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信息化市场调研范文

教育信息化市场调研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信息化市场调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信息化市场调研

第1篇:教育信息化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育;信息化教育;继续教育;信息时代

研究项目:江苏省高校成人教育研究会2013年成人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创新》,(项目编号:CJY一7)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应用普及为标志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其在教育产业的应用程度也在不断深化,促使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也在朝着普遍化、简捷化以及内容丰富化和教育终身化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我国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将教育信息化纳入重点实践和考察范围;要求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改革步伐,构建完善的国家教育信息化体系。这需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和利用我国信息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同时立足于继续教育自身的需求,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努力建设具有特色的在线学习、资源共享、教学管理的继续教育信息化平台。

一、继续教育的概述

(一)继续教育的含义

对于继续教育的含义,不同的国家有不同侧重点,也就存在不同的定义。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我国对于继续教育做出了界定,1988年在我国人事部的主持之下,将继续教育定义为“继续工程教育”,意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也简称为继续教育。其教育对象是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包含了管理人员、医学类人员、教学类人员、工程类人员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范围的各类专业人员。其教育内容是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补缺型提高,重点是革新技术和理论,以及其他层次基础教育。

立足于现阶段的情况,继续教育的含义为,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对从事管理、生产、研发以及教育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理论和技术的更新,完善知识体系,增强创新能力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教育。

(二)继续教育的现状

我国初步接触继续教育事业已经三十多年了,但是就现阶段的数据来看,我国9亿劳动人口之中,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素质始终是我国的一个薄弱环节。这说明我国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缺乏足够的继续教育思想认识。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但是我国对待教育比较重视学历教育,而轻视培训教育;看重全日制教育,轻视非全日制教育。高校并没有将继续教育摆在合适的位置之上,在这样的认识程度之下,继续教育的目标一直无法实现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第二,缺乏有效管理。由于继续教育一直得不到重视,所以继续教育在高校之中一直缺乏有效的管理。虽然高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但是由于得不到校方的支持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一直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更没有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可言了。

第三,缺乏制度和法律的保障。目前我国的继续教育法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无法形成系统的保障,而地方和校方也没有完善的法规和约束机制。最终继续教育的发展因缺乏法律保障而受到限制。

第四,缺乏与社会、市场的联动作用。继续教育的发展应当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而定,而现在的高校在继续教育的问题,很少进行市场调研,对社会和市场的把握仅凭主观判断和经验。这样也导致了我国继续教育事业的推进一直受到阻碍。

第五,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由于继续教育事业一直得不到高校的重视,在资金拨付方面自然也是少之又少,然而脱离市场和社会的制定计划更限制了其经济效益的获取。这样也就导致了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例如师资力量、基本设施和教材等。这样的条件很难满足我国对于高层次、大批量继续教育的需求。

二、教育信息化的含义及其应用价值

(一)教育信息化的含义

“信息化”初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学术文献中,然而在1993年9月,由于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提及而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中。20世纪末期,随着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而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是指运用科学教育观念,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促进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的改革和发展,形成一种创新型的教育形态,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概而言之,教育信息化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学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使教育融入到社会当中去,变得更具自主性和延续性;使得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全国学习者共享。更实现了学习者和教育者的远程交流以及相互学习。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现代化的水平。

(二)教育信息化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教育信息化是时展过程中的创新型成果,是先进的生产模式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信息技术为我过教育事业的革新提供一条“高速公路”。与此同时,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行,我国继续教育事业也迎来突破瓶颈的机遇,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存在巨大的价值。

信息化教育的应用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信息技术的特性,可以将信息通过网络和电信号,轻而易举的传播到千里之外的任何地方。同时,网络巨大的承载力,可以上传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供学员下载。这里可以找到需要的图书、课程以及教学软件等供学员下载,免于奔波上学和错过课程等诸多不利因素,让继续教育的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利用时间。

传统继续教育以学院为中心,制定的教学课程往往缺乏具体的依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得不到体现,课程安排往往无法为继续教育的学生提供辅导和帮助。然而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信息化继续教育能够最大限度的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针对学员的能力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学员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医院自由的选择教育内容和教学实践甚至是指导老师。所以,信息化教育的应用革新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另一方面,信息化教育的应用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虚拟化的学习背景下,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了学生时间资源的配置,更促进了校方师资、场地和设施等教学资源的配置。校方可以将节约下来用以购买设施的资金投入到配套的网络教育课程的开发当中去,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从而实现传统教育无法实现的高效学习和高校资源配置,促进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三、教育信息化在高校继续教育的初步成效

(一)有利于继续教育理念的革新

信息技术的应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习变得更加快捷,资源的共享更加方便,学习者和教育者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和及时。不仅仅是这些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革新。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办学理念,开设课堂完全根据学员需求和自身发展所决定,不再由于以往场地的限制而导致教育的不公平。这样也大大提高了包括师资在内的各项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图书、实验室和课程等。这样也丰富了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内涵。

(二)提高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

继续教育的信息化作为一种创新型成果,在传统教育的优势之上,改进原有的不足,扩展出更加丰富的教育方式。可以轻松的通过网络课程软件的编撰完成课前预习、课堂随练和课后检查等教学过程,提供了在有限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这样加强了学生对于碎片化时间的利用,让学生更加合理的安排学习和生活。加上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快捷的教育资源,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从多个方面提高了我国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

(三)推进教育总体公平

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某些贫困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生活压力影响了他们实现大学梦的可能。但是继续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可以让这一部分学子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逐步缩小差距,从而尽量消弭了教育的不公平。由于信息化技术可以跨越空间的限制,将丰富的教育资源提供给传统教育资源无法普及的边远地区,为全国公民提供平等受教育机会。信息化的应用,不但改变了以往时间和空间的教育限制,更缓解了我国教育资源和规模的不足的窘迫局面,推进了教育制度的总体公平。

(四)加强了学校和社会、市场的联系

由于过去的继续教育缺乏对于社会和市场的调查,导致课程的安排脱离市场需求,进而影响了开班带来的收入,影响了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信息化应用于继续教育之后,校方可以根据学生选课的多寡来进行课程方面的调整,也可以采用打分系统来让学生对老师课程的优秀程度进行评定,提高学生和教育者之间的交流,加强了学校和社会、市场的联系。同时,也提高了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

(五)为继续教育提供社会保障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继续教育的法规制度仍然处于准备阶段,法律对于继续教育事业的保障和约束均不是很到位。然而互联网的快速通讯机能却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和约束,让继续教育处于社会的视线之下,让继续教育充分发挥其独有的优势,为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做出巨大的贡献。

四、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改进的建设思路

基于继续教育与传统高等教育的不同,其在传统教育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发展需求的时间应运而生,进一步推动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化的继续教育以满足学习者个体性差异为主,针对学习者的自身情况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时间和方式等条件自主制定学习计划。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在以学习者为重心的前提下,制定多种学习情景的教学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求学热情和学校的教育质量。

