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级电工的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及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对《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实行模块式教学,并探讨了采用该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高职;电工技术基础;模块式教学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是理工类高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如何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特色,是当前高职教师不断探究的问题。下面笔者谈谈对高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式教学的一些探讨。
模块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模块式教学模式是指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明确劳动力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以及劳动力需求的种类和数量,然后依据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明确综合职业能力,确定对应的专业操作技能;根据岗位职业操作技能的需要,进行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块;再根据各教学模块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教学。课程模块式教学是将课程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然后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对本门课程教学要求选择所必需的教学模块。模块式教学的特点是有利于教学计划的调整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
确立课程教学模块的依据是课程教学目标,那么高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对其他理工科学生来说是一门文化素质课,对电子电器类及相关类专业学生来说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为:(1)掌握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了解或熟悉电路的连接方式,为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2)认识了解常用低压电器及测量仪表并掌握其使用方法,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为今后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3)掌握电路、仪表等基本操作技能,为专业技能培养训练打下基础;(4)了解或掌握变压器、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以上目标必须实现,并以高要求(对知识与技能都要求“掌握”)为准;作为一门文化素质课,以上几项目标根据不同的专业可以取舍,但前三项基本目标都应实现。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块划分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教育要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在课程教学中必须把握好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注重技能培养的教学原则。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及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笔者把《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划分为以下三个大模块,每个模块下又有相应的子模块,见下图。这种模块式的课程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各个模块既有一定的关联又相互独立,可根据专业技能教学要求进行取舍,也可对相应模块内容进行更新例如,作为电工电器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三大模块都应学到,但其中子模块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专业所对应的岗位要求进行取舍,像“电路暂态分析”子模块对电器类专业学生可省略;作为其他理工科专业的一门文化素质课进行学习时,完全可根据专业技能培养的需要对子模块进行取舍,像模具专业的学生,“基本电路模块”中除“电路暂态分析”不学外,其他子模块不能舍,“常规应用模块”和“电器设备”模块中的“电动机控制电路”子模块可省略;且“变压器”和“电动机”模块也主要是注重“认识其性能及应用、操作”的学练。又如,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电工测量仪表或新型电动机不断涌现,高职教育必须紧跟技术革新的步伐,否则我们培养的人才就不能适应社会高技能应用的需要。因此,只须对相应子模块进行修改或更新即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把握,也可减少教材重编的工作量。
在各个模块教学中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有机融合,根据模块的特点可分别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不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对“三相电路”子模块的学习可采取项目教学,通过学生对三相日光灯电路的设计与安装来掌握三相电路的相关知识;“变压器”和“安全用电常识”完全可采用案例教学;“电路基本定理”与“电工测量”模块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给定学生可供选择的材料或仪器,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探索电路基本规律。在这一任务的驱动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熟练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又掌握了必需的知识点,还锻炼了分析探索等综合能力,然后再辅之必要的习题训练,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定律(理),也可以紧扣高职教育的特色——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在所建立的教学模块中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各知识点的系统性、连贯性及递进性例如,“基本物理量”模块中包含了电路基本物理量、电路模型及正弦量的相关知识点,并以电工基本操作技术、各类导线材料的认识与选择等操作训练为主线讲解;“基本电路元件”模块中包含了各电路元件的直流、交流特牲,以低压电器的认识与选择及元件参数与性能测定等实践为主线导入讲解。还有在“变压器”模块中自然融入磁路相关知识,对“磁路”知识点不再单设模块。这样合理地整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又有助于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式教学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课程模块式教学有其自身的优点,也适合高职教育的特色要求,但在使用过程中有几个关键问题必须把握好。
树立全新的高职教育理念是进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式教学的基础在课程模块式教学中,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一些理念,如先理论后实践,知识必须讲究系统性、连贯性等等。课程模块式教学是根据专业能力培养需求及课程教学目标来构建或选取的,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时,完全可以先实践,后根据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补充所需的理论知识;前后模块间也可能在知识点上不连贯,甚至跳跃性比较大,因为我们是根据学习者的需要来选取教学模块的。不冲破传统的观念,就不能在真正意义上执行课程模块式教学。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采用模块式教学,必须对学习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既然是模块式教学,就不能沿用传统的期中、期末两次卷面考试来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应该把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模块式教学考核模式中。平时出勤、参与本门课程的各种学习态度等是素质考核范畴,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15%;各个模块的技能考核分平时和模块学习完成后考核两项成绩,各个模块学习完成后的考核方式可以灵活多变,根据模块特点来定,可以是一次设计性实验或小制作项目,也可以是现场操作或口试等,技能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5%~60%;知识点考核可以只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一次,题型以知识的应用为主,可以开卷也可以闭卷,但必须是学生独立完成,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
执行课程模块式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教师在课程模块式教学体系中,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采取的教学方式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但对教师的要求比传统教学要高,要求教师不但课程理论知识精湛,而且专业操作技能强、知识面广,有较强的现场(实践操作或工学结合现场)指导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有课程教学的本领,还必须了解所教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岗位。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全新的教学理念和认真严谨的工作精神也至关重要。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主宰课程模块式教学,才能让课程模块式教学取得实效。
配套的实验实训场所是《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式教学推广的一个必要条件课程模块式教学注重的是学生技能培训,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行为先导的教学方式,要求配备设备齐全、工位数量合适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实训室(教室)来满足教学的需要。当然,这也是制约大多数高职学院的教学改革实质性全面展开的主要因素。
实践证明,课程模块式教学针对性强,符合高职课程教学的特色要求,切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是值得在《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推广和应用的。
参考文献
[1]赵有生.高职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4):95-96.
