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动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寒冬即将过去,温暖湿润的春天即将到来,这是美国华盛顿地区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傍晚时分,当最后一道残阳隐入黑暗之前,人们纷纷打开窗户,让带着微微暖意的气息透进屋里。
屋里人们温馨的聊天被屋后传来的某种动物的呜呜叫声打断了。屋里的女孩抬起头,睁大眼睛,张开嘴巴,大家都产生了一个同样的念头:“猫头鹰!”
人们冲到窗口,扫视着屋后的那片树林,几分钟后,他们又听到了叫声,看,就在那里! 在院子和树林交界处一棵高大的橡树上,暮色中站立着一只猫头鹰。
猫头鹰向着他们这个方向瞥了一眼,然后又望向别处。人们还没来得及多看几眼,只见它一个俯冲下去,再一个急转,向树林中飞去,在斑驳的阳光下悄无声息地扇了两下翅膀,人们晚餐时分的来客就这样悄然离去,像幽灵一样消失了。
人与猫头鹰在森林边上的邂逅
这不是人们与猫头鹰唯一的一次相遇,第二天晚上,这只猫头鹰再次在他们晚餐时来访。一直到炎夏来临,在打开空调关上窗户之前,人们天天都能听到它的叫声。一对猫头鹰在屋子附近安居了下来,很快又多了几十只小猫头鹰,人们饶有兴致地观察着它们吃些什么。这些小猫头鹰的主要食物是被弄成小块的啮齿动物,看起来很平常,但食物中还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如一些红色的鳞片,还有像是小龙虾爪子的东西,这些显然是从附近小溪里捉来的。猫头鹰栖息在晃悠悠的树梢上,像荡秋千一样,很是有趣,它们不时俯冲到月光照耀的溪水中,抓住毫无防备的小龙虾作为食物。
从猫头鹰邻居那里,人们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有了一个新的研究项目,研究内容是,我们的动物邻居对我们究竟有多重要。事实证明,自然环境中野生物种的多样性,即生物多样性,对公众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
莱姆病增多与生物多样性缺失的关系
新的科学证据表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与人类健康,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出现有着莫大的关系。科学家蒙蒂拉·庞格西里在EPA负责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研究,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更好地了解生物多样性变化与公众健康风险之间的关系,如病原体在动物宿主与人类之间是如何传播的,等等。
这一由EPA资助的研究汇集了跨学科的各方面专家,包括生态学家、生物学家、公共卫生官员、社会科学家等,以收集和综合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公众健康以及人类造成的环境压力等多方面的数据。
纽约哈德逊河谷卡里生态系统研究所的资深科学家理查德·奥斯特菲尔德自称“疾病生态学家”,他的研究团队正在探索莱姆病(一种慢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因在1977年最先发现于美国康涅狄克州的莱姆镇而得名)感染风险与美国东北部林地生物多样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奥斯特菲尔德的实地研究和计算机模拟预测表明,当地林区的动物种群与一种携带莱姆病细菌的黑脚蜱虫大量繁殖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饥不择食的蜱虫是一种不放过任何机会的“吸血鬼”,它们到处游荡,吸食各种动物的血液,包括白足鼠、鹿等。
只要能吸食到血液就行,食物来源对于蜱虫来说并不重要,但蜱虫对于人类来说却是一个很大的危险致病因素。奥斯特菲尔德派了一些人到森林里现场调查生活在那里的动物种群,通过诱饵和陷阱等捕捉各种动物,对捕捉到的每一种动物精心检查,看它们身上是否携带有蜱虫,然后小心翼翼将蜱虫取出,送往实验室,确定它们是否带有引起莱姆病的包柔氏螺旋体菌。
反复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灰色松鼠和负鼠相比较,白足鼠和花栗鼠更容易将包柔氏螺旋体菌传染给黑脚蜱虫。如果人类被蜱虫叮咬,而这只蜱虫之前曾吸过白足鼠或花栗鼠的血,那么这个人感染莱姆病的可能性会更高。但如果有一个理想的生态环境,即生物多样性很高的环境,那么蜱虫被白足鼠携带的包柔氏螺旋体菌传染,并将病原体传给人类的可能性也就可以得到“稀释”。
从公共健康的角度来看,生物多样性缺失程度越严重,人类患莱姆病的风险就越高。例如,美国东北部地区,人类为了经济发展,将森林分割成小片,人为造成的自然景观的变化导致白足鼠大量繁殖;而另一些动物,尤其是依靠大片完整森林栖息地和丰富食物资源的食肉动物则越来越少,甚至消失。
生物多样性下降,而剩下的物种恰巧是最能够传播莱姆病病菌的动物—这是目前莱姆病这种动物源性质的疾病在美国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缺失导致多种疾病风险增加
近年来莱姆病在美国东部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但受生物多样性变化影响的并不仅仅只有这一种疾病。过去几年里,研究人员对流行病学和生态环境同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庞格西里和佛蒙特大学冈德生态经济学研究所的生物学家乔伊·罗曼一起,确认了疟疾、西尼罗河病毒、血吸虫病、汉坦病毒肺部综合征和莱姆病都与生物多样性降低以及物种灭绝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环保署对其中三种疾病——莱姆病、疟疾和西尼罗河病毒——进行了重点关注,以揭开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之间关系的奥秘。
蚊子是传染疟疾的主要媒介。在巴拿马的热带研究所,美国环保署和史密森协会的研究人员对完整的森林和被部分破坏森林里的蚊子物种多样性进行监测,科学家希望能从中发现地理景观变化与蚊媒传染病之间的关系。
留在美国的研究团队则开始探索野生鸟类多样性与西尼罗河病毒传播和扩散之间的关系。1999年,西尼罗河病毒在纽约首次被确认出现,当时布朗克斯动物园的一位病理学家对于动物园附近大批乌鸦死亡事件深感忧虑,并为此说服了公共卫生官员对多起被误诊为脑炎的病例进行重新调查。
“在纽约发现西尼罗河病毒令专家们震惊,专家们目前尚不清楚病毒是通过何种途径传播到这里来的。”《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如此说道。
开发新颖工具预防疾病风险
