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范文

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第1篇: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摩擦;新特点;应对措施

当前世界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的国际贸易更加频繁,国际贸易额不断扩大,国际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加和激化。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自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至2006年,我国已连续12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全球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近80起,遭遇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17起。2008年,我国面对的贸易摩擦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世界经济增速的放缓和不景气将导致国际贸易保护的加剧和贸易争端的增多。从2008年一季度的贸易摩擦情况看,共有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17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涉案金额达20亿美元,遭遇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5起,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从涉案产品看,主要集中于轻工、纺织、机电等我国具有出口竞争力的产品,其中尤以纺织品贸易摩擦更为突出。如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中欧鞋业争端,中美钢铁业争端,中美知识产权保护争端,中日纺织品争端等。

一、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特点

(一)反补贴成为我国国际贸易摩擦最大的新特点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近几年全球反补贴案件数量总体在减少,而我国与这种趋势相反,我国在极短时间里骤然成为世界头号反补贴调查目标国。至今,我国共遭遇反补贴调查22起,其中加拿大7起,美国13起,澳大利亚和南非各1起。从2007年起,国外对我国发起的反补贴调查频率创世贸组织的贸易救济史先例,反补贴成为我国贸易摩擦的新领域和热点。2008年一季度,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相继对我国产品提出反补贴调查或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是首次对我国产品发起反补贴、反倾销合并调查。早在2004年,加拿大就首开先河,对我国的烧烤架和钢制紧固件发起了反补贴调查。2006年11月,美国也改变了其20年不对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的惯例,对我国铜版纸开始了首起反补贴调查。在我国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之前,反补贴调查是不可能发生的,但现在却频频出现。

(二)与我国发生国际贸易摩擦案件的贸易伙伴相对集中

我国与美、欧发生的贸易摩擦较突出,我国已连续6年成为欧洲反倾销调查的第一大国;2008年上半年我国对美出口1167.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9%,这是近7年来我国对美出口增速首次降至个位数,增幅远低于同期我国总体外贸出口21.8%的增速,较2007年同期对美出口增速回落9个百分点。我国对美出口呈全面萎缩状态,预计全年增长幅度很可能还要低于上半年的8.9%。

(三)我国遭遇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使相关产业受到影响

从2000年至今,我国生产的柠檬酸先后遭遇了美国、泰国、乌克兰、南非等诸多国家的反倾销调查。我国柠檬酸遭遇美国的“双反”调查,是继2007年遭遇欧盟的反倾销之后,对整个行业影响最大的一次。美国是我国柠檬酸的第一大国际市场,约占总市场份额的10%,美国市场对我国柠檬酸产业的发展来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国的柠檬酸企业面临着欧盟征收的高达49%的反倾销税,同时又面临美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双重调查,从长远来看,这必将给我国的柠檬酸产业带来一定的冲击。

(四)国际贸易摩擦的产品、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

2007年我国成为世贸组织争端案件中作为被诉方次数最多的国家。从产品看,纺织品成为贸易摩擦的热点,但已从个别产品的倾销与摩擦阶段,开始逐步向多产业贸易摩擦和结构性贸易摩擦方向发展;从领域看,从货物贸易向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等方向发展;从国别看,已从欧美贸易摩擦,向美日贸易摩擦到今天的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摩擦的发展。如阿根廷、韩国、日本、菲律宾等贸易伙伴对我国玩具、轮胎、食品等设置技术性的贸易壁垒,限制甚至禁止我国出口相关产品;2007年6月1日,欧洲化学品管理制度正式生效,对产品的环保要求进一步提高了我国产品的技术准入门槛;巴西、阿根廷对我国产品设置最低进口限价和违反周边规则的进口许可措施;美国利用“337知识产权调查”,遏制我国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的出口。

二、我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措施

(一)正确制定和运用补贴政策,避免不符合WTO规则的补贴

加入WTO并不意味着取消补贴,补贴是国家鼓励外贸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手段。根据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规定,只有政府实施的财政资助或任何形式收入或价格支持行为,或政府支配下的私人机构行为才构成补贴。《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规定的禁止性补贴主要以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为主。不可诉补贴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不具有专向性的补贴;二是有专向性但符合规定条件的补贴,包括研发补贴、落后地区补贴和环保补贴,这是我们要充分利用的。可诉补贴具有双重性质,没有绝对禁止,但在给其他成员产生不利影响时则可能导致反补贴措施,我们应慎用。政府要加强对反补贴的认识,尽快熟悉游戏规则。要积极调整政策,规范促进贸易的政府行为。政府应该设法通过提高政府效率等手段,降低企业的隐性成本来鼓励出口,不要直接进行各种税费减免和补贴。反补贴调查涉及各级政府和多个部门,工作量大,协调困难。因此,政府部门协作应诉是取得胜诉的关键。

我国各级政府的各种补贴名目繁多,补贴政策既多又杂,难免有些补贴政策与世界贸易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相冲突。各级政府在已有的或将要制定的政府规章和具体政策措施中,应考虑与WTO规则《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的一致性,对现有各种补贴措施应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对已颁布执行的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应集中清理。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加强法规规章审查工作,确保新出台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与WTO原则规则以及我国加入世贸承诺相符合,充分体现法制的统一性原则、非歧视原则和透明度原则。

(二)调整经济发展的战略、体制和政策,消除引发国际贸易摩擦的自身因素

1、建立和完善政府的权威信息与交换机制,并且建立预警机制。对进出口产品的市场份额、生产量、利润与亏损等进行通报,进行信息交换。贸易主管部门、国内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之间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及时相互通报产品国内生产、销售与进出口情况。一方面,对进口产品数量猛增,对可能对本国产业造成损害或有造成损害的威胁进行预警。另一方面,对那些大批量单一产品的大量出口,可能引起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适用进行预警,并对出口产品多元化、出口国多元化提出建议;政府部门还要建立相应的快速反应机制,建立相应的机构,对相关的事务做出快速的反应,避免经过繁琐的程序,耽误时机。以反倾销、反补贴措施框架下的产业损害调查与裁决为基础,修改并完善现有产业损害相关规则,把保障措施与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综合起来运用,使之适应全面开展产业损害调查的需要。

2、在经济体制和制度方面,应该按照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必须尽快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价格和市场改革,以消除可能诱发国际经济摩擦的体制和制度因素,并结合多边和双边谈判,尽快获得更多的国家对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摆脱在反倾销等国际贸易摩擦中的被动局面。遵守WTO的贸易自由化原则,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3、慎用贸易救济措施。作为国际规则允许的保护措施,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可以使用,但必须是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使用,更不能因国内利益集团的压力而滥用。在动用贸易救济措施时,不仅要衡量受保护产业的收益,更要计算相关产业受到的损害。只有在得出对大于失的情况下才能动用保障措施。否则,不仅对国内经济得不偿失,而且很可能引起国际贸易摩擦。

4、采用国际规则和标准。应该树立国际化观念,尽可能采用国际经济规则和国际技术标准。如果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标准存在严重缺陷,我国可以制定自己的规则和标准。但是国内规则和标准一定要比国际规则和标准更科学合理。同时,新的国内规则和标准要尽量与国际规则和标准保持一致或“兼容”,使得国际标准向新国家标准的转换简单便捷,并且不必付出太大的成本。

(三)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与完善,促进他国的贸易自由化

1、完善WTO的中性规则。即无论发达成员还是发展中成员都容易滥用、并且对所有WTO成员都不利的规则,特别是争端解决规则和反倾销规则,以尽量减少这些规则存在的漏洞,避免其他国家利用规则漏洞来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和挑起中外贸易摩擦。

2、完善约束发达国家的规则。首先,约束发达国家切实履行以往开放市场的承诺,特别是纺织品和服装市场开放以及削减农产品补贴方面的承诺;其次,要求发达国家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特别是扩大发展我国优势产品的市场准入;最后,在贸易与环境保护标准等新议题的谈判中,尽量明确发展我国国际贸易中应该得到的正当利益。

3、完善约束发展中成员的规则。贸易保护主义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专利,目前,发展我国的贸易保护行为日益凸现,严重阻碍了发展我国之间的相互贸易,特别是使我国深受其害。我们应该转变观念,通过完善有关规则,促进发展我国国内市场的开放。

4、完善有关我国加入WTO的法律规则。在我国加入WTO的法律文件中,有些规则存在很大漏洞,导致其他WTO成员对我国滥用反倾销、特别保障等贸易限制措施。应该完善有关我国加入WTO的法律规则,应该学会讨价还价,通过多边和双边贸易谈判来弥补这些漏洞,避免由此引起的中外贸易摩擦。

(四)积极提升企业自身发展和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企业发展不能完全靠政府补贴,要靠科技、品牌、效率和质量参与国际竞争。及时制定适当的营销策略,最大限度地获取出口利益的同时避免被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企业应通过调整和完善出口战略,实现市场多元化,分散被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的风险。企业一旦涉案,要积极应诉,因为只有企业积极应诉,政府和企业才可以相互配合,共同维护其合法权利。

参考文献:

1、于永达,戴天宇.反倾销理论与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赵晓,柳阳.再论我国崛起之“国际经济摩擦时代”[J].国际经济评论,2005(4).

3、杨仕辉.国际保障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我国对策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05(1).

第2篇: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趋势;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整体格局下,国际贸易成为经济全球化核心组成部分。世界贸易组织在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多边贸易的谈判以及贸易争端的解决上都起到了核心作用。但是,由于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环境比较恶劣,各国经济表现相对疲软,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呈现多层次和多种类的问题,多边贸易谈判越发困难,原定部分自由贸易区域的计划落实不理想,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国际贸易框架遭遇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世界贸易组织发达成员国通过自身优势和对贸易规则的利用,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使用不同手段逃避既定义务,保护本国利益,这严重破坏了WTO的精神和原则,导致多边贸易谈判的内容不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世界贸易组织整体框架经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各国经济联系更加密切,而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仍然受到很多不稳定因素的干扰,各国经济仍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国际贸易环境比以前更加复杂,不同国家和经济体需要面对更加严峻的贸易挑战。与此同时,新技术、新局势、新需求等都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新的机遇。在经济全球化更加深入的背景下,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推动了国际贸易新趋势的出现,把握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对于提高我国的外贸水平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趋势

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精细化分工的结果,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对生产要素、商品、服务等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配置交换的过程。由于各国的政治环境、法律法规、货币制度、物流技术、语言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国际贸易非常复杂。但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经济之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同时各国为了自身利益的需求,对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具有非常强烈的需求,开拓国际市场的意愿非常强。国际贸易在多种因素影响下,通过不同国家和利益集团的角斗,形成新的特点和趋势。

