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基础的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知识的要素化,即知识进入生产力系统而成为其构成要素,并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居于首要地位。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许多知识已成为生产力要素,但尚未成为第一要素。当科技发展至现代,知识在生产力系统中地位日益提升,立基于现代科学的高技术,已成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正是在此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也是知识经济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
生产力要素不等同于生产力,分散存在的各种生产力要素只有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在现代社会,无论哪个国家的生产力,都以企业生产力作为其最基本、最普遍的存在形式。企业的类型尽管千姿百态,但无一不是生产力诸要素的组合体。它把静态的生产力诸要素以某种方式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组合起来,使之获得动态的生命形式,成为现实的生产力。高技术只有寓于企业生产力之中,才足以显示其在生产力系统中所处的第一生产力要素的地位。正因为如此,企业作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点,是知识要素化的关键性主体和载体。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企业是技术成果吸收转化的中坚主体,1953—1973年间,美国技术领域中80%、欧洲技术领域中70%的革新思想都来源于企业内部。[16]
基于上述,知识要素化的法律调整,应当集中于企业的技术进步,并且注重于以下几个问题:
1、企业财力投入。企业实现技术进步,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越来越重视以技术进步来增强竞争力,纷纷增加对技术进步的投入。例如,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来源中来源于企业的比例,在美国1960年为33.3%,
1980年上升为49.4%,1995年进一步往上升为59.4%,2000年则上升到73.8%;在芬兰,1999年达到64%;在新加坡,1994年达到63%.可见,企业已成为技术进步的首要财力支柱。而我国现阶段,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的比重还不到30%.1993年我国大中型企业用于技术开发的支出总额仅有248.6亿人民币,而德国西门子公司1992年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却达53亿美元,(相当于400多亿元人民币)。为此,应当引导和促使企业扩大对技术进步的投入规模,以确保知识的要素化有稳定的财力支持。
2、企业组织创新。为彻底解决科研与生产脱节的问题,加速企业对技术成果的吸收和转化,必须使企业集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职能于一身。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企业组织创新措施:一是企业内部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都是如此。而我国,据1997年的资料,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的企业,只相当于美国的17.5%、日本的12.5%,有47%的大中型企业没有研究开发机构。弥补这种企业组织缺陷,才可以提高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二是企业之间建立研究开发联合体。在发达国家,有的是为了突破某项关键技术,由一些大企业组成短期联合体;有的是为了提高行业整体竞争能力,由几家本行业的大型企业与相关中小企业联合组成的长期稳定的研究开发联合体,其中有许多联合体已成为行业性的研究中心;有的是为了提高某个地区部分行业(主要是中小企业较多的行业)的技术水平,组织综合性的研究开发联合体。这些企业研究开发联合体,已成为政府资助的重点对象。[17]我国为弥补单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提高行业整体和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有必要推行这种组织形式。三是企业与大学、科研单位合作,既可以是就具体项目进行联合研究开发,也可以是组成紧密型或松散型的研究开发联合体,这有利于扭转目前科技力量主要集中于吕学和科研单位的局面,把科技力量转移到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的主战场。
3、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企业职工的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既是知识要素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实现知识要素化的必要条件。经合组织国家在职业培训方面的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2.5%,如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每年用于职工培训的开支超过10亿美元,通用电气公司实施“6希格玛”培训计划的投入达3—4亿美元。在发达国家,企业对争夺人才和培训人才都同样重视,而我国企业大多只重视争夺人才而不愿花大力气培训人才。我国为改变这种状况,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应当激励与约束并重,一方面对企业职工培训事业从政策上给予优惠,从条件上给予扶持和帮助,以提高其人力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促进竞争以加大对企业开发人力资源的压力,并落实《劳动法》(1994年)中关于职工培训是企业义务的规定,强化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责任。
五、知识的产业化及其法律调整
知识的产业化,是指已成为第一生产力要素的知识(高技术)进入一定产业领域并在其中作为核心技术推广和扩散,形成向市场大批量供给技术含量高的商品的企业群,亦即以高技术开创新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从前提看,知识产业化是知识要素化的延伸和扩展,在知识体系中,唯有成为第一生产力要素的高技术,才有直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功能。从过程看,知识产业化是通过高技术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而实现产业结构高技术化,不仅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都由于高技术的武装而提高各自的技术构成,而且第三产业由于高技术的注入而不断提高其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特别是高技术产业作为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一直对产业结构调整起作先导作用;从结果看,知识产业化是技术成果由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发展到转化成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和劳务大批量地进入消费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从而最终完成技术成果的商品化过程。[18]
知识产业化是当代世界上产业结构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农业经济时代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工业经济时代是工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业将取代工业的主导产业地位。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发展的当代,产业结构的现代化,就是把产业结构建立在现代最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使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达到现代世界先进水平,即工业经济后期发展起来的以高技术产业为典型的知识产业将占最大比重,工业的比重次之,农业的比重最低;并且,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依赖于知识的创新,尤其是高技术的发展。我国正处在工业经济的中期阶段,生产力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几十年,产业结构与知识经济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9.9%、49.1%、31%,从发达国家(3%、36%、61%)、中等国家(14%、38%、48%)和低收入国家(37%、34%、29%)的结构看,我国大致处于中等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之间的水平。高技术企业的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发达国家已高达40—60%,我国还不到5%.产业结构的低级化,在我国主要表现为高技术产业的弱小和传统产业的落后。与此相应,我国的知识产业化,肩负着发展高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的双重任务。
基于上述,我国知识产业化的法律调整,应当注重下述几个问题:
