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气象服务解决方案范文

气象服务解决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气象服务解决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气象服务解决方案

第1篇:气象服务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气象;WEB服务;C/S;ASP .net;Oracle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2-6378-03

Reform of Aviation Weather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Based-on WEB

YU Xiao-liang, CHEN Qi-ya, LI Wei

(Northwest Civil Aviation Air Traffic Management Bureau, Xi'an 710082,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Northwest Air Traffic Control system features the original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provide the means to point out the shortcomings, if the limited information provided, information call the way backward, maintaining large, high failure rate and so on.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discusses a new generation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system development, introducing two proposals as the C/S and web services and compared, considering the program after the selection of web services and described the new program design guideline, and the division of the function of modules and structural design, and describes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system development environments. Finally on system development the key technologies used are described.

Key words: weather; WEB service; C/S; ASP .net; Oracle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民航业目前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时期。保证民航业安全快速增长,同时提高社会满意度是各飞行相关部门共同的目标。对航空气象而言,如何提高气象信息服务提供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成为这项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目前我们在信息服务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对外服务采用的是数套系统并存的方法,这其中有已经沿用了近十年的C/S模式,还有落后的拨号网络连接方式。这些信息提供方法存在气象信息资料收集难、资料种类少、故障率高、维护困难等情况,已经很难满足用户的需要。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对原有气象信息服务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在原有数据库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基于WEB的民航气象服务系统,该系统能够克服原系统的缺点,改善对外服务水平,减轻维护工作量,具有良好实际效果。

1 西北空管局气象信息服务现状

1.1 目前气象服务用户及相应信息提供手段

1)内部局域网用户

目前我局内部使用气象局域网共有预报、填图、管制、航空公司、签派等用户。他们均通过楼内综合布线或光纤与气象局域网服务器连接,通过气象服务平台(客户端程序)从气象局域网服务器上查询资料。

2)外部局域网用户

海南航空公司是唯一一家外部局域网用户,他们通过单模光纤接入气象局域网,同样使用客户端程序从气象局域网获取资料。

3)外部服务器方式用户

东方航空公司的气象资料提供方式较为特殊,他们通过我数据库机房服务器上的搬运工程序将气象资料从我一期数据库和局域网服务器上转存到其FOC数据库上,然后其工作人员通过自己的服务程序查阅资料。

4)外部数据库用户

陕西四航站目前通过拨号方式登录一期数据库系统,使用数据库客户端软件检索数据库资料。

1.2 当前信息服务方式存在的问题

1)数据源复杂

目前气象服务数据源包括一期数据库、局域网服务器,再加上自动观测、卫星、雷达、广域网等气象资料提供源,整个系统非常庞杂。

2)信息调用方式较为落后

在信息的调用过程中还存在着拨号方式,传输速率低,图形资料传输困难。

3)维护量大,不易提高对外服务质量

由于对外服务系统整体较为复杂,维护量大,排故环节多,再加上用户分布较为分散,在对外服务的及时性方面会造成一定影响。

4)提供资料种类较少,预报员工作量较大

由于目前对外服务系统提供资料种类有限,在实际工作中,预报员承担着部分资料传输任务,工作量增大。

5)局域网系统故障率较高

虽然目前局域网系统经过改造,但是由于原先专用服务器发生故障,目前对外服务使用的过渡服务器负载有限且原系统部分数据源(例如航填收报机)老化,经常会影响服务。

2 新方案的选择

2.1 使用客户端程序方案介绍[1]

使用客户端程序方案沿用的是传统的二层C/S架构。在这种数据库应用体系中,客户端与数据库完全分开,在客户端运行了大部分服务,如数据访问规则、业务规则、合法性校验等[2]。每一个客户端都存在数据引擎,并且每一个客户端都与数据库服务器建立独立的数据库连接(DB Connection)。这一方案通过开发新一代客户端服务程序,利用现有网络,直接从二期数据库系统读取数据其模型如图1所示。

这种体系的数据应用系统的优势在于:开发周期较短,能够适应大部分中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要求。

但是,这一方案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可扩充性:对于数据库服务器端,每建立一个数据连接,就会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当数据连接达到一定数量时,数据库服务器的响应速度与处理速度将大打折扣。

2)可维护性:在这种系统中,业务规则通常置于客户端应用程序中。如果业务规则一旦发生变化,就必须修改客户端程序,并且为每个客户端进行相应的升级工作。

2.2 WEB服务方式解决方案介绍[3]

WEB服务方式解决方案采用三层C/S体系结构,即在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加入了一个“中间层”。这种设计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合法性校验等工作都放到了中间层进行处理,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这一方案具体而言是通过架设WEB服务器,使用户通过现有网络向WEB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WEB服务器在收到查询请求后向数据库检索相关数据,然后将处理结果返回到终端用户WEB浏览器上。其模型如图2所示。

这一方案最大的好处是维护方便,程序的更改,系统的维护在服务器端就可以完成,同时大大减轻了数据库服务器的访问压力。

2.3 两种方案的选择

综合以上分析,对两种方案进行各项评价指标的对比,见表1。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认为虽然使用WEB浏览服务方式可能在开发环节上存在了一些困难,比如缺乏开发经验,没有专用的WEB服务器等。但是WEB服务方式在维护和改进及扩展方面具有客户端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并且WEB服务方式在服务行业的应用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因此,综合考虑,我们决定采用WEB浏览方式。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设计思想

根据这套系统建设的出发点,确定此次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对内整合资源,对外改善服务。

对内整合资源要求我们对各类气象资料无论从采集、存储还是提供等各个环节都要力求统一、简单、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设备,排除不稳定和故障多发系统在工作中的应用,以增强自身的保障能力。

根据解决方案,要求我们根据三层C/S气象服务模型开发出连接客户浏览器和二期数据库服务器的中间层,也就是完成气象服务网站的开发工作,并且从资源整合角度出发,要充实二期数据库资料。

对外改善服务要求我们在系统设计方面要立足于用户,从用户使用的角度出发,开发出的系统无论是在功能上还是使用便利性上都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最广泛用户的需要。系统的设计要求能给用户带来最大的便利性,从而实现只要用户会上互联网,就能够轻松查阅飞行气象资料。我们在功能设计方面,除了满足以往客户端服务系统具备的报文查询打印、实时自动观测资料显示、雷达图、卫星云图资料显示等基本功能之外,还要求实现高空风与温度预告图和重要天气预告图资料的显示与打印功能。

3.2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及结构设计

对气象服务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后,划分出航空气象报文查询模块、自动观测资料显示模块等六个模块,结合面向对象和三层结构的设计思想,设计出每个模块的页面,见图3。

3.3 开发软硬件环境

本系统是在原有二期气象数据库系统基础上开发的,通过前期市场调研,及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水平,将系统开发环境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其中硬件环境包括客户端、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软件环境包括WEB浏览器、网页开发工具及oracle数据库。具体参数见表2

3.4 关键技术

1)3.5的使用

3.5是微软下一代集成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08的一个组成部分[4]。与ASP不同的是,提供了大量的控件,这些控件能够轻松的实现一个交互复杂的Web应用功能。在 3.5中集成了大量的控件,在开发中我们对这些控件从效率和效果两个方面进行了认真选择,采用了一些对本系统实用价值较大的控件,如登录控件Login,图像控件Image等。

