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饮食文化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利率市场化下,外部环境对银行经营模式形成了持续的、愈益增大的压力,商业银行依靠传统存贷款业务和规模扩张来获取利润增长的粗放式经营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在新形势下,国内商业银行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摆脱以往的“规模情节”与“速度偏好”,走内涵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为导向的经营模式。而要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型,就必须提高银行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每个产品、客户是否盈利,到底给银行带来多少利润,只有依托现代化管理会计体系的应用,通过全成本与收入的分摊与归集,满足多维度成本核算与盈利分析的需要,实现对客户、产品的盈利性与价值的科学衡量和有效挖掘。由此可见,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成本管控能力、价值管理水平已成为决定银行盈利能力甚至是生存能力的重要因素,管理会计也就成为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实现优良业绩的重要工具,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国外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现状及启示
管理会计起源于20世纪初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通俗地理解,管理会计就是为“管理”服务的“会计”,通过为管理者提供定量化的决策依据,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长期价值的实现。具体到商业银行的管理会计系统,简而言之,就是依托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为银行提供分机构、分条线、分客户、分产品、分行业等多维度成本核算和盈利分析的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西方商业银行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以多维度价值衡量为核心内容的管理会计体系,该体系通过对银行所有价值创造节点的识别、计量与分析,实现分机构、业务线、客户、产品甚至员工等多维度的成本核算、盈利分析、价值评估、预算控制和考核评价,为相关业务种类的扩张、维持、收缩或退出等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经过西方商业银行30多年来的经营管理实践,商业银行管理会计本身已远远超越传统会计原有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概念和范畴,逐步融入了商业银行众多最前沿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与工具。如:美国花旗银行,专门成立了管理会计部门,首要任务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地考核各部门、产品的成本和收益情况,为银行在自身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选择核心业务与产品提供重要依据。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较早地开展了管理会计相关的多维度核算工作,并开发了全面成本管理系统,广泛使用作业成本法将各项成本费用分摊到机构、部门、产品和客户,使管理者可以实时分析和监控每个机构、每项产品、每条分销渠道直至每个客户的情况。英国劳埃德银行,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将其全部业务在宏观面上划分为经营、管理和服务三大类,在考核手段上采用责任会计将机构和部门按业务性质划分为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将各项经营管理指标按业务条线自上而下逐级细化、分解和落实,并定期监测。
(二)国内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现状
管理会计在国内商业银行的探索与应用与国外同业相比晚了大约2O年,如工商银行从2001年、上海浦发银行和光大银行分别从2003年、农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分别从2007年开始启动管理会计系统建设项目,虽目前都已实现了系统功能上线,由于起步较晚,加之受信息技术水平和国内行政管理体制约束,以及总分行利益关系调整可能引发较高转型成本和风险的影响,国内商业银行要建立以管理会计系统为中枢的精细化管理平台,实现全面的决策支持,在组织保障、规范流程、细化费用核算、系统平台建设等方面还是任重而道远。全球次贷与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国外大银行展现出极其强大的内在自我修复能力,究其原因,就是其建立了以定量化管理技术为基础的管理会计系统,使其有能力在完全的市场利率化条件下,根据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迅速准确地调整战略,精确地实施市场与客户定位,依托其强有力的价值管理能力进行业务整合及产品创新,从而迅速集聚、恢复实力。目前,国内各银行都在加速推进管理会计系统的实施与应用,面对利率市场化下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谁能先人一步,尽早实现精细化的多维度盈利分析,谁就取得了竞争先机;谁能技高一筹,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应用价值,形成前、中、后台管理营销的协同效应,谁就能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国内银行应用管理会计的路径选择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是银行成本管理,借助管理会计,银行可以精准测算产品的资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以及资本成本等,而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金融产品确定一个合理而有竞争力的价格。因此建立成本科学划分、归集的责任中心体系、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差异化的定价管理体系,无疑是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应用管理会计最为有效的路径选择。
(一)建立总、分、支行管理体制向事业部体制转型的责任中心体系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应用的前提条件就是建立责任中心,责任中心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内部责任单元。对于银行来讲,一个分行、一家支行、一个部门,甚至一名客户经理都可以是责任中心。划分责任中心的目的在于,使每个组织单元的权责与绩效能够清晰界定,通过责任中心,实施责任单元核算、考核,清楚界定责任单元的责、权、利,强化独立核算和自负盈亏意识,有利于银行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理论上,责任中心的划分越精细,越有利于银行对责任主体的核算与管理,也越有利于管理会计对于产品、客户等维度的盈利衡量,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虽然随着商业银行各类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完善,银行的数据获取和处理能力大幅提升,为责任中心的精细划分提供了基础条件,但当把责任中心细分后,数据采集和管理等配套系统建设、运营支持等资源投入也会随之大量增加。因此,科学的责任中心划分细度尤为重要,过分的细化既无必要也不经济。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最常见的责任中心包括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在成本中心划分方面,通常以部门为基本单位进行设置;在利润中心划分方面,则根据经营管理体制采用不同的划分方式:在事业部管理体制下,以业务线为主体,将每个对盈利负责的业务条线作为独立的利润中心,形成完整的利润中心体系;在总、分、支行管理体制下,则通常将支行网点划分为基本利润中心。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演变来看,20世纪70年代,无论在欧美,还是在亚洲,几乎无一例外的以地区为中心、以分行为主导,实行总、分、支行的管理体制。目前,国外商业银行普遍采用事业部制管理,随着“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的逐步深入,国内多数商业银行强化了业务主线垂直管理职能,加大了主线资源配置与考核权重,由总、分、支行管理体制向事业部体制转型是经营体制发展的总体方向,这是一个渐进过程。在此过程中,尽管没有实行事业部制,但业务线盈利情况仍是银行经营管理者所关注的核心内容。为明确业务线责任定位,银行在设置以分、支行营业网点为主体利润中心体系的基础上,还需结合总、分、支行机构层次,将不同层面业务线与相应业务部门进行组合,从而把业务线视作利润中心,可称之为“虚拟利润中心”。也就是说,在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国内商业银行应在总、分、支行管理体制下,将支行网点划分为基本利润中心,同时将业务线作为“虚拟利润中心”,形成从上到下业务贯穿统一的利润考核中心,实现管理为经营服务、中后台为前台服务的业务运营格局。
