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医学生物学;教学质量
一、教育心理学应用于教学中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教育学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汲取知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教育心理的研究,可以有助于解决如何教得更好的问题,进而有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有效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增强教学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育心理学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物学是医学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医学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深度的、积极的学习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欲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充分了解学生及其心理动态,在此基础上结合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汲取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更能陶冶情操,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应用教育心理学:
(一)认真钻研教材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教师应认真钻研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资料,明确教学目的、要求以及内容。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才能因材施教。
(二)做好学情分析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是教学过程重要的环节。学情分析仅分析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增加学生心理动态、心理特征分析,充分了解学生,针对不同的对象而采取不同的要求和教法,使教材的使用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三)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学习环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愉悦的课堂气氛对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以健康向上的情绪带动整个课堂,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控制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情绪状态,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微笑、言语亲切、学会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调动气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进度,难易适度,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价值感,使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比如,我院的医学生物学的教学安排是连续上3个学时,而学生很容易疲惫和情绪下降,出现走神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个时候教师可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者讲个笑话,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生的疲劳感,这样教学才有好的效果。
(四)加强记忆,强化印象
医学生物学这门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内容多,概念杂,微观抽象,学科进展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记忆很多知识点和概念,透彻理解抽象微观的内容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大学生的记忆特点、个性差异及教学内容等的不同而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通过大量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印象。
(五)善于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上课时多采用多种媒体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用适当的评价和赞许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加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对学生的反应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课堂上经常提问,促使学生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思考的能力。例如,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我们采取分小组完成相关教学内容的备课,让学生转变角色成为“教师”上台授课,学生认真准备,再加上有小组之间的评比,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学生的参与意识特别强烈,在给他们自我展示机会的同时,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满足,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很大提高。总之,教师在医学生物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心理学的运用,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心理及其变化规律,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增强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宗洪.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5(4):159-160.
[2]张顺仓,骆乐,蒋金金,等.浅谈教育心理学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52):219-220.
西方自19世纪以来,工业革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两次世界大战及此后连绵不断的战争,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的不断激化,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人类的精神生活达到了空前的紧张、孤寂、忧伤与绝望。面对人性沦丧的社会危机,社会权威,包括教师在内的权威的“失信”,不少学者开始从教育方面寻找原因。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版的一些学术著作,批评美国教育受到了皮亚杰、布鲁纳过分强调“教育控制”的影响,认为,程序教学和发现法是一种“去人性化的教育”,根本忽视了学生是怎样认识学习、教师和学校的。于是。一种受到人本心理学的影响,而又对教育改革产生明显作用的“1人本主义教育”便应运而生了。
马斯洛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马斯洛的思想以人性本善为前提。强调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性的形成,是人种能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说得浅一些,就是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在马斯洛看来,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能,这种潜能是积极的、合理的和现实的,发挥人的潜能、超越自我是人的最基本要求。环境具有促使潜能得以实现的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环境条件都有助于潜能的实现,只有在一种和睦的气氛下,在一种真诚、信任和理解的人际关系中,潜能才会像得到了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的植物一样蓬勃而出。为了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充分地信任他们和充分地信赖成长的自然过程是必要的,即干扰不要过多,不迫使他们成长或强迫他们进入预定的设计,不是以专制的方式,而是以道家的方式让他们自然成长和帮助他们成长。
马斯洛把完善人性的教育作为人本教育的基本内容。通常人在低级需要获得满足后即追求高级需要的满足。自我实现所追求的内容即实现人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也叫“存在价值”,它们是:真理、美、新颖、独特、公正、严密、简洁、善、效率、爱、诚实、单纯、改善、秩序、文雅、成长、清洁、宁静、和平等。这些价值是人性丰满者的特征,而如果人能够实现这些价值,便可达到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马斯洛关于教育原则的思想大致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1.自我统一性原则。教育应该使学生寻找内在的统一性,减少或消除学生内心的矛盾和精神上的分裂。教育学生用整合的思维方式代替二分式的思维方式即非此即彼的方式。这是增强学生自我意识,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同时,自我统一性的形成又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我与非我的统一,即个人与社会和自然的统一。自我统一性原则的意义在于使学生明白他的需要、他的使命、他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在于造就一个精神上完整的人,一个具有个性的人。
2,启发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针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制定的。自我实现的人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根据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创造过程分“始发过程”和“次级过程”。始发过程来自无意识,来自所谓灵感。而次级过程则是人的理性控制、逻辑思维等等。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不仅要通过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次级创造力”,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感情交流、优美人格的形成、自我的充分自由的体现等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原始创造力”,也就是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马斯洛认为,那种能以良好融合或良好交替的方式,自如而完美地运用两种过程的创造力,可称之为“整合的创造力”。伟大的艺术、哲学、科学产品的出现,正是来自这种整合的创造力。
3.美育原则。马斯洛非常重视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的教育,他认为艺术教育是且前最有效的教育。他认为艺术是非常接近我们的心理和生物的核心的,非常接近这一自我同一性、这一生物性同一性的。所以美感或者审美体验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的基本体验,建立在审美体验基础之上的各科教育才有可能成为更有效的教育。既然人的本性是美的,而且最终也是向美的方向发展的,那么教育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必须符合人性。
4.超越性原则。关于超越,马斯洛在“超越的种种意义’一文中列出了35种意义。第一种意义就是对自我的超越,即超越自私,超越自我中心,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另外是对文化的超越,作为“超越者”能够以某种超脱的和客观的态度对自己出身于其中的文化进行审查,避免思想上和学习上的“标签化”。实质上这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实现的能力。我们的教育不能培养一种不加分辨的、盲目的、无意识地接受教育的人,所以,在这种意义上讲,超越性原则要求培养一种具有批判精神的人。
超越还着重于存在价值的投射和以存在价值自居的意义,着重于此后主要受存在价值所激励的状态。
5,价值原则。在马斯洛看来,价值感来源于人自身,就像一切存在价值都是人的潜能一样。教育应使学生获得价值感,应该挖掘、激发学生的内在价值,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存的意义。
