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制造战略范文

绿色制造战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制造战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制造战略

第1篇:绿色制造战略范文

在2010年10月18日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节能环保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居第一。根据规划,到2020年节能环保将成为

“十二五”能耗目标

单位gdp能耗再降17.3%

我国于2006年3月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2006年至2008年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分别为-2.74%,-5.04%,-5.20%。到2009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为1.077吨标准煤/万元,比2008年降低3.61%。2010年第一季度,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业加快增长,导致全国单位gdp能耗上升3.2%,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09%,离20%目标的实现有一定差距。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将下降17.3%,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将从70%下降到62%左右。“十三五”期间将下降16.6%,2020年要实现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31%,达到该目标除了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外,节能方面也具有很大潜力。

2010年5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通知》提出我国将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中央安排833亿元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等建设,

合同能源管理

直接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广泛应用于工商业节能领域,据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统计,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从2008年的116.7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95.32亿元,同比增速为67.37%。合同能源管理及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有望解决节能产业发展的瓶颈。

根据《2009年

板、节能幕墙等节能材料将因此受益。

二、环保

“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可望保持年均15%-17%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我国环保产业年产值预计将达8800亿元。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逐年提高,从2000年的1.02%提高到2008年的1.49%。在水污染方面,“十五”期间投资规模为2700亿元,“十一五”期间为6400亿元,增长137%。大气污染方面,“十五”期间投资规模为2800亿元,“十一五”期间为6000亿元,增长114%。固废处理方面。“十五”期间投资规模仅为900亿元,“十一五”期间达到2100亿元,增长133%,年均增速为18.5%。

“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将在总量控制、质量--改善和环境风险防范上着力。“十二五”期间,环保工作将以污染防治为主。燃煤电厂和工业炉窑脱硫脱硝、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中小城镇污水处理,重金属污染防治、污水污泥处置、土壤修复,农村环境保护,颗粒物等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等作为重点。

污水处理

提标、资源化成趋势,催生mbr等细分行业

污水处理包括工业废水,市政污水,农业废水等。据估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水处理厂、农业等领域会有超过1万亿元的投资空间。

城市污水处理产能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据统计,2009年底投运的城镇污水产能达1.06亿立方米/日,在建0.52亿立方米/日,二者之和接近2008年底污水排放总量1.57亿立方米/日(包括工业),其中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3%。“十二五”期间预计年均投产污水产能1000~1500万吨/日。城市产能建设增速将放缓并外扩,未来5年城市新建规模与县城相当,单厂规模减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中,预计地级市,县级市、县城污水厂,配套管网及城市,县城改建污水厂分别为260亿元、960亿元、280亿元,773亿元、168亿元和32亿元。

污水排放标准不断提高,资源化成趋势。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a标准。“十二五”规划氨氮排放将纳入约束指标,同时规划2015年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至10%。这将推动mbr等新技术工艺发展,催生细分行业。

大气污染治理

除尘迎来结构调整,脱硫稳定增长,脱硝市场将启动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cod、二氧化硫列入总量控制目标(分别下降10%),目前均超额完成。除尘年均市场规模约200亿元,“十二五”除尘市场增长趋于平稳,但是烟尘排放标准有可能从150mg/m3提高至30mg/m3,超过一半需要改造或者更换、袋式除尘由于具有较好的除尘效果,将迎来较快增长。脱硫市场预计年均投资规模可达100亿元。我国目前火电装机6.6亿千瓦,2009年脱硫装机达4.7亿千瓦。占71%。“十二五”期间仍有2亿千瓦机组需要改造,同时每年还需新建3000万~5000万机组,而已建部分每年10%需要更新。此外,钢铁烧结机脱硫将成为新增长点。

随着环保标准不断提高,氮氧化物也逐步列入控制目标。2008年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达到200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国,若无控制,氮氧化物排放量在2020年将达到3000万吨,给我国大气环境带来巨大威胁。2010年1月,国家颁布《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规定低氮燃烧技术应作为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的首选技术 当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达标或不满足总量控制要求时,应建设烟气脱硝设施。“十二五”期间,氮氧化物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总量控制范畴,目前脱硝加价政策正在研究当中。一旦出台将催化产生脱硝子行业,但预计规模相对脱硫要小一些。

固体废弃物处理

“十二五”期间增速最快的环保一级子行业

固体废弃物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弃物处理、医疗废弃物处理等领域。其中生活垃圾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起步稍晚于污水处理,但目前发展差距较大,产能建设高峰期仍未到来,其中垃圾处理费征收不全是重要制约因素。2002年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以来,到2007年底约有380多个城市开征垃圾处理费,开征比例约60%,而收缴率不到50%,导致地方政府缺乏垃圾处理项目资金。

第2篇:绿色制造战略范文

传统装备制造业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具体介绍如下。①产量低、质量差:传统装备制造业在产品的产量与质量方面都比较欠缺。②生产时间长:“时间就是金钱”,在“知识经济”时代,机遇稍纵即逝。产品设计、生产、投放市场以及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都需要加快。③生产效率低:随着工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企业致力于扩大生产规模,制造产品的数量比之前有大幅度增加。面对这种状况,若依旧采用传统的生产制造模式,难以满足生产效率指标的要求。④节能降耗差:一些传统装备制造业企业是在大量消耗能源与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的,很少注意节能降耗的问题。⑤竞争能力弱:由于产品更新换代慢、生产工艺差、生产效益低,难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企业竞争能力弱。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已成为新时期我国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2.智能制造装备的优点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得到迅猛发展。这给传统的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先进制造技术。2012年,劳动力成本提升、产业升级以及政策扶持等使得先进制造装备技术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自计算机技术问世以来,装备制造大体沿着两条线路发展:传统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借助计算机与自动化科学的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制造技术虽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对产品、工艺和系统等设计师和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设计和管理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现代制造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用现代的工具和方法。通过集成传统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科学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t,AI)等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智能制造技术(intelligentmanufacturingtechnology,IMT)和智能制造系统(intelligentmanufacturingsystem,IMS),则有可能使企业走出困境,度过危机。传统的制造技术与人工智能、自动化等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智能化的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AMT)。先进制造技术是在市场需求及科学技术带动下逐步发展形成的。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驱动下,制造业的生产规模已向多品种、变批量、柔性化的方向发展;在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制造业的资源配置已向信息(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发展。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目的,不仅是要高效制造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优质产品,而且还要清洁、灵活地进行生产,以提高产品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作为近两年国家新确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智能装备制造始终与生产制造息息相关,几乎可以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中加以运用和体现。智能装备制造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21世纪,先进制造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精密化:速度、精度和效率是装备制造技术的关键性能指标。由于采用了高速CPU芯片、RISC芯片、多CPU控制系统以及带高分辨率检测元件的交流数字伺服系统,同时采取了改善机床动、静态特性等有效措施,大大提高了机械装备的速度、精度、效率。

