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范文

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第1篇: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范文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管理;问题;措施

引 言:地下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能够合理有效的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但一度开发,可能将导致地下水资源的全面破坏,严重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这就需要强化对于地下水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强化地下水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为保护地下水环境提供重要的管理基础。

1 加强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意义

只要与人类社会用水息息相关的并且是能持续更新的淡水统称为水资源,具体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及土壤水,目前,世界其中最重要的环境问题就是保护地下水资源。受到世界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中其中一项就是水资源的紧缺,保护地下水资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点关注,对地下水保护也采取了很多积极的行动。

对地下水资源实施开发与利用一定要根据地下水的固定的特性进行,使水资源能够保持平衡。若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若增加百分之一的地下水的开采量,总量就会增加百分之一百零五点三,若全都是进入湖泊的话,就会导致湖泊的水增加百分之六十,这样的增加速度与地球的任何特大洪涝灾害相比,影响都是相当大的,这样算下来,要一年半的时间不对地下水进行开采是不现实的,所以,一定要保护好地下水资源,这样才能有利于水资源的长期发展。

2 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及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2.1 开采过量造成土地荒漠化或盐碱化

地下水的超量开采严重影响了地下水的自然循环周期,导致水质变差,使良田变成盐碱地。例如,甘肃省河西走廊的石羊河由于上游用水过量,导致下游的地下水不能得到足够的补充,从而造成民勤县绿洲萎缩,植被退化,大量沙枣树枯死,土地被沙化、碱化,这也间接造成了腾格里沙漠的向南推进,形势十分危机。而与之类似,我国其他地区的荒漠化问题,也大多与地下水的日益枯竭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2.2 地下水开采过量,导致地下水位降低、资源枯竭。

降雨和地表水是地下水的补给和恢复的主要来源。潜水也就是浅层地下水直接通过地面的降雨入渗和各种回归补给以及河渠渗漏补给作为来源,一般有1年至10年自然循环周期。承压水也就是深层地下水则由较远的上游山区入渗进行补给,其自然循环周期更长需上千甚至上万年。,我国华北地区许多地区的承压水在20世纪中叶以前都可以自喷,存在不少自流井与喷泉。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工业用水的急剧增加,因为地表水不能满足需要从而导致对地下水进行无节制地开采,山东、山西、河北、北京、辽宁等省市每年的地下水超采量达数十亿吨,位于河北中南部平原地区的地下水位以平均每年1m-1.5m的速度下降,机井深度也由最初的20-30m增加到300m-400m。许多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因超采而形成。山西省在大运路沿线的5大盆地地区大同、太原、忻定、临汾、运城,已经超过了地下水开发的合理限度,基本上处于一种高开采状态,超采区面积达6561km2,而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达3141km2。

2.3 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也会造成地下水的水质污染。

地下水的运动形态明显不同于地表水,因此其监测、发现和治理污染的难度都要大大超过地表水。如:化粪池、城市垃圾、农药、地下污水管泄漏、化肥、地下石油化工管道和储藏罐的泄漏、地下或露天矿场有机体的意外泄漏等都是不可忽视的污染源。我国曾对57座城市进行过调查,其中46座城市的地下水氮含量被发现超标。根据中国科学院对京津唐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地下水中存在多达133种的有机物种类,尽管部分有机物含量很低,但却有很大的毒性,处理不当可能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而工业废水和其他废弃物则是危害最大的污染来源,如:石油化工产品、电镀废水、硝酸盐等。

2.4 造成地面下沉和塌陷等严重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早在20世纪初,由于日本东京的部分沿海区域陆地出现被潮水淹没的现象,从而发现了当地地面沉降的问题。东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停止了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地面沉降基本停止;但是战后地下水开采量急剧增加,结果地面沉降又再次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东京地区1t地下水的开采费用仅为1-5日元,而当时花费在克服沉降造成的危害方面的资财,就相当于为每抽取1t地下水额外支付230日元费用。1895年至1956年期间墨西哥城全城地面沉降达5m-7m。我国的上海市在1965年沉降中心值也曾经达到2.37m。泰国的曼谷、我国的天津、沧州、太原、西安、宁波等城市也都不同程度的出现过地面沉降问题。

3 地下水可持续开采的具体措施

3.1加强立法工作,将地下水的管理和保护纳入法律范畴

严格规范和执行用水许可证制度,以限制地下水过量开采,确定和划分水资源保护区,依法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从法律上确立“谁开采、谁补给”“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将遏止地下水过量开采及污染地下水的趋势从源头上抓起。

3.2 尽量补给地下水,避免地面沉降的速度过快。

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对地下水进行适当人工回灌补给,尽量提高含水层水位,以控制沉降。应尽可能多的使用地表水,降低地下水用量,保证期能够休养生息,帮助其逐渐恢复动态平衡。

3.3 加强管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地下水污染。

在治理现存污染问题的基础上,应特别注意以预防污染、遏制污染源为重点。在一些发达国家中,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已逐步由地表水污染防治转向地下水污染控制。我国的现状是地表水污染状况依然严峻,因此地表水的保护依然是重点,但地下水的保护问题同样重要,所以也需要得到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由于地下水具有流动极其缓慢的特点,因此地下水污染过程更加缓慢,也更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在已经受污染的地下水域,在其污染源得到彻底控制后,一般还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使水质复原。

3.4 利用经济杠杆,限制地下水的开采

依据“优先使用地表水,限制开采地下水”的原则,提高那些对地下水超采、严重超采地区的水资源费标准,实行累进加价机制限制超计划用水,并鼓励利用再生水资源,尤其针对洗车、洗浴等特种行业。如果可以发挥价格机制,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就能对用水的需求起到调节作用,推动用水户节水投入的增加,有效加强用水管理,避免跑、滴、冒、漏水的现象发生,提高用水效率,促进地下水的开采有效控制,对地下水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保护,增强地下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4 结语

总之,地下水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是保障地下水资源的重要保障,面对当前地下水资源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不遗余力的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对于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科学规划,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的制度改革,并全面改进地下水的节能排污措施等,以从根本上实现地下水资源的科学合理管理,为强化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做出相应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海疆.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浅析[J].地下水,2003,(6).

