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幸福三部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闲人三部曲;符号化
一、符号化的人物世界
《闲人三部曲》——《鱼人》,《鸟人》,《棋人》中的人物不乏极强的符号性与生命的目的性。从题目上就给了观众一种符号化的感觉。为何要在人的前面加上一个限定词?这的确是过士行有意为之。正因为加上了限定词,人就不只是为人了,人字之前给了他生命的一种限定。《鱼人》中,无论是保护大青鱼的老于头还是一心想要钓上大青鱼的钓神,他们的生命都被大青鱼这个非人的生物限定了,一切为了这个,而对其余别无所求。剧作中钓神的儿子三儿有这样一句台词“我爸说等他把湖里那条最大的青鱼钓上来,他就再也不钓鱼了。”【1】【P5】同样,老于头的女儿刘晓燕也说:“只有钓上那条大青鱼,才能结束这一切。”【1】【P46】不管是钓者还是保护者,二人的生命都被这条大青鱼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为鱼而活,二人的生活也更多地成了一种符号化的展示,成了名副其实的鱼人。
《鸟人》是我认为《闲人三部曲》中人物符号化最强的一部。《鸟人》看似一个十足的精神病场所,一群生活在梦中,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执着人,不管是以三爷为代表的真正的养鸟人,还是一心要为鸟治病的精神病医师丁保罗,还是一心要找珍禽褐马鸡的鸟类学家陈博士,或者国际动物保护专家查理,这些人貌似人人都有病,每个人都有强烈的他们对于信念的执着。同样是对鸟,但是他们个个术业有专攻,对于鸟有自己不同的解读。在百灵张摔鸟一节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得看出这种人物的符号性。百灵张把鸟当场摔死在地上,因为鸟有“脏口”,一切之前对于鸟的期望付之一炬,因此,这个时候的百灵张也气极生亡了,实现了真正的殉鸟。在 这个事件之后,这些符号人物开始个个出场来表现自己作为不同代表的符号性。国际鸟类保护学家查理急忙跑来,“抢上前去辨认地上的死鸟‘玉鸟’这不属于野生鸟类资源,因而不是国际鸟类保护组织的保护对象。” 【2】【P95】陈博士一再强调自己要找的是褐马鸡。而作为精神病医生的丁保罗大呼人的价值,关心养鸟人。作为知识分子的这三位对于百灵张摔鸟的这一举动的态度是不同的,丁保罗强调人的价值,开设鸟人心理康复中心。查理关心鸟,希望能有个给鸟看病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极强的目的性与符号性。而这其中貌似正常的就只有丁保罗了,但是熟不知,其实他也是个鸟人。林克欢先生在他的文章《闲人不闲——闲话过士行“闲人三部曲”》一文中就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假如说鸟人的不正常,是因为他们重鸟道、轻人道。那么,精神分析学家对病人的健康漠不关心,感兴趣的是自己四处兜售的恋母情节和窥阴癖的泛理论能否自圆其说,鸟类学家对稀有鸟类的灭绝无动于衷,迷恋的是搜集、占有珍奇鸟类的标本。京剧演员不在乎京剧的衰亡,痛惜的是自己的行当没有传人……都很难是正常的。这样看来“鸟人”便不仅仅是指养鸟者了。” 【1】【P317】鸟人们作为个个与鸟相关的符号象征,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
同样,《棋人》中的何云清与司炎又何尝不是作为棋的符号而生活呢,但不同的是何云清已经开始反思这一符号性存在的合理性,关于这一点笔者将在下一个问题中加以详细论述。
二、不是符号,却渴望成为符号
在过士行的《闲人三部曲》中还有一个现象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反观这些符号化的人物,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的确不是一些过士行所谓的“闲人”而是一些真正在某些行业的天才式人物,他们有自己绝对的才干,有很多的仰慕者,有自己为之骄傲与让自己痛苦不能自拔的专长。在这些主要的符号人物周围,过士行总是给我们安排一些相对不那么符号化,却又绝对追求符号化的人物。例如说《鱼人》中的众多钓鱼者,《鸟人》中的众多养鸟者以及《棋人》中的众多观棋者,他们达不到鱼人,鸟人,棋人的境界与技艺的高度,却拼命追求,不是符号,却渴望成为符号。这正是一种很深的“围城现象”,【2】【P323】里面的人想出去而外面的人想进来。
三、符号性下的生命释放到生命反思
很多学者在对过士行的《闲人三部曲》主题论述时,有一个问题是没有注意到的。过士行的闲人三部曲,虽然说的确是主题先行之下,同一主题的一种多声部呈现。但是,每个声部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却有一个生命的递进过程。从1989年的处女作《鱼人》到《鸟人》再到《棋人》,结合过士行的生活经历,这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对于爱好,命运的无奈与彷徨,并在一种过度的符号性生活之后渐渐实现的生命价值的反思过程。
(一)符号性下的生命的释放——《鱼人》
《鱼人》是过士行《闲人三部曲》中最早的一部剧作,却由于人艺的老院长于是之先生所谓的还是先写现实主义作品的观念,直到1997年才被搬上人艺的舞台,成了《闲人三部曲》当中的最后一部与观众见面的作品。但是,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这真正的《闲人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就能深深地感觉到一种生命的释放。
上面笔者已经谈到,《闲人三部曲》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在一种非功利状态下符号式的生活。的确,在护鱼符号老于头与钓鱼符号钓神的殉鱼过程中,无不是一种生命的释放,为了目标可以放弃一切。
在这其中,过士行其实也有在主人公身边安放一些反思的因素。刘小燕和三儿何尝不是这种生命释放之下的牺牲品。他们明知后果的严重性,但还是亲眼目睹,无法控制它的发生。三儿本想帮父亲把大青鱼钓上来,就可以让父亲再也不钓鱼了。可是,没想到不但没有钓上大青鱼,连自己和父亲,老于头的性命也全都搭上了。就像俄狄浦斯王,越是想避免命运的安排,到头来却越难逃脱命运的魔咒。过士行在其中借别的人物其实已经开始反思了,三儿一再让刘小燕换个活法,不要总是守着大青湖,守着以前的念想。万司令这个人物的设置,与两主人公对比也是明显的。侯子与教授之间关于大马哈鱼的一席话,虽然只是作为配戏,但是却颇多启发,应该是过士行对目标人生的一种感叹。(教授给侯子讲述了大马哈鱼为了,不远万里游到内陆江河源头,在产卵之后累死。教授把这称之为生命的极限。在听完这个故事后,侯子说道:“怎么不知道悠着点。”【1】【47】)但是过士行始终没有让这种反思与主人公心灵产生共鸣。
(二)符号性下的生命的常态——《鸟人》
到了《鸟人》,过士行用自己一贯的符号化手法,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符号化的常态大世界。各个为鸟而活的人物在其中展示着自己的生命生活常态。笔者认为,《鸟人》受迪伦马特的《物理学家》的影响是巨大的,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同为“精神病场所”的空间设置。《鸟人》中丁保罗为了自己的精神病研究,为了自己的宏图伟业,把养鸟的公园收购,而作为了鸟人心理康复中心。从而把一个大的精神病场所搬上了舞台。《物理学家》中物理学家默比乌斯为了不让他的发明成果被用于毁灭世界,他干脆把自己送进了精神病院。过士行在这部作品中给观众一个彻头彻尾的符号人物展示。
(三)符号性下的生命的反思——《棋人》
到了《棋人》之中,主人公何云清开始反思这种符号生命存在的合理性了。何云清在剧中多次强调一切过量的东西都是不科学的。一个大国手,用整整倾倒一代人的辉煌换来的是老年的孤独与自己所谓的冰冷的身体。在何云清开头与聋子的对话中有一段是很能表达何云清对于人生的悔悟与老年的生活状态的,何云清说:“我用我的生命,我的青春捂暖了这些石头做的棋子,而我肉做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冷下去。”【1】【P148】这应该就是过士行给予棋人的反思。这位往日的大国手,到了耳顺之年开始反思自己与棋为伴的一生,才感觉到自己失去太多的生活了,他开始羡慕别人的家庭,羡慕别人的夫妻恩爱。表现到他的行为方面就是,棋王再也不下棋了。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司炎的出现,棋王不得不重新拿起棋子,实现一场生命的博弈,最后只能还是一个悖论般结局。
