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媒体资源宣传范文

媒体资源宣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媒体资源宣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媒体资源宣传

第1篇:媒体资源宣传范文

关键词: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创新思S;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正确引导舆论, 构建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媒体需要将自身的舆论引导作用加以充分发挥,科学报道正面题材。同时高校媒体需要淡化处理校园内出现的不良言论与现象等负面议题,并进行批判,确保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加强学校出版社、校内广播电视、校报校刊建设。校园新闻工作者可以挑选采访对象和新闻报道角度,在新闻报道中体现所要宣传的思想,以免大学生抵触生硬和直接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三是构建和谐校园。大学生可通过校报和校园网站等媒体的协同服务,快速及时了解教科学研究成果、校园活动开展情况、学校工作进展状况;同时师生能够利用校园媒体发表自身对学校工作的建议与看法,使领导能及时知晓师生的呼声。

二、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创新思维及创新途径

1.塑造一流的学校形象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品牌文化建设成为了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的品牌文化建设需要高校不断发掘自身的文化特征与办学理念,将新闻宣传的媒体作用加以充分发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自身的美誉度与知名度,赢得社会的认可与合作。高校需要优化整合校园资源,形成宣传合力。高校要想实现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必须结合媒体特点来优化整合资源,减少设备与资源的重复利用,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为新闻宣传提供一定支持。当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高校可以集中各媒体的办公场所,有效挖掘深层新闻,统一调配设备与人员,实现资源的共享。另外,需要加强文化建设,对高校广播文化以及校园网络的建设加以高度重视,利用校园广播及网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网络和广播等新闻宣传更好地服务于高校。

2.结合校园特色来创新写作思路

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特色来创新新闻写作思路,保证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通常校园报道写作思路可分为“由小见大”和“由常见异”两种思想,其中前者多指校园记者难以接触各地的要事与大事,只能采写小事,这就要求其寻找恰当的切入点来充分发掘小事件中的新闻价值并进行报道。后者则是指校园记者接触的多是日常事件,因此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报道平常事件中鲜为人知的一面。

3.优化整合资源,突出媒体特色

优化配置资源是保证新闻宣传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与基础。要想改变校园媒体“各自为政”的局面,改进各媒体的缺陷,高校必须要成立专门的主管部门,有效管理与协调各个媒体,汇集各个媒体的新闻资源,使其成为新闻信息的集散地。当然宣传主管部门需要以各个媒体的特点为依据,对新闻报道采写加以统筹考虑,避免全部媒体同时报道同类新闻而造成物力与人力的浪费。同时需要结合不同媒体的具体写作要求特点,对稿源加以协调分配,从而保证校园媒体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宣传的“统一战线”,发挥出各类媒体的作用,实现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总之,只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才能有效节约财力、物力和人力,提高宣传效率,实现最大化的宣传效能。

高校要想实现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需要塑造一流的学校形象,结合校园特色来创新写作思路,优化整合资源,突出媒体特色,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工作的功效,使之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文化建设,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媒体资源宣传范文

微信、微博等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媒体平台,是以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为媒介的新媒体。截止2016年底,我国微信注册量已经超过了9亿人次。目前很多档案馆都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如浙江省档案馆、江苏档案、山东档案等。微信公众号比档案网站信息查询更方便,比档案微博内容更系统更实用,目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档案机构的认可。在微信公众号中,档案机构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开展,设置馆藏介绍、档案利用、档案法规、掌上展厅、档案故事、查询服务、工作动态等多个栏目,定期推送信息,有目的、有系统的开展档案宣传工作。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档案宣传,让社会各界对档案工作都有较高的认识,并让人们对档案工作有所熟悉,从而对档案工作有所重视。利用新媒体时代,扩大档案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档案,熟悉档案工作内涵,从而重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使档案涉及到人们生活中每一个角落,更有利于档案事业长久的发展。

一、档案宣传工作的发展概况

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档案服务社会化已受到普遍重视,当前国际档案界通过理论研讨形成了“休闲利用观”。法国1790年《国家档案馆条例》最早规定国家档案馆每周开放三天,1794年“穑月七日档案法”规定所有公共档案馆实行开放原则。1980年第9届国际档案大会以“档案利用”为中心议题,第一次提出“普遍利用”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悄然走到公众面前,逐渐被大众接受,并以无可比拟的社会化和技术性,以惊人的速度得到广泛应用。美国国家档案馆与档案管理局率先成为新媒体在档案领域的应用探索领跑者。于2010年对外正式社交媒体战略,意在充分应用现代媒体技术,改革创新档案工作,为社会大众服务,目前已取得明显效果。

在我国,新媒体时代处于发展时期,档案资源利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宽,据网上搜索显示,目前一部分省级档案机构网站已开设了档案论坛和知识百科,并有部分档案机构开通了官方微博或微信服务平台。

社会化网络平台的经营是网络生活发展中的朝阳产业,档案管理部门应根据目前在档案利用服务工作中的问题加以探讨和研究,积极发挥档案数据资源的信息性和真实性,主动提供档案利用服务。

二、档案宣传工作的意义

在档案工作中是不能脱离档案宣传工作的,通过档案宣传能让公众都能熟知档案的重要性的,明确公众的档案意识,也能让人们对档案法制观念有所增强,更能推动档案法制化管理的发展,这是档案事业发展中最有效的一个手段。同时,档案宣传工作也能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成为经济建设服务最重要的措施,让整个社会都能够认识档案的价值,能有效推动档案资源的收集、开发以及利用,也是国家和社会档案事业发展的基础所在,更是档案工作本身对社会带来诸多影响和作用的有机综合。此外,档案宣传工作也能发挥出社会教育功能,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被人们所用,这主要是因为档案是对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实践的经验,以及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创造的各种财富,档案还反映出了我们国家甚至整个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走到如今光辉岁月的整个过程,所具有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都是非常大的。

