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农问题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堂教学体现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要体现本节课的问题,同时学生的学也离不开教师的设问,所以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尽可能在教学中挖掘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同时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提问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的提问技巧,让这些技巧能贯穿在我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在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在提问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一、注意提问的难度
如教学七年级下册《走向自立人生》,教师先设问“什么是自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理解自立的含义,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有哪些自立的表现。学生针对这两个问题展开议论并回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再如,学习《走近法律》这个框题时,考虑到学生对法律比较陌生,所以在设问时尽可能结合他们身边比较熟悉的规则。如可以设问:(1)我们学校的规章制度有哪些?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规则?(2)请同学们谈谈我们的生活与规则有什么关系?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对学习法律很感兴趣,从而轻易地掌握很难理解的法律知识,同时也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以及法律的魅力。所以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在上课时要注意设问的难度。
二、注意提问用语 ,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提问用语。教师提问用语不同,带来的教学效果也会不一样。如,在学习《唱响自信之歌》时,可以这样提问:“你是一个自信的人吗?你打算怎样做一个自信的人?我们应该如何唱响自己的自信之歌?”提问用语不同,课堂的气氛也不同,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也不同。如在谈到如何认识自卑和自负的危害时,我提问:“什么是自卑?什么是自负?”请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来概括它们的含义,然后分组写一写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学生人人参与问题的思考以及问题的回答,当教师对问题进一步讲解时,学生的积极性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的过程,感受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与成绩,能够不断地为自己喝彩,为自己鼓劲。
三、注意学生回答问题的效果并给予评价
当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我们教师应该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效果给予恰当的评价。如果学生的回答比较准确或有自己的独特观点,教师不妨直接采纳或给予肯定,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和成就感。如果回答得不够准确或完全错误,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千万不能为了赶时间求得正确答案,接二连三地提问其他学生,因为随着学生一个个站起来坐下去,课堂气氛会变得比较紧张。退一步来讲,学生就是回答不出来,教师也应注意给学生留一点余地。如在提问时,也许学生一下子回答不了或者回答不完整,教师可以说:“你先坐下,请再好好想想”“请另外同学帮帮忙”“哪位同学愿意帮忙回答这个问题”……这样既可以消除紧张气氛, 更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尽情地学,同时也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有足够的勇气迎接挑战,迎接每一节课。
四、提问时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
在教学中,教师所讲的问题一定要紧扣学生的实际,最好是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合学生的家庭和学校的情况等等,让学生真正地在熟悉的环境中去掌握知识。如讲到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一框题《身边的侵害和保护》时,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身边的侵害有哪些?这些身边的侵害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如果碰到这些侵害应该怎么办?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教师和家长经常提醒学生的问题,所以学生平时比较注意和关注。这样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很高,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注意身边的侵害以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五、提问时要注意启发学生
教师提出问题时要善于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如让学生了解“三农问题”,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三农问题?”“为什么要重视三农问题?”“国家重视三农问题体现教材的什么观点?” 这大大启发学生利用课文知识去解决问题。可见我们的思想品德课不只是回答“是什么”,而应该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怎么做”,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真正地使自己在课堂中寻找学习的快乐和享受在快乐中获得知识的喜悦。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让学生找到自信,欣赏自己,顺利地解决问题。
六、提问时要注意考试的提问类型
自从中考思想品德课实行开卷考试后,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提问方式上下了好大的工夫,因为在这几年的中考中,非选择题的提问方式多样化,甚至一题多问,答案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特别注意提问方式,既要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又要让学生找出解题方法,并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也要让学生根据考试的要求,结合课本组织答案,尽力让答案答得完整,拿到高分。
七、提问时要顾全大局,面向全体
近段时间,各界关注“民工荒”较多,但不全面。近年来,已经有不少研究发现了农村的人口危机,就是劳力荒和农民荒。例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几年前的全国性调查发现,不少村庄已无劳动力可以转移,这是一个有力证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组于2006年就新农村建设现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共涉及17个省(市、区)、0个地级市、57个县(市)、166个乡镇、2749个村庄。结果显示,74%的农村已无可以进城打工的“剩余劳动力”,仅有25%的农村还有四十岁以下的劳动力。各村拥有的30岁以下青壮年劳动力为299人,东部323人,中部260人,西部298人。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
的就业构成看,常年外出打工或在本地从事非农业的劳动力全部村庄平均为154人,东部182人,中部120人,西部144人,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或就地从事二三产业的比例平均为54.12%,比所有劳动力的转移率47.9%略高。74.3%的村认为本村能够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己经出去了,近1/3的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率都在80%以上,只有1/4的村认为本村还有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也就是说,“劳工荒”的问题不只是在城市中出现。
农业劳动力危机是否纯粹的数量型短缺问题?恐怕不完全是。我们可以将农村劳动力分为存量和增量两个部分。存量是现在务农的中高龄农业劳动者。增量是年轻一代的农业后备军,但扎根农村的“军心”不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意味着存量的减少速度快于增量的增长速度。增量进一步可细分为流量和留量。回乡农民则是流量和留量的变换。
考察农业劳动者供给危机可以从数量、意愿和选择来考察:
其一,从数量看,随着人口生育率下降,新增劳动力供给出现萎缩趋势,出现了生在农村却不事农活不爱农业的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其中有“独生子女新生代”,他们有农村户口却没有农民的职业。农之子恒为农的格局早被打破,农民的社会流动积极意义是主要的。中国实行“一胎化”的后遗症正在浮现,最初对人口增长危机的判断是片面的,就是通过人口控制来缓解紧张的经济与人口的关系,主要是就业难问题。其实,很多中国问题都是“体制病”,人口问题是表象,因为人口变动是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产物。经济本身在成长,需要的劳动力在增多,然后低生育率却导致年轻劳动力供不应求,这就是“超低生育率的困境”。亡羊补牢, 亦已迟也。从我国人口总量出发而不是从动态的人口经济关系出发来看待人口控制的意义,事实证明是一个巨大的认识误区。
其二,从意愿看,改革开放形成了打工文化、农民流动文化,有巨大的进步意义,但对农村发展也提出巨大挑战。国务院2006年调查涉及2005年212.73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情况,从就业结构看,每个村平均拥有劳动力1081人,务农的占52.1%,在本地从事非农业的占21.06%,外出打工的占26.51%。也就是说,近一半的农村劳动力已转入非农产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柄双刃剑,大量青年人口的外出对农村农业发展也构成威胁。与此同时,即使待在农村的劳动力也是被迫种地,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农业的职业声望低,劳动报酬低,劳动强度高。大批80后和90后农民工不愿意回到农村,他们渴望成为城市的新市民,要求与城市居民有同等的权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预期,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不可避免,预计30年后中国农村将只有4亿人口。
其三,从选择看,“农民荒”现象背后存在着两种短缺:
(1)流转式短缺。流转包括流动和转移。农村人口的流动有三重含义。农村人口的地理流动、职业流动和社会流动导致过度城市化,导致上溢下漏,在某些地区和某个阶段强化了城乡的不对等发展。
过度城市化的危机深化,一方面农村劳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城市超载,出现城市贫民,交通拥堵,都市人口拥挤。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注意到城乡平衡发展。城市化不仅仅是一个方向,而且有一个程度、质量和对接。中国需要“适度城镇化”。
