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酒文化的发展史范文

酒文化的发展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酒文化的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酒文化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文化建设;上海;文化城市;城市精神;慈善之城;艺术之城;创意之城;时尚之城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一、上海城市发展与社会建设的回顾与前瞻

2004年4月23日,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正式了《上海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提出,将在继续向市民倡导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破坏绿化、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说粗话脏话的“七不”规范基础上,引导市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通过努力达到“七建”,即守秩序,建法治之城;讲卫生,建健康之城;护环境,建生态之城;有礼貌,建礼仪之城;重信用,建诚信之城;爱科学,建学习之城;献爱心,建友善之城。这可以看作是上海一个有意图的建设发展规划。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在“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在世博会之后,上海城市社会本身的发展水平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同时,世界和中国对世博城市上海的期待值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因而,上海应积极主动抓住后世博的黄金机遇与重大挑战,进一步强化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超越过去比较简单、实用、不够系统的建设思路,从系统性、总体规划及理念创新等方面全面推进,提出并建构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文化大都市以及世博城市等身份相匹配的城市社会建设战略目标与实际操作框架,这是我们研究上海城市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基本立场。

和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换一届政府就换一张规划”①相似,在城市社会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研究、制定上,也普遍存在着互不相干、彼此矛盾甚至是相互冲突等问题。这是由于缺乏理念创新、理论指导、战略规划和系统设置的恶果。在某种意义上,与经济建设相比,城市社会发展是一个在结构上更为复杂,在建设上需要循序渐进,以“积德”为主题,以“教化”为手段的“百年树人”工程,最忌讳在建设目标与实际操作上的“大拆大建”、“反复折腾”,因而,对于未来的上海城市发展与社会建设,应最大限度地吸收上海社会建设在“十一五”期间的规划智慧与实际成果,力避“换一个五年计划就换一个城市社会建设目标”,同时,根据世博后上海对其城市社会建设提出的新的要求、需要和期待,参照全球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殊性,一方面,科学认真地研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的衔接与平稳过渡桥梁,为“十二五”期间上海城市发展最大限度地继承“十一五”的成就,盘活“十一五”规划中未有效发挥的存量资源,解决“十一五”期间城市建设遗留的各种“烂尾楼”问题,另一方面,以“国际大都市”、“文化大都市”、“后世博城市”为背景,直面“十二五”期间上海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和机遇及其对城市发展的要求,研制对实现上海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具有社会支撑体系和重要推动作用,对上海城市社会建设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对中国其他城市具有示范性和引领作用的“上海‘十二五’社会建设总体框架”。

二、建构上海城市发展新理念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背景

城市是个万花筒,大都市社会所涉及的层面与关系更是复杂万分,因而,上海在“十二五”期间的首要任务是提出、明确与时俱进、科学性与先进性并重的发展理念。

在城市发展理念上,应紧紧围绕“文化大都市”这一上海城市软实力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进行探索。“文化大都市”是个新概念,也是一个有关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如果“大”和“都”主要为了与上海的城市规模与身份相匹配,那么这个概念的核心内涵就集中体现在都市文化学提出的“文化城市”理论中。“文化城市”可以为上海城市发展提供一个先进的理论基础。

首先,“文化城市”是一种以文化资源为客观生产对象,以自由劳动机能为主体劳动条件,以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景观创造等实践方式为中介与过程,以适合人的生存尊严与全面发展的空间重建与社会进步为目标的城市理念与形态。它突破了古代以“政治”为中心、现代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既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也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当下,随着文化资源直接构成城市经济系统中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新变化,以及文化生产力正成为城市社会实现良性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的新事实,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城市”,将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获得现实的发展空间与核心竞争力。因而,文化城市是具有全球普世价值与科学示范意义的城市发展模式。②

其次,20世纪以来,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城市已经历了政治城市、经济城市与文化城市(2005年以来,以“宜居指数”、“生态指数”、“幸福指数”等城市发展观的提出为标志)三种城市化模式。而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城市文明建设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文化城市”必然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更高目标与创新模式。这不仅因为,与政治型城市化和经济型城市化相比,以文化艺术为核心功能的文化城市更能体现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高度,是兼顾了传统与未来、最适合主体需求和城市本性的科学与全面发展模式。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文化城市建设对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和中国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与示范价值。当然,建设文化城市并不排斥城市的政治与经济功能,而是以文化发展为主题,对城市的诸要素的科学配制与诸功能的进一步优化,并将最终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2篇:酒文化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原道文化;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6A-0030-03

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的前身为始建于1934年的“私立原道中学”,是一所有80多年优良传统的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近年来,学校注重内涵发展,以“原道”文化为价值取向,紧扣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通过搭建发展平台、优化培训模式、完善科研体系等举措,有力地助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一、搭建平台,注重分层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在教育、教学和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教师教育必须植根于鲜活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学校积极进行机制创新,搭建教师发展平台,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建立了专门的“教师发展学校”,突出以自我规划、自主管理、自我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自主管理制度。通过师徒“结对子”、“压担子”等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学技能、专业思想方面的教育。对于骨干教师、名教师,突出教学实绩和教育科研的指导与考核,打造一批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队伍。

学校早在2011年探索建立由教授级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科研成果突出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加强学术委员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信息建设,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咨询、学术指导、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主要职能,在推进学校发展、品牌建设、课程改革、师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建设研究型高中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打下了扎实的学术基础。同时,学校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对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进行调查,了解本校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和专业发展要求,建立了“教师发展学校”。按照合作性、参与性、生成性、研究性原则,注重分层发展,开设了针对青年教师教学方向和班主任方向的青蓝Ⅰ班和青蓝Ⅱ班,教学新秀、教学能手为主的名师Ⅰ班和教学能手以上骨干教师为主的名师Ⅱ班,以全体中层管理干部为主的管理Ⅰ班和以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备课组长为主的管理Ⅱ班,以全体教职员工为主的通识班,并确定了每个班级的学员组成、发展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把学科专业类课程、教学实践类课程、教育管理类课程、教育研究类课程等交汇整合,学员在公开教学、课题研讨、专家讲座、论文撰写等丰富多彩的教师教育活动中茁壮成长。学校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2013年以来,学校共有20多位青年教师先后获得无锡市教学新秀、教学能手等专业荣誉,有两名教师成功晋级江苏省第十三批特级教师,形成了一支名特优教师领军、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力军的科研骨干团队,学校还多次在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组织的年度评比中获得办学绩效突出奖,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开设讲坛,优化培训模式

面对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高中新课程改革不仅要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也要密切关注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和未来发展需求,构建起学科基础知识与学科核心素养紧密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以跟上新课改的步伐。

学校以“原道讲坛”为主要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定期邀请教育专家来校开设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讲座,内部挖掘优秀教师介绍经验,建立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相结合的校本培训模式。第一层面:专家引领,指明方向。2013年以来,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赵宪宇副院长、江南大学田良臣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谭顶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吴永军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杨启亮教授等知名教育专家受邀来校讲学,就高效课堂教学、教师专业成长、班级自主管理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第二层面:同伴互助,关注草根。这一层面旨在充分发掘在校园文化、学科文化、教研文化、班级文化、科室文化和网络文化等方面取得突出业绩的教职员工,充分分享专业成长故事,为每位教师提供自我展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平台。杨骅老师以高考语文阅卷为主题所作的“寻找美丽的蝴蝶”、物理学科组长陆健老师的“学科建设的自觉追求”、江苏省中学物理教学名师赛一等奖获得者谢治畅老师的“谈优质课的打磨过程”、省教育学会课题主持人纪夕新老师的“创建书道拳”等讲座深深植根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了教师讲坛、班主任讲坛、青年讲坛、学科讲坛等系列“原道讲坛”活动,充分展现了学校教师的教学创新和精神风貌。“原道讲坛”系列活动把高深的教育教学理论和鲜活的教育教学案例有机融合,缩小了教师间教学观念上的差异,拓宽了教育教学视野,有利于教师不断解决自身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升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尽快实现由“教书匠”向“教研型”、“研究型”教师的转变,使教育教学真正成为教师的创造性活动,成为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人生意义的过程。