三、新媒体背景下如何进行档案宣传工作

1.新媒体结合传统媒体共同宣传

从现在的档案宣传工作来看,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新新媒体的作用,宣传效果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新媒体的运用层次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整体水平也不够高,这是制约档案宣传效果的主要因素。再加上档案宣传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在收集档案资料的时候,还有很多档案学者仍然利用传统的途径,通过广播和报纸等形式获取有价值的档案信息,还有的学者会直接到现场去获取有价值的档案信息,这种方式并没有很高的效率。现在的时代正处在新旧媒体交替的时代,所以在进行档案宣传工作的时候,要有效结合传统媒体,然后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这样能够互取所长,让档案宣传工作有较好的成果。同时,在新媒体时代,档案工作还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素养,对相关的美媒体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这样才能让新媒体知识得到普及和应用,档案人员可以深入现在的热门网络平台,比如档案馆博客、微博、微信等,通过运用新媒体让档案工作人员能对新媒体有更多的认识。

2.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合发展

档案宣传工作需要我们投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这项复杂的工程一定要有一个坚强的团队来完成。特别是在新媒体强力冲击的条件下档案部门一定要利用好自身的主体地位然后联合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档案宣传工作日。首先档案馆之间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每个档案馆中都有珍贵的、自身最为特色的资源加强各个档案馆之间的合作可以为档案宣传提供良好的背景并且可以提供更加完整和丰富的资料。通过各个档案馆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这样会给所有的档案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档案工作的宣传铺下更好的道路。其次档案部门与相关部门加强合作。档案部门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档案宣传时与其他相关部门存在明显的差别。对于图书馆和博物馆这些部门能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而档案部门缺乏一定的技术和人力等支持特别在资金方面非常缺乏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常常会遇到一些无法预料的困难。

第3篇:媒体资源宣传范文

杭州市外宣媒体 阵地建设的现状

多语种、全媒体、广覆盖,搭建对外传播平台。经过6年多的建设,杭州市已经形成了涵盖中、英、日、韩等多种语言,囊括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门类,以在杭驻杭外国人和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外籍受众为主要目标,兼顾本地市民学习英语的需要,并向欧美地区华人读者延伸的外语媒介体系,有力配合了全市外宣工作快速发展的需要。

各媒体及时准确报道杭州新闻资讯,成为对外宣传重要阵地。几年来,杭州外宣媒体阵地及时做好全市特色亮点、重大会展和涉外活动等重要新闻的报道,发挥熟悉情况、渠道顺畅、版面充足等优势,组织专访、连线报道、直播等深入报道,有效服务了每年一度的“动漫节”、“西博会”,以及像国际友城“市长峰会”、世界旅游组织目的地管理会议、中阿合作论坛等重要涉外会议和活动的宣传。如在去年和今年西博会开幕前夕,英文《上海日报》连续两年与杭州市合作出版16版全彩色英文西博会特刊,随当天《上海日报》对外发行10万份,达到了良好宣传效果。《国际日报》中国新闻编辑部对西博会等重大节庆事先做好宣传预热,活动期间还派记者来杭采访第一手新闻。同时,各外宣媒体根据各自定位,在宣传报道上各有侧重《HANGZOUWEEKLY》在报道中注重城市实用生活信息的介绍,切实为驻杭外籍读者服务。《品味杭州》针对在杭日本企业界人士较多的情况,侧重商贸经济文化信息的报道。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外宣媒体积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外宣媒体迅速官方权威信息,特别是杭州网、中新社和《上海日报》等及时将外文报道上网,使境外媒体第一时间了解事件信息并转载,在“实战”中切实有效遏制了恶意炒作的蔓延。

政府扶持与媒体自我提升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媒体影响力。杭州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宣办十分重视全市外宣媒体阵地建设工作,每年定期召开外宣媒体阵地工作座谈会和总结会,了解掌握外宣媒体阵地最新发展动态,经常性地为阵地建设及新闻报道提供工作指导和信息服务,并积极促进各外宣媒体间的经验交流与合作。在负责重大涉外活动宣传协调时,杭州市委外宣办还专门对外宣媒体提出工作要求,组织安排采访报道,做好报道反馈收集和分析。在经费方面,根据各媒体特点,每年为外宣媒体阵地提供总计超过110万元的扶持费用,保障了全市外宣媒体阵地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

各外宣媒体阵地资源配置和受众群体相对稳定,已具有一定实力。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走遍杭州”扩大节目报道范围,延长节目时间,调整播出时段,增加播出频率,收视率从0.5%左右增长到1.23%。杭州人民广播电台“英文速递”栏目在内容上寻求突破,由新闻报道向专题制作方向发展,听众反响良好。《都市快报》英文“杭州一周”专版开设“帮办服务”、“文化俱乐部”等栏目,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交流。杭州网在英文、日文频道,外,新开辟了韩文频道,填补了杭州外宣媒体阵地建设空白。

杭州在外宣媒体阵地建设方面起步较早。6年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稳步推进,从无到有做了很多扎实的工作,能够做到以我为主、正面宣传为主,杭州地方特色鲜明。但从总体来看,整体工作水平仍需提高,吸引力亟需加强,需要与杭州增强国际知名度、提升影响力的对外宣传工作相适应。主要问题表现在:

报道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外宣媒体栏目还停留或满足于报道有一定“量”的层次,对“质”的追求还比较欠缺,以中文思维办外宣媒体的现象比较普遍,“外宣”特质不明显。

语言水平不够规范流畅。部分媒体存在中式英语倾向,请翻泽公司直接翻译中文稿,有时翻泽质量不高。

结构排版设计等需要加强。有的媒体版式设计、字体等不符合外语媒体惯例,不够美观大方和图文并茂。

对外传播面和传播效果有待改进。部分节目、栏目制作出版周期较长,篇幅较短小,内容和发放范围偏窄。致使对外宣传作用受到限制。

加强杭州市外宣媒体 阵地建设的对策

提高认识,在打造外宣媒体精品上下功夫。

据统计,2008年杭州市常驻外籍人口8000余人,境外来杭旅游人数达到221.33万人次。同时,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下,杭州市对外招商引资任务不容小觑,这些都需要全市加强对境外的宣传,加强对在杭驻杭外国人的宣传。最近有个新词“mediadiplomacy”很流行,就是“媒体外交”的意思,国与国之间需要用媒体表达国家形象,杭州要建设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迫切需要开展“媒体外交”。各级宣传部门必须提高认识,把对外媒体阵地建设工作纳入新闻宣传总体格局中通盘考虑,切实加强领导,为阵地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人力保障。

各阵地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树立品牌意识,从打造外宣精品的高度提高对阵地建设的认识,以国际思维和世界眼光来重新审视对外报道,加强目标受众群体的研究,按照外宣“三贴近”原则――即贴近我们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的信息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做好宣传。把我们要对外宣传的与受众需求有机结合,加强新闻报道的策划,增加自主采编份额,增强媒体的吸引力,使外宣媒体成为目标受众不可或缺的朋友。

强化管理和指导。引导和激励阵地做优做强。

杭州市委外宣办作为外宣媒体阵地的主办单位之一,与承办媒体单位加强沟通联系,切实增进对媒体报道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一是加强日常指导和服务;建立杭州市委外宣办群发短信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向外宣媒体阵地重点新闻报道信息,及时明确杭州市宣传重点和突发事件报道提示、注意事项,特别是在涉外活动报道上做好指导工作,有效服务重大外宣活动。二是组织开展优秀外宣阵地评选活动,给予表彰和奖励,推动各阵地加强自身建设。三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辟新的外宣媒体阵地。

加强资源共享,形成全市外宣媒体阵地的合力。

从现状看,杭州市目前已经有“十个一”的外宣媒体阵地,从数量、投入上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是这些资源分散到各个阵地,工作难免重叠交叉,力量薄弱,即使力量最强的外宣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也是“身单力薄”,且各媒体各有侧重,各有优势,只有共享资源,形成互补与合力,外宣媒体才可能越力、越好。一方面可以整合全市外宣阵地资源,通过定期召开杭州市外宣媒体阵地工作会议,交流座谈工作经验,沟通信息,进一步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开展宣传报道合作;另一方面,各阵地要积极利用杭州涉外部门资源,争取各外宣协作单位的支持。杭州旅委、经贸、招商等部门每年对外旅游招商活动不少,需要外宣媒体做好预热宣传和深入报道,都是可以利用的优质资源和很好机会。

开展互动活动。提高外宣媒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从港台媒体及杭州市传统媒体经验看,组织读者(听众、观众)互动活动,吸引群众参与,是提高媒体影响力的有效途径。经过几年的辛勤工作,各外宣媒体阵地都已积累了相对稳定的受众群,而对在杭外国人来说,身处―个陌生的城市和环境,文化不同,语言不通,缺少朋友,需要交流沟通的平台或机会,帮助他们融入到当地主流社会。外宣媒体阵地具有开展交流互动活动的组织协调能力,也有这方面的优势和基础,能够担负起这个任务。现阶段,杭州市几家外宣媒体阵地可以联合起来一起组织,杭州市半官方的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一起参与,造大声势,扩大影响。互动活动如果做得好,不但能为读者服务,帮助在杭外国人与同样旅居海外的外国人交流,与本地人沟通,体验杭州的品质生活,使之成为今后杭州潜在的宣传员,也能架起受众与媒体间的桥梁,有利于外宣媒体改进宣传报道,达到双赢的目的。

开拓思路,增加媒体经费、人力等方面的投人。

第4篇:媒体资源宣传范文

增强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必须搞好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要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为依托,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但是,决不能忽视大学文化宣传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推动和促进作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媒体承担着导向作用、培育作用和传播作用”。当前,一些高校在实施大学文化建设工程中对自身媒体建设重视不够,文化宣传工作跟不上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步伐,从整体上影响和制约了大学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这也是目前大学文化建设普遍不尽人意的重要原因。深化高校媒体改革,加强高校媒体建设,进一步做好文化宣传工作,从而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高校当前必须解决的课题。

一、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宣传工作,牢牢把握正确导向,为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高校党委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宣传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必须站在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的高度来认识加大文化宣传的重要意义,正确引领文化宣传工作的发展,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进一步明确文化宣传的指导思想,把握文化宣传的正确导向,旗帜鲜明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主动地在校园网、校报、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引导师生关注的文化动态,用强大的正面声音占领文化宣传阵地,形成昂扬向上、团结向上的舆论主流。

