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忠诚核心的认识和体会范文

对忠诚核心的认识和体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忠诚核心的认识和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忠诚核心的认识和体会

第1篇:对忠诚核心的认识和体会范文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对如何宣讲东方公司企业文化来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浅谈对培训企业理念的理解。

作为公司的员工,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应该秉承公司的优良文化传统,牢记“诚信、业绩、创新”是我们企业和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发展是我们的第一培训心得,具有强大核心的竞争力的国际一流公司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诚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干部,企业无信不旺,社会无信不稳,因此,诚信是企业理念的基石。诚信:诚,就是忠诚、老实;信,就是守信用、重信誉。诚信作为企业核心价值培训大家网尤为重要,它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特殊而现实的意义。

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创新是企业兴旺的灵魂。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推动理念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各方面工作创新,才能实现新的发展,创造新的辉煌。运用先进管理办公室主任培训班、技术水平和经营业绩,去拼搏,去干部;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积极参与企业干部培训心得竞争,努力打造哈尔滨职业培训学校一流地球物理公司。任何企业文化建设都心得以“诚信、业绩、创新”企业价值观为核心,我们要教育每一位员工遵守企业礼仪,形成崇尚诚信,追求完美的思维电脑培训班和行为习惯。因为,如果企业的企业能够共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内部的沟通和协调就越容易培训大家网,对于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提高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公司提倡“让用户满意,以共赢谋求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提倡“靠前服务,超前服务,超值服务”的服务理念,其意义是何等重要。身为东方公司一名社区领导干部,在日常管理中宣贯培训大家网企业理念,积极开展操作技能培训、企业服务规范、服务礼仪培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质量体系等等,使员工尽快熟练本岗位规范的操作,具有精神饱满的工作面貌投入工作。将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经营工作、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中;贯穿于工作要求、工作标准、工作考核中,把企业理念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是我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一切以用户为重,为用户所想,为社区居民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二、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措施。

在公司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把企业文化建设列入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全部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认真抓紧抓好至关重要。在工作中定期组织基层领导干部和员工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的学习研究,掌握企业文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增强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及时研究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好企业文化建设方向,坚持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占领文化阵地,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第2篇:对忠诚核心的认识和体会范文

【关键词】国有电信员工 非薪酬激励体系

一、员工非薪酬激励体系的内容和作用

员工激励体系是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里由对员工实施有效激励的各项相关工作构成的框架体系。从功能界定和职责划分来看,员工激励主要由薪酬激励、工作激励和情感激励三种模式构成,而员工非薪酬激励体系则主要包括工作激励和情感激励,这两种激励模式与薪酬激励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使激励效应达到最佳。

1、工作激励

是指向员工提供具有挑战性和满意度的工作岗位以及能够带来责任感、成就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工作目标来达到激励效果的一种激励方式。这种激励模式需要企业通过为员工进行系统的职业发展设计并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来实现。

2、情感激励

对员工进行情感激励,是指通过对员工情感的分析,进行情感管理和引导,以此达到促进员工绩效改善的激励目的。所谓员工情感,是指员工的自我感受和对企业的心理认知,包括对企业的归属感、忠诚度,对自己所处职位与报酬的认知评价和满意度,对自我价值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内心判断和情感表现等内容。

3、关联与支持系统

员工非薪酬激励体系不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一个孤立的子体系,它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其他内容及企业战略决策体系有着密切联系。一个健全完善、运转高效的非薪酬激励体系需要各方面的支持。

(1)战略规划。企业发展战略是激励体系设计的战略导向,从本质上看,激励不只是对员工贡献的承认或回报,它还是一套把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价值观转化为具体行动的方案,以及支持员工实施这些行动的管理流程。

(2)组织结构。企业是一种结构化的组织,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的运转和管理的流程,因而也影响着员工激励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实践证明,组织结构不仅影响着激励的效果,也使激励体系打上不同企业的烙印――高度刚性的组织与弹性灵活的组织往往会崇尚完全不同的激励模式,尽管激励的效果并无显著差异。

(3)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学会对外适应环境、对内实现一体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行为方式。这一方式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并将其作为理解、思考和感觉事物的正确方向而传授给新成员。企业文化对激励体系的支持是决定性的,尤其在情感激励方面。体现在企业文化中的目标、愿景、价值观等是情感激励的明确目标导向。

(4)甄选晋升机制。企业内部的员工聘任、晋升等选拔任用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激励的趋势,也决定着激励的效果;而且,职务晋升本身也构成了激励的一项内容。

员工非薪酬激励体系担负着激发员工热情、培养员工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发掘员工的创造力与潜能的重要使命,它构成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实践证明,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员工激励体系,是处于持续变革时期与激烈竞争环境下的企业寻求突破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必然选择。美国《幸福》杂志在分析人们最愿意工作的100家公司特征后,得出以下结论:最吸引人的公司特征一是尊重员工,营造亲密、协作的员工关系;二是提供挑战性工作,让员工获得成就感;三是关心员工,福利多样化;四是优厚报酬。可见,要激励和留住员工,获得员工的高绩效和快乐的工作态度,就需要企业提供实现员工个人价值的机会、更为人性化的尊重和关怀,单纯的经济激励是不够的,需要建立系统、全面的激励体系。

二、国有电信企业完善员工非薪酬激励体系的途径

国有电信企业在改革发展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但是,国有电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有不完善的方面,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环境的要求,进一步构建体系完善的员工非薪酬激励体系,是国有电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不断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员工工作激励体系完善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认为工作中的成就感、工作给人的责任感和挑战性、工作中的个人发展机会、对工作成果认可等能够增加员工对工作的满意感,是真正的激励因素。

(1)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辅助员工个人成长发展的管理行为,让员工明确自己的目标方向,重新估量自己的价值,并进而为发现新的职业机遇去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时,也使企业更深切地了解员工的兴趣和理想,从而更好地引导员工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

(2)进行岗位工作体系的人性化设计。根据业务发展提供能够充分施展员工能力的岗位,并可实行工作轮换,将员工轮换到另一个同样水平、技能要求相近的工作岗位,以减少员工对工作的枯燥和厌倦感,扩大员工技能掌握的范围。着重提高工作的挑战性,以使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组合工作任务。将过细分割的任务组合起来,形成一项新的、内容广泛的工作,从而使工作的技能多样性和任务同一性得到提高。二是纵向扩展任务。使员工的工作职责纵向发展,员工不仅要承担执行的任务,而且还要负责以前由更高层管理者承担的管理、监督任务。这种将人为分离的“作业”与“控制”职能部分地结合起来的设计理念,可以使员工提高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员工的责任感。

(3)肯定员工良好的工作表现。为员工创造有利于成长和发展的人文环境,在人才的使用方面要充分体现公正、公平原则,各级管理者应投入更多的精力,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与员工交流和反馈,对他们的工作表现出更大的热情与关注,在员工有出色工作业绩之际给予充分的肯定,注重工作中对员工的培养,激励员工不断在工作中进取,这样会比金钱激励收到更好的激励效果。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一线管理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为员工得到合理使用和工作中的有效激励提供保证。

(4)倡导公正平等、优胜劣汰的晋升选拔机制。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基础上,任用优秀员工,给予员工发挥个人能力的机会。对于职位体系的业务技术晋升通道需要进一步打通,引导专业技术人才根据本人的素质特征沿着更能发挥特长的渠道成长,并能够通过相应的待遇体现价值。在这方面要充分体现适应市场、贴紧企业、加大竞争的要求。

2、情感激励体系完善:营造积极情感氛围

让员工充分体会到尊重,情感激励体系建设担负着重要的职责,营造一种柔性化管理的氛围,依靠感召、启发等方法,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人性化管理。为此,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需求分析,有针对性地设置激励目标。需求分析是构建新型情感激励体系的基础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有针对性设置激励目标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工作满意度是一个人对其工作相关因素进行评估而得出的判断,这种判断在部分上是源于工作中的情绪体验。研究表明,下列一些因素影响着员工满意度:工作环境、工作同事、工作内容、企业背景与企业前景。因此,要关注员工对以上因素满意度,并根据满意度制订提高员工满意度的措施。要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和分析,提出激励目标和措施。