(一)坚持人本理念

在丰富教学资源和课程完整性的同时,以学习者为重心,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需求来设计课程。同时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程序,让学习者在课程中感受到指导老师的关注,而不是孤立的学习环境。建立完善的课后反馈机制,使学习者可以了解自身的学习进度和效率。与此同时,这也方便教师对于学员学习情况的掌握,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课程进度和教学策略。

(二)针对性课程教学

继续教育的学习者一般都是已经参加工作了,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所以在制定教学课程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学员的需求,让学员更好得到接受知识,也要尽力帮助继续教育学员解决在现实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员可以方便快捷的检索、浏览和下载到自己所欲要资源。还有,需要积极跟进各专业的理论发展,重视资源的使用和更新,提高信息化教育资源的运用效率。

(三)加强合作共享

加强时间范围内各高校之间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扩充知识的储备,丰富课程的多样性选择。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不但不会导致自身的水平下降,更促进了彼此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通过政府牵头或者高校联盟的方式,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同促进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和社会力量的合作,与培训机构、软件公司的合作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各展所长各取所需,共同提高。

(四)注重产权保护

信息化教育作为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创新型教育模式,其具有教育对象广、传播速度快和影响力强的特点。然而为了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尊重作者的劳动价值,于20世纪初创立了知识共享协议( Creative Commons,简称CC 协议),通过多种形式的授权行为来给予不同用户不同的使用许可,避免了以往的极端选项。希望高校继续教育积极CC协议的开发利用,调动更多优秀教师资源来开发优秀的继续教育资源。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不断加深,促进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均在不断提高。然而继续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不但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受教育的平台,更作为一个管理职能影响了现代的教育理念和师资力量的培养。所以,为了构建完善的继续教育信息化系统,需要重视各方面的工作。完善资源平台的搭建和共享,保护好知识产权,针对性的师资和资源,推进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我国高层次、高素质的终身教育体系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姜立,陈士良,韩耀萱等.资源库在医学研究生教学中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123-125.171

[3]刘奉越.国外对成人教育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6):17.

第2篇:教育信息化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数字课程资源;建设内容;展现形式;体会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237-01

一、实施背景

(一)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相关政策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战略部署,落实《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提出的数字校园建设任务要求,包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加强师资建设等,充分利用示范校建设的机遇和社会力量,通过市场调研,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力求课程资源的实效性和可行性,特开展本专业数字课程资源建设。

(二)数字化课程资源研究意义

根据电子、电工、家用电器维修等电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通过对豫北地区中、小企业,家电市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岗位的调研和分析可知,随着电子产品,家电产品、当地工业的发展和新兴企业的创建,对电子电器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怎样更好的适合当前电子、电工、家用电器、企业电工、工厂配电控制等岗位能力要求,如何培养,怎样培养,怎样高效培养出技术过硬的人才是摆在学校和每位教师面前的难题。

专业内容抽象,学习的困难,学生厌学,兴趣难以调动,在这种需求下,探索研究电子技术、维修电工、家电维修操作工、企业电工的如何培养,建立系统的教学体系,实施模块化教学,任务型实训,工学交替和校企合作的实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实用、技术知识怎样展示,直接影响到岗前培训的时间,能否很好的为学生由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数字资源建设和在课堂中充分的应用意义重大。

二、主要目标和创新

数字课程资源建设是为了契合国家、学校对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创新教育内容,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动画、师生互动和网站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真正做到教师为辅、学生为主角色的转变,满足学校推进课程体系改革而建设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制作符合职校特殊群体的课程教学、教师备课、学生学习的高质量数字化课程资源,同时也满足我校对教学模式的需求和达到对师资队伍的培养。

数字课程资源建设以理实一体、项目教学为主线,遵循资源开发技术规范要求,由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组建课程开发小组,广泛展开社会调研,与企业专家共同分析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专业核心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基于设备维修与操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

三、建设的内容

数字化课程主要包括校本核心课程、精品课程、教案、学案、通用素材、图片、音视频文件、试题库等。内容形式主要有模块-具体项目-任务知识点,其中每个模块至少有两个以上项目,每个项目中有多个任务,每个任务知识点通过电子文档描述、PPT课件、图片、动画等形式,生动形象展示出来。真正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难以想象知识点的掌握,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重要、最实用的内容,最直接、最生动地传达给读者。

四、体会思考

通过数字资源的建设和在教学中的应用,专业教师感受到数字资源在组织备课、课堂应用等方面给教学实施和效果带来很大的改变;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特别通过数字资源生动形象的学习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的知识,理解一些抽象的难以想象的原理和现象,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使用方面也充分展示了数字资源在教学中的位置,方便了教学,提高了效率。主要体现在:

(一)教师在使用方面

通过数学资源的展现形式,教师深刻的体会到数字资源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二)学生使用方面

通过视频、图片、动画展示、网络交互等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原理,操作技能。原本枯燥、抽象的书本内容变的生动形象,提高了学习兴趣。

(三)工学结合方面

第3篇:教育信息化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实训基地;信息化;体系结构;途径

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召开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快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重大促进作用。校内实训基地是包含教学、实践及综合技能训练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中心,对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其信息化建设主要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等知识,将实训基地的软硬件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实现信息化、标准化管理。本文重点从校园客运站与校园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两个实训基地的信息化建设着手,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和实践教学整体水平。

1校内实训基地——校园客运站与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

1.1校园客运站概况

本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建设的沈北地区乃至全省高校唯一一家校企融合实体运营的客运专业教学实践新载体。校园客运站是我院与辽宁省交通运输服务中心校企深度合作,2011年12月27日正式运营,目前校园客运站与辽宁省快速汽车客运站同步售票,售票范围涉及100多条线路。校园客运站硬件设施齐全,站内设有售票系统,安检系统等设施。节假日期间在学校有校园直发车,为学生的出行带来很大便利,解决了我院学生出行买票难的问题,同时锻炼本专业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与就业机会。

1.2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概况

2014年11月,我院与沈阳铁路局、沈阳铁道国际旅行社集团联合成立建成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火车票营销服务实训中心。实训基地由专业教师指导,本专业学生负责日常运营工作,主要提供车次查询、火车票销售、网络订票、取票服务,为师生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同时锻炼学生售票技能,票点营销、实训室运营管理等一系列实践操作技能,同时提高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以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为基础孵化的(铁国旅)校园客运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在2015年学院举办的创业比赛中荣获金奖、并在辽宁省第三届创业大赛荣获三等奖、最佳人气奖等多重奖项。