第一,跨国企业占据世界经济发展主导地位,国际贸易交易集中度呈现上升态势,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显著。2015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跨国企业生产投资持续扩大,盈利处于历史较高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无论是在数量还是体量上都在快速增长,这也使得全球生产、投资和商品的大流通进一步加深,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跨国公司在参与全球精细化分工中,在寻找新的定位,并在这个过程形成新的战略同盟,国际交易市场统一性增强,助推了世界经济市场的竞争和贸易自由化。跨国公司垄断了国际创新技术和贸易技术的绝大部分比例,这也使得跨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垄断地位日益加强。由于信息互联技术和物流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跨国企业的经营更为便利和高效,跨国企业现阶段都对其发展战略进行调整,面对国际市场,尽力提高市场份额;对于内部管理,则利用新技术大幅提升运营能力。未来一段时间,跨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会更加凸显,话语权将会更加强大。现阶段,跨国企业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力量,在贸易交易市场的占比不断稳步提高,交易活动也更加频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跨国企业对外投资会对国际贸易的结构形成以及贸易集中区域分布产生重要影响。跨国企业的全球性投资加大会是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的重要表现。

第二,经济体之间利益冲突愈演愈烈,各经济体间贸易壁垒层出不穷,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自由化面临诸多挑战。虽然世界各国经济比较低迷,但是全球国际贸易仍然保持增长态势(见表1)。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2014年国际贸易增长率为2.8%。2015年,全球经济依旧脆弱,国际贸易环境还是不够景气,但是,经济体间的贸易活动仍然频繁。自由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不可阻挡的趋势。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逐步向知识经济转变,全球分工更加细化,分工形式出现新变化。世界经济和分工的变化使得国际贸易的模式和交易方式也发生转变,从而使得国际贸易表现出新趋势、新特点。外贸作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而,全面分析和把握当前国际贸易趋势,有利于我国外贸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趋势策略世界各国、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发展水平并不相同,各经济体和贸易集团间的壁垒在增多,各国对贸易利益的争夺非常突出,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不断抬头。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经济利益,长期通过各种不公平的手段来加速对全球资源的掠夺,同时利用先发优势在WTO框架下制造贸易壁垒,人为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中层出不穷的贸易摩擦和冲突。贸易与劳动标准、贸易与环境保护以及汇率等问题都已列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议程,对于国际贸易利益的争夺越来越明显。根据WTO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G20集团推出的贸易限制措施,有80%左右仍然在实施,对全世界约4%的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形成影响。我国是贸易保护主义环境下损失最严重的国家,根据商务部2015年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19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于贸易利益的分配争夺正在呈现两极化的趋势。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对于贸易市场的竞争也显得非常激烈,各种经济体间的贸易利益之争相当残酷。各国贸易保护政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多边贸易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多边贸易机制表现更加灵活多样,为各国贸易构建了基本架构。各国贸易保护措施基本都不违反多边贸易的约定,反而表现出对多边贸易规则的支持。这些主要体现在:各国都是在利用多边贸易机制的游戏规则来实施贸易保护;通过多边贸易协定来保护成员国的利益,排斥非成员国。多边贸易协议是各成员国所协商签订的多边贸易规则,所以多边贸易规则的约束力比较局限,更多是依靠成员国间的信用来维持正常运作。世界经济处在稳定增长时期,各成员国都能通过贸易自由化来实现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所以积极维护多边贸易协议自然不是问题。但是,当全球经济发展处在低迷时期,各成员国为了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对于贸易保护必然会抬头,从而形成对多边贸易规则的挑战和冲击。现阶段,全球经济持续增长仍然存在不确定,但是各国贸易措施还不会对多边贸易体制形成毁灭性冲击,另外一方面,由于全球经济前景的不明朗,各国贸易保护措施将会长期挑战多边贸易体制,从而影响到国际整体贸易体系。各国、各经济体对于贸易市场的争夺已经非常白热化,而贸易保护主义给国际贸易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

第三,绿色贸易异军突起,国际贸易被赋予绿色概念,绿色贸易潮流势不可逆。伴随环境日益的恶化,全世界对于保护环境的共识愈加认同,“绿色”成为环境保护的主题。各国对于环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重视,而各国消费者对于保护环境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绿色消费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新消费趋势,绿色贸易则由此产生。经过近年的发展,绿色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逐步上升。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于环保的理念认识更加深入,绿色消费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人们在消费的时候会更加愿意选择资源绿色的产品,绿色消费成为绿色贸易的基础。绿色生产、绿色市场的兴起,优化了国际贸易的交易结构。从联合国数据显示,绿色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逐步增加,对于资源消耗严重的商品贸易则出现了下降趋势,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为环保产品的应用提供了有利保障。环保产品由于其性能和技术,使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从资源密集逐步向技术、知识密集为主,而绿色商品的国际贸易日趋成为重要内容。

第四,国际贸易交易方式日趋多元化,网络贸易发展迅猛,国际贸易效益显著提高。伴随网络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国际贸易的交易方式逐步多元化,依靠网络完成的贸易正在高速崛起。网络贸易主要是以互联网为依托,不同地区和经济体所进行的贸易和商务活动。国际贸易所需要的所有环节,包括交易的前期沟通、合同签订、商品或者资金的交割、物流环节以及售后服务等都依靠网络平台来完成。而目前网络贸易商品还主要集中在无形产品,比如咨询服务、金融服务等,实物贸易则主要是前期沟通咨询、合同签订以及资金的流通等环节在互联网上完成,实际的货物物流等还是需要传统渠道。网络贸易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各经济体的重视,都出台了或多或少的政策和措施来推动网络贸易的发展。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网络贸易发展的增长比率非常快速,网络贸易能够有效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益。网络贸易与传统贸易方式相比具有很多优越性,比如交易成本较低,摆脱了时间、空间的约束,网络贸易的应用普及成为国际贸易的一场革命,对于贸易方式的转变具有深远影响。在国际贸易总体保持低速增长的背景下,网络贸易却强势增长。传统贸易交易方式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电子商务为方式的网络贸易能否成为争夺贸易市场的利器,受到了各国和各经济体的高度重视。由于网络贸易的高效性,网络贸易将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趋势,成为国际贸易最重要的交易方式之一。第五,国际贸易尚未从危机中恢复,对个别贸易大国的依赖性加强,西方发达国家整体贸易相对低迷。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贸易造成重创,国际贸易量急速萎缩。经过各国一系列的稳定政策,全球主要几个国家经济得到了稳定复苏,全球贸易得到恢复。《2014年世界贸易报告》指出,2014年全球贸易保持低速增长,然而受到欧洲经济低迷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也会受到较大拖累。世界贸易还没有完全从金融危机中完全恢复过来,世界资源的配置机制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2015年,美国经济恢复比较明显,失业金申领数量创下近年来的低位。而中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经济增长都较为稳定,这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基础,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国际贸易将会持续向好发展,尤其是主要几个贸易大国之间的互动将会更加明显。由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国际贸易将会持续恢复。其中,贸易大国之间的互动将会推动全球贸易迈向全新的增长时期。第六,国际贸易整体结构优化,贸易向高端化发展。国际贸易并未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此次金融危机对西方国家的影响非常明显,尤其是欧洲国家,新兴发展中国家则仍然保持较强的活力和较为稳定的发展。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恢复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国际贸易市场快速壮大的新力量,世界贸易格局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国际贸易参与者结构日趋合理。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特点是第三产业全球化,而第三产业全球化正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经济、技术和知识的发展模式,并在影响各国在国际经济市场的竞争地位。第三产业正处于发展的蓬勃时期,在国际服务贸易中保持较高速度的上升趋势。在第三产业贸易中,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商品和服务日益受到全球贸易的关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向高端化调整。

二、我国应对国际贸易趋势的策略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经历了一段波动期,近年来经济持续保持增长,但是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我国经济结构主要以来料加工为主,原料在国外,而且市场也在国外,我国是典型的贸易大国,所以我国面对国际贸易新趋势,同样也将遇到国际贸易发展的诸多问题。通过分析近年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和全球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国际贸易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而对于我国而言,在目前的国际贸易环境下,我国外贸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制定我国外贸战略,把握国际贸易的机遇,主动提高开放水平,引导国内企业走出国门,进一步提高我国外贸水平和优化外贸结构,积极抓住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有利环境,对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非常关键。

(一)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水平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不会随着某个国家或者经济体的意志而停滞不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更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这个大环境、大形势和大格局,主动适应国际贸易新形势下的要求,为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得先导优势。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局势,我国外贸水平的提高必然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因此,我国更应该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持续深化对外开放的水平,准确判断现阶段国际经济的发展走势,制定对外贸易战略,以更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国际贸易的竞争和合作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国应该优化国内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进行国内资源的整合,以形成更强大的国家实力。同时,我国应该加速推动外贸机制的改革,积极按照WTO原则和规定进行落实,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此外,我国还要注意发展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更深层次地推动区域贸易的发展,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二)抵制和打击贸易保护主义

近年来,我国经常遭遇贸易摩擦是由于自身和外部双重因素的作用所导致。自身因素方面,我国的产业结构比较低端,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以价格优势为主,容易导致贸易摩擦;另外,我国出口贸易的比例非常高,对于贸易伙伴国市场的冲击和影响非常明显。在外部因素方面,对国际市场的争夺是时下各国经济增长重要的支柱,各国都会想尽办法为贸易保驾护航。我国是国际贸易大国,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有着巨大的危害,部分别有目的的国家通过建立贸易壁垒来限制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各国为了保护自身经济利益,贸易保护主义趋势日益明显。国际贸易作为我国经济组成的重要部分,我国应该健全反贸易保护的协调体系,提升贸易摩擦的应对水平,通过多种手段抵制和打击贸易保护主义。我国作为WTO的成员国,应该全面剖析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制,熟练掌握贸易救济措施,尽力减少贸易摩擦给我国外贸造成的损失,提高我国贸易水平,保持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我国现阶段面对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壁垒是我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所衍生的效应,所以针对贸易摩擦,一方面需要积极抵制和打击,而另一方面需要实质性地提高我国产业结构,只有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得到认可之后,我们所面对的贸易摩擦才会进入新的平衡阶段。换而言之,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将会是我国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的新常态。

(三)进一步优化国际贸易结构和提高商品质量

我国经济正面临转型和产业升级阶段,这也是我国贸易结构调整的机遇,我国目前以“进口原材料,初加工出口”为主的贸易模式,这是相对低端的国际贸易交易,我国需要调整和优化贸易结构。在出口方面,我国外贸应该由劳动密集型商品向知识、技术和服务密集型商品转变。同时,进口方面,我国应该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技术。我国外贸结构调整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整体良好的经济环境基础。只有将贸易结构进行逐步优化,我国贸易质量才能进一步提高,加强产品竞争力,形成强大的贸易风险抵抗力,确实推进外贸发展水平的提升。

(四)推动网络贸易发展并加速电子商务普及

根据国际贸易对网络的需要,电子商务作为网络贸易的重要方式,我国需要加速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对消费品行业做出巨大贡献,同时,国家应该扶持其他行业的企业推动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发展,拓宽企业的推广渠道。另外,我国应该投入更多资源推动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始终保持我国网络贸易技术的前沿性和可靠性。由于网络贸易是国际贸易的新趋势,网络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还不够完善,所以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健全网络贸易法律法规,以维持我国网络贸易的合法运作。