[2]徐大诚,石明慧.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模块式结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2,(22):36-38.
[3]刘会庭.职业教育模块式课程研究与实践[J].教书育人,2006,(3):74-75.
[4]曾强.电工电子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6,(3):98.
[5]邓朝霞.电子技术专业基础课程整合优化探讨[J].职教论坛,2006,(3):30-33.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都认识到了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已具有局限性,使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影响。如何进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科技研究与发展的趋势。我国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如果进行科学的开发与应用,可以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我国已经开展了风电的建设工作,随着世界风能市场开发速度的加快,我国风力发电总量也得到了明显的进步。我国应用风电机组进行风能发电已经涉及到二十多个省、市及自治区,2009年,全国风电并网的运行已达到1767万KW的容量,排名列世界第三名。风能是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很多优势,充分的开发与利用风能,已成为现代新能源开发的重点目标。
一、风力发电机的基础设计
风力发电机组基础一般设置在岩石类的地基处,适合设置在混凝土的垫层之上,通过滑动层进行控制。而在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的设计中,很多时候会忽视大体积混凝土和地基的关系,地基对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约束力,如果忽略地基的约束作用,会产生很多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初步的硬化期,会随水化热的变化,浇筑体产生膨胀,而在大体积混凝土发展的后期又会随浇筑体的温度降低,使大体积混凝土体积变小[1]。浇筑体和地基之间,受不同膨胀力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温度应力,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发生裂缝。可见,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计算好岩石地基的约束力,适当的解决办法是,混凝土垫层之上要设计滑动层,而滑动层的构造要按照一毡二油或者一毡一油的布置,一毡一油一般在夏季使用效果较好,只有通过这样的设计,才能使地基岩层有效减少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约束力。风图1
图1:风力发电机的基础示意图
二、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1、大体积混凝土的运输
风力发电机基础大多设置于海边或者丘陵的地区,都远离内陆和中心城镇。现在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多为商品混凝土,在实际施工中,商品混凝土的运输距离过长,为了有效防止,由于商用混凝土不能及时供应而产生的问题,例如: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冷缝。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运输就要进行严格的要求。要求大体积混凝土一定要有足够的供应力,能够满足施工过程中的需要,并且,一定要保证连续施工需要,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运输时间不能少于单位时间限定的1.2倍[2]。
施工部门与监理部门也要控制好运输过程发生的混凝土塌浇与损失,对入模塌落的程度与温度等技术问题都要有严格的要求和检查。运输前,为了有效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问题,一定要在装料以前,在搅拌运输车内将罐内积水排净,而且,在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将混凝土拌合物内添加水。运输中,一旦发生离析,可以使用外加剂调整,而且搅拌运输车一定要保持快速的搅拌,且搅拌时间不能低于120s。
2、混凝土的浇筑
风力发电机组基础不能只依靠后期的保温措施,这是不能实现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控制。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控制内外温差,例如: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这是一种可行的温度控制方法。可以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使用掺合料,使水泥在单方面的用量减少,应用冰心进行混凝土的配制,一般混凝土厂都备有深水井,所以,可以使用凉井水进行混凝土的配置,而对于粗细的骨料要使用遮阳棚,做好防晒工作,搅拌站的后台要使用冷却的拌合水对罐车的车身进行混凝土入模前的喷洒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厚度要按照振捣器作用和混凝土和易性进行确定,使整体的浇筑时控制在300~500mm[3]。
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整体、分层、连续的浇筑时,要注意间歇的时间,在混凝土初凝以前,完成混凝土次层的浇筑。层与层之间间歇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层与层之间发生冷缝。
混凝土可以使用二次振捣的工艺,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提高混凝土强度,节约水泥用量,使混凝土保证密实度的前提下,还能有效提高防渗性能。
3、风机基础的混凝土施工
风机基础是高耸结构物支撑的基础,一般风机塔筒要高80M,风机塔顶部会安装机舱与轮毂、叶片,所以风机的基础一定要具备很高的承载力和抗变形的能力、抗颠覆的能力。可以说,风机基础的质量是实现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保证正常供电的基础[4]。
风机基础施工的顺序为:施工准前、测量后放线、清理地表、开挖基坑、预埋件、混凝土施工、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基坑回填等。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风机基础与地基间完整和稳固。只有保证了风机基础的强度,才能实现风机设计的承载力[5]。工程组织结构图见图2、图3
图2:风机机组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结构图
图3: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机械配备
为了防止砼的保护层出现裂缝,可以在顶部铺设Φ10@200 钢筋网,在周围进行基础钢筋500mm的保护,将测温管和排水管做好固定的处理,防止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发生变形。
三、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
1、控制混凝土原材料
应用水化热低矿渣水泥,可以添加掺合物,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选择一些粒径大的粗细骨料,少量用水,使水泥与水用量减少,通过水泥水化热,使混凝土温升降低。
2、应用二次振捣
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大,所以要控制混凝土的表面水分流失,一定要对混凝土表面处理好收水的裂缝,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开始二次振捣,振动棒抽出无振动眼,使混凝实现自然的闭合[6]。
3、测温工作
大体积混凝体的测温工作十分重要,一定要时刻了解近期气象的变化情况,在风机基础内埋设好测温管,专人负责混凝土测温的工作,通过建筑电子测温的仪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测量。
4、基础环的水平度
做好基础环水平度的安装与检测工作,使用两台水准仪同时开始检测,可以防止仪器误差造成的基础水平度误差。一般混凝土浇筑在基础环下部500mm,可以进行第二次基础环水平度的检测,合格后可以继续施工。当基础浇筑完成后,基础环水平度要求在六点以上的检测水平差值≤2.5 mm为合格。风机基础施工一定要控制好基础环水平度,基础环水平度是基础施工重点内容,会影响到风机塔筒安装的质量。
结束语:
风机机组作为系统工程,对风机基础施工及塔筒制造、控制系统各环节都要做好质量的把握,这些环节中,风机基础质量是最重要的部分,有效控制风机基础的大体积混凝土发生质量问题,才能控制风机基础的质量。虽然影响风机基础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只有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提高施工单位质量意识,才能将风机机组基础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风机基础真正平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桂林.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J].工程质量,2005(1).
