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制造体系范文

绿色制造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制造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制造体系

第1篇:绿色制造体系范文

Abstract: Increasingly strict environmental laws and regulations require home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Shunde to construct green supply chain, from design, procurement, manufacturing, transportation, recycling discarded.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throughout the supply chain must be assessed and meet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Apply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a hierarchical model has been built of green supply chai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home appliance manufacturers in Shunde, and the weight of the heavy layers of index factors has been calculated and determined, a case has been given combined Shunde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manufacturers.

Key words: home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green supply chai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HP

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和消费者都非常重视环境议题及永续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欧盟三大环保指令(废电子电机设备指令、电子电机设备中危害物质禁用指令和能源使用产品生态化设计指令),要求企业不能只关注某一环节或者某一产品的环保要求,而是要从整条供应链角度考虑环境绩效,包括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运输,以及逆向物流,称之为“绿色供应链管理”[6]。

广东顺德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珠三角腹地,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家电制造基地。顺德家电产业总产值约为广东家电业产值的30%,全国家电业产值的15%,一定意义上能够引领中国家电业的发展。因应环保要求,顺德政府将“绿色供应链”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顺德的家电制造企业纷纷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环境绩效。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依据文献探讨与专家访谈结果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计算确定各指标要素权重,以构建顺德家电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结合具体顺德家电制造企业加以运用。

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本文通过座谈会和访谈形式,收集长期在顺德地区家电制造企业从事环境绩效相关工作的人员和专家的意见,同时参照ISO 14031:2013国际标准中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家电行业行为规范、国际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4)、欧盟的三大环保指令、国际标杆家电制造企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相关文献,制定出家电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环境绩效指标的层次结构模型:共5个阶段、12项第一层指标及38项第二层指标要素,如表1所示。

2 确定指标要素权重

2.1 问卷设计与调查

根据层次结构模型设计问卷,对同一层级的指标要素(从属于上一层同一个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本文共设计18个子问卷。例如“目标”层面,对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运输、逆向物流进行两两成对比较,如表2所示。 问卷采用名目尺度(Nominal Scale),评比的尺度分为:同等重要―1,稍微重要―3,颇为重要―5,极为重要―7,绝对重要―9。相邻尺度之中间值为2,4,6,8。

受访对象企业和专家都位于广东顺德,包括政府环保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相关工作人员、家电制造企业从事环境绩效评估相关工作的企业人士,以及环境绩效评估公司和大学家电制造专业从事研究工作的专家。发放问卷基本情况如表3所示。问卷共发放22份,有效问卷回收为18份,回收率为81.82%。

2.2 构建成对比较矩阵A=a ,并进行一致性检验,C.R

利用Excel软件,将18份有效问卷中的第i个与第j两个指标要素的成对比较值全部相乘,然后开18次方根,即为矩阵中的成对比较值a ,以此构建成对比较矩阵A=a ,本文共有成对比较矩阵18个。表4为“目标”指标层面构建的成对比较矩阵。

利用Excel软件,继续算出矩阵A=a 的最大特征值λ ,通过λ 和相关参数计算成对比较阵A=a 的一致性比率C.R(Consistency Ratio,记为C.R)。若C.R

2.3 计算各指标要素的权重,并排序

利用Excel软件,求取成对比较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λ 对应的特征向量U ,归一化后即为指标要素的权重向量W ,与上一层指标权重相乘即可算出整体权重值。以“目标”层面为例,λ =5.0386,对应的特征向量为U=0.8684,1.9160,1.3040,0.4601,1.0017 ,归一化后为W ,W ,W ,W ,W

=0.1566,0.3437,0.2348,0.0833,0.1816 ,如表4所示。其中绿色供应链中各阶段按权重从大到小排序为:绿色采购、绿色生产、逆向物流、绿色设计、绿色运输;第一层指标按权重从大到小排序前5位为:供应商管理、绿色采购、产品回收、循环利用、可拆解设计;第二层指标按权重从大到小排序前10位为:供应商环境认证比例、物料提交测试报告的比例、供货商提交承诺书比例、产品再循环比例、产品回收比例、产品可拆解比例、采用经循环再造物料比例、供应商执行绿色采购比例、使用能耗节省比例、产品模块化设计比例。各层级指标权重及排序汇总如表5所示。

3 应 用

第2篇:绿色制造体系范文

[论文摘要]在节约环保的发展趋势下,推行绿色制造技术给机械工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从分析绿色制造技术的特点入手,阐述了企业在实施绿色制造技术时应遵循的原则,并指出企业推广实施绿色制造技术的主要途径。

一、绿色制造技术的特点

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融产品的质量、功能、寿命和环境于一体的系统设计方法。在设计之初就应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都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如: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绿色设计方法具有绿色性、集成性和并行性:它首先是在绿色(节能、环保)设计的原则指导下,在一开始就考虑产品周期全过程的所有因素,包括产品质量、成本、进度计划、用户要求等。在设计过程中使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包装运输设计、使用维护设计、拆卸回收设计、报废处置设计等多个设计阶段同时进行、相互协调,各阶段和整体设计方案、分析评价结果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从而在其设计研发过程中及时改进,使产品设计达到最优化。

