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数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高等数学的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数学的心得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等数学的心得体会

第1篇:高等数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考试考核方式;改革

一、现行数学考试方式存在的弊端

1考试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能力”。现行高等数学考试仍然侧重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或简单应用,忽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实际技能、素质等综合能力的检测,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狭窄,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影响了考试的严肃性、公正性、公平性。同时,也导致学生学习上出现“上课死记笔记,考试硬背笔记,考后通通忘记”的现象。

2考试方式单一,“重考试、轻考查”、“重闭卷,轻综合”。目前高等数学考试仍偏重于通过在期末进行一次闭卷笔试的方式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试卷内容又难以涵盖全部教学内容,不能全面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体现“因材施教,因材施考”的思想。

3学业成绩评价单一化,“重结果、轻过程”。不少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到期末考试前,下些工夫突击几天,结果考试照样过关。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对学生的评价形式过于简单,缺乏过程性评价,不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有悖于素质教育的精神。

三、高职院校数学考试改革实施方案

1全程考核。科学评定

将考核贯彻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将学生成绩分为三块,科学区分成绩评定比例:一是平时成绩(20%),教师在评定过程中可综合考勤、小组讨论、撰写学习小结、课下作业、平时测验等几种评价方法,采用加分制或减分制,合理加权平均,使平时成绩更具说服力。以学号为001的学生的成绩为例(平时成绩满分100,每项满分20):(1)考勤考勤实行减分制例如该生旷课一次,扣除3分,迟到一次扣除1分。该项得分16分(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以课程的知识点或课程结合实际的某个问题为题进行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题目展开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上交讨论结果,然后由教师和学生组成评审团进行打分,实行加分制。假没该生得分16分。(3)撰写学习小结。对各个章节进行学习自我总结,以作业的形式上交,由教师进行打分,实行加分制假设该生得分16分。(4)课下作业。从10分开始施行减分与加分相结合的形式,对完成好的进行加分,对抄袭或不交作业的进行减分,最低O分,最高20分。假设该生得分16分。(5)平时测验。可采取开卷形式,题目设计要在反映平时学习的同时,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行加分制。假设该生得分16分。

二是开放式考试成绩(30%),这部分考核可以以数学建模的形式由同学们分组合作完成,教师设汁好若干题目并规定完成的最后期限,学生从中选择其一,根据需要查找相关资料,最后以论文的形式上交评分。假设该生得分90分。

三是试卷成绩(50%),这部分以考核学生基本概念、基本计算能力为主,按传统闭卷的考试方式限时完成,或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闭卷和开卷相结合的考试形式。假没该生得分80分

则该生总分为80x20%+90×30%+80x50%=83分。

2建立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

试卷根据题型按比例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库要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全面深入地领会大纲、全面细致地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逐年进行充实。

三、改革的意义

将学生平常学习态度和课堂、生活表现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项内容,改传统单一的闭卷考试为开卷考试和小论文、心得体会等相结合,把学生平时学习表现溶入理论课程成绩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了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建立卷面考试、心得体会、日常行为养成评定三结合的学生成绩全面考评制度,做到在思想道德和法律规范上的知行统一。

第2篇:高等数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教学质量;心得体会

高等数学作为理工科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的特点,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科技进步也起着基础性推动作用。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从精英型转入大众型,学生素质呈下降趋势,大部分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时感到困难,从而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改革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1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存在的误区

1.1误区一很多学生认为学数学没有用

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高等数学中比较简单的极限、导数、定积分,但没有深入学习其概念、定义,高考也只是考了一点点,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高等数学的知识,再学了也没有什么用,在将来实际工作中也用不到数学。

1.2误区二高等数学具有很高的抽象性,很多学生觉得学也学不会

现在学生不愿意动脑、动笔,碰到题目就在想答案。往往因为大学的高数题运算步骤比较多,想是想不出来的,不动笔又不画图,学生坐一会就有点困了,自然就认为高等数学非常难。