(二)分步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管理
责任中心的划分为责任单位的独立核算创造了前提,但要真正实现责任中心的成本管理,就必须解决各个责任中心之间的利益转移问题。商业银行作为资金融通的媒介,责任单位间最频繁的利益转移实际是资金的转移,只有明晰内部资金收入与成本,才能为多维度盈利核算分析提供最基本的内部资金价格,因此,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是构建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的核心环节。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简称FTP,是银行内部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之间或者成本中心与利润中心之间,全面模拟市场运作,全额虚拟有偿转移资金,以核算业务资金成本和效益为目的的一种内部资金管理模式。引入FTP后,商业银行内部也可对“资产”与“负债”进行“买卖”,吸收负债(如存款)“卖”出去会有“转移收入”,投放资产(如贷款)需要先“买”入资金、支付“转移成本”。通过这样市场化的“交易”,收支匹配使其盈利核算成为可能。FTP作为统一、公允的价值尺度,为商业银行在内部管理中树立成本效益理念、强化利率定价管理提供了有效工具。作为一种全新的定价管理工具,商业银行应广泛试点后再全面推广实施,同时建议在推广阶段实施“双轨运行、分步推进”的审慎策略,即FTP利润和传统账面利润两种内部资金管理模式同运行,并逐步提高FTP利润占利润考核的权重,最终达到全面建立内部资金成本和效益的FTP定价和考核机制的目的,实现以全面的资金效益考核引导业务发展。
(三)建立完善定价管理体系
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整理得出个人客户银行选择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他人建议、方便性、顾客服务、服务价格和营销活动,将这五个因素设为影响个人客户银行选择行为的一级指标。为了方便对这五个一级指标的直观测量,借鉴CharlesBlandkson(2007)[12](P479)、Almossawi(2001)[6](P122)、DilpreetSingh和NamrataSandhu(2013)[20]的研究,分别确定五个一级指标的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共计23个,如表1所示。然后根据这些二级指标初步制定问卷,问卷的设计遵循合理性、一般性、逻辑性、明确性、非诱导性以及便于整理的原则,采用李克特五级等级量表,提供指标重要程度的五个层次,从1(“很不重要”)到5(“非常重要”)。问卷初步制定后,随机挑选5个人审阅问卷,查看是否有不当或错误、理解困难或歧义的地方,根据其提出的意见,对问卷进行了修正。随后将调整后的问卷交由长春市中信银行的相关专业人员审阅,审阅内容包括对问卷设计的合理性、准确性、以及项目是否遗漏(特别是是否遗漏长春地区特有的银行选择因素)等。根据中信银行反馈的建议,重新对问卷进行了修改。问卷修改完成后,随机选取了10人对问卷进行试填写。在填写之前对10人讲解了试填的目的及要求,并在填写过程中详细记录填写人员遇到的问题。试填写之后,再次对问卷进行调整。最后将调整后的问卷交由两位专家审阅,最终确定问卷内容。问卷发放于2014年4月在长春市区展开。问卷发放的形式为当面调查,发放渠道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根据对银行的分类,在各个商业银行的支行网点展开调查。第二种为随机向市民发放问卷。问卷共发放170份,有效问卷155份,有效率达91%。其中男性占37.4%,女性占62.4%。被调查者的年龄分布为:15-25岁占52.3%,26-35岁占31.6%,36-45岁占10.3%,46岁以上占5.8%。被调查者的个人年收入分布为:小于2,6000元占47.1%,2,6000-5,0000元占26.8%,5,0001-10,0000元占17.6%,10,0001-15,0000元占3.9%,15万元以上占4.6%。数据收集所涉及的商业银行包括长春市内的大型商业银行、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农商行①。
二、均值分析
为了对23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价,首先使用SPSS软件计算各个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根据均值的大小进行排序,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影响长春地区一般客户银行选择行为的首要五个因素分别是: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费用低、银行职工待人礼貌和自助银行地理位置便利。而最不重要的五个影响因素分别是:在我周围流行、被家庭使用多年、银行的网上营销活动、创新产品和银行的广告。可见,个人客户选择银行时更关心的因素主要与顾客服务、服务费用低以及自助银行的地理位置便利性相关,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服务质量”(均值=4.57)。而第三方的影响、创新的银行产品以及银行的宣传对消费者的影响较小。如果考虑到被试者的性别差异,对男女客户分别进行分析,最终得到了相类似的结果。如表3所示,无论男女,首要的五个因素依然主要与顾客服务、服务费用低以及自助银行的地理位置便利性相关,而最不重要的五个因素也与之前分析相同,分别是关于第三方的影响、创新的银行产品和银行宣传。对性别进行的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如表3所示,除了“服务效率”和“存款利率高”之外,其余影响因素在性别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前提下,P>0.05)。可见在性别差异方面,分析结果与上述不区分性别的均值分析一致,即性别差异对个人客户银行选择影响不大。
三、因子分析
为了提高实证研究的质量,本文还采用了因子分析的方法。因子分析是用来定义一般客户银行选择标准的一种方法,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影响客户银行选择的潜在因子,从而以更加全面的视角看待银行选择行为的决定因素。本文先使用软件分析提取23个影响因素的公共因子,公共因子提取之后再检验各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删除信度较低的因子,从而获得可靠性更高的个人客户银行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时,样本的KMO值为0.739大于0.5,且Bartlett'sTest的相伴概率值为0,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出六个公共因子,具体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六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66.751%,表明六个公共因子提取了21①个原始指标大部分的信息。为了得到经济含义更清晰的因子,用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具体结果见表5。分析结果显示:(1)表5中第一个因子F包含支行地理位置便利、自助银行数量多、支行数量多和自助银行地理位置便利这四个因素,共同反映了银行网点对客户的便利程度,因此命名为网点便利性。(2)第二个因子F2主要包含存款利率高、贷款利率低、信用卡没有年费、服务费用低和向银行申请贷款容易这五个价格影响因素,命名为服务价格。(3)第三个因子F3包含的五个项目分别为服务质量、服务效率、银行重视顾客关系、营业时间的长短、周末和法定节假日营业。因子F3在服务质量、服务效率、银行重视顾客关系三个因素上的载荷较多,在营业时间的长短和周末及法定节假日营业上的载荷相对较少。营业时间的长短和周末及法定节假日营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反映银行的顾客服务状况,因此可以把第三个因子命名为顾客服务。(4)第四个因子F4包括创新产品、银行的广告、银行的网上营销活动三个指标,这三个指标描述的是银行对客户的宣传活动,因此将第四个因子命名为银行宣传。(5)第五个因子F5包含银行职工待人礼貌和银行的公共关系活动两个影响因素,反映了银行自身的形象塑造行为,因此将该因子命名为形象塑造。(6)第六个因子F6由被家庭使用多年和家人、朋友或亲戚的建议两个指标构成,描述的是第三方对个人客户银行选择行为的影响,因此将其命名为他人建议。因子分析过程中计算得出的因子方差贡献率反映的是各个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表6显示了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由表6可知,六个因子中最重要的三个因子(方差贡献率由大到小)分别为因子F1、因子F2和因子F3。因子F1的方差贡献率为26.166%,说明了网点便利性是影响个人客户银行选择的最重要因子。因子F2的方差贡献率为13.014%,表明服务价格是影响个人客户银行选择的次要因子。因子F3的方差贡献率为8.375%,是影响个人客户银行选择的第三重要因子。通过对各因子重要程度的评价可知,个人客户在选择银行的时候,十分重视银行的网点便利性、服务价格以及顾客服务,该结果与上述均值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在因子分析之后,为了进一步了解上述影响因素及提取的各个因子在评价客户银行选择行为的可靠性,本文使用克朗巴哈(Cronbach)内部一致性系数(α系数)对数据进行了可靠性检验。分析显示,该指标体系总体的α系数为0.826,六个因子的α系数如表6所示。检验结果表明,因子F5的α系数较低,因此将该因子从模型中删除,其余的因子都通过了检验,α系数都大于0.5,表明该评价模型具有较高的信度。最后,从因子的整体结构可以发现,提取出来的公因子与理论预测比较一致。表7为因子分析结果与理论预测相对比的模型,由表7可知模型拟合结果比较一致。