[2]江正荣.建筑施工工程师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宫靖远.风电场工程技术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李雄.桩筏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07,8.
关键词:课前5分钟; 归纳总结; 演讲; 实施过程; 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120-002
当前,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提倡多样化的学习形式。朱永新在“新教育实验”中提出让每一个学生都讲起来,他认为:“话语能力是一个人终生最有效的重要本领。讲话是一个人展示才华的能力,而我们的学生常常是听读有余,而说写不足。”魏书生所提学生“十二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中,就有演讲的习惯。《电工基础》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电工学科的概念多,原理抽象,难懂难学。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自己归纳总结知识点,不让学生去归纳总结,那么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就会理解肤浅。通过课前5分钟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课前5分钟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活动的背景和要求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论述了归纳推理的特点。17世纪英国逻辑学家培根在总结近代实验科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简单枚举法相区别的“三表法”,着重强调科学的归纳方法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19世纪英国逻辑学家穆勒继承培根的传统,对归纳法作了第一次拓展,提出了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归纳方法。
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是电工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点的重要措施。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是把零乱的知识组成框架的过程,怎样让知识点由零乱到有序,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组织能力。而传统的归纳总结是教师串讲知识,重复之前的上课过程,学生处于一个被动、消极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另外,在课前5分钟的这段时间内,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部分学生的心思不在课堂上,如果这时进行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不会很好。因此可以在这5分钟的时间内,开展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活动,一方面可以迅速吸引学生,集中其注意力,进入上课状态;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行知识点归纳总结,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点,提高学习成绩。课前5分钟的学生演讲活动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互动性,通过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对分散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小结,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所学知识重新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亲自完成知识点归纳总结。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思考对学生来说意义很重要。在思考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课前5分钟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就是一种把知识点归纳总结与演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知识点归纳总结中,要体现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要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要体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二、课前5分钟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活动的意义
知识点归纳总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掌握内在联系,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
1.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能帮助学生理顺知识,形成知识结构体系
在《电工基础》课堂教学中,每个章节都有各自的重点和难点。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在上课的过程中,介绍大量的教学内容。一节课下来,学生大脑里涌进了大量的零碎信息,这些知识往往是不稳定的,不牢固的,特别是新旧知识之间容易混淆,产生理不顺的现象。因此,教师一定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把知识点进行简单的梳理,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就是一种高效率的方法,通过知识点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引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知识的精华所在。
2.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可以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提升学习能力
归纳总结的任务是以揭示相关概念、规律、方法的内在联系为目标,运用尽可能简明、醒目、形象的形式,以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把相关知识加工重组、形成体系,使之由“繁而杂”变成“少而精”,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框架。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要做到重点突出,要能反映相关概念规律间的联系与区别,展现知识网络,并力求简明扼要,一目了然。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点,提升学习能力。
3.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可以集中学生课前5分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上课前5分钟的时间内,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甚至有的学生还没有进入到上课状态,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通过演讲活动营造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演讲活动巩固知识点,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
三、课前5分钟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活动的实施过程
1.学生常用归纳总结方法和演讲技巧的介绍
现在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对所学知识点不会归纳总结,现在就开展课前5分钟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活动,效果肯定不会很好。为了提高活动的质量,在活动开展的初期,介绍常用的归纳总结方法,如:摘要式、提纲式、表解式、图解式、综合式等,介绍每一种归纳方法的特点,适合于归纳哪些知识点。在知识点归纳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从简单的开始,逐步提高水平。在归纳时,还要注意到前后章节之间的联系,理清这些章节内容的前后演变过程,用一根主线将各个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
学生在课余时间内,进行知识点归纳总结,然后在课前5分钟内,进行演讲展示。为了提高演讲活动的效果,在活动的初期开展有关演讲技巧方面的培训,如:演讲时的姿势、演讲时的视线、演讲时的脸部表情、演讲的声音和腔调、说话的速度等。在演讲时,要求学生:发音正确、清晰、优美;词句流利、准确、易懂;语调贴切、自然、动情等。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基本演讲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课余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由于课前只有5分钟时间,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只能进行演讲展示活动,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过程只能安排在课余时间内完成。学生归纳总结的内容可以是知识点的归纳,也可以是题型的归纳、解题思路的归纳。每种归纳,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
新授课的归纳。现在对口单招班学生能力与素质欠佳,《电工基础》学科原理、概念又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电工这门课时感觉很难,对所学的知识似懂非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点,在每个章节教学结束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学生在归纳总结中,对所学的知识点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新授课知识点归纳总结方法可以采用常用的归纳法。
单元复习或总复习时的归纳。复习其实就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的过程,目的在于“把书变薄”。归纳不是进行知识的简单堆积,而是为了找出知识的本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在复习时,归纳方法可采用:分类归纳法、按序归纳法、表格归纳法、列知识树法、题型归纳法等。
题型归纳。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做大量的练习,就会掌握很多题型,所以有许多学生在学电工时感觉很累。题海无边,即使夜以继日地做,也是做不完的。问题的关键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要达到每做一题都要有收获,就必须对题型进行分析和归纳,重点是认识题型的解法。让学生在归纳中,做到“知一题,会一类”。
解题思路归纳。解题能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思维方法。有的同学解题能力不强,老是怀疑自己的能力,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习题解法和思路的归纳,可以了解其中的思维方式,为自己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提供借鉴。
3.课前5分钟让学生进行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
在课余时间内,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在课前5分钟内,进行演讲展示。演讲展示的内容有:介绍归纳的是哪个知识点,其中的重点、难点是什么;采用什么归纳方法;归纳总结的过程是怎么进行的;归纳总结中遇到什么问题;归纳总结得出的结论等。
一开始学生由于羞怯,想上台又没人肯登台,这就需要老师加强引导,先做好几个有演讲基础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来带动,学生们看这些同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的那么精彩也都跃跃欲试,一展身手。当然,学生也会出现阶段性的懈怠,所以典型要均匀分布,让每一阶段都出现小。