1.3误区三学生习惯于用中学的思维来解题

很多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简单想法就是来解数学题,愿意用中学的方法去解决高等数学里的题目,只要能做出答案就行。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不愿意去掌握定义、定理,做题少步骤或只有答案,但是有的题目肯本做不出来。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发现题目越来越不会做。

2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2.1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许多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可以放松了,自我要求标准降低了。只有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才能增加学习高等数学的动力。教师要以身作则,这要求教师热爱数学,对每节课都要以饱满的激情、对数学美的无限欣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积极地态度从而感染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热情。部分同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应经形成了消极的数学态度,教师还应该全方位、多角度扭转学生学习态度,如课下谈心谈话、建立互助兴趣小组、“一对一”结对子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首先从数学字母的写法、发信做起,很多学生古希腊字母不会写也不会读,上课多练习几遍,老师在做题过程中要注重解题的每一步骤,告诉学生每一步骤的重要性,做题中感受数学题的美。

2.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学生才有了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关于数学的历史,数学家的故事,数学文化,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定积分的讲解时,自然引入牛顿、莱布尼茨两位数学家的故事。教师在课堂讲解时,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通过几何画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样学生才更容易接受。

2.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是课堂教育的主导者,是良好课堂氛围的主要营造者,要想学生紧跟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专业功底。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多读一些与另一方面刻苦专研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只有做到这样,教师的课堂教育才能吸引学生,课下学生才愿意并主动与教师交流、沟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身体力行,做题要在步骤上下功夫,解释每一步骤的重要性,既要用最少的步骤把题做完,又要讲解每一步骤的重要性。这样虽然浪费了一点时间,但是学生还是会做的,同时学生也得到了怎样去做题以及真正的理解数学题,并从中发现数学美,时间长了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兴趣、数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所讲授的课程要有深入的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在学生专业上的应用要有所了解,可以给学生提一提,以便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2.4创新教师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悟性。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能有效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教师在讲授极限时,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方法,把抽象的定义、定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营造学生认知悬念,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空闲的时候、或者学生比较累的时候、或者在讲到某一个问题时,可以讲一些实际的东西。如在刚开始学极限时,现在学生都在教学楼上课,教室里到处可见支撑楼的柱子。柱子不能太细,细了楼就有可能倒掉,也不能非常粗,那样虽然结实了,但是浪费材料,建筑商也不会同意。这样柱子肯定要通过数学计算得到一个合理的数值,既要能承重又要节约材料,这个确定的数就可以认为是一个极限。

2.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育效果和质量的前提。新时代的大学生具有自我意识强,个性张扬等特点,要提高课堂教育效果,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赏识,把教学过程看做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交往过程,才能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才能提高课堂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估计讲授问题的难易程度。对学生容易出错或者经常犯错误的地方,上课要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知识点及了解出错的原因。

2.6重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作业是学生学习知识好坏的一面镜子,虽然现在学生有抄袭作业的现象,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自己做作业。从作业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没掌握好的话,想办法用最简单的题目来说明问题。也许作业有可能做的非常好,这就要求教师对知识有很好的理解,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上课时可以提问学生做过的题目或者让学生课前上黑板重新做。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对难点重点会掌握的很好,考试成绩自然会很好,同时对高等数学理解的程度也会很高。学生取得了好的成绩,对高等数学了解的多了,自然对高等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了。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自然会对各种数学课更加努力的去学习,从而对其本专业课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最终学生会发现大学生活是非常快乐的,学到了很多知识,学校也培养出了合格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蒋晓芸.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4(5):38-40,55.

[2]高凌云.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4):194-196.

[3]杨艺芳.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一些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6(4):30-31,44.

[4]施宁清.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高等数学的实验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9).

[5]杨孝平,刘德钦,米少君,等.本科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深入)思考与实践[J].大学数学,2003,19(6):27-31.

[6]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7]毛京中.高等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些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3,12(2):83-86.

[8]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数学(第六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申玉红.高等数学教学的思考[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9(3):97-99.

