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d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medical humanism construction and humane care from the medical humanism and humane care point of medical personnel to the patients, emphasized the medical humanism, and implemented the concept of humane care to medical services, so as to make patient satisfaction, really provide good service and make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medicine humanism;humane care;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7―0289―02
0 引言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身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生命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医学人文精神是人类挚爱生命,在医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是反映人类对生命根本态度的精神。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建设,倡导医学的人文关怀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主旋律。加强医患沟通,将人文关怀通过医务人员的言行和行为融入到临床工作中,引导医务人员尊重、关心、理解、体贴病人,增强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建立良好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从细微处入手,学会倾听、交流与沟通,了解病人的痛苦,明确行医目的,认真思考自己的追求。凡事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具体工作时,就能巧妙的了解患者的心。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使患者得到抚慰,为他们排忧解难。用真情和诚挚的行动赢得广大患者的心,接近与患者的距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其提高生活质量。
1 医学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
1.1 人文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定义
1.1.1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身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生命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言,“人是最重要的,人是最根本的,把人放在中心,这样的一种思想就叫人文精神,人文主义”[1]。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区域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在西文中,“人文精神”通常译为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其核心思想是: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③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1.1.2 医学人文精神是人类挚爱生命,在医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是反映人类对生命根本态度的精神。
1.2 人文关怀的定义 人文关怀又称为人性关怀、关怀照护、爱护[2],是指对人的主体、地位,对符合人性的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以及保障的关注,着重强调尊重患者情感世界、尊重患者意愿、追求医学人性化、重视情感因素的倾注,倡导真善美。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2 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建设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在医疗卫生事业迅猛发展的时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的职业要求医务人员在专业学习上,踏实谦虚,厚积薄发;与患者的沟通上,清晰准确,更重要的是,让患者明白医务人员是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无论患者卑微、权贵,无论贫穷,巨富,道德水准,文化背景等,均一视同仁。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人文关怀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①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建设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是培养医学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需要,是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需要。②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建设,注重医学人文关怀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主旋律,它不仅仅是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更是对整个医疗卫生的建设和发展的期望。③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建设,在全体医务人员中树立起医学人文精神是预防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3]。倡导医学人文精神,重视医学人文关怀,是新世纪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2.1 医务人员人文关怀是赢得患者满意的重要基础 医学人文关怀贯穿着历史,三国时期的东吴名医董奉心怀慈悲,为贫苦病人精心诊治,关怀备至,为治病既不收费,也不收礼,只要求被诊治者在其门前空地上栽一棵杏树作留念。数年后,杏树蔚然成林,独成一景,“杏林”成了医学人文关怀的千古佳话。对于疾病,患者与医生之间的视角往往不同,在医生看来很平常的病症,有时患者却感觉很严重。其实,医生不是治病,而是医人。职业的性质决定了医生不仅要关心患者的“病情”,更要关注患者的“心情”。患者不良情绪易导致自身病情加重,如果医务人员能适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加强医患沟通,将人文关怀通过医务人员的言行和行为融入到临床工作中,使患者掌握疾病的保健知识,提高遵医行为,减轻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更好地促进疾病的康复,赢得患者的满意。
2.2 医务人员人文关怀是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手段 随着医学科学发展的不断深入,各种现代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提高了诊断的精确性,以致医生们对疾病的诊疗越来越依赖仪器设备,失去了与患者彼此间的交流与沟通。使高新科技离临床越来越近,医患关系却越来越远;引进一流设施设备越来越多,人文关怀却越来越少。易造成医学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缺失。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建设,在医务人员中树立医学人文精神,注重人文关怀是预防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患之间和谐的重要环节和纽带,它可引导医务人员尊重、关心、理解、体贴病人,增强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主动配合治疗。因此,人文关怀是化解医患矛盾,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最好方法。
2.3 医务人员人文关怀是重塑医务人员形象的希望 医学人文精神来自于医务人员对生活经验日积月累的感悟和体验。要使医生摆脱“医匠”的影子――虽是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医学人才,但因忽略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只会替患者治“病”而不会医“心”,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加强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使他们认识到一个真正杰出的医生,不但有学术、医术上的造诣,还要有睿智及广阔的人文胸怀,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建立良好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从细微处入手,学会倾听、交流与沟通,了解病人的痛苦,明确行医目的,认真思考自己的追求。只有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具体工作时,就能巧妙的了解患者的心。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使患者得到抚慰,为他们排忧解难。用真情和诚挚的行动赢得广大患者的心,接近与患者的距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其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塑造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形象。其实,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每一个医务人员应懂得一个完美的医护职业形象应该是技术精湛、爱心浓烈和人文素养丰厚的完美组合[4]。
3 医学人文关怀的实现途径
医学作为直接面对人的科学比其它科学更强调人文关怀。从古到今,人们的期望,都把“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作为医学的理想模式。
3.1 重视和加强医学人才的医学人文培养和教育 新世纪新形势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医学人文建设。在临床实践中,注重加强医学人文教育,通过典型案例、身边发生的典型事例等,进行医学人文案例分析和专题讲座,将医学人文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充分发挥老专家、学科带头人等的言传身教作用,将医学人文精神知识的传授与医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将加强医学人才人文精神教育和开展医德医风教育结合起来,使医学人才能从医学、道德、法律等不同角度加以理解、解决临床上可能遇到的问题,不断丰富人文情感,升华职业精神,增长智慧和见识,培养敬畏生命、尊重权利、关心群众疾苦的良好品质。使医学人才在精通专业理论技术的同时,拥有博爱、宽仁的人文品质,努力培养有技术、有责任感、有道德和创新精神的受群众欢迎的新型医生。
3.2 关爱患者,用心服务,体现人文关怀的内涵 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医术中,这是医务人员为病人服务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是对医务人员的要求。在医疗服务中,无锡市二院将深化“三好一满意”活动与我院开展的“满意在二院―双百日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有机结合,强化精细化管理和医务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关爱患者,将人文关怀体现在医务人员的言行、举动,及为患者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中。尊重患者的权利,注重患者心理,因势利导,加强沟通及心理疏导,促进医患和谐,切实增强医务人员人文关怀意识,大力倡导人性化服务,努力为患者提供温情、温馨的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技巧和能力,将用心温馨优质服务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以实际行动体现医学人文关怀的内涵,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
在医疗服务逐步向人性化迈进的今天,我们在需要精湛的医疗技术服务的同时,更需要人文关怀。临床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重视医学人文精神,把人文关怀的理念落实到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尽量满足患者病理―生理―心理需求,使患者真正感受到温馨、贴心、放心、省心,实现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的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做好服务,做出成效。
参考文献:
[1]周国平.医学与人文[J].医学与哲学,2006,5(1):1―4.
[2]王菊吾,叶志弘,蔡学联等.关怀照护的本质和内涵[J].护理研究,2005,19(1):1―2.
