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产业化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与经济市场的完美结合,能有效促进生产、供应、销售三位一体成为完整的供销链,促进农业市场的发展并提高国民生产生活水平。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创新不仅能满足市场发展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更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还能有效缩短城乡差距。我国存在多样农业产业形式,如“公司-农户”“公司-农户-大户”“公司-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合作社”等。如今,我国农业产业化模式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路径与逻辑的探讨也愈发激烈。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组织路径;农业与市场经济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的发展在经济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并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的理论和实践获得创新性思考和研究,并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当前,社会各界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投入更多的关注目光。基于此,研究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在已有的发展形势上加入对创新路径和逻辑的思考,并重视企业家作为农业产业化组织的核心力量,建立长期有效的发展机制,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的创新和长效发展。
1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概述
1.1传统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
传统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包括“公司-农户”和“公司-农户-大户”。“公司-农户”组织模式中,企业承担绝大多数的工作,而农户主要负责前期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采摘[1]。公司为农副产品产销的顺利运行,会在前期给予农民较为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指导,并进行生产种源、维护生长药物等方面的支持。该农业生产化形式较原始的自产自销家庭小工坊形式有了较大的进步,被称为订单式农业或分包制农业[2]。这种形式下,公司与农户双方通过契约维持相互的关系,是农业产业化组织中最为传统的模式。“公司-农户-大户”的生产模式,加入了“大户”这一非直接接触的媒介,使模式发展更加流畅。这种组织形式下,农民依旧参与农副产品的种养。企业一方面为农户提供相关培训和服务,另一方面为大户提供生产粗加工原料和农产物的回收。其中,大户或合作社在中间起到联结作用,对农民与公司交易的进行约束和促进。值得注意的是,大户、农民间只有纯粹的交易时,媒介是大户;双方间既合作又服务时,合作社则承担中间媒介。
1.2新型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发展
新型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主要包括“公司-家庭农场”和“公司-社会组织-农户”两种模式[3]。其中,“公司-家庭农场”作为“公司-农场”的优化组织模式,从生产经营规模、新进设备运行两方面促进了传统农户生产的规模化发展,但两者间的相互关系仍为契约合作形式。“公司-社会组织-农户”组织形式的重心是农业龙头企业,包括农户、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新型农业产业化组织实现各零散农户的有机结合,加上与企业的合作,构成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社会组织有效搭建农户与企业的交流桥梁,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新型运作模式。
2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路径与逻辑
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发展虽然跟着时代进步也在进行改进,但明显跟不上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需求。因此,产业化经营的内部精细化分工与要素融合和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化发展是目前实现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和逻辑体现。首先,产业化经营的内部精细化分工与要素融合指经营链条中各经营主体的精细化分工。实现企业、中间组织与农户的分工细化和明确性展现。在生产环节中做精做细能进一步增加产品市场的竞争优势[4]。其中,对市场内部的精细化操作并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通过这些手段实现对产业经营组织的服务。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经营步骤的细化是基础,还要进行内部市场交易各相关要素的一体化整合。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既要有精细化分工,还应谋求各要素间的融合。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是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路径与逻辑的另一有效途径。经济市场中,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产业效益是收获产销规模效应、提升收益的关键,农业产业化经营也不例外。通常来说,产业规模化的发展和创新需要强大的技术和管理支撑。其中,先进的技术支持是产业发展的前提;而产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规模稳定的程度[5]。可见,只有强化技术创新、提升管理技巧、加强整合能力,才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顺利推行。农业产业化组织的规模化发展意义在于降低产业内部成本的流动、促进重点要素充分发挥优势,从而降低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成本和生产过程中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最终实现产业的平衡稳定发展。此外,关注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探究中,应重视内部精细与外部规模扩大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两者间的有效结合,能有效降低农业产业化生产成本,并促进其向着更深方向的进步。当前,农业产业化内部精细分工、外部规模扩大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显著趋势,并不断扩大经营收益。总结归纳农业产业化长期发展的历程,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至关重要。在不同阶段,农业产业化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但始终会跟随社会经济市场的发展便出现一定的发展特征和属性。因此,把握发展特点、关注发展状况,根据市场规律和情形做出相应反应,是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路径与逻辑体现,也是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魏群 单位:江苏省连云区农林水利局
参考文献
[1]蔡海龙.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2013,29(11):4-11.
[2]段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5,30(18):65.