(2)广泛沟通,创造尊重与关心的氛围。实施员工情感激励的目标在于创造一种和谐、团结的人际关系和进取、向上的内部环境。要将创建平等、高效的沟通机制,作为实施情感激励的重要保障。要改善企业内部沟通环境。沟通的环境是影响组织沟通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优化沟通环境的前提,可以通过开展群体活动,鼓励员工之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强化组织成员的团队意识。管理层应进一步营造民主氛围,奖励善于提出有利于组织发展意见的员工,在领导方式上善于发挥管理者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

(3)关注员工心理感受,注重提高忠诚度和敬业度。企业员工忠诚度的越来越得到重视,甚至有研究认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水平比其能力水平更重要。要通过多种激励措施和引导,建立起企业与员工之间基于知识能力的心理契约,使员工自觉忠实于培养他们不断进步的公司,激发潜能。提升员工敬业度,对员工职业生涯进行系统规划并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是提高员工敬业度的最佳途径。对于有着很高敬业度的员工,当他们用自己的敬业精神为企业改善经营业绩做出了贡献时,企业应采用职位晋升、加薪、个性化福利、更多的工作责任、培训机会等给予回馈,让员工体会到敬业所带来的丰厚回报,在企业内部树立起崇尚敬业的价值导向。

(4)进行需求和动机的引导。应当主张在满足个人合理需求的情况下,通过绩效考核、奖励和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改造人员的需要和行为。激励手段是有限的,要通过情感激励使员工逐步形成与公司内部目标和企业文化日益趋同的价值取向,最终使情感激励体现出更多的效力与价值。虽然经过较长时间改革洗理,一些员工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企业在设计薪酬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员工利益和历史贡献的同时,要引导员工转变观念,以适应新的形势,坚持重实绩、重贡献,工资待遇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

3、支持和关联体系的完善

(1)健全以信息畅通和共享为基础的沟通机制。沟通形式多样化,专门的领导与员工小范围的专题沟通会可为那些有工作建议的员工提供直接与主管领导沟通的机会;不定期的座谈会是一种有效的正式沟通渠道,在管理者需要获得关于员工思想动态的第一手材料而采取的一种直接沟通方法;员工满意度调查、热线电话、经理信箱、内部刊物等形式都是实施沟通的有效渠道;这些开放式的沟通,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氛围。健全沟通反馈机制,完整的沟通必然具备完善的反馈机制,否则,沟通的效果会大大降低。对于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的处理结果应当及时向员工通报,会对员工产生良好的激励效果,同时能够得到员工对一些问题的理解。

(2)探索建立以能力建设为中心的员工培养开发机制。在健全培训体系的过程中,着眼于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和创造员工发展机会的员工培训工作会对员工起到充分的激励作用,给予激励体系足够支持。因此,必须从长远发展的需要来看待员工能力培养开发,建立起高效运转、保障有力的培训机制。多种形式开发员工的能力,在鼓励员工通过专业的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提高能力基础上,员工激励体系建设的许多内容蕴含着开发员工能力的方法,如提供有挑战性的工作、阶段性工作轮换、基层挂职锻炼等,使员工重新获得了一个评价自己资质和偏好的良好机会;要鼓励员工对个人职业发展进行规划,使员工伴随着自己职业规划的逐步实现来发展和拓展自己的能力。

第3篇:对忠诚核心的认识和体会范文

企业感恩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长期实践所积淀起来的企业与国家、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客户、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感恩之情、感恩之行的总和。在当前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以文化建设为着力点,为供电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栖霞市供电公司基于六方面的原因,提出了“感恩文化”理念。

基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感恩是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原则,是礼仪之邦的重要意识,《诗经•大雅》里记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感恩意识已成为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信念和基本文化立场。

基于宣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支持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等精神的道德根源就是感恩意识。

基于诠释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知恩图报是企业感恩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商业伦理和道德操守,也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之一。感恩文化的提出,对国家电网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即是传承、更是发扬,具备了鲜明的个性和普及的基础,是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企业文化在基层的具体化、个性化和特色化。

基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稳定的企业发展环境。一方面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因受社会风气和个人缺乏自我教育影响,部分干部职工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冷漠、追求功利、道德素养滑坡。另一方面在面临改制上划等诸多挑战的特殊时期,职工因担心福利待遇问题而出现的工作积极性问题,需通过感恩文化以营造“感恩企业”的良好氛围,激励职工爱岗敬业,以奉献精神回报企业,应对危机。

基于对企业潜在文化的挖掘、提炼和升华。感恩理念在栖霞供电公司的明确提出已经有五年时间,栖霞电力事业发展进步进程中,充分体现了职工感恩企业、感恩社会的情怀,而这种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形成了企业改革发展中最为需要的文化支持,正是根植于几年有意识的倡导和潜移默化的教化,才使得感恩文化实践不断升华,成型。

打造实践载体

企业感恩文化的建设需要通过活动方式、组织形式、物态实体和形象方法及手段来承载,感恩文化需要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实践中表现出来。“感恩 责任 奉献”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栖霞公司以感恩文化工程活动为载体,让员工以感恩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通过对活动的拓展和引申,扎实推进员工素质工程,大力弘扬企业文化。

栖霞市供电公司以贯彻国家电网公司“诚信、创新、责任、奉献”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感恩组织讲道德、忠诚奉献创和谐、履行责任促发展”为目标,核心内容是树立“三种”意识(感恩、责任、奉献意识),强化“三心”教育(感恩心、责任心、奉献心教育),实现“七个提升”(感恩回报意识、员工责任意识、通过正当渠道反映问题意识、员工业务能力、队伍执行力、企业增效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努力打造一支懂得感恩、思想过硬、技术精湛、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员工队伍,为推动公司发展提供道德支撑、思想保证。

营造感恩环境,形成感恩氛围。开展感恩教育,是培育感恩文化的主要途径。栖霞公司以拓展延伸企业文化为核心,以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素养为重点,以“感恩 责任奉献”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把学文章、学典型、学榜样作为主要内容,抓住学习重点、创新学习形式,开展“四学四做” 活动,即:学习《感恩你的工作》,做感恩理念的实践者;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做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学书记讲话和科学发展观,做和谐社会的构建者;学习法律法规和局规局纪,做公司形象的维护者。通过坚持教育与实践并举,不断加大感恩舆论宣传,让广大员工通过个人成长、家庭及企业的发展变化,把感恩文化根植于心、形成于思、见诸于形、收获于果开展感恩活动,为企业的不断发展提供新的精神动力和发展活力。对干部职工进行系统的感恩理论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使其熟知和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以及思想道德建设各项要求。

注重贴近生活工作实际,丰富活动形式。在培育企业感恩文化实践中,将“感恩于心、报恩于行”作为基调,先后组织开展了革命老区“红色教育之旅”“四学四做” 活动、“十二比十二看”活动,以党支部为单位围绕 “谁给我进公司工作的机会、我为谁工作、我对谁感恩、我向谁学习、我该怎样提高道德品质”开展“五问”大讨论。在大讨论中做到“三个结合”,即与个人和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相结合,与党的基层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企业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了“感恩 责任 奉献”主题征文及演讲比赛、心得交流评比会、汇报会等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将优秀论文、心得体会、演讲稿结集印刷成书,充分发挥了文化活动抚慰心灵、增强信心、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

注重搭建平台,加大制度保障。公司加强感恩文化建设组织领导,制定总体规划方案,明确各级各部门责任,形成“领导带头、干部推动、员工主体、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干部首先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带头讲感恩,做好示范带头作用,强调各级干部对企业、对员工、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珍惜岗位,努力工作,并将干部道德品质情况纳入工作考核中;公司积极研究探索开展更多形式的感恩责任奉献活动,通过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保持感恩教育的连续性和不断创新,形成企业感恩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注重加强典型培育宣传,进一步挖掘活动典型的先进事迹、工作经验,做到电视上有影,广播上有声,报纸上有文,真正把自己的典型树起来,提升公司的形象。