1、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技术产业由高技术企业群所构成,建设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有利于高技术企业的相对集中和整体组合,以形成高技术企业的群体优势。在世界上,创建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高技术产业化的象征。美国的硅谷和日本的筑波科学城就是其典型。研究它们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就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超前或同步进行专项立法是其建设和发展的保障。如日本为建设筑波科学城,于1970年制定了《筑波研究学园都市建设法》及其《施行令》;为在1990年建成一批技术城,于1983年制定了《高技术工业集积地区开发促进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并且区域布局不平衡,高技术产业不可能全面铺开,集中力量建设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产业整体高技术化和高技术产业泛化的必经阶段,以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立法的需求就更为迫切。目前,科技力量密集、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城市、部分开放城市和少数中等城市都设立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共有220个,其中国家级的达到53个。这固然反映了各地政府对高技术产业开发的重视,但就僵资源配置的战略部署来看,也显露了明显的地方特色。如何协调地方利益,是高技术开发区立法的一个重要课题。正是由于在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中,地方走在了中央前面,目前对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仅有国家政策性规定和地方性法规或规章,而无专项法律。为此,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制定一部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基本法,确立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特殊法律地位,就各种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和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和基本问题集中作出规定;并且,针对特定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特殊问题进行特别立法。具体来讲,统一的高技术开发区立法首先要重视当前高技术产业化的重点,以此来审核设立高技术开发区主体的资格,这些重点领域包括:信息、生物及医药、新型材料、先进制造、先进能源、先进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航空般天、现代农业、现代交通[19];其次,明确中央和地方,地方与地方的权限划分,把设立高技术开发区的权力集中到国家主管部门,解决目前高技术开发区遍地开花、过多过滥、有名无实的问题;第三,应当在法律上明确企业是高技术开发区的主体,开发区管理部门的职能是建设各种基础设施和提供各种服务,并且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应当明确界定,以消除目前存在的“婆婆”过多的现象;最后,应当建立起客观的考核制度,对开发区的运行绩效进行评估。
2、中小型技术开发企业。任何高技术产业领域都有其龙头企业,这是高技术的收益递增特性决定的。龙头企业会占领大部分市场份额,但它不同于垄断。如果要说垄断,也是自然形成的垄断,MIT的经济学家施马兰茨认为这种垄断并不是非法的[20].在高技术产业,龙头企业并不能占有全部市场,中小型企业有存在的价值空间和能力,需要有中小型技术开发企业作重要支撑,特别是中小型技术开发企业对降低高技术产业的风险有重要意义。在美国的硅谷中,就存在着大量的中小型技术开发企业。我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应当重视发挥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功能。为扶持和促进中小型技术开发企业的发展,应当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为重点。德国为此制定了《中小企业研究与技术政策总方案》,设立专项基金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提供资助,还对中小企业的职工培训提供政府补贴;美国有上万家专门从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在国家小企业局的担保下向中小企业发放利率优惠的贷款;日本政府设立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中小企业信用公库、国民金融公库等专门的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优惠贷款,或者为民间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美国、法国等国家还开辟“第二板块市场”,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技术开发企业)提供直接融渠道。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赋予中小型技术开发企业以融资权,为中小型技术开发企业开辟多元融资渠道。从税收、财政支出、贷款援助和直接融资等各方面建立和完善中小型技术开发企业资金扶持政策体系。此外,还应当运用反垄断的法律手段,为中小型技术开发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无论是以创建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跳跃式技术进步模式还是以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为代表的渐进式技术进步模式,对于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亦即引进技术的产业化,是实现追赶型发展的一条捷径。美国原是世界上科技
落后的区域之一,由于从英国引进大量先进技术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进行创新,才在80多年(1861—1945年)的时间内以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不曾有过的速度发展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和科技大国。即使在现在,美国还在有选择地引进日本、台湾和韩国的先进技术。战后的日本,能在几十年时间内从战争废墟中建成与美国竞雄的经济和科技大国,也同大量引进欧美先进技术紧密相关。从1950年到1975年,日本以15亿美元从美国购进技术专利,并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生产出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仅售到美国去的部分就赚利150亿美元。根据国外一般情况,消化吸收经费应当为技术引进经费的3倍,日本在经济振兴时期达到10倍多。而我国在重视技术引进的同时却消化吸收不够,现有消化吸收的项目仅占引进技术的10%.为此,应当在继续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加大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投入,以提高引进技术的产业化速度。
4、开拓新产品市场。利用高技术生产出的产品进入市场销售,是实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终环节,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如果不能在市场上大批量销售,知识产业化就不能最终完成。并且,新产品的大批量销售,又可形成对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强烈需求。在经济与科技的互动过程中,“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开发研究市场营销”的技术推动模式,与“市场营销开发研究技术研究基础研究”的需求引发模式同样重要。为此,应当把技术和产品开发与市场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新产品市场营销体系,维护公平的新产品市场交易和竞争秩序,扩大新产品的市场需求。
六、知识的异化及其法律调整
知识的创造,旨在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造福于人类社会,然而,知识的使用中难免造成危害自然和社会的后果。此即从知识的正力量中分裂出来的异已力量,它同知识的正力量相反并且减弱、抵消甚至超出知识的正力量,它存在于知识的结构、表述、传递、形式化和社会化之中。这种知识异化是人的异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以知识高度密集为特征的高技术领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知识经济的实践已表明,技术也是一把双刀剑,任何重大技术突破在带来福祉的同时会带来负效应。例如,信息高速公路虽然助成了信息的公开、传播快捷和存取方便,却同时对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社会通信的安全造成了威胁;遗传学在抗病虫害和各种药品中发挥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人造生物制品致使生命彻底毁坏的可能性;克隆技术可推动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但对人类自然生育传统构成冲击。高技术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却带来了能源消耗加速、环境污染等问题。现代社会中频频发生的高技术犯罪、高技术战争、高技术事故等现象,都与高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对于高技术的负效应,还应当明确以下几点认识[21]:(1)高技术的负效应具有普遍性。就高技术负效应发生的原因而论,有人为性负效应与自发性负效应之区分。前者是指由于对技术使用不当,亦即误用、滥用或恶用,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后者是指在技术的正确使用过程中自然引起的与正负效应伴生的不良后果。对任何一项技术而言,使用得当,可以避免人为性负效应的发生,但如果不采取其它相应措施,就不能避免与主观愿望相反的自发性负效应的产生。所以,从原则上可以说,几乎任何技术活动都有某种现实或潜在的负面效应。(2)高技术的负效应虽然源于高技术,但不能归咎于高技术本身。技术的发展固然有其内在的逻辑必然性,但技术的应用则是由人决定的。技术本身具有中性,无好坏之分,但技术的应用则不是中性的,其目的和后果有好坏之分,并且其后果取决于其目的。即使是自发性负效应,人类也能够采取多种措施将其控制、消减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技术无善恶,善恶全在人。(3)高技术的正负效应可以相互转化,高技术带来的负效应问题,最终还得依靠高技术来解决。将高技术用于国防和战争,是许多国家致力于高技术发展的最初动机,许多高技术也正是在这种动机的驱使下发展起来的。当今世界上出现的大量军用技术进入民用领域就是高技术的负效应向正负效应转化的典型。高技术发生负效应虽然有其社会条件,但其根本依据还在于技术自身固有的自然规律和功能,因而技术问题最终要利用技术的相生相克机制来解决。所以,要实现高技术的负效应向正效应转化,不能单纯寄希望于社会条件的变革。(4)高技术的创造者和应用者对高技术的负效应负有道德责任。既然高技术的负效应是在应用中人为造成的,高技术的应用者当然对此负有道德责任。至于高技术的创造者对于高技术的负效应是否负有道德责任,则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高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不存在好与坏、善与恶的问题,高技术的创造者对高技术应用中的负效应就不应当负道德责任。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高技术的负效应是在应用中造成的,但不应当否认高技术创造者的道德责任。这是因为,高技术的研究开发,既渗透着复杂的社会因素,还受到科技人员的主观因素的影响,科技人员比其他人更清楚地了解其创造的高技术在应用中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及高技术正负效应的转化。在实践中,有的高技术负效应,甚至有的负效应就是科技人员的有意所为,如计算机病毒的制造。并且,高技术的负效应问题最终要依靠高技术来解决,而这种技术仍要由具有道德责任感的科技人员来创造。因而,高技术的研究开发也就反映了科技人员的道德选择,这就具有了把高技术的研究开发纳入道德轨道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科技人员不是没有灵魂的创作机器,科技活动不是超功利的,尤其在高技术日益表现出强大的经济功能时,高技术的发展会受到科技人员或其所在集团的利益的左右。科技人员在科技活动中只有遵循社会整体利益优先的道德选择,才有助于解决高技术的负效应问题。还应当看到,科技人员的道德责任是有限度的,其在科技活动中的道德选择受到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高技术的许多效应已超出科技人员力所能及的范围。因而,不能要求科技人员对高技术的一切负效应都承担道德责任。