剧作中过士行还安排了媛媛和游魂也就是司炎的生父这两个角色,这的确是唤起何云清反思的两个重要角色。“媛媛是青春的化身,她是生命力的体现。她的性感体现在她的全身,尤其是那双腿,修长而美好。”【1】【P146】媛媛对于生命的热情唤起了何云清心底的那份火热,媛媛那种“人活着就是要实实在在地享受活着”的生活态度,让何云清开始对自 己的生命状态重新审视。游魂虽然只有一束光去表现,但它确实关乎成败。
过士行在剧作中借何云清之口说出了下棋的最高境界,这也是《棋人》中反思的点题之笔“回首一下往事,看看自己是否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或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确实,在《棋人》中过士行逐渐从符号化生命的展示实现了符号化生命的反思。这其实是一种新现实主义的回归,这部作品也最该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去表现。但可惜的是,在人艺的舞台上林兆华导演却用了一个近似荒诞的表现手法,而没有把过士行原本的回归意味充分表现。过士行在《我的创作道路》一文中也提到了这一点“这是我对传统的一次回归,林兆华打破了我的回归梦,把她排成了一个后现代与行为艺术嫁接的戏,我无计可施。”【1】【P359】这确实是这部剧作的遗憾之处。但是从剧本来讲,反思的确成了这部戏的主调。与《鱼人》,《鸟人》相比,《棋人》让过士行的《闲人三部曲》实现了一个回到生活,突出反思的跨越。
参考文献:
[1]过士行.坏话一条街——过士行剧作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
[2]铃木大拙,弗洛姆.禅与心理分析[M]. 北京:中国民间文化出版社,1986.
[3]龚元.公案:闲人的困惑——论过士行[J].戏剧艺术,2009(6).
[4]陈吉德.以悖论的眼光看待人的生存困境——过士行剧作简论[J].上海戏剧,2001(11).
[5]胡智毅.在先锋和传统之间——过士行剧作美学追求[J].文学评论,2003(11).
[6]高扬.棋道,鸟道,戏道记作者过士行[J].中国戏剧,1993(5).
张培莉介绍,根据国务院规定,所有行政机构必须设专职办理行政复议的工作人员,而目前全市办理行政复议的工作人员,包括兼职的人员在内,也不足200人。朝阳、平谷、顺义、怀柔、延庆、密云等6区县都很不规范,几乎没有专职办理行政复议的工作人员,大多单位都是兼职。
张培莉表示,本市依法行政观念也有待提高,错位、越位的问题很严重,该管的管了,不该管的也管了,今后这样可不行了。另外,本市行政机关在主体资格、程序问题上尚存在问题,比如有没有资格、按照什么程序和哪些法律规定来处理有关问题等。
此外,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的环节比较薄弱。比如在行政诉讼中必须按时提交证据,否则过期限就视为无效,行政机关缺乏证据意识。本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后对行政机关是很大的冲击。百姓的法律意识越来越高,逐渐会对行政复议有更深的理解,行政复议同行政诉讼一样,都是民告官的法。行政复议同行政诉讼相比,手续更简单而且不需交任何费用。他们今后会用行政许可法来衡量行政机关的行为,并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据统计,从复议法实施以来,行政复议案件正在逐渐上升,到目前为止共有260件。从2002年以来,以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为代表的行政争议占案件的60%,争议多涉及房屋、土地、工商管理等部门,行政复议的热点多涉及房地产。
电影《日出之前》海报
理查德·林克莱特是当代著名的美国独立电影导演,其主要代表作品有《都市浪人》、《半梦半醒人生》和《摇滚校园》等。他的创作风格独特,时间、剧情和台词等均带有强烈的个人后现代特色,且创作题材十分广泛,“理查德·林克莱特的《都市浪人》(1991)不但诠释了独立电影的审美风格,更定义了一种新的次文化。此后他既拍摄商业片,也制作了《半梦半醒人生》(2001)这样的实验影片。”(《电影通史》,[英]菲利普·肯普著,王扬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版,456页)
虽然理查德·林克莱特已年过50,拥有不少代表作品,但研究他作品的文章却并不多见。“爱情三部曲”是指理查德·林克莱特导演的由伊森·霍克和朱莉·德尔佩主演的《日出之前》(1995),《日落之前》(2005)以及《爱在午夜降临前》(2013)。三部影片均发生在24小时之内,整个系列跨越了18年,成为了中国观众对理查德·林克莱特最熟悉的作品。
这三部电影叙事风格独特,在强烈的个人印记下又能够被观众认可,可以算是理查德·林克莱特十分的商业作品。然而导演在影片的叙述过程中却并不拘泥于爱情类型片的基本模式,举重若轻的将一些陈规打破。
“爱情三部曲”与传统类型片的异同之处
一、角色设定的模糊性
“疯癫喜剧”作为最早期爱情片的雏形,从根本上奠定了爱情片的基本模式,“每部影片不仅使用了建立在性别和阶级差异基础上的冲突,还是用了建立在同样的代际冲突的基础上的冲突。”(《好莱坞类型电影》,[美]托马斯·沙茨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61页)《一夜风流》、《罗马假日》和《泰坦尼克号》等现代作品中,女性作为高不可攀的上层阶级与毫无交际可能的代表了下层阶级的男性的浪漫爱情;《风月俏佳人》中典型的“灰姑娘”模式;《廊桥遗梦》中婚姻与道德的束缚;《剪刀手爱德华》中种族的差异,几乎每一部我们熟知的爱情类型片中都设有在故事发展前就依然存在的爱情障碍,也正是这些矛盾与障碍带领着观众感受着剧情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悲喜,让人不禁潸然泪下或由衷欢喜。
在理查德·林克莱特的“爱情三部曲”中,在每一部短暂的24小时里,从一开始的相遇到再次相逢,直至最后的婚姻片段,影片始终没有十分清晰交代男女主角的身份背景,也就无从造就爱情片传统意义上的阶级对立乃至价值观差异。随着故事不断的向前发展,我们在主角们的对话过程中不断对他们的性格有了了解,矛盾的影子也才逐现端倪。影片中的主要矛盾仅剩男女间永恒的性别对立以及逐渐加强的社会责任。我们看到的塞林是一个独立的法国女性,杰西是一个浪漫的美国男性,推动影片发展的不是叙事上制造的矛盾,也不是两个人的地域和文化差异,而是完美男女主人公之间必然的性别吸引,也就是爱情。摆脱了传统的所谓“灰姑娘”模式,缺少了需要主角们努力克服的阻碍,影片节奏变得散漫而轻快。
二、社会意义的承载
爱情片作为一种全球类型的商业片,很少真正承载社会意义,大部分的阶级设定与社会背景设置只是为了增加恋爱阻碍的难度,为了商业票房而“脚踏两只船”,在男女主角的爱情结合下,真正的现实矛盾往往被搁置一边。
“爱情三部曲”在18年的爱情跨越中,影片中所涉及到的社会议题逐渐加深。两位由沉浸于浪漫爱情的学生,逐步成长为肩负社会责任的知识青年,到最后转变为建立现代传统家庭的中坚力量。“故事的主角与观众都成长了,对爱情婚姻的认识也更深入更现实。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也没有打算再延续《日出之前》充满梦想与期望的童话意境,而是把表现的重点转移到了成年人对爱情与生命的深刻反省。”(王新舒:《与的收尾艺术》,载《电影文学》2013年14期,62页)
如果说《日出之前》与《日落之前》还能带给观众较强烈的类型片观影,那么这种满足感在第三部《爱在午夜降临前》中就变得十分微弱,反而是影片中塞林与杰西所讨论的关于女权主义与家庭的问题将我们不断的拉到现实社会中,随着影片一同思考。
对于传统爱情片来说,两人经过重重考验,最后终将以婚姻的方式为爱情画上一个完美的句点,即所谓的“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婚姻在爱情片中的仪式性可见一斑。然而在《爱在午夜降临前》中,故事的开端便是塞林与杰西早已在一起8年,并育有两个可爱的女儿,一切的故事起点从婚后开始,打碎了观众本身抱持着对他们未来幸福生活的美好幻想。“作为商业电影类型之一的爱情片,传统美国社会的宗教伦理若隐若现,婚外恋的展现更是慎而又慎。”(《类型电影教程》,郝建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48)在“爱情三部曲”中,杰西曾已婚并育有一子的设定很明显违反了这个规则,虽然在《日落之前》中并没有将此作为矛盾点来铺展陈述,但随着影片人物的成长,这个矛盾点在第三部影片中终于爆发,他们不再仅是关心爱情的青年,而是肩负责任的父母与社会人。