[10]周明儒.谈谈如何搞好课堂教学[J].中国大学数学,2007(3):50-52.

第3篇:高等数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083-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数学应用领域逐渐扩大,高等教育成为人才发展的重要来源,对社会和人文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高等数学课程作为非数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开发大学生创造力和潜在动力的有效渠道,也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分析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师范院校学生学好高等数学,可以为他们的后续课程和今后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提供更多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基础知识。可以说,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学生后继课程乃至今后的教学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性教育过渡,办学模式和学历教育呈现多样化和层次性的现象。数学作为基础课程,大多以大班教学为主,再加上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师难以把握学生们的整体水平,导致高数课程教学难度增加。

一、高等师范院校数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方面:(1)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由于学生对高等数学的重要性和作用还没有明确的认识,还没有缺乏切身体会到高等数学对自己将来发展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将其当成普通的公共课程来对待,主要目的是为了修学分,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就业压力不断变大,学生将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在能给他们的将来带来实际利益的考级和课程上,导致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2)难以适应高校的学习方式,缺乏自主学习能力。高中时期的数学教育主要以满足应试教育为主,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比较被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后,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容易让学生产生松懈,再加上上课的节奏快和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自学能力,而学生在中学阶段主要依附于教师学习,这些能力都比较欠缺。而且考试的压力容易让学生忽视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导致不少学生产生知识遗忘或混淆的情况,学习知识比较生硬,不能灵活的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3)学生的抽象思维不足,高等数学难度大。高等数学偏重于抽象思维,重视对理论知识的分析和验证,这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锻炼,通过日积月累养成,但是这些能力在中学时期没有形成,导致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时困难重重,最终失去学习高数的自信和兴趣,数学教学效果不乐观。

2.教师方面:(1)教学模式缺乏新颖。高等数学教学本身就是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过程,需要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要及时的反馈信息,才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然后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完全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认知水平,再加上教师授课占据了课堂的大量时间,学生思考的时间少之又少,一方面教师容易产生疲惫的感觉,另一方面学生因为数学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而赶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最终影响了数学教学效果。(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高等数学开设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为了帮助学生锻炼和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二是为了满足后继专业课程知识的需要,三是为了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同的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不同的数学能力,然后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数学理论只是的传授,导致学生陷入“死学知识,学而不会用”的困境。(3)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各高校对高数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严格,但是教师的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大的改善。高数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对教学效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高等师范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近几年,虽然高等数学教育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这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高等数学教育还不能太适应。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仍旧占据大部分的数学课堂;(2)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的生源比较复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数学教师大多时候不能从整体上掌握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困难;(3)数学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过于重视体系的完整和形式的逻辑性,忽视了高等数学在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而且内容上海过于强调数学定期和概念的形式化,不能突出数学推论下的数学思想,所以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后续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4)数学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培训,部分教师学历高但不是科班出身,科研能力较强但教学素质比较欠缺,难以准确把握教学规律和教学难度,而且过重的教学负担导致数学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教学交流,大量的教学任务容易使教师产生疲惫,不能及时研究和反思教学,导致教学缺乏创新性,大大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高等师范院校数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高等师范院校的数学课程当前存在学生基础较差、缺乏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合理等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数学课程教学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深刻理解高等数学的教育价值和重要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师生认为高等数学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满足后继课程的需要,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专业课服务。这种错误的理解,导致部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简单的计算,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作用。实际上,高等数学象征了一种理想主义的探索精神,这种探索精神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数学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文化素养,对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发展智力,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明白数学学习的真正目的和重要性,还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教学规律,启迪学生正确处理数学的逻辑关系,还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插入一些数学常用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给予学生参与数学研究活动平台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逐渐感受数学的强大魅力。

