃了盲目追求高技术的设计方法,强调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设计要求在产品开发的所有阶段均考虑环境因素,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终引导产生一个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系统。

生态设计具有广义性和普适性的特征,渗透在城市总体布局,街区设计和建筑设计等不同的层面。生态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进行的一项设计,因为只有具备生态设计的理念,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同时生态设计强调人人都是设计师,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表现。生态设计也是一个不断使活动更加生态化的过程,生态化包括:生态环境的保护补偿和修复,节约资源或是使资源循环再生,减少碳排放,减少工业三废的排放等。

2 有关城市道路的内容

生态设计在城市道路的设计和管理方面有很巨大的作用。

首先在城市道路的设计方面:国家颁布的道路设计规则对1.道路通行能力(道路横断,平面与纵断面设计;道路与道路交叉;道路与铁路交叉;路基设计;柔性路面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2.道路排水能力;3道路绿化程度这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

除了道路设计以外,道路管理也包含许多生态设计内容。根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总则》第十三条中规定:经批准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的,不得损坏城市道路;占用期满后,应当及时清理占用现场,恢复城市道路原状;损坏城市道路的,应当修复或者给予赔偿。第三十三条中提到:因工程建设需要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持城市规划部门批准签发的文件和有关设计文件,到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审批手续,方可按照规定挖掘。

通过对城市道路设计规则和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生态设计,生态理念已经深入到道路设计和道路管理这两个领域。其中,道路的设计和选择要遵守规划部门提供的建筑项目选址意见,其中会包含:比如城市道路中心线、城市道路红线、路滑控制线、用地界线、建筑控制线等控制线的规定。设计者和城市道路专家必须设计符合规定的城市道路的要求。

3 生态设计在城市道路上的应用

生态设计在城市道路上,特别是在道路绿地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道路绿地是指:道路及广场营地范围以内的可以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是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它包括了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以及路侧绿带。为了发挥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避免绿化影响交通,保持绿化植物的生存环境,城市的道路生态设计应该遵循下列几项原则:

3.1 道路绿化应该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相结合。不得土壤。

3.2 道路绿化应该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

3.3 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的统筹安排,并应该保证树木有需要的立地条件和生长空间。

3.4 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且符合植物相伴生长的生态习性,不适宜绿化的土壤,应该改善土壤进行绿化。

3.5 修建道路时候,应该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和名贵古木。

3.6 道路绿地应该有灌溉装置设施,道路绿地的坡向。坡度应该符合排水要求并与城市排水系统结合,防止绿地积水或是水土流失。

3.7 道路绿化应该远近结合。也就是不要一部分绿化建设很好,但是一部分土地荒芜。还应该具备长远眼光。

我们举个例子来分析一下:世界上绿化程度最好的首都是波兰的首都华沙,市内绿树成行,草坪相连有公园65座,绿地达到1.26万公顷,华沙的城市道路绿地广阔,而且灌溉和排水技术都很先进。即使是在城市的最中心繁华地区,道路两旁依然景色优美,风光旖旎。这不仅仅改善了城市的面貌,还能有效的吸收汽车尾气和其他一些有害气体,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国内方面,河南省焦作市在2008年对人民东路进行了生态的规划。焦作市运用丰富的植物元素与人工造景手法,充分考虑植物层次、色彩等各项特性,结合植物生长变化创造出线性四维空间;中央分车带一改以往单一规则式种植,运用规则与自然相结合、灌木与乔木相搭配的种植方式,以300米为一个单位形成线性景观序列;在人行道一侧的绿化带,则着重体现物种多样性及植物的层次变化,体现景观多样性,运用各具特色的花灌木与地被组合成为一条绚丽斑斓的花带,其上方栽植行道树,营造出人行树荫下、花草随行间的城市新景观。

通过对城市道路绿化方面的规定,生态设计正在发挥着它巨大的作用,人们不断为改善城市环境努力着,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会生活在美丽的生态城市中,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的美好!

参考文献:

[1]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栗德祥,生态设计之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第4篇:生态修复经典案例范文

土地资源自身的特性———有限性与需求无限增长性决定了我国城镇发展与土地需求不足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将是保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需求之间平衡的重要措施。我国土地资源正由过去的粗放式开发利用过渡到可持续式、循环式、集约式的开发利用。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探索高效、可持续的土地开发利用方式,探索城镇化发展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平衡点。

关键词:

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城镇化;可持续

随着人口增长,我国农村逐渐城镇化,用于城镇建设的原有优质农田越来越多,种粮和城镇建设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解决我国由人口增长对土地可利用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的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何通过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来满足我国对土地和粮食的基本要求,已经成为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1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世界性命题,尤其体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土地资源供应不足与经济发展需求逐渐赠涨这一难以协调的矛盾中,这一矛盾将会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进一步激化。我国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三,耕地面积排名世界第四,但由于我国人口密度大,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土地面积0.72hm2,人均耕地仅0.09hm2,是世界人均耕地(0.037hm2)的1/4,人均占有量极低[1]。由于我国社会发展前期未认识到土地资源利用与土地需求之前存在的矛盾,造成粗放化、无序性、缺乏科学性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目前,我国土地由于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化盐渍化、草场退化以及土地污染等,造成土地资源总体质量下降,使得可利用土地进一步减少。

1.2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楼市开发、工业区建设,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失控和耕地过度用于城镇化建设等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耕地面积减少过快。煤矿等工业给我国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土地带来了“三废”污染,据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5[2],这部分污染场地由于修复费用高、技术难以推广,污染场地的修复成为当下环境污染中最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

2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现状

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很多学者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现阶段主要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集约性、循环性层面进行研究,多从土地开发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如何保持平衡这个根本点出发。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早在1900年就已在国际上提出,研究内容主要为可持续利用规划和管理、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可持续利用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者最早从技术角度、政策角度、社会—经济—环境角度对可持续利用规划和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如张雪靓等[3]对淮海平原的耕地分布进行研究,表明淮海平原高利用地下水增加耕地的利用强度的这种高投入高集约耕地利用方式不可持续,对地下水位影响较大,造成地下水危机。随后,为了更加规范地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评判,学者开始研究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三大方面进行可持续评价,目前对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为系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同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古丽齐克热等[4]从这三大方面建立了适宜其所选案例的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评价。

3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展望

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研究主要有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集约利用和循环利用三大类研究,研究内容多集中在其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影响因素、土地使用管理以及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的途径等方面。城镇化发展必将会占用农村现有耕地,关于城镇化与农村耕地之间的可持续利用、循环利用已有部分研究,但关于这两者之间关系的动态分析、定量分析将研究较少。工业发展造成的污染土地再利用的研究还停留在治理方法探索阶段,如何有效治理现有污染土地实现再利用和如何平衡污染土地治理成本和土地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博弈将是今后需长久研究的课题。偏远地区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是未来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难题。此外,如何规划发展新型城镇,使其对耕地的利用更加合理高效、可持续也是未来研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嘉璽瑄.我国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博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2]陈能场,陈彦鸿.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面积到底有多大[J].中外书摘:经典版,2014(6):29.

