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赞美松树的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雨天,总能放飞思绪,让自己轻松,快乐地回味昨天,享受今天,策划明天。
独自一人走到山中,踩着雨脚步的拍子,走过那湿漉漉的小板桥,河中的流水荡起鳞样的涟绮,缓缓拍打岸边,看桥旁的小草贪婪地吮吸着雨露,仿佛总也喝不够;看桥旁的小花,扭动着柔软的腰枝,舒服的洗澡;看远出的松树,调皮的雨珠在松树枝上荡秋千,一颗颗雨珠挂满了树枝,一摇一晃,像节日中闪烁的彩灯。
雨很美,不是吗?一直喜欢它的那份飘逸、那份超脱、那份淡淡的幽怨,一直欣赏它的“润物细无声”的诗情,一直陶醉在它和世间万物配合默契的小曲间。猜想,它是仙子乎,只为纯净世界,清濯灵魂而来。
关键词:顾城; 单纯; 单薄; 童话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251-01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美好、纯净的诗歌风格向来为世人称赞和被后人模仿。本文试图通过对顾城前期诗歌的分析,展示其诗歌纯净却不失深度的特点。顾城的诗歌创作大概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阶段是1968-1979年,然后是1979-1981年,第三个阶段是1981-1987年,最后一段时期是1987到1993年,作者在这四个阶段的诗歌风格大致相同但也有区别,相比之下,顾城第一个创作时期的诗歌最有童话意境,同时最能展示作者丰富而又细腻的内心。
顾城前期诗歌的最大特点在于:作者从单纯入手,描写最平常的情感和意象,但是往往能引导读者领悟到最深刻的人生。作者这个阶段的诗歌,单纯却不肤浅。
之所以认为他的诗歌透着单纯之美,首先是因为顾城在诗歌创作中所选意象的自然化和诗歌风格的童话化,这在顾城早起的诗歌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顾城曾说:"最早使我感到诗的是什么?是雨滴...我知道了,一滴微笑的雨水,也能包容一切,净化一切。在雨滴中闪现的世界,比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更纯、更美。"( 顾城《学诗笔记》) 顾城避开世俗化和物质化的意象,专门选取纯净的自然进行描写,包括可爱的小动物、被他赋予情感的植物和雨滴、云朵等意象。例如:
再远处是一片绿光闪闪的树林/录下了风的一举一动/在风中总有些可爱的小花/从没有系紧紫色的头巾/蚂蚁们在搬运沙土/绝不会因为爱情而苦恼/自在的野蜂却在唱歌/把一支歌献给所有花朵……(《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
顾城诗歌的单纯不仅体现在意象的纯净,也体现在其诗歌风格的童话化。顾城避开了直接去抒写爱精、友谊、人生哲理等等这些诗歌中常见的主题,而是构筑了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诗的世界。在顾城最初的诗中这是一个单纯唯美的童话世界:
森林,森林/有一个梦/小松树蜷缩在树洞中/一串深脚产一串浅脚印/好象金花银花藤/开小花的/是狐狸/开大花的/是黑熊/园果形的/是猎人……(《雪后》)
顾城的诗的主人公是思考的树做梦的小松鼠,怀着信念的小花......在这些诗中,我们几乎可以触及到大自然的微妙的震颤和呼吸。在这样的童话世界里,诗人是置身其中的,在冥冥中,在草、云、海,在绿色、白色、蓝色的自然面前,他在与自然对话。当我们进入这个童话世界时,感到了一种灵魂透明的美,并在这单纯透明的美感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可以说,顾城是通过对童话世界的描写,表达着自己的渴望,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反抗着生活中的"不纯净"。顾城初期的大部分诗都具有这样一种童话般轻柔的语调,天真的情态,明净的色彩。
顾城是很善于思考的,虽然他写的是童话世界,用的几乎都是儿童的想象,儿童的语言,但我们不能说顾城写的是儿童诗,因为他的诗里包含着一种深刻的思考。他的著名诗句,"黑
色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证明了顾城的思想所达到的深度。而把这种思考化为纯粹的诗情是很难的,因此,当顾城轻松地写出一派"天真"的时候,我们说,正是这种思考使这"天真"不只属于儿童,而属于永恒。顾城是个内倾式的诗人,他的感情常常是宁静而淡泊的,即使是在思考或忧伤的时候。因此,他的诗歌藏在单纯背后的深刻需要我们细细品味和琢磨才能体会得到。
"它掩盖了肮脏的世界/也扼杀了春天的幼叶/我想从天上摘下一个太阳/来焚毁这虚伪的圣洁。"( 《春雪》 )
顾城的这类诗歌中,依然选用叶子、太阳等自然的意象,营造自然、童话的诗歌氛围,但是单纯后却多了对人生的审视和反思。在《春雪》中,顾城用亲切自然的意象,几句话就勾勒出雪后的景象,同时表达了自己崇尚真实纯净的观点,反对一切虚伪和不纯粹。
再如顾城在《打火集》中的小短诗《打火机》:"遇见谁/都可以献上/一颗发亮的心/火柴太傻了/只能燃烧一次。"顾城仍旧选取生活中单纯而常见的意象打火机和火柴,并将它们拟人化,赋予其人的情感,使得小诗的整体风格仍然俏皮轻盈,富有童话之美。同时,作者也借打火机跟火柴的对比,表达了他对专一的赞美。
总得来说,顾城前期的诗歌令人觉得很舒服,轻盈的童话在他笔下自然展示出来,不着痕迹不显做作。深刻的哲思在他笔下简单勾勒,不诉诸说教也不刻意,但是却深深打动人心。
当然顾城的主要创作集中在之后的三个时期,当纷繁复杂的时代变化改变了作者纯净乐观的心境,当童年的回忆终于从诗歌中消失之后,那个纯真、任性的孩子就被一个探索生命奥秘的静思者的形象所代替了。我们知道,每个人走出童话都是必然的,因为生活总是渐渐地向所有的人展示黑暗和彷徨。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好朋友,平时我经常与它合影,它是谁呢?请你睁大眼睛仔细看哦!(出示:我与树的合影)我的朋友是谁呢?
生:树。
师:没错,它就是树。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诗花园,走近一棵棵树,去亲近它,聆听它。
二、 印象中的树
师:说到“树”,你会想到什么呢?注意:既要有想象力,又要有诗意哦!(生思考)
师:树可是个大家族,有许多种类。我首先会想到柳树,在我印象中它是一位长辫子姑娘,喜欢对着湖水照镜子,让风帮它梳头发。你想到了什么树?
生:我想到了松树。它是一位披着绿色铠甲的士兵,为我们站岗。
生:我想到了香樟树。它是一把绿色的大伞,为小动物们遮风挡雨。
师:季节不同,树的颜色也不同哦。
生:我想到银杏树,春天它绿油油的,秋天叶子变黄,像金黄的小扇子。
生:玉兰树初春开花时是雪白的或紫红的,花谢了,长出一身绿叶子。
师:季节变换,树会换上不同的服装,它也爱美哦!天气不同,树的姿态也不同。风中的树,你想到了什么?
生:那是树在跳舞。
生:树在向我们招手。
师:雨中的树呢?
生:那是树在洗澡。
师:春雨中,树连续洗几个澡,会怎样?