在演讲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要突出重点,反映相关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展现知识网络结构,并且做到简明扼要。在演讲结束后,台下同学发表不同的看法,进行补充和纠正,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通过5分钟学生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使知识由点成线,再到面,最终形成网络,完善知识结构体系,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前5分钟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活动的反思
1.学生在学习、复习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知识点的记忆,忽视归纳知识点间的纵横联系;片面追求解题数量,忽视解题质量;过于关注解题结果,忽视解题过程;片面注重解题步骤,忽视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总结。要真正做好知识的学习与记忆,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必须要在“归纳总结”这一环节上多下工夫,加强指导。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归纳总结方法,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提升学习能力。
2.课前5分钟学生演讲活动要求每个同学积极参与,不能只局限于几个同学表演,让其他同学始终都当观众。在演讲时,安排主持人,组织好课堂,营造良好的演讲氛围。但由于只有5分钟的时间,所以在演讲活动的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把握好时间,不能耽误后面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课余时间知识点归纳总结中,老师一定要认真组织,积极指导,这样才能使演讲活动顺利地开展,否则,既浪费了时间,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课前5分钟学生演讲活动的初期,学生积极性较高,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开始松懈,甚至有部分同学觉得是一种负担,占据了他们的课余时间。这时教师一方面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开展演讲竞赛等活动,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学期我校都会组织演讲比赛,采用课前5分钟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教学班级的学生,演讲水平明显好于其他班级,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大大提高。
4.对课前5分钟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在评价中要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的评价。在评价中,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使每个学生最大可能地发展与提高,促进其不断进步。
在演讲结束后,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评价。随机抽同学进行点评,并对演讲者的演讲过程和归纳总结得出的结论做出评价,这样可以让他们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为保证演讲的效果,稿件进行存档,每月进行阶段性的全班讨论,好的稿件推荐到校报上,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5.课前5分钟的学生演讲,老师不是活动的主角,而是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真正的主角应该是学生。知识点归纳总结方式的选择、演讲材料的准备等,都让学生亲自完成。老师在演讲活动中,不能全管但也不能不管,这时可以适当点拨,解释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疑惑,让活动顺利有序开展下去。
在《电工基础》课堂教学中,采用课前五分钟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通过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可以让学生巩固知识点;通过演讲这种方式进行展示,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笔者经过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一新的教学方式的出现也希望得到老师与专家们的关注与支持。
参考文献:
[1]周邵编.电工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关键词:理实一体 教学模式 中职电工 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081
1 电工基础教学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对于中职学校电气专业来讲,电工基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其理论性非常强,所涉及到的内容也较为抽象。此门课程的教师往往都比较苦恼,课程枯燥,又难于理解,学生的普遍成绩较差,枯燥的学习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以解决这些困扰。
电工基础教学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而且减少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提高,教师通过实际的操作,更加直观,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极大提高,再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巩固了理论知识,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的应用。
此教学模式的实施,推进了学校中的课本改革,满足了教改的需求。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传统的教材是无法满足课程的要求,这就需要根据此教学模式对教材进行改革,提高教材的实用效果。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求,将教学目标进行划分与明确,让教学有根有据的进行,提高教学效果。
2 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措施
2.1 制定可行性强的教学计划
良好的教学模式要有良好的教学计划做铺垫。首先,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注重技能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务部门在进行教学计划制定时,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让两者相辅相成进行。其次,理论课与实践课程的课时要进行灵活的应用,适当地减少理论课时数,以在实践中加深理论的认知。中职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一线人才,因此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如,在教学复杂直流电路时,这一章节涉及到两种复杂的定理,对于这一内容可以省略不讲,只做了解,对于有兴趣的同学,老师可以单独分析。这种复杂的定理对学生以后的工作没有帮助,可以用简单的交流电路或者是直流电路实验代替,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
2.2 加强硬件设施的创建
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教材内容在不断的变化,电工设备也在逐渐的更新,中职学校中的原有实验设备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这就需要学校对其进行改进,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地对实验设备进行更新。这样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在业余时间,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制作教学道具。
2.3 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途径
首先,对演示实验进行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电工基础教学中,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校中的实验设备有限,这便阻碍了实验的正常进行,此时便需要通过演示实验来替代真实的实验。传统模式下的演示实验较为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老师制作,学生观看。要想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做演示实验课程时,要把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让学生上台进行动手操作。然后,学生参与到实验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而且还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实际操作中引导学生,增强学生对学习信息的掌握,提高教学效果。
在进行演示实验课程时,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工具。此门课程中的概念较多,内容抽象,学生很难理解,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弥补演示实验中的不足。多媒体具有很强的声效与图片效果,使得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直观化,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如,对电容器的充电以及放电课程进行讲解时,因为此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很短,手动实验是根本无法收到教学效果,使用多媒体进行实验的模拟,以灯泡的亮、暗程度来表示充、放电过程,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实验的全过程,从而感受到充、放电效果。
其次,进行分组实验。此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验性,教材中的概念多数都是来源与实际,通过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结合,便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逐渐地渗入教学方式。对于新入学的学生来讲,对实验设备没有过多的接触,起初应该将学习起点降低,根据课程的计划要求,安排一些较为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对实验仪器的操作原理有进一步的认识,逐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对电工基础课程产生兴趣,能够自主进行学习。
重视实验后的总结工作。实验结束后,教师和学生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可以分小组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全班的讨论。教师最后对学生结论进行评价与纠正,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分析问题。
最后,加强课外实验的制作。课外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应该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小制作,可以自行完成,也可以分组进行,不断地扩展课外知识,巩固课内理论知识。在进行课外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己动手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在进行课外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该对自己所想的问题进行大胆的实践,通过制作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对于一些疑惑问题,教师应该全力配合,共同分析解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在不影响中职学校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教师要不断地深入到单位的相关岗位中,切实了解到实际操作技能,更好地为学生讲解课程,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蒋川.改革实验教学,规范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7,(4).