三、完善体系,追求科研实效

作为一名专业的中学教育工作者,其基本素养应该包括能掌握教育学方面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主要的教育科研方法。中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有助于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情感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中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应该以实证研究为主,重点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解决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直接为中学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可以从教育理论文献、各级教育科研管理机构颁布的课题指南和目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中选择,中学教师可以按照创新性、价值性、可行性、兴趣性等原则,从教育目标涉及的根本问题、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等确定选题。学校的学术指导机构在教师选择课题、制订计划、实施活动、撰写报告和论文等环节起着指导和引领作用。

学校完善教育科研发展体系,追求教科研工作的实效。一是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技能。学校立足课堂教学,以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为载体,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研,实现教育教学实践与教育教学理论的有机整合,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技能、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的目的。二是加强课题研究,明确发展方向。学校建立了“校级课题―市级课题―省级课题―国家级课题”的课题管理体系,“十二五”以来成功申报“学校‘原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等五项省级课题、“高中政治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等三项市级课题,学校还通过建立个人研究课题、学科核心课题、校级优秀课题开展微课题研究、微教研活动,确立了教育实践的思维逻辑,有效诠释了学校教研文化的内涵式发展。三是组建特色团队,培育学术品牌。学校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课题研究团队、班级教学团队、教师社团等教师发展共同体,构建起符合学校特色的学校文化、学科文化、科室文化、班级文化、年级文化、教师文化。如体育学科组的“每天一节体育课”、科学学科组的科技教育特色、地理学科组为主的省减灾教育课程基地等学科组品牌,定期举办全校性的“学科活动月”,不仅为学科组发展注入时代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且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充分发挥了学校教育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四是加强科学指导,加大奖励力度。学校重视大学教育资源、省市教科研力量、期刊教育资源和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有机整合,加强教育科研方法指导,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科研氛围。2011年以来共有400多篇论文在省市级以上杂志发表或评比获奖,每年有10多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形成了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教育科研成果。

总之,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通过切实可行的举措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此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内涵。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在“原道”文化的引领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宽!

"Yuandao-Culture-Directed" Research o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IU Bo & LIU Hai

(Shibei Senior Middle School, Wuxi 214045, China)

第3篇:酒文化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对策;宁德市

中图分类号:f0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112-02

引言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条件下,城市与乡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广泛融合,城乡的发展有机结合,形成“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关系。在现阶段,城乡一体化建设有着深刻的内涵:要把城市和农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统筹城乡发展的统一战线,改变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排斥的态势;要实现由城乡“分治”向城乡“合治”的转变,促使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的理念和发展战略的形成,并贯穿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宁德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一)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支持三农投入力度加大

2012年,宁德生产总值超过千亿大关,达1 077.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全市经济总量连上五百亿、一千亿台阶,2010年经济总量在全省的位次上升1位。五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14.1%,比同期全省年均水平快1.5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达104.45亿元,比上年增长25.2%,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分别实现四年翻番和三年翻番。随着综合实力的提高,支持三农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2012年宁德第一产业投资108 420万元,增长71.0%,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4.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0.46个百分点。2013年宁德继续加大对三农财政投入,安排农业专项支出1 000万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效。

(二)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劳动力转移态势良好

2012年,宁德三次产业比例由2007年的20.3:37.8:41.9调整为18.7:47.8:33.5,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1.6和8.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0.0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也相应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2012年,宁德转移农村劳动力4.16万人,乡村农业人员132.83万人,比重从2000年的83.3%下降到72.8%,下降了10.5个百分点;城镇从业人员49.75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从2000年的16.7%上升到27.2%,其中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31.41万人,比重从2000年的5.1%上升到17.2%,上升了12.1个百分点。

(三)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随着“环三”发展战略推进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聚集、辐射功能和城市的承载力持续增强,有力地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县城功能和品位不断提升,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同步推进,县域发展带动作用成效明显。福鼎、福安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小城镇改革发展“4+15”试点建设扎实推进,产业、人口等要素加快集聚,镇容村貌明显改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城区内河湖泊整治力度加大、城市公交路网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动工,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群众生活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二、宁德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以工促农能力有限

受体制、机制的约束,城市、农村在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存在不平等,特别在二、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城市聚集了各类城乡资源要素,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农村只是廉价提供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基础性资源,大量的收益最终落在了城市,从而导致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2012年,宁德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完成额比重分别为2.3%、57.4

%和40.3%,增加值分别增长5.5%、19.7%和7.0%,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明显慢于城市。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宁德工业化水平不高、带动作用不强,2012年工业化率为39.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撑农村还处在较低层次,在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人口集聚等方面仍显不足。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生活质量差异显著

2012年宁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 82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 82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0年的2.02:1拉大到2012年的2.47:1,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城乡收入1.5-2.0:1的比例,收入的绝对值也由2000年的2 895元拉大到2012年的12 996元。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直接体现在了生活水平和质量上,2012年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4 368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6 075元。城市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大优于农村,2012年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空调133台、电冰箱100台、彩色电视机171台、家用计算机68部,分别是农村的5.54倍、1.45倍、1.34倍、4.25倍。由此可见,城乡居民在消费层次和生活质量上存在较大差距。 (三)城乡二元结构制约明显,公共服务差距较大

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宁德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教育方面,许多农村居民子女宁愿缴纳高额费用进城求学,2012年,宁德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分别为1 486元和557元,二者相差近3倍。在医疗方面,城市几乎集中了90%以上的资源,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良好的医疗环境,而广大农村地区缺少综合性的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大都条件简陋,医疗人员水平也有限。医院和农村乡卫生院的平均每院床位分别为207.1床/院和13.9床/院,农村乡卫生院的平均每院床位数仅相当于医院的6.7%。在保障方面,城镇居民社会保障项目齐全、保障水平较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近几年虽然有所改善,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等保障水平与城市还有较大差距。

(四)城镇化水平不高,城市承载能力不强

2012年,宁德城镇化水平为50.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所辖九县(市、区)中城镇人口超20万人的中等城市仅3个(蕉城、福安、福鼎),其余都是城镇人口少于20万的小城市。中心城市经济实力虽逐渐提升,但经济质量与规模仍与中心城市地位不相适应,2012年宁德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居全省九地市末位,在全市经济中未占主导地位。受地理环境、历史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各县(市、区)城镇化水平的地区间差异较大,2012年城镇化率最高的蕉城区和最低的屏南县差距达到23.5个百分点。由于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不强,集镇建设缺少活力,集聚和辐射功能较弱,难以胜任区域发展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角色,难以成为相应区域的增长中心。

三、推进宁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制定规划,形成城乡统筹发展长效机制

要紧紧抓住党的十带来的历史机遇和重要条件,以构建滨海生态宜业宜居新城市为目标,牢固树立“视野要宽、标准要高、眼光要远”的规划设计理念。按照城乡一体发展的原则和优化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的要求,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地加以规划,以县域为主体,通盘考虑、统筹编制城乡规划,进一步优化县区、乡镇行政区划布局,实现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人口分布、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规划有机融合和衔接,促进城乡资源共享、产业互补、优势叠加。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乡资源配置

一要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以茶叶、食用菌、水产品、药材等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培植力度,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规模,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二要积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支撑作用,提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促进产业链向高端攀升,做大做强工业园区经济,提升产业层次和以工促农能力,形成工农互补的产业链。三要着力抓好第三产业。依托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不断提升物流业、商务服务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三)积极推进城镇建设,加大城乡基础设施投入

一要做大做强

中心城市。突出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完善功能配套,健全服务体系,加速人口集聚,加快城市路网、公共交通、教育、卫生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的建设,全面提升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聚集和带动能力。二要提高小城镇发展水平。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坚持规划引领、产城并重,建设一批特色工业强镇、商业贸易重镇、历史文化名镇和现代农业大镇,切实提高小城镇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三要健全城乡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供气、供电、通讯、垃圾清理等公用设施一体化,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

(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在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按居住地或就业单位登记的户籍制度。二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合理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逐步形成农村初中向城镇集聚、农村中小学及幼儿教育向乡镇和中心村集聚、城郊村小学向城区集聚的布局。三要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农村大病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好农民病有所医的问题。四要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保障体系。改革传统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医疗、教育和其他多种帮扶机制为辅助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李丹.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回顾与分析[j].理论与当代,2008,(11).