②自动化: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动化技术,特别是智能控制技术,大多首先应用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领域。

③信息化: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大大改变了制造的面貌,它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与制造科学形成的主要条件。但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制造技术的发展,制造业依然是发展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知识经济的基础工业。当然,制造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

④柔性化:柔性化包含数控系统本身的柔性和群控系统的柔性两方面。数控系统本身的柔性是指数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功能覆盖面广;系统可裁剪性强,便于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群控系统的柔性是指同一群控系统能依据不同生产流程的要求,使物料流和信息流自动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控系统的效能。

⑤图形化:用户界面是数控系统与使用者之间的对话接口。由于不同用户对界面的要求不同,因此开发用户界面的工作量极大。当前,Internet、虚拟现实、科学计算可视化及多媒体等技术也对用户界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图形用户界面极大地方便了非专业用户的使用。人们可以通过窗口和菜单进行操作,实现蓝图编程和快速编程、三维彩色立体动态图形显示、图形模拟、图形动态跟踪和仿真、不同方向的视图和局部显示比例缩放功能。

⑥智能化:早期的实时系统通常针对相对简单的理想环境,其作用是调度任务,以确保任务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而人工智能则试图用计算模型实现人类的各种智能行为。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正朝着具有实时响应、更现实的领域发展,而实时系统也朝着具有智能行为、更加复杂的应用发展,人工智能和实时系统相互结合,由此产生了实时智能控制这一新的领域。

⑦可视化:科学计算可视化可用于高效处理数据和解释数据,使信息交流不再局限于用文字表达,而是可以直接使用图形、图像、动画等可视信息。可视化技术与虚拟环境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拓宽了应用领域。这对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在数控技术领域,可视化技术可用于CAD/CAM,如自动编程设计、参数自动设定、刀具补偿和刀具管理数据的动态处理和显示以及加工过程的可视化仿真演示等。

⑧多媒体化:多媒体技术集计算机、声像和通信技术于一体,使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信息的能力。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信息处理综合化、智能化,在实时监控系统和生产现场设备的故障诊断、生产过程参数监测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

⑨集成化:采用高度集成化CPU、RISC芯片和大规模可编程序集成电路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等,可提高数控系统的集成度和软硬件运行速度;应用LED平板显示技术,可提高显示器性能。平板显示器具有科技含量高、质量轻、体积小、功耗低、携带方便等优点,可实现超大尺寸显示。应用先进封装和互联技术,将半导体和表面安装技术融为一体。通过提高集成电路密度等方式,降低产品价格、改进产品性能、减小组件尺寸,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⑩网络化:制造装备联网可进行远程控制和无人化操作。通过制造装备联网,可在任何一台制造装备上对其他装备进行编程、设定、操作、运行。不同装备的画面可同时显示在每一台装备的屏幕上。智能化是人类利用技术改造自然的极致,而绿色化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在绿色化、智能化装备的生产过程中,能量的消耗更低、材料更少、质量更轻,使用时所需的驱动能量更小、效率更高。

3.智能装备制造的发展重点

当前,制造业正着朝全球化、信息化、专业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方向发展;而制造技术则向高精度、自动智能、绿色低碳、高附加值、增值服务、物流联动等方向发展。在智能装备制造的发展趋势中,制造业的发展重点将主要围绕“绿色化”与“智能化”展开。作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重点发展的五大行业之一,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是目前唯一未被国内资本市场充分挖掘的“金矿”,智能装备将成为推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精尖”的最主要力量。

3.1“绿色化与智能化”

引领世界发展的潮流绿色化与智能化,一直是近年来国际工业领域的主要潮流。这两大主题,无一不是对当前实际工业需求的高度概括和响应。国际许多知名企业,如西门子、ABB、菲尼克斯电气、日本三菱集团等,都在各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强调“绿色化与智能化”,而“智能化”则是许多外国企业产品与技术的发展方向。2012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就是以“绿色、智能”为主题,中国是本届工博会伙伴国。中国展团推出了主题为“绿色、智能”的1500m2中心展区,主要展示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制造的最新产品和技术。2012年11月5日,第1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该展览会以“创新转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题,来自全球1600余家中外企业集中展示高端制造、绿色制造的各类新品。

3.2绿色化

目前,绿色经济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里约全球峰会20周年为契机,2012年,里约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UNCSD)的主题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从2008年开始实施绿色经济倡议,2011年2月发表了绿色经济报告书(UNEP201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从2008年开始制定绿色增长战略,并将绿色增长作为其成立50周年的纪念主题。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一场绿色变革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纵观世界绿色文明的发展趋势,21世纪必将成为“绿色世纪”。绿色制造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问题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在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绿色化是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关键。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点任务。为了适应装备制造业领域对“绿色化”的迫切需求,必须确立管理、设计、材料、工艺、生产、物流、报废、回收、循环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理念。绿色制造是通过改进传统的制造技术、设计理念和生产方式,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和环境影响的最小化。制造过程的绿色化是指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在制造的各个阶段都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做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统一与和谐。这里的环境不仅指自然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和生产环境。

3.3智能化

3.3.1智能化的概念

通常人们所指的“智能”,是指人的思维能力,从其外延来看,“智能”就是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智能”包括四个方面的能力,即感知能力、记忆与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而对于智能化,目前尚无明确的、公认的、科学的定义,但通常认为其应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采用“人工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来处理各种问题;二是具有“拟人智能”的特性,具备自适应、自学习、自校正、自协调、自组织、自诊断和自修复等功能。“拟人智能”特性可以作为衡量是否为智能化装置、设备、系统的基本标准。

3.3.2智能化的需求

世界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表明,发展智能制造是提升制造业效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因此,装备制造业对于智能化的需求十分迫切。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或将成为新的突破口。智能化是自动化的高级阶段,是柔性化和集成化的延伸和发展。专家指出:今后,传统的制造业仍将朝着高性能、高精度、高灵敏、高稳定、高可靠、高环保和长寿命的“六高一长”方向发展。新型的先进制造技术将朝着小型化(微型化)、集成化、成套化、电子化、数字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网络化、计算机化、综合自动化、光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服务上,将朝着专业化、简捷化、无维护化以及组装生产自动化、无尘(或超净)化等方向发展。在这些“化”中,占主导地位、起关键作用的是智能化和网络化。智能控制是当今多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之一,其研究重心是解决传统控制理论与方法所难以解决的不确定性问题。智能控制是自动控制的最新发展阶段,它的本质是在宏观结构和行为能力上对机器人控制器进行模拟。

