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酒文化的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文化建设;上海;文化城市;城市精神;慈善之城;艺术之城;创意之城;时尚之城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一、上海城市发展与社会建设的回顾与前瞻
2004年4月23日,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正式了《上海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提出,将在继续向市民倡导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破坏绿化、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说粗话脏话的“七不”规范基础上,引导市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通过努力达到“七建”,即守秩序,建法治之城;讲卫生,建健康之城;护环境,建生态之城;有礼貌,建礼仪之城;重信用,建诚信之城;爱科学,建学习之城;献爱心,建友善之城。这可以看作是上海一个有意图的建设发展规划。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在“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在世博会之后,上海城市社会本身的发展水平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同时,世界和中国对世博城市上海的期待值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因而,上海应积极主动抓住后世博的黄金机遇与重大挑战,进一步强化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超越过去比较简单、实用、不够系统的建设思路,从系统性、总体规划及理念创新等方面全面推进,提出并建构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文化大都市以及世博城市等身份相匹配的城市社会建设战略目标与实际操作框架,这是我们研究上海城市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基本立场。
和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换一届政府就换一张规划”①相似,在城市社会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研究、制定上,也普遍存在着互不相干、彼此矛盾甚至是相互冲突等问题。这是由于缺乏理念创新、理论指导、战略规划和系统设置的恶果。在某种意义上,与经济建设相比,城市社会发展是一个在结构上更为复杂,在建设上需要循序渐进,以“积德”为主题,以“教化”为手段的“百年树人”工程,最忌讳在建设目标与实际操作上的“大拆大建”、“反复折腾”,因而,对于未来的上海城市发展与社会建设,应最大限度地吸收上海社会建设在“十一五”期间的规划智慧与实际成果,力避“换一个五年计划就换一个城市社会建设目标”,同时,根据世博后上海对其城市社会建设提出的新的要求、需要和期待,参照全球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殊性,一方面,科学认真地研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的衔接与平稳过渡桥梁,为“十二五”期间上海城市发展最大限度地继承“十一五”的成就,盘活“十一五”规划中未有效发挥的存量资源,解决“十一五”期间城市建设遗留的各种“烂尾楼”问题,另一方面,以“国际大都市”、“文化大都市”、“后世博城市”为背景,直面“十二五”期间上海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和机遇及其对城市发展的要求,研制对实现上海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具有社会支撑体系和重要推动作用,对上海城市社会建设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对中国其他城市具有示范性和引领作用的“上海‘十二五’社会建设总体框架”。
二、建构上海城市发展新理念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背景
城市是个万花筒,大都市社会所涉及的层面与关系更是复杂万分,因而,上海在“十二五”期间的首要任务是提出、明确与时俱进、科学性与先进性并重的发展理念。
在城市发展理念上,应紧紧围绕“文化大都市”这一上海城市软实力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进行探索。“文化大都市”是个新概念,也是一个有关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如果“大”和“都”主要为了与上海的城市规模与身份相匹配,那么这个概念的核心内涵就集中体现在都市文化学提出的“文化城市”理论中。“文化城市”可以为上海城市发展提供一个先进的理论基础。
首先,“文化城市”是一种以文化资源为客观生产对象,以自由劳动机能为主体劳动条件,以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景观创造等实践方式为中介与过程,以适合人的生存尊严与全面发展的空间重建与社会进步为目标的城市理念与形态。它突破了古代以“政治”为中心、现代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既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也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当下,随着文化资源直接构成城市经济系统中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新变化,以及文化生产力正成为城市社会实现良性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的新事实,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城市”,将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获得现实的发展空间与核心竞争力。因而,文化城市是具有全球普世价值与科学示范意义的城市发展模式。②
其次,20世纪以来,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城市已经历了政治城市、经济城市与文化城市(2005年以来,以“宜居指数”、“生态指数”、“幸福指数”等城市发展观的提出为标志)三种城市化模式。而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城市文明建设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文化城市”必然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更高目标与创新模式。这不仅因为,与政治型城市化和经济型城市化相比,以文化艺术为核心功能的文化城市更能体现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高度,是兼顾了传统与未来、最适合主体需求和城市本性的科学与全面发展模式。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文化城市建设对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和中国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与示范价值。当然,建设文化城市并不排斥城市的政治与经济功能,而是以文化发展为主题,对城市的诸要素的科学配制与诸功能的进一步优化,并将最终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原道文化;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6A-0030-03
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的前身为始建于1934年的“私立原道中学”,是一所有80多年优良传统的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近年来,学校注重内涵发展,以“原道”文化为价值取向,紧扣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通过搭建发展平台、优化培训模式、完善科研体系等举措,有力地助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一、搭建平台,注重分层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在教育、教学和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教师教育必须植根于鲜活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学校积极进行机制创新,搭建教师发展平台,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建立了专门的“教师发展学校”,突出以自我规划、自主管理、自我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自主管理制度。通过师徒“结对子”、“压担子”等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学技能、专业思想方面的教育。对于骨干教师、名教师,突出教学实绩和教育科研的指导与考核,打造一批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队伍。
学校早在2011年探索建立由教授级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科研成果突出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加强学术委员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信息建设,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咨询、学术指导、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主要职能,在推进学校发展、品牌建设、课程改革、师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建设研究型高中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打下了扎实的学术基础。同时,学校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对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进行调查,了解本校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和专业发展要求,建立了“教师发展学校”。按照合作性、参与性、生成性、研究性原则,注重分层发展,开设了针对青年教师教学方向和班主任方向的青蓝Ⅰ班和青蓝Ⅱ班,教学新秀、教学能手为主的名师Ⅰ班和教学能手以上骨干教师为主的名师Ⅱ班,以全体中层管理干部为主的管理Ⅰ班和以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备课组长为主的管理Ⅱ班,以全体教职员工为主的通识班,并确定了每个班级的学员组成、发展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把学科专业类课程、教学实践类课程、教育管理类课程、教育研究类课程等交汇整合,学员在公开教学、课题研讨、专家讲座、论文撰写等丰富多彩的教师教育活动中茁壮成长。学校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2013年以来,学校共有20多位青年教师先后获得无锡市教学新秀、教学能手等专业荣誉,有两名教师成功晋级江苏省第十三批特级教师,形成了一支名特优教师领军、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力军的科研骨干团队,学校还多次在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组织的年度评比中获得办学绩效突出奖,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开设讲坛,优化培训模式
面对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高中新课程改革不仅要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也要密切关注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和未来发展需求,构建起学科基础知识与学科核心素养紧密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以跟上新课改的步伐。
学校以“原道讲坛”为主要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定期邀请教育专家来校开设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讲座,内部挖掘优秀教师介绍经验,建立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相结合的校本培训模式。第一层面:专家引领,指明方向。2013年以来,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赵宪宇副院长、江南大学田良臣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谭顶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吴永军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杨启亮教授等知名教育专家受邀来校讲学,就高效课堂教学、教师专业成长、班级自主管理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第二层面:同伴互助,关注草根。这一层面旨在充分发掘在校园文化、学科文化、教研文化、班级文化、科室文化和网络文化等方面取得突出业绩的教职员工,充分分享专业成长故事,为每位教师提供自我展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平台。杨骅老师以高考语文阅卷为主题所作的“寻找美丽的蝴蝶”、物理学科组长陆健老师的“学科建设的自觉追求”、江苏省中学物理教学名师赛一等奖获得者谢治畅老师的“谈优质课的打磨过程”、省教育学会课题主持人纪夕新老师的“创建书道拳”等讲座深深植根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了教师讲坛、班主任讲坛、青年讲坛、学科讲坛等系列“原道讲坛”活动,充分展现了学校教师的教学创新和精神风貌。“原道讲坛”系列活动把高深的教育教学理论和鲜活的教育教学案例有机融合,缩小了教师间教学观念上的差异,拓宽了教育教学视野,有利于教师不断解决自身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升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尽快实现由“教书匠”向“教研型”、“研究型”教师的转变,使教育教学真正成为教师的创造性活动,成为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人生意义的过程。
三、完善体系,追求科研实效
作为一名专业的中学教育工作者,其基本素养应该包括能掌握教育学方面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主要的教育科研方法。中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有助于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情感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中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应该以实证研究为主,重点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解决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直接为中学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可以从教育理论文献、各级教育科研管理机构颁布的课题指南和目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中选择,中学教师可以按照创新性、价值性、可行性、兴趣性等原则,从教育目标涉及的根本问题、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等确定选题。学校的学术指导机构在教师选择课题、制订计划、实施活动、撰写报告和论文等环节起着指导和引领作用。
学校完善教育科研发展体系,追求教科研工作的实效。一是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技能。学校立足课堂教学,以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为载体,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研,实现教育教学实践与教育教学理论的有机整合,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技能、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的目的。二是加强课题研究,明确发展方向。学校建立了“校级课题―市级课题―省级课题―国家级课题”的课题管理体系,“十二五”以来成功申报“学校‘原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等五项省级课题、“高中政治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等三项市级课题,学校还通过建立个人研究课题、学科核心课题、校级优秀课题开展微课题研究、微教研活动,确立了教育实践的思维逻辑,有效诠释了学校教研文化的内涵式发展。三是组建特色团队,培育学术品牌。学校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课题研究团队、班级教学团队、教师社团等教师发展共同体,构建起符合学校特色的学校文化、学科文化、科室文化、班级文化、年级文化、教师文化。如体育学科组的“每天一节体育课”、科学学科组的科技教育特色、地理学科组为主的省减灾教育课程基地等学科组品牌,定期举办全校性的“学科活动月”,不仅为学科组发展注入时代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且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充分发挥了学校教育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四是加强科学指导,加大奖励力度。学校重视大学教育资源、省市教科研力量、期刊教育资源和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有机整合,加强教育科研方法指导,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科研氛围。2011年以来共有400多篇论文在省市级以上杂志发表或评比获奖,每年有10多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形成了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教育科研成果。
总之,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通过切实可行的举措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此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内涵。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在“原道”文化的引领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宽!