1.3实训机构设置

实训基地设置运营部、宣传部、市场部、客服部和技术部五个部门,由学生承担岗位角色。运营部主要负责日常售票工作、票款管理、数据信息记录与统计等工作。宣传部主要负责宣传客车票与火车票产品,扩大知名度,促使更多的师生和周边居民前来购票。市场部主要进行市场调研,开拓市场,开发潜在客户群等。客服部主要是对现有客户资源整合,包括电话回访、网络推广、会员办理、解决客户投诉、代办退票业务等。技术部主要负责实训基地的硬件、软件设备维护,宣传片制作,网络推广及技术支持等。五个部门相互协作,保证校园实训基地正常有序运营。

1.4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实训中心的管理方式较落后。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不高,不能保证全部准时到岗,没有明确的考核机制制约。在岗人员业务知识不熟练,运营时会出现纰漏,交接班会出现信息核实不清楚现象。实训室日常运营采用手工操作纸质的信息报表,庞大的售票信息手工记录,成本较高,不利于保存归档、查询效率低。需要大量人力,增加劳动成本。会员信息保存不完整。会员信息大部分都是纸质登记直接进行保存,随时存在信息泄露风险,信息容易丢失,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差,携带不方便,不易长时间保存。校园客运站与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同时办理会员,容易出现会员编号重复现象,造成会员管理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会员信息的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未有效利用。在宣传活动及售票信息时,只注重海报宣传,广播宣传等方式,宣传具有局限性,结果往往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并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增加成本预算,忽略利用网络信息化资源进行宣传,导致信息传播的范围只停留在校园内,影响力和传播力有限。

2信息化建设总体结构

校园客运站与火车票营销服务实训中心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化建设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包括票务信息化,会员信息化,账目信息化管理,运营数据信息化管理,值班人员信息化管理,公众平台信息化管理等。票务信息化管理,校园客运站与校园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均采用计算机售票系统。校园客运站实现与省快客同步联网售票,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实现与铁路局全国联网售票。最大程度满足顾客需求。会员信息化管理,为了吸引顾客,建立长期稳定的消费市场,校园客运站与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共同开发会员管理系统,有效记录会员的消费信息,提高管理效率。账目信息化管理,实训基地建立表格规范式账目纪录与统计管理,建立了日售票统计表、日常费用支出表、差旅费用报销登记表、营销中心银行卡收支管理表、火车票分成款转账记录表,以支撑实训基地诚信运营。运营数据信息化管理,两个实训基地的售票数据,日售票记录都要在计算机上严格统计,每月月底进行汇总整理,保证与计算机售票系统的数据相一致,不出现错票、废票,保证实训基地高效有序运营。值班人员信息化管理,实训室制定了严格考勤制度,主要体现在出勤信息化管理,分别由硬件与软件共同组成。硬件部分包括服务器、数据线、数据采集终端。数据采集终端采集值班人员出勤信息,并传送至服务器的软件上进行记录和存储数据。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化管理,校园客运站与校园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共同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让更多用户关注和推广,扩大影响力,实时推送最新购票信息与优惠活动,为旅客的购票节约时间和成本。实训基地在实施信息化管理后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严格实施考勤制度,监督值班人员按时到岗,按操作规范工作,将日售票信息、会员信息等资料在计算机数据库中存储,节省空间,减小运营成本,在宣传最新票务信息及直发车活动时有效应用网络资源推广宣传,提高信息传播效率与范围。账目管理方面将使实训基地的日常支出、运营收益等分类清分、统计,保证数据准确性。实训基地实行信息化管理后,不仅促进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基地资源有效利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自身信息化技能水平。

3实现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有效途径

3.1创新实训基地管理机制

实训室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严格按照售票相关要求和政策来执行,加强学生管理制度。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服务意识,保证运营质量,每日由运营部长对售票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岗位技能、服务态度、售票信息登记、账目清分、营销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评,每月月末将邀请指导老师当评委,评出每月最佳售票明星,在文化墙上展示风采工作照,并给予奖励。对出现差错较多的学生给予处罚,重新学习,通过考核后再允许上岗。通过严格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促进实训室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

3.2加强运营人员信息化水平

实训中心是由学生负责日常售票与管理,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实习和锻炼机会,上岗实行轮班制。每位新入职的售票员学徒到岗都要进行业务知识、售票系统等方面的培训,在学习售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售票系统。岗前的培训至关重要,学生在师傅的监督指导下进行售票服务,直至学生独立售票。除了岗前培训,也注重在岗中培训与指导。实训基地拥有信息化监控设备,能够随时监控售票员的工作情况。发现售票员业务上的不足和差错,及时给予纠错。通过一系列实训操练提升运营人员业务信息化水平。

3.3提高师资队伍信息化技能

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缺乏信息化技术基础,实训基地的软件环境的信息化建设是依托硬件环境的基础上,若实现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教师需加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计算机知识的培训,采取合理有效的机制,改变教师传统观念,培养信息化教学模式,同时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教师到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学习企业最新的信息化管理理念,企业专家进校园共同培养专业人才。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信息化管理进行构建,针对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给出实际建议,有助于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使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增强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校园客运站与校园火车票营销服务中心的资源共享,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实训基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对推动专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金朦 单位: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漆建军.以信息化手段建设和管理实验室[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99-101.

[2]王召鹏.开放式实践教学基地信息化建设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8):64-66.

第4篇:教育信息化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信息化

[作者简介]詹晶,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湖南衡阳42100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0―0053一03

国际贸易对各国的国民经济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对相关产业会产生独特的“乘数效应”,因此,国际贸易被定义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引领着国际贸易的革命,信息技术正在不断融入国际市场调研、交易磋商、货款支付、货物保险等国际贸易活动的血脉当中,并且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与质量。在这种国际贸易发展信息化的趋势中,具有丰富国际贸易经验和熟练信息技术的信息化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正是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鉴于此,笔者通过对我国国际经贸人才信息素质需求的调查,试图探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信息化改造的思路,以期为更好地培养信息化的国际经贸复合型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有关我国对国际经贸人才信息素质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

为了考察我国对国际经贸人才信息素质的需求状况,本课题组在深圳、武汉、上海等地的8个人才交易市场进行了随机性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69份。调查对象主要是拥有外贸业务的国内企业的业务人员及管理人员,其中本科及其以下学历者占76.8%,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者占23.2%。本次调查我们主要考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对现有国际经贸人才信息素质的满意度

从本课题组对“用人单位对于国际经贸类人才信息素质现有水平”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82.6%的调查对象认为现有国际经贸类人才的信息素质仅仅停留在对WINDOWS等操作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文字处理软件的简单使用。由于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时滞,导致在人才市场上出现公司招聘不到满意人才的情况。调查显示目前企业对国际经贸人才信息素质“一般满意”的刚过半数,只占调查者的50.8%。“非常满意”的仅占10.4%,而“不满意”的占到了38.8%。可见高校培养国际经贸人才时有关信息素质的教育尚需强化。