关键词:医学 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的科学精神和技术作用被无限放大,其人文精神渐有式微之势,其后果是医学的纯技术化和机械化,人文关怀缺失,医患矛盾频现。为此我们呼吁医学人文精神复兴,关注医德医风的清正廉明,医者人文精神培养,以及“便民、惠民、利民”等具有人文关怀的管理举措。
1.释义:医学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1.1医学人文精神的概念和内涵
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把人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在人文精神的视野中,人的尊严高于一切,人性至上、生命至重、人格至尊。医学不只是对人体器官组织的疾病治疗,更是追求真善美的整体过程。医学人文是一种姿态:关注人,注重、思考人的价值;一种立场:基于一份学术与良知的平衡;一种理性与情感的张力:通过历史宗教的反思,文学艺术的滋润,实现医学目的不断廓清,医学价值的永恒追问。医学人文是医学技术中凝结的对人类生命关爱与尊重的精神,是以行善为目的医疗服务宗旨,是医学的灵魂。概括地说,医学的人文精神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医学人文关怀,体现在医学实践过程中除了为病人提供诊治和康复,还要提供精神、文化和情感上的服务。二是在整个医学领域倡导的关爱生命、以人为本且关注人和人性的普世价值,包括医院的人文管理、医学教育的人文情怀和从业者的人文素养。
1.2医学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科学精神是实证精神、理性精神、逻辑精神,其本质就是符合逻辑和规律,具有可控制性。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极端存在方式,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人文与科学具有某种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关系。相互补充,是因为它们各有长短、各有不同,它们任何一方都不是万能的;相互制约,是因为它们各自朝不同的方向、甚至是相反的方向发展,艺术天生具有反科学倾向,而科学也具有反艺术倾向。
2.流变:科学技术和人文关怀的博弈
2.1医学滥觞于人文
古代的医学充溢着人文精神的光辉,人们认为医学目的就是解除病人痛苦,医疗活动以疾病为中心,把病人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受损伤的机器。早在荷马时期就有关于语言有益于病人的应用,如祈祷上帝干预病痛;以魔咒驱赶恶魔等。欧洲中世纪的“修道院医院”以及法国大革命时期兴办的“普通医院”,都以照顾和医治贫困病人为己任,充溢着人道主义的关爱之情。我国传统医学也以人文精神为主导,提出“望闻问切”的方法,将“医乃仁术”作为医学的基本原则,悬壶济世。古代医学经典《灵枢・师传》对语言的治疗作用有精辟的论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远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2.2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失落
现代医学科技在征服疾病的同时,更关注人体组织或器官复原的思维局限以及医疗的市场与效益,现代化医院装备了各种仪器设备,如X射线、心电图、内窥镜、CT扫描、核磁共振成像(MRI)等等,能准确、动态、自动地诊断、分析疾病原因和机体的功能变化。肾透析机、心肺机、人工脏器等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化学药物、器官移植、生殖技术、介入性治疗等提供了多种治疗手段。不断涌现的现代化诊断、治疗技术将医生的注意力从关注病人吸引到寻找致病原因、分析偏离正常值的数据、发现细胞或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上。新技术对医生的行为和医患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医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实验室,很少有精力和觉悟来关注患者首先作为“人”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
3.医医:现代医学呼唤人文精神
所谓医医,是指医治医学发展中非人性化的诟病,医治从医者有违医德医道的不良行径。
3.1人文精神的回归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医学发展到今天已不只是一门复杂的科学技术体系,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社会服务体系。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不仅意味着对病人个体的关照,而且还蕴含着对群体的关照。在技术社会中,人们强调科学的定量资料,回避模糊性和多元化,对生命的价值和疾病的意义等哲学问题感到窘迫。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关注医学伦理问题,开始担心稀有卫生资源分配的公正问题,开始关注试管婴儿、脑死亡标准产生的负面效应,开始对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发展的不良后果出现恐惧,对医疗保健非人格化倾向表达不满,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生物机械论的局限性和人的整体的有机联系。医学界涌动着回归社会、回归人文的思潮,强调医学目的是以人为本,医学不仅是对疾病的治疗(cure),而且更是对病人的关怀和照料(care)。
3.2人文精神的重塑是当代医者的共同责任
作为医生,首先应该是人道主义者,是具有悲悯情怀的善良人,还应该是具有深厚人文索养对人与生命有着丰富哲学思考的哲学家,这才是从医的最高境界。当代医务工作者要把重建医学人文精神作为己任,更好地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现代医学教育必须促进人文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不仅要培养学生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深厚的人文索养;医院管理者应具有人文情怀,尊重关怀员工,倡导并营造充满人文氛围的医院管理环境,努力培育和规范廉洁行医、勤政为民的人文思想,以高质量的技术服务和高水平的人文服务为患者解除生理、心理病痛,引领医患关系走向理性和谐。
参考文献:
1.张大庆.论医学的人文精神[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26( 4): 20―24.
2.张金钟.关于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J].医学与哲学,2003.24(12): 14―17.
3.韩启德.医学必须回归人文[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4.林海.医院的人文管理与医者的人文情怀[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10(2)106―109.
作者简介:
在医患纠纷频发的今天,其中技术不足占200Ic,其他80%的纠纷多为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问题别,可见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少和流失已是待解决的问题。青年医师作为临床实践中的一线工作者,是未来医疗行业中的主力军,在其培养过程中,却较多地关注了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提高,忽略了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致医学与人文的渐行渐远。加强青年医师人文精神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不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而且促进医患和谐。
1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理念的是我国春秋时代的政治家管仲,他在《管子卷九》 霸言中说道:失霸土之所始,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可见以人为本的思想历史久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继古代政治家管仲提出以人为本的精神之后约百年的时问,西方哲学家也提出了人文精神的理念。人文精神是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发展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医学从本质上讲是人学,它最终关注的是在病痛中挣扎的、最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人即。贺兰英困在医学目的与医学人文精神一文中提出:医学人文精神是在医疗活动中对人生命的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人的情感的关切、人的心灵的安慰和人的发展的考量,其出发点是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也有人认为医学人文精神侧重对生命的关爱,体现在对人的生命质量的维护、对生命价值的关怀和对人类未来健康与幸福的关注,对人类的身心健康与自然、与社会之问的和谐互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由此可见医学人文精神就是要求医务工作者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关爱生命,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和对话,将医学人文精神始终贯穿于医疗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2青年医师医学人文精神的现状