第2篇: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范文

一、地下水超采的危害

(一)地下水超采造成地面沉降

由于连年超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易造成地面沉降。超采范围之内的岩土层地下水释放,土层被压密,厚度降低,引起其上部岩土体沉降,上覆土层因自重和疏水向下移动、弯曲变形,一直发展到地表,引起地面变形,使建筑物倾斜、墙体开裂,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二)造成局部地区水资源衰减并伴随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地下水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岩溶塌陷,破坏上覆第四系隔水层,地表污水及劣质潜水通过塌陷段渗入;第二,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位降低,水量减少,同时水在地下净化时间变短,此外,水位降低和地下水漏斗的扩展则增加了地下水接受补给的范围以至于超出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实际就是扩大了受污染面积。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水质变化。

(三)对于沿海地区,造成海水入侵,地下淡水盐碱化

一般情况下,陆地含水层的淡水水位比海水水位高,但经过长期大量抽取陆地淡含水层,会使其地下淡水水位低于海水水位,导致海水通过透水层(弱透水层)渗入陆地淡含水层中,这种现象称为海水入侵。它使地下淡水盐碱化,从而破坏地下水资源。

二、防治地下水超采的方法

(一)在政策和法规上

行政管理方面,建立统一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机构,实行规划开发,统一合理调度,建立完备的应急预案、水质监测、预警监控体系和严格的监管制度。在资金支持上,完善投入补偿机制。多方筹集资金,用于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法制管理方面,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及法规,制定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地下水管理条例。

(二)在地下水开采管理上

1.分区控制开采地下水。根据地下水超采造成危害的程度的预测评估,并考虑地下水资源的恢复、补给能力,将地下水开采管理划分为禁采区、限采区和控采区或不同的保护区,进行分区开采。

2.加强地下水信息监控管理。进一步完善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和地面沉降的检测,改进监测手段,如采用GPS技术,实现CPS监测与分层监测标组监测自动化,提高监测成果的时效性和服务水平。

3.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加强水循环利用等方法,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充分利用雨水灌溉,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设人工增雨作业点,灌溉季节增加有效降雨,工业生产和民用中尽量多的利用中水。合理利用中水、雨水,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以恢复和养蓄地下水,改善水文地质环境。

此外,还可以加强生态治理、加强地下水污染治理,通过拦蓄工程、湿地工程等,提升水体自我降解和生物降解能力。

(三)在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各种地质问题防治方法研究上

1.加强对大范围地面沉降的研究。在第七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2005)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小苏讲话:“各个地区都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了深入和系统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并逐步形成和推进了区域联动。”在测量学上应加强对城市大范围进行地表沉降测量的研究,结合水文数据,对地下水超采形成地面沉降的研究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2.对于地下水超采的治理办法可以采用回灌方法,恢复养蓄地下水。因地制宜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人工回灌是防治地面沉降的有效手段之一,且方法简单,并能起到蓄水储能的综合效果,但需水量大。应积极创造条件,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进行回灌。

3.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的防治方法。采取的措施有:在供水井与海水之间打一排井,利用抽水造成水位低槽,或用注水方法形成水力屏障;在有利地质条件下,也可修建地下防水堤,这些方法,均可起到防止海水入侵的效果。应加强对这些工程地质方法在处理海水入侵中的研究。

三、防止地下水超采措施

(一)加大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

每年利用“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集中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水法规宣传活动,重点宣传《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市有关政策法规。提高公众对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认识,使《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和本地地下水管理保护的政策文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建立健全地下水管理保护的制度体系

《水法》及《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对地下水管理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要从完善执法体系,依法治水,依法取水,依法用水的角度出发,建立并完善地下水管理保护体系,从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保护、取水许可审批、水资源论证、取水计量设施安装、水资源费征收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使地下水管理保护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切实搞好地下水资源规划和评价

应根据目前地下水资源开发的现状,并考虑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增加的客观事实,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展新一轮地下水调查评价,切实搞好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建立完整、科学的全区地下水资源规划体系,促使地下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四)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工作,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

要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布设地下水位、水量、水质观测井开展监测;对城市重要的工业、生活、城镇集中水源地取水口、重点排污口安装远程监控设施,进行数据传输的控制,建立地下水资源动态自动监测系统,运用微机技术定期分析监测资料,监测区的水情预报和预测,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和防治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五)实行严格的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论证制度,控制地下水开采规模,合理调整地下水开采井布局

要根据地下水保护重点及开采现状,划定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在禁采区禁止开采地下水,对现有的开采井要逐年进行关闭;在限采区内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规模。对开发建设项目严格实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和环境评价制度,对地下水超采区,要按照行业用水定额,对取水单位逐步削减取水量,逐步恢复地下水资源采补平衡。

(六)完善地下水计量设施,为科学计量、准确收费提供科学依据

第3篇: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范文

关键词: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

Abstract: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 lot of places have to exploit groundwater to supply the daily needs of the masses, thus leading to groundwater extraction showing a sustained growth trend. Groundwater is a precious resource development,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s our duty.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groundwater and, secondly, on how to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groundwat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n-depth discussion and put forward their own proposals and views, with some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 groundwat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rotect

中图分类号:S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我国受特殊地理位置的制约,生产力、土地资源布局和水资源分布极度不相匹配,再加之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明显减少了水资源量,同时受到供水保障程度、现有工程调蓄能力的限制,导致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严重,水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为了维持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很多地方都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来供应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这样就导致地下水开采量呈现出一个持续增长的趋势。地下水是珍贵的资源,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 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现状

在全国各个地区,由于实际情况不同,地下水开采利用的程度也不同,但总的来说全国地下水平均开采利用率基本都接近30%以上。南方较少,而北方较多,北方15个省、市、自治区中以华北地区最高,地下水开发利用已经占到了当地总用水量的三分之一地下水供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52%,,而其余十四个省、市、自治区地下水平均开采利用率接近50%,同时,以京、津、冀三地已经多年处于超采状态,地下水供水量所占当地总用水量的比例最高。在地下水供水量中,居民生活用水占11%,工业用水占18%,农业用水占71%。东北的吉林等省和西北的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地下水供水量所占的比例较小,不足20%。

南方地区各省,总供水量中地下水供水量占的比例较小,一般小于5%。而在北方地区,总供水量中地下水供水量占的比例较大,在城镇生活用水总量中约占60%,在工业用水总量中约占50%,在农业用水总量中约占25%。随着环境的逐步恶劣,近年来地下水开发利用在南方地区也呈日趋增大之势。据调查,南方41个重要城市中,仅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占41%,以地下水为辅、地表水为主的占39%,供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的占20%。