[3]彭永贤,周瑞洋,张世攀.毕节试验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创新路径探讨[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1):158-161.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农业产业化;江西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1-0108-02
一、江西农业产业化发展概述
1.江西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和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农产品物流是指围绕农、林、牧、渔产品生产过程及其相关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销售过程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活动和与之有关的技术组织、管理活动。江西是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商品基地,地方特色产品种类丰富、产量较高、品质较好。在已列入国家统计制度的81个主要农产品目录中,江西有80%农产品产量排全国前15位。内陆水产、特种水产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7%和8%,均居全国前六位。江西茶叶生产具有纯天然的生态环境,江西还是全国苎麻重要产区。江西森林覆盖率高,山林资源非常丰富。蚕桑、苎麻、蔬菜、水果等也具有相当的竞争力。江西的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相当的需求,出口商品结构中,农产品一直是大头,发展江西农产品物流有相当大的潜力。发展江西农产品物流是适应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需要。现代物流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共识。现代物流已经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概念,被普遍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耗、提高劳动效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甚至一个行业现代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并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江西农产品的主要销售区域――东南沿海地区成为江西周边省份激烈争夺的市场,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周边省份都是农业省份,都把东南沿海作为其农产品的主要目标市场。近年来,各省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使农产品的品种、规模和质量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江西农产品面临的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加剧,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是取得竞争主动权的有力武器,对江西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江西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实质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
二、农业产业化与江西经济发展关系的定量分析
1.理论简述
要对农业产业化与江西的经济发展进行定量分析,首先就要找到能够衡量两者发展程度的指标,江西经济发展程度可以用人均生产总值来衡量,而农业产业化程度,介于目前国内尚没有衡量地区农业产业化程度的较权威指标体系,本文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创新性的构造出一个农业产业化指数来进行衡量。然后再建立江西人均生产总值和农业产业化指数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2.数据选取
基于前文对农业产业化含义的介绍,我们决定选取以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构造江西农业产业化指数:
(1)机械动力平均值X1,该数据体现了农业机械化程度,是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代表性数据。
计算方法:X1=农业机械总动力/播种面积
(2)农业人口人均产值X2,该数据体现了农业人口人均的农业产值,它体现的是江西省的农业生产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业产业化程度。
计算方法:X2=农林牧渔总产值/农业人口
(3)农产品商品化率X3,该数据体现了农业市场化,商品化程度的高低。
以上数据以及人均生产总值均可以在江西省统计年鉴中找到,我们可以通过1991―2006年间江西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3.分析过程
(1)主成分分析
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计算农业产业化指数。通过数据可以计算出X1和X2,而X3和X4也已经直接给出。通过分析得到X1、X2、X3和X4相关技术矩阵如下:
进一步计算主成分特征值及贡献率得到,前两个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已达到98.29%,因此我们选取两个主成分,用原始数据的标准化数据的线性组合表示如下:
第1主成分:Z1=0.502331×X1+0.534995×X2+0.436252
×X3+0.520700×X4
第2主成分:Z2=-0.477113×X1+0.117053×X2+
0.804444×X3-0.333962×X4
上面主成分公式中的系数是用各主成分的因子载荷值除以其特征根的平方根算出的。综合得分:Z=0.8481×Z1+0.1348×Z2
上面综合得分公式中的系数是第1和第2个特征根的方差贡献率。
经计算得到1991年至2006年每年综合得分如下:本文将直接选取该综合得分作为农业产业化指数的值。
(2)线性回归
接下来我们将以农业产业化指数为解释变量与江西省历年人均生产总值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自变量为一个,因变量为一个。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它俩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a+bX。
在式中,Y为因变量(即人均生产总值),X为自变量(即农业产业化指数),a和b为待定系数。通过SAS统计分析软件的运算得出以下结果:
即得到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为:
Y=-6479.50895+252.29458×X
从统计学的角度看,截距项和自变量的P值均小于0.001,R-Square=0.9759,所以我们认为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4.分析结果讨论
农业产业化指数与江西省人均生产总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证明了随着江西省农业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江西省人均生产总值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因此,要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发挥政府在农业投资中的主导作用。要按照“扶强、扶优”的原则,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专业化程度高、企业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商品化率,创优质农产品品牌,引导和促进农业生产走专业化和集中化发展的道路。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邓盛平,周励.实现优势聚集做强江西农业[J].调研世界,2003,(12):37-39.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2-148-03
1农业产业化经营概述
农业产业化是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主要依靠高新科学技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对当地的农业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实行分区化的管理、科技化的生产、完善化的服务、一体化的经营、区域化的布局和专业化的加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当地龙头企业的带动进行农业基地的建设,从农业种植基地到农户,实施种养管、产供销、贸工农、物流通和科教学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企业生产机构和农业运行机制[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行,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主要依托,形成农户组成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的基础,形成农工商有机结合的产业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链中的各经济主体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提高农民的整体经济效益;同时,可以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收入[2]。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新事物,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农民的收入,要坚持农业产业化指标的基本原则,即效益化、一体化、规模化、专业化和商品化。从产业化经营效益看,提高农产品综合增值率,增加农业化经营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农民的收益率,带动相关产业的增值,实现效益优质化。从一体化的程度上来看,利益是否共担和紧密型联合并不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在龙头企业刚开始建设并且发展的时期,企业的优先生存并发展比从农民得到利润回馈更重要,但等到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相应的实力之后,与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签订合同或以其他的经营方式联合,仍对农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从农业生产规模化的程度上看,农业生产规模越大农业的效益就越好,农业生产基地的面积越大对收购和建设加工企业越有利,加工企业的市场经济效益越好,农户积极性越强继,形成的生产规模就越大,就这样形成良性循环。从专业化经营程度看,专业化产品率越高,规模就越大,效益就越好,实现农产品和市场的专业化。从市场商品化的角度上看,农产品的用途一般都较少的用于自我消费,而是经过了不同加工业环节生产成各种形式的农产品后进行销售,这样能得到较多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农业产业化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4]。这个过程体现农业不再是小农经济生产的自给自足的产业,而是走向了科技化、商品化、规模化回效益化。而近几年农用物资的采购率越来越高,表明了一部分农户已从“小农”中脱离了出去,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带动了农民农用生产耕作物资走向现代化、工业化、机械化、科技化的发展。效益化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一体化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因素排序。