四、结论
1维护权威性,打造公信力
公信力和权威性是党报的核心优势。《鄂尔多斯日报》通过改革创新,在时政报道中不断强化党报的这一优势,努力使时政报道更具可读性。
1.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时政报道做够份量
时政新闻是党报报道的重点,抓住这个核心,实质上也就把握了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因此,在时政报道上,要做到高角度、重份量。2010年鄂尔多斯科学发展观摩会后,为宣传好鄂尔多斯市近年来科学发展的成果,鄂尔多斯日报社派出骨干记者采访组,深入基层采访,创新手法写作,随后在《鄂尔多斯日报》推出“开拓城乡统筹新局面—沿河行”大型系列报道,回顾和总结了鄂尔多斯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了鲜明的主旋律和时代强音,报道刊发后在广大读者中间引起良好共鸣。把时政新闻做够份量,同时突出地方性,不仅是弘扬主旋律的需要,实际上也是党报自身发展,维护权威性,打造公信力的需要,通过有份量的时政报道,充分展示党报在引领社会舆论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1.2加强新闻策划,把时政新闻精细化
党报应加强时政新闻的策划,提升舆论的引导力。从实际情况来看,读者比较关注主题时政新闻。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取决于党报对主题宣传的策划能力和操作水平。《鄂尔多斯日报》在主题新闻的策划上,从创新宣传手法出发,从大局着眼,立足读者需求来策划选题,把党政中心工作同读者的需求统一起来,把重要的时政信息同读者的生产生活联系起来,提高时政新闻的报道水平。如在市委二届十次全委会后,《鄂尔多斯日报》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策划推出“系列评论员文章”,邀请权威人士就会议精神进行解读,开设“走基层,访亮点”专栏、派出记者深入基层“抓活鱼”,以图文并茂形式推出回顾总结性系列报道“辉煌十一五”,等等,就一个主题在一个时间段集中进行集中组合式报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3坚决抵制虚假新闻,坚持时政报道及时准确,维护党报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及时准确地时政报道,既是新闻报道的最基本的、核心的要求,也是及时传达党委、政府方针、政策的需要。为此,鄂尔多斯日报社专门制定了重要时政报道次日见报、其他时政报道三日内见报的工作制度,同时,在重要时政稿件的编发上,坚持编辑部主任、总编、社长三级审稿制度,从源头上确保党报时政报道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2强调贴近性,彰显亲和力
鄂尔多斯日报社在时政报道的改革中,重点强调贴近性,通过增强贴近性,从而彰显党报时政报道的亲和力,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时政报道的贴近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时政报道要突出地方特色
一份地方党报关照一方水土,与当地读者的贴近性是其他媒体不可比的,因此,地方时政新闻唱主角是增强时政报道吸引力的重要途径。首先要保证地方时政新闻的数量和质量,除了国内外的重大新闻,一般来说,地市党报的一、二版包括头条都应该是当地的要闻。其次要抓“热点”,抓当地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提高时政报道对读者的吸引力。第三,地方时政报道要有自己的“文化味”,在向读者传递重要时政信息的同时,承担起培植和塑造地方人文精神的使命。
2.2时政报道要关注民生
民生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民生新闻也是读者最关注的新闻之一。鄂尔多斯市每一项惠民政策的出台,《鄂尔多斯日报》均开设《科学发展惠民生》专栏进行报道,如《鄂尔多斯市全面推行十二年免费教育》、《鄂尔多斯市城乡低保再提高》、《鄂尔多斯市投140亿改善民生》等等,并邀请相关权威人士对政策进行解读。这些报道既是重要的时政信息,又贴近群众生活,所以对于读者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不言而喻。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逐步加大,这对中小银行机构的反应能力与定价能力提出了挑战。中小银行机构不仅要关注利率波动对自身头寸和流动性的影响,同时也要关注利率风险对管理能力和经营模式的影响。中小银行机构缺乏对利率的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能力不强,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利率定价管理基础薄弱,使其经营很难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另外,利率频繁变动,经营成本和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利率风险管理难度由此加大,导致中小银行机构不仅面临资金的运用风险和定价风险,经营风险和信贷风险也将加大。中小银行机构之前取得原利率的存款,可能因以后利率的下调或攀升。进而带来经营方面的风险和负债方面的风险,这对于技术相对薄弱和自身实力不强的中小银行机构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利率市场化为中小银行机构带来的机遇
(一)利率市场化可以为中小银行机构带来新思路。无论是大型商业银行还是中小银行机构明显缺乏金融创新的动力,因为在传统体制下都可以获得稳定利差收益,轻松获取超额利润。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获取超额利润,必须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中小银行机构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提高认识,明确定位,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化方向,加大金融产品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开拓中间业务,走差异化道路。
(二)利率市场化可以优化中小银行机构的客户结构。在利率管制背景下,各银行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央行规定的利率,因而中小银行机构无法与大型银行竞争大客户、大集团。但利率市场化扩大了中小银行机构的产品定价权,通过针对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利率,提供更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吸引到更多的优质客户。
(三)利率市场化可以提高中小银行机构的竞争力。在利率管制时代,大型银行在资本市场中利用自身多样化优势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与回报,赚取超额利润,挤压了中小银行机构的生存空间。同时,会使金融业发展结构不平衡,并造成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推行利率市场化可以促进金融市场均衡发展,大银行的规模优势将会被削弱,中小银行的成本优势能向客户提供更加优惠的存贷款利率,这将会提升中小银行机构的竞争力。
三、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小银行机构的经营走向及对策建议
(一)明确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化发展战略。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小银行机构受到的冲击较大。中小银行机构应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转变经营理念,调整业务结构,结合地方实际发展情况,明确市场定位和服务重点。必须分析目前现状,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在某一专业化领域进行产品与服务的创新,为客户提供其所看中的量身定制与特殊服务,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才能赢得市场的主动权。
(二)转变经营模式,创新金融服务。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化,会导致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差大幅减少。中小银行机构必须调整经营策略,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创新金融服务。要把发展的重心从主要注重发展规模和速度,转变为更加注重发展效益和质量,以此降低资本损耗,提高投入产出率。针对中小企业、农村居民,在咨询项目、理财产品方面进行创新,加大信用卡、结算、贸易融资的开拓力度,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并加强与保险、证券和信托等机构业务合作,提供如保险、发行债券、代客理财和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服务,扩大中间业务领域,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把中小银行机构打造成“特色、创新、专业”银行。