基于上述,高技术领域知识异化的法律调整,应当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1、技术应用控制重于技术研究开发控制。高技术的负效应同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全过程都有联系,法律对高技术负效应的控制就应当实行全过程控制,把高技术运行的各个环节都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但是,技术本身是中性的,而技术应用不具有中性;并且,技术应用较之技术研究开发,其与负效应的联系具有直接性和明显性。因而,从技术应用上控制高技术负效应易于从技术研究开发上控制。这就要求法律把技术应用作为控制高技术负效应的重点,尽可能减少和排除对高技术的误用、滥用和恶用。
2、防范重于治理。高技术的负效应既具有客观必然性,也具有人为性和可控制性;既具有不可补救性,也具有可转化性。因而,法律对高技术的负效应应当事前防范与事后治理相结合。鉴于高技术发展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许多负效应一旦发生就会给人类带来不可恢复性甚至毁灭性的灾难,对负效应的事前防范比事后治理更为重要,并且,某些对人类和自然有极端危险性和毁灭性的负效应,对其防范应达到万无一失的要求。这也是各国现行立法的选择,如原子能立法中的核技术国家垄断制度和核技术应用范围从严限制制度,环境立法中的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
3、完善技术评价规范。世界上极少见绝对有利无害的技术,人们只能在对技术成果作利害评价的基础上选择应用尽可能利多害少的技术,以尽可能减小技术的负效应。这需要有合理的技术评价规范来指导和规范人们对技术应用的选择。传统的技术评价规范主要着眼于技术成果的有效性、经济性和独创性,却很少考虑技术成果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不利于对技术误用、滥用、恶用的防范。随着技术负效应的扩大,人们在享受技术利益的同时,也尝到了技术危害的苦头。于是,重构技术评价规范已成必然。新的技术评价规范,在保留传统技术评价规范的内容的同时,应当增加技术负效应评价的内容,即既要指出技术的副作用,预测其副作用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可能产生的危害;并说明对这种技术如何实行社会控制,对可能导致危害后果的技术还要规定其应用范围以及技术创造者在技术交付使用和推广前的说明义务。合理的技术评价规范对技术正负效应的预测,不仅要着眼于当代,还要着眼于后代;不仅要从经济上考虑,还要从社会和生态上考虑。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于某些技术上可行甚至经济上合理但对社会和生态发展有现实或潜在危害的技术,在寻求到有效防范手段之前,就应当理智地放弃应用。
一、强化事业部门经费支出管理需在制度规范上寻求突破点
(一)健全支出预算管理制度。在建立和完善支出预算管理制度时,必须强化对支出预算编制的管控,对支出预算编制的原则、方法、步骤和标准进行明确,对事业部门编制的部门支出预算进行详细测算、核定,并进行有效的论证。支出预算编制核定后,要严格按照核定预算进行各项经费支出划拨,不得随意变动或调整各项经费支出预算额度。
(二)完善采购资金支付制度。要按照建立财务单一账户体系的要求,收拢账户,切断资金外流渠道。对于事业部门的采购支出,要事先列入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并编制用款计划,采购完成后,经财务部门审核,以银行转账方式直接支付给供应商;事业部门的零星支出由财务部门直接办理资金支付,禁止大额使用现金。
(三)落实经费支出管理责任制。应根据财务保障与管理的法规制度和事业建设要求,细化事业经费支出管理责任制的具体目标。主要可分解为以下几方面:落实制度,包括党委理财、经费审批、预算执行和制度建设;经费保障,包括经费落实、资金供应和资金管理;经费管理,包括经费收支、经费平衡、家底经费和债权债务;财经纪律,包括内部控制、财务检查、廉政建设和尊章守纪;建设投入,包括服务基层、战备训练、生活设施和文化投入;另外还有管理考评、经费节超、财务交接和业务培训等方面。对每一方面的每一子目标还应尽量确定合理的量化指标,以便究责问效。
二、强化事业部门经费支出管理需在标准体系上寻求切入点
建立事业部门经费支出标准体系,有利于减少事业部门经费使用的随意性,也有利于经费的管理。
(一)搞好标准调查。事业部门经费支出标准的调查是建立支出标准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科学、合理确定经费支出标准的重要步骤。要调查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不同时间部队事业经费的支出量,通过调查充分论证,归纳出最高标准和最低标准,并根据财力可能,合理确定经费标准。
(二)完善标准体系。完善事业部门经费支出标准体系,必须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按照有利于提高经费保障水平,有利于加强管理,有利于事业建设的发展要求,完善经费支出构成项目,形成一套项目齐全、标准合理,具有事业部门经费支出特点的标准体系。要按照既要相对统一,又要区别对待;既要合理严密,又要简便易行;既要便于管理,又要提高效益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符合实际、相对独立、公平透明、科学合理的事业部门经费支出标准体系。
(三)扩大标准范围。要建立定量标准,尽量将那些实际需要而又尚未制定标准的开支项目定出标准,扩大标准的覆盖范围,提高事业经费支出标准化程度;要建立变量标准,增强标准的适应性,使经费的支出与事业经费投入的增加量相匹配,与相关变量相联系。既要防止统得过死、机械呆板,造成标准缺乏弹性,一些问题因经费量不足而无法解决,对事业建设造成影响;又要防止过度随意,降低标准的约束力,降低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效益。
三、强化事业部门经费支出管理需在责权划分上寻求结合点
当前要通过细化财权,理顺单位党委、财务部门与事业部门“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将财务部门与事业部门分工管理、共同负责的“双轨制”变成分工管理、各负其责的“双轨制”,实现经费决策权、使用权和监督权的分离。
(一)党委的权责。党委拥有经费支出的决策权。经费预算、大宗开支、基建项目等重大经济活动必须经党委集体研究决定,分管领导要依照法规制度,严格执行经费支出的审批权限,根据党委决策和财务部门审核意见报批经费支出,对超越管理权限的经费支出,要按制度和程序逐级上报。
(二)事业部门的权责。事业部门享有经费的使用权。事业部门要服从单位党委的统筹决策,接受财务部门的监督指导,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和勤俭办事业的原则,根据事业任务和建设需要,合理安排经费预算,避免重复投入,盲目随意支出。
(三)财务部门的权责。财务部门是单位党委的综合理财机构,享有经费使用的监督权。财务部门要本着对党委负责的原则,按照业务要求和财务规则,严格执行预算、认真落实制度、讲求保障效益,对事业部门经费支出活动严格把关,从外部约束事业部门经费支出。
四、强化事业部门经费支出管理需在人才建设上寻求支撑点
完善事业部门支出改革,提高事业经费管理水平,关键在于提高事业部门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一)健全人才使用机制。单位党委要着眼于提升事业部门的理财素质,突出对既精通事业部门专业,又善于财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选用,为事业部门财务管理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情境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一直以来,提起政治课,人们早已习惯地把它定格为枯燥乏味、死记硬背、高谈阔论、空洞说教等。说实话,身为政治课教师从内心深处真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仿佛作为政治教师的自己也是如此了,总而言之,痛苦且无奈!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随着手中教材的不断更新与变化,我不自觉地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一种冲动、一种兴奋。如果我们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一定可以还政治课以生动、精彩,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人生的真谛,可以……。近年来,我做了不少尝试,通过尝试,我认为让政治课生动精彩的法宝之一就是力争让政治课洋溢生活气息,追求生活化的政治课,即通过创设情境把若干新知渗透到奇妙有趣的情节、场景或故事中。下面仅就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谈一些体会。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和教材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气氛,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来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借用故事悬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如讲“人贵有自尊自信”这一课时,我首先讲了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是“高贵的施舍”,主要内容是讲: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小男孩家门口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小男孩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小男孩的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小男孩的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道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小男孩的母亲,终于俯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小男孩的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对小男孩的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我没有讲故事的结尾,而是在学生听得很投入,很想知道下面发生什么事的时候,我却嘎然而止,然后让学生们去推测故事可能的结果。有的学生说:这个乞丐日后经过自身的奋斗,取得令人尊重的地位,但再也没有回来;有的说:乞丐日后经过自身的奋斗,事业有成,回来看望小男孩的母亲。然后,我就借机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说这个乞丐日后会奋斗成功,取得了令人尊重的社会地位?学生们回答到:他通过这个事情知道了自尊自信。这样很自然的导出了学习的目标、主题,使这一课的内容很容易就被学生所接受。