由于工业化社会的高度发展,人的异化现象逐渐增多,现代人越来越感到人性的损失。过去的价值体系逐渐被“物质价值”摧毁,整个人类的精神价值都面临着贫困和饥饿状态,而教育就该消除学生心理中可能存在的失落感,帮助他们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实现其自身的价值。马斯洛宣称:看来只有―个人类的终极价值,一个所有人都追求的遥远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被不同的著作家分别地称之为自我实现、自我现实化、整合、心理健康、个别化、自主性、创造力、生产力的东西。然而,所有著作家都一致同意,这个目标就是使人的潜能现实化,也就是说,使这个人成为完美人性的,成为这个人能够完成的一切。
罗杰斯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如果从对教育产生最直接、最重要影响的角度讲,罗杰斯当推首位。到了20世纪60年代,罗杰斯将他的“来访者中心疗法”移植到教育领域,创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论,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三大教学理论之一。
罗杰斯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尊重每个人的独立人格,保护每个人的自尊心,帮助每个人充分地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在谈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特征时,罗杰斯认为:也许最为基本的态度是真实或真诚。只有当他以真我而不是假我与学生建立关系时,他才会取得有效的教育效果。教师态度的另一个方面是赞赏学习者,包括他们的感情、意见及人格。再一个便是移情理解(又称共情理解),即从学生的内心深处理解学生的反映,敏感地意识到教育与学习对学生意味着什么。唯有如此,才可增强有意义的学习。
罗杰斯把培养能够适应变化知道如何学习的“自由人”作为教育目标。“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可靠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定教育目标的依据。这种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取决于静止的知识。”然而,“当前教育的趋向背离了自由。当今。存
在着文化和政治的巨大压力,要求学生遵从、驯顺和僵化”。在罗杰斯看来,自由不应理解为“从外部对各种可供选择的事物作出抉择”,而是指“能使人敢于涉猎未知的、不确定的领域,自己作出抉择的勇气”。具体言之,就是要培养这样的人:能从事自发的活动,并对这些活动负责的人;能理智地选择和自定方向的人;是批判性的学习者,能评价他^所做贡献的人;获得有关解决问题知识的人;更重要的是,能灵活地和理智地适应新的问题情境的人;在自由地和创造性地运用所有经验时,融会贯通某种灵活处理问题方式的人;能在各种活动中有效地与他人合作的人;不是为他人的赞许,而是按照自己的社会化目标工作的人。
要实现以上的目标,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形成自我――主动学习。即鼓励学生面向生活、正视问题,学生亲身体验问题是自我――主动学习的关键。(2)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要真诚,尊重学生,珍视学生,在感情和思想上与学生产生共鸣。也就是说,教师只有以真我而非假我与学生建立关系时,才会取得理想的教育结果:(3)老师应像治疗者对待来访者一样对学生产生移情理解。
罗杰斯在批判传统教育弊病的基础上,提出了独特的教学观点――非指导性教学。
罗杰斯认为,传统教育一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复制,强调认知活动,而忽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心智能进入学校,躯体在表面上被准予紧紧跟随,但是情感和情绪只能在学校之外自由自在地享受和表达”。这是一种知情严重分离的教育。
按照罗杰斯的理解,学生的学习不是S―R的简单联结,而是一种经验的学习,它以经验的生长为中心,以自发性与主动性为动力。具有不同经验的学生对同一事物的反应方式与反应水平往往很不相同。如果说行为主义重视的是“无意义”记忆的话,那么人本主义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愿望、态度、兴趣与学习材料的关系,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或“自我主动的学习”。这种学习的主要特征是:(1)使整个人沉浸于学习之中――躯体的、情绪的和心智的;(2)教学的方向来自学生;(3)它导致学生不同的行为和态度;(4)它由学生而不是教师对学习活动作出评价。这样便培育了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和自我依赖。
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安全感,信任学生和被学生信任。在满足这一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教师应遵循以下八个原则:(1)老师与学生共同承担责任,一起制订课程计划和管理方式;(2)师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3)让学生单独或共同制订学习计划,把探寻自己的兴趣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4)提供促进学习的良好气氛;(5)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过程的持续性,学习内容则是次要的;(6)学习目标由学生自己确定。为达此目标,必须对学生进行“自我训练”,用自我训练代替外部训练;(7)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由学生作出,当然教师及其他学生要对某一学生的自我评价予以反馈,以促进自我评价的客观性;(8)使学习以一种更快的速度更加深刻地进行下去,并渗透到学生广泛的生活和行为中去,使学生的情感、理智沉湎于这一过程的始终。
库姆及其他人本心理学家的观点
除了马斯洛和罗杰斯,库姆、布朗、戈登、珀克等也对人本主义的教育心理学做出了贡献。库姆强调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理解任何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信仰与知觉,以便使他们能用不同的观点看问题和采取不同的方式。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激励者、帮助者、合作者和朋友。好的教师至少应具备下列六个特征:(1)良好的专业知识;(2)对学生与同事情感的敏感性;(3)相信学生可以学好;(4)肯定的自我概念;圆尽最大努力帮助所有学生;旧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布朗则认为,教学过程应是情感因素与认识因素相结合的过程,“没有情感参与的智力学习是不存在的,而没有心理参与的情感也是不存在的”。他设计了一些情感教育的技巧与方法,包括相互用手触摸脸部而不说话,让学生通过检查自己的思想、知觉及志向发现事物,让学生把对自我的发现与对人类一般特性的认识联系起来,以达到对自我的充分认识。
戈登从师生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寻求新教育策略,他认为:师生关系只有具备下列特征才是有益于教育的:(1)公开,坦诚,相互信任;(2)相互照料,相互尊重;(3)相互依赖;(4)允许分离,让每个人发展自己的独特性、创造性和个体性;(5)要的相互满足,师生均无须牺牲自己的需要去满足对方的需要。戈登还介绍了“自我信息”(Imessage)技巧,即教师怎样向学生传递他关于某一情境的感情,而不是他怎样对学生的感情。
珀克“令人愉快的学校成功”思想则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他认为,学生在学校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学生的自我认识与教师期望的影响。因此只有愉快学习才能实现让学生形成肯定的自我价值的目标。令学生愉快的教师应掌握七种技巧:(1)接触每个学生;(2)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3)真诚地与学生相处;(4)真诚地对待自我;(5)愉快地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尊重他们;(6)拒绝要合理;(7)保挣除陕。
概而言之,人本主义关于教育的基本原则是:(1)学生自我导向。即学生决定自己该学什么。(2)学校应促使学生知道怎样学习。教育的终极目标应当是清除学生“被迫学习”的压力。(3)自我评价是唯一有意义的评价。学校中的升级制、考试分数等,干扰了学生正常的学习。(4)知识与情感都是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均应获得发展。(5)应为学生创设―个宽松而无威胁的环境,以使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富有意义。
一、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阐释
教育心理学化作为西方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教育运动和教育思潮,具有深远的思想渊源。虽然从柏拉图、夸美纽斯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已包含了心理学的萌芽和因素,但在西方教育史上,是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概念和主张。他在1800年撰写的《方法》一文中提出:“我正在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试图把教学与我的心智的本性、我的周围环境以及我与别人的交往协调起来。”由此引发了19世纪遍及欧美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通过观察自然并认识大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类智力发展所必须服从的那些规律,与物质的自然规律一样,相信从中能找到一条普遍的心理学化的教学方法。而使教育和教学心理学化,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揭示并遵循人的心理规律,是裴斯泰洛齐试图探索的基于人类本性规律的教学机制。由于深受莱布尼茨单子论的影响,裴斯泰洛齐认为人天生都具有“心、脑、手”三种天赋能力,而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发挥人的全部天赋潜能,“教学才能达到它的目的――使人高贵”。因此,从教育的目的或结果来看,教育心理学化意味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的潜在的天赋力量和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心理学化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原则、方法的使用,都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和学习心理的规律。由于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互动交织的双边活动过程,教育者的努力和外在施教影响,只有被受教育者接受和认可,内化为受教育者成长的信念和发展意愿,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受教育者发展的动机和潜能,促进他们德智体等方面和谐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发挥他们的发展潜能,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并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这是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内在要求。
二、解读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
1.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植根于对学生无私的爱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植根于他的人性论。他认为,对人类的教育要建立在对人性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 “每个人,即便是最低下的人,都应当获得最起码的、最朴素的人类智慧,这便是普通教育的宗旨。通过实践训练,使这种智慧有益于特殊的生活环境,则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从这些简朴而精练的文字表述中可以发现,使所有人都受到必要的完满的教育,不管其贫富贵贱,使人的全部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完整的人,乃是裴斯泰洛齐毕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初衷。 他热爱学生,对学生真诚、无私、全身心地关心,不计得失,不求回报。在给友人的信中,他曾描述在斯坦兹时期的教育经历:“从早到晚,我一个人和他们在一起,是我的双手,供给他们身体和心灵的一切需要。他们都是直接从我这里得到必要的帮助、安慰……我没有家庭,没有朋友,也没有仆人,除了他们,什么也没有。”他认为,为使广大下层民众受到普遍有效的教育,必须根除旧式学校的弊端,探索出一条成功的教学机制和法则, 而教育心理学化,就是要找到根除这种教育弊端的“教学机制”,而且这种“教学机制”是基于人类本性的永恒规律的。在几十年艰难曲折的教育实践中,他努力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出要素教育思想、简化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即使最普通的人,也可能教他的孩子”。裴斯泰洛齐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仅对学生怀有真挚的感情,而且能够把浓烈的教育情感付诸理性的教育探索和实践,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正如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所说:“裴斯泰洛齐生活的灵魂是爱,他爱贫穷和被压迫的人们。他的爱……使他的所获,竟远超过他的追求;他追求的是贫苦孩子的启蒙,而得到的是人类教育的大道!”