2.1青年医师成长历程中缺少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医学人文教育方面,国外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占总学时比例以美、德最多,达200Ic-250Ic,英、法、日约为100Ic-150Ic。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率先对医学课程进行改革,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医学院校普遍开设了医患沟通的艺术等课程。与国际相比,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起步较晚,医学专业人文课程的课时数占总学时8%左右,医学生在校期间绝大部分时问用于医学基础知识、临床知识以及简单医疗技能的学习,关于人文知识涉及很少,医学心理学、伦理学只作为选修课程未进行系统深入学习,且部分学生对此类课程极不重视,只为了应付考试,起不到学习的目的和效果;毕业上岗后日常工作繁琐而复杂,青年医师又要将书本上东西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并努力变成自己的技能和经验,大量精力用在钻研医学知识、查阅医学资料、苦练操作技巧,过分关注专业技术的提高,忽略了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进步。因此如何培养青年医师人文精神,将其内化为自身稳定的素质,外化为自觉的行为,并体现在医疗活动中,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2.2对青年医师考核存在偏颇:国际医学教育组织TIME于2001年11月在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中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与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为医生必须具备的核心基本要求,提出的7种核心能力,其中4项与医学人文精神有关。这就对青年医师的培养有了新的要求;而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多以生基知识为主,临床实践中组织的强化训练和学习如胸穿、腹穿、手术基本操作、早查房、汇报病历、病历书写等多强调自身业务能力与技术水平的提高,考核上又以三基知识、技能操作、病历书写规范为标准,缺乏对人文精神的培训,更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使得人文素质教育最终只限于形式,很难取得实际的效果。目前评价医生的标准不是做了多少手术,救治了多少患者,患者对诊疗过程是否满意,而是医生是否掌握了高精尖的医疗技术,是否能实施某种复杂的手术,是否发现疑难杂症的诊治进展等等,最终使掌握医学技术的医务人员逐渐远离了对患者和生命的关爱,渐渐忽视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降低了医疗服务质量。
2.3实际工作中过多依赖检查设备: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诊疗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迭,分子生物学、内窥镜学、影像学如X线、超声波、CT、核磁等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后,极大地提高了诊断治疗水平,救治了以往不能够救治的疑难疾病,改善了生存质量,延长了人类的寿命,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医务人员中存在过度依赖检查设备,大部分时问在分析化验单、阅读各种检查结果,努力在细微之处寻找疾病的线索,部分医务工作者与患者的沟通只停留在询问病史上,医生在病床前聆听患者的陈述少了,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询问和沟通少了,守护在患者的床边观察病情的发展变化少了,在床边关心患者的痛苦和心理状态也少了,甚至床边常规的体格检查也简化了,最终缺乏人文关怀,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2.4不注重心与心的沟通:患者身体上的伤痛因为看得到而能够给予及时处理,但内心的痛苦和悲痛却因为看不到而忽视,因为不影响对技术的评判而漠视;对患者而言,医生鼓励安慰要胜过亲人、朋友,甚至心理医生,也许医生短短几句鼓励的话语就能支撑患者完成整个治疗过程。但青年医师由于服务意识、责任心、文化层次的不同,缺乏人际沟通的能力和对策,有的甚至没有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最终使医患双方信任度卜降,医患问心与心的距离加大,使原本很小的问题发展成医患矛盾。
3青年医师人文精神的培养对策研究
3.1加强医学人文理论的学习:人文素质教育及培养是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提升的最重要途径及保证。因此青年医师在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问,应开展医学人文理论内容,并结合临床实践进行医学人文教育,针对医疗活动中出现的伦理问题进行及时的探讨和学习,努力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学会正确处理现代医患关系,并将此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定期组织考核。人文理论的学习应贯穿整个医疗生涯中,因此在继续医学教育中应持续开展医师的人文素质教育,时刻接受人文理念的熏陶,谨记自己的神圣责任和义务最终将人文精神转化为内在的人格、修养、气质,使青年医师除掌握专业知识外,还掌握人文科学知识以及人际沟通的方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3.2在工作中自觉培养和历练医患沟通,加强人文关怀: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医生有3件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可见医生的语言一定程度上胜过了药物和手术刀;有时医生几句安慰的话语,不仅能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希望和力量,可能还会起到治疗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在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首先巧妙运用微笑、眼神、面部表情等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其次观察患者的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社会背景,并注意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交流过程中的理解能力及对交流的期望值。现患者已不仅满足于完全听取医生的话,而是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医疗行为过程中,医生也不再是医术上的权威,而是要寻求与患者的合作,因此沟通主张采用协商模式。交流的过程中要把明确的判断,足够的信心告诉患者,沟通中避免使用易刺激对方情绪的话语,让患者感受到对他的尊重、关爱和照顾,当患者感到被倾听和理解时,即使疾病没有得到解决,也能减轻他们的担忧、焦虑和消沉的心理压力。
因绝大多数前来就诊的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对自己所患的疾病情况知之甚少,渴望了解应该做什么检查、如何治疗、预后等情况,此时青年医师在交待病情时应避免使用患者听不懂的专业词汇,并应将深奥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传递给患者,在告知病情后详细交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分析利弊选择最优方案治疗,并耐心交待医疗风险及预后等问题,同时应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敏感度及内心需求。
【关键词】医学人文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人文就慢慢纳入了教材进入了课堂。但教材中可以发现,这种人文教学是泛泛的,很空洞,多为孤立的、单向的,缺乏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没有真正形成与医学相匹配的医学人文学科群,教学与实践两张皮,医生的人文素养跟不上,导致临床工作质量下降,患关系紧张,互不信任。什么是人文医学?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教授把它解释为:医学人文是医学与人文的结合。就是医学中充满了人性关爱的文化行为,可以归结为四个字“尊重、关爱”。医学不再是冷漠和冰冷的,尊重和关爱是医学人文的起点,也是医学人文的永恒。
一、医学人文教育现状
(一)以前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造成了医务人员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的逐渐失落或淡化,无法将患者作为有情感、有思想与心理情绪的个体人来看待。虽然现在在医学教育教材中医学人文的比重在增加,但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医疗体制的制约,有些问题单靠人文教育是解决不了的。比如:维持医院正常运转是经济收入,医生的收入也会与医生的绩效挂钩,迫使医务人员不得不形成了“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使有情感、有思想与心理情绪的病人与疾病分离,医患关系物化和医务人员的非人更加凸显,使我国传统医学中强调医学 “仁术”等医学人文精神,不能得到很好的弘扬。
(二)我国现行医学教育学制短,专科院校比本科院校学制更短,人文课程严重不足。按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亚太地区精神卫生顾问会议的建议,医学教育计划中社会人文、心理学、行为医学类课程占总课时的10%。国外,如美国、德国占20%~25%,英国、日本为10%~15%,而我国只占8%左右。加上许多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单一,除了医学心理学、伦理学、医学美学以及“两课”以外,其他课程很少涉及到医学人文知识,人文的底蕴和氛围的欠缺,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没有情感投入,因此对学生真、善、美的哲学、美学教育,只是空洞的说教,学生不可能心悦诚服的接受。
