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环境价值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实施环境管理将成为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在企业环境会计管理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操作性强、适于推广的环境会计管理体系,缺乏对资源环境的价值分析、成本估算及有效信息披露。文章探讨循环型工业企业的环境会计管理问题的同时,提出了应构建扁平化组织机构、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环境会计要素界定、加强环境作业成本分析和预算控制、引入独立环境报告等一系列具体措施。
【关键词】循环经济 环境会计核算 作业成本 预算控制 独立环境报告
一、环境会计研究综述环境会计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以1971年比蒙斯(f.a.beams)撰写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马林(j.t.marlin)的文章《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环境会计是从环境影响的角度对传统会计系统下的经济活动予以研究,围绕着自然资源如何补偿这一主题,着眼于高效利用资源,对环境会计各要素做出确认、计量和报告。
(一)国外环境会计研究:尚无共同接受的专业标准国外环境会计研究是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并存的局面。宏观方面,研究视角开阔得多,环境会计早已超出会计学范畴,而是通过对与环境有关指标的收集和整理,以及相应经济学模型的测算和分析,为国家决策提供依据。微观方面,研究重点集中在信息披露方面,包括对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披露。
1.环境会计研究开展较早的国家。
美国是最早对环境会计和报告提出规范要求的国家。美国环境管理署(epa)早在1980年就根据《综合环境反映、赔偿和责任法》,又称《超级基金法》,要求对环境清理成本的潜在责任方予以确认和揭示。1985年,修改为《超级基金补偿和再授权法》要求对规定的化学物资和危险物资进行专门报告(hutchison,2000)。[1]美国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fasb)则制定了相关准则,以帮助企业正确预计其具体的环境费用,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也对企业环境报告与信息披露实行监管。sec了《财务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条例》、《非财务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条例》、《财务报告政策》、《会计专门公告》,主要涉及环境风险事项、环境负债、环境清理成本等具体会计与报告问题。sec与epa达成协议,由epa按季向sec提供各公司的环境信息,sec利用这些信息来评估企业是否对与环境有关的问题做了恰当足够的披露。sec对一些环境问题严重而未能适当披露环境负债的企业进行处罚。日本是目前世界上环境会计体系发展得较完善的国家之一。
日本在2002年颁布的《环境会计准则(2002年版)———为环境会计准则2002年版的理解》由《环境会计准则2002》、《问题与解答》、《事例编》三部分组成,就环境会计的定义、环境报告的内容、环境要素的确认计量等给出具体标准。2004年3月,颁布了《环境报告书指南2003》,明确环境报告书的定义和基本机能,还颁布了《环境成本分类细则2003》,更为详尽地列示环境成本分类。2005年2月颁布《环境会计指南2005年版》,6月颁布《环境管理会计方法工作指南》。英国在1997年颁布了一份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文件《环境报告与财务部门:走向良好实务》,鼓励最大的350家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它们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瑞典、荷兰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把环境报告的编制和披露列为对企业的强制性要求。澳大利亚也在1999年的《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法案》中要求企业在年度报告中提交环境报告。
2.联合国及其国际组织的相关研究进展。1998年2月,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要求将环境成本、负债等确认和披露列为重点,这是目前国际上第一份关于关于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系统完整的国际指南。[2]欧盟1990年《有关环境信息公开自由指令》,鼓励成员国企业设立环境目标,推行环境管理体系和报告制度,1993年了《环境管理与审计计划》(emas)。1992年英国世界上第一部有关环境管理制度的国家标准文件bs7750。199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起草全球性环境管理和环境审计标准文件iso14000系列,强调了环境管理的系统观与过程观。2003年,联合国、欧洲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世界银行等五大组织在总结各国环境经济核算经验的基础上,了《综合环境经济核算seea-2003》的最终修订版本,把国际宏观环境经济核算推向一个更高水平。
(二)国内环境会计研究:相对滞后,实务操作性不强相对于国外开阔的研究视角,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范围与国外的微观环境会计研究范围大致相同,研究重点放在会计计量、财务报告、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系统领域。环境会计要素是环境会计研究的基础,本文拟从环境会计要素角度,研究环境会计要素的界定及核算问题。经文献查阅,学者们主要围绕环境会计要素内容、计量单位、计量基础和计量方法进行研究。长期以来,人们对环境会计研究对象的认知角度不同而出现了对环境会计要素的不同认识。汪小英(2002)认为环境会计是围绕自然资源的耗费应如何补偿这一主题,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学科。[3]
可见,其所指的环境资产就是自然资源资产。王冬莲、曹建安(1999)认为环境会计是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确认为环境资产,实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偿耗用制度。[4]其所指的环境资产包括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资产。许家林、王昌锐(2006)在依照会计确认标准对环境资产和环境成本的内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只有符合资产确认标准而被资本化的环境成本才构成环境资产的主张。[5]朱纪红(2006)则从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角度研究,探讨了环境成本及收益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6]许亚湖(2006)以外部环境因素为对象,从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环境四个方面探讨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核算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7]王维鸿(2007)从环境会计科目设计角度,认为不需打破传统会计理论体系,只需在现有财务会计科目体系基础上,增设与环境有关的一级或明细科目。[8]对环境会计计量单位,大多数学者主张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以货币计量为主,同时兼用实物单位。
耿建新、张宏亮(2006)认为宏观环境会计核算的环境成本数据严重虚拟化,不能转化为企业等微观主体的会计成本,难以形成对微观主体的激励作用。所以,应加强会计协调与研究工作,实现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与环境核算制度的接轨。[9]对于环境会计计量基础,具有多重性,如现行成本、重置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和替代成本等。对环境会计计量方法,主要有机会成本法、影子价格法、替代品评价法、预防性支出法、恢复费用法、市场价值法、人力资本法、资产价值法、调查评价法等。[10]综上所述,发达国家在环境会计和报告方面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许多国家都在研究环境会计核