形成感恩氛围

相对于严格的规章制度,感恩是一种更富人情味的软性约束力,相对于被动地接受鼓励鞭策,感恩使职工们拥有了主动进取的力量。栖霞市供电公司用感恩文化感染职工的思想阵地,促进企业的凝聚力与和谐度大幅提升。

广大员工对国家电网公司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进一步增强,将感恩意识已融入到公司经营管理、电网建设、安全生产、优质服务、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多个领域,广大干部员工自觉感恩企业、报效企业的行动已蔚然成风,企业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截至目前公司已实现安全生产10235天无事故,供电量大幅攀升,增幅名列烟台市各县市区前茅,行风评议连续8年保持全市第一名。

“以德治企”的文化基础得到坚实。人是兴企之本,德是治企之魂。企业要想持续稳定地健康发展,离不开德治。感恩文化工程立足于“以德治企”,把感恩作为企业员工基本的道德来提倡和培育,让员工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养育之恩、师父之恩、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帮扶之恩,诱发生命的感动,唤醒心灵的真善,催生行动的回报,提高员工的道德修养水平,使企业更加和睦、和顺、和亲、和谐。

第4篇:对忠诚核心的认识和体会范文

一、澄清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企业的有机延伸。先进文化为先进生产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必要条件。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党的五个执政能力建设之一,可见先进文化是多么的重要。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曾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一科学论断,准确地论述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深刻地阐明了文化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殊而重大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科学,把培育企业全体人员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主导性措施。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能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充分发挥精神、文化因素对于制度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反作用,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体系。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建设是以人为管理主体,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员工群众为基础,以追求理想的经济目标为目的的企业管理理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象无形的制度制约着人们,发挥着的对人的凝聚、导向、激励、规范的作用,主要体现以下方面:一是企业文化可以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团队意识代表着企业全员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它促使人改变原来只从个人角度出发的价值观念,潜意识地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达到自觉关心企业,承担企业的责任和目标;二是业文化可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企业文化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企业的领导都十分注重通过企业文化的途径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三是企业文化可以促进员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员工素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企业文化塑造的过程,也是对员工从思想、文化、业务等方面培训和提高的过程;四是企业文化可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美誉度。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是靠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实现的,通过企业宣传自我,展示自我,提高企业的美誉度;五是能够从根本上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激励的作用。所谓激励,就是指导企业的领导或管理者科学地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员工内在的正确工作动机,调动员工生产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企业文化管理的整合性特点,在激励手段上,它强调的是一种综合的、非理性的方法,这样它的激励效果就更加显著。

企业文化关系着企业的经济命脉,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先进的企业应建设优良的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为龙头带动企业的全面发展。同时,企业文化也应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我们应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列宁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永远不能打胜仗的。企业同样是如此。总的说来,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凝心、铸魂、育人”作用,我们常说“以文铸魂、以文塑形、以文育人、以文兴企”就是企业文化的魅力所在。

二、剖析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在十六大报告的基础上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所作的新概括,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执政观念的重大转变,是我们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调控经济运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笔者认为,要理解人本管理,就是要完整地认识管理中的人,掌握人性的实质。企业的“企”字无“人”则“止”:企业是人至上的事业,有人才有企业,没有人就没有企业。这种拆解既形象生动而又深刻丰富地说明了企业是人的事业,以及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企业文化的根本任务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企业管理要重视物的管理,更要重视人的管理。

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在于不断实现心中的目标,人工作的意义也正在于不断形成和实现心中的目标,从而不断促进自我的发展。当然,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严格意义上讲,以人为本之中的“本”实际上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本位”、“根本”、“目的”之意,它是一种从哲学意义上产生的对组织管理本质的新认识。

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以人为本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尊重和保障人权,创造人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氛围。

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趋势,对企业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极大的紧迫性。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建设企业渴求人才,人才渴求企业的人文环境,就是要把人的素质提高、人际关系的升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当作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把人的需求当作发展的动力,把人的变化当作发展的标志,以人为中心开展经济与管理活动。企业文化作为管理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文化为特征,以激发调动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经营管理思想与模式,而不是游离在经营管理活动之外的一种文化现象。

当前,正掀起创建学习型企业的热潮,按照学习型组织的观点,21世纪是强调“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的世纪,21世纪的人,不应仅仅是泰罗和法约尔看成的“经济人”、梅奥看成的“社会人”、马斯洛看成的“自我实现的人”、麦格雷戈提出的X—Y理论及此后的超Y理论看成的“复杂的人”,也不仅是70年代戴维斯对组织文化的研究中强调的“组织中的人”、80年代公司文化兴起后把企业看作为“文化人”,而应是能系统思考的、不断自我超越、不断改善心智模式的、积极参与组织学习的、能在共同愿景下努力发展的,不仅把学习看作人的天性,也是生命趣味盎然的泉源的“学习型的人”。

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就是要通过扎扎实实、持续不断的努力,使企业员工真正成为一个具有个性的“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真正的人”,能够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自由的人”,努力营造成一个“人人受重视,个个被尊重”的文化氛围。

三、建立人为本的新型文化

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市场经济是人才经济。实践证明,谁拥有足够的优秀人才,谁就拥有竞争的决定性优势。作为企业主体的广大员工群众,不仅是企业物质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企业精神文化塑造者,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树立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把人做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充分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研究员工的各种需求,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因素,求得企业和员工的发展协调。

1、关心爱护人,打造良好的物质文化。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是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一致性。员工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保证,是员工主体地位是否得以实现的重要标志。作为企业要把维护员工利益,提高员工物质文化生活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范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构成的器物文化。物质文化是一种以物质为形态浅层或表层文化,它是企业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显现和外化结晶。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企业创造的企业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产品包装与设计等等,这些都有是企业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人们首先是通过物质文化来了解企业的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能因为其表层属性而忽视企业物质文化。

抓物质文化建设,要努力实现员工与环境良性互动、和谐共进,实现企业面貌整洁有序、优美和谐。建立一个净化、绿化、美化、香化为一体的花园式企业。培育员工“以厂为家”的归属感和献身企业的责任感,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努力为员工构建一个良好的生产工作环境,积极创造条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要尽快建立健全企业标志及厂歌、厂旗等。

要充分重视技术、设备和管理在企业中的具体运用。注意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注意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电算化的运用,注意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的运用。

2、教育塑造人,构筑宽松的精神文化。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是构筑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核心、灵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成功的企业精神或口号,能使员工产生积极的、具体的联想,而正是这种联想,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当我们一说“铁人精神”,就会立刻想到铁人王进喜跳在油池里,代替搅拌机在搅动原油;一说“雷锋精神”,就会立刻想到一个战士,抱着孩子,扶着大娘,打着伞走在泥泞的路上……正是这些包含着具体事件或人物的口语,有着典型形象的精神才会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和激励。

要培养员工的企业精神,使之入脑入心,决非几日之功,必须持之以恒,坚持源于实践反复提炼升华,反过来回到员工的实践中渗透灌输,形成一种环境的熏陶,逐步地规范养成,把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植根于员工的身心和实践之中,才能疑心育人,融汇企业追求卓越的强大动力。

要使员工深刻体会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和人才发展的成就感、渴望成才、成功、不断进步、不断开发自我,超越自我,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展示才华,为企业的发展建功立业。要努力营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一个让人充满信心的岗位、一个体恤员工的领导,对员工来说比拥有财富还重要。

3、管理激励人,建立严格的制度文化。在企业文化中,企业制度文化是人与物、人与企业运营制度的结合部分,它既是人的意识与观念的反映,又是由一定物的形式所构成。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文化,它具有共性和强有力的行为规范的要求。只有制度才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企业制度是企业管理的条件,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实施都是通过人的作用来体现的。而人的品质、意识、观念及诸多要素从各个层面上影响企业制度的形成与完善,只有把严格的刚性管理与柔性的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良好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要努力做到法治透明,令行禁止。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依法治企,以德治企,法德双治。要不断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有人负责、有人监督、有据可查,制度建设应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达到删繁就简、实用管用、有限责任、有人负责、有效制衡、管理有效长效的目的。