2.调整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学内容要根据数学教育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及时的补充和更新。数学教学论课程的内容要在保持其基础性、实用性的前提下,还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连贯性和创新性。要根据我国最新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国内外数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情况,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及时的改变,比如可以将新课标的内容融入到数学教学论的教学中去,保持学生的数学教育观念与时代同步,帮助学生掌握当前的数学教育情况,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课程对自己未来职业的重要性。另外,数学教师要关注国内外数学教学的发展动态,将数学专业的最新研究前沿和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最新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参与数学教育教学研究,通过提供不同的学术争论,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数学教育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3.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技能。数学教学论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就决定了数学教学要保持课内、课外教学相结合。课堂上,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数学教学理念,可以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用最短的时间构建学生的数学理论观念,教师在上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关键,有针对性的让学生围绕核心内容去自学,锻炼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另外,在数学教学论课程中可以引进现代教学设备并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实践,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范学生的信息素养。课外,我们要引导高师学生进入中小学课堂,亲身体验一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氛围,还可以带领师范生听讲优秀数学教师的讲课,特别是当前新课标指导下的中小学新教材公开课,或者组织学生开展新教材座谈会、研讨课或者集体备课等科研活动,让学生尽快了解新课程的标准。

四、结束语

高等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学的各个方面都要根据教育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及时更新。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的选用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实践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这需要我们数学专业的师生共同努力,希望能不断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数学教师。

参考文献:

[1]王安平,李小飞,冉庆鹏.独立学院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4,(22).

[2]覃燕梅.关于高等师范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保山师专学报,2009,(05).

[3]王志强,刘彩霞.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教导刊,2009,(07).

[4]郭元祥.课程理解的转向:从“作为实事”到“作为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08,(28).

[5]谢贵良,邹冬生.独立学院教材特质探讨――以《高等数学》教材建设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1,(20).

第4篇:高等数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研讨课创新能力高等数学团队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58-02

一、引言

高等数学是工科学生进入大学首先学习的理科课程,对学生的思维模式、创新意识的养成至关重要。而传统的注入式教学的弊端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更新教育观念,探索和尝试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每个任课教师都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研讨课是围绕教材重点、难点或某一问题,组织学生研究讨论,以提高认识、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师生互动,旨在探索和研究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实践表明,研讨课对于激发学生投身学习的热情,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术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怎样开展高等数学研讨课

(一)研讨课的目的

1.让学生感受另一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在合作环境下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机会。通过引导学生如何查阅资料,启发学生如何去积极思考、探索规律,让学生逐渐学会自我学习,以逐渐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2.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 通过师生互动、鼓励各种“层次”的学生参与讨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3.通过学生的真正参与,经历认知、学习知识,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这是我们本门课程教学的目的。

(二)研讨课的内容

鉴于数学本身所特有的抽象性、严谨性、系统性等特征,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作为研讨对象,因此,选题是否得当是研讨课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一般来说,研讨的问题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教学内容的重点;二是学生不大明白的难点;三是具有挖掘性的关键点,既要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又需要通过查阅资料才能解决;既要能达到教学目的,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思想方法的理解,又要能达到研讨课的目的,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有话可说,真正参与到知识的认知探究过程中。

比如,在第一章介绍完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后,我们安排了“对无穷(无限)的认识”研讨课。微积分被称为“无穷交响乐”,可以说对无穷的认识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微积分的理解能力,是学生向变量数学过渡的一个关键。通过查阅资料和思考尝试,让学员自主探索无穷世界,去发现无穷的巨大魅力,既能激发学员对高等数学学习的兴趣,又能加深学员对无穷小性质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除此之外,我们还精心选择了以下几个内容(以上册为例):极限的计算方法、对导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不等式的证明、中值定理的应用、微分的思想和应用等。这些选题,有的适合在刚讲完概念后进行讨论,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员既从正面学习和理解,又从各个侧面甚至反面去思考学习,以使概念理解得更深、更透彻,比如:导数的概念;有的适合在学完相关章节后作为习题讨论课,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总结,比如:极限的计算方法,不等式的证明;还有的适合在学期末总复习时讨论,可以从整个框架上去理解微积分,比如:微分的概念。