3.3.3智能制造

在高端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智能化是其中一个方向。现在倡导的高端制造业是全方位的发展,智能化只是技术上的要求。随着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的持续上涨,更多企业寄望于通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联姻”,孕育出新的产业扩张模式。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应通过融合集成先进制造、信息和智能等技术,实现制造业的绿色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智能制造这个概念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用来实现泛在感知条件下的信息化制造。智能制造技术是在现代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拟人化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化的感知、人机交互、决策和执行技术,实现设计过程、制造过程和制造装备智能化。它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装备制造过程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集成。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制造企业引入机器人折射出三层信息:企业成本再造加速、制造业产业转型时代到来、议价能力提高。这些趋势表明,“注入人类知识”的智能制造正不断地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生产方式。我国高端智能装备尚处于初级阶段,汽车行业万人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仍不及发达国家的1/10。虽然2011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增速大幅下降,但是1800万辆的庞大市场规模仍然预示着以自动化装备代替高涨的人工成本所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十二五”高端装备制造发展将选择五大方向重点突破,它们分别是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在智能制造装备方面,将重点发展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关键基础零部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等四大类产品。

4.智能制造技术走向

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大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智能制造装备列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点方向之一。太原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孟文俊表示,《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出台给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将会进一步加快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相关专家认为,近20年来,我国微电子、通信、计算机、人工智能控制和图像处理等多学科飞速发展,这为智能制造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1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包括仪器仪表行业)产业,应牢牢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本着“创新优先、重点突破、技术融合、夯实基础、多元投入”的原则,面向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针对制造过程中的感知、分析、决策、控制和执行等环节,融合集成先进制造、信息和智能等技术,实现制造业的自动化、智能化、精益化和绿色化。

5.加快绿色化、智能化步伐的原因

加快绿色化、智能化步伐的原因分析如下。第一,我国有限的资源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决定了必须走装备工业绿色制造的发展道路。装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归纳为研发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在环境资源不减少的前提下,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正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和绿色GDP概念,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尤其是开展绿色先进制造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的环保、技术、法制、经济理念需要及时更新。WTO体制及其规则允许各成员采取保护人体健康、动植物健康、环境和自然资源等措施,提倡消耗适度、无污染、有利于环保的产品和服务。第三,先进工业国家的智能化水平正在加速提升,这给我国装备制造业带来更大挑战。现在世界先进国家正在展开对工业智能化制高点的争夺,特别是日本,对于工业机器人和家庭机器人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十多年,而且开发得非常成功。“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在制造领域成立绿色化、智能化制造联盟,积极推进业界的发展,加快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绿色化、智能化步伐。第四,先进制造技术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产品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它不局限于制造工艺,而是覆盖了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加工和装配、销售、维修、服务以及回收再生的全过程。技术、人员、管理和信息的四维集成不仅涉及到物质流和能量流,而且还涉及到信息流和知识流,即四维集成和四流交汇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特点。第五,积极承担国家科技项目,加强与国内外大型装备制造商之间的合作。如与石油、化工公司开展从石油炼制到合成加工的各个方面的横向合作研究;开发系列化绿色机械工艺用油,包括绿色极压切削油、高速合成型电火花加工油、环保型多功能合成切削液、环保长效防锈油等产品。在“十二五”期间,国家装备制造业将投入大量精力开发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控制系统。作为装备制造业企业,应当抓住这种发展机遇,在“产学研”的合作项目中,吸取丰富的营养。

6.结束语

“十二五”期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可总体概括为一个战略、一个目标。一个战略指的是调整转型、创新升级;一个目标指的是推进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十二五”期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推进经济结构为主线,实施“调整转型、创新升级”战略,围绕建设装备制造业强国目标,着力调整产业技术结构和企业的组织结构,带动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形成自主技术、产品和品牌;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促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增长点;着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素质。不断发展的自动化技术,也正在这个方兴未艾的“智能时代”中寻找着自己的广阔天地。事实上,智能化在各领域的迅速普及,也许正是自动化技术在未来的一片广阔蓝海,而自动化也将助推智能应用的发展。总之,我国要由“传统”向“先进”、“制造”向“创造”跨越,实现装备制造业高端突破,必须要实现“六大转变”,即由粗放加工向精密制造和工艺创新转变、由简单模仿制造向掌握核心技术转变、由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由重生产规模向重质量控制和标准化转变、由设备制造向系统集成转变、由单纯制造向制造服务化转变。在2012年“第八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新自动化论坛”上[5],一些企业的领导和专家认识到转型的重要性。这充分体现了这些企业对市场环境的敏锐性。

第3篇:绿色制造战略范文

摘 要 当今世界,生产制造业在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绿色环保是当前世界全行业的主流,生产制造业在绿色环保方面一直受到制约。从营销角度出发,如果生产制造业依然采用传统方式的营销方式,那么必然会被大环境所淘汰。因此,要想生存,就要顺应当前发展趋势,采用绿色营销的方式,使企业利于不败之地。也以此来满足消费者对于绿色无污染、节能环保的需求。本文重点探讨生产制造业的绿色营销策略,以及如何通过绿色营销的方式来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

关键词 生产 制造业 绿色营销 问题解析

一、引言

绿色营销是随着绿色环保理念逐步迈进生产制造业的,理念的形成与深入是根据消费市场的消费走势而确定的。因此,当前形势下,消费者们也更加追求绿色消费。消费者们希望企业也能够通过绿色渠道、采用绿色营销的方式进行企业的建设与发展。而生产制造业为了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从而逐步去选择以市场调查、产品的研发与分析以及分销等不同的营销方式,满足消费者们的绿色消费需求,从而实现自身企业的发展。

二、生产制造业绿色营销的概念解析

绿色环保已经走进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而随着这样的管理进入消费领域,那么对于生产制造业而言,企业也应该引入这样的生产以及营销理念。那么,如何理解生产企业的绿色营销呢?绿色营销是指在消费者们进行绿色消费的基础驱使下,生产制造企业能够维护自然环境、控制环境污染、以自身资源的利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择以市场调查、产品的研发与分析以及分销等不同的营销方式,满足消费者们的绿色消费需求,从而实现自身企业的发展的经营活动。生产企业的绿色营销是目前诸多国家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有别于传统的生产企业营销方式,绿色营销是首先建立在消费者们绿色消费的基础上的,消费者利益在不断受到重视,而为了享有绿色健康的消费生活,企业的绿色营销理念也得以发展,尤其是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不断攀升。此外,绿色营销的优势还在于能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能够采用清洁的生产工艺,减少污染排放等。

三、如何实现生产企业的绿色营销模式

生产企业的绿色营销策略重要而必要,那么如何实现生产企业的绿色营销模式呢?