2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在现阶段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并克服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2.1当地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还较弱
目前,虽然我国现已经存在了很多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组织,但龙头企业的“小、散、窄、弱、乏”的自身状态还没有完全摆脱。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龙头企业还仅仅是小企业,经营的规模小,经济发展实力弱,资金链匮乏,辐射区域狭窄,带动能力较弱,抵御市场风险,外来资金融入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较低,并且所谓的龙头企业科技含量和生产加工技术普遍低下,对农业科技研发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在农产品从加工到销售到售后服务等方面技术支撑力度不够强大,导致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弱小,直接减少了农产品的加工销售,降低了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弱了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带头作用[5]。
2.2企业主导的产业对农业的长远发展能力的欠缺
我国各地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时候,小规模的、分散经营的主导产业较多,相反生产加工大规模的、集中经营的支柱性的主导产业相对较少。有些地方由于信息、技术、交通闭塞对龙头企业的规划没有提前做好,农产品区域布局极不合理,生产基地没有形成规模,不能够充分发挥主导产业的优势[6]。更有部分地区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缺乏自身品牌特色,缺乏与主导市场的紧密联系,同相似企业的竞争力相比明显低下,影响了主导产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要领导作用,不能长久快速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2.3农户组织化的程度较低
分散、单一的农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能很好地应对市场风险,没有强有力的农户生产组织对其保护,在一些情况下农户的自身利益很难得到保障,维权呼声被纷乱的市场浪潮吞没打消,农民在当下农业新阶段的生存和发展,由于农户组织化程度低而受限制。另外,由于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底下也会造成农业科技推广的困难,以及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困难,涣散的农户组织化很难适应新阶段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2.4不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
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而完善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内在持续动力,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众多的农户的利益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在生产加工中企业也没有以农户为主,不能在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为农业、农户和小生产联合生产提供足够的农业资金、科学技术、专业指导等各项服务,不能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就不可能形成长久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7]。
3“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的主要内容
3.1企业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的模式
合作协议模式就是指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中,企业与农户之间关于原料、技术、资金、生产和收购等方面达成契约并签订合同。这种形式在实际中还是形成较低水平的利益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营效率、经济效益。在企业与农户签订协议的模式中,农业生产者(农户)与工业生产者(企业)在生产效率水平上通常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利益分配会偏向于加工企业,会造成受益分配不均,但只要农民参与合作所得利益大于不合作的风险,农民即使没有得到平均利润,仍然会积极参与合作[8]。契约的签订与顺利实施,需要双方地位的平等,但是农户规模小、资金弱和生产销售能力差,且缺乏代表自身利益的组织等因素,与龙头企业相比处于劣势地位。因而在这种形式中,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没有形成平等的关系,二者之间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特别是当市场出现动荡时,企业与农户之间不能有效的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来风险,造成合作内部也出现风险,具体表现在:当市场价格整体下跌时,企业为自身利益考虑会压低价格或拒绝收购;当市场价格上涨时,农户为了眼前利益,有可能不按合同私自将农产品在市场上出售,不卖给已签订合同的企业。市场的变动随时就是企业与农户之间信誉的考量,签订的合同以及建立起来的利益共同体都有可能瓦解,进而损害双方的长期利益。
3.2投入的生产资料实行入股的模式
生产资料入股模式,是指在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合作中,农户以土地、人力或则部分资金等生产资料入股,与龙头企业按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建立股份合作关系。在生产资料入股的模式中,农户通过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龙头企业,来获得公司的一定股份,农户既可以直接参与公司的运营,也可以不参与公司的运作,按照投入多少进行分红。在这种形式下,有生产经验的农户可以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没有生产经验的农户通过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投入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即土地、人力的问题;同时,分散、单一的农户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也可以解决自身规模不经济、资金来源短缺等问题,龙头企业在管理、技术、资金、人才、市场渠道等各方面可以有效地弥补农户分散经营的不足。同时,这种模式与当下推动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相适应,促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与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这种模式有比较规范的组织形式,代表未来发展的方向,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生产资料入股模式对企业和农户有较高的要求,交通、技术以及长期的小农小户经营这种模式依然很多年,所以短期内还难以在我国农村全面推广[9]。为了能更好地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并且能在全国进行全面推广,政府可以在一些有条件的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实行试点,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虽然产业化经营不断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农业专业化总体水平并不高,不健全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制,不协调的经济成分和组织形式,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还较为少见。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例如,龙头企业的实力不够强,不能打造核心品牌战略等困难与问题。仍然需要当地的政府的支持,农户和企业之间加强团结,紧密协作,互帮互助,协同发展。
4建立“龙头企业+农户”良性模式,需要采取的措施
4.1强化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
我国的小农经营使农户种植只限于口粮,没有形成规模,也不具备进入市场的条件,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底下,在政治、经济力量又比较薄弱。但农户作为市场主体,与其他企业一样,享有平等合法权益,各利益主体之间通过相互合作,利益互惠,共同享受经济市场带来的效益。靠政府行政手段和市场垄断与农民建立的组织形式是不稳定、不持久的,也是难以成功的。因此,应当充分尊重农民自身的意愿,保障农户在市场的权益,保障农户在市场上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户在市场上的平等身份,在市场中形成尊农、爱农、护农,并且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不能因为扶持龙头企业而损害农户利益,出现企业独大而使农户受到侵害的现象,强化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
4.2提高龙头企业的竞争实力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中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户与龙头企业还存在着不和、摩擦,由于龙头企业的竞争实力不强,出现一些只顾企业自身利益舍弃农户利益的现象,龙头企业本身很难适应市场,更加不可能带领农户提高生产效益。因此,不能与农户建立良好完善的农企利益关系。首先,龙头企业要更新利益取向观念,实现总体利益最大化,谋求长远利益,追求互惠互利,树立可持续的长远发展观。其次,龙头企业要走农业生产与农业学习研究相结合的路子,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争抢市场优势,依靠科技进步把农产品加工做精做细,以新、特、优取胜,实施品牌战略,开拓市场空间。此外,龙头企业要加快企业体制改革创新,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的制度章程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4.3为龙头企业和农户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产业化经营体制,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形成良性产业化经营机制发挥积极作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今我国农业专业化的高度发展的成果,使农户和企业之间形成了不同的“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方式,有效完善了农民生产资料,销售条件,资金运作和售后服务整体的产业化经营,使农户在生产上消除了后顾之忧,提高了农户生产积极性,加强了农户与企业的结合;同时,促进了经营模式的更加优化。
参考文献
[1]周立群,曹利群.农村经济组织形态的演变与创新—山东莱阳市农业产业化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2001(5).