要搞好制度文化,就是不断改进对人的管理,变“行为控制”为“自我管理”:变“训导、训服”为“启发、自觉”;实行“无情管理、有情操作”,通过人文关注,人情关爱、人性理解、人道关怀、人格尊重,达到人和共事、同心同德,培育员工的归属感,由衷地爱岗敬业,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大力推行人性化管理,主动关注和积极解决人的需求、人的属性、人的心理、人的情绪、人的信念、人的素质、人的价值等一系列与员工有关的问题,建立符合人性的管理理念,创造适应人性的工作环境,培植满足人性的发展土壤,不断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意识,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力。

4、尊重信任人,营造和谐的人格文化。企业文化做为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其核心内容是重视员工的自我价值和主人翁意识。无论是建设企业的制度文化,还是建设企业的精神文化以及体现这些文化内涵的物质文化,最根本的还是建设人格文化。所谓人格文化,就是体现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道德品质的文化。建设企业人格文化,目的是让员工个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相统一,从事生产经营劳动的主人翁态度与在社会生活中自尊自爱、发挥积极作用相统一,自主意识与自律意识相统一。在现代企业中,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将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人人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在企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即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中,惟有人力资源的“存量”和“增量”具有深度的可再开发性,具有可转化为其他社会财富的“增殖力”和“扩散力”。

第5篇:对忠诚核心的认识和体会范文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营销管理;一对一;营销策略

一、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正在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趋势,而要想更好地顺应新时代下市场的这种需求,需要对传统的营销策略进行改革和优化。传统的营销策略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客户的需要,优秀的产品设计、可靠的产品质量不再是销售好的保证,而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营销策略正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它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要来设计营销手段。

二、客户关系管理内涵及特征

1.客户关系管理内涵

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全新的市场管理模式,它强调市场作用下的客户的重要性,在企业和市场相互合作营销中,在实现企业利益和激发社会市场活力的同时,也收获一批忠诚的顾客。因此客户关系管理指的是在市场营销过程中,重视顾客利益,重视与顾客的交流,了解顾客的特殊需求并竭尽所能为之满足,这样不仅有利于了解客户真正的产品需求,同时还可以使企业明确市场真正的导向,将传统的以商品为中心过渡到以顾客为中心,真正地做到客户关系管理,这种以企业顾客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将是今后营销策略大的转变,同时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指明了方向。

2.客户关系管理的特征

(1)一对一营销。作为一种新型市场关系管理,一对一营销就是客户关系管理中最根本的特征,它是企业根据市场和客户的特殊需求,通过积极地和客户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客户的个性化需要,并将反馈信息及时的付诸于生产中,提高产品需求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为顾客提供专一的个性化服务。(2)多元的交流方式。在企业获取顾客相关信息过程中,沟通方式交流方式是获取直接的信息的来源,而为了更好地照顾客户的利益,交流方式也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例如通过网络在线交流,或者通过手机客户端的直接联系,以及通过产品信息反馈等途径来获取相关信息,这种多元的沟通方式能够为客户提供快捷方便舒适的服务。(3)信息资源共享。企业通过与客户之间一对一的交流,得到的客户个性化需求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是企业单独部门里共享的,而是相关部门和人员都会对这些收集来的信息进行详细的汇总和分享,这样不仅有利于优化信息共享,而且还有利于提高部门与部门组织间的联系,使多个部门有机地结合起来为顾客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4)智能化数据分析。在客户关系管理中得到的信息会通过智能化的数据分析来提取重要数据,这些数据分析会更好地指导企业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且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了解顾客真正的需要是什么,这是以前所没有的,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后的结果会被储存在一个综合的数据库中来方便以后查阅。

三、客户关系管理的市场营销策略

1.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要想真正地将企业个性化服务搞好,就需要企业服务人员充分理解个性化服务与标准化服务间的差别,首先从服务要求上来讲,如果说标准化服务是针对大多数人共同的基本的需求的话,那么个性化服务便是针对独立个体进行的满足其差异性需求的服务,服务要求更加严格和特殊。其次,传统的标准化服务更加注重人们物质方面的需求,而且这些标准化的服务仅仅是基本,不够全面;而个性化服务除了对客人所需要的基本的物质方面的满足外,更加注重的是对客人精神方面的需求,且服务领域更加具体。最后,个性化服务更能使人们有满足感,更能从精神层次愉悦大众,给大众留下好印象甚至成为回头客。以上这三条个性化服务与标准化服务间的差别应该被服务人员认真理解和把握,要在心中树立正确的个性化服务理念,根据企业文化和企业理念内涵对企业个性化服务进行设计和创新。真正树立以客户价值为中心和以个性化服务为导向的营销理念。

2.组建高效营销团队,建设以客户为导向的企业文化

构建客户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是取得营销成功的基础,企业需要树立这种以顾客为核心的价值观,同时围绕着核心价值观组件高效的营销团队。营销团队必然秉承着以客户为导向的专业态度和服务理念,创造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办公氛围,把握顾客的要求,重视顾客的利益,这样才能使得企业能够长期依附于顾客做好营销工作。

3.开展网络数据库营销

网络数据库营销就是网络营销和营销数据库的有效整合。而网络营销就是指借助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字交互媒体技术来实现企业营销的目的。开展网络数据库营销不仅营销成本低,而且通过网络平台这个工具,可以更好地使顾客了解我们的产品,并可以通过即时的在线交流,了解顾客对于产品的认识和不解,了解顾客真实的需求,因此通过网络营销,其顾客的数量是庞大的,因此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针对他们个性化的需求分析,建立营销数据库的目的就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储存庞大的客户数据,并通过数据库的准确分析,及时更新顾客的需求,并针对这种需求趋势来优化产品,提高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来满足更多客户的需要。

结束语

面对目前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传统的营销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产品的销售和顾客的需求,必须转变过去以商品为主的价值观,真正树立起以客户价值为中心和以个性化服务为导向的营销理念,并结合当前最科学有效的需求分析来优化营销策略,真正地做到企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翠芸.企业规范化营销管理的几点体会[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13)

第6篇:对忠诚核心的认识和体会范文

关键词:组织职业生涯管理;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企业员工培训

一、引言

随着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一个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获得先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培训作为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须开展的人才培养、储备工作,可以帮助员工补充和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它以其内部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技能的更新能力的提升,保证了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成为21世纪企业从内部寻求竞争优势的最优方式。同时,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提高依赖于“人”,人的因素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管理者的重视。因此,如何以企业培训为依托,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使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并协调一致,达到员工个人事业成功和企业繁荣的双赢局面,是企业留住人才、形成核心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企业培训。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投资活动。它不仅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员工提高职业能力、促进潜能的开发。在企业培训的实践中,一些员工在培训中成长成熟后,或跳槽另觅高就,或要求加薪提职。企业因此认为,与其这样,不如凑合不搞培训。然而,因噎废食显然是不可取的。根据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舒斯特对1284家公司的专门调查:接受企业内训、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的企业,其投资收益率平均比没有做这些事的企业高11%左右。

培训不仅仅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提高组织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因为大部分人力资源调查显示,大多数员工在选择是否进入一个企业时,都会注重未来的发展机会,因而培训也是大多数人重点考虑的筹码。如果一个企业始终只想着如何利用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热情,是很难取得长足发展的。

良好的企业培训体系可以为改进员工的态度、提高知识与技能管理提供服务、满足员工的职业发展需要,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最终可以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培训后即使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只要不是群体行为,员工所带走的只是个人学到的技能,整个组织的文化和结构是带不走的。

2.职业生涯管理。职业生涯管理指企业帮助员工确定个人在本企业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为员工提供在工作中增长职业素质的培训机会,从而使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并协调一致.建立企业与员工间的双赢关系,进而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它包含如下两重含义:一是组织针对个人和组织发展需要所实施的职业生涯管理,称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二是个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而实施的管理,称为自我职业生涯管理。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职业生涯管理,应是一个满足员工、管理者和企业三者需要的动态过程,它是企业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帮助其职业生涯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企业要认真了解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希望从职业中得到什么,他们的优势和局限、价值观以及他们与组织正在考虑的备选职业是否匹配。同时,企业还必须提供自身发展的目标、政策、计划和制度等,帮助员工做好自我评价,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和良好的竞争机制。管理者则要鼓励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让员工对某些问题进行认真思考,以便在进行个人工作反馈时提供更好的帮助,并提供员工感兴趣的职业发展机会等信息。