尽管西尼罗河病毒在美国的出现至今仍然是一个谜,但它的传播显然与生物多样性变化有关。洛杉矶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将卫星遥感数据与候鸟在疾病传播中所起的作用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的另一个研究团队则致力于研究西尼罗河病毒的流行与植物、蚊子、鸟类等的物种多样性之间的联系。
“我们所做的一切对于人们如何看待和理解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为个人和决策者提供更多信息,开发预防疾病风险的工具和模型就是减少甚至避免疾病的流行的途径之一。”庞格西里说道。
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宣布,他们已经开发出了一款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可为使用者提供当地感染疾病蜱虫密度的信息。徒步旅行者如果发现他们所经之处是蜱虫密度较高的高感染区,就可以提前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使用驱虫剂,穿上长裤和长袖衣服,从树林中出来时再仔细检查一下身上是否附有蜱虫。该软件还提供了可帮助人们识别各种类型蜱虫的图片。
研究人员的下一步计划是提供一种工具,能够帮助整个社会决策如何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环境。这类工具中还将纳入让人们更多了解生物多样性和公众健康关系的完整内容。“生物多样性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对疾病的自然调节。如果我们要建立一个科学基金会来支持这项工作,就必须对生物多样性对公众健康的益处做出量化分析,以帮助决策者做出更有利于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决定。”
“在世界上单项的资源中,越冬大麦的嫩苗含有最丰富最均衡的营养。”一位名叫荻原秀义的日本药理学家,因制造化学合成药而导致有机汞中毒,为此他花费了10多年时间,研究了100多种可食用绿色植物的根、茎、叶和花果,以及它们的成分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发现大麦的嫩苗比其他的食物都优秀。他就是靠这绿色的大麦嫩苗汁液恢复健康的。目前世界上有上亿人服用过大麦嫩苗汁液制剂,人们对它给人体带来的各种神奇效果惊叹不已!1987年11月1日的纽约国际预防医学会议上,专家们称这种大麦嫩苗汁液所制成的绿色食品,是上帝赐给现代社会人类的礼物。
人虽然是万物之灵,但人类不能离开生物圈而独立存在,更不能离开植物而生活。在生物圈中,植物常被称为第一生产者,人、动物和某些微生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各种植物从地面向上,尽量伸展它们绿色的枝叶,贪婪地争着吸收阳光和二氧化碳,每张绿色的叶子,都是一个制造食品的“小工厂”,它们才是人类的食物来源。
今天,人类的粮食只由少数几种植物所提供,它们大多是产生谷粒的禾谷类植物,如水稻、大麦、燕麦、玉米、高粱等,这些植物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生活的支柱。它们不但可以作为人类的粮食,而且还可以作为饲料喂养家禽和牲畜。如人们种植燕麦与黑麦草喂奶牛,以提高它们的产奶量及奶的质量。由这些家禽和牲畜再将植物营养转变成肉类、蛋类和奶制品,供人类享用。
绿色植物怎样制造人类的食物呢?是通过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不断进行光合作用而完成的。它的主要完成者是叶绿体,叶绿体里有叶绿素。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生产食物时,需要一个庞大的原料收集系统,那就是植物的根系。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矿物质等原料经过根系的收集,再通过茎、叶的运输,被不断地送到叶片上的“合成车间”――叶绿体中。当阳光普照大地时,绿色食物工厂就开始工作,叶绿素吸收太阳光能,利用叶片表面的小气孔吸进二氧化碳和由根系送来的水分与矿物质原料,在“化学工程师”――酶的作用下,制造出含有高能量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同时释放出生产中的副产品――氧气。绿色植物将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产品,除小部分用于自身的正常生命活动外,绝大部分都贮藏在叶片、果实、种子或根、块茎中,供人类与动物食用。
深绿色的大麦苗,耐寒且生命力强,它生长在气候寒冷的冬天,不受病虫害的侵犯,它是稻禾植物中的佼佼者。在寒冷的气候中,它生长缓慢,充分地吸收着阳光与养分,制造出丰富的食物贮藏于深绿色的叶片中。抽穗前的大麦嫩叶中,新陈代谢十分活跃,其中蕴藏着上百种酶以供绿色工厂使用。如果我们人类能食用此时的大麦嫩苗,绝对是比吃它的种子(麦粒)或“二手营养”(牛奶、牛肉)好得多。但是人类进化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是贪图口感与方便(因为禾谷类植物叶片的植物细胞壁是由植物纤维构成的,而人类没有消化植物纤维的酶,因而难以吸收其中的精华),所以只好让福于动物了。但今天我们意识到了,我们可以采用高科技的手段,打破植物细胞壁,取出营养素而又保持它的鲜活的原生态,然后将它在常温下浓缩、干燥后制成深绿色的粉末供给人类,这就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细胞健康的基本食品,绿色的生命素,一种完全而又易于吸收的理想食物。
加工肉红肉营养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 2015年10月26日对外公布了一份“致癌物清单”,将培根、火腿等加工肉定为1类致癌物,红肉定为2A类致癌物,在全球引起热议。WH0/IARC将致癌物定为5类:1. 1类(易致癌):这类物质在人的研究中有着充分的致癌证据,或在人的研究中缺乏足够的致癌证据,但是在动物实验中有充足的致癌证据,且有明确的致癌机理;2.2A类(可能致癌):在动物实验中有充足的证据但在人的研究中证据不足;3.2B类(有可能致癌):在人的研究中有着有限的证据,在动物实验中也没有充分的证据:4.3类(致癌性不明确):在人的研究中没有充足或少量的证据,在动物实验中也没有充足或少量的证据;5.4类(不致癌)在动物和人的研究中都有充足的证据证明不致癌。IARC在此之前曾对外公布称“结,直肠癌和心血管疾病与肉类摄入量有关”。红肉、加工肉摄入与人类健康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人类是否应该信因此奉素食主义?
