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气候变暖的现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因大雪而被迫关闭
美国媒体引述国际权威气候专家的话说,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停止,并开始冷化,北半球的酷寒天气只是变冷的开端。英国媒体说,今年的酷寒预示“全球或遇20年小冰河期”。当然,也有坚信气候变暖的专家说,正是气候变暖才导致极端天气,夏天会更热,冬天会更冷。
那么,全球气候到底是变冷,还是变暖?
关于欧亚寒冬的原因,国家气候中心分析认为,1月中下旬以来,欧洲和亚洲东部的强寒流、暴雪天气是相同的大气环流异常,即气候学上的北极涛动引发的极端气候事件链。北极涛动是对北极及其邻近地区大气运动状态的描述,指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长的现象。当北极涛动为正位相(正的状态)时,极地地区和极地外的中高纬地区气压场形成“南高北低”形势,冷空气滞留极地;相反,当北极涛动为负位相(负的状态)时,形成“北高南低”形势,极地冷空气扩散南下,给中高纬地区带去寒冷天气,使欧洲、亚洲东部出现了罕见的寒流暴雪天气。同时,北大西洋至地中海以及西北太平洋上空的水汽输送,与北方强大的冷空气汇合,也对暴雪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小冰河期”说法不靠谱
然而,此次气候冷事件并不意味着全球变暖进入停滞期。2009至2010年的冬天,寒潮来得更早,持续的时间更长。2006年冬季的严寒情况总体也比今年严重。尽管眼下欧洲寒气袭人,但同属北半球尚未脱离冬季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却连日出现反常的高温现象,长滩机场气温超过30℃,打破了最近40年来的纪录;在华盛顿,一些樱花也提前开放。
前文提到的“冰期”或“小冰期”一词,并非有明确特别定义的科学名词,而是借用冰期的概念来描述当前或未来一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冷期。这种持续20―30年的冷期,实际上是气候中的一类年代际变化。在最近100年全球气温总体变暖的趋势里,我们也曾经历过这种20―30年尺度的气候波动。上世纪20至40年代是一个相对显著偏暖的阶段,之后的50至70年代,就经历了一个相对冷期。但之后的80年代开始,全球又进入一个变暖的时期。最近几年虽然全球气温没有逐年增加(2010年是最暖的一年,2011年依然偏暖,但比2010年有所减弱),但总体增暖的趋势依然没有改变。或许,我们已经进入了又一个可能持续20―30年的冷期,但这样的冷期也是在近百年全球变暖总体趋势上的冷波动期,其间的冬季可能不会像上世纪80年代后的连续暖冬那样,甚至可能出现超过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寒冷天气,但目前看来这也是变暖趋势中的冷阶段,而不是真正的冰期。
全球变暖以全球平均气温波动式变化、呈升温趋势为特征,在这个过程中还受到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和气候系统内部调整过程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形成年际(年与年之间)、年代际(十年至数十年周期),甚至更长周期的波动。世界气象组织指出,从目前的监测数据来看,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并未因个别地区、某个时段出现的冷事件而发生改变。
“变暖、变冷”无定论
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教授陈星分析说,2011年11月以来,北半球遭遇严重的暴雪冰冻灾害天气,强冷空气也在我国大部频繁活动。一般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出现强降雪、强降温的极端景象,是气候变化规律的一个表征体现。
即使无定论,节能减排的步伐也不能停
气候变暖正在引起气候系统其他要素的变化,特别是极冰融化、陆地地表径流和降水引起的北大西洋淡水通量和盐度的变化,进而可能引发全球温盐环流的减弱或崩溃,将地球气候从一个迅速增暖的时期突然带入到一个寒冷气候阶段。如果目前全球持续增暖的趋势继续加剧,未来10年至20年出现气候突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一旦出现气候突变,南半球气候变暖而北半球气候变冷。
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8次缔约方会议在卡塔尔多哈举行。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修正案,为相关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设定了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温室气体量化减排指标。会议要求发达国家继续增加出资规模,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会议还对德班平台谈判的工作安排进行了总体规划。本次多哈气候大会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作出决定,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大幅减排并对应对气候变化增加出资,中国代表团对大会结果表示满意。
【相关链接】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考试要点】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成了高考考查的热点。以最新时事材料为背景,或与温室农业等具体案例相结合,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其影响,是值得关注的命题趋向。主要考点有:全球变暖的原因、全球变暖的影响、温室效应、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中国节能减排的措施等。
1 全球变暖的原因
2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小试牛刀】
1 以下关于气候谈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个艰巨漫长的过程
B.全世界各国普遍关注
C.发达国家反对,成效不显著
D.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2 我们现在强调的气候变化主要就是全球气候变暖。以下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海水温度升高,使世界海洋渔场范围扩大
B.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农作物获得更多的热量,使世界粮食产量增加