"Yuandao-Culture-Directed" Research o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IU Bo & LIU Hai
(Shibei Senior Middle School, Wuxi 214045, China)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网球文化;发展趋势
网球运动源于宫廷贵族,一直以来有很多文化传统和约定俗成,即使是已成为大众体育活动项目的今天,这些传统和俗成依然保留。所以大众网球活动不论是在文化体系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极具文化特征。它的所有内涵如技术、战术、规则、运动员的动作表情、比赛的环境气氛等可以被认同与理解,从而形成具有各个民族特性的世界网球文化体系。
一、网球文化的概念
网球文化是人们通过从事网球活动所形成的网球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的财富总称。根据文化哲学的区分,网球文化结构区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实际是指人在网球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制度文化是人们为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关系进行整合和调控而建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精神文化也称为观念文化,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化。
网球文化所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面是有形的、可见的物质产品,网球的这一面是在不断变化中逐渐完善、发展的,在这一过程中,它日臻完美、功能越来越丰富、使用也越来越方便,在变革中不断提升;它的另一面则是无形的各种价值的总和,这一切最终体现为网球文化。
二、网球文化的演进过程
网球文化是伴随着网球游戏的创立而产生的,也伴随这项游戏的升华而完善发展形成的文化体系。最初在法国宫廷产生,带有一种宫廷气息的纯娱乐健身性的象形文化。随着现代网球运动的传播、推广、充实、完善,分阶段地逐步形成组合性的现代网球文化的当代体系。以1912年国际网球联合会创立于巴黎为标志,世界各国网球赛事频繁展开,表现为以竞技性为本体特征的跨国网球文化初步形成,规则与竞赛制度文化建立并走上国际化轨道。随着这种文化性(文化、知识、智慧、科技、人文、修养、素质、道德品位、制度创新)的不断发展、演进,世界性网球文化形成完整体系,物质与精神的社会价值观加速提升,使网球文化成为一种艺术化、国际化、产业化、人文化多元素交融下的高水平竞技文化(表1)。
三、现代网球文化的维度特征
从网球运动的发展的历史来看,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学界认为文化大致包含三个层面:器物、制度和观念。笔者认为可以把网球文化分析得更细致一些,分为七个维度:器物、规则、技术、风俗(风格)、战术、理念和语言。各个维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始终处于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表2)。
四、网球文化的发展趋势
文化哲学把文化结构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实际是指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制度文化是人们为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关系进行整合和调控而建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精神文化也称为观念文化,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化。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存在于人心中的文化心态、文化心理、文化观念、文化思想、文化信念等,二是已经理论化对象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即客观化了的思想。
中国网球运动文化的主体形式是外来传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网球文化的发展也日益多元化和国际化,网球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存在并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这种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为:
1.网球信息文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网球文化形式内容将更丰富多彩,在网球运动面向全球各地域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过程中,网球运动进一步成为跨国的运动,在不断地改革发展创新中得到提高。
2.网球制度文化的发展趋势
从西方网球制度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它们数十年来保持着大师级人才辈出的局面,其成功要诀主要得益于稳定而优化的制度环境,因此我们应该研究符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内容与规律,制订中国网球文化的法则和法规制度,加快职业化的进程,提高举办网球一级赛事的水平,完善网球俱乐部制度等,让网球运动的开展更加规范,更加普及。
3.网球人本文化的发展趋势
网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系统文化。按照控制论的观点,只有开放并不断产生对外交流的系统才可能促进自身系统的完善和增长。本土网球文化和通过网球全球化发展而遭遇到的非本土体育文化的交流形成体育文化传播的互动性,正是在体育文化互动过程中才可能充分表现本土体育自身的文化特性,求得相互认同。
4.网球器物文化的发展趋势
网球器物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运用物质手段调节网球文化的发展,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手段的不断更新,网球器物的发展也会呈现多元系列、多样化产品,这样必然会带来网球器物的革新,进而会对网球制度、信息、人本等文化有所影响。
总之,网球文化的发展是多维度的,每个维度都需要与世界体育体制和世界体育发展趋势接轨。从器物到人本,从观念到制度,本土网球文化与非本土网球文化的碰撞才会产生出本土网球文化的新形式,从而在体育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网球文化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 杨芳,雷少华.对网球运动的社会文化审视[J].体育与科学,2005,(2):71-73.
[2] 朱征宇,陈德志.珠江三角洲地区“网球热”的文化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6):32-34.
[3] 薛岚,董大肆.论球类运动的文化属性[J].体育与科学,2006,(12):19-21.
[4] 梁高亮,刘轶.关于中国网球文化的一些思考[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14-117.