(三)建立健全利率风险管理机制。中小银行机构应增强利率风险意识,结合工作实际,狠抓内部制度建设,建立高效的利率风险部门,明确该部门主要任务是预测、监控和评估利率风险,制定适当的利率风险防范程序。同时,要开发引进科学的风险计量技术,消化吸收适合本机构的风险控制模型,通过量化利率风险衡量指标,从而推进利率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尽快建立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切实防范利率风险,达到稳健经营的目标。
关键词:降效系数;资源投入;合理工期
1 问题的提出
由于工期缩短即赶工条件下,或提高质量标准,或由于地质条件变化引起施工方案的重大调整,常常会引起施工效率的降低,诸如此类施工合同经济问题的处理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屡见不鲜,但目前尚没有成熟的、能取得一致性认识意见的方法。而因复杂地质条件下产生的施工降效往往成为地下工程建设的重点、难点,降效费用不能得到及时补偿处理,会导致承包商资金链的断裂,进而影响工程正常进行甚至于社会稳定。正是由于问题处理的复杂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采用拆借的方式来缓解承包商资金压力,待工程完工后经过对施工成本、资金流管理分析,事后打包处理,这种处理方法其过程和结果往往都是痛苦的,因此有必要研究合理、合法、公平公正的解决方法。
2 施工降效费用计算方法
工程量、工期和资源投入是施工类合同管理的三大基本因素,工程建设标准、施工条件变化等是其变更索赔立项依据。即使在单价合同条件下,我国水电工程因其管理体制、价格体系自身特点,很少对因赶工、窝工、施工降效采用实物量法调整单价,进行补偿费用计算,而更多的是只直接对资源投入进行补偿,这部分费用包括人工费、机械费和专项措施费,专项措施费一般都能得到有效解决,这里不再赘述。
人工、机械费用补偿费用计算如下式:
W=∑Wi=∑a*(WRi+WJi)Ki+WQ
WQ=∑a*(WRi+WJi)Ki*(n1+n2+n3)%
a=实际结算工程量/合同工程量
其中WRi合同人工费、WJi合同机械使用费、Ki为降效系数,a为工程量增加系数,n1、n2、n3分别为按合同规定记取的其他直接费、利润、税金费率。即将降效部分工程量应得的收益补偿到合同条件功效水平,K值计算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可以考虑以下计算方法:
(1)工期延长系数法,在实际资源投入满足合同条件,工期安排相对合理,即不存在明显的赶工的条件下,该方法认为工程难度增加可能带来工期的延长,承包商应得到延长期相应费用的补偿,K=(合理工期-合同工期)/合同工期,合理工期可以根据施工条件的变化,通过流水节拍、网络进度计划分析确定,也可用实际完工工期扣除因承包商自身原因引起的停窝工时间粗略计算。该方法优点简单明了,不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投入资源详细情况及时进行记录、整理和现场各方共同签字确认,其缺点是合同条款往往难以明确不同施工条件、施工方案的施工效率,且在实际施工中也会同时存在赶工所产生的附加降效问题,这就使合理工期的分析往往存在争议。
(2)平均结算产值法,劳动生产率降低会使实际施工条件下,施工强度较合同强度有所降低,从而使其月度平均结算产值降低,K=1-实际耗用工期平均结算额/合同工期平均完成产值。使用该法,在工程量增加时应扣除实际结算中增加工程量部分产值,对赶工、窝工工期要考虑调整,根据实际测算的资源投入与合同条件比较,对k值可以按加权平均的办法进行修订,从而使施工降效条件下赶工费用得到相应的补偿。
(3)施工强度系数法,即组织建设各方对现场实际施工条件下施工强度进行跟踪测算,分析比较完成相同工程量(可以是一定数量、一个单元工程或一个工序)所需要的时间、或所耗费资源与合同条件的差异。由于资源统计要考虑人员设备全过程动态和权重因子、效率调整因子,统计工作量大、技术及组织管理要求高,有时要请专家进行测算,做接近于实物量法的工作。用时间计算降效系数时,K=实际耗用时间/合同平均时间-1,实际所需时间依据现场签认的围岩类别、渗水情况、施工工艺,并参考施工日志进行统计分析,测算工程量及消耗时间,该方法较能客观反映实际施工难度,既包括了赶工因素,又剔除了停窝工因素影响,可操作性和适用性较强。
3 应用实例
某地下硐室施工承包人陈述,洞内渗水量由合同预测涌水量1300m3/日增加到3000m3/日,渗水量增大不但使初喷混凝土剥落、围岩类别降低,也因此为保证工程安全采用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施工方法,导致工期延长和施工效率降低,投标阶段工程量产值17587114元,完成产值中人工机械费总计分别为3831143元、10118011元,合同工期640天、平均日进尺2米;实际工期845天、日平均进尺1.51m、完工工程量结算额13849134元。根据实际调研测算,硐室开挖综合成果统计见表1
按照工程量、综合循环进尺和循环时间,可以计算出合理延长工期=实际开挖循环数*实际综合循环时间-合同开挖循环数*合同综合循环时间,即延长工期=(1280*29.42/1.87-1246*23.25/2.57)/24=369.4天,工期延长系数K1=369.4/640=57.77%。
按照平均结算产值法计算,合同工程量日均结算27479.87元/天,实际日平均结算额=(完工工程量结算额-扣除费用)/实际工期=(13849134-0)/845天=16389.51元/天,由此可以得出降效系数40.36%。根据批准的承包商施工方案资源投入与合同条件的对比分析,实际投入人工、机械按照合同单价水平,其费用分别增加35%、21%,加权平均增加系数=(人工费*35%+机械费*21%)/人工机械费合计=24.85%,修正后降效系数k2=50.39%,不同方法施工降效补偿费用结果参见表2。
4 结束语
露丝·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认为文化特质的复杂交织是导致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这些特质的相互渗透现象,时隐时现,而且其文化史在很大程度上是它们的本质命运及其结合的历史。······可能组合的多样性是无限的,而且在这些多种多样的基础上,也同样能够建立起种种适当的社会秩序。”[1]秦文化的历史正是其文化特质渗透、结合所演绎的结果。用进化的观点来看秦文化前后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并且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致以秦统一为界,统一前秦文化主要表现出进化的态势,而统一后主要表现为退化,甚至在即将统一之前的时间就已表现出这种现象。
所谓文化进化,是指文化在时间上的一种持续性过程,从狭义上讲,文化进化是指具有进步性的一种变化,这也是早期文化进化学派学者对文化进化一词的定义;而从广义上讲,文化进化又可称为文化变迁,桑林斯在《文化和进化》[2]一书中将文化进化概括为“一般进化”与“具体进化”两个方面,他认为它们是同一进化总进程的两种脉络,二者结合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进化。早期的秦文化是一种区域性部族文化,处于东西部两种内涵截然不同的文化的交界地带,因而在其简单一般进化的现象之下,还存在着复杂的具体进化过程。早期秦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挣扎于西方戎狄文化与东方中原文化的夹缝之中求生存。以公元770年襄公立国为标志,在此之前秦文化主要是受西方戎狄文化影响较多,占领西周故地之后,收纳了周的文化遗产。[3]自此,秦文化大量吸收东方中原先进文化,其社会形态迅速过渡到奴隶社会,秦国一跃成为西方霸主;另一方面秦文化中也不可避免地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西方戎狄文化,例如受游牧民族的好战习性的影响,秦国尚武之风盛行,秦国军队骁勇善战,被东方诸国视为“虎狼之师”。(露丝·本尼迪克特)在论证“文化是一种生物遗传复合体”时写道“当整个民族用几代人的时间抛弃传统文化,而采纳另一相异风俗时,同样的进程就会大规模发生。”[4]正是秦文化的两部分在相当长时间内的综合发展促进了秦的兴盛。而其中与秦的灭亡有着重要联系的是秦文化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退化现象。
文化退化指的是文化的退步现象,美国人类学家威尼克在《人类学辞典》[5]“文化从一种较先进和分化的水平上退到一种较不先进及不分化的水平的现象过程。”这是文化退化的狭义定义,从广义上讲,也有人将其与“文化萎缩”、“文化没落”等同起来,泛指一种文化中某些构成元素的丧失及功能上的萎缩。[6]在秦的崛起过程中,秦文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积极进取,崇尚实际,宽容开放的精神品质。在此期间,秦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相当一部分参与改革的人是从其他国家来到秦国的,正是借助于他们的帮助,秦国在经济、制度等方面迅速赶上关东六国,为统一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但是当秦统一六国后在文化上表现出了强烈的退化现象,甚至在秦未统一之前这种文化退化现象就已初见端倪。此后,不论是焚百家之书还是坑杀儒生,从表面上看是对书籍和人的焚烧与杀戮,而实则是对诸子百家思想言论的消灭,是一种对秦文化以外的其他文化的一种消灭,这正是秦文化包容性丧失的一个重要体现。“始皇帝晚年病理心理均已恶化,在宫廷的核心圈子中是心照不宣的事情。始皇帝统一天下,千年伟业告成,隆重喜庆之后,似乎突然滋生了深沉的失落和不安。始皇帝的失落是失去政治目标的失落……功成名就后,海内一统,剩下的都是维持巩固的余业。”。[7]