我国地下水科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大规模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但是地下水的过度开发利用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棘手问题,如海水入侵、含水层受到污染、开采条件恶化、区域性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地下水资源枯竭等。在我国很多地区,多年可开采量都大大低于平均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导致过度开采,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在北方表现尤为突出。

3.如何有效加强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的保护

(1)让全民懂得地下水资源短缺的紧迫性。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各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地下水管理工作的政策和措施,宣传贯彻好相关法律法规,继续抓好水务工作建设;加强水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涉水违法行为。严格审批制度,在各开采区内的同一取水层组段,平面井间距达不到要求的严禁审批。严格控制各开采区域和各含水层组段的水井面布局,控制超深井密度。科学规划超深井垂向布局,进行严格的分层取水和多级止水。严格控制每眼井、每个取水组段、每个开采区域的开采强度。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取水用户的要求,统一调配、科学配置水资源。根据超深层地下水的特点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科学保护。同时,切实搞好回灌。回灌时必须严格采取科学措施,防止地下水路堵塞,减少回灌量。

(2)认真搞好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总体规划。

各级政府应对本区域内的水资源进行认真调查,搞好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开展对水资源综合性评价,掌握水资源现状和变化趋势,优化水资源配置,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按灌区制定地表水和地下水开采利用总体规划及科学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方案。明确界定超采区、禁采区、限制开采区。对水资源要坚持合理配置,加强调控,优先利用地表水,严格限制打井开采地下水。对禁采区和地下水已经超采的区域,要采取强制性措施,坚决控制取水量,不得再打井超采,从根本上解决地下水位下降过快的问题,实现地下水采补基本平衡。

(3)切实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

对地下水开采,实行打井申报制度和取水许可证制度。辖区内打井开采地下水资源,每年初由打井单位向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报计划,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列入年度水利建设计划,并公开公告,由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同意,办理取水许可证。打井必须坚持先办证,核定取水量,然后打井,其他任何单位不得自行作主批准打井,更不得擅自打井或先斩后奏。严格控制打井开荒,凡是新开发项目,特别是土地开发项目,要坚持以水定开发、定项目,需要打井提取地下水的,首先由县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水资源论证,通过后方可办理取水许可证,否则不得立项。针对目前地下水资源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相关的规章办法,完善法规体系,将各方主体行为纳入更明确、更具体、更便于操作、更具针对性的法规规范之中。

4.结语

有理由相信,随着保护措施的深入实施,我国地下水资源就一定能步入有序、合理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轨道。珍贵的地下水资源就一定能惠及人民!

参考文献:

第4篇: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范文

摘要 水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由于其产权制度的不明晰,导致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水环境形势严峻,水

>> 甘肃省水资源水权制度建设研究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研究综述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中的权属调查 推进水权水价改革 加强水资源管理 浅议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制度的完善 《地下水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房屋权属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困境及制度完善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制度分析 亭下水库水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研究 浮动抵押权登记制度研究 博弈视角下水资源管理途径探析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分析 地下水资源管理对策初探 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技术路线及实施研究 对地下水资源开发的研究 基于循环经济下水资源发展模式研究 地下水资源研究现状及展望 中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YU Wenjing.China will launch a water rights pilot in seven provinces[EB/OL]. Xinhuanet, 2014-7-23[2016-5-25].http:///fortune/2014-07/23/c_1111768673.htm.]

[11]欠锲剑章渊,田贵良.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框架下水资源现代化治理逻辑[J].南京社会科学, 2015(12):17-24.[WU Fengping,ZHANG Yuan,TIAN Guiliang.The logic of modern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under the natural resources property rights system framework[J].Social sciences in Nanjing,2015(12):17-24.]

[12]肖楚琴.水权――民法上的新型用益物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 16(9):65-67.[XIAO Chuqin.Water right:newtype benefical right of material in civil law[J].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2004, 16(9):65-67.]

[13]龙俊.中国物权法上的登记对抗主义[J]. 法学研究,2012(5):136-153.[LONG Jun.On the registration antagonism in the Chinese real right law[J].Chinese journal of law,2012(5):136-153.]

第5篇: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范文

关键词:城市水源管理保护

On Strategies of Urban Water-SupplySource Field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in Jining City

GUO De-wei1WANG Wei-dong2TIAN Xiu-li3LI Meng1

(1.Jining city office of water resources,2. Jining city water conservancy machinery company,

3. Jining city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company, Jining,Shandong 272019;)

Abstract:Water resource is lifeline of a city.due to rapid delevelopmengt of economy in recent years,urbanization level isenhancing,population is condensing,water demand is rapidly increasing,and thus the conflict between urban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is getting worse.Water crisis caused by shortage of urban water resource and water environment pollu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trict condintion to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To ease the water resource crisis depends on scientific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enhanced managemengt and regulation of urban water resource,and it is an important priority and guarantee of citizens’drinking water security,as well as foundation of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o-economy and a harmonious society.

Key words: Urban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gt; protection

一、全市水资源状况

1、全市水资源状况

全市河流众多,有流域面积5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93条,其中大中型河道8条,除黄河、大汶河外均流入南四湖。东部山区有5座大中型水库和246座小型水库,总库容5.83亿立方米。南四湖多年平均径流量29.6亿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9.9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3.7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6.2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08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多年平均为30亿立方米。

2、城区水资源状况

城区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多年平均为1.78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多年平均为1.26亿立方米。经调查核实市区(梁济运河、光府河之间,南外环以北,金宇路以南)共有自备井184眼,平均日开采量为4.3万立方米。城区公共供水日开采量为11万立方米,自备井取水量占市区总取水量的39%。

二、目前城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城区水资源管理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建设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中心任务,结合民生水利,服务民生的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加强了城区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济宁市城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基本上满足了城区工农业生产生活需水的要求。加强了城区水资源管理力度,统一了城区自备井管理,实施了取水许可登记、计划节约用水、计量征收水资源费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完善了城区水环境监测等保护措施。