(三)研讨课的形式

1.提前向学生下达任务。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下达任务时,要向学生阐明被讨论问题的意义、目的和明确的要求。比如:在布置“对无穷(无限)的认识”的任务时,教师告诉学生“无穷”也被称为“数学的伊甸园”,可见无穷有着巨大的魅力,那么你对无穷的认识有多少?在无穷的世界里,整体一定大于部分吗?线段越长,点数越多吗?有理数集可数吗?实数集可数吗?无限大与无穷大是一样的吗?对于无穷你的结论是什么?无穷多个数相加一定是无穷大吗?你知道“芝诺悖论”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吗?有限个无穷小的和(差)、积一定是无穷小吗?无限个呢?你能举出例子或者给出证明吗?两个无穷小的商有意义吗?这一步教师的“主导”作用很重要,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围绕着讨论的主题积极展开思考。因为学生对有“意义”的工作充满着强烈的完成动机,所以能够“主动”挖掘内在潜能。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辅助条件,包括向学生开出必要的参考文献、相关的专业网站等。帮助学生少走弯路,减少无效劳动,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出更大的探索热情,提高课堂讨论的效果。

2. 让学生课外准备,并提前进行团队学习和交流。研讨适合于小班进行,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我们借鉴其他院校的有益做法,引进了学习团队,具体做法是:(1) 结合学生的情况把学生优化分组并指定小组长,使各组实力大致相当,在下达任务时,既是给每个学生下达,又是给团队下达;(2) 在课外,小组长组织团队成员进行充分交流,并写出团队讨论报告;(3)由团队成员推荐团队发言人,由其代表所在的团队成员在课堂上进行公开交流。这种方式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是每个学生在课外团队交流中有充分的发言机会;二是利用团队形式,能产生知识共享、知识放大的效果;三是通过团队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课堂交流,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总结。研讨课的目的是要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认识,而不是为了表演和观看表演。因此,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尤为重要。为了避免某个学生表达自己观点时,其他学生袖手旁观,或只顾为自己上台发言作准备这种现象,我们要求在各团队的发言人交流本团队讨论的观点时,团队之间进行自评与互评,相互打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角色由被评价者变成评价者,由被动变为主动,每个学生都在认真比较各个团队的发言质量,其心理过程一直处于积极状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导”的作用:(1)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善于捕捉新的问题和信息,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的讨论兴趣;(2)对参与讨论的同学,不论对错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3)掌握进度,控制“火候”,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4) 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总结,使学生对问题都能获得明确的结论,能够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最后,教师还要对本次讨论作出高屋建瓴式的总结,从讨论形式、内容、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主要方面进行总结评价。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水平,使学生在教师点评后再次受到鼓舞,也要指出存在的不足。通过总结评价,使学生最终对所讨论的问题茅塞顿开,在其他方面也有新的收获。

三、对研讨课的体会和思考

对高等数学的部分内容采用研讨课的教学方式,是一个比较新的尝试。在对研讨课的筹划和实践中,笔者有几点较深刻的体会:

1.转变教育观念,注意平时的训练是上好研讨课的基础。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为本”的观念,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提出疑问,倡导学生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要求学生运用“一题多解”的方式去解决一些课后习题,对于学生在提问和作业中提出的不同于标准解答的多种解法及闪现的思想火花,给予鼓励和引导, 努力为他们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创造热情,耐心地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2. 研讨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要提高讨论效果,教师必须要考虑怎样发动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准备?怎样使没有认真准备的学生也能够有所收获?对于刚刚开始学习课程的学生来说,怎样才能讨论出学术水平?讨论内容雷同、辩论没有深度怎么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的采用、对学生的研究、讨论中应急事项的处理、讨论结束后的总结等各环节都要发挥好主导作用。不仅如此,在研讨课上,教师的思维方式,严谨治学、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作为教师,必须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3. 要尽可能考虑不同群体学生的差异。由于不同学生个性和水平的不同,在参与上出现了分化现象,有的学生更多地与老师交流、更愿意与同学合作学习; 而有的学生往往是小心谨慎,人云亦云,不愿大胆发表不同观点,使得讨论气氛沉闷,也令少数态度积极的学生慢慢被同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保证所有学生都有合适的参与机会和方式。