二、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现在医学职业技术院校大部分都开设有《医学伦理学》、《医学美学》、《护士基本素养》等课程,这些课程主要讲授的就是医学人文知识,在课程结构上是比较合理的,关键在于如何能很好的把医学人文融入到医学教学中去。很多学生在选择医学专业时,就是想把专业知识学好学扎实,毕业后能治病救人,能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他们的世界观定位在能看病、治好病就是个合格的好医生。但由于教学的知识量大,老师机械性教,学生机械性学,医学人文知识只是一种苍白讲授,情感投入少。等自己真正成为了个“医生”以后,只是用自己的医学技术为病人服务,却忘记了把技术转化为关爱和帮助患者,是需要以医学人文作为载体的。
(二)医学人文知识应融入医学生素养培养中,它更需要在实践中去体会与感悟。实训、实践教学能让医学生得到亲身体验的机会,从而产生丰富的人文情感‘这种情感可以归纳为“感恩和尊重”,而现在学生缺少的就是“感恩和尊重”的医学人文教育。 一是对尸体、标本不够尊重。在尸体、标本面前嬉笑打闹是医学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学习解剖时,要先在尸体、骨格等标本面前鞠躬,以示对其尊重,这也是对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环节。二是对设计和服务实验教学的老师尊重不够。浪费和损坏实验标本现象时有发生。要让学生参与实践、实训课的设计与准备工作。使学生能切身感知老师和实验员授课时付出的精力和心血,这是一种很好的“移情”效应,使学生有情感知感恩。感恩老师可促使学生医学人文理念的建立。三是同学间的相互尊重不够。实验实训课中,同学间会在彼此身上进去实践操作,如:触诊、听诊、静脉穿刺、采血等,但鲜有学生在操作完毕后,对信任自己、并使自己获取知识而做出牺牲的同学鞠躬致谢,也很少有老师引导学生这样去做。在实践实训课中,相互尊重与信任能显现很好的人文关怀的效果。
三、医学人文教育的建设与加强
医学教育必须使学生明白医学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交流与互补的必要性及意义,从而丰富和完善医学,使医学不但是为了防治生物学意义上的疾病,而且要服务于人类健康,造福于社会。未来社会要求更高的综合素质,其中决定人们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社会人文素质是基础性的、更深层次上体现知识创造能力和人才品位的素质。没有人文的医学,就是失去方向和目标的医学。人文精神、人文理念、人文关怀虽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但学以致用才是体现医学人文精神最高的境界,它更多的是需要在实际工作潜移默化,细心积累和修身养性来塑造医学形象。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相互渗透,医学人文教育融入临床技能操作,并在临床实际操作中自然的体现出来,才是我们对医学生知识、素养、能力培养的目的。
新时期的医学人文教育应当要求培养学生人文情怀与精神,塑造具有博爱和理性情感的医疗卫生人才,他们不仅了解心理学、伦理学,更要求具有历史、法律、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多维度思考和探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阐释当代医学技术、医疗服务和卫生保健事业所面临的社会、伦理、法律等问题,致力于医学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对话与融合。要真正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实现医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必须加强医学人文学的建设,把与医学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知识纳入到医学教育的教计划之中,实施完整的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相结合的教育。只有这样,改变医学模式、改善医患关系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曹俭,张敏霞.充分发挥人文知识讲座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5,4(2):88-90.
【关键词】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教育;意义
古人云:“医乃仁术”、“大医精诚”、“济世救人”,由此可见,医学以“治病救人”为核心,处处体现着人文精神的光华,医学是最具人文精神传统的学科,其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本质属性,医学教育理所当然包含医学人文教育。
1 医学人文精神缺失造成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现状
现代医学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逐渐演变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这不但要求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科学素质,更要求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质。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医学的过分技术化、商业化削弱了医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造成当前医学严重人文精神缺失,其深层根源是拜物主义思想泛滥,患者被异化、物化的结果[1]。在20世纪早期,梁思成就撰文《半个人的时代》指出,科技与人文分离的结果,出现两种畸形人: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科技而奢谈人文的边缘人。一大批“空心人医匠”由此产生,因他们欠缺“以人为本”的辩证思维和服务理念,导致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缺失,不断引发一系列医患纠纷、矛盾,造成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故在高等医科学院教育中,进一步加强医学人文教育至关重要。
2 医学人文科学的发展历史
医学的发展首先源于人类对生命的关爱,医学不是一门纯科学,而是人类情感的延伸。关爱患者体现的不仅是医务人员的价值,也是医学的尊严。没有技术的医学是脆弱的;没有情感的医学是苍白的。在中国古代,受传统医患伦理思想受儒家伦理思想和中医本身的影响,在医患伦理方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内容,主要包括胞以为怀、易地而观的待患之心;一视同仁、以礼相待的待患之道;重义轻利的取酬原则;正人正己的自律意识;同时强调患者的责任,形成了病家之道的思想内容[2]。清代医患关系的社会控制包括三个方面:政府对医患关系的控制、医生对医患关系的控制、病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萨斯和霍伦德认为医患互动可以分为三种可能的模式:主动-被动模式、指导-合作模式和相互参与模式。而清代的医患关系实践中,患方越是权贵或者素质较高,医生越有可能采用后两种模式,并以相互参与模式为主[3]。
3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4]
3.1 树立正确的医学教育观,加强医学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在大学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有助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3.2 进一步增加医学人文课程数量 与西方国家相比,医学人文教育占总学时数的比重,美国、德国达20% ~25%,英国、日本约10% ~15%,且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而我国的人文教育课程约占总学时8%,且多为选修课,仅集中在第一、二学年,多为教学形式较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课程[5]。所以,要促进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首先要提高医学人文教育的课时比例,将其贯穿于学生在校教育的全过程,最好设为必修课。可适当增加校园文化、校训、建筑风格、教风学风等隐性课程的建设,使医学生们春风化雨般地受到人文教育的熏陶。
3.3 促进医学与人文教育的紧密结合。总所周知,评价一个好医生的标准是“德艺双馨”,由此可见医生是医术和医德的统一。而医学行为则是医学科学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医学实践又是医学科学活动与社会活动的统一。那么,作为医生、医学行为、医学实践之源的医学教育应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在医学人文教育方面,我们可通过举办培训班、进修班等形式, 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素质,培养打通医学史、医学哲学和医学社会学的人才。世界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分别是语言、药物、手术刀。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在对医学生的临床带教中,更要注意言传身教,尤其是要与患者亲切交流,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时甚至可起到药物治疗之外的作用。
总之,医学人文教育任重而道远,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应担负起医学人文教育的重任,这也是培养下一代年轻医学人才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 考 文 献
[1] 郑大喜.医学领域里商业主义的渗透与人文精神的回归.医学与社会,2010, 23(4):1-3.
[2]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患伦理思想探析.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 (1):36-38.
[3] 荀铁军.从清代小说看医患关系的社会控制.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 (1):39.