2.绿色材料。绿色材料是指在选材时尽量选择无污染或少污染,易回收的材料。为此,一是要多开发绿色材料,并建立绿色材料库;二是设计选材时要注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协调。

3.绿色工艺。绿色工艺是指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尽量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绿色工艺与洁清生产密不可分。绿色工艺主要还应从技术入手,尽量研究和采用物料和能源消耗少、废弃物少、对环境污染小的工艺方案。如现在的精确成形、干式切削、准干式切削、生产废物再利用、快速原型制造等都是绿色工艺的新技术。

4.绿色处理。绿色处理是指上一个生命周期报废的产品通过有效的回收又进入下一个生命周期的循环中。为了便于产品的绿色处理,一是设计之初就要考虑产品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如采用面向拆卸的设计方法、模块化的设计方法;二是发展绿色再制造技术,如再制造加工、过时产品的性能升级等。

二、企业实施绿色制造技术的原则

实施绿色制造技术过程中,企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依据ISO14001的要求事项,建立、实施并不断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定期对体系进行评审,确保体系有效实施;(2)在企业的全部活动中自主地制定环境目标,进行环境保护;(3)控制或减少设备开发和制造阶段使用和排放对环境负效应大的物质,推进污染预防。在设备开发、制造和废弃过程中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生利用,降低损耗。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管理,减少污水、烟气、噪声等对环境的影响。开展节能降耗活动,合理利用能源资源。

三、我国机械工业实施绿色制造技术的主要途径

1.建立并遵守环境保护体系,重视绿色意识教育。我国机械工业应加快建立ISO14001环保体系,并且致力于同ISO9001质量体系一体化,便于在开展各项活动中兼顾评价环境影响。通过建立环保体系,使企业员工能够针对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伴随的环境问题进行正确识别,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有效处理,使环境控制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制度化、惯性化。通过建立“善待环境”的工厂,谋求与地球环境、需求者、地域社会的共生,从而实现工厂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节约意识、效率意识、环保意识等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全体员工对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正确理解,充分认识到绿色生产的社会责任。

2.注重绿色设计,实施绿色制造工艺技术。绿色设计是绿色制造技术的核心,设计阶段是产品生命周期的源头,从源头控制环境要素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

目前机械工业在绿色设计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绿色设计的原则是选择绿色材料和绿色零部件进行设计,选择绿色工艺和设备进行加工,用节能、节水、省料等最优化设计规定产品的实现方式,对材料进行标识,优化可装配和可拆卸性设计;(2)确定绿色的设计评价指标是节能、节水认证和再商品化率;(3)产品绿色排序是一种表示产品绿色程度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第三方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由顾客对同行业同类产品的能耗、美感、安全、健康、警示、适用的性能、可接受的性价比、企业再商品化率、自我申明等内容进行定量评分。第三方将抽查结果结合公共环境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将排序结论向社会公告。其权威性虽往往受到质疑,但可作为顾客选购产品时的参考,因此也是顾客对企业产品满意度的一种体现,成为企业进行绿色改进的信息来源。

3.创新技术工艺,发挥环保效益。绿色制造技术应从理念落实到具体生产技术工艺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环保效益。比如在磨削加工时,采用油基磨削液会产生油气、烟雾,使生产环境恶劣,而且磨削液的后期处理成本太高,要改善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干磨削或准干式切削方式来加工。这样不仅有效地减少了资源消耗,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还有利于降低对环境污染,有利于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

四、结束语

在大力倡导环保主题的今天,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点的绿色制造技术是一种以保护环境和资源优化为目标的现代制造模式。我国从事机械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加强绿色制造技术的研究,重视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促进我国机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国机械加工企业的国际化成长。

参考文献:

[1]刘飞曹华军张华等:绿色制造的理论与技术[M].科学出版社,2005,1

第3篇:绿色制造体系范文

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负功能)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融产品的质量、功能、寿命和环境于一体的系统设计方法。在设计之初就应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都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如: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绿色设计方法具有绿色性、集成性和并行性:它首先是在绿色(节能、环保)设计的原则指导下,在一开始就考虑产品周期全过程的所有因素,包括产品质量、成本、进度计划、用户要求等。在设计过程中使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包装运输设计、使用维护设计、拆卸回收设计、报废处置设计等多个设计阶段同时进行、相互协调,各阶段和整体设计方案、分析评价结果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从而在其设计研发过程中及时改进,使产品设计达到最优化。

2.绿色材料。绿色材料是指在选材时尽量选择无污染或少污染,易回收的材料。为此,一是要多开发绿色材料,并建立绿色材料库;二是设计选材时要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

