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范文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第1篇: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范文

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少数民族的舞蹈艺术更是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厚重的文化色彩。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大多能歌善舞,并完成着传承与保护本民族的舞蹈文化的历史使命,而国内各大高校作为培养艺术人才与传播艺术文化的基石,更应该在发展与完善我国舞蹈教育的基础上强调发展舞蹈艺术的民族性

一、我国舞蹈教育的现状

现阶段,在我国各大高校之中,仅有少数的学校设立了民族舞蹈教学课程,且这类课程的学习对象只限于专业艺术生。在大学教育阶段,国内只有几所舞蹈专业的本科学校设立了舞蹈教学专业,它们的教学目的是为表演行业培养人才,注重培养学生舞蹈专业的技巧性,以后的发展方向基本以舞者,演员为主。还有很多高校把培养重点放在舞蹈基本教育的训练上,对于民族性舞蹈的教学至局限在形体锻炼时,忽视对学生舞蹈感情和文化的培养。另外,我国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及舞蹈精神,这给高校舞蹈教育的民族性培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但是学校的教学内容因为受到课程设计,职业规划及师资团队的局限,舞蹈教育的民族性并未完全的得到体现,很多学校只是设立了单独的或者少量的少数民族舞蹈课程,使我国学生接受民族性舞蹈教育的培养受到约束,各种舞蹈类型的教学设施分配不平衡,教学方向缺少人文素养,缺乏多元化及多样性的栽培机制。

二、我国的舞蹈教育如何体现民族性

舞蹈教育是艺术教学的重要部分,而民族性的舞蹈文化是我国舞蹈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在我国舞蹈教育体系中加入民族性的文化内容,将民族性深厚的舞蹈传统文化及舞蹈内涵,是完善我国舞蹈教学体系应该追寻的目标。各大高校应当注重在舞蹈教育教学理念,教材设计及课程开展上进行民族性文化的设计,使先到舞蹈教育的民族性理念渗透到舞蹈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为传播民族性舞蹈文化创设有利的条件。

(一)培养民族性舞蹈文化的教育理念

舞蹈教育机制注重舞蹈文化思想的交流,尤其在现在这样一个文化具有多样性及多元化发展趋势的社会,在少数民族地区遇到民族舞蹈的传播者及很多令人赞叹又优雅美丽的民族舞蹈时,就好比一个艺术大师曾经说过的,我们无需用自己好奇及窥探的眼神去打扰和干预他们的表演,如果我们有兴趣将他们的地区性文化作为创作资源时,那也不要使别人误会我们创作的作品才是最好的诠释。各大从事舞蹈教学的高校和研究舞蹈教学民族性特征的学者,在对少数民族地区舞蹈文化就行改造的基础上,应当尽量的保持舞蹈文化的精髓,在审美及艺术价值上尊重原创的设计,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给以最高的认同与保护,而不要将它摧毁。现代文化的介入也许会对民族一人的生活带来干扰,但只要怀着尊重与虚心研究的精神,对民族舞蹈文化给予肯定,就可以帮助少数民族人民更加理性的保护少数民族的舞蹈资源。

(二)注重舞蹈教材设计的民族性

少数民族的舞蹈在长时间的沿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了少数民族地区深厚的舞蹈艺术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的信仰、艺术审美及道德、价值观念等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都通过舞蹈表演的姿态、节奏及风格表现出来,甚至有时候还会扩展到音乐的曲调模式、演员的服饰及乐器的选用中。要使舞蹈教学的教材设计体现民族性,就需要通过民族风俗及文化历史的角度,在把握舞蹈教学的民族性本源上,提取哪些可以反映少数民族典型的心理状态的动作语言,使我们可以更加准确的体验到这个民族特有的舞蹈文化风格,从而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传播民族舞蹈的文化。作为一个专业性的舞蹈教学机构,在民族舞蹈教材设计上需要注意的另一个要点就是民族舞蹈的训练练:(1)在民族舞蹈教材的设计中,要利用一系列的难度逐渐升高的民族舞蹈单元设计舞蹈教材,使学生受到民族性舞蹈风格的训练;(2)要将不同难易程度的民族舞蹈动作收入教材中,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锻炼形体,进而提高身体的灵动美及立体感,最终可以使学生在表演时做到舞蹈动作的收放自如,表现舞蹈作品感情的张力。坚持舞蹈教材的民族性训练课程设计要再保持民族舞蹈文化传承性的条件下进行,使其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既可以保存民族舞蹈文化的艺术价值又能够符合现代舞蹈教学的理念,符合现代社会对民族舞蹈艺术的审美需求。