二、用模拟演示活动创设情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模拟演示活动是指由学生组合参照一定的主题模拟操作表现出来的情景活动。西方心理学家的“角色”理论认为,教师如果能以语言或其它形式情境,临时变学生的学生角色为某种其它社会角色,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要,成为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如在讲“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内容时,我让班里学生模拟剧场,由学生分别扮演消费者(商品购买者),商场经理、商场服务员、消协负责人、工商行政管理局人员、法院人员,通过过情境剧场模拟,学生不仅很容易就掌握了所学知识的要点,而且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也得到了发挥。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丰富、生动的情境感染学生
如我在讲授七年级《人生难免有挫折》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刚刚发生的玉树地震的图片,并附上专门为玉树地震而创作的歌曲《让生命站立成树》。这首歌曲及背景视频一经播出,同学们很快就被其中的画面及音乐吸引住了,很多同学的眼睛都湿润了,而后,我又借助多媒体播放了“无臂博士”――王争的故事视频片段。通过营造一个个可感、可知的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到了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可能遇到挫折,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但挫折又不是不可战胜的道理。本节课由于利用了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整堂课同学们都听得特别投入,每个人的脸上都透着一种坚毅,对待挫折都增添了一股战胜挫折的勇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用幽默的语言创设愉悦、轻松的教学情景和氛围
没有好的高一,必然没有好的高考;没有高一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就没有高三的从容自信!所以,高一的时候就要开始认真的学习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历史的逆向思维学习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一历史的逆向思维学习方法一、换位思考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将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正反两方面的特征全部或部分换位后进行思考。我们以学习美国内战为例。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独立后南北双方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我们将南北双方换位,进行逆向设问:假如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北方是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那么南方能否允许北方奴隶的存在?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需要市场、原料和自由劳动力,此其一。其二,北方取胜的主要原因是实力强大和人民支持。我们仍将南北双方换位后进行逆向设问:假如北方弱小、南方强大,那么北方还会取胜吗?答案仍然是肯定的,只是情况要更复杂,更因难些。因为资本主义经济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北方取胜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进而,我们还可以得出更深一层次的结论: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者,任何背离民心者,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由上可知,凡是涉及历史事件双方的结论,以及对历史现象的必然性或偶然性的解析,我们都可以进行换位思考。同学们不妨多尝试一下,一定会有不少意外的收获。
二、换角度思考
换角度思考是指我们对历史事物在从常规的、角度思考之后,另辟蹊径从其他角度去思考。这既有利于探索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发生的多种因素,又符合历史创新思维的多维性特征。我们以学习隋朝的大运河为例。对大运河的开凿,常规思维一般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是它加强了南北交通,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的繁荣;二是它劳民伤财,地方官吏乘机勒索百姓,造成民怨沸腾,加上隋炀帝本人极尽奢华,政治腐败,最终导致隋朝灭亡。我们换角度设问:工程如此巨大,无疑要耗费巨额的财力和物力,假如随朝经济凋敝,国力贫弱,那么能凿成这条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吗?当然是不可能的。这就从反而证实了教材上的结论:隋朝经济繁荣。还有,在长达四五千里的复杂地理和水文环境下,巧妙借用天然河道和古运河通道,这不正好反映了那时的水利勘测和工程设计的高超水平,从而证明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巨大创造力吗?这一点也是教材上所没有的,但又是非常值得玩味的。
三、发散性逆向思考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由一点到多点,由点及面,由此及彼,进行多向思维。而发散性逆向思考就是常规思维的发散性思考。它可以强化我们对某些知识点的认识、理解和记忆。我们再以学习淝水之战为例。淝水之战是经历了长期的分裂后,由前秦发动的统一战争。按照常规思维,大凡统一战争都是顺应了民心的,因为人民都厌恶战争,都渴望统一、安定、和平的生活环境,所以它应该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可是前秦发动的统一战争为什么却遭到了人民的反对、不得民心呢?(这是前秦失败的根本原因)我们进行发散性逆向设问:人民为什么会反对统一战争呢?从前秦军队中士兵的构成来看,士兵大多是各族人民中强征而来的,他们受尽了民族压迫之苦,强烈地渴望摆脱前秦的统治。因而可以判断:人民决不是反对国家统一,而是反对由前秦来号令统一。民族矛盾的尖锐,使前秦并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当然也还有其他的原因,如秦军的指挥者在战术上失当,作为统帅,苻坚骄傲轻敌;秦军缺乏训练,战斗力不强等。我们继续作发散性逆向思考;根据当时的形势,从前秦的对手东晋入手,又可得出前秦失败的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相对稳定,有抵御外敌入侵的能力。这样,前秦失败的原因就可总结出这五条来。同学们可联系所学史实来思考。
高中历史复习方法一、高中历史知识模块化、体系化,纵横相连,收放自如不妨尝试通过列表的形式,将高中历史三本必修和三本选修的全部知识(以目录为单位)罗列在一张以中国、外国为横轴,古代、近代、现代为纵轴,以政治、经济、文化为副轴的平面三维复式表(详见笔记篇历史部分的相关内容)。
二、多练选择,揣摩出题意图,靠近试题思路上面已经说到,近两年高考历史的考察方式是“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抽血式巡查。
三、规范答题,少说废话高中历史的二卷解答题与地理、政治还略有不同,大多是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主要考察考生的信息提取能力,要求我们能够全面、准确、精炼地提取信息,并尽量简练、规范地表述。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便是高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规律。生产力就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这是高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又一基本规律。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基础。社会上层建筑指的就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设施和组织的复杂体系。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着很大的反作用。适应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落后的或超前的社会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第三、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个人在社会中是比较渺小的,只有当个人结合成群体,才能真正地发挥出社会主体的重大作用。即使是杰出人物,他们的作用再伟大,也只反映群众要求,依靠群众力量的基础上,才能对社会历史发挥一定的影响。
一、近三年来高考试题凸显的一些特点
1.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重视观点、材料、角度的创设与运用;试题的选材主要有文字与表格材料、地图、图片等形式,考查考生准确再认,再现历史基本知识,以及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009年22题,从直观考查风俗习惯的变化到深层次的经济基础的变革,不同观点的立意方向。
2.突击抽查边角知识,教材中标识的章节、用楷体字排版的内容、教材中的图表注释、平时出现频率较低的知识;以各种材料为载体的试题不断增加,形式更加多样化,阅读信息不断扩大。如2009江苏历史第5题。
3.文明史观整合试题综合程度越来越高,文明史范式成为历史试题设计和制作的主导范式之一。淡化古代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时空界限,跨知识渗透、跨区域链接,综合程度越来越高。
4.隐性介入热点问题,引导关注社会生活。如:商业城市发展、儒学与民族精神,儒家文化与经济发展、城市群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等。
二、复习策略
1.明确高考能力要求,加强主干知识的复习。
历史高考能力要求共4大项12条,在平常复习时,应把高考的能力要求和各个考点作为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应试能力的指针,落实到复习的各个环节。
高考一方面考查一些原生态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考查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即衍生态知识的能力,没有可供迁移运用的原生态知识,衍生态知识也就不存在了。原生态知识复习的依据就是课标和考纲,应注意将课标和考纲要求的陈述式变成一个个设问式,利用教材对问题进行合理的整合取舍,形成主干知识体系。有的学生初中通史知识掌握有欠缺,不能满足高中阶段学习专题历史的要求,建议按照课标、考纲要求对初中历史课本的相关通史内容和阶段特征进行补充学习,把初中史的知识体系和高中专题的知识体系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相互融合的知识整体,随时注意用目录学习法梳理知识,保证每天拿出一段时间复习,这样定有大的飞跃。
2.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日益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这已成为高考的主要方面,在明确高考能力要求的基础上。