3.绿色工艺。绿色工艺是指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尽量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绿色工艺和洁清生产密不可分。绿色工艺主要还应从技术入手,尽量探究和采用物料和能源消耗少、废弃物少、对环境污染小的工艺方案。如现在的精确成形、干式切削、准干式切削、生产废物再利用、快速原型制造等都是绿色工艺的新技术。

4.绿色处理。绿色处理是指上一个生命周期报废的产品通过有效的回收又进入下一个生命周期的循环中。为了便于产品的绿色处理,一是设计之初就要考虑产品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如采用面向拆卸的设计方法、模块化的设计方法;二是发展绿色再制造技术,如再制造加工、过时产品的性能升级等。

二、企业实施绿色制造技术的原则

实施绿色制造技术过程中,企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依据ISO14001的要求事项,建立、实施并不断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定期对体系进行评审,确保体系有效实施;(2)在企业的全部活动中自主地制定环境目标,进行环境保护;(3)控制或减少设备开发和制造阶段使用和排放对环境负效应大的物质,推进污染预防。在设备开发、制造和废弃过程中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生利用,降低损耗。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管理,减少污水、烟气、噪声等对环境的影响。开展节能降耗活动,合理利用能源资源。

三、我国机械工业实施绿色制造技术的主要途径

1.建立并遵守环境保护体系,重视绿色意识教育。我国机械工业应加快建立ISO14001环保体系,并且致力于同ISO9001质量体系一体化,便于在开展各项活动中兼顾评价环境影响。通过建立环保体系,使企业员工能够针对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伴随的环境新问题进行正确识别,并积极采取办法加以预防和有效处理,使环境控制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制度化、惯性化。通过建立“善待环境”的工厂,谋求和地球环境、需求者、地域社会的共生,从而实现工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对员工进行平安意识、质量意识、节约意识、效率意识、环保意识等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全体员工对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正确理解,充分熟悉到绿色生产的社会责任。

2.注重绿色设计,实施绿色制造工艺技术。绿色设计是绿色制造技术的核心,设计阶段是产品生命周期的源头,从源头控制环境要素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

目前机械工业在绿色设计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绿色设计的原则是选择绿色材料和绿色零部件进行设计,选择绿色工艺和设备进行加工,用节能、节水、省料等最优化设计规定产品的实现方式,对材料进行标识,优化可装配和可拆卸性设计;(2)确定绿色的设计评价指标是节能、节水认证和再商品化率;(3)产品绿色排序是一种表示产品绿色程度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第三方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由顾客对同行业同类产品的能耗、美感、平安、健康、警示、适用的性能、可接受的性价比、企业再商品化率、自我申明等内容进行定量评分。第三方将抽查结果结合公共环境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将排序结论向社会公告。其权威性虽往往受到质疑,但可作为顾客选购产品时的参考,因此也是顾客对企业产品满足度的一种体现,成为企业进行绿色改进的信息来源。

3.创新技术工艺,发挥环保效益。绿色制造技术应从理念落实到具体生产技术工艺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环保效益。比如在磨削加工时,采用油基磨削液会产生油气、烟雾,使生产环境恶劣,而且磨削液的后期处理成本太高,要改善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干磨削或准干式切削方式来加工。这样不仅有效地减少了资源消耗,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还有利于降低对环境污染,有利于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

第4篇:绿色制造体系范文

开放型区域作为制造业高度发达的重要社会经济承载区域,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世纪60年代后,一些主要发达国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以知识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将“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转移到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地区。

开放型区域面临挑战

资源紧缺,严重受到外部供应限制 开放型区域属于资源输入型地区,资源能源相对匮乏,各区域之间的能源争夺不断加剧;部分地区受干旱趋势和南水北调工程不确定性影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以江苏省为例,2005年江苏人均GDP已达2000美元,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2010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将达到58935亿元,人口控制在7800万以内,区域对自然资源的总体需求进一步增大势在必然。

产品输出受国际市场影响 开放型区域属于外向型经济发展区域,企业运作方式多以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为主,也常被称为“出口加工型经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让东莞的出口制造业,尤其是玩具、纺织服装和制鞋业面临严峻挑战。不容忽视的是外向型中小企业,这类企业大多以初级代工为主,自身抵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在遇到经济环境动荡时容易遭遇危机。

加工治安早本身面临产业竞争、产品升级换代的挑战 产品绿色化发展趋势明显,国际市场绿色贸易壁垒越来越强,要求进一步强化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类企业的环保责任,对开放型区域相关产业提出升级发展的新要求。我国东部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产业大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研发、设计和营销、品牌等环节较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废弃物综合利用能力低,节能藏排任务面临严峻挑战 开放型区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区域污染防护的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导致加工制造产生的大量废弃物滞留本地。造成了对当地环境及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面临着由“世界工厂”变为“垃圾场”的严峻挑战。