第一,生产企业要树立绿色营销的价值观;从企业内部首先确立绿色的理念,这包括对于绿色的教育、绿色意识的宣传,多进行绿色消费的价值观的确立工作。此外,还要营造绿色风尚,理念的融入需要宣传与建立,那么营造绿色的风尚,就可以带动企业内部形成绿色营销的价值观。让企业员工们都能够认清,绿色营销是一种社会责任。

第二,绿色产品的开发;绿色营销一定是建立在营销绿色产品的基础上。生产制造企业应该以生产开发绿色产品为首要任务,以不污染自然环境,保证资源的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

第三,采用绿色生产的模式;绿色生产同样是绿色营销的基础组成部分,采用绿色生产模式,即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排放,不影响自然环境建设,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绿色形象。

第四,产品包装采用绿色化;包装材料要更加绿色化,最好能够循环使用或者是可以回收的包装材料,实现绿色营销的包装绿色化。

第五,合理制定绿色价格;绿色价格的制定是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再根据当前市场的价格分析,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第六,合理开展绿色促销活动;促销是企业营销的一种模式,绿色促销就是能够通过合理的诱导方式,进行产品的批量销售活动。

第七,建立绿色的营销渠道;营销渠道是进行绿色营销的重要部分,只有建立了通常的渠道,才能够实现绿色营销。而渠道的选择要尽可能选择那些消费者们信赖的绿色企业,从而实现绿色营销的目的。

四、结语

绿色环保是当前世界的发展方向,生产制造业的绿色营销是基于这个大方向制定的。人们对于消费水平以及消费标准的不断提高,给生产制造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通过认识绿色营销的特点,以及掌握绿色营销的方法,能够真正意义上提高企业对于绿色发展的认识程度。从绿色营销的发展以及概念出发,生产企业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绿色体验,从企业的根本植入绿色营销的概念,顺应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必然能够使得企业能够长足、长久的发展。通过对绿色营销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企业的立足不仅要从管理建设入手,更要掌握消费市场,建立绿色营销体系,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仁社.煤炭企业绿色营销战略模式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8):120-121.

[2]陈恭璋.绿色营销的战略路径.新领军决策参考.2012(12):192-195.

[3]李秉强,钟昌标.浙江制造业对生产业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04):59-62.

第4篇:绿色制造战略范文

在社会主义经济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对机械设计制造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应用绿色理念,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地位极其重要,将绿色理念应用到机械设计制造中,有助于机械制造行业得到稳健的发展,促进经济效益提高。文章对机械设计制造中应用的绿色理念进行分析,希望对机械设计制造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机械设计;制造;绿色理念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机械设计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各方面不同的问题,而污染和能耗问题则表现得尤为突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将绿色理念应用在机械设计制造中显得尤为重要。

1绿色理念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应用的意义

各种工业机电产品和机械装备从设计到生产的整个过程就是机械设计制造,其发挥的作用无法替代。环境和机械设计制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产品的性能、以及结构等指标对产品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一旦有不合格的指标出现在产品中,则会对产品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会消耗更多的能源。而绿色理念所秉承的原则是可持续发展,产品从生产到完工中各个环节的质量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对其加以应用,可以促进能耗的有效降低,进而将机械设计制造所用的成分降低,促进企业经济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除此之外,机械设备在进行制造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排放有害气体等,通过对绿色理念的应用,机械设计制造进行生产活动时所秉承的原则为“健康、可持续”,促进排放有害物质的效率降低,尽可能的不破坏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得以落实。

2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对绿色理念的应用

2.1选择绿色材料

机械设计制造企业在传统的发展中将经济效益的获取放在了首位,因此在对材料方面进行选择的时候,显得目光短浅。这些材料大部分都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对这些材料会不会危害到环境这个问题并没有进行考虑,有些材料虽然价格比较低廉,但是却含有危害物质。如果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应用这些材料,威胁人体健康和危害环境。为了能够绿色的、可持续的发展机械设计,选择的材料应该是绿色的,不会危害环境的。只有材料的质量得到了保障,所生产出的产品才会更好。在市场上才能够得到认同。除此之外,对相关的规定进行严格的遵守,检测材料的性能,保证有害物质不会存在于材料中;材料的质量一定要过关,善于利用材料,尤其是一些材料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使材料得到节约,将绿色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之中。

2.2坚持绿色理念设计产品

在现阶段,绿色理念在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相关人员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还依然遵循着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导致产品并不具备充分的绿色性。设计人员在设计机械产品的时候,需要对绿色理念给予高度的重视。首先,在设计产品时,只对产品的环境因素进行考虑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产品的功能和质量进行充分的考虑,促进产品利用率的有效提升,促进能源、资源消耗的降低;其次,在机械产品的工序中,拆卸产品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损伤各个部件。在设计产品时,对各个部件的完整性进行充分的考虑,然后在进行拆卸环节的设计,保证能够循环利用这些部件,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除此之外,回收再利用在绿色理念中的意义较为重大,可以有效的避免能源消耗的浪费。现阶段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机械产品有很多,设计人员在设计产品时,需要对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产品给予高度的重视,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应用。

2.3促进绿色制造的实现

在机械设计制造中,产品是否受欢迎,和制造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产品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度,经常会将一些外在的东西加在产品上,其实对产品的使用价值并没有任何的意义。在制造机械制造产品的时候,除了会污染环境以外,还会增加一些不必要资源消耗,并无法保障机械制造效益。制造机械产品所应该坚持的理念是“环保经济、节约经济、绿色经济”,促进绿色制造工艺力度的加强,将绿色制造落实到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与此同时,管理机械制造工艺的力度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对机械制造工艺的行为进行规范,进而促进能源消耗的降低,促进能效利用率的有效提高,尽可能的不污染、破坏环境。

2.4应用绿色制造技术的力度要加大

机械设计制造在现阶段中设计产品时所使用的设计观念依然比较传统,技术保障不够完善,因此产品并不具备良好的综合性。绿色性能表现的尤为突出,比较于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随着所提出的绿色理念,绿色经济逐渐的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而机械设计制造业想要将绿色发展从根本上实现,则需要将绿色制造技术充分的应用起来。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应用绿色制造技术,可以保证机械设计制造企业的绿色发展,进而减少资源的消耗,避免危害到环境。

3结束语

第5篇:绿色制造战略范文

在全球环境污染恶化、资源严重破坏、生态危机、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厄尔尼诺现象维修人类生存的今天,“绿色营销”成为未来全球市场营销的主导潮流无疑是大势所趋。那么,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现实角度来看,现阶段我国推行“绿色营销”战略是否具有现实可行性呢?