[2]刘海刚.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8,(4).
关键词:房屋;厨房;卫生间;防水;施工
Abstract: in this paper,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the kitchen and toilet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control points and the correlation, this article has 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first analysis of the waterproof, and is waterproof quality control principle,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the leakage.
Keywords: houses; Kitchen;Toilet;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S97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住宅使用功能中,卫生间及厨房防水工程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如果入户后总发生渗漏水问题,不但给日常生活带来麻烦,处理不好还严重影响邻里关系,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好卫生间及厨房防水工程的相关施工。
一、房屋建设中厨房、卫生间防水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房屋建设中与厨房、卫生间发展水平明显不适应的是目前厨房与卫生间的防水问题,厨房、卫生间的地面与外墙的渗漏、发潮、发霉成为目前房屋质量中的普遍问题,滨河成愈演愈烈之势,经常造成住户的困扰以及与相关单位或部门的纠纷,成为住户投诉开发商最多的问题之一,这说在开发思路、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
首先,厨房、卫生间防水污染是最大的。因为厨房、卫生间是生活排污和排便的场所,因此,对环境及个人的影响最大。而且影响周期较长。
其次,厨房、卫生间防水难度大。一方面,厨房和卫生间防水施工难,因为厨房、卫生间面积较小,而且平面和空间往往不规则,里面埋管也比较多,既要有水平面整体防水,又要有管导垂直面防水,所以防水施工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一旦出现渗漏,维修恢复难度也比较大,往往要掘开地面,更换管件,而且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和要求。
再次,房屋建设中厨房、卫生间防水影响最大。厨房、卫生间防水和屋面防水,外墙防水以及地下室防水是国内外防水的四个大方面,其中旧厨房和卫生间防水影响的方面最突出,如屋顶主要影响顶层住房,而厨房卫生间则可能影响居民住户,而且厨房、卫生间漏水会影响下层的住户关系及睦邻友好关系。
所以对厨房卫生间的防水必须在建设的时候,必须要引起开发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的重视,不能把厨房、卫生间视为一般的辅助面积建设,而要把它作为建造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二、厨房卫生间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原则
(一)设计是防水质量的前提
建筑防水工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物有效使用和安全,还要考虑改善和提高建筑防水功能,科学地制定先进技术与经济合理相结合的防水设计方案,采取可靠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才能保证建筑防水做到不渗不漏,并保证防水工程具有一定的使用年限。这就要求,防水设计时要叫确防水工程的基本条件和要求,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防水材料,遵循多道设防、刚柔结合的设计原则,运用“防排结合,以疏为辅”的方法,以规范为依据,结合实际,细化节点构造作法。选用新的施工工艺,重视防水的保护层设计。
(二)材料是防水质量的基础
防水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性能与质量,应根据不同条件选用适当的防水材料,要根据材质、温度及施工等条件综合考虑来采用不同的整体防水材料,如丙烯酸、聚胺脂、等优质材料,严格对材料合格证及出厂证明进行认真抽检,对潮湿条件可考虑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对温差较大的部位,采用柔性涂料或者具备柔性的复合材料,对维修部位,在一般潮湿条件下,则应优先考虑能带潮的施工的材料。所有的防水材料都各有利弊,但在施工前都必须对材料本身的性能进行检测,只有符合了规范要求,方能用于工程。所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气候、不同的构造形式,选用不同的刚柔结合、多道设防的防水方案,才能保证防水质量。
(三)施工是防水质量的关键
从多年来已竣工工程维修信息的情况看。施工是造成渗漏的主要原因。因为施工多以手工作业,所以防水施工的工艺方法和人员素质就相当重要
(四)管理是防水施工质量的保证
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对防水的细部节点的施工严格按照有关规池和设计进行跟踪检查;工程竣工到交付使用,都要定期检查,要形成专人管理制度的并认真实施,才能确保防水层的使用寿命。
三、厨卫渗漏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一)设计方面引起渗漏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a、设计原因