--> 算方法,理论研究和实践上取得很大的进展,但还没有制定出一套公认的环境会计核算模式。21世纪的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长,使我们既成为经济大国,又成了一个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国家,这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循环经济势在必行。与国际会计界在环境会计问题方面的积极态度和取得丰硕成果相比,我国会计界的研究略显薄弱。本文从环境会计管理角度,研究工业企业如何体现由循环经济带来的资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损失,并合理量化为货币价值,以经济核算与管理发展促进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目前循环型工业企业环境会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很多与环境相关的原始信息未被收集很多与环境相关的原始信息未被收集,如产出废弃物、环保投资、企业诚信、资源消耗产出率等。这些信息之所以未被收集,主要原因是:(1)环境成本的界定不清楚;(2)目前外部环境成本大多没有纳入环境会计核算范围之内,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污染环境而造成居民健康损害和财产损失、动植物损害等,企业不愿意考虑相关信息的存在;(3)某些信息的评价和收集必须有企业外部人员的参与。
(二)环境会计要素核算内容的界定问题企业要进行环境会计核算,首先应理清环境会计要素核算范围。然而,环境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是会计一大难题,目前存在种种争议,如环境资产,传统会计认为,资产是企业拥有的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那么,环境资产是否为企业为生产产品而购入的自然资源,还是仅仅包括达到了国家环保标准的环保设备、无形资产及环保存货;企业占用的生态环境(如森林、湖泊)是否属于环境资产;企业为了保护环境、防范生态破坏,在制造和使用产品过程中对环境的维护支出如何进行资本化、费用化界定;环境支出如何进行成本归因,将其分配到产品中;核算时环境明细科目如何细分,目前许多企业只在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明细科目中体现“排污费”“、绿化费”“、环保罚款”,而其他环境支出未能细分,如企业环保投资、人员经费、环境预防支出等未能很好体现,没能抓住节省成本的机会等等。
(三)财务流程远离业务流程,难以发挥财务分析、控制职能
1.缺乏环境预算的科学编制及控制。
(1)环境预算编制比较粗放。许多企业只注重产品生产预算、销售预算,不重视环境预算。环境预算反映的角度较单一,如只反映环境费用支出预算,如排污费等,缺乏从产品、客户、渠道、区域等支出流向角度分析费用形成原因及其结构。
(2)环境预算控制中很少有增值意义的预算分析。企业日常会计管理以核算为主,不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缺乏价值管理,对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缺乏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固定预算体系过于僵化,缺乏有弹性的环境预算体系,无法及时有效比对环境预算指标与企业价值量的发展变化情况,难以加强对各部门环境措施的监管。
2.缺乏利用作业成本法进行环境成本价值分析。目前企业较多使用传统的制造成本法核算,缺乏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的全过程角度进行作业分析,更谈不上利用作业成本法对环境成本进行价值分析。作业成本法优点在于对企业进行成本价值分析,通过控制每个作业中每一个成本点的增值,实现对各种资源的调配和平衡。
(四)传统财务报告不能全面评价企业业绩
1.缺乏独立的环境报告。目前我国环境会计具体准则空缺的情况下,有学者提出企业应首先考虑采用补充报告模式,[11]以弥补我国企业财务报告中关于环境报告的缺陷。即保持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不变,通过增加会计科目、会计报表、报告内容等方式,反映环境成本、预算执行情况、绩效等。但这种方法有局限性,因为企业环境绩效中有很多因素是不能货币化的,有些项目虽然能货币化,但在计量上不可靠,不能够完全包含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所要求的信息。
2.未将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与宏观环境经济核算衔接。开展宏观环境经济核算需要企业会计核算的支持。目前来看,无论是seea还是我国已有的环境核算体系框架之中,都没有强调甚至忽略环境国民经济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的衔接问题,使宏观环境会计核算与微观企业环境会计核算相脱节:一方面企业会计核算提供的数据不能直接为环境国民经济核算所用,加大了数据取得与处理成本,另一方面,宏观环境会计核算的环境成本数据严重虚拟化,不能转化为企业等微观主体的会计成本,难以形成对微观主体的激励作用。所以,应加强会计协调与研究工作,实现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与环境核算制度的接轨。
三、循环型工业企业改进环境会计管理的建议
(一)企业各部门协同运作,构建扁平化的组织机构过去企业组织体系按照职能部门来划分,各部门往往从自身利益和短期利益出发,相互信任和合作关系较差,难以合理处理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问题。而扁平化的组织机构能合理整合企业资源计划,使企业流程达到最佳运行效果。企业应成立专门的环境和能源小组,或称环境管理中心,从各部门中抽出人员组成统筹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指导和协调各部门,避免出现权责不清、推诿扯皮现象。
(二)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信息集成平台财务业务一体化平台应包含一个大型的中央数据库和按价值增值单元建立的众多分数据库。当环境业务发生时,业务部门将经过确认的单据保存在业务单据数据库文件中,会计部门通过平台将环境信息转换为环境记账凭证;当企业需要从财务和业务视角生成相应报表时,通过生成报表系统从共享数据文件中实时获取数据,自动生成相应的环境报表。另外,每个价值增值单元可预先置入相关的环境预算指标,当价值活动未达标时,自动发出警示信号,提示要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三)企业环境会计要素核算内容的界定应根据资源环境的产权界定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企业一方面通过商品交易购入自然资源(如土地使用权、水、矿产等),另一方面,还无偿占用企业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包括森林、湖泊等)。企业拥有自然资源的经营、收益权,但同时应承担对环境资源的维护及补偿责任,对环境资源的维护及补偿成本应纳入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中。对环境的显性破坏应计量并披露在会计报表中,对环境的隐性破坏由于计量困难,则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为强制事项进行相关披露。
1.环境资产。环境资产的确认应符合资产概念并结合环境特点。企业购入的自然资源(如水、电、煤、天然气、工业原料、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生物资产等),当然属于环境资产,另外,达到保护自然资源目的是要花费代价的,同样形成环境资产,如烟尘、污水处理固定资产购置及其改造、环保无形资产(绿色产品标志认证费、环保研发支出中可资本化的部分、外购的排污许可证费)、环保存货的购置等,均属于环境资产。另一方面,与我国宏观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相衔接,企业无偿占用的环境资源应在备查簿中反映。
2.环境负债。环境负债是由于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当由企业承担的、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义务。因此,环境负债包括企业通过借款购置环境设备和存货、运营过程中发生应付环境费用、应付罚赔款、隐性负债等,可能涉及短期或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其他应