文化宣传要主动开辟并占领校园网、校报、电视台、校园广播等校园传媒阵地,自觉抵御现代传媒给社会、高校和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充分利用校园各种媒体及时报道、广泛宣传、深入挖掘具有大学文化内涵、大学精神实质的传播内容;要利用传媒的优势全面提高大学文化传播能力,扩大大学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将大学人优良的学术风气通过校园媒体熏陶大学师生,辐射、影响周围,甚至更广的范围、更深远的层次。

二、加强校园媒体整合,为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创建一个有力的平台

校园媒体的建设要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完成自身的文化宣传使命。高校媒体自身在形式与传播途径、传播方式和受众上存在先天的不足,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宣传的传播质量和传播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自身功能的发挥;“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媒介环境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也带来了受众观念的变化”,所以对高校媒体整合是当今高校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媒体整合是提升高校媒体文化宣传品质的重要举措。”校园媒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对校园文化宣传具有同构建设功能”,不仅要研究、传播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同时还要通过各种媒体的整合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从而对引领校园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校园媒体的整合是基于单个媒体的基础之上,把分散的、各自独立的校园媒体联合起来,将看似不相干的各种媒体的人才、设备集中起来,统一调配和使用,使之相互交融,以发挥最大的合力,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高校媒体要实现实质性的整合,充分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功能,必须从改革管理体制入手,建立起主管单位与主办单位分离的新型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使各种媒体在时间上相互配合、内容上相互补缺、作用上相互提升;在管理方式上,学校党委应充分认识到高校媒体整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理顺关系,组建融校报、校园广播、电视台、校园新闻网、宣传橱窗等各种校园媒体为一体的新闻中心;在设施条件上,在高校资金短缺、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全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大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在发展理念上,要更好地发挥不同媒介的传播优势,达到最佳宣传效果,一方面,不同媒介要有不同的宣传侧重点,通过联动报道,让新闻事实得到立体化呈现,另一方面,建立稿件统筹使用和调配制度,根据体裁、题材和时效性协调使用,力求各得其所、各尽其用,从而提高稿件利用率。

三、大力传播大学文化,为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提供强有力的内容支撑

大学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传承、坚持创新中形成的文化积淀,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建设与传承大学文化,不断提高大学文化软实力,是高校传媒一项重要的功能,也是高校传媒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媒体作为大学文化的参与者兼建构者”,在宣传报道学校各个层面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其本身的文化形态又是大学文化的直接体现,是形成大学文化认同的助推器。

在文化传播过程中,高校媒体要充分发挥文化的传承功能,通过文化宣传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文化视野,造就他们雄浑浩博的文化气质,培养大学生一定的文化吸纳能力,积累更加雄厚的文化资源,从而为大学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大力应倡导人文关怀,通过精心策划、认真采写,对一些典型人物和事件进行重点报道,突出其模范功能,着力追求新闻价值与文化宣传的最佳结合,推动良好风气的形成;要努力展示文化建设成就,通过设立专题、专栏等形式积极地反映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成果,反映学校的精神面貌,展示广大师生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活跃校园文化,激发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兴趣。

总之,在增强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工程中,要高度重视校园媒体的文化宣传作用,充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此更好的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影响并助推大学文化硬实力的提升,从根本上增强大学的综合实力。

参 考文献:

[1]朱小翠.和谐校园文化构建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5(3):174-175.

[2]杨建平.创建高校校园和谐文化[J].江苏高教,2005(5):110-112.

[3]林爽.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J].理论学习,2006.(6):43.

第5篇:媒体资源宣传范文

从中心制到中心-频道制,是青岛电视台管理体制改革的一大探索与创新。从对全国城市台考察与研究的结果看,不管是中心制还是频道制,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弊端。采用中心-频道制,理想目标是将频道和中心并列为集团的基本管理单位,频道负责节目生产,中心负责对资源的统一归口管理。这既能避免频道制或中心制的弊端,又有利于整合资源、塑造品牌、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资源是市场化运作的基础,在现代传媒竞争中,谁拥有资源并能有效整合资源,谁就能赢得市场。在这方面,电视媒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电视媒体的第一资源是观众。频道入户率反映频道可接收的情况,而观众规模(即观众到达率)则反映频道被收看的情况。2007年第一季度,青岛地区10个频道的观众规模在30%以上。其中QTV-1的观众规模最高,高达85.2%,在本地处于绝对优势,QTV-2的观众规模为78.5%,QTV-3和QTV-4的观众规模在27%以上,QTV-5观众规模为18.4%,QTV-6观众规模为10.4%。

品牌是媒体的第二资源。在市场化运作中,品牌的魅力巨大,作为无形资产,品牌不仅仅是体现媒体价值的主要指标,而且更能为媒体的市场化运作带来广阔的运营空间。优秀的媒体会在受众的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使媒体得到更好的社会效益,实现双赢。因此,品牌形象就是媒体的资源。目前,市场衡量QTV的主要指标一是整体市场份额,二是品牌栏目收视状况。而QTV之所以能被认可为青岛的强势媒体,一是有30%以上的市场份额;二是QTV-1、QTV-2的名牌栏目和电视剧有稳定的收视表现和很强的广告吸纳能力;三是其他频道的协同作战。在这种市场环境中,中心-频道制的运行要调动频道的积极性,维护频道的利益,更要确保QTV整体利益的实现。QTV的整体协调作战的优势在青岛地区是其他电视媒体所不能比的,也是QTV的实力所在。