第5篇:生态修复经典案例范文

关键词:道路;桥梁;建筑学;初探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107

1 国内外道路桥梁建筑学研究综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

在道路桥梁景观设计方面,国外对此的研究较早。美国的景观设计着手重心在于剖析直线路途和安全设想、景观美学和环境维护的关连,并在设计中开始使用这类削减对原有地貌破损的理论思想。其公路方面的景观设计主要是基于公路线形和地形,结合风景名胜区的实地调查,使用线性模型对公路方案进行线性空间的美化优化,并且使用了透视图法来观察、衡量拟定建设的道路与周围自然景物的配合程度。为了更好的研究完善公路景观设计,除了泡沫板模型和专门用于自定义的模型,还加入使用了人工透视光学投影原理。目前,动态连续透视法和全景透视法是目前公路设计方案中线形设计和几何设计的重要试验方法。

在高速公路环境设计中,德国在生态护卫,养护治理,种植计划等方面都留下了不少的珍贵体验,并为大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美国博士w ・杜尔学者的想法是让高速公路和景观两者的整体设计相互配合,并对其周边生态环境的破损率降到最小值。

日本成立了“全国SF绿色法律协会”,在公路设计方面,编制了“景观设计”系列章节,据了解,日本国家的公路绿化工程经常是配合边坡综合整治一起进行的,概括了完整的一系列边坡绿化的工程方法和技术要领。在名神高速公路的设计中,德国的建议被日本的Toure博士采用,融入景观设计,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反映了当地的文化景色,而且具有时代感和和谐感,具有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自然美。

加拿大等国在公路建设别重视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比方说在公路建设中遭遇湿地等环境问题,常会选用根据公路建O中所占湿地面积的数目,必在邻近地带抵偿同等数目或更多数目的湿地面积的方案,以确保该湿地生态功能不受公路建设的影响,并采取各种措施,来鼓励公路企业或社会团体作出一些贡献,把以示表彰并写有单位名称的公示牌建立在有贡献的公路边。

法国也十分重视公路建设和生态维护,并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把取土场巧妙的转变为两个生物栖息地,使其成为尊敬自然环境的经典之作,并获得"RUBANVERT”奖。

1.2 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高速公路所关联的环境设计相当一段时间内停留在对安全、功能以及经济的考量上,景观设计只是植树种草,仅此而已。近年来,随着国外景观设计的发展,它已由普通绿化发展到景观格局,咱们的环境设计也渐渐重视公路绿化的整体性生态学功能、交通附属设施功能、景观美化功能等的联合,与自然熔于一炉。但由于起步阶段还存在文化关注和生态渗透不足。从研究内容来看,现有公路景观或仅限于植树种草,忽视其文化特征,或注重景观的视觉效果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华中科技大学的《孝襄高速公路景观生态工程研究》,其研究内容着重沿线综合环境的改善及生态环境、人文生活元素的保护,在不影响公路基本运输职能的情况下,构建具有一定社会、文化、民俗意义的制度体系。特别是高速公路雕塑景观的研究,解决了现有的高速公路雕塑景观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孝襄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区位下位置、色彩、内容及形式的设计指引原则。相对于现有设计成果,本课题设计思路具更系统、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其设计过程对于其他高速公路雕塑景观设计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此外,它的设计理念相当重视景观生态体系被生态因素所带来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很多高速公路都是在工程主要体系确定后再进行环境修复和景观设计,它是一种被动的工程修复措施。而该研究经过对高速公路建造过程当中生态因素的剖析和探究,将生态修复与工程设计与景观设计相结合,选取生态方法达到环境系统主动修复效果。再次从研究手段上,他们选取的利用视景仿真技术来建立景观方案评价系统的思路大大提高了景观方案评价的直观性和科学性。选取普通的PC机而非采用工作站作为工作平台,选择常见的CAD设计图纸而非卫星航拍图作为源数据,建模过程简单方便且不影响建模的精度。

由此可见道路桥梁的美学和景观研究已经历了一个长的时期,是时候该建立道路桥梁建筑学学科体系了。

2 道路桥梁的建筑学设计实践

2.1 道路桥梁建筑线形学

2.1.1 平面线形要素

平面线形由直线和曲线组成。两点之间直线线段最短,直线的特点是里程短、乘坐平稳舒适、视距较好、营运经济节能。汽车动力学要求直线不能过短,短线易形成"断背曲线”,不利于道路行车。作为一个结果,最短的直线长度不小于6倍的距离相同的曲线,曲线是不小于2倍的速度之间的距离,是中国的“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要求。然而,从驾驶员的生理方面和道路的美学方面都要求线不能太长,长线不仅会产生单调的景观,并且在车高速行驶下,会使司机产生嗜睡,引起“隧洞视”视觉效果,对道路交通安全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我国在设计道路上不采纳较长直线也是很有必要。所以道路中最长直线的长度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或车速距离的20倍。

圆曲线是道路中最常用的一种线形,但曲率变化及其与客运专线的结合,与车辆的离心力动力驱动轨迹不完全适应。所以,在直线和圆曲线间添加一条用于缓和的弧线,用于让汽车能够平稳过度,更能补充其线形美观。在我国,选用回旋曲线当作缓和曲线,回旋曲线的最大特点是转弯半径在线上任意点是随曲线长度变化的。

2.1.2 纵面线形要素

纵面线形应适应地形条件,设计为连续、平滑的线形,应避免频繁的起伏出现在短距离内,避免行车全程中看不见中间的直线凹槽,所以应使用大半径竖曲线,小坡度,避免边坡组合中的长坡大坡度。设计曲线半径、坡度和坡长合适合理的纵面线形,以满通安全、舒适和道路美观的要求。

2.1.3 横断面线形要素

由马路边分隔的路、车道和中心地带,肩部就叫道路横断面。车道是特意为车辆提供行驶道路的部分。根据中国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可知:就车辆速度来看,当车辆速度为20km/h的车道宽度应设计为3m;当车辆速度为120km/h的车道宽度应设计为3.75m;行车带两侧还应设置0.5~0.75m的路缘带;在有设置条件的道路上,例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中央分隔带的作用一是能分隔对向车辆行驶,防止行车干扰,让驾驶员很有安全感,二是依据研究得出:当中央分隔带的宽度达到12.2米时,就能够减弱车前灯眩目、噪声和气浪的干扰,当宽度达到18米时,中央分隔带就能形成很美的景观。路肩是道路沿线的道路安全设施的用地,能支撑路面,并能提供位置给临时停车的车辆,绿化土路肩对景观环境也是一种锦上添花。

2.1.4 线形要素的组合

在满足汽车行驶动力学的前提下,思考如何满足心理方面和视觉方面的舒适、连续及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的方案就称为线形因素组合设计方案。各线形要素的最好组合:一是平、纵线形组合应该在视觉感官上能很好地引领司机的视野,并维护视线的不间断性;二是平面、垂直面的对准技术指标应平衡尺寸,使线条在心理上、视觉上平衡;三是平曲线与竖曲线要彼此吻合,且前者应该长于竖后者。

一个优秀的线形组合不仅具有优美的美学效果,而且能增加了车辆的安全性。相反,在设计时要避免以下的组合:一是凸竖曲线和底底的竖曲线,不得插入小半径的曲线,而不能与曲线的拐点相反;二是直线上的纵剖面应避免靠近,远看中间的直槽,应采用大半径竖曲线,避免大坡度,直线不能插入短竖曲线;三是缓和曲线不应和小半径竖曲线彼此堆叠。

2.2 道路桥梁环境与景观学

2.2.1 道路桥梁建筑美学

在道路、沿线立交、隧道、桥梁和人工建造物,以及道路规划设计通过形成区域文化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后的绿化、景观和环境保护是道路环境保护设计中的道路环境和景观设计;在道路环境O计中运用环境科学技术美学原理,适应自然环境的发展,开创出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环境。

道路环境与景观设计的特点应结合自然环境、道路结构、经济条件、接触运动特征、视觉思维和心理效果,运用景观与绿化设计,适应性强,建造一组与自然景观相容的建筑物。不仅能使机动车自由行驶,还能满足司乘人员的视觉和生理需要;它不仅有利于沿线自然风光的优美开发和自然景观的覆盖,而且更适宜于道路建设环境和周边自然景观,使人文景观良好整合,营造一个安静、干净、优美的环境,让道路变成一种艺术景观,成为一个华丽、宏伟的沿线公园。

2.2.2 道路桥梁环境学

环境设计应立足道路绿化,以达到防治污染,水土保持的目的。根据其功能可分为绿化环保设计和改善绿化设计两大类。

(1)保护环境绿化设计。绿化的环保设计大多是通过绿化种植来减少噪音、减少扬尘、水土保持和稳定边坡。在刮风下雪的地区公路沿线,种植防护林;在经过有学校、医院、疗养院、居民区的道路沿线,种植绿色植物以防噪、防气体污染;还要在路基弃土场,绝缘堆坡体等地带进行绿化,提高水土保持的稳定性。