(五)引导我国企业做大做强并实现跨国经营

国际贸易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跨国公司作为载体来完成,因此跨国公司的经营发展对我国外贸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已经有部分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与国外企业竞争,然而我国跨国企业整体不论是体量或者竞争力都与国外跨国公司还有较大差距。我国需要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我国企业做大做强,积极走出国门,实现跨国经营,在国际市场配置资源,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获取更丰厚的利润,企业的跨国经营对于提高我国的贸易质量意义非同。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国际贸易有效地承载了各国在全球配置资源的需要。对我国而言,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贸易环境,中国经济实质上作为一个挑战者,正在挑战全球原有的经济利益体系,所以这个过程必然会面临诸多的阻挠和问题。伴随近几年世界经济不明确性加剧,我国与其他国家和经济体间的贸易矛盾会更加突出。我国清晰明确的贸易战略关乎自身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也会影响我国与贸易伙伴国在贸易全球化调整中的利益分配,同时会关系到国际贸易体制的调整。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化的进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把握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制定国际贸易战略,以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才可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颖,黄日星,张涛.国际贸易绿色发展新趋势[J].中国商界,2010(2)

2.林玉洁.论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J].现代商贸工业,2011(21)

3.巩胜利.全球贸易格局演变的新趋向与中国的应对策略[J].新金融,2013(11)

4.买梦阳.我国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2)

5.常静.中国应对世界贸易格局演变趋势的策略研究[J].价格月刊,2015(7)

第3篇: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范文

关键词:国际分工;国际价值;服务外包;跨国公司

中图分类号:F1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11—016—06

一、新时期国际分工的变化与特点

战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作用下,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国际分工出现了与以前不同的一系列新变化和新特点。

1.分工形式多样化,产品内分工突显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当代社会的经济环境与马克思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下,国际产业经历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技术甚至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梯度转移,与此同时,国际分工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由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再到产品内分工的演进。在当代,国际分工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征——不仅有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也有产品内分工;不仅有产品分工,也有要素分工;不仅有有形产品的生产分工,也有无形产品——服务的生产分工;不仅有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也有混合形态的分工。这一系列分工的新变化不仅涵盖了不同国家与地区,不同产业与产品,而且涵盖了同一产品内的不同工序与不同增值环节。其中,由跨国公司引起的、细化到产品内部分工是当代国际分工的突出特征。198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日益激化的竞争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各国作为生产车间在全球范围进行产业布局,将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生产和服务的不同环节分布到世界各地,将生产活动和其他功能性活动进行更加细密的专业化分工。致使海外投资企业所服务的对象不再是分散、独立的某个市场,而是整个跨国公司体系所占据的区域市场,乃至全球市场。从而引发分工的范围更加广泛,企业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尤其是产品内分工得到凸显,形成了一种全球性的生产网络。在从传统的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向产品内不同工序、环节分工转变的过程中,国与国之间的生产联系不再是在产品最终生产完成后才发生,而是在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和营运管理的各个阶段就交叉发生。因此,建立在产品内的分工成为当代国际分工变化的一个突出的新特点。

2.分工趋势外包化,服务外包快速发展

外包是企业整合外部的最优资源,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核心竞争力和增强外部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1980年代以来,西方跨国公司运用外部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生产效率的原理,日益聚焦在企业的技术研发、营销等核心业务上,而将一般性的加工制造、组装、后勤服务等非核心业务离岸外包给基于相互信任和契约的合作伙伴,从而形成了一种全球性的外包网络系统。

随着西方国家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离岸外包作为其全球布局、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全球外包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06年,在世界最大的2000家企业中,有80%以上的企业在海外建立重要的外包业务。据全球外包年会主席、美国著名外包管理专家迈克尔·科比特估算,2010年全球外包金额已突破20万亿美元。在全球外包支出中,美国约占2/3,欧洲和日本约占1/3。亚洲是承接外包业务最多的地区,约占全球承接外包业务总量的45%。

目前,不仅制造业大量外包外移,服务业外包的发展也引人注目,逐渐成为离岸外包的新宠。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服务外包总价值已由2004年的5000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2万亿美元,其中IT和业务流程等服务外包约为1万亿美元。另据2013年4月召开的第六届全球外包大会透露,虽然受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2012年全球服务外包合同金额下降了10%,但亚太地区却增长了31%,其中中国增长了40%。而北美、欧洲和日本依然占全球发包份额的70%以上。

从整体上看,离岸外包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形式,服务业外包作为离岸外包的新宠,在当代国际分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们的发展对于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加速世界经济的融合,具有重要作用。

3.分工国别边界弱化,跨国公司居主导地位

在当代国际分工中,传统分工的国家边界已经明显弱化,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组织形式和微观载体,国际分工也越来越表现为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就某项产品的产销而言,在跨国公司中,其生产经营是具体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活动的,研发、采购、制造、分销、服务等分别是产品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些环节大部分由它们遍布于世界各地的各分支机构来承担。由于产品生产经营环节的分解,使生产经营活动更加专业化,进而导致国际分工从最终产品的分工进一步向产品内部不同环节之间的分工发展。

与此相应的,国际分工的实现方式也从单纯依赖外部市场的国际贸易转向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并重。据统计,全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控制了发达国家近90%的生产技术和3/4的技术贸易。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主要是在其分支机构之间以及分支机构与母公司之间进行的。近30年来,这种作为国际分工实现方式的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获得快速持续增长,1970年代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只占世界贸易的20%,1990年代这一比重已上升至50%左右。

在过去,尽管跨国公司的生产因跨越国界而具有国际性,但由于它们分散在世界不同国家的分公司、子公司在海外各据点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供应当地市场或返销母国的,各地的生产过程之间并不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这里的国际分工只发生在最终产品之间,国际贸易仅成为国际分工实现的唯一途径。而在当代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分散在海外各地的分公司、子公司不再是独立运作或仅与母公司发生联系,而是与母公司和其他分公司、子公司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跨国公司依据不同区位建立在生产要素密集度之上的比较优势,将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更细密的专业化分工。使公司内分工联系更为紧密,体系内的产品、技术和人员在遍布全球的各分公司、子公司之间的流动性更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跨国公司各分支机构的活动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形成了全球生产体系的实体部分。

4.分工体系完善化,价值链成为连接纽带

1980年代以来,受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在财富生产和商品价值创造的进程中,自然资源和普通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作用趋于减弱,而技术、信息、人才和创新机制等知识性要素的作用日趋增强。这些要素在不同产业、同一产业不同产品和同一产品不同工序间的重要性各不相同,在跨国公司的组合配置下,技术、人力资本、知识等高级要素有效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和泛化,进而形成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分工在产业层面上通常表现为,知识密集型产业逐步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资本密集型产业则随着国际产业的梯度转移由发达国家逐步集中到新兴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国家之间所谓的“大脑~四肢”的完整的分工格局。而“价值链”就成为这一国际分工体系的连接纽带,它连接着特定环节上的母公司、遍布于各东道国的子公司和供应商、分包商,分布于不同的国家或区域,共处于同一产业或产品的生产经营中。

如果说古典国际分工的边界是产业的话,那么当代国际分工的边界则更在于价值链。可以说,建立在价值链上的国际分工已成为当代国际分工变化的新特点。这里的价值链是指设计、制造、分销、服务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其分工的基础是生产活动和其他功能性活动更加专业化的细分。在新技术革命作用下,生产经营活动的更加技术化、专业化,导致国际分工从最终产品的分工进一步向价值链中不同活动之间的分工发展,遍布于世界范围的各分支机构分别从事其中一项或几项活动。由于同一条生产的价值链在空间上遍布全球,使得由跨国公司所主导的现代国际分工也由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向世界市场提品,发展到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向跨国公司生产提供要素。通过价值链的结构,跨国公司可以只控制那些技术含量高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创造利润多的环节,并在这些环节上保持垄断优势,而把其他不具战略意义的、低技术含量的、创造利润不多的环节分解出去,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加生产经营的灵活性。

二、国际分工变化对国际价值的影响

当代国际分工的新变化导致世界经济领域出现许多新的经济现象与经济过程,对商品的国际价值及价值规律作用的发挥产生了重要影响。

1.从国际价值形成的层面看国际分工新变化带来的影响

首先,国际分工边界由产业转变为价值链,使商品的国际价值构成更突显国际化特点。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世界各国生产者之间的劳动分工发生深刻的调整与变革——由产业间的分工、产业内的分工向产品内分工转化,逐渐形成以价值链为边界的产品内分工模式。而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应用,使跨国公司全球化布局的生产网络得以形成和发展。跨国公司根据世界各国的资源禀赋、市场条件等状况,基本实现了技术研发、产品设计、零部件生产、产品组装、组织订货、商品销售等各环节的全球配置,其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生产计划的制定、原材料和零配件的供配、生产工艺环节间的投入产出协调耦合、产品的销售乃至公司集团的整体和地区、部门管理都是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流转中实现的。既然国际分工的边界已由产业转变为价值链,商品的研发设计、零部件的生产及产品组装等环节分别在不同国家进行,那么相应的,所生产出来的商品的总价值构成也就表现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价值构成,从而更突显出商品价值构成的国际化特点。

其次,新型国际分工导致生产要素范围扩大与重新组合,提高了生产效率,进而影响商品国际价值的形成。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指出,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导致生产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工人及其使用的工具都向专门化的方向发展。而当今,在新科技革命的作用下,新型的国际分工导致了直接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发生了新的变化——范围扩大与重新组合。从客观生产要素看,出现了电脑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机械手等新的劳动资料和合成材料、工程塑料等一系列新的劳动对象。而作为客观生产要素人的劳动,其涵义也已扩展到科学与技术、管理、研究与开发、咨询与服务等领域。生产要素范围的扩大尤其是现代生产要素的组合与运用,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商品国际价值的形成。从国际范围看,现代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组合与运用,可降低单位商品所耗费的资源和劳动时间,进而降低单位商品的国际价值量,而在原有资源不变的条件下现代生产要素的组合与运用则会增加世界商品及其价值的总量;从一国视角看,如果现代生产要素的组合与运用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领先于他国,该国就能在国际市场上交换到更多的商品价值。

2.从国际价值实现的层面上看国际分工新变化带来的影响

首先,国际分工所催生的服务贸易蓬勃发展,其国际价值的实现具有与货物贸易不同的特点。战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在国际分工的催生下,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其增长速度高于国际货物贸易。在一般情况下,货物商品只有经过运输,使商品发生位移,克服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之后,才具备了实现其价值的前提;在货物商品贸易中,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往往不能分离,在转让使用权的同时,所有权也让渡给对方,即通常只能参与一次国际贸易。但国际服务贸易则不同,它不必经过运输即可在消费者那里实现其价值,其贸易对象的两权往往可以分离。如在技术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中,服务的出口者可以凭借其所有权,通过契约关系,在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分别向不同的进口者转让使用权,使产品的使用权得以多次转让。由于同一服务的使用权可以多次转让、多次参与国际贸易,这就使得同一服务所能实现的国际价值量亦更多。