节目和栏目是媒体的第三资源。总的来看,改版前后的QTV栏目、时间基本保持平。就频道来看,QTV-1和QTV-2增加较大,QTV-公共减少较大;自制节目量明显增加,主要在QTV-1、QTV-2、QTV-5;包装类栏目大幅度下降,主要集中表现在QTV-5和QTV-公共频道,减少的数量均达到700分钟/周以上;栏目数量减少但栏目规模明显扩大。

第四资源即公共资源,指统一的技术平台、服务平台和管理平台。如今,技术中心已经形成了有机的整体,设置了工作目标责任制,做到考核有标准,成本有核算,节目制作的效率、设备的使用率、周转率有了明显提高。

统一的营销平台是与生产密切相关的公共资源,统一营销应该是媒体集约化的重要特征。在市场竞争的初期,这种统一有着特殊的意义,也是对市场、对频道的保护。在新的中心-频道体制下,这种统一营销还应该建立在调动频道积极性上,充分考虑频道的要求和实际情况。

中心-频道制是对集约型发展模式的一种选择,注重的是对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科学利用,追求的是效率与效能。电视是依赖于科技手段进行的现代化生产,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能以消耗资源为发展代价。正确认识综合宣传管理部门的作用并确保其顺利行使管理职能,才能提高资源统筹协调的安全性和全面性,实现电视的各项标准化管理和监控。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当今中国内地电视台,由于区域差异和历史原因,在管理体制上千差万别,各台都是结合自己的特点向理想化摸索,探索较为全面、实用的运营模式。而一台多制的策略最具有包容性、使用范围也最广泛,能起到兼容并包的效用,并且,有多种管理模式的储备,也有利于今后的发展,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可以最大程度地做到灵活多变、与时俱进。

所以,针对目前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我们应保持着冷静、观察的态度,分析问题所在,并寻找切实的措施加以解决:

1.节目调整的频次和频道调整的幅度需进一步合理调配

过多调整节目或过大幅度的调整运行会导致观众的流失。以2007年第一季度QTV各频道栏目收视指标完成情况为例,除QTV-2的各栏目完成了收视指标,其余频道的栏目基本未完成收视指标;从频道自身看,如QTV-1,除了电视剧场《黄金强档》完成收视指标外,频道生产的栏目均未完成基本收视指标;从重点栏目来看情况来看,《生活在线》的表现十分抢眼,而其它栏目的表现十分平常,许多栏目未能达到上年同期水准或上年全年平均水平。这对频道乃至QTV整体均有不良的影响。

2.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设备资源、栏目节目资源以及一些相关的责权没有做到统分适度

优势频道得不到优势资源,而其他频道却资源浪费:独自占有,互不通气,过多强调频道利益而忽略整体利益、大局利益;另外,一些优秀采编人员经过自主选择,分散到各栏目,不同程度地减弱了原有力量。

3.频道之间尚需加大宣传配合

频道之间不能互相利用优势资源宣传各自节目,形成不了合力,不利于核心竞争力。如《生活在线》进2频道后,不能在新闻频道重播,丢了一批忠实观众;再如有的频道提出不宣传其他频道,也不用其他频道宣传它的建议等;并且,频道之间的宣传的密度和力度也有所欠缺,特别是主力频道对其他频道的宣传欠缺较大,常规节目对大型节目尤其是跨频道的大型活动的宣传力度还有待提高。

4.公共资源的调配能力,综合管理部门的整合、统筹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例如广告份额不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频道对广告没有积极性,其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广告的结构性考核;二是广告增量没有在考核范畴内;三是广告透明度越来越高,广告中心与频道之间也有竞争,频道的广告折扣率低于广告中心的折扣,所以频道无法吸引广告主投资;四是由于将所有频道的市场份额、收视率、广告等放在考核量上平均评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优势频道的价值。

另外,技术中心的资源是重要资源,但缺乏中长期的规划,满足于现事现办,没有合理地规划到为频道、节目服务的平台上,没有解决“小作坊”的问题,有时候把本该由技术中心来完成的事情推到频道身上,给频道增加了工作负担。而综合管理部门赋予的权力不足,做不到为节目而管理,闭门造车的情况较多。

第6篇:媒体资源宣传范文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全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多,利用频率越来越高,服务领域要求越来越广。档案宣传工作与大众对档案的利用需求存在很大差距。

档案宣传意识淡薄。多年来,档案工作者不注重宣传自身的公共形象,把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当作档案队伍的优良作风,而且受保密观念的影响,工作对象大多偏重在领导部门和档案部门内,宣传工作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

档案宣传手段单一。档案宣传工作主要是运用本系统内部自办的档案报纸、期刊和工作简讯等来传播信息,或者通过海报、展览、业务指导或档案宣传日等传统方式来宣传,较少使用报纸、电台、电视和网络等更易被大众接受的传媒宣传手段。导致档案宣传工作的受众面过窄,不利于档案工作的社会宣传。

档案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档案部门往往只重视大型活动时的宣传,忽视了平时的宣传,导致宣传的力度和持久性不够,而且宣传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档案法律法规、部门职责及馆藏内容等的宣传,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及服务民生的宣传力度不够。

二、新时期加强档案宣传工作的新思路及措施

在信息化的新形势下,为了扩大档案宣传工作的影响,达到良好的效果,就需要改变宣传理念和思路,创新宣传手段、丰富宣传形式,充分发挥档案宣传工作的沟通、引导和推动作用,开创档案宣传工作的新局面。

1.强化宣传意识,丰富档案宣传工作内容

转变思路,实现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相结合。一直以来档案部门给大众的印象大都停留在“机要部门”的概念上,与大众距离远,不利于服务民生。因此,档案部门必改变宣传理念和思路,实现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相结合,以多层次、全方位面向社会大众的大宣传为主,开展普及性的宣传活动。使档案馆成为宣传大众、服务大众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主要场所。