[参考文献]

[1]孙志凤,张红霞,郑昱.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效果初探―南京大学案例调查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

[2]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数学(第6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第5篇:高等数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知识要点;心得体会

一、高中数学函数的重要性

在展开高中数学学习的最初阶段,老师就反复强调函数的重要性:在高中数学课程体系中,函数是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首次遇到且具有一般意义的抽象概念,同时也是高中数学知识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高中数学一年级的入门课程为“集合与函数”,在之后的三年高中数学课程中,函数知识贯穿全部数学内容,所以学好高中函数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这一点,老师也通过往年的高考试卷为我们做了详细分析,同时指出,随着近年来“新课标、新课改”的施行,对于函数部分的考察呈现开放性、新颖性、应用性特征,几乎所有高中数学的压轴考核内容都与函数相关。从宏观功能角度来说,函数可以描述客观世界的变化规律,通过函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我们可以更好地探索自然科学,并利用函数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从微观功能角度说,函数内容是高中数学课程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关系到高中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之后的学习基础。

二、高中数学函数学习的心得体会

2.1树立正确学习态度

现阶段,我们所接触到的数学教材经过了大量改革,在表达形式、掌握内容等层面的设计,更符合高中生的理解特点和认知规律,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但是,“态度决定一切”,学好任何一门学问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数学自然也不例外。作为一名高中生,如何培养数学思想、逻辑思维能力、创新应用能力等,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提升有重要的作用。

相比其他学科而言,数学显得严谨、刻板、枯燥,函数部分尤其晦涩,而作为学生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感觉,就是因为缺乏对数学思想的了解。所谓“数学思想”就是指在接触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的稳定思维活动,它不仅体现出了数学的工具性特点,同时也对数学知识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总结概括,让学习者从枯燥无味的数字、公式、定理中脱离出来。简单地理解,“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体系全面、深入了解之后产生的规律性逻辑。

因此,我认为在展开高中数学知识学习之前,作为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才能督促自我驱动力的产生,在行为上、心理上、精神上倾向于知识接受,为高中函数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应该积极改正一些数学学习中的不良习惯。经过观察,身边很多同学都喜欢记公式、背例题,提倡大量练习,大搞“题海战术”。我认为这是极不可取的,一方面会消耗大量的精力,这样学习起来会产生很大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在日常测试、定期考试中取得的成绩也不好。

正确的学习态度同样需要“推动力”,结合我自身的经验来说,利用的是“兴趣”这一法宝。教育学家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亲身体验后我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当对数学函数产生“喜欢”、“热爱”的感觉之后,就是兴趣最浓厚的时候,任何一个小小的成功都会让人兴奋,进而转化为深入学习的力量。例如,我在遇到难题、怪题的时候并不会“钻牛角尖”,而是把它视为一个强大对手,通过认真分析、查阅资料、明确思想,不断地尝试解决方法,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事实上,攻克难题的过程中获得的喜悦也很可观。

2.2培养自我数学思维

在接触高中数学以后,我感觉是它与初中数学相比存在明显的“断层”,具有更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空间性,不再是简单的数字、图像、线性关系,而是基于三维空间展开的数学科学探索,因此培养自我的数学思维是十分重要的。当然,数学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我身边有很多数学天赋较好的同学,他们在理解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的过程中毫不费力,但同时也存在和我水平相当的同学,在掌握数形结合、平面立体、对称区间等问题上有一定的困难――这让我认识到数学思维培养本身就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

但相应地,一旦数学思维形成,再回头观察函数问题就相对容易。我结合对高中数学函数考试题目的分析,可以总结为“换汤不换药”,包括课后作业、课外习题等在内,在基本类型上保持一致,只是在求解范围、求解规模上有一些差异。数学思维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如何变化,每一个问题都会对应一种类型思考方法――在解答的过程中要有条有理,按照清晰地步骤展开,通过对问题的拆解、组合、简化、归纳,进而就可以寻找到答案。