(1)参考近几年各地高考题,建立典题本,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很多学生手头资料不少,大多数情况下做过也就过去了,缺少精心的参悟,尚未达到“格物致知”的要求,而高考命题对于考查哪些知识点、体现什么意图都有一个通盘的考虑,且科学性较高。因此,要对近几年高考题有认真地思考,把答案写出来,然后对照高考答案提升自己的审题能力、理解题目意图的能力和综合处理材料、史论结合的能力;建立一个记录好题和错题的典型题目本,把日常练习中的好题错题及时搜集整理,把典型题目本充实起来并经常参悟。
(2)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重视打破思维定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克服思维角度的单一性、片面性,坚决避免生搬硬套、生吞活剥地利用课本原话答题;要能够真正理解命题人的命题立意,再结合设问和材料进行具体分析,在充分审明设问的前提下作答就不会偏离命题立意这个中心;要学会从材料组合中、从题干语中、从设问中把握命题立意;要抓住问题中的核心词、关键词、条件限制词、分值来确定回答内容的主次、多少,寻找答题途径。
(3)提高理论认识能力。重视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要把理论观点转化为认识历史的思维方法,用以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4)加强行文答案规范性的训练。在形式上要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段落化”指所需回答问题要按答题纸中的序号自成一个段落,使段落分明、条理清晰;“序号化”指回答问题的各个并列要点之间用各类序号分隔,使要点突出,一目了然;“整洁化”指卷面美观,整齐洁净。内容要面全、点齐、话简。“面全”指所回答问题角度齐全,碰到隐含角度时要根据平时分析问题的思路发散思维来确定;“点齐”指所回答问题的要点齐全,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可比预测的要点多出1到2个要点,以免失分;“话简”指回答问题的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避免文学化语言。
3.加强对历史材料的解读训练,提高材料解析题的答题能力。
(1)准确审题。主要审:时间、人物、空间、事件、关键词、答题方式等。
突出历史概念,加强基本史实的联系
基础知识是历史知识网络体系中的点,亦是最基本的单位。基础知识主要是指基本史实(内含结论)和历史概念。基本史实是在历史的点、线、面、体中不可缺少的史实,其能力要求是准确记忆。历史概念是史实内在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历史概念的形成是经过分析史实之间的联系、对史实的表象抽象概括而成的。其能力要求侧重于理解。历史概念是基本史实的拓展和深化,在知识网络结构的形成中更为重要。
由于现行教材中没有对历史概念进行集中完整的概括,因此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应该在狠抓基本史实的同时,突出历史概念的分析和概括。例如,凡尔赛体系这个综合性很强的历史概念。在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巴黎和约、战后新兴国家、国际联盟这些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分四个层次阐明何为凡尔赛体系。第一,体系的构成:《凡尔赛和约》连同协约国同战败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定的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第二,体系的作用是建立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统治秩序。首先,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脱离俄国独立;波兰复国;德国疆界重新划分;奥匈分立;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建立。其次,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土耳其只保有欧洲的伊斯坦布尔和亚洲的小亚西亚,成为单一的民族国家。再次,改变了帝国主义在中东和非洲的统治秩序: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土耳其的属地,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第三,维系体系的国际机构是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第四,体系的影响:凡尔赛体系隐含着许多矛盾。对战败国的掠夺,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特别是德国与英法的矛盾,后来成为纳粹撕毁和约发动战争的口实。分赃不均,加剧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英美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英法争夺欧洲霸权的矛盾;美日争夺亚、太地区的矛盾等。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深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对二三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凡尔赛体系的分析、概括可以看出,突出历史概念的教学,有利于加强对基本史实内在联系的理解,有利于把基本史实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掘隐性联系的前因后果,并起到深化基础知识、加强知识结构化的效果。
揭示阶段特征,加强历史的横向联系
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历史网络体系中的“纬线”。历史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空间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内容上,涵盖政治、经济、民族、军事、文化等。而这些方面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这就使历史知识本身具有一种横向的网络结构。阶段特征揭示历史不同时期各个方面发展的共性,在对历史的认识中,起着统括全局、加强横向内在联系、加强知识结构化的作用。
在教学中,首先需要正确地划分历史发展阶段。例如,把世界近代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诞生(1640—19世纪2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30年代—1871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1871—1917年)。
帮助学生揭示时代特征,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阶段小结。就以世界近代史第三阶段为例。在小结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列举出这一时期的主要事件或历史现象:从1871—1917年,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垄断、政党政治、列宁主义、亚洲的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然后指导学生分析这些事件或现象的特点和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自然科学有了重大突破的条件下产生的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变化,以科技为依托、垄断为组织形式、提高生产率为主要手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模式最终形成。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上层建筑的改变,垄断资产阶级控制国家政权的国体和议会政治、政党政治为政体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定型。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这些变化影响到工人运动,各国工人政党普遍建立,合法斗争和经济斗争增多,列宁主义诞生。最后,在教师指导下概括出时代特征。
所谓概括,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点进行归纳,从特殊中找到一般。上述六大事件同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而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政治模式、国际关系、工人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无不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相联系。所以,可以将世界近代史第三阶段的时代特征概括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揭示阶段特征,加强历史横向联系的过程,也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归纳、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的过程。如果没有对事件个别特征的分析,没有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没有对事物共同点的概括,就无法揭示时代特点。因此,知识体系的建立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把握基本线索,加强历史的纵向联系
基本线索是知识网络体系中的“经线”。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历史的这种发展性,使历史知识具有一种有别于一般知识系统性的链式结构,即其发展包含着必然性、渐进性和质变的内涵。把握基本线索,不仅能贯通来龙去脉,更能起到明确趋势归宿、揭示变化规律的作用。
教会学生把握基本线索,一般是在高三的第二轮复习中。教学中最大的误区是把基本线索讲成了知识线索。例如,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有三条: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形成世界体系的历史,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和民族解放的历史。如果在教学中,按上述专题,机械地把孤立、松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线,还不能称之为基本线索。因为其仍然仅仅局限于知识内容,至多是积累了、描述了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而没有揭示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只能称之为知识线索。