2.企业对于国际经贸人才信息素质的期望

在目前国际经贸人才供给大于需求的就业环境下,企业在招聘这类人才时,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调查对象普遍认为未来社会对国际经贸人才除了在WINDOWS/OFFICE这些初级方面有要求外,还期望国际经贸人才能够熟悉电子商务及SQL、IBM DB2等数据库软件。在“你是否认为以后国际经贸专业学生需要更好的计算机水平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调查中,94.2%的人认为需要;只有5.8%的人认为不需要。可见,目前能够熟练使用电子商务及其他统计软件的国际经贸人才仍然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

3.企业对国际经贸人才信息知识体系的要求

调查显示,伴随着国际贸易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对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有计算机一级和二级要求的单位越来越多,而且主要集中在二级。在二级考试中,包括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公共基础知识、Java语言程序设计等等。可见,用人单位对国际经贸人才的信息知识体系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其掌握的信息知识越来越多,甚至要求其能够了解一门或多门计算机语言,能够读懂或者尝试编写一些小程序,以使对外贸易工作更加方便。当然,我们从调查中也可以看到,用人单位很少对国际经贸人才要求拥有计算机三级及以上水平。

4.企业认可的现有国际经贸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类型

通过本次调查,课题组发现能够被企业认可的现有国际经贸信息化复合型人才主要有以下几种:

(1)懂得进出口业务的人才,同时懂得基本的电脑操作。这类人才对于进出口业务流程熟悉掌握,同时能够使用win(10ws/office等,懂得计算机的简单操作。这类人才占企业认可的现有国际经贸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86.6%。

(2)懂得计算机的专门人才,同时懂得进出口业务的基本流程,但是对于进出口业务并不熟悉。这类人才占企业认可的现有国际经贸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7.5%。

(3)既熟练掌握进出口业务又熟悉rI’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是人才市场上争夺的“热点”,但这类人才仅仅占企业认可的现有国际经贸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5.9%。这个比例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对外贸易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信息化改造的流程设计

教育应该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满足社会需求,特别是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更应该将知识见之于应用。但是,根据对我国国际经贸人才信息素质需求状况的市场调查,我们发现,我国目前相关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尚不能够很好地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需要以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此次调查的基础上,本课题组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后一致认为,为了培养出更加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国际经贸人才,我们极有必要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实施信息化改造。改造的具体流程见图l。

1.创新教育理念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化改变了传统贸易的运行模式和交易方式,这导致社会对国际经贸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只懂经济、贸易理论,还要懂得信息技术和管理技巧,要求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满足这种要求的国际经贸人才应该是信息化复合型人才。为了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我们首先要树立教育理念创新意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信息化改造工作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局面,要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学校主管领导和教师们要深刻认识到当前教育理念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认清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信息化改造的本质与内涵;要定期举行专题学习,学习有关新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信息化课程资源、国外高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中信息技术应用推进等知识;要根据用人单位和学生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更新教育理念,并指导教育实践。

2.改革教学计划

为了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实施信息化改造,在教学计划中不断充实信息化类的课程。在专业主干课中可以加入“管理信息系统”、“互联网基础”、“现代商业技术”等信息化类课程,并在专

业选修课中可以引入“Internet技术与Web编程”、“POS/MIS”、“电子商务应用开发工具”、“网络营销学”等课程。信息化类课程的引入,有利于提高国际经贸人才的信息素质,有利于牵动有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全方位变动。另外,在修订教学计划时,一定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既要贯穿在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中,又要贯穿在部分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信息技术实践应用的课时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而且时间的安排必须符合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进程和规律,以保证学生信息素质的提高。

3.完善教学过程

(1)优化师资队伍。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部分教师的素质令人感到忧虑和担心。他们或者责任心不够强,或者水平不够高,或者喜欢照本宣科,脱离信息化的宏观经济背景和信息技术的技术前沿。这样的师资队伍很难培养出信息化复合型的国际经贸人才。因此,我们必须优化师资队伍,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手段,多和信息技术实际相结合,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信息技术,知道应该学习哪些信息技术,知道学到的信息技术怎么应用和可以在哪里应用。

(2)改善课程内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内容必须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要不断吸收新知识,把基础理论和最新知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高校培养的信息化国际经贸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多数任课教师更习惯于按照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教学,没有能够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没有能够准确把握目前的社会需求。例如目前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计算机授课仍然主要集中在of-flee办公常用软件上,这显然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国际贸易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3)提高实践能力。在多数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中,更多地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没有或者很少有相配套的实践项目,实习机会较少、实习质量不高。这使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即使学习了相关信息技术知识,也不知道如何操作,实践能力很差。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应该成立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利用实验室的先进设备开展实验教学和模拟教学,并可以利用实验室帮助学生掌握Microsoft SQL Server、IBM database2、MYSQL、Microsoft ACCESS等电子商务数据库软件。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与外贸企业的合作,建立一批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保障,以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信息素质。

(4)建设网络教学环境。高等院校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来促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及其课程的信息化改造。教师可以将部分教学资源在网上,用电子信箱告知学生,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起即时沟通的渠道。部分课程可以形成集文字教材、网络课件、网上资源、网络环境于一体的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学体系。为此,学校可以结合课程内容的信息化改革,进行多媒体教学竞技大赛,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水平,以动感式页面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信息意识。

4.实现良性互动

第5篇:教育信息化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模式 对策

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和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主要有高等职业教育理念、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系统设计和培养方式。

首先,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赖以产生的理论基础。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素质教育思想、能力本位思想、终身教育思想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其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高等职业教育总体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的创新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质量规格则是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再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系统设计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它主要包含目标规格体系,涉及培养目标和规格;内容方式体系,涉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实践条件、教学评价等。

最后,人才的培养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来实现其培养目标。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的方式培养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通过教、学、做三位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人才。

2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新的困难和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许多高职学校的市场调研不够,课程开发脱离市场需求,没有进行岗位能力分析,达不到企业等用人部门的要求。社会需求论证不足,市场调研不够就导致一些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随意性大,盲目上专业,造成毕业生过剩,而有的急需人才又缺少相应的专业来培养。

(2)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育模式仍占主导地位,重视课堂教学、课本教学,过分强调教师讲授的主导作用。很多教学改革并没有深入企业、深入市场对专业本身的需求进行细致的调研论证,成了为教改而改,盲目删减课程,这对兼顾学生终身学习以及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是不利的。

(3)教学经费不足,基础设施陈旧。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上,国家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高等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国家省市在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中职责不明确,许多高职院校生均经费不足。这就造成了高职学校普遍占地面积小,教学用房不够,仪器设备落后,教学现代化程度不高,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达不到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