摘要:中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辐射全国,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在梳理中原民俗文化在当代生存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对中原民俗文化的适应性发展进行了实践性地探讨。
关键词:中原民俗文化;适宜性;发展
随着“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不断深化,中原文化逐步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中原文化之根脉的中原民俗文化在矛盾中发展,在抢救中奋起,其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文化精品不断涌现,特别是当民俗文化与旅游市场,与互联网密切结合起来之后,更是开创了中原民俗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一、中原民俗文化资源状况
中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源远流长,形态多样,价值巨大,本文特从三个方面简单说明。
(一)物质民俗文化
1. 工艺精湛的手工艺品。中原人民勤劳智慧,创制了许多驰名中外的民间艺术品。例如针法多变的开封汴绣,开启了明清时期的中国四大名绣,古老淳朴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丰盈了千家万户的新年愿望,造型优美的的洛阳唐三彩远销海内外,色彩绚丽的淮阳泥泥狗传递出原始神秘的色彩等等。这些手工艺品大多数是由传统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开发而成,纯粹靠师徒相传,手工制作,其技艺之精湛,工序之复杂,做工之精美不仅具有浓厚的技术复杂,工序繁多,做工精美,融入了当地浓厚的民族文化,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使用价值。
2. 闻名遐迩的风味小吃。中原地区民风淳朴,人民生活节俭成性,所以很多地方风味小吃多以充饥果腹为首要追求。可能不够精致高雅,不够美观上档次,但是味道独特,食之难忘。像闻名遐迩的开封灌汤包、武陟油茶、鲁山揽锅菜、洛阳不翻儿等。“洛阳不翻儿”是以上好的绿豆为原料,经涨发、去皮,磨成豆浆,加入鸡蛋、食盐,调成糊状盛在铁锅内置于火上,用柴草煎烙而成,因烙时不需将饼子翻个儿,故而得名。薄如牛皮纸的薄饼,可以直接用筷子夹着蘸蒜汁吃,也可以将两张不翻儿叠着放在碗里,浇上一勺滚烫的骨头汤,放些事先煮好的黄花菜、海带丝、木耳、粉条之类,倒上醋,洒上胡椒粉,做成酸辣可口,余味悠长的“不翻汤”。从北宋时至今日,开封夜市一直都是古城开封的一道亮丽风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鼓楼街两旁充斥着一辆辆香味四溢的小吃车,炒凉粉、宫廷杏仁茶、烤面筋、烤鸭肠……各具特色、各种风味的小吃在这里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一边游走一边品尝,婉转悠扬的叫卖声、肉串在铁板上刺刺拉拉的膨胀声不绝于耳,味觉、视觉、听觉的多重刺激令人胃口大开,流连忘返。
3. 风格迥然的地方建筑。中原地区西高东低,民居种类较多,不同民居具备不同风格,反映不同的民风。例如西部多丘陵,少雨,所以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建造房屋,民居被称为“窑洞”,或者地坑院。其中地坑院最具可开发性。具体构造是在平地上挖坑,然后在坑的四壁开凿窑洞,从而形成天井式四方院,在院落一角挖出通道通到地面。院内设施齐全,植有树木花卉,有卧室有客厅有厨房有水井,还有排水设置,有牲口房,鸡圈狗舍等。进入村中,能听到人说话,鸡鸣狗吠,但是看到房屋和人。这些建筑因地制宜,降低了制造成本,实质上处处体现出了农业文化的特点。
(二)社会民俗文化
1.丰富多彩的民俗传统节日。中原地^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其民俗节日大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因此,河南的民俗节日带有明显的基础性和根源性,同时又浸染了河南地区特有的醇厚风情,地方色彩鲜明,比较有代表性的节日如春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七月初一、中元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等。
2. 民风醇厚的庙会文化。中原地区很多地方都有庙会,最富盛名的有太昊陵庙会和中岳庙会。以太昊陵庙会为例,庙会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当地俗称人祖庙。据考,太昊伏羲陵始建于春秋,汉代曾在陵前建祠。太昊伏羲陵占地36公顷有余,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雄伟,世人叹绝。太昊陵庙会的声势之大、会期之长为中原地区庙会所独有。每年自农历二月二日始,至三月三日止,会期一个月。朝祖进香是庙会的基本内容。由善男信女组成的朝祖进香会,高举黄绫青龙旗,手捧香楼,肩挑花篮,在器乐声中,十分庄重地向人祖焚香跪拜,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大凡祭祖朝香者,都要从家乡带来一把泥土,进香之后,添洒在伏羲陵墓上,寓意子孙繁荣昌盛。庙会期间各种各样的民间娱乐活动,更引人入胜。其中以杂耍。表演为最多,狮子、龙灯、竹马、旱船等应有尽有。太吴陵祭祖庙会。同时又是一个民间游艺的展示会。“与其他庙会相比,太吴陵庙会习俗中有两个十分独特的地方。一是有“担经挑”,也称“担花篮”的比较原始的祭祖悦神的舞蹈。一是随处可见的“泥泥狗”。泥泥狗也叫“陵狗”,是庙会上出售的一种泥玩具,一吹就响。泥泥狗形象夸张,神态各异,古拙透出寓意,据说这是流传至今的原始社会后期的活文物。
(三)口承语言民俗文化
1.底蕴深厚的民间曲艺。中原因为地域优势,其民间曲艺的发展受到周边很多地方曲艺的影响,造成了地方曲艺的众多种类。像豫剧(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剧、越调、大平调、四平调、怀梆、宛梆、大弦戏、道情、锣戏、卷戏、梆子戏等,足迹遍及中原大地,群众基础非常广泛,不少乡村都有自己的小剧团。更有一些三四人组成的响器班子,活跃在田间地头,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这些民间曲艺地方色彩浓郁,不论是曲艺表现的内容,还是唱词念白、行韵甩腔的方式都显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例如河南电视台的明星节目《梨园春》的影响力普及到全国,而2016年红遍荧屏内外的“洛阳大妈儿”就是因为其语音明显的洛阳味儿而深受大家喜爱。可以说,越具有地方性的东西其特性就越明显,其吸引力也更大,其创造经济价值的潜力也更大。
2.璀璨夺目的神话传说。中原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从远古时期就创造了璀璨夺目的各类神话传说。像流传广泛的大禹治水神话、开天地神话,伏羲女娲神话、黄帝传说等。这些神话传说在口头流传过程中经过了历代人民的想象和加工,逐渐成为体系,并且转化为中原人民的性格内涵。像中原人的质朴无华,坚强不屈,家国至上等精神特质,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这些特色。
二、中原民俗文化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状
(一)式微与抢救
中原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长河中形成,繁常生活中沉淀,成为中原人民的心理底蕴,深深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从而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旧有的产生于农耕文明的传统民俗文化逐步与现有的经济生活模式脱节,在文化市场上的重要地位慢慢丧失,逐渐被边缘化。以河南宝丰著名的“马街书会”为例,起源于元代的“马街书会”曾经是一个河南、山东、安徽等几个省曲艺艺人登台竞技、相互切磋的一个大舞台,每逢书会,会场人头攒动,宝丰万人空巷,能到书会上亮亮嗓子曾经是不少曲艺艺人的一个梦想。但是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娱乐方式日益多样化,于是书会的观众开始流失,观众的流失直接影响到说书艺人的收入以及演出热情,从而造成艺人传承的断裂。这样的恶性循环,致使“马街书会”处于濒临消亡的状态。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马街书会”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由政府每年拨付上亿的专款来抢救传统曲艺,各大媒体也纷纷到会进行宣传,从而使得马街书会的会场基础设施得以强化,社会知名度不断扩大,百姓关注度日益上升。
(二)扭曲与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提升,人们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文化旅游市场逐渐活跃起来,随之而来是传统民俗文化的复兴,各地政府看到传统民俗文化对广大游客的强大吸引力,纷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求用传统民俗文化的吸引力来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于是,各类传统民俗文化重新被捡起,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精心打扮,重新走到文化市场的中心。这样的复兴和回归本来应该是令人喜悦的,但是在这个改造的过程中,传统的民俗文化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走样和变形。与时俱进,随俗而化,这本来应该是民俗发展的一个特点,但是如果为了迎合部分人群的审美使得其中的一些核心思想变得媚俗甚至低俗,那实在不是民俗文化发展的一件幸事。2010年山|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的黄山市为争西门庆老家大打口水仗,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网友笑谈“原来臭名也是生产力啊”。这样不顾社会影响的旅游开发对社会的危害不容忽视。
三、中原民俗文化适宜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民俗文化开发的途径有很多,本文主要分析以下三种:
(一)民俗产品开发
民俗文化要转变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要跟上时代步伐,将其产品化,从而才能在市场上体现自己的经济价值。这个产品开发、推广、接受的过程中,其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自然而然地就体现出来。以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镇的牡丹画开发为例。平乐镇位于孟津县东南方,南与白马寺毗邻,东与偃师市接壤,北与邙山紧依,西与洛阳相望。自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为迎西域入贡的飞廉、铜马筑平乐观取名并延用至今,素有“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美称。
近年来,该镇依托洛阳种牡丹、赏牡丹的习俗,组织农民学画牡丹。2007年,省委、洛阳市委帮助平乐村举办培训班,成立“洛阳平乐牡丹书画院”,免费办班3期,培训了110多人。从2009年底开始,省市县三级先后扶持3800多万元、规划建设了占地90亩的“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建成运营以后,把100多位画师请进园区来集中创作、交流、展示、经营,规划产业发展的方向,集聚发展、转型提升。为扩大“中国牡丹画第一村”的知名度,孟津县从2011年起,连续6年成功策划、举办了“中国・平乐农民画邀请展暨全国农民画学术研讨会”,组织画家先后参加了“中原文化新西兰行”、“中原文化宝岛行”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为促进持续发展,孟津县还探索集团经营、公司运作、产销一体的新路子,引进洛阳鼎润实业有限公司入驻经营、运作“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申请注册“牡丹画第一村”商标,按照“公司 园区 画家”的模式,发展签约画师150多名,邀请省市美术家协会专家为画师评定等级,组织牡丹画创作和实体店销售;建立了牡丹画职业培训学校,使画家培训走向职业化、常态化。目前,平乐牡丹画画师队伍人数已达到1000多人,其中专业画家150人,省市两级美术家协会会员75人,每年有40余万幅作品从这里行销全国、远销美国、日本、新西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综合收入达1亿元。牡丹画产业的发展不仅使村民们致富增收,而且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带动了加工、包装、快递、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带动了就业,同时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提升,平乐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二)民俗旅游开发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它的表现形式很多: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都是大家惯常熟知的。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现在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种基本模式:一是集锦荟萃式。指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云南民族文化村等。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一个区域的民俗文化,其缺点是在复制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信息内涵。二是复古再现式。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景区,就是将北宋京城的繁华景象进行了一比一的复制,并将当年以及今天中原地区的民俗以活态形式进行呈现,一天之内演出几十场,既丰富了游客的旅游感受,又传承了传统的民俗文化,达到了传承和发展的完美结合。三是原地浓缩式。一些民俗文化丰富独特的地区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不再典型,或者民俗文化的一些重要活动原本在特定的时期才会呈现,令游客不能完全领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风韵,故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觅取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园,集中呈现其民俗精华,如河南三门峡的陕县地坑院景区,集中将豫西地坑院的民居特色以及当地民俗融合到这个景区内部,取得较好的文化传承和旅游经济效果。四是周期表现式。有些特定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很短时间,激发短暂的旅游人流。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出于当地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如洛阳的牡丹花会,开封的菊展,登封的少林武术节等,其因为活动本身的局限性不会长年存在,但在节庆期间会吸引大量的旅游者;另一种为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河南豫剧院到境外演出,展现了中原风采,每到一处也吸引了不少外国民众远途而来欣赏(这本身即是旅游行为),进而吸引游客前往河南老家旅游。除此之外,还有原生自然式、主题附会式等模式。