其次,作为当代国际分工微观主体的跨国公司,其垄断地位的加强使商品的价格进一步偏离国际价值。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表明,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是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然而不同国家、不同企业的发展程度不同,生产条件有别,在同一时间里生产商品的国别价值也不相等。一般说来,哪一个国家的企业所提供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位置或拥有绝大部分份额,商品的国际价值就由哪个国家的企业的生产条件来确定。这就使得垄断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该商品的国际价值。垄断企业为谋取超额利润,往往会制定垄断高价,造成世界市场价格大大偏离真实的国际价值。而各国政府为保证本国的经济利益,往往会将这些垄断产业作为战略性发展项目来加以扶持和保护,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大力促进其发展,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垄断行为,使商品的市场价格进一步偏离其国际价值。

3.从国际价值规律作用的层面上看国际分工新变化带来的影响

首先,国际分工的新发展与世界市场的扩大使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更广,调节作用更强。在传统的国际分工格局下,国际贸易以商品交换为主,商品的国际流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交通航运的技术水平和发展状况。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国际分工向产业内、产品内转化,更有利于跨国公司的全球资源优化配置,使各国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流动性亦进一步加强。同时,信息化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各经济主体能够及时、快速地获得国际市场的商品供求、价格起伏、资源流动状况以及汇率波动信息等,从而能够更好更准确地掌握国际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构成,从而强化了国际价值规律对经济主体生产经营的调节作用。此外,国际分工与生产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使国际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反过来促进了世界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更广,调节作用更强。与此同时,国际价值规律的调节手段也发生了新变化,利率、汇率成为调节世界市场的重要经济杠杆。“这些经济杠杆会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对世界市场的投资方向、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以及货币流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世界市场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和世界总劳动量在各个不同生产领域的分配。”

其次,国际分工新发展导致商品构成国际化,使价值规律的作用跨越国界,客观上促进了国际化产业利润率的平均化。在马克思时代,国际分工以最终产品分工为主。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主要在产成品领域。而当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分工格局——从以产业和产品为边界的国际分工发展为以生产要素为边界的国际分工,使分工由最终产品交换领域发展到产品生产过程、生产环节。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一个完整产品的生产过程不断细化为众多的生产环节,产品生产的迂回环节增多、过程延长,而国际间交易成本的降低使迂回生产环节的全球布局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为在竞争中获胜,跨国公司纷纷实行全球一体化战略,借助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设置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各个环节上的要素优势,从而使以要素为界限的产业内或产品内的环节、工序分工成为当今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

在当今的产品内分工的格局下,国别价值虽然仍旧存在,但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了——不再是对产成品意义上的国别价值,而是针对全球生产过程中具体环节的中间产物而言的。价值链上不同节点的产物的价值相应地就是该节点所在国的国别价值,而产成品的价值则取决于价值链上所有国别价值之和,在此基础上取得的世界劳动平均单位,是衡量商品国际价值的依据。与此相应的,价值规律对生产的调节作用也就超越了一国的范围,遍及产品价值链上的所有国家。这种国际分工新发展导致的商品构成国际化和价值规律作用的跨越国界,客观上促进了国际化产业间利润率的平均化。因为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下,跨国公司通过产业间的资本流动带动其他要素的流动,实现公司要素的全球配置,其结果有利于各国际化产业间呈现利润平均化的趋势。

三、国际分工的变化及影响带来的启示

1980年代以来,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和泛化,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经济上的互相依存日益加深。国际经济关系已从流通领域扩大到生产领域。我们要全面认识当代国际分工的新变化和特点及其对国际价值带来的影响,并采取相应对策,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

1.把握国际分工格局变化时机,争取价值链上的有利位置

改革开放30年多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仍处于较低层次,接近u型价值链的底端。集中表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日用品等轻纺工业领域以及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加工业领域。尽管这些工业制成品产量相当大,源源不断地向世界市场输出,但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并不高。从产业发展历程看,我国大部分工业及产品与发达国家占据具有垄断地位的战略环节、获得价值链上最多增加值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在要素分工、环节分工已成为当今国际分工主要形式的情况下,特定要素的比较优势在产业链或生产工序所处的地位十分重要。任何国家或地区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在凭借特定要素的比较优势参与产业链或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值能力的提升上。一个国家如果资本、技术、人力资本等高级要素丰富,在国际环节分工中就能处于价值链的高端,从而在国际价值的创造和分配中就能处于有利地位;相反,如果一个国家拥有的是简单劳动力等一般的低级要素,则只能被动地处于价值链低端而接受国外高级要素的整合,在国际价值的分配中必然处于不利的境地。为此,我国应积极把握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通过政府、部门、企业等多方努力,积极培育要素优势,不断改善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要素结构,提升我国企业在产业链或产品工序所处的位置及增值能力,使我国企业在国际价值链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在这一过程中,亟需实行积极的科技创新战略,增强企业的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

2.利用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目前,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依然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二者占总出口额的70%左右,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只占出口总额的30%左右,这种出口产品结构存在着诸多弊端。因此,面对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和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很有必要利用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对现有的出口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即由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逐渐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产品结构转化。与此相应的,外贸增长方式也由目前粗放型、数量扩张型向集约型、质量效益型转变。而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就要积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为此,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价值规律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淘汰一批后进企业,选准和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企业,建立新的产业优势。同时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中积极进行技术改造,竭力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以缩小与发达国家在产品结构方面的差距。从近期看,出口企业要改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以量取胜的经营策略,向以质取胜的经营策略转变。要对原来初加工或粗加工的产品,通过深加工和精加工过程,增加其出口附加值。从长期来看,可以考虑通过人民币汇率的适度调整,促使出口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改变出口增长主要依靠价格竞争和数量扩张的状况,促使企业把更多精力放在研发高附加值和高科技产品上,以促进企业长远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加快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3.积极发展流通领域中的服务贸易。优化服务行业结构

战后,在新技术革命的带动下,服务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劳动的重要形式,得以快速拓展,服务行业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高。与此相联系的,服务贸易作为新兴的行业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提高,其重要性也日益凸现。有资料显示,1990年代中后期,在国际分工比较发达的组装制造业中,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停留的时间只占其全部循环时间的不足15%,而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则要占其全部循环过程的85%以上。这就充分显示了流通在整个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果一个出口企业在流通领域中缺乏效率,缺乏信息提供、运输保险、付款条件、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服务能力,即使它在生产领域中的技术工艺再先进,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会受到重大的制约。在当前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相当部分企业的主要薄弱之处就在于流通领域的一系列服务环节上,为此,我们应以国际价值理论为指导,加速服务贸易的发展,以此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发展服务贸易的过程中,要注重优化服务行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要注重发展信息、通讯、咨询、法律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如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着重改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等传统行业。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应抓紧职业培训,培养大批适应国际服务需求的人才,通过人才支撑,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第4篇: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范文

关键词:肺炎疫情;经济全球化趋势;逆全球化现象

1肺炎疫情带来短暂的逆全球化现象及原因

肺炎疫情冲击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国际贸易的萎缩。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2020年前三个季度的世界商品贸易量目前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2%。国际服务贸易也受到肺炎疫情的重创,世贸组织估计表明,在疫情流行期间服务贸易量下降了约27%,其中与旅行和运输相关的部门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经济风险全球化,国际贸易的低迷对于长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来说成为对其经济的致命性打击,作为经济全球化组成环节的各国经济的衰退进而加剧了国际贸易体系的萧条,这种正反馈机制构成世界经济形势的恶性循环,各国对外贸易普遍呈现明显的收缩态势。为了避免外部因素对本国经济的牵制,更多的国家开始注重产业回流和国内循环,这无疑人为地加剧了疫情期间的逆全球化趋势。1.1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供应链体系。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国际合作形成的全球供应链是维持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环节,肺炎疫情对于全球产业链的冲击无疑对经济全球化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首先,在肺炎疫情影响下,各国采取的社交隔离政策,造成劳动力数量大幅减少,生产规模急剧下降,很多企业甚至停工停产,导致产品现象严重短缺,沉重打击了开展国际贸易的基础。其次,部分国家为防控疫情的境外输入,采取了入境管制措施,禁止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人员和货物入境,切断了国际贸易的运输环节,给全球供应链带来打击。再次,肺炎疫情给各国带来的经济危机使得各国购买力下降,消费市场萎缩,导致了跨境贸易活动风险提升,全球供应链的断点增加。最后,在疫情形势有所好转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有所恢复,全球供应链仍面临着各国复工复产不同步而带来的挑战。综上所述,肺炎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的脱节和断裂,是逆全球化现象凸显的关键原因之一。1.2肺炎疫情加剧产业回流趋势。各国的产业回流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回流。制造业水平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制造业可以为各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制造业产品的供应充足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关键。完善和提升本国的制造业体系有助于减少对于其它国家的过度依赖,降低全球经济危机对本国经济的打击程度,亦有助于应对类似于肺炎疫情这样的突发性公共危机,提高国家经济发展的有保障程度。然而,经济全球化表现为各个国家高效分工,因此大部分发达国家在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形成了产业空心化现象。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众多发达国家开始反思本国的产业结构,并提出了一系列复苏和振兴制造业的计划。此次肺炎疫情又一次验证了制造业在紧急突况下对于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在国际贸易严重受阻的情况下,本国制造业能够为防控肺炎疫情提供物质保障,稳定民心,进而能够决定应急管理措施的落实程度。因此肺炎疫情的肆虐使得世界范围内又一次兴起了制造业回流的热潮。各国的制造业回流势必会对全球产业结构带来新调整。首先,各国均发展本国制造业,会导致制造业产品的国际贸易规模缩小。其次,发达国家作为制造业的产业输入国,辅之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会削弱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优势,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进一步减少,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维系。最后,国际投资是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制造业回流会使发达国家对外相对投资减少,对内投资增加,国际投资格局发生变化。这样就与经济全球化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和配置的初衷相悖,出现了短暂的逆全球化现象。1.3肺炎疫情背景下,部分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源于英国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的政策思想,是一种为了保护本国商品和服务免受国外竞争压力而对进口产品设定高关税、限定进口配额或其它减少进口额的经济政策。在肺炎疫情给经济带来沉重打击的情况下,部分国家以维护本国经济安全为由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单从贸易保护措施的实施数量来看,2020年1-10月全球实施的贸易阻碍措施956起,已经超过了2019年全年的实施数量并上升了18.17%。在2020年一年,进口限制措施的贸易额为4409亿美元。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扩张并不是完全由此次疫情决定的,更准确的说法是此次肺炎疫情给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借口”。经济全球化给各国本土产业带来的强有力的竞争为各国完善产业结构和促进本土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障碍,因此各国采取贸易保护政策的想法由来已久,在此次疫情形成的契机下,更大规模的贸易保护政策便顺理成章地被更多的国家所采纳。部分国家疫情期间采取的设立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无疑会对世界市场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使国际贸易的区域性特点逐渐突出,催生短期去全球化现象的发生。1.4肺炎疫情的突发性导致。WTO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对于经济全球化的维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面对向肺炎疫情这样全球性突发公共危机的挑战下,WTO被寄予维持国际贸易相对稳定、规范国际贸易行为、解决贸易争端的希望。尽管WTO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维护国际贸易秩序,但是WTO的应有的协调和规制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自从2019年12月开始,WTO上诉机构停摆,导致WTO无法在肺炎疫情期间高效解决国家间贸易纠纷,不能充分发挥其定分止争的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经济规则制度的趋同或认同过程,WTO解决争端能力的削弱,使得进行国际贸易的法律风险提升,减损了国际贸易参与各国的信赖利益,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多边贸易体制带来了危机。WTO的权威性在此次肺炎疫情期间遭受了挑战。部分成员国采取禁止或限制口罩、防护装备等物品出口的政策并未按照规定向WTO通报。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国家设置壁垒,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大量这些贸易、投资限制措施可能会与WTO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则相违背。