C.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破坏港口设备、影响航运
D.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干旱、洪涝灾害的频率和强度降低
3 中国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不懈努力,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淘汰低能耗产业取得巨大成就,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工业部门( )
A.炼钢
B.水泥
C.建筑
D.造纸
4 结合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如果只考虑其对洋流、气候的影响,未来可能会出现( )
①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
②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加强③北美东部和欧洲气候变暖④北美东部和欧洲气候变冷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 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甲烷
B.氟氯烃
C.二氧化碳
D.氧气
6 以下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改变植物群落的结构
B.导致生物多样性增加
C.物种不易患病,抗虫害的能力提高
D.使植物的生产率降低
7 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不断增强,我国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
A.1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一淮河以南
B.东北山区河流春季水量将比现在大
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界线将下移
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大
8 为了抑制冰川消退,人类采取的以下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
A.植树造林
B.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C.控制人口数量
D.推广清洁燃烧技术
9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相关问题。
(1)近50年来,世界气候明显变_______,造成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
(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有明显的_______。其中,中纬度地区_______,低纬度地区_______。
(3)气候变暖可能对江苏省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三点)
(4)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号召,请你说一说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10 美国情报委员会公布了名为《2025全球趋势——变革的世界》的报告。该报告声称,环北冰洋国家都将因全球气候变暖而受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等温线判断,该图反映的时间可能是_______月(填1或7),P点与0点之间的主要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Q两点之问的自然景观与北冰洋沿岸的自然景观有较大的差异,這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______________。该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图中,与P点至Q点的地形剖面基本相符的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M港是北极圈内世界著名的不冻港,该港口冬季不结冰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因全球气候变暖使图示国家种植业和海洋运输业受益,试说明对二者有利影响的具体表现。种植业: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洋运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D 6.A 7.B 8.B
9.(1)暖 过度砍伐森林、燃烧矿物燃料等
(2)地域差异(区域性) 明显变暖 变暖不明显
(3)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到影响;降水变率增大,易形成旱涝灾害等(任答三点即可)
(4)节能减排,能缓解能源紧张,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保护环境,减缓大气增温的速度。
10.(1)7亚寒带针叶林带
(2)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热量
(3)甲图 P点至Q点之间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该地气温低,即该地可能为山地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应对措施
一、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气候变化是气候平均状态出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变动,具体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
1、平均温度明显上升。中国近100年来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达到015~018度,比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略高。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如果年平均温度上升1度,大于或等于10度积温的持续日数全国平均可延长15天左右,这对于农作物生产来讲具有重要意义。