基本线索则侧重事物过程的阶段性变化,从部分质变到质的飞跃的规律性变化的过程。以第一条线索为例: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英、美、法的新兴资产阶级,依靠人民通过革命战争旧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社会发生了转型的巨变。19世纪中期,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普遍展开,出现了自上而下的革命、改革和统一战争,俄、日、意、德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形成;政治模式定型;世界被瓜分完毕,以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联系为统一的经济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总之,只有这样把资本主义的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性变化,揭示出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才能使学生从社会发展的趋势中把握历史的脉络,构成历史知识体系的框架。
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老师的教学,因为高中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的引导作用极为重要。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同时还要给学生普及一定的历史理论。老师在授课时,要着重关注授课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一味地追求进度。在跟学生讲材料分析题和论证题时,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分析,下次遇到这类题要怎么下手。同时要结合历史理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史论分析能力,也能培养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以学生为根本,关注学生在智力上的差异,进行教学目标的层次划分
不同的学生,其智力水平的层次有所不同,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于提出的课堂问题难度要适中,且要有所区别。问题太难,学生就会畏惧;问题太易,学生就会变得懒散。在全体学生面前,教师应把问题的难度控制在普通或稍微偏上的位置水平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所提问的问题、布置的作业等,上面我们已经有了具体探讨。但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到,不能偏袒优等生,而歧视差生,要做到一视同仁,在课堂教学中,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可以采取个体指导、分组交流或者集体教学的方式尽可能的挖掘他们的潜力。同时,还要避免学生由分层教学产生的不利心理因素,优秀生因为分层而感到骄傲,而差生却顿时产生自卑心理等。对于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向学生阐释清楚,使他们明白分层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其最终的目的是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励学生努力向前看齐。
二、尊重学生个性,采取因类施教方法使之得到全面提高
教师为了使教学目标能够达到课程的要求,不仅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还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对于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尊重他们之间差异性,尊重学生人格。在教学过程中,留下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思考问题,营造一种良好的民主氛围,最终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增强。比如讲到焚书坑儒时,有的学生认为这是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的有效措施,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是秦始皇破坏传统优良文化的举动,针对学生不同的看法,教师要给予尊重的态度。另外,教师在课堂上提问问题时,还要考虑到学生因性别带来的差异,比如,在历史学习中,男生更多的是对军事或者政治领域的关注,而女生更多的是对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的关注。在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就应该更多的发挥男生主体作用;在对古代的文物和思想情感进行阐述时,就应该更多发挥女生作用。
三、对于学生的兴趣差异要予以正视,张扬学生个性
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理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和个性的舞台。比如,对于会跳舞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古舞会;对会唱古代戏曲的学生,可以在课前唱一首活跃一下上课气氛;对喜爱旅游的学生,可留给他们对家乡的历史调查作业;对善于言辩的学生,可以组织一场辩论会等。当前学习讲究交流与协作,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比如我们可以在历史学习中,针对某一历史场景让学生去演短剧。在荆轲刺秦王的历史典故中,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剧本,对历史资料进行搜集,从而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生们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区域经济学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80-03
一、案例教学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案例教学法的形式。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突破了传统教学误区,通过叙述式的表达方式将真实生活引入学习之中,配合可操作性强、实际的典型案例来沟通理论与实践,同时鼓励学生的参与、帮助学习者对某个知识点或理论进行详细的检查、分析和理解。也就是说,案例教学需要“模仿真实生活中的职业情境”,培养学习者初步具备职业技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帮助学习者像从业人员那样思考和行动。因此,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创新型教学手段与方法,能够把认知性和感受性学习方式很好地融合起来,由灌输式学习向启发式学习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种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法的特点。(1)情景性,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这种方式将真实生活引入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当中,鼓励学习者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运用典型案例(对于一个特殊情景的分析所必需的)对实际行动中的行政管理人员和管理者群体面临的情景所进行的部分的、历史的、诊断性的分析,因为“案例就是经验学习中的控制的练习”,这种分析“是对引起决策问题的陈述”,同时提供对于分析特定情景需要的至关重要的实质的和过程的数据,以此来构建和设计可替代的行动方案,为认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提供实证和过程的资料。(2)自主性,教师无论是在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知识的认知范围上均比学生知道得多,但教师的知识并不一定具有权威性,同时学生也被期望着对自己的学识负责,也需要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和思想双向流动。因此,在案例教学中,虽然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来控制论题的选择和讨论的方式,但学生却是被关注的中心和主体,教师或者资源提供者经常作为辅助人员而居于次要的地位,这对于师生双向交流并在学生中互相交流有益。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者激发了学习热情,求知欲望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已然由消极被动状态转变为积极主动状态。(3)目的性,案例教学法贵在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本着充分挖掘学生的学理潜能的目的,打破了原有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方式,从“空中楼阁”的建立转变为脚踏实地的学习与实训。从案例教学的情景性和自主性特点可以看出,通过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评论性、分析性、推理性的思维,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习者或参与者对知识理论的理解及应用,能够使参与者认知经验、共享经验,能够促进学生扩大社会认知面以及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愿望和能力;从案例教学的自主性特点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习者或参与者的概括能力、辩论能力以及说服力方面的能力和自信心。
二、Seminar教学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Seminar教学法的形式。在现代英语国家中,Seminar教学法有“教学的范式或方法”、“研讨班、研讨会或讲习会”、“大学中开设的一门培训课程”三种意思。Seminar教学法起源于英国,兴起于德国柏林大学,流行于欧美。早期的Seminar教学法主要面向于优秀的高年级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因而具有很强的研究性取向。虽然Seminar教学法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也存在一般形式:知识的传授者给学习者指定研究题目或范围学习者课前准备或初步研究,撰写发言稿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接受其他学习者的质疑或批评意见学习者根据其他学习者的意见修改并撰写一个完整的报告在课堂中再次发言并与教师和同学一起进行讨论。20世纪30年代后,Seminar教学法作为一种具有互动性、民主性、激励性和学术性的教学或学术交流方式,逐渐被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学教师广泛采用,而且教学的对象也开始扩大到了普通本科生中。因为,Seminar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研究能力,通过构建各种不同的结构模式来体现出各自独特的实践价值,形成了各种实施方案和教学理论研究,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学或交流目的。