1、完善了全市城区水环境监测,及时城区水资源质量状况信息

每年从市及县市区水资源费中列出专项资金用于水环境监测工作。从1998年开始完善了我市水环境监测网络,每年完成四个季度的水质监测及 “济宁市水功能区水资源状况通报”(47期)。其中城区水环境监测点地表水有30个,地下水监测点45个,水质监测点覆盖了济宁市城区和郊区。加大对城区地下水源地地下水水位观测信息化建设,城区地下水水位动态观测井60眼,对城区水位实行预警管理机制,为及时掌握水位动态提供一手资料。

2、积极开展关闭封停自备井工作,严格城区取水许可审批,规范城区水资源管理,保护地下水环境

针对地下水超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污染和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多部门联合开展了对城区无证取水和涉及生活用水水质不合格自备井的封填工作,封停违法自备水井290眼。经封停自备井后,取水量减少加之受连年丰水年的影响,近年城区地下水位出现回升趋势,据实测数据,2008年底地下水平均埋深为10.38m,比2003年底平均埋深26.08m上升了15.5m,缓解了城区地下水超采。

3、加强城区周边水功能区的监督管理,防治水资源污染

加强城区周边水功能区的监督管理,城区周边梁济运河和光府河分别属于省水功能区一级区划梁济运河济宁调水水源保护区和光府河泰安济宁开发利用区,城区南面是南四湖上级湖调水水源保护区。对水功能区的入河排污口严格按照水功能区要求的水质目标及《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进行监督管理,严格审批设置。加强水功能区的水质监测及水质评价。全市设立水功能区标志牌31个,向社会宣传水功能区,增强全民关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市城区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是城市的生命线。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人口集中,需水量增长较快,城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我市城区水资源管理存在职能交叉、利益各异、各自为政等问题,水资源难以优化配置、科学开发,水污染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理,节水工作不能有效开展,水资源浪费现象也就得不到有效遏制。这些问题给城市生产、生活用水带来了严重危害,影响我市供水安全。

1、城区用水集中,地下水资源问题日渐突出

城区地域狭窄,工业集中,人口密集,对水资源的需求逐年加大。而我市城区用水依赖单一的地下水资源,造成我市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下水环境逐渐恶化,不但影响了工农业的生产,而且严重制约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城市供水的整体规划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我市城市供水管网老化、锈蚀,导致供水漏失率在30%以上,大大增加了供水成本,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加快地表水厂及中水回用工程建设,解决地下水资源的矛盾已成当务之急。

2、城区水资源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由于我市历史上城区工业以化工、造纸、酿酒、制药为主,都是高耗水、高排污的行业,工业结构性水污染问题突出,污水渗透严重,使地表水体的水质污染不断加重,而地下水的超采加剧了地表水污水的下渗。第四系孔隙潜水水质已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深层承压水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地下水水质正逐年恶化。目前,城区潜水已不能作为饮用水使用。

3、当前城区水资源管理体制与水资源现状不相适应

当前我市城区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需要加强我市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实施有效保护措施。目前我市水资源管理 “多龙管水,政出多门”。如管水资源,但不管饮用水规划;管饮用水水源地的不管供水,供水的不管排水,排水的不管治污,治污的不管回用;职能交叉,责任不清等问题比较多,难以对水资源的统一的科学规划和调度。

四、加强我市城区水资源管理下步打算

针对我市水资源管理当中存在问题,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科学规划、管理与保护,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真正做到民生水利,服务民生。加强我市城区水资源管理的下步打算:

1、依法科学规划城区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力度

按照《水法》、《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在城区范围内实行最严格的取水许可制度,严格水资源论证制度,加强取水井的档案管理,做到一井一档案,加强对水源井量与质的管理,逐步把城市水资源管理纳入专业化、法制化轨道。组织对城市水资源状况开展全面调查和评价,编制规划,出台城市水资源保护管理办法,设立保护区,严格取水许可审批

积极开展济宁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规划及应急供水预案研究工作,对市城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价,摸清我市城区水资源状况,预测城区未来水资源供需状况,提出城市供水应急预案。制定科学合理的地表水、地下水、中水联合调度,当地水、外来水、再生水资源多水源并举的供水方案,实现城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城市居民饮水安全。该规划将对城区水资源的科学开发、有效利用和保护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2、完善地下水监测,定期济宁市地下水状况通报

为科学合理地掌握全市地下水水位动态,提高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在已设全市水质监测网络的基础上,加密城区及周边地下水水质监测井点数量,对不同地下水含水层的水质分别进行监测,将济宁市地下水状况纳入济宁市水功能区水资源状况通报,每季度向社会;每年年初对上年度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水质状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价,形成年度地下水评价报告,以便详细系统的掌握我市地下水环境动态变化规律,更有效地对地下水进行监控保护。

3、逐步封停城区自备井,合理布局水源井建设

规范自备井的管理,实施计划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一是城市公共供水与单位自备井供水是互为补充的关系,两者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供水保证率,应对供水突发事件,对社会民生是有利的;二是可以均衡开发利用水资源,节约供水成本。对富余水资源加以充分利用,避免长途输水造成的浪费;三是水源地建设应依法开展水源地勘探及论证工作,科学合理调度供水水源,防止局部开采强度过大,产生掉泵及越流补给造成浅层水对深层水的污染。严格城区自备井加强管理,逐步封停水质不达标和管理不善的自备井

4、加强对城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

为合理开发利用城区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变目前地下水资源作为城市单一水源现状,须尽早规划替代水源,提高城市供水保证率。积极开展我市城区地表水源规划和中水利用规划。首先,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地表水资源,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引黄、引汶工程,建设地表水水厂已成为当务之急。其次,加快中水回用管网建设,积极开展中水回用工程。

按照用水户对水质的要求做好分质供水。公共供水的水源来至于城区深层优质地下水,经消毒处理后通过管网远距离输送,应主要供居民生活用水。对景观、建筑、部分工业等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的,采用地表水、中水,或经批准可由自备井供水,避免了优质水源的浪费,有利于节约保护地下优质地下水资源,确保城市居民的饮用水源的安全。

5、加快我市水务一体化改革,全面理顺城区水资源管理体制

加快我市水务一体化改革,加强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不仅包括持续的水资源供需平衡,也包括抵御突变破坏――防洪,还包括水环境与生态的维护。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建立三个补偿机制:谁耗费水量谁补偿;谁污染水质谁补偿;谁破坏水生态环境谁补偿;同时,利用补偿建立三个恢复机制:即保证水量的供需平衡,保证水质达到需求标准,保证水环境与生态达到要求。

参考文献:

[1] 吴季松.为什么要以水务局管理城市水资源[J].江苏水利,2000,(4):4-6.