[2]常向阳,戴国海“龙头企业农户”的演进逻辑[J].三农问题,2008(7).
[3]吴群.农业产业化多元化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J].软科学,2005(11).
[4]翟海,唐艺荣.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四种模式[J].江苏农村经济,2008(3).
[5]王爱群,郭庆海.中国各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起亚竞争力比较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9).
[6]周远和.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的作用[J].广西农学报,2004(1).
[7]欧晓明,曾小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关系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3(8).
[8]郝朝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机制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2004(4).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过程;金融支持;创新;路径
一、城镇化概述及其作用
1. 城镇化概述
城镇化来源于城市化一词,所指的是在社会机制与条件下,加强农村人口逐渐向层次不同的城镇集中,城市文明元素也逐渐向农村地区扩散,让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过渡,城镇化可分成农村城镇化的过渡阶段与高层次城镇化两个层次。其中,农村城镇化为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层次,所强调的是农村向城镇进行转化的过程;高层次城镇化所指的是城市功能突出的城镇化层次,主要包含城市聚集与城市要素扩散到农村的两个过程。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建设正处于基础的农村城镇化过程,农村城镇化目标是让我国形成城乡相协调发展局面,在全国人口当中,降低农村人口比重,提高城市人口比重,缩小城乡差距,本质为城乡经济在地域及空间资源上的配置优化,主要包含下列方面:非农产业逐渐向城镇靠拢;在空间上,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在职业上,农业劳动力逐渐转化成非农业劳动力;生活方式更为社会化与多元化;生产方式不断向集中、规模与市场化进行发展,有效实现农村的城镇化良好发展。
2. 城镇化建设作用
城镇化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十提出农村城镇化是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促使我国传统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要转变,产业转型升级与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方向,而城镇化由于具有以下作用,成为这一发展方向的主要抓手:一是城镇化意味着传统农村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产业化转变,这样才能解放出更多的农业劳动人口从事现代工商服务业,符合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二是城镇化意味着广大农村地区和小城镇要成为宜业宜居之地,这样才能吸引聚集更多农民成为市民。其中,宜业意味着城镇必须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并大力发展工商与服务业等中小微企业;而宜居则意味着必须进行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现代的、集约的、环保的居住生活环境,为扩大内需提供新引擎。总之,城镇化意味着广大农民的生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教育文化需求等升级更新,这势必会创造各种需求。而这一切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同时城镇化也为金融服务开辟了更广大的市场。
二、城镇化建设过程的金融支持问题
1. 金融对农业产业化支持不足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首当其冲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化升级转型,这样才能解决小农业生产效率与效益问题,使农民增收、农村富裕,才能为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农业产业化要依靠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目前受制于政策体制,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可抵押资产较少影响,金融对农业产业支持较为簿弱,严重影响“公司加农户”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 金融支持单一,无法有效满足城镇化发展需求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里,金融支持的结构与方式均比较单一,其金融结构单一主要是指农业保险缺乏,农民保障体系发展缓慢,和农业经济发展,生活安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较大,现代金融服务还未起步,所开展业务仅局限在传统存贷汇方面,有关理财咨询、证券投资与收缴业务涉及不多。农村银行机构主要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与邮政储蓄等银行,由于银行战略调整,一些银行的营业网点撤出县或合并,农村金融服务途径缩减,部分富裕农户在经营规模与传统观念影响下,不愿贷款,不富裕农户因无人担保,其偿还能力较弱,无法贷到款项,还有些金融机构,为减少经营风险,实施了贷款的第一责任与责任终身的追究制度,对农村信贷资金投入产生了很大制约性。
3. 农村城镇设施与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不够
农村城镇设施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其金融支持性不足,城镇设施建设所涉及金融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中的合作金融资金、商业银行中的信贷资金与政策金融机构资金三方,城镇设施建设具有公共品特性,收益性不强,与商业银行短期利益目标不相符,小城镇获取商业银行资金是很困难的,从我国现有金融政策角度出发,农村信用社是不会提供城镇设施建设资金的,而政策金融部门在城镇设施建设作用方面是很有限的,其原因为我国三大政策金融机构当中,仅有开发银行涉及城市设施建设业务,而农村城镇设施建设又不在开发银行职责范畴中,因此,我国现有政策与金融监管对城镇化建设非常不利。城镇化发展也需要中小企业发展进行推动,但中小企业发展需要金融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资本主要来源于自有资本、民间借贷等,银行信贷资金仅占5%上下;在成长过程中,来自银行信贷的资金仅占距18%左右,其资金也多为是内源性资金,商业信用或银行贷款等外源资金较少,农业企业就更难获取商业银行的贷款,中小企业方面,金融支持不够,对农村城镇化发展具有间接阻碍作用。
三、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创新路径
1. 推动土地资源进入资本市场,是撬动金融资源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关键
土地是农户的核心生产要素,也是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核心资产,推动土地资源进入资本市场,最终撬动金融资源支持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当前土地作为农户的保障并未有效发挥作用,原因在于土地的产出效率较低下,集约性经营水平低下;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土地的市场价值必然逐步提高,但当前的土地交易机制没有让农户获得土地增值的收益。根据一些地方(如四川凉山州)的探索,一种简单可行的操作是把农户的富余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信托方式交由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比如设立新的“农村土地信托银行”,作为资本性投入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收益回报交由农户分享。其结果是,即使农户进城甚至异地居住,仍可不断获得信托收益。中国城镇化的阻力势必降至最低,乡村治理将演变为城镇治理。