2、降水出现区域性与季节性不均衡。温度的提高会加快地表水的蒸发,导致水循环加剧,使暴雨出现的概率增加,各地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时空分布也会显著改变。降水既会出现区域性不均衡,也会出现季节性不均衡,即在农作物最需要水的时候出现季节性干旱,从而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过去的概念是中国西北部缺水,但近年在中国南方已出现季节性干旱,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3、极端气候现象增多趋强。极端气候现象是指一些在特定地区和时间的罕见事件,这些极端气候现象包括干旱、洪涝、低温暴雪、飓风、致命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和全球变暖有关,也是气候变化的表现方面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总趋势下,大气的环流特征和要素发生了改变,引发复杂的大气、海洋、陆面相互作用,大气水分循环加剧,气候变化幅度加大,不稳定因素增多,导致这些小概率、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机会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系统的影响往往大于气候平均变率所带来的影响。
4、冰川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在内陆地区增温造成冰川退缩导致雪线上升,在南极冰川逐步融化、冰架面临坍塌,而北极冰帽正在持续消融中,漂浮在北冰洋上的成年厚冰块不断融化,这些因素再加上海水受热膨胀将会使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海水入侵还会使灌溉地下水水质变咸,土壤盐渍化,灌溉机井报废,农田减产。
二、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由于气候变暖会对作物的生育期造成显著的影响,因此未来气候变化将影响中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的生产和产量。在气候变暖的条件下,如果没有新的适应技术,作物的生育期会缩短,生长量会减少,这将会抵消作物全年生长期延长的效果,从而对作物产量产生影响。此外,在温室效应的影响下,高温热害将是影响中国农业生产的严重问题。气候变化将使得温度继续升高,高温热害、伏旱将会更加严重,这将明显影响中国亚热带地区的农业生产。随着高温热害的加剧,很多作物的生长发育都受到了限制,高温会影响到谷子、高粱、大豆、玉米等作物的产量,也会强烈抑制棉花和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作物不同的生长季节,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会导致不同的效果,随着种植水平、作物种类和分布地区的变化,其影响程度也会不同。
2、影响农作物品质。气候变暖会对农作物的品质产生影响。以水稻为例,气候变暖将会影响稻米的外观和品质,开花至成熟阶段的高温可显著缩短水稻的成熟天数,造成成熟后的稻米籽粒充实不良,胚透明度低,籽粒不饱满,精米率降低,米粒无光泽。光照强度对稻米品质也会造成影响,水稻生育期当中,如果光照不足将会影响作物光合作用,特别是在营养生长过旺、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的情况下,则垩白米发生会增多。但如果光照太强,温度相应提高,使水稻成熟过程缩短,则也会使垩白率增多。为了使作物茎叶所消耗的营养成分得到补充,更多的肥料就需要施加。
3、引发农业病虫害。农业病虫害的发生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气候变暖会加重农业病虫害的发展,这是因为农作物害虫的生态学特征如分布、生长发育、繁殖和越冬等与温度条件密切相关。气候变暖会使中国主要农作物害虫虫卵的越冬北界北移,害虫成活率提高,虫口数剧增,虫害发生期、迁入期提前,危害期延长。气候变暖会改变农作物害虫的地理分布,低温会使农作物害虫的分布范围受到一定限制,而一旦气温增高,就会使这些农作物害虫的分布范围扩大,从而使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气候变暖会加重中国农业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增加因农业病虫害造成的粮食减产幅度。
4、加剧干旱局面。近年来,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和气温的不断升高,中国北方干旱化问题日益突出。总体降水将相对减少,未来10年北方大部分地区将持续干旱,短期内干旱情况不会根本缓解。中国粮食生产的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气候变暖会导致高温热害的发生,使得伏旱更加严重。高温热害会使作物的生长受到限制,使谷子、高粱、玉米、大豆等的种植和产量受到影响。季节性干旱会降低果树、苗木和特种经济作物等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使其经济效益下降。随着气候变暖,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不断加大,严重影响到中国亚热带地区的农业生产,暖温带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出现了类似问题。
尽管多数气象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一致认为,地球当前和历史上发生的全球范围内温度突然升高与太阳无关,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人类自己造成的窘境,但有证据证明,太阳活动的波动可能影响地球上的气候,过去的现实正是这样。
不稳定的火星
俄罗斯圣彼得堡普尔科沃天文台台长哈比布洛・阿卜杜萨马托夫将火星冰帽的消融与太阳辐射量的波动联系起来。他认为,地球当前的全球变暖趋势应当归咎于太阳的波动。他说:“人为的温室效应只是造成近几年地球变暖的一小部分原因,不能与太阳辐射量的增加相匹敌。大规模的升温和变冷现象在地球和火星上几乎是同时出现的。”
但是,阿卜杜萨马托夫的反对者说,近一段时期火星冰帽的消融更有可能是该星球轨道和斜度的自然变化引起的。通常认为,这些被称为“米兰柯维奇旋回”的不稳定因素是造成地球上冰河期开始和消失的原因。
对于阿卜杜萨马托夫提出的太阳波动正在引起地球升温的观点,华盛顿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所的气象物理学家查尔斯・朗说,这种想法非常荒谬。他认为,地球在1960年―1990年经历了一个“全球暗化”时期,在这一时期,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光有所减少。此后,这一趋势发生了逆转,地球经历了一个“全球亮化”的时期。
朗解释说,这些变化不太可能是由太阳辐射出的光发生波动引起的,而是由大气云层变厚或大气中的悬浮微粒增加引起的。
另一些变暖的星球
利物浦约翰・莫尔斯大学的社会人类学家本尼・派泽负责小行星、全球变暖和其他潜在的预言性话题的研究和新闻。他在自己的每日电子时事通讯中说:“在海王星的卫星海卫一和木星、冥王星以及火星上目前出现的全球变暖现象已经令很多科学家困扰:这些星球的变暖可能有怎样的共性?莫非是太阳系中的所有星球都有一种共性,使它们同时变暖了?”