托达罗的预期收益理论和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各有长处。前者注意到城乡发展的平衡问题,后者提出了无限供给的理论假设和现代经济起飞的人口学条件。
(2)逃离式短缺。“三农问题”的李昌平呐喊犹在耳畔:农民真苦、农村真落后、农业真危险。的确需要警钟长鸣,君不见撂荒现象处处可见?这说明了在人地关系紧张的中国,人地关系恶化,导致“人地脱离”。究其根源,是农业强度高,收益低,不受尊重,精神收益几乎是负的,存在着一种职业耻感。越是传统的小农业、缺乏支撑的弱质农业,年轻农民逃离土地的现象可能更严峻,这可以是一个假设,需要验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而我们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人口流动的基本规律我概括为比较利益诱导,人往高处走。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出的比例都比较高,东部地区的农村则是劳动力的重要流入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研发现:平均每个村吸收外来劳动力491人,外来劳动力与本村劳动力的比例接近1:3。
最后,谈两个想法和建议:
第一,要深化和推动农民的就地转移、人口集聚和就地城镇化。在中国,城镇化的提法比城市化的提法更符合国情。土地集中、人口集聚、资源集约,三者统筹是一个方向。笔者实地调研过的江苏北部东海县薛团村模式的特点是整合资源、优化发展,通过合并邻近分散的自然村,建立一个规划科学的中心村,人口集聚,土地节约,耕地复垦,实现了资源的重新组合和效益提升,同时更容易实现了农村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目标。通过农村人口集聚带动资源的集约使用和优化开发,已经使新农村建设曙光初现。但我们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人制宜发展不同模式,避免“一刀切”、“齐步走”的悲剧。在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的村庄中,认为有必要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的村的比例略多,为55%;认为没有必要集中居住及合并村庄的占45%。关于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的难点,调查中反映,最大的难点是贫困户承担不了成本,占调查村的比例为60%;农业生产不方便、生活成本增加和村里的住房刚建好等则分别占45%、5%和31%。其中,反映村里的住房刚建好的比例约1/3,是一个不低的比例,显示对村庄进行改造要慎重。
【关键词】小城镇建筑 “三元模式”
一、“三农”问题途径之辩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突出,是“三农”问题最重要体现。如何协调这些矛盾,解决“三农”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代表性的是城市化与农村本土化。
一些学者认为,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导方面,即新农村建设首先应减少农民,其次才是建设。华生强调,我们的城市化率是很低的,在30%之下,跟世界上一般发展中国家的路径严重偏离,这是我们国家新世纪发展的主要矛盾。陈剑波提出,新农村建设是伴随着我们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茅于轼说,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农民逐渐减少的过程,减少到哪里去?减少到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农民进城。如果没有城市化,眼睛光看着农村,做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失败的。
以温铁军为代表的学者坚持,新农村建设的根永远在农村。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还远远不能将大多数农村人口转移出去,另外,中国农村的土地还不具备私有化的条件。当前为使农民富于、农村发展、必须进行乡村建设,并谋求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他指出,有些人认为只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就能解决,这个似乎是有一点简单了。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都比我们高的多,但其实只是把农村的贫困人口空间平移到了城市,变成大城市郊区的或者大城市城中心的大型贫民窟的人口。农村建设的问题非但没能解决,更加剧了城市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恶化。
二、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小城镇建设
1、小城镇建设的兴起
实践表明,仅围绕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二元结构的互动转化并非有效:城市化进程增长缓慢,环境污染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候鸟”式的迁徙转移,既加剧了交通运输压力,也困惑着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城乡社会的稳定。新农村运动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助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然而却会扩大土地资源的非生产化使用和消耗大量的建材等类资源,以及加剧农村的面源污染和阻碍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鉴于此,一些学者从城、乡之外的角度出发,把“三农”问题的解决途径放到了小城镇建设之上。在江村调查中就意识到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与乡村工业的关联性,提出“小城镇,大问题”的观点。他认为,小城镇作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金融等中心,是城乡经济协作互补的结合点。温铁军指出,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这个内在的基本矛盾制约下,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很大程度上要靠农村外部条件的改善,要让农民在耕地以外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新空间――小城镇。他又强调,小康城镇既能够使农民群众基本上享受到小康社会应该享受到的现代生活,又同时使它维持了自己传统乡土社会的基本的文化特征。陆学艺也曾多次论述过小城镇建设之必要性: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全国开展以发展小城镇为中心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很有必要,是扩大内需,使过剩的产品、过剩的劳动力找到用武之地,走出当前经济困境的一步活棋。
2、小城镇建设――“三元结构”模式
城市与乡村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社会、经济与景观实体,两者在空间上具有比较明确的行政管理界限,但二者又是动态变化的――乡村不断地向城市转换。小城镇便是这一转化过程中的中间态主体:同乡村相比,它是一种发展和进化了的高级形态,是一种以非农产业人口和非农产业活动为主体组成的社区,在地域、人口、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既同乡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同城市相比,它又明显地保留着更多的“乡村性”,其经济的聚集程度、结构的现代化程度、集聚所导致的效应均不如城市明显,但从一般意义上说其自然生态景观优于城市。
从图1可知,以小城镇为轴心的“三元结构”是指在空间发展上形成城市、小城镇与农村三足鼎立格局:城市中高度聚集的人流、物流、财流和信息流,通过合理有效地的流动,扩散到农村中去。在这一过程中,小城镇起了关键性作用,其合理的聚散功能,使城市高度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向农村延伸,从而达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效果;农村相对过剩的劳动力又有了新的就业空间,农民就业与脱贫的进程也进一步提高。这样,在空间集聚上形成一个中间大、两头小的人口分布“橄榄形”结构,这不仅有利于全国社会的稳定,也是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途径。
3、国外小城镇发展的有关理论
(1)美・托达罗(M.Todaro)在《人口流动、失业和发展》中认为,由于城市中失业的存在,农村劳动者在决定是否迁往城市时就不能仅仅考虑城乡的实际收入差距,同时要考虑城市的就业率或失业率,即在城市中找到工作的概率。其对小城镇发展的含义是:不应单纯地依靠工业扩张解决发展中国家的严重失业问题,而应该同时发展农村经济。城市创造的就业机会越多,失业问题越严重,这客观上是鼓励小城镇的发展,并认为只靠城市发展解决不了所有的经济、社会问题、作为“城尾村头”的小城镇应该承担起这个重担。
(2)农村发展理论中的小城镇观点。第一,自下而上理论:基本需求首先必须与实际的国土相适应,立足自身的资源,通过增加自力更生的能力而获得发展。沃尔特・斯托尔(WalterStohr)等人认为,自下而上发展战略不是单一的战略,它与专门的社会、文化、历史、机构框架相关。以各地的自然人文和制度资源的最大利用为基础,以满足当代居民的基本需求为目标,直接面对贫困问题,应依托农村而发起和控制。第二,自中心发展理论:D・圣海斯等人提出,在区域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在地方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尽可能长期依靠当地资源,应用小规模技术组织劳动密集型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区域外部的依赖性,形成地方综合经济圈,直接满足区内人口的基本需求。当然这不是自给自足,并不排斥区内有效资源超过当地需求情况下出口。中心发展应满足以下前提条件:区位远离大型工业中心,具有相对均衡的资源优势,国家鼓励地方发展并给予经济资助。
三、小城镇发展之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优势
城镇作为上联大中城市,下接广大农村的中间站,具有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信息接纳与辐射、引导农村消费等功能,对解决三农问题也有其独有的效果:第一,农村城镇是乡镇企业发展的理想聚集地――以农副产品为对象的深加工企业既要贴近原来产地,减少运输费用和交易成本,又要面向市场需求向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域集结,使生产者能够较快地获取市场需求变化的信息。第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和转移作用,可有效地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既发挥分流作用,防止农村人口过快涌入城市,又发挥其截留作用,避免素质较高的农村人口、资金过快流出农村。第三,城镇在接受城市辐射中的接应和延伸作用,加速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增加农民务工收入,促进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第四,在实现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过程中的带动与示范作用,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
2、问题
“农村病”是对农村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社会病态现象的集中概括。它是农村的推行及乡镇企业、小城镇有了一定发展后,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滞后于农村工业化、非农化,农村劳动力和其他农村经济要素的流动受到制度或政策性力量阻碍,大量剩余劳动力和业已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仍然滞留于农村而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