2.成功的教学机制:感觉印象及直观性原则
对学生怀有的赤诚之心和真挚的爱,是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因,而如何实施教育心理学化,探索成功的教学机制,裴斯泰洛齐又是典型的经验论者。他看重感觉和直观对人的认识和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把感官的直觉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和基础。他指出:“欧洲教学的缺点,或者更确切的说,教学的所有自然原则被人为地颠倒,已将这个世界弄成现在这个局面。除了从民众教学的肤浅性、不完善性和轻率的状况中悬崖勒马,并认识到感觉印象是所有知识的真正基础之外,已经没有对当前和未来社会道德和宗教的其他的补救办法。”成功的教学机制必须建立在对人类天性的认识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人类生来就具有获得感觉印象的能力,但只有通过训练,这种感觉印象才能上升为感觉印象的艺术――高级状态的能力。”因此,促使人产生清晰概念的教学艺术必须从“感觉印象”开始,而感觉印象的获得必然通过感官体验或直观的方式;直观性教学作为教育心理学化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在裴斯泰洛齐之前的教育家也提出过直观性原则,但裴斯泰洛齐侧重通过直观训练使学生的感觉、知觉等各种感官能力得到发展,其超越前人的卓越之处在于他将直观教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同时又赋予“直观”更加丰富的内涵。
三、教育心理学化的实践意蕴
1.更新教育观念,以无声的爱感化学生
教育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时时把“人”的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裴斯泰洛齐对学生寄予厚望,为学生的发展倾尽毕生的心血和智慧。他热爱学生,欣赏学生,相信学生,并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他的教育实践的成功之处,究其根源,在于他甘愿为学生默默付出。在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引导下,在智力、道德面貌、体力等方面千差万别的学生变成他所期望的人。爱是教育取得成功的最强大的内心驱动力和无声语言,它恰似春雨,随风潜入,润泽万千心灵。教师要永远怀着赤诚、虔敬之心,热爱学生,关怀学生,尊重理解和包容学生,唯有如此,教育才能成功。同时,要有平等思想,要把学生看成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思想、有尊严、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善于创新教学和工作方法,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当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避免由于自身原因导致师生关系异化,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术素养好、师德境界高的教师,以道德的方式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情与关爱。
2.回归本真,教育者需要倾听“人”的心理诉求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的实践充满着智慧与热情,又带有几分冷静的理性思考。它启迪教师不仅要把握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更要潜心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与内在兴趣需求,将教育内容、方法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师如果不是按心理学知识去教学,他的工作就会像“老妇行医”那样糟糕。而反观当今教育实际,教育日趋功利化,教育者心态浮躁,重视向学生灌输陈述性知识,忽视学生内在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准备往往围绕学科专业的发展,而学生的现有知识构成及兴趣却被“遗忘”。教育重智轻德、急功近利,导致教育教学中矛盾和问题丛生,原本正常的师生关系变得功利、冷漠和畸形。而这一切都源于教育者教育价值观的错位,以及对教育本真的漠视和曲解。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人与人”的对话与交流,需要对人基本的心理需求、生存价值及生活理念、兴趣爱好有所了解和尊重。但很多情况下,教师既不关注自己作为“人”存在的价值,也不尊重别人作为“人”存在的价值与需求,或者仅仅重视自己作为“人”存在的价值,而忽略别人作为“人”存在的价值和需求。教育教学过程应着眼于完整的“人”的和谐自由发展,教师不应高高在上,而要回归教育本位,体验人的价值需求和心理诉求,并以自己的教育信念和理智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热情和愿望。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说:“人,只能用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有丝毫的强迫之感,那效果就丧失殆尽。”
3.勇于探索,学会反思,善于发现和尊重教育规律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High/Scope课程;教育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10-0027-05
课程作为将教育观念转化成教育行为的中介,是教育研究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幼儿教育面对的是各方面发展水平有限的孩子,给这样的孩子设计的课程自然应该有别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课程,幼儿园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中较为特殊的课程,有必要对它的特殊性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一种课程如能长时间存在并成为典型的课程肯定有其独到之处,对典型课程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现有的各种课程,为深入进行教育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20世纪6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密歇根州的High/Scope课程就是这样一种典型课程,它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在今天的美国乃至全球的幼儿园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为此,本文尝试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High/Scope课程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以期对这种课程有进一步认识。
一、High/Scope课程的发展源流
要对High/Scope课程有较为正确的理解,需要对它的发展源流进行梳理。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密歇根州易丝莲蒂市公立学校的魏卡特注意到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在学校大半处于失败群体之中,他和同事们对此现象作了初步分析之后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如果能对这类家庭三四岁的幼儿进行早期介入服务,有可能提升他们入学后的表现。于是,他们在政府资助下成立了“Perry preschool project”(也就是High/Scope托儿所方案的前身)。〔1〕由于这个方案主旨是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高入学后的成就,因此它更注重儿童的认知发展,更多地运用皮亚杰理论。1970年魏卡特又另外成立了High/Scope教育研究基金会,继续研究和推动High/Scope课程。到70年代晚期,此课程的研究和推广者对皮亚杰理论的重视程度有所减弱,渐渐强调儿童的知识建构,开始看重孩子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发挥。到20世纪末期,课程目标主要还是认知发展和学业成就,但“主动学习”成为整个课程发展的核心,社会情绪的发展也被列入主要学习项目。后来High/Scope教育研究基金会受美国政府委托,开发了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的课程。
二、High/Scope课程的教育目标
从课程所依据的教育哲学和确定的教育目标可以看出各种课程之间的差异。在教育目标上存在两种导向:一种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主张根据儿童发展特征实施课程,要求课程与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一致;另一种则强调为儿童以后的成功打下基础,要求幼儿园课程与当前的教育体系相衔接,学前教育要为儿童正式入学后的学业发展做好准备。当然,幼儿园课程很少会出现完全单一的目标导向,只是更倾向于哪一方面而已。〔2〕虽说High/Scope课程早在1995年就将促使儿童“主动学习”作为其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但培养孩子以后上小学所需要的认知能力仍然是其最主要的教育目标。建立在皮亚杰理论基础上的High/Scope课程,前期偏重于认知性学习,后期较多关注知识的建构,将“主动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期望通过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来帮助幼儿建构起与小学学习相适应的认知结构。
三、High/Scope课程的内容