三、导演风格的独特
理查德·林克莱特作为美国独立电影导演,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即使是在“爱情三部曲”这种较为大众口味的电影中,导演也不曾放弃他表达自我的方式,这种方式主要表现在长篇的对白以及长镜头上。
理查德·林克莱特的“话唠”特点早已被人们熟知,在《半梦半醒人生》、《都市浪人》等获得国际认可的影片中,观众一边为导演庞杂的哲学话题所震撼,同时也被庞大的信息量压到应接不暇。在“爱情三部曲”中,主角对白的内容实际上与故事发展并没有实际的联系,而影片本身也并没有设置十分明显的剧情,然而在一波又一波的对事物探索的讨论过后,这些对白内容本身成为了剧情,成为了吸引观众的主要力量。两位主角也在用大量对白带领观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话题从哲学、音乐到性与生命,虽然没有《半梦半醒人生》的议题艰涩深奥,也足以体现两位青年的强大精神力量。与昆汀·塔伦蒂诺的调侃对白风格相比,林克莱特在讨论中是正式且严肃的,但却并不执着于结果。在《爱在午夜降临前》中,女权主义的讨论伴随着现实矛盾的激化愈演愈烈。在塞林摔门离开酒店房间后,音乐辅以房间陈设固定镜头的剪切,与之前长达半小时高分贝、快节奏的争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理论的针锋相对辅以家庭实际的状况陈述,在无法可解的状况之下,导演给出的答案是沉默。
除此之外,长镜头也是理查德·林克莱特在三部影片中十分钟爱的表达方式。传统爱情片的视听表达方式往往是谨慎的,调子明亮,剪辑流畅,处处体现出浪漫的气氛。林克莱特的手法却充满了个性化,他热衷于长镜头表达,在拍摄过程中也尽量使用自然光。然而他的长镜头中没有特别强烈的场景改编,没有大量的人物出入镜,甚至没有过多的机器调度。 在《爱在午夜降临前》的开场场景中,长达20分钟的开车过程,林克莱特仅用了两个镜头便完成了。这样的拍摄方式对于导演、演员和工作人员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需要极强的默契才能够完成。这样的摄影机更像是一部装在车上的摄像头,角度、景别均不做改变,却能让最强的现实感带到观众面前,将流畅式剪辑营造的浪漫感全部抹除。
四、巧思的结局架空矛盾
理查德·林克莱特 “爱情三部曲”里结尾的方式也充满了导演个性化巧思,也正是因为结尾的精巧,让影片即使在很大程度上抽离了类型片的创作原则却依然能够带给观众预期的观影。“影片结束的时候梦想再次降临,未来依然充满童话般美好的期待,观众们的想象的翅膀开始向更广阔的审美空间翱翔。”(《与的收尾艺术》,前揭,61页)
在前两部《日出之前》与《日落之前》,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的结尾艺术已经让我们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男女主角在行走与对话中不断产生的爱情火花,以开放式的结局给观众充分的想象,让观影产生于观众的主观世界臆想中。在第三部《爱在午夜降临前》中,导演的叙述手法并没有做过多改变,依然是行走与对话。但是在视听方面却有意识的建构了本片的矛盾基础:男女在社会与家庭中的地位。片中增加了Henry这个角色,也增加了在希腊与他们聚会的几对夫妻。在到达庄园之后,镜头的世界就被分成了两个,一个是男性们在海边高谈阔论,另一个是女性在厨房准备餐点。当这两个世界结合时,也就是他们在院中就餐时,一场关于爱情的争论便开始了,男性与女性自觉成为对立面用调侃的方式互相指责。这种男女双方对爱情和家庭责任的争论也一直持续到了影片的结尾,在观众觉得毫无希望的时候,导演又给出了他十分擅长的结尾方式。他避重就轻,完全跨越了矛盾本身的处理,直接回归到两个人相爱的本质。在眼泪与笑容中让观众感受到如何解决矛盾实际上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两个人相爱,就没有什么能够让他们分开。
关键词:池莉;人生三部曲;温情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
池莉的“人生三部曲”以行云流水的笔触真实地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外界环境与个人婚姻爱情生活的角力(《不谈爱情》),新生命的孕育与诞生过程中的艰辛与涅槃(《太阳出世》),平凡生活中因物质匮乏而引起的一连串令人疲于应付的烦恼(《烦恼人生》)。然而,池莉并没有止步于呈现凡俗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她要表达的是小说主人公在凡俗生活中的温情的坚守。
一、在《不谈爱情》中寻找婚姻生活与外界环境的平衡点
《不谈爱情》写的是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外科医生庄建非和家住花楼街的新华书店售货员吉玲从恋爱到结婚的生活,展示了因小夫妻间的一次争吵而引起的一场“社会大混战”。这场大混战中双方的父母、双方的单位、双方的同事、章大姐、华如芬、王珞、曾大夫等等一一登场,最后闹到要离婚的地步。在混战的过程中主人公庄建非深刻地体会到婚姻生活的困惑与烦恼,深刻认识到家庭生活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吉玲出身于“下只脚”的花楼街,她的母亲是一个“老来变胖的邋遢女人”。[1]吉玲算是花楼街的一个人物,通过自身的努力当上了新华书店的售货员,在书店遇上了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研究训诂学的专家,母亲是当代文学教授的庄建非。他们冲破层层阻碍,两人自立门户,终于建立了一个小家庭,然而却因为一件小事,导致了两个家庭,彼此之间单位的大混战,两人差点离婚。最后终于觉悟到“婚姻不是个人的,是大家的”,于是“‘离婚’这个词也成了一句笑谈。他相信往后他就有经验了”。这样一种“经验”就是如何在个人的爱情婚姻生活与外界环境(包括双方家庭、双方单位、双方的社交圈等等)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才能过好自由婚姻之后的“小日子”。
二、在《太阳出世》中寻找生命历程的体验与感悟
“人生三部曲”中最具生命意识的作品就是《太阳出世》了,正如题目中用到了“太阳”这个意象,而且与“出世”搭配,就给人一种希望之光。小说所要传达的是在琐屑的、艰难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仍然可以享受到日常的平凡的幸福和快乐。小说讲述了从技校毕业的工人赵胜天和在图书馆工作的李小兰从结婚到孩子出生、满月、周岁这个时期所遇到的种种烦恼:他们自己的婚礼自己却不能做主,成为赵胜天的哥哥赵胜才显摆的工具,迎亲途中与其他人发生矛盾,新郎参与群架,把对方打进了医院;婚后,李小兰怀孕,因为两人工资太少怕无力养活孩子,准备去人流,当然蜜月计划也因为怀孕而夭折;进了手术室的李小兰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还是“怀着对八个多月之后哇啦哇啦的小家伙的强烈憧憬,面泛桃花,迈着母亲的稳健步态走出了人流室”。[2]接下来就是对婴儿出生的期待,哺乳期遇到的种种困难,孩子生病时的惊慌。他们为了孩子的奶粉钱节衣缩食,不断学习,希望能让女儿过更好的生活。在孩子的一周岁生日宴上,惊奇地发现,那个在婚礼上打架,浅薄无知的赵胜天不见了,穿着新娘婚纱骂大街的娇惯的李小兰也不见了,他们蜕变成了稳重的成年人,他们学会了爱,学会了包容,学会了责任,在最艰难的生命历程中提升了自己,在平凡生活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与幸福。
三、在《烦恼人生》中寻找个人栖憩的缝隙与港湾