2国际贸易的复苏

根据世贸组织在2020年12月18日发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商品贸易量与上一季度相比增长了11.6%。世界银行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预计增长4%。国际贸易的复苏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走向。在短期内,各国还无法脱离世界市场而独善其身。疫情期间,国际贸易有助于各国结合本国疫情形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高效利用人力物力渡过肺炎带来的物质资料短缺的难关。由于各国疫情形势的不同步性,将会出现世界范围内供需情况的不平衡。复工复产较早的国家生产出较为充足的产品,在保障本国市场的需求情况下,各企业急需通过世界市场获取利润来弥补疫情期间的亏损。疫情形势较为严峻、仍未完全复工复产的国家物资储备不足,需求量大,可以通过世界市场采购需要的商品。国际贸易的复苏允许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较高效配置,一定限度内为供需匹配提供了条件,突显了人类合作共赢的力量,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契合。因此,在世界疫情防控形势有所好转的情况下,各国开始有秩序地恢复对外贸易,国际贸易出现明显好转,这也是后疫情时代经济全球化恢复的先兆,表明肺炎疫情所造成的逆全球化现象是短暂的,并未遏制经济全球化的潜力,也不能掩饰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发展带来的利益。

3经济全球化的科学性注定其是世界经济发展大势

随着肺炎疫苗的接种使用,我们可以合理预测疫情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我们不应只把视角停留在疫情所带来的短期逆全球化现象上,而是用更长远的眼光来判断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的走向,以便更好地制定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政策。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具有理论的论证支撑和实践的检验证明作为依据。经济全球化目前仍是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最好合作途径,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疫情所带来的短暂的逆全球化现象,只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减速带,促使世界各国反思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弊,探索更为合理高效的世界经济合作模式,完善本国经济体制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浪潮,趋利避害,争取在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前提下寻求本国利益最大化。大卫•李嘉图认为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使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具有的比较优势,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基石。尽管其比较优势理论存在一些不足,但是经过不断发展,此理论确实为我们论证经济全球化的优势提供了依据。资本的空间化原理决定着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性。资本具有趋利性,资本的目的就是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因此资本具有扩张性特征,在世界市场已经形成的条件下,资本会自发地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大增殖机会,进而促进了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和高效配置。这种扩张性趋势是由资本的根本目的决定的,因此是不可逆的,这就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长期看来也是不可逆的。短暂的公共危机会使对外投资的风险增大、利润减少,但是世界长期的较为稳定局面仍然为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动提供了保障,而利益又为这种流动性的维系提供根本动力。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交通运输的发达减少了国际贸易的运输成本,不同国家之间交流的便利使得必要的贸易规则得到更大范围内的普遍认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催生了新的贸易方式和种类。互利共赢观念深入人心使得各国具备参与世界市场交换的强大驱动力。几乎没有任何国家的发展可以与世界市场完全脱钩。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正和博弈是各国的理性选择,在经济全球化已经成熟运转多年,各国已经从世界市场获得利益和发展契机后,再使各国沿着自给自足、单打独斗、孤立发展的趋势运行是不现实的。历史的步伐永远是向前迈进的,否定之否定原理告诉我们,短暂的逆全球化现象只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环节。在理性判断经济全球化利大于弊的前提下,因噎废食绝不是最佳选择。世界各国在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时,正确的态度是以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坚持合作共赢,趋利避害,不断提升本国实力,使本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一个更加主动的位置,而非消极对待经济全球化,过分放大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企图通过设置贸易壁垒来发展本国经济。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否认肺炎疫情减缓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速度,助长了逆全球化的因素。但是,我们应当从长远的眼光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流。基于肺炎疫情背景下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中国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我们充分发掘国内市场的潜力,减少全球性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保障我国经济稳妥有序发展;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利用经济全球化为我们带来的有利因素,提升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顺应发展趋势,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两个循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助力我国在新的经济全球化语境下的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WorldtradevolumeralliesinthirdquarterafterCOVID-19shock[EB/OL].

[2]Frequentlyaskedquestions:TheWTOandCOVID-19[EB/OL].

[3]熊爱宗.制造业回流:全球产业转移的新动向[N].中国财经报,2013,(8).

[4]贾利军,孟奇娟.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J].经济师,2010,(11).

[5]唐宜红,张鹏杨.后疫情时代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发展趋势及中国应对策略[J].国际贸易,2020,(11).

[6]崇泉.肺炎疫情对经济全球化与WTO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建议[J].国际贸易问题,2020,(6).

第5篇: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贸易保护;战略选择

当前国际金融体系正经历着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并已经严重影响到全球实体经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感受到这股寒流。全球经济危机常常与贸易保护主义如影随形。一般来说,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各国政府往往倾向于通过刺激内需、降低外贸依存度来保护本国经济的独立性。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经济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实体经济迅速萎缩,失业率普遍急剧上升。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安定和政局稳定,为缓解经济衰退带来的国内就业压力,各国纷纷出台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一、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

就贸易保护的形式而言,贸易保护已经由提高关税、限制配额等传统的贸易壁垒扩大到了绿色壁垒、 技术壁垒、反倾销及反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更大范围,发达国家更趁机找到了限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的借口,贸易保护的领域和贸易保护的手段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一)经济刺激方案中隐含贸易保护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纷纷出台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以期止住世界经济下滑势头。但在各国的经济刺激方案中,贸易保护主义隐含其中,一些国家制定了大量的显性或隐性的贸易保护政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迹象明显。如,强制购买本国产品、引导政府采购向国内企业倾斜、对进口产品差别对待等。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年初美国通过的刺激方案中所包含的大量购买美国货的条款,规定获得刺激方案资金支持的任何基础设施项目,其使用的钢铁产品必须为美国生产,除非联邦政府认定购买美国钢铁产品成本过高,会损害公众利益。

(二)利用WTO允许使用例外条款进行贸易保护

一直以来,WTO规则存在着广泛的灰色地带,如保护幼稚产业条款、反倾销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保障措施协议等。这些规定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助长了一些国家采取或明或暗的贸易保护手段,使贸易保护主义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中国密集地遭受来自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或长或短,或合规或不合规的“两反一保”调查,就是一个有力佐证。

另一方面,WTO的争端解决机制赋予各成员在其他成员违反WTO协定或其利益受到减损时采取报复的权利,这一权利已经成为保证各成员遵守其在WTO协定中义务的基础。然而,WTO的这个运行规则在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强化了贸易保护主义的传染性。以这新一轮的贸易保护浪潮为例,继欧盟和加拿大等警告美国其“购买美国货”条款可能违反国际贸易规则后,美国开始考虑对意大利饮用水和法国奶酪征收报复性关税,以报复欧盟对美国鸡肉和牛肉实施的进口限令。欧盟也开始收紧自己的贸易规则,例如重新为牛奶出口提供补贴,指控中国产螺丝和螺母以低于成本价在欧洲倾销。

(三)由传统贸易壁垒向更广泛的形式转变

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利益分配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类产品以牺牲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代价,所以发达国家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传统保护手段频繁地应用的同时,利用自身在环保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制定更高的环保、技术、商品和劳工标准,从而形成绿色壁垒、技术壁垒、蓝色壁垒等花样繁多的贸易壁垒,以削弱发展中国家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获得的竞争优势,使得贸易保护范围更加广泛、全面。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1月份WTO主要成员共向WTO通报了248项技术性贸易措施,2月份通报了193项技术性贸易措施,比1月份减少27% ,3月份WTO主要成员共向WTO通报了259项技术性贸易措施,比2月份增加 34.2%。

(四)从商品贸易领域向劳动力雇佣和金融领域扩展

法国最潮要求政府给予本国国民福利;英国掀起排外抗议工潮,国民高举“把英国的工作留给英国人”以及政府施压银行应优先考虑本国客户;美国参议院通过议案,要求接受政府救助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招聘时,首先考虑美国国籍的申请者,而外国雇员不得超过总员工的15%。在金融领域也出现了保护主义的倾向,一些国家为了帮助国内银行应对危机,从新兴市场中把资本抽离。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和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

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告诉我们,贸易保护主义是一剂“毒药”,而发展自由贸易,通过竞争发挥各自的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并使贸易的各个参与方都获利。然而,当真正面对危机时,各国往往会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使自身置身于危机之外或阻断危机传染到本国或将危机转嫁给别国。事实上,一旦一国开始实施贸易保护之后,其结果必然是贸易战,而贸易保护都将形成各国的纳什均衡,陷入“囚徒困境”。

而这种无效率的局面是无法通过一个国家的政策改变来改进的。即所谓的集体理性与个人理性的对决,所有个人理性的结局未必是集体最优化的选择。这个时候就要采取贸易协议合作的方式来推动两国的自由贸易,实现有效率的均衡。在每次金融危机来临之际,一国对国内投资和贸易采取保护,在短时间内和表面上可以看到政策的效果,并且可以缓解国内失业和国际收支失衡,但这种贸易保护的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必然导致两败俱伤,也最终导致全球经济的衰退,对整个国际贸易体系来说是集体行动的失败。

(二)贸易保护主义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金融危机下,各国政府为贸易保护主义大开绿灯,原有的贸易秩序被打破,我国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体,面临的贸易摩擦明显增加,在贸易保护的压力下,贸易摩擦的范围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扩展,从家电、纺织服装等转向新兴的钢铁、汽车、通讯设备、化工等产业。2009年4月,美国对中国乘用车和轻型货车轮胎启动特保调查、对油井管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金额巨大,引起中国政府及产业界的高度关注。有数据显示,中国是遭遇反补贴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且目前三分之一的反倾销案件都是针对中国,全球对华补贴调查仍在增加,技术、劳工、环境等贸易壁垒日益增多。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是针对中国出口产品。2009年前三季度,有19个国家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25%。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成员,连续3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此起彼伏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使我国许多拳头产品被逐出进口国市场,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三、金融危机下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战略选择

(一)推进自主创新,凸显企业竞争优势

许多贸易壁垒都是针对我国出口商品档次不高、技术水平低而提出的。政府应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引导和激励企业重视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对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增强国内企业的内在竞争力。同时,通过追求产品的差异化和自主创新品牌的建立,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产品的质量问题。

(二)加大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力度,增强产业竞争力

合理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改善贸易环境,适时的调整出口退税比例,加大产业调整的引导力度,淘汰落后产业,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给予金融支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帮助企业度过金融危机的难关。

(三)积极扩大内需,转出口为内销

当前形势下,主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扩大内需尤为重要,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助于改变我国经济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格局,在出口困难的条件下,扩大国内消费,可以降低出口依存度,缓解外需下降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同时,增加消费,降低储蓄,将有助于缩小贸易缺口,削减贸易顺差,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四)充分利用WTO规则,积极应对

为应对金融危机,企业应深入了解WTO规则和贸易救济调查知识,利用法律进行自保和应对。企业是应对贸易摩擦的主力军,要组织行业协会壮大力量。针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贸易制裁和诉讼,要积极应对,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同时寻求更多的法律援助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参与。

(五)加强国际间合作,促进贸易自由化

金融危机是一场全球性的挑战,国际间的合作是战胜危机的有效手段。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经济联系紧密,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危机。目前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可能减缓,中国应积极努力,联合世界各国恢复多哈谈判,改进多边贸易规则,主动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国际经贸合作,从而为中国和世界经济早日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杨一萍.对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制造”遭遇贸易壁垒的反思[J].山东纺织经济,2009,(6).