土地激情虐严重束缚区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开放型区域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的束缚,存量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例如,珠三角大部分市已显现有建设项目无地可用的窘境。如东莞目前可供利用的土地不足40万亩,按照每年消耗3万亩的速度,十几年内就将耗尽,土地资源紧张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技术、资本等软要素的整合能力低 开放型区域缺乏先进的核心技术,生产率低下,很多企业没有技术来源,一半以上大型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大多数企业选择从国外买技术的方式进行生产,只能进行低级加工制造,产生较低的附加值。另外,对外资的依赖性强,如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大量外资企业纷纷撤离东莞,将资金和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内地及印尼、缅甸、越南等地,造成东莞当地大量的外向型资金密集型企业纷纷倒闭。

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开放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应主动应对全球产业格局变革、区域竞争加剧和资源环境约束挑战,重点强调功能空间布局的集约共生、产业自身的生态高端、输出产品的绿色健康,强调政府、企业和个人消费的绿色化。

大力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的设施体系建设 开放型区域应积极坚持开源节流并重的原则,通过调整资源结构、应用先进技术、加强行为管理等措施,增强前端环节资源能源供给能力,推进中端环节的资源集约化利用,推动末端环节的废物循环化处置,构建有利于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生产、输送设施体系和集约运营管理体系。如积极引入绿色能源,构建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完善非常规水源利用的设施体系;完善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动末端环节的废物循环化处置。

依靠内需拉动向内向型经济转化 开放型区域需要适当转变发展模式,由绝对优势的外向型经济向一定程度的内向型经济配合相对优势的外向型经济方向转化,从而充分拉动内需,提高可持续经济发展水平。如多渠道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鼓励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收入。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适度增加货币供给量,满足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

内生发展,提升科技创新等软要素支撑能力 借鉴先进国家制造业获得全球强大竞争优势的经验,大进大出型加工制造业区域应该重点提升科技创新等软要素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快产业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首先,要建立技术层面的保障体系,在该类区域经济社会系统中,引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点加强生产工艺技术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对清洁生产及资源回收处理的支撑力度。加快产品创新,开发各种节能环保类的产品,在当前国际竞争中争取领先地位。关注意识创新,培养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等社会观念。其次,建立创新环境的支撑体系,营造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的教育体制、吸引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环境和留住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对于企业来说,要充分把握对科技创新可持续化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使企业的发展目标、科技力量、管理方式、组织机构等都向可持续化转向。

第5篇:绿色制造体系范文

关键词:物流 绿色物流 必要性

中图书分类号:F250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物流必将把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放在发展的首位,建立全新的从生产到废弃全过程效率化的、信息流与物质流循环化的绿色物流体系。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

二、在我国构建绿色物流体系的现状和必要性分析

1.在我国构建绿色物流体系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物流业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于绿色物流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其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

领导和政府的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经营者和消费者对绿色经营消费理念仍非常淡薄。经营者展现给我们是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和绿色服务,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而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关心。

物流技术装备比较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绿色思想的建立,绿色导向的指明和绿色操作的运用,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而我们的物流技术和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地衔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流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影响了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以及仓储设施的空间利用率。

包装废弃物利用不容乐观。传统包装设计对包装材料及包装物的生产、使用和报废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由此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2.在我国构建绿色物流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物流业最终目标是降低成本, 而降低成本的途径无非是通过集约、优化各种资源,提高流通效率、压缩流通成本。这个过程同时也节约了资源消耗、提高了资源效率,简而言之就是一个节能环保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实施绿色物流体系是相当必要的。

首先,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日趋严厉的环保法规,企业为了持续发展,必须积极解决经济活动中环境问题,放弃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非绿色经营方式,构架绿色物流体系,追求高于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优势,从而为企业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第二,绿色物流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的深入人心,消费者对企业的接受与认可不再仅仅取决于其是否能够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与服务,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即企业是否节约利用资源、企业是否对废旧产品的原料进行回收、企业是否注重环境保护等,这些都成为决定企业形象与声誉的重要因素。

第三,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世界上的资源日益紧缺,同时由于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为了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相继制定出台了与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相关的协议、法律体系,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构建相应的绿色物流体系,以降低经营风险和违反法律的成本。可见,构建绿色物流体系能更好的与国际标准相接轨。

第四,可持续发展需要绿色物流。现代物流活动的诸多方面都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且这种影响的程度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加剧的,因此,为了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展绿色物流刻不容缓。

由此可见,绿色物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实现绿色物流有利于物流系统整体最优化和对环境的最低损害;有利于我国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三、对我国构建绿色物流体系的几点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笔者希望能够帮助企业重新审视绿色物流:绿色物流不但可以压缩物流成本,还可以带来新的商机。发达国家的物流企业已经走在前面,国内物流企业必须跟上国际的步伐。绿色物流管理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政府有关部门还是企业界,都应强化物流管理,共同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笔者认为:

1、加强政府对绿色物流的管理

对发生源的管理。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由于物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务的发展,引起在途运输的车辆增加,必然导致大汽污染加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发生源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取措施促进使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普及使用低公害车辆;对车辆产生的噪音进行限制。