丰富档案宣传工作内容。宣传工作在内容上要以反映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为主,选择公众需求的专题来开展宣传活动。为丰富档案宣传工作内容,档案宣传工作还要以档案中丰富的历史底蕴为切入点,加大历史和文化的分量,开展档案讲座、展览等系列宣传活动,满足公众了解历史文化的需求。从中感受到档案的历史价值、现实价值和文化魅力。如党史档案陈列展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思想感染力,缅怀先烈,弘扬传统,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档案宣传必须以优质服务为后盾。优质的服务工作是对档案部门最好的宣传。这就要求强化档案馆服务社会大众的能力,使大量的宝贵档案资源转化成为可利用的现实材料。例如,为受众的社会福利、医疗保险、住房拆迁和离退休待遇等问题查阅相关政策和档案依据。在日常服务工作中宣传了档案工作服务公众的新形象,扩大了档案宣传工作的影响力。

2.创新宣传形式,实现档案宣传工作的重大跨越

拓展新的宣传领域,增强档案宣传工作效果。近十年来网络迅速发展,为宣传工作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档案部门要强化宣传工作,必须充分运用报刊、电台、电视、网络等各种社会传播媒介来开展档案宣传工作,形成平面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相互呼应的立体宣传效果。档案宣传工作还要主动利用快速高效的新兴媒体(如网站、博客、微博、手机彩铃等等),拓展新的宣传领域,大力借助网络传播优势,使档案宣传更新更广更迅速。如利用档案网站开展宣传,可以与公众产生更多的交流互动,及时得到反馈,掌握宣传工作的效果。博客作为网络传播的一种方式,为档案宣传提供了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交流平台。

面向社会大众,走特色化宣传之路。档案馆要充分发挥馆藏优势进行宣传,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向社会大众大力宣传馆藏特色档案,向公众传递档案的历史文化的气息,塑造和展示自身的公众形象。同时,加强特色档案资源的深度开发,促进档案工作社会影响力的提高。并针对公众的需求特点,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宣传和服务。如在开展专题讲座宣传活动中,以多媒体形式展示纸质档案、照片档案、音像档案等吸引公众的兴趣。利用数字档案馆的档案信息网上检索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实效来扩大档案宣传。

3.加强与媒体合作,扩大档案宣传工作规模

随着档案工作的重心逐步从档案保管转移到档案利用上,档案宣传工作仅仅运用自身的力量显然不够,宣传工作要走联合宣传之路,形成业内外媒体互动,业内外部门联动的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新格局。要努力探索与社会力量形成合力的有效途径。

要加强与传媒组织合作,并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机制,使合作走向常现化、系列化。依托传媒组织强大的媒介资源,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将档案以多媒体的形式影像化呈现出来,合作开发档案电视纪录片和电视剧等档案声像文化产品;或者运用媒介组织的设备、渠道等将档案信息直接向大众传播;或者通过电视媒体展示档案宣传工作,扩大受众的范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宣传力度,推动档案宣传工作的发展。

加强馆际间的合作,联合其它地区或行业系统的档案部门,发挥各自的档案资源优势和特色,形成优势互补,增大档案宣传工作的力度和成效。同时促进地区间或行业间的文化交流和档案资源的整合。如不少档案馆还相互复制、交换与自己有关的重要档案,既补充了馆藏,又使不同地域或行业的文化得到了融合。

4.坚持阶段性与经常性相结合,增强档案宣传工作的效果

档案宣传工作要围绕中心任务和社会热点,利用档案资源,策划相应的公共宣传活动,形成很强的社会关注点和宣传热潮。如重大纪念活动要突出重点,组织系列宣传活动,促进档案宣传的深入开展,以形成阶段。同时,宣传工作要注意持续性,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活动,如举办文化讲堂、专题展览、主题日活动和夏令营活动等,作为大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校外课堂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档案馆的宣传和教育功能。

经常性的档案宣传工作还应当根据对象的不同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宣传。如领导者和业务人员是档案信息的经常性利用者,宣传活动从他们入手,对带动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档案宣传将起到重要作用。

第7篇:媒体资源宣传范文

首先,从全国电视媒体发展的形势来看,电视传媒之间的竞争,尤其是省级卫视之间的竞争进入了“分化加速期”。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国省级电视台在完成卫星播出的同时,开始了第一轮的竞争起跑;如果当时的竞争还有些犹抱琵琶的话,目前的竞争则是争先恐后,有一些省级卫视在品牌化、特色化、专业化方面已脱颖而出,无论是影响力还是产业发展都已走在前面,而且这种分化趋势呈加速度状态,实力发展及媒体获利的“马太效应”也越来越明显。

其次,电视产业的发展绝不可能是区域性的,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的步伐也在加快,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境外文化和媒体的进入也在所难免,国内传统电视传媒的区域性保护也会被打破,省级媒体不但要抵御来自境外媒体的强大压力,更要面对中央及各省级电视媒体、城市电视媒体的强大竞争压力,如果不抢抓机遇,强力推进产业发展,壮大实力,就会在已经开始的第二轮竞争中处于劣势,在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经营、产业市场中缺乏影响力和竞争力,在面对今后更困难的发展中败下阵来。