(三)多业态融合开发
融合开发即以创业为核心,通过与移动终端、影视、网络、动漫等新业态融合来推动发展。
1.中原民俗文化网络平台开发。例如成立于2013年12月非遗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河南省阳光文化发展基金会重点扶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交易平台。它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的市场推广及产业化发展,努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代表作品及项目结合互联网电子商务形式,使其得以充分的市场推广与产业落地。除了网络平台外,博客、播客、论坛、微博等都可以作为中原民俗文化产业的宣传和营销渠道,由此推动中原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网络民俗文化为内容,围绕消费者的接受终端,根据消费需求创意民俗文化产品。如以手机媒体为终端,向 WAP、IVR、无限音乐、收索引擎、电子彩信等手机媒体产业链延伸。目前,河南文化产业网、河南文化传播网等以中原民俗文化传播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网站,中原文化研究、非遗城等微信公众号,正发展成为民俗文化网络传播的中坚力量,使中原民俗文化以更加便捷、系统、生动、趣味的形式传播给公众,对于保护、传承、创新、发扬中原传统民俗文化意义重大。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网络终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少文化民营企业也关注到文化网络平台的重要性,例如河南禹州的几家知名钧瓷产业公司,都纷纷开启网络、微信平台,并且重视网络媒体的作用,组织网络媒体集体采风,对于钧瓷的宣传、推广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中原民俗文化影视产业开发。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影视技术的发展,当今时代,影视对人们的影响力逐日加大,因此,如果将民俗文化与影视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影视有了坚实的基础,有了不竭之源,另一方面,传统民俗文化也会插上飞翔的翅膀,再次腾飞起航。例如位于郑州的河南华之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这是河南省唯一一个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成员单位。该公司专注纪录片、专题片、广告片等拍摄制作,年产各种影片150集近4000分钟。2016年该公司的扛鼎力作《味道中原》是一档针对中原地区特色美食传播的节目,在2017年1月在郑州教育频道播出以来,好评如潮。这个纪录片将中原人民记忆的碎片进行梳理成册,以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榆钱、萝卜窝、豆腐干等等普通而儿时常见的食材如何成为餐桌上的美食娓娓道来,让人们在观看过程中对于当地风俗,地方风情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以中原题材为主题的影视剧对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播力量更是不容忽视,例如较早点的《黄河东流去》、《颍河故事》,近两年的《一九四二》、《黄河儿女》等影视剧,通过不同的视角将中原人民的地域特色、独特民风、人民心理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展示,对宣传和弘扬中原民俗民风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l]刘永立.河南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2]朱晓翔.河南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1).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偏差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0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04-04
一、引言
城镇化是指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2年的52.27%,提高了34.35个百分点。根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所提出的城镇化发展S型曲线,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期加速阶段。与此相对照,杭州市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22.96%增加至2012年的74.3%,上升了51.34个百分点,无论是城镇化的水平,还是增加速度,都要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已经进入后期成熟型发展阶段。
城镇化发展与就业结构调整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城镇化发展本应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就业结构的调整。但是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部分城市的城镇化发展与就业结构调整之间并没有形成协调发展的关系。以杭州为例。2013年第1季度,杭州市的GDP产值中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高达97.5%,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所占比重为10.9%。与2013年2月的最新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公报中所显示的74%的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相比,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就业结构都存在明显的问题。产业结构中非农产业所占比重(97.5%)明显远高于城镇化水平(74%),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10.9%)远大于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2.5%)。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造成消费结构调整动力不足和服务业发展滞后,进而影响就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化发展和就业结构调整与工业化相比而言的相对滞后,将影响城镇化发展和就业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将在城镇化与就业结构演变互动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杭州的具体情况,探讨城镇化与就业结构调整出现偏差的原因及其不利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能更好的实现城镇化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城镇化与就业结构演变互动关系的内在逻辑分析
针对城镇化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关系,许多国内外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部分研究关注了城镇化与就业结构转变的阶段性特征之间的联系。如刘易斯、费景汉和拉尼斯、乔根森、托达罗、钱纳里?塞尔昆等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演进过程的分析发现,城镇化、农业产值和劳动力就业向工业的转换基本规律是同步的。
从轻工业起步,是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共同特征,轻工业往往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轻工业的发展既带动了劳动力从农业就业人口向非农就业人口的转化,同时也带动了劳动力从分散的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进行聚集,城镇化进程开始启动。当人口聚集达到一定规模后,一些相应的消费服务行业,如餐饮、娱乐开始发展,这又进一步促进了人口就业结构的转化。因此,工业化的初始阶段,既是城镇化的起始阶段,同时又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的第一次浪潮。
随后,随着城市聚集程度的上升,企业之间竞争程度也不断上升,轻工业的发展对技术装备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随着人们收入上涨对重工业产品需求的增加,重工业开始取代轻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霍夫曼根据工业化早期和中期的经验数据对此进行了验证,发现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是逐渐趋于下降的。重工业的发展对企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提出要求,这成了城市聚集程度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前提。与轻工业不同的是,重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随着重工业的份额不断加大,资本排斥劳动的效应不断凸显,工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开始趋于稳定,甚至将趋于下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劳动力非农化进程的停滞。研究表明,这反而带来了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的第二次浪潮。其原因在于,重工业具有规模化经营的特征,大型专业化的生产需要有大量生产服务型行业对其进行配套,因此当重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停滞甚是下滑时,一些相关的生产服务型行业,如金融、保险、物流运输、通讯、批发零售等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却不断上升。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开始加速。因此,城镇化的加速阶段,同时也是劳动力从第一和第二产业就业转化为第三产业就业的重要阶段。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历史中,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转化、就业结构调整往往是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一方面轻工业的发展带动人口的迁移和城镇化发展,人口从乡村地区到城镇地区的聚集又带动了消费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带来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而另一方面,就业结构的调整意味着劳动力从农业就业转向非农就业,伴随着就业结构调整而来的,是就业迁移者们的收入上涨。就业结构调整和收入上涨又将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调整。其作用机理如下。第一,收入的上涨使得城市的吸引力相对于乡村而言变得更大,从而将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工作机会的吸引之下从农村迁往城镇。城镇化的发展步伐随之加大。第二,收入的上涨提高了人们的消费能力,人们的消费数量扩张,消费结构升级,给消费服务行业以及重工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因此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 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展现了城镇化、工业化、就业结构非农化的共同促进和协调发展。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概括如图1所示。
图1 城镇化与就业结构演变关系的内在逻辑
三、杭州市就业结构偏差的现状分析