1、从国际的角度来看,“绿色营销”观念发源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1978年,德国推出蓝色天使认真体系。1988年,美国紧随其后制定了环保标准。1989年,日本推动了环保标章制度。法国在1993年就立法要求上市销售的货品包装的百分之五十都必须要进行回收再利用。在这样的国际市场环境影响下,我国的绿色营销战略能不能有效的发挥其作用都将直接影响到中国企业的国际上的影响以及产品进出口贸易时能否达到国际执行的绿色环保标准要求,从而冲破国际贸易壁垒和限制,成功的打进国际市场。对于我国而言“绿色消费”绝不应该仅仅作为一种观念被接受,而是应当上升到战略的层次和高度加以对待。

2、从国家层面看,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经济实现了平稳、高速增长。但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企业无法摆脱资源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高投入、低产出一味地追求产品量上的增长而忽视了品质的提升,陈旧、落后的技术组合基础上靠高物质投入支撑,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高消耗资源支撑快速经济的扩张,随之出现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诸多问题。这一切的不良后果已经引起了相关政府部门和公益社会组织的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增长形势,已是当务之急”;改变传统“消耗型经济,采用绿色循环型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

3、从法律层面看,目前政府部门越来越侧重环境保护工作,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当中也有环境保护工作这一重要指标项目,环境保护工作也成为我国长期规划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4年审议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2012年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共同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5年,正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第21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应当说,目前我国从基本法律到专门法律已经形成一系列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想要为实施“绿色营销”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就要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4、从企业层面来看,以盈利为目的本身就是其存在的意义,但这需要建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然而有一些企业却往往只重视经济利益,唯利是图,将基本的市场经济法则以及社会道德弃之不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绿色营销”的概念逐渐受到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的重视。“绿色营销”战略的实施,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管理、节省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收益,另一方面也契合社会发展要求,能够拉近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德国的电池制造厂因生产不含汞和镉的电池,获得欧洲绿色标志,其市场占有率短短数月就从5%飙升至15%,并抢占了英国超级市场10%的营业额。由此可见,“绿色营销”在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上带来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这也将会成为“绿色营销”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因素。

5、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档次和需求品质不断提升,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以往的“吃饱吃好”,而是向着健康、安全、舒适、和谐发展。此外消费者环保意识的醒悟和保健意识的加强都为“绿色营销”战略的推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这一切无疑将驱使企业生产有益消费者身心健康,对环境无污染破坏的绿色产品以迎合广大消费者的意向和偏好。

在逐一分析了企业市场营销宏观环境的各个方面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我国推行“绿色营销”战略不仅具备必要性,而且具备可行性。现从市场营销组合的角度即产品、定价、分销、促销等方面来谈谈我国企业在开展绿色营销战略中现实策略。

(1)产品上的策略。以我国目前实际的状况来分析,在推行“绿色营销”战略中的产品策略无疑将成为重中之重。总体来说,绿色营销产品策略的实施要同全面质量管理联合起来,在推行全方面的绿色质量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从产品的整个制造全过程再到行使的整个过程最后再到加工包装回收都需要符合绿色标准和原则。通常而言,企业实施的绿色产品策略应包括下面几点主要内容:①“绿色化”的制造工艺,采用清洁工艺,即在制造产品过程中避开污染源,加强对制造过程中残留物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②在新产品研发战略中,严把绿色关口,将消费者的健康放在首位,严控环境污染、资源破坏。③对产品更新调整和技术升级中实施绿色目标科学化管理和规划,在一定的期限内取得产品完全绿色化。④在产品的制造过程和包装策略上,一律使用达到国际标准的绿色、环保的、可自然降解的、可回收利用的外包装材料。

(2)核价上的策略。企业在绿色核价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加工包装上的技术更新升级。从根本上说,为了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健康而进行的绿色投资不应该仅由企业独自承担,假若将绿色投资的成本核算进入销售价格,事实证明了,一些执行了“绿色营销”策略的企业就会在价格市场中处于劣势,从而有可能失去大量的消费者和原始的市场份额,不适用于“绿色营销”战略在市场的全面推行。对于此,国家一方面加大力度对大企业绿色成本的稽查,于此同时也需要对优质企业进行政策的鼓励与扶持。比如可以设立绿色营销基金,或者向相关企业征收绿色公积金,成立专门的绿色企业银行等,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切实的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减轻绿色产品的价格压力。

(3)分销上的策略。在分销策略上除了要对进行绿色分销的分销商给予政策性的奖励外以外,还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公共性质的绿色销售链和连锁系统,以此来达到企业对绿色分销发展。

(4)促销上的策略。最重要的是能否充分利用好“绿色营销”这张牌,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出企业已经获得的优异的社会效益,能否将自身公共关系优势发挥出来。企业为公众展现出来的绿色广告要让公众体会到一种感受自然、回归自然的意境,将绿色营销所独有的特点和优势给发挥出来。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绿色营销广告的成功案例,比如新飞集团的绿色广告词“绿色全无氟冰箱,让我们的空间更洁净,生活更美好”。由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充分灵活运用广告进行促销,让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不但在经济效益上获得成功,同时在社会效益上也获得成功。除此以外,绿色营销还有诸多其它的展现方法,有效结合公关策略和技巧是充分体现绿色营销的重要手段。这方面有许多的成功案例,就比如多年前的“海尔”集团就曾有过大力赞助“全国环保先进工作者”评选颁奖活动的成功案例。

第6篇:绿色制造战略范文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 低碳经济 绿色管理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各国积极的经济政策刺激下,金融危机肆意破坏经济的恶劣态势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即全球正在进入“后危机时代”。此次金融危机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冲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际环境愈加复杂和动荡不安,产品外销受阻,国内需求不旺。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下,中小企业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在这个后危机时代把握机遇,转危机为转机,是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1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主要特征

1.1 全球金融格局改变与金融监管体系加强

随着美国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的下降,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霸主地位、美国金融市场的中心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全球金融重心正在从西半球偏向东半球,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增强。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放松了对金融业的监管。人们感受到了失去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全球共识,金融谨慎发展原则与回归实体经济已成为一种良性发展之所需[1]。2010年G20峰会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表示将继续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币值低估国转移6%以上。其中,中国的份额将从3.72%升至6.39%,超越德、法、英,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

1.2 新科技革命蓄势待发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某种意义上来说,经济危机是由于科技创新不足而导致经济增长缺乏推动力而引发的。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由1857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由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现在,无论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强烈需求,还是科学技术内部所积蓄的能量,都正在催生着一场以新能源技术和生命科学重大突破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目前,全球经济都面临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研究开发新的替代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必须的选择。