(2)改善环境绿化设计。通过进行绿化种植来改良视觉环境,促进出行安全性是改善环境绿化的重点设计目标。在小半径的竖曲线的顶部,水平线的曲线向左转动,将水平曲线中的树或树排成一行,作为车辆行驶标志;在隧道洞口的外端,种植大树作为光影适应种植,使驾驶者驶出隧道后更好适应光线的急剧变化;分离区之间,主线和辅道或平行的路之间,种植灌木用于在夜间的防眩栽植,使驾驶者不受对向车流的灯光影响;在道路或立交出口端的低路堤和无围栏,种植宽度密集的灌木或小树作为缓冲种植;当景观沿线,缺乏变化的地形,这是很难确定位置的网站,它是适当的植物树木前进的道路上,形成一个明确的植被鉴定,设施的位置,作为标识种植;至于对于任何有碍于视觉景观的建筑物,最好种植中低树木来进行遮蔽。

(3)道路桥梁景观学。道路景观,包括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各种建筑、公园、宝塔、寺庙属于文化景观;江河、草原、湖海、大川、高山、森林等属自然景观。道路景观设计的界说是指道路线形和道路构造物有雅观的造型并且能与周围环境相和谐统一,形成美观的画面,进而创造一个景观优美,出行安全、舒适,便捷、经济,并且能保护道路沿线动植物生态系统稳定的道路环境。

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是确保司机的可视性要求,建立一个区域性的视觉系统,让司机可以预测接下来的道路方向和道路情况;道路设计要与自然景物相互配合,把设计的道路及其设施都纳入到景观范围内,显示出区域美感,打消自然景观中的各类阻碍,让道路景观的全部组成部分,形成即统一而又有特色的建筑群体;保障使用者的道路功能、美观及便捷经济与心理视觉的统一性。

道路景观设计的方法是将景观设计部分按照道路工程划分,结合区域环境或行政区划,实现点、线、面、整体的协调;应使道路路线平、纵、横截面合理组合,确保道路的线条流畅、视野开阔;还应考虑充分利用栽植绿色植被和人工建筑来补偿,改善景观沿路段的区域环境,使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道路及道路上的互通式立交、桥梁、隧道、管理设施和服务区等作为不同景点,策画时应把握线路的线形条件与架构物线条的相互配合,把握比例,形成韵律,注意对称,运用色彩。道路路线线形应以曲线为基础,保持连续性均衡性;在道路的起点上,大的建筑结构,建筑的末端,应注意形状和色彩,防止视觉障碍;道路侧有对视觉产生冲击的场所时,应该采取工程措施或进行绿化对其加以遮蔽或改良。

3 道路桥梁建筑学案例分析

京珠高速公路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大型公路工程的美学整体设计,并且,长江公路大桥在设计中占主导地位,影响了京珠高速公路沿线的美学景观,而它也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在未来的武汉市形成一个新的文化景观。这就是一个道路桥梁建筑学的典型案例。

3.1 从整体考虑美学设计

北京―珠海高速公路的重点工程是武汉军山长江公路大桥。为了保证美观设计的效果,有必要从整体感出发,合理设计和布置,使其方案清晰化。在北京-珠海高速公路美学设计的总体定位上,军山公路桥梁是美学设计的重点。

3.2 桥梁工程与美学设计相结合

美学设计是一个领先的设计,在项目实施前,桥梁就应该设计出一定的形象效果,并在建设的同时实施设计,以确保最终的审美效果。

3.3 突出美学特色,美化大桥设计

根据桥梁美学设计的特点,重点突出了斜拉桥的特色,展现出武汉军山长江公路大桥雄健刚劲的风貌,显现出大桥高耸优美的形象,体现湖北中部崛起,奋发图强的精神。

3.4 美学设计使景观与环境互相协调

在武汉军山长江公路大桥的美学设计中,不仅处理好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关系,让大桥的整体形象和周边自然环境相配合,更构成了长江上又一个崭新的人文景观。

3.5 美学设计标准适中,功能齐全,经济适用

道路桥梁的美学设计应该结合其功能性和适用性,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适中的景观工程标准,并应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实施其美学的可行性,在提高路桥造价的基础上,实现最佳景观。

4 结论

在现代道路建设与桥梁建设中,道路和桥梁的设计仅满通功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兼顾人们的视觉需求,展现城市的风采特色,传播人类的文化积淀,也充分体现了对现代美学设计、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诉求表达。建设道路桥梁建筑学学科,就是完善道路桥梁的学科与建设体系,以建筑学、建筑美学、环境生态学、景观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结构设计原理为基础,把道路桥梁的建筑结构、建筑功能、建筑材料和建筑形象在设计和建设之中紧密的结合起来,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二十一世纪,通过研究道路桥梁建筑学,在道路、桥梁结构中势必会格外注意建筑艺术的造型,看重景观的设计和道路桥梁的美学理念,侧重生态环境的维护,要达到环境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完美融合。在二十世纪桥梁建设的发展基础上,描绘出二十一世o宏大壮丽的新蓝图,道路桥梁建设技术必将会取得更新、更大、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秋环.我国桥梁景观设计发展的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4(19):360.

[2]陆蓉,何fp.道路桥梁景观与环境和谐评价体系研究[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4(01):021.

[3]刘朝晖.公路环境与景观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第6篇:生态修复经典案例范文

“毒地”潜伏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艾青《我爱这土地》里的经典诗句。由此可见,国人对土地是多么的重视和热爱。正因如此,“毒地”二字每见报端,总会挑动公众敏感的神经。

常州外国语学校因为教学水平高,是当地不少家长择校的首选。但去年底以来,这所学校成了很多学生和家长的噩梦。很多在校学生不断出现不良反应和疾病,有493人出现皮炎、湿疹、支气管炎、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异常症状,个别还被查出了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经检测,该校区地下水、空气均检出污染物。家长怀疑与一路之隔的化工厂污染土地有关,三家化工厂陆续搬离后,当地政府准备将这块地在环境修复后用于商业开发。一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指出,这片地块土壤、地下水污染物超标严重,最严重的氯苯在地下水中的浓度超标近10万倍。一时间,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土地污染事件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事件持续发酵,相关政府部门不断发声,医疗卫生专家组也分析了909人的就诊体检资料。通报显示,甲状腺结节247人,成因不明;浅表淋巴结肿大35人……这些数据说明不了什么,很多人看后仍是一头雾水。不过,该事件确将“毒地”一词拉进了公众的视野之中。

什么是“毒地”?它是怎么产生的?其实,所谓“毒地”就是指会危害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的地块。一般是因为从事生产、贮存、堆放过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因其迁移、突发事故等造成的。据国内专家介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住房需求持续提升,很多占据市区优越位置的劣势工业企业,纷纷通过易地、搬迁改造退出繁华地段,而遗留场地往往会被再开发利用。然而,就是因为从事生产、贮存、堆放过有毒有害物质,这些遗留场地在二次利用中潜藏极大风险,遗留的大量毒地亦随之被暴露于城市的阳光之下。

“毒地”之祸

事实上,常州“毒地”事件并非个案,在该话题引爆之前,类似的城市“毒地”问题也曾短暂热过几次。而随着近年来土地开发建设加速,此类事件更是呈上升趋势。

2004年,在北京宋家庄地铁站施工过程中,3名工人在地下作业时中毒,被送至医院,其中症状最重的一人接受了高压氧舱治疗。出事地点是一家农药厂的原址,尽管已搬离多年,但仍有部分有毒有害气体遗留在地下。

2006年,江苏苏州市一化工企业搬迁后,留下了20亩污染土地,筑路工人挖土翻起有毒土壤时昏迷。

2007年,武汉滨江的一处住宅开发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接触到深层土壤后,有工人陆续出现头晕和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由于不知实情,继续作业,最后数名中毒工人被送往医院紧急救治……以上案例只是近些年涌现出的城市“毒地”事件中的冰山一角。

公众举报、媒体曝光,让一些潜伏的“毒地”浮出水面。然而,还有多少未知“毒地”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专家表示,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逐渐出现了大量被污染的土地。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引起充分的警惕。实际上,土壤污染物释放不易察觉过程漫长,一旦土壤“中毒”,其毒性释放将长达几年至数十年。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将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这意味着人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患上恶性疾病。轻则出现呕吐、昏迷等症状,重则致癌、致肾衰竭等。