随着火的发明使用,人类开始逐渐终结茹毛饮血的时代,并踏上文明发展的历程。腌制是人类最古老和原始的食品加工和贮藏方法,它可以使多余食物进行分时供应。腌制、加热熟化等都是最基本的食品加工工艺,如果人类禁食加工肉、红肉,那么只能不食肉类,或者仅限于生食白肉。我国作为全球第一的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每年猪肉消费量占据全球一半以上。猪是中华文化的一项重要元素;牛羊肉在北方牧区和民族聚集地是居民膳食必不可少的物质和精神寄托。因此加工肉、红肉是人类举足轻重的膳食来源。
加工肉是指对可食内脏或肉进行加工制作而成的肉制品,根据产品生产工艺和特征不同通常可分为十大类:火腿制品、酱卤制品、调理肉制品、干制品、油炸制品、罐藏制品、香肠制品、熏烧烤制品、腌腊制品、其他制品。一般“红肉”,是指猪肉、牛羊肉等在加工前呈红色的肉;对应的“白肉”,主要指鱼肉、禽肉、兔肉等在加工前呈白色的肉;而wH0/IARC公布的红肉,主要是源自哺乳动物的肉。
1.加工肉、红肉的营养价值
肉类是人们每日饮食必不可少的食物,它可以给人们提供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脂肪酸和优质的全价蛋白质。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基础物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取1.0~1.2 g/kg体质量的蛋白质,并且一半要源自优质蛋白。肉类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20%左右,消化率为94%~97%(植物蛋白质78%~88%),蛋白质的净利用率达到80%(小麦52%、蛋100%),生物价值为0.75(小麦蛋白质0.5、人乳1.0),氨基酸组成和人体极为接近,包含人体所有的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相当高。大量研究表明,适量增加红肉摄入量不但不会增加血脂水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血压。
人体主要是从肉类获取B族维生素的,特别是vB12,人体无法从素食中获取,并且人体一旦缺乏vB12就会导致生理和精神上的缺陷。人体摄食动物内脏就是获取B族维生素的重要途径。肉类也是生物素、叶酸及VA的重要来源,猪肝中vA含量较高。
人体可通过摄入肉类获取大量矿物元素,动物内脏及红肉中各种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年轻女孩和儿童中缺铁性贫血是普遍的营养缺乏症。红肉与鱼肉、禽肉等白肉相比,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血红素铁。人体红肉摄入量如果低于90g/d,人体缺铁的几率就会增加3倍;红肉摄入量低至推荐限量(71g/d)以下或没有摄入红肉,极为可能影响铁的供应。锌是金属酶类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细胞生长繁殖、增强免疫和骨骼发育都有着重要作用,并且具备进一步的抗氧化性。猪肉中锌含量较多,并且易被人体吸收,是人体锌的重要来源;羊肉和牛肉组织中锌的含量分别为3.3、4.1m/100g。动物肝脏中硒、铬、钼、钴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非常高;猪肝中的微量元素硒,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防衰老、抗氧化、抑制肿瘤细胞产生等功能。
2.加工肉、红肉摄入对人类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致病原因
目前,关于加工肉、红肉消费与人类健康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患病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报道逐年增加。
可能与摄入肉类有关的心血管系统疾病通常有中风、冠状动脉疾病和心肌梗塞。Keleman等引研究发现,红肉摄入会导致心脏病致死率明显提高;Chen等研究发现,加工肉制品摄入量低的人群中风概率低于摄入量高的人群。
3.加工肉、红肉摄入致癌的可能性
近几年来,实验结果支持结、直肠癌与红肉摄入之间存在关系的数据处于优势,特别是加工后的红肉,比如腊肠、热狗、熏肉、香肠、午餐肉及火腿等。Hecke等研究发现,红肉及加工肉摄入量越高结/直肠癌患病风险就越高。
Alexailder等通过对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机构近10年出版的关于前列腺癌与肉类摄入量之间关系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证明二者之间不存在独立的正相关性。
Farvid等重点关注了肉类摄入量对青春期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关系,表明红肉及加工肉摄入量与患乳腺癌风险的相关性在绝经后较低,但因数据有限,仍需继续深入研究。
4.问题与展望
“红肉、加工肉致癌”事件,仅仅是对最近几年关于肉类消费健康风险方面流行病学研究文献的小结,在均衡营养、合理膳食方面可以进行参考:但因为尚无系统的确证性研究,因此关于其致癌性结论有待商榷。
参考文献:
[1]韩鹏飞,唐朴.红肉和肉制品摄入增加癌症风险的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1(12).