“早晨是从半夜开始的。”[3]随着儿子滚下床的一生哭叫,印家厚烦恼的一天开始了,本想拉开灯却找不到灯绳,找到灯绳之后用力一扯却断了。起床之后是漫长的洗漱解手排队的等待,带孩子跑月票公交车上的拥挤争吵,单位评奖金只评了三等奖却还要处理一系列的接待参观访问的杂事,岳父的生日礼物也没了着落,面对雅丽的一往情深却不敢接受,食堂吃饭吃出青虫还要受气。生活像一地鸡毛一样散在印家厚的面前,肮脏,烦乱。一个普通的中年男人的一天都在为生活琐事而担忧,为柴米油盐而烦恼,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填满了印家厚的一天,逼仄的生活环境不断地压缩他仅有的生存空间,而这或许就是池莉眼中的“为了维持日常生活而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偏偏做不到”的悲剧。作者并没有让这张无形的生活之网完全把主人公印家厚的生活困住,在经过烦恼重重的一天回家之后,吃着老婆煮的简单的晚餐,逗着可爱的儿子,往床上一靠,深吸一口香烟,又觉得眼前的生活只是一场梦,梦醒之后一切都会有所改变。印家厚在此找到了生存下去的缝隙,在短暂的休憩之后,可能迎来的是日复一日的烦恼,然而就是在这不断重复的烦恼中,或许才能找寻到生活中的真实。作者也正是试图以一种冷漠、平静的态度来挖掘琐屑生活中被掩盖的温情。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传统价值,民族性;人文关怀
一、传统价值观念的沦丧
在韩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的转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观念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深受儒家传统观念影响的李沧东,用他的电影对这一现实进行了思考。
1.父亲形象的缺失。
在东方的文化传统中,“家”占有显要的位置,“它不仅是担负着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社会功能的庞大氏族事业组织,还是一个涵盖最基本道德关系的伦理实体,并成为社会价值观念的最初源泉。”家庭是以血亲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的基本结构,而父亲是维系家庭稳定的中心,可在“三部曲”中父亲形象压根没出现。父权和夫权的实际缺失,打破了家庭固有的规律和秩序。在儒家传统中“长兄为父”观念由来已久,但影片里,“长兄”并未承担起“父”的责任来。《绿鱼》里的大哥患有脑麻痹,生活不能自理的他,自然不能承担“父”的责任;《绿洲》里,男女主人公的大哥都存在严重的个人主义,并未担当起“父”的角色;《薄荷糖》里干脆连兄长的角色也一块儿缺失掉。《绿鱼》里,末东不能容忍家庭秩序的混乱,自愿充当起父亲的角色。母亲的生日那天,在末东的组织下,全家人终于聚在一起。末东暂代“父”职似乎获得了成功,然而面对野餐中大哥的犯病、二嫂的哭闹、二哥和三哥的扭打、母亲和妹妹的无助,末东只好开车不停地转圈。这实际上是他对无力改变现状的逃避。末东试图暂代“父”职的行动宣告失败。
2.“家”的变化。
《礼记・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其意思是说“仁”是指在对待别人时要尊重、善待,其中首要内容是爱自己的亲人。《绿洲》里,忠都得知大哥开车撞死了人,主动为其顶罪而被判入狱两年半。出狱后,他宁愿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大冬天里行走,却用仅有的钱给母亲买毛衣。然而,“在产业化的过程中,自由竞争的经济观念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逐步渗透到韩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成为支配整个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人情冷漠并且呈现出一种无法沟通的状态。《绿鱼》里,复员还乡的末东不住地向母亲打听其他亲人的下落。在这场戏里,导演用一个固定的长镜头对这种疏离的状态进行表现:末东和母亲远远地分开坐在画面的两边。母亲的注意力完全被电视吸引。对于母亲的无言,末东只好沉默。
在《绿洲》里,“亲亲”观念的沦丧显得更为真切。韩国有一种习俗:亲人出狱后,要送一块豆腐给他吃,表明从此清清白白、重新做人。然而忠都出狱那天,家人已经搬走甚至没留下联系方式。当他的弟弟把因身无分文、无家可归而吃白食的他从警察局接出来时,忠都开心地拍着开车的弟弟的头,而弟弟却说“不要干扰我。”在这里,弟弟指的不单是开车,而是他不想坐过牢的哥哥干扰他的生活。对于忠都的回家,家人的反应相当冷漠,尤其是大嫂,她非但不感激忠都代丈夫坐牢的恩情,还他都去洗脚,她认为他把地板踩得太脏。当然,在这里“脏”也是有隐喻意义的。片中女主人公恭洙的遭遇与忠都相仿。她的哥嫂不愿意照顾患有脑她,却占要政府为残疾人分的房子。当他们误会忠都恭洙时,他们首先考虑到的竟是如何获取更多的赔偿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忠都的大哥不但不愿意出钱救他,还说“社会上不应该有他这样的人”。
家是社会的缩影,国是家的放大。“家之不宁,国难安矣”。儒家学说历来强调“家国同构”的思想。如此看来,在“三部曲”里,传统“家”的观念的崩溃象征性地表现了这个时代整个“国”的价值观念所受到的严重冲击。
二、民族特性的思考
由于历史上不断受到列强的侵略,政治上长期实行军政统治,韩国人民被迫遵行“忍”的美德,在他们的心中存在着极度压抑的倾向。《绿鱼》里,面对家庭秩序的混乱,末东无奈地开车转圈。《绿洲》里,面对家人的冷言冷语,忠都只是傻傻地笑。这样的压抑在《薄荷糖》里体现得尤为深切。光州事件中误杀了女学生的永浩,离开家乡后当上了警察。被同事怂恿拷问犯人,却不会施展暴力的他,只好抱着犯人乱甩,犯人吓得拉了他一手的屎。就在洗手时,他的初恋情人顺任来了。不知说什么好的她说起了他的手。永浩敏感地以为她说他的手有味道。于是,他以摸女服务员屁股的方式拒绝了顺任。在这里手的陈述意义是光州事件,甚至也可以理解为韩国不洁的历史。“三部曲”中,无论是永浩,还是末东、忠都,面对历史和现实带来的伤痛他们都采取逃避的态度,他们用“不说话”、“不解释”来压抑自己的情绪。然而,长期压抑的结果,便是一旦“爆发”就更加厉害,正如韩国人断指反日,那是何等极端。
《绿鱼》里,三哥开车追赶警察那场戏中,末东拿着喊话器大声的叫喊,呈现出一种极度兴奋的状态。这其实是之前末东看到家乡的变化、家人的分散却又无法述说的情绪积郁起来的爆发方式。《薄荷糖》里,永浩拒绝了顺任后,骑车冲进餐馆,歇斯底里地叫喊,并举起扫帚狠狠地朝客人们打去,那时的他是几近癫狂的。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顺任的丈夫恳请他去看弥留的顺任。永浩不知道来人是谁,突然掏出枪说:“我一个人死太冤枉了,找一个人在黄泉路上陪我。”从1980年的光州事件到1997年,19年间,永浩把历史和现实带来的严重伤害埋在心底,造成了最后的爆发。三天后,他终于号叫着,爬上奇遥里铁桥,让奔驰的列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里正是他与顺任第一次见面的地方。
“爆发”的另外一种方式是反抗。然而韩国国小民少,由于其自身的原因,这种反抗演变成一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特性。《绿鱼》里,火车上,末东为救美延而被混混围殴。在混混们下车后,末东举起板子从他们后面袭击。后来末东得罪裴太昆的手下盘宿,两次被其侮辱、毒打,倔强的末东从背后偷袭了盘宿。末东的两次反抗均采取了背后攻击的方式,集中表现韩国民族的这一特性。
正是韩国人的这种民族劣根性,造就了韩国人“狠”的个性。不论是在李沧东、金基德还是朴赞郁的电影中,我们都能看到表现这种“狠”的暴力和血腥。
三、绿色影像的缔造
李沧东总是将个体人物异常平静地置于残酷的历史和现实之间,虽然冷静,但不冷漠。对于弱势人群,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人文关怀;对于人生,他始终保持着微弱的希望。
1.冷静的思考。
在“三部曲”里,火车常常成为象征人生之路的载体。火车跟汽车不一样,它的轨迹被固定在铁轨上,不能有任何偏离。在《绿鱼》中,末东在火车上被众流氓殴打,不服气的他下车向混混们报复。在流氓们的追打下,他偏离了火车轨道逃 进树丛。这暗示着末东偏离了正常的人生轨道。《薄荷糖》里,李沧东运用了非常巧妙的剧作结构――倒叙,并将永浩的人生分成七个阶段,分别用七个片段来表现,片段之间用铁轨上倒退的火车连接起来。火车在蜿蜒曲折的铁轨上行驶,象征着人生道路的坎坷不平,铁轨的分叉象征着人生道路的转折。导演用这种回放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一个对生活和未来充满激情的男人的纯洁灵魂是怎样随着政治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扭曲异化的,也看到韩国从1979年到1999年政治、经济的变化。