2) 控件的使用[5]

是oracle公司针对自身数据库系统开发出的数据访问控件,因此它在访问ORACLE数据库要比 3.5中的更具效果,因此在此次开发中,事关数据访问,全部采用的是组件,从而保证了数据访问效率。

3)BLOB数据的访问

在此次开发中,BLOB数据(二进制大对象binary large object)的访问是一个开发难点,由于 图形资料大都以这种数据类型存放,因此这个问题的解决对系统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次开发中,我们通过SqlDataReader 对象的 GetBytes 方法按字节方式访问一个列的数据[6],同时与 FileStream 对象组合,将 BLOB 对象保存到WEB服务器上一个文件中,从而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7]。

4)辅助程序的开发

由于这套系统完全以二期数据库服务器为数据服务源,因此应当保证数据库资料的完整,为了解决数据库缺乏部分本地资料(自动观测、雷达图、卫星云图)的问题,我们先后修改编译了自动观测资料处理程序,编写了卫星云图资料入库程序,修改了雷达传送程序的相关参数, 将本地资料文件格式修改为数据库能够识别的格式并进行处理。

4 结论

气象web服务系统的程序开发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处于试用阶段。根据目前试用情况看,这套系统运行比较稳定,功能上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可以预见,这套系统的应用将极大的改进我中心对外服务水平,无论在提高用户满意度还是减轻内部相关服务人员和维护人员工作量等方面都将产生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玲.基于B/S架构的文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系,2007.

[2] 刘滔.基于BS架构的民航气象信息综合服务系统[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系,2009.

[3] 陈齐亚,黎巍.民航气象WEB服务系统改造可行性报告[R].西北民航空管局气象中心,2006.

[4] 兰多夫,加德纳.Visual Studio 2008高级编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5] 姚世军,柴育梅访问ORACLE的方法[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4(3).

第2篇:气象服务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气象服务平台;系统架构;业务流程

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2042

引言

气象服务平台业务系统的建设,要按照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和“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的总体要求,实现具有监控功能的流程化管理、监测预报分析更快速、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简单高效、自动化能力更加稳定。收集整理省市县3级气象数据资源;完整气象服务信息机制,积极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开展全过程、个性化、适应多种新媒体的气象服务,提高信息覆盖范围,扩大气象服务区域,发掘气象服务价值,调整服务分工和布局;强化组织管理和技术开发,使其达到服务现代化、专业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现代气象服务的能力[1]。

1 气象服务平台的技术设计思路

平台设计开发伊始便充分考虑整体系统的灵活要求。在业务流程监管方面,需求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业务流程,个性化定制产品流程,并能实时检查流程,进行必要的提醒;在数据分析方面,用户可以自定义统计查询,系统按照用户的定义的结果,可以自动生成统计图片、表格、文字等。系统设计重点强调安全性,然后突出数据资源的共通共享,且不能忽视数据信息的保护、监控和隔离。根据系统的数据传输,制订统一加密解密过程以及数据的有效性进行检查,确保数据合法性;系统数据把省市县需求单位区分成不相同的级别,将应用数据信息的需求单位划区成不同类型,达成不同类型需求单位对不同级别数据访问的权限策略;对于用户登录以及其他一些业务操作,能够实时记录日志,使得操作具有良好的可追溯性。制定设计方案时要采取目前先进的技术,系统各部分具有故障判别与还原和容错能力,在安全系统建设、繁杂环节解决办法和平台转换等各方面考虑要周全,有实际操作性,完成后的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高,进而把其他存在的风险降至最低。

2 气象服务平台总体流程结构

通过整合气象局相关的资源,将原先分散的气象信息服务、气候应用服务、专业气象服务等职能进行优化整合,并以经济社会的需求为牵引,开展更有针对性、更精细化和更专业化的气象服务,努力实现气象服务业务现代化、专业化、规范化,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信息覆盖率和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达到公共气象服务的目标。

2.1 ArcGIS Server系统设计架构

ArcGIS Server系统架构是在Web的企业级基础上实现的GIS解决方案,它为建立和监管以服务器为基础的GIS应用提供了一套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框架,支持.NET和Java编程语言,包含一个Web应用开发框架(ADF)和一个GIS Server。该框架是分布式系统,由分散在其他设备上的多个角色协同开展任务,ArcGIS搭建的WebGIS解决方案支持多种类型的客户端,包括ArcGIS Desktop 、ArcGIS Engine Application、Web Browser等。

2.2 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功能

气象服务模块负责对公共气象产品的制作、常用模板的管理,新模板的定义以及当前产品和历史产品的制作查询。帮助用户方便快捷的实现公共气象产品的制作、及查询操作。产品制作前需要先建立对应产品的产品模板(详细功能见模板管理模块说明),模板建立好后,开始公共气象产品制作,制作包括对模板内容进行编辑、修改、保存、入库、途径选择等功能。其中入库分为入本地产品库和入省级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对入库目标及目标用户可以在模板配制及支撑系统设置中进行添加修改。制作人员在制作产品时除可制作当天的气象产品外还可以制作第2天及第3天的预报产品,根据用户需要自行设置。整个制作过程流程化,通过定时制作提醒,系统到时自动向用户发出声音及短信的制作提醒,如果该模板到了定时制作的时间,但该时间内气象产品库内数据没有更新、则会提示用户是否等待该产品更新后再制作或从其它数据源导入,该提示也可在模板管理中设为默认,即产品库更新后再提醒制作人员制作气象服务产品。

2.3 决策气象服务子系统

决策气象服务系统是为各级党、政、军领导和决策部门指挥生产、组织防灾减灾,以及在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气象信息。帮助领导和专家进行决策的工具,在大数据量的基础上,对应急预案进行智能分析与管理,通过气象资料、灾情特点与专家知识相结合,建立的干旱、洪涝、火灾等多种危险源的危害评估模型和人员疏散、保障调度、医疗救助的方案模型,提供直观形象的分析手段,通过基础气象信息系统、灾害预警系统和各类专业系统的数据集成提供完整的一体化数据源管理,为领导进行决策保障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系统汇集了各类气象实时探测、预报及服务信息,具有信息丰富、更新迅速、针对性强等特点。决策数据分析引擎完成常用的数据分析功能,提供了一些常用的计算模型和函数,用户可以利用这些功能来构建自己的数据分析模型,可以实现交互式完成,也可以批量进行。

2.4 应急气象服务子系统

气象应急服务系统为气象局与各政府单位应急处理机构提供通信网络支持和信息传输保障,把各单位的通信网络系统进一步集成,并把多种应急服务数据在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当中进行有效处理。信息上报、咨询电话和灾害预警信息在气象服务信息处理平台进行。遇突发灾害天气时,应急服务平台可实现为各部门统一指挥、协调多种信息处理的功能。应急服务体系实现在协调通信网络和综合数据信息的条件下,统一指导相关单位有序开展应急响应工作。气象服务系统是基于应急指挥平台并结合了气象应急特点进行开发,系统由预报预警业务与通信网络组成。信息平台由相关标准规范、数据资源、通信网络系统、应用系统等构成。