第6篇: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范文

一、调查情况

根据《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取水是指利用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除特殊情形外,都应当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河南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对未经批准擅自建设取水工程或设施的,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补办有关手续;逾期不补办或者补办未被批准的,责令限期拆除或者封闭其取水工程或设施。《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所有取水单位和个人均应安装取水计量设施。因取水单位和个人原因未安装取水计量设施或者计量设施不能准确计量取水量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其最大取水能力核定取水量,并按核定的取水量确定水资源费征收数额。

我们依据上述法律规定,以用水大户洗浴行业为例,抽取若干用水单位,进行了地下水资源利用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根据抽样调查情况显示,我市洗浴行业非法取水的情况十分严重,区分性质有以下两种:

1、超越取水许可范围非法取水。甲假日酒店,其自来水月使用均量仅400立方,与其经营规模反差极大,结合当日取水化验为井水,分析其经营用水主要来源为自备井井水,但其取水许可证使用性质为地温空调,该单位属超许可范围非法取水;戊洗浴酒店虽办理取水许可证,但其性质属地温空调,该单位开业至今未安装自来水水表,未缴纳过自来水费,分析其经营用水全部来源为自备井井水。

2、未办理取水许可直接非法取水。乙洗浴酒店的自来水水表早被拆除,其经营正常,分析其经营水源全部为自备井井水;丙酒店自来水月使用均量仅310立方,与其经营规模反差极大,结合当日取水化验为井水,分析其经营用水主要来源为自备井井水。

以甲假日酒店为例,按其每日取水时间为10小时计算,其每年取水量为10*320*365=116.8万立方,应缴纳水资源费为338.72万元。非法取水的情况在洗浴行业应属共性,偷逃的水资源费数额巨大。

二、非法抽取地下水资源的原因

1、利益驱动、高额汇报

降低成本是非法抽取地下水资源的直接动因,成本降低,利润随之扩大,作为经营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本质追求,水资源作为其经营过程中的主要成本,抽取地下水资源,偷逃水费无疑是其降低经营成本的最佳选择。

2、简单易行、鱼目混珠

多数经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便私自安装了水泵,其初衷就是抽取地下水资源用于日常经营,由于该项工程相对隐蔽,不易被查处,且容易与国家的节能政策(如地温空调,该技术使用循环水,用水量很小)打球,极易使经营单位脱离监管。

3、有法不依、履职不严

作为对地下水资源使用、监管的水政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淡漠,在工作中没有切实履行自身工作职责,对非法抽取地下水资源的违法行为放任不管,使这种现象长期、普遍、严重的存在。仅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这就给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其间必然存在职务犯罪隐患。

三、杜绝违法犯罪行为的对策

1、加强法律宣传,转变思想观念

首先,经营单位要知法、守法,严格依法、依规经营,在积极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切实履行一个企业法人的社会责任;其次,水政部门要依法办事、严格履职,做好法律宣传教育的同时,做好地下水资源使用的监管工作,对违法行为及时查处,切实保护好珍惜的地下水资源。

2、加大打击惩治力度,警示违法犯罪行为

第7篇: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范文

关键词:地下水开采;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哈尔滨市因为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所导致的环境地质问题较为突出的有地下水降落漏斗以及地面沉降、部分河水干枯等,并且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由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已经对哈尔滨市的用水以及环境地质保护产生影响,为了加强人们对地下水的保护意识,下面就对过量水资源开发对环境地质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1.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用水量衰减

从黑龙江环境水文地质总站所提供的检测资料可以看出,在1970年时哈尔滨地下水的开采量还较少,虽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位下降,但依然能够保持地下水的采补平衡,从1971年开始,社会发展速度加快,水资源供给不足,于是加大了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出现了采量远大于补量的现象,导致哈尔滨市的地下水位大幅度持续下降。1980年至今,哈尔滨市出现了各种新型产业,以重型机械厂、松江罐头厂、道理煤气公司、电焊条厂为主,提高了整体城市的水资源使用量,在20年之间地下水资源的开采率呈直线上升,并导致以上厂区位置中出现了小幅度的水位下降,形成小型下降漏斗。在这样的持续情况下,2007年采水量达到了一个新高峰,水位也出现了较大幅度地下降,5个区域的小漏斗在随着不断扩大最终汇聚成一个大型水位下降漏斗,以重型机械厂为中心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哈尔滨市平房地区以东安机械厂为中心也出现了小面积的漏斗。自2010年开始人们已经感受到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的负面影响,所以逐渐减少开采量,整体地下水水位的下降速度有所减缓,到2016年10月,该地区漏斗中的水位累计下降了36.8m,并且因为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当地的静水压减小,含水层越来越薄,单井的用水量已经由1980年的5000m3/d衰减至当前的2000m3/d。但因为地下水是必需品,无法彻底关闭地下水开采系y,所以漏斗问题持续发展,水位也成持续下降状态。

2.江水入侵引起沿江一带水质变差

因为地下水的水位一直处于持续下降状态,所以导致松花江的江水水位一直要高于地下水水位,引发江水倒灌补给地下水现象,而江水因为环绕着人们的生活区域,并大量雨水地下没有地层的过滤,所以其中含有大量杂质,地下水在长期的江水入侵影响下,水的质量有了很大变化,经过抽水试验,可以看出水中的Cl以及悬浮物呈成倍增长趋势,虽然地下水所处含水层对水资源有一定的净化,但净化的能力十分有限,长久的江水与地下水混合,势必会降低地下水资源的整体水质。

3.过量地下水开采导致河流断流或干枯

哈尔滨市现有西河沟、信义沟、马家沟以及运粮河四处河流,统称“三沟一河”在七十年代初期时,这些河流附近存在几个水源丰富、水质清澈的泉眼,但随着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导致泉眼中的水量减少,起先位于上游的泉眼开始干枯,随着地下水开采力度增大,有些地区的层间水小时,下游的泉眼也随之干枯,从前“三沟一河”中的清水消失不见,直到目前已经只能起到排污与泄洪的作用。