--> 付款、长期应付款等环境负债。
3.环境所有者权益。环境所有者权益为环境资产减去环境负债的结果,反映企业所有者在环保工作中体现出来的社会责任和绩效。环境所有者权益还应包括财政拨付的专门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基金,社会统筹的环保基金,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环保基金等用于环保的专项基金。
4.环境收入。绿色产品、清洁产品、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销售收入,可直接认定为环境收入。我国从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里也有相应政策,即企业利用环保设备生产产品取得的收入,按90%作为应税收入。企业因环保制度的执行而享受税费返还、奖励等也应认定为环境收入。此外,现行会计核算对于节约的成本费用不进行账务处理,但此事项属于环境事项,是企业实行环保政策后,对于废物再利用所实现的负流出,应视同环境收益。因此,企业利用“三废”产品,如废水、废物再利用所节约的成本费用、取得环保低息或无息贷款的减息收入均可作为环保收入核算。
5.环境费用。若一项支出不产生未来效益,或未来效益不符合确认环境资产的标准,那么此支出应确认为环境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可按环境费用性质设置明细账户,如“环境研究费用”(如环境研发机构运作费用、绿色产品、环保设备研究费用及人员工资等)、“环境预防费用”(如环境监测费用、日常维护费用等)“、环境治理费用”(如对大气、土地、水污染的恢复支出、停工损失、环境资产减值损失、排污费、环境税费)“、环境发展费用”(包括公众形象成本,即与企业环境业绩相关的企业形象支出)等。
6.环境利润。环境收入减去环境费用后的结果,反映企业的环保业绩。
(四)加强企业环境作业成本分析和环境预算控制
1.利用作业成本法对环境成本进行分析和有效控制。企业涉及环境事项的环节主要有:(1)产品设计;(2)资源采购;(3)产品制造;(4)储存、运输;(5)废弃、回收;(6)厂区环境美化。首先,将发生的环境成本归集到相应作业成本库中:产品生产消耗环境资源作业、职工健康损失作业、大气污染损失作业、水污染损失作业、噪音污染损失作业、土壤污染损失作业、厂区环境美化作业。其次,按成本动因将环境成本分配到产品成本中去。成本动因是环境资源消耗量(包括研发、生产、回收、美化阶段)、职工人数、设备工时、二氧化硫排放量、粉尘排放量、废水数量、噪音大小(分贝)、土壤中酸碱或重金属含量等。
2.建立同步化环境预算控制体系。预算的编制应以责任中心的划分为基础,企业环境管理中心制定专门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循环经济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及推进步骤,并针对形势变化进行滚动修订。环境预算下,各项支出的用途都清晰地与产出结果相联系,实现绩效与预算的匹配。(1)生产部门编制单位产品消耗物料定额,根据生产流程制定环境支出标准。(2)采购部门编制材料的期初期末库存预算,并对采购渠道、采购质量做出说明。(3)销售部门从产品、客户、销售地区等多个角度编制环境预算,为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4)非生产部门编制自身消耗物料定额。(5)信息管理系统汇总企业各责任中心的各种物料总需求量、耗用量、产品销售状况。系统自动显示业务活动的本月预算数、本月预算已经执行数、年度总预算数、本年预算已经执行数等信息,对预算进行审批和控制。
(五)引入独立报告模式,并与宏观环境经济核算衔接
1.引入独立环境报告模式。我国目前环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中国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与《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前者侧重于对资源的核算,同时兼顾了环保支出与环境成本;后者侧重于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实物量与价值量核算。企业采用独立环境报告模式,即保持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不变,另外根据我国宏观环境经济核算框架的要求,在企业正常会计核算基础上对环境事项进行单独反映,一方面对现有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冲击较小,另一方面,由于数据与宏观环境经济核算衔接,避免了宏观环境会计核算数据严重虚拟化以及不能转化为企业等微观主体的会计成本的现象。独立环境报告应进行价值量和实物量混合编制,价值量包括环境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环境现金流量变动等,实物量包括环境资源投入量、产出量信息。
2.构建企业环境会计核算表,与宏观环境经济核算衔接。企业环境会计核算表应由环境实物量核算表、环境价值量核算表、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核算表组成。
(1)环境实物量核算表:环境实物量核算表包括两部分内容:①目前纳入资产核算的环境资产实物量和未纳入资产核算的生态资源实物量。反映企业环境资产和生态资源的现有存量。②环境污染实物量。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污染实物量。主要是从污染量角度,反映水、大气、固体的污染状况。
(2)环境价值量核算表。与上述环境实物量核算表相对应,环境价值量从货币单位核算角度,反映企业环境实物对应价值或价值的减损。环境价值量核算表包括两部分内容:①目前纳入资产核算的环境资产价值和未纳入资产核算的生态资源价值;②环境污染损失。包括显性损失和隐性损失,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污染带来的环境罚赔款、清理费用、失去的订单、对商誉造成破坏、或有负债等。目前难以用货币计量的事项则根据其重要性程度持续披露。
(3)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核算表。环境保护投入产出核算表主要从当期流量角度反映企业环境保护力度和效果。包括两部分内容:①环境保护投入。反映企业环境资产的增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付出或耗用环境资产而发生的环境费用;②环境保护产出。包括企业环境收入,反映环境保护效果。四、结论目前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管理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与环境相关的许多原始信息未被收集、环境会计要素核算内容存在争议、财务流程远离业务流程、缺乏科学的环境预算管理及作业成本分析、现行企业财务报告体系未能独立披露环境信息、微观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与宏观环境会计核算相脱节等。在探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构建扁平化组织机构、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环境会计要素界定、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环节进行环境作业成本分析和预算控制、引入独立环境报告及构建环境会计核算表等一系列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pohlen t l,farris t.reverse logistics in pla stics recycl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logistics management,1992,22(7):35-47.
[2]rogers ds,tibben-lembke r s.goingbackwards:reverse logistics trendsand practices[m].nevada reno:reverse logistics executive council,1999.
[3]汪小英.关于环境会计计量问题的思考[a].环境会计专题[c].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王冬莲,曹建
--> 安.环境会计中的确认和计量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5]许家林,王昌锐.论环境会计核算中的环境资产确认问题[j].会计研究,2006,(1).
[6]朱纪红.企业环境成本与收益的确认及其对经营成果的影响[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9).
[7]许亚湖.企业外部环境成本会计问题研究[j].财会月刊(会计),2006,(12).
[8]王维鸿.关于企业环境会计制度设计的构想[j].会计之友,2006,(7).