2.高度的人文关怀。
“三部曲”里,主人公无一例外的都是边缘人形象,他们被家人、社会遗弃并以漂泊的姿态出现。边缘人,来源于德国社会学家希姆米尔的陌生人的概念,定义为一种社会体制中的局外人。《绿鱼》里,末东是黑社会小人物。《薄荷糖》里,永浩则在光州事件里受过创伤,在现实社会中不断遭受打击,离了婚的他住在路边的茅草房里。《绿洲》里,忠都是三进宫的刑满释放人员,恭洙是个脑麻痹患者。他们都是被社会和家人遗弃的人。李沧东电影里都充满了对这一类边缘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
另外,导演还通过影片中的弱者向更弱者施救完成他本人对弱者的关怀。《绿鱼》里,身体瘦小的末东看见无助的美延被几个流氓欺负的时候,他挺身而出。《绿洲》里,忠都本身被家庭和社会遗弃,但是对于比他更弱势的恭洙,他持着一种关怀的态度,最后他甚至为了砍掉恭洙心里的阴影――窗外的树枝而越狱。
3.希望的光芒。
残缺是李沧东电影的一重大特征。《绿鱼》中末东的大哥、《绿洲》的恭洙都是脑麻痹患者,《薄荷糖》里永浩曾经受过枪伤。在影视作品中身体的残疾往往是内心受到伤害的外在表现。“三部曲”里,残疾正是象征历史和现实给人们带来的伤痕。这在《薄荷糖》里永浩的身上体现得尤为真切。永浩右腿的伤残是在光州事件中留下的。平时步伐稳健他一旦在现实生活中心灵再次受伤,那曾经伤残的腿就又变得一瘸一拐。
三部电影的片名都具有象征意义并跟“绿”有关。绿色位于光谱的中间,是平衡色,绿色是植物的生命色。《绿鱼》里,“绿鱼”这个影像没有直接出现,而是在末东杀人后,他给家里打电话的时提到的儿时家人一起去捉绿鱼的情景。显然,“绿鱼”象征了末东的家庭梦想。《薄荷糖》里,纯真的永浩在一次交流活动中遇到了顺任,她给他吃薄荷糖,两人互生好感。这里,薄荷糖不仅是爱情的信物,还包含了年轻的永浩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憧。《绿洲》里,“OASIS”(绿洲)是挂在恭洙卧室墙上的一幅油画的名字。“绿洲是指沙漠中有水草的地方,引申开来是指人生荒漠中的一种安慰。对于被社会和家庭抛弃的男人和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女人来说,爱情就是共同的绿洲。”由此看来,在“三部曲”里,绿色象征着对所有美好事物的憧憬。
残疾象征历史和现实给人们带来的伤害,绿色象征美好的事物。李沧东把他的电影置于这种二元对立之中,用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在现实中破灭形成的反差效果,达到对历史更深的拷问,对现实更强烈的质疑。然而,李导演电影的“高光”却不在于此。而在那由细微处慢慢流淌出来的并不完全绝望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薇拉・凯瑟;拓荒运动;三部曲
一、引言
薇拉・凯瑟(Willa Cather1873―1947)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她以饱蘸深情的笔触和优美的抒情手法。从各个侧面描写19世纪末美国中西部开拓者顽强的创业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刚毅性格,歌颂他们的高尚情操和美好心灵,因此,她被著名评论家麦・盖斯马尔誉为“物质文明过程中的精神美的捍卫者”。早在1930年,当美国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辛克莱・刘易斯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授奖仪式上致答词时,就热情推崇了凯瑟的创作成就。确实,凯瑟的文学创作无论是从文学、美学的角度,还是从深入了解美国的这一段特殊时期的历史中多元化文化的形成,以及由此涉及物质世界开拓过程中对精神领域的影响、冲击和呈现的裂变,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的。
二、三部曲中的新女性
谈到薇拉・凯瑟,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她最为著名的草原三部曲。在《啊,拓荒者》中,薇拉・凯瑟讲述了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在西部荒原上与生命和自然相搏斗的艰难岁月。亚历山德拉自幼跟随家人迁徙至内布拉斯加州,12岁起就开始为家里分忧解难,父亲过世后,更是挑起养活全家的重担,显露出过人的智慧和顽强。在亚历山德拉的辛苦经营下,家境逐渐好转,然而长大后的弟弟们却令人失望:或自私冷酷,一心只想着家业财产,甚至以牺牲亚历山德拉的情感追求为代价;或脆弱不堪,为情所困最终走上不归路。然而,经历了各种打击后的亚历山德拉从始至终都不曾屈服过,对生活坚定的信心让她更为坚强、勇敢和豁达。
在薇拉・凯瑟的半自传体小说《云雀之歌》中,人们看到了来自科罗拉多州月石镇富有青春朝气的茜娅,与《啊,拓荒者》中的亚历山德拉不同的是,她选择离开了荒原,凭着自己的天赋和执著,为了自己的梦想来到芝加哥学习音乐。在薇拉・凯瑟的笔下,茜亚是一个来自荒原的姑娘,离开荒原是她的抉择,但离开绝不意味着背叛,正是荒原赋予了她坚定执著的追求和信念以及日后的成功,让茜亚成为一名举世瞩目的女高音歌唱家,
而在薇拉・凯瑟心目中“我最棒的作品”《我的安东妮亚》中,人们认识了又一位内布拉斯加州的坚强女性安东妮亚。安东妮亚一家早年从北欧迁至美国,希望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然而美丽的梦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一一破碎:语言障碍、贫瘠的土地、破烂的房屋、欠缺的农耕知识使得一家人穷困潦倒、苦不堪言。即使如此,年龄尚小的安东妮亚却一直保持着一颗乐观的心灵,天性聪颖的她很快通过了语言美,并开始学习打理家务与农活。相比之下,安东妮亚的父亲却因为种种原因陷入绝望之中,最终自杀。父亲死后,安东妮亚并没有因此而迷惘,她穿上父亲留下的外套,如同男子汉一般从早至晚在田间劳作。为了照顾自己的家人,安东妮亚放弃了学业{为了还清家里的债务,甚至出外给人家作女佣。在情感上,安东妮亚曾经深受打击,善良纯真的她遭人蒙骗、以致怀有身孕。但她却忍辱负重,不仅生下了孩子,而且勇敢地面对人生,一如既往积极、热情地生活和劳作着。最终,安东妮亚遇到了对她情深似海的库扎克,二人结婚生子,修建了宽敞的房舍,搭起了两座果园,在历尽千辛万苦后,安东妮亚终于找到了幸福。
三、共同的背景和主题
这三部小说都以内布拉斯加大草原为背景。薇拉・凯瑟的作品有着浓厚的乡土意识,在她的作品中作为背景运用最多、最熟悉的地方就是她度过青少年时代的内布拉斯加大草原。薇拉・凯瑟自身的生活经历也许能帮助读者了解她对于西部内布拉斯加的热爱。她于1873年出生于弗吉尼亚州,9岁时随家迁居西部的内布拉斯加大草原地区。内布拉斯加喧嚣、骚动的农场生活与弗吉尼亚和谐、平静的社区生活所形成的强烈对比给薇拉・凯瑟以很大的冲击。那里当时是欧洲人――斯拉夫人、德国人、斯堪的纳维亚人、波西米亚人的混居之地,到处是一片贫困和荒凉。薇拉・凯瑟从小就和这里的拓荒者们朝夕相处,听他们讲述各自家乡的故事,亲眼目睹这些新到的移民在荒凉的大草原上为生存所做的种种挣扎和努力。“这片荒凉的土地并没有自己的历史和传统。一个新的历史和传统正是在她的亲眼目击下形成的”。那些充满活力、勇敢并且富有忍耐精神的拓荒妇女们激发了她无尽的灵感和想象力。尽管她后来离开这里到东部去工作并最后定居纽约,但她却始终眷念不忘这块土地和这里的人们,最后在她的作品中,特别是上述三部小说中达到了精神领域的“回归”。