(4)人才培养不注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由于劳动力供大于求,企业缺乏合作的动力,而学校缺乏政策支持与长期发展目标,使得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的实际运行只是某一点和某一时段的成功,远没有良性循环。大多数院校只停留在教学实习层面上的合作,企业界和学校双方不能相互深度介入,未建立双方相互促进、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2.2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原因

(1)外部因素

一方面是教育体制的制约观念上的偏差,违背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职教资源的运行规律,造成了目前职教资源的相对僵化。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是最根本的、深层次的原因。近年来,高等教育扩招严重,毕业生众多,但是社会对一线劳动力的需要大幅度减少,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更加加剧了问题的存在。

(2)内部因素

导致高等职业教育陷入困境,除了以上外部因素之外,大多数高等职业学校自身办学思想不活,是其中更大的一个原因。现在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某些方面与我国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现状还存在着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如办学模式单一,缺乏职前职后的沟通;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经济、技术的发展有所脱节;课程在相当程度上还是终结性的,服务于学生第一次就业,使学生缺乏发展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学校的运作机制有的也没有转到市场经济的机制上来等等。

3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对策

3.1培养目标要面向学生发展未来

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涉及到的是培养目标问题,培养目标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职业教育要在培养学生直接成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劳动者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终身学习以及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要使学生成为具有可教育、可培训性的劳动者,成为具有继续学习能力的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既要强调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生产一线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又要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培养他们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3.2科学调整专业结构,适应社会发展规律

既要突出特色专业又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既要保证专业设置科学,又要有一定的超前发展思路。具体来说:首先,要保持适度的专业规模和专业的相对稳定性,形成专业结构的综合优势。其次,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要正确,专业划分要科学,名称要规范,内涵要明确,专业设置的操作过程要科学。最后,通过调查和科学分析,弄清科技发展的动向和趋势,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基础,抓住时机,长远规划,创造条件增设新专业和改造相对老化的专业,以满足学生、专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3注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产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走出校门的首选工作是企业一线的技术性劳动,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大量依托现场作为学生学习技能训练的基地,为学生毕业后求职从业进行热身训练和能力强化。

3.4教学方式向现代教学方式转化

首先,教学方式要以人为本,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实现个人成材、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减少刚性,增加柔性,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其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加快数字图书馆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从而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司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1999.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

第6篇:教育信息化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发展优势;应用;分析

云计算技术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型技术,其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实现了硬件系统整合为分布系统,使其应用价值得到提升,以此为实现数据可靠存储及高效处理奠定良好基础。当前我国社会迅速发展,对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云计算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1云计算的定义及特点

从计算机商业的实现的角度来看,人们认为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及网络计算机发展的产物就是云计算。对于云计算的定义,当前较多的软件开发人员及相关的专家对于云计算的定义的各有说法。那些开发云计算技术的人员认为,对于拓展云计算机服务器能力存在一定难度。云计算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不同的服务类型及目标。但是任何种类的服务目标,云计算平台均具有以下特点:(1)云计算平台需要依赖数据中心,同时具备良好的计算服务十分有必要,这样才能使用户在应用云计算平台时,能获得更多的资源。(2)用户通过云平台,网络中的用户与底层物理实现不具又直接联系。用户在使用其他平台及软件十分便捷,不需要进行详细组成结构,也不需要进行相关内容的理解,同时用户能在便捷的在自己平台上进行工作,为广大群众的生活与工作提供方便。(3)云计算机平台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在实际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用户在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整规模。将计算机引入到云平台中,使两者相互结合,能有效减少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另外还能满足广大群众的应用需求。

2云计算的发展背景

云计算与网络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的结合为促进云计算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当前Web2.0相关理论与以往相比成熟许多,同时相关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云计算的发展也有了一些变化,以往是商业化的网站,先今发展为校园网站。从实际情况来看,网络的商业化模式有了很大改变。比如,普通的商业化网站,尤其对于一个获得较大商业利益的网站来说,其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系统硬件的维护、市场调研的分析是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其需要依靠一个良好的工作团队才能处理好相关的工作。网站最终所获得的利益只占据团队的很少部分,这给网站带来不平等的发展影响。而且从实际来看,当前传统的计算模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1)平台规模存在的可伸缩性问题,其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应用需求。而且,服务业务需求规模的改变下,计算机模型无法进行适当的调整。(2)大型底层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建立在较大资金的基础上,而对于一般商业企业来说,资金筹备成为一项难题。(3)服务商需要对定型服务进行长期的维护,因此,面对资源的有限性,新业务的开发存在较大难度。云计算平台具有的良好的灵活性以及可靠性,网络用户能根据实际情况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系统。同时,对于基础设施的维护任务来说,还能实现让计算机提供商的操作。因此,用户将云计算平台应用实际中,进行相关工作的处理。云计算具有良好的可伸缩性,能够适当调整实际发生的状况,以此更好的降低服务的总成本。(4)网络底层设施开发需要耗费较大的资金,在建设过程中,硬件的基础是网络提供商的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而且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以及较多的资金。

3云计算的应用

由于云计算机技术具有较大的复杂性,所以我国在云计算的应用方面还存在不足,对于云计算的应用并没有大范围的应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电子商务行业、教育行业等行业中,对云计算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大储存能力的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为实现信息的共享奠定良好基础。云计算是计算机行业中的热门信息产业,将云计算与教育行业相结合,教育教学的整个效果将得到大大提升。同时,云计算技术应用于教育行业中能发挥其优势,具体表现在这几个方面:(1)使学校教育资源建设所花费的资金得到减少;(2)能够随时随地展开教学,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促进移动教学发挥重要作用。(3)使学校相关数据得到更好的保障;(4)为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良好的保障。因此,将云计算应用教育行业能够促进其更好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云计算还存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1)缺乏统一的标准,其对数据的兼容带来不良影响;(2)较差的资源共享性,所以要想使云计算的得到更好的应用,建立统一的标准十分重要。基于计算机的一种教育方法称之为教育云,其对教育信息化资源的整合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统一部署与管理云平台,将互联网引入其中,建立起优质的服务系统。教育云平台的服务主要有:、基础设施服务、软件服务及平台服务。教育云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软件服务,其为广大用户提供软件应用服务奠定基础。

4结语

总而言之,云计算具有的优势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便捷,同时,云计算对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云计算技术的产生与运用给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程序,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随着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参考文献

[1]张亚丽.云计算技术发展分析及其应用探讨[J].硅谷,2014(13):132+152.[2]吴华仕.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6(07):189.

[3]张辉.云计算技术及其在下一代数据中心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6(22):37-38.