2. 应建立两层次间接融资体系,以此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
在顶层,主要由资金实力雄厚的全国性金融企业为主要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低成本批发性融资,大型金融机构可向银行获得低利率支农再贷款以支持该融资;在底层,获得低成本融资支持的农业龙头企业,为参与本公司产品生产和经营的农户提供较低利率的短期生产经营性贷款,乃至中长期消费类和土地用益权抵押建房(或购房)融资。
3. 加强央行对支农的再贷款力度
央行应加强支农的再贷款力度,增加投放、延长期限并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加强农村有关金融机构资金的实力,提高农业信贷的资金量,农户受益面扩宽,确保农业资金的投入力度,在农业贷款方面,可实施低利率政策,降低农民的利息负担,展现国家在弱势群体方面的扶持力度。同时,强化央行窗口的指导,对支持重点要明确,有效改善金融支持在城镇化建设当中的散乱与粗放局面,强化央行窗口的指导,并出台有关金融支持政策,促进金融机构信贷在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作用,在城镇化建设当中,指导各信用社与商业银行落实有关资金、人员与组织机构,将城镇化建设作为信贷资金与政策重点支持对象之一。
4.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重视政策金融的指导作用,出台与之配套政策,加强国家开发银行与农业发展银行的城镇化低息贷款业务,金融环境较好地区先试点,设立新金融服务,为城镇设施建设进行资金支持,各个金融机构,尤其是各商业银行,应紧抓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城镇金融服务方面找寻商机,而农村信用社也应积极改善和农村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将工作重点放于城镇经济的持续发展商,促进农民收入,增强社区金融的服务水平,研究农业生产独特性,为农产品深加工做好辅助工作,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尤其是农产品育种与种植结构调整等方面。农业银行业也要加强城镇化建设研究,为城镇社区提供基层服务,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当地服务机构的就业率,并给予政策支持。还可设立中小型的地方金融机构,地方金融机构对自身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更为了解,可与地方中小企业联为银企伙伴,尝试建立村镇银行或者小额贷款公司,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服务,降低农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
5. 强化金融服务质量
针对农业结构的调整需求,拓宽金融服务的路径,有效实现城镇化金融的服务机构,为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与多元化进行金融支持,实施农产品的抵押贷款,像畜牧业专项贷款与农机具抵押贷款等,对于城镇化设施建设,通过信贷投入加大,对具有经济带动功能的经济地区,可实施商品住宅、供水与交通等设施建设投入。同时设立农村信用体系,建立评定权威、资源共享与约束维权的信用体系,这是农贷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并由政府部门进行牵头组建,设立保本微利及非盈利性的信用咨询登记机构,并从企业、银行与税务等部门收集广泛信息与数据,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授权查询,及时向社会与金融机构公布有关经济实力、守信状况与发展趋势等,对各经济实体信用状况进行全面客观评定,实施信用企业、乡镇与农户创建活动,对于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进行严厉制裁。
6. 合理开展民间金融支持发展
对于民间金融发展,应突出强化监管与合理疏导性,我国现有农村信用社与商业银行,无法有效满足农村的融资活动,可适当放宽农村的金融市场准入性,在一定范围与时间里,允许民间借贷存在,设立民间借贷的管理协会进行监管,引导民间金融的正当性,把民间金融归入金融组织体系当中,让其更为规范与公开,充分发挥民间信贷优点,以满足城镇化建设多层次与多元化融资的需求。加强农地金融探索,开展土地储蓄贷款业务,拓宽农民生活的收入来源,增强农民谋生水平,让土地得到流转,并形成农地金融,创新新金融方式,拓宽城镇化建设当中的金融支持路径。
四、结束语
为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增强农民收入水平,需要金融服务提供强大后盾支持,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金融支持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供给量欠缺,金融支持结构与方式单一,以及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不完善等,要加强并拓宽城镇化金融支持路径,需要提高金融机构的重视性,创新金融支持新路径,优化金融结构,实施多元化金融服务,有效增强城镇化建设当中的金融后盾支持。
参考文献:
[1]黄勇,谢朝华.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效应分析[J].理论探索,2008(03)
[2]范立夫.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问题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0(07)
[3]王婉婷,赵林.东部地区农村城镇化金融服务的供求矛盾[J].中国国情国力,2011(01)
关键词:沈阳经济区;农业产业集群;集群式发展
一、沈阳经济区农业产业集群状况概述
沈阳经济区地处辽宁中部,以平原为主,有部分山区,全区土地总面积75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081%。其中农业用地占有24896万公顷,这占到了该省所有土地面积的5707%;农业耕地占用土地9053万公顷,农用土地占用率为3637%,辽宁省的土地后备资源与耕地面积在全省的占用率均大于12%,并且该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为辽宁省人均耕地面积的3倍之多。沈阳经济区的地势十分平坦,水源丰沛,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是十分有利的,具有良好的自然基础。沈阳经济区在林业方面的经营面积多达79万公顷,其中主要以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为主,分别占全部林业总量的543%、725%和8732%,防护林构成了沈阳经济区林业构成的大部分。
作为我国首屈一指的农业名区,沈阳经济区成为当前我国十分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出口集散地,并且也出现了诸多知名龙头企业,更创建了数家当地农产品知名品牌,正是在诸多大型优秀重点企业的带动下,从而形成了以其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集群带,如黑龙江垦区当前已有农产品龙头企业近80家,国家级5家,省级的近10家,并且在乳制品、肉类以及油脂等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最终形成了以完达山、北大荒以及九三油脂等知名企业为导向的农业产业化群。
二、沈阳经济区内部农业产业集群的集聚水平