第4篇:酒文化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中国;发展

在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和中外文化交流广度的拓展和深度的推进,各种先进的纪录片创作理念也开始先后走进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和生产逐步摆脱了长期滞后的局面,并在20世纪末达到了一个。进入2000年后,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生产迅猛发展,尤其是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数量开始逐渐增多,较之以往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有很大的变化和进步,如中央电视台在新世纪推出的《复活的军团》、《新丝绸之路》、《再说长江》、《故宫》等。与此同时,专家学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的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也有相当大的提高。

在对中外纪录片的发展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笔者力图通过运用归纳研究、文本分析等方法,站在文化学、影视艺术审美学和市场学的视角,对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直到新世纪初在主流媒体中播出并在受众中有一定影响的电视纪录片的特征和兴衰变化的原因的考察,特别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20年来价值取向以及它在商业化市场化进程中如何发展等方面的探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前苏联美学家卡冈在其《艺术形态学》一书中阐述了整个艺术世界的结构。所谓艺术形态就是艺术形式中介的要素、结构及整体艺术形态规范系统。历史文化纪录片作为艺术当然也具有所有艺术所共有的特性,因此,艺术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同样也使用纪录片,也就是说在纪录片的形态构成中同样遵循着艺术的一般形态规律。但是历史文化类纪录片还有自身的独特性,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形态就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以时间或空间连续为原则,以影像为媒介的一种对现实真实记录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形态,一是从个体的角度,即某部历史文化纪录片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形态;二是从历史文化纪录片整体发展的角度,即历史文化纪录片在其自身发展过程和成长环境中所呈现的不同表现形式。从整体角度看,可以把我国历史文化纪录片形态分为:历史形态,即我国历史文化纪录片从出现、发展、衰弱、崛起到逐渐各个变化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文化形态,即历史文化纪录片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不同的文化时期所呈现出的形态;审美形态,即历史文化纪录片被作为审美艺术对象的不同审美表现形式。

20世纪初期,中国纪录片便已出现。由于中国近百年的特殊性,20世纪中国的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和风格与国际纪录片的发展迥然不同。而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纪录片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兴起,代表作品1980年《丝绸之路》,继《丝绸之路》后,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创作热潮才开始。所以说上个世纪80年是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兴起阶段。

进入90年代,关注个体的人,关注在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逐渐成为国内纪录片创作者们的共识,因此中国历史文化题材的纪录片相对偏少。故该时期则是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的低谷阶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民族自豪高的增强,历史文化题材类型的纪录片的创作重新崛起,《郑和下西洋》、《故宫》、《再说长江》、《复活的兵团》、《舌尖上的中国》等的开播引发中国甚至外国观众的强烈赞美。可以说,21世纪是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的阶段。

纵观20年来的历史文化纪录片,我们发现它不仅深受中国时代环境变化发展的影响,也受国外各种创作理念的影响,从“我视电影为讲坛”,“真实电影”,“直接电影”,“画面加解说”“新纪录电影”到“新历史主义”等等。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基本走过了一条和世界纪录片发展完全吻合的轨迹。如果说理念方面是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的内因的话,那么外因就是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的运用。总得来说,纪录片创作主体多元化、现代技术的运用以及创作理念的开放和更新,是历史文化纪录片呈现出生机勃勃的重要原因。另外频道的播出需求观众的欣赏需求和媒体强大的覆盖能力,这些都推动了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和发展。而真正推动历史文化类能够走向市场并被受众所喜爱的原因则是实现纪录片市场化。

新历史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欧美思想界兴起的一种文化理论批评方法,到80年代后期新历史主义思潮才引入中国,开始深刻影响新时期中国文艺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新历史主义理论主张通过历史碎片寻找历史的真实,“尤其表现出历史记载中的零散插曲、逸闻趣事、偶然事件、异乎寻常的外来事物、卑微甚至简直不可思议的情形等许多方面的特别兴趣。历史的这些方面在‘创造性’的意义上可以被视为‘诗学的’”。同是2004年上映的《考古中国》,从万里长城到紫禁城,从恢弘的秦兵马俑到气势磅礴的布达拉宫,不仅是通过独特的电脑特技、实物展示及场景重建展现中国历史文化,还从考古发现、当事人回忆等历史碎片发掘历史长河汇总的重大事件、探索人类思考中的不解之谜的。《再说长江》关注20年内变化着的普通人物,记录着巨变2年的一滴水一棵树。《故宫》中历史的书写不再完全局限于历史英雄人和宏观角度,而会选取一些小人物的命运和平民视角。“新历史主义”本质上追求的是真实,这种真实的表现手段比较富有诗意富有“逸闻主义”,突出了“历史作为多种声音”的观念。“新历史主义”打破了以往的严谨理智和客观严肃,为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创作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在全球化市场化的浪潮中,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也必须紧跟潮流,走向市场,走向国际,同时取别人之精华,去自己之糟粕,同时要保持自身的文化特性,敢于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中国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是有着广阔的创作空间的。但是国内单独对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研究是比较少的,基本都是把对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研究淹没于纪录片中。笔者在进行中国历史文化类纪录片20年研究发现,要想进行深入研究必须掌握历史学、人类学、美学、社会学、传播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无疑是有很大的难度的,本文只是稍稍引用各方面的知道,没有深入研究。关于历史文化类纪录片还是有很多很广的课题等着学者去挖掘去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杨.新世纪历史文化电视纪录片研究[D],广西大学,2008

[2]庞慧敏.纪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林少雄,吴小丽.影视理论文献导读[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第5篇:酒文化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偏差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0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04-04

一、引言

城镇化是指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2年的52.27%,提高了34.35个百分点。根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所提出的城镇化发展S型曲线,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期加速阶段。与此相对照,杭州市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22.96%增加至2012年的74.3%,上升了51.34个百分点,无论是城镇化的水平,还是增加速度,都要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已经进入后期成熟型发展阶段。

城镇化发展与就业结构调整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城镇化发展本应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就业结构的调整。但是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部分城市的城镇化发展与就业结构调整之间并没有形成协调发展的关系。以杭州为例。2013年第1季度,杭州市的GDP产值中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高达97.5%,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所占比重为10.9%。与2013年2月的最新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公报中所显示的74%的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相比,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就业结构都存在明显的问题。产业结构中非农产业所占比重(97.5%)明显远高于城镇化水平(74%),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10.9%)远大于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2.5%)。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造成消费结构调整动力不足和服务业发展滞后,进而影响就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化发展和就业结构调整与工业化相比而言的相对滞后,将影响城镇化发展和就业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将在城镇化与就业结构演变互动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杭州的具体情况,探讨城镇化与就业结构调整出现偏差的原因及其不利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能更好的实现城镇化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城镇化与就业结构演变互动关系的内在逻辑分析

针对城镇化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关系,许多国内外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部分研究关注了城镇化与就业结构转变的阶段性特征之间的联系。如刘易斯、费景汉和拉尼斯、乔根森、托达罗、钱纳里?塞尔昆等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演进过程的分析发现,城镇化、农业产值和劳动力就业向工业的转换基本规律是同步的。