同时,电视媒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产业属性日渐显现,也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接受。过去我们过多强调了电视媒体的宣传属性,强调了电视媒体的喉舌作用,没有认识到电视媒体内在的产业特性,制约了电视媒体的产业功能。只有充分认识并按照电视媒体的内在规律和产业属性运作,才能真正做大做强电视媒体,并且反过来助推电视媒体舆论功能的加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更重要的是,电视产业的率先发展,不仅能带动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还会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原崛起的标志应该是全方位的,不能仅仅是经济指标的提升,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

要加快我省电视产业发展的步伐,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统一认识

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绝不是一句空话,目前河南电视台的电视从业人员,对于电视宣传业务比较了解,电视宣传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宣传第一的思想根深蒂固,对于产业运作的情况则不熟悉、不了解,搏击市场风浪的能力也有待于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习,了解电视产业开发的规律和特性,熟悉市场游戏规则和运作规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同时,对于电视产业开发的认识也不尽一致,还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和担心,只有把大家的认识统一到加快产业开发的认识上来,才能上下同心,形成合力,加快发展。

二、加快发展电视产业必须逐步对体制和机制进行调整

体制是电视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电视媒体传统的事业型管理体制决定了其重宣传轻产业的状况。必须改变这种束缚电视产业发展的体制,建立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新体制。但是,电视体制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这样就可以在机制调整上先行一步,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发挥好喉舌功能的前提下,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财务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适应电视产业发展的机制,从而加快产业开发的步伐。

三、作为电视产业发展的载体――电视媒体自身必须按照产业规律运行

电视媒体本身就是产业开发的载体,载体的体制和机制是孵化产业成果的关键。就像航空母舰之所以能够起落战机,是因为具有相应的平台。毋庸回避,我省电视媒体长期以来是以宣传为中心的运作体制,在人事、财务、管理、激励等机制方面,还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必须按照产业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对电视媒体内部的运行机制进行综合改革、调整,建立起一套适应及支持产业运作的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的人事管理制度,栏目以收视份额和创收指标为考核标准的动态管理制度,管理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现代管理运营制度,分配以多劳多得、奖罚分明为准则的激励机制。只有具备市场规则的平台,才能承载产业发展的运行。

四、科学核算、充分盘点、全面梳理电视媒体自身的优势资源、成长性资源和待开发资源并且分别运作

科学核算、充分盘点、全面梳理电视媒体自身的各类资源并进行分类排列、区别对待是产业开发的前提。对于河南电视台而言,优势资源是指已经成功运作、具有一定社会影响、能够产生良好效益的资源,如广告经营、品牌栏目等。这些资源经过多年的培育,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已具备一定的价值,有较高的回报率,没有必要推向风险性较高的市场进行运作。对于这些资源,重在激活机制、强力推进上下工夫,充分开发,做大做强。而对于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成长性资源和待开发资源,可以趁此次产业开发之势大胆推向市场,优先进行产业开发,检验其价值并为其发展集聚资金,同时,把风险也推向市场。从河南电视台目前的情况看,一些待开发的频道及栏目资源可以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快速推向市场,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利用各方面的资金,加快成长性资源的培育和发展,促进河南电视台“一大多强”发展格局的形成。

五、电视延伸产业的开发必须适度,不能脱离电视这个中心

以主业为中心,贴近主业做产业,积极发展对外合作是其他先进的省级电视媒体产业化运作的成功经验,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在产业开发起步之初,我们所拥有的仍是与电视节目生产有关的各类资源和各种经验,要成功起步,必须以熟悉的环节为依托进行延伸。因此,在产业化开发的初始阶段,我们必须充分依托电视本身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挖掘其产业价值,吸收社会资金,实现资源价值转换和增值。

六、已有成功经验的电视产业发展项目应积极实施

电视文艺演出和电视剧的产销等是电视产业发展中较为成熟的项目,不仅很多电视台都在运行,而且也证明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并且收到了一些成效,按照省委加快电视产业开发的指示精神,可以尽快进入实施,破除传统的生产运营方式,建立市场化的生产运营体制,在市场的洗礼下发展壮大。

第8篇:媒体资源宣传范文

各县(区)文广体局(文体新局):

为加强版权宣传普及,庆祝第17个“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做好2017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以下简称“宣传周”)的相关工作,市文广新局决定自2017年4月20日至4月26日,作为重点宣传时段,集中开展版权宣传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开展“创新创造改变生活,知识产权竞争未来”系列主题活动。国家版权局围绕主题,以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和产业发展为主要内容,制作了版权宣传动画短片、海报,相关素材可从国家版权局官方网站(xx)的宣传周专区下载。各县(区)要配合这一宣传方向,着重利用国家版权局提供的素材开展宣传,积极联系本地区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等媒体资源和学校单位等公共资源播出和投放,扩大版权宣传的社会影响力。

二、集中宣传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成果。以县(区)政府软件正版化工作全部完成为重点,在宣传周期间,总结本地区软件正版化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着力宣传各县(区)政府机关在长效机制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经费保障、督促检查、考核评议、资产管理、审计监督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三、梳理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情况。各县(区)要着重梳理本辖区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情况,挖掘宣传报道重点和亮点,以案说法,积极开展版权执法工作宣传。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各县(区)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宣传周活动计划和安排。积极筹划,充分准备,采用网络媒体、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全方位结合的多种形式,多角度、多渠道地做好宣传工作,扩大宣传影响,引导正面舆论氛围,提高全社会的版权保护意识。积极关注国家版权局宣传动态,及时利用本地资源转载相关信息,参与互动活动,扩大宣传周影响。