2.3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高中学习生活较为紧张、时间安排紧凑,在课程安排较为密集的时候,通常上一节课来不及消化的知识会带到当节课中。我认为这种情况必须进行遏制、杜绝,尤其在数学课堂讲解函数知识的情况下。围绕着高中函数加入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内容,例如集合、立体几何等,但是依然是围绕利用函数思想解决这些问题,函数在数学课程安排的“贯穿性”,也意味着它具有较强的体系性特点,一旦某一个知识点错过之后,很难与后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就会越来越被动。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最好方法是跟着老师的讲课思路,很多同学都不重视这一点,认为只要多做习题就可以了――这是错误的观点,原因在于,老师为了在有限时间内把知识点传达出去,会做出很多有效的调整,通过老师的方法讲解和思路指引,远比自己生搬硬套习题更直接、更有效――尽管当前教学活动中强调“培养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但从学生角度说,要充分吸收老师传达的信息,否则就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

2.4做好课后总结归纳

在课后大量练习是一种温故而知新的手段,但过分强调并不科学,我认为高中函数知识是一个系统的体系,在课后做好总结和归纳工作就可以满足知识强化的作用。例如,我在函数学习中更注重函数模型的应用,在教材中就存在大量的模型参考,它具有题源丰富的特点,包括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排列组合等,在利用函数模型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按照三个步骤展开:(1)阅读两到三遍题目材料,找出问题的本质所在,并进一步展开相关位置关系、数量关系的理顺,用自己的话重复一遍;(2)列举出用到的函数模型,建立函数关系,代入数量关系,建立目标函数;(3)运用相关知识分步解答,最终整理结论。

针对含有字母的问题

例如logm(x+1-m)>1解答时,书面分析包括了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式子中底数m是参数,它必须满足大于0并且小于1、或者大于1的结论;

第二,最终答案是解题获得的并集。结合以上简单的分析过程,列举出如下式子:

00; x+1-m>m;最终得到的解集有两部分,分别是:{x|m-1

针对含参导函数问题的解答过程

例如:设函数f(x)=ex-1-x-ax2。若当x≥0时f(x)≥0,求a的取值范围f′(x)=ex-2ax-1

令f′(x)=ex-2ax-1=0(此方程是个超越方程,故根的讨论转换成两个函数的交点的问题)

即ex=2ax+1

令y1=ex,y2=2ax+1

方法:总之规范解题步骤,弄清分类讨论的原因,相信导数问题中涉及到参数的分类讨论不会是个困难的问题。

针对如何求抽象函数的相关问题

例如:(1)x∈R,f(x)满足f(x+y)=f(x)+f(y),证明f(x)为奇函数。

(先令x=y=0?圯f(0)=0再令y=-x,……)

(2)x∈R,f(x)满足f(xy)=f(x)+f(y),证明f(x)是偶函数。

(先令x=y=-t?圯f[(-t)(-t)]=f(t・t)

f(-t)+f(-t)=f(t)+f(t)

f(-t)=f(t)……)

(3)证明单调性:f(x2)=f[(x2-x1)+x2]……

方法:对于这种抽象函数的题目,其实简单得都可以直接用死记了

1.代y=x

2.令x=0或1来求出f(0)或f(1)

3.求奇偶性,令y=-x;求单调性:令x+y=x1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我认为高中数学函数部分的学习效果好坏取决于老师和学生的配合,在当前高中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完善的背景下,高中数学在整个学习任务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升高。同时,高中数学也是高考中所占分数比例较高的学科,剖析高中数学内容又可以发现,高中函数所占的比例很高。因此要学好这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课程,除了全方位掌握数学思想之外,还要对函数部分有所侧重。

【参考文献】

[1]梁晨,李晨明.基于函数教学的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分析[J].法制博览,2016.01:284-285

[2]许诺.关于高中数学函数解题思路多元化的方法举例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2:25

[3]代桂芝.高中数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函数的分析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80