从轻工业起步,是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共同特征,轻工业往往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轻工业的发展既带动了劳动力从农业就业人口向非农就业人口的转化,同时也带动了劳动力从分散的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进行聚集,城镇化进程开始启动。当人口聚集达到一定规模后,一些相应的消费服务行业,如餐饮、娱乐开始发展,这又进一步促进了人口就业结构的转化。因此,工业化的初始阶段,既是城镇化的起始阶段,同时又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的第一次浪潮。

随后,随着城市聚集程度的上升,企业之间竞争程度也不断上升,轻工业的发展对技术装备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随着人们收入上涨对重工业产品需求的增加,重工业开始取代轻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霍夫曼根据工业化早期和中期的经验数据对此进行了验证,发现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是逐渐趋于下降的。重工业的发展对企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提出要求,这成了城市聚集程度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前提。与轻工业不同的是,重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随着重工业的份额不断加大,资本排斥劳动的效应不断凸显,工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开始趋于稳定,甚至将趋于下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劳动力非农化进程的停滞。研究表明,这反而带来了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的第二次浪潮。其原因在于,重工业具有规模化经营的特征,大型专业化的生产需要有大量生产服务型行业对其进行配套,因此当重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停滞甚是下滑时,一些相关的生产服务型行业,如金融、保险、物流运输、通讯、批发零售等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却不断上升。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开始加速。因此,城镇化的加速阶段,同时也是劳动力从第一和第二产业就业转化为第三产业就业的重要阶段。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历史中,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转化、就业结构调整往往是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一方面轻工业的发展带动人口的迁移和城镇化发展,人口从乡村地区到城镇地区的聚集又带动了消费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带来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而另一方面,就业结构的调整意味着劳动力从农业就业转向非农就业,伴随着就业结构调整而来的,是就业迁移者们的收入上涨。就业结构调整和收入上涨又将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调整。其作用机理如下。第一,收入的上涨使得城市的吸引力相对于乡村而言变得更大,从而将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工作机会的吸引之下从农村迁往城镇。城镇化的发展步伐随之加大。第二,收入的上涨提高了人们的消费能力,人们的消费数量扩张,消费结构升级,给消费服务行业以及重工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因此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 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展现了城镇化、工业化、就业结构非农化的共同促进和协调发展。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概括如图1所示。

图1 城镇化与就业结构演变关系的内在逻辑

三、杭州市就业结构偏差的现状分析

表1给出了1998年以来杭州市GDP部门结构、就业部门结构以及就业结构偏差的变动情况。表中的数据显示,杭州市的GDP部门结构以及就业部门结构都不断的优化。从GDP的部门结构来看,产业结构的变动呈现第一产业明显下降、第二产业稳中有降、第三产业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于2012年超过了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突破了50%。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杭州市的产业结构已经进入了以服务业为主的重要阶段。从就业的部门结构来看,其变动趋势与GDP的部门结构变动趋势略有不同。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大幅下降,其下降幅度远大于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的变动。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明显上升,变动方向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截然不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有明显攀升。

为更清晰的判断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协调程度,表1中计算了各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偏差。各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偏差值等于各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除以各次产业的就业比重,随后再减去1。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协调,就业结构偏差的值就应该越接近于0。就业结构偏差的值大于0,表示该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大于就业所占比重,如果这一正的偏差值过大,则表明一种“有增长无就业”的增长模式,就需要反思为什么产业的就业带动作用会如此之弱。反之,如果就业偏差的值小于0,则表示该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小于就业所占比重,如果这一负的偏差的绝对值过大,则说明这一产业的生产效率非常低,有大量冗余劳动力,但是却没有带来高的产出。此时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提高这一产业的生产效率,或者是如果将劳动力从这一低效率的产业中转移出去。

从表1中计算出的就业结构偏差数据来看,杭州市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偏差值多年来一直为负,其绝对值较大,且多年来偏差的程度并没有太大的下降,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一直远大于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这表明近年来,虽然杭州市的城镇化率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城镇化对就业结构的非农化调整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虽然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98年的31.03%下降到了2012年的10.92%,有了较大幅度的下调,但是这一调整并不充分。其结果是,第一产业的劳动效率低下,仍有大量农村冗余劳动力需要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去。

杭州市第二产业的就业结构偏差为正,近年来有明显下降趋势。这表明杭州市早期第二产业也存在就业带动能力不足的问题,而近年来第二产业的就业带动能力正逐年上升,进而第二产业的就业偏差逐年下降。

杭州市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偏差值为正,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大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虽然这一偏差值正逐年下降,但是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偏差值仍明显偏大。说明第三产业仍然有较大的就业带动空间,尤其是有较大的空间能容纳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的冗余农村劳动力。

四、杭州市城镇化发展中就业结构偏差的原因分析

从杭州市的数据来看,第二产业所发挥的就业带动效应已趋于合理化,而第三产业的就业带动作用仍有所不足,进而导致第一产业相对而言冗员过多,效率低下。究其原因,可以概括如下:

(一)杭州市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为第二产业就业结构偏差的下降提供了基础

据研究,虽然发展重工业在短期内会导致高产量低就业的现象,但是在长期中却对就业有正的促进作用。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不同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低,在短期内会形成资本对劳动的排斥,即“替代效应”,从而在带动产量扩张的同时却没有带动多少的就业。而正是由于短期内对劳动的排斥,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在收入分配方面并不需要将过多的收入分配给劳动者,从而有利于形成大量的储蓄,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储蓄为投资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高储蓄有利于经济中的高投资和高增长。而高增长则会为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长期中带动就业的增长,即“收入效应”(朱劲松等,2006)。

纵观杭州的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轨迹,可以发现,从解放初至今,杭州市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分成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解放初,杭州市的工业以丝绸、棉纺作为主导产业。第二个阶段是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间轻工业占主导地位。第三阶段为80年代初至上世纪末,机电工业成为主导产业,纺织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共同组成支柱产业。第四阶段为本世纪初至今,这一阶段中,杭州市重工业趋势日益明显。杭州重工业占全市工业比重从2001年的48.2%逐步上升至2012年的61.3%。

杭州市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符合理论的预期。在杭州的工业重心由轻工业转向重工业的早期阶段,重工业的确展现出了它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在表1的数据中,2001年以前,第二产业的就业偏差都达到了0.4以上。而随着重工业的深度化发展,重工业对就业的“收入效应”也逐渐体现,对就业的带动效应逐渐加强,从而第二产业就业偏差也逐年下降。

(二)“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是导致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偏差的重要原因

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包括杭州在内的大多数城镇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镇转移模式非常特殊,可以概括为一种“离乡不离土”模式,也可说成是“农民进城”模式。所谓“离乡”,指的是农民离开家乡,到城镇去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呆在城镇地区生活。所谓“不离土”,指的是农民虽然已经在城镇生活和工作,但是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被边缘化了,这部分农民与城市的联系非常微弱,能随时回到家乡,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在工作方面,他们大多从事一些传统的初级服务业,比方说,家政行业、餐饮业、建筑业等等。这些行业不要求具备高的专业技术,仅要求能从事熟练的劳动以及高体能消耗的劳动。这类工作不具稳定性,并且收入往往偏低。在生活方面,离乡的农民往往缺乏城镇户籍,无论在子女教育方面,还是在医疗保障等方面,相对具有城镇户口的居民而言都具有劣势。再加上低收入和高房价等因素,离乡的农民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在工作形势恶化或者农忙时节,他们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在工作形势好转或农闲时节,来到城市寻找工作。

“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不利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有足够的消费人群和消费能力的基础上。进城的农民工难以在城镇拥有稳定的工作和充足的社会保障,因而他们仅会将城镇视为农闲时的工作所在地,而不会将城镇视为自己的定居地以及长远生活所在地。即他们的工作和收入发生城镇,但是他们不敢在城镇消费。在扣除生活必需的消费后,他们所积累的收入将拿回乡村进行消费。工作和消费地点的城乡分离,导致城镇消费群体规模偏小,消费能力不足,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抑制。