3 结语

建立高效的气象服务平台,是支持吉林省“一带一路”重要举措,该平台建成后可进一步提高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提升各行业防灾减灾的建设水平。气象服务平台建设符合当前对公共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的发展要求,是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规划的具体措施。气象服务平台建成后,将建立起稳定、高效、权威气象服务信息流程,具有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准确、及时地传播气象服务信息能力,为提升吉林省防灾减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3篇:气象服务解决方案范文

【 关键词 】 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同步;XML;.NET Remoting技术;自动气象站数据管理

Data Synchronization Technology in Distributed Databas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Meteorological Industry

Song Chang-qing 1 Wu Li-ping 2 Guo Rui 1 Liu Zhi-bang 1 Wang Hao-yu 1

(1.Yingkou Meteorological Bureau LiaoningYingkou 115001;

2.Tianjin Maritime Safety Administration Yingkou Beacon Department LiaoningYingkou 115001)

【 Abstract 】 This paper uses Remoting remote distributed object processing method, builds a data model can be used on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nd this model is applied in the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data management system, solves the question of distributed database’s data synchronization transmission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It indicated that Remoting technology can simplify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distributed remote processing after a year of business application, and is a desirable solutions of distributed data synchronization application.

【 Keywords 】 distributed database; data synchronization; XML; .NET Remoting technology;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data management

1 引言

分布式对象技术是在面向对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布式对象技术在中间件系统、Web服务以及面向服务架构等许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主流的分布式对象技术有OMG的CORBA、Microsoft的COM/DCOM以及Java/RMI。然而,CORBA缺少方便的开发工具和强有力的厂商支持,COM/DCOM跨平台性较差,RMI对多语言集成的支持却很弱。而微软的.NET Remoting作为一个丰富的、可扩展的平台,提供了高效的、安全的处理远程对象的方法,非常适合通过网络访问资源。本文就通过.NET Remoting技术,来实现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数据同步,并介绍了该技术在气象自动气象站数据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2 分布式数据库与数据同步技术

2.1 分布式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指数据物理上分散而逻辑上集中的数据库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多个逻辑单位联接起来,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具有分布性和逻辑协调性。因此,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可以看成是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系统的有机结合。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被计算机网络联结的每个逻辑单位,称为站点(Site)或结点(Node)。一个用户如果只访问他注册的那个站点上的数据则称为本地(或局部)用户或本地应用;如果访问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站点中的数据,则称为全局用户或全局应用。

2.2 数据同步技术

数据同步技术通过使在分布式数据库中的数据库站点之间的数据更新的同步,达到使数据分布存放的目的,从而实现数据库的分布式处理应用。这种技术可以使用户透明地处理和使用数据,大大增加了站点的自治性。

3 .NET Remoting技术

.NET Remoting 提供了一种允许对象通过应用程序域与另一对象进行交互的框架,它在很多方面可以认为是DCOM(分布式COM)的升级。它为进程间通信提供了一种抽象的方法,可将远程处理的对象与特定客户端或服务器应用程序域以及特定的通信机制隔离开来。因此,这很灵活且容易自定义,可以用一种通信协议替换另一种通信协议,或者用一种序列化格式替换另一种序列化格式,不必重新编译客户端或服务器端。

3.1 .NET Remoting技术的基本原理

.NET Remoting技术基于网络传输技术来实现客户通道与服务器通道间的通信。当客户端需要访问服务器端时,通过传递对象引用以获得远程对象的。对于客户程序来说,提供了与远程对象完全一样的方法和属性。当的方法被调用时,就会创建消息,并将这些消息串行化发送到客户通道中。服务器通道则使用格式化程序并行化消息,从而将方法发送给远程对象。这样,客户端就可以像使用本地对象一样来操作远程对象了。

3.2 .NET Remoting技术与Web Service的比较

.NET Remoting和Web Service是.NET框架下构建分布式应用的两种典型方案。两种方案都支持事务处理机制、负载均衡和语言无关性。Web Service可以响应来自任何支持HTTP,XML,SOAP协议的平台请求,更能实现异构系统、跨平台系统的集成,但其支持的XML、SOAP消息文本数据因附带较多的格式数据,降低了数据处理效率;.NET Remoting仅能支持构建在CLR基础上的托管应用程序,但其既支持XML,SOAP的消息文本数据,又支持基于TCP channel信道的二进制数据,具有更高的执行效率和安全性。

4 数据同步技术分析

4.1 数据同步过程

基于XML与.NET Remoting的分布式数据同步模型,采用典型的三步数据同步过程,同步时由源端以推式方式进行。该模型适用于具有触发器功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利用触发器来捕获源数据库的差异数据。数据同步系统由捕获差异数据模块、分发差异数据、更新差异数据模块三部分组成。

4.2 基于XML与.NET Remoting的数据同步模型

基于XML与.NET Remoting的分布式数据同步模型工作时首先由下级服务器的源数据库通过触发器捕获变化了的数据并将其存储于差异数据表中,利用技术将差异数据表关系模式转化为XML Schema模式,并将差异数据表中的数据填充为XML文档,经过对XML文档加密处理后,调用上级服务器中的远程对象,获得远程对象的相关方法,将得到的DML同步队列应用于上级服务器的目标数据库当中,这就实现了同步周期内的一次数据同步。

5 在自动气象站数据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为避免大量的观测数据造成网络流量负担过重,我们通过完成自动气象站数据管理系统来解决这一问题,其中数据同步传输是其中重要一个环节。考虑到目前多数气象台站计算机终端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因此采用了基于.NET Remoting远程通信的分布式应用方案,以得到更多的协议支持、更高的沟通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5.1 系统的实现环境

自动气象站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自动气象站远程数据同步处理的分布式应用,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5,服务器端采用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客户端采用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程序采用易于网络编程的C#语言实现。

5.2 程序的实现

为满足自动气象站数据管理系统中分布式数据的同步需求,我们将基于XML与.NET Remoting的分布式数据同步模型应用于业务实践,解决了如何捕获差异数据、如何利用XML作为媒介导出数据、如何基于.NET Remoting实现同步数据传输以及如何解析XML文件等问题,最终实现了分布节点间的数据同步。

在程序的具体实现过程中,先创建一个接口程序集,即中间业务层代码,并将其编译成动态链接库,用于在服务端部署远程对象。在服务器端,主要需要数据库的访问和远程对象的,数据库访问我们通过来实现,可以方便、高效和可靠地访问数据库,同时易于解决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问题。远程对象是业务逻辑的具体实现,远程对象与其它类用户对象惟一的区别在于远程处理对象支持引用调度,因此远程对象必须从System.Marshal ByRefObject对象派生。在客户端,客户服务层采用Windows 窗口应用程序实现,为了实现与远程对象的通信,必须添加对远程对象和.NET Remoting名称空间的引用,并激活远程对象。

6 结束语

.NET Remoting技术凭借其良好的扩展性、高效性和安全性,为通过网络远程访问数据资源,实现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同步,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赵明宇. 基于.NET框架的分布式系统应用研究[D]. 南京:河海大学,2003.3

[2] 陈绪君,胡君红,张大斌,金灿,秦鑫. .NET框架Web Service和.NET Remoting分布式应用解决方案及评价[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9).