表1给出了1998年以来杭州市GDP部门结构、就业部门结构以及就业结构偏差的变动情况。表中的数据显示,杭州市的GDP部门结构以及就业部门结构都不断的优化。从GDP的部门结构来看,产业结构的变动呈现第一产业明显下降、第二产业稳中有降、第三产业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于2012年超过了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突破了50%。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杭州市的产业结构已经进入了以服务业为主的重要阶段。从就业的部门结构来看,其变动趋势与GDP的部门结构变动趋势略有不同。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大幅下降,其下降幅度远大于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的变动。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明显上升,变动方向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截然不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有明显攀升。
为更清晰的判断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协调程度,表1中计算了各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偏差。各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偏差值等于各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除以各次产业的就业比重,随后再减去1。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协调,就业结构偏差的值就应该越接近于0。就业结构偏差的值大于0,表示该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大于就业所占比重,如果这一正的偏差值过大,则表明一种“有增长无就业”的增长模式,就需要反思为什么产业的就业带动作用会如此之弱。反之,如果就业偏差的值小于0,则表示该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小于就业所占比重,如果这一负的偏差的绝对值过大,则说明这一产业的生产效率非常低,有大量冗余劳动力,但是却没有带来高的产出。此时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提高这一产业的生产效率,或者是如果将劳动力从这一低效率的产业中转移出去。
从表1中计算出的就业结构偏差数据来看,杭州市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偏差值多年来一直为负,其绝对值较大,且多年来偏差的程度并没有太大的下降,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一直远大于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这表明近年来,虽然杭州市的城镇化率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城镇化对就业结构的非农化调整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虽然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98年的31.03%下降到了2012年的10.92%,有了较大幅度的下调,但是这一调整并不充分。其结果是,第一产业的劳动效率低下,仍有大量农村冗余劳动力需要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去。
杭州市第二产业的就业结构偏差为正,近年来有明显下降趋势。这表明杭州市早期第二产业也存在就业带动能力不足的问题,而近年来第二产业的就业带动能力正逐年上升,进而第二产业的就业偏差逐年下降。
杭州市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偏差值为正,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大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虽然这一偏差值正逐年下降,但是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偏差值仍明显偏大。说明第三产业仍然有较大的就业带动空间,尤其是有较大的空间能容纳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的冗余农村劳动力。
四、杭州市城镇化发展中就业结构偏差的原因分析
从杭州市的数据来看,第二产业所发挥的就业带动效应已趋于合理化,而第三产业的就业带动作用仍有所不足,进而导致第一产业相对而言冗员过多,效率低下。究其原因,可以概括如下:
(一)杭州市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为第二产业就业结构偏差的下降提供了基础
据研究,虽然发展重工业在短期内会导致高产量低就业的现象,但是在长期中却对就业有正的促进作用。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不同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低,在短期内会形成资本对劳动的排斥,即“替代效应”,从而在带动产量扩张的同时却没有带动多少的就业。而正是由于短期内对劳动的排斥,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在收入分配方面并不需要将过多的收入分配给劳动者,从而有利于形成大量的储蓄,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储蓄为投资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高储蓄有利于经济中的高投资和高增长。而高增长则会为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长期中带动就业的增长,即“收入效应”(朱劲松等,2006)。
纵观杭州的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轨迹,可以发现,从解放初至今,杭州市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分成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解放初,杭州市的工业以丝绸、棉纺作为主导产业。第二个阶段是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间轻工业占主导地位。第三阶段为80年代初至上世纪末,机电工业成为主导产业,纺织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共同组成支柱产业。第四阶段为本世纪初至今,这一阶段中,杭州市重工业趋势日益明显。杭州重工业占全市工业比重从2001年的48.2%逐步上升至2012年的61.3%。
杭州市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符合理论的预期。在杭州的工业重心由轻工业转向重工业的早期阶段,重工业的确展现出了它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在表1的数据中,2001年以前,第二产业的就业偏差都达到了0.4以上。而随着重工业的深度化发展,重工业对就业的“收入效应”也逐渐体现,对就业的带动效应逐渐加强,从而第二产业就业偏差也逐年下降。
(二)“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是导致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偏差的重要原因
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包括杭州在内的大多数城镇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镇转移模式非常特殊,可以概括为一种“离乡不离土”模式,也可说成是“农民进城”模式。所谓“离乡”,指的是农民离开家乡,到城镇去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呆在城镇地区生活。所谓“不离土”,指的是农民虽然已经在城镇生活和工作,但是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被边缘化了,这部分农民与城市的联系非常微弱,能随时回到家乡,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在工作方面,他们大多从事一些传统的初级服务业,比方说,家政行业、餐饮业、建筑业等等。这些行业不要求具备高的专业技术,仅要求能从事熟练的劳动以及高体能消耗的劳动。这类工作不具稳定性,并且收入往往偏低。在生活方面,离乡的农民往往缺乏城镇户籍,无论在子女教育方面,还是在医疗保障等方面,相对具有城镇户口的居民而言都具有劣势。再加上低收入和高房价等因素,离乡的农民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在工作形势恶化或者农忙时节,他们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在工作形势好转或农闲时节,来到城市寻找工作。
“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不利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有足够的消费人群和消费能力的基础上。进城的农民工难以在城镇拥有稳定的工作和充足的社会保障,因而他们仅会将城镇视为农闲时的工作所在地,而不会将城镇视为自己的定居地以及长远生活所在地。即他们的工作和收入发生城镇,但是他们不敢在城镇消费。在扣除生活必需的消费后,他们所积累的收入将拿回乡村进行消费。工作和消费地点的城乡分离,导致城镇消费群体规模偏小,消费能力不足,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抑制。
更为重要的是,“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抑制了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无论是在城务工的农民,还是他们的子女,都由于社会保障、户籍等因素,无法接受到城镇较为优质的教育和培训,其结果必然是劳动力素质的低下。
劳动力素质的低下与杭州市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了矛盾。重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一定生产服务型行业与其相配套。如金融、保险、技术服务业、咨询信息服务业、邮电通信业等。图2给出了1999-2011年杭州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占GDP的比重的变化趋势。以三类行业为代表来观察杭州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可以发现,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这类传统的生产服务型行业在杭州市GDP中所占的比重正逐渐下降;而金融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这类新兴的生产服务型行业所占比重正逐年上升。与传统服务业不同的是,金融业以及技术服务业等都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高要求。
因此,城镇化发展要求产业结构调整与之相适应,而重工业和与之相配套生产服务型行业的发展,则要求有高素质的劳动力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即随着产业的发展,产业对低素质劳动力的就业带动作用正日益减弱,而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则日益增加。“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却抑制了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从而使第三产业发展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无法充分(下转13页)发挥出来。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杭州市的数据来看,杭州市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中仍存在较大的就业结构偏差。第一产业存在冗员过多的弊端,第三产业则存在就业带动效应发挥不充分的问题。这既与杭州市城镇化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有关,也与“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密不可分。就业结构偏差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将会带来一系列突出的问题。首先,第三产业就业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会导致农民非农转移的渠道受阻,阻碍城镇化发展的步伐,不利于当前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其次,城镇化发展不顺,将会导致农民收入增长乏力,造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抑制第三产业发展,进而反过来阻碍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就业结构偏差,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政策建议如下。(1)改革“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加快户籍改革步伐,使农民不仅能够进城打工,也能够进城落户,享受城镇的医疗和教育,从而扩大城镇消费群体,提高社会消费能力,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2)加大城镇教育资源的辐射范围和辐射力度,使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能接受较好的教育,从而为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后备队伍,带动第三产业就业效应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朱劲松、刘传江.重新工业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2).
[2] 马超群、何艳芬.就业结构与城市化偏差实证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2009,(12).