对交通量的管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推动企业从自用车运输向营业用货车运输转化;促进企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政府统筹物流中心的建设;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网络等,从而最终实现物流效益化,特别是要提高中小企业的物流效率。

对交通流的管理。: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立都市中心部环状道路,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开展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以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的效率,达到环保的目的。

2、从企业的作为加强重视

推进绿色物流除了加强政府管理外,还应加强企业的绿色经营意识,发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种企业自律型的物流管理体系。构建绿色物流体系是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选择。

供应端绿色化。企业必须选择绿色供应商。在绿色供应物流中,有必要增加供应商选择和评价的环境指标,即要对供应商的环境绩效进行考察。例如:潜在供应商是否曾经因为环境污染问题而被政府课以罚款?潜在供应商是否存在因为违反环境规章而被关闭的危险?供应商供应的零部件采用了绿色包装了吗?供应商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了吗?

绿色制造。企业在生产产品时,应从产品设计开始就考虑到绿色环保和资源的可得性和回收性能,减少生产中的废弃物料的产生,实现资源最佳利用,能源消耗最小,零污染等。近年来,绿色设计在我国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无氟冰箱的产生。同时,要根据制造系统的实际,探求物料和能源消耗少、废弃物少、对环境污染小的工艺方案和工艺路线,追求企业内供应链的优化。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产品制造过程的工艺方案不一样,物料和能源的消耗将不一样,对环境的影响也不一样。

绿色包装。很少有制造商考虑产品包装对环境影响很大,多数人甚至认为精美的包装象征着高档的产品。生活垃圾中大部分是包装物的事实,足以说明包装物对我们的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企业首先应该在减少产品的包装上进行协商,适度的包装不仅有助于供应商降低成本,也减少了采购商的拆装和处理包装物垃圾的费用;其次,认真选择包装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再使用和再循环价值,但循环次数最多的包装材料不一定好,要用生命周期分析的方法来选择。从再循环的角度看,包装物的材料品种越少越好。第三,包装物的标识图案和文字应体现绿色化,注明包装物的材料、用法以及回收处理方法,使包装物的使用和处理变得简单易行。

绿色营销。通过绿色营销活动,让公众了解企业所进行的环保努力,让顾客理解产品的生命周期环境成本分析,并提供途径让他们提出改进意见。随着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旧产品的处理成为一个难题。当用户需要购买新的产品时,他们原有的旧产品该怎么办呢?最好是制造商能收回去,即用户在购买新产品时,制造商能回收旧产品。

返回物流。返回物流是物流活动从用户到制造商/供应商的过程。返回物流的内容包括产品和包装物。其中,产品的返回一般是顾客驱动型的,包括损坏的产品、顾客不满意的产品。旧产品的返回过程包括,首先产品返回到供应商,然后可能进行以下某种处理:再销售、修理、回收原材料,再循环;包装物的返回一般是为了再使用或再循环,是制造商驱动型的。可以根据企业条件、包装物的特性以及产品销售的分散程度等因素来决定。对于已回收的包装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某种处理:再使用、处理后再使用、回收原材料、再循环。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

参考文献:

[1]孙秋菊.环境保护与物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6-110.

[2]郭沛源.解读绿色物流[M]. 北京:物流世界,2005.96-103.

[3]王之泰.现代物流学[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29-35.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and Current Situation to Building up Policy and Theories System of Green Logistics

Sun Qiuju

(Beijing Wuzi Institute)

第6篇:绿色制造体系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供应链;结构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循环经济的提出,到各地方各行业的经验总结,制定并实施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划,除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本身所体现的科学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等特点之外,也反映了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我国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缓解环境压力、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概念的界定,系统研究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界定

在我国循环经济一词最初由刘庆山在1994年使用,从资源再生的角度提出废弃物资的资源化,其本质是自然资源的循环经济利用[1]。作者对文献中关于循环经济定义的总结,主要基于内涵,并有重点按类别地介绍并分析其中的一些定义。

1.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界定

循环经济的概念来自于环境保护。然而,真正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界定循环经济的并不多见。有文章认为,循环经济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环境保护发展模式:①强调环境保护本质上与经济活动是一个协调统一体;②指出人类经济活动应遵从自然生态规律;③阐述了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深刻内涵;④揭示了当今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这一表述主要是针对循环经济的功能和性质而言的。

2. 从大物流角度界定

在迄今的研究文章中,从大物流角度界定循环经济,含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循环流动,一是尊重自然规律。从这个角度定义循环经济强调了物质闭环流动、经济形态、生态经济等内涵,要求按照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技术规律、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弃物处理过程,将现行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开环式经济系统,转化为“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闭环式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减量化、产品的重复使用和再循环使用。

3. 从经济形态和增长方式的角度界定

经济界中各地区、各产业、各行业和各企业的物流,我们都把它叫做经济界物流,简称经济物流。经济界物流的特点:物是经济商品的物;流的动力来自人类的经济活动;是有赢利目的的经济行为。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发展模式[3]。其含义是以资源循环为主要特征,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将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自然循环过程中,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在不断循环的经济过程中得到合理和高效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二、基于循环经济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结构