课程目标的定位决定课程内容的选择,High/Scope课程的内容包括十大类:创造性表征、语言和口头表达、社会关系、运动、音乐、分类、排序、数概念、空间、时间。这十大类内容也就是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应该掌握的关键经验。〔3〕十大类内容又分别包含不同的主要经验:(1)创造性表征:通过五官来认识事物,模仿相关动作和声音,将模型、图片、照片与实景或实物联系起来,玩角色游戏和装扮游戏,用泥、积木和别的材料造型,用不同的笔绘画。将创造性表征作为幼儿要掌握的主要经验,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相适应。(2)语言和口头表达:与别人分享对个人有意义的经验,对物体、事件以及各种关系进行叙述,听故事、编故事,用不同的方式书写,用不同的方式阅读,听写故事。阅读和书写是儿童入小学后一定会用到的技能,对这部分内容的重视充分反映了High/Scope课程为儿童入学做准备的教育目标定位。(3)社会关系:做选择、计划和决定并将其表达出来,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考虑自己的需要,用语言将自己的感觉表达出来,参与团体例行活动,能敏感察觉别人的感觉、兴趣与需要,与成人和同伴建立关系,进行合作性游戏,处理社会冲突。皮亚杰认为社会性是心理发展的四个因素之一,儿童所受的文化教育虽然不能超越或改变其发展的顺序,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速或减缓其思维发展的速度。(4)运动:以不移动位置的方式移动,以移动位置的方式移动,带着物体运动,以创意方式运动,叙述运动,依指示运动,感受节奏并能将节奏表达出来,依据节奏和顺序活动。教育心理学指出,运动技能是人类习得的能力,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身体动作去完成任务的能力,High/Scope课程中运动部分的内容是按从低到高的难度要求设计的,先是单一的动作,后是逐渐增加难度的动作。(5)音乐:做律动,探索与辨认声音和旋律,唱歌,玩乐器。High/Scope课程的音乐教育首先强调基础音乐知识的认知和基本音乐技能的培养,并强调两者的结合运用。(6)分类:探索与描述事物的异同与特质,分辨与描述形状,分类与配对,用不同的方式描述事物,了解一种以上的属性,分辨“一些”与“所有”,描述某些事物所共有的特质。(7)排序:对属性作比较(长/短,大/小),对事物进行排序并叙述它们之间的关系,经由尝试错误进行两个序列的配对。(8)数概念:比较两组事物的数,以决定“较多”“较少”还是“一样”,一对一配对,数物品。(9)空间:添满与倒空,将事物加以组合或分拆,改变物体的形状,以不同的位置观察人、地和物,从不同的空间去体验和描述位置、方向和距离,解释绘画、图片、照片里的空间关系。(10)时间:根据信号开始和结束一个动作,体验和描述运动的速率,体验和比较时间、距离,预测、记忆、描述事件的顺序。〔4〕后面五类课程内容所包含的主要经验都需在给幼儿提供感知机会的基础上,让幼儿通过活动掌握相关的知识。这样的安排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符,有利于提高幼儿入学后的学业成就。
四、High/Scope课程的活动框架
High/Scope课程没有特定的教学方法,只有一个每日例行活动的框架,幼儿按照这个框架开展一天的活动,教师从中获得有关幼儿发展的信息。〔5〕这个框架规定了每天的时间安排,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六个时间段。
1.计划―工作―回顾时间
这是一天中最长的一个时间段,也是High/Scope课程较有特色的安排,它是1964年由史密兰斯姬(Sara Smilansky)建议使用的教学程序,一直沿用至今。
每个幼儿先要计划自己当天的活动,思考一下自己想做什么事,并与教师讨论,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并给予引导,让幼儿有清晰的具体行动目标。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巨大。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驱动力,它能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能做到“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学习动机又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类,内部动机是由学习任务和活动本身所引起的,它与自我奖励相联系。在High/Scope课程中,幼儿自己计划当天的活动,每个人做的都是自己乐意做的事,活动本身能给幼儿带来愉悦。换句话说,幼儿能产生强烈的内部动机,从而促进整个活动的进行。
接下来是每个幼儿的工作时间。活动计划基本形成以后,幼儿就要开始活动直至完成既定目标或放弃计划为止。整个工作时间大约持续45分钟,在这段时间内,教师要时刻观察幼儿,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在完成工作后,幼儿要自己收拾活动场所,没做完的工作要暂时搁起来,用过的材料要放回原处。教育心理学认为,有效学习一般要包含三个必要条件:外部条件,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有意义的、经过组织的信息;原有知识和技能,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原有知识、技能;学习者的主动加工过程。High/Scope课程强调学习环境的创设,要求空间的设计具有吸引力,区角的区分要鲜明,场地的布置要符合各个活动时段的需要,因而外部条件能得到良好的保证;孩子自己计划的活动是基于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的,这样有效学习的前两个必要条件就具备了。但是,如果缺乏幼儿的主动加工,新的学习还是不可能发生。自主工作时间的设置就满足了幼儿动手操作、主动建构的需要。
这个阶段的最后一项安排是回顾。幼儿聚集在一起,分享、讨论他们的活动经历。工作结束后,幼儿要及时进行交流、分享以巩固活动的效果。由于幼儿的记忆时间长度有限,如果回顾时间与工作时间间隔太久,幼儿记忆的精确度会受影响,交流的效果会大大降低。仅仅让幼儿动手操作、主动建构,不加以提升,会影响幼儿认知能力和情感的发展。幼儿在与教师、同伴分享自己的活动经历时,成功的体验能得到认同和赞扬,积极的情绪能得到正面强化,错误则能得到教师和同伴的修正,从而可以体会到来自周围人的爱和支持,因而及时回顾活动的情况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
2.小组活动时间
这是教师组织幼儿参与活动的时段,教师为了特定的目的设计好活动,让幼儿通过实物操作来解决问题。教师在设计小组活动时要考虑幼儿的文化背景、以前形成的小团体、活动室中可使用的材料以及季节和年龄等因素。考虑幼儿的文化背景,主要是要关注大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以前形成的小团体是幼儿现在活动的小人际环境,幼儿在与已被自己接纳的同伴一起从事新的操作活动时会形成较自在的心理氛围,从而使同伴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增多,这对幼儿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影响。物质条件、时间状况以及幼儿的发展水平都直接影响教学的实施,教师在进行小组活动的设计时对这些因素都要加以考虑。在小组活动时间,教师为幼儿提供活动的框架,幼儿则以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整个活动没有预设的结果,但活动能反映出幼儿的需要、能力、兴趣和认知水平。在这个阶段,教师特别重视每个幼儿的积极参与,给幼儿探索材料和物品的机会,为他们提供运用身体和感官的机会,同时与幼儿一起参与活动。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幼儿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要建立牢固的知识结构必须有动手动脑的机会;但同时,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有限,如果他们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太多,且得不到成人适当的帮助,就会对他们造成心理伤害,给以后的探索学习带来不利影响。小组活动中每个幼儿既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的机会,在遇到困难时又能参考同伴的意见和求助于教师,从而避免心理伤害的产生。
3.大团体活动时间
将整个班的幼儿集合起来,与成人一起游戏、唱歌、做手工、练习基本动作、演奏乐器以及开展其他特别的活动,这是High/Scope课程的另一种活动组织形式,也是每日例行活动的组成部分。安排大团体活动时间是为了帮助幼儿形成团体意识,并让幼儿有与成人共同活动和分享、体验的机会。虽然整个活动是由成人发起的,但幼儿仍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参与活动就是要更好地满足幼儿的个人选择。在教育心理学中有“课堂集体动力”这样一个说法,它是指师生、同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中,这样的“动力”同样存在。置身于同伴和教师组成的大团体环境之中,幼儿与教师、同伴之间也必然会发生多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且达到与单独活动和小组活动不同的效果。首先,如果能够建立起积极的集体活动氛围,幼儿便能渐渐形成良好的秩序感,与教师建立和谐的关系,精神饱满地主动参与活动,更敏锐地思考问题,更踊跃地表现自己。其次,因为High/Scope课程强调对幼儿主体性的尊重,因而教师多采用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教师这样的领导方式能让幼儿愿意活动,喜欢与他人特别是教师一起活动,从而将团体活动的优点最大化。在大团体活动中,参与活动的人更多,同伴之间的交往合作更密切,相互影响也更显著,发展稍微落后的幼儿会从发展较好的同伴那里获益,发展较快的幼儿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学会关心帮助他人。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会慢慢学着合作和竞争。大团体活动作为High/Scope课程的活动组织形式,有与个别活动和小组活动不同的作用,能弥补后者的一些不足。
4.其他时间安排
除了上面与幼儿活动相关的三个时间段外,High/Scope课程还对户外时间与转接时间以及点心、午餐和休息时间作了安排。〔6〕“生活即教育”,对于生活经验尚少的幼儿来说,学会生活也是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每日例行活动中将生活琐事作有序的安排,能保证幼儿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兼顾身体健康和认知发展的需要。按照每日例行安排,幼儿每天将有1~2次户外活动时间,每次大约半小时,幼儿有机会做大肌肉活动,与同伴自由玩耍。转接时间是为孩子实现从一个经验到另一个经验的转换而留下的缓冲时间,目的是要尊重幼儿大脑活动的特性,提升幼儿的经验。点心、午餐和休息时间不仅是为满足幼儿生理需要而设,在这个时间段内幼儿也可以在自然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怎样与人相处。
由上述几个时间段组成的High/Scope课程的一日活动,每个时间段并没有很严格的时间表,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灵活转换。除了在每日活动的安排上有较固定的划分外,High/Scope课程虽然强调学习是在建构的过程中产生的,但并不是不看重成人(包括教师、家长、义工等)在一日活动中的作用。成人在幼儿主动学习中要充当辅导者、支持者、观察者和引导者,为幼儿提供安全的心理环境和必要的学习支撑。
五、High/Scope课程的评价系统
课程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High/Scope课程运用专门的儿童观察记录(COR,High/Scope Educ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来测量该课程对3~5岁幼儿发展的影响,这个评价工具是以课程内容涉及的主要经验为基础的。〔7〕教师首先要从六个角度记录幼儿的行为:创造力、社会关系、创造性表征、音乐和运动、语言和口头表达、逻辑和数学,每种行为的发展情况又分为五个等级。记录下幼儿的行为之后,教师就要按照五个等级水平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评价。可以看到,High/Scope课程评价关注的是教学达到的结果,倾向于目标评价,属于较为传统的测评方式,主要用来明确幼儿各项基本能力的发展水平,评价的指导思想明显受到认知心理学的影响。