我国农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基本停滞,甚至出现局部的倒退,根本原因是广大农民对农业的兴趣较之农村改革初期明显降低,以农为本的传统行为观念正在向农业副业化模式转变。随着人口增长和农村家庭日益核心化,农地细碎化趋势有增无减,农户的经营负担越来越大,势必将主要劳动力、劳动时间和资金投入比较收益较高的非农产业。人口城乡迁移门槛和二元户籍制度,又使农民不愿意放弃作为生存之本的小块土地的经营权。强壮劳动大都已转移从事非农业,长年从事农业劳动的主要是“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抱着“不想多搞”、“不想不搞”、“不想搞好”的心态,农业的停滞乃至萎缩将难以避免。
3、质疑
(1)小城镇建设的最终途径是工业还是农业?以华西村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其无论是城镇建设、GDP创造值、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保障都堪称我国城镇的前列。然而,这些城镇的建设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大都靠乡镇、民营或私营企业发展加工业、服务业、轻工业等起家,而看不到一丝农业为主流的影子。试想,假如我国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都以此为标准来发展小城镇,逐步把农业“副业化”,那么若干年后,岂不说生态环境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就是我们的基本生活保障――粮食问题都无从解决。故本文认为,在小城镇建设中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如何发展农业生产,怎样尽量向农业现代化靠拢,以“农”字当头,以农产品深加工以及相关产业为契机,来建设小城镇。
(2)小城镇的建设是否以取消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对于小城镇建设的最终目标,本文认为,以大城市为蓝本没有必要。当今社会,人们除了追求大城市的繁华与时代感,更追求一种恬静与自我发展。小城镇建设,当务之急更应从本身的优势出发,利用其天然资源而建成一所现代小康城。另一方面,许多学者建议“取消户籍制度,使城市与农村居民身份平等”,其实,只要是小城镇建设真正实现了,农村真正发展了,农村居民的身份地位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如今城市就业压力大,工人不在是“铁饭碗族”。按许多人的说法,工人的生活还不如农民有保障,应为农民还留有最基本的“根”――土地。“土地现在多金贵啊”、“当农民也没什么不好”,这也能反映出一部分农村人的心声。此外,若真正追求城、乡居民的身份平等,那么手中有土地的农民和“一无所有”的工人本身就是有差别的。与其喊出口号“取消户籍制度”,不如想些更可行的办法,让小城镇发展起来,使农民获得真正实惠的利益,消除城、乡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毛锋、张安地:“三元结构”发展模式与小城镇建设[J].经济经纬,2007(5).
[2] 温铁军、徐雪:走好城市化的道路[J].财经专题,2000(5).
[3] 王志强:小城镇发展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业补贴;农民收入支持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5-0028-04
一、文献综述
农民增收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从文字上讲,农民是指从事农业生产获得务农收入的人。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的缘故,中国语境中“农民”的含义要丰富得多,不仅要从事农业生产,而且必须要具有农业户口,两者缺一不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当代部分农民也可以不必从事农业生产,但是要成为农民仍然必须具有农业户口。也就是说,农民在中国不是一个职业称谓,而是一个身份的标识。基于农民的身份,每一个农民有一块可以永久无偿使用的宅基地,有一份土地使用权,可以比较自由地择业而获得多项收入。因此,国家统计局对农民收入设计了一个特别的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指被调查农民纯收入之和除以被调查人数。“农民纯收入”是指农村居民每年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包括四个部分: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人。不过,既然被称为农民,务农是其家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关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产生,各级统计部门是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规定,根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推算而得。“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农民,是指农村常住户。农村常住户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以及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农村住户。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及以上的住户也包括在本地农村常住户范围内;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都不包括在本地农村住户范围内。
农民收入计算中包括没有变现的部分。在农民收获产品之后,统计上就算做了收入;农民自己生产的产品自己消费,粮食、蔬菜等,统计口径是既算收入也算支出,都要按照市场价格计算收入和支出;对农民的收入,统计口径不仅要算现金收入,算实物收入,还包括副产品。例如:小麦收割完,小麦要算收入,麦秸也要算收入;养鸡养猪养鸭,鸡猪鸭要算收入,粪便也要算收入,可做田地有机肥。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一部分是不能用做生活消费的,因为每一个农民家庭都是一个经营主体,必须自己为自己垫付生产费用。
目前,对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研究,主要是对根据现行测算方法得到的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表示怀疑和批评,探讨农业生产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文献很少,目前主要有曹子坚、王敏分析了国家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民纯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黄永兴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技术就农民纯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何秀荣发现了发展农业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在递减,但没有实证的支持;王细芳选取中国粮食生产区之一的湖北省为案例,围绕农民增收分析了“种粮热”给农民增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其他农业活动则没有进行研究。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农业和农民问题,笔者试图从农业生产角度探讨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影响,为进一步从制度层面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供经验证据和智力支持。
二、变量选择和数据处理
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放弃对现行统计数据和测算方法本身的争论,直接利用统计部门的权威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数据。我们选择2006年全国31个地区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作为因变量。
由于我们关注的问题是农业生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所以,我们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选择2006年全国各地区的农业产值作为主要控制变量,分析农业生产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农民纯收入=总收入一税费支出一家庭经营费用支出一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一赠送农村亲友支出。“总收入”指调查期内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从各种来源渠道得到的收入总和,按性质划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可见,农民总收入的来源非常广泛,涉及第一、第二和第三三大产业。此外,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也很多,农民人口数、农民受教育程度和性别都会对农民收入产生重要影响。我们把这些变量也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保持这些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揭示出农业生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为了保证数据来源的同一性,我们无法利用《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得到所有上述指标的数据。由于我们主要关注农业生产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可以考虑利用替代指标进行分析,得到遗漏变量问题的植入解。我们利用各地区的乡村人口数作为农业人口数的替代,利用各地区接受义务教育及其以上程度教育的人口数作为农民受教育程度的替代,利用各地区的15岁及其以上人口性别数指标作为农民性别状况的替代。将上述各项得自《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的变量及其代码列于表1。
三、回归分析
根据上述变量,我们建立如下的回归模型: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乡村人口+接受义务教育人数+接受超过义务教育人数+未上过学人数+15岁及其以上人口中男子数+15岁及其以上人口中女子数
利用Eviews分析软件进行回归得到下列结果(表2)。
为保证推断的有效性,利用怀特方法进行异方差检验(无交叉项)(表3)。
由于存在异方差,不能进行有效推断,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修正(表4)。
经过修正,不仅消除了异方差,AC值和SC值都变小,且R2和调整R2。都达到0.9999以上,模型拟合很好,可以进行有效的统计推断了。
四、统计推断
必须注意的是,在我们控制的人口变量中,只有各地区农村人口是专门针对农民的统计数据,其他的人口数据都是采用的替代变量,虽然不能利用它们直接对农民的收入效应进行推断,但是可以保证以下四个非替代变量的效应分析的无偏性。
第一,第一产业产值对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边际效应是负数,为-0.692049,p值为0.0339,我们可以在5%的显著性水平拒绝第一产业效应为零的虚拟假设。于是,可以作如下推断: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第一产业产值每增加一个单位(1亿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不仅不会增加,而且会相应减少0.692049元。
第二,第二产业产值对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