[3] 姜亦学.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同步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

[4] 李素萍.分布式数据库的同步更新技术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16期.

[5] MacDonalod M,MicroSoft .NET分布式应用程序:集成XML Web服务和.NET远程处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 周伟,刘丰.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同步技术研究[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10年第10期.

[7] 李黄.自动气象站实用手册[D].气象出版社,2007.

第4篇:气象服务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农业发展;直通式气象服务;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204

国家气象局在落实各地为农气象服务工作上,做了明确规定。在下达《关于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气象服务的通知》之后,各地重点县市纷纷起到带头作用,有关部门在文件命令下迅速开展为农服务气象革新会议,通过部门和百姓之间的联合,使直通式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作用渐渐发挥出来。

1 直通式气象服务介绍

直通式气象服务简单来说就是政府相关部门为农业活动主体提供的相关气象信息。在中国的新r村,农业活动主体一般包括农业种养大户、农机大户、渔业等。甚至还有一些专业化服务组织,例如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直通式气象服务就是在这些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展的同时为其提供气象信息服务。通过气象信息,农业活动可以更好的进行,农民可以根据气象信息对生产经营活动合理的调配人员和时间,通过直通式气象服务,农业生产的防灾减灾的能力提高、降低了人为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损失,使农业生产、经营的投入得到控制、使收益有了保障。在直通式气象服务中、县级以上的气象部门必须依据当地农业生产、经营的状况,分析确定气象服务的直接对象,对气象服务的规模进行调整。每个季度,气象部门和农业部门必须共同开展气象服务工作总结,重新分析下一季度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的具体需求,制定关于气象服务规模、时间的实施方案以及调整计划。要根据农田调查工作的开展,针对性的为农业生产中的灾害提供较为成熟的技术支持。

2 现阶段基层气象服务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气象信息难以传达

气象服务是有时效性的,延迟的气象信息起不到指导作用,甚至还会误导农业生产活动的进行,故将气象信息及时的传达出去是气象服务的关键。为了使气象服务及时、有效,就需要通过快速的传播途径来进行信息传达,目前,我国新农村普遍采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渠道,但显然这些传播媒介难以保证时效性,且信息传播、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有些突发性气象信息,如台风暴雨等,农民在还未收到预警消息就已经损失惨重了。

2.2 气象服务产品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气象服务产品过于单一,难以满足农业生产中具体农作物的需求。对于农作物来说,其生育、采摘时间都需要气象信息提供参考,新品种农作物的研究更是要在气候论证的前提下开展。然而我国现在的气象服务难以切实、具体的满足的农业的需求。

2.3 政府部门对农业气象服务不重视

气象服务能否有效提高,很大程度上要看领导阶层够不够重视。在目前一些农村,上级气象部门和农业部门对气象服务工作开展过于形式化,没有实实在在的落实服务,部门间没有协调、配合,对于好的服务建议不予采纳、理会。随着新农村农业的发展,要想在为农气象服务方面有所成效,必须有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

3 如何提高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水平

3.1 壮大服务队伍,提高农产品质量

气象部门和农业部门要端正服务态度,明确服务宗旨,在根据新农村的农业实际需求,改变传统气象预报产品。政府部门和气象部门应是一个协调、配合的运行系统,有关部门应该广纳贤士,听取有利的建议、方案,通过壮大服务队伍和提高预报准确率和及时性来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另外,气象部门要实际调查农民的需要,提供适合农村需求的预报产品。

3.2 强化直通式气象服务

气象部门在夏季农业收割区,应该拟定决策气象服务,针对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加强直通式气象服务。为了让在气象服务的时效性得到保障,各县市、各乡镇要相互建立信息传播渠道,保证农民能及时获取气象信息。县市的广播电视台应该定时播报气象预报,地区内的基层气象台站要能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气象电子显示屏等渠道向农民传达气象信息。

4 结语

直通式气象服务是农业生产的保障,只有通过气象服务的改革措施,才能使农业生产不受天气的影响和损害。故县市政府应该在直通式气象服务的提高上下功夫,以提高服务水平为工作重心。

参考文献

第5篇:气象服务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气象预警;基于位置的服务(LBS);Android平台

中图分类号:S421;TP3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4-6161-05

近几年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加大了对气象防灾手段的要求。从气象预警手段的角度出发,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架构的气象预警信息平台被开发与应用[1,2]。伴随着国内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各省、市气象局都加大了对B/S气象预警信息系统的重视与投入。不过从这类系统运行的流程来看,其信息获取主要靠用户主动搜索而来,实施过程中,很容易错过预警信息的第一时间,因而难以达到预警的及时通知目的。

由于Android开放的软件平台和可扩展的用户体验[3,4],近两年Android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加上智能手机的便携性和其计算性能的不断提高,利用Android智能手机实现气象预警将会是一个切实有效的手段。随着移动GIS技术和推送技术的发展,基于地理位置的实时推送技术在不同领域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应用和理论研究[5-7]。但笔者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由于国内防火墙的原因,国外有些推送服务在国内并不稳定,而一些开源推送的方案目前又不太成熟。综合气象预警的实际情况,本研究采用第三方推送平台提供的推送服务,确定以客户机/服务器(C/S)作为系统架构,利用Android手机定时获取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将用户所处位置的灾害情况主动推送到用户的手机端,实现气象灾害预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1 关键问题分析

1.1 基于推拉的混合机制

要完成预警信息通知提醒功能,就会涉及到选择推(Push)还是拉(Pull)[8]模型。这两种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发起的主体不同,推的主体一般为信息的发起者,拉的主体一般为对信息的请求者。表1为两种模型的具体对比。

通常气象预警信息中,预警时间周期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手机客户端中如果采用拉的方式定时获取预警信息,这种轮回机制难以在时效性和手机端电量和网络流量之间保持平衡。经过分析对比后可以做如下改进:建立自己的气象灾害专用服务器,在专用服务器中定时拉取Web服务器中气象预警信息,同时通过推送服务器,由推送服务器主动通知客户端灾害预警提醒,这不仅可以解决手机端流量和电量消耗的问题,也可以达到灾害预警时效性强的效果。其基本信息处理时序如图1所示,专用服务器采用拉的模式,定时地从Web服务器中获取气象灾害预警数据,得到数据后,断开连接,并在本地进行处理,判断是否为新的灾害预警,将新的灾害预警城市列表,通过推送接口传递给推送服务器,由推送服务器采用推的模式,将预警提醒主动推送到客户端列表中。此时,客户端会收到一个预警提示,客户端向专用服务器请求具体预警内容,返回到本地手机客户端,最终在本地客户端以可视化的界面显示出预警具体详情。假设专用服务器定时地从Web服务器中拉取预警信息的时间周期为T0,灾害预警发生的时间依次为t0,t1,t2…tn,对于?坌t′,t″∈(t0,t1,t2…tn),且t″>t′,为了保证系统不错过每次最新出现的灾害预警,则必然要满足如下关系,即T0≤min{t| t″>t′|}。因此在气象专用服务器上要尽可能地将拉取周期的时间间隔设置得短一些,以满足上述关系。