事实上,对于这些星球的反常变暖现象,科学家有众多的解释。比如,海卫一的变暖可能是因为该星球的南部出现了百年不遇的极端夏季,也可能是由于其表面的冰的构成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其吸收了太多的热量。
太阳的确发生了变化
在其11年的活动周期中,太阳的辐射量的确发生了波动。但科学家说,这种变化仅在1%左右,没有大到可以大规模影响地球气候的程度,当然也就不能成为地球当前全球变暖趋势的罪魁祸首。
但这并不是说太阳的波动从来不会大规模影响地球的气候。自1645年开始的75年间,天文学家几乎没有观测到太阳黑子在太阳上的活动。这一时期被称为“蒙德极小期”,与欧洲和北美大部分地区出现的长达350年的寒冷期――小冰期中最寒冷的时期同时发生。
1.“含碳垃圾变石油”技术。这项技术提出,在适当温度和压力作用下,任何含碳物质,从动物内脏到废旧轮胎,都可以转化为石油。
2.海水淡化技术。该技术是指去除海水中的盐分和矿物质。将其转化为可饮用淡水,但问题是成本和能耗较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用廉价燃料令海水蒸发以提高效益。
3.氢燃料技术。氢燃料电池利用氢和氧混合发电,只产生水,被称为“没有污染的化石燃料替代物”。目前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为笔记本电脑等小型电器供电的氢燃料电池。
4.“光能变电能”技术。太阳能电池早已不是新鲜事物,科学家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如何提高太阳光利用率。
5.海洋热能技术。据美国能源部统计,全球海洋每天因太阳辐射吸收的能量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而美国全年消耗能量只相当于75亿桶石油。海水不同深度的温度差可以用来发电。
6.潮汐能发电技术。它利用海水潮汐产生的能量驱动发电机发电,但目前问题是难以驾驭,有时潮汐太小无法产生足够能量。
7.“空中花园”计划。在城市建筑的屋顶上建花园、种植物,以吸收热量和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在夏天可以为楼房降温,减少空调使用,最终有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8.生物降解技术。“生物降解”是指利用植物或微生物分解污染物及有毒物质。
9.废气深埋技术。
10.无纸化技术。这项技术提出,用可以重复利用的“电子纸”取代传统纸张。电子纸实际上是一块显示屏,其中排列着带电微囊体阵列,通过在每个微囊体两端施以电压控制其显示为黑色或白色,这样便会显示出图案。
另类有趣的节日
愚蠢问题日
愚蠢问题日是由美国学生和老师所举行的节日,虽然愚蠢问题日规定为9月28日,但它通常在9月里的教学日的最后一天举行。
据说愚蠢问题日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学校老师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们大声说出他们认为是愚蠢的问题,但要确切地追溯这个节日的起源已经很难。学校老师相信愚蠢的问题是没有被提及的问题,他们把这个节日作为教具创造了出来。
除了学生们被鼓励去问他们通常不会问的问题外,一些贺卡公司还制作了许多幽默卡片供学生们去发送。
责备他人日
责备他人日在每年的第一个黑色星期五(西方国家把恰逢13号的星期五视为黑色星期五)举行,在那天,你可以以任何事责备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人。
不穿裤子日
不穿裤子日是盛行于一些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国际性节日,它是指在5月的第一个星期五不穿裤子。
紫色日
2004年,华盛顿的两位美国政府雇员碰巧连续3个周三都穿紫色的衣服,他们认为宣布每周三为“紫色日”肯定很有趣。虽然他们每周在自己宣布的节日上穿得不是完全一致,但紫色日在一小群人中开始流行起来。穿紫色的衣服或带紫色饰物被认为是庆祝紫色日的最有效方式。到目前为止,紫色日还没有广为人知。
世界网游纪念日
3月21日为“世界网游纪念日”,是由中国国内各大游戏厂商共同发起倡导,以表达全球亿万网络游戏爱好者对游戏这一“第九艺术文化”的致敬,并通过这一天对促进全球游戏业正规化健康化发展的游戏工作者和从业人员表示慰问,以感谢他们对人类精神文明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和卓越的成就。
国际左撇子日
如果真的像俗语说的左撇子的人通常聪明,那么“国际左撇子日”就应该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一起狂欢的节日了。刚开始单纯为了左撇子的人争取权利的节日,如果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智慧的象征。现在想起来,左撇子的人应该在古代更方便吧,从右到左的毛笔字绝对不会让斑斑墨迹染于指间。(丁菲菲)
全球气候开始变冷或持续30年
多位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权威科学家近日宣称,英国近期异常严寒的天气仅仅是全球气候变冷趋势的开端。这一说法将是对多年来一直被热炒的全球气候变暖理论的一个巨大挑战。
科学家们认为,现在全球气候已经进入了一个“寒冷模式”,全球性气温将呈现下降趋势,这一趋势至少会持续20到30年。在这段时期内,夏季和冬季将明显冷于最近几年。这一变化将意味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将“暂停”,甚至出现逆转。
科学家们是在对太平洋和大西洋水温的自然循环周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上述预言的。这一预言是多位气候变化相关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一致认同的观点,而不仅仅是“气候变暖理论反对者”例行公事般的抗议呼声。一些专家认为,这些自然循环周期可以用来解释20世纪全球气温的所有显著变化,而不是以人类污染环境为客观理由。