[9]耿建新,张宏亮.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框架及其评价[j].城市发展研究,2006,(4).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关系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2-09-2
1 生态环境的含义
在阐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之前,首先了解一下生态环境的含义。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让我们的生活环境逐渐恶化,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因此,要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
2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对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党和政府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列入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生态环境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保护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禁止废弃物进入环境,保证生态环境本身的净化能力,保证自然物种的多样性,从而使生态系统得以良性循环,所以人类不仅要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是人类的朋友,只要保护生态环境才能给我们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第二,防治生态环境污染。环境的污染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防治环境污染是世界性课题。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工业污染,建设中的建筑污染,人们生活中的生活污染都不同程度地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危害。第三,保护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近些年,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在环保方面我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是保护环境形势依旧非常严峻,在发达国家积攒上百年的环境问题,在中国20年里就具有体现,因此,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工作之一。
3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
3.1 经济与生态环境资源的和谐发展
自然界是世间万物的生存基础,是生产力发展和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和谐发展理论提倡健康、适度发展,反对滥用科学技术,制止对无法弥补的自然生态破坏活动。经济要发展,生态环境也要保护,所以经济的发展不能建立在损害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要发展经济就需要走一条与自然资源和谐发展的正确道路,如果一味地索取,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受到自然的反作用力。所以要改变观念,转变思想,不要以牺牲自然资源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要时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保证经济发展、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为子孙后代造福。从人类自身发展角度来讲,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行动都要尊重自然规律,彻底转变以牺牲自然环境、破坏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的思想。不要总是停留在眼前利益而损害长远利益。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建立和维护经济发展与自然相平衡的关系,这是经济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
3.2 保护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环境的保护,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不能忽视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环境污染的程度也较低。经济发展至今,工业所需要的资源已经超过了自然资源所能提供的数量,自然环境的再生速度也难以追赶经济发展速度。如果继续索取,那么自然本身就会出现问题,不但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而且还危害到人类的利益和生存环境。在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经济结构开始发生转变,污染行业慢慢缩减或者直接被取缔、转移。经济发展带来的积累可用来修复和改善自然环境,同时,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环境质量状况逐步改善。
由上可见,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统一的,二者存在着必然联系。两者的协调统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要以环境保护为条件。环境系统的生产力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价值增值的基础。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物质基础,换言之,没有自然资源作为基础,社会经济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只有环境基础源源不断的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能量,才能使经济的不断增长成为现实或者可能;二是保护生态环境亦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只要在适宜经济结构和经济秩序下才能达到。不适宜的经济结构和经济秩序必然会带来水土流失、过度放牧、滥砍滥伐等现象的产生,导致生态系统失衡,自然资源枯竭。同时,治理污染和保护良好的生存环境需要技术和资金的支持,所以需要经济发展作为其支撑。
当然,经济与环境也存在着矛盾的一面。经济增长对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而自然资源能够给经济提供的生产基础是有限的;只要是经济发展必然会带来环境上的污染,而治理污染需要一定的资源,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4 我国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采取有效的政策,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已是新时期我国发展的标志。通过环境保护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其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在发展生产力。协调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绿色GDP、可持续的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改变走先发展后治理的工业老路,转变这种思想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对于我国来说,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要晚于发达国家,他们的有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例子可供我国借鉴。为了缓和自然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模式,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和经济增长模式。
很多国家都在尝试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德国就是其中之一。德国的循环经济就是建立在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政策的演变以及生态资源的保护中;探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我国所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补充我国经济发展中资源不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提高西部人们的生活水平,增进民族团结,保护社会的和谐问题,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但是西部大开发也存在着现实问题。我国西部虽然开发较晚,但是环境的破坏程度却是很大,人类多年以来不断从西部汲取所需,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西部大开发首先要解决其生态脆弱问题,从而实现西部大开发的目标。
5 小结
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是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环境才能得以保护。人类的进步就要依靠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必然要与自然环境存在联系,这是二者之间的联系,让人类对这个课题有更深入的研究,最大限度的达到人类、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杨卫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态文化基础.特区经济,2007(1):275-276.
[2] 赵亚乔.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J].求是学刊,2007,4(30):57-61.
[3] 陆新元,熊跃辉,曹丽平.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J].环境保护,2005(4):63.
[4] 章庆民.关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综述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1).
[5] 刘春.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学术交流,2003(2):69-71.
【关键词】经济增长 环境成本 社会健康成本
一、研究背景
环境是人类得以生存和不断发展的基础,并满足了人类的基本物质需求,为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必要的空间和资源。我国经济在近30年始终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却始终采用投入、耗能、排放均较高的原始经济发展方式,造成了我国的资源枯竭、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增加。近几年在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联合的关于国家环境分析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的污染城市占全世界的总污染城市的较大比重,拥有500个大型城市的中国仅有不到5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可以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我国要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面对我国当前存在的经济、环境问题,我国政府和各界人士纷纷呼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我国的经济发展转变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新型发展方式。学术界的相关人士也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和环境、社会人口健康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顺利转型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二、经济增长与环境、社会健康的关系
(一)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人类该怎样和自然实现和谐相处。解决当前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增长与环境这两对矛盾。保护环境和经济的持续增长二者应同时进行,不能只顾一头。想要实现环境的保护,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发展来支持,因为环保是一项长期且耗费较大的工作。随着近些年的发展,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的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为了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局势,我国必须不断调整经济发展结构,保护我们的环境,实现全面发展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经济增长与社会健康的关系
只有当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后,才会唤起人们对健康的企盼。经济发展的最初目的应该是保障人们的生存和健康,但是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却导致了环境的污染,影响了社会的生存健康。所以,我们应不断改革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发展。
三、分析经济增长的环境、社会健康成本之间的关系
环境成本就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了环境的破坏,进而使人们整体的生活质量下降,人类为此付出的代价而产生的成本。环境退化成本和保护环境支出是环境成本的两个组成部分。保护环境支出就是为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而产生的成本;环境退化成本则是因为环境的破坏导致的损失和进行一些保护行动产生的花费。
社会健康又被定义为社会适应性,即为人们对自身生存发展环境的适应,也就是人们对外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
(一)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分析
资源的消耗(水资源和气候资源)、环境的污染(土地污染和大气污染)、生态的退化(土地荒漠化和自然资源枯竭)为环境成本的三个部分。