第7篇:教育信息化市场调研范文

改变方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外教门槛太低。“91外教”推出后,感觉一夜间冒出来100多家类似企业,竞争非常激烈。我们现在做的“梯子网”是平台产品,操作难度大,资金准入门槛高,几百万、几千万根本没资格进来。我过去十年的经验、资源会有很大的优势。而做“91外教”,我和一个初次创业者相比,不会有太大优势。

在做“梯子网”之前,我们在各地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我感觉整个K12教育领域,首当其冲的问题是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为什么五道口会成为“宇宙中心”,一平米的房价要十万块钱,就是因为有比较好的学校。家长有很大的意见,又有很深的无奈。 本期做客“变量”的是龚海燕。继世纪佳缘、91外教后,她又创立梯子网,这是为中小学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于2013年11月24日正式宣布上线。她认为,在线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最有效方式;个性化教育也需要通过互联网完成

第二就是留守儿童的问题特别严重。在我的老家,有的学校2/3以上都是留守儿童,大量的寄宿制学校。很小的孩子,爸爸妈妈都在外面,没人关注他的学习。我的一个亲戚就是这样,在外面打工快20年,就想赚钱让孩子读大学,结果孩子初中毕业就辍学了。他们夫妻俩特别后悔,自己虽然在外面多挣一点钱,但是把孩子的一生耽误了。

调研中我还发现一个现象,这些留守儿童的家里,其实都是有电脑和网络的,因为晚上要和外地的爸爸妈妈视频聊天。他的父母也想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但是参与不进去,他们可能一年就回来一两次,看到孩子几份试卷。如果通过互联网,留守儿童的父母就可以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学生的家庭作业、试卷错题,学生能看到,家长也能看到。在线教育真的可以让农民工的孩子,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我认为,在线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最有效方式。与此同时,个性化教育也需要通过互联网完成。

在调研过程中,老师们都说,成绩最好的孩子不用我们管,成绩最差的孩子我们管不了,我们就管中间的。课堂教育没办法兼顾到个体差异,在线教育就可以做这样的补充。以往,这种差异是通过各种民间补习机构弥补的,但线下方式,数据没有真正可视化,也无法进行数据分析。

“梯子网”希望搭建一个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为老师助力,为学生减负,为家长分忧。上线一个月,“梯子网”已经有7万多名用户。其中以学生为主,他们主要在“梯子网”上做习题和看教学视频。

有海量用户那才叫平台,起码是千万级别。如何发展那么多的用户,这就需要大量投入。

首先,我们要建设大量的共享资源,向用户免费开放。其次,我们在全国各地签下600多名兼职教师,给我们传题目、传课件、传试卷。有了名校名师,自然就能吸引到学生和家长。2014年,我们计划投入1.5亿元,主要用于教研产品开发、人力和市场推广。

“梯子网”上的用户包括教师、学生和家长,他们间的关系比“世纪佳缘”里的男女关系要复杂得多。在“世纪佳缘”里,我只要搭建个平台,男女用户自己来注册,他们是平等的,都在寻找对方,看到合适的就自己去联系,不需要我做太多工作。而教育平台,提供教学产品的是老师,使用者是学生,付钱的是家长,学生还未必真愿意学习。三方的需求我们都要兼顾到。

对教师来说,我们给他提供一个强大的工具,方便他教学,提升他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把他从一些琐碎的、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比如在线布置作业,选择题、填空题就可以通过系统批改。还有出考卷,我们提供试题库和排版,教师只需要选择题目后填上自己的学校和名字,考卷就出来了。

对学生来说,我们可以因材施教,为他减负。100分的试卷,学生拿到80分,失去20分,他没办法在宏观层面分析出自己是哪些知识点没掌握。“梯子网”就可以告诉他错题是因为什么,并推荐更多同类型题目给他练习。下一步,我们还要推出精准化的智能作业系统。教师在线上布置作业,根据每个学生以往的作题情况,他们得到的作业是不一样的。在传统模式里,老师给五十个孩子布置一样的作业,这本身就不合理。成绩好的孩子是浪费时间,成绩差的孩子又觉得太难了,打击他的自信。 在线教育平台是一场赌博。好处是你的竞争对手会很少,坏处是你的竞争对手会很强大,将来可能跟一些巨头去竞争

对家长来说,不管你身在何地,都可以随时掌握孩子的学习状况,知道孩子有哪些薄弱环节。

在移动互联网产品方面,我个人感觉更多还是为PC端服务,是PC端产品的缩微版。比如学生可以通过拍照上传题目,之后教师把解答的过程拍照或者录下音频发给学生。

我们现在还没有具体考虑收费点的设置,大方向是系统提供的服务都是免费的,但学生有不会的问题,需要老师来答疑,这种人工服务就应该收费。

梯子网在运营的前三年都将是亏钱的。我正在努力说服投资者,我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去说服一些人跟着我去赌一把。

这真是一场赌博。好处是你的竞争对手会很少,坏处是你的竞争对手会很强大,将来真的有可能跟一些巨头去竞争。但确实和草根创业者不是一个重量级,他们会做更细分的一个领域。

2014年,我们将主要做三件事。首先就是要加强自己的资源建设。现在我们已经有很多课件、题库在上面了,但这些要经过教师的使用来检验和优化。第二就是要加强品牌建设,让大家都知道“梯子网”是提供什么服务的。第三就是我们自己的团队建设,要由150人扩充到300人。

很多人质疑在线教育,认为人们没有上网学习并付费的习惯。我做“世纪佳缘”的时候所有人都质疑,“网上有好人吗”,“网上有真实的人吗”,“网上怎么找到另一半”。现在,很多人都通过“世纪佳缘”找到了另一半。

市场培育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很多公司像浪潮一样往前推。“梯子网”是一个有前瞻性的产品,用几年时间来培育用户的习惯,让大家尝到这个甜头,慢慢就会接受。这需要一点一滴潜移默化,用数据逐渐说服,不可能一夜之间大家的观念就转变了。

但只要大家的观念转变了,盈利根本无需担心。因为教育从来就是一个付费市场,用户的付费习惯不用培养,大家都是认可的。只要是有效的,家长就会付钱。

第8篇:教育信息化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网络营销;教学改革;电子商务

一、高职院校的学情与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高等院校的学生有所不同,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学习主动性也不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实训的力度,通过实训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技能的掌握。

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这一点不同于高等院校的高综合素质人才。所以,我们需要把企业对人才技能的要求融入到教学中。网络营销课程以培养学生网络营销能力为目标,与该课程相关的电子商务岗位主要有网络信息员、网站编辑、网络推广专员等

二、网络营销课程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对网络营销相关岗位及对应的职业能力的分析,我们把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为六个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项目1 网络营销概述:内容包括网络营销基本概念、网络营销基础理论(如六度空间理论、长尾理论等)。实训内容是寻找优秀的网络营销案例。