文化进化与文化退化在狭义概念上是相对的,文化进化代表的是由简单低级到复杂高级的变化,是进步的,文化退化则代表了相反的变化。[8]看似这是两种完全矛盾且不可能相容的文化现象,但实际在具体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二者是互相交织着存在,并且相伴发展的,其表现较为复杂。大体来说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文化进化的中间同时出现进步与退步的因素,另一种情况是在文化退化中也同时包含退步和进步的两个因素。这就如同矛盾的对立面,同时存在于事物的内部,并促进事物不断向前发展,使之呈现出其外在的整体性文化的一般发展特征。秦文化的内部存在着西部戎狄文化的因素,同时也存在着东方中原文化的因素。在秦文化的进化与退化过程中,秦文化中的西部戎狄文化代表了一种退步的、落后的因素,而其中的东方中原文化因素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中则是相对较为进步与发达的。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秦文化是一种崇尚实用主义的文化,这种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是秦文化保留西部戎狄文化与东方中原文化两种不同文化的原因。在秦的早期发展阶段至在战国末期其在兼并战争中取得决定性地位之后,秦文化的这种实用主义价值取向是以能否于自身的生存及在各国的混战中取胜有利为标准的,这就可以解释秦文化在此阶段表现出来的对外来文化的开放式态度,但同时这也干扰了其对外来文化的判别取舍,从而使得秦文化保留了大量落后的但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赢得生存竞争较为实用的文化因素。当秦灭六国之后,社会局势发生了变化,其一贯坚持的价值取向则不再有现实的客观基础,“有秦以来,数百年进取出击的锋芒,陡然间失去指向;亲政以来,近二十年扑身掀动的战争风云,瞬息间中止平息。”[9]秦文化也从刚到达的顶峰急转直下,但此后秦文化并没有消亡,而是经过其继承者的一些完善与改变,最终成为浩瀚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4](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7](美)L·A·怀特等著.韩建军,商戈令,译.文化与进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美)查尔斯·威尼克.人类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
[6]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辞典.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 高校 素描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素描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1.1 师生同参与原则
在素描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教学不是生搬硬套,照本宣科,素描教师应该是一位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平等交流,相互评价,形成一个教学活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对话交流活动。素描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也没有完全规定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也是教师自由安排,师生共同参与原则可以使学生放松心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教师在教学要多鼓励学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告诉学生素描没有固定的答案,更没有规定什么是正确的、错误的。鼓励学生发现素描艺术的特色,例如像线的表现,有哀婉敏感的莫迪里阿尼,也有粗犷的坷勒惠支、雍容娴静的安格尔,还有凡·高神经质般线的旋转,不用角度都可以发现艺术的个性。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互相对话,坚持师生同参与原则,共同感受素描艺术的冲突和融合,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还间接地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1.2 注重文化原则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繁荣的家庭,56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一格的文化,民族文化在艺术中的体现是淋漓尽致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乡间文化、民俗文化等在知名的素描作品中都是常见的,但是中国素描艺术中文化的并不是直观可见的,多数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例如在素描线条的运用中,艺术家们追求的是用线的归纳和提炼,素描线条中主要是通过浓墨、烘染等方式来展现艺术家如何进行造型,怀着哪种素描思想的。素描文化内涵的渗透是艺术效果的直接表现,也是艺术领域追求的较高目标。素描教学中合理运用注重文化原则,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文化内涵的有效途径。
1.3 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我国历史上的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学中运用启发性原则。如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素描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师要以身示范,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学习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只有学生自己想学知识,好学知识,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素描想象和思维推理,培养学生正确的素描思路,逐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1.4 人文关怀性原则
早在人类文明初期,美术就成为人类最早的传递信息的媒介,人类用绘画的形式进行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关于艺术的表现力契斯恰科夫这样评论:“艺术是充实的,完美的。不是自然的翻版,是心灵的产物,是人的精神,其本质是反映世间的崇高侧面……”这种艺术观念应用到素描教学改革中,拓宽和加深了人物展示的内涵,加强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艺术性和灵感性。目前,我国高校的现行素描教育教学中过分强调照本宣科、强制训练,学生学习素描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完全与艺术的本身特性相违背,艺术追求的是自由、创作、发挥、灵感,试想学生由于学习时间长,无比枯燥,还怎么能产生灵感呢?可能产生的只是厌倦乏味感!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强调人文关怀性原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也有助于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考虑到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感受、学生的情感认知。
2 素描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2.1 把握好素描课的教学目标
高校素描课教学首先要明确开设素描课的教学目的,即知道怎样培养学生和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在确定教学目标是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大学教育不可能让同学们都掌握所有的美术艺术技能,也是就说目标不是培养全能人才,而是培养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的理论、技巧和方法,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实际生活中所需要的思维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第二,素描课是一门较枯燥的课程,很多学生不喜欢素描课,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上课的时候甚至只是机械地拿着画笔生搬硬套。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主。同时素描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大学四年的教育不可能培养出大画家,主要是通过这门素描课程教学,让学生基本掌握一种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2 素描课教学要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转换
素描教学过程是一项具体而复杂的过程,20世纪教学模式的主导是赫尔巴特提出的“四段式”教学模式以及其弟子实践和发展的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学生如何学这一方面的重要内容,侧重教师如何教,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素描教学的内容丰富,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也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同时,在教学模式的选择过程中,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储备不同对教学模式的选择也不同,教师不能从主观出发武断地选择教学模式,素描课教学模式的选择应该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学习规律。