2.Seminar教学法的特点。Seminar教学法具有民主性和互动性,即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通过师生双向互动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并扩大其阅读范围并提高阅读水平。Seminar教学法具有学术性,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探究,促使学生形成合作研究问题、提高表达能力,使得整个教学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型、主动型学习为主。同时,Seminar教学法具有激励性,它能促使教师教学重心转变,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能力提升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Seminar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思维发散、头脑风暴表现出多向互动、学生主导的特点,在师生沟通、交流和讨论中完成了观点的碰撞、分析与归纳、知识的呈现,展现了从知识再现到知识创造的过程,通过讨论,师生自由发表意见,大胆探索,来发现真理、趋近真理,并完善真理,完成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立足于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结合使用的区域经济学本科教学方法的构建
1.案例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不适合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单纯使用。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从总体来看,区域经济学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系统,它不仅涉及产业之间的关系,而且涉及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区域的管理、政府的效率等。区域经济除了是一个产业系统以外,还是一个地域系统,是一个由区域内具有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地理单元(如城镇、乡村和道路)和由具有不同产业分工的地理单元(如工业区、农业区、交通运输枢纽等)构成的地理空间,它必然与区域的地理条件、地理环境发生一定的关系。同时,气候、地形、矿物资源、地表植被、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都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因此,区域性和实践性就成为区域经济学的明显特征,如果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案例缺少地方特色,将会使区域经济学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如果缺乏讨论,会使得教学成为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理论知识的灌输,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兴趣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2.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结合使用的意义。(1)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性和实践性,以案例内容和Seminar的结合形式为契合点符合学习的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认知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为理论联系实际、师生观点碰撞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交点:来源于社会实际或校园及周边生活实际的具有典型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的案例可以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架起桥梁。而Seminar的教学主题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对理论的思考和质疑,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2)有助于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目前,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我国有脱节现象,特别是针对现实问题的深层次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生动典型的案例;另一方面,作为塔里木大学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区域经济学本身综合性极强,并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联系较为紧密。而且,该门课程开设在第七学期,当课程结束后学生就开始进入毕业论文撰写阶段,通过讲授区域经济学的各个知识点,能够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相关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区域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必然要求教师的研究型教学,督促教师积极主动地拓宽专业知识面宽、寻求教学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贯彻、运用理论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案例和Seminar的结合通过充分的多向互动与交流,活跃了学生的知识视域和思维,更重要的是打破了教师固有的思维模式,激活了教师的研究潜能,真正实现了“教、学、研相长”。(3)有助于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生动的案例和活跃的课堂讨论体现了教、学、研的有机结合,本着尊重、平和的宗旨使师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以进行教学互动和学术研讨,使课堂成为智慧修炼的道场、思维激荡的空间,最大限度地给予了学生自学、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诠释、分析知识点。使得一些区域经济素材得到了直观的展示,很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实现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以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政策参与性很强的应用类课程,不仅强调在教学中要综合性运用多种经济分析方法,同时还强调需重视实践教学。踪家峰认为,应按照“顶天立地”的原则对区域经济学教学进行全面改革,“顶天”即通过教学科研与国际接轨,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全球化和国际视野的形成。“立地”即通过发挥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问题的特有优势,着重研究中国区域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因此,区域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结合使用的原则和目标,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1)构建立足于自身教学需要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体系。①构建方向,要面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全方位、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再加上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的趋势,这就要求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也必须全面与国际接轨。一是引进并借助优秀的区域经济学教材和教辅书,目的是通过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方法如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空间计量等来加强和充实区域经济的内容;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区域经济学学者、大家来校讲学,也可以选派部分优秀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人员或研究者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外进修或攻读学位。②要面向区域化。有目的性、区域性地针对不同层次的本科学生开展区域经济学教学。如在内容的选择上,农业院校的经济学或管理学本科学生可以以农村和城镇区域经济学作为主要学习方向,而非农院校的经济学或管理学本科学生可以以城市区域经济学作为主要学习方向。如在案例的选择上,有民族学生的院校可以以选择贴合民族学生身边或家乡的相关民族地区的区域发展实际情况作为案例进行讲解,这样才能使民族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和运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更好地了解家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2)教学体系构建。综合化和多样化将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鲜明的趋势,基于区域经济问题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区域经济教学体系可以考虑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经济学基础。要不断吸收与借鉴主流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如微、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第二部分是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如空间经济分析、城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空间计量与GIS技术等;第三部分内容是基于实证研究的区域经济学教学。(3)优化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结合使用的原则和目标,结合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设定为三大部分:理论基础与脉络、应用、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荣.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综合运用于法学本科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60-62.