设计方面,往往由于设计人员的工作疏忽,没有将厨卫的设计放存足够重视的地位, 而是将它等同于一般无水或少水的情况设计。其实,厨房、卫生间是住宅中功能、设备、应用最密集的地方,也是构造最复杂的部位,内部布置有给排水管、煤气管、供暖、热水器等等管线器件。但由于设计人员的疏忽,有的施工图中厨卫部位没有设计防水措施和找坡方向,或防水样图不详、具体做法不明确或处理方法不当,只是要求参考标准图集,因此,工人在施工操作时没有集盲目施工,从而造成渗漏。有的设计预留孔、预埋件位置不准,造成在安装管道、设备时只能凿现浇板或乱打膨胀螺丝,从而不同程度地破坏了现浇板的整体强度,同时还会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而在堵洞时没有堵实又没把防水做好,所以导致地面发生渗漏。还有的设计时,出现竖管与水平管、设备之间交叉现象,管道、地漏尺寸偏小、数量偏少,位置不对等等,这些问题一旦带入施工阶段,就必然出现临时修改和调整,不仅给施工增加难度,而且也给厨卫渗漏留下了隐患。
b、防治措施
对于设计上出现的渗漏问题,设计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计时要安排熟悉施工和验收规范的设计人员负责,要从多方面、多角度仔细考虑,在厨卫防水方案设计时结合选用的防水材料作总体构思,并与排水方案综合考虑,刚柔结合。对于重要部位,如管道预留孔洞、预埋件位置、防水层做法等作好工艺资料图反馈给相应的工作人员,在正式出图前协同土建、水电、暖通等号业设计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以尽量减少设计中的失误。在结构没计上,可考虑将厨卫的现浇板设计成槽板式或周边反梁式,适当加大楼板厚度,以增加结构刚度和渗透的难度。存建筑设计上,增设防水层作法,做好防水找坡以达到防水效果。
(二)材料质量因素引起渗漏及其防治措施
材料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在施工中能否把握好材料关,是决定厨卫渗漏的重要一步。存施工现场如果能对每一种进场材料都严格检查,将不合格的材料排除在场外,这就为厨卫不渗漏起到基础保障作用,否则再好的设计和施工也难以从根本上保证厨卫不渗漏。
【关键词】电工基础;学科检测;策略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电气、电子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或初级、中级专门人才的电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课改之后,《电工基础》学科检测的成绩纳为电工中级证的笔试成绩。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入学基础、学习能力差,而学科检测内容增加了大量的电工考证的考核内容,出题形式也越趋于灵活与技能考核方面,这些问题都对学生学科检测考试的通过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电工基础学习必须从学生实际情况与电工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研究考试大纲,明确考试要求,狠抓理论知识复习,逐步提高考生的电路分析能力和综合技能水平,以达到学科检测大纲的基本要求。下面结合近几年《电工基础》学科检测试题,谈一下备考策略。
一、加强基础理论学习,重视知识体系建构
电工基础的学习一定要坚持以大纲为纲,以教材为本,以实际技能为要,切不可离开教材,离开大纲,脱离学生实际情况,结果丢失了基础知识,实际分析能力也很难提高。近几年学科检测考试的命题增加了35﹪以上的电工考证基础题,考题范围已经远远超过原教材的范畴,因此,紧握新大纲尤为重要。只要按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的逐个知识的进行复习,就可以拿到基础分。从近几年的学科检测考题来看,虽然考试形式和内容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考题中电工基本知识和基本常识的考查比例基本都保持在70﹪以上,特别是以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大都比较简单,只是教材题目的简单变形。
例1 频率为 的交流电,周期为 。( )(2007年学科检测题判断题)
例2 已知电阻 ,若将 与 并联于电路中,则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它们的电流之比 ,电压之比 。(2008年学科检测填空题)
这类题目只要掌握了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就容易解答。
考题中电工基础往往结合电工实际情景或电路来出题,复习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解题灵活性。
例4 电炉的电热丝断了,剪去六分之一后,再接回原电路中使用,则电炉的电功率将()。(2011年学科检测题单选题)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例5 一标有“ ”的白织灯接在 电源能正常发光,现将一“ ”的白炽灯并联在原来的白炽灯上,此时 白炽灯的亮度()。(2007年学科检测题选择题)
A. 不变 B. 变亮 C. 变暗 D. 熄灭
电工基础既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是电类专业学生的技能基础。学习中既不可因学生基础差就选一些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学习,东练西讲,不成体系,学生不易理解也不易记忆,更难以灵活应用。当然,我们也不能过于注重知识体系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基础差的实际情况。这样即使教师把知识链条设计好了、教好了,学生在学习中却困难了,照样也会出现知识断链的情况。因此,对于难点课题,教师方面应采用多维的教学方法,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设计学习和练习过程,学生方面应联合实际电工情景多学多练。考试大纲对知识体系的要求是完整的,我们必须研究大纲,按知识点学习、训练,每一章每一节都一一过关,逐个知识点击破。
二、注意综合技能练习,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电工基础不是单纯的理论课程,它的每个章节的学习都是为了电路分析和电路实际应用做准备的。近几年的学科检查的考核内容关于电工实际方面的篇幅越来越多。除了考试大纲在原教材之外增加了安全与触电急救、电工仪表与工具、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操作等电工考证考点之外,对于原教材的考核也与实际联系密切。
例7 市售的 移动插座,可用于大功率电器(如电磁炉等)。(2011年学科检测题判断题)
例8 兆欧表正常工作时,摇动手柄的转速是()。(2011年学科检测题单选题)