如果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它将对此前已有的气候变化理论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并对为了阻止全球气候变暖所采取的政治措施提出了质疑。据一些权威科学家解释,自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只是海洋自然循环的结果,而不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温室气体所造成的。当时全球正处于“温暖模式”,所以才会产生气候变暖现象,不管人类所生产的二氧化碳量是否升高,当时的气候都会变暖。
现在,海洋自然循环周期已经切换到“寒冷模式”。相关数据显示,自2007年起,北极圈夏季海冰量明显增加了25%。
拉蒂夫教授工作于德国著名的基尔大学莱布尼兹海洋研究所。他已经研究出多种方法用来测量海水温度,测量深度可达海面之下3000英尺(约合914.4米)。在这个深度,正是冷循环与暖循环的开始之处。对于欧洲来说,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北大西洋中部的海水的温度。拉蒂夫解释说,这样的海洋自然循环至少可以解释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现象。
拉蒂夫说,“根据我们对1980年到2000年期间,甚至是20世纪更早时候的海洋自然循环的观测和研究,这段时间全球气候变暖应该有一半是由于这种循环所引起的。现在循环开始逆转,所以这个冬天异常寒冷,而且接下来像这样的冬天气候越来越有可能出现。这一趋势将可能持续20年,甚至更长时间。冰河和海冰的消融将出现暂停,全球性的气候变暖趋势也将处于暂停状态。”
不过,许多气象学家却认为,英国目前的异常寒冬现象可能是“北极震荡”造成的结果。“北极震荡”是一种气候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高压将暖气流从英国逼走。这些气象学家坚持认为,这种临时性的变化并没有影响长期的温暖模式。(冯乔)
别说“抽烟会出人命”
研究表明,香烟包上如印“抽烟会出人命”等与死亡有关的字样,反而会刺激烟民抽烟。
美国、瑞士与德国心理学家联合进行的小型研究发现,烟盒上印与死亡无关的提示,如“抽烟讨人厌”、“抽烟有害健康”等会更有效地改变烟民对于抽烟的态度。
该现象在以抽烟来提高自尊心的人群当中尤为明显,如一些为了突出自己或为融入同龄人而抽烟的年轻人,或其他一些认为抽烟可以提高社会价值的人。
研究说,“总体来说,如果香烟的包装上印有抽烟与死亡有关的信息,烟民反而想继续抽烟。”
“烟盒上的提示信息要想收到效果,必须要考虑到烟民想到死亡后反而更想抽烟。”
研究调查了39位年龄在17到41岁之间的心理学专业学生,受访对象均有抽烟习惯。
1气候变化分析
1.1年、季气温变化
黑龙江省1954~2011年年平均气温呈线性升温为2.1℃,上升速率为0.34℃/10a,见图1;突变时间在1977年前后(图略)。如果从1981年为气候变暖期开始,变暖后较变暖前上世纪50~70年代气温上升1.1℃。气候变暖导致低温次数明显减少,变暖后30a中仅有1987年和2009年发生低温冷害。在近57a春季升温最大,次之为冬季,第三位为秋季,最后一位是夏季,升温速率见表1。因此气候变暖导致年、季升温而低温次数明显减少。
1.2积温年变化
1961~2011年全省日平均气温≥10℃积温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5.3℃/a,见图2。1981年至今,≥10℃积温增温为100~200℃。积温带基本向北移东扩一个积温带,平均热量增加一个积温带的热量见图3、图4,热量的增加对粮食格局变化和粮食增产发生重要影响。1.3年、季降水量变化年降水量呈线性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7.5mm/10a,见图5。1998年松花江—嫩江发生了100年一遇的大洪水之后1999~2011年为少水时段;气候变暖后降水变化不明显,但进入本世纪的11a中降水偏少干旱严重[13]。1956~2011年的年季降水趋势见表2,仅有冬春季降水增多,春季增多大于冬季,增量为2.5mm/10a。夏秋季及生长季降水有减少趋势,生长季降水减少多一些,减少9.3mm/10a。1.4年平均风速及日照时数变化近50a来全省年平均风速呈下降趋势,气候变暖后,风速下降明显。同样年平均日照时数也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变暖后年日照时数迅速下降。图51956~2011年黑龙江省年降水量变化Fig.5YearprecipitationchangeinHeilongjiangprovincein1956~2011表2年季降水趋势系数Table2Year,seasonprecipitationtrendcoefficient年水量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生长季趋势系数-0.750.25-0.47-0.70.1-0.93
2气候变化对气象灾害、极端天气的影响
黑龙江省气象灾害具有普遍性、地域性、季节性、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对粮食产量影响较大的为干旱、雨涝、暴雨、低温冷害、霜冻等灾害。
2.1季节干旱与与雨涝
上世纪80年代气候变暖后,春旱频次在减少。夏季旱、涝阶段变化较明显,1998年后进入一个以旱为主的时段;旱、涝转换周期为14a。1981年气候变暖后的31a近2/3秋季干旱;夏秋连涝年较多,尤其90年代连涝现象更多。
2.2极端降水与暴雨
[29]由表3可见变暖前上世纪60、70年代极端降水、暴雨的平均频次为1.91/a、0.50/a,而变暖后1981~2010年极端降水、暴雨的平均频次为2.32/a、0.61/a,差值为0.41/a、0.11/a,表明气候变暖引发极端降水和暴雨频次是增加的[16]。