更为重要的是,“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抑制了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无论是在城务工的农民,还是他们的子女,都由于社会保障、户籍等因素,无法接受到城镇较为优质的教育和培训,其结果必然是劳动力素质的低下。

劳动力素质的低下与杭州市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了矛盾。重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一定生产服务型行业与其相配套。如金融、保险、技术服务业、咨询信息服务业、邮电通信业等。图2给出了1999-2011年杭州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占GDP的比重的变化趋势。以三类行业为代表来观察杭州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可以发现,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这类传统的生产服务型行业在杭州市GDP中所占的比重正逐渐下降;而金融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这类新兴的生产服务型行业所占比重正逐年上升。与传统服务业不同的是,金融业以及技术服务业等都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高要求。

因此,城镇化发展要求产业结构调整与之相适应,而重工业和与之相配套生产服务型行业的发展,则要求有高素质的劳动力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即随着产业的发展,产业对低素质劳动力的就业带动作用正日益减弱,而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则日益增加。“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却抑制了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从而使第三产业发展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无法充分(下转13页)发挥出来。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杭州市的数据来看,杭州市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中仍存在较大的就业结构偏差。第一产业存在冗员过多的弊端,第三产业则存在就业带动效应发挥不充分的问题。这既与杭州市城镇化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有关,也与“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密不可分。就业结构偏差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将会带来一系列突出的问题。首先,第三产业就业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会导致农民非农转移的渠道受阻,阻碍城镇化发展的步伐,不利于当前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其次,城镇化发展不顺,将会导致农民收入增长乏力,造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抑制第三产业发展,进而反过来阻碍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就业结构偏差,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政策建议如下。(1)改革“离乡不离土”的城镇化模式,加快户籍改革步伐,使农民不仅能够进城打工,也能够进城落户,享受城镇的医疗和教育,从而扩大城镇消费群体,提高社会消费能力,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2)加大城镇教育资源的辐射范围和辐射力度,使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能接受较好的教育,从而为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后备队伍,带动第三产业就业效应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朱劲松、刘传江.重新工业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2).

[2] 马超群、何艳芬.就业结构与城市化偏差实证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2009,(12).

第6篇:酒文化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文化;协同;廊坊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文化协同的脚步在逐步加快,在国家重大的战略发展形势下,京津廊城市群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廊坊市将打造文化体验城市作为全市发展“四大城市名片”之一,对于京津廊文化一体化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京津廊城市群的区位优势

京津廊城市群地处东北亚的中心位置,位于我国华北大平原的北隅,西面和西北面为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所环绕,东有渤海与东北亚各国隔海相望。地理区位的优越为该区域的城市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是全国的首都,居于全国的中枢地位,廊坊市处在环渤海经济圈中、京津都市圈中心地带,是京津走廊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廊坊市区距北京40千米、距离天津60千米,与京津两个机场相隔70千米,距天津新港10千米,毗邻东北、华北两大工业基地,属多种产业和人口高密度区,不仅市场容量大,而且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蕴藏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京津廊城市群区内交通十分便捷,已形成了铁路、公路、海运、客运及管道运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二、京津廊文化一体化格局创建的文化优势

(一)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基础雄厚

北京和天津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社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城市,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从古至今积累了大量的文化发展的经验和资金。作为京津廊城市群之一的廊坊市同样历史悠久,文化发展源远流长,其中廊坊的白塔寺,全称是辽代白塔龙泉寺,寺中最北弘法楼三层的卧佛是北方地区最大的一尊,此外,廊坊还有胜芳花灯、扎刻、剪纸、玉石雕刻、陶瓷彩绘等文化艺术,特征鲜明,在文化设施方面,截至2015年末,廊坊市共有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7个,艺术表演场所(不含私人企业)7个,群众艺术馆2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4个,2015、2016年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第什里”文化风筝节,极大地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文化教育发达

京津廊城市群,由于北京首都的独特地位,集中了大量的文化、教育、科技等各种优秀高精尖专业人才,北京集中了60多所高等院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各类研究院所、高等院校聚集在北京,居全国之首。天津的文化教育、科技也十分发达,比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都是国内著名的重点大学都集聚在天津。廊坊因紧邻着北京和天津,受两个地区的影响,科学、教育事业也走上了快车道,廊坊的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以东方大学城为代表的现代化的教育园区。

(三)人文古迹胜多,旅游资源及其丰富

北京是世界上罕见的历史文化名城,集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为一体,市区内有大量的文化遗址、皇家园林、古建筑和革命遗址,其中在全市各类文物古迹和历史遗迹中,24个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8000多个,20个市级保护,如闻名遐迩的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天津的文化资源也很丰富,天津历史遗址、文物古迹丰富,有40个国家级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市区有大型的木制寺庙建于隋朝独乐寺,已有1000年的历史,蓟县黄崖关长城,全长41公里,多种不同造型的古台1000座以上,陡峭,气势磅礴,蓟县盘山被称为“京东第一山”,山势雄伟,层峦叠秀,是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此外,还有天后宫、文庙、大清真寺、田成寺、大沽口炮台、望海楼教堂、广东音乐厅、天津青年革命活动纪念馆。廊坊的历史资源也很丰富,有宋辽古战道、白塔寺、隆福寺等,尤其是近年来,廊坊市极力发展旅游业,发展了温泉产业、第什里风筝文化产业等,旅游资源在逐步完善和丰富。

三、深度整合京津廊文化资源,促进三地资源流动和共享

科学的分析京津廊城市群三个城市不同的经济基础、文化基础,以及共性以及区别,不同地区的区位特点、资源分类、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等,不断调整和完善三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打造共同促进三个地区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精品,激发廊坊文化产业活力,分析北京、天津、廊坊文化资源中的文化内涵,将廊坊产业发展置于京津廊大繁荣的背景下,探讨文化资源的文化功能,在文化产业中提升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实现京津廊文化产业的对接,京津廊文化一体化格局创建的策略。例如:将社区文化更加贴近群众,可以发挥资源优势、名人效应,多元化的拓宽文化沟通和交流的渠道,鼓励群众文化团体的各类主题活动,深度发掘北京、天津、廊坊的资源优势,通过开展文化主题类的讲座等,实现文化的互动和交流。

在京津廊这一城市群当中,北京、天津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是城市群当中的核心所在,同廊坊这一城市相比具有更强的辐射能力和影响能力,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城市人口过于密集,城市的产业过于集中、人口流动无序化,城市的基础设施承载超负荷,住房问题、交通问题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人们的生活环境逐步变差等,极其不利于城市的建设和整个京津廊城市群体的发展。因此,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形势下,为了共同促进三地的发展和繁荣,作为核心城市的北京和天津,更应该注重疏散过于集中的人口、疏散集中的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地重组和整合自身的城市结构,通过多方面、多途径、多手段,实现三个地区人口、文化资源、科学技术、资金、旅游、产业结构的互通、交流,使得城市发展更加有序化、科学化,最终形成一个完备的城市群体。

参考文献:

[1] 迟莹.中国文化产业国际拓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2] 李国平,等著.协调发展与区域治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白美丽.文化资源产业化如何助力文化强国梦[J].中国出版.2013(22).