[2]郑稼琳,滕越.高脂肪膳食与癌症[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05).
[3]陈坤.国人结直肠癌的病因学及综合防治策略[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5(04).
1. 免于遭受饥饿和干渴的自由;
2. 免于不适的自由;
3. 免于疼痛、伤害和疾病的自由;
4. 表达自然行为的自由;
5. 免于恐惧和应激(压力)的自由。
1979年正式提出的“五项自由”是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动物福利标准。这一标准已被广泛用于衡量动物福利状态。然而,随着动物福利科学的发展,更多人开始认识到动物福利不是简单的好与坏两个方面,而是从差至优的一个尺度。“五项自由”应当作为衡量动物福利的一个最低标准。在保证动物免遭上述痛苦的基础上,我们也应努力为动物创造更加健康(饥饿与肥胖都不是健康的状态)、快乐和正向的生活。例如英国农场动物福利委员会在2009年的工作报告中就指出要努力为动物创造“美好的生活”。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一直都存在着动物的身影:它们或是像家畜家禽一般成为了人类的帮手(使役动物)及食物;或是成为了人类科学和人类医学的一种实验对象;或是如猫、狗一般长久地陪伴在人类的身边;或是变成了人类圈养观赏的对象……动物是否应该这样被人类社会“使用”,现在依旧是广为争论的焦点之一。而至少在无法立刻改变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当下,动物福利更多的是提倡从每一处细节出发,努力减少动物不必要的痛苦,以及为它们提供更加舒适、自然的生活。也许,我们无法让人们都停止吃肉,但至少我们可以通过更科学的方式减少动物在饲养和屠宰时遭受的恐惧和痛苦;也许我们也无法立刻在科学研究和医学研究中停止使用动物,但我们可以做到尽可能减少试验动物的使用量,以及尽可能减缓试验动物的疼痛。例如,我们有必要思考:在生物学实验中,通过大量的解剖动物去验证一些早已为人熟知的解剖学构造是否有必要?我们是否可以通过逼真的动物模型来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
其实,关注动物福利不只是为动物创造更好的生活,也为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很多好处。例如,改善农场动物集约式、拥挤的饲养方式,提升了动物的健康,可有效地减少动物疾病,尤其是人畜共患病的发病率;改变农场动物的管理方式,不仅可有效减少奶牛乳腺炎、肉牛跛足等常见健康问题的发生概率,也减少了消炎药、止疼药的使用,同样减少了人们在使用肉、奶时对这些药物的不当摄入。所以,关注动物福利同样也是在关注我们人类自身的健康。
兽药残留是指给动物使用药物后蓄积和贮存在细胞、组织和器官内的药物原形、代谢产物和药物杂质,包括兽药在生态环境中的残留和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任何可食部分的残留。广义上的兽药残留除了由于防制疾病的药物外,也包括药物饲料添加剂、动物接触或食入的环境中污染物如重金属、霉菌毒素、农药等。目前造成严重威胁的残留兽药主要有抗生素类、磺胺类、呋喃类、抗球虫类、激素类和驱虫类,由于对人有毒害作用,因此是各国兽药残留监控的重要内容。
2兽药残留产生的原因
兽药通常是由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用作饲料添加剂和食品保鲜时造成对食品的污染。兽药残留的产生主要有4方面的原因:①不正确用药,如药的剂量、给药途径及动物种类不符合用药要求。②未执行休药期的规定,在休药期以前屠宰动物。③使用违禁药物即规定不准使用的药物。④动物个体代谢差异也是导致兽药残留超标的原因。由于目前广大农牧民对合理用药知识掌握甚少,用药技术水平较低,用药不规范,没有遵守国家的允许使用的兽药品种和停药期规定,容易造成药物的滥用和动物产品中兽药残留超标。
3兽药残留对人的危害
(1)人长期摄入含兽药的动物性食品后,药物不断在人体内蓄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如磺胺类药物可引起肾损害,特别是乙酰化磺胺在尿中溶解度低,析出结晶后对肾脏损害更大。经常食用一些含低剂量抗菌药物的食品还能使易感个体出现过敏反应,这些药物包括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及某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这些药物具有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菌素抗体,造成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引起休克、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呋喃类引起人体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反应和过敏反应,表现在以周围神经炎、发热、嗜酸性白细胞增多为特征的过敏反应。磺胺类药物的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炎、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青霉素引起的变态反应,轻者表现为接触性皮炎和皮肤反应,严重者表现为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动物在经常接触某一种抗菌药物后,其体内的敏感菌株将受到选择性的抑制,细菌产生耐药性,使耐药菌株大量繁殖,使疾病治疗变得困难。人体经常食用含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动物体内的耐药菌株可传播给人体,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就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延误正常的治疗。人类长期食用低剂量的抗生素能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的出现,也能引起大肠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世界上一些地区的沙门氏菌、肠道球菌、大肠杆菌等多种病菌已经产生抗药性。人与人、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之间存在着耐药基因的传递问题。由于耐药菌株很容易在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之间转移,从正在或曾与抗生素接触的人中均可发现大量耐药质粒。迄今为止,具有耐药性的微生物通过动物性食品转移到人体内并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对磺胺类药物敏感的细菌在动物体内外均能产生耐药性,而且当其对一种磺胺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对其他磺胺药物也会产生交叉耐药性。