4.关于地下水开采过量的环境地质对策

(1)分区控制开采地下水。根据地下水超采造成危害的程度的预测评估,并考虑地下水资源的恢复、补给能力,将地下水开采管理划分为禁采区、限采区和控采区或不同的保护区,进行分区开采。深层地下水和浅层严重超采区实行禁采政策,如市区内、长期农业灌溉的严重超采区;浅层地下水一般超采区、已引发地质灾害地区和受污染地区,并具有一定的补给及恢复能力的地区实行限采政策;轻微超采区实行控制开采,实现采补平衡。并通过适当调整不同地区的水资源费来协助施行分区管理的政策。(2)合理配置,加强调控。超采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进行联合调度与合理配置,优先利用地表水,严格限制开采地下水,充分利用其他水源,如:污水处理回用、拦蓄雨水等。(3)总量控制,计划开采。加强超采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为目标,根据各地实际,实行超采区地下水年度取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采取综合措施,实行计划用水,强化节水意识。(4)加大节水力度。节水措施可以从三方面开展,一是农业节水,大力发展广泛使喷灌节水灌溉技术、滴灌技术等,并加强灌溉水渠的防渗技术运用,保证有限的水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二是工业节水,对污染严重、高耗水的企业工厂进行管理,禁止发展过程中使用用水量大并过于落后的设备,要求企业内部增强产出污水的处理力度,便于水资源的二次利用。三是生活节水,更新老化管网,更新旧的较为落后的用水器具,杜绝滴、冒、漏水现象。提倡一水多用,废水储存处理后再用。

结语

总而言之,造成哈尔滨市地下水超采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是多方面的。对此,我们应该从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条件和实际状况出发,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需要,科学规划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布局,明确不同阶段地下水超采区控制和治理的目标和任务,提出具体治理实施方案,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法制和机制,采取合理的综合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第8篇: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范文

关键词: 长安地区; 地下水; 污染; 防治

中图分类号: X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031-02

西安市是我国西北地区地下水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1]多年来,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西安市区地下水的工业污染已得到了有效控制。资料显示,地下水的污染物含量、污染物超标率已不同程度地在逐年降低,污染面积逐渐缩小。说明西安市潜水环境逐步改善,水质量在向好的方向转变。[2]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城郊养殖业、种植业及加工业的污染已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地下水的安全。因此,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研究探讨地下水的污染与控制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长安区在区位上与西安市市区接壤,因而其地下水相互影响。本文以长安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地下水的特点、污染源及污染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对策。

一、长安区浅层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及主要污染途径分析

(一)长安区浅层地下水资源的特点

长安区浅层地下水埋深很浅。韦杜公路沿线浅层地下水埋深不到10米,个别地方还有泉涌。潜水资源较为丰富,补给条件较好,主要以垂向入渗及河流侧渗补给为主。长安区对浅层地下水的开采基本上没有任何限制,驻地单位及农户基本上每家都有自用水井,农田里也分布着灌溉用水井。

(二)长安区地下水污染的主要途径

经过多年的治理,长安区的工业污染已得到有效控制,目前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农业污染已成为这一地区浅层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严重威胁着地下水的安全。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长安区与西安市接壤,特殊的位置,加之西部大学城和新兴住宅区的开发建设,使这里常驻人口猛增,生活垃圾也随之与日俱增;二是该区城乡结合部的多处河滩、荒滩成了城市生活垃圾的集散地。倒在这里的垃圾没有做任何处理,一部分随河水流向下游,大部分就地自然腐化。每到夏秋季节,这些地方蚊蝇肆虐,臭气熏天;三是在长安区的城乡结合部,近年来养殖业、蔬菜种植业发展很快,但对畜禽的粪便基本上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绝大多数养殖户把畜禽粪便直接堆在田间、路边或水渠边,待需要施肥时再运走;一些种植户直接用污水灌溉;四是驻地一些单位把生活废水直接排放在河中或井里。从目前的状况看,上述污染有不断加重之趋势。更为严重的是绝大多数城乡居民对由此造成的地下水污染浑然不知。

由于长安区浅层地下水埋深很浅,上述污染源很容易通过垂向入渗及河流侧渗途径实现对地下水的污染。这是该区浅层地下水污染的主要途径;此外,井水倒灌也是长安区浅层地下水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该地区地面水井较多,每到汛期,该区一些地方总会程度不同的发生井水倒灌现象,往往浸泡过垃圾、畜禽粪便等污染物的地面雨水会灌入井中,造成直接污染。

(三)长安区地下水资源保护的现状

长安区地下水资源保护的现状令人担忧:首先表现在城乡居民地下水保护意识淡薄。对目前地下水面临的或正在遭受诸如垃圾渗滤液、畜禽粪便浸泡液、农田径流以及井水回灌带来的污染全然不知,或知之甚少;多数人对生产中、生活中的一些不科学的做法和陋习,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事实竟浑然不知;不少村民甚至把大雨过后井水变混、变味认为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对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其治理之难度几乎不在思考之列。因而总体上对地下水保护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其次,从管理层面讲,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地下水基本上疏于管理,缺乏地下水管理的有效机制,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第三,对地下水的开采缺乏应有的许可程序、技术规范和必要的制度约束。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打井基本上是自由的。

二、长安区浅层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对策

(一)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地下水保护意识

长安区目前浅层地下水污染的“多途径”、“广泛性”特点决定了其污染的治理不像治理工业污染那样一个禁令就可以立竿见影,而必须首先唤起全体社会成员的地下水保护意识,让所有的人都能深切的认识到污染地下水就等于断自己乃至子孙后代的生路,从而激发其对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社区、村民委员会以及驻地企事业单位应加强以保护地下水资源为主要内容的环保教育,尤其要帮助农村居民深刻认识在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不科学、不利于环保的习惯做法及其危害性,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建立环境友好型社区的要求建立健全环保公约,倡导人们: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下水资源必须“从我做起!”彻底摒弃有损于环保的陋习,形成保护环境者光荣、破坏环境者可耻的社会风气。