关键词:文化;协同;廊坊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文化协同的脚步在逐步加快,在国家重大的战略发展形势下,京津廊城市群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廊坊市将打造文化体验城市作为全市发展“四大城市名片”之一,对于京津廊文化一体化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京津廊城市群的区位优势
京津廊城市群地处东北亚的中心位置,位于我国华北大平原的北隅,西面和西北面为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所环绕,东有渤海与东北亚各国隔海相望。地理区位的优越为该区域的城市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是全国的首都,居于全国的中枢地位,廊坊市处在环渤海经济圈中、京津都市圈中心地带,是京津走廊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廊坊市区距北京40千米、距离天津60千米,与京津两个机场相隔70千米,距天津新港10千米,毗邻东北、华北两大工业基地,属多种产业和人口高密度区,不仅市场容量大,而且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蕴藏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京津廊城市群区内交通十分便捷,已形成了铁路、公路、海运、客运及管道运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二、京津廊文化一体化格局创建的文化优势
(一)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基础雄厚
北京和天津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社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城市,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从古至今积累了大量的文化发展的经验和资金。作为京津廊城市群之一的廊坊市同样历史悠久,文化发展源远流长,其中廊坊的白塔寺,全称是辽代白塔龙泉寺,寺中最北弘法楼三层的卧佛是北方地区最大的一尊,此外,廊坊还有胜芳花灯、扎刻、剪纸、玉石雕刻、陶瓷彩绘等文化艺术,特征鲜明,在文化设施方面,截至2015年末,廊坊市共有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7个,艺术表演场所(不含私人企业)7个,群众艺术馆2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4个,2015、2016年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第什里”文化风筝节,极大地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文化教育发达
京津廊城市群,由于北京首都的独特地位,集中了大量的文化、教育、科技等各种优秀高精尖专业人才,北京集中了60多所高等院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各类研究院所、高等院校聚集在北京,居全国之首。天津的文化教育、科技也十分发达,比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都是国内著名的重点大学都集聚在天津。廊坊因紧邻着北京和天津,受两个地区的影响,科学、教育事业也走上了快车道,廊坊的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以东方大学城为代表的现代化的教育园区。
(三)人文古迹胜多,旅游资源及其丰富
北京是世界上罕见的历史文化名城,集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为一体,市区内有大量的文化遗址、皇家园林、古建筑和革命遗址,其中在全市各类文物古迹和历史遗迹中,24个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8000多个,20个市级保护,如闻名遐迩的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天津的文化资源也很丰富,天津历史遗址、文物古迹丰富,有40个国家级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市区有大型的木制寺庙建于隋朝独乐寺,已有1000年的历史,蓟县黄崖关长城,全长41公里,多种不同造型的古台1000座以上,陡峭,气势磅礴,蓟县盘山被称为“京东第一山”,山势雄伟,层峦叠秀,是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此外,还有天后宫、文庙、大清真寺、田成寺、大沽口炮台、望海楼教堂、广东音乐厅、天津青年革命活动纪念馆。廊坊的历史资源也很丰富,有宋辽古战道、白塔寺、隆福寺等,尤其是近年来,廊坊市极力发展旅游业,发展了温泉产业、第什里风筝文化产业等,旅游资源在逐步完善和丰富。
三、深度整合京津廊文化资源,促进三地资源流动和共享
科学的分析京津廊城市群三个城市不同的经济基础、文化基础,以及共性以及区别,不同地区的区位特点、资源分类、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等,不断调整和完善三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打造共同促进三个地区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精品,激发廊坊文化产业活力,分析北京、天津、廊坊文化资源中的文化内涵,将廊坊产业发展置于京津廊大繁荣的背景下,探讨文化资源的文化功能,在文化产业中提升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实现京津廊文化产业的对接,京津廊文化一体化格局创建的策略。例如:将社区文化更加贴近群众,可以发挥资源优势、名人效应,多元化的拓宽文化沟通和交流的渠道,鼓励群众文化团体的各类主题活动,深度发掘北京、天津、廊坊的资源优势,通过开展文化主题类的讲座等,实现文化的互动和交流。
在京津廊这一城市群当中,北京、天津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是城市群当中的核心所在,同廊坊这一城市相比具有更强的辐射能力和影响能力,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城市人口过于密集,城市的产业过于集中、人口流动无序化,城市的基础设施承载超负荷,住房问题、交通问题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人们的生活环境逐步变差等,极其不利于城市的建设和整个京津廊城市群体的发展。因此,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形势下,为了共同促进三地的发展和繁荣,作为核心城市的北京和天津,更应该注重疏散过于集中的人口、疏散集中的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地重组和整合自身的城市结构,通过多方面、多途径、多手段,实现三个地区人口、文化资源、科学技术、资金、旅游、产业结构的互通、交流,使得城市发展更加有序化、科学化,最终形成一个完备的城市群体。
参考文献:
[1] 迟莹.中国文化产业国际拓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2] 李国平,等著.协调发展与区域治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白美丽.文化资源产业化如何助力文化强国梦[J].中国出版.2013(22).
[4] 文魁,祝尔娟,主编.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 叶山土,著.科学发展观中的哲学新思维[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6] 周立群,等著.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与中国经济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一、安阳市历史文化资源对旅游的吸引力
安阳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很多方面都能成为现阶段旅游的吸引力。其中殷墟的文化底蕴更为丰厚,殷墟的都城遗址距今已经3300多年历史。其重要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构成,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北殷都区小屯村周围,《史记》、《括地志》均有关于殷墟的记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目前也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从1928年开始,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其中著名的有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安阳殷墟作为甲骨文的故乡,系统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
二、现阶段城市旅游经济的关键问题
首先是人们收入的问题,要想促进人们旅游,人民必须富裕才可以。只有更多的人旅游才能促进旅游经济,扩大城市知名度,增加城市魅力。其次是城市的发展状况,城市的公共设施,交通等等其他方面的完善才能方便更多的人旅游。为旅游又促进了可能性。最后是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我们看到越来越多旅游胜地的环境被破坏,除了需要政府部门加以重视,还需要个人行动起来保护环境,才能使旅游业稳定发展。当然还有很多存在的问题,比如媒体对旅游胜地的负面影响等等。
三、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特征
旅游城市和其他一般城市相比,旅游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并且具备后工业化时代的特征,其中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是第三产业,而第一和第二产业发展趋势在不断的下降。随之而来的城市服务业产业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城市的主要功能变成了以消费功能为主。旅游产业的发展虽然会导致资源消耗的增加,但是对经济状况的提高有加速作用,一定程度也增加了中小型旅游企业的数量,为不断新增的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总的来说,城市的综合效益有很大的改善,成为城市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先产业以及城市转变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城市不断使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服务业产业的发展,城市的经济要素着重放在旅游业和与旅游相关的服务业上,逐步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目标,加速城市产业发展。
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途径
1、发挥政府的力量
有政府的干预和管理,城市旅游经济才能更快更顺畅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增加对城市旅游行业的管理力度。在旅游城市的住宿条件上可以分档次建设旅馆,更大可能的满足一般消费者;在旅行社的建设上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关的规范标准,避免旅行社费用过高;在旅游景点的新增建设上,可以投入一部分的资金资助,使景点建设得更具吸引力;在旅游景点的消费水平上,政府可以进行部分的干预,不要让旅游景点的各种消费都过高,反而减少了部分消费群体。
2、寻找城市旅游经济的催化剂
城市旅游经济要发展必须要有媒介,也可以说催化剂。近阶段一些电视节目比如“爸爸去哪儿”,这类明星互动节目对旅游景点的传播速度是相当迅速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对明星的喜爱而选择自己的旅游景点,如果利用好这类媒介,旅游行业的发展会突飞猛进。在这种电视节目的活动中,可以加大对历史文化的发扬光大,从历史文化入手加大旅游经济的推动。
还有另外一方面,如何让大家旅游更便捷?以前我们旅游更多的是通过打电话报旅游团,现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软件的出现比如携程网等,方便人们获得更多更有用的旅游信息,为旅游提供了更加直接便利的方式。而且现代网络的发展,这种趋势将被更多人不论是年轻人还是年长一些的人接受。在这种类型的软件中可以加入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介绍,让很多人在软件中搜查就能了解到历史文化。这样,历史文化通过很好的催化剂就可以转变成发展旅游经济的推动力。
3、相关行业的相互渗透
我们都知道,要旅游吃、穿、住、行是基本要求,我们还要好玩,还要购物等等。那么这些行业间的关联性是至关重要的,旅游不是一个单一行业,而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相互之间有着明显的直接或者间接作用。旅馆业、旅行社业、餐饮业、交通业、娱乐业、商贸业、零售业、建筑业、工业、农业、种植业等等或多或少都有着相互的贡献。国家可以鼓励大家开一些更能体现历史特色的餐饮店,或者能体现历史文化的旅馆等等。抓住旅游业同其他行业间有联系这一点,通过各行业之间的良好配合,在无形中传播历史文化特色。
4、提高更多人的收入,创造就业机会
每年的大学生毕业率都在增加,社会现有的机会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从旅游业着手,吸纳人才,也是很好的选择。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服务业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是跨行业、跨地域的,涉及到社会很多行业,这样就增加了人力物力的流动。旅游业无疑就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旅游业和各行各业之间的连接无疑又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相互创造的价值难以估量。
5、加大宣传,增加投资