一个好的医生或医护人员,除了应有精湛的医术外,还应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高尚的医德,因此医学人文精神对于医护人员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这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准,还能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提高医护人员和病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加强人文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促进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方法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护人员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医护人员除了在学习当中掌握医学科学知识,还要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医护理念、预防观、卫生观等等,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卫生健康的需求和保障,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门学科,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与医学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等理论知识,从而为学习临床相关的感染性疾病以及超敏反应性疾病打下坚实而牢固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与医学微生物学相关的观念和原则:如无菌观念、交叉传染、杜绝“滥用抗生素”等原则,这些观念和原则的把握,会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学习和实际工作中,有助于学生个人和职业素质的进一步提升[1]。
1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医学人文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百多年前,加拿大著名医学家及教育家威廉•奥斯勒说:“医学是一种专业、而非一种交易;它是一种使命,而非一种行业;从本质来讲,医学是一种使命,一种社会使命,一种人性和情感的表达。这项使命要求于你们的,是用心要如同用脑”。“人文”一词源自拉丁文“humanists”,指的是人性与教养,也指人的精神文化[2]。人文涉及面很广,包括文化知识、、道德伦理、风俗习惯等,只要是与人类精神活动有关的内容都可以归属于人文的范畴。而医学人文精神是指在医疗实践过程中要敬畏生命、崇尚健康、维护尊严、抚慰心灵,简单来说,就是以病人为本的精神,从人性出发,关心、关怀和尊重病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具体体现在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尊重和敬畏,发自内心地关爱病人。医学人文精神主要包括“知”和“行”两个方面:“知”是理念,即以人的生命和尊严为主旨,把人的发展完善和精神自由的信念深植于心;“行”则是实践层次,即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医务人员应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为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而努力[3]。当前,许多医院频繁发生恶性暴力事件,医患关系日益恶化,这与少数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医学生在学习阶段更应注重素质教育,强化医学人文精神培养。
2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方式与途径
2.1教师加强重视,转换角色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把自己的知识、学问传授给学生,而育人则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学生成为正直、善良、有益于社会的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求满腹经纶,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才可能把“育人”恰如其分地渗透于“教书”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角色,不能把自己仅局限于教师的角色,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该能够传承一种精神,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所以,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还要把医学人文的精神文化传承给学生,言传身教,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培养他们关心、关爱、理解别人的精神和责任,只有这样他们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服务于病人和社会。因此,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教师同样要转变角色,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结合本学科相关内容把医学人文的精神传递给学生,促进医学人文教育[4]。
2.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强化学生的自身感悟。医学微生物学所涉及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内容庞杂,且各章节之间逻辑性不强,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本学科易于理解但难于记忆[5]。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体,全程采取灌输式教学,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必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如采用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积极开展情景模比、课堂讨论、课外阅读及学术研讨,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观念,使医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把人文价值理念内化为医学人文精神。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实验教学。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设计“空气的细菌学检查”试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细菌无处不在,应时刻注重无菌操作技术,防止污染,为以后工作中防止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及传播打下良好基础;而“口腔、手指的细菌血检查”试验,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的概念,认识到自然界大部分微生物为正常菌群,有些对人类无害而有利,微生物与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密不可分,只有少数才会引起人类疾病。
2.3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
2.3.1抗生素滥用与“超级细菌”的出现
青霉素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自1941年青霉素应用于临床后,人们相继发现了上万种抗生素,其中200余种抗生素应用于临床治疗。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可以说挽救了无数生命,至今抗生素仍然是感染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药品。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引起人类疾病的许多细菌已经对其产生了耐药性。而人类抗生素的滥用加剧了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程度,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多重耐药菌株,甚至是“超级细菌”。超级细菌不是一个细菌的名称,而是一类细菌的名称,这一类细菌的共性是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强劲的耐药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超级细菌的名单也越来越长,主要包括产超广谱酶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细胞菌、多重耐药结核菌、泛耐药肺炎杆菌等。为了减缓细菌耐药性及超级细菌的出现,要求医生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药物的配伍禁忌,或根据药物敏感性实验,选择敏感的,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用于临床治疗;严格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加强耐药监测。
2.3.2正确认识艾滋病,消除恐艾与歧视
当今社会环境下,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仍存在不少误解与偏见,针对这一现象,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重点介绍该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尽管目前我们尚不能治愈艾滋病,尚未研发出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但是通过宣传教育,严格控制血液和血制品,以及提倡安全等一系列积极有效措施,HIV的传播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当前HIV感染率仍居高不下的事实,分析原因,这与艾滋病患者被歧视、不安全、医疗机构的商业利益驱动等种种因素密不可分,归根结底是个人道德、医生医德等医学伦理素养缺乏所致。这就要强调学生要有职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不仅要积极宣传预防,还要以身作则,洁身自好,同时教育学生应该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培养学生尊敬他人、理解他人的优秀品德。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将人文精神培育贯穿其中,将医学人文理念真正渗透到医学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信念[6-7]。
3结语
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缺一不可,特别是医学不同于其他科学,研究对象是人,服务对象是患者,所以医学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医务工作者除了要求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学人文素质,这样的医务工作者才会懂得珍惜生命,尊重患者,真正做到“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因此医学生人文教育更为重要,在授课过程中将人文素质教育有机融入到专业课,这就需要教者精心的构思和设计;此外,人文素质教育相关案例也需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同时促进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使学生更能胜任将来的工作岗位,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医患关系,促进医学教育和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张金平 曾静 胡晓艳 单位:西南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孙桂鸿.小议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素质培养[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5):封3.
[2]杜宏.医学人文教育乃医学教育之根本[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6):561-563.
[3]王夏强.浅论主体感悟式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4,(23):183-184.
[4]陈锦龙,吕刚,宋婧,等.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4):169-171.
[5]包常华.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法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10):781-782.
[6]胡晓艳,向丽,姜梁.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育[J].西南军医,2013,15(3):356-357.