曾经有一位学者说过:“课程变成一种模式,犹如一只鸟被制成了标本。博物馆陈列的标本与天空中飞翔的鸟并不能完全对等,制作标本的目的只是在于方便人们了解鸟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征。” High/Scope课程是正在实施和发展的一种真实课程,试着将这种课程与教育心理学联系起来分析,只是想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观赏High/Scope课程这个“标本”,因而要真正对High/Scope课程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还须到实践中去考察,甚至还需要亲身体验这种课程的实践活动才能得到正解。
参考文献:
〔1〕〔6〕陈利平.从情感、社会性新角度解读High/Scope学前课程〔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2,27-28.
〔2〕〔3〕〔4〕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56-263.
〔5〕杨卫卫,等.认知课程模式之High/Scope课程〔J〕.早期教育,2005,(8).22-23.
〔7〕陈俞.关于High/Scope学前教育课程〔J〕.早期教育,2000,(21):26-27.
A Brief Introduction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High/Scope Curriculum
Zou Zhuoling
(Huilong Kindergarten, Shanghai, 200023)
教育是涉及一切能够增进人的知识的积累和影响人的素质发展的活动,放到小的范围就是学校教育,教师是最直接的实施者,也可以说是桥梁,沟通国家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便更好地培养祖国的下一代。初中生的年龄阶段划分是12-14岁,高中生是14-18岁,相比较而言,初中生是萌芽阶段,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过渡期,高中生则是相对比较成熟,有自己的独特思维,并且对一些事情很敏感。这都是学习的最佳阶段,在学习成长的路上显得有些迷茫,需要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进行教育。
二、心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1.对于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上有很大的帮助。每个人的发展情况不同,每个人的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要尊重他们的自身的发展,同时还要突显出他们自己的长处,让他们更加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这对于自己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课堂上,学生们的表情可以传达给教师,“学生这节课掌握的怎么样”。很多情况,当教师要提问某某学生,大家都会迅速低下头,一方面,说明学生不自信,生怕自己答不出来,另一方面,学生可能没有注意听讲,或者是因为自己没有听懂。这都需要引起教师的注意。课下对自己的讲课行为做进一步的反思,是自己的讲课方式不对,还是学生没有认真听讲,或者是对自己的学生疏于管制。现在更倡导一种快乐教学法,学习本身是一种快乐的事,不能限制学生或者逼迫学生考试取得高分,学习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教学上的一刀切,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地以学生为本,让他们真正融入到自己的课堂中。在教学方式中,尤其是一些历史知识,我比较倡导播放视频里面的专家讲解相比教师而言,更加深刻,反而容易吸引学生。
2.帮助教师重新整组教材。在现实教学中,没有聪明孩子也没有笨孩子,只是因为他们小时候的教育水平不一样,这样就会导致他们的基础不一样。尤其是一些农村的孩子,他们在自己的村里或者镇里上小学,根据教学经验来看,小学时在为中学打基础,小学总共是六年,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他们可能会比城市孩子落下很多,这对于他们更是一种挑战,直至中学,有的农村父母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孩子能上一所好的高中,而选择条件比较好的初中,那么孩子进入学校的第一件事,是适应城市里的生活,很多孩子会觉得城市的学习太讲究,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注意孩子们的学习方法,坚决反对打压的方法,而是顺引。对于教材内容,要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水平,进行整合,尽可能将知识体系化,先化零为整,再化整为零,循序渐进。在课下及时辅导相对落后的学生,给他们以鼓励,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学不会的学生。
由于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社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学校教育如何来帮助、指导年青一代认知自我,开发潜能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为他们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面,也是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必然要求,它反映了当代进步的教育潮流。
心理健康是学习、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保持对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从而充满自信,积极乐观,富有创造性的投入学习和工作。从学校教育来说,心理健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处于压力之下,其思维就会变得机械、呆板,压力还会干扰注意、记忆和想象等认知活动。心理学家哈罗克(E.Harlock)曾经通过实验证明,对学生来说,由于受到批评而引起的恐惧、紧张、烦恼、愁闷等不健康的情绪,会阻碍学生智力的发展,阻碍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心理健康还会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学校教学中的意义十分重大。
在聋校日常教学中,我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聋生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生理缺陷,致使他们有一种自卑心理,自信心不强,没有努力目标,对前途悲观失望,对社会态度消极,社会交往能力低下,自我意识不强,耐挫力差等心理障碍问题。同时,也是因为他们的生理缺陷,致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交友圈以及信息渠道都比正常孩子要小的多,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是我们聋校日常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聋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现阶段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理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健康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说,就是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全面发展理应包括身心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社会关系的日趋复杂,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将更加全面,为此学校必须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聋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聋生身心健康
聋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对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和准则属于直接不理睬,不接受状态。当他们步入社会后会四处碰壁,从而使内心一再受挫。
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从德育方面借助一定的手段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和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确立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与学生的心理品质是密不可分的。
同时,健康的心理可以提高人的机体活力,调动神经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内分泌活动,协调骨骼肌肉活动,健康的身体可以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活动效率。身心健康具有内在联系。因此,现代学校的卫生保健已经由单一的生理卫生保健发展为生理心理综合保健。
再者,传统教育中,我们以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为重点。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活动,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心理活动的结果。因此,智力教育也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上,这也要求学生必须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出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意志、良好的思维力和记忆力等。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聋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其身心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首先是出现了对其心理与行为有着重要影响的两方面需要,一是性的成熟,使青少年性意识与冲动出现;二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与性的需要的形成,使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在聋生社会地位不被认可的状况下,他们会从其他方面寻求心理上平衡。比如,谈恋爱、玩电子游戏、和社会青年打架斗殴等。这就是青少年时期的新需要与其心理成熟水平及社会地位水平的矛盾,具体为四个方面:
①新的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②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
③新的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④新的独立性需要与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
青少年时期这些特定的矛盾,导致了他们在各方面表现出既不同于儿童,又有许多成人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最容易进入心理不平衡状态而又最不容易通过自我调节或寻求成人疏导以得到解脱。此时,对聋生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同时,青少年接近于成人的活动能量,对以上的矛盾系统又起着激发作用,容易使矛盾爆发,因此,对青少年聋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迫切。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促使聋生适应社会形式的必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出现的一些现象,都将对聋人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影响。
从家庭方面来看,离婚率不断增高,家庭温馨减少,家庭对子女教育不当的管教方式,都会对聋人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因素。
从学校方面来看,高考升学压力,频繁的测验考试,学生分数排位等,导致竞争激烈,压力增大,使聋人青少年学生无止休地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中。
从社会角度来看,一些黄色、东西的出现,政府部门一些不正之风,观念的多元化,也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心理教育 实践思考
一般的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师通常是经过课前认真地钻研教学大纲,然后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指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借助遵从体育教学的原则,组织设计各种方法形式下的体育教学活动。尽管课前都有一定预期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但是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导致最后的教学结果大打折扣,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初中体育教学经验,从目前初中体育教学实践入手,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
通过调查发现,有将近7%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10%左右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惑或者轻度心理障碍,其中有焦虑、恐惧不安、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5%以上。近年来,初中生群体性多次发生轰动社会的诸如抢劫、跳楼、离家出走等事件,无一不警示我们,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值得社会各界引起重视与思考。
具体分析看来,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⑴对新的环境还存在一定的适应障碍。一些在小学是佼佼者的学生,他们习惯了成功并不能失败,能受表扬但无法容忍被批评。一旦所处环境急速变得与先前不同,就容易产生挫折感。这部分学生,其自身抗挫折能力的缺失是引起心理疾患的根本原因;⑵初中课程学习带来不小的压力。从小学升入初中,学习任务比以往重了不少,一些小学时教育水平的差距和学习方法的掌握不佳便开始暴露出不少问题,考前恐惧、自信心不足等心理障碍由此而来;⑶情感发展带来的心理压力。初中生由于正处于青春发育的特殊阶段,思想波动比较大,心理上还不够成熟,阅历经验不足,往往容易导致感情问题上的盲目性,容易走入感情误区,最终产生情绪和心理的冲突;⑷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社会环境的恶性冲击,诸如盲目的消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等等,都是引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强化心理教育的策略
1、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强化师生沟通交流。首先,体育教师要正确认识到解决学生心理负荷对完成体育教学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体育教师需要寻求结合初中生心理特征、精心组织设计教学等环节的最佳结合点。与此同时,作为教师要尽量地与学生多进行情感交流(呵护爱护学生)、表率投资(成为学生榜样)、责任细化(对教学高度负责)、善行助手(帮助解决学生困难)和气氛营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减轻心理负荷,也从心理上减轻运动负荷。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引导学生主动入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性和性别。不同年龄的学生和性别具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和生理,因而其思想才能、认知才能也不是相同的。能够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在这一节体育课结束前,教师可以预先布置好下一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以让学生有所目的准备。
3、创设轻松课堂环境,提高教学评价效果。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就在于,体育学科是要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通过自身的身体练习来获得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体育锻炼的技巧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尤其要在这种实践的过程中积极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并依循科学有效的教学原则,通过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打造高质量轻负荷的体育教学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学生强身健体的效果下将其把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调节到最佳状态。同时可以结合上一节课的提问,以适时抽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前准备,让学生在“快乐一身汗”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轻松掌握体育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4、抓住一切有效时机,锤炼学生心理承受力。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初中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心理负荷需要有减轻的部分,但是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其实也是毫无必要消除的,适当的心理负荷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压力为动力,才是帮助孩子们成长的最好方式。锤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要做好以下几点:⑴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自我认知能力,提高其自信心;⑵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⑶塑造学生优良的毅力品质,强化其意志力;⑷开发学生内在的体育潜力,引导学生学会心理自愈。
[摘要]新教育技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恰当的使用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会产生推动作用,但不适当的使用就会对语文教学产生负面影响,造成资源的喧宾夺主,减弱学生的想象力,妨碍师生情感互动,退化教师技能等现象。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新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优势 误区 应对方法
普及新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的共识和不可逆转的趋势与潮流。我国教育部也于2004年制定和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其中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把人类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新技术、新设备加以改进并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实质就是要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信息技术凭借其知识的多样、广泛、速度快等优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给教学带来了一场全新的革命。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整合之优势
1、信息表现的直观性,能突破学生视觉的限制,让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教学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2、 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通过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创设出的情境,可以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氛围。并且能迅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