1. 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供应链的构建

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供应链应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一是供应链上企业的生态企业化,二是企业间共生形成绿色供应链及其网链,三是延长生产链条,做好逆向供应链的构建,增强反馈机制。基于循环经济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是一种融合环境保护的现代管理模式, 通过绿色技术与供应链管理的手段,实现产品生命周期内环境负影响最小,资源、能源利用率最高和供应链系统整体效益最优的目标。

2. 基于循环经济绿色供应链的运作体系结构

绿色供应链研究的内容可以看出,研究绿色供应链的实施需要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包括产品的原材料获取、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产品的销售与运输、产品的使用以及产品再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其运作体系结构图如1 所示。

⑴ 绿色设计。研究表明, 产品性能的70% ―80% 是由设计阶段决定的, 而设计本身的成本仅为产品总成本的10% , 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的理念,要求产品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产品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采用绿色产品设计。

⑵ 绿色材料。原材料供应是整条绿色供应链的源头, 必须严格控制源头的污染。从大自然提取的原材料,经过各种手段加工形成零件,产生废脚料和各种污染, 这些副产品同时产生许多环境污染, 这就要求生产者在原材料的开采、生产、产品制造、使用、回收再用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 充分利用能源和节约资源, 减少环境污染。

⑶ 绿色供应。供应过程就是制造商在产品生产时,向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原材料的采购, 确保整个供应业务活动的成功进行, 为了保证供应活动的绿色性, 主要对供货方、物流进行分析。

⑷ 绿色制造。绿色制造也被称为绿色生产或清洁生产。它要求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均按ISO14000的标准生产,这意味着对生产过程、产品及服务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以期推行绿色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⑸ 绿色销售、包装、运输和使用。绿色销售是指企业对销售环节进行生态管理, 它包含分销渠道、中间商的选择、网上交易和促销方式的评价等。绿色包装是消费者购买产品后, 其包装一般来说是没有用的, 如果任意丢弃,既对环境产生污染, 又浪费包装材料。随着物流量的急剧增加带来车流量的大量增加, 大气环境因此受到严重污染。绿色运输主要评价集中配送、资源消耗和合理的运输路径的规划。在产品的使用阶段上主要是评价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再循环利用, 使用寿命是延长产品寿命, 增强产品的可维护性, 减少产品报废后的处置工作。

⑹ 产品废弃阶段的处理。工业技术的改进使得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全面, 同时产品的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废弃物消费品。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能源浪费, 而且成为固体废弃物和污染环境的主要来源。产品废弃阶段的绿色性主要是回收利用、循环再用和报废处理。

3 .基于循环经济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结构

实施绿色供应链,面临着一系列决策问题,它是一个十分复杂但又很有研究意义的问题。基于循环经济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结构就是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等手段建立绿色供应链的功能系统模型、信息系统模型、物流系统模型、资源系统模型、组织系统模型、过程系统模型,以及制造系统绿色供应链总体模型,形成完整的决策体系结构和系统模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如图2所示。

⑴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供应链管理追求的目标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尤其强调的是,在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要求对环境的影响的负作用尽可能小,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高。

⑵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对象。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对象涉及供应链中的各个主体,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和物流商等。因为,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求一些关键节点企业制定并严格实施环境管理标准,而且其上、下游厂商及最终用户也必须遵守同样的环境管理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绿色性。

⑶ 绿色供应链的运作、控制和管理技术

在绿色供应链的实施过程中,要涉及绿色供应链的运作、控制和管理等使能技术和具体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绿色材料选择、绿色采购、绿色仓储、绿色运输、绿色生产计划、绿色分销、多地点库存协调和逆向后勤(回收和处理)等。借助于上述绿色供应链的体系结构、模型和评价体系等,尽可能选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材料,尽可能使材料的采购、材料和产品的仓储、运输、产品的分销过程占用的空间、消耗的资源和造成的环境损害最小。

三、结论

再循环利用是根据“生态效率”的思想, 通过少制造和再制造方式, 使得废弃产品得到再循环, 从而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在我国,供应链管理还处在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在循环经济理念下,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个系统工程,用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绿色供应链模式的构建,并且对绿色供应链闭环的每一个环节给予精心的制定和计划,才能达到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的系统优化,推进全球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7篇:绿色制造体系范文

本报讯 为细化落实《中国制造2025》,着力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启动了“1+X”规划体系的编制工作。“1”是指《中国制造2025》,“X”是指11个配套的实施指南、行动指南和发展规划指南,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发展服务型制造和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2个专项行动指南,以及新材料、信息产业、医药工业和制造业人才4个发展规划指南。

5个工程施指南的制定是对《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的具体落实,明确了工程实施的目标、任务和手段。其中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以突破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方向,建立从技术开发到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工业强基工程主要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瓶颈问题,构建产业技术基础服务。这两个工程主要解决基础能力问题。绿色制造工程通过推动制造业各行业、各环节的绿色改造升级,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智能制造工程以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为抓手,推动制造业智能转型,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以突破一批重大装备的产业化应用为重点,为各行业升级提供先进的生产工具。