生:会长出一身绿叶,就像鸟儿长出一身绿羽毛。
师:树还有许多朋友呢!
生:小鸟是它的好朋友,为它唱歌。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你们印象中的树是如此的富有生机和活力。那么,诗人眼中的树,又是怎样的呢?一起去看看吧。
三、 诗人眼中的树
师:这是什么树?(椰子树)它长得好高。看到它,诗人林焕彰爷爷是怎样想的呢?
《椰子树》(台湾)林焕彰
椰子树有一只很长的手/白天想摘太阳,摘不到/晚上想摘月亮,也摘不到/不过,它是从不灰心的/每天都努力向上伸长/所以节节升高/我想,有一天/它想要的,都会得到。
师:(指名读)他的朗读,让你看到了怎样的椰子树?
生:我看到了不怕困难、勇敢向上的椰子树。
师:是什么引发了林焕彰爷爷的想象?
生:是椰子树长得高。
师:林焕彰爷爷通过仔细观察树的外形,由此展开了想象,把椰子树写得如此神采奕奕。(板书:外形 观察 想象)
师:让我们一起读这首诗,朝着各自的梦想努力吧!(生读)
师:继续看,这是什么树?(枫树)看到它,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枫树叶到了秋天会慢慢变红,红黄绿相间呈五颜六色,在秋风中,像一只只蝴蝶飞舞。
师:林焕彰爷爷是怎么想的?
《秋天的枫树》(台湾)林焕彰
夏天的枫树/每一棵都是一个/大鸟巢/它们的每一片叶子/都是绿色的,一只只睡着的鸟儿/甜甜的睡着了的鸟儿/秋天来了/它们才会醒来/醒来了/它们才会叫/它们叫了/就有风/有风了/它们才会飞/会飞,它们就高高兴兴/缤缤纷纷地飞起来。
师:自由读读看。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喜欢呢?
生:诗人把枫叶想象成一只只鸟儿,很美。
师:诗人写了哪几个季节的枫树?
生:夏天和秋天。
师:诗人看到夏天的绿叶、秋天的红叶,把它们想象成了一只只鸟儿,夏天在睡觉,秋天才会醒来,
才会美丽地飞起来,多么美丽的诗行啊!他怎么把枫叶写得那么美?
生:他抓住了枫树的变化。
师:枫树叶子的颜色在变化,姿态也在变化。(板书:变化)谁能读出它的变化,它的美?(生读)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漫天的枫叶随风起舞,感觉自己也好像要飞起来了。
师:听,谁在歌唱?
生:蝉。
师:请仔细听听,它唱的是什么?
生:它在唱:热死了,热死了!
生:阳光真好,阳光真好!
生:真开心,真开心!
师:林焕彰爷爷听后有什么感受呢?
《会唱歌的伞》(台湾)林焕彰
蝉的歌儿很好听/可是要到夏天才唱/它们喜欢赞美/金色的阳光/蝉的歌儿很好听/可是它们只爱在树上唱/所以,一到夏天/树都变成了/会唱歌的伞。
师:树可以想象成会唱歌的伞,还可以想象成什么?
生:松树是一座绿色的宝塔。
师:里面住着谁?
生:小松鼠。
师:那是小松鼠的城堡啊!
生:树还是冰淇淋。
师:快让人流口水了。这只冰淇淋谁最爱舔?
生:蝉最爱在上面舔呀舔。
师:边舔还边说――
生:好吃,真好吃!
师:除了蝉爱为树唱歌?还有谁也爱为树歌唱?
生:小鸟。
生:风和雨。
师:如果说一棵树是一把会唱歌的伞,那一片树林?
生:一片树林就是一座音乐厅。
生:维也纳有金色大厅,树林是绿色的音乐厅。
师:太美了!不仅如此,绿色音乐厅还不收门票,流淌出的可全是天籁之音啊。
师:所以说,种树,就是――
生:种音乐。
师:种一片树林――
生:就是造一个绿色音乐厅。
师:同学们,把刚才的连起来就是一首诗啦!
师:写诗的时候,可以抓住树的外形写,抓住变化写,还可以写树上的小客人、树的朋友。只要你善于观察,大胆想象。(板书:朋友)
师:让我们和蝉一起尽情地歌唱吧!(齐读)
师:真好听!诗人眼中的树是如此美丽、灵动和活泼。其实,我们身边的同学也能写出优美的诗来。
四、 同学眼中的树
师:这是我校邹舟同学写的:
《白玉兰》 邹舟
白玉兰的树枝上/托着一个个毛绒绒的蛋/暖暖的春风里/蛋儿破壳了/哦/里面睡着一只只白鸽。
师:这首诗写得美不美?她仔细观察了白玉兰树由花苞到开花的变化过程,大胆地展开想象。邹舟把白玉兰花想象成白鸽,你会想象成什么?
生:白蝴蝶。
生:白鸥。
师:比较一下,哪个更好?
生:白鸽更好。因为不仅颜色是白的,而且鸽子还表示希望和平呢。
师:是的,我们想象的时候,不仅要有美感,还有注意它美的内涵。一起美美地读读这首诗。(板书:美感)(齐读)
师:这是我校陆园同学写的《大邮箱》。请小作者读一下。
《大邮箱》 陆国
树的大邮箱里/装满了信/勤劳的秋风/将它们/一一送出。
师:勤劳的秋风会将这些信送给谁呢?
生:送给小蚂蚁,叫它准备好过冬的食物。
生:送给小燕子,叫它飞到南方去。
师:小作者把这些写出来了吗?