边际效应是负数,为0.195757,p值为0.0709,我们可以在10%的显著性水平拒绝第二产业效应为零的虚拟假设。于是,可以作如下推断: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第二产业产值每增加一个单位(1亿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相应减少0.195757元。
第三,第三产业产值对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边际效应是正数,为1.012055,p值为0,我们可以在1%的显著性水平拒绝第三产业效应为零的虚拟假设。于是,可以作如下推断: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第三产业产值每增加一个单位(1亿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相应增加1.012055元。
第四,乡村人口对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边际效应为正,为1.210421,p值为0.0012,我们可以在1%的显著性水平拒绝其效应为零的虚拟假设。于是,可以作如下推断: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乡村人口每增加l万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相应会增加1.210421元。对该点应该作如下的理解:在一个农民家庭的土地既定的情况下,由于每年务农的劳动量基本不变,在大部分农业生产都可以由妇女、老人和儿童胜任的情况下,家庭成员越多,就可以有更多青壮年劳动力从事非农就业,从而获得更多非农收入。因此,乡村人口的增加会对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产生正效应。
五、政策建议
由于农业等第一产业的边际效应为负数,说明单纯发展农业生产不仅不能增加农民收入,长期还会不断降低农民的纯收入。这也证明,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纯粹的农民)是很难获得社会平均收益从而过上现代生活的。为了获得社会平收益率,中国农民必须要兼业,通过兼业多渠道获得收入来源,弥补从事农业生产的不足。这样的结论无疑对我们当前的农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解决三农问题,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增加农民收入,这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由于农业的发展对农民纯收入的效应为负数,要增加农民收入就不能仅仅依靠农业的发展,还必须要让农民参与其他行业的建设,开启农民的要素收入之源,充分发挥农民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的获得包括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等各项收入。其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增加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效应非常显著,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农民的身份限制,赋予农民的国民待遇,让农民能够更方便的从事第三产业,取得经营性或工资性收入,同时也让城市居民能够方便的从事农业生产,使务农成为一个职业而不是一个身份,为农业的发展开辟广泛的渠道。
同时,鉴于第一产业对农民收入的负效应。为了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国家必须在WTO的框架下,充分利用WTO中的黄箱政策对农业进行适当补贴,保证从事农业生产能够获得正收益,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利用WTO中的绿箱政策,对农民提供收入支持,使我们的乡村建设者能够过上现代的社会生活,实现城乡共同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王安全,走出对农民纯收入统计认识的几点误区[J],中国统计,2003(7):44。
[2]张永庆,要准确透彻地理解农民纯收入的指标含义[J],统计科学与实践,2003(1):44-45。
[3]曹子坚,魏巍,宋亚,国家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民纯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J],统计与决策,2007(8):74-76。
[4]王敏,财政农业投入与农民纯收入关系研究[J],农业经济导刊,2007(9):157-158。
[5]黄永兴,农民纯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3):56-59。
[6]何秀荣,发展农业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在递减[J],中国乡镇企业,2004(1):27-30。
[7]王细芳,警惕“种粮热”与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以湖北省为例[J],农村经济,2005(3):67-69。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7-0229-02
采访工作是新闻编辑、写作与发表的前提,一般表现为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询问、思索、记录等活动。新闻采访的特点包括依赖摄录设施、新闻直观生动、对新闻记者要求较高、采访具有合作互动性等。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必须保证摄录设施的齐全,以摄录设备协助新闻讯息实现图像与声音的同步描述,使新闻表现形式更为直观生动。同时,新闻采访工作对记者的要求比较高,必须具备新闻资讯的收集与调查能力,也要具备沟通能力, 在新闻采访中,可与被采访人员进行适时的交流与互动。
一、县级电视台新闻采访工作
(一)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
1.提问分类。提问技巧包括提问分类与提问方式两方面。其中提问分类又分为开放式与闭合式两种。一般对于涉及范围比较大、问题比较广泛、回答方式没有严格限制的方式称为开放式提问。而闭合式的提问对于被采访者,问题与回答都有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例如在涉及农业生产方面,无论对领导或者农民进行采访,在提问与回答方式上都没有严格的约束,应并且试着引导回答,而对于个人私生活问题、政治敏感问题等,要避免使用敏感的提问方式。
2.提问方式。提问方式包括正问、侧问、反问以及追问四个方面。正问的特点在于简洁明了,适用对象为新闻记者的熟人或经验丰富、文化较高的学者及领导;侧问的对象一般为不善言谈的对象,以旁敲侧击的方式进入正题;反问的对象大多为在某方面存在顾虑、谦虚不想谈的采访对象上,新闻记者可适时从反方面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被访对象切入正题;追问是对问题线索进行紧紧追问,直到水落石出为止。新闻记者如果不能把握好提问的方式,通常会出现很多笑话。其主要原因在于新闻记者没有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在不明所以的情势下,错误的提问和表达方式展开新闻采访。
3.记录技巧。新闻记者进行现场采访时,可以通过心记或笔记的方式进行记录。心记适用于普通闲聊、 稍纵即逝的事件、无法使用纸笔以及被访者不允许文字记录等情况;笔记主要指采访过程中对所见所闻以笔和纸记录。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很多记者在采访时都是使用录音设备,采访完毕在进行后期整理。
(二)前期准备工作
1.收集背景材料
针对很多时效性要求不强的新闻,在进行新闻采访工作之前,必须做好资料准备工作 , 方便更深入挖掘新闻的价值。对于影响较大的新闻采访工作,电视台记者在做新闻采访之前,必须将整个案件进行熟悉,了解新闻事件经过以及涉及到人员等,才能在采访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另外,对很多突发性新闻的采访工作,要依靠记者平时的经验积累与专业素养。
2.明确报道思想,拟定采访计划
新闻报道思想又称指导思想, 新闻记者往往在初步了解新闻时,就已明确报道思想。比如在对县级领导进行关于新时期三农问题的采访时,整个采访的重心应放在三农问题上,不应将报道思想围绕在县领导身上,很多新闻记者由于没有做好相应的采访计划 , 采访中很容易偏离中心报道思想,导致整个新闻报道偏离主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采访过程中应具备的素质
1.价值观的确立
新闻记者必须树立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县级电视台观众多为普通民众,关注的问题也多为与自身息息相关的问题。例如目前很多县级电视台的民生类节目,节目内容贴近群众生活,在当地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品牌节目,群众在节目中可以看到或者得到和自己息息相关的消息或者信息,为此此类节目的收视率较高,一般都能得到良好的播出效果。因此,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底层人们的生活,以平民视角出发看待问题。同时新闻记者也要增加对新闻线索的敏感度,及时作出新闻价值判断,在日常生活多关注身边事情的发生,培养关注身边事物的观念。
2.采访过程应把握语言分寸,营造良好气氛
新时期,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广大农村地区也涌现出很多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的新型农民。采访过程中,如针对“新时期农村”问题,可直接进行深层次的思想交流,加深新闻采访的内涵。而对于文化教育程度较低的传统农民,可放低自身文化人的身份,以亲切平和的方式进行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从而使新闻素材变的更为生动。因此,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善于营造和谐的气氛,把握语言使用的分寸。另外,在采访过程中也要更多注意使用提问技巧与记录技巧。
二、县级电视台新闻采访与后期制作工作的关系
新闻采访除了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在采访之后也要注意对采访内容的编辑工作。对于新闻稿件的编辑,并能完全按顺序堆砌,而要以内容本身特点,作出编排工作。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另外,对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应适时地进行培训,拓宽各类知识面,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保证新闻采访工作有序进行,保证新闻采访报道的时效性。
三、县级电视台新闻后期制作工作
新闻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是节目制作人员根据记者拍摄的新闻素材,对撰写的整个报道进行包装和润色。现今随着人们对电视节目要求的提升,电视节目制作水平表现为特技增多、同期声增多、镜头的表现方式多样化等。
通常情况下,电视新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为文字编辑,文字编辑根据拍摄到的新闻画面,对其消息进行科学加工,按照事实说话以事论事,对专业术语也要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详解,以便让受众了解其中的含义,方便更好交流和沟通。二为新闻节目制作,新闻节目制作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字符号、画面质量、新闻画面技术处理等,做好解说与同期声的合成工作、科学计算出需要报道的新闻长度等。整个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需条理清晰、规矩,画面观感要令受众舒适,不能完全地一直都是固定画面,但也不能墨守成规。适当的动静结合,也会使新闻具有可观、可赏、可看性。让受众真正看进去、听进去、真正了解新闻所要表达的内容。
(一)非线性编辑
1.记者报道素材的累积与输入,其主要为通过非线性编辑软件,将模拟视音频信号科学转变为数字信号,在将这些信号录入到计算机中,使其成为可转化与处理的报道素材。
2.素材编辑。就是选择最佳素材,依照稿件按照会议类型、调研类型、社会新闻类型的制作特点,按照画面的主次顺序,远、全、中、近、特画面,同期声单列、配音分割、后期字幕、标题等情况制作成完整的新闻画面。
3.生成与输出。新闻节目制作完成后,要经过责任编辑的审片后方可生成,经过修改后方可输出至播出部门。
(二)声音