1.3 环保问题空前严重,低碳经济渐成时尚

在金融危机下,各国正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正成为传统实体经济的转型方向。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各国正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一场以开发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产业为基本内容的绿色产业革命正在悄然兴起。欧盟已计划启动“绿色汽车”、“低能耗建筑”、“未来工厂”三大行动,明确提出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美国计划让新能源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复苏的驱动力;日本不断出台重大政策,将重点放在发展低碳经济上,尤其是能源和环境技术开发上;“八国”集团提出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半[2]。

2 我国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大力推行绿色管理,走低碳之路

后金融危机要求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以低碳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小企业如何顺应这一潮流,抓住此次机遇,完成自身的凤凰涅槃,是管理者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认为,我国中小企业要想化危机为转机,重新在市场上获得发展,离不开“绿色管理”。所谓绿色管理,就是企业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观念融入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从各个环节着手控制污染与节约资源,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系统的实施绿色管理,首先要构建绿色管理体系,即绿色企业文化、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再循环和绿色管理评价体系[3]。

2.1 绿色企业文化

绿色企业文化是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前提,也是绿色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员工特别是经营管理者具有绿色意识,企业才有可能实施绿色管理。绿色产品的开发、设计等,需要研发人员的绿色价值观发挥作用。

2.2 绿色生产

这里的生产是广义上的生产,指产品从设计到产出的整个过程。本文认为,绿色生产主要包括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和绿色包装三部分内容。

①绿色设计。绿色设计就是进行面向环境的产品设计,将环保意识加入到产品设计中。

②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是指以节能减排为目标,以技术、管理为手段,通过对制造过程的全面监控,实施污染防治措施,来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排放,并且提高经济效益的综合型措施。

③绿色包装。绿色包装就是按照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最小化的原则,对包装材料、包装方式等进行的一系列改进。

2.3 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即企业在市场调查、产品定价、促销活动等整个过程中,都以 “绿色理念”为指导,维护生态平衡、重视环保,使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利益相一致。包括收集绿色信息、实行绿色包装、重视绿色促销、制定绿色价格、树立绿色形象等。同时广告的绿色效应非常重要,它既能起到宣传作用,又加深人们的绿色意识和环保观念[4]。

2.4 绿色再循环

绿色再循环就是将在生产、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废弃物加以充分有效地循环再利用,从而最小化地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企业可设立绿色处理部门,负责废旧产品的回收和拆卸处理等工作,然后将拆卸后的零部件重复使用,或者处理后再投入使用,从而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2.5 绿色管理评价体系

绿色管理体系实施成功与否,要从企业内外部效益来看,内部效益指企业的经济效益,外部效益指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不同的企业制定相应的指标来测量,以检验绿色管理系统实施的效果。

绿色管理体系的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辅助的,绿色企业文化,为企业实施绿色管理规定了理念、意识和行为准则。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和绿色营销是绿色管理的中心工作,绿色再循环对企业实现绿色经济起到辅助作用,绿色管理的效益评价提供了衡量绿色管理效果的标准。

3 如何建立企业绿色管理体系

我国政府应积极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制定绿色发展战略,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制,进行管理监督和政策引导。企业构建高效绿色管理体系,固然离不开企业外部的推力,主要是来自政府规制,然而从根本上还要靠企业的自觉行动,从企业战略和战术层面确保绿色管理体系的运行[5]。

从企业战略层来讲,企业要以绿色战略为指导。绿色战略是构建企业绿色管理体系的灵魂。绿色战略的制定要求企业进行使命和目标的重构以及战略重构。企业要制定追求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企业经营效益相统一的使命和目标,以有效地引导企业的战略决策。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摒弃“环境保护不经济”的成见。其次,将环境意识强化到企业的决策部门,分别制定公司层绿色战略目标和职能层绿色战略目标,包括研发、生产、营销、财务、人力战略,全面绿色发展战略。

战术层面上,企业需要从产品的采购到进入市场的全过程入手完善绿色管理,根据上述绿色战略所制定的目标,认真完成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首先,绿色研发要求利用新型能源和材料,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开发低耗高效的绿色产品。第二,绿色生产要求企业选取低能耗低污染的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节能减排技术,以绿色产品为目标。第三,绿色营销要求企业将绿色理念融入到营销过程当中,从市场调查到售后服务,都以有利于环境保护作为出发点,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第四,绿色财务管理是指企业在资金的筹措、使用及分配全过程中,将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融入,实现企业价值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协调。第五,绿色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在招聘、激励、员工关系等各个环节遵循绿色理念,关心员工的需求、成长与发展,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发展。

4 结语

金融危机过后,资源能源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对象,节能减排迫在眉睫,建立低碳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可望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低碳经济”将成为不可忽视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中小企业应抓住这次变革机遇,加快自身发展模式地转变,走“绿色”之路,实施绿色管理,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阮兢青,陈文标.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的机会和生存发展策略研究[J].集体经济.2010.4:40-42页.

[2]杨益.“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战略选择[J].国际贸易.2009.9:4-7页.

[3]丘尔卫.企业绿色管理体系研究.黑龙江工程大学[D].2006.46-47页.

第7篇:绿色制造战略范文

关键词:创新扩散;绿色营销;优势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炸性增长、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等。为了走出困境,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世界各国广泛认同,逐步形成共识。而绿色营销正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并将成为21世纪营销的主流。这里将创新理论引入绿色营销,探讨如何利用创新设计更加积极有效地实施绿色营销策略,以同时满足经济、社会和生态的三重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营销相关回顾

(一)绿色营销的概念。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利益三者统一起来,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构思、设计、销售和制造。其特点是:企业以环境保护为经营指导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的营销观念、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

(二)绿色营销的发展。20世纪八十年代末,是绿色营销的第一个阶段。许多人从事不同形式的绿色营销,一个绿色潮流按预期出现(Cliff,1990)。随后,绿色产品的销量让人失望;九十年代初,之前戏剧化的增长沉了下去。

20世纪九十年代初,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绿色营销遭遇激烈的反对。对绿色营销的主要阻碍表现在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宣传及企业绿色意图与实践不符的讽刺。Grane(2005)认为有五个导致失败的原因:绿色洗涤、绿色推销、绿色收获、企业家营销、顺从营销。

2000年以来,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此时,消费者更加有社会责任心(Strong,1996)。他们考虑的不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社会和生态(Oksanen,2004)。随着技术的增长,政府的规定完善以及环境机构和媒体的调查,绿色营销复兴了。

(三)绿色营销现状。在世界各工业化国家,绿色营销包含的相关的活动范围变广:产品设计、制造过程、服务提供过程、包装、回收和其他领域(Prakash,2002)。

一些欧洲跨国公司的研究调查发现,92%的公司改变了他们的产品以满足绿色需要(Vander,1990)。在研究报告“消费产品策略中的环境和社会责任”中发现84%的主要公司有环保意识并发展高效节能组织。