医学人文精神与“三生教育”在价值诉求上殊途同归,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三生教育”应以医学人文精神贯穿始终。本文以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为例,初步探索了以课程教学为主要阵地、以项目培训为必要拓展、以文化熏陶为有益补充、以课外实践为有效体验的四位一体的“三生教育”教学组织模式,为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医学人文精神;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是指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基础工程,旨在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高等医科院校实施“三生教育”有其特殊性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医者的摇篮,对医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需要和医学人文精神密切结合并将其贯穿始终,增强医学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医学生的人格得到完善和升华,成长为悬壶济世、有仁心仁术、胸怀博爱的医者。
一、医学人文精神与“三生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医学人文精神内涵及其教育现状
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纵观古今中外,人类医学发展史一而贯之地体现了医学的本质特性是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是医者行事的天然良知和道德支柱,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医学的人文属性更加凸显。人文精神是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的,其在医学领域的重要表征就是医学人文精神,作为医学发展的基石,“医学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的关注,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价值,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注与尊重。”[1]然而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正一步步进入科学至上的世界,某种程度而言,现代医学的发展与人文精神的秉持正在渐行渐远。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医患纠纷、层出不穷的药品安全事件等等社会怪象已经为医学人文精神的丧失敲响警钟。同样令人堪忧的还有当前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从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到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医学生的人文精神认知,都普遍存在着重医轻文、重技能轻人本、重自然轻社会的现象,医学人文教育正面临着流于形式和逐渐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其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医学生缺乏对生命应有的尊重和敬畏,没有树立正确全面的生死观的指导,对生命的冷漠和轻视,必然成为精神上的残疾,这对于医学生的培养是硬伤。因此,呼唤人性与生命伦理的回归,重视医学人文精神的提升,已经成为医学进步和医学教育的根本要求。
(二)“三生教育”释义
所谓“三生教育”,是指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基础工程,是云南省针对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生命意识淡薄、生存能力较差的现状,根据西南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与教育现状提出的一个全新理念,旨在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自2008年开始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实施。“三生教育”所内涵的三个部分是统一于“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之下的逻辑整体,生命教育回答“人为什么活”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是前提和根本;生存教育解答“人怎样活”的问题,向学生传授生存知识、生存本领、生存意志,是基础和关键;生活教育指向“人如何活出意义”的现实思考,注重学生的生活技能、生活体验和生活目标,是方向和目标。实施“三生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实现家庭幸福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三)二者的内在联系
医学与生命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选择了医学,也就选择了对生命与健康的专业呵护与职业陪伴。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爱生命,是对人类身心健康和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说,医学人文精神与“三生教育”的价值诉求殊途同归。作为医学生和未来的医者,在迈进神圣医学殿堂的第一天,以生命的名义去认识医学,树立对生命最朴素的敬畏和关切,进而将医学知识运用到生存技能中,并在医患矛盾日益紧张的从业环境中掌握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技巧,学会调节身心压力,减少职业倦怠,增强感知幸福生活的能力,不仅对于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医务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提升,乃至医患矛盾的缓解和医疗环境的改善,都将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因此,在医学院校开展“三生教育”,并将其与医学人文精神有机结合,有效渗透,不仅使医学生学习到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将来的临床实践中能更好地履行职责,维护患者的生命权与健康权,用实际行动诠释“医乃仁术”的本质和真谛。
二、医学人文精神贯穿始终的四位一体“三生教育”组织模式
昆明医科大学自2008年开始在全校本科生中开展“三生教育”课程教学,基础医学院作为学校教学规模和学生数量最大的二级学院,教学和管理的对象主要为低年级学生且大部分为临床专业,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积累,结合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和目前医学生现状,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并有效开发,学院的“三生教育”从最初单纯依靠讲座,到后来引进课堂教学,再到与学校助学育人项目相结合以及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整合,逐渐形成了以课程教学为主要阵地,项目培训为必要拓展,文化熏陶为有益补充,课外实践为有效体验,医学人文精神贯穿始终的“四位一体”的组织和教学模式,对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三生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
(一)课程教学为主要阵地,专题设计彰显人文特色
学校将“三生教育”设定为必修课程,大一上学期授课14学时,给予学分,真正使“三生教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基础医学院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人本性、针对性、整合性、开放性、务实性原则,在教师选拔、教学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组织体系,保证教学工作各环节的有序开展。第一,学院成立“三生教育”教学小组,选拔有教学经验、从事学生管理的专兼职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组成教学团队,人员结构上兼顾老中青合理搭配,各有专长,优势互补,同时强化教研相长,研训一体的教研机制,倡导合作共享、反思跟进的集体备课和研讨。第二,任课教师在教材使用上以云南省教育厅编写的教材为蓝本,同时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生阅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注重社会现实中真实故事和案例的更新,沟通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通过集体备课、讨论交流、资源共享形成适合于医学生的“三生教育”讲义、课件等教学资料,使“三生教育”的校本化开发真正得以实施并发挥作用。第三,在教学专题设置上,围绕生命、生存、生活三个专题,根据学生现实需求及专业特点,以“死亡教育”“尊重生命”“发展生命”“挫折教育”“生存技能”“感恩教育”“幸福生活”等七个子项为线索来安排教学内容,并充分利用学校独有资源,以参观云南省科普基地人体标本陈列馆、昆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纪念碑以及在遗体捐赠者吊唁厅模拟人生告别仪式作为“死亡教育”专题的重要内容,让医学生通过独特的视觉冲击和亲身体验加深对死亡的认识,进而感受自然生命的有限长度和开发精神生命的无限维度,激发学生善待生命的内在潜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四,在教学方式上,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而是根据不同专题的教学内容及目标,积极探索并灵活运用启发互动式、小组讨论式、参与体验式、主动发现式、案例剖析式、经验分享式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增强了“三生教育”的实效性。
(二)项目培训为必要拓展,搭建活动平台深入体验
“‘三生教育’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感知生命、生存、生活价值意义的教育,而感知的重要方法就是实践体验。”[2]在高校,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参加各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由于医科院校的专业特质,某种程度上校园文化活动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上比起综合性大学有一定局限性,基础医学院利用学校助学育人培训项目这个平台进行了积极的拓展。昆明医科大学助学育人培训项目是学校针对贫困生比例较高、困难学生综合素质亟待提高的现状,于2009年开始实施的资助工作的创新举措。基础医学院贫困生比例约为40%左右,大部分学生在学业认知、人际交往、自我表达等方面缺乏自信,解决这些问题也正是“三生教育”的题中之义,但由于课程教学时间受限,很多体验式活动无法在课堂得到很好地开展和落实,在课堂之外拓展实践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就成为迫切需要。自2010年以来,基础医学院以院领导牵头、专兼职辅导员为主要队伍,结合“三生教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的现实需求,通过申报助学育人培训项目,先后开展了“基础医学院贫困大学生潜能开发拓展训练”“艺术培训与茶文化”“基础医学院经济受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导引项目”“基础医学院免费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等培训项目,学生参与针对性、互动性、体验性更强的专项培训活动,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认知专业、认识大学,学会沟通、懂得感恩、掌握技能,切实体会到生命的价值、生存的意义,坚定了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念和目标。
(三)文化熏陶为有益补充,学生教育管理有机整合
在实践中,我们感到不能把“三生教育”窄化一门学科课程定位于课堂上,也不能把“三生教育”落实为一项活动定位于课外,正确的取向应是把“三生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蕴涵“三生教育”的学校文化。在“文化育人”层面,学院以医学人文精神为主导,着力于营建“人文立院,以文化人”的氛围,将“三生教育”与学生的教育管理有机整合,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身处其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一是挖掘传统文化精髓与“三生教育”内涵相结合。学院自2010年起在新生中连续五年开展成人礼系列活动,将传统文化中成人礼所蕴含的“独立、责任、感恩”的意识导向渗透到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医德培养中,学生通过亲自表演行冠礼和行笄礼,宣读“医学生誓词”和“希波克拉底誓言”,体会到生命成长的不易,树立搏击医海的壮志。二是注重来自现实问题的渗透和衔接。学院结合学生成长特点以及“三生教育”课程内容,在不同节点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开办讲座。在生存教育专题中邀请公安民警深入班级就新生最容易出现的被骗被盗事件,用真实案例说话,与学生探讨防盗防骗消防安全等化解个人危机的生存智慧,收到良好效果;在生活教育专题邀请心理学专家就学生常见的学业压力、人际交往不适、情感困惑等心理问题进行解答和疏导,实现“三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无缝对接。三是营造浓厚的医学人文氛围。学院利用相关节日不失时机地开展与“三生教育”有关的活动,扩大宣传力度。例如在世界艾滋病日、感恩节、世界献血者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等重要节点,通过活动宣传,培养医学生对疾病的认识,对职业的认知,对他人的尊重,对生命的珍爱。另外在校园人文景观方面,通过打造教学楼群的文化走廊、教室科普园地、杏林名人录等极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将校园设施“有意而为、自然而然”地融入“三生教育”理念,成为涵养、陶冶师生的宝贵精神食粮。