《啊,拓荒者!》这是一部主题明确、内容丰富、语言精练的乡土小说,体现出凯瑟独特的写作风格。从此,凯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作方向,把赞美中西部边疆拓荒者作为自己小说的主题。而在她之前,从未有哪个美国作家以严肃的态度描写过生活在内布拉斯加的移民的生活。1915年发表的《云雀之歌》继承了同样的主题,并将之进一步深化。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祖籍瑞典的女孩――西娅,她生活在美国的西部(这次凯瑟把内布拉斯加改为科罗多),有天赋却缺少机会。小说“试图说明一位月石镇的姑娘怎样在一个浑噩懒散的世界找到她的人生之路,从而进入了一种能井然有序地去努力的生活。”西娅由一个西部偏僻小镇的普通女孩成长为著名的歌唱家,她的奋斗过程折射出了新一代的美国移民在远离自身文化传统和艺术背景的陌生环境中,艰苦奋斗,实现自我的开拓精神。如果说《啊,拓荒者!》是体现凯瑟风格的开山之作,那么《云雀之歌》则是凯瑟向乡土小说创作高峰的攀登过程,而《我的安东尼亚》则是她攀上高峰的代表作。安东尼亚的成功塑造使凯瑟完成了她对于西部女性形象的勾画,进一步表现出凯瑟小说所崇尚的既古典又浪漫的主题思想。至此,凯瑟对拓荒时代的人们和他们顽强不屈精神的歌颂达到了顶点。
借助于荒诞而有趣的联想,将一些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文学常识联缀在一起,又好玩又好记。如:
汤显祖精心打造了《牡丹亭》,倾情上演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只好在一旁大叫《窦娥冤》。
《雷雨》过后,《北京人》《王昭君》看见《日出》,知道这是一个《明朗的天》,便约上一起去观看他的《胆剑篇》。
二、 对比记忆法
对于一些易混淆的作家和作品,采用此法可以强化记忆。如:
刘鹗: 《老残游记》―高鹗: 《红楼梦》后四十回;
《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记》: 高则诚;
易安: 李清照―幼安: 辛弃疾;
樊川: 杜牧―临川: 王安石―震川:归有光;
茅盾: (“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大仲马: 《基督山伯爵》―小仲马: 《茶花女》;
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阿・托尔斯泰: 《苦难的历程》;
伏契克:捷克―伏尼契: 爱尔兰;
诗歌《唐璜》: 拜伦―戏剧《唐璜》: 莫里哀。
三、 知识树记忆法
画文学常识知识树,能使平面的知识变得立体生动。比如,可将中国古代作家及作品画在一棵知识树(见下图,尚不完整,只作示例)上,主干是从西周到明清的时间纵轴,枝丫是各具体的年代,枝丫上结的果子就是作家和作品,从根部的《诗经》《楚辞》一直到树梢的《红楼梦》。画完这棵树,对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的梳理和识记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1.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 孔子《论语》《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3. 老子《道德经》 4. 《孟子》5. 《庄子》
6. 屈原《离骚》7. 《荀子》 8. 《韩非子》
9. 吕不韦《吕氏春秋》10. 贾谊《新书》11. 司马迁《史记》
12. 刘向《战国策》13. 班固《汉书》
14.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及其作品 15. 建安七子
16. 诸葛亮《出师表》 17. 李密《陈情表》 18. 陈寿《三国志》
19. 陆机《文赋》20. 王羲之《兰亭集序》
21. 陶渊明《饮酒》《归去来兮辞》
A. 刘基《卖柑者言》B. 罗贯中《三国演义》C. 吴承恩《西游记》
D. 归有光《项脊轩志》(唐宋派)E. 汤显祖《牡丹亭》
F. 袁宏道(公安派)G. 冯梦龙“三言”H. 凌初“二拍”
I. 张岱《陶庵梦忆》 J. 李渔《闲情偶寄》K. 蒲松龄《聊斋志异》
L. 洪《长生殿》 M. 孔尚任《桃花扇》 N. 方苞(桐城派)
O. 吴敬梓《儒林外史》 P. 曹雪芹《红楼梦》
【训练题】
⒈ 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的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游记》―吴承恩―明代;《神曲》―但丁―德国
B. 《镜花缘》―李汝珍―明代;《汤姆・索耶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
C. 《西厢记》―王实甫―元代;《唐璜》―拜伦―英国
D. 《桃花扇》―孔尚任―清代;《红与黑》―莫泊桑―法国
2.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明清三代,小说发展到高峰,产生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著名长篇小说。
B. 老舍是杰出的小说家、剧作家,其代表作中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有《龙须沟》《茶馆》。
C.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由“词”蜕化而来的一种诗歌形式,体式和词相近,较为自由,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D.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长篇小说。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一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出自明末小说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
C. 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和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D. 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镑》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唐代诗歌体裁完备,名家辈出。“诗圣”杜甫饱经忧患,作品富于现实主义精神,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和《兵车行》《丽人行》《长恨歌》等。
B.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他的诗集《女神》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新诗的奠基之作,《屈原》《虎符》《棠棣之花》是他的历史剧代表作。
C.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D. 《吉檀迦利》《静静的顿河》《玩偶之家》《永别了,武器》的作者分别是印度作家泰戈尔、苏联作家肖洛霍夫、挪威作家易卜生、美国作家海明威。
5. 《牡丹亭》是_________代戏曲家_________的代表作,男女主人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北宋初期,影响最大的民间词人是_________。宋词按风格一般分为_________派和_________派,北宋时期的代表人物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南宋时,继承苏轼词风和苏轼一起并称为_________的著名词人是_________。
7.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此联题写的是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人名)。 “后主”指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人名)。
8. 写出下列评语评论的作品、作者及时代(朝代)。
①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②“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苏轼用“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评的是哪朝哪位诗人?