企业的培训需要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保持一致,重要的在于使员工的发展和培训同步,或培训略超前于职业发展。通过分析、评价员工的能力、兴趣和价值观等,确定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职业生涯目标,并通过培训、工作轮换和丰富工作经验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因此,许多公司把培训与员工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使企业和员工在培训上获得双赢的“金钥匙”。

二、企业培训与职业生涯管理的实施方略

1.以组织战略目标为导向,提高培训有效性,改善职业生涯规划。组织战略目标为企业培训提供了方向,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是许多企业缺乏将“个人奋斗”整合为“共同愿景”的过程,而一个缺少战略目标的组织必定人心涣散,互相制约,难以发展。同时,企业发展是建立在“个人奋斗”之上的,是在“个人奋斗”基础上的整合。以组织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组织的系统设计,将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企业培训体系同组织的发展目标整合起来,才能实现组织与个人的互动和共同发展。在个人阶段目标不断实现的同时,也不断地向组织的战略目标靠拢,既激励了员工们持续的努力和奉献,又使得组织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指导思想,实现了组织和个人“双赢”的管理模式。

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技能的提高,而企业培训则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和群体知识、技能的开发。在企业组织的发展中,强调员工培训、植入职业生涯规划,由个人职业规划、个人知识积累、个人技能提高推动组织整体绩效的改善,进而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同样,组织的整体发展也可以带动个人发展,两者互相促进。比如我们可以一改过去员工个人独自的职业生涯设计方式,由组织引入科学的评价体系,如个人性格测试、素质测试、技能评估等,帮助员工理性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结合组织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现状、人力需求态势等,向员工科学地提供员工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参考,与员工共同制定符合组织需要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在组织内部设立职业发展通道,调动组织内部的岗位资源,促进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受到组织发展目标的影响,规避企业培训后人才流失对组织的战略发展产生的分险。

2.充分了解和把握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员工的特点和培训需求。职业生涯管理作为组织的一种长期、动态的管理过程,贯穿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和组织发展的全过程。而具体到每一个组织成员,由于其处于个人发展及组织发展的不同阶段,每一阶段又有各自的发展特征、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因此,企业必须抓住每一个发展阶段的不同关键点,实施不同的职业生涯管理,比如在职业选择阶段,职业生涯管理的重点是帮助员工选择一个满意的职业。因此,必须充分了解新员工的学识、态度、兴趣和爱好、职业价值观等特征,并指导其正确选择所提供的职业,做到职业与人的能力、特长相配,也与求职者的从业愿望相符。而在职业稳定阶段,员工的职业愿望已基本停

留在某一固定的职业上,个人职业生涯管理也有一个固定的目标。此时,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的重点趋向于以员工的职业锚特征为依据,根据每个员工特定的需求,引导员工自我发展并吸引员工稳定地“抛锚”。如果对有管理能力型职业锚、想走管理型职业发展通道的员工,应根据其发展,不断考评其在诸如计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协调能力、控制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商务能力、金融财会能力、交际能力方面等的进步和潜质。

3.制定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的企业培训计划。

建立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的企业培训体系旨在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员工的特点、培训需求相结合,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方案,通过培训进一步发现员工的潜在能力与特长,为其职业生涯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以适应本职工作和今后职业发展的需要。

要让员工充分了解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管理制度、企业内各个职务的工作内容、任职资格职务升迁路线及职位空缺、工作轮换和培训等信息;通过基本素质测评,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个性特点;通过对话及公开的职业生涯研讨会等形式,帮助员工了解自己实际的工作经验与体会,分析自己目前能做好哪些工作,如果加以培训和实际工作的锻炼,将来能做好哪些工作,并将这些工作按一定次序排列出来。在此基础上,帮助员工制定自己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职业生涯目标。企业在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目标时,既要尊重员工个人的意愿。也要从企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既要使员工的职业目标选择和职业生涯目标确定对其具有长期、有效的激励作用,又要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员工个人与企业双赢的目的。

4.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完善培训管理工作。培训方法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培训目标而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培训方法的选择必须与培训需求、培训目标相适应。培训方法的选择、培训管理工作的完善要注意受训者所处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知识层次和岗位类型等。在大量的可供选择的培训方法面前,可视需要选择一系列培训方法,可采取其中一种或两种方法为重点,多种方法变换组合的方式,使培训效果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比如在职业维持阶段,职业培训一般在业绩、能力考评的基础上进行,以帮助员工达到职业发展目标为目的。培训方法可选择:(1)知识补充培训,及时给员工补充新产品、新设备的知识和其它一些必备知识的更新等;(2)提高业务能力的培训,对基层员工来说,主要是技能培训;对管理人员来说,还必须有思维、观念方面的培训;(3)专业人才的培训,即根据企业需要,开展有关专业技术或管理技能的素质培训;(4)人员晋升的培训,即在员工晋升之前对其进行相关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培训,以满足其即将就任的更高职位的要求。

在探索、立业阶段,员工相对比较缺乏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也缺乏对企业的习俗、价值观和相关理念等文化方面的认同,还没有形成在特定集体中进行协作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习惯,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基础的职业培训。在这方面,海尔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名牌企业,较好地运用培训方式引导、帮助大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企业,进而留住他们的心。其新员工培训“四步曲”:第一步。使员工把心态端平放稳;第二步,使员工把心里话说出来;第三步,使员工把归属感“养”起来;第四步,使员工把职业心树起来。海尔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和培训管理值得企业鉴借。

第7篇:对忠诚核心的认识和体会范文

药店员工的心得体会范文1:

转眼间,20XX年已随着时间的年轮渐行渐远,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回首这一年的工作历程,有艰辛,有喜悦,有收获也有感慨。

20XX年对一洲来说,是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从单体零售药店成功转型医药连锁公司。一年时间里,我们增开了3家连锁门店。因为刚刚起步,开店速度也是在计划之内,只要我们一直秉承公司的经营管理理念,估计以后的一洲连锁门店会如雨后春笋般在温州这块沃土上遍地开花。而作为一名一洲连锁门店的店长,今年对我来说也是意义重大的一年。从卖场主管转换到门店店长,我知道我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位管理者,更应该站到一个经营者的立场。守业难,创业更难!既然公司给了我这样一个平台,我深感责任重大,新店开张,万事开头难,如果前期工作没做好,以后就会更难管理,所以一切事态的发展必须要在掌控之中。店长必须要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上要认真贯彻公司的经营策略,下要正确传达公司的方针决策。为人处世要公平公正,上要对得起领导,下要对得起员工,决不能有私心。因为是店长,必须比员工站一个更高的层面;也因为是店长,员工就是你的战友,所以我们要并肩作战。不要刻意去拉开或拉近与员工的距离,多说无益,唯有真诚,才能让人感同身受。员工的信任感才是店长最好的执行力。

我是一个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的80后。我特推崇孔孟之道,修身养性,以仁义治国。其实管理一个公司也是一样的道理。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人。一个药店要长期稳定的发展,它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经济效益为前提,良好的口碑做后盾,实现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共赢。如何才能达到这个局面,这就需要一个专业的管理者和一个强大的团队。作为一店之长,我深刻地意识到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如何去发掘人才,如何去培养人才,如何去组建一个团队,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才是重中之重。家和万事兴!一个高素质的、凝聚力强的和谐的团队,必定会为公司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一个人才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必定大于他自身的价值!如果一个人在他的工作岗位上体现不了他的价值,那么必须乘早换离或撤离,决不能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态度。那样等于为公司增加负担,也为自己门店埋下隐患。一粒老鼠屎毁了一锅粥,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作为店长要善于把握每个人的心态,开发他们的潜能,分工合作,才能互补协调,责任到人,“各人自扫门前雪”,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情就不会有“他家瓦上霜”,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融洽、友爱、互助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喜欢自己的工作,进而得到不断的发展。

氛围有了,每个人的积极性自然也就上去了。快乐地工作,每个人的服务态度自然就好了。要不是总部经常开展培训,让我们三家门店有机会沟通交流,真的不知道我们梧田店的人其实一直都很低调的。我们只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而已,从没想跟其他的店比业绩什么的,诚然不知他们会以我们为榜样,把我们当竞争对手,超越梧田,可能已成为他们的口号了。当然这不是坏事,这只会让我们更加督促自己去做得更好!