1.2 推送技术方案

为实现实时推送,选择推送的方案必须要考虑如下几点:第一,实时性好;第二,长连接的机制能够保证手机端流量和电量消耗较少;第三,客户端如果掉线,最好能够有自动重连的机制。就目前来看,为方便开发者推送服务的接入,各大移动操作系统平台都集成了自己的一套推送服务接口。例如苹果的APNS、微软的MPNS以及谷歌的C2DM。然而就Android平台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国内使用谷歌的C2DM服务并不稳定,因此,为稳定地实现气象预警灾害推送,C2DM方案并不可行。另一个在Android平台下实现推送服务的方案是采用开源工程Androidpn,是基于XMPP协议实现的,其协议复杂冗余,没有针对手机应用做必要的优化和改造,使用费电,耗流量。经过调查发现,由国内个信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推送服务可靠且相对稳定,电量与流量消耗也相对较少,其掉线重连的机制也使得在线长连接得到了有效保障。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者提供了一系列基于Android平台的应用程序接口,整个体系架构简单,简化了推送的开发成本,为搭建自己的推送平台提供了一个快速的通道。因而本研究使用由该平台提供的推送服务,其特点是支持文件加密透传,开发者可以对透传信息进行加密,从而不必担心信息的泄漏。

2 系统整体结构

系统采用C/S的架构可以充分利用服务端和客户端硬件的优势,将繁重的计算任务交给服务端完成[9,10],减少客户端的计算负载,整个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1)专用服务器。气象专用服务器用于分析处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将需要预警的用户列表,通过推送服务器提供的WebService,将处在灾害预警位置的客户端列表发送给推送服务器。同时,专用服务器需要一个网络IP地址和端口号,用于与客户端的通信,包括获取用户位置信息、传递具体灾害预警信息等。

2)客户端。基于Android平台设计的客户端,利用Android手机提供的网络定位功能和GPS定位服务定时地获取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以捕捉变化的用户位置信息,并将变化后的用户位置提交给专用服务器,以便第一时间让所处变化后的区域的用户能够接收到该地的气象灾害预警提醒。应用的关键是用户必须在Android系统设置选项里启用定位服务,包括GPS定位和网络定位服务,否则无法实现与用户位置有关的灾害预警提醒推送。客户端采用推送服务提供的Android客户端SDK,负责推送服务器的长连接通信,并利用该平台提供的推送接口负责接收推送服务器推送过来的信息推送提醒。

3)推送服务器。直接实现推送信息的载体,能够在高并发连接的情况下与客户端保持持久的通信,向提供WebService接口,接收专用服务器传递的推送客户端列表,并最终将信息推送至传递过来的客户端列表中。

4)Web服务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来源,由第三方气象公共服务系统提供,采用格式化的XML数据,采用HTTP的通信方式为用户提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5)数据库。系统采用Oracle数据库。数据库与气象专用服务器相连,在系统运行时动态地更新数据库信息。

3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功能,即灾害预警到来时客户端的及时信息提醒功能和可视化的预警详情查看功能。图3为整个系统的框架模块设计,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即气象专用服务器设计和Android客户端设计。

服务器端与的信息交互是双向的,抛开整个服务器的内部构建来看,实际上是一个输入-处理-输出的系统处理机制。根据气象专用服务器的功能特点,服务器端架构采用分层的软件设计思想以提高软件未来的扩展性能。软件架构包括3个层次:通信层相当于输入和输出的一个接口,所有数据的传递和交换必须由通信层来解决,包括气象预警资料的获取,与推送服务器的交互以及和客户端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服务层是服务器端工作的核心组件,为实时预警推送和用户信息管理提供支持。为满足气象灾害预警实时性要求高的需求,该层设计了气象灾害监控服务,实时监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变化。系统服务器端采用Oracle作为数据库系统的业务数据支持,提供了3种数据内容,即历史数据、实时预警信息数据和用户基本信息数据。

Android客户端采用MVC的设计理念,相对应的3个模式为视图显示模式、事件控制模块和业务数据处理。用户在使用本系统软件时,应有一个方便简单的入口,客户端的视图显示用以解决用户和系统交互的问题,是系统使用的功能导航,拥有3个用例,包括系统设置、预警提示和预警查看。事件控制模块负责分发和处理相应的业务数据请求,并将结果显示在视图上,是业务数据处理和视图显示的一座桥梁,在Android系统中主要由Activity完成。业务数据处理模块是MVC 3层架构中的数据模型,是客户端数据处理的核心组件。

4 关键技术的实现与分析

4.1 基于位置的信息采集

Android客户端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定位方式:网络定位和GPS定位。用户的位置通常是动态变化的,但变化范围绝大部分又限于一定区域之内,如果在一个小的区域范围之内变化,可以视为没有发生位置改变,对于气象预警的结果没有什么影响。本系统中以一个行政规划区(以市级单位为例)为地理变化单位。为方便将地理的经纬度转换为相应的地理位置信息,Android手机端采用百度定位SDK。为使服务器知道用户最新地理位置信息,笔者采取了如下的解决方案:首先由用户通过系统设置选项,设置好定位时间间隔,并保存到系统参数的配置文件中;其次开启Android后台服务(Service),在主线程中注册百度定位监听,并读取系统参数配置文件,设置好定位时间间隔;最后通过百度地理定位监听方法onReceiveLocation(BDLocation location),获取用户当前地理位置信息LocUpdate,同时把本次地理位置信息更新到本地数据库中,从数据库中读取用户上一个地理位置区域LocPrevious,并做两次位置对比,如果位置不同,则启用位置更新方法LocNotify Server(String LocUpdate),将用户最新位置信息通知给服务器。

4.2 预警信息推送

在系统运行中,气象专用服务器要定时地从Web服务器端拉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数据并做处理,将最新的预警数据存到实时预警信息数据表中,同时将历史气象预警信息插入到历史数据表中,因而实时预警信息表中的内容是动态变化的。鉴于气象灾害预警的及时性要求,本系统的预警信息推送采用了两种机制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实时预警信息监控机制和实时推送服务。每次服务器端气象数据获取模块拉取的气象预警数据要与上一次的预警数据进行对比,并将最新的预警数据存到实时预警表中,同时将过期的气象预警信息删掉,以保证实时预警表中的数据都是最新的预警数据。这样实时预警信息表中的数据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而其生命周期就是定时拉取Web服务端的时间间隔,设为T0。监控模块要开启定时器定时地扫描实时预警信息表中的数据,检查是否存在最新预警信息。由于不能重复向用户发送预警信息,也不能让用户错过预警信息,定时器的选择要与实时预警数据的生命周期(T0)一致。其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

4.3 可视化气象灾害预警显示

手机端结合百度地图以可视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灾害预警的查看方式。本地出现气象灾害时,会在手机端通知栏出现灾害预警提醒标志,当用户点击预警标题时,就会跳转到气象灾害预警页面,如图5所示。