电视新闻画面在制作初期都表现为不连贯状态,根本就不存在详细的、完整的报道整个事情经过的能力。同期声是社会新闻电视画面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门。一部完整的电视新闻片的基本机构为:字幕、同期声、解说词、画面等,每一项内容都必不可少。
1.解说词。解说词主要是来解释、说明画面展示不到位、不全面的内容,让群众更加明白画面想要表达的内容和含义,以便于更好的交流和沟通。
2.同期声。同期声是与画面内容相匹配的各类声音。同期声主要以被采访人的说话声为主,同期声中会有背景音掺杂进来。在制作中,遇到的背景音就是一个难处理的问题,只有通过后期制作用降噪去处理这些问题。
(三)画面
电视新闻播放时间不长、画面个数受限制,也就进一步限制了过渡镜头的使用,然而引起传者与受众注意力的是“单个画面信息含量有无达到饱和”。所以在整个新闻画面的编辑过程中,要凸显出新闻画面展示的主题,并通过主题来表明记者的采摄思路,从而挑选新闻素材是制作人员的每天重复的步骤,要把画面质量的清晰、稳定、构图好的素材挑选出来,进行后期的编辑,才能让新闻画面更具严肃性以及真实性。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农业;信息化;支农资金
一、农业信息化
(一)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的概念。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中国关于农业信息化含义的认识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多数学者认为,农业信息化就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将改变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过程的盲目性,促进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加速农民增收的进程;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科研成果的迅速推广和普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使中国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农业信息化还可以促进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农业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
邓培军、陈一智的《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得出结论:农业信息化水平对增加农业生产总值具有正向影响。其相关系数为0.733,说明农业信息化水平每提高1%,农业生产总值将提高0.733%。农业信息化指数每提高1%,农业投资资金投入、农村城镇化水平、农村工业化水平、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提高0.1318%、0.157%、0.469%、0.096%。wWw.lw881.com在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资本投入、农村城镇化、工业化水平是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农业信息化却是促其发生质变的重要因素[1]。
(三)农业信息化的现状
中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产品市场信息不畅通,群众信息利用能力较差,信息观念淡薄,缺乏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人才农业信息化服务建设滞后于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难以形成有效的信息需求等等。
(四)加强农业信息化的策略
1.提供多样型信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类型应多样化,如文献信息,数据库检索,及时传递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和各种与农业生产有直接关系的信息;对网络资源进行分类、主题标引及多层次描述,建立各种索引,为三农用户提供优质、快速的信息咨询、网上导航和专题检索等服务。及时更新,农业专题数据库建成后,最重要的是数据更新,才能保证它的可用性、连续性和竞争力,数据库才有活力。
2.加强农业信息人才培训。加强农业信息人才培训,人才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农业信息是一种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尤为重要,需要有一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素质队伍,加强三农用户的网络信息素质教育。目前虽然农村用户对信息有较强需求,但是中国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信息意识薄弱,接受信息能力不强,农业信息化应从提高用户的网络信息检索技能人手,借助现代视听设备或网络设备对农村用户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3.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在今天信息就是生产力。农业与农村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区域信息站要借助于现代化传输媒介,实行远程信息服务,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拉近农业技术、农业信息与农民的距离,在农业生产与需求之间搭建起一座新桥梁,帮助农民跨越“数字鸿沟”实现农业新的跨越。
由浙江师范大学承担的主要研究领域及所取得的成果有,作物优异基因的发掘:开展作物优异基因的遗传分析、定位、克隆等相关研究;通过自主克隆或横向合作获得并利用有价值的功能基因。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2]。这些新技术成果需要通过农村信息化,及时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转变为真正的生产力。
4.为政府农业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农业信息化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的信息调研和信息决策,为行政决策部门提供全局性、方向性、预测性的综合信息和可供选择的方案。
此外,农业信息数据库应逐步加大农业数字化资源比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有计划、有目的满足三农用户的网络信息需求。
二、农业信息化与支农资金
支农资金是政府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给予的政策倾斜和优惠。
中国政府自2000年以来,提出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从惠农政策颁布以来,各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利用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发展农业数据库建设
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内容是以反映当地各类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产品供求信息为主;政府投入这部分支农资金支持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加大投入农业信息化建设,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实施办法,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更好地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农业信息化为支农资金整合高效利用导航
农业信息化帮助政府为支农资金的整合高效利用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为合理调整和优化支农资金支出结构提供依据,为整合支农资金提供导向。改变支农资金不同渠道的政府支农投入重复、交叉,支农资金支出科目设置不够科学现象,力求支农资金投资效益最大化。让财政支农资金的安排真正体现出对三农的倾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其由分散式的项目建设转变为集中的产业建设,把地域性优势农业与延伸发展产业链衔接起来,推进规模农业,从广泛性扶持向择优集中扶持方向发展,发挥支农资金的导向作用,实现规模效益。
三、农业信息化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
(一)农业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著名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根据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培育出农业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使之产生区域经济的聚集和辐射效应,带动其他相关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农业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农业区域经济城镇化发展滞后、高等资源要素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区域中的工业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农业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不高,还有农业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区域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农业区域经济应把培育支柱产业、培育专业市场与实施“走出去”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顺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趋势,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和开放型经济的思路来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要提高农业区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推动产业集群,培育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创造农业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随着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业区域将是生产生活资料和加工最理想的环境和基地,农业区域的经济质量、环境质量、人口质量和生活质量将全面提高,因此,创造最佳投资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将是农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必须以现代化眼光来总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2]。
(二)农业信息化在促进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农业信息化为农业区域经济提供特色数据信息支持。农业信息化要积极推进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为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导航。由于农业地方文献具备鲜明的区域性特色,农业信息化特色数据库应根据当地的地域状况、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立足当地农业发展的特点。如农作物品种数据库,畜禽养殖、蔬菜种植、农业商情等2.为特色农业区域经济产品提供推广平台。如浙江省有平原、丘陵、山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地类型多样决定其农产品类型多,品种丰富,可向旅游者提供当地农副产品多样,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省内农村观光资源类型多样,有乌镇、南浔、西塘等江南水乡古镇[3];区域信息站可以利用自身网络平台推广特色农业旅游产品及其他农业区域经济产品,以此带动相关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