2.3 素描课教学中加强文化理论知识的渗透
素描教学是在艺术思维的指导下进行的景物写生,艺术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从教学的角度来划分可以分成一般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美术院校的学生大多在高中阶段就已经接触了美术,这是一般思维形成的过程,也是造型打基础的过程。但是步入大学之后,一般思维已经明显不能满足大学教育的需要。其突出表现在:“不了解中外美术家的生平、作品、风格、人格,不会处理虚与实、曲与直、整体与局部关系,不会观察形体之间相互依存关系,不会夸张和衬托景物之间关系。”这些表现都说明对艺术的实质缺少文化理论知识。目前,高校素描课堂上往往是张张素描作业的完成,学生常常是完成任务为主,神情更是麻木,教师要加强文化理论知识的渗透,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新的视野,新事物的出现才能激发学的艺术思维,素描的灵感也才能不断地出现。
参考文献
[1] 颜铁良.素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 施良方.美术课程理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定义 组织文化 习惯 特色
自20世纪80年代,,组织文化或称企业文化,(Organisational Culture或Corporate Culture),这一概念从日本、美国引入我国, “企业文化”开始被我国的理论界与企业界所关注。特别是当大家都开始意识到,杰出而成功的公司大多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的时候,建设自身企业文化便被纳入到企业的管理议程中。然而,我阅读林林总总的关于组织文化的论述越多越纳闷,居然不知道什么是组织文化!反复思考研究之余,觉得现有的关于组织文化的定义方式是值得商榷的,存在因果关系倒置或方法与目标混淆不清的逻辑问题,关于组织文化解释的陈述很多却缺乏逻辑而显得零碎不成体系,造成难于理解。本文基于这个情况,在分析组织文化现有的各种定义方式的基础上,把组织文化定义为组织习惯,再阐述这种定义方式的特色。
一、现有的关于组织文化的各种定义或解释方式
1.大多数“组织文化”的定义机械地照抄“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定义层出不穷,克莱德•克拉克洪在1950年代末期搜集了100多个文化的定义,一种普遍的定义是: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关于组织文化的定义也很多,其中普遍认同的观点认为,组织文化,即: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经营观念、企业精神、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企业形象以及全体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荣誉感等。显然,组织文化的定义方式几乎是照抄文化的定义方式,本文以为,这两种定义方式都是列举文化的种种表现形式来定义,这是值得商榷的。首先,文化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无法穷举,因此,这种定义方式不能全面解释什么是组织文化。
当一个人看了关于组织文化解释的文章时会越看越糊涂。其次,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可以归纳为某种方式长期重复而形成的结果,但历史、地理、文学艺术、英雄人物、企业环境、经营观念、企业形象以及全体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荣誉感等则不是某种方式长期重复而形成的结果,而是影响员工行为方式的部份因素。第三,众所周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是因果关系。显而易见,这种定义方式有类属混淆不清的逻辑问题,让人分不清哪是因哪是果,甚至于因果倒置。
2.现有的定义方式没有高度概括地说明组织文化的实质。组织文化有着各种各样的定义,概括地说,至少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认为组织文化由三个层次内容组成。第一层次是文化的外显部分,称为表层。以企业为例,指企业组织中的厂房、设施、机器、装备、产品、服务、厂容厂貌等外显的、物质形态的东西;第二层次即中层, 称为制度文化,指组织的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制度形态的东西;第三层是最深层,为核心层,称为精神文化。指组织的价值观念、信念、理想等精神形态的东西。这三个层次总合起来,便是组织文化。
第二类,认为组织文化是由组织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因素总合而成的。物质文化指的是有形的、可见的东西。如:机器、设施、厂容厂貌、技术设计、商品包装、商标等。物质文化又称外显文化、硬文化或表层文化。精神文化指的是无形的、看不见的方面。如:组织中的共同价值观、信念、传统、气氛、作风、行为准则等。
第三类,认为组织文化是指控制组织内行为,工作态度,价值观以及关系设定的规范。有的直接认为组织文化就是价值观。
面对如此的定义,我们不禁会问到底什么是组织文化?如果我们试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服务、厂容厂貌、制度、价值观念、信念、理想、行为准则或规范?则无法回答!无论是第一类,还是第二类,或是第三类,对组织文化的概念解释方式或定义方式是大同小异的,都是描述性的罗列陈述,都没有高度概括地说明组织文化的实质涵义,没有说明组织文化的成因与结果、目标与方法的逻辑关系,缺乏逻辑的陈述是难以让人理解的。这样造成组织文化的概念或定义泛滥、抽象、不得要领,零碎不成系统,让人眼花缭乱而费解,使得组织文化建设无从下手。
3.组织文化的定义与其内容、特征、结构等内容表述几乎是一样按照上述组织文化概念的解释方式或定义方式,我们将分不清哪些是组织文化的定义,哪些是组织文化的内容,哪些是组织文化的特征,哪些是组织文化的结构,哪些又是组织文化建设的方法措施,哪些是组织文化建设方法措施的理由说明……因为,大量研究发现,现有关于组织文化的内容、特征、结构、组织文化建设的方法措施等有关内容的表述几乎是一样,因而无法再有语言表达组织文化建设的方法措施,和关于组织文化建设方法措施的理由说明。基于这个情况,有必要重新审视现有组织文化概念的解释方式或定义方式而重新定义组织文化。
二、组织文化就是指组织习惯
1.组织文化定义。
本文认为,组织文化是指组织习惯,包括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所谓行为习惯是指一个人在做同一件事时总是惯用同样的行为或动作模式。比如:一个单位的员工见到任何人总是点头微笑,问“您好!”电梯门打开,每个员工总是习惯地谦抑地让人,而不是霸道地推人;看到同事取得好成绩总是欣赏而不嫉妒;领导看到优秀的下属总是鼓励支持而不是打压为难等。这种单位的所有员工总是按照大家惯用的一套行为模式或动作模式来自处理类似的事情,就形成了一个组织共同的行为习惯。所谓思维习惯是指一个人惯用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2.把组织文化定义为组织习惯的主要特色。
⑴继承了原有组织文化的定义内涵,体现了人们原来对文化理解的本质含义,通俗易懂,易于接受。20世纪80年代,组织文化这一概念引入我国之前,总是把冲突归因为双方习惯不同,把现在说的“饮食文化”说成“饮食习惯”,“行为文化”说成“行为习惯”……另有,文化概念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提出的,他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文化的最初定义,还是人们对文化含义的本来理解,文化的本质含义是习惯,即:文化=习惯。因此,把组织文化定义为组织习惯是基于人们原来对文化理解的本质含义,通俗易懂,易于接受。
⑵理顺了组织文化的成因、组织文化建设目标、组织文化建设方法等的逻辑关系。人们处事一般都讲究因果关系,要求方法要与目标一致。不难理解,价值观、信念信仰、传统风俗、气氛环境、作风、知识等都是影响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因素,而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得到长期重复就形成习惯,员工共同的习惯就形成了组织文化。习惯的成因会比文化的成因更让人容量理解,因此,把组织文化定义为组织习惯,就有组织文化成因=组织习惯成因,这将让人们便于理解组织文化的成因,然后,根据成因采取组织文化建设的策略措施,即:通过建立或改变价值观、信念信仰、传统风俗、气氛环境、作风、知识等影响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因素来影响员工的行为,从而达到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的目标。
⑶使得貌似高深莫测的组织文化理论变为具体的和可摸可触的一种有效的组织管理工具。根据组织文化就是组织习惯的定义,组织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培育员工有利于组织目标的良好习惯。习惯是一种行为模式或思维模式长期重复形成的,可以习得,可以养成,可以改变。比如:海尔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组织习惯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海尔人坚持长期的学习,改变了以往那种不管是否干完当天的工作,一到下班时间就下班的习惯,海尔又通过制度和各种激励机制来保障这种习惯的养成。因此,组织文化建设可以从组织的日常活动开始,从员工(领导)的平时行为着手,主要操作步骤有:
首先,定义好有利于组织的行为(称为积极行为),不利于组织的行为(称为消极行为)。领导根据组织目标,结合组织内外环境,定义员工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通过教育培训学习,让员工明确行动方向,知道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以及行为的后果;
其次,诱导激发员工积极行为。这里主要方法有。①是领导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作员工的行为楷模;②向员工讲解组织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组织目标、组织的经营理念、先进科学知识和职工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与讨论,深入员工心里,让员工在充分了解组织前提下,理解组织而接受组织的价值观。因为价值观是决定行为的一种重要因素;③树立典型或英雄人物,倡导组织精神;④建设和谐环境,让环境影响人的行为。
第三,强化积极行为,打击消极行为。主要措施是建立好制度,明确各种奖励机制和处罚措施,强化积极行为,打击消极行为。
综上所述,把组织文化定义为组织习惯,继承了原有组织文化的定义内涵,体现了人们原来对文化理解的本质含义,理顺了组织文化的成因、组织文化建设目标、组织文化建设方法等的逻辑关系,使得貌似高深莫测的组织文化理论变为具体的和可摸可触的一种有效的组织管理工具。
参考文献:
[1]夏洁露:《高职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对接探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陆荣林:《建设有职业特点的学校行为文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著,孙健敏、李原(译):《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
[4]水:《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1。
论文关键词:重庆文化产业,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一、研究意义
作为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重庆市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试验,其文化产业在过去五年以年均28%的速度快速增长,为同期重庆市GDP增速的两倍。2008年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46.46亿元,占全市GDP的2.87%。从重庆文化产业结构可以看出: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图书出版发行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与此同时,以数字传媒、动漫、网络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
现阶段对重庆文化产业的学术探讨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如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文化产业集群研究等,而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较少。由于重庆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数据不甚完整,口径亦不统一,缺乏使用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需要的大样本数据。比较而言,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弥补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作系统分析所导致的缺憾,它通过对“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的研究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鉴于文化产业客观条件的制约及灰色系统理论的特点,本文将文化产业和影响其增长的因素视作两个灰色系统,考察两者之间的灰映射关系,从而得出影响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因素的相关顺序,以此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二、研究方法
关于产业增长的影响因素,目前尚无经典理论加以诠释,但中观层次的产业是宏观经济的组成元素,可依循宏观经济增长理论来分析文化产业的影响因素。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以哈罗德、多马、索罗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指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假设下,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决定作用;以卢卡斯、罗默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则认为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结合产业兴衰转化规律,主导产业的形成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市场与政府政策的共同作用和影响,政府对新兴产业进行培育、资助、扶持和保护的各项政策,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与导向作用。此外,任何产业的形成都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市场空间大小及其市场需求前景,对产业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综上所述,本文将从劳动生产力、资金、技术、财政拨款、消费需求、投资、重大项目带动几个方面为数据指标分析其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三、指标选取及灰色关联模型构建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进行灰色管理链分析,首先要选准系统行为特征的映射量,本文将重庆文化产业增长和影响其增长的因素视作两个灰色系统,随后进一步明确影响系统行为的有效因素,即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及比较序列,设系统行为序列:
X={x(1),x(2),…,x(n)}
X={x(1),x(2),…,x(n)}
………………………
X={x(1),x(2),…,x(n)}
………………………
X={x(1),x(2),…,x(n)},i=1,2,.....,m
基于文化产业相关评价模型的建立原则及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量化的原则,采集2005年至2008年的《重庆市统计年鉴》及重庆文化产业统计数据中选取数据,(重庆统计局2009年文化产业数据仍在整理中,本文的研究数据最新截止到2008年。)选取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构成系统特征数列X,人均生产总值X;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纯收入定为X及X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X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X;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X;科技经费支出X;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X;公共教育经费财政支出X见表1。
表12005~2008年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数据
年 份
指 标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重庆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X
39.80
52.41
66.66
88.57
114.16
146.46
人均生产总值(元)X
8075
9608
10978
12437
14622
17575.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
8093.67
9220.96
10243.99
13715.3
12590.78
14367.5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
2214.55
2510.41
2809.32
2873.83
3509.29
4126.21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元)X
1025.99
1200.52
1391.11
1449.49
1237.35
1498.95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元)X
180.28
198.65
249.71
189.73
195.97
211.83
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占重庆GDP比重X