“解毒”药方

正如专家介绍,对于土地污染后果的严重性,目前存在一定的“公众意识缺失”。其实,从近些年城市中逐渐曝出的“毒地”事件来看,污染物来源主要是重金属、电子废弃物、石化有机污染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而被污染后的土壤,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那么,作为普通民众,面对这些潜伏的“毒地”,我们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本刊医学顾问、第302医院病理诊断与研究中心主任赵景民建议,防护需要对症下药。

土地污染容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或水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危害到人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避免饮用地下水和受到地下水污染的食物。

第7篇:生态修复经典案例范文

自明治维新(1868年)以来,日本建筑受西方工业文明成果冲击,其建筑技术及形式的演化,与同在远东地区的上海近代建筑中的西洋建筑形成情况相比较,进程相似――均较多引进当时西方先进技术和经典样式,洋为己用,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折衷和演化。本文将这类建于明治维新以来的西洋式历史建筑,简称为“近代建筑”。此类建筑,在日本多集中兴建于当年城市、港口的经济繁华地带,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其建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矛盾尤为突出。近年来,出现一批强调保护理念、技术工艺先进、设计构思大胆的兼顾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工程实例。本次考察现根据在保护利用中对近代建筑的干预程度的不同,对以下两种情况分别概述:

(1)日本近代建筑“本体”的保护利用。

(2)日本近代建筑的“改扩建”及可持续利用。

日本近代建筑本体的保护利用

这一类型的日本近代建筑强调对历史建筑“本体”的保护利用,总体来说,遵循着“尊重历史、兼顾利用”的原则。本次重点考察了广岛和平原爆点、神户北野异入馆街、横滨红砖仓库、以及东京国立新美术馆别馆等案例。上述案例以对近代建筑本体进行保护、修缮为重点,有的内部功能维持原样,有的做了更新,注重所植入的新要素与近代建筑本体的可识别性与原真性(表1)。

1 广岛:和平原爆点遗迹保护(表2)

广岛平和公园,坐落于原爆点南侧所对应的本川-元安川之间的三角形地块之中,由原爆点、原爆死役者慰灵碑、平和纪念资料馆等若干个遗址、雕塑、纪念建筑组成纪念序列(图1、3)。原爆点原建筑为广岛县物产陈列馆,坐落于广岛县元安川畔、相生桥东侧,是一座中央穹顶高5层、两翼4层的中轴对称建筑,有一个内庭院(图2)。1945年二战期间,世界首枚原子弹由美军投至广岛,原爆点就在该建筑西北方向160m处的空中。爆炸中,该建筑屋顶、所有楼板以及1层以上墙体几乎全被摧毁。而5层顶部的穹顶金属骨架则残留下来。战后,因其建筑残骸、屋顶穹顶钢骨形态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被作为原爆纪念地而留存(图4)。此后,该建筑又历经2次修缮,作为战争遗址得以保护,最大限度地维持原状,体现其战争遗迹的特殊性与纪念性。

原爆点单体保护修缮理念与要点:①扩大范围作战争遗址环境及建筑的整体保护:总体设以平和公园为核心的含周边共42.7hm2的缓冲地带,在平和公园内设定0.4hm2的世界遗产区域和以此为中心的史迹。在此区域内的建筑配置、墙面材料、色彩、广告设置、景观要素等,均有相应要求。②原爆点附近立碑纪念建设者人员殉职处,营造了肃穆的战争遗址公园氛围(图5)。③照片测量记录:利用照片测量方式,用近400张照片记录并测量建筑现状。④加固残存墙体:第一次修缮的最大难题是正面入口左侧墙壁的扶正纠偏。两次修缮先后设置了钢结构加固措施,以避免横向震动。并对墙面进行树脂注入补强以及钢骨架修复等工作(图6)。⑤展示教育:在纪念馆内陈列战争及爆炸多种证物、及原爆点区域原爆前后沙盘模型等,并出售介绍原爆点建筑复原修缮的图册。

2 神户北野异人馆街:萌黄之馆、风见鸡之馆(表3)

自1868年兵库开港以来,神户市山手地区周边一带逐渐成为外国人居留地和日本海外贸易的窗口。现存北野地区异人馆街是日本明治中期兴建的西洋住宅的典型案例,在历经二战破坏、战后重建、过度利用以及个案迁移保护之变迁后,自1978年起,依据《文化财保护法》被选定为“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遵循“整修”、“修景”两大原则,确保整体街区风貌和绿化景观的保护与延续(图7)。

作为神户北野地区异人馆街中最具代表的两幢建筑,反映着独特的异域风情与建造文化――萌黄之馆是两层木结构,木板墙建筑,风见鸡之馆是砖瓦外墙建筑。其保护修复工作,充分尊重建筑的原始历史信息、原使用功能甚至原业主信息,并真实再现了外观风貌、色彩与室内特色装饰及场景(图8~11)。

保护复原理念与要点:①全面整治,恢复历史风貌,保持原真性:重点修缮并恢复建筑原有外观风貌与原有色彩,其中,萌黄之馆外檐色彩复原为初始的淡绿色。同时,整治完善排水沟及防水设施,保护外墙及地基等。②保护室内特色:全面保护建筑室内格局、特色装饰及陈设,如顶棚、侧墙装饰线脚,壁炉,木楼梯、木护壁、木地板、门窗以及家具等均得到妥善保护与修复。③忠实记录并保留历史建筑损坏过程的特殊状态:如原样保留风见鸡之馆的砖砌烟囱在地震中被震倒在庭院泥地中的状态,旁立牌纪念(图12)。④保留原设施设备、新增必要设备:完整保护室内原有特色吊灯、壁灯,原样保留原有卫浴设施做展示用,萌黄之馆另在庭院内新增加厕所供观众使用,并铺石板。还新增空调设施,室外机隐蔽搁置于院内。风见鸡之馆的消防、报警、广播设施集中设置,小型高效。⑤历史场景再现:还原展示建筑原有历史信息,如陈列屋主原有照片、按原室内陈设格局重新摆设家具等,并出售原设计明信片、相应物品等,将陈列博物馆浓郁的历史文化信息传递给公众(图13-15、17、18)。

3 横滨:红砖仓库1号馆、2号馆(表4)

明治末年兴建的横滨港区二幢红砖仓库,长约150m,内设推拉防火钢门,代表当时最先进技术水平,为日本的模范仓库。1923年9月1日关东大地震后,1号馆部分损毁,之后对1号馆进行缩短长度及补修工程,从此形成了短1号馆和长2号馆。二战后至1956年红砖仓库被美军接管,1989年停用。1992年2月该建筑进行基础、外墙修缮,构造补强等,2002年4月作为新的文化商业设施,重获新生,现在是横滨港富有历史特色的新商业文化旅游场所(图16)。

保护利用理念与要点:其清水红砖外立面的完整保护修复,细部构造及构件的保留等凸显历史原真性;而新添要素及修复、加固措施具有可识别性。新商业文化功能的植入,使老建筑焕发新生,并重新融入都市生活之中(图19、20)。

(1)、兴建公园,重塑总体环境,妥善保留历史场所信息:红砖仓库1号馆、2号馆坐落于横滨港今红砖公园内,环绕建筑的是大片草坪与铺地,公园内经整治后再无其他建筑,从很远处就可完整欣赏建筑风貌。公园广场上现保留原有铁轨痕迹及明治时期的石块路原样,此外,铁桥及船坞等当年的地标建筑物也被完整保护修复(图21)。

(2)维持历史建筑外观风貌,注重原真性与可识别性:修缮后基本维持了关东大地震后1号馆短、2号馆长的体量现状和原建筑外观,未作体量补足与过多干预。同时,在1号馆朝向海港的方

向贴建钢结构2层观景敞廊,在1、2号馆平行的长边分别扩建有1层玻璃围护结构茶座,贴建构筑物具有可识别性和可逆性(图22~24)。

(3)根据功能需要重新划分空间:现有空间主要为开敞式大空间,以供商业灵活布局,同时局部保留历史原有隔墙。新增卫生间、电梯、自动扶梯等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增设疏散楼梯为不锈钢金属构件加玻璃的通透造型,非常具有时代特征和可识别性(图25、27)。

(4)特色构件留存展示:原位保留历史原有避雷针、消防用水管,特别保留有极具特色的原有防火门及美国产吊滑轮,但不再作为防火设施使用。此外,还集中搜集历史原有砖瓦构件,并陈列于商业空间的主要通路之中,增添趣味性与知识性(图26)。