3.为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湖南师范大学王爽英等的《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湖南省农业区域经济评价及发展方向》: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单元……借助dis数据处理系统,提取出代表各市州的农业发展现状的3个主成分,在此基础上得到各地州市的综合得分,据此将各地州市分为农业核心区、农业优势发展区、农业综合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发展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4]。这样的信息应依赖农业信息化及时反馈给农业决策部门,为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地方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要做好地区农业基础资料的调查与分析工作,正确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规模、部门结构及作物结构;为区域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作出一定贡献。
4.为龙头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农业信息化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生长区为基础,为区域经济选择开发潜力大、后续产业链长的产品为重点,确立主导产业,培植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由兼业经营向专业经营过渡,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聚集和扩散能力。
四、结语
中国农业经济要积极适应世界经济的需要,谋求与全球经济发展的对接点,寻找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立足点,全力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争得一定份额。要想实现这洋的目标,都离不开信息支持,因此农业信息化对支农资金的整合高效利用与农业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培军,陈一智.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338-340.
[2]吉宏,杨太康,龙瑜.中国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策略[j].统计与决策,2005,(15):50-51.
【关键词】县域经济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 云南省
一、县域经济的含义和主要特点
在我国传统和现实的社会结构中,县域是联系宏观与微观、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的重要环节。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它是宏观经经运行的基础。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尤其是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然后,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最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同国民经济体系的其他经济形态相比,县域经济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县域经济
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因区域和资源环境的差异,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二)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
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宏观体系的基础。但是,区域经济学的不少理论、方法在运用时尚需结合我国县域经济的具体情况,有关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索。
(三)县域经济具有特定的地理空间
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具有明显的产业、市场和资源优势。
(四)县域经济有一个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
有一个县级财政,因此,县域经济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
(五)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
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六)在市场体系中,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
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孤立的“诸侯经济”,具有开放性。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县域经济还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七)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
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但是,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国民经济,县域经济不能“小而全”,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八)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的发展主题和方向
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县域”这个概念,而且发出了“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在这样的背景下,县域经济的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种种迹象和现实表明,中国走向县域经济时代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正确认识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资源和区位优势,采取切实措施促进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兴滇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全国和一般的角度来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与宏观经济环境有关,也与不同县域之间的资源状况、市场发育程度、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相关。
(一)县域经济同城市经济之间发展不协调
县域经济之间,经济基础好、资源丰富的县比较富余,财政资金雄厚;而经济基础较差,资源匮乏的县,财力紧张,有的甚至举步维艰,干部职工工资发放都有困难。不仅如此,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发展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城市经济,并且这种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二是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两层皮”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城市对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辐射的传导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另一方面,客观上仍然存在着城市与县域争项目、争资金、争资源等问题,城市与县域仍然相互独立。三是城市与县域在产业整合、分工协作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和紧密的产业链与配套关系。
(二)传统农业的效率低下
传统农业是指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当前,中国县域传统农业可以归纳为6个特征:一是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二是农业发展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的增长,而对市场需求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产品质量、农业结构升级和农业效益等关注不够。三是农业的种养、加工、流通相脱节,利益关系不紧密。四是高度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方式。五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下,技术进步水平不高。六是农业仍然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建国以来,尽管中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稳步增长,但是,由于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不足,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停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导致中国农业发展缓慢。
(三)大部分县域工业尚未在县域经济发挥主导作用
目前大多数地区县域工业不仅发展缓慢、总量过小,而且档次也比较低,突出表现:一是深加工能力不强,生产经营的基本方式仍然是“收获―初加工―销售”为主要形式的粗放式经营,真正能够发挥较大带动作用的深加工企业仍然很少。二是产品档次不高,科技含量低,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少,难以形成积累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严重制约县域工业的发展。三是县域工业发展仍在一定程度上受传统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
(四)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
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主要表现为:从民营经济自身来看,主要问题是: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产业分布不合理,多数集中在第三产业中的餐饮服务业;以家族式管理为主,管理上的非规范性和非科学性问题较为明显;自身发展潜力有限,大部分民营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市场前景不广阔;借贷能力低,多数民营企业预期收益不明显,自有资金少,由此导致其偿贷能力低,甚至部分民营企业缺乏还贷意识和法治意识,信誉度低。