面对明年的工作,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已经开业接近一年了,可是业绩始终达不到理想的指标。神马都是浮云!唯有绩效才是王道!我想重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配合总部对内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加重医学知识的培训,学会联合用药,提高客单价。

二、树立员工爱岗敬业的责任感 ,对公司高度忠诚,一切以大局为重。 全面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

三、树立高度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客源竞争是关键,必须建立自己的客户群。任何一种优势都可以打败竞争对手。

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能力,去掉不和谐的音符,发挥员工最大的积极性,逐步使梧田店成为一个最优秀的团队。

药店员工的心得体会范文2:

只有让员工满意才能让顾客满意,只有让顾客满意,才能使企业生存。

今天的药店零售,在医药连锁全面放开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就把商场十年甚至数十年的经验用尽,目前部分连锁的价格优势已荡然无存,而促销手法也已到黔驴技穷的地步,零售药店,你拿什么去竞争?

当我们感叹海尔的真诚到永远,享受移动的用心沟通,感受零售巨头沃尔玛 的顾客永远是对的,体味麦当劳 的我就喜欢时 …… 我们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那些长盛不衰的品牌,无不是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背景和优质的服务内涵。正是这些优秀的企业,以一切以顾客为中心才创造了它们不朽的品牌和丰功伟绩。

今天的药店零售连锁,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价格战和促销战就能决出胜负的,医药零售连锁行业已到了服务取胜,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的新的竞争阶段。

知微杜渐,未雨绸缪,我们不妨以建立药店的优质服务体系而呕心沥血,大呼疾呼,只有具备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中“顾客至上、顾客满意”的运作体系,才是我们屹立于药店丛林中不朽的丰碑。

没有文化的企业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不以优质服务作为核心的企业就像没有血液的四肢。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样的服务才是优质服务。

优质服务是通过环境、产品、销售、员工及运作系统这五项促成因素是获得顾客良好评价和令消费者满意的要诀。

如何创造优质服务,使连锁药店在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最终成为行业的领导企业,我认为有必要将优质服务作为一项品牌工程来建设。

优质服务是员工、运作系统(作业流程)作为软件建设和卖场形象、服务设施等作为硬件建设,是在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过程中让顾客感受到既能满足顾客需求又能让顾客体验到消费乐趣的全面服务质量。

零售行业的竞争从价格战、促销战到服务战。价格战拼的是实力,竞争对手极易跟进,价格战是火拼,伤人也伤己;促销战极易模仿,药店促销较之商场有过之而无不及,促销战是血拼,拼的是资源;而服务战不易被复制,可以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保持基业常青。

体现在员工的优质服务:1 、微笑:微笑是员工在服务过程中最生动、最简洁、最直接的欢迎词。即第一印象。2 、专业:员工对公司作业流程和各项制度的熟悉程度以及专业知识决定了员工服务的准确性,应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技能和技巧。3 、准备:随时准备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仅有服务意识是不够的,必须有事先的准备,准备包括思想准备和行为准备。4 、重视:善待顾客不怠慢。5 、细腻:善于观察,洞穿顾客消费心理。6 、真诚:发自内心的,并通过适当的语言使顾客倍感亲切。

运作系统(作业流程)中的优质服务:1 、放心购物工程:不满意退换货、GSP 认证、依法经营;2 、舒心购物工程:卖场活性、环境舒适、便利;3 、关心购物工程:送药上门、便民伞、免费检测项目(测血压、身高、体重、测血脂、测骨密度、测血糖等)、休息椅等;4 、连心热线工程:服务热线、投诉热线、专家咨询热线、质量热线(不良反应监测)、专业咨询热线、活动热线、健康投递;5 、专心工程:专业、专心、专注;慢性病消费记录(高血压病人健康档案、糖尿病人健康档案、前列腺病人健康档案等)、贵重商品消费记录、个人护理品消费记录。6 、会员的分级管理:三级管理。

硬环境创造优质服务:商品和环境的活性,通过商品、卖场布置、主题促销活动等为顾客营造温馨的购物环境;通过卖场移动路线、货架管理、商品陈列等适应顾客的消费需求(视觉需求、感知需求)。

销售的产品创造优质服务:流通环节中质量的控制,给顾客提供最优质的产品,不唯贵、不唯贱、只唯对,产品的质量是顾客首选。

服务创造价值,价值催生品牌,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创药店优质服务体系。

药店员工的心得体会范文3:

在这,我想就我的零售药房工作实践、医药商业企业工作实践,实地采访和多年药房培训演讲经历,以及相关知识的收集积累,对药店的营销战略阐述一下我的看法。纯属一家之言,不到之处,还请专家同仁多多指正。

先请教一下:如果您经常接触的商场、银行、邮电、电信、药房或医院等服务行业,对顾客或横眉冷对、或一问就烦,您会怎么办?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现在我们讨论的新时期的药房,极应加强其“优质服务”的核心理念,基于三点:

首先,有利于吸引并留住顾客。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认为顾客在接受服务的同时,也希望感受到他被人接受并被尊重。新加坡东方大酒店推进“超级服务”计划中遇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咖啡厅服务员为了一桌拿着文件商谈的四位客人免受厅内人多声杂的影响,主动询问客房部有无空房供四位客人临时一用,客房部马上提供了。当这四位客人明白这些后,他们感到难以置信,事后他们在感谢信中说道:“……我们除了永远成为您的忠实顾客之外,我们所属的公司以及海外的来宾,将永远为您广为宣传。”

其次,有利于服务员自身认识的提高,端正工作态度。

第三,有利于领导者更好地发挥本店优势,调动店内员工积极性调整服务战略,赢得顾客,获取最大利润。所谓“家和万事兴”嘛。麦当劳的服务可以说是一流的,她除了严格筛选、教育、培训员工外,还有一整套激励措施,如服务级别竞争、礼貌服务竞赛等,既激发员工的服务热情,又担高了他们的工作自豪感、荣誉感。使员工真正做到将顾客的喜悦转化为自己的喜悦,从而成为专业级别的服务人员,这种态度才是“用心服务”的最高境界。

由于过去经济短缺造成了商品供应不足,服务设施长期供不应求,所以形成卖方市场;而大锅饭的恩赐则使那些端着铁饭碗的人们有了充分的就业保障;再者计划经济也使人们在社会经济情况发生变化之时的意识相对滞后,没能够及时调整迎合市场经济的到来!依然“坐享其成”“坐吃山空”,表现的就是“横眉冷对”“一问就烦”了!现在外资企业的进入,已使药店业面临的竞争国际化。无论是客观上的市场经济机制的引入、公司的要求和社会效益,还是主观上的职业的稳定、收入增加、生活改善、业务提高和事业要成功都要求药店必须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并以此作为荣耀!

例如:一位顾客因服用阿莫西林,浑身起了药疹,到药店便嚷:“你们经理呢?”一位店员马上迎上去,礼貌的说:“您好,经理现在不在,您有什么事我可以帮忙吗?”