(二)健全管理机制,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乡镇(街道)、村(小区)级环保监督机构,在区政府环保局的领导下,对辖区内的工农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实施环保监督,即时处置、纠正有悖于环境保护的行为,杜绝各种破坏环境,污染水资源的现象发生。针对目前状况,相关部门应该研究制订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行为及生产活动,保护地下水资源为主要内容,并有广泛约束力的“居民行为准则”、“绿色生产规范”、“居民生活公约”以及“违规处罚条例”,认真贯彻实施。

(三)对地下水的开采实行必要的管制

首先要建立地下水开采的准许机制。鉴于长安区目前水井密度较大,今后一个时期对新开水井应进行严格控制,任何单位和个人要新挖水井,必须经过申请、审核程序,准许后方可实施。其次,对深层地热水的开采应实行严格的技术监管,严防深层地热水与浅层水混合。此外对目前继续被使用的水井,不论是生活饮水还是用于灌溉,都统一在井口加上至少高于地面20-30厘米的井台,防止地面雨水及污水倒灌;对长期不使用的水井或枯井,应进行强制回填,严禁把枯井作为排洪、排污井。

(四)加强河道管理

对河道实行属地管理责任制。环保行政管理部门、环境监测部门应加强对河道的监管力度,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对污染河道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责任。对已干枯的河道及河滩进行综合开发,或改造成良田,或栽培适宜生长的经济类、观赏类植物,并在河岸建立绿化带,严禁把河道及河岸作为倒垃圾的场所。

(五)要加强对城乡居民生活垃圾管理

长安区城乡居民以住宅小区或村民小组为单位居住,相对比较集中,应在居民聚居区修建符合环保要求的垃圾台,并确定专人负责清理和拉运。同时,要合理规划和修建垃圾处理厂及符合规范的垃圾填埋场,及时处理区域内的生活垃圾。鉴于长安区浅层地下水埋深较浅,因此对垃圾填埋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首先要严格落实垃圾填埋场的防渗措施,一方面防止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另一方面是防止地下水浸入填埋场,造成渗滤液水量大幅度上升;对于已有的垃圾填埋场要定期对其周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对于已经发生渗漏的垃圾填埋场,要对其进行妥善的处理,以避免发生更大的事故。此外,要推行生活污水先处理再排放的制度。相关部门要合理规划并修建具有足够处理能力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保证生活污水的及时处理与排放。

(六)要规范对畜禽粪便的管理

在农村推行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技术或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做到畜禽粪便的堆放远离水源,不露天堆放,严禁直接排入河道,未经过处理的粪便禁止直接施入农田。农业科研部门亦应围绕畜禽粪便的利用向农民介绍推广实用技术,或开展相关的研究,开发新技术。

(七)推行环保农业,实施科学种田

提倡和推广生物的、物理的作物病虫害防治办法,尽量减少和避免使用有机磷、有机氯农药;推行科学施肥,杜绝滥用化肥。农业主管部门和乡村组织应把科学施肥、科学防治作物病虫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技术革新与技术推广的重点,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予以落实。

(八)控制农业径流

长安区的农业径流大多是汛期大量的地表雨水(农田以外的)流入农田而引起。因此,在农田周围宜修筑可以控制的防洪渠,在汛期阻止农田以外的洪水涌入农田,避免引发农田径流,杜绝农田营养物质和残留的有害物质随径流流入河水;在其它季节则把农田之外的雨水导入农田灌溉。

三、结束语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下水资源是人类不可推卸的职责。迄今为止,地下水一旦被污染,还没有十分快捷、有效的治理方法,因此,预防地下水污染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唯一有效的措施。随着工业化、现代化以及城镇化的推进,对地下水而言,直接的、潜在的污染源持续增加,预防包括地下水在内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话题。

长安区目前已进入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期,各种直接的、潜在的污染源将急剧增加,首当其冲的将是生活垃圾污染。因此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从现在开始,采取综合措施,全方位做好预防地下水污染工作,只有这样长安区地下水的污染才有可能从源头上得到真正的治理。

参考文献:

第9篇: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范文

关键词:红土台地 地下水资源污染 开发与保护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业建设速度加快,地下水作为区域自然资源的组成部分将为经济建设、提高效益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开发利用红土台地地下水资源的同时,查明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特征,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合理开采利用,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本文编写的目的和意义。

一、地质特征

红土台地主要由花岗岩经物理、化学风化作用,其原岩结构、矿物成分、物理性质均受改变,经长期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营力侵蚀作用形成地势较平缓,小低丘连绵、沟浅谷宽、纵横交错、波状起伏的特殊地貌形态。小低丘相对高度15~50米,坡度一般小于25度,丘顶成馒头状。红土台地地层结构从地表往下可分三层,即红壤层、风化层及新鲜基岩。层厚不稳定,无层理,呈渐变过渡性。红壤层厚度一般3~10米,为褐红色或砖红色含砂质粘性土。风化层根据风化程度由上至下一般可分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四个带:全风化带,原岩颜色完全改变,常呈褐黄、灰白、褐红色等,除石英外,其余矿物多已变异,长石矿物基本高岭土化,颗粒间连结强度显著降低,岩体呈土状或粘性土夹碎屑;强风化带,岩石大部分变色,岩块中心部分尚较新鲜,除石英外大部分矿物均已变异,仅岩块中心变异较轻,次生矿物广泛分布,颗粒间连结强度差,岩体强烈破碎,呈岩块、岩屑,时夹粘性土;弱风化带,岩体表面及裂隙表面大部分变色,断口颜色仍较新鲜,沿裂隙面矿物变异明显,有次生矿物出现,颗粒间连结力较差,岩体一般较完整,网状风化裂隙尚发育,时夹少量岩屑;微风化带,岩石颜色仅沿裂隙表面略有改变,沿裂隙面矿物轻微变异,岩体完整性较好,风化裂隙少见。风化层厚度变化大,一般为10~25米,构造破碎带风化厚度较大,其它位置厚度较小。新鲜基岩一般为侵入岩花岗岩体,构成区域性基底岩石。表层含砂质粘性土、全风化带是地下水防抗污染的保护层。

从野外观察及参考前人研究成果资料,红土台地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条件:含长石矿物较多,结晶程度较好的坚硬花岗岩体;强大的构造应力,造成岩体断裂、节理裂隙发育;湿热的气侯环境。坚硬的侵入岩体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形成断裂节理裂隙发育,同时也使岩石矿物晶体结构受压碎裂,加上湿热的气侯条件,加速矿物的风化,经长期雨水淋漓作用形成大片的红土台地。