A. B. C.
因此,学习的过程不能脱离电工情景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每一节的学习当中创设电工实际情景,增加问题探究和技能的训练。
三、模拟考试汇总复习、专题复习互助提高
学习的第三阶段是综合训练,模拟考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考试模拟训练,做好试题评讲和考试策略指导,训练学生的考试能力和心理。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历届学科检测考题,掌握考试出题模式,考试侧重点,并对每一次模拟考试情况进行试卷分析,针对知识薄弱点对应的设立专题开展补充复习。
1.研究考试题型特点,出好综合模拟试题
模拟测试是综合训练的主要方法之一,要认真研究试题特点,出好模拟检测题。以近三年的学科检测考题为样板来设计试题,试题的题量、题型、难度、知识覆盖面、分数分布情况应和学科检测题相同。考试前至少进行三至四次的模拟检测,使三套题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覆盖整个考试内容,并且突出考试重点,同时也使学生适应正式考试的环境和模式,克服怯考的心理。
2.做好考试情况分析,进行专题补充复习
每次考试之后,老师和学生要共同做好试卷的评讲和试题的分析工作。总结归纳出:一、考试的方法和策略;二、找出知识的薄弱点,主要讲解试题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经常出错的题目。模拟检测后,针对知识的薄弱点,有效的开展专题补充复习。
3.提倡学生独立学习,实行小组互助学习
关键词:中职物理;电工学;教学五不同
从事物理教学几十年,只讲中职物理这一门已不能适应现代中职教育教学的需要,所以中职物理教师在讲好本课程的同时,还要主讲与其物理内容相关联的几门课程。笔者一般每学年第一学期讲物理和数学,第二学期讲电工学和数学。我就如何上好不同门类的课程,从中职物理教学与电工学教学的区别谈谈自己的体会。
比如物理学中恒定电流与电工学中的认识电路、简单直流电路、复杂直流电路、电容有内容上的交叉。如果把电工学中的这些知识点从物理角度来讲,其教学目的达不到中职电工学的教学要求。
因为学科的教学要求限制,无需展开讲,有些知识是在物理课中讲授过的,所以我们教学的重点是电工技术的传授。电工实验实训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而不能再按照传统物理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研究数据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来上实验实训课。
讲授中职物理和电工学需要注意以下五不同:
一、教育环节的不同
物理学的教学属于基础教育环节,而电工学的教学属于实践性的教育环节。前者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及掌握终身学习能力的教育,而后者是培养掌握现代技术复合型人才的教育。
二、物理实验与电工实验实训不同
物理实验与电工实验实训的区别是:物理实验偏重研究、探索及验证物理规律,对于测量的数据进行记录、分析与研究。注重的是归纳、总结、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电工实验实训强调的是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与技巧,提高学生对电工知识的灵活应用以及电工专业技能的熟练操作能力。
三、课程性质的不同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的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电工学是中职学校电气维修专业和企业供电专业的基础课。
四、课程任务的不同
物理学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对科技进步、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提高现代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电工学的课程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工基础知识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电工学理论讲授、电工实验实训等手段,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使其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能力。
五、课程教学目标的不同
【关键词】五年制;电气自动化;探究式教学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各企业实现经济转型、推动企业创新的重要环节,采用先进适用技术、通过技术革新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培养大批高端电气自动化技能人才是广大中小企业推动转型升级、增强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五年制高职教育完成了中高职教育的形式统一,大大丰富了我国的高职教育的办学形式。本文结合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5年一贯制高职教育试点, 围绕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五年制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进行一些研究和探索。
一、五年制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
以“核心技术一体化”的思想为指导,在对湖州地区各类相关企业深入调研和预测分析的基础上,校企共同确定PLC应用技术为主线,准确定位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实现了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有机衔接。
学生在中职阶段前3年主要培养基本的职业素质和职场素养,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的中级电气技能人才。
学生在高职阶段后2年的主要培养电气技术、电气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具备各类电气设备、电气控制及自动化系统的电气识图和制图、安装、调试、维护、技术改造和技术管理能力的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从以上两个阶段的培养定位对比可以明确的知道,中职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中级维修电工技能型人才,强化了实践动手能力,高职阶段定位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侧重技术改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中职的基础上一定层度上提高了技能操作的水平,但更强调的是综合职业素质。
二、统编专业教学计划,完成中高职课程的衔接
在确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电气自动化领域相关职业资格的标准,树立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观,建立以PLC应用技术体系为主的课程体系。中职定位在高中毕业文化程度及中级维修电工技能水平;高职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对PLC的应用、整合及维护能力,以达到2级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技能水平为目标。课程的划分可由下图表示。
1段主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具备初级维修电工的综合职业素质;2段主要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如:继电控制、简单PLC控制等知能要求重点训练,参照中级维修电工标准培养,学生达到中级工的水平;3段侧重学生的PLC简单应用和电机控制的训练,达到三级PLC系统设计师的能力;4段是专业的提升阶段,强化学生的PLC综合应用能力、组态能力,通过项目训练,达到2级PLC系统设计师水平。4个阶段的核心课程主要为:1段核心课程为数学、语文、英语、物理、电子、电工基础,掌握必须的文化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2段核心课程为:电机拖动、机床排障与读图、PLC与传感器基础、完成中级维修电工的职业资格鉴定;3段核心课程为:电气CAD应用 、PLC与控制技术、变频器应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达到3级PLC系统设计师水平;4段核心课程为:PLC组态技术、触摸屏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完成二级PLC系统设计师的职业资格鉴定。
三、建立以核心技能抽测为重点的质量监督体系
要做好中高职课程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衔接专业,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经过我校的探索,目前形成了在跟相关合作中职学校调研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了在实操层面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标准,然后在中职和我校实行分层标准培养,同时跟各合作学校商定在第3、4、5学期实行技能抽测联考,加强了中高职衔接的教学质量监控。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我们在第1学期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牵头跟各合作学校的教务处长就课程、教学模式、职业资格与能力、教学模式进行协商,专业负责人进班级对学生进行专业始业教育,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强调适当的淘汰机制,让学生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在第2学期跟合作学校班主任与学生处联合研讨学生管理问题。在第3学期开始对合作学校确定对学生初级维修电工技能进行技能抽测评估,第4学期对学生中级维修电工技能进行抽测评估,第5学生对学生的PLC基础应用能力进行技能抽测评估,第6学期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摸底测评,这样持续介入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有效的实现了质量监控。
实行能力为本位的评估体系,在教学考核中,根据不同的要求,开展理论知识评价、实践操作评价和作品综合评价的三结合考核,实行一文凭、多证书的评价标准。专业技能考核参照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要求进行,在教学计划中明确需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级, 实行双证融合的考核体系。