各县(区)举办宣传周各项活动要严格遵守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厉行勤俭节约,杜绝形式主义,注重活动内容,务求宣传实效。活动结束后,请于4月30日前将宣传周活动情况以书面和电子版形式报送市文广新局。

联系人:刘xx

联系电话:xx

第9篇:媒体资源宣传范文

关键:宣传推广

在当今这个宣传先行的时代,一个栏目在推出前后都需要大量的宣传推广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栏目的宣传推广活动应该当作品牌推广来对待,制定相关的策略,由专人负责,拥有实施的计划和必备的资源。

开播前为了获得观众的期待,新栏目的宣传应该有步骤、有策略地进行:在开播前半年左右,栏目就应该在宣传上有一些小动作,例如,通过一些媒体进行放风,在网站和报纸上预报等。在开播前3个月左右,栏目就应该在本频道和相关媒体播出宣传片。在开播前1个月左右,栏目的宣传攻势逐步加大力度,在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全方位展开。

开播后在国内节目量倍增、栏目严重同质化的今天,宣传推广不失为让自己脱颖而出的捷径之一。电视栏目除了可以利用本节目、本频道进行自我宣传之外,还可以主动出击,广泛地与其他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进行良性互动,从而实现自身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不过,目前国内多数电视栏目还固守着节目“策划-制作-播出”的单一生产模式,所关注的只是节目收视率,没有意识到节目宣传推广的重要性。一个侧面就是,对栏目网站的忽视。在中央电视台,各个栏目虽然都有网页,但是大多疏于维护,或者说不便于维护,导致访问量不多,错失了一个大好资源。

节目宣传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在活动上做文章。有学者提出,电视栏目要“由策划而运作”、 “由参与而互动”。节目活动化,活动节目化,以活动成就品牌,已经成为现代传媒出奇制胜、吸引受众眼球的法宝之一。比较常见的有三种活动:策划而成的主题活动,策划而成的公益活动,突发的公益活动。2006年4月,《华人世界》以数期节目持续关注南非肾病患儿小纬纬的病情发展及协助救治的情况,创下了年度收视率的最高。下图是《华人世界》2006年的收视率走势图。

在上图可以明显地看到,CCTV4《华人世界》的最高收视率都在有关小纬纬的节目播出期间。而事后,通过百度或者Google的搜索引擎,可以发现无数媒体转载了《华人世界》提供的报道,由此可见,活动对于栏目收视本身以及宣传推广的巨大作用。

途径:品牌建设和延伸

品牌是一个营销学概念,品牌对于电视栏目而言意义非凡。所谓三流公司卖产品,二流公司卖服务,一流公司卖品牌。因此,栏目不仅仅是制作和播出一期或者几期节目,而应从创办之初就以品牌的概念加以经营。

品牌建设栏目要注重品牌创造和管理,其中就包括打造知名版块,培养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创办栏目品牌活动等。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为了提升《华人世界》的影响力和发展空间,2006年6月就依托该栏目主办了首届全球华语电视媒体协作会,包括新传媒、美国中文电视、新西兰中华电视网等在内的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22家华语电视媒体出席。活动的举行大大提升了《华人世界》的影响力,对于品牌建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品牌维护品牌的维护对于栏目的发展十分重要,制度允许的话,栏目有必要设置一个相当于品牌经理的职位,专门从事品牌推广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对于栏目而言,可以通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策划特别节目、与媒体联动、与观众互动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品牌推广。

品牌延伸一个栏目每一期节目理想的工作流程应该是:“调研-策划-制作-播出-品牌推广-后续开发(品牌延伸)”。从“调研”到“播出”是体内循环,“品牌推广”与“后续开发”是体外循环。目前内地大多数电视栏目注意较多的是节目制作和播出,而忽视品牌推广和延伸,这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原因是制度使然。每一个栏目的每一期节目都是全体工作人员智慧的结晶,如果仅仅在屏幕上一闪而过,实在可惜。电视栏目应该通过与其他栏目或者网站、报纸、杂志等联动,对于节目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利用,既达到品牌推广的目的,又可以收获品牌延伸带来的利益。

根本:资源发掘、拓展与维护

对于一个新创电视栏目,资源的发掘、拓展和维护是至关重要的。在栏目创建前,资源就应该已经准备妥当。

节目资源电视栏目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有充分的节目资源。无论是自采还是改编,节目来源渠道的建立至关重要。《华人世界》在节目开播前几个月,就通过各种渠道与全球上百家华文媒体达成了节目供应协议。如果在栏目开播前没有准备或者无法预见充分的节目资源,则栏目不宜上马。资源不足是导致《环球360》湮灭的原因之一。

关系资源对于中国的传媒而言,关系资源是众多资源中最具有现实价值的。因此,通过聘请顾问等形式与政府、学术单位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建立稳固的关系是栏目生存发展不可或缺一个方面。关系资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高端的关系资源,另一种是智囊型的关系资源。礼节性、仪式性的场合适宜于前者,后者则可以在日常的节目策划、评审等方面发挥作用。

人力资源新创电视栏目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作班底的实力和活力。如果节目内容缺少新意、创意和张力,则难以对观众形成吸引力,而人力资源就是关键。因此,新创栏目在人的选择上一定要定位明确、量才而用并给予充分的创作空间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人力资源建设中,素质高的记者编辑固不可少,策划型人才和公关推广型人才也不可或缺。一个新创栏目如果从一开始就拥有比较齐备的人才结构,在后来的发展中就比较顺利。人力资源结构单一以及管理不善是导致《环球360》收视低靡的另一个原因。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