[4] 文魁,祝尔娟,主编.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 叶山土,著.科学发展观中的哲学新思维[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6] 周立群,等著.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与中国经济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第7篇:酒文化的发展史范文

一、安阳市历史文化资源对旅游的吸引力

安阳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很多方面都能成为现阶段旅游的吸引力。其中殷墟的文化底蕴更为丰厚,殷墟的都城遗址距今已经3300多年历史。其重要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构成,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北殷都区小屯村周围,《史记》、《括地志》均有关于殷墟的记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目前也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从1928年开始,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其中著名的有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安阳殷墟作为甲骨文的故乡,系统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

二、现阶段城市旅游经济的关键问题

首先是人们收入的问题,要想促进人们旅游,人民必须富裕才可以。只有更多的人旅游才能促进旅游经济,扩大城市知名度,增加城市魅力。其次是城市的发展状况,城市的公共设施,交通等等其他方面的完善才能方便更多的人旅游。为旅游又促进了可能性。最后是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我们看到越来越多旅游胜地的环境被破坏,除了需要政府部门加以重视,还需要个人行动起来保护环境,才能使旅游业稳定发展。当然还有很多存在的问题,比如媒体对旅游胜地的负面影响等等。

三、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特征

旅游城市和其他一般城市相比,旅游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并且具备后工业化时代的特征,其中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是第三产业,而第一和第二产业发展趋势在不断的下降。随之而来的城市服务业产业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城市的主要功能变成了以消费功能为主。旅游产业的发展虽然会导致资源消耗的增加,但是对经济状况的提高有加速作用,一定程度也增加了中小型旅游企业的数量,为不断新增的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总的来说,城市的综合效益有很大的改善,成为城市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先产业以及城市转变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城市不断使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服务业产业的发展,城市的经济要素着重放在旅游业和与旅游相关的服务业上,逐步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目标,加速城市产业发展。

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途径

1、发挥政府的力量

有政府的干预和管理,城市旅游经济才能更快更顺畅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增加对城市旅游行业的管理力度。在旅游城市的住宿条件上可以分档次建设旅馆,更大可能的满足一般消费者;在旅行社的建设上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关的规范标准,避免旅行社费用过高;在旅游景点的新增建设上,可以投入一部分的资金资助,使景点建设得更具吸引力;在旅游景点的消费水平上,政府可以进行部分的干预,不要让旅游景点的各种消费都过高,反而减少了部分消费群体。

2、寻找城市旅游经济的催化剂

城市旅游经济要发展必须要有媒介,也可以说催化剂。近阶段一些电视节目比如“爸爸去哪儿”,这类明星互动节目对旅游景点的传播速度是相当迅速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对明星的喜爱而选择自己的旅游景点,如果利用好这类媒介,旅游行业的发展会突飞猛进。在这种电视节目的活动中,可以加大对历史文化的发扬光大,从历史文化入手加大旅游经济的推动。

还有另外一方面,如何让大家旅游更便捷?以前我们旅游更多的是通过打电话报旅游团,现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软件的出现比如携程网等,方便人们获得更多更有用的旅游信息,为旅游提供了更加直接便利的方式。而且现代网络的发展,这种趋势将被更多人不论是年轻人还是年长一些的人接受。在这种类型的软件中可以加入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介绍,让很多人在软件中搜查就能了解到历史文化。这样,历史文化通过很好的催化剂就可以转变成发展旅游经济的推动力。

3、相关行业的相互渗透

我们都知道,要旅游吃、穿、住、行是基本要求,我们还要好玩,还要购物等等。那么这些行业间的关联性是至关重要的,旅游不是一个单一行业,而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相互之间有着明显的直接或者间接作用。旅馆业、旅行社业、餐饮业、交通业、娱乐业、商贸业、零售业、建筑业、工业、农业、种植业等等或多或少都有着相互的贡献。国家可以鼓励大家开一些更能体现历史特色的餐饮店,或者能体现历史文化的旅馆等等。抓住旅游业同其他行业间有联系这一点,通过各行业之间的良好配合,在无形中传播历史文化特色。

4、提高更多人的收入,创造就业机会

每年的大学生毕业率都在增加,社会现有的机会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从旅游业着手,吸纳人才,也是很好的选择。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服务业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是跨行业、跨地域的,涉及到社会很多行业,这样就增加了人力物力的流动。旅游业无疑就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旅游业和各行各业之间的连接无疑又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相互创造的价值难以估量。

5、加大宣传,增加投资

我们选择一个旅游点当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可以通过上网查旅游相关资料,还可以通过向去过某旅游景点的游客了解实际感受,这种宣传效应的比率是相当高的。旅游业不像生产型企业需要输出产品,这有可能是长距离、多环节的运输,旅游业中好的传播效果才是关键。这就更加可能的让旅游行业发展国际化,创造更多的收益。旅游业自身就是个大投资,如果发展国际旅游业,它所创造的资金流肯定是相当可观的,旅游带来的国际之间的交流学习提高也是很重要的,从而催进与国际之间接轨的步伐。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宣传?宣传什么?当然是历史文化,这些历史文化就好比我们手中的法宝,促进着国家旅游经济的发展。

6、国际化发展

很多国家利用发展旅游业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友好交流及发展,这样所带来的是彼此之间双赢的趋势。彼此之间不仅创造了经济价值,而且起了很好的政治作用。比如国际会议旅游、商务旅游等,都是政治、经济、文化间很好的催化剂。我们可以多举办一些国际性的历史文化交流竞赛,通过学生之间的摩擦,一定程度上也能发展旅游经济。如今国与国之间竞争激烈,彼此之间通过直接的方式往往不能有很好的促进发展,但是,如果通过旅游这一行业就能改变这一状况。旅游就如同一个特殊的环境,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障碍,从增进人民之间了解和友谊的小角度出发,发挥出国与国之间的大效益。

7、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上述内容讲到过,旅游要做好,行业之间的协调是关键,其中环境保护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面。我们最熟悉的关于雾霾的新闻足以引起全国甚至国际的关注,保护环境一直以来都是重中之重。只有我们所生活的是绿色城市,我们的生态环境是优良的,才能实现旅游业以及其它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中,我们要限制产业对环境的破坏,人们生活习惯对环境的影响等等。在宣传历史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加入一些当今同古代的对比。曾经的天是什么颜色,历史文物保留是什么样,而现在呢?以此引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让旅游经济无阻碍发展下去。

8、不断完善旅游设施

旅游中的人群复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首先必须保证硬件软件设备的建设,在设计这些设备的时候,设计人员可以结合设备所要投放的景点特色,设计能应景的公共设施,带给人心情上的愉悦。还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设计出特殊的设备,年龄稍长的旅游者可以增加一些安全性能高、贴近其爱好的或者还原传统文化的设备;对于年轻人而言,可以增加一些娱乐刺激的游戏设备或者一些开发智力的游戏设备。在设计好了吸引人的公共设施和特殊设备之后,政府及旅游景点相关负责部门都要加强对这些设备的管理与保养,从而让其能循环利用,吸引更多的人,创造更多的价值。

9、增添活动,增加亮点

旅游景点除了用自身的自然风景特色来吸引人,还可以用其他的活动来吸引人。比如说如果旅游景点是以“水”著名的,城市就可以举办一些划船比赛,鼓励游客参加,宣传的时候就可以以此为口号。总之,要结合当地景区的特点,多开展一些旅游节假日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发展更多元化的旅游经济。

第8篇:酒文化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楚汉文化;文化产业;软实力早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已经指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报告中,又进一步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报告。可见,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区域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一些有文化传统区域的欠发达地区,通过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地方支柱产业,能起到投入少,见效快的效果。通过提升文化生产力,来培育文化竞争力,已经成为城市文化事业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区域文化特征成为城市软实力竞争的核心

一个国家的硬实力主要由政治、经济、军事、资源等可观察因素组成,而科技、文化、信仰等则构成了国家软实力的主要部分。现在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由硬实力和软实力共同组成,甚至有的学者认为,二者比较,软实力的重要性甚至将逐渐超过硬实力的比拼。同样道理,在当代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与竞争中,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大小和发展潜力多少,将比资本、资源等各种硬实力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历史文化名城、公园型生态环境,休闲度假胜地,显然对人的吸引力比污染严重的工业区更强。因此,全国各大城市,纷纷以各种办法,提升环境,培育文化,甚至制造文化,来提升区域竞争力与影响力。