生:没有。
师:语言是如此的简洁,想象却可以无限的丰富。(板书:简洁)
五、 自己眼中的树
师:看了身边同学的诗,此时,你是否有信心了,是否手也痒痒的,也想写一写了?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老师提供一点图片,看看能否给你带来灵感。(出示,生写,师巡视。交流,点评,生各自修改自己的作品)
六、 每棵树都是诗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人格的道德价值、崇尚节操的民族,这已经深入到民族文化心灵的深处,并且表现在审美意识之中。而松柏在我国又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松柏意象”里,世人不仅可以感受到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魂,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史悠远并绵长延续的“松柏情结”的审美佳境。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人文精神的积淀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和感情的载体,也是维系国家统和民族团结的基础。在世界文化中唯有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载,持续至今而未曾中断。而传统文化主要是一种精神文化,这种精神如果从自然界中找一种对应物的话,松柏自然是首选。古人对松柏习惯于并称,“有松哪可独无柏,恰似夷齐弟与兄。”松柏在我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世人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的悠久渊源和绵长延续的“松柏情结”。
一、高洁人格品性的象征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松柏独特的自然属性被人格化,被赋予了道德伦理的内涵,从而成为高洁品性和高尚人格的代表。“松柏”四季常青,既顺四时而郁郁葱葱,又挺立于四时之外。人们在与松柏的实际接触中,从松柏之美发现了人性的理想品格,将松柏看作理想的人格形象寄托,于是在言谈中常常用“松柏”来状述人物的品格个性之美,并以此来捕捉人的神韵。
最早以松柏形容人的文章出现于《礼记》中:“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如松柏之有心,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其后,孑L子也以自然界的松柏为师,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苟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通过对松柏的礼赞,在松柏的自然属性与儒家的人格特征之间找到了呼应与契合,并借助于松柏使儒家的人格特征得以直观、清晰的表达。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以松柏来品评人物的记载。魏晋士大夫崇尚清谈,讲究言谈容止,品评标榜,如李元礼是东汉名士,天下楷模,世人称其“谡谡如劲松下风”。和峤也是当时的一位名土,有人品评:“森森如千丈松,虽磊柯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嵇康,字叔夜,是三国时期魏国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日:‘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日:嵇叔夜之为人也,崖崖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这都是拿松来比喻不群的杰出人物。
在古诗中“以松喻人”的就更多了,最早的当数《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诗中以山上生长的挺拔的青松来比喻、烘托人世间的好男儿。人们以松象征高洁的人格,不屈的精神,历代均有这种写法。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的《赠从弟》,以不畏风霜的松树为喻,勉励他的从弟要有独立的人格和坚贞不屈的操守:“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亦是借松表达人的不同流俗和高风峻节:“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心不改,然后知君子。”这对别人是鼓励、鞭策,于诗人自己,则是明志、抒怀。这位被称为“谪仙人”的诗者,在人生理想始终不能实现的黑暗现实下,将松柏这种人格特征张扬到了极点:“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孔子《论语·子罕》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对松柏的赞美和歌颂,正是中华民族刚正不阿,面对任何权势和压迫决不低头的伦理传统和高尚品德的具体体现。
二、强烈忧患意识的代言人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华夏民族的顽强生命力植根于几千年长期延续而未曾中断的民族文化之中。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将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诗人正是以松柏形象、松柏精神来象征和暗示民族精神,让这顽强的生命形象来感动读者,并以这种生命所显示出来的理性力量来震撼世人。
松柏的木材纹理直,结构细,有香气,耐腐性强,自古以来多被用作建筑宫殿的良材,称之为“大厦之宏材”“广厦材”“栋梁材”“梁栋材”等。这一用途正切合人们想建功立业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追求。但在封建社会中,只有得到统治者的赏识,才可能有实现抱负的机会。李峤《松》:“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孟郊《衰松》:“终是君子材,还思君子识”,这是有着“济世”之志者对统治者的希冀。皮日休《小松》:“一日造明堂,为君当毕命”;张说《遥同蔡起居偃松篇》:“不借流膏助仙鼎,愿将贞干捧名君。”j这又是怎样的一份殷殷报国之情!济世之志不得施展,眼见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处于困境,危机重重,有着强烈历史使命感的诗人产生了种种忧虑。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滋润着华夏文化的绵延发展,并极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有一首作于元和四年(809)的《涧底松》,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现状深深的忧患意识。《涧底松》一诗的命名及寓意,显然据西晋左思《咏史》之二“郁郁涧底松”而来。他对左思此诗感触颇深,多次为?涧底松”鸣不平。先作《续古诗十首》(其四)铺陈诗意云:“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风雪折劲木,涧松摧为薪。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何等沉痛!然而白居易还觉不够尽意,又直用《涧底松》为题,写了这首政治讽刺诗:“有松百尺十大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沈沈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这首《涧底松》意蕴丰富,诗人抓住了涧底松既寒且卑和“老死不逢工度之”的特点,来讽喻和针砭这种不平的现象,具有一定的现实审美意义。而以意象的形式出现于诗文中的例子更举不胜举。“涧底松”已经超脱了文学意象的层面,具有了深厚的文化意义,成为众多文人表达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的代言者。