2.3低温冷害
可分为3个类型:①延迟型冷害;②障碍型冷害;③混合型冷害。东北三省是我国夏季低温冷害频发的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冷害发生较为频繁,灾害程度重。其中1972和1976年严重的低温冷害造成东北全区粮食减产300×108kg。黑龙江省夏季1957、1964、1969、1972、1976、1983、2009年较历年低1.0~1.6℃,发生严重低温冷害。20世纪80年代后气温明显升高,延迟性低温冷害出现的频次明显减少而阶段性、障碍性冷害增多。
2.4初霜日与终霜日和无霜日变化
1961~2011年全省初霜日呈缓慢推后趋势,约后延7d,见图6。终霜日大有提前的趋势,约提前8~9d;气候变暖后无霜日天数延长15d。
3气候变化(暖)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
3.1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产量的影响
从1949~2012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大体经历了5个阶段,见图7。第一阶段逐步恢复阶段(1949~1958年);第二阶段急剧下降阶段(1959~1961年);第一和第二阶段是黑龙江省在作物生长季处于低温多雨阶段的气候,粮食产量不高。第三阶段稳定增长阶段(1962~1999年),处于气温和降水正常时段的气候,有利增产。第四阶段波动阶段(2000~2003年),处于温度偏高,降水偏少图7黑龙江省历年粮食总产量变化Fig.7FoodcropsyieldchangeinHeilongjiangProvince有旱象发生的气候背景。第五阶段快速增长阶段(2004~2012年),正是处于温度偏高降水稍少(但较第四阶段降水偏多),基本处于风调雨顺的气候背景,粮食得以快速增长。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与热量关系最为密切,丰收年大多是高温年,而低温年几乎都是歉收年。1980~2011年温度、降水与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对生长季气温与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温度与玉米产量在0.05水平上的相关系数为0.380,呈正相关,相关性较好;温度与大豆、水稻产量在0.01水平上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574和0.603,呈正相关,相关性较好;温度与小麦在0.01水平上的相关系数为-0.666,呈负相关,温度越高产量越低。对生长季降水与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降水与玉米、大豆产量相关系数分别是-0.197和0.294,相对较差。降水与水稻产量在0.05水平上相关系数是-0.395,呈负相关,相关性较好;表明高温低湿对水稻高产有利,因黑龙江省大部稻田旱时能得到人工灌溉;高温高湿,病虫害加重,加之排涝工程还比较薄弱,尤其三江平原低湿地,涝时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同样高温低湿对玉米的产量有利,因玉米是耐旱力较强的作物。大豆是喜温湿的作物,气温高降水正常就可获得增产。降水与小麦产量相关系数是-0.430,呈负相关,相关性较好;表明温度低降水少(但灌浆期降水须够用),尤其7、8降水少有利收获。统计表明:气温每升高1.2℃,水稻单产增产0.75成;玉米单产增产1成;大豆单产增产近1成;小麦单产增产0.94成。综上温度每升高1℃,可使粮食产量平均增产10%左右。
3.2气候变化(暖)对粮食生产格局的影响
近30a气候持续变暖,使黑龙江省农作物的生长季热量增加,生长期延长,积温带北移,作物的高产中心发生移动。玉米和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的主产区以松嫩平原的哈尔滨、齐齐哈尔和绥化市为主;水稻的主要种植区域以松嫩平原南部的哈尔滨市和三江平原的佳木斯市为主;水稻、玉米的种植区域明显向北扩展。小麦的种植区域呈现北退现象,大豆种植范围也明显北移。从上世纪80年代除玉米占绝对优势外,其它的各种作物相当;进入90年代,玉米及水稻所占比例较高;21世纪以来的12a,水稻和玉米所占比例不分上下,大豆次之,小麦及其它作物所占比例较少。
3.3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通过大量资料统计表明,旱灾造成粮食平均减产15%~25%;低温冷害减产20%左右,其中水稻减产45%;霜冻减产10%~15%;雨涝减产5%~10%。
4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
4.1应对气候灾害适应性对策
气象灾害成灾率是造成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不稳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提高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4.1.1抗御干旱①加强抗旱工程建设;②实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积极推广旱田高效节水灌溉,玉米膜下滴灌技术;③修建水源工程,增加供水蓄水量,把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等自然水源进行调节再分配。
4.1.2防汛排涝①大力修建骨干防洪工程,大江大河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增强农田排涝能力;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水土流失;③根据雨涝规律,调整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涝区种植水稻以稻治涝,旱改水实施增产。