人们通过实践已经逐渐认识到,一个城市只有通过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才能真正在新的经济发展中真正崛起。在以前重点发展与追求GDP等硬性数据指标导致发展后劲不足后,有识人事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以发展科技基础、发展生态转型、发扬文化影响等软实力的提升方向上寻找城市增长的新突破口。硬实力的发展,开始越来越依赖软实力的提升,离开软实力的支持,硬实力很难再有大的提高,软实力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综合实力与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指标,软实力的增强,为区域城市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一个城市软实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区域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把握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特别是在一些传统上硬实力较落后,经济上欠发达地区,如果总是在硬指标上下功夫,将事倍功半,难以出成绩,不易见效果。因此,另辟蹊径,用软实力的提升弥补硬实力的不足,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一些有着历史文化传统区域,借助文化集聚,推广文化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往往能形成后发优势,在招商引资,吸引制造业落户等方面起到奇兵效果。当前,面临着新的产业结构调整良机,一些传统的工业企业、加工企业,由于面临一线城市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等压力,开始向二三级城市寻找落户点,当各个城市间在硬条件上区别不大时,软实力的比较,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筹码。良好的教育医疗环境,便捷的金融保险服务,优美的环境生态,新鲜的富氧空气,良好的劳动力素质,高效的政府效能,合格的市政配套工程,优惠的工商业投资条件,公平诚信的政治法律环境,都将对吸引资金、产业群集聚起到无形的吸引作用。因此,要充分重视对软实力的投入,要意识到软实力的投入,就是对硬实力的倍增投入。

软实力竞争的核心,是文化。文化竞争力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经济活动目的回归体现。通过对人在经济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与物质的集合,强化人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构成了文化竞争力的内涵。人是城市的灵魂、目的与归宿,人围绕城市生产建设,目的是为了与城市和谐共处,是为了建设美好城市,美化自身生活条件。文化,就是一座城市的标杆,一种价值尺度,一个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文化建设,是打造城市软实力的基础条件和前提要求。一个文化荒漠的城市,不是现代文明城市,一个道德水准不足的城市,是没有生机的城市。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他的居民必然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一个文明的行为细节,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良好的公序良俗,积极进取的社会风貌,构成了良好的现代化文明城市氛围。硕果累累的文化产品,欣欣向荣的文化产业,丰富多样的文化品牌,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创造力,赋予城市勃勃文化生机。

宿迁市,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大力发展楚汉文化遗风,发扬楚汉文化创业拼搏传统,有利于形成城市凝聚力,打造城市竞争力。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一个没有竞争力的城市,一个有着文化传统不善于利用的城市,是一个放弃发展机会的城市。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与底蕴,会深深影响城市的价值观以及居民行为标准,并赋予城市向外展现的吸引力与竞争力,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前景。

美国学者托夫勒曾经说过,哪里有文化,哪里就会有繁荣;哪里有繁荣,哪里就会形成文化集聚。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宿迁要想实现繁荣振兴之路,就需要在文化产业上开动思路,借助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通过大力发展楚汉文化,来提升城市影响力,通过提升文化竞争力,来推动城市竞争力,通过城市竞争力提升,来推动城市经济的腾飞发展。

二、发展文化产业带动宿迁经济发展分析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经济发展中的文化与经济融合促进现象被研究重视。经济与文化从分离开始走向融合,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变得紧密起来。经济与文化互动互促效益日益受到重视,一方面,文化内涵对经济活动的灌注,增加了物质财富的附加值,提升了物质商品的品味档次。另一方面,文化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经济成分的吸收,提升了文化产业实力,增强了文化影响力和穿透力,经济元素的输入,还能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文化的先进性和经济的发达指标相互联系,促进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富裕,促进了社会和谐,提升了综合竞争力,增强了整体实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兴起,源于现代化工业程度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富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不在为温饱问题担忧时,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就成了新的时尚。包括艺术、教育、娱乐、体育、休闲、旅游等等新的文化产业的兴起,一方面表达了物质文明的进步与丰富,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兴起,又反过来促进物质文明向更高程度发展。有关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约占据着国民经济总额的1/4―1/3不等,由此可见,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早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样推测,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尚有巨大的空间等待挖掘。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将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好方式。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还相当落后。我国现阶段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足2000万,实现产值在万亿左右,占GDP总量约5%左右。在一些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文化产业发展较为迅速,占GDP总额都超过了10%,但是,这样的数据,距离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同时,也说明我国经济获得文化产业的支持还不足,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我国非文化产业的贡献也有巨大空间可待挖潜。从以上情况分析,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是最高效的投资模式,文化产业的综合产出与边际贡献,将成为我国社会财富增长的新路径和新形式。作为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将直接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决定城市间的竞争力。因此,大力发展宿迁市楚汉文化产业,带动相关文化产业集群,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将对宿迁市洼地崛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根据宿迁市委宣传部和宿迁市统计局在2011年对宿迁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底,宿迁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共有25356人,文化产业单位合计1830个其中,文化制造业企业有338个,文化批发与零售型企业有437个,其他文化服务型企业有881个,包含乡镇文化站在内的文化行政事业管理型单位172个,以及民间其他非盈利型组织和单位2个。通过对文化及相关产业80个行业小类中有调查数据的54个行业情况统计,宿迁市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7.64亿元,仅占区域生产总值的1.7%,与2009年数据相比提高了0.3个百分点。其中,文化制造业增加值9.54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4.1%;批发零售业统计增加值1.28亿元,占总比的7.3%;其他文化服务业统计增加值6.82亿元,占总比的38.7%。在江苏省文化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宿迁市居于排行榜末位。因此,加强对宿迁市的文化产业投入,挖掘文化产业增值空间,以带动宿迁市发展总量提升,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途径研究

合理规划文化产业结构是保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合理规划文化产业结构,有利与规范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有利与和其他产业发展相互融合。要以发展为主题,转变管理模式,增强文化意识,要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文化配套设施,创造条件,提供条件,吸引文化产业人才,培育文化产业后备力量。要借助媒体、电台、互联网等宣传手段,推广楚汉文化影响力、感染力,加强与徐州市的文化合作,共同促进楚汉文化发展,共同推广,能强化影响力。发展数字话文化企业,促进文化产业升级,深入研究文化发展趋势,引导区域文化发展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文化产业层次,加强与非文化产业的交融,向其他产业渗透扩张,加大文化生产力建设。

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投资,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任何一个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有效投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瓶颈仍然是资金问题。可以向省政府申请专项资金,也需要宿迁市政府能用多种办法自筹资金,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比重。目前宿迁市已经投入数十亿资金在建设项王故里,并且在外城区建立了文化产业园。这些投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必须接受文化产业投资的规律,即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回报周期问题,因此,不能拔苗助长,要有耐心。随着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文化产业投资的回报福利,会慢慢体现出来。还需要大量吸收民营资本,甚至是外资进入文化产业,毕竟政府的投资,主要是体现引导作用,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存在时,还是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最为合理。政府的投资,主要以公益性文化项目为主,包括文化安全设施建设,区域文化特色建设等方面。相应地,民营资本的投入以及外资的注入,则以赢利性文化产业投入为主。数据显示,非公有制文化产业从业人数众多,对区域文化产业经济总量贡献巨大。

第9篇:酒文化的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攀枝花 风险投资 发展 重点问题 研究

风险投资可以实现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和商业化,实现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新兴产业中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是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由于风险投资对新兴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巨大推动作用,国内各地区争相发展风险投资,力图抢占发展的先机和制高点,各地高新技术风险创业企业和风险投资公司蔚然成风,掀起了风险投资发展浪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还欠发达的资源型城市-攀枝花来说,大力推进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主动融入到这个发展浪潮,跟上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一、国内外风险投资的发展概况