4 东京国立新美术馆别馆(原步兵第三连队兵舍局部留存)(表5)

原日本旧路军第一师团步兵第三连队兵舍,总体格局呈“曰”字形,二战后自1962年起作为东京大学生技术研究所使用。在研究所于2001年迁走后,这栋建筑原本预定被全部拆除。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多方呼声下,该建筑虽有历史价值但仅小部分得到保存,经内部改造后,于2006年开始作为国立新美术馆别馆使用。目前,除小部分保留建筑外,兵舍原址矗立着面积约为47 960m2的国立新美术馆,曲面玻璃结构的造型材料新颖,极具现代感。(图28-31)

保护利用要点:这是一般历史建筑局部留存并再利用的特殊案例。值得一提的是,各方对该建筑局部留存的不同态度以及修缮过程的复杂性,通过复原模型、历史照片以及介绍手册等方式,在国立新美术馆中经展示,完整真实地呈现给大众。

近代建筑的改扩建及可持续利用

日本有的近代建筑根据新的功能在保护修缮及可持续利用中,因地制宜、灵活多样,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对“整体性”,“原真性”、“可识别性”、“可逆性”等保护原则的理解。本次重点考察有东京丸之内车站保存复原、东京国际儿童图书馆修缮扩建、东京三井主楼(中央三井信托银行)修缮扩建、神户税关大楼修缮扩建、日本火灾海上保险株式会社横滨分社修缮扩建等项目。这些案例,或立足于街区整体保护,或积极探索地下空间,或充分利用特殊容积率制度,技术工艺先进。设计构思大胆,值得借鉴(表6)。

1 东京:国际儿童图书馆(原旧帝国图书馆)(表7)

东京国际儿童图书馆坐落于东京上野公园内,原为旧帝国图书馆,呈“H”形平面。该建筑为文艺复兴风格,1906年部分竣工,1929年扩建,而原设计构想的“口”字形平面始终未能实现。直至1999年前,该建筑一直作为国立国会图书馆支部上野图书馆使用。由于使用者减少,建筑物老化,于2000年被改造成专门的儿童图书馆。

该建筑折射着日本近代不同时期的施工技术变迁:明治时代创建的原建筑结构被称为“钢加强砖混结构”――用水泥砂浆将红砖砌成墙,砌筑红砖并不露出表面,同时用钢梁托住楼板,由钢梁和砖墙来支撑整个建筑。其东、北侧外墙表面选用白色安山岩和米色点状砖,与红砖砌体结构浑然一体。在砖的砌筑法上,东、北侧采用法式砌筑,西侧采用英式砌筑。

修缮扩建理念与要点 建筑本体的重点保护区域按历史样式甚至历史工艺进行精心修复,新添体量及要素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造型,具有可识别性;建筑设备设施及性能得到全面提升:结合儿童的安全、舒适、愉悦等心理与生理需求进行设计。

(1)外立面保护修缮与尽量维持历史建筑的三个外立面被完整保护。而朝向内庭园的原外立面因新玻璃走廊的植入,变为室内空间的界面,但仍尽量完整保留外墙原有风貌。此墙完整保留原有“白釉砖”和原有榉木框玻璃窗等历史信息,从楼板和原外墙的交接处仍可清晰反映新旧标高关系。因功能布局的需要,部分外窗槛墙被拆除后改成朝向走廊的内门,并用历史样式加以呼应(图32-36)。

(2)室内厅堂保护:室内主要楼梯、厅室的门窗、线脚、特色构件等被原样保留、重点保护。大楼梯的保护修缮尤为精致――大楼梯为铸铁结构、榉木楼梯,梯段背面铺木板,并由四周墙壁悬臂支承。楼梯间净高20m,气派华丽。考虑儿童使用安全防护需要,在原有铸铁镂空栏板和实木扶手的内侧加装较高的玻璃栏板。原位保存有创建时期的黄铜灯架、石灰玻璃灯罩的吊灯原物,并作为室内其他房间灯具复原的依据(图37-39)。

(3)功能优化与性能提升:扩建部分设有休息厅、休息廊、疏散楼梯等作为图书馆功能的必要补充,并整体增设必要的、具有装饰性和隐蔽性的安全防护措施与空调、消防与电气设备,尽量与历史风貌相协调。

(4)新旧体量穿插与可识别性:扩建的玻璃块体与历史建筑形成一种斜向穿插关系――客流可通过低矮的新玻璃块体入口进入,经过历史建筑的原有门厅,随后被引入与其相连的面向内庭园的新增玻璃走廊(图40-42)。

2 东京:三井主楼(表8)

建筑坐落于东京都日本桥地区,在关东大地震中损毁后,经改建、作为日本桥地区的象征性建筑物留存至今。1 999年,包括三井主楼在内的所在街区作为第一个适用于特定容积率制度的街区,在以前特定街区扩增容积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当于被认定为重要文化财建筑物的三井主楼基地面积3倍的建筑面积,这使保存三井主楼、并建设与东京都中心写字楼需求相适应的最先进的超高层大厦得以实现(图43、44)。

修缮扩建理念与要点:①整体保护主楼本体:主楼本体的外立面、底层大堂、重要功能房间等均得到最大限度的整体保护。②保留特色构件:特别保留有原建筑的金库大门等特色构件,并按历史样式复原了壁灯。③新旧建筑体量并置:老楼为多层建筑,新楼为高层建筑,二者以纵高的共享空间及水平空中连廊相衔接。④情景再现用一面刻划有历史建筑巨柱细部的玻璃墙面,作为新旧建筑的衔接与对话过渡。⑤功能衔接与设置:在老建筑4层、即新建筑3层标高处以桥廊连接,功能共享。具体设置包括有,4间宴会厅、6间功能用房、商务中心、沙龙等。⑥为日本首例成功运用“特殊容积率制度”,保护老建筑、并扩建高层建筑的项目(图45-49)。

3 神户:神户税关大楼(表9)

神户税关旧厦为外廊式建筑,建成于1873年,后于1922年火灾中被烧毁。第二代神户税关大楼竣工于1927年,在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中,中区一层办公区损毁严重。大楼于1998年进行修缮扩建,老楼沿街建筑被完整保护,地震中损毁的中区办公区被改为室外庭院,并保留多根沿老楼内侧的柱子。同时改建成展厅连廊,展厅内设有专门的建筑沿革陈列展览区及对外咨询服务区。新楼则主要作为税关的内部办公空

间使用。扩建后的税关大楼采用“船”的造型,占据了整个街区,成为神户港的新标志(图50-54)。

修缮扩建理念与要点:①完整保护原有风貌,体现原真性税关大楼外立面以及原有三层通高圆形大厅、楼梯间等特色空间等被完整保护。圆形大厅内彩色镶拼马赛克地坪、实木扶手、铸铁镂空栏杆、抹灰线脚、柱式等均被完好保护修缮。朝向现有庭园方向的原老楼内立面被完整保留,并依附原保留结构柱做二层通高玻璃连廊,视野开阔。原中区柱式现作为庭院中的景观构筑物被妥善保护(图55-58、66)。

②新旧建筑融合共存:扩建后的税关大楼,其扩建部分采用与老楼相近的建筑语言、要素、色彩,共同构成一个风貌协调统一的完整街区,新旧融合共存。并利用色泽、质感、体量相近的拱廊灰空间,植入于新旧建筑之间,作为衔接与过渡;新增沿街裙房的体量、檐口标高、细部线脚等与老建筑的处理手法一致(图59、60)。

③扩建造型材质体现可识别性:新建筑在内庭院中的造型,整体以透明玻璃材质的现代感十足的船头造型,与老建筑相呼应。而新旧建筑交接处的拱廊及外墙材质采用与老建筑外墙材质色泽相近、工艺相仿的材料,但仍可从直观上加以区分(图61、62)。

④新增生态节能技术,在外墙侧设太阳能发电板指示牌标示。增设消防报警设备系统、空调系统等(图67)。

4 多样的新旧建筑关系处理(表10)