环境成本中的资源消耗成本主要是指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和耗损而造成的成本。根据自然资源本身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矿等矿产资源和缺水地区的水资源等为不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为可再生资源。
(二)经济增长的社会健康成本分析
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健康的影响要进行辨证的分析。有利方面表现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存和居住环境得到不断的改善,也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不断完善,解决了我国居民看病难的问题,保证了绝大数人有钱治病,将我国的健康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局面;不利方面为,由于没有处理好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造成环境的不断恶化,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存健康。由于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进而引发各种的消极的影响,使因物质条件提高带来的积极影响消耗殆尽,社会健康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
四、经济增长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建议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社会的矛盾,我们应该从当前的实际出发为解决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的矛盾提出合理的建议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在我国的GDP增长中的损失主要为资源的消耗,在我国特别是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主要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方式,以消耗资源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实现经济的全面持续发展。所以,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绿色全面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及时的转变当前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对有严重污染的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并不断促进其改革发展。
(二)对西部进行生态补偿,生态脆弱区实施生态移民
我国的地势整体上为东高西低,我国的大部分的河流均发源于西部地区,此地区的环境变化对河流的中下游有重要的影响。由于西部本身的气候恶劣和生态脆弱,此地区的环境极易受到破坏。为实现地区间的平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政府应重视此问题。如将东部的发展与西部的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东部将因西部的牺牲而获得的经济效益进行估算,将其转换为货币补贴给西部地区,为其经济方式的转变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避免西部地区因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对环境进行的破坏,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实现东西部共同富裕。
五、结束语
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回报社会、回报人民,但是由于发展方式的落后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健康问题,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来发展经济,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应该立足实际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社会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发展经济,对动植物进行掠夺,违背了科学发展要义,不仅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威胁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针对生态保护我国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因此在治理过程中不尽如人意;在过去的发展中不重视生态保护,没有建立生态保护的相关部门,缺乏对生态环境的监管;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不完善,不能有效的规范人们的行为,限制在经济发展中对环境的破坏。
二、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的原因
(一)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
GDP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没有考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及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传统的GDP核算方式助长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生态成本的行为,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如果继续以大量消耗资源的方式实现经济增长,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很难维持下去。
(二)经济增长、贫困与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资源和经济问题,贫困问题是制约资源保护和生态改善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改善必须与发展经济、摆脱贫穷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贫困同环境退化有着密切的关联,贫困导致人口增长和生态环境趋向脆弱,人口增加使贫困加剧,贫困又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脆弱的生态环境使贫困变本加厉。
(三)人口与生态环境
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巨大生存压力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不协调的重要原因。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问题是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人口增加所带来的庞大物质需求只能靠“挤资源”,靠生态系统的超负荷运转来满足,其结果将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危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并由此形成贫困与生态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
(四)环境投资与生态环境
中国环境污染防治的“历史欠帐”较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生态环境保护没有成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必须同时配套解决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发展中国家,环境欠帐严重,如果不及时提高生态环保投资比例和改变投资结构单一的局面,不仅原有的生态环境恶化状况难以治理,还会造成新的污染,势必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五)理性认识与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是人类的一种理性决策,它只有在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里才有可能得到有效的贯彻与实施。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理论的正确指导,人们环境意识普遍不高,环境法制观念不强,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尤其是一些地方领导存在着先发展后环保的错误思想,重资源开发,轻生态保护,违反自然规律,结果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三、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途径
如何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目前经济发展形势来说,要想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必须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建立循环经济、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控制人口增长、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一)发展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生产、分配、交换和使用为基础的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新的经济形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将逐步占据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对经济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知识经济是经济可持续化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主体的经济。其实质是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信息经济为核心产业,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实现经济活动向知识化转变的经济。知识经济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作用表现为:知识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力,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前提。
(二)建立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融清洁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为一体,以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准则,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的经济。循环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最高形式,循环经济是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三)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
可持续消费是指提供服务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和产品的生命周期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可持续消费提倡正确消费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可持续消费模式基于适度消费原则、公平消费原则、以人为本的消费原则。可持续消费是经济发展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改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状况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四)控制人口增长
人口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问题,人口基数过大,人口过多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的重要原因。能否控制人口增长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键,但控制人口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控制不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人口的过快增长是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过多的人口、过快的人口增长不仅吞噬经济发展的成果,对资源环境的持续利用构成威胁,还会造成许多社会问题,影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控制人口增长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
(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科学的发展观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促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向协调方向发展的行动指南。科学的发展观不仅注重经济增长的数量,更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使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越来越低,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越来越小,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越来越高,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越来越好。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坚持速度规模与结构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向协调方向发展。绝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更不能因担心破坏资源、污染环境而放弃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以围绕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的不断被满足为前提,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新的认识。科学发展观不赞成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赞成单纯为了保护环境而不敢能动地开发自然资源,而是认为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基础上,可以达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相应地将环境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求以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尊重生态规律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结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合当地实际情况,以人为本,用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防止一味追求和盲目攀比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就是没有科学的发展观做指导,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造成的。