二、水文地质条件

红土台地地区地下水根据赋存条件,可分为风化带孔隙裂隙水和基岩构造裂隙水两种类型。

风化带孔隙裂隙水含水介质主要为强风化――弱风化带孔隙裂隙,此种裂隙较浅短,呈不规则网状相互沟通,构成厚薄不一,起伏不平的似层状含水层。地下水性质具层流特性,水力性质受地形影响显著,一般残丘台面、坡麓地带为潜水,谷地为承压水,与下伏基岩构造裂隙水水力联系较密切。富水性受原岩构造发育程度制约明显。水位埋深0.8~9.5米。富水性较弱,一般单孔涌水量20~60m3/d。但在一定地形和构造条件下,常形成富水带。如构造断裂复合部位,汇水洼地等风化带,钻孔涌水量可达100 m3/d以上。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构造破碎带和各种节理裂隙中。由于构造规模大小不同,裂隙力学性质的差异,裂隙分布不均匀以及延伸开启程度不一。因而基岩构造裂隙水的分布极不均匀。一般在张性、张扭性断裂带,压扭性断裂上盘羽状裂隙和断裂交汇部位以及脉岩侵入接触裂隙带等,为富水部位。基岩裂隙水大部分为承压水,水位埋深较浅。构造带富水部位单孔涌水量一般为100~250m3/d,最大可达1000m3/d。在构造断裂及岩脉不发育地段大部分水量贫乏,钻孔涌水量小于100m3/d。

红土台地地下水水质优良,矿化度一般小于300mg/l,总硬度低于150 mg/l,具由内地往前缘增高特点,PH值一般为6.5~7.3,水化学类型以HCO3―NaCa为主。由于含水层(段)上覆盖较厚的抗污能力强的基岩全风化层和残积层粘性土,地下水一般不易受污染,适用于各种用途。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有些矿物质含量达到国家饮用水矿泉水标准,矿泉水开采井点以偏硅酸型最常见。

红土台地表层一般为粘性土覆盖,地下水垂向补给稍弱。但由于地势较平缓,沟谷纵横等特殊地形条件,有利于汇集大气降水于沟谷中缓慢迳流,增加垂向补给量。地下水部分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部分接受山区基岩构造裂隙水向补给。地下水以脉状或带状沿构造裂隙或风化带孔隙裂隙网络运移,水力坡度较缓,地下迳流较长,水循环交替尚强烈,以泉或散流形式从坡脚、沟谷中排泄,部分仍以潜流形式向其它含水层运移。

三、地下水资源利用前景与水质污染问题

以某城区为例,红土台地面积约占行政区域面积的50%,地下水每年天然补给资源量为4039.46万立方米,每年允许开采资源量2424.79万立方米,是这片红土台地上13.3万人的生活饮用水源及部分乡镇企业、合资企业生产、生活供给水源。据2010年调查统计,农村人口生活饮用水以开挖民井方式取风化带孔隙裂隙水,井深一般小于20米,年开采量262.34万立方米(7187.40 m3/d),占允许开采资源量的11%;乡镇企业与合资企业一般采用机械钻探打井,开采深层基岩构造裂隙水,年开采量195.23万立方米(5348.77 m3/d),占允许开采资源量的8%。

根据目前开采量分析,该区地下水资源还具有相当大的开采潜力。按政府远期规划,至2030年农村人口出生率以7‰算,人口需水定额为180L/d,年生活饮用总需水量为429.12万立方米(11753.86 m3/d);企业需水量按现在十倍的发展速度计,年需水量为1952.30万立方米(53487.67 m3/d)。总需水量接近于允许开采资源量。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工业建设也由城镇扩展到乡村,呈现加速发展,建设场地开挖平整破坏地下水资源的天然保护层,乡村居民生活污水,甚至工厂的工业污水任意排放造成地下水不同程度污染。根据城郊红土台地地下水深水井,在不同时段取样分析资料统计,地下水水质中矿化度、总硬度、“三氮”主要污染成分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表1)。

表1 红土台地地下水水质主要污染项目统计表

四、地下水资源开采与保护

红土台地地下水资源虽然总资源量并不丰富,但它不仅满足生活在该区域广大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同时解决了部分城郊企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利用地下水开发矿泉水、桶装洁净水的企业也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从发展的眼光看,保护好这一不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尤其重要。地下水开采经济,水质天然洁净,甘甜可口,含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益,可以是保健的洁净水、矿泉水的生产水源。伴随工业发达,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时候,若追求享受大自然的甘泉,天然洁净的地下水和矿泉水就是最好的选择。比如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包装、桶装的洁净水、矿泉水十分畅销,显示城镇居民对饮用水水质要求日趋严格,对洁净水的需求日渐强大,而未受污染的地下水正是洁净水的天然优质水源。因此,保护地下水资源环境对社会发展有着更大的意义。

地下水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含水系统复杂,一旦污染,很难得到治理恢复。人类生活、经济建设活动给地下水环境保护带来矛盾。就某城区而言,农村居民生活取基岩风化带孔隙裂隙水,水层浅,井径大,加上卫生环境意识薄弱,生活污水、垃圾任意排放,积污入渗,造成井水不同程度的局部污染。由于此层与深层构造裂隙水有一定水力联系,给深层地下水污染带来隐患。

根据调查资料,企事业单位深层基岩裂隙水开采井,目前较集中于城市近郊及工业开发区,深水井取水量占总开采量的96%,主要供生产单位工人生活饮用,少量用于工业生产用水。开采井分布不均,局部密度达16口/每平方公里,超出允许开采量。缺乏统一管理,开采井过于集中,造成局部水位下降太大,台地前缘个别井水出现矿化度、总硬度逐年上升现象,矿化度平均增速达3.4mg/a。地表排污设施不完善,大部分企事业单位生活、工业废水任意排放,也给地下水污染带来严重威胁。

提高全民卫生环境保护意识,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改民挖大井为机井开采地下水,建立农村集中供水点,搞好工业建设用地中长期规划,统一建设废水排放管网沟渠及防渗排污处理设施;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降低残留量;加强深层开采井的行政管理,合理布井,控制超强度开采;减少开挖露头,加强荒坡地绿化,控制水土流失等。是目前保护红土台地地下水资源应采取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