小结与启示

1 总体风貌保护及适当功能的可持续利用

(1)贯彻分级保护策略

普遍注重整体性、系统性与区域性风貌保护,执行分级保护(国――都、道、县――市、町、村)。区域保护的贯彻以及保护基金的设置,行之有效地解决了普遍存在的困扰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的两大难题。

(2)重要历史建筑扩大风貌保护范围

强调总体环境的整治和营造,深化拓展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展示的力度和层面,使之系列化、串行化。

(3)保护制度灵活多样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密度中心城区新建设与建筑遗产保护以及历史文脉延续之间的矛盾。特定容积率制度、特定街区制度等鼓励制度的谨慎选用,在日本城市中心区高密度的历史街区,有的应用较为成功,有的历史建筑借此灵活转化获得新生。

(4)功能定位因地制宜

普遍重视老建筑的功能延续及持续性利用,力求为老建筑注入新的活力,使其重新融入城市生活。

(5)新旧建筑关系多元

对新旧建筑关系的理解与设计构思虽丰富多元,但仍基本遵循原真性与可识别性的原则。注重新建筑采用新材料、新构件,注重在新建筑中保留展示历史建筑原有墙面,设施等历史信息。

2 保护利用设计与修缮技术

(1)全过程、多专业设计

注重记录与考证,普遍利用多样手段对历史建筑本体及周边区域环境的原貌、变迁和现状进行充分记录、测绘、检测与考证,这是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设计的重要前提与必要依据。保护利用设计通常涵盖建筑、结构、水、风、电、室内、景观等多个专业,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2)重视传统技艺传承

尊重并重视对传统材料、传统工艺、以及传统结构、构造等技艺的传承延用。充分保护保留原有设施构件及典型工艺构造节点,有条件的尽量做到“原物、原样、原位保护并展示”,对零散构件或根据具体情况集中陈列展示保护。优先采用原工艺原材料进行修缮或复原,基本做到“整旧如故”。对复原部位或构件,并不刻意仿旧,坚持原真性与可识别性原则。

(3)尽量最小干预

历史建筑本体或周边新添要素、新增设备设施,以最小干预历史建筑本体风貌、结构、特色空间为前提。历史建筑的扩建,普遍采用新材料、技术。造型,兼顾与历史建筑本体风貌的协调。

(4)重视结构加固

受地域特殊性影响,非常重视结构加固与抗震加固,多采用隔震措施。

(5)设备设施更新

日本近代建筑的设备设施更新,通常涵盖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和电气设备设施,较为全面、隐蔽、高效、小型、节能。有的历史建筑功能未发生大的变化,其设备设施进行适度改善,充分保护历史原有风貌、兼顾利用。有的历史建筑被植入新的功能,需进行全面的设备设施更新,仍以保护历史建筑重点部位的原有风貌为前提,同时尽量满足新的使用需求。

3 普及展示教育

(1)普及充分

考虑受众的年龄、教育、职业以及语言等的不同,多采用多语种、内容侧重不同的图册进行宣传普及(图68)。

(2)告知详尽

涵盖建筑本体基本信息、历史沿革、原屋主信息、设计施工概况、历次修缮损毁信息、保存历史原有部位构件介绍、甚至本次修缮施工周期及注意事项等诸多层面(图6g)。

(3)陈展多元

第8篇:生态修复经典案例范文

关键词:文化资源,保护,意义,原则,措施

一、文化资源保护的意义

(一)文化资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消失将是人类重大的损失。

如果不保护自然生态,我们就会失去物质的家园;如果不保护文化生态,我们就会失去精神的家园。而文化资源正是文化生态的有效载体,有效保护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避免在开发的名义下人为地破坏和摧毁文化资源,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1]

正如空气和水一样,文化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也是人类前进的不竭动力。文化资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除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外,它更是维系一个民族共同记忆的情感纽带。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其特殊的精神涵义被很多人忽视。我国民族文化资源流失严重,若不引起高度重视,一些民族文化资源将走向毁灭。

文化资源是人类世世代代的积累,是人类文化传输带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辛勤的见证。如果缺乏保护意识,忽视这些资源的重要作用,它们随时都面临消失的危险,而这些资源一旦消失将很难恢复,给人类文化造成的一次次断层,将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损失。

(二)文化资源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

文化资源如果破坏了或消失了,文化产业就无从谈起。因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就是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化的基础和源头。文化产业的门类虽然众多,但是纵观所有的文化产业门类,无不需要文化资源的介入。如广播影视业的发展离不开传统和现代的文化资源,电视剧、电影的拍摄除了借助于高科技数字化手段,更离不开古代和现代丰富的历史文化,正是这些文化元素让广播影视业更加活跃,为人们所接受,创造了收视率和票房的奇迹,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文化产业“内容为王”的箴言。再如文化旅游业可谓是依托文化资源而生存,如果没有文化遗产、文化景观等文化资源的保存和完善,就不可能有旅游业的兴盛,而旅游业的兴盛更是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保护文化资源不仅可以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为后续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加大对文化资源的保护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包括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又始终蕴含着与时俱进的思想活力,它具有独立的民族品格,又始终以博大的胸怀面对世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也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赖以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的精神纽带,是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文化基础。加大对文化资源的保护,是对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种继承和敬仰,是每一个中华儿女责无旁贷的使命,更是顺应我国在新时期对文化的一种积极态度。

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首先就是宣传教育工作,初级目标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化资源的重要性。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保护。如对百年“老字号”商标的保护,可以让人们了解传统手工艺的精湛;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让人们加深对历史人文风俗的了解;对传统戏曲、舞蹈的保护,可以加深人们对这些艺术的热爱。从长远来看,这些都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文化资源保护的原则

(一)“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原则

文化资源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笔财富,在进行开发时必须倍加珍借,努力保护,严禁破坏性、掠夺性的开发。换句话说,文化资源一定要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才能谈开发。特别是某些珍稀的、濒危的文化资源,对其进行保护是摆在首要位置的。再丰富、再有特色的文化资源,如果不加以保护,也会很快地枯竭和消亡。保护文化资源正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它,为人类的经济、文化服务。

日本、美国等国家进入现代化以后,十分重视将民俗风情发扬光大,将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意义,非常重视民俗风情在旅游业中的运用。我国福建的妈祖文化节,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云南傣族泼水节等民俗节庆都为我国旅游事业增添了光彩,都是有效保护和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的典型代表。[2]

(二)个人保护与集体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个人保护指的是个人对文化资源自发地保护,如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属于个人的技艺,靠的是艺人自身的保护和传承。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看来似乎失去了商业价值,但它们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长河中仍然举足轻重。如果仅仅因为它们不适合商品经济就淘汰它们,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它们需要一代又一代艺人的薪火相传,艺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行动去宣传这类文化资源,从而让它们完整地保存下来。

集体保护指的是政府或民间团体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搜集整理,按照相关规定对其投入一定经费进行统一保护,最常见的就是对文化资源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如我国海南省黎族人民制作的树皮衣,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由树皮制成的服饰,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被誉为“服装活化石”。树皮衣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大发明,在人类学及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这类型的服饰在高科技的现代社会早已被淘汰,无法与现代服饰在市场竞争中抗衡,然而其承载的一段历史和文化却被很多专家认可,成为研究海南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对于这一类文化资源,就需要政府和相关团体引起重视,成立保护协会,投入一定经费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

(三)真实性与完整性原则

真实性和完整性(Authenticity and Integrity)是关于世界遗产的非常重要的两个原则,在《世界遗产公约实施行动指南》[3](1977 ,1980 ,1997)(简称《行动指南》)中对其有明确规定。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既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保护遗产所需依据的关键。“真实性”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威尼斯》(Venice Charter ,1964)中,之后在欧洲社会逐渐得到广泛认可。当时主要适用于欧洲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复。文化遗产真实性的保护还在于,“不同的文化和社会都包含着特定的形式和手段,它们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构成了某项遗产”[4]。完整性,意味着未经触动的原始条件,主要用于评价自然遗产,如原始森林或野生生物区等。完整性原则既保证了世界遗产的价值,同时也为遗产的保护划定了原则性范围。