项目2 网络市场调研:通过该项目让学生学握网络信息采集、处理的技能,具体包括搜索引擎的运用、二手资料的收集、网上调查问卷。实训内容:XX企业A产品的市场分析。

项目3 网络营销推广与营销方法:内容包括论坛营销、博客营销、软文(新闻)营销、即时通信工具营销、微信微博营销、SNS营销、问答平台营销、电子邮件营销等。该项目的实训引入合作企业,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网络推广方法为企业做推广,实际推广效果将影响学生的平时成绩。例如,学到论坛营销的时候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合作企业策划并实施论坛营销,课后老师还要跟进推广效果,做好记录。

项目4 搜索引擎营销 虽然搜索引擎营销也是网络推广的方法之一,但因其知识点较多、难,故独立作为一个学习项目。本学习项目包括搜索引擎优化、直通车推广、百度推广。实训内容是根据所学知识优化自己的博客,尝试操作淘宝直通车和百度推广(教师给定账号)。

项目5 网络广告策划 该项目是网络营销课程中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包括:网络广告内涵、主要形式、定价机制,网络广告的资源策划、创意方法;网络广告设计思路、制作流程、常用工具,网络广告效果评价方法、影响因素。既包括广告设计理论的学习,又包括广告创意与设计的学习。实训的设计包括认识广告、欣赏经典、为XX企业设计网络广告。

项目6 企业网络营销整合方案 在该项目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为一个企业策划基于全网的网络营销方案。实训中,给定背景企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信息采集与处理、策划营销方案、撰写营销方案、答辩。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将企业分为传统企业、具备独立网站的电子商务企业、运用第三方平台开展业务的电子商务企业三类进行指导,不同的企业其需要的营销方法不同。

2.教学方法改革

(1)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后继续关注学生的实训情况,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坚持做网络推广,以达到推广效果。

(2)仿真模拟教学法。运用中教畅想电子商务沙盘软件以及系部自建Ecmall电子商务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开通网店,实施自己的策划方案,进行网络交易,等等。通过这些模拟平台可以让学生快速了解电子商务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角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对于真实的互联网环境来说,仿真模拟教学可以让教师更好把握教学进度与教学效果。

(3)运用博客辅助教学。授课教师开设有网络营销专业教学博客,通过博客平台实现教学资料、课件及习题等与学生的共享,学生可以通过博客平台更好地实现与老师的沟通和交流。同时要求学生开设网络营销或电子商务专业博客,撰写专业文章,发表评论及进行搜索引擎优化、友情链接及博客推广等具体网络营销实践活动,学期末老师根据学生撰写的博客日志数量、博客搜索引擎关键词的排名效果、访问量及外部链接数量等指标给学生评定相应的博客实训成绩。

(4)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开设网店,参与微信微博等网络营销活动,训练商业意识和商业技能。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威客网站的任务项目,了解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三、结论

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更新,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也需要不断地改进。我们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更新网络营销课程内容,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效果为目标优化课程考核方法。

参考文献:

[1]辛峰.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网络营销技术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11,23.

[2]杨艳.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专题实训的设计与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6(6).

[3]张秀英.《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1).

第9篇:教育信息化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J2EE;教学资源库;Ajax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1-0059-04

1 绪论

近几年,随着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的开展,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开展网络教育的机构和参加远程教育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网络教育正成为全球性教育培训的潮流[1-2]。高效、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是开展网络教育的基础,因此,设计与开发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库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在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作为教育者,有责任和义务向学生提供反应时展的最新知识,而传统教材体系与结构的相对稳定性,限制了这一愿望的实现。因此,人们日益重视进行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来弥补传统教材存在的种种缺陷和不足。

2 关键技术介绍

2.1 MVC模式

为了达到软件设计的“高内聚,低耦合”的目标,Web开发应用都采用易扩展、易资源分配的模式,应用最广泛的就是MVC分层架构设计模式,其中Model层用以实现系统中的业务逻辑,通常用JavaBean或EJB来实现;View层用以与用户的交互,通常用JSP来实现;Controller层是Model与View之间沟通的桥梁,它可以分派用户的请求并选择恰当的视图以用于显示,同时它也可以解释用户的输入并将它们映射为模型层可执行的操作[3-4]。MVC模式原理如图1所示。

2.2 AJAX技术

Ajax是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以及 DHTML 等)的缩写。Ajax 由HTML、JavaScript 技术、DHTML 和DOM组成,可以将笨拙的Web 界面转化成交互性的 Ajax 应用程序。

Ajax是用来描述一组技术的,它使浏览器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为自然地浏览体验。在Ajax之前,Web站点强制用户进入提交—等待—重新显示的范例,用户的动作总是与服务器的“思考时间”同步。Ajax提供与服务器异步通信的能力,从而使用户从请求响应的循环中解脱出来[5]。借助于Ajax,可以在用户单击按钮时,使用JavaScript和CSS来相应地更新UI,而不是刷新整个页面。更重要的是,用户甚至不知道浏览器正在与服务器通信,Web站点看起来是即时响应。

3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工作是软件生存期中重要的一步,也是决定性的一步。这一步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开发出来的软件产品能否得到用户认可以及用户能否真正运用产品解决业务或管理问题。在这个阶段中应当充分了解用户的各种情况,包括用户的工作流程。

本系统主要用于实现资源的共享。前台页面给普通用户(例如教师)提供信息,可以对资源进行搜索、查看和下载,而后台则需要系统管理员进行具体操作,普通管理员和超级管理员分别有自己的管理权限。

具体功能说明如下:

1)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普通用户管理、普通管理员管理、超级管理员管理。通过对本系统的三类用户进行权限的设定与管理,可以使不同类型的分组具有不同的模块管理权限。超级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可以查看、添加、删除、修改其他任意用户;上传、下载、修改、删除资源;添加、删除、修改和查看学科;可以对公告进行添加、查看、和删除操;备份和恢复数据库;可以对普通用户留言进行查看和删除操作。而一般管理员只能管理普通用户,不能对学科和数据库进行任何操作,另外增加了个人信息管理。普通用户可以在前台资源分类和学科分类中浏览和下载各种资源;可以查看公告;可以查看和修改个人信息,如个人密码等;可以给系统留言。

2)资源管理模块:主要分为文本资源、图形资源、音频资源、视频资源、动画资源、课件资源六个部分。超级管理员和普通管理员都可以针对不同的资源进行上传、下载、修改、删除和查看等操作。各种资源上传的时候都必须按照要求的格式和大小进行操作。

3)学科管理模块:由超级管理员负责对学科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操作。普通管理员和普通用户则没有学科管理权限。

4)公告管理模块:管理员和超级管理员都可以公告。具体可以针对公告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和浏览等操作。

5)留言管理模块:主要针对前台用户留言的管理模块。针对用户留言,普通管理员和超级管理员都可以进行查看和删除操作。

6)数据库管理模块:为了防止意外灾难如断电等对系统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的发生,超级管理员可以事先对数据库进行备份操作,之后可以进行还原操作。普通管理员则没有管理权限。