4.1.3抗御低温①作好品种区划:避免盲目引种、越区种植,合理配置好早、中、晚熟品种;②改革耕作制度,全面推广机械旱作耕法,重点是伏秋整地;发挥机械作用,适时抢墒播种,进行苗期深松;采取保护地栽培的各项措施。
4.2农业适应性对策
1)调整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优化作物布局:继续扩大玉米、水稻等高产作物面积;做好品种搭配,气候变暖生育期延长,早熟与早中熟品种及中熟与中晚熟搭配种植,增加复种面积,扩大冬小麦试种面积。黑河至抚远和三江平原应发展稻豆为主,松嫩平原北部、大兴安岭南部、黑河南部以发展豆麦为主。松嫩平原中部,三江平原西部应以发展玉米、大豆为主。松嫩平原西南部应以玉米、饲料、杂粮为主。松嫩平原南部及牡丹江市应以玉米、水稻为主。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施农田标准化管理:①建设具有一定规模,集中连片,实行保护性耕作,实施秋翻整地,保墒保土,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计划;建标准化育秧大棚或智能化育秧工厂;②兴修水利,完善水利抗旱排涝配套的旱涝保收田;③农机农技农艺相结合,全程基本实施机械化;做好病虫草害统防统治;④基本达到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标准;实施低碳农业环保农业。3)加强农村气象两个服务体系建设。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始终坚持把为农服务作为气象服务的重心,积极开展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为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作出了重要保障。在2013年战胜自1998年以来的嫩江-松花江大洪水和超百年一遇的黑龙江特大洪水的预警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防汛指挥部门决策,启动相应预案提供了重要参考意见。
5结语
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它微量气体,如甲烷、氟里昂等,能够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阻碍地球向外空散发热量,就像在地球周围形成一个温室一样,于是科学家们把这类气体称做“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再反射回地球,从而减少地球向外层空间的能量净排放,大气层和地球表面将变热,这就是温室效应。
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已经发现的约30种,其中二氧化碳起主要作用,甲烷、氟里昂和氧化亚氮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世纪以来所进行的一些科学观测表明,大气中的各种温室气体都在增加。按一些专家的测算,地球表面温度已经上升了0.3℃~0.6℃,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5厘米。许多学者的预测表明,到下世纪中叶前,世界能源的格局如果不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地球表面温度将进一步上升。
温室效应的主要危害
海平面上升全世界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内,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可能在2100年前使二氧化碳增加和气候变暖,可能会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延长生长季节,使世界海面上升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这些地区遭受淹没或海水侵入。
加剧洪涝、干旱及其它气象灾害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增多可能是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厄尔尼诺现象就是一例。厄尔尼诺出现时,东南太平洋高压明显减弱,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的气压升高,同时,赤道太平洋上空的信风减弱,因此有时候人们也把厄尔尼诺称为暖信风。目前对厄尔尼诺的认识还很不够,要彻底解开这个谜尚待时日。但很明显,厄尔尼诺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严重的,最主要的就是使全球气候失调。
1、据英国《每日星报》2月25日报道,乌克兰科学和教育部专家近日在南极沃尔纳德斯基站附近发现散发着西瓜味的血红色雪地,他们称这种神奇的景象是由于一种神秘的藻类——极地雪藻造成的。
2、这种单细胞的红色光合藻类生长在世界各地的雪地里,这些藻类产生的孢子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存,并在低温下保持“休眠”状态。但当温度升高时,孢子就会开始生长,因为其含有虾青素(类胡萝卜素)防止紫外线辐射,所以呈现红色,产生“西瓜雪”现象。也有其他类似的藻类会呈现出黑色、棕色或者黄色。