真实性主要针对文化遗产,完整性主要针对自然遗产。然而文化资源既包括文化遗产也包括自然遗产,还包括两类遗产之外的其他遗产,因此这两个原则同样适用于文化资源。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观是20世纪人类对自身发展历程反思后的新发展观。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横向强调经济持续性、社会持续性、技术持续性、纵向强调世代间持续性。强调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的永续利用。从广义上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不论是文化,还是风土人情,都是有生命力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劳动者时代积累和创造的,如果脱离了它生长发育的土地和人民,脱离了滋润它生根发芽的山水,以一种商业的手段来进行复制和栽培,那么它发展的方向和条件就变得功利化、形式化,完全失去朴素自然的纯美。所以,要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重点保护好这种文化生存、发展和创新的土壤,这是一个系统、综合、艰巨的任务。

三、文化资源保护的措施

(一)理顺文化资源保护的管理体制

我国文化管理体制层级分明,针对文化资源保护的管理体制也应按照国家的标准执行,因此,理顺文化资源保护的管理体制应摆在首位,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层级管理是必须的。

一要加强国家对文化资源的统一管理。对于文化资源的保护,重点应放在对各种文化资源的门类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针对一些重要的文化资源的保护,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必须借助国家的力量进行统一管理,国家相关部门可以制定一项总的规划,使文化资源在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并能维系文化资源的生命力。

二要发挥省级文化行政部门的行业管理职能。针对文化资源的保护问题,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应转变职能,一是把立法、修法和执法放在首位;二是转变行政管理模式;三是增强服务意识,包括行政工作公开化。

三要提升文化资源地的管理层次。文化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有着很明显的地域性和排他性,因此,加强对文化资源地的管理刻不容缓。

(二)完善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法律方式是政府管理文化资源最根本的方式,法律手段的特点首先是具有平等性、普遍性和适用性,它以同一个尺度对所有人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其次是它具有强制性,也就是说,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接受和遵守,是否认识到它的客观必然性,法律一旦依法成立,社会的各个主体就必须服从它的规定,否则就要受到司法和强制机关的惩处。

我国的《宪法》总纲中,明确规定了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但是目前,我国关于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十分不健全。如针对文物保护,我国在1982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91年、2002年、2007年分别对其进行了修改并通过实施。2011年2月25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然而对于文化资源其他门类的保护,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行业,仅有一些法规和条例,正式通过并实施的法律文件很少,如保护知识产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此外,针对文化场馆和文化市场的法律法规竟然没有。

我国文化资源保护的关键,首先应当尽快出台文化资源核心门类的权威保护法,依法推行文化资源的保护。这既是国际已有的范例也是我国的当务之急。在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凡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即国家公园一律纳入国家公园管理体系,所有的世界遗产均是国家公园,受国家公园法律保护。

美国公认是第一个进行文化立法的国家。美国通过美国宪法、合同法、公平劳工标准法、国家艺术和人文基金会法、联邦税收法等保护本国的文化资源,从而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

在加拿大仅国家级公园法案就有9种,在国家级公园法案下的法规多达29种。如对沃特顿湖国家公园管理计划中提到的就有十余部法律法规,涉及交通(铁路、公路、飞行器)、水资源、野生区域、建筑、商业、野营、墓地、村舍、家畜、垂钓、垃圾等方方面面。由此可见,美国、加拿大在保护文化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十分完备和成熟。[5]

在日本,同样非常注重对文化资源的保护,早在1950年日本政府就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确立了重要无形文化财富的制定制度,并陆续增加了《重要无形文化财指定基准》和《重要无形文化财保持者认定基准》等法规,对文化资源的命名式保护从立法到实践,形成了完善的制度。[6]1962年,韩国紧随日本后颁布了第一部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文化财保护法》。

(三)开展对文化资源保护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证工作

目前,我国从事文化资源保护的工作人员多属于文化事业单位管理。文化事业单位由于深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机关臃肿,人浮于事,缺乏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和良性循环的流动机制,这样的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人才管理现代化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对文化资源保护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证工作。因此,各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该重视人才流动规律,深化人事体制改革,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资源库,加强对文化资源保护方面的人才的培训工作,使一大批懂文化、会保护、善管理的人才充实到文化资源保护的队伍中去。

(四)加强对文化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

一是向社会公众普及文化资源保护的理念和知识。如通过遗产教育,可以使公众了解遗产的内涵与意义,学会享用遗产,从遗产中发现过去生活与现在生活的异同,产生对遗产的兴趣,进而对自己或他人以及整个人类所生存的空间、历史、生态、族群等深邃的文化特征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环境与文化,更能尊重他人文化。[7]

二是加大开展对青少年文化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针对大中小学生,设立相应的文化资源教育课程,让他们走进文化资源,了解文化资源与社会、环境、历史的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中了解什么是文化资源,是谁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是怎样形成的,文化资源的形成与当地的文化生活、历史、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经济、政治以及环境保护有什么联系,使他们从文化资源中获得一种经历。而且文化资源的形成环境与背景也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很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比较的案例,使学生能在身临其境中去比较、去思考、从中也会感受到保护能带给他们什么益处。

三是继续做好世界遗产的申报工作。截止2012年7月1日,中国已有43处世界遗产,其中世界自然遗产9处,世界文化遗产27处,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4处,文化景观3处。截至2011年11月,中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87万项,共有昆曲、古琴艺术等2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7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进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非遗项目有7万项。做好世界遗产的申报工作,在申报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搜集整理力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对文化资源的一种保护。(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牛淑萍.文化资源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108-109

[2]周作明著.永远的朝阳-民族民俗旅游研究[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11:300,301

[3]KANEFUSAMASUDA.The notion of authenticity in relation to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A] .Report of the Global Strategy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Expert Meeting[C] .Amsterdam.The Netherlands.1998 :39

[4]邹统钎.遗产旅游管理经典案例[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21

第9篇:生态修复经典案例范文

资本崎岖路

1925年,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诞生,紧接着相继推出的“克莱斯勒4型”和“亨利5型”二款新车销量颇佳,克莱斯勒一跃成为年度炙手可热的畅销车型,而公司的排名也从1925年的27位随之迅速蹿升至1926年的第5位,1927年又升至第4位。凭借技术和财力,克莱斯勒先后买下道奇、布立格和普利茅斯,发展成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

随着经营的扩张,克莱斯勒开始在澳大利亚、法国、英国、巴西建厂和收购当地汽车公司股权,购买了意大利的马沙拉蒂公司和兰伯基尼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黄金时期,克莱斯勒曾一度超过福特。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克莱斯勒因管理不善濒于倒闭,被李・雅柯卡接管。雅柯卡上任后大胆启用新人,裁减员工,取得政府资助,并把主要精力投入市场调研和产品开发上,在产品广告上出奇制胜。在80年代初,克莱斯勒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继续排在世界前5名汽车大公司行列。

进入90年代,因日系品牌的进攻和崛起,克莱斯勒再次陷入困境,在汽车公司排名中一降再降,甚至降到日产美国分公司之下。1998年5月,克莱斯勒宣布与戴姆勒一奔驰的合并。这一合并使戴姆勒・克莱斯勒囊括了克莱斯勒、道奇、Jeep、梅赛德斯一奔驰、精灵在内的众多知名汽车品牌。2007年10月,戴姆勒一克莱斯勒公司通过股东大会投票表决,更名为戴姆勒股份公司,正式完成了德国戴姆勒与美国克莱斯勒的分离。

梳理克莱斯勒的资本变化路径发现,自从2007年8月泽普世以74亿美元收购了克莱斯勒80.1%股份后,另一控股方塞浦路斯资本管理公司出售克莱斯勒19.9%股份的交易也于2008年11月27日陷入停滞,业绩大幅下滑导致股权之争激烈。而今,日产汽车公司也在报价试图收购克莱斯勒19.9%的股份,同时拟将陷入困境的克莱斯勒纳入日产汽车与法国雷诺汽车已组成的法日汽车联盟,抄底美国汽车业,已成日产汽车公司甜蜜的战略部署。

那么,泽普世资本管理公司进入克莱斯勒后带来了什么?首先,有了无需和董事们商量,无需信息披露和协调的快速反应能力,实际上这更让缺乏汽车行业运营的雄厚资金、技术以及长期战略的泽普世更加急功近利其次,从行业经验来看,泽普世及其投资人缺乏与供货商和客户的长期关系和耐心;另外,资本意志上的强势与公司治理上的指手画脚让克莱斯勒在困境中更加尴尬,越走越远。