(四)课外实践为有效体验,身体力行感受三生魅力
教育的本质是教真育爱,既依赖于传统的学校教育,也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知行合一的社会实践行动,见证学生生命品质的自动生成,也是检验“三生教育”实效的可靠途径。学院在大一第一学期开展“三生教育”课程,在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中还会开设以社会实践为主要方式的体验教学,着眼于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学院针对低年级医学生临床知识尚不够完善的实际,将暑期社会实践与“三生教育”的生命体验相结合,鼓励学生在早期接触临床,围绕三医(医院环境、医患关系、医疗过程)到医院开展导医服务以及到具体科室进行观摩见习,进一步强化职业意识、理解职业责任、内化职业价值观和道德感。其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参加“三下乡”医疗援助活动,让学生亲临边远山区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的乡镇、社区,参加或见证疾病的防控,用事实撞击心灵,使其真正懂得珍惜生命,呵护生命,勇于担负起医者的神圣使命。再者将“三生教育”和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相结合,倡导学生走近医学前辈,深入病患,围绕医生的职业需要通过职业访谈和职业体验,触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提高对人生目标的追求,使其对生命的认识成为指导自己人生的航标。“三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表现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后者又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进一步强化和影响,形成一种生命品质自动生成的良性循环,而这正是教真育爱的本质体现,学生也正是在这种知行合一的教学中身体力行去感受三生的魅力。医学教育是与生命教育密切相关的神圣事业,实践证明,以医学人文精神为导向,在医学院校实施“四位一体”的“三生教育”组织模式,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同时也符合医学生培养的客观规律和现实需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实践和探索,对于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娟 吴雪梅 单位: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参考文献:
摘要:孙思邈医德思想的核心,是对人的生命内在质量和价值的关怀与重视,这也正是现代人所呼唤的医学人文精神的实质所在。倡导弘扬孙思邈的医德思想,反思医学的功能和本质,给病人以人性的关怀,重振中国医学人文精神,目前仍然是医学高校和医务界广大工作者的迫切任务,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关键词:孙思邈;医德思想;医学人文精神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今陕西耀县孙原村人,世人称之为“药王”,其所著《千金药方》、《千金翼方》是中医古典中的名著,受到日本、朝鲜等国医药学家的世代推崇。在医学史上,他与张仲景、李时珍并称“三大医圣”;在道教史上,他又与葛洪、陶弘景并称“三大道医”。他十分重视医学理论研究,注重博览群书,在《大医苍生》中提出了作为“苍生大医”的四个基本条件。特别是其著作《大医精诚》是中华医学宝典中最典范的一部医德著作,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医学人文思想与精神。孙思邈的医德思想主要有一下十个方面:①医生必须以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疾苦为唯一职责,而不应有别的欲望;②医生对待病人必须一视同仁,不得因任何原因加以歧视;③医生必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敢于承担责任,一心救助;④医生不能沽名钓誉;⑤医生为病人治病要不怕脏不怕累;⑥医生诊病必须仔细准确;⑦医生要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⑧医生应替病人着想,尽量使用便宜药替代贵重药,对医方不要保密不传;⑨医生必须精研医术,切忌浮躁骄傲;⑩医生应尊重同行,互相学习,而不应互相嫉害。孙思邈医德思想的核心,是对人的生命内在质量和价值的关怀与重视。医学人文精神即尊重病人的生命,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关怀病人,同情病人,给病人以亲人般的人道之爱。孙思邈医德思想正是现代人所呼唤的医学人文精神的实质所在。具体地说,孙思邈医德思想中所蕴涵的中医人文精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人命至重的人本精神
“崇尚生命,重视生命,维护生命健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医人文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中医强调以人为本,它不仅是治病的医术,更是治人的医道。《黄帝内经》指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这是说自然界万事万物之中,只有人的生命最为宝贵。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的思想,他说:“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其医著命名为《千金方》,“千金”两字内涵意味深长。以人为本、人命至重是中医人文精神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最突出的特征。肖纲在《劝医论》中写道:“天地之中,惟人最灵,人之所重,莫过于命”。张景岳在《类经图翼?序》中说:“医之为道,性命判于呼吸,祸福决自指端,诚不可猜摸尝试,以误生灵”。由此可见,作为医生一定要对人的生命高度尊重和倍加珍惜,须知人命关天和责任重大,决不可草率从事和等闲视之。
二、大慈恻隐、普救含灵的仁爱精神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其中包含着儒家“仁爱”、同情恻隐、助人的思想,道出了不忍之心是医者首要必备的品质,是行医救人的前提。他又说,医生若凭借医术“邀射名誉”、“经略财物”,是“甚不仁矣!”可见他对仁爱救人的推崇。祖国传统医学认识到了“仁”是医学的核心和特质,具有浓厚的人文意识。“仁”即“仁爱”,是对病人的恻隐之心、怜爱之情,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中庸》中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为仁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儒家的伦理观念对历代医家均有深刻影响,对中医人文精神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序》中说:“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于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将医学定位为“仁术”,赋予医学以仁爱至善的精神内涵,不仅强化了医学人道主义精神,而且更加充分体现了医生职业的神圣与高尚。
三、不畏艰险、一心赴救的责任精神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提出,凡医生治病“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又谓:“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相传孙思邈即使对当时人们认为有强烈传染性的麻风病人,也不趋避推托,而是积极主动的进行治疗,甚至亲自护理。他说:“予尝手疗(麻风病)六百余人,差着十分有一,莫不一一亲自抚养。”孙思邈这种视病人疾苦为己事,不畏艰辛劳累,不嫌脏怕苦,一心赴救,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医家忠于职守,献身医学事业的崇高品德。与此同时,孙思邈也对医生提出了明确的责任要求:医生要一切从病人出发,认真负责、不畏艰险、舍己忘我、全力救治,要具有以救治病人生命、解除患者疾苦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
四、详察形侯、纤毫勿失的科学精神
对于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组织来说,工作作风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工作作风的好坏对事业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医生严谨的工作作风、端庄的仪表和得体的行为举止,都直接影响到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和对治疗的信心,所以孙思邈告诫医生:“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要求医生在处方用药或行针时,要细心揣摩,谨慎行事,不得出差错。切忌盲目定论、轻率行事以误人性命。此外,他还强调临证之时,行为举止要得当:“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并指出“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这种行为“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这种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是在当今医务工作者中仍应大力倡导和必须具备的。
五、谦虚好学、尊重同道的人格精神
孙思邈认为医学是“至精至微之事”,作为医生,要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如果“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则不会学到什么渊博的知识。医生“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等,及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他立志从医后,从不懈怠,他曾自述道:“余幼智蔑闻,老成无已。所以志学之岁,弛百金而徇经方。耄及之年,竞三余而勤药饵。酌华公(佗)之录帙,异术同窥;采葛生(洪)之《玉函》,奇方毕综。” “余早慕方技,长崇医道。偶逢一法,岂吝千金?遂使名方异术,莫能隐秘。”并且,“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揭示了骄傲自满的害处。而对于那些“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的医生,孙思邈则是嗤之以鼻,谓之为医者的不治之症。故医者必须“涉猎群书”,“博极医源”,才能成为苍生大医,救含灵之苦。特别令他痛心的是,学医的后生不认真。为帮助这些后生,孙氏不遗余力。他说:“后生志学者少,但知爱富,不知爱学。临事之日,方知学之可贵。自恨孤陋寡闻。所以悯其如此,忘寝与食,讨幽探微,辑缀成部,以贻未悟。有能善斯一卷,足为大医。”
在处理和协调同道关系方面,孙思邈反对“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提倡敬重同道,互相学习,对于其他医者“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孙思邈的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明代龚延贤在《万病回春?医家十要》中就形象地描述过一些反面的例子:“吾道中有等无行之徒,专一夸己之长,形人之短。每至病家,不问疾疴,惟毁前医之过以骇患者……”。然而就在当今社会竟然有一些所谓的“名人”,公然提出“废除中医中药”,虽说中西医学研究方向有区别,但殊途同归,其目的都是治病救人,所以不管从事中医或西医的医者都是同道,既是同道就应该互相尊重。
六、贵义贱利、一视同仁的平等精神
贵义贱利是孟子性善论所倡导、体现的价值观,是儒家的经典思想之一。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是一种博爱,“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不分贫富,不论长幼,就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都同样施以深切的同情与救助,这是对病人最好的关爱和尊重,是中医人文精神的最佳体现。”。他还告诫医生到病人家诊病,“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足可见我国古代良医重义贱利、一视同仁、专心救治的高尚品德。然而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钱、权力、地位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不可小视,所以医生如何做到贵义贱利,一视同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七、胆大心小、智圆行方的实践精神
为了能够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并能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孙思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即“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园而行欲方”。“胆大”是指充满自信而有气度;“心小”是指要时时小心、谨慎行事;“智圆”是指遇事要随机应变,不刻板;“行方”是指心胸宽阔、不贪图名利。孙思邈认为,作为一名医生,既要敢作敢当,当机立断,又要细致周到、严谨慎独。既要灵活变通,不循规蹈矩,又要实事求是,不主观武断。在医疗实践中采取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法,这是为医者行医实践的准则。
参考文献:
[1]郭宏伟.古代中医人文思想与人文教育探析[J].中医教育,2008,27(6):71.