三、创新理论的相关回顾

(一)创新理论的提出与发展。Schumpeter(1912)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经济领域中存在多种创新活动,而不同的创新活动所需的时间长短不一,对经济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也各不相同。之后,创新扩散的研究成为主流,最有代表性的是罗杰斯的研究工作,他所提出的创新扩散理论从20世纪六十年代起一直在领域内居于主导地位。

Rogers(1962)提出,创新的扩散一开始比较慢,当采用者达到即“临界数量”后,扩散过程加快,这个过程直到系统中可能采纳创新的人大部分都已采纳,到达饱和点,扩散速度才逐渐放慢,其数量随时间呈现出S形的变化轨迹。他注重创新扩散特性,认为在社会系统中,创新的采用率主要受五大创新扩散特性的影响: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兼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

(二)创新扩散理论的应用。创新扩散理论应用于从社会学到商业的多学科。已经认可的创新扩散有很多:美国非营利性医院的技术、全新的技术制造新产品、小企业间的在线贸易交流、电子商务服务从一代到多渠道的解决方案、国际B2B公司应用的网络技术等(Woodside,2004)。

四、将创新理论运用于绿色营销的研究

(一)绿色营销策略与创新度。绿色营销战略与创新度有关。根据Robertson(1991)创新度的范围从低到高各不相同。被动的绿色营销战略是低度的创新,也称为持续创新。只是对现有产品和服务小的变化,如颜色、款式和包装的创新。持续的创新有低风险,只提供短期的利益,不需要一个完全新的制造过程,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例如,某公司生产的第二代产品(DiFrangia,2008)。

中度的创新也叫动态连续创新,产品或者产品的类别是存在的,但是它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来更改客户的行为,如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的生产等。

积极的绿色营销战略是最高级的创新,也称作不连续创新。这种创新需要几十年的推广,不容易被模仿。如果公司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在创造出巨大的竞争优势下,实现环境效益,这将是不连续创新,如互联网的发明和商业太空旅行等(Karna,2003)。

我们要积极地采用绿色营销策略,运用动态的和不连续的创新,产生长期利益,创造竞争优势,增强企业信誉和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提供更良好的生态可持续性。

(二)基于创新扩散特征的积极的绿色营销策略。基于创新理论,将创新扩散特征应用于绿色营销策略,产生七个积极的具体战略(Peattie,2005;Miles,2000;Covin,2000)。

1、市场调研战略。在公司的战略上进行研究投入,满足外部环境和利益相关者。它涉及到以下扩散特性: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兼容性、复杂性和可实验性。此研究可以帮助做出最有效的设计,用来识别客户的需求并设计新产品。

2、生产战略。改变生产和其他进程使其更环保,它涉及到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兼容性和可实验性。企业重新定义绿色创新,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费者都认识到绿色价值。为了增强可观察性,工厂可以让客户和利益相关者进行工厂旅游,并且让媒体报道有关的绿色营销生产战略。

3、产品战略。(1)创建具有差异化优势的绿色产品,并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扩张这些产品的生产线;(2)不对实物商品的所有权进行挑战,而是对绿色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替代。它涉及到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复杂性和可实验性。

4、配送/市场战略。(1)建立更循环的市场,在其中材料可以回收及循环再造;(2)利用多渠道分销,容易去尝试,并且易于购买新的绿色产品服务;(3)开拓新的市场或者通过绿色技术转让实现。涉及到以下创新扩散特征: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复杂性和可实验性。

5、价格战略。重点应该放在长期成本上而不是短期的价格,例如公司可以提供促销活动。为了提高创新的可实验性,应降低新的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以满足更多的客户。将涉及到以下扩散特性: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和可实验性。

6、推广战略。更多地利用环保的新媒体将相关的消息通过市场传播扩散。主要特征是可观察性,企业可以使用电子通讯、网络研讨会和移动营销等手段帮助推广。涉及的扩散特征还有相对优势、兼容性和复杂性。

7、伙伴关系/战略联盟。积极的绿色组织营销战略,追求多种伙伴关系,向利益相关者输入绿色价值观。涉及的主要扩散特性: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和兼容性。

(三)基于创新理论的积极的绿色营销策略产生的竞争优势。以上的绿色营销策略,都涉及到了不同的创新扩散特征,将其运用于绿色营销,将产生很大的竞争优势。Vaccaro(2009)认为,具体优势体现在以下11个方面:增强企业的名誉度;提高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巨大的品牌差异度和品牌的忠诚度;更高的企业绩效;增加了利益收入,更高的利润和长期的利益;第一发动者的优势;高市场份额和投资回报率;因为差异化优势而产生的市场份额增加和成本的节约;增强对技术研发的支持;完成组织任务;更强的生态可持续性和共同利益。

五、结论

本文把绿色营销和创新理论的产生、发展及现状做了回顾,依据前人的研究证明了将创新理论用于绿色营销的价值,提出7个积极的绿色营销策略涉及到了不同的创新扩散特征,并且由此产生11个竞争优势。

未来的研究可以测试其他的扩散特征或者在不同的目标市场采用创新扩散,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Vaccaro V L.B2B green marketing and innovation theory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System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9.11.4.

第8篇:绿色制造战略范文

【关键词】 机床制造业 绿色制造 运行模式 特征

1 引言

绿色制造运行模式的提出与我国现阶段可持续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它的核心规划在于减少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对于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较多的困难,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生产的过程中所造成的资源消耗种类较多同时具有分散性,对于集中处理具有较高的难度。其二、绿色制造的运行模式是一个在现有生产模式的基础上,基于绿色生产的要求,所提出的面向绿色制造的生产工艺和流程的再现过程。它是一个较为综合的概念,为了保证在实施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必须对整个生产模式基于较多的关注,而不只是文件上或者某一过程的孤立使用。机床制造业是我国现阶段发展较快的工业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机床制造业非常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废弃物的排放,在加工的过程中引进绿色制造运行模式对于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提高经济效益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机床制造业绿色制造的重点

根据相关资料的信息,在机床生产制造的过程中,机床所使用的金属只占资源总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在生产的过程中其余的大部分或被消耗或被浪费。所以从现阶段机床制造业的生产来看,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十分必要。在绿色制造运行模式的概念下,使用新型材料或者复介材料,优化结构、使用绿色技术可以在保证机床生产质量和速度的前提下,大大的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机床生产过程中的总消耗。同时我们知道,由于在机床制造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切割液会产生大量的含有烧碱、油酸酷、乙醇和苯酚等有害物质,在未经处理的前提下,将这些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空气或者我们生活的物理空间中会造成大量的污染,引起各种疾病,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使用绿色制造生产模式对于机床制造业来说十分必要。