中国古典诗文中结合松柏的实际用途喻之为“栋梁材”的审美意象。古人也有所谓“不爱松色奇,只听松声好”的美誉。世人皆称赞松声为天籁美,松风这一意象也为历代文人所吟咏。此外,松还常和其他事物一同构成极其孤绝优美的意象。比如“松、竹、梅”为传统所谓之“岁寒三友”。因为诗人认为这三种植物具有共同的品格,松竹绕屋更是古代文人的喜爱之处。松菊也是广大中国人民喜爱的植物。陶渊明《和郭主簿》诗云:“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霜威下盛开的和不凋的青松,正是诗人挺立不屈的性格的象征。“松菊”的意象代表了陶渊明的人品与性格,同时也成为后代作家笔下的又一重要意象。此外,还有“松泉”“松云”“松月”“松鹤”等。这些审美意象不仅人诗,而且也入画。而本是自然界的松柏,文学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佳吟。文学作品中的“松柏情节”可以在无数艺术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的审美生命力。
三、守志不阿节操的寄托者
中国松柏文化发展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松柏就是这样的树种!诗人对松柏的欣赏也许是最显著、最有诗意。国人对松柏有着传统的情意,歌以赞之、诗以咏之、文以记之、画以绘之。古往今来,实不知有多少以之命名、以之为题的宏篇妙文和丹青杰作。松柏为文学家的情感和观念所浸润,咏松、赋松已成为历代文人骚客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作为自然之物的松柏,在历代文人的主观感情世界里被赋予了多重的象征意义,他们运用托物寓意、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使得文学作品中的松柏具有多重的审美意象。古典诗文中的松柏已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松柏,而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内容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松柏”经冬不凋,临风不倒,雪不能毁其志,寒不致改其性,依旧保持着自己坚贞的品格,具有守志不阿的节操。赞颂松柏之品性和节操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范云《咏寒松诗》:“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宋之问《题张老松树》:“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张说《代书寄薛四》:“岁寒众木改,松柏心常在”等。松柏有着坚贞的品格,贞守着自己的节操。所有爱松柏、咏松柏者,都是从松柏身上吸取道德精神的力量,从而自觉地塑造、升华自身的人格与胸怀。
诗人生命是有限、短暂的,而自然对树木的生命却格外宽容。它们栉风沐雨,阅尽人间风云变化,傲视人间。松柏便是这样的长寿树种,古人称松为“苍颜叟”。面对松柏,人们越发感到生命的短暂。傅玄《诗》云:“世有千年松,人生讵能百”;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云:“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可见,诗人皆仰慕松柏之淡泊、清高和常青。中国文人自古就相信茯苓是一种有长生功效的食品,因为茯苓生于四季长青的松树下,松树油脂据说精炼后服食可“寿考无穷”。松叶按一种摄生术服食,也可以无寒暑饥渴,松脂、柏叶服食具有辟谷延龄的作用,更为道家所推崇,谓之为“上品仙药”,食之长生不老的记载也屡屡可见。松柏除了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外,还给人们以淡泊清高颇有隐逸的感觉。松柏仿佛就该是在没有人烟的深山之中,任明月相照,随山风吟和。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而深谷、长松、隐者也经常是历代画家笔下的素材。另外,古代的隐士还芟松枝为笔管,认为“幽人笔正当如是”,还用松树作琴,名日松雪,妙过于桐。这其实寻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朋友们问起那是些怎样的风景,我竟无言以对。“但我去过,我真的领略过那里的风景。”我对朋友们说,“不信,你们看,这是我从那里带回来的石头。”
我的抽屉里一共有三块石头,因为我去了三次。这就是我对那些风景的眷恋和全部的记忆。曾经让我心动不已的风景,最后却只能用一枚石头来替代。
这是大多数现代人的心态:有些风景,只要愉悦了我们的眼睛,快乐了一会我们的心灵,就可以了,不必将它们收藏到心灵的文件夹里,让本来就满满的心灵空间变得更加拥挤。
我们不能说这种心态不好,毕竟,在奔跑的尘世,你要追赶上一些东西,就必须甩掉一些东西。而他们在处理心灵的文件夹时,唯一要做的就是清空、清空,他们要让自己的心奔跑,他们不想有太多的羁绊。
但不是所有的风景都可以擦肩而过,有些风景是需要收藏的。哪怕仅仅是为了给你奔跑的姿势配一幅温馨的画面背景也好。
朋友旅游归来,带着一火车皮的疲惫和满满十几个胶卷。我问他看到了什么景致,他说都在照片上呢,自己看吧。他说他的脑海里除了人影还是人影,不停地晃动着。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印象。
据说英国科学家新发明了一种“神奇相机”,可以像项链一样挂在脖子上,它可以随时随地自动拍摄上千张图片,拍摄内容包括你遇到过的人,你去过的地方,你做过的事,你吃过的食物等。
科学家的意图或许是为了帮助那些经常健忘或者记忆衰退的人找回失去的记忆。
于是有人高兴了:带上它去旅游,可以把所有的景致都照下来。
旅游的真正意义是愉悦身心,并不是仅仅带回几张图片,证明你去了多少个地方,那和到处都刻上“张三到此一游”还有何区别?那些照片,只是让一个人有了记忆,却丢掉了感觉。
有时候我问自己,面对美景总要留下点什么吧!哪怕一声赞美,哪怕几行或押韵或打油的诗,可是我们没有,我们仅仅是换了个地方继续着我们机械般的心灵游戏。
歌德在欣赏到美景的时候,常常会把自己的心灵丢失。忘我地与大自然交融到一起,比如海德堡,歌德就说过,那是他将自己心灵丢失的地方。
是啊,面对美景,我们要学会将自己的心灵交出去。
[关键词]岷县;林木资源;林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6-0024-02
岷县地处黄河支流洮河的中游,为陇南山地与甘南草原、陇中黄土高原接壤区,境内山地广布,雨水充沛,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历史上活跃在岷州大地上的羌藏等先民素以畜牧为生,稼穑次之又次,加之当地去中土遥远、道路壅塞难行,林木仅用以满足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因此岷县境内森林植被十分繁茂。
一、森林分布面积广大、树种繁多