[2]宋林飞.当前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与应对[J].对外经贸实务,2009,(5).

[3]戴海珊.金融危机时期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原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20).

[4]陈贻伟. 经济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 特区经济,2009,(10).

[5]陈爱蓓. 金融危机下的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应对[J].现代经济探讨,2009,(11).

[6]阚风平.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经济复苏的影响[J].经济纵横,2009,(11).

[7]张圆媛.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J].经济师,2009,(12).

[8]张李倩.金融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1).

[9]杨柳. 金融危机形势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我国应对策略[J].2009,(12).

[10]郭炳南,邓小清.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新趋势与中国的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09,(11).

[11]陈柳钦.金融危机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思考[J].价格与市场,2009,(12).

第6篇: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RTA;贸易效应

1 区域经济合作与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

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有多种,Andrew Wyatt-Walter 认为“从原则上说,经济区域化可以涉及毗邻经济体之间的商品市场一体化,进而至商品与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再而至市场与政策一体化,以致完全的经济和政治同盟。” 具体而言,根据成员之间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同可划分为成六种形式: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经济政治一体化。其中以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最为重要,影响最为广泛。

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进程中区域自由贸易协定(RTA)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目前运作的RTA中,90年代成立的72个RTAs,占总数的36.9%,本世纪成立的117个RTAs,占60.0%。RTAs的迅猛发展引起了诸多学者关于RTAs与WTO多边贸易体系的基础——非歧视性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两者关系的高度关注。随着全球RTAs数量的不断增加,RTAs之间的重叠程度也不断提高,Bhagwati(1992)提出RTAs是否威胁到了多边贸易体系问题,同时Krueger(1995)也担心区域性FTAs的建立将会产生寻租者,西雅图WTO部长会议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也有学者从法律角度,如Foost Pauwelyn研究WTO保障机制针对区域贸易集团做出的对应措施,范黎虹、韩龙、周阳、张洁等也分析了区域贸易集团与WTO基本规则之间的法律关系。陈泰锋和贺剑瑜对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的许多新特点、新变化和新动向将会对全球经济运行机制和发展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剖析,并阐明了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合作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

2 区域经济合作在经济领域的成效

2.1 引力模型在经济合作领域的应用

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在经济领域的成效主要表现问从静态和动态效应,其中静态效应分析主要体现在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创造效应上,最常用工具就是引力模型。最早将引力模型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的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他们指出两国双边贸易流量的规模与它们各自的经济总量呈正比,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其中,出口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潜在的供给能力,进口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潜在的需求能力,双方的距离(运输成本)则构成了两国之间贸易的阻力因素。原始的引力模型采取对数形式后表示如下:

2.2 引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分析静态贸易效应

利尼曼(Lineman,1966)将人口数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规模的变量加入引力模型分析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继利尼曼后,对贸易引力模型的发展主要局限在增加解释变量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领域更是被广泛地加以应用,尤其是在分析区域经济集团的贸易效应上,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如Matyas(1997)以混合横截面数据固定效果的方式对区域集团效应所作的分析。经济学家为了检验政策、历史、文化等因素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又逐步将优惠贸易协定、贸易限制措施、殖民关系、共同语言等指标加入到引力模型中(IMF,2002)从而使引力模型得以更好的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随后许多学者应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国际贸易流量和流向作了实证分析,Celine Carrere(2002)用引力模型对贸易流向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区域贸易协定在使区域间贸易增加的同时,通常从世界其他各地的进口和出口也都成倍的减少了,这证明区域贸易协定产生了明显的贸易转向效果;Balistreri、Anderson和 Wincoop(2003)等,他们的回归方程大多为对数线性,虽然各自的解释变量不尽相同,但回归结果大都能有力地解释贸易量。国内学者舒波(2004)等人通过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成效的研究,认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大大加快了其成员国的贸易自由化程度,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取消不但扩大了地区市场容量,还加强了各成员国间优势互补和地区范围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形成了“贸易创造效应”。Jeffrey Frankel认为正式的区域安排还对贸易模式产生明显影响,而且远超乎近邻之间的自然通商。石岚、毛志文(2006)对区域经济合作推动跨国公司发展从而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2.3引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分析动态贸易效应

Lisandro Abrego, Raymond Riezman, John Whalley(2005)采用定量方法,即一般均衡模型对关税同盟中的国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关税同盟增加了全球福利。从发达国家之间组建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来看,由于供给和需求曲线较为平坦,贸易创造效应较大,且非成员国的产品成本不占优势,贸易转移效应较小,因而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福利正效应较为明显。宋岩、侯铁珊(2006)对区域贸易协定成员国社会福利效应进行纳什均衡分析,得出区域贸易协定的建立不但能够进一步深化多边贸易合作,而且可以维持成员国的福利水平,并能进一步强化非成员国寻求加入该RTA以使本国福利水平最大化动机的结论。

布朗、罗布森、库珀和小岛清等人进一步研究了标准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认为发展中国家之间区域经济合作静态效应不明显,发展中国家借鉴标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应强调区域经济合作的动态效应和对外保护作用。希托夫斯和德扭(2004)的“大市场”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使区域外国家为了保持原来的市场和产品竞争优势,会选择将生产转移到区内,绕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因此,区域经济合作使外资通过区内设厂生产,绕开区域经济同盟的壁垒限制,从而达到吸引外资的目的。Susan F.Stone,Bang Nam Jeon认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不但使国际直接投资增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催生出新的贸易流。王瑛(2004)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梯度,这种梯度产生了经济技术推动力,从而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提供了“多赢”的合作动力。陈秀莲、杨丹辉(2006)等还研究了区域经济合作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认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不仅推动了区内贸易的增长,而且使成员国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利用现有要素禀赋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并保持较高产业转移增速从而使成员国从中受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促进技术进步。

3 区域经济合作在非经济领域的成效

Richard N.Cooper、Charles P. Kindleberger、Susan Strange、Robert Gilpin、等则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采用自由主义的国际机制研究方法、现实主义的大国关系研究方法和国内政治研究方法及建构主义的社会化研究方法,分析了地区主义和新地区主义,认为区域经济合作稳定了邻国之间关系,潜在的缓解了紧张局面,降低了邻国间移民、流血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并改善了成员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提高其国内安全系数。国内学者卢光盛、王逸舟、庞中英等从地缘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合作在非经济领域产生的成效,研究显示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的非经济收益主要体现在区域政治、安全、文化融合、公共产品合作及外交等方面。李向阳(2005)分析认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使各国间的相互依赖度不断加深,从而促进了区域范围内公共产品,如环境保护、能源合作、打击跨境犯罪等方面合作的逐渐增加。张骥、闫磊(2004),朱显平、李天籽(2006)等分别对东盟、南方共同体、欧盟等主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非经济成效进行了分析。

除上述在非经济领域产生的成效外,部分学者还对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的非传统收益进行了分析。Patterson(1966)分析认为区域合作可以使成员国“更好的抵御其它区域集团的歧视性影响”,从而提高自身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讨价还价能力和影响力,实现谈判国家利益的最大化。Fernandez, R.J.Portes认为一国加入区域合作组织有助于向外界发出清晰而可靠的信号,以吸引投资者。李向阳(2003)认为区域经济合作使小国有机会通过让步获得了大国给予的“保险”以获得进入大国市场的保障和免除发达国家歧视性的反倾销行动。刘玉贵、张雯(2006)认为区域经济合作促使各国保持其政策的连贯性、可信性,并不断建立起协调一致的机制,从而锁定改革进程,不断完善政治体制、社会制度,逐步提高政府信誉。

4 对国内外研究区域经济合作文献的述评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的文献,首先,研究成果卓著,尤其发达国家的研究较深入,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多数研究都以欧洲经济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而忽略了世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其次,较多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立足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框架,这是基于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并不代表发展中国家之间也有同样的效果。最后,我国研究的区域经济合作文献多数从政府、组织和企业的立场出发,鲜有从纯粹学术研究的角度分析,使得最终的结果不免带有一定的色彩。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应该着眼更长远,才能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

参考文献

[1] Corden, W. W. Economic of scale and customs union theory[M]. 1972

[2] Gordon H.Chang, Friends and Enemies,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1948-1972[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3] Meade, J.E. The theory of Customs Unions[M]. Amsterdam: North0Holland, 1955

[4] Paul. R. Krugman & Maurice Obstfel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6th ed) [M].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3

[5]刘力,宋少华.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新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6]叶自成.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10-11

[7]朱阳明.亚太安全战略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37).