3 机床制造业绿色制造的模式

第一、机床制造业绿色制造模式总规划。规划是实践的基础,在绿色制造模式中主要以一条主线和两大系统为知道。所谓一条主线主线主要基于机床产品的生命周期而言。所谓两大系统主要涉及绿色生产中十分重要的两个系统即机床的绿色设计系统和废旧机床的再使用系统。就产品的生命周期而言,应该从机床产品的总过程来考虑环境因素和资源的利用问题。在制造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同时也应该关注和考虑产品生产的后期废物排放和使用的问题。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选择使用效率较高,对环境污染较小的资源,从而减少产品的生产周期,加大经济效益。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第二、机床绿色设计系统。机床的绿色设计系统主要可以分为机床的绿色设计系统、设计目标层、优化设计方案三个部分。绿色设计层主要指在生产的前期对所要生产的产品做综合的评估,包括产品的需求分析,产品的功能配置、概念、设计理念等方面的设定。在设定的过程中,市场的需求,产品发展的综合情况,用户的需求情况、价格接受区间等等是影响评估的最主要的因素。同时在绿色生产模式的指导下,也应该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相关的关注,最终制定较为完善的生产的计划方案。设定目标层,是指在关注传统时间目标、质量目标和效益目标的基础上,对于能源的消耗和资源的污染给予更多的关注。在生产的过程中资源的利用率,回收率等都应该成为影响资源选择的重要因素。优化设计层是指在以上两个设计过程的基础上,在实践的过程中,根据现实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方案的更改和创新,不断完善设计方案,使之在符合绿色生产模式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第三、废旧机床再制造系统。废旧机床的再利用是绿色生产模式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知道世界上的很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在利用的过程中,在加大资源的使用效率的同时,也应该加强资源的重复使用。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利用绿色生产模式和其他技术相结合,对废旧机床进行综合的可再制造性评估,充分利用现有的废旧机床资源,在进行技术整合的技术上,实现机床制造业的可持续的发展和绿色生产。在实践的过程中绿色制造运行模式主要包括废旧机床回收、拆卸、清洗、评测分类、机床及零部件再设计、再制造生产加工、整机再装配、测试、检测及销售等过程。废旧机床的再次使用极大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的概念,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相关负责人员的思想意识,增强其对绿色生产模式的认可。

4 结语

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振兴制造业,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建设绿色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绿色制造运行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解决制造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也与我国的基本国策密切相关,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绿色制造运行模式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路。机床制造业主要面对基本设备的生产和加工,对于加快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在传统生产的基础上,引进新型的绿色生产模式,提高行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工业绿色和谐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聪波,王秋莲,刘飞,曹华军.基于可拓理论的绿色制造实施方案设计[J].中国机械工程,2010(01).

[2]汪哲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方向――绿色制造[J].装备制造技术,2010(03).

[3]邵迪骏,孙丽萍.机床的绿色制造[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2011(02).

[4]崔晓璐,李新茹.电子样机在绿色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1(14).

第9篇:绿色制造战略范文

一、更加强调同步发展

对照《中国制造2025》要求,《指南》分析了当前制造业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制造业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基础制造、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人才不足,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不强;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实践环节薄弱,学校和培训机构基础能力建设滞后。《指南》有针对性提出要促进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同步。一是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灵活性和特色化。二是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制造业产业布局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布局。三是注重专业设置前瞻性,主动适应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发展需求,增设前沿和紧缺学科专业,强化行业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四是根据制造流程变革改造升级传统学科专业,服务电子、钢铁、石化、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五是围绕制造业重点行业布局规划,对接制造业产业集群、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等,集中建设一批校企深度合作、发挥支撑作用的专业集群。

二、更加重视优化体系

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方面,《指南》延伸和强化了普通中小学职业培育观和在岗职工培训两方面内容。要求普通中小学要在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中加强制造业基础知识、能力和观念的启蒙和培养,@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观,为其将来选择“应用生涯”还是“学术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指南》要求推动制造业企业职工培训全覆盖。通过在制造业领域全面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完善企业职工全员培训制度;探索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等,整体提升企业职工技术技能水平。这更有利于构建制造业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立交桥,更好地支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职教体系。

三、更加凸显工匠精神

总理多次强调“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指南》把“大力培育工匠精神”与“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绿色制造技术技能水平”和“提高全员质量素质”一起列为“提升制造业人才关键能力和素质”主要任务之中,并排在第一位,体现了高度重视。《指南》从四个方面将“工匠精神”落到实处。一是倡导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工业精神,提升我国工业软实力。二是制造业企业要把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职工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增强职工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三是不断深化“中国梦・劳动美”教育实践活动。四是推进工匠精神进校园、进课堂,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制造业人才。

四、更加着力技艺精湛

造就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是落实人才为本原则的重中之重,《指南》从大力培养技术技能紧缺人才、支持基础制造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整体提升企业职工技术技能水平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中明确了方法、路径和措施。一是探索制定学徒身份认定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二是研究制(修)订高等职业教育机械设计制造类、自动化类、铁道装备类、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航空装备类、汽车制造类、生物技术类、电子信息类等十二类专业教学标准,遴选建设一批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三是面向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依托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开放大学、职业培训机构,引导建设一大批学习型制造业企业。四是引导地方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向制造业相关专业倾斜。 五是依托《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到2020年,重点围绕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建设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1000个左右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五、更加注重质量为先

《中国制造2025》突出“质量为先”,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指南》把“提高全员质量素质”作为主要任务,鼓励制造业企业加大质量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在中小学开展质量意识普及教育,在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加强质量相关学科专业建设等,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文化。在“全员质量素质提升工程”中,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设立质量相关研究机构,开展质量科研,开发质量素质提升课程,面向社会开展质量教育。

六、更加关注绿色技能

发展绿色经济、培养公民绿色技能已是国际基本趋势。欧盟“2020战略”提出必须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来培养公民的“绿色技能”及全体公民的绿色意识。《中国制造2025》把“绿色发展”作为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战略方针,把“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作为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指南》在“提升制造业人才关键能力和素质”这一主要任务中专列“提升绿色制造的技术技能水平”,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根据绿色制造发展需要积极开设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相关学科专业;鼓励学校参与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参与绿色产品研发和相关标准制(修)订等,并在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中作出了相应的政策制度安排。

七、更加突出企业主体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要求健全企业参与制度。《指南》更进一步,提出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要求面向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推行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明确对举办职业学校的企业,其办学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的,各地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推动制造业企业与应用型本科高校探索共建共管制造类专业二级学院(系)。保留制造业国有企业所举办的与企业经营方向相符、办学效益好的职业学校。结合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和加快产学研用联盟建设等,加快实现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