3、科学家表示,这一现象也许并不像看起来那么浪漫。因为当冰雪呈现红色的时候将会降低对阳光的反射、降低融化速度,如果大面积出现将会加剧气候变暖的情况,威胁到生态系统。“西瓜雪”的现象并非首次出现。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经在《自然诸短篇》中记录过这一景象,但是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出现频率正在不断增加。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水稻增产;影响因素;对策
1 水稻增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制约水稻增产潜力挖掘的因素有很多,但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增产潜力巨大。它包括农业投入、农业科技的影响,也包括土壤条件、气候变化等的影响。
1.1 农业投入与科技更新的影响
农业投入与科技进步紧密相连,也就是说农业投入加速了科技的进步。如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水稻产业结构优化及生产设备改进更新等等对水稻农业的投入都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故黑龙江的水稻生产只要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增加农业投入水平作为其潜力开发的重要的支撑,黑龙江的综合生产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黑龙江省的水稻种植现在正面临的优质高产品种的研发和推广滞后、信息服务体系覆盖面积狭小、土壤抗灾能力差、水利灌溉设备落后、农业机械化设施滞后,等等问题尤为突出。因而以后黑龙江省可把开发潜力的重点放到推广农业科技、加大农业投入上,如加强高产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机械化栽培技术、加速水稻超高产抗病抗倒伏品种的选育、可兴建稻田水利设施节水工程等,最终提高水稻的产量、增加水稻的质量。
1.2 土壤条件变化的影响
东北地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而黑龙江省也是东北地区土壤最肥沃的地区,耕地比重也较大,其垦种指数相对较高。因为长期掠夺式资源开发,黑土经开垦后,黑龙江省的中低产田面积逐年扩大、土壤的自然肥力普遍下降、抗灾能力也在降低,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水稻的产量。这些中低产田中土壤黑土层稀薄,蓄水保墒能力差,有机质含量少,对农业生产有较强制约作用。黑龙江省湿地在全国居于首位,面积大,分布广,湿地的防洪调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并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可随着气候变暖影响,黑龙江的湿地普遍干旱缺水,最终导致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故从开发潜力方面说,黑龙江应一方面控制稻田开垦挤占湿地情况,退田还沼等;另一方面,改善中低产田,并将中低产田改造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高产田。
1.3 气候变化的影响
因为黑龙江省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变化对水稻的影响更大。水稻的生长发育是受气候变化影响较显著的一个领域,黑龙江省地处中国的北方,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整体看气候温凉,适宜水稻的生长,但应做好冷害、低温等准备。
近年来,黑龙江省气温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气候逐渐变暖。平均气温变化范围约在2.9℃~6.2℃之间,而气候变暖,一方面,气候变暖也显著地改变着水稻的生长环境,影响水稻的生育期进程等,进而影响水稻的产量;另一方面可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使当地种植面积逐渐北移至其他地区;再次,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未来水分资源的影响也将巨大,如土壤湿度下降、年降水量减少等;此外,气候变暖还可提高水稻生长季的热量供应,从而有利于水稻高产潜力的发挥。
2 水稻生产发展的对策
2.1 发展规模生产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黑龙江省属于地广人稀的省份,水源缺乏加上劳动力不足的现状,使得当地的水稻生产必须走规模化、社会服务化、机械化和化学化的道路,只有这样方可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尽管目前黑龙江的水稻生产个别地方还用传统的收插秧为主,但是以机插为主的机械化手段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故这也就要求与此相应的化学除草剂、专用肥料和水田生产机械等农用品也必须加速发展与之相适应,以此来满足生产的需要。此外,防病救灾技术、种子供应站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也应尽快完善,全面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值。
2.2 防御低温冷害
因黑龙江省纬度偏高,故季节和昼夜温差很大,虽然科技技术可使水稻的抗低温能力成为可能,但是低温冷害还可对水稻的产量有着较大的危害。尤其是在水稻种植面积成倍扩大的情况下,在北方高纬度地区,只要遭遇低温危害,损害的程度也将很大。故怎样抵御延迟性早霜以及冷害对稻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已经摆在农技工作者面前,急需解决此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