“看您们卖的破药,让我起了一身痒疙瘩。”顾客面脸怒气。

店员还是面带笑容,“我明白了,您服用了药物以后,身上起了药疹。”店员的语音十分关切,“您别着急,我知道起药疹很难受,我能理解您,这样吧,我先给经理打一个电话,然后咱们再慢慢解决问题,您看行吗?来,您先请里边坐!”“你先打电话吧!”顾客坐了下来,但余怒未消。

店员打完电话,对顾客说:“您放心吧,我们经理正在联系厂家,我们的药都是从正规渠道进货,质量应该没问题,这件事一定给您圆满解决。您把药和小票给我看一下好吗?”此时,顾客的气已经消了不少,把小票和药给了店员。店员认真看过之后,把说明书拿给顾客看,“您看,对青霉素过敏的人用阿莫西林要小心,您可能对这类药比较敏感。”顾客看着说明书,好像明白了。店员进一步补充说:“这是人体对药物的过敏反应,停药后症状自动消失。这样吧,我给您换一盒红霉素,效果不错。”顾客终于点头了。事后,这位店员又专门打电话询问了顾客的恢复情况。

药房优质服务应该是每一位工作人员共同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和表现出来的行动,随时随地强调出我们服务对消费者的利益,注意工作礼仪、服务技巧,并调动我们真实的情感去关心关爱顾客,以端庄得体大方的服饰和丰富的医药专业知识去创造个人魅力、利用魅力,从而永远留住你的顾客。

第8篇:对忠诚核心的认识和体会范文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其实现的全部活动。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质量管理年终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质量管理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一常言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对于重点型号产品承制单位,这句关于质量管理工作的话更有份量。因为质量不仅是企业的生命。甚至是决定未来发展的法宝。近年一直从事质量管理工作,虽然没有什么成就,也有些心得体会,因为工作养成的习惯,习惯一条一条罗列,这次也不例外,总结了他人和自己的经验。

1.质量管理工作只是一种手段。

(1) 各种质量管理控制工具都不过是一种手段,方便发现和解决主要问题,但过于追求漂亮的图表,只能流于形式,不过是显示了图表绘制能力。

(2) 关键还在于质量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全员有效地从技术和人员管理上实施,否则只能止步于图表,问题还是那个问题,投诉还是那个投诉。

2.企业必须培养自己的真正懂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并且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做到全员真正参与。

质量管理不只是质量部门的事,是全公司的大事。很多质量管理人员都懂得数据统计的方法,没有掌握证据收集的方法和如何预防的方法。其他部门认为质量与自己无关,出了质量问题则把责任推到质量部门,埋怨质量部门为何没有及早发现问题。

3.将质量管理工作与公司业绩和个人业绩挂钩,使质量从无形变成有形的钱,不再空洞乏味。

人人爱财,一旦涉及自己直接利益,肯定会本能的紧张。通过把钱和质量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教育效果肯定明显。

4.质量管理工作很多时候是默默的工作,从事者则是无名英雄,有时还会成为替罪羊,相信很多同行都有同感。

如同环保局的工作,没有什么权力,而且抓得过紧,

政府会有意见:“经济怎么发展啊?!”抓得过松,老百姓会有意见:“环保局有用吗?”;环保总局也有意见:“你们局怎么搞得?!”

5.质量管理工作的质量要有"质"有"量"。

峰回路转,认真做还是能做好的,当然需要市场、老板和广大群众的支持。

6.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的数量,与生产和质量管理好坏没有直接关系。

从某种角度看,质量管理人员越多,越表明企业其他方面问题更大。有的企业发现生产问题越来越多,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一味的人为是质量管理人员不够,结果增加质量管理人员,导致其内部管理也逐渐混乱,陷入了恶性循环的境地。

7.质量管理工作必须积极主动预防,不能被动的统计问题,解决问题。

(1) 有些企业,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了问题统计和ISO9001等体系要求的书面记录,面对现场的问题却无能为力,本末倒置。

(2) 预防重于治疗,问题的预防者,其实优于问题的解决者。

总之,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煤电油运不断涨价的成本压力,企业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发展,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严格的质量管理是前提,积极引进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动力,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运转率是保障,大力倡导并认真做好各环节均化工作是关键。

质量管理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二质量是什么?质量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保障,如果说一个企业所制造出来的产品或所提供的服务失去了质量,那么这个企业也就失去了市场,注定会在这个历史舞台上黯然倒下。尤其像我们这种重型装备制造企业,可谓成也质量,败也质量,质量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这一点似乎公司每个人都有共识。但是,如何改善我们公司的产品质量,如何提升我们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如何让全体员工都具备这种质量意识,却是我们公司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我认为质量管理体系有两个最为核心的思想:一是以顾客为中心,使产品满足顾客要求;二是不断对产品进行持续改进,获得创新。有人说质量管理体系约束了企业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阻力,认为它只是做做表面功夫,没有任何的实际用处,无论公司组织的学习也好,还是培训也好,包括各种管理程序文件的建立都只是为了获得国家质量体系认证,这很显然违背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思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建立,并不是为了统一文件。在标准引言中,有个总则,是这样描述的: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该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受各种需求、具体的目标、所提供的产品、所采用的过程以及组织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统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或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很多企业或公司管理人员歪曲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原意。我们必须对它有一个真正的认识和了解,不然,公司或企业的产品质量将得不到保证,因为误解了其目的,那么我们自然领司不到其核心思想了,更加不会把顾客利益放在第一位,也不会加大投入对产品进行持续改进,创新也就失去了动力。

当然,质量应该是一个综合全面的概念,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不应只局限于生产产品,还应该考虑服务、设备运行、材料供给、测量等行业,也不能局限于某一职能部门,应属于公司整体范围全员参与。保证公司产品的质量应该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应该使公司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的概念和承担有关质量的责任;要解决质量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产品制造过程,而是应在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及实现的全过程中进行质量管理。只有全员参与,全员全面提高质量意识,我们公司的产品质量才能不断持续向前发展。在质量管理方面有原则,其中一条便是“全员参与”。因此,公司必须注重整个公司内部员工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不能仅仅对中层干部进行管理体系的培训,而是要把这样一种思想从上至下贯穿到整个公司。

大家都知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现代国际社会中,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质量上。世界著名企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们始终围绕产品质量这一主题,改善经营管理,发展新技术,从而生产出质量更高的产品。如何想方设法提高我们自己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对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在这次质量管理学习中,我意识到全面质量管理不仅应贯穿于公司经营活动,还应成为一种企业文化建设,实现自觉自愿的全员参与,使质量文化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实践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形成全体员工共同的凝聚力、约束力和推动力,从而牢固树立起质量第一的观念。如果全体员工都能这样自觉自律自愿投入其中,那么我相信,整个公司的产品质量将会有更大的突破,我们将会取得更加广阔的市场。

企业管理包含着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保障,只注重其他的管理,忽略质量管理,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企业将无法生存。所以必须把质量管理放在企业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强企业的的综合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的长期健康的发展。

近来,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的学习,我对PDCA循环、八个原则、质量信息工作等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现结合公司质量管理现状,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首先,我们要弄清什么是质量?质量管理是做什么的?质量是包含在产品或服务中的固有属性,是满足顾客期望的程度;所谓好,就是充分满足顾客的期望。产品的质量取决于生产过程,包括工作质量、设计质量、工艺质量等。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组织和流程,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内外顾客期望的目标,确保企业以最经济的成本实现这个目标,确保产品开发、制造和服务的过程是合理和正确的。为达到以上目的及目标,企业要建立起质量保证体系,使产品和服务在可预见的范围内,满足内外顾客需求,树立品牌忠诚度和美誉度,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而质量管理重要的准则是行动,所遵循的原则是加强流程管理,做到有检查、有落实、有跟踪、有反馈、有结果,有始有终,才有效果。