第6篇:高等数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职业学校 师生关系 融洽和谐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使其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提高学习成绩,更易于教师开展教育工作,轻松愉快地实现教育目的。作为职业学校,很多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而言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建立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良好的身心发展,培养其较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作为数学老师,下面我主要结合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来说明如何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一、新课程理念下师生之间的关系

1.教师要明确培养目标,尊重学生人格。

不同学校对学生有不同的培养目标,现代教育总的人才类型有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四类,与之相对应的人才有通常所说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技术工人。前两种人才分别由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培养,后两种人才则由职业教育培养。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工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员。这样一个定位,不仅把中等职业教育一直模糊的培养目标理清了,而且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明确地区分出来,更为在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内部的融合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面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定位,学制改革迫切需要进行学习形式的改革,教师作为教学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在学习形式的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个人的尊严,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不仅要承认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而且要把每个学生都看做是有独特价值和潜能的人,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充满自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智慧潜能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尤其对于职业学校学生而言,他们普遍存在心理方面的困惑和问题,有部分同学甚至自暴自弃,这时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心会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恢复,促进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发展。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同时通过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2.师生应当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师固然在专业知识上比学生精深,但在知识的广度上可能还有所不及。面对每个学生,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师生应该是互相理解、真诚相待、共同进步。教师应该抱有谦虚的态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传统经验引导学生,学生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敏锐、朝气影响教师;教学不再是教师生硬的灌输,而是师生之间智慧与智慧的启迪,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启发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产生共鸣,同时让他们互相之间能够取长补短。

二、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构建师生关系方法

1.教师要主动走近学生,密切师生情感关系。

课程是培养人才的蓝图,课程改革是核心。总的来说,职业学校课程建设存在的共同问题就是学科性倾向。面对就业导向,这一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各类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总方向是从传统的学科知识系统化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转变。所谓学科知识系统化,就是在课程设置时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所谓工作过程系统化,就是在课程设置时,按照岗位需求和工作程序进行,强调实际的操作技术。是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设置课程,还是按照学科系统化设置课程,这要由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对理论和实践的不同要求而定。在高等职业教育以下层次的教育中,工作系统化课程应占绝对主体地位。教育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民主的思想观念,确立培养现代人意识,并积极地把这种思想观念和意识贯穿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这些虽然说起来容易,但在真正实施起来时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问题,要倡导教与学的互动,师生双方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彼此分享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和观念。这一点在我们数学教学中尤其重要,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如果不发挥主动性,就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我在教学中真诚地了解和关心学生,通过问题的情境设置、问题的讨论,使他们能进一步地深入进来,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在考核体制上,我用辩证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从多方面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作为教师,要容忍学生想法的存在,鼓励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

2.教师要主动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职业教育属非义务教育,是和个人利益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就学校而言,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要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主动寻求、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教师是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要塑造别人,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比较高的文化品位,这样才能影响学生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教师必须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熟知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对教材内容理解透彻,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同时要不断地更新知识,了解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就数学这门学科而言,本身比较枯燥,如果只是一味地去责备学生,那就无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只会是产生厌学和逆反心理,从而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在学校主要负责高等数学的教学,这部分内容不仅对职业学校而言,就是对于本科的学生而言学起来也是比较困难的。在教学中,我将枯燥的内容与实际生活以及他们的专业课相联系,比如在学习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时,给他们介绍数学家高斯;在学习极大值和极小值部分把它们比作山峰的顶部和山谷的底部,从而进一步介绍最大值和最小值,这里我们上课时如果能用多媒体结合山水画效果会更好;在介绍微分方程时,结合他们要学习的微分电路来进行说明,当然还有其他的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实践证明,在介绍相关内容时,学生的听课认真程度明显加强,他们对这部分知识学习的劲头也更加足了。因此,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而应该告诉他们这些内容的起源以及他们对于后面所学的专业知识的作用,同时适当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可以把枯燥的内容进一步生动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职业学校而言,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我想在国家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在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