4.21%
4.53%
6.27%
5.63%
6.11%
7.11%
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占重庆GDP比重X
1.93%
1.98%
2.03%
1.97%
2.57%
3.25%
公共教育经费财政支出占重庆GDP比重X
1.91%
1.87%
1.98%
2.56%
2.95%
3.01%
8个影响因素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生产力提高、文化需求拉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根本动力
从表3可知,重庆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均生产总值对重庆文化产业的影响最大,分别位居一、二名。这两者是文化消费需求的根基,而文化消费构成了文化产业生产和再生产的最终环节和源泉,并调节着文化产业资源配置和供给,促使文化产业结构随着人们需求层次高级化而高级化。产业经济学中指出,生产力发展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是新兴产业的内生动力,也是根本源泉。重庆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在经历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性推动之后,正在从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
文化消费能力在现实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是文化消费总量不足。2007年,上海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2653.67元,北京2007年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2383.96元,相比之下浙江为2158.32元,而重庆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12590.78元,相比之下可见其差距。其次是文化消费能力地区差异显著。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对重庆文化产业影响排位居第五位,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更是排位第五。如何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带来的“消费断档”,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市场本身寻求内生性增长源泉加以解决。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引导文化投资方向、扩大文化投资规模
资本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决定着该产业的规模和素质,由表三可以看出: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占重庆GDP比重对重庆文化产业产生的影响位居第三位。重庆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取得一定成果之后,需要继续稳步推进“转企改制”改革,形成多元化市场主体,扩大文化产业投融资力度,尽管文化领域的投资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但仍应给予其投资空间,这需要政府出台明确的产业发展与投资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民资、外资等进入国家鼓励发展的文化产业领域,鼓励商贸、房地产、金融等外部行业以多种形式对文化产业进行资本渗透与融合,在发挥资本运营作用的同时,引入国外文化服务业先进理念、文化管理先进模式,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的文化投融资体制。
目前来看,重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政府投资扶持,2010年,在中国国际文博会上,重庆9个政府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额近80亿元。重庆市政府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采购、后期奖励等方式,成为推动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开拓新的投资主体,2007年,浙江宋城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旅游投资集团,在杭州举办的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实现贸易成交137.38亿元,协议利用外资10.17亿美元,引进内资108.34亿元,重庆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要借鉴各省市投融资成功的运行体制,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的投资环境。
(三)从依靠政府政策、投资推动转变为依靠市场内生动力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在重庆的逐步深入,改革的中心环节和关键命题将会逐渐转向市场宏观环境。如何给改制后的企业提供一个较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规范市场进入退出机制,给予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以国民待遇,通过市场管理文化,将政策性的安排转化为制度性的建设等等,政府应从文化企业改革中转变职能,全力培育规范的文化市场环境。
重庆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占重庆GDP的比重对文化产业产生了一定影响,据重庆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显示,2009年重庆市文化与传媒支出19亿元,2008年重庆市对广播电视的财政补贴达到20377万元,对艺术表演团体补贴总计达7187万元,重庆市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在一定阶段是必要的,但是在扩大文化产业供给的前提下也要兼顾需求,兼顾文化产业发展自身规律,重要的问题不是财政是否具备能力,而是能否创新支持产业的体制机制,使得财政资金能够有效发挥作用。重庆市政府在对文化产业进行财政资金支持的前提下,要对支持方式进行合理设计,要避免文化企业把政府作为“客户”,开展不良博弈,降低财政资金的效用。
(四)财政资金应重点扶持高端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
2008年,重庆市政府对于文化体育传媒财政经费投入为151279万元,同比增长26.94%,财政拨款的方向和力度会对产业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创新能力是文化产业的根基与灵魂,文化产业同样会面对产业的整体换代升级,因此重庆财政扶持政策应着重偏向于高端文化产业的培育发展方面,增强深度开发能力、价值增值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处在全国网络游戏产业和休闲游戏的领先位置的深圳,巴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补贴着重放在高端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依托IT等高新产业的优势和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平台,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加快新媒体产业发展,带动基于互联网、无线网络、数字广播电视等网络基础上众多产业的转型和融合,形成软件服务商、设备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印刷出版者等共同参与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上述指标排名中,公共教育财政支出在影像文化产业发展因素中位居第六,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教育财政支出不单是指在文化产业方向进行的人才培养,但公共教育支出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中的投入。文化产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需要构筑人才的平台。结合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加强与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大相关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及投入;在相关高校开设相关专业,提高文化人才队伍的素质,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书华,王华强.北京市文化产业关联分析[J]. 经济论坛,2008.9
2 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
3 钱韵竹,张磊.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09.11
4 深圳文化蓝皮书.改革开放与城市文化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