同发达省区相比,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云南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十五”期间,云南省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工业化程度低、劳动者文化素质亟待提高、城镇化进程缓慢、经济结构调整滞后等各种问题依然突出。县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已极大地制约了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
云南县域经济所面临的形势和困难在其他省区是很难见到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分孱弱。这是有云南省特殊的省情所决定的。云南地处西南边疆,经济发展具有双重“二元经济”的特征,即省域内的城乡、工农差别和本省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同全国先进省区的差异。据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测评,云南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排第23位,与排在第一位的上海相差近2倍,县域经济发展指数为全国倒数第3位,比西部平均值还低2.3个百分点,目前还没有一个县市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全省129个县市区中有116个要靠省级财政补贴保证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这种“大河有小河干”的“讨饭财政”现象引起了云南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认为:“县域经济是云南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已经成为影响云南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制约,成为与发达省区的最主要差距。”
就云南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同全国其他省区相比,县域经济的发展存在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1.思想观念落后。同发达省区相比,云南一些县级政府对发展县域经济缺乏新思路和新举措,不少县政府官员还没有摆脱旧观念、旧思维、旧习惯的束缚,还存在着封闭保守、小富即安和平均主义的小农经济观;习惯于等、靠、要及政府大包大揽的计划经济观;忽视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经济增长观;追求仕途风险最小的平庸政绩观。有研究者认为,造成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难点还在思想观念转变上。
2.贫困面大,劳动者素质低,脱贫难度大,自我发展能力差。云南129个县市区中有近一半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对全国各省区市人口素质的分析,云南人口综合素质居全国末位。
3.县级政财失衡。这一问题成为制约云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据云南省财政厅统计,“十五”期间全省县级政财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主要集中于昆明、玉溪等地,多数县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而支出却迅速上升,收支差额逐年扩大。财政支出主要用于保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用于公共支出和生产建设性支出得不到保障。
4.县级财源建设项目效果欠佳,未形成新的支柱产业。目前,云南相当一部分县的经济基础薄弱,缺少新的支柱产业,县级财源结构单一脆弱。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受市场和国家政策影响,烟草业等传统财源难以支撑县级财政持续增收,造成部分县财政大幅减少,而个别县在实施天保工程导致林产业消失后,陷入无“财”行“政”的困顿。
5.城镇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据统计,云南城镇化水平居全国倒数第三,比全国低11个百分点。城镇体系不完善,城镇经济实力弱,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即便云南城镇化水平低,但与落后的乡村相比,二者仍形成巨大反差。
6.工业化进程缓慢。有关人士认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是工业问题。在云南的不少县,虽然各种资源相当丰富,但十几二十年不上一个工业项目,县里几乎找不出一个像样的工业企业。云南县域经济总体水平之所以低,主要是工业落后所致,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也由此派生出来。
7.个私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弱小。专家介绍,目前个体私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已成为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主要增长动力,但这两者在云南县域经济中都十分薄弱,成为经济发展的两大"软肋"。云南县域经济不发达,很大程度上是个体经济的不发达。云南外向型经济的形势同样不令人乐观。云南实际利用外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主要集中于昆明等发达城市,其他县市利用外资额与全国水平的差距不言而喻。
三、加快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根据云南省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应采取以下主要对策:
(一)解放思想,确立新的发展理念
在新阶段实施县域新突破,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从某种意义讲,最缺的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理念和制度保障。因此,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首要动力。一方面要树立和强化市场观念,面向省内、国内和国际三个市场,通过市场的完善和发育不断带动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省内县域之间、国内县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此外,还要以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桥头堡战略为契机,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资源和市场,在开放中求发展,这一点对我省沿边县域十分重要。要联系工作实际,要冲破各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约束及体制机制,彻底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营造宽松良好的软环境。
(二)立足县域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结合县域实际,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经济,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比较落后的县要实现快发展、大发展,必须立足本地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思路,找准重点,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培育重点企业,形成特色,创出品牌,促进县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要把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发展产业链条和特色经济,以此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培育龙头和骨干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发展县域经济要紧紧抓住培育龙头企业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要打破地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围绕主导产业,积极扶持壮大,形成规模经营。重点培育和扶持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带动辐射力也强的龙头企业。要把农副产品深加工作为发展重点,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第二,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兴办龙头企业,兴办贸工农、种养加、农科教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联合式龙头企业。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大型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真正成为龙型经济发展的龙头。第三,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的新模式,我国农业产业化有多种多样的模式,例如,“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不同的模式。
(四)以项目建设、资源开发和特色产品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加快推进工业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地转入工业和城镇,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国内经济大县强县发展实践所证明的。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首先要坚持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县乡工业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坚持工农结合,城乡互动,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走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道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用高科技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其次,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市县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合理的配套协作关系。
(五)全力发展民营经济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首先,要彻底转变和根除对民营经济的偏见,牢固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生力军这种主导意识。其次,政府要在加快体制创新,强化政策扶持,鼓励科技创新,引导集约发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良好的社会环境。再次,发展县域民营经济,要同县域国有、乡镇企业改革相结合,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参与国有经济改革,逐步使县域经济民营化;要同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相结合,引导、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建各种形式的农村经济组织,使它们成为中坚和骨干;要同能人带动相结合,以技术能人、经营能人等县域各类能人为核心,支持他们在组织生产经营、开拓市场、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形成一大批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
参考文献
[1]李伟民.为发展县域经济支招[J].中国统计,2005,01.