2个专项行动指南中,促进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重在夯实质量基础,打造以质量安全为基础、高质量产品为核心、国际化品牌为标志的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发展服务型制造行动旨在通过加快制造业企业服务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培育融合发展新生态。

4个发展规划指南中,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是以满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重大技术装备急需为主攻方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撑、军民深度融合、产学研用协同促进的新材料产业体系,突破一批新材料品种、关键工艺技术和专用装备;信息产业发展指南是以加快建立具有全球竞争优势、安全可控的信息产业生态体系为主线,强化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基础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突破关键瓶颈,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完善基础设施,深化普遍服务,促进深度融合应用,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旨在加快技术创新,深化开放合作,保障质量安全,增加有效供给,增品种、提品质和创品牌,实现医药工业中高速发展和向中高端迈进;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是从制造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全局角度出发,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夯实人才队伍建设基础,加快培育紧缺人才,完善人才使用、流动、评价、激励等机制,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提供坚实人才支撑。(龚新)

第8篇:绿色制造体系范文

【关键词】机械加工;信息化建设

机械制造中普遍存在的过程就是机械加工,其过程就是把原材料和没有整体完成的半成品实行加工,最后依照人们提出的生产要求规范的制造出成品。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不光会出现能源大量浪费的现象,还会导致环境的污染,主要包含噪音与废弃料的污染等。为此,机械加工行业中实施绿色建设就成必然存在的。本文就目前我国对机械加工工艺信息化规划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需求进行了研究,构建机械加工工艺信息化规划绿色建设中的五个因素(包括时间、环境、质量、资源、成本)的评价体系。

1 机械加工企业进行工艺信息化规划的意义

机械加工企业加工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必须是安全优质的。同时,从企业经济利益考虑,企业在进行机械信息化加工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原材料和人工消耗,减少成本投入,维护生产环境和谐发展。因此,机械加工工艺的过程必须按照工艺学的原理进行,同时要采用合理的方法。机械加工采用哪种加工工艺,必须根据企业的生产条件和设计要求而确定,并制定相应的工艺文件资料,不能凭借经验盲目确定。在进行机械加工之前,对工艺信息化规划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工艺过程中建立记录卡片,另一种是工序卡片。在机械加工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工艺规程是指在进行某项零件或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对采取的操作方式和加工制造所采用的工艺过程所记录的工艺文件。机械加工中采用的工艺规程指的是进行机械产品加工中的操作方法,以及在工艺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工艺文件。工艺规程是机械加工工人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生产的依据,并且是新产品在进行加工制造前,所实施的各种准备工作的依据。制定工艺信息化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既对工艺路线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设定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各个不同工序。因此,机械加工工艺信息化规划技术的重要意义,就是为实现科学的机械加工生产提供依据。

2 对面向机械加工工艺信息化规划与建设的研究

2.1 绿色制造的技术构建

绿色制造的技术构建,对机械加工产品的生命周期产生重要影响。机械加工成品的生命周期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加工材料的选择,制造加工的过程,产品的设计包装、产品的装配和使用,还包括机械加工产品的回收、拆卸、再造等。在机械加工中实现绿色制造可以更好的实现产品的重用、再造、减量化、再生循环几个方面的信息化规划。面向机械加工工艺信息化规划制造的整个技术构架中,主要包括三项非常具体的信息化规划内容,集成了两个层面的过程控制,实现绿色制造的 2 个目标。工艺信息化规划建设技术为企业进行机械加工提供了研究目标,并提供了绿色制造的模型和视图。绿色技术的构建为实现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了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能够最大化的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量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2 机械加工中的工艺信息化规划技术的研究对象

和传统的机械制造系统相比,工艺信息化规划制造技术所研究的范围更加广泛,其研究对象主要有三类:控制有害物质使用的技术、预防污染的技术以及针对环境设计所采取的技术。以各种制造活动为研究对象,可以对以上所述的三种技术进行分类,最终可以划分为 3类:第一类以产品的生命周期为基础;第二类以产品的加工技术为基础;第三类以产品的生产过程采用的技术为基础,。以上几点所构成的技术构架为开展绿色制造的实施提供了参考框架。

3 优化机械加工工艺信息化规划技术

3.1 优化机械加工工艺信息化规划制造技术的

工艺参数在机械加工工艺信息化规范制造过程中,对参数进行优化是实现信息化规划技术的关键。利用参数优化,可以达到降低资源消耗的目的。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就要优化相对应的工艺参数。经过优化的工艺参数,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刀具的磨损,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2 对制造工艺措施的优化

选择科学合理的工艺设计,是工艺信息化规划中最关键的环节,其对实现工艺信息化规划技术的意义非常重要。企业确定工艺措施的具体做法,通常情况下是根据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加工成本为前提条件的,很少考虑采取有效措施更好的利用资源以及实现保护环境的目标,导致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而且对资源造成严重浪费。