我们选择一个旅游点当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可以通过上网查旅游相关资料,还可以通过向去过某旅游景点的游客了解实际感受,这种宣传效应的比率是相当高的。旅游业不像生产型企业需要输出产品,这有可能是长距离、多环节的运输,旅游业中好的传播效果才是关键。这就更加可能的让旅游行业发展国际化,创造更多的收益。旅游业自身就是个大投资,如果发展国际旅游业,它所创造的资金流肯定是相当可观的,旅游带来的国际之间的交流学习提高也是很重要的,从而催进与国际之间接轨的步伐。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宣传?宣传什么?当然是历史文化,这些历史文化就好比我们手中的法宝,促进着国家旅游经济的发展。
6、国际化发展
很多国家利用发展旅游业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友好交流及发展,这样所带来的是彼此之间双赢的趋势。彼此之间不仅创造了经济价值,而且起了很好的政治作用。比如国际会议旅游、商务旅游等,都是政治、经济、文化间很好的催化剂。我们可以多举办一些国际性的历史文化交流竞赛,通过学生之间的摩擦,一定程度上也能发展旅游经济。如今国与国之间竞争激烈,彼此之间通过直接的方式往往不能有很好的促进发展,但是,如果通过旅游这一行业就能改变这一状况。旅游就如同一个特殊的环境,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障碍,从增进人民之间了解和友谊的小角度出发,发挥出国与国之间的大效益。
7、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上述内容讲到过,旅游要做好,行业之间的协调是关键,其中环境保护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面。我们最熟悉的关于雾霾的新闻足以引起全国甚至国际的关注,保护环境一直以来都是重中之重。只有我们所生活的是绿色城市,我们的生态环境是优良的,才能实现旅游业以及其它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中,我们要限制产业对环境的破坏,人们生活习惯对环境的影响等等。在宣传历史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加入一些当今同古代的对比。曾经的天是什么颜色,历史文物保留是什么样,而现在呢?以此引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让旅游经济无阻碍发展下去。
8、不断完善旅游设施
旅游中的人群复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首先必须保证硬件软件设备的建设,在设计这些设备的时候,设计人员可以结合设备所要投放的景点特色,设计能应景的公共设施,带给人心情上的愉悦。还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设计出特殊的设备,年龄稍长的旅游者可以增加一些安全性能高、贴近其爱好的或者还原传统文化的设备;对于年轻人而言,可以增加一些娱乐刺激的游戏设备或者一些开发智力的游戏设备。在设计好了吸引人的公共设施和特殊设备之后,政府及旅游景点相关负责部门都要加强对这些设备的管理与保养,从而让其能循环利用,吸引更多的人,创造更多的价值。
9、增添活动,增加亮点
旅游景点除了用自身的自然风景特色来吸引人,还可以用其他的活动来吸引人。比如说如果旅游景点是以“水”著名的,城市就可以举办一些划船比赛,鼓励游客参加,宣传的时候就可以以此为口号。总之,要结合当地景区的特点,多开展一些旅游节假日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发展更多元化的旅游经济。
【关键词】;城市竞争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TU984.11+9文献标识码:A
文化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精神,它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因此文化软实力是一种具有基础性的力量,已经成为全球认同的衡量城市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成为各城市竞争的一个新兴领域。
一、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在城市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一个城市要想发展与进步,必须要坚守自己的文化根基,避免文化同化与文化侵略。复旦大学孟建教授提出了关于城市软实力的五大关键词: 形象传播力、文化号召力、政府执政力、区域影响力和城市凝聚力;深圳 2009 年的文化蓝皮书对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作了相关论述,将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定义为价值创造力、文化创新力、城市文化辐射力、城市凝聚力、城市影响力、城市识别力。他们从不同的侧面解析了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城市文化软实力内涵的探讨使我们一方面可以据此来对城市之间的文化软实力进行对比,来衡量各城市在这一领域竞争力的强弱;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指引方向。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本文认为城市文化软实力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五项内容: 文化整合力、文化创新力、文化凝聚力、文化发展力、文化影响力。
二、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的困境
1、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
西方思潮的涌入,极大的冲击了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传统价值观,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思想文化基础被削弱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民的情绪波动,思想混乱,减弱了对国家的忠诚感和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2、传统文化缺乏现代性因素
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缓慢或者滞留不前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保持传统文化还是抛弃传统追求现代化这一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影响中国文化国力的提升,从而影响了城市的文化建设。
3、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大多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软硬实力发展极不均衡。秦皇岛市经济发展虽然迅速,但是在对外的经济交流中,企业力量小,缺乏文化品牌,没有话语权。特别是环境污染严重,公民道德水平有所下降。文化的低速发展越来越威胁到整个城市文化的生存空间。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一些拥有权力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破坏党政原则,把权力作为商品进行钱权交易。这些行为破坏了党纪党风,触犯了法律,还大大损和政府部门在群众中的威信。
4、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
如今网络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文化维护的重要工具。但是西方霸权主义利用网络传播西方文化挑战其他文化的,同时也有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影响社会主义文化的正常发展。网络还催生了各种低俗文化、腐朽文化、快餐文化,诱发了民众拜金主义和主义的滋长,这对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都是极大的挑战。
三、竞争背景下加强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路径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引领作用。
现阶段,秦皇岛民众的思想和生活呈现多样化,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在思想文化领域,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共同存在,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交融,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并存,健康的思想与腐朽的思想同时并存。在这样的局面下,想要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快文化软实力发展,就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复杂矛盾,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真分析各方面的矛盾变化,揭示各种思想文化形成、传播的客观规律,对群众思想中存在的各种疑惑作出有力的解答。
加强对民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使民众能够准确的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民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认知。对于不同的群体要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对于党员干部,要强调对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要求他们深刻的理解其内容,用自己的行为感召、带动群众,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青少年,要加强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逐渐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理论认同;对于普通民众,要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使之逐渐渗透到群众的心灵中去。
2、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扩大城市文化的对外影响
我们应该突出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这些纳入城市形象的整体构建中,准确制定文化对外的战略规划,使我们的价值观念与发展模式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并引起认同。想要提高秦皇岛市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就应该以周边城市为依托,增进彼此了解和信任,提高威望,树立独特的城市形象。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就要善用我们自有的文化资源,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催生出新的文化品种,开发出符合当代市场需求的文化娱乐产品。同时要完善和落实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培养对外的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中介机构,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努力扩大秦皇岛市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国家文化市场上的份额。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自信。
3、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首先要对城市传统文化进行准确定位。在这个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封闭排外,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封建糟粕视为精华。二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定义为中国封闭落后的愿意,把传统文化说的一无是处。
4、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研究
缺乏传统文化素养致使城市文化的发展出现无力的状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迫在眉睫。大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了解。尤其是文化发展中的断层致使许多文化需要我们去重新认识、发掘和梳理,赋予现代的解读方式。
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社会文化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创新。文化管理体制的创新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及创新管理,
通过管理的加强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理清文化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业事业单位和市场中间组织的关系,加强政策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推进文化市场的综合执法,解决职能交叉等
总之,早日将秦皇岛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旅游名城是我们每个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段水雯.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张鸷远.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困境及对策[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5).
[3]郭继文.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软实力与传统文化的发扬---析“和谐世界”[J].菏泽学院学报,
2007(8).