9. 下面是某中学生习作中的一段话,里面犯有两处文学常识识记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迷恋金钱,金钱至上,必然导致人性的沦丧。小说《高老头》中的葛朗台因为恋金成癖,可以葬送女儿的终身幸福;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阿巴贡因为财迷心窍而成为嗜血狂。
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C (A. 但丁是意大利人;B. 李汝珍为清代人;D. 《红与黑》的作者是司汤达)
2. A (《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
3. B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古代白话小说)
4. A (《长恨歌》的作者是白居易)
5. 明汤显祖柳梦梅杜丽娘
6. 柳永婉约豪放李清照苏轼苏辛辛弃疾
7. 宋朝李清照南唐李煜(后主)
8. ①《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
②《红楼梦》曹雪芹清朝
③唐朝王维
读了《我的大学》这本书,我才知道,高尔基有着上大学的梦想,但现实生活他上大学的愿望没有实现。但是最后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成为了有名的作家。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我的大学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我的大学读书心得1《我的大学》是文学巨匠高尔基所著的。这是高尔基上“社会大学”时批评沙皇统治黑暗的一本最佳的书。在这部长篇自传体小说中,作者力图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为主线,塑造出一个努力探索生活的意义、寻找新的生活道路、内心充满了激烈冲突的人物形象。
这本书最让我难忘的是作者的语言艺术的高超,以及一些语言含蓄的讽刺沙皇统治的黑暗。全书人物众多却形象鲜明、性格各异,无论作家对之着力刻画还是寥寥数笔略加勾勒,全都显得轮廓分明、鲜活灵动,读来如见其面,如闻其声。罗马斯的深沉干练,杰连科娃的矫揉造作······书中都有鲜明的例子:比如描写罗马斯:“罗马斯简单而明了的对我说,他不在时我该做些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去做。我感觉,他似乎已经忘掉了人们用爆炸来吓唬他的事了,就像忘掉蚊子叮过他一样。”比如刻画捷连科娃:“瞧,她来了,轻盈,飘逸,像玫瑰色的彩云迎着旭日飘拂,可是,从她的眼神里却流露出内心深处虚伪的情愫。 ”最让我难忘的一句讽刺性的话语是:“自由就是:我想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但到处都是官老爷,他们要来干涉你们的生活。沙皇从地主老爷们手里抢走了农民,于是,沙皇就成了所有农民的老爷。如果你要再问什么是自由,总有一天,沙皇会对你做出解释,告诉你什么是自由!”我被书中的人物形象所吸引,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我不禁深深地赞叹于高尔基高超的语言表现艺术。
看完这本书,让我得到了一些写作的启发。高尔基描写的人物生动灵活,惟妙惟肖。而我在自己的作文中总是描绘出的人物形象,不生动,死气沉沉的,没有清楚地写出人物的性格,我以后不仅要多观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积累写作的素材,还要多读些世界名著,借鉴一些他们的写作技巧,把人物刻画的更加生动,还要本着作文的一大要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样才能把文章写得好,写得让人拍案叫绝。
我的大学读书心得2提到高尔基,我们就会不经意的想到这位作家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三部小说其实是他的自传,而《我的大学》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渴望知识的青年在黑暗的统治下表现的无奈,而也是知识的力量让他得到了成长,成为了一个优秀的革命者!
阿缪沙的青少年遭遇了艰难的生活历程,当他16岁的时候,他决定去喀山寻求机会上大学,因为在大学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现实是很无奈的,他不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在贫民窟生活的他,为了生存不得不去打工、做苦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太大,他一度陷入了自杀的精神危机。
后来他接触到了一些大、中学生、秘密团体的成员及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革命者,受到这些人的思想影响,他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逐渐成为了思想及其著作的忠实读者和粉丝,从而了解了红色革命和其本质,并摆脱了自己的颓废状态。
如今,我们都有机会上大学,可为什么很多学生都不懂的珍惜呢?拥有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他们却无心用功读书,将心思放在了玩乐上。例如,很多大学生读完大学之后,出来什么都不会,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阅读《我的大学》,会让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让我更加努力和勤奋,不浪费大学里的时光,将来考上大学,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
现在有一句玩笑玩叫做“你上了大学,还是被大学上了!”虽然是出于幽默的说法,但也确实反映了当代很多大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阅读湾《我的大学》,你会变得勤奋刻苦!
我的大学读书心得3《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是高尔基作品的三部曲。这三部曲讲述了阿廖沙的一生,他的那段生活,仿佛就是在听一个善良而极端的天才在讲述一个悲惨的童话。然而,使我感触最大的莫过于高尔基的《我的大学》。《我的大学》讲述的是阿廖沙在社会外出谋生的经历。他备受生活煎熬,做过工役,受过欺凌,侮辱,戏弄,甚至还遭受过陷害和毒打,体验了社会底层人们的艰辛,认识到了人性的丑恶。但他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而自暴自弃,相反,他积极面对,正是他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地打动我,直达我的灵魂深处。
高尔基三部曲的出版不仅使我们对高尔基的一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们更能使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在沙皇的统治下,人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以及当时人们的残酷和冷漠无情。特别是每次当我读完《我的大学》和《在人间》,我都会忍不住对当时的人们的悲惨生活而感到痛心,对于那些残酷的统治者的痛恨以及对当时人们的冷酷无情而感到悲哀。读完这三部曲后,我想每个人都会对现在的幸福生活感到满足和更加珍惜。
在《我的大学》中,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当时的阿廖沙是多么的渴望能够到大学进行高等的教育。但由于现实的残酷,他并没有如愿以偿。在一开始看到阿廖沙的愿望破灭时,我满以为他会放弃那个在那时看来是多么奢侈而不切实际的愿望,老老实实地做社会的底层,一直碌碌无为。但出乎我的意料,他竟将贫民区和码头作为它的社会大学。在那里,他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包括大学生,初中生以及一些革命者,学到了在正规大学里面永远无法学到的知识,扩展了它的见识面的同时,也使他的思想发生了改变。也许,正是阿廖沙的那种坚强以及不畏艰难,勇于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造就了他成就,使他异于其他那些碌碌无为,自暴自弃的人们。
阿廖沙对于他的未来有很清晰的规划他对未来充满希望;在当下,他脚踏实地,永不放弃,勤奋学习,勤奋思考,持之以恒;对过去,他无怨无悔,因为他曾经努力过并为此而争取过。他曾经在书中写过这样的一句话,使我感触良多:“苦难的日子使我变得更加坚强,我不奢求别人的施舍,也不苛刻偶玩好运的降临,愈是艰难,愈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智慧”。是呀,愈是艰难,愈能磨练人的意志,在阿廖沙的身上,我清楚的明白,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在任何困难面前,我们都不能轻言放弃,只要不放弃,就证明我们还有机会,还能实现我们的梦想。但是,一旦我们放弃了,我们就与成功擦身而过,失之交臂了。
与阿廖沙相比,我们是幸福的。且不说我们有机会就读大学,单是从我们的现在的自由和自由来说,我们就比他们幸福很多。因此,我们更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努力奋斗,以回报一直对我们怀有期望的家长,老师和朋友们。阿廖沙教会了我永不放弃,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勇于面对艰难,发挥我们大学生的精神,做新社会的新新人类。奋斗吧!为了我们的美好未来,奋斗吧!想阿廖沙所在的黑暗世界,他都尚且能够做到,我们又为何不可呢!加油吧!奋斗吧!