[2]踪家峰.中国区域经济学教学的现状、问题与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导刊,2008,(5):128-129.
[3]陈潭,程瑛.Seminar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其课堂教学模型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4):57-59.
[4]唐礼智.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鸡西大学学报,2009,(2):14-15.
【关键词】“模块式教学”;《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运用
一、“模块式教学”的内涵
“模块”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感知神经学研究中心主任迈克尔・加扎尼加(MichaelGazzaniga)教授于1976年提出。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职业教育开始引进“模块”的概念,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模块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国职教界总结出了相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所谓“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就是从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根据正规全日制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首先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人文素质、基础从业能力,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具体来说,模块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是:模块教学是一种基础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应用到初级教学、中级教学以及高级教学当中,模块教学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根据学生的需求与外在的环境变化,来确定教学的内容,并进行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从而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块;再根据各教学模块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教学。
二、“模块式教学”的主要特点
1、具有灵活性。模块教学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单元的知识,可以是几个单元的组合,也可以是一本书的整合。从小的方面说,可以是一节课、一个小的学习点。大的模块由小模块组成,大的模块可以组成更大的模块,一环套一环。这样的设计便于教学,也便于学生反馈。学生由学期末的反馈变成模块的反馈,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进展,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指导。
2、强化针对性。模块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以教材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便于教学管理与教学组织,教学组织上,以往设置某一门课程,内容多,针对性不强,而且课时少,讲授内容的选择主要由教师个人进行处理,而由于教师个体本身的局限性,很难处理得恰当,而在模块中,知识点是同类的,它有很好的共性,这样便于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构建知识模块和应用模块,突破原有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化针对性。
3、突出主体性。模块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模块教学始终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师生的角色发生重大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和控制者,而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引领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学习者、自主建构者、积极行动者。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是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需要学习什么,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情境,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要把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也要避免教师撒手不管的错误倾向。
三、“模块式教学”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运用
(一)“专题研究”模块
在实际授课中,一些教师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往往受到学时、教材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走马观花,难以深入。就教材而言,大多依据张岱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冯天瑜等所著的《中国文化史》以及阴法鲁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史》等教材。这些教材各有千秋,大多从中国文化发展的渊源、经济基础、发展历程等入手,再分章节讨论中国文化之分流如宗法制度、文学艺术、宗教文化、历代官制、天文历法、建筑风格等,内容涉及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有些教材侧重于分章讨论,但内容显得驳杂浩瀚、难以精专;有些教材则注重对中国古代文化史发展历程的揭示,分各个时段进行论述,脉络虽清晰,但宏观阐释不足。这些教材有助于学生对中国文化基本知识点的学习,但也易流于表面,讲授深度往往受到牵制,更适合本科生和研究生。职业院校的学生本来文化基础就薄弱,教师在授课时如果将这些教材的知识点纯粹讲述一遍,学生不会感兴趣,教学效果很差。
鉴于此,笔者结合几年来的实践教学,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兴趣点,在讲授本门课程时设置“专题研究”模块,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的课时安排来设置教学内容。每个专业每周开设2课时《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人文艺术类专业可每周开设4个课时,一个学期共计36个或者72课时,大约每4个课时讨论一个专题。比如,笔者在给旅游系学生讲授此门课程时,共设置了9个模块:“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中国传统美德”、“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饮食文化”、“中国茶文化”、“中国服饰文化”、“湖湘文化”等。几年教学实践,学生对这种专题的教学方式感兴趣,学习积极性较高,认为不仅能增长见识、丰富知识,而且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考试导游证都有帮助。
(二)“实践活动”模块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要创新教学方式,除了专题设置教学模块外,还要注重实践活动,设置“实践活动”模块,这是以往教学方式中少见的,需要教师用心设计。笔者通过实践教学,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方式:“课堂讨论、制作PPT、实地考察”等。第一,课堂讨论。在具体教学中,在上完一个专题后,要求学生对所学专题内容进行讨论,比如,在讲授“中国传统美德”这个专题时,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课前收集目前中国道德模范、道德缺失的资料,课堂讨论时分组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并提出本组的观点看法,教师再对各组表现情况评分。这就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在搜集资料、课堂讨论中加深了对中国传统美德的认识。.第二,制作PPT。如,可要求学生用PPT展示自己家乡文化,并上讲台与全班同学一起欣赏讨论。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也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家乡文化,增加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加深对同学的了解,也可以学习制作PPT,锻炼学生独立收集材料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自身讲课水平得到提高。如,在针对旅游系学生时,教师要求学生以导游身份来介绍自己家乡文化,有学生从自己家乡的历史源流、文化古迹、饮食文化、民风民俗等方面讲解,教师和学生仿佛置身在旅游中,真正做到了在“学中做,做中学”。第三,实地考察。古语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典籍记载的传统文化往往不够形象可感,学习中国文化史也要重视实地考察,充分借助博物馆、历史遗迹等资源,通过实地探访,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笔者在教学同时担任了班主任,在开展班级活动时,组织学生参观了湖南省博物馆、长沙简牍博物馆、天心阁等历史遗迹。在博物馆参观时,笔者借助文物侧重讲解了“帛画”、“青铜器”、“简牍”等特色文化,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了湖湘文化的历史源流,对文化古迹也有了深刻认识。这些不仅使得书本知识落实到实处,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为日后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三)“课外感知”模块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了解是一个长期而循序渐进的过程,仅靠课堂远远不够。需要学生课外多看、多阅读,通过阅读经典,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传承人类优秀文化,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学习文化经典,形成健全的价值观及家庭观,实现社会价值及人生价值。首先,阅读优秀书籍。具体可以通过“每月一书”等活动(阅读感悟――分析交流――宣讲交流)来操作。中国传统文化书籍琳琅满目,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需要教师指导、推荐合适的书籍,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可选择通俗易懂的“名人传记”、“中华上下五千年”、“在北大听讲座”、“易中天读史(全四册)”、“曾仕强讲易经”等等。第二,利用网络媒介。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网络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交流,指引学生学习。现在的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教师也可推荐中国传统文化的好的视频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如,探索发现栏目的《中国的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百家讲坛的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讲座等。第三,通过课外活动感知。据笔者了解,很多高职院校都有社团节、艺术节,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这些平台开展书法展、国画展、道德讲堂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人文素养。
作者简介:高连凤(1980-),湖南长沙人,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民间文学、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宋展云.论《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研究性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4,1.
[2]朱启国.模块式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