[2]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利益;制度完善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1
一、社会保障概念
社会保障一词由来已久,最早来源于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中的Social Security,后来此概念被人们逐步认可与接受。社会保障制度的最早源于英国1601年颁布的《济贫法》,随后德国、瑞士以及其他及其他的工业化国家也都相继推出了社会保障制度。[1]
本人认为社会保障就是国家政府为了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利益,在其年老、患病、工伤、失业和生育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我国社会保障虽然在建国初就已经建立,但是真正实施却在改革开放之后,因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起步晚,发展比较缓慢,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最为突出。
二、我农村社会保障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由于起步晚,发展水平十分落后,存在许多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分散,缺乏一个完整、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其支撑,从而统筹社会保障运行与发展,保证社会保障制度顺利进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包含了许多内容,比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险制度等,虽然它们保障的内容不同,但是其实际就是为了维护农村村民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
(二)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欠缺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一直以来是制约着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短板。我国对于社会保障的资金很大一部分都被投入到城镇社会保障中去,导致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严重短缺,因此出现了城镇与农村社会保障的严重不平衡。我国政府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金额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只有10%左右,这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水平。并且,我国10%的财政投入绝大部分给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所享受到的份额极小。[2]社会保障资金的缺乏会严重影响社保制度的运行和管理,难以让村民真正享有其所带来的福利。
(三)农村社会保障保障范围狭小
我国社会保障是为了保障全体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利益,但是,我国却长期以来将农村村民排除在此范围之外,导致农民生存和发展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根据相关材料调查,农村和城镇社会保障金的投入都有很明显的差距。国家由于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有限,导致农村社保范围和水平都十分有限,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村民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四)农村社会管理能力有限
农村社会保障分别由政府的卫生、民政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而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则是由政府的专门的部门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形成了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多头管理的多元化格局[3]。我国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多元管理和控制,肯定会带来一些列的问题和矛盾,政府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和不作为等行为都会导致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混乱,保障水平不高,人们难以享有其带来的益处。
三、解决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建议
(一)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需要对其制度进行完善,从而才能更好保障农民的正当利益。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应当建立一个统筹协调的部门,对社会保障的各个部门和社会保障的方方面面进行有效的协调和管理。另一方面,对社会保障中的养老保险制度,最低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进行相应的管理。
(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
对于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的管理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来源,一个是合理分配,防止农村社保基金挪做他用。我们对于社保资金的来源方面,国家应当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进行相应的倾斜,毕竟农村村民无论是数量还是在生活水平上,远远低于社会的正常水平。我们对于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上,应当增加其透明力度和管理水平,保障社会保障资金能够物尽其用,避免被挪做他用,侵害农民的正当利益。
(三)拓宽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我国农村社保障资金欠缺导致其覆盖范围和服务水平都十分低下,因此需要拓宽农村社会保障的范围,加大对农民社会保障力度,保障其合理的生存和发展权益。我国在农村的社会保障范围仅仅包括养老、医疗和低保等制度,这和城镇社保内容比十分欠缺,因此我们应当在其他方面多做一些努力,从而保障其权益。
(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和服务
我国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社会制度设置不合理,社会保障资金欠缺等原因导致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这会严重影响农民社会保障利益的损失,不利于社会保障措施的实施。因此,我国应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其资金投入,选拔合格的适业人才去管理和服务,从而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全体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的权益,它不仅包括城镇市民的利益,也包含农村村民的利益。我国农村虽然社会同条件大大提升,但是农村社会保障总体还比较落后,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4]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我国三农问题,社会保障更是其中内容。随着政府对其不断的重视,我相信农村村民的社会保障利益能够很好地解决。
参考文献:
[1]张瑛.南京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
[2]曹佩佩.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5(20):10-11.
[3]清照.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J].山东劳动保障,2009,5:28-29.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区域协调发展;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24-04
引言
2010年12月21日,国家出台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域最早提出是在2002年《关于规划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提出的,并且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思想;2007年7月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中,明确了规划定位、原则、任务及国家级和省级规划,划分四类主体功能区等重大问题;在“十二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上升到战略层次。
主体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等,以是否适宜和如何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为标准划分的,将特定区域确定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
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为了有效解决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观念上出现的局限性,使绝大部分地区的环境遭到破坏,资源消耗严重,土地利用与当地资源承载力严重失衡,空间开发与资源承载力之间的不协调越来越严重等突出问题。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在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的情况下,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区。不同的区划空间,承载着地区不同的发展路径,主导了地区的发展路线,以发展经济或者保护环境为主。主体功能决定了区域的空间属性和发展方向,是主体功能区的核心和灵魂。
区域协调发展,包含多个含义,区域经济结构协调,区级产业机构协调,生产力布局协调,区际贸易关系协调,区际利益协调等。区域的不协调性,在中国多个地方之间都有体现,有大区与大区之间、省际内部等,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有不同的表现。主体功能区的确定,在省级范围内就是以区县为划分单元,根据资源承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确定该区域的发展主路径。沿着主政策路径,一些区县必然面临限制发展的局面,而另外一些区县却受到政策倾斜的照顾,加速发展,被划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地区,多是生态地区和经济发展地区,而优化和重点开发地区则多是发达区县,从这点说,主体功能区对区域协调发展会产生显著影响。
辽宁省作为东北经济大省,是东北和环渤海重要的经济区,经过改革开放浪潮的洗礼,辽宁省充分利用地缘与资源优势,以及老工业基地的基础,形成了合理的“一区、一带、两屏”的经济发展格局。不仅如此,辽宁省更加极具特色的加强了区县域经济的建设,从辽中北到辽南沿海再到辽西地区,均有优势的区县域经济主体,在最新的百强县的评选中,辽宁省有十个县、市入选,由此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占到了辽宁省经济的大部分。同时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作为微观层面,与更多的微观乡镇企业,中小企业息息相关,可以说,区县域经济的水平,不仅直接作为大区经济水平的贡献者,更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城市经济。
本文以区县为基本单位,以区县域经济较发达的辽宁省为研究对象,使用王利等的研究。在王利等在研究中,以区县为基本单位,对辽宁省的主体功能区进行了划分。本文借用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结果,从主体功能区对区县域经济影响的角度研究主体功能区对辽宁省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并期望对政策提出建议,以作参考。
一、辽宁省区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辽宁省的城市化率一直都很高,但以县为单位的县域经济却一直以来发展缓慢,成为辽宁省经济发展的短板区域。2008年初,省委省政府做出了较快县域经济发展,实施三年倍增计划的决策。正确的政策引导下,辽宁省县域经济成为发展突出的板块,辽宁现象一鸣惊人。形成了以“县域经济规模不断扩张,县城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欠发达地区发展势头强劲”为主要特点的新经济增长板块,在最新的百强县名单中,辽宁又有三个县榜上有名,使辽宁的百强县增加到十个。
长久的布局发展,辽宁省区县域经济不仅做到了又快又好发展,形成了自身的区县域经济发展特色。(1)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城市化“三化”并进。(2)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坚持县域经济的开放性和民营化。(3)以人为本,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做到强县富民统一。(4)打破行政区划约束,主动接受大城市带动和辐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5)通过技术进步,把传统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支柱产业。(6)注重生态发展,走县域经济生态化道路。辽宁省区县域经济总体快速发展,依托各自资源,成为辽宁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王利等人的研究,辽宁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见下图):
二、主体功能区的政策路径
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确定的四种开发区域,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有自身的发展方向。
(一)优先开发区域
优先开发区,根据规划要求,经济已经有了较快发展,地区开发的强度已接近饱和,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已经达到极值的一些地区或城市的中心区域。这些区域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地区发展经济的源泉,影响区域发展方向,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向。因此这些区域未来的发展主要以保持经济活力,引领产业结构转型为主,以经济效益为发展方向,提升在产业中分工的层次,打造创新区域,以创新中心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率先向科技和和人力驱动型经济转变,以此引领地区经济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