通过学习,我认为我们现在工作欠缺的恰恰是行动。很多人的水平并不亚于某些大公司的职员,但在行动上却慢人一步,凭经验处理问题,没有经过系统科学的PDCA循环,因而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在质量信息工作上,我也感觉到自己做得很不够。对PDCA循环,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工作方法,今后一定要应用到工作中,以解决好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质量管理没有止尽,只有不断探索和改善,才能充分满足顾客的期望,进一步提升对“苏中”品牌的忠诚度、美誉度。这是我公司的目标,也是我们每位员工的责任,让我们落实于行动,推动全面质量管理再上新台阶,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质量管理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三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学习,让我受益非浅。深深感到自己在学习、理解质量管理标准方面的差距;参加这样的学习很有必要,作为一名中层干部,不但要对质量体系文件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带领部门贯彻执行。下面是自己的学习认识,并结合工作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质量是成功的伙伴,贯标是质量的保障。如今,贯彻标准已被众多企业所看重,成为企业证明自己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一种护照。有专家认为,贯标为广大企业完善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供了科学指南,同时为企业走向市场找到了共同语言。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将加快推进国际标准化进程,贯标变得更加迫切。毋庸置疑,贯标不是万金油,不能包治百病,但通过贯标,增强了企业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与管理意识,明确了各项管理的职责和工作的程序,促使企业的管理工作由人治转向法治,真正做到了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实现了以预防为主规范了企业的作业程序,明确了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职责和权限,预防并控制了不合格项的发生,降低了企业质量管理成本。

通过定期组织质量检查、质量审核活动,能够及时发现和找出经营管理活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进行有效纠正,从而提高了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监控能力,为企业实施全面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也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围绕让客户满意及时认真地处理客户投诉或意见,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与期望,赢得客户信任,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管理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普通和最重要的一种活动。近百年来,人们把研究管理活动规律所形成的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统称为管理学。自从人们开始组成群体来实现个人无法完成的目标以来,管理工作就成为协调个体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了。由于人类社会越来越依赖集体的努力以及越来越多的、有组织的群体规模的扩大,管理人员的任务也就愈发重要了。因此,管理者必须具有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还要有解决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靠得住,会办事,能共事,不出事等各方面的素质。

管理就是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即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认为管理学同样与我们息息相关,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管理工作适用于各种大小规模的组织;盈利与非盈利的企事业单位、制造业以及服务性行业;因此,学好管理学对于我们现在的学生会工作乃至今后步入纷繁的社会,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都有其非常重要的意义。管理学潜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计划”这个词。大到美国政府的火星探测计划,小到我们身边的一次周末旅游计划。由此可见,计划几乎无处不在。首先就一个学生而言,他在学习中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必须通过制定一份计划(或长期或短期)。然后通过这份计划控制自己,并且有效的分配自己的时间,还要有效的选择合适的信息,从而达到自己的计划目标,取得成功。又或者一个人的一生必须经过自己的规划、组织;要不然这一辈子将碌碌无为。计划是任何一个组织成功的核心,它存在于组织各个层次的管理活动中。一个组织适应未来技术或竞争方面变化能力的大小与它的计划息息相关。

总之,管理学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并且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学科,虽然形成学派的时间较短,但是他对社会的贡献是不可限量的,对于这门学科,短短的几段文字表述或只是看书是远远不足的,只有深入的学习、实践,只有在失败中不断的改进、创新、积累和学习中国和外国的好的管理经验,这样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不断的实践才能完整的去体会,感受这一伟大而博大精深的管理艺术。

第9篇:对忠诚核心的认识和体会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激励,对策

一、员工激励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意义

1.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研究,如果激励对象的个人能力得到充分的调动,其个人能力可以发挥80%~90%,反之,只能发挥个人能力的20%~30%。由此可见,有效的激励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2.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据研究,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员工的个人绩效取决于员工个人的能力和组织对他的激励水平。当员工的个人能力相同时,员工的个人绩效主要取决于组织对他的激励水平。因此,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激励员工,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

3.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才已成为企业最核心的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演化为人才的竞争。有效的激励措施可以吸引和留住企业所需的人才,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中小企业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

1.激励手段单一且激励缺乏针对性。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可以得出,员工的需求可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物质需求是员工最基本的需求,而精神需求是员工更高层次的需求。企业应根据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激励措施。中小企业在对员工进行激励时,主要采用短期的薪酬激励这种单一的物质激励手段,很少考虑运用精神激励的手段企业管理论文,例如工作上得到认可、工作富有挑战性、情感关怀等形式来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因此,很难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没有意识到,员工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不同员工的需求是不同的,相同的员工在不同时期需求也是不一样的。他们对所有员工的激励都是一个模式,没有针对不同的员工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使得激励缺乏针对性,激励效果很差。

2.缺乏长期的激励机制。由于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很多方面都比较薄弱,致使一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非常急功近利,过多地看重眼前利益,缺乏对员工的长期激励。中小企业很少采用员工持股、职业生涯管理等长期激励措施,使得许多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被扼杀,造成中小企业竞争力下降,生存时间短等问题。

3.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由于自身素质不高,对于员工培训缺乏足够的重视。第一,有的管理者认为投入在员工培训方面的费用是企业的一项成本,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应该尽量减少培训费用,因此,中小企业在培训方面的投入经费严重不足。第二,有的管理者担心,一旦员工经过培训后,离开本企业跳槽到其他企业,甚至是竞争对手的企业,企业前期投入的培训费用将付之东流,因此,很多企业因噎废食,尽可能减少对员工的培训。第三,有的管理者认为,企业效益好时无需培训,效益不好时没钱培训,因此,企业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必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很多优秀的员工由于很长时间都没有培训的机会,技能始终得不到提高,对企业十分不满,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

4.企业文化激励的缺失。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由于对企业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或是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致使企业长期处于一种企业文化缺失的状态。第一,他们认为企业文化是虚的,没有什么实质内容,不需要浪费精力去建设。第二,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只有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才会有企业文化企业管理论文,而小的企业没有自己的文化,因此,没有必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第三,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只注重企业是否盈利,过度地追求物质利益,而缺乏对精神方面的重视,因此忽视了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小企业由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缺失,使员工对企业缺乏归属感,企业的人际关系非常紧张论文的格式。

三、完善中小企业员工激励的对策

1.注重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物质激励只能在短时间内满足员工的需求,而精神需求是员工更高层次的需求,对员工激励的时间会更持久,因此,中小企业应注意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1)重视员工的内在薪酬设计。中小企业在为员工设计薪酬体系时,既要考虑到员工的外在薪酬,同时还要重视员工的内在薪酬。例如:使他们的工作富有挑战性,提高工作本身给他们带来成就感等。(2)情感激励。企业应该给予员工更多的人文关怀。对于他们的工作、生活给予足够地关心,分享他们的快乐,体会他们的不易,让他们切身地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温暖,以此培养员工的认同感和忠诚感。(3)参与激励。很多员工都有参与企业管理的愿望,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他们自我实现的体现,因此,中小企业应尽可能给员工创造让他们参与企业管理的机会,使员工有当家作主的感觉,以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

2.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中小企业应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1)股权激励。可以让一些优秀的员工拥有企业的股份,培养和建立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感。这样,企业的利益和员工个人的利益就会紧密相连,使他们在关心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加关心企业的发展。(2)职业生涯管理。不同的员工发展目标是不一致的,一些人想成为管理者,另一些人希望在专业上得到发展。企业应针对员工的发展目标,帮助他们设计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

2.加强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中小企业应转变对培训的认识,加强对培训的重视程度。第一,中小企业不应将培训的投入视为企业的成本,应将其视为企业的投资。据报道,一家汽车公司经过一年的培训,花去培训费20万美元,但当年就节省成本支出200万美元,第二年又节省300万美元。由此可见,培训是企业一项回报率极高的投资。因此,中小企业应充分重视企业的培训企业管理论文,加强对培训的投入力度。第二,中小企业不应因担心员工存在跳槽的可能性,而减少对员工的培训。可能有的员工正是因为企业缺乏对他们的培训,而导致他们的流失。因此,企业应充分满足员工的培训需求,加强对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第三,中小企业在效益好时,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以保证企业能够获得长期的经济效益,在效益不好时,更应该对员工进行培训,可以将培训作为企业扭亏为盈的重要手段。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经营理念、企业哲学等方面的集合,是企业的精神和灵魂。企业文化可以使中小企业对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内改善内部的人际关系,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因此,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建设企业文化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中小企业要立足于自身的行业特色,总结自身的优势,征求广大员工的意见,塑造具有本企业个性的企业文化,而且,要根据外界环境和企业自身的变化,不断进行企业文化创新和发展,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齐少波.中小企业员工激励问题与机制建立.现代企业,2009,(3).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