1)Android异步线程实现。当用户启动一个页面时,系统会分配一个默认的主线程给相应的页面,但是要获取实时预警信息,实现与气象专用服务器端信息的交互,应避免直接在主线程中实现网络数据下载,否则可能导致主线程堵塞,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该模块中采用了基于Android平台异步线程的设计方案,当启动主线程后,开启一个实时预警信息下载线程,下载完数据后,利用Android提供的线程间传递信息机制,在该线程中向主线程发送通知,由主线程将下载完的数据显示到页面上。

2)用户图层位置显示。为了给用户一个良好的用户交互界面,方便用户预警的定位以及查看周边的情况,系统采用了百度地图实现和用户的交互。系统主要利用百度地图提供的MapView、MapController接口实现地图的显示和地图的操作。通过实现BDLocationListener接口中onReceiveLocation(BDLocation location)方法以获得用户精准的地理位置定位,同时自定义自己的图层类,通过继承百度地图ItemizedOverlay类,重写其中的draw方法,以圆形阴影区域显示用户周边情况,最终通过MapView将自定义的图层叠加到底图上,从而实现更加丰富的图层显示。

4.4 流量分析

气象预警信息资料处理的时效性和基于手机端的流量控制是本系统应用的特色。以1 d的全国各地气象预警信息为例,从内容和数目上看,多则数十条的气象预警条目,少则仅有几条甚至没有气象预警的;从频率上看,也是难以估计的,这与气候、季节和地域密切相关,其结果存在着随机性。在同等条件下,服务器端轮询拉取气象预警信息和客户端轮询拉取Web气象预警信息频率一样的情况下,采用推拉混合机制模式对客户端流量控制要明显优于单一的手机端轮询机制,图6为在轮询周期间隔为0.5 h,流量监控采样周期为1.0 h的情况下两者流量对比分析。从图6中可以看出,混合机制对手机的流量控制要优于手机端轮询机制,而且在同时提高轮询频率、增加预警时效性的情况下,混合机制的流量控制优势更加明显。试验结果受网络环境和Web气象预警的频率制约,通常情况下网络环境不好时流量消耗会略微提高。

5 结语

本系统以Android手机终端作为预警信息传播媒介,初步实现了基于用户地理位置的预警信息推送,用户不再需要自己去手动获取预警信息,而是由服务器端实时地根据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实现智能化的预警信息推送。系统的研究工作虽然是在气象预警背景下提出与实施的,但是对于其他行业,例如城市交通管理、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等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易烈刚,陈官清,张强宜.基于B/S模式的气象预警信息平台设计[J].贵州气象,2009,33(5):32-33.

[2] 王 赟,段燕楠,姚 愚,等.气象预警信息综合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1,26(6):656-662.

[3] 孙晓宇.Android手机界面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9.

[4] 公 磊,周 聪.基于Android的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开发与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8(8):85-89.

[5] 何文华.基于地理位置及时信息推送服务分析及Shopylife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

[6] 王 翔,李庆华,张峰军.基于LBS的智能推送技术研究[J].通信技术,2011,44(12):95-97.

[7] 曹海兵,夏 英.Push型LBS应用的实现技术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10):232-233.

[8] 李志飞,万麟瑞,胡 宏,等.WAP应用中的PUSH/PULL集成机制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1,22(10):1178-1181.

第6篇:气象服务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GIS 气象服务 资源优化

中图分类号:P48;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253-01

前言:人们生活的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升,气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气象行业为了更好的为人民大众提供服务,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向着精准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GIS是一种运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在地理空间的基础上,提供包括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的多种交叉科学的信息技术。GIS也是一种计算机技术系统,主要是为地理决策和地理研究服务的。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GIS的基本概况,然后分析了GIS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最后对GIS气象业务解决方案提出一些粗略的设想。

一、GIS的自述

我国气象方面做GIS的时间不长,起步也比较晚,然面现在它在气象业务方面的应用却越来越普及。GIS属于一种应用工程技术,一般是管理和分析空间的数据,另外,它也是一种应用基础科学,包含了地球科学、信 息科学和空间科学。计算机软件、硬件以及相关方法过程组成了GIS技术的系统,这些都是用来支持GIS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的,方便复杂规划和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在GIS空间数据库中具有不可分割的关联,并且空间数据之间具有明显的拓扑结构等特点。

GIS的数据分析以及处理方法在气象业务中也将是重点应用的内容。GIS系统大多都提供了各种各样空间统计分析工具,例如网络分析扩展模块、地理统计分析扩展模块以及空间分析扩展模块等,这些由Arc GIS提供的模块对于气象要素的统计分析等工作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另外,气象数据有自己的文件格式,其数据特别庞大且编码复杂,更新数据也较为复杂。

我国将GIS气象相结合因不完善的基础信息而起步稍晚,但是基于GIS在气象中应用的无限潜力,我国也进行了大量积极的探索,GIS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随着“3S”集成技术的出现和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而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二、GIS在业务中的应用

气象数据的属性信息、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共享信息都是由气象数据的性质特征以及时空特征反映出来的,其中信息的度量、标称、性态属于气象数据的属性信息,而空间和范围则是气象数据的空间信息所包含的内容。气象数据依据面向对象的角度来看,其属于地理信息的范畴,两者都具有显著的空间特性;可将气象信息看作为多维空间的点集合。而GIS不但可以采集、输入、编辑、存储、管理、空间分析、查询输出和显示空间和属性的数据,系统用户可以利用GIS进行有效的预测、监测、规划管理和决策管理。由此可见,气象业务中GIS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加强管理气象数据,还能够提高预测、监测天气的质量。

1、气象数据发挥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依据气象角度而言,在气象灾害评估、天气预报、气象服务、集成分析等方面应用广泛。例如在气象灾害领域,利用GIS技术建立定量化的灾害损失评估模型并进行情景分析以及灾害监测,由此,制定防灾减灾规划及决策时可以依据GIS提供的科学依据来进行。在气象灾害评估中,GIS发挥的主要作用是:(1)灾情数据的提取和分析;(2)空间和属性数据查询、检索、统计和显示的基础;(3)基础背景数据的管理;(4)灾情的可视化表达;(5)灾害演进过程模拟平台。

2、可靠的依据

随着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气象信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气象服务越来越倾向于针对性、人性化的发展,首先,气象预报能够未来2到3天、一个星期、一旬的天气情况,其预报实效明显延长;其次,气象预报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精确。例如增添了贴心提醒,包括空气质量情况是否适宜运动,根据紫外线指数,适宜穿什么样的衣服等等,甚至连感冒指数、旅行指数等等都能贴心的提供。

3、GIS的可视化

GIS的可视化逐渐走向成熟。一方面,空间数据的统计学工具由GIS中的地理统计功能所提供,对于三维空间离散点来说,该工具能够插值生成连续表面,并生成图形显示预测表面,进行趋势分析、概要统计等。可以利用实际采样值来评价预测模型。同时可以误差估计预测表面的结果,实现预测表面的生成。另一方面,基于Internet的Web GIS是一个亮点,它主要提供空间信息网络的信息系统,其优点在于使用B/S(Browser/Server)网络结构, GIS与Web的结合使得气象服务信息的与共享更加简单。常用的Web GIS产品有Arc IMS,其优点有:(1)支持海量数据;(2)支持负载均衡;(3)利用互联网协议实时气象数据、交互式地图和元数据的服务器软件;(4)支持大量并发,不限客户端的用户数量。