【关键词】环境工程 经济发展 影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逐渐增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成为了目前我国急需解决的一项问题。纵观近年来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环境工程的发展令人瞩目,环境工程研究内容越来越多,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对环境工程带来的积极作用进行充分考虑,进一步了解环境工程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环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提升环境工程质量,促进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1环境工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1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进行开发利用很有必要,环境开发利用程度越大,其经济发展速度将会越快。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破坏,环境工程出现的目的就是保护环境,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以保证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从这方面来看,经济发展和环境工程二者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
1.2环境工程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
为了有效保护环境、提升生态环境水平,环境工程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中。环境工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环境基础,充分满足了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
1.3经济发展为环境工程提供了发展条件
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环境工程需要凭借经济发展的力量来展开工作,只有经济发展到了一定水平,才能为环境工程的展开提供可靠的发展环境,为环境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经济支撑,保证环境工程可以顺利发展。
2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
环境工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由此来看要想对二者关系进行准确把握,应充分理解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这样才能实现二者的平衡发展。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进一步分析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2.1环境工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由于全球环境均遭到了严重破坏,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环境工程概念被提出。在环境工程发展过程中,有必要采取一定手段来保护环境,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因此,可以说环境工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以及保证。
2.2环境工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环境保证
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工程利用一系列手段为环境保护提供了保证,环境工程的顺利实施对环境保护起到了有效的改善效果,不仅满足了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同时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促进性作用,有效改善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发展情况,因此,可以说环境工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环境方面的保证。
2.3环境工程推动了经济发展
开展环境工程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大,一方面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情况得到了很好的管理和抱回,另一方面,也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力度,满足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3加强环境工程管理的对策
3.1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
将环境工程管理纳入到正常轨道的关键在于体系化的实现,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第一,所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决策,必须有环境保护相关部门的参与,将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渗透到经济领域中去,充分体现出环境意识;第二,在区域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等重要决策进行之前,应展开环境影响评价的试点工作;第三,建立各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管制度,相关部门要分工明确,形成社会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集中社会各界的力量将环境工程建设搞好;第四,从多渠道建立环境工程投资机制,制定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又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利用排污收费制度改革等途径缓解资金不足问题。
3.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在环境工程管理工作中应该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并注意提升法律法规体系的可操作性。健全管理制度可以提升环境工程人员的工作效率,在环境工程规划制定过程中,必须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因地制宜的利用好各项环境资源,对当地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解决,一旦项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批准以后,应对已经批准的规划方案进行严格执行,相关部门应对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与检查,同时还要针对制定工作任务的制度等记录在案,这些资料将来都会成为环境保护部门决策的重要依据。
3.3加大环境事业的投资力度
环境工程要想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应该积极将宣传和引导工作做好,然而人们观念的转变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应该利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大家正确认识环境事业。实际上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因此为了保证环境工程可以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同时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应该不断加大投资力度,这样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更好的促进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各项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环境工程就是为了减小这种破坏而产生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工程建设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要想实现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就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积极利用科学技术和环境工程手段,加强对环境工程建设的了解与认识,深入认识环境工程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与作用,最终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工程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宁军,邹慧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省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0,(4):427-430.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关系;双赢模式
1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1.1资源掠夺的无限扩张
想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最重要的是要有资源的支撑,要加强对资源的开发,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只是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就牺牲了环境,企业管理者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一味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承担企业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在环境保护设备投入方面力度不足,而且还会经常排放污染气体和污水,对整个城市的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噪声,已经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1.2粗放型经济方式的增长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依托粗放型的增长,为了实现地区经济的发展,不惜牺牲地区环境,尤其是大气污染、水污染、雾霾等污染的加剧,已经严重降低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许多地区仍然是将传统经济作为主体经济,技术水平较差,科技含量较低,主要是能源产业、化工产业、电子产业,忽略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废气排入到空气中,这样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1.3慵懒埋怨的不作为
我国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地区经济的发展,都选择牺牲环境,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却并没有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政府各部门对于环境污染问题都相互推诿,监管和执法力度不足,看到环境污染行为习惯采取包容的态度,环保意识淡薄,认为环境保护不是个人能解决的,这样就导致水土资源的流失,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物种类不断消失,生态系统严重失衡。
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2.1单一发展的趋势
通常所说的单一发展,其实就是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一味地破坏生态环境,加强对能源的过度开采,树木过度砍伐,大量污染气体随意排放。地方政府只是以GDP指标来衡量地区的发展速度,却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而环境污染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彻底治理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经济发展速度可以在短期内实现,但是如果气候发生改变,环境遭到破坏,那就容易导致各种自然灾害的增多,将会导致环境的不断恶化。
2.2矛盾的统一性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矛盾的统一性。首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互矛盾的,想要发展经济就肯定要开采资源,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而一味保护环境,就会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出现,无法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是相互对立的。其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也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两者之间相互统一,想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环境,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保障,这样才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环境的保护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尤其是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投入十分关键,这样才能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改善。