7)系统说明模块:管理员可以查看系统的功能说明和使用说明。

4 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目标

本文旨在利用当前社会上开源的Struts框架和Hibernate数据持久化技术相整合的框架实现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为了实现系统结构的清晰明了,并且完成快速开发,本系统的设计采用目前流行的MVC三层架构模式,在开发过程中使用Struts和Hibernate来处理页面逻辑和对象的持久化工作。本系统是基于B/S体系结构的,用户能够简单地通过浏览器对信息进行编辑、更新并查询,使信息管理更为便捷和实时。

本系统以Windows XP为Web平台,JSP+Struts+Hibernate为实现技术,建立基于MySQL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动态页面,实现教学资源库系统的各项功能。

4.2 系统架构设计

本系统的架构划分为四个层次: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持久层和数据库层。基于这种体系结构的设计采用Struts作为系统的开发框架,然后将Hibernate数据持久技术集成到Struts框架中作为了数据持久层。

1)表示层

表示层是四层设计结构中的第一层,主要提供用户的操作界面。采用Struts框架技术实现,通过调用action与业务逻辑层交互。表示层主要完成两个功能:接受用户的输入和呈现用户信息。

2)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是应用的核心所在,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用户交互和数据显示。采用Java Bean向Hibernate的持久层请求处理核心服务,并显示处理结果。

3)持久层

持久层是在业务逻辑层与数据层之间增加的一层,实现对象与关系数据库之间的映射。数据库持久层提供数据的保存、更新、删除和查询等操作。利用这个映射机制,对象与关系数据库之间的转换就可以透明地进行,而不用去关心数据库连接、并发性、事务等问题。业务逻辑层直接获取或存储的是清晰的对象,中间的转换过程交给映射框架来处理。

4)数据库层

数据库层主要完成业务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功能。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数据,需要将数据实体转换为对象进行封装。Hibernate负责持久层与数据库的通信,利用实体到数据库的映射,对持久对象进行操作,并将缓存中的结果同步到数据库。

系统开发架构图如图2所示。

5 系统实现

5.1 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主要包括超级管理员管理,普通管理员管理和普通用户管理。通过对本系统的三类用户进行权限的设定与管理,可以使不同类型的分组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登录管理模块是系统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同角色的用户登录到不同的功能页面才能保证权限的分工。下面以权限分配为例,介绍具体实现过程。

系统的管理有超级管理员和普通管理员两种角色,在管理员登录系统的时候选择各自的角色进入系统,进行不同的权限操作。权限分配过程中管理员进入后台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在下拉列表里选择角色,点击登录按钮进入系统。此时adminlogin.do动作提交给ActionServlet,根据struts-config.xml中的相应配置找到Action处理类AdminAction接收表单数据,调用ManagerDAO类进行用户名和密码验证,验证通过则继续判断角色,验证成功进入主页面,验证失败提示错误信息,重新登录。

5.2 资源管理模块

资源管理包括文本资源管理、图形资源管理、音频资源管理、视频资源管理、动画资源管理、课件资源管理六个部分。管理员和超级管理员都可以对各种资源进行上传、下载、删除和搜索等操作,涉及的功能主要有资源名称异步检测,上传功能,文本预览功能,图片预览功能,音视频在线播放等。

1)资源名称异步检测

由于上传的文件很多,为避免文件名重复引起的严重后果,需要对资源名称进行检测。为了不刷新整个页面而达到目的,需要使用异步验证技术,目前异步检测机制主要有DWR、Jquery和Ajax三种[6],本系统采用Ajax异步检测机制来实现对上传资源文件名称的异步校验。以文本资源名称检测为例,首先管理员输入资源名称,当鼠标失去焦点时就可以自动调用CheckText()方法触发Ajax异步检测机制。CheckText()方法调用TextDAO类对数据表Tbtext中的文本资源名称进行遍历,检测数据库中是否含有与当前输入的名称重复的,如果有返回False,没有则返回True。之后JavaScript中xmlHttp.responseText方法检索到返回值,根据结果给出名称可用或者重名错误的信息提示。从而达到无需提交表单即可实现与服务器异步交互的效果。资源名称异步检测效果图如图3所示。

2)上传功能

本系统资源都需要管理员上传到服务器,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上传时候要有类型和大小等方面的限制,不同类型的资源要放到的服务器不同的位置,以便达到合理分类,查找方便的目的[7-8]。本系统采用Struts集成的upload类实现上传机制。管理员进入文本资源列表页面,点击上传文本按钮进行上传操作,这时struts-config配置文件根据提交的Admin/textDisAction.do动作转到textUpLoad.jsp文本上传页面。管理员输入资源名称,当鼠标失去焦点时候,系统调用Ajax异步验证机制进行检测,如果名称可用给出成功提示,继续操作;如果失败提示重名错误,重新输入;如果没有输入,则提示名称不能为空。然后管理员选择文件路径,如果不输提示选择路径,之后填写内容简介和所属学科,最后点击上传按钮提交表单,进行上传。

提交表单后ActionServlet根据path路径到struts- config.xml中寻找相匹配的路径。接着,执行Action中的execute()方法,获取传递的表单信息。然后调用DAO中的upLoadTextFile方法验证文件的格式、大小等信息,验证通过则根据ActionForward的返回路径转到成功页面,失败则跳转到失败页面。

5.3 学科管理模块

学科管理包括浏览学,添加学科,修改学科和删除学科。由超级管理来统一管理和进行相关操作,普通管理员则没有操作权限。添加新的学科后系统前台菜单会自动更新,新上传的属于该学科的资源也会及时更新,便于用户及时地下载学习。下面以浏览学科信息为例说明其实现过程。

管理员在学科管理菜单中点击学科管理,则跳转到学科信息列表页面。点击浏览学科菜单,Struts的核心ActionServlet根据path路径到struts-config.xml中寻找相匹配的路径。接着,执行Action中的execute()方法,获取所传递的一组数据值,将其保存在数组中。最后,调用Dao中的subjectBrowse()方法查找数据库中subject表中的学科信息。execute()方法会返回一个ActionForward对象,ActionServlet按照ActionForward对象指定的页面来进行页面跳转。实现界面如图4所示。

6 结束语

基于J2EE的教学资源库系统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和教育资源的共享,老师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提供图形或者音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来提高教学效果,而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这个平台通过相互之间协作交流实现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 田颖.王余勤.向磊.教学资源库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9):23-31.

[2] 吕少华.浅谈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及规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2):12-15.

[3] 刘斌.精通Java Web整合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73-97.

[4] 陈松.J2EE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从入门到精通[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3.

[5] Thomas A.Powell.Ajax完全手册[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313-318.

[6] 楚钊.基于Web2.0的学校资源库设计与应用[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