沈阳经济区域的农业产业集群在07年到09年间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其主要因素就是当地的重点大型企业相对较少,对于农业产业的带动力度明显不足,从而不利于农业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同时,由于区域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明显较低,不能够实现企业先进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无法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针对于此,沈阳经济区应当重点培育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当地政府可以引导企业通过资源整合或是资产重组的方式使得更多的优势资源集中于龙头企业,从而实现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辐射影响力,力争建立起基础雄厚、科技先进、资金充足、体系完备,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到,沈阳经济区内部集群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实际能力明显较弱,同农产品生产能力形成鲜明对比,如桓仁地区其农产品生产区位熵位居首位,然而其农产品加工能力的区位熵却排到了第九位,正是区域农业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对于其整体发展起到了制约的作用,因此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为提高农业产品的加工转化率。该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人才与技术两大要素,该要素在后面的产学研联盟中得以细致诠释。沈阳经济区域要想切实提高农业产业集群化水平就应当做到坚持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政府部门为引导,以农产品企业为主体,以高校等科研机构为主力,以中介机构为媒介的产、学、研联盟。
三、促进沈阳经济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相关法律以应对于农户两面性的行为
当前企业同普通农户之间的合作方式最为常见的就是一纸合约,作为两者相联结的一种纽带,合同对于农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通过书面的形式将农户的利益体现了出来,然而由于农户的行为具有两面性的特点,并且大部分的农民法律意识十分淡薄,受到利益的驱使就很容易做出一些同合约相悖的行为,履约困难成为企业同农户合作所面临的最为直接的难题。农户不能够按照合约的规定履行相应的责任,并且作出违约的行为既涉及到经济层面,又同法律层面的问题相关,单纯就法律层面而言,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积极开展普法宣传,使农户能够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在合约签订以及履行的过程中切实对于农户进行具体的指导。同时,针对于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手段明确规定企业与农户间的合法权益及义务职责,对于双方在合约制定及履行过程中将出现的问题考虑在内,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2、政府出台有利于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政策
相对于社会上的其他群体而言,广大农民的个人力量是相当薄弱的,因而农业要想发展,三农问题要想真正得以解决,仅仅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对于农业的发展予以大力扶持,国家的宏观调控将对于农业市场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国家政府部门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同时引导社会不同的优势资源流向农业发展领域。当前政府所出台的各项政策中,财政政策、税费以及信贷政策对于农业产业集群作用更为明显。
政府所推行的信贷政策有助于农业整体投入的进一步加大,有助于实现企业同农户之间合作规模的扩大,从而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切实提高。同时,政府的信贷政策能够为农业的规模化与产业化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这也是我省积极推动农业集群发展的财政保障,所以,我省应当大力倡导那些有助于当地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信贷政策,协助其制定与实施。
生态学习观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而生态学又是基于生物学发展而来的,生态学认为,在大自然中,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相互依存而统一的整体,这种动态平衡的系统就是生态系统。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生物的各种要素发生变化,而生物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这样生物才能在自然而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学习理论不断出现和发展,而生态学习理论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与其称之为一种新的理论,不如称之为一种观念,一个从适应性、多元化和整合性的视角去观察人类学习活动的学习观念。因为其有着多元性、适应性和整合性等多种特征,所以界定其具体概念时,我们只能通过与其他学习理论的对比进行一定的分析。生态学习观认为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者不是被物质环境所制约的,而是与环境处于积极的交流状态,学习者不是简单地将信息进行汲取、存储和传播,而是对知识意义进行深入的构建,是知识再加工的一个过程,这些观点是行为主义学习观和信息加工理论所没有的。这也是生态学习观的特有观点,并且生态学习观不仅仅停留在社会文化理论的基础上,而是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个体与共同体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它结合社会文化理论和个体认识论等多种要素,对人类的认知和学习活动作了比较完整和合理的解释。
二、生态学习观基础上的农业技术教育
关键词:水稻技术创新;优势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152
水稻产业优化的发展也是科学技术提升的表现。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们生存下去的根本。因此,促进水稻技术的创新和水稻产业化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保证。水稻技术创新的研究,需要一定科技的支持,分析目前水稻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有效的措施促进水稻优化产业发展。
1 水稻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的发展也走上了一个新高度,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力求在节省资金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增加收入。
1.1 水稻N子的技术概述
农业要实现增产的前提保证是选择合适的品种,所以针对水稻种子的技术研究上一定要尽可能实现种子产业化的前提,朝着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力求实现市场的优质化、特色化和绿色化,推进科研生产的良性循环。
但是要明确认识到,病虫仍然是制约水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为了能够有效缓解稻谷在供求过程中的不平衡的矛盾,适应人口快速增长的需求,在进行水稻种子的培育中要坚持优质、高产的原则。育种手段上基于传统的基础之余,有效结合生物和基因工程技术等,选择出能达到国家二级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供求情况已经趋于平衡,但是在生产结构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品种多而杂,但是缺乏优质的品种,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之后,国外很多优质的产品不断的涌入中国市场,并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这也给未来的发展带来了艰巨的课题。
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发展农业必然趋势,所以未来的工作重心应该是加大农业基础化的建设,在实现杂交水稻选育工作的同时,加大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加工技术的投入,推进生产、科研和经营的产业化的进程。
1.2 实现水稻高产的重要举措