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模式分析
3.1加强对生态可持续理念的树立
面对当前环境问题现状,我国政府部门必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能联合企业起到带头作用,要始终坚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要在社会上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要积极提倡绿色消费,政府要制定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帮助民众树立生态可持续理念,要不断宣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关注环境保护问题,要付诸于实际行动,为后世子孙留下良好的生存环境,严格杜绝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2开拓绿色市场产业链
通常所说的绿色市场主要是指用绿色的理念来实现对经济指标的考核,要有效促进农业经济、新型工业的发展,积极提倡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要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到一起,尽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同时还要提倡对污染产品的回收,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此外,还要鼓励企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提倡绿色工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建立绿色市场产业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3.3严格执法,依托科技改进环保
当前我国政府必须要加强对环境保护机制的健全,各部门要紧密协作,实现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机制的建立,要严格执法,发现违法行为依法严肃处理,积极鼓励民众参与到环保监督中来,定期对企业各项指标进行检查,有效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加强科技创新,依托科技改进环保,要不断研究新技术、新工艺,将环保任务下达到各个地方政府,实行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管理,有效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存在矛盾,又相互统一,想要实现两者的共赢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树立,还要对绿色市场产业链进行开拓,要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在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有效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晓超.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J].统计研究,2015(11).
[2]宋永利.新时期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发展关系探究[J].品牌(下半月),2015(09).
[3]岳习之.污水处理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浅析[J].山西水利,2015(11).
关键词:经济发展;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辨析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011-02
一、引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早是由总书记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提出的,但研究者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研究是在十七大报告之后才正式开始。因此,专门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果还很少见。如:曾培炎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文中系统全面地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述,并特别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实现 “三个转变”[1]。周叔莲在《深刻领会和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文中对什么是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给出了定义及其理解。这些研究成果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定义以及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作了阐述,但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以及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范畴的辩证关系未作具体论述[2]。本文拟从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学的角度对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内涵进行论述,并与增长、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对应范畴进行全方位的辨析。
二、发展的内涵及其与增长关系的辨析
发展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落后到先进)。包含了丰富的内涵,有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等,最终体现在人的发展。但对发展内涵的表述并不统一,有代表性的表述,如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Todaro,M.P)认为,“发展既是一种物质现实,又是一种精神状态:通过社会的、经济的和制度过程的某些综合,社会取得了美好生活的手段。”[3]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交社会发展世界高峰会议的文件中则指出:“发展是一个综合过程,目前这已被国际社会承认。经济增长是一种动力,但其本身并不是目的,因此除经济增长之外,发展首先是社会性的。发展还与和平、人权、民主管理、环境以及左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文化和人们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3]可见,发展比增长的内涵更为广泛和丰富。因此,要正确认识发展的内涵,必须正确区分“发展”与“增长”的关系。
从统计学角度观察的“发展”与“增长”,即仅仅从二者的数量计算关系上来测定“发展”与“增长”。有以绝对量表示的“发展水平”与“增长量”,“发展水平”是计算“增长量”基础性指标;还有以相对量表示的“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从经济学角度观察的“发展”与“增长”,不是简单的观察二者的数量关系,即不是把“发展”与“增长”简单地用数量计算关系来表达。即“增长”主要是指GDP的提高,是以产出量的增加作为衡量尺度的;“发展”则不仅包括物质财富的增加,还包括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劳动就业充分、社会保障完善、卫生发达、教育普及、科技发展、文化繁荣、秩序井然等方面。可见,增长强调的是物质生产方面的问题,而发展则从更大的视野更大的范围研究人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和进化。因此,增长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增长只是发展的一个必要前提,增长只需回答“涨多少”,而发展既要回答“涨多少”,还要回答“涨得有多好”,这正是我们十七大指出的“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具体体现。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观察的“发展”与“增长”则认为,“发展”与“增长”是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在有的场合还可以互相替换,但它们的含义又是有区别的。并认为发展是以增长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转换和全面进步,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以至文化结构的变化[3] 。
我们从现代意义上出发,结合十七大报告精神,将发展的内涵表述为:是改变传统的发展观(主要是以眼前GDP增长论英雄),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持续、稳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种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其发展目标应由单一目标转化为多层次发展目标,增长只是一个重要的目标,结构目标、资源环境发展目标、社会生活目标等;发展政策调整为重视速度、规模、数量转变为强调效益、结构、质量;发展模式需培育新经济发展模式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三、经济发展的内涵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辨析
对经济发展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观察,即从经济运行过程来看,经济发展是经济运行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有效健康运转,只强调某一个环节的发展都会是跛脚的发展、不协调的发展。过去我们一味地强调生产的发展,过分追求GDP的快速增长。从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来看,经济发展应该是在追求GDP增长的同时,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社会安定局面。从科学发展观来看,经济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中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加过程[4]。早期发展经济学是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后来,发展经济学接受了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olin C. Clark)的观点,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结构转变、工业化和城市化。因此,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二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经济增长主要反映经济活动的数量关系的变化,是一个偏重数量的概念,对增长的速度与数量有明确的要求。而经济发展主要反映经济活动质量关系的变化,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对增长的速度与数量仍有明确的要求,但更注重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故我们认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并反过来促进经济增长。这两者之间一般来说不应当相互矛盾。但在现实中也还存在着另一种情况:一个社会可以有经济增长,但却不一定有发展或者发展起来十分缓慢。俄罗斯便是如此。俄一直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四、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及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辨析
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既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的一个大系统的共同协调发展,也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的程度不同,将经济发展方式分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的发展,是跛脚的发展状态)和现代经济发展方式(以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是在传统发展观(主要是以眼前GDP增长论英雄)的指导下,只注重生产环节创造的物质成果,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的发展,是跛脚的发展状态。其主要特征有:发展的观念陈旧;发展目标单一;发展模式陈旧――农业经济发展、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不平衡(结构、区域、城乡);发展的不协调(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质量不高等。现代经济发展方式是在科学发展观(持续、稳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下,既注重生产环节创造的物质成果,又考虑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共同协调发展创造的各类成果,主要以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主要特征有:发展的观念更新;发展目标多层次(经济增长只是一个重要的目标,结构目标、资源环境发展目标、社会生活目标等);发展模式创新――新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平衡、协调高质量的发展等。可见,经济增长方式只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经济发展方式大系统中的一个主要分支。