我的大学读书心得4《我的大学》作为回忆性的自传体小说,故事情节简单,并且很明显,小说的内容和结构的组织与安排亦没有经过谨慎细致的构思揣摩,仿佛缺乏一定的有机性和完整性,然而,正是这些看上去存在的缺陷焕发着强烈的感染力,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作者用简洁优美的言语勾勒他的成长片段,在其中我们感到浓浓的真实和那些在灰色的环境中闪耀出的感人的光辉。
成长的过程不是像白杨一样由时间直直地拉离地面,也不像瀑布一样清清爽爽地径奔幽深的潭底。如果说人的思维是草,那么,成长就是这株草的幼芽在时间与空间里蜿蜒招展的结晶。
成长在短时期内真的不具有有机性和完整性,尽管理想是牵引成长的一条线,它存在,但不清晰,甚至辽远而迷茫,有好多闪光的片段散落在这条线之外。只有当回首时,在得与失、喜与忧的反复回味中,我们才会真真切切地听到自己拔节的声响,仿佛一条绳子自然而然地拉直。
这部书是1923年完成的,此时作者已55岁。对于一个投身革命且年过半百的人,用笔真切地再现少年时代的生活,他笔下流出的全是记忆的精华,含着倔强而又谦诚率真充满智慧的气度。我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心总被某种东西激荡着,思维的火花一次比一次闪亮,我不能抑制自己,我要留住这些火花这些成长的箴言。《我的大学》我的大学!我感到很幸运在上大学之前接触了这部书,又在大学的实际生活里反复地体会其中的意味。它们对我是如此地重要,我要赶快留住它们,并把它们献给同我一路成长的人。高尔基在他的大学里无情地吸吮着社会发展创造的各种财富。在病态社会里的毒瘤完全没有腐蚀掉他童年岁月里的思考着。
高尔基的生平教会我如何从容镇静地去面对人生的危机与挑战;我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心灵如雨后的晴空,清新、明净,一片蔚蓝。
我的大学读书心得5这是19世纪的俄国作家高尔基的一部着作。这本书就是对自己最苦难的下层生活的艺术记录。读了这本书,让我第一次很深入地接触到了在高尔基时的社会和人们是怎样的。
高尔基的童年是不幸的。在他4岁丧父后,她的母亲便改嫁了,于是他住到外祖父家。11岁时,母亲去世,外祖父所开的染坊破产,家境逐渐走向贫困,自私、势利的外祖父十分不满外孙给自己增加的生活重担。可是,外祖母却很疼爱自己的外孙,以后,她和外祖父便分了家产(被迫),即便她分到的东西很少,但都不抱怨,依然和外祖父共居,不计较外祖父的“任性”。
于是,高尔基走向了“人间”。他当过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碟,在码头上搬过货物,还干过铁路工人、面包工人、看门人、脚夫、据木工、园丁……年满16岁之前,小小的高尔基便从事过7种职业。幼小的他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受尽了种种虐待与压迫。一路上,他遇到了被他暗自称为玛格特王后的优雅美丽的女人,她有很多书,也很愿意借给高尔基看。在高尔基看来,玛格特王后总是那么美丽、善良,并且拥有高尚的品质和对读书的爱好。不像裁缝的小妻子那样,光有漂亮外表的瓷娃娃。
1994年,高尔基怀着上大学的渴望来到了碦山,到了碦山才知道上大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梦想。他很快成了流浪大军中的一员。通过好友杰里科夫,高尔基接触到了民族粹派大学生们,在朝不保夕的困苦日子里,高尔基刻苦自学,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1
一、作品的音乐本体分析
(一)曲式结构
这是一部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曲式结构图为:
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较为规范的三部曲式结构。第1-7小节为乐曲的引子,第93小节是较为华彩的结尾部分。全曲主要以两个基本的音乐主题对比为主,分别是图示中标注的a、b主题,以及主题a在A’中的回归。音乐主题通过三个段落(A、B、A’),主要采用变奏的手法来推动音乐的展开。乐曲中引子的部分由散板开始,表现一种自由的音乐情绪。进入A段后,8-12小节以慢板的速度进行,是音乐情绪抒情的、行云流水般的进行。22-28小节以激动地情绪将速度渐快。通过29-36小节的过渡段落将音乐引入B段。B段的音乐情绪笔者认为是神秘的,给人以想象空间的,其总体的速度是慢起渐快型,力度也在由弱及强。在59-76小节乐曲展开,由此进入A’段。重复主题在A’段中出现,音乐在77-84小节以宽广的速度进行,给人以壮阔的感觉。通过85-87小节的过渡段,主题a在88-92小节重复,一直到93小节的华彩结尾处,音乐以一种充满回忆的想象的情绪结束。
(二)调式调性
20世纪90年代以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较之以前有了更大的发展。“中国现代音乐中的人工合成音阶,往往体现为自然调式音阶的综合,而这些自然调式音阶大多数就是五声性音阶"这就是说,作曲家们正是以五声音阶为主要因素构成了这种人工合成音阶的,从而造成中国传统音阶对现代人工合成音阶的渗透”而作品《山的遐想》全曲音乐材料的鲜明特点,就体现在综合调式的运用上。这种综合调式,就是两种不同调式的五声音阶的交替重复。作曲家庄曜针对这部作品,首先改变了对于传统古筝定弦的方法将21弦筝涵盖的四个八度音域,自低向高将琴弦定为F(d)一D―F(d)一D调域的五声音阶,图示如下:
虽然这种综合调式与欧洲古典音乐中常用的同名大小调关系一致,但是《山的遐想》的曲调是同主音羽、宫两种五声调式两次不同音区的巧妙结合。这两种音阶都是传统五声调式构成的,所以代表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的古筝作品,当双手在不同音区拨弦的时候,音乐效果会有奇特的效果,充满华夏音乐的韵味所在。
(三)旋律特征
筝曲《山的遐想》,以“山”为主要描写对象,那么乐曲中自然有很多突出描写“山”的旋律特征。现代音乐的旋律比起古老的旋律规则来,比较倾向于建立在悬而不决的感觉之上“由于这种紧张性,这样的乐句可以用不太绝对的手段来解决”这种解决上的满足感虽然是比较受束缚的,并且是在比较有限的界限以内,但还是很富有效果的,因为紧张的,积累的程度一般是比较高的。这段旋律是以描绘高山流水般的音乐情绪而出现的,4/4拍的自由性节奏,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无间歇的演奏,正式表现泉水从高山上流下的舒畅之情。
二、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