三、GIS气象业务解决方案设想

1、数据库层

数据库层主要有三大部分构成,即元数据库、基础空间数据库、机构人员数据库。其中元数据库主要描述整个数据库并对空间数据进行说明,然后保存GIS应用集成框架的配置信息;基础数据库是GIS应用的核心,主要负责存储和管理各种基础地理数据。机构人员数据库主要是给GIS应用集成框架提供各部门、人员的详细信息,然后进行人员、机构设置及其权限分配。

2、数据访问层

数据访问层主要是通过空间数据访问引擎来提供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访问。一般可采用ADO/、JDBC等来对非空间数据进行访问。

3、GIS应用集成框架

GIS应用集成框架是一种可定制、可扩展的应用系统框架,能够提供插件开发机制,按照所需要的GIS功能,用户可自行随时扩充。鉴于气象GIS应用所要求的分析功能以及制图功能比较严格,所以,GIS应用集成框架设计成一个C/S架构的客户端。各种功能都可通过“组件” 在此框架中插入到系统,可应用常见的开发工具对组件进行开发,待完成之后,通过组件注册(由框架提供)和使用机制将其添加到系统中。

4、气象GIS组件

气象GIS组件主要组成部分为专业气象GIS组件和公共气象GIS组件。各种专业气象GIS组件的功能模块组成了公共气象GIS组件,如GIS的编辑功能以及制图、 浏览功能等等。专业GIS组件集成可调用公共GIS组件提供的调用接口。

5、气象信息Web GIS系统

气象信息Web GIS系统以地图为载体,可以将可视化信息利用Web GIS平台在Internet和Intranet上。基于Internet的气象信息,鉴于系统的安全性,被划分到外网的范畴,采用文件拷贝方式进行数据交换,与内网之间采用了物理隔离方式。

结束语:GIS技术在气象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气象服务产品的可视化水平,实现高效灵活的气象制图功能,还为进一步开发地区性及全国综合性决策服务系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建设思路。可见GIS技术在气象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第7篇:气象服务解决方案范文

作为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先行者,戴尔近日宣布推出全新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器产品、云产品、软件,继续为主流企业带来高性能计算能力,继续致力于让各种规模的企业都能享受高性能计算,推动高性能计算社区的发展。新系统包括搭载了采用英特尔至强Phi处理器的PowerEdge C6320p服务器。PowerEdge C6320p补充了戴尔现有的高性能计算产品组合,提供了一个专为高度并行负载而优化的解决方案。

戴尔验证解决方案与高性能计算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吉米・甘塞尔(Jim Ganthier)表示:“戴尔具备很多优势来突破以数据为中心的高性能计算所面临的障碍,使客户能够继续在大数据和云融合领域的全新工作中保持领先。我们与包括客户在内的高性能计算社区合作,推动并优化高性能计算创新,同时让各种规模的企业和机构都能轻松获得并部署这些系统。”

解决日益复杂的问题不仅仅需要有快速精准的计算结果的能力,同时也需要一个适当均衡并集成的系统。戴尔PowerEdge C6320p是半宽1U服务器节点。它采用了英特尔至强Phi处理器,专门用于高密度、高度并行、高性能计算的环境。

采用了英特尔至强Phi处理器的戴尔PowerEdge C6320p服务器在并行编码、降低延迟和简化管理上拥有出众的表现。并行计算多用于对科学和工程等I域的难题进行建模。然而,随着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兴起,商务应用需要更快的计算系统来提供更强的动力,这些应用需要以并行计算来处理大量数据。PowerEdge C6320p服务器可以为用户提供出色的并行处理功能和更大的吞吐量,可以帮助客户满足并行处理环境的需求,来应对快速增长的数据和更高的压力负载。

搭载了生命周期控制器(Lifecycle Controller)的戴尔远程访问控制器(iDRAC8)可以简化并自动处理戴尔PowerEdge C6320p服务器的部署、监控和更新,从而简化运营并确保更高水平的服务和可用性,这些都可在不使用会对应用性能产生影响的操作系统的前提下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英特尔至强Phi处理器能够兼容其它英特尔至强处理器,这样用户就能够通过使用已熟悉的相同的x86代码和开发库保护前期编码投资。在英特尔架构上进行标准化意味着可以为代码使用同一个编程模式,从而通过共享开发库和重复利用代码来提高效率,同时尽量减少重新培训程序员学习新界面、新方法和新语言的学习时间和成本。

它具有平衡强大的处理能力与低延迟I/O的平台设计,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快、更深入洞察研究事物的能力。

第8篇:气象服务解决方案范文

二十多年前,伴随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众多外资科技公司开始进入中国,服务本地客户的信息化建设。从告诉用户为什么要单独购买外部存储,到客户开始认同存储在基础架构中的独立性和兼容性,EMC是先行者、领路人。

2016年,新兴存储介质闪存的TCO曲线迎来拐点,真正的企业云技术方案开始走进客户视野,EMC再次为市场带来了目标清晰、技术前瞻的答案:现代化数据中心,以可信可靠为根本,通过全闪存、云赋能、横向扩展、软件定义四大类支柱技术,帮助客户实现敏捷性、高效能和高速度三大需求。

领航全靠舵手带

叶成辉是全球高级副总裁、EMC大中华区总裁,负责EMC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整体业务运营。

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学士及硕士学位,并在金门大学获得MBA学位。

自2006年7月加入EMC公司以来,叶成辉带领EMC公司在大中华地区保持领导地位,他先后两次提出了EMC中国业务发展的五年计划,带领EMC 大中华区步入了快速发展的十年。他凭借丰富的业界经验,帮助EMC大中华区加强了合作伙伴和渠道关系,扩充了销售和服务团队,拓宽了区域覆盖范围,加强了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开发。

叶成辉致力于带领团队在大中华区实现EMC全球目标,帮助客户和服务提供商走向混合云的变革之旅。此外, 叶成辉专注于解决企业和商业客户的需求, 以及加强EMC在中国的整体投资,从而整体提升EMC 公司品牌形象和企业公民责任。

自上任以来,他始终如一地倡导并亲自带领EMC大中华区全体员工参与多种多样的公益活动,包括助残、帮困、减灾、环保、贫困儿童教育等。

在加入EMC以前,叶成辉曾担任IBM存储部门亚太区总裁。他在信息管理、软件和全球销售与服务方面具有超过17年的全球行业经验。

EMC为企业带来新气象

“互联网+”“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在这些新战略指引下,中国经济稳步向前,特色鲜明。在新历史时期,外资科技公司在中国市场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助力企业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叶成辉认为需要从三方面思考:

第一,外资科技公司能为本土客户市场带来什么?领先的技术、先进的解决方案……这些当然都是答案。更重要的是,与客户一起成长。随着经济不断转型升级,企业业务和服务不断推陈出新,各行各业的客户对IT的关注点和需求点也在不断变化,外资科技公司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快速、完整响应。