“溯自六合马公德辉,于洪武十一年秋奉敕掌岷,修城垣,练士卒,立楼置门,伐木通道。”明朝初年开设岷州卫时,把“伐木通道”与建城治军并提,可见当时林木还是修筑道路很大的障碍。修于康熙四十一年的《岷州志・贸易》记载:“岷州货殖之利,惟林木为最广。”在叙及集市贸易时又说:“向以朔望为期,协镇吕公天玉令以逢一为期。至期民皆集货于市,名曰跟营。然不过以有易无,各济其所用,非货财生殖之可比也。”此处所谓“货财生殖”者,即指林木经济,两相比较见出林木经济对于当地群众的重要意义。修于光绪三十三年的《岷州续志采访录・实业》亦有类似的记载:“农民而外,无恒产者资林木以为生。”这样大的人群以林木为谋生手段,再次反映出明清时期岷县森林植被的繁茂。直到民国时期,岷县的木材资源还很丰富,顾颉刚先生1938年考察岷县时看到当地“林木茂密,不惜以盈丈之木供爨烧”,“木价低廉,甚大可合抱之松木只一毛钱耳。”可见当时岷县木材储量大、价格低,甚至因此浪费了很多可贵的木材资源。顾先生见此情景,不由得感叹:“倘他年集得资金,在此设一木材公司,岂非永久之利。”其实,早在清代岷州就设立了野狐桥、茶埠峪、新寺镇等木厂,开始采伐树木、发展林木经济了,但并没有采取顾先生设想的“伐其老者而护其稚者,年为之补植”的办法从而成为“永久之利”。
历代文人雅士流传下来的许多诗词对岷县茂密的森林植被也有反映。明人江奎在《岷州卫八景》“岷山集翠”中有“树色晴分宿雾间,鸟声暗度斜阳里”的诗句,在“西岭晴云”中有“长途西去是洮州,松柏森森满幽谷。白云出岫本无心,随风几度倚长林”的诗句。明人吕楠在《题摩云岭》中描述岷县东乡闾井以南摩云岭时有“一江白浪摩云岭,万树青松闾井河”的诗句。阎溥在《题崖东草堂》中赞美城郭近郊的东山,有“松满青山花满渠,幽人从此卜幽居”的诗句。类似的描述在流传下来的咏岷诗词中俯拾皆是。
流行于洮岷一带的民间山歌花儿有许多涉及林木,在岷县北路一带的传统“花儿”,往往用“出了大门入了林”、“斧头要剁红桦呢”等起首,足见历史上这一代树木茂盛。有一首传统花儿这样传唱:“松树林里猴丢盹,瞅着我怜儿担的桶,担上水桶走得稳,人品压了十三省。”?v十三省是明代行政区划建制,可见那时林木茂密,岷州乃是林栖动物的天堂。“高山顶上松树多,郎是天上日头哥,东头出来西头落,天天把妹常照着。”则直白地唱出了林木分布状况。“小豆开花扯蔓呢,人在隔河两岸呢,隔河两岸也不难,砍倒白杨造野船。”?x在这里,随处可见的林木变成了恋人们相会的媒介与寄托。
岷县十八位湫神之一的分巡圣母成神故事也与森林有直接关系。相传在明朝时,甘南康多藏区有一位名叫婆格达苏的藏家女,出嫁后遭受婆家虐待,便只身进入山林缢死在一株紫檀树上。死后多次显灵,为进山伐木者解难。后来被岷县秦许乡伐木者引导出山在当地供奉,被称为灯笼佛。嘉靖二年(1523),岷境大旱,祈于灯笼佛,得降好雨三昼夜。于是,州官便贴封灯笼佛为“分巡圣母”。时至今日,分巡圣母仍在岷县秦许乡包家族村享用香火祭祀,每年农历二月二日为分巡圣母举行盛大的庙会祭祀活动,可以说正是茂密的森林资源成就了分巡圣母。
岷县不仅森林分布广,树种也非常多,《岷州志・物产》木类条罗列当地出产的木材有:白松、油松、磁松、扁叶松、绵柏、青■、桦木、椴木、云楸、梨木、枣木、核桃木、梁子木、五柯木、枇杷木、绵柳、三春柳、金线柳、白杨、黄杨、小竹等。《岷州乡土志・物产》中对树木也有记载,除上述树种外,尚有缠条、杨套石等,并在按语中说:“木名多无考,只存大概,不尽录也。”地方史志互相传抄袭用,纂辑者未能全面考察树种名目,应是事实。
二、林木资用
“岷州货殖之利,惟林木为最广”,“无恒产者资林木以为生”,《岷州乡土志・物产》中也说:“岷地寒,谷产少,蔬果亦无,唯药产较胜。然自参芪归黄等类外,又不甚采取。惟山木实资民用,他境亦多仰给,贫下者,依山以生活甚众。”诚如记载中所言,当地人采伐林木既能满足自身所需,又能外运生财,换取群众生活必需品。可见,在物产并不丰裕的岷州,木材成了当地人赖以维持生计的重要资源。
岷州所产原木北运临洮、兰州,或东出陕西宝鸡、咸阳,再行转运各地。外运之途以水路为主,陆路辅之,算不得十分艰难。收益方面,大抵柏木造香粉饼的制作费时费力,又“为临、兰造香者所必需”,其利最丰,因而“颇资日用”。其次当为“其利或数倍、或五六倍不等”的原木外运生意。获利最欠者为椽木、枋板、板之利。关于枋板,《岷州乡土志》记载道:“柏,有香柏,多为枋,作棺甚美。”板,《岷州乡土志》作“搭板”,该志在叙及岷州所产松木时说:“余自作屋材,外解为枋、为板,小者斯为搭板,用以盖屋镶,民居多用此,西戎板屋遗俗也。”乾隆中任巩秦阶道的李殿图所作《番行杂吟四十首》之一有关于板屋的描述:“番人也自好楼居,喇噶层层板屋疏。半跨山腰半溪涧,上宁妇子下储胥。”可见板为当地民居建房所必需,且木材用量不小。另外,烧炭也是当地群众重要的谋生手段,群众在山林置窑烧制,然后行销临洮、陇西等地,直至民国时期烧炭外运还很普遍。
香柏除了解枋、造香之外,其枝叶作为青木香,是重要的宗教祭祀用品,是洮岷番僧与番族应贡方物之一,《明会典》有明确记载。《岷州志・番贡》记载明代应贡方物一十有五:马、铜佛、画佛、舍利子、酥油、足力麻、青盐、铁刀麻、氆氇、左髻、青木香、毛缨、明盔、明甲、腰刀。到了清代,“洮岷番人三百八十余族,今皆不与朝贡之列”,“洮岷一带参与朝贡的只剩后番僧纲司所管招中寺院,进贡方物也大为简省,止有马和青木香二种”,足见青木香在当地出产中的重要地位。而今岷境内称为“黄香沟”的地方有好几处,却全然不见香柏踪影。
伐木获利丰厚催生了豪商对山林的买占独享行为,但森林资源关系民生大事,为地方统治者所不许。“岷民生计维艰,倚西南林木以资生者十之三四。时有奸商贿番买占。公得民诉,即判定不得私相买卖,立石道署,以垂久远。民亦抄示文,镌碑于南川。至今农民入山采取木料,而富商无所容其觊觎,皆公之赐也。岁久无征,善政湮没不传者久矣。然即此二三事,亦足尸祝罔替矣。”此处所载乃雍正时洮岷陇右道道台赫赫事迹,“倚西南林木以资生者十之三四”,地方统治者不得不全力阻止独占行为,因此把抑制豪商侵占森林资源看成是“尸祝罔替”得民心的“善政”。时至今日,赫赫德政碑尚存,善政并没有湮没,但林木资源已很凋零了。
其实,明清时期岷州地区林木与人们的生活远比以上述及的关系密切,用息息相关形容实不为过。当归历来是岷县大宗药材,一直以来当归粗加工离不开柳条,“……经七八次,及冬药成,掘出缚把,籍架薰以烟火,来春始干,乃可出售。”柳条扎把的方法沿袭直至上世纪末,是以大量的柳条为工艺支撑的。传统手工业大多以林木为加工原材料,农业器具更是离不开林木。“小竹,盖苦竹之流,家园间有大竹,山中惟此,缚为帚,编为席、为筐、药筐用,多转贩他境。”如今,岷县传统竹编技艺与柳编技艺已跻身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又如同样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低轱辘车制作技艺和传统高车加工技艺中车轮所用车辋、车毂、辐条的制作原材是出产于当地的杨套石。
三、结语
明清以来,岷州“无恒产者资林木以为生”,即使大量砍伐森林的现象从《岷州志》编纂之时算起,几百年来仍然得以维持,直至民国时期还如顾颉刚所述“林木茂密”、“木价低廉”,可见林木之广。上世纪后期林木砍伐日益严重,当地的自然灾害也愈演愈烈。历史是一面镜子,如今实施的退耕还林符合岷县的自然禀赋,明清时期岷州地区森林状况以及与群众的依存关系应该能给我们些许启示。
[注 释]
民国二年始有岷县这一建制,后来岷县辖属多有变化。文中所指岷县为现今岷县辖属范围,为了从历史文献记载、民间信俗等方面探索明清以来今岷县范围内森林植被变迁与林木经济状况,同时为了尊重历史事实和叙述方便,文中兼用岷州、岷县称谓,岷州当指文献记载中所指岷州地界,岷县仍为现今意义上的辖属范围。
《岷州续志采访录・水利》认为岷州“各乡溪涧u洄,并不作渠浇田”的原因是“盖岷崇山峻岭,燠少寒多,触石生云,霖是有,忧涝而不忧旱故也”。见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著《岷州志校注》,1988年,第432页。
《岷州志・艺文中・建修岷治记》,《岷州志校注》,第299页。
顾颉刚:《西北考察日记》,五月五日至十日。
《岷州志・木厂》,《岷州志校注》,第108页。
海生搜集整理:《传统花儿》,《叠藏河》(花儿专号),2004年第2期,第5页、第3页。
岷县文化局搜集整理:《散花儿》,《叠藏河》(花儿专号),2004年第2期,第40页。
李U:《甘肃岷县民间湫神崇拜》,《叠藏河》(民俗特刊),2005年第1期,第4页。
《岷州续志采访录・水利》记载:“洮水大于泾、渭,北通狄、河,亦无舟楫之利,惟木客联椽木编筏,自洮州运往狄道耳。”《岷州志校注》,第432页。
《岷州志・贸易》,《岷州志校注》,第190页。
《岷州志・番贡》,《岷州志校注》,第135页。
《岷州续志采访录・贡赋》,《岷州志校注》,第399页。
《岷州续志采访录・宦迹》,《岷州志校注》,第479页。