[8]孙海燕.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7,(1)

[9]华晓红等.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10]保建云.国际区域合作的经济学分析——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第7篇: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范文

一、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投资

制造业是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首要行业。这个行业门类众多,辐射面广,对经济发展关系重大,并且拥有很大的市场需求量,因而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高度重视。对于我国而言,将制造业列为境外投资重点行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首先,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制造业生产规模已很可观,其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其次,我国制造业拥有大量成熟的、标准化的适用技术,符合发展中国家小规模、低成本的生产需要,将其用于境外投资不仅容易找到立足点,而且能带动本国技术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出口,充分发挥我国在技术方面的相对优势,获得比较经济利益;再次,目前国际上对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产品的进口限制日趋严格,依靠扩大出口来发挥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潜力有很大难度,而通过境外直接投资方式在国外实现就地生产和销售,有利于绕过国际贸易和关税壁垒,扩大在东道国的市场占有率。此外,我国制造业中某些产品的生产能力已经过剩,并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生产滑坡,通过境外投资将其转移到国外,既可使富余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延长这些产品的生命周期,又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境外投资不仅规模偏小,而且层次偏低,主要集中于技术简单的初级加工制造行业,这与我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和庞大的经济技术实力很不相称。因此,国家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对制造业的境外投资进行重点扶持和政策引导。尤其是在机械加工、轻工纺织、化学工业、家用电器等制造业领域,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技术上的相对优势,扩大其对外投资规模,并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过渡。以家用电器为例,目前我国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产品制造技术已进入成熟期,其在国内的市场已趋饱和甚至生产能力过剩,亟须拓展国外销售渠道。然而,由于这些产品直接出口受到其他主要出口国(主要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供给竞争和进口国贸易壁垒的双重限制而不易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利用境外直接投资方式就成为这些富余的生产能力谋求实现的最佳形式。当代国际投资经验表明,这类投资不仅能获得广阔的国际发展空间,而且也有利于获得较高的投资效益。

二、有选择地投资于进口替代型的资源开发业

资源开发业投资是用于上游部门的投资,故又称为前向垂直性投资,其目的在于生产和输入那些国内人均占有量不足的资源,从而替代该资源的进口贸易。任何一国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遇到资源约束的问题。当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发生短缺,或由于数量、质量、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国内不能保证供给,而进口资源又在成本及稳定供应等方面受到限制时,在资源所在地直接投资办企业就成为弥补资源缺口的必然选择。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某些资源短缺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制约整个经济的增长。单纯着眼于国内,这些资源的供求矛盾将难以解决;而大量进口又面临外汇紧缺、国外供给渠道不稳定以及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等问题。因此,通过境外直接投资方式,开发我国急需的资源就成为现实的出路之—。

根据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及境外开发的可能性,今后应将境外资源开发的投资重点放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采矿业。我国矿产资源总储量固然较大,但许多矿种的品位较低。在我国已探明储量的铁矿资源中,贫矿高达95%以上,平均含铁率仅为30%,加上交通和开采条件的限制,难以满足国内生产的需要。与此同时,国际市场铁矿资源却相当丰富,供过于求,利用直接投资开发国外铁矿资源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经济、合理的。二是石油业。我国石油资源比较匮乏,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9,而我国在石油勘探开发方面已形成了较强的技术能力。发挥这种能力优势,在境外投资开采石油,既可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又能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保留较多的不可再生资源。三是林业。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我国林木资源受到了过度的开采和破坏,使本来就不丰富的林木资源进一步锐减,现有人均林木蓄积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为了弥补国内林木资源的不足,很有必要增加这方面的境外投资。值得注意的是,资源开发型项目所需投资额大,投资回收期长,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较大,一旦东道国政治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投资不易转移,因此对这类投资项目应加强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风险预测,同时要有雄厚的资金和政治上的保证。

三、适当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规模

所谓高新技术是指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一个新兴技术群,包括信息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海洋开发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等。目前,这些高新技术正在呈现产业化趋势,在发达国家逐步成为支柱产业。为了在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一些国家纷纷向技术先进的国家投资,在那里新建高新技术子公司或收购兼并当地的高技术公司,借以进行科研开发和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产品设计,实现高新技术的输入和回流,促进国内产业结构高级化。

我国目前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境外投资虽然已经起步,但投资规模明显偏小,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不大。为了提高我国境外投资的技术水平和层次,很有必要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规模。首先,我国已有较强的高新科技研究开发能力,在微电子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超导研究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发展境外投资;其次,目前在国际市场上高新技术产品很畅销,其附加值也相当高,对该领域投资不仅有利于获得丰厚的收益,而且能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这符合我国境外投资的战略目标;再次,发展高新技术领域的境外投资,能打破国外竞争对手的技术封锁和垄断,获得一般的技术贸易、技术转让许可协议及其他方式得不到的高级技术和最新科技信息,从而加快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

考虑到我国目前的情况,可以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境外投资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以技术回流为主要目的,即针对高科技发达的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举办合资合作企业和参与科技联合开发等,从中学习和吸取对方的先进技术,然后将技术传输回国内运用;另一类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为目的,即在国外组建高科技产品开发和经营公司,就地生产和销售,或者将开发的新产品交给国内企业生产,然后再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

四、逐步提高对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投资比重

最近十多年来,国际直接投资流向的一个显著变化是:用于金融、保险、房地产、咨询和旅游等服务业的投资额大幅度增长。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统计,20世纪70年代初的世界直接投资存量总额中,服务业约占25%,到80年代中期这一比例接近40%,到90年代初期已提高到50%左右。迄今为止,用于服务业的海外直接投资仍呈现增长趋势。国际服务业领域投资之所以迅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随着国际化大生产的发展,国际分工日趋精细,要求把为生产和管理服务的若干职能分离出来,实行专业化。而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发展,反过来又方便了资金的融通,加速了信息和商品的流通,有利于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的改进和提高,也有利于产品、人员和技术的国际交流,从而大大促进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从东道国来看,在第

一、二产业发展到相当程度后,会对服务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尽快增加这部分项目和设施,提高金融服务、咨询服务和旅游服务的效率,因此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先后取消了对金融保险等服务业领域外国投资的限制,这也促进了服务业国际投资额的增长。

在我国非贸易性境外投资中,目前服务业投资所占比重仅为19%,这一偏低的比例与国际投资发展潮流不相吻合,因而需要逐步提高对服务业的投资比重。与第

一、二产业相比,服务业投资风险较小,投资回收期较短,而且资金有机构成较低,劳动力容量较大,发展服务业的境外投资适合我国现实情况。同时,只有加快对服务业的境外投资,才能配合其他行业的投资,增强我国境外投资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特点,目前应大力对外开拓发展的行业有:一是金融保险业。它有利于我们在国际上融通资金,增加境外企业和国内企业的资金来源,防范和化解境外投资风险,对我国境外企业的成长发展起到重大的支撑作用;二是建筑承包业。它是建立在人力资本输出基础上的,既能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又能带动国内设备和材料的出口,获得更多的外汇收入;三是交通运输、医疗保健、餐饮服务业。在这些行业领域,我国不少企业已拥有一定的境外投资经验。其中远洋运输已在不少地区取得了较为巩固的市场地位,以我国传统医学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医疗保健服务业也受到不少地区居民的欢迎,而具有中国特色的餐饮服务业则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已扎下了根。因此,继续向有关国家的这类市场发展,是有深厚基础和较大潜力的。

在制定我国境外投资的行业战略时,不仅应考虑各行业本身的特点及其发展程度,而且应该与投资区位战略结合起来考察。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条件、技术层次与特点、外资政策与法规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我国境外投资行业选择的重点亦应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行业选择应以制造业为主,向其提供适用技术,这对双方均有利。与此同时,注重开发这些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弥补我国人均资源的不足。有些发展中国家(如中东国家)具有广阔的海外工程承包市场,我们可因地制宜地发展劳务输出型的建筑承包活动。在发达国家,我国投资行业选择应以高科技产业为主,旨在获取其先进技术,实现技术回流,而利润目标退居其次。我们还应积极发展金融保险等服务业投资,以便利用发达国家广阔的市场和雄厚的资金。此外,在独联体和东欧国家进行投资,可以选择的主要行业有资源开发和消费品行业等。尤其是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缺少开发资金和技术,而我国的资源开发技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完全有能力与其共同开发当地自然资源。至于消费品行业,目前正是这些国家的“瓶颈”环节,产品严重短缺,这为我国企业在该行业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以上是就我国现阶段境外投资行业的总体战略而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变化,境外投资行业战略亦应适时加以调整与完善。我们应把境外投资行业选择战略与国内产业政策的制定紧密结合起来,使境外投资的行业选择成为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及时制定和颁布《境外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便加强对境外投资活动的政策导向与宏观调控,使境外投资与国内投资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为了确保境外投资行业战略的有效落实,国家应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对鼓励发展的境外投资项目在税收、外汇、信贷等方面予以扶持,允许其按国际惯例在境外以灵活的方式筹集资金,为其创造相对宽松的投资环境。同时应建立健全各类行业协调和咨询组织,对属于同一行业内的境外投资进行统筹协调,避免投资分散和内部过度竞争,以便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高我国境外投资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廖民生.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程惠芳.入世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3]俞灵燕.开展海外投资需要政府支持[J].国际贸易问题,2001,(8).

[4]卢进勇.入世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1,(6).

第8篇: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范文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国际分工;跨国公司

中图分类号:F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目前,从世界范围看,电信业是全球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产业之一。尤其近年来,移动通信更是为电信业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收益。而这一成绩的创造除了得益于发达国家技术得研发外,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大规模生产制造也功不可没。不言而喻,这无疑是对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国际分工有效结合的最好证明。

一、通过手机行业看国际分工

1.信息技术的研发与拓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创新才是产品的抗衰良药,这必然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手机已经不仅仅是对话工具,而是成为一种集语音、数据、图像于一体的多功能个人通信终端。照相手机,3G手机等高技术含量的手机日益受消费者青睐。此时具有高技术研发基础的国家凸现其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端在美国,它在手机芯片制造领域的优势明显,每颗手机芯片的价值约为25-50美元,占手机成本的50%-70%,也是手机生产价值链中利润最高的部分。庞大的技术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如美德州仪器和英特尔等公司,同时微软也积极与手机芯片主要供应商结盟,并为手机制造商提供芯片解决方案和参考设计。

2.技术强国外的其他国家对手机产业贡献

即使美国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研发芯片,但是没有世界他国的分工与合作,没有世界他国的优势发挥也不能满足全球手机的需求。此时,日韩虽在高端技术上欠优势,但其凭借拓展手机附加功能,外观设计而崛起。其重点就是重视用户的需求,重视手机应用内容的开发,将死气沉沉的科技品变得人性化、生动化。日韩手机以其外形精巧,外观精致,更胜一筹,甚至赶超欧美技术强国,也为全球的手机科技领域锦上添花。

手机产业是一个链条,技术不可少,可产品的组装制造也不容忽视。对于劳动力密集型的国家此时正是扬长避短,发挥其优势的时机。资料表明,目前日韩和中国的手机制造能力已经超过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近年来,手机跨国厂商纷纷将生产业务外包给台湾地区及亚洲地区的其他制造商,使这一地区产量迅速增长。自2002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商,其中2005年手机产量达到3.03亿部,约占当年全球手机产量的36.8%。据世界资料统计表明,韩国制造的手机销量也极为可观,全世界销售的每4部手机中就有1部为韩国制造。技术的开发与劳动力加工的结合无疑为全球手机产业的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彼此也是不可分割的,正是这种国际分工,信息技术的推广,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力资源型的结合,这也是国际贸易中要素禀赋原则的体现,各发所长,优势互补,共同推进世界经济的稳步前进。这也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所在。

上述信息技术带动手机产业的发展的例子也明显透露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在参与信息技术分工中的角色还处于欠具有竞争力的弱势地位。在参与国际信息技术的分工中外商投资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一个优越的舞台,也日趋影响着我们在国际分工中角色的转变。以下将以外商直接投资为纽带分析我国参与信息技术分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我国参与信息技术分工的现状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将使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更加难以改变边缘地位的状况,但也给了我国新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劳动与资金有着相互替代的某些可能,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优势尚有发挥巨大作用的余地,但随着资金与技术高度结合的经济发展时代的来临,经济规律显示出,劳动与资金的替代程度极大降低,其结果便是发展中国家固有优势的丧失,身处边缘地位的状况难以很快改变,南北差距将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重要地将体现在质量和结构上。