(2)由于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人类不得不持续进行抗菌药物的更新换代。在这场人与细菌的“赛跑”中,细菌总是处于“领先地位”,因为人们研制、开发新药物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所以,为防止病菌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在疫病防治中应尽量少用抗生素。所有抗菌药物应先用于人类,再用于伴侣动物,最后用于食用动物。
(3)兽药残留引起体内正常菌群失调。在正常条件下,人体肠道内的菌群与人体能相互适应,如某些菌群能抑制其他菌群的过度繁殖,某些菌群能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以供机体使用。药物残留会使这种平衡发生紊乱,导致一些有益菌死亡,使菌群的平衡失调,从而引起长期的腹泻或维生素缺乏等反应,对人体造成危害。除以上影响
外,兽药残留还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等作用。
4兽药残留对环境的影响
药物进入动物机体后以原形或代谢产物形式随粪、尿等排泄。残留的药物在环境中仍具有活性,会对土壤生物及昆虫等造成影响。据报道,在用动物排泄物施肥的土壤中检查到了金霉素的残留。我国在50年前杀蝗虫所使用的DDT,至今还残留在土壤内。兔子食用从这种土壤上生长的小麦,在肉中可检出DDT。近年来人群中肿瘤发生率不断升高,人们怀疑与环境污染及动物食品药物残留有关。雌激素、硝基呋喃类、砷制剂等都已证明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当人们长期食用含有“三致”作用的食品时,这些残留物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
【摘要】
脑缺血动物模型在探讨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最合适的动物,建立最接近人类脑缺血的理想脑缺血模型对于研究脑缺血至关重要。笔者从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动物的特点及在脑缺血模型制作过程中动物的影响因素进行概述。
【关键词】 脑缺血; 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 动物选择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80%[1],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的特点,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因此模拟人类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过程,建立一种生理指标控制严格、操作简便、稳定可靠且重复性好、与人类脑缺血相似理想脑缺血动物模型对于研究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就制备脑缺血模型的常用动物进行一综述。
1 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分类
根据是否全脑缺血分为全脑缺血模型和局灶缺血模型。
全脑缺血模型制备方法主要有:二支动脉阻断法;三血管闭塞法;四支动脉阻断法;心脏猝停法;结扎臂头主动脉总干等。此外沙土鼠缺乏后交通动脉及基底动脉环(willis环),两侧大脑供血相对独立,通过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即可造成效果明显的全脑缺血模型。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包括永久性或暂时性动脉闭塞,主要制备方法有:线栓法;球囊导管法;内皮素-1灌注诱导血管收缩法;光化学诱导法;栓塞法;皮层压迫法;开颅机械闭塞法;缺氧诱导法;促凝血酶法等。另外,易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的育成为脑梗塞研究提供了新的模型材料,但其卒中性质不可控制,可能为局灶性缺血,也可能是局灶性脑出血。
2 脑缺血模型的动物选择原则[2]
选用与人体结构、功能、代谢及疾病特征相似的动物;动物的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注意人与实验动物对同一刺激的反应差异,选用具有明显反应的动物;选用患有类似人类疾病的近亲系或突变系动物;结构功能简单又能反映研究指标;选用与实验设计、技术条件、实验方法等条件相适应的标准化动物;在不影响实验质量的前提下选用易获得、最经济、最易饲养管理的动物。
3 常用实验动物的特征
3.1 啮齿类
目前大多数实验室选择啮齿类动物作为研究对象,尤其是大鼠和沙土鼠应用较多。因其具有以下优点:大鼠脑血管解剖接近人类;血管性损伤部位恒定,实验重复性好;便于常规指标监测,易施低温固定技术和组织生化分析;大鼠品种多,成本低,能够为动物保护者接受;种系纯和性好,脑血管解剖和生理机能相似,梗死部位相对容易控制,实验重复性好;抗感染能力强,存活时间长,利于脑缺血后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相关病理改变过程的研究;有关系列大鼠的生理、药理和生化方面的实验资料可供分析比较;沙土鼠缺乏后交通动脉及基底动脉环(willis环), 两侧大脑供血相对独立,闭塞一侧或两侧颈总动脉即可复制效果明显的同侧或双侧脑缺血模型。c57bl/6小鼠和沙土鼠类似,亦缺乏后交通支,olsson等[3]通过暂时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12 min,建立了c57bl/6小鼠稳定的全脑缺血模型。啮齿类缺点是:鼠颅内外血管吻合网发达,在仅阻断颅内血管而不相应处理颅外血管时,脑皮层的缺血不严重;一些临床不常见症状:呼吸困难、癫痫发作、意识障碍难以恢复等,在啮齿类中却十分常见,致使其神经功能障碍难以评定[4]。大鼠常用的品种有wistar大鼠,sprague-dawley大鼠,fischer-334。几种具有遗传性高血压特征大鼠:新西兰品系遗传性高血压大鼠、milan品系高血压大鼠、和日本品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shr的后代100%发生高血压,一般血压随鼠龄而逐渐升高,三月龄后会逐渐出现脑、心、肾等器质性损害,因此shr脑卒中发生率较高,是用于研究脑卒中较理想的动物模型之一,目前在shr的基础上又培育了两个亚系shr/sp、shr/sr,其中shr/sp出生后除出现严重高血压外,90%以上出现脑卒中(脑出血和脑梗塞)[5]。