例如,通过走访大量客户,与他们实地交流,EMC发现有些CIO并不关心他们采用了哪些设备,数据存放在何处。管理运维简单、省心就是硬道理。再比如,无论是面向传统环境还是针对新兴应用,大量真实的IT基础更新需求开始涌现,有的客户愿意尝试新产品,有的客户钟情传统架构,EMC要针对不同的客户和需求,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对整个售前和工程师团队来说,这也是一个重新认识客户应用环境,真正了解并满足他们需要的过程。EMC团队涌现了不少深刻理解客户IT环境和应用需求的售前工程师,与此同时,EMC也在积极拥抱变革,创新服务模式,提高云和大数据的咨询能力,更好地帮助客户实现IT转型。

第二,EMC能为本地合作伙伴生态做什么? IT行业,合作伙伴生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企业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要义所在。EMC的策略是: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深耕渠道、开放融合,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也为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积极贡献力量。多年来,无论是技术生态还是销售渠道,EMC中国都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通过打通软、硬件产品部门和渠道体系之间的限制,将单纯销售产品升级至出售整体解决方案,EMC打造了领先其他跨国科技公司在华业务数年的销售模式,进取又凶悍的市场风格使得渠道跟着业务水涨船高,合作伙伴迅速扩张。EMC中国甚至形成了每年年底与全国近5000合作伙伴齐聚一堂的传统,为的就是更好地总结过往经验,展望未来发展。

第三,EMC能为中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留下什么?多年来,EMC向业界推出了大量领先的技术,输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当然,这也是EMC中国积极回馈本土市场,引领生态共赢的必然结果,二者相辅相成。

见证下一个十年

EMC中国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地建有全球领先的卓越研发中心。现在市场上火热的超融合解决方案VxRail,就是中国研发团队的智慧结晶。从概念想法提出到工程化方案问世,历时仅短短两年时间。这一解决方案推出后,迅速在客户市场收获了热烈反响,它为中国本土客户带来了可能更适应需求、更优秀的IT基础架构选项。

虚拟版本的核心存储、软件定义连接异构环境、大量开源的产品和平台方案……一方面,EMC凭借领先的技术方案,在商业市场不断取得成功。另一方面,开放的技术路线也在积极促进整个IT生态繁荣发展。近几年,EMC陆续将大量核心和新兴技术开源,这些举动引发了中国客户积极的讨论。

c此同时,EMC中国大力推进本地品牌建设。与多数跨国企业采用的总包方式不同,EMC中国一步一个脚印,持续投入并深耕区域市场,不断深入二、三线城市,为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添砖加瓦。

叶成辉认为以上三点可以以一句话概括:全情投入,做好自己。

事实上,以企业级IT为代表的外资科技公司只是外企在中国市场的一个缩影。在中国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新常态下,企业必将承担新的历史角色和社会责任。随着信息技术装备、高端制造等行业越来越多地完成技术攻坚,出现更多国货的身影,外资科技公司也必然经历重新定位:根植中国市场,做技术合伙人、转型导航员、品牌共建者。

第9篇:气象服务解决方案范文

勇于转变的ARc

2000年即在伦敦上市的ARC,曾以低功耗可配置式处理器IP带动过一波SOC风潮,不过低功耗SoC设计市场所青睐的还是以ARM处理器为大宗,包括ARC,Tensilica等诉求可配置式处理器的IP厂商要在刚兴起的SoC设计中闯出一片天实在挑战甚巨。多年前,该公司毅然投入usBIP市场以扭转局面,不过短暂好景过后,ARC再度面临长远产品蓝图发展的议题。几经经营团队更替,近3年间ARC终于找出方向,将“多媒体解决方案”当作企业营运的定位。为了成为扎实有料的多媒体方案供货商,ARC透过频繁的并购,在2007年陆续并购Alarity、Teja和Tenison3家多媒体工具与软件厂商,继之在2008年3月并购知名的音讯后处理技术厂商Sonic Focus,一举将营运版图拓及欧美亚,研发中心座落英国、俄国、印度、美国等地,客户对象由IC设计界扩大到PC消费系统设计端,突破旧有IP厂商营运模式。

在建立偌大产品版图后,如何将Sonic Focus的剧场音效技术整合到ARC建立的音效子系统中,让ARC拥有在音效领域的绝对优势是一大考验。经过研发团队的努力,终于在今年实现。ARC总裁暨执行长GeoffBristow表示,ARC已经从音讯技术上找到公司发展的路。该公司建立的Sound-to―Silicon(垂直整合型音讯IP解决方案)是业界首见,同一套方案可应用在PC、笔电、家庭剧院、便携式媒体装置等各种消费电子产品上,让这些产品无论大小都能拥有绝佳的声音体验。Bristow强调,更重要的是,ARC因此有能力让多媒体系统具有更低的功耗,更便宜的成本,以及更高的声音音质。

Sound-to-Silicon方案目标

有了这套Sound-to-Silicon垂直整合音讯方案,ARC锁定二大应用为主攻目标,一是媒体电话音频方案,二是移动数字电视市场。

在欧洲市场渐受欢迎的媒体电话,诉求企业和家用两大目标群,据In-Stat预测,2013年媒体电话市场年营收将达80亿美元。除了有Wadget功能让用户实时取得气象,新闻,食谱等信息外,也可以当VoIP电话和数字相框用。

ARC的新媒体电话方案,可以针对每一项产品提供独特的声音设计,能够强化多达30%音量而无需增加放大器功率。知名独立声学专家证明,ARC技术可以提高1.3dB~2.4dB音量。藉减少昂贵的音频组件需求以降低整体材料成本,同时维持最佳的音频质量。ARC Sonic Focus软件在消费者音乐,影片和游戏音效上提供完整且丰富的音响,而在VoIP或标准电话通讯方面则提供更清晰的语音质量。

在新移动数字电视方案上,这套Sound-to-Silicon解决方案将协助OEM厂商为消费者提供近似艺术家原始创意的多媒体内容,明显提升用户经验。OEM厂商可以利用ARC的后制服务,为每一装置提供有别于竞争产品的独特声音设计。对SoC供货商而言,新的AS211 SFX子系统结合优化编译码器并且预先整合SonicFocus,协助设计一颗具备免费收讯和数字电视功能的单芯片。

最新成果

Bristow自豪的表示,ARC在音效方案上的整体规划已经展现成果,包括台湾地区知名的瑞昱半导体同意将ARC Sonic Focus音效强化软件套件搭载于供应全球OEM和ODM客户的瑞昱编译码器。ARC也已针对瑞昱的Pc和笔记本电脑应用编译码器实施Sonic Focus软件技术优化。双方的合作已获得国际主流PCOEM厂商的重要合约,预期将供应搭载Sonic Focus软件套件的瑞昱编译码器,以强化消费者的音乐、影片和游戏应用多媒体经验。

无独有偶地,嵌入ARC IP和音效子系统并提供丰富功能的VixsSystems XCode 3290系统单芯片(SoC)已开始上市供应,并在2009台北国际计算机展中展示。这项展示是第一个结合ARC Sonic Focus音效强化软件的嵌入式SoC方案。XCode3290 SoC最近已获得日立公司十多款内建硬盘录像功能的新高画质平面电视采用,提供业界最长的高画质录像时间和数字电视最先进的影音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