基于这种情况,我国参与国际信息技术分工主要是通过外商投资来实现的。同时引进外资也通常被认为是欠发达国家获取技术,尤其是关键技术的重要途径。对于部分高新技术产业我们并不能单枪匹马鸡蛋碰石头般的盲目去参与全球的竞争,在技术分工中应认识到我们的劣势所在。目前我国的电脑、手机、机械制造等行业都存在着不少外商投资我国也大多充当者作为产品的生产制造者的角色,出口到世界各国。引进外资进行生产,这并不代表着我们落后于他国,加工生产的过程也是我们引进技术、学习技术,研发属于自己更新、更高技术的机会所在。

三、我国参与信息技术分工的发展趋势

1.外商直接投资为我国带来技术外溢效应

技术外溢效应是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东道国技术进步的最要重的一种方式。这种技术外溢效应可以概括为四种情况:⑴外资企业出现带来的竞争压力会促使东道国企业充分发挥现有技术的效率,提高产品质量。⑵是外资企业出现带来的市场竞争压力迫使东道国企业增加技术投入,提高技术水平,进行技术创新。⑶是外资企业将相关技术提供给上游或下游的企业。⑷是外资企业培训的工人和管理人员进入东道国内资企业。

显而易见,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无疑是对我国企业形成的一个强大的推动力。当这些效应真正发挥作用时,对于提升我国整体工业化水平也是强大的助燃器。例如:我国手机行业中的三星、NOKIA、摩托罗拉,电脑行业中的东芝、索尼等外商投资公司已经带动了国内相关领域的发展。虽然手机行业、电脑行业中国内一些联想、厦新等品牌还难与世界顶尖品牌相抗衡,但是随着外商的投资的注入,技术的引进,从业人员业务机能水平的提高,我们依然可以创出高端的产品,在世界信息技术分工中不断升级,成为技术领域的带头人。所以说,外商投资无疑给中国带来了无线的商机。

2.我国参与信息技术分工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外商投资流入量也在逐年增加,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外资流入国。这也为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一般而言,如果当地企业对“学习活动”进行的“投资”越多,越能从跨国公司的溢出效应中吸收先进的技术。当当地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到与其跨国公司差距很小时,这将反过来促使跨国公司从母国引进更为先进的技术,以保持自己在东道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因此基于上述规律,引进外资对我国参与信息技术分工,提高国际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腾飞,增强我国参与信息技术分工的实力。

技术是关键,技术的创新靠人才,我国作为人口大国,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也是丰富的,为大力推动我国信息技术分工的升级大加砝码。据悉1998年4月曾经两次访问微软总部,其中一次深入到其较为核心的研究部门,从计算机上调出来的华人专家的姓名何止几百,这些人如果短期回来讲学、工作,将对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具有更重要作用。

我相信未来的不久,我国也将会慢慢成长为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国家,以更大的优势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推动这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不难看出,我国参与信息技术分工的前景还是大有可为的。

四、区域性国际分工

1.国际分工的概述

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只有在各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情况下,主动地参加国际分工,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各国国际分工的格局也在不断的演变着。

从80年代亚洲“四小龙”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参与到发达国家中的高技术领域里的分工,改变了曾经发达国家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产品,而发展中国家仅出口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的格局。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出现将两极分化有所缓解。进入90年代以来,日、美、英、德、法等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基本呈现一种扁平状态,处在当今世界国际分工体系的顶点。但发达国家近年来都全力以赴的促进产业的发展,便使得发达国家之间拉开了一定距离。

美国站在当今国际分工体系的顶尖处,发挥其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产品和新技术领域中的创新优势,主要从事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日本和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则发挥其在应用技术领域中的开发和善于吸收最新技术的转换优势,主要从事一般高附加价值产品的生产。

但就整个国际分工体系中,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差距继续拉大,处于两极中间处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处不稳定的位置。一部分国家地区可能抓紧吸收新技术和结构调整,从而向发达国家靠拢,缩小与其差距。如:东亚区域的分工合作今年来在减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

2.国际分工的新特点

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分工的联动机制,更好的促进世界各国的分工。例如:日本的半导体产业把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前道关键工序留在国内,而把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组装工序转移到东南亚有关国家,最终产品则出口到日本或第三国,其目的是把生产经营活动分散到国际间成本最低的区域,以便获得东道国比较优势利益和对特定商品集中生产能带来的规模利益。

综上,从全球视角出发,认识当今的不同国际区域优势,从不同层面认识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的新特点,对于各国参与国际分工中发挥主动性,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汪斌著.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2]陆寒寅著.供给创新和非对称突破.学林出版社.

[3]世界经济,2006(10)总第338期.

第9篇: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范文

    一、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投资

    制造业是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首要行业。这个行业门类众多,辐射面广,对经济发展关系重大,并且拥有很大的市场需求量,因而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高度重视。对于我国而言,将制造业列为境外投资重点行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首先,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制造业生产规模已很可观,其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显着提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其次,我国制造业拥有大量成熟的、标准化的适用技术,符合发展中国家小规模、低成本的生产需要,将其用于境外投资不仅容易找到立足点,而且能带动本国技术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出口,充分发挥我国在技术方面的相对优势,获得比较经济利益;再次,目前国际上对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产品的进口限制日趋严格,依靠扩大出口来发挥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潜力有很大难度,而通过境外直接投资方式在国外实现就地生产和销售,有利于绕过国际贸易和关税壁垒,扩大在东道国的市场占有率。此外,我国制造业中某些产品的生产能力已经过剩,并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生产滑坡,通过境外投资将其转移到国外,既可使富余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延长这些产品的生命周期,又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境外投资不仅规模偏小,而且层次偏低,主要集中于技术简单的初级加工制造行业,这与我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和庞大的经济技术实力很不相称。因此,国家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对制造业的境外投资进行重点扶持和政策引导。尤其是在机械加工、轻工纺织、化学工业、家用电器等制造业领域,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技术上的相对优势,扩大其对外投资规模,并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过渡。以家用电器为例,目前我国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产品制造技术已进入成熟期,其在国内的市场已趋饱和甚至生产能力过剩,亟须拓展国外销售渠道。然而,由于这些产品直接出口受到其他主要出口国(主要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供给竞争和进口国贸易壁垒的双重限制而不易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利用境外直接投资方式就成为这些富余的生产能力谋求实现的最佳形式。当代国际投资经验表明,这类投资不仅能获得广阔的国际发展空间,而且也有利于获得较高的投资效益。

    二、有选择地投资于进口替代型的资源开发业

    资源开发业投资是用于上游部门的投资,故又称为前向垂直性投资,其目的在于生产和输入那些国内人均占有量不足的资源,从而替代该资源的进口贸易。任何一国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遇到资源约束的问题。当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发生短缺,或由于数量、质量、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国内不能保证供给,而进口资源又在成本及稳定供应等方面受到限制时,在资源所在地直接投资办企业就成为弥补资源缺口的必然选择。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某些资源短缺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制约整个经济的增长。单纯着眼于国内,这些资源的供求矛盾将难以解决;而大量进口又面临外汇紧缺、国外供给渠道不稳定以及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等问题。因此,通过境外直接投资方式,开发我国急需的资源就成为现实的出路之—。

    根据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及境外开发的可能性,今后应将境外资源开发的投资重点放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采矿业。我国矿产资源总储量固然较大,但许多矿种的品位较低。在我国已探明储量的铁矿资源中,贫矿高达95%以上,平均含铁率仅为30%,加上交通和开采条件的限制,难以满足国内生产的需要。与此同时,国际市场铁矿资源却相当丰富,供过于求,利用直接投资开发国外铁矿资源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经济、合理的。二是石油业。我国石油资源比较匮乏,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9,而我国在石油勘探开发方面已形成了较强的技术能力。发挥这种能力优势,在境外投资开采石油,既可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又能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保留较多的不可再生资源。三是林业。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我国林木资源受到了过度的开采和破坏,使本来就不丰富的林木资源进一步锐减,现有人均林木蓄积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为了弥补国内林木资源的不足,很有必要增加这方面的境外投资。值得注意的是,资源开发型项目所需投资额大,投资回收期长,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较大,一旦东道国政治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投资不易转移,因此对这类投资项目应加强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风险预测,同时要有雄厚的资金和政治上的保证。

    三、适当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规模

    所谓高新技术是指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一个新兴技术群,包括信息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海洋开发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等。目前,这些高新技术正在呈现产业化趋势,在发达国家逐步成为支柱产业。为了在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一些国家纷纷向技术先进的国家投资,在那里新建高新技术子公司或收购兼并当地的高技术公司,借以进行科研开发和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产品设计,实现高新技术的输入和回流,促进国内产业结构高级化。

    我国目前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境外投资虽然已经起步,但投资规模明显偏小,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不大。为了提高我国境外投资的技术水平和层次,很有必要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规模。首先,我国已有较强的高新科技研究开发能力,在微电子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超导研究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发展境外投资;其次,目前在国际市场上高新技术产品很畅销,其附加值也相当高,对该领域投资不仅有利于获得丰厚的收益,而且能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这符合我国境外投资的战略目标;再次,发展高新技术领域的境外投资,能打破国外竞争对手的技术封锁和垄断,获得一般的技术贸易、技术转让许可协议及其他方式得不到的高级技术和最新科技信息,从而加快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

    考虑到我国目前的情况,可以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境外投资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以技术回流为主要目的,即针对高科技发达的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举办合资合作企业和参与科技联合开发等,从中学习和吸取对方的先进技术,然后将技术传输回国内运用;另一类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为目的,即在国外组建高科技产品开发和经营公司,就地生产和销售,或者将开发的新产品交给国内企业生产,然后再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

    四、逐步提高对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投资比重

    最近十多年来,国际直接投资流向的一个显着变化是:用于金融、保险、房地产、咨询和旅游等服务业的投资额大幅度增长。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统计,20世纪70年代初的世界直接投资存量总额中,服务业约占25%,到80年代中期这一比例接近40%,到90年代初期已提高到50%左右。迄今为止,用于服务业的海外直接投资仍呈现增长趋势。国际服务业领域投资之所以迅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随着国际化大生产的发展,国际分工日趋精细,要求把为生产和管理服务的若干职能分离出来,实行专业化。而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发展,反过来又方便了资金的融通,加速了信息和商品的流通,有利于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的改进和提高,也有利于产品、人员和技术的国际交流,从而大大促进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从东道国来看,在第一、二产业发展到相当程度后,会对服务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尽快增加这部分项目和设施,提高金融服务、咨询服务和旅游服务的效率,因此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先后取消了对金融保险等服务业领域外国投资的限制,这也促进了服务业国际投资额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