产品开发受阻与市场隐痛

有分析师把克莱斯勒的危局归咎于华尔街金融海啸――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一个产品、一个公司、一个行业固然有其独特的生命周期,但公司的产品战略是最为根本的赢道。

1955年,克莱斯勒300车型使其在全球经济复苏时代大获全胜,克莱斯勒因此称霸世界。随后,1960年的标枪Dart以其牢不可破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再次成为热销车型,克莱斯勒在这一段时间完成了积累。而1975年推出的小型道奇白羊和普利茅斯飞驰等几款汽车却因产品致命缺陷等原因,成为战后美国公司所制造的最差车型。痛定思痛,克莱斯勒重整战略而在其后推出的微型箱式车、大切诺基、新300等都因为技术创新与质量可靠获得了成功。

然而,克莱斯勒300C2007年在中国上市不久就有消费者投诉其质量问题,上市一年来销量一直不温不火,究其原因一是市场定位不准确,二是缺乏真正的本土化品牌塑造,三是新车型乏陈可善。克莱斯勒300C虽是高档车,但因整体市场策略决策失误仍无法占据国内主流市场。道奇铂锐、锋哲和酷搏虽都是上乘好车,但是中国消费者并不怎么买账,也是因没有真正融入中国本土文化所致。

2008年上半年克莱斯勒在中国共售出8207辆,其中300C车型上半年只销售了2654辆,同比下降17.3%。2008年10月美国本土销量仅为94530辆,同比降幅达34.9%。2008年11月底,克莱斯勒宣布计划从2008年12月11日至2009年1月11日全线停产。市场急速下滑让克莱斯勒公司生态链遭遇进一步的打击,供应商供应、结算滞后,经销商销售及维修等售后服务脱节,甚至股东利益、内部员工信心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行业危局下的求生之道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和华尔街金融海啸、石油钢铁橡胶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涨跌的不确定性,各国财政紧缩及需求疲软等种种迹象表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局部地区性经济危机已成事实,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无一例外都同时被推向濒临破产绝境,全球汽车业提前进入萧条的寒冬。

在苦苦等待美国政府救援和市场拯救的双重期盼中,克莱斯勒燃眉之急首先要解决自身几个问题:

首先,是做减法,甩脱减值环节,品牌集约化经营。克莱斯勒正拟将替代部件按照不同的车辆品牌划分,以此为剥离旗下克莱斯勒、吉普(Jeep)以及道奇(Dodge)等生产部门做准备,拆分车辆品牌可能使该公司更易售出这些旗下品牌。

其次,断臂求生存,谨慎削减成本。如改用价格更便宜的内饰部件供货商,授权设计师在某些车型可以在高档材料和精准装配上下工夫,以平衡调和。对自身无法承受或是无暇自理的问题,可采取利用海外采购方式解决。采取谨慎的内部’裁员计划和甩脱戴姆勒时期遗留下的乱局,如过度向边缘客户提供贷款,银行呆坏账和大量的库存积压等,此时正是解决的最好时机。

再次,厘清股权,建立稳定公司治理结构。8年海外产权归属影响,曾使得克莱斯勒丧失了传统的企业功能,人力资源、法律事务、财务当时全部由德国总部掌管,决策与市场反应速度缓慢。无论是泽普世资本还是塞浦路斯资本,此时把克莱斯勒的生死寄希望于股权转让只能加速克莱斯勒的破产进程,更何况低谷时期不是出售股权的良机。克莱斯勒重新完善统一、高效、规范的公司结构治理包括董事会执行决策则成纳德利的第一要务。

最后,改善生产线,重建信心,修复生态链关系。全球金融危机之下,克莱斯勒重拾中国市场信心显得格外关键,而优化中国生产工厂布局,联合中国品牌或资产则是一招妙棋,修

复来华三年来的运营价值链。中国市场原本是克莱斯勒海外市场的一枚战略棋子,可惜纳德利和克莱斯勒失去了绝好的市场机会。

奥巴马曾表示,在2009年1月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前,不会参与任何政策制定的讨论,但投身于如何拯救通用汽车的谈判是唯一的例外。如果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破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经销商及供应商也将随之崩溃,给美国经济带来更加沉重的打击。如此看来拯救包括克莱斯勒在内的美国汽车业最后的“救命稻草”除了政府已别无更好选择。

破产之谜

由于金融危机和油价高涨及其行业内的自身因素的影响,世界汽车业半个世纪来的格局正在全面改写,曾经如日中天的美国汽车工业,正无可奈何地走向沉沦,特别是三大巨头几乎全部陷入了破产的深渊。美国汽车工业的沉沦,原因众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则与美国经济大环境有关。受房市泡沫破裂、次贷危机恶化、油价高企的冲击,去年美国汽车市场出现萎缩,汽车销量跌至1998年以来最低水平。

美国汽车三大巨头在中国的发展也同其本土差不多,完全被日系车打得落花流水。当然,通用汽车尚属幸运,福特就要逊色得多了,特别是其重磅推出的蒙迪欧・致胜没有像其名字一样致胜,而是推广时雷声隆隆,就其业绩实在乏善可陈。

从克莱斯勒2008年1月份全球的销量来看,其销量下滑是其发展受困的最大原因。数据表明,克莱斯勒小汽车销量下降25%至45763辆。卡车销量从上年同期的119803辆下降24%至91629辆。克莱斯勒旗下道奇销量较上年同期的20020辆增长42%至28457辆,但道奇品牌的总销量下降12%,克莱斯勒品牌的销量从41486辆下降17%至34372辆。进入2008年10月以来,道奇铂锐、锋哲和酷搏的销售量已分别下降23.2%、9%和7.8%,也已取消加价200~1300美元的四驱版的新车上市。

正如美国汽车企业高管所分析,美国汽车工业的衰落是市场的必然惩罚。过去30年里,日本汽车工业在节油技术上突飞猛进,而美国车几乎原地踏步。克莱斯勒在节油环保上几乎没有任何作为,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也就不足为奇。全球性的金融海啸并不是他们濒临破产深渊的真正唯一原因,只是加速了这个进程。

让我们更意想不到的还有更大的潜伏危机正在威胁到全美汽车行业,那就是汽车金融的次贷危机一旦爆发,将会给已两位数下滑的汽车行业雪上加霜。业内人士称,以前美国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是零首付,一旦经济下滑,就会出现可怕的后果。美国金融危机的恶果正在向消费领域逐渐渗透。2008年10月6日,拉斯维加斯一家名为Automotive Finance Summit的机构统计报告称,2008年以来,有大约250亿美元汽车贷款被拖欠。也许这一波风暴的来临真的就成了克莱斯勒破产的催化剂。

给中国公司的启示

十指连心,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汽车更是难以心存侥幸。表面看中国汽车一片繁荣,实则暗流之下危机四伏。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巨头犯过的错误正在我们身上重演。

数据显示,从2008年开始,中国乘用车市将告别20%以上的增长。预计从2009年至2015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年增长率将徘徊在5%~10%。国内乘用车严重超前消费造成的市场超高速增长期业已结束。

以克莱斯勒这个全球著名的汽车品牌作为研究案例,其经典在于连如此著名的汽车巨头都面临破产命运,尤其是其发展近百年的历史已证明,来自于战略与产品创新层面的持续健康才是主导着一个公司命运的根本。

克莱斯勒是金融危机下走向生死存亡边缘的个案,但对于中国汽车业整体而言,最大的危机来自于恐惧,对环境恶化的恐惧,对规范治理的恐惧,因为恐惧我们就会视而不见,因为恐惧我们就会互相指责,因为恐惧我们就会思考僵化。

要避免重蹈美国汽车业的覆辙,中国公司不得不重新审视、反思以下三点:

其一,公司法人治理机构仍存在很大误区。虽然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得到重视,进行了股改,公司治理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从汽车行业来看治理水平总体依然偏低,依旧存在不少问题,如:控股股东滥用“关联交易”,损害中小股东利益;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管理存在弊端;董事会运行不规范,战略决策功能弱化:经理层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完整性有待改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