高产是需要努力的目标,只有实现了好的种子加上好的栽种方法,优良品种的潜能才能得以发挥。所以如何实现水稻种植的良法配套研究是目前的工作重心,很多水稻种植的地区,会经常受到洪涝等灾害的影响,要及时的对这些水稻田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加大科研的投入,实现粮食的增产。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追求食品的营养和保健,所以对稻米和产品健康指数也是越来越严格。其中栽培技术和产品的质量直接挂钩,施肥方式也同样会作用于产品的好坏,农药则是对产品的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很多水稻的生长环境都是气候较为凉爽,湿度较大的,这种气候适合害虫的生产,所以为了保证品种的健康、绿色,就要从耕作、栽培和防治出发进行综合治理,加强各部门、各学科和各行业之间的团结合作,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
2 以科学技术为背景,围绕科研结构,促进水稻种子产业化发展
水稻种子的产业化发展,是水稻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前提,种子是植物的根本,决定着植物的质量和生产情况。在进行水稻种子的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技术为依据,坚持以科研机构为正确的引导,开展水稻种子的研究。水稻技术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在杂交水稻的基础上再进行技术的创新。水稻种子技术的创新,对于扩大水稻产业生产的成果,增加农民的收入具有重要影响。
3 在种业的引导下,促进水稻优势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总体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快水稻产业化的发展是目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在一部分地区实行水稻的产业化发展,可以以种业为引导,发展适于水稻生产的自然环境。有些地区的自然条件就非常的适合水稻的生长,生产出来的水稻品质高,口感好,因此,可以在此地大量种植水稻,然后在其他地区形成产业链,销售各地。在种业的引导下,生产了大量品质优异的水稻,必然会有很多人抢购,在这样一个有大量需求的环境下,为水稻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稻技术的创新发展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水稻创新技术的研究,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水稻目前是我国人民重要的粮食种类之一,水稻的生产不仅需要增加产量,同时还需要改进水稻的品质,使得更多的人享受到生活的快乐。水稻产业化的发展能够是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化;效益
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模式已经不是自然经济、市场竞争模式的主要基础,要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效率,就应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增加对生态效益的关注。所以,利用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来衡量农业生产效益,不仅能使人们形成新的认识,还能为发展农业可持续实现提供动力。
1生态农业特点分析
1.1综合性
生态农业的整体特征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建立,根据大农业发展特点,创建整体的、协调的、循环性的规划结构[1]。它是农业、林业、牧业以及渔业等产业的综合发展,各个行业之间不仅相互合作,相互支持,还能实现生产力以及经济的综合效益。
1.2多样性
生态农业的表现形式比较多样,由于我国的地理条件、自然因素、资源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变化间存在较大差异,而为了实现传统农业发展的效率化,就要根据现代技术创建多样的、丰富的、技术革新的农业生产,并实现各个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促进社会经济与当地发展的协调。
1.3高效性
高效性的建立主要体现在农业物质的循环性、能量的综合利用以及系统化的加工。在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下,不仅要降低农业成本,实现资源化的循环利用,还要为农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劳动力,并提升农业发展的积极性[2]。
1.4持续性
生态农业的发展形势能够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防止污染现象的发生。为了保证农业生态生产的平衡性,不仅要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要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统一模式,并以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2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效益分析
2.1概述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农业已经形成具有工业因素的发展形势,特别是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农业生产模式呈现大面积机械运营,在化学原料以及农药投入生产过程中,整体的生产活动主要以实现高产为经济目标。但该活动的实施远远超出了自然环境所要承受的压力,不仅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抑制农业活动的正常实施,还影响了生态安全系统的建立[3]。例如:根据1999年发生的“二恶英”事件,病虫害、农药中毒以及食物污染等现象影响了生态安全的实施。由于高污染、高消耗现象,要实现高产量的农业经济,就要保障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并实现以生态农业为主体的运作形式。
2.2生态农业的产业链关系
生态农业的产业链发展不仅仅是初级的生产,也是种植业、林业、渔业以及畜牧业等多种形式的发展。在各个体系之间,形成相关循环、相互利用以及相互协作的产业体系。在各个体系之间,不仅是整体性的相互制约,也是各个生态链之间的组成形式。例如:在种植业中,玉米、大豆、小麦构成产业链模式;在畜牧业中,马、牛、羊等构成链条模式。各个链条之间不仅紧密联系,又能形成统一的产品模式。每个产品的循环模式、循环活动都建立在一个生态链上,但由于各个地区的基本情况不同,形成的生态产业链也存在多种模式。生态农业的产业链关系是一个封闭式的流程系统,它将种植业、林业、渔业以及畜牧业等作为农业生产的子系统,并根据各个子系统的形成条件和生产模式控制整个系统的完整运作。
3生态足迹测算方法
3.1生态效益指数以及模型
根据生态盈余的变化,只能对生态足迹、生态容量之间的差值变化进行计算,能表现出生态区域变化的足迹范围,但该生态系统并没有完全处于安全环境下。生态系统的建立具有整体开放性以及系统生产的安全性,在某个发展领域下,相关的生态容量能增大对自身生态足迹的影响,根据生态足迹以及生态容量的基础条件,产生了相关的生态压力指数。生态足迹主要包括可更新的、不可更新的生态足迹。例如:化石能源的气体排放具有扩散性,要计算出该地区的生态足迹面临的压力,不仅是该地区消费方式能够独立决定的,更是全球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条件。所以,要根据该地区可更新的生态足迹以及生态容量形成的比率关系计算出该区域承受的生态环境,就要利用该公式进行计算:ETI=EF,/EC其中,ETI为生态压力指数,EF,为能够更新的资源生态足迹,它的计算单位为全球公顷,而EC为生态容量,它的计算单位也为全球公顷。根据生态效益指数利用的计算模型,创建一个新的生态农业系统,不仅能实现区域性优势条件,保障开放性的系统,还能保障物质资源、能源以及信息的密度最大化,并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利用的最大化。对于不可更新的生态足迹来说,它具有扩散性特点,它形成的生态问题不能由农业区域的生态系统来决定,而要全球经济发展所要承担的。所以说,要反映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效益,就要计算出生态系统所面临的压力,并根据可更新资源的生态足迹、生态容量来决定。
3.2生态效益的等级划分标准