3.2 家兔
哺乳纲的兔形目[5],易获得、易饲养、较驯服、繁殖率高,耳静脉便于注射给药和采血,同时其对外源性胆固醇吸收率高达75%~90%,而对高脂血症清除能力低,其易形成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变,且与人类的病变相似。其颅内主要供血动脉为颈内动脉,且颅内外血管间吻合网少,大脑中动脉主干阻断后,其它侧枝循环对缺血区脑组织的代偿性供血作用小,有利于脑梗塞模型重复、稳定的建立。但兔大脑皮层部分不发达,皮层薄,沟回较少,在制作皮层梗塞时效果不够理想,并且约10%的家兔具有两支中动脉,阻断其复制脑缺血时应予注意[6]。
3.3 非人灵长类
高级神经中枢发达,对药物的反应性、机能、代谢、结构、血液生化特征与人类相似,其头颅和脑发育较其他哺乳类动物,更接近人类。因此是研制人类脑梗塞模型的理想动物,但由于价格昂贵,来源困难,不易饲养等原因,限制了它的使用。有一种小型低等灵长类动物树鼩(tupaiidae),较啮齿类、猫、狗等动物更接近于非人灵长类,且其大脑较发达,脑/体比重值大、价廉易得等优点弥补了猕猴、猩猩等大型灵长类动物的不足。用树鼩进行脑缺血的实验研究有较高的应用价值[7]。
3.4 猫、狗哺乳纲的食肉目[5],脑皮层较发达,脑内各结构的发达程度和各部分比例与人脑较为接近,可同时对脑的不同部位做多次检查,适用于大脑皮层定位和观察各种反射的研究;其抗手术打击能力强,适合慢性实验。但其脑血管走行及脑的血供与人脑差异较大。猫脑的大部分血液由颈总动脉通过颈动脉网与脑底动脉吻合来供应。狗颈内-外动脉间有异常丰富的吻合网,脑可以通过许多侧枝循环得到血液供应。因此它们对血流阻断具有较强的耐受力,使其单根颅内动脉阻塞难以形成稳定的脑梗死灶[8]。
3.5 猪脑血管解剖特性、生理、营养和新陈代谢等方面与人类相似,而且侧枝循环较少,比较适合于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2], 猪脑血管动-静脉吻合网丰富,侧枝循环较多,不利于脑梗塞模型重复、稳定的建立[9],且猪体型庞大,品系不纯尚未广泛应用。但有用小型猪制备脑缺血模型报道[10]。
4 模型制备中动物影响因素
4.1 种类不同动物由于解剖结构、生物学特性不同,不同模型制备方法选择的动物不同,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动物种类和规范的模型制备方法。
4.2 动物品系
同种动物,品系不同,即使同种模型制备方法缺血结果结果也迥然不同,因此根据研究目的应选择适宜品系的动物。sugimori等[11]利用氢激光源,在颅骨完整的状况下,诱导c57bl/6和balb小鼠mca远端血栓形成,balb小鼠的梗死面积较c57bl/6小鼠大且重复性好。伴随脑缺血的基础病变和危险因素日益受到重视,可根据实验目的选用老龄动物、自发性高血压动物、肾血管性高血压动物、糖尿病动物,以及特定性别或特定遗传背景的动物进行脑缺血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探讨遗传特性、基础病变以及危险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4.3 性别因雌激素对脑损伤有保护作用[12],所以雄性动物梗死体积较雌性较大[13],因此不可雌雄动物混用,目前多选择雄性动物。
4.4 体质量
体质量不同所采取的麻醉措施和制备方法也不尽相同,为了避免偏倚应选择适当体重的动物制备模型。在线栓法制备的mcao的模型,体质量与所采用线栓长度、直径密切相关[14]。
4.5 月龄
不同月龄的动物血管结构和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对实验的进行有很大影响。研究者发现,wistar大鼠衰老后mca管腔增大,厚度比随增龄而减小,内膜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基膜增厚、内弹性膜厚薄不一、断裂或分层等[14]。尽管脑梗塞多发于老年人群,但由于老年动物的颈总动脉、大脑中动脉等动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迂曲、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等解剖及病理上的改变,致使造模效果很差,以大鼠为例,故选用壮年大鼠制备模型,成功率较高[15],然而用脑缺血动物模型来检验临床有效的药物,实验结果有些不令人满意,部分原因可能是实验时选择了年轻健康的动物。
综上所述每种动物都有各自的生理特征及优缺点,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最合适的动物,建立一种最接近人类脑缺血的理想脑缺血模型对于研究脑缺血病理机制和防治措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动物实验与临床之间存在差异,只有最接近人类脑缺血发病的动物模型才能为临床提供重要依据,这需要临床工作者、基础研究人员和实验动物学家紧密配合。
【参考文献】
[1]mellado tp, court lj, godoy fj, et al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a neurologic intermediate care unit in chile. analysis of 459 consecutive patients[j]. rev med chil, 2005, 133(11): 1274.
[2]王翠芳,秦福成,刘瑞举. 脑缺血模型的研究进展[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1, 37(2):168.
[3]olsson t. wieloch t. smith mf. brain damage in a mouse model of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effect of nmida receptor blockade[j]. brain res.2003,982:260.
[4]alonso de lm, diez te, carceller f, et al. cerebral ischemia: from animal studies to clinical practice[j]. cerebrovasc dis,2001,11 (suppl 1):20.
[5]刘恩岐,尹海林,顾为望.医学实验动物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5:68.