关键词:贝琼;题画诗;典故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1-0163-02
贝琼(1315―1379),字廷琚,一字廷珍,又名阙,字廷臣,别号清江,嘉兴崇德(今浙江桐乡)人,隐居殳山(在今海宁市海昌街道双山村)。贝琼与张美和、聂铉齐名,时称“成均三助”。有诗集十卷、文集三十卷传于世,四库馆臣将之收入《四库全书》,并撰有提要:“琼学诗于杨维桢,然其论文,称立言不在崭绝刻峭,而平衍为可观;不在荒唐险怪,而丰腴为可乐。盖虽出于维桢之门,而学其所长,不学其所短,宗旨颇不相袭。……然其诗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虽不能兼有诸人之胜,而驰骤于诸人之间,实固无所多让。其文亦冲融和雅,有一唱三叹之音。”
《四部丛刊》影印明洪武刊本《清江贝先生诗集》收录诗歌589首,五万余字。上海古籍出版社《全明诗》卷一零五辑贝琼诗14首,其中11首录自《清江贝先生文集》,一首据清康熙桐乡金檀文瑞楼燕翼堂刻本《清江贝先生诗集》卷六补,两首据李腾鹏辑万历刊《皇明诗统》卷四补。在这603首诗中,题画诗有六十余首,涉及艺术、历史、生活等多个方面。在诗歌史上,如此集中的题画诗创作是比较少见的。
讨论贝琼的题画诗之前,首先需要对题画诗这一概念进行界定。狭义上的题画诗仅指题写在画作上的诗歌,广义上的题画诗还包括题咏在画作之外的诗歌。贝琼的题画诗多是欣赏他人画作时所写,没有题写在画作之上,属于广义上的题画诗。题画诗把文学和美术结合起来,是中国艺术所独创的形式。绘画是视觉艺术,运用线条、造型、结构、明暗、空间、色彩等要素呈现出美感,具备高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视觉以外的其他感觉难以表达得淋漓尽致,诗歌正能弥补其不足。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云:“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姜绍周《无声诗史》序称:“雅颂乃无形之画,丹青为不语之诗。”道出了诗与画的密切关系。所谓“诗情画意”,好的题画诗兼得语言的艺术与视觉的艺术之长,与画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明代胡应麟《诗薮》外编卷六有言:“宋以前诗文书画,人各自名,即有兼长,不过一二。胜国则文士鲜不能诗,诗流靡不工书,且时旁及绘事,亦前代所无也。”[1]贝琼作为元末明初的文人,虽不知其善画与否,但留下了为数不少的题画诗。研究这些题画诗,不能无视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所题画家的身份。
一、所题画家
通过统计,除去不具名者画作,贝琼题咏过的画家有郭宗夏、诚道原、朱孟辩、王立本、赵仲穆、赵子昂、倪云林、王叔明、徐复初、胡虔、郭忠恕、徐以文、张继善、董源、周伯昂、刘商、王显宗、盛子昭、苏明远、马文壁、王白云、晓庵、徐雪州、虞鲁瞻、张叔厚、堵文明等人。可知所题不乏大家手笔,部分画作具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贝琼以开馆授徒为生,居无定所,显然无力收藏这么多名画。《题董源寒林重汀图》有序:
余客云间邵公筠谷所,暇日观画西清庵,而董源寒林重汀为第一。筠谷出入必置之左右,未尝舍去。累求余题,而未暇也。后十年,至中都,其子麟携以过成均,曰:“先人尝言:‘必得先生奇文章,与此图争苍古,可也。’敢重请焉。”于是赋诗一首,谨书于左。惜筠谷既没而不及见之,岂胜今昔之感哉!
从中我们可得到两条信息,第一,贝琼在友人或东家家中得以观摩名画;第二,贝琼在当时负有盛名,名画收藏者以求其题诗为幸事。
二、题咏内容
研究贝琼题画诗的第二个问题是题咏内容,可大致分为画境之内和画境之外。
(一)画境之内
画境之内的内容包括对画面的再现和对画风的评价,均是画作直接呈现给观者的。
1.再现画面。题画诗的写作由头是观摩了画作,诗歌自然不能脱离画作本身泛泛而谈。贝琼的题画诗随处可见其用诗歌对画面的再现。如下首七言古诗:
题火龙烹茶图并引
右火龙烹茶图,盖写古帝王事。而断缣落粉,半为好事者裂去。独有茶具及黄衣中使拱而立者二人,烹茶者一人。曲江钱惟善定为唐之玄宗,岂尝见其全欤?然所谓玄宗者,不知当励精图治与张说一二大臣共乐集仙时邪,抑其既耄而昵于妃子时也?特人物位置,要非院工所及。未暇考谱以实之,姑为赋诗一首,题其左云:
松声忽作秋涛雄,铜龙吐火鳞甲红。黄衣中使备玉食,泉出金沙甘露浓。春风一旗色尚活,建溪山人雨前掇。蓬莱殿里沃焦余,玉碗分沾侍臣渴。名花唤起海棠魂,细叶未数丁香根。宫中一日歌舞散,世上千秋图画存。开元盛事何人省?书生亦解夸双井。空山扫叶烧破铛,闭门读书秋夜永。
诗前引言中,贝琼对这幅火龙烹茶图进行了一番考证,引用了钱惟善的观点并对画作全貌存有疑问。诗中,贝琼将画作内容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来,仿佛置画卷于读者眼前。澎湃的松涛声化作“噼噼啪啪”松树枯枝燃烧的声音,铜质的龙形火炉里烈火熊熊,如鳞甲一般的松树皮烧得通红。着黄衣的宦官恭敬地奉上精美的食物,源自湖州长兴县金沙泉的烹茶水散发出甘露的浓香。而茶叶来自产茶名地福建建溪,由农人赶在春雨前采摘。蓬莱宫中,皇上将茶水分赐给口渴的侍臣。空气中弥漫着海棠花的香味,茶杯中残留着丁香嫩叶制作的茶叶。
贝琼对画面的再现井井有条,视点由火炉依次转至宦官、茶叶、茶具,富有层次感。除了忠实临摹出原画情景,贝琼的诗歌更巧妙地增添了声音元素,比画作更加细腻、逼真。
2.评价画风。画作的整体布局直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其细节处如线条、着墨体现出画家的功底及师承、流派。贝琼的题画诗不止描绘画面的故事或风景,还将他的艺术鉴赏力展露无遗。
《题虞鲁瞻山水》:“御史新来水石工,数峰依约米南宫。”开篇即点明画家身份为御史,赞美画作隐约有米南宫风采。米南宫即北宋画家米芾,曾官礼部员外郎,因称。在其著作《画史》中,米芾盛赞当时备受冷遇的董源山水画:“董源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在毕宏上,近世神品,格高无与比也。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岚色郁苍,枝干劲挺,咸有生意。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2]米芾在其绘画实践中也秉承着这种审美追求,不喜危峰高耸、层峦叠嶂的北方山水,钟爱江南水乡的烟云雾景、幽壑空蒙,完全摒弃日渐成熟的勾、皴技法的点染法,而别开生面地独创“落茄点”皴法。了解了这个背景,即使没有亲眼见到虞鲁瞻的这幅画,通过贝琼的诗歌也可知其风格。
(二)画境之外
题画诗中画境之外的内容是诗人赋予画作的,是诗人欣赏时的相关联想。
1.运用典故。贝琼题咏画作时巧妙借用典故,增大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丰富了画作的内涵。
李郭宗夏兄弟五人友爱尤笃,后值兵变,东西散处,宗夏思之,为作《五雁图》,赋诗一首:
五雁何翩翩,饮啄同清池。失路在中道,饥寒不相知。昔为八龙聚,今作四鸟离。惊飙广漠至,十月百草衰。天高羽翮短,苦受胡鹰欺。上林岂不广?念汝归何时。管蔡兴流言,坐使君臣疑。京城死大叔,寤生手刃之。淮南歌尺布,千岁有余悲。东阿苦不容,七步咏然箕。骨肉成虎狼,所争毫与厘。我观五雁图,为继诗。
诗中罗列了四组兄弟相争的典故,以反衬郭氏兄弟的情深。
周武王弟管叔鲜与蔡叔度并称管蔡。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管蔡流言于国,谓“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避居东都,后成王迎周公归。事见《书・金》、《史记・管蔡世家》。大叔即共叔段,郑庄公之弟,母亲武姜偏爱之,封地在京。寤生即郑庄公,他姑息养奸,有意纵容,使其骄夺王位,后乘机打败共叔段。事见《左传・隐公元年》。