为了保障农业生态效益指标以及等级划分的标准形式,在全球各个地区中,针对生态足迹、生态容量的相关数据,并利用生态压力指数的计算公式,将这种标准化范围定为0.04-4.00之间。各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变化与社会经济变化影响了该地区的生态安全指数与等级划分标准[4]。例如:某国家的生态压力指数在0.50以下,说明该地区的状态比较好;如果该地区的生态压力指数为2.0以上,说明该地区的状态极为不好。生态农业属于一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它能够承受的生态压力小于人工生态系统,特别是生态效益指数。如:生态效益指数在0.05以下,说明该地区的状态比较好;如果生态效益指数在1.0以上,说明形成的状态极为不好。
4结束语
生态农业是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变化中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不仅要完善生态农业模式化理论体系,还要利用相关的测算方法,掌握生态效益的相关标准,并实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益的均衡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艳.襄阳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10):98-100.
[2]薛丽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昌乐县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4.
[3]曹志平.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1):29-38.
1、农业保险及其结构类型分析
农业保险作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增长以及农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的重要制度,也是我国结合国内农业发展实际情况而推行的重要政策战略,在农业经济的提升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业保险,顾名思义,由保险机构专门开展经营和维护,针对农业生产以及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或者是意外事故等导致的农业生产与经营发展经济损失进行责任承担或者保险赔偿的一种制度和政策,对于保障农业以及农民的生产发展安全有着极为重要和突出的作用意义。在我国,根据农业产业化的结构发展实际情况,农业发展的产业结构主要包括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林业等结构形式,因此,国家在进行农业保险制度以及政策类型的建立确定中,也是结合农业产业化结构形式建立制定的。在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中,按照农业保险承担保险责任的对象以及内容情况不同,农业保险的类型主要包括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森林等保险项目。其中,种植业类型的农业保险主要是指对于植物性生产保险责任进行承担的农业保险类型,比较常见的种植业农业保险有粮食作物种植与生产保险以及经济作物种植和生产保险、水果果树种植生产保险、蔬菜园艺种植生产保险、其他种植与生产保险等。其次,我国农业生产与发展中的养殖业农业保险项目类型,则主要是指以动物生产发展为主的保险类型和项目,像牲畜保险、水产养殖保险、家禽保险、特种养殖保险等不同保险类型和项目。
2、农业保险的主要模式分析
结合上述我国农业保险的主要结构类型情况,在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中,针对农业经济生产发展的灾害事故,通过建立农业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实现以“政府主导”、“财政支持”以及“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的保险模式。其中,“政府主导”主要是指在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提升过程中,结合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国家和政府的牵头引导作用,实现农业灾害预防和灾害影响减小控制等保险制度和措施的构建完善,实现对于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而“财政支持”则是指各级财政机构结合国家对于农业保险政策支持以及决定内容,对于农业保险进行一定比例的保险费用补贴,以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保险的制度和要求规定,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再次“市场运作”主要是指通过农业保险专门经营管理机构对于农业保险政策制度的市场化运作与管理,在提升农业保险经营管理委托机构的经营管理资格同时,实现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完善,以能够支持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灾害的预警与灾害影响减小;最后,“合作共赢”则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农民以及政府、市场之间的相互合作,以推进农业保险制度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推广应用和完善,促进国家农业经济的真正提升和发展。
二、农业保险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相关作用分析
结合上述农业保险的概念含义以及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农业保险制度模式与具体类型,在具体推广应用与实施过程中,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政府的工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农业保险制度的完善与推广应用以及农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利益保障等,也有极大的积极作用和意义。首先,农业保险制度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推广应用,直接促进了我国农业财政投入资金的功能作用放大化。随着农业保险制度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推广应用,国家财政机构在加强对于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同时,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升方面的作用功能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放大效应,使得农业保险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作用影响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其次,农业保险制度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升也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再次,农业保险制度的推广应用在提升农业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同时,对于扩大农业的再生产融资能力以及维护农村发展的和谐稳定,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也有积极作用和意义。结合我国农业生产与发展现状,农业灾害事故预防与影响控制中,农业保险已经逐渐成为成为我国农业灾后生产恢复以及重建的重要资金来源和支持,对于农业发展的灾后恢复重建以及促进农业发展提升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与保障性作用,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农业保险在为农业发展以及农民增收服务过程中,农业保险机构通过开展农业贷款形式,为农业保险以及相关配套保险政策等提供保障,不仅推动了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互动合作机制的发展推广,在转移农村信贷风险的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和提升农业保险的融资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