【关键词】攀枝花 风险投资 发展 重点问题 研究
风险投资可以实现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和商业化,实现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新兴产业中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是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由于风险投资对新兴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巨大推动作用,国内各地区争相发展风险投资,力图抢占发展的先机和制高点,各地高新技术风险创业企业和风险投资公司蔚然成风,掀起了风险投资发展浪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还欠发达的资源型城市-攀枝花来说,大力推进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主动融入到这个发展浪潮,跟上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一、国内外风险投资的发展概况
风险投资最早源于五十年代的美国。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和西方各国科技竞争的加剧,急需提供一种有效地金融支持,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应运而生,并在各国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下迅速变及和发展起来。经过多年的发展,风险投资不仅成为发达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助推器,而且在新兴工业国及部分发展中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中也显示了日益重要的作用。的世界知名高科技企业,如英特尔,亚马逊、苹果、微软等,都是在获得风险投资的资金投入后成长起来的。如今,风险投资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国际化投资方式,有一套完整的操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国内风险投资起步于80年代中期。1985年9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即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中创)。之后,风险投资机构纷纷创立,我国风险投资业得到蓬勃发展。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已广泛分布于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业、农业、新材料工业、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生物医药、通讯、现代服务等多个行业。
二、攀枝花市风险投资现状
(一)风险投资机构缺乏
目前,攀枝花市的风险投资业发展滞后,在高新项目投资中,风险投资总额不高且大多以信贷或担保等方式参与风险投资,尚没有充分利用个人、企业、金融或非金融机构等具有投资潜力的力量共同构筑一个有机的风险投资网络。
(二)风险投资的项目源头不足,可供风险投资转化的科研成果少
我市每年的高新技术项目中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很少,大多缺乏市场操作性和商业投资吸引力。2013年,全市实施科技项目1456项,其中,高新技术项目193项;当年新上高新技术项目101项,其中:国家级仅有9项,省部级28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大都属于攀钢集团公司,最终能够遴选作为风险投资对象的项目较少。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目前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小额贷款、抵押质押贷款、合伙创业、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但由于投融资渠道狭窄,资金规模较小、不配套,高新技术转化的中试环节资金缺口严重,风险投资在高技术商品化、产业化方面主导作用的缺失,成为制约我市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四)风险投资人才缺乏
风险投资过程中需要准确的掌握所投企业的管理团队、市场、科技含量等要素,因而风险投资人才素质的高低成为直接决定风险投资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攀枝花市风险投资业发展滞后,发展风险投资所需的大量的懂技术、管理、营销、金融等多方面知识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缺乏。
三、攀枝花市发展风险投资的重点及难点
(一)风险资本来源
随着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政府财政收入持续增加,全市个人、企业储蓄余额的逐年增加,各类保险基金沉积的大量资金等都为风险投资资金提供了潜在来源。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地方财政收入82.96亿元;全市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达14.76亿元。2013年,攀枝花市储蓄存款余额395.94亿元,比年初增加36.95亿元,增长10.3%;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06元,增长9.2%。通过政府的大力引导和对风险投资资金的规范化、市场化运作,以及风险投资中与高风险性相对应的高收益性,用先进的体制和良好的机制吸引这部分资金,我市风险资本的来源不成问题。
(二)风险投资主体的培育
发展攀枝花市风险投资业,也要着力创造条件促进投资者、投资公司(基金)和风险企业(项目)成熟壮大,充分发挥他们在风险投资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一是引进和培育风险投资公司。通过政府的引导,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并鼓励发展本地风险投资公司。二是培育风险投资基金。通过私募或公募方式筹集风险投资基金,扩大风险资本,发展风险投资主体。
(三)创业投资市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创业投资市场体系是风险投资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攀枝花市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完善的创业投资市场体系的支持,必须大力推进创业投资市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技术交易市场。建立我市“高新技术项目库”,并不断筛选、补充新的项目、技术、专利和生产许可权等。加强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各项服务,和国内先进地区的技术交易市场建立合作关系,立足本市和本省,辐射周边城市,吸引更多的企业和项目进场交易。
人才市场。发展风险投资,既需要一批复合型高级科技、管理人才,也需要大量的财务、管理、技术人才。国内成功的风险投资公司旗下都拥有一批一流的风险投资家。获取这些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就是各级人才市场。完善我市综合性、流动性的人才市场,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为人才合理流动创造必要条件,通过招聘或国内外交流,引进风险投资专家,弥补市内人才的不足,改善人才缺乏状况。
风险投资服务体系。由于攀枝花市风险投资业发展滞后,一般的中介机构还没有为风险投资服务的实践和经验,要根据风险投资业发展过程中的需要,逐步推动风险投资协的会、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科技项目评估机构、风险企业评级机构、风险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信息咨询服务机构风险投资家咨询委员会、风险投资顾问与管理公司等专门中介机构建立。
(四)风险投资的源头开发
发展风险投资,必须重视风险投资的源头开发,要形成有效率的科技开发机制,增加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投入,用信贷资金、民间资本、外资等多种资金形成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合力;重视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能推动攀枝花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关键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科研机制,提高创新意识。
(五)推进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
政策支持体系对攀枝花这样科技、资金要素缺乏的偏远地区来讲尤为重要,一方面要贯彻好、利用好国家、省、市的有关政策法律,为风险投资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条件,要将现有的有关鼓励和扶持高新技术和创新的政策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工业园区也应制定和落实支持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抓紧制定我市鼓励发展风险投资的政策性文件,为风险投资业在我市的孕育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性支撑。
四、攀枝花市发展风险投资的对策措施
(一)建立专门机构,加强对风险投资的指导和协调
由政府牵头,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委、市政府政研室等经济、综合部门和产业园区等部门参加,成立攀枝花市风险投资推进办公室,负责制定风险投资的有关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协调与组织全市风险投资的试点工作;对全市风险投资的要素包括人才、项目、资本等信息进行调研、收集和整理;组织专家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鉴定;着手引进和培养风险投资专业人才;加强与国内风险投资机构的交流、引进与合作。
(二)建立完备的风险投资运作机制
1.强化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与选择机制。为了减少风险投资的风险程度,必须对投资项目严格把关。通过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在风险投资机构汇集一批懂技术、懂金融的专门人才,并建立一套严格的项目评估、选择程序;建立风险投资咨询管理公司和企业财务顾问公司等专业市场媒介机构,发挥其特色、评估投资项目的优势,将风险投资导入经过培育的有前途、有潜质的高科技企业。
2.建立完善的风险资本退出通道。充分发挥“创业板市场”的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境外公开资本市场如美国纳斯达克(NASDAQ)、香港创业板等,重视和发挥回购、兼并、收购、买壳借壳以及场外交易(柜台交易)等多种有效手段在风险资本退出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正确使用清算方式。
(三)培养高素质风险投资人才
通过组织专业知识培训,提高风险投资从业人员的业务管理水平;大力发展教育,尽快培养既懂金融、证券、投资,又懂财务、会计(审计)、管理、法律的复合型风险投资人才;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机制,为人才合理流动创造必要条件,通过招聘或国内外交流,引进风险投资专家,弥补市内人才的不足,改善人才缺乏状况;利用社会传媒,大力宣传风险投资知识,培养公众的风险投资意识;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人才成长的环境,建立激励机制,鼓励高层次科技与经济管理人才投身于风险投资事业。
(四)发挥好各级工业园区的“孵化器”载体的作用
加快攀枝花市风险投资发展进程,要大力建设各级工业园区的创业中心或“孵化中心”,尤其发挥是省级钒钛高新园区的作用,使更多的科研项目落户并最终实现产业化。通过园区来集聚中小科技型创新企业、创新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推进中小科技型创新企业的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园区作为高新技术“孵化器”载体的作用,为风险投资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空间。
(五)设立风险投资资金
鉴于设立风险投资基金程序比较繁琐,由政府牵头,出资设立风险投资资金,引导攀枝花市风险投资业起步,后期可吸引经济实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银行,各种养老保险、社保基金和其他社会资金以及外来资金等加入。风险投资资金是属于高科技型产业的投资资金,实行“共同投资、专家经营、组合投资”的运作方式。
(六)引进和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增强风险投资能力
由政府主导成立本地风险投资公司,并通过政府资金资助和税收优惠政策,规范市场化运作,逐步吸引民间资本、国内外风险投资参与我市的风险投资事业。
总之,发展风险投资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我市区位优势、人才资源、科研实力相对大城市并不占优的情况下,更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和引导,在科学规划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逐步实施,绝不能求快求简。
参考文献
[1]杨大楷.《中国投资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徐冠华.《发展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促自主创新》.
[3]辜胜阻,李正龙.《我国风险投资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