淮南厉王刘长是汉高祖的小儿子、汉文帝同父异母的兄弟,因骄横无度,参与谋反,获罪被捕,在押往流放地蜀郡的途中绝食身亡。当时有民歌叹之:“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事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三国魏曹植曾封为东阿王,其兄为魏文帝曹丕。《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3]
《诗・小雅・常棣》:“凡今之人,莫如兄弟。”郑玄笺:“人之恩亲,无如兄弟之最厚。”可是俗世中的权力、利益常常蒙蔽人们的双眼,化为虎狼,与至亲骨肉相争,两败俱伤。贝琼观郭宗夏五雁图,感其兄弟离散相思之苦,但他没有正面赞扬,反而运用兄弟反目的典故进行对比,大大充实了原画作。
2.延伸画面。欣赏画作时,人们常常不自觉地身临其境,这也正是绘画的魅力之一。贝琼的题画诗中就保留了自己对画作的独特理解与想象,打下了不属于画家而只属于诗人的印记。
《题朱孟辩层峦图》:“遥思两山下,流泉细通圃。茅屋今何如?人去苔生户。”看到眼前画中的层峦叠嶂,贝琼不禁想起了殳山和史山,那个他曾经讲学、游玩、起居的地方。如今身在异乡,失去了以往的自由自在,山下的茅屋成为他午夜梦回时追求的终点。但物是人非,想来茅屋也因久乏人迹而苍苔横生。思绪到了这一层,悲怆之情不断加深。而这都是诗人观画的独特感受,非贝琼不能得此也。
《题虞鲁瞻山水》:“试添茅屋秋林下,着我江南鹤发翁。”诗中所做的联想与上诗类似,但少凄然惨淡之态,多了几分天真烂漫之趣。仿佛是个调皮的顽童,自作主张在画中涂鸦几笔,加绘一座茅屋,权当老头子的归栖之所。
《题双陆士女》:“手转枭卢为破颜,玉人何意整云鬟。也应暗卜关山客,归马须看一掷间。”双陆是古代的一种博戏,明谢肇《五杂俎・人部二》:“双陆,一名握槊,……曰双陆者,子随骰行,若得双六,则无不胜也。又名‘长行’,又名‘波罗塞戏’。其法以先归宫为胜,亦有任人打子,布满他宫,使之无所归者,谓之‘无梁’,不成则反负矣。其胜负全在骰子,而行止之间,贵善用之。”[4]枭卢是博戏樗蒲的两种胜彩名。幺为枭,最胜;六为卢,次之。画作中,士女为转得胜彩而喜笑颜开,高耸的环形发髻凌乱了也无意整理。如此一描述,无非是一幅反映贵族妇女娱乐生活的画卷。但贝琼独辟蹊径,推测士女心中暗暗卜算着远在关外的亲人,希望掷出胜彩即预示着亲人踏上归途。如此一解读,画作平添了闺怨因素,厚重了些许。
贝琼所题咏的画作绝大部分今已不得见,但这并不影响诗歌的接受和流传。相反,题画诗中保留了大量的画作信息,也包含着贝琼的个人观感体验。通过对贝琼题画诗的研究,我们也能管中窥豹,大致得见贝琼的诗歌创作情况。
参考文献:
[1]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242.
[2]米芾.画史[G]//丛书集成初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15.
说到黄山,五绝可是要知道的,它们分别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雪景。赞美黄山的诗句也不少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红艳春花簇簇开,黄山美景盼人来……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游黄山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游黄山心得1今年寒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了号称“震荡国中第一奇山”的黄山。在短短的几天行程里,黄山缥缈变幻的云海,苍劲古朴的奇松,还有那惹人喜爱的珍禽异兽,深深的吸引了我,使得,黄山归来多日,我的心依旧徜徉在黄山的美景之中不能自拔。
奇松怪石山道
在登山的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许许多多的“黄山松”,它们苍劲古朴,形态各异;有的斜长在陡峭的山坡上,有的直直地矗立在岩石的缝隙之中;那些石头历经千万年云海的浸润,承受了千万年风霜的侵袭,造就它们奇特的身姿,细细的看,你会觉得,它们形态各异,如猴子,如乌龟,如雄鸡,我贪婪地欣赏着这些奇峰怪石,不得不从内心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这嶙峋的怪石之间,一条条小道或沿山势而上,或穿石缝而过,或在山间左盘右旋,如一根随风飘动的绸带一样连接着这个山头和那个山头。山路陡峭十分难走,鼓足勇气登上一个山头,放眼远眺,群山就掩映在了忽浓忽淡的薄云中,和着山间“呼呼”的风,似乎也在随浪伏动一般。
云海溪流雪花
清晨时分,我们乘坐缆车上山,缆车的空间很大,大约可以容纳15人左右。我们随着人群进了车厢,缆车就稳稳地启动了,一瞬间,自己置身于黄山的奇妙之中,让人感到自己仿佛穿梭在云深雾绕的仙境一般。
这时,一轮红日已经喷薄而出,怯怯地向下望去,成片成片的雪还没有完全化去,映照着透过山峰而来的缕缕阳光,这些雪花似乎瞬间变成了一条条溪流,顺着山谷向下流淌。虽然置身于缆车之中,但是我似乎依然听得到小溪流向春天的“潺潺”的流水声。
游黄山心得2黄山的美,体现在它的奇峰。这里峰峰称奇,可谓是各有千秋。其中最有名的四大峰是:光明顶、天都峰、始信峰和最高的莲花峰,大家只要登上其中一个,就算是来有所值了。
黄山的美,更体现在“四绝”。
“四绝”的第一绝非奇松莫属。黄山上松树随处可见,它们长在半山腰,长在岩壁上,长在石缝里,长在悬崖边,生命力无比顽强。黄山松的造型非常奇特,叶子绿油油的,枝干弯弯曲曲的,有的像展翅欲飞的凤凰,有的像腾空而起的老虎,还有的像首尾盘卧的巨龙,好像一支支神奇的画笔,为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黄山奇松的代表有:迎客松、黑虎松、卧龙松、龙爪松……怪石是黄山的又一“绝”。黄山处处能看见奇形怪状的石头,这些石头的模样可谓天差地别,有的像仙女,有的像巨人,有的像飞禽,有的像走兽。形状栩栩如生,仿佛会飞,会跑,会唱,会跳,十分有趣。其中比较有名气的包括:“飞来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再说云海。虽然在别处也能看见云海,但都没有黄山的云海那样壮观和变幻莫测,从高处望去,云雾围绕着青山,像波涛滚滚的大海,一座座青山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大海里的小岛,时隐时现。因此,黄山又名“黄海”。
最后,再介绍一下温泉。温泉,古时叫“汤泉”,这里温泉充足,水温常年在42度左右,水质很好,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泡半个小时,所有皮肤表面的有害细菌都会被杀死。
朋友们,黄山是无比美丽的,凡是到过这儿的人都会被吸引住。希望大家不要破坏这儿的一草一木。祝愿大家这次玩得开心、玩得尽兴。
游黄山心得3黄山拥有众多的野生动物资源,飞禽走兽种类繁多。其中,当数黄山短尾猴特别多,那猴子一点也不怕生,在岩石间从容地爬上爬下,十分灵巧,它们红红的屁股在白雪皑皑的岩石上显得特别显眼。
唧唧喳喳的鸟儿也赶趟儿一般地凑着热闹,那些鸟儿种类各异,白的,红的,黑的都有,而它们的叫声也是各不相同,有的婉转动听,有的短促浑厚,有的似一支小曲在幽静的'山间飘过,有的如流星一般划过,短促却很给力。穿行在着层层叠叠的山峰之间,聆听着这一首首自然的交响曲,对于什么是“鸟鸣山愈幽”的境界应该有了更加深的感触。
梅花鹿一直是吉祥安宁的象征。无意间在一片林子边,我惊喜地看到了一只梅花鹿。此时的它,正注视着我们一群人,眼神中透露出的是一种机灵与警惕,在冬天懒散的阳光下,它绣花的衣裳闪烁着绸缎般的光泽。真当我想进一步和它亲近时,那个漂亮的精灵,却迈开四蹄,远远地跑开了,如一道绚丽的云朵,霎那间就消失在了远处的林子里。
黄山归来许久,我还在细细体味着,从来没有一座山让我感到如此回味无穷的。“五岳过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早有耳闻,总以为言之过甚,没想到那是真的。
唉,我的笔触实在是太稚嫩了,真的无法写出黄山的美妙神奇
游黄山心得4黄山以雄奇壮丽驰名世界,多少人想去登临游览啊!没想到,我居然有机会跟妈妈一起去游览,多少令人高兴啊!