3.3 优化多机床的节能型调度技术

要实现机械加工工艺信息化规划就要对企业的机床设备进行优化配置。在机械加工生产中,一般实施的是多机床同时进行多工件的加工方式,其特点是不同的机床可以采用同一种加工工艺,而不同机床在型号和规格上有很大差别,导致机床在加工工件的过程中,消耗资源量和对环境的影响结果不尽相同。因此,要对机械加工工艺进行信息化规划就要进行科学的调度,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降低加工系统的能源消耗量。

4 构建机械加工工艺信息化规划技术的评价体系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实现最低的生产投入、最高的获利、最高的企业生产效率。但是,现在的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注重实现最佳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构建机械加工工艺信息化规划技术的评价体系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面向机械加工的评价体系应当包括五个主要方面:产品质量、生产时间、生产成品、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影响。

5 结语

通过对面向机械加工过程中对工艺信息化规划技术的分析,根据具体的要求和目标,构建了完善的研究架构,对机械加工的工艺信息化规划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起了针对机械加工工艺信息化规划的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对工艺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信息化规划。

参考文献:

第9篇:绿色制造体系范文

关键词:绿色制造;协调;可持续发展;产品生命理论周期;产业生态学

1 绿色制造概述

1.绿色制造的概念与内涵

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F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绿色制造是一种重复你考虑前两大问题的一种现代制造模式;从制造系统工程的观点,绿色制造是一个充分考虑制造业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当前人类社会正在实施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制造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制造业中的体现。

2.与绿色制造相关的概念

(1)可持续发展战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告诫人们:“不要过分让你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无情的报复。”20世纪80年代末在世界经济陷入持续滞涨的窘迫态势下,人类全面总结自己发展的历程,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社会行为,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首次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我国在1995年召开的“全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研讨会”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点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其核心就是生态与经济相协调。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实质是谋求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之间实现一种有机平衡的发展。

(2)产业生态学。产业生态学是将整个产业系统视为一种类似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封闭体系,其中一个体系产生的“废物”,是另一个体系要素所需的“资源来源”。这样,整个产业系统内的各个要素就形成了相互依存,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过程的“产业生态系统”。

(3)产品生命理论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原材料采掘、原材料生产、产品设计制造、包装储运、销售使用,直到最后废弃处置的全过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主张从原材料供给过程、产品制造过程、产品储运过程、产品使用过程直到产品废弃处置过程,都应该对环境影响最小。以前的环境管理重点往往局限于“产品设计”,“产品制造”和“废置处理”3个阶段,而忽视了“原材料采掘与生产”和“产品使用”等重要阶段。仅仅控制某种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而忽视其“上游”的原材料供给方生产过程和其“上游”的产品使用方使用过程所带来的环境影响,结果很难准确评估和真正减少该种产品所产生的实际环境影响。从末端治理与简单生产工程控制逐渐转向于以产品周期各阶段为生命链的全方位、全过程控制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思想实质就是全面环境管理的思想。

2 面向绿色制造的材料选择

1.概述

各种统计表明,从能源、资源消费的比重和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源分析,材料及其产品生产是造成能源短缺、资源过度消耗乃至枯竭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材料选择是产品设计和制造的第一步,因此,其绿色特性对产品的的绿色性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面向绿色制造的材料选择对最终产品的“绿色程度”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材料是面向绿色设计和制造的基础,没有环境友好的材料可供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绿色设计和制造的最终效果;其次,材料属性对绿色产品的绿色程度有着重要作用,由不同属性的材料制成的产品其绿色程度是不一样的,在它的提取、制备、生产和制品的使用与废弃过程中不仅消耗而资源和能源不同,而且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尽可能满足用户对材料性能要求的同时,必须考虑尽可能的节约资源和能源,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变片面追求性能的观点。

2.产品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以工件材料物流为主线的过程,伴随着产品材料的性能、结构和形状的改变。在原材料制备、产品制造加工、使用、回收处理的每一个过程中,材料都在直接地影响着环境。

3.面向绿色制造的材料选择原则

(1)材料的技术性原则。材料的技术性原则主要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强度、延展性、耐磨性等),物理性能(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磁性等),化学性能(抗氧化性、抗腐蚀性等)。

(2)材料选择经济性原则。在满足零件对技术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材时还应关注降低零件的总成本,零件的总成本包括材料价格、加工成本、回收处理成本以及其他一些费用。

(3)材料选择的环境协调性原则。材料选择的环境协调性原则是面向绿色制造的材料区别于传统材料选择的主要特点。材料选择的环境协调性原则主要考虑材料资源的丰富程度、材料的可回收性和可重用性、材料的能容量以及材料的毒害性等属性。

绿色制造事实是制造业环境污染头控制的关键途径,是21世纪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相对较新的概念,绿色制造还有诸多不完善,要想实现绿色制造,还需要更多理论和技术上的突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