风险投资最早源于五十年代的美国。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和西方各国科技竞争的加剧,急需提供一种有效地金融支持,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应运而生,并在各国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下迅速变及和发展起来。经过多年的发展,风险投资不仅成为发达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助推器,而且在新兴工业国及部分发展中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中也显示了日益重要的作用。的世界知名高科技企业,如英特尔,亚马逊、苹果、微软等,都是在获得风险投资的资金投入后成长起来的。如今,风险投资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国际化投资方式,有一套完整的操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国内风险投资起步于80年代中期。1985年9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即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中创)。之后,风险投资机构纷纷创立,我国风险投资业得到蓬勃发展。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已广泛分布于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业、农业、新材料工业、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生物医药、通讯、现代服务等多个行业。

二、攀枝花市风险投资现状

(一)风险投资机构缺乏

目前,攀枝花市的风险投资业发展滞后,在高新项目投资中,风险投资总额不高且大多以信贷或担保等方式参与风险投资,尚没有充分利用个人、企业、金融或非金融机构等具有投资潜力的力量共同构筑一个有机的风险投资网络。

(二)风险投资的项目源头不足,可供风险投资转化的科研成果少

我市每年的高新技术项目中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很少,大多缺乏市场操作性和商业投资吸引力。2013年,全市实施科技项目1456项,其中,高新技术项目193项;当年新上高新技术项目101项,其中:国家级仅有9项,省部级28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大都属于攀钢集团公司,最终能够遴选作为风险投资对象的项目较少。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目前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小额贷款、抵押质押贷款、合伙创业、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但由于投融资渠道狭窄,资金规模较小、不配套,高新技术转化的中试环节资金缺口严重,风险投资在高技术商品化、产业化方面主导作用的缺失,成为制约我市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四)风险投资人才缺乏

风险投资过程中需要准确的掌握所投企业的管理团队、市场、科技含量等要素,因而风险投资人才素质的高低成为直接决定风险投资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攀枝花市风险投资业发展滞后,发展风险投资所需的大量的懂技术、管理、营销、金融等多方面知识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缺乏。

三、攀枝花市发展风险投资的重点及难点

(一)风险资本来源

随着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政府财政收入持续增加,全市个人、企业储蓄余额的逐年增加,各类保险基金沉积的大量资金等都为风险投资资金提供了潜在来源。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地方财政收入82.96亿元;全市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达14.76亿元。2013年,攀枝花市储蓄存款余额395.94亿元,比年初增加36.95亿元,增长10.3%;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06元,增长9.2%。通过政府的大力引导和对风险投资资金的规范化、市场化运作,以及风险投资中与高风险性相对应的高收益性,用先进的体制和良好的机制吸引这部分资金,我市风险资本的来源不成问题。

(二)风险投资主体的培育

发展攀枝花市风险投资业,也要着力创造条件促进投资者、投资公司(基金)和风险企业(项目)成熟壮大,充分发挥他们在风险投资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一是引进和培育风险投资公司。通过政府的引导,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并鼓励发展本地风险投资公司。二是培育风险投资基金。通过私募或公募方式筹集风险投资基金,扩大风险资本,发展风险投资主体。

(三)创业投资市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创业投资市场体系是风险投资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攀枝花市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完善的创业投资市场体系的支持,必须大力推进创业投资市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技术交易市场。建立我市“高新技术项目库”,并不断筛选、补充新的项目、技术、专利和生产许可权等。加强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各项服务,和国内先进地区的技术交易市场建立合作关系,立足本市和本省,辐射周边城市,吸引更多的企业和项目进场交易。

人才市场。发展风险投资,既需要一批复合型高级科技、管理人才,也需要大量的财务、管理、技术人才。国内成功的风险投资公司旗下都拥有一批一流的风险投资家。获取这些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就是各级人才市场。完善我市综合性、流动性的人才市场,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为人才合理流动创造必要条件,通过招聘或国内外交流,引进风险投资专家,弥补市内人才的不足,改善人才缺乏状况。

风险投资服务体系。由于攀枝花市风险投资业发展滞后,一般的中介机构还没有为风险投资服务的实践和经验,要根据风险投资业发展过程中的需要,逐步推动风险投资协的会、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科技项目评估机构、风险企业评级机构、风险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信息咨询服务机构风险投资家咨询委员会、风险投资顾问与管理公司等专门中介机构建立。

(四)风险投资的源头开发

发展风险投资,必须重视风险投资的源头开发,要形成有效率的科技开发机制,增加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投入,用信贷资金、民间资本、外资等多种资金形成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合力;重视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能推动攀枝花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关键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科研机制,提高创新意识。

(五)推进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

政策支持体系对攀枝花这样科技、资金要素缺乏的偏远地区来讲尤为重要,一方面要贯彻好、利用好国家、省、市的有关政策法律,为风险投资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条件,要将现有的有关鼓励和扶持高新技术和创新的政策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工业园区也应制定和落实支持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抓紧制定我市鼓励发展风险投资的政策性文件,为风险投资业在我市的孕育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性支撑。

四、攀枝花市发展风险投资的对策措施

(一)建立专门机构,加强对风险投资的指导和协调

由政府牵头,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委、市政府政研室等经济、综合部门和产业园区等部门参加,成立攀枝花市风险投资推进办公室,负责制定风险投资的有关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协调与组织全市风险投资的试点工作;对全市风险投资的要素包括人才、项目、资本等信息进行调研、收集和整理;组织专家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鉴定;着手引进和培养风险投资专业人才;加强与国内风险投资机构的交流、引进与合作。

(二)建立完备的风险投资运作机制

1.强化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与选择机制。为了减少风险投资的风险程度,必须对投资项目严格把关。通过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在风险投资机构汇集一批懂技术、懂金融的专门人才,并建立一套严格的项目评估、选择程序;建立风险投资咨询管理公司和企业财务顾问公司等专业市场媒介机构,发挥其特色、评估投资项目的优势,将风险投资导入经过培育的有前途、有潜质的高科技企业。

2.建立完善的风险资本退出通道。充分发挥“创业板市场”的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境外公开资本市场如美国纳斯达克(NASDAQ)、香港创业板等,重视和发挥回购、兼并、收购、买壳借壳以及场外交易(柜台交易)等多种有效手段在风险资本退出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正确使用清算方式。

(三)培养高素质风险投资人才

通过组织专业知识培训,提高风险投资从业人员的业务管理水平;大力发展教育,尽快培养既懂金融、证券、投资,又懂财务、会计(审计)、管理、法律的复合型风险投资人才;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机制,为人才合理流动创造必要条件,通过招聘或国内外交流,引进风险投资专家,弥补市内人才的不足,改善人才缺乏状况;利用社会传媒,大力宣传风险投资知识,培养公众的风险投资意识;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人才成长的环境,建立激励机制,鼓励高层次科技与经济管理人才投身于风险投资事业。

(四)发挥好各级工业园区的“孵化器”载体的作用

加快攀枝花市风险投资发展进程,要大力建设各级工业园区的创业中心或“孵化中心”,尤其发挥是省级钒钛高新园区的作用,使更多的科研项目落户并最终实现产业化。通过园区来集聚中小科技型创新企业、创新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推进中小科技型创新企业的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园区作为高新技术“孵化器”载体的作用,为风险投资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空间。

(五)设立风险投资资金

鉴于设立风险投资基金程序比较繁琐,由政府牵头,出资设立风险投资资金,引导攀枝花市风险投资业起步,后期可吸引经济实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银行,各种养老保险、社保基金和其他社会资金以及外来资金等加入。风险投资资金是属于高科技型产业的投资资金,实行“共同投资、专家经营、组合投资”的运作方式。

(六)引进和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增强风险投资能力

由政府主导成立本地风险投资公司,并通过政府资金资助和税收优惠政策,规范市场化运作,逐步吸引民间资本、国内外风险投资参与我市的风险投资事业。

总之,发展风险投资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我市区位优势、人才资源、科研实力相对大城市并不占优的情况下,更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和引导,在科学规划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逐步实施,绝不能求快求简。

参考文献

[1]杨大楷.《中国投资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徐冠华.《发展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促自主创新》.

[3]辜胜阻,李正龙.《我国风险投资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