3、 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一特性建立在教师对多媒体的有效利用上,要熟练掌握链接、留言板和计算机的操作,才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4、 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例如学习说明文时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既可以使学生整体把握作者写作的顺序、方位、角度,更有助于理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5、 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1。传统课堂教学无法重来,但现在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把课堂教学记录下来,以供同学参考,减少知识的遗忘。对难点的重放则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总之,大量的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了信息技术的确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革新,然而目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认识、理解上的一些偏差,导致在语文教学中出现误区。笔者仅就所闻所见谈谈自己的认识。
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误区
1、教学资源喧宾夺主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采用信息技术教学主要在于利用其图、文、声、像等将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达到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程度的目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有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类型和使用技巧,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而制作出适宜的教学课件,以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2但在我所了解的汕头一些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忽略了这个目的,使用了过量形式优美的视频、动态信息,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但冲淡了教学的主题和内容,偏离了语文教育、语言学习的中心目标,影响教学实效性。具体表现在:
(1)信息容量大。比如在讲授《黄山记》这一课时,有位老师花了很多精力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总想将课文内容扩展开来讲。他认为只要讲了学生就能理解掌握并应用,讲了比不讲好。于是课件成了“黄山图片展”。课堂看起来很热闹,学生积极发言,实际由于信息量过大,学生目不暇接,没思维的空间,对整节课的内容只是囫囵吞枣,只有个大概的印象,对作者的感情理解并不深刻。对文章整体的结构把握不清。个别学生在反馈教学意见时甚至说:“这不是机器化大生产下的‘填鸭’教育吗?不用人灌用机器灌。”
(2)信息表现方式复杂。在课堂教学中是所教的内容决定教师备课的内容及课件的表现方式。如果在形式上一味追求新颖和动感,大量运用强烈的色彩、丰富的图片和多变的动画。看似充分利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特点,实际上仅仅是追求了优美的形式和艺术效果,过多的运用了强烈的色彩、动画和声音以致喧宾夺主,致使学生被新异刺激所吸引,注意力分散。还有一些问题用简单的语言、文字、图形就可表示清楚,却采用各种形式优美、复杂的课件,使得视频影像的播放占用大量教学时间,授课量减少,降低了授课效率。
应对方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接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过多的信息和信息表现方式,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接受有用信息。因此,课件制作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教学设计的思想进行设计制作;要简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要强调实用性,避免追求表面,喧宾夺主,更不能画蛇添足;要根据各个阶段的学生制作出不同的课件,因人而异。
2、图解减弱学生的想象力、使创新思维僵化
(1)以诗歌教学为例,诗歌最重要的存在形态是意象,“意象是作家的感知,情感和理智等心理因素与所描写的事物有机结合所构成的复杂的经验世界。古诗文作品的审美经验,传达着作者的情感和生命体验,也能引发读者从自我的出发进入情感和生命体验,这样就使意象具有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3。信息技术手段的不当使用,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作品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使作品原有的优美意境变成了简单的画面,其结果是破坏了学生对作品想象再造的重要环节。如六都中学教师讲授杜甫的《登岳阳楼》时,课堂上展现的是多幅洞庭湖的图片。饱览湖上风光对于学生理解诗歌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每个人对景物的想象都是不同的。固定的画面会割断作者的情感联系,让这些画面成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不利于学生想象。例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样一幅雄浑壮阔的景象,是很难用具体画面来传达的。笔者认为在这里如果使用讲授法会让同学们在自由大胆的想象中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不受约束在品位语言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对诗进行思维再加工使他们有更丰富的想象和作者能产生情感共鸣。就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是每个人的心中之美是“千人千美”。如果用一幅美女的画表现不仅太直白而且一点意蕴也没有,更没有让人有想象自己心中美女时的那种再造的兴奋感,幸福感。
(2)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是语文新课标所要求达到的总目标之一。现代信息技术使信息大量出现,学生的大脑只能像一台存储器,尽可能记忆呈现的信息,没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对文章的理解就停滞在所显示的图文、声音、解释上限定了学生的思维。如教授《山居秋暝》一诗时,老师给定学生的画面就是山间傍晚,茂林修竹起伏摇曳,澄净碧蓝的河水蒸腾着雾气,雾霭迷蒙中,主人公伫立于蜿蜒的水畔,远眺周围的景物。浣女们在竹林中忽隐忽现,可望而不可及,水上漂来小船,荷花在风中摆动……如此一来,学生就只跟着老师做的课件走,没时间去思考可能还有其它的解释,长此以往,必定会形成思维定势,束缚学生的创新潜能。比如诗中“王孙”的形象,大可启发学生思考:你能说出这里的王孙的真实含义么?除了可能是代指,会不会是作者在自喻呢?又或表现的是自己所追求的理想?
应对方法 在各种的课程评估中都把是否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所占比重作为重要指标,在客观上造成个别教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次数,忽略了教学效果。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学课件的制作要因需要而不同。在课件中给学生留足够的空白,教给学生如何思维,让学生有时间、会独立去思考,还要多启发学生自己去理解,重建课文。
3 机器妨碍师生情感互动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也要注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学是教与学双方互动的活动,课堂是师生思想交融的场所,教师在言传身教中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教师应该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状态,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有声有色地把要讲授的内容讲出来,有时还要用合适的肢体语言、脸部表情或眼神变化使语言形象化、艺术化、从而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全神贯注。而学生对教师的一个微笑或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当代高中生经常的心理表现就是“爱师及课”,这也是教师的魅力所在。但是,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不适当让课件主宰了教学,师生的情感交流被抛弃了。质量不高的课件在教学中的大量应用,学生与计算机交流机会增多,而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减少。学生的注意力大部分都集中在计算机终端或投影仪上,很少直接面对教师和较少注意教师的形体语言、音容笑貌。教师被“禁锢”在控制台上,更多关注的是课件的操作和教学内容的演示,而减少了与学生之间情感的沟通,人性化的教学将会被冷冰冰的机器取代,这个机器成了第三者硬生生霸占了课堂的主动权,剥夺了师生对话的权利,阻塞了师生沟通渠道,师生情谊一天天被淡化,一些教师逐渐缺乏激情,一些学生失去热情。其结果是使本来极其鲜活、富有生机,极易引起学生兴趣,能够让学生感到其乐无穷的语文学习变得呆滞、拘谨和索然无味。##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学生听不懂的要讲,课堂气氛不活跃要调动,学生情绪不高要激励,这些都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理解之上,建立在必要的师生互动之上。通过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启发,双方都会增长自己的知识、能力,才能让教学相长落到实处。
应对方法 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应注重交互性,运用课件勿忘师生互动关系。要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就要做到人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是技术的组织者、管理者,信息技术应该适应和满足教师的需求,二者组成系统才能很好的协调工作;学生是信息技术服务的对象,信息的使用还要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传递教学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和谐的教学情景,学生在和谐环境中与教师合作交流。只有将这三方面关系调整好,实现人与技术的真正结合,教学才能融会贯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课堂才会有人情味,学生才能活跃起来,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4程序淡化教师个性,退化教师教学技能