[2]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1993.39l,1,367,12,337,2.
[3]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1993.126,191,1,266,76,51.
[4]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1993.39l,1,367,12,337,2.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它强调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本主义,人文素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其中人文知识是基础,人文行为是表现,人文精神是核心。人文教育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方式,教育的结果是使学生具备人文知识、彰显人文精神、外化人文行为,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人性的教育,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2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困境
我国传统的高等医学教育模式受前苏联教育思想影响较深,对于医学生的培养较注重医疗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弱化了人文知识的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进入21世纪,虽然医学界和教育界已经意识到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但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状况仍不容乐观,人文教育在高等医学教育中仍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医学生的人文知识匮乏,文化底蕴浅薄,人文精神缺失,究其原因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制约:
2.1传统教育管理体制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对师生的评价和考核主要以考试为主,在这种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教师和学生只注重对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的学习,造成了知识结构的严重失衡。医学院校的学生基本上都为理科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忽略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出现了明显的知识结构缺陷,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医学学习的课业负担过重,使得医学院校学生无暇顾及人文知识的学习,造成医学生人文素质缺失。医学生虽有一技之长,但精神世界空虚,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容易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大环境中缺失自我,迷失方向。
2.2医学生人文课程结构失衡
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载体,现阶段人文课程的课堂教学是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医学生人文课程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共同组成,大多数医学院校只将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一些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息息相关的其他人文学科课程仅仅作为选修课开设,教师开课的随意性与学生选课的盲目性,破坏了人文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严重削弱了人文教育的教学效果。在人文课程设置时间上,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各医学院校普遍将人文课程安排在第一、二学年开设,当学生进入医学专业课课程学习和临床时间教学阶段,几乎中断了医学人文的教学,导致人文课程体系缺乏横向的关联性与纵向的序贯性。
2.3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主,课程内容按照固定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设计,讲授内容与客观实际严重脱节缺少时代适应性,致使医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仅仅停留在完成知识学习的层面上,而没有将知识内化于身心并付诸于实践,只是把受教育当成一种应试活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课程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方式被广泛采用,多媒体配合适当的视频资料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听课兴趣有所改善,但教学方式仍以灌输为主,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被动地听,缺乏情感上的体验和理性的思考,师生之间不能形成思想上的共鸣,阻碍学生人文知识的内化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
2.4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
我国医学院校大多为医学专科院校,学校文化底蕴不足,人文学科建设薄弱,人文教育师资匮乏,医学院校为数不多的人文社科类教师几乎全部毕业于非医学院校,尽管在医学院校受到一定医学环境的熏陶,但对于医学知识缺乏基本的、系统的了解,不能根据医学专业教育的特点,在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中有机生动地结合医学知识和临例进行授课,导致文医分离。医学院校的基础课和临床课教师多毕业于医学院校,受传统医学教育观念的影响其人文知识匮乏,人文精神淡薄,人文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医学专业教师一般都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对学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在医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缺少对人文知识的渗透;临床带教医生只是把患者当作工作的对象,多注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病情的变化,缺乏对其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尊重,不能将临床查房与医学人文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忽视了对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医文分离。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导致医学院校人文教育或是专业教育中存在文医两张皮的现象。
3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探析
卡尔•雅思贝尔斯在其著作《现时代的人》中提出:专门的知识和技术往往是“价值中立的”,并不能为人类整个生活世界的发展提供价值指导。医学生的内心态度、价值观念能够引导其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用于“有价值的现实”当中。医学的本体是生命,医学所表达的是对人类最深切的终极关怀,为人的生命服务是医学的终极目的。当今医学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医学科学发展和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趋势,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整合人文教育内容,营造素质教育环境,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以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为切入点将人文教育融合到整个医学教育系统当中进行统一设计和优化完善。
3.1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知识结构需要具备两大支柱: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是立事之基,它教人求“真”,人文是为人之本,它教人向“善”。医学学科包括科学和人文两种不同属性的知识,作为医生不仅应该具备丰富的医学理论和技能知识,更要掌握深厚的人文知识,并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体现在医学行为当中。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医学教育理念,明确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形成具有科学意识的人文教育和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教育,两者有机融通的教育理念。
3.2建构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文教育课程和教学体系
加强课程设置和教学上的综合性,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学习阶段医学生特点整合教学内容,构建贯穿于医学教育始终的、完整的、科学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1)人文公共知识教育阶段,改革和调整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突出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因素,使学生实现由知识层面向智慧层面的跨越;(2)医学基础课程教育阶段,通过科学论证选定一些医学人文核心课程,树立医学生正确的行医价值观;(3)医学专业课程教学阶段,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容人文知识于专业课程教学当中,在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自觉渗透人文知识,构建人文知识教育体系;(4)临件教学阶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对其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关爱。医疗实践过程中增加法律意识、道德观念、人生价值等方面教学内容,特别是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技能,处理好医患关系。
3.3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环境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指导人的行为。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升华,是人的一种自觉和自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不仅需要人文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更需要通过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使学生在行为中自我教育,在实践中自我养成。医学院校应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环境的营造,拓展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场所和教育形式,形成适合医学生特殊心理和特殊社会角色的氛围,减少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除了要对学生进行课堂人文知识的传授,还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深入生活,让学生作为社会一员,去了解当前基层的医疗卫生状况,了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事实,了解病人的需要,使学生从社会角色层面感知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在实践中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从而唤起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人文精神,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4完善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