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及其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辨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通过转变传统发展观为科学发展观,改变过去粗放型增长方式带来的跛脚的发展(即 “经济发展一条腿长,社会发展另一条腿短”)――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除了包括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实现“三个转变”外(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还应包括五大转变:发展观念的转变――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目标的转变――单一目标向多目标转变;发展环境的转变――资源耗费、环境污染向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发展政策的转变――从重视速度、规模、数量转变为强调效益、结构、质量;发展模式的转变――农业经济发展、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向新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曾培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改革CHINA REFORM,2007,(2).
[2]周叔莲.深刻领会和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7,(12).
关键词:环境危机 生态经济 经济发展战略
一、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危机的关系
当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危机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并且在某一层面上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环境危机的产生只会加重经济发展的负担,特别是当经济发展面临困难的时候,人们往往首先考虑的是牺牲环境利益甚至环境安全来保证经济稳定和经济安全。但如果将历史与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状况结合起来分析,我们就会重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中国是世界第2大经济体,目前占世界GDP的约10.3%,然而却消耗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煤炭、钢铁和棉花,以及将近一半的水泥。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源榨取性的过度消耗甚至浪费的基础之上,并往往以牺牲环境和牺牲后代的机会获得。由此可知,中国环境危机到达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步。虽然经济在飞速的发展,但这可以说是挥霍本已面临枯竭的生态资源而拼出来的,这样的经济根本就无法持久,一方面,中国经济带动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它却唯独牺牲了中国人民的福利,不仅是牺牲了这一代人的福利,更掏空了子孙后代的资源和环境基础。
二、应对环境危机提出的有效型经济发展战略
(一)国内外形势决定经济发展方向和定位
我们知道发展不均衡是动摇经济基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国内经济的两难问题凸显,环境危机和资金技术成为重大发展瓶颈。中国长期的单一出口导向,已使中国大部分过分集中于高耗能、高耗材的低端出口加工贸易中,由最先利用本国自身丰富的自然能源到最后成为向其他国家不断买进的地步,这其中的过程不知道耗费了多少能源,同时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环境危机直接给走在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中国敲了一个响钟,我们要找到一条既符合当代人类利益,同时又维护好国内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经济向度的分析中,环境危机是在人类经济的历史转变过程――即攫取经济、生产经济、商品经济、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生产、分配、消费的经济全过程中,系统的研究技术与技术异化,以及引起环境危机的成因,还有劳动的异化所引起的经济危机如何转变为技术异化所引起的环境危机。因此在分析环境危机所处的国际形势时,首先要看到国际世界最基本的四条原则:实力原则、利益原则、代价原则和风险原则。国际世界间所采取的任何战略,都离不开这几条基本的原则,每个国家的行动出发点都是自己国家的利益。而跟自身利益联系的最为密切的就是有效的解决环境危机,使自然环境资源的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意义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要促进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保证世世代代的永续发展。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自然界的资源匮乏和环境自我调节能力的有限性制约着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共识。它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且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同时它认为经济发展应与资源保护相结合,强调人类利用生物圈的管理,目的是满足当代人的最大利益,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已从一开始注重生物方面,扩展到包括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相关因素,并使之相互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使人类改变了旧的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反对了人与自然的相对对立,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面对当前的环境危机,站在全球生态整体利益的高度,为我们找到了既适合经济快速发展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为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三、结束语
人口多,自然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规模较大,废弃物排放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突出,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所面临的环境危机问题也日益严峻。如果不能摆脱传统发展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我国经济发展受到的资源和环境制约将越来越严峻,因此在改变发展方式的同时还要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进而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增长。
参考文献:
[1]李晓西,姜欣,宋涛.可持续发展――资源和环境新挑战[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0年
[2]冯健康.试论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理念[J];科学之友;2010年13期
[3]王孔雀.生态文明新论举要[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12期
关键词:资源环境;脱钩;对比
1引言
近几年,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却被严重的恶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成为学者们争相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关键是解决如何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脱钩”理念被引入到资源环境领域并很好解决这个问题,成为评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重要工具。目前研究采用“脱钩”的理念较多的是对国家层面或省市层面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源利用[1、2]、碳排放等的理论研究,但是并没有学者对这些“脱钩”方法进行总结性的研究,本文将对各脱钩评价方法进行梳理总结,为相关学者开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研究提供支持和参考。
2“脱钩”评价方法对比研究
由于知识背景等的不同,不同学者对“脱钩”的理解有所差异,建立的“脱钩”评价方法也不甚相同,通过对脱钩评价方法相关成果进行概括、梳理和总结,根据评价模式的不同,将脱钩分析方法分为五类。
2.1基于倒U型曲线的脱钩分析方法
该方法最早是由库兹涅茨在分析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关系时提出,是通过建立两者的曲线,观察其形状或走势,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因为结论为两者的曲线呈倒U型,所以又称作“倒U型”曲线方法。这种方法对于评价经济或人口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在环境保护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故也称作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法。社会发展初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质量恶化,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和环境管理环保意识的加强,环境质量随经济的发展反而改善,即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呈“倒U型”发展。该方法采用曲线的评价模式,直观易懂,计算简便,但是只能由图形初步观察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变化关系,要深入了解两者的关系还需要辅助其他方法。
2.2基于物质消耗强度的脱钩分析方法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和王崇梅[4]分别提出了脱钩因子分析方法和的脱钩指数分析方法,由于这两种分析方法都是以物质消耗强度为评价基准,故为基于物质消耗强度的脱钩分析方法。(1)OECD脱钩分析方法。OECD组织[3]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框架(DPSIR)基础上,提出了评价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关系的脱钩指数和脱钩因子。当脱钩因子属于(-∞,0)区间,则处于未脱钩状态,当脱钩因子属于[0,1]区间,则处于脱钩状态。OECD还将脱钩进一步分为绝对脱钩和相对脱钩。若经济驱动力变量增长率为正,环境压力变量增长率为负或零则为绝对脱钩,若经济驱动力变量增长率和环境压力变量均为正,但经济驱动力变量的增长率大于环境压力变量增长率的增长幅度则为相对脱钩。(2)脱钩指数(DI)。脱钩指数(DI)是指一定时期内某种资源消耗量变化的速度或某种污染物(如SO2)排放量变化的速度与经济规模变化的速度的比值[4]。DI若在(0,1]区间内,则为脱钩状态,若在(1,+∞]区间,则为未脱钩状态。(3)OECD脱钩指数与DI脱钩指数比较。OECD组织脱钩因子和DI脱钩指数的脱钩状态图非常相似,以(0,1)区间为中心相互对称。两种方法的不同只是在于OECD用1减去了脱钩指数,提出了脱钩因子对脱钩程度进行评价。这也是为什么两者的脱钩状态图以(0,1)区间为中心相互对称。故将两种脱钩方法都归结为基于物质消耗强度的脱钩分析方法。基于物质消耗强度的脱钩分析方法计算简便,容易理解,所需数据量较少,但对脱钩程度的划分过于简单,只分为绝对脱钩、相对脱钩和未脱钩三类。
2.3基于物质消耗总量的脱钩分析方法
vehmas等[5]根据环境压力的变化量(ES)、经济增长的变化量(GDP)和单位经济GDP环境压力的变化量((ES/GDP))的符号判定脱钩类型及脱钩程度。由于这种方法是基于指标总量的变化量进行评价的,故为基于物质消耗总量的分析方法。Vehmas等对脱钩程度做了详细的划分,对于推进脱钩理论的发展与应用有重要作用,但作者认为仍存在一些问题,复钩是相对于脱钩而言,如果先出现脱钩状态,在下一阶段出现反弹,则称复钩是合理的,但若连续的出现复钩状态,没有反应脱钩反弹的过程,就不太贴切,作者认为称为“耦合”更合适。这种方法与GDP增长率和环境负荷的下降率相联系,可直观了解经济与环境负荷的情况。
2.4基于物质消耗弹性的脱钩评价方法
在Vehmas的基础上,Tapio[6]提出了利用弹性值来表征脱钩指数。以0~0.8、0.8~1.2和大于1.2为界限,将脱钩状态大致分为三类,即脱钩、复钩、耦合,八种情况,即扩张性复钩、扩张性耦合、弱脱钩、强脱钩、衰退性脱钩、衰退性耦合、弱复钩、强复钩。Tapio将脱钩程度进行了更详细的划分,针对这样精细的划分,不同学者持有不同态度,有些学者认为这样可以清楚地将经济驱动力与环境压力变的各种组合给予合理的定位,是研究成果的一大特色,但也有学者认为这样可能容易导致混乱。该方法简单明了,无需大量数据就可以得出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而且具有预警作用。应用非常广泛。
2.5基于物质消耗增长率的脱钩分析方法
陆钟武[7]在IPAT模型基础上,利用GDP年均增长率和单位GDP环境负荷年均下降率。该方法将资源消耗与GDP的脱钩程度分为3个等级:绝对脱钩、相对脱钩和未脱钩。该评价方法与GDP增长率和环境负荷的下降率相联系,可直观了解经济与环境负荷的情况。但是脱钩程度的划分精度低,只能区分为相对脱钩、绝对脱钩与未脱钩。
3脱钩分析方法的对比总结
根据判断脱钩程度因素的个数还可将脱钩分析方法分为一维、二维和三维。不同脱钩分析方法的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4结论
本文根据评价根据评价模式的不同,将脱钩分析方法分为基于倒U型曲线、物质消耗强度、物质消耗总量、物质消耗弹性、物质消耗增长率五类,并根据判断脱钩程度因素的个数将脱钩分析方法分为一维、二维和三维,通过对比,作者认为各方法各有千秋,而Tapio的基于物质消耗弹性的三维分析方法相对来说更合理。
作者:任静 李敏 路晓明 单位:郑州科技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任静,于鲁冀.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河南省节能减排策略探析[J].四川环境,2014,33(02):103-106.
[2]任静.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资源与产业,2015,17(01):79-83.
[3]OECD.Indicatorstomeasuredecouplingofenvironmentalpressuresfromeconomicgrowth[R].Paris:OECD,2002.
[4]王崇梅.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03):35-37.
[5]VehmasJ,Kaivo-ojaJ,LuukkanenJ.Globaltrendsoflinkingenvironmentalstressandeconomicgrowth[R].Turku:FinlandFuturesResearchCentre,20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