[6]lee js, hamilton mg, zabramski jm. variations in the anatomy of the rabbit cervical carotid artery[j]. stroke,1994,25(2):502.
[7]张利能,李树清.树鼩脑血栓梗塞区局部脑血流的变化[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0,20(4):72.
[8]gillilan la. extra-and intra-cranial blood supply to brains of dog and cat[j]. am j anat,1976,146(3):237.
[9]burbridge b, matte g , remedios a. complex intracranial arterial anatomy in swine is unsuitable for cerebral infarction projects[j]. can assoc radiol j,2004 ,55(5):326.
[10]grate ll, golden ja, hoopes pj, et 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g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 neurosci methods. 2003,123(2):201.
[11]sugimori h. ,yao h, ooboshi h, et al. krypton laser-induced photothrombotic dist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mice[j]. brain res protoc,2004,13:189.
[12]simpkins jw, wen y, perez e, et al. role of nonfeminizing estrogens in brain protection from cerebral ischemia: an animal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pathology [j]. ann n y acad sci, 2005, 1052: 233.
[13]longa ez, weinstein pr, carlson s, et al. 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ul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j]. stroke,1989, 20(1):84.
米璐
米璐同学:
你好!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境,在新生中和你有同感的也为数不少。你满怀学好专业知识,将来在IT行业大显身手的美好愿望来到大学。而目前的困境可以说是你最大的挑战。因为将来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在哪个岗位都需要有人际交往,需要友谊。那么应该怎样去与老师和同学们建立起健康的友谊呢?
1、提高对人际交往的认知。懂得人际交往是人类特有的需求,是人类社会最基础、最核心的活动。谁离开人际交往,谁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因为任何一个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与他人合作。而同学间的交往和友情,是你一生中的宝贵财富。
2、树立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心态。以乐观愉快、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同学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保持主动、坦诚、宽容、忍耐、谦让的态度与同学相处。并在与同学交往中丢掉害羞、恐惧、疑虑、嫉妒心理。努力做到豁达、开朗、乐观、自信。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从初识产生偏见到真情友谊的建立不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3、掌握与人交往的原则、方法、技巧。相互尊重和信任是与人交往的原则,要善于沟通、敞开心扉、真心与人交往和相处,要对人有宽容心,做到理解、宽容大度。真诚去关心人,自己也会开心快乐,也会拥有和睦、和谐的环境。
4、提高与人交往、沟通、合作的能力。正确地评价自己,理智地悦纳别人。保持乐观心境,勇于正视现实。面对问题和困难不逃避、不退缩,保持心情舒畅地去解决问题、消除烦恼。“鸟鼠同穴”里的黄鼠为了躲避天敌的袭击,心甘情愿地让无枝可栖被迫入地求生的山灵与其共穴。它们为了相依相存而“共生”。动物都能如此,何况我们人类呢。
希望你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能多换位思考。助人为乐也是助己为乐,自己快乐的同时也会把快乐带给别人。希望你能早日把心中的愿望变成现实,获得真诚可贵的友谊和快乐的人生,给自己一个改变!
2013年在武汉修订的《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中对便秘有如下的定义,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或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及需要手法辅助排便。慢性便秘病程至少要6个月。
慢性便秘,其病因相复杂,多种多样,不尽相同。慢性便秘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器质性疾病可以由胃肠道疾病(如肠道肿瘤)、内分泌或代谢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直肠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结肠神经肌肉病变等因素相关。许多药物,如利尿剂、钙通道拮抗剂等也可引起便秘。功能性疾病致便秘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结肠传输和排便功能紊乱有关。
慢性便秘对身体的危害相当之大,严重影响着病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器质性原因导致的慢性便秘其治疗的重点是在治疗其原发疾病上;而功能性疾病导致慢性便秘的治疗相当困难。传统治疗中对轻型的慢性便秘,多强调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和饮食结构的调节,如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粗纤维食物;多饮水;多吃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少吃辛辣食物;少饮烈酒、浓茶、咖啡等。对于中、重度的慢性便秘往往采用药物治疗。治疗功能性慢性便秘的药物大体上分如下几种:容积性泻药,如魔芋、玉米麸皮等含纤维素和欧车前的各种制剂;渗透性泻药,如聚乙二醇、乳果糖等;刺激性泻药,如含蒽醌类泻药(大黄、芦荟、番泻叶)、果导片、蓖麻油等;润肠通便药,如液体石蜡、甘油;促肠动力药,如西利、新斯的明等;天然复方植物药,主要是大黄、番泻叶、芦荟、决明子、车前草等天然导泻药的复方或者单味制剂。
对慢性便秘药物治疗无效者也可考虑手术治疗,一般对重度的功能性便秘患者手术多需要行结肠的次全切除术,这种手术对病人的危害重,往往不容易被病人所接受。其疗效的不确切性加上长期严重便秘病人易导致心理和精神上的疾患,临床医生也视上为畏途。目前,一般医院,对慢性便秘的手术治疗往往停留在有严重并发症,如:严重的肠梗阻、肠道出血、肠道穿孔等层面。
近年,因为对肠道微生物研究的进展,给慢性便秘的治疗带来了一丝曙光。
人们对肠道微生物的关注,始于一项人类肠道微生物组计划。人类微生物组计划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延伸,它研究的重点是通过元基因组学的方法研究人体内(表)的微生物结构变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人类基因组计划在2003年完成以后,许多科学家已经认识到解密人类基因组基因并不能完全掌握人类疾病与健康的关键问题,因为人类对自身体内存在的巨大数量,与人体共生的微生物菌群几乎一无所知。人体内微生物细胞的数量是人体内细胞数量的10倍,初步研究显示其所含基因数目总和是人类基因组所含基因数目总和的100倍。鉴于此,2007年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宣布启动酝酿2年之久的“人类微生物组计划”。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发现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人体疾病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新疆地区 兽医 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 S8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249-01