(1)不同的课程会有不同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有不可预设的一面。而课件的制作都有一个固定的程序,教师往往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多媒体课件。课件一旦制成,其内容、程序就固定不便,教师只能跟着课件进行教学,无法观察学生的反应,不了解学生接受的程度,课堂就会受限于课件。呆板的预设妨碍了活生生的生成,教师很难发挥特长、形成个性。教师本身散发出来的信念性格,气质等隐性魅力在多媒体中难以体现,更不要说用自己的示范作用去影响学生。学生的反馈和追问,常常能生成始料不及的新课程。但在程序的预设下,老师没时间,也没足够的心理贮备去引领学生研究讨论,只让下去再说,但是下去仍然没时间,没空。这样的问题经常的处理办法就是搁置,不予理会。实际这是教师最能体现自己特色的机会。教师以自己的个人风格而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是任何课件的文字和图画所不能取代的。夸大多媒体课件作用,只会让课堂变成“放映室”,教师成了“放戏”的播映员,学生成了可“看戏”的观众,机器掠夺了老师上课“演戏”的权利。
(2)长期单一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容易降低教师的教学技能。有感情的教师范读,隽美的板书,恰当的肢体语言,与学生的眼神交流都属于语文教师的基本技能,传统的教学模式能让教师的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发扬光大。当疲于追赶潮流,使用课件教学时,人们驾驭传统教学手段的能力却在逐渐退化。特别是刚刚上岗的教师,使用粉笔和黑板的教学基本功没有打牢、打实,一旦脱离了多媒体课件就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上课。更有消极懒惰的,认为只要有多媒体课件就可“包打天下、一键到底”,不再考虑教学的改进创新。长此以往,将导致教学能力退化,最终落伍淘汰。
应对方法 解放学生的头脑与手脚是让其成功的培养自己精华所在,可如何“解放”却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新疆的信息技术状态和物质条件下,多媒体不应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板书、语言描绘、手势比划、模型展示、实物演示、师生情感交流等传统手段仍然是十分有效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拥有以往教学无法比拟的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是它的重要优势。同时,如何真正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使其成为高水平的教学工具,更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把握教学的“双主”概念,将多媒体技术灵活的融入教学体系的整体建构之中,各种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能
总之,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这一举措,一方面能大大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个人认为,教师的上岗培训,除了完成职业身份的转化外,也要加强教师多媒体素质的修养,不断提高教育业务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鼓励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最好可以专门指导教师如何合理的利用课件。让语文课堂教学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还给孩子一个思维的空间!让孩子深入到实践中去,发挥他们的潜能,形成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现代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注释]
1彭军 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武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谭绮球 多媒体教学实践中的若干偏宕『J .教育与职业 2008(6)
3彭小明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 『J.教育研究2008(1)
[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 游旭群 主编2-055、080-085
关键词:口语交际 心理特点 对症训练 表达能力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016
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口语交际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最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这与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有直接联系。笔者在多年的语文口语教学中归纳出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有如下心理特点。
一、临场发挥与应变性
任何一次表达与交流都有特定的场合,涉及到时间、地点、对象、语言环境等条件,而且这些条件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决定了说话人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意思而“说话”,更要依靠临场的发挥、机智的应变,根据现场需要和听者的反应,临时增加或删减说话内容,变换说话的语气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变得流利、得体。
说到这儿有一个故事:某一年春节,村里举行文娱活动。在一戏剧演出中,因主角疏忽,上台时望了带髯口,在表演中有包公捋胡这一动作,用手一捋,却发现没有髯口,这下可大发了。故事讲到这儿,我就问学生,如果你是“包公”你该怎么办?结果回答是五花八门。最后,我告诉学生,此时“包公”吼了一句:“王朝,马汉,抬髯口来!”这虽是一个笑话,但听到答案,都为这位主角的应变机智由衷叹服。此刻,学生都深深地沉思起来。
又如今夏“六一”那天,有四位学生发言。发言稿中都有“炎炎夏日,鲜花盛开”等类似的词语,而天公不作美,偏偏下起了沥沥小雨。其他班的三位学生仍然照稿读,只有我班的那位学生把句子改为了:“沥沥小雨,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洗礼,此刻,我们的心,如同雨后清空,是那样地明净……”这样一改,就显得文境相符了。
二、思维逻辑的敏捷性
因为表达与交流都是两人或多人面对面的口头语言交流形式。既然是面对面的听说情景,说话人总不能说说停停、停停说说,而要根据现场情况,连续不断地把一件事或一个问题说完,以免造成时间空挡而冷场。这就要求说话人根据现场情况快速组织语言,从自己的记忆仓库中搜寻并罗列出贴切的词语,用较为通顺完整的句子清晰而流畅并富有感情地表达出去。这就是常说的临场应变能力,即说话与交流的敏捷性。
如课文《晏子使楚》就很好地体现了口语交际的敏捷性。许多教师讲这篇课文时都是从推理这个层面去讲的,而我却是从口语交际的机智善变这一角度去挖掘教材的。我设计了一定的问题和情景,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思考问题。由于学生已置身于某种情境之中,他们已经暂时变成了该情境中的某个角色,此时思考问题就必须与该情境的节奏相吻合,不能任意拖延时间。这样,他们思考问题就会是主动的、积极的,因而也是敏捷的。课文学完之后,我又适时安排了一个小练习《打电话》。语言情境一:悦悦是一个冒失鬼,又是一个机灵鬼,他常常用机智巧妙的语言帮自己摆脱困境;语言情境二:小明是一个很具幽默感的孩子,同学们常被他逗得开怀大笑。你和他们在电话中如何交流,请试一试。
三、思维固有的习惯性
由于受地域、年龄、生活圈子及一些固定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心里形成了一定的语言交际习惯,这些习惯如同心理学中所说的条件反射一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有时会使交际显得平淡、无趣,缺乏特色,这样就不能很好地抓住听者的“心”,导致交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如讲话稿中的一些固定语式,春天必是“春风吹拂,万物复苏”,夏天必是“炎炎烈日,鲜花盛开”,秋天必是“秋风送爽,收获希望’等这一固有的引文模式,或多或少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开拓,有时,更使交际显得缺少亮点,缺少色彩。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除了给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口语交际情景,让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外,还要有切实、精当的引导:一是努力调动学生的生活与语言积累,在此基础上,根据情景的需要,适当提示、补充或指导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交际内容的材料;二是对语言规范、听说习惯交际的方式与态度等进行精当指点。当然,要注意的是,口语交际教学着重的是能力培养,适度的口语交际知识传授是必要的,教师在口语交际活动实践中应给予学生提示、点拨、引导学生的语言表达、交际方式与情感态度,使学生受到正确的训练,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体态语的恰当运用
体态语指手势、姿态、表情、动作等。如头部语表情达意的方法一般有:点头表示赞同,摇头表示否定,低头表示谦逊或忧虑,昂头表示勇敢或高傲,后仰表示软弱或失望,倾斜表示得意或愉悦,前突表示惊讶或逗趣,微倾表示观察或思考。
眼睛是会说话的。一个人心里想什么,只要看他的眼神就可知道。比如正视表示庄重,斜视表示轻蔑,仰视表示思索,俯视表示自信,侧视表示羞涩,逼视表示命令,瞪视表示敌意,不停地打量表示挑衅,行注目礼表示尊敬,双目大睁表示吃惊,眨个不停表示疑问,眯成一线表示高兴等。适当用体态语作为表情达意的辅助手段,能使说话更形象、生动,增加表达效果。
良好的体态语可以树立交际者良好的形象,增强交际者自身的魅力。有些学生不能专心倾听他人说话,倾听者不同表现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说话者除了渊博的知识外,举手投足间的优雅、亲切的面容、和蔼的态度都是可以拉近相互间的距离,更好地沟通彼此的感情,使口语交际达到良好的效果。
五、运用语音表情达意
语音是口语交际的外在体现,表达与交流要借助它来表述。正确的发音、清晰的吐字、适度的语速、一口标准而富有感情的普通话,更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丰富地表达出来。当然,根据口语交际的对象、场所等,适度运用方言,也可更好地体现口语交际的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