四、实施“1+X”探究式项目教学
在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推行“基本项目+拓展项目”课程训练模式。采用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推进工学结合,项目教学按照 “接受任务制订方案绘制电气图、列元件清单安装、调试文件交付、总结” 的流程组织和实施。在安装、维护、维修和改造等实际工作中“学学、想想、讲讲、做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创新能力。
如《PLC与控制技术》课程,按照“系统电气识图典型线路设计小型系统设计装调”教学路线,开展了 “1+X” 探究式项目教学。分别以基于继电器控制的行车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基于PLC的X62W型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基于PLC的简单水塔液位控制系统为3个基本项目为载体教学,要求学生实现1、行车控制系统系统的PLC改造;2、基于PLC控制的自动往返运料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3、基于继电器控制的自动往返运料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4、基于继电器控制的X62W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5、基于继电器控制的水塔液位控制系统;6、基于变频+PLC控制的水塔液位控制系统;7、基于PLC的恒压供水系统设计等多个探究式项目的学习和设计。
五、结语
电气自动化5年制中高职教育衔接涉及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衔接、招生制度、合作形式等各个方面, 每一个方面都涉及许多具体问题, 都值得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而本文主要介绍了我校5年制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实践案例,他仅仅是一个开始, 探索适应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5年制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作者简介:
吴国强(1978-),男,汉族,湖南常宁人,学士,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分院副院长,讲师,主要从事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关键词:创新 电工 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52
电工实训教学就是在“理论适用,实践为重”理念下实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其主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其专业基础技能水平进行提高,从而加大对合格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电工实训教学要依照电工学科实际发展进行改革创新,以能够更好地符合现代社会对电工人才的需求。现今电工实训教学的改革创新策略,可以从以下几点实施:
1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对实训教学内容进行改进
电工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其并不是单纯的只是进行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突出理论指导实践。电工实训教学更是具有知识覆盖面广、内容广泛的特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发展,实现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相辅相成。目前电工实训教学主要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电工技术实训,另一部分是中级电工实训。其中电工技术实训是进行职前岗位群的基础课程教学和电学类专业入门技能课程教学,其具有较高通用性,不管是之后的教学工作还是学生参加工作均有明显的基础作用,是学生首次和电的实践教学接触。但是在调查中发现,由于这些内容零散,和理论之间的联系相对来说比较少,因此也就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进行机械模仿,并不明白为什么这样操作,更不明白该如何进行故障分析。中级电工实训这一环节属于是职业岗位群技能课程,教学目的就是对学生的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训练,其通常是在学生的专业课程全部完成之后实施。但是目前学生在这一环节往往只是被动地参与到实训教学之中,不求甚解,甚至大部分学生只是依照电路安装接线图进行,以能够应对考试,导致学生的实训教学单纯变成了接线安装技能训练,学生的故障分析能力几乎没有任何改善。
通过以上分析,想要对电工实训教学效果进行切实提高,就必须要遵循“必需、够用”原则,依照学生的技能认知规律实施,有针对性地把电工实训理论和实训目的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利用理论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在其操作过程中贯穿相关知识理论,让学生学会把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同时实现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学习的相互融合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电工技能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2 依照实际情况,注重实施多样化实训教学方式
俗话说教无定法,学无定式,在电工实训教学中,亦是如此,教师要依照实际情况,灵活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效果有效提高。目前来说电工实训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分层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是依照学生的基础能力不同,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每一个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能力必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可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因材施教,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辅导方法。例如对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进行专业化辅导和教学,对一些基础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就可以适当的将其训练内容进行减少,实施多次训练教学。比如在进行电动机调速控制电路装接中,基础好的学生则可以依照教学计划,进行主回路和控制回路一次装完,之后随即进行通电试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可以单纯地只进行回路控制,之后慢慢进行其他操作,以此降低学生的思想负担。这一教学方法主要目的是兼顾全面,以求学生整体训练成绩的提高。
第二,激励法。这一教学方法就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改变传统的先讲器材之后讲理论的教学方法,先把一个已经装好的电路板进行通电演示,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随后再对其相关理论进行讲解,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启发式教学。即对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进行提高,主要是改变传统的手把手式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利用提示性语言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让学生自己对电路原理和故障范围进行分析,并确定其故障点,自己动手对故障进行排除,从而提升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3 建立实训基地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工实训教学效果,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到实训基地进行学习,一是能够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锻炼,二是能够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从而进一步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之中来。现今向学生开放的科技研究活动包括有电子设计竞赛、创新研究大赛以及创业大赛等等,这些活动不但为学生的自我进取提供了一定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之后工作提供了契机,因此积极参与这些活动,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择业竞争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电工实训教学的创新研究,单纯从其教学方法上来看,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够从实际出发,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就能够提高实训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对于电工实训教学还需要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以能够找到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雷瑞庭,宋跃,李仪等.电工实训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0):151-152.
[2]敦景桧.新形势下技工学校电工类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创新[J].才智,2012,(1):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