一进黄山,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飞流直泻的瀑布。它像一条银色绸带,从云天里抖落下来,夹带着哗哗的水声,急流奔腾,气势雄伟,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顺着山沟蜿蜒而流,成了温顺柔和的泉水。那泉水真清,水底沙石清晰可见,我忍不住把脚伸了进去。啊,冰凉冰凉的真比吃冰棍还痛快!
我爬过上海长风的铁臂山,可没见过黄山这样陡峭的峰峦!黄山真高啊,一座座山峰直插云端,不见绝顶;黄山真奇啊,有的像仙人背篓,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武松打虎……奇峰罗列,形态万千;黄山真险啊,上“天都峰”的山路几乎是直上直下,只有拉着铁索,才能爬上去,不禁叫人胆战心惊。
黄山的云海又是一番景致。近看,它像层层浓雾,把那些奇峰遮着无影无踪。大风吹过,雾气飘散,种种奇妙景象又忽然展现眼前,使人感到如入仙境;远看,朵朵白云像一对对白色的蝴蝶,围绕山峦,翩翩起舞;又像波涛滚滚的大海,一座座高山仿佛是大海的小岛。
啊,美丽奇妙、雄伟壮观的黄山,我爱你!我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永远忘不了你!
游黄山心得5暑假的一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被人们称作”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旅游。我终于也有了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秀丽的景色。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有山峰72座,黄山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明代大旅家徐霞客游览了黄山之后对黄山推崇备至,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的意思是游览五岳归来,其它的山不用再看。而游了黄山,就连五岳也可以不看了。黄山的确不同寻常,它兼有泰山的雄,华山的峻峭,庐山的飞瀑,衡山的烟云,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最高的峰是莲花峰。海拔1800多米,那耸立天外的峰顶,云雾缭绕,神秘莫测,使人感到它攀登之难难于上青天。特别是山上那些奇形怪状的岩石,似乎正在下坠,令人心惊胆颤。
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就说“仙女弹琴”吧,那美丽的仙女着琴,悠扬的琴声在山间久久回荡,好像在让人们评赞她的琴声。瞧,那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可爱的小狗,抬头望着月亮,好像是要到月亮上去看看吧,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狮子抢球”、“猴子观海”、“ 龟鱼对望”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一、走进自然环境描写,欣赏美
进行自然环境描写的审美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入景”。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景,入景始与亲。”。 “入景”是欣赏自然环境描写的第一步,只有走进自然环境描写,才能感受到课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才能受到自然环境描写的熏陶。如我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为了让地处西北的学生准确理解老舍先生笔下那山、那水、那雪的独特魅力,先让学生走进文中所写之景,在熟悉课文所写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文中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美景。由于课文中自然环境描写具有间接性、模糊性的特点,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透过字里行间读懂它的美,,再加上有的学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差,有的学生在以往的现实生活体验中没有这样的经历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给予恰当的引导启发,运用具体的入景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课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美。下面我就简要的介绍三种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入景法。
(一)诵读法
俗语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音乐美,写景状物也出神入化,教师应指导学生加强朗读。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渲染气氛,激感,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
(二)直观法
利用图片、科教片、风光片等直观教学材料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情认识,增强学生欣赏自然环境描写的能力。给学生以直观感受,这样画面与语言文字相结合,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描绘法
学生不可能直观地看到教材中涉及的所有的自然环境描写,因此,教学时就得靠我们教师利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去描绘课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让其景再现学生的眼前。如鲁迅的《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阴沉的冷色调根本无法直观表现,再加上学生也缺少这种人生体验,仅靠解读,很难理解到位,这就要靠我们教师利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去描绘课文所写景物的内涵,让其景再现学生的眼前,理解此景所表达的作者阴沉的心境、悲凉的情绪。准确解读蕴含其中的独特美质。
二、跳出自然环境描写,感悟美
除了把学生带进教材的美景中去,让此情此景变为学生的我情我景,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环境描写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跳出教材中所描绘的自然环境描写,领会作者描绘自然环境描写的目的和课文的内涵,培养自己描绘自然环境描写的能力。如果说只有引导学生“入景”,才能让学生领略课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那么,也只有引导学生跳出教材――“出景 ”,才能让学生高屋建瓴地理解自然环境描写的本质。
根据自然环境描写的特性,作者不是为写景而写景,总是把自然环境描写与人类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带上人的主观色彩,作者写景的真正目的是写人,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写作目的。那么,我们在教学课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时,如何引导学生跳出自然景物,去发掘作者描绘自然的深层内涵呢?
(一)由景理情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况周颐也说:“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人们常说:“借景抒情。”可见景与情二者之间息息相关 ,密不可分。作家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常把“景”作为动情点。许多时候,作家是触景生情,通过对景物细腻、传神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这时候,“景”被作者赋予了鲜明的感彩,呈现出与作者思想感情协调的特征。阅读时,只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找到情与景的对接点,体悟“景”中蕴藏的作者的心境、情绪,就可以把握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由景品人
课文中的景物和人物密切相关,因为人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周围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如北方人的粗犷、豪爽,南方人的细腻、敏捷,都与各自生活的自然环境有关。作为反映生活的作家,写景常常是为了写人,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性格。如周庆元所说“自然自然环境描写常常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作用。”如《行道树》、《爱莲说》都是通过赞美自然物来赞美人的精神品格。因此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美景时,不能离开课文中的人或作者,要由景想人。
(三)由景悟义
“义”是指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文章的“义”常常体现在作者的描绘的生动的画面之中。如《孤独之旅》中用大量文字来描绘无边的芦苇荡、变化无常的天气、不断成长的鸭群,这一“被抛”的少年所经历的无助、怀念、狐独、寂寞、绝望、成长,通过特定的自然环境描写中一夜之间发生了神奇的转变,变的明亮又坚强,主人公长大了,成长的主旨也就明了了。
三、表达自然环境描写,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