一、新疆地区在畜牧业使用抗菌药物概况
新疆地区在畜牧业大范围使用抗菌药物是在八十年代之后,由于现代化养鸡业和养猪业以及水产养殖业在大力发展,很容易引起不好的疾病,因此需要用到抗菌药来控制各种容易感染的疾病,大量抗菌药物用作生长剂还可以提高新疆地区经济效益。但是,新疆地区在兽用药物的生产管理方面还有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导致抗菌药物不能合理使用;另外,有些像红霉素等药物也刚开始用于临床,有的地区批准可以用于兽用方面。目前为止,我国有兽药厂两千余家,年产值相当大。新疆地区的年产值和年消费也比较大。但是如果大量使用抗菌药,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为了更好地了解新疆地区现状,做了一个调查报告,用于探讨动物源细菌的耐药性和病原菌传递的可能性。
二、兽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
1. 新疆地区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
我们对新疆不同地区的养猪场、养鸡场、奶牛场和屠宰场的几个代表性超市进行了调查,并且采用WHO的纸片散热法,按照美国标准化评判标准,测定了菌株对抗菌药的耐药性,并且分析了不同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情况,并且进行了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养殖场的动物分离出来的大肠杆菌基本都存在耐药性,其中青霉素类的耐药性最高。由于鸡的用药大量,选择压力就大,耐药率比较高,而奶牛的用药量较少,耐药率相对较低。相同的养殖场里面动物和环境以及饲养员分离出的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存在一些不同的地方,但是总趋势比较类似。这种现象说明在相同养殖场里面的动物和环境以及饲养员之间的耐药菌会相互发生传递。
2. 大肠杆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细菌基因盒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新发现的一种可以移动的基因原件,猪场大肠杆菌流行较为普遍。从不同地区来源所分离出的大肠杆菌,以小猪群分离菌检测率最高,饲养员较低。而且,菌株携带的整合子与多重耐药表型的关系比较密切。
3. 基因突变研究
从新疆某猪场分离出的三株高水平沙门氏菌通过克隆测序,结果表明。三株沙门氏菌都发生了突变,这一突变的位点对耐药性有什么具体的意义还有待研究。由于用于测定的菌株数量不多,结果有待进一步实验确认。
三、对于兽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的研究
1. 新疆地区兽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现状
抗菌药物在养殖业正在被大量地使用,这种现象带来的是抗菌药耐药性不断加重,而且这种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新疆地区对于收益领域抗菌药的耐药性检测系统还不够全面,因此很难做出正确的评价。总体看来,抗菌药的滥用现象十分普遍,导致耐药性变得非常严重。许多临床工作者发现用药剂量在不断加大,而且抗菌药的效果相对于以前比较差。虽然这些现象都不能代表抗菌药的现状,但是也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2. 兽用抗菌药物耐用性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都是抗生素的黄金时期,许多抗生素被发现,而且逐渐用于临床治疗,当遇到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时候,一旦使用抗生素,必定药到病除。与此同时,人们并没有能重视耐药性的问题,以至于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细菌成为一个重大的科学难题,因此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的关系是肯定存在的。但是在畜牧业和兽医临床的关系一直是需要讨论的问题。近些年许多工作者的实验研究已经可以初步证明,动物使用的抗菌药和耐药性增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大肠杆菌等可以通过食品传递到人们的体内,从而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
据报道,动物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比较广泛,耐药强度也比较强,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兽医临床的大范围和无限制对抗菌药的使用,导致异常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3.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扩散
调查结果显示,各种养殖场内的动物和环境以及饲养员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耐药性都很相似,尤其是动物源和环境更加相似。这种现象说明耐药因子可以传递给人类病原菌,但是这种现象也存在争论。据报道,同一环境中的大肠杆菌也有可能由克隆的传播造成。
二十世纪九十年现的一种整合子系统,据调查,猪场分离的大肠杆菌检出率是比较高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且将来也许会更加广泛地流行,尤其受到药物选择压力,流行的可能性会变得更大,对于细菌耐药性的传播也是一种威胁。
4. 兽用抗菌药耐药性监控措施
由于当今局势下细菌的耐药性变得越来越严重,引起了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医药领域也作出相关检测,但是由于我国的兽医抗菌药耐药性还未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有效控制抗菌药的耐药性,保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需要采取一定措施。
4.1 对于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检测
农业部门及相关部门需要专门建立有关机构,开展最全面和最系统的检测工作,掌握我国及新疆地区目前对于抗菌药耐药性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关的资料。采取有效的管理政策和措施,为合理使用抗菌素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4.2 对养殖人员的培训
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发展很快,但是养殖人员的基本素质还达不到要求,严重缺乏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的相关知识。此外,大多数养殖人员对抗菌药的危害性也得不到很好的了解。因此加强宣传相关知识和培训工作是很重要的,可以从源头上降低耐药性产生的几率。
四、结论
我国及新疆地区兽医临床上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要想及时解决耐药性这一严重的问题,正确采取有效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给动物和人类带来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张耀东,汪邯郸,胡金陵. 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药师,2012,11:16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