(三)体现舞蹈教学目的的民族性

第2篇: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范文

1.民族性是我国高校民族声乐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与精神所在

正如前文有所提及的,纵观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历程,民族性始终贯穿于始终,同时也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取得进步和成功最关键的内在核心动因。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在人类历史上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但由于我国地域形态复杂、民族众多,每个民族、每个地域的人民都创造出了具有自身各具鲜明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也正因如此,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艺术虽然流派众多,但直至近代都没有像欧洲的美声声乐艺术一样形成一种较为统一的声乐艺术形态。这并不是说我国的传统文化或声乐艺术是不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的,恰恰相反,虽然在表象上来看,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各具特色、风格与审美习惯,但在核心的文化内涵、精神气质和审美特质上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与同质性。如我国的地域差异较大,每个地区人民的个性特征、生活习惯与习俗都不尽相同,北方粗犷,南方细腻,但在本质上却都属于一致的文化体系与思维方式;我国方言众多,南腔北调,但无论任何地域的汉族人民却都共同使用统一的汉语;我国的民族众多,但又有谁能否认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就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本身而言,虽然我国每个地区的地方民歌、戏曲、曲艺艺术风格各异,各具特色,但在核心的艺术与审美特质上却基本统一和一致。无论是北京的京剧、江南的越剧、广州的粤剧、陕西的秦腔,无论是北方的京韵大鼓还是苏州的评弹,虽然它们在表象风格上各具特色,但在内在的艺术特征与审美特质上却基本保持一致,都注重文化的传承与教化作用、都注重意境的渲染、在音乐层面上都属于线性音乐,等等。我国高校的声乐教育前辈们正是以此为基点,从表象上风格各异的,异彩纷呈的传统民族声乐艺术中将统一的民族性精粹予以提取和总结,并将其有效的贯彻于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探索、创新和发展之中,才使得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最终形成了一种合力,形成了一种具有较强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学术性的统一的声乐艺术理念、演唱技术规格、审美标准与学术体系。而这也是一种声乐学派形成和确立的根本性要素。那么作为新时期的民族声乐教育工作者,只有对这一点关键性问题有一个准确、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认知才能在全新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环境背景下坚持自我,发展自我,体现自我价值、风格和魅力。

2.民族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育中的秉承与贯彻能够促进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的多样化发展

作为高校民族声乐教育,其首要目的就是要培养、提高和完善学生的专业水平。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由于地域辽阔,地域众多,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我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人民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习俗与审美习惯,这也直接决定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的民族性必然具有多样性与丰富性的艺术特质。而当前在我国很多专业院系中广泛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很多学生往往在发声技术技巧层面都具有相当的水准,但在不同风格作品的理解和表现能力上却存在着一定的欠缺,而对于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而言,不同声乐作品类型和风格的诠释与表现能力是专业演唱水平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因此,对于民族声乐学生来说仅仅掌握发声技术是远远不够的。但同时必须要阐明的是,对于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而言,强调声乐艺术形态与演唱风格的丰富与多样性要求和规格绝对不代表对于演唱技术的否定,恰恰相反,规范的,高水平的发声技术与演唱能力与风格的多样性绝对不是一对矛盾对立体,而是一对互为促进、互为统一、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专业演唱技术是多样性声乐风格表现的最重要前提和基础,是演唱者诠释和表现不同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的手段和途径,而不同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的声乐文化和演唱方法则会极大的增强学生对于民族声乐艺术的理解能力和诠释能力,使学生的专业演唱能力得到全面的完善和提高。

3.民族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育中的秉承与贯彻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20世纪末至今,这短短的二三十年间对于整个人类社会而言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和变革的时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科技迅速、完全的进入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细节,人类社会也正式从工业社会完全转型为以网络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社会,社会转型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而这也必然会直接对我们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更新的,更高的需要和要求。作为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声乐艺术,其传播最为便捷、承载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最为丰富、受众面最广的音乐艺术形式,也必然要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而作为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和进步“动力源”的高校民族声乐教育教学也必然要首当其冲。高校民族声乐教育的直接目的是要培养更多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民族声乐演唱人才,使我国人民的精神文明生活更加丰富,而更深一层的意义则在于要以声乐艺术为载体,以此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艺术的精神与魅力。可以说,从微观的角度讲,我国高校中的民族声乐教育首先是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版图上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从宏观的角度来讲,我们高校中的民族声乐教育则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这也是社会与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任务和使命。由此可见,民族性对于我国的高校民族声乐教育来说不仅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和手段的途径,在新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环境下,其更加赋予了我们更加深层的内涵与意义,因此,对于当前我们高校中的民族声乐教育工作者们首先必须要对民族性对我国高校民族声乐教育事业的重要作用、价值和意义有一个准确、清晰、深刻、全面的理解和认知,予以足够的重视,并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更加坚决的秉承和贯彻。

二、民族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进一步贯彻与实施

事实上将民族性与我国高校的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相结合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或者“问题”,但却算是一个新的“课题”。之所以有这样的观点是因为,正如前文有所提及的,我国的现代民族声乐艺术与我国的高校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与进步确实是与民族性概念紧密相关,密不可分的,但如果我们站在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就会发现在这一过程中民族性的秉承、贯彻与实施基本都是由少数优秀的民族声乐专业教师个人实施的,更多依靠的是优秀专业教师们在专业教学层面上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性发挥,而不是由学科建设和整体教学设计与规划所主导的,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以往的很长时间内这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反哺”,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贯彻和实施。这并不是要彻底否定这种教育教学形态和其所取得的成就,而恰恰相反,这种教育教学状况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与社会原因,同时也是符合当时的社会要求和需要的。因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在这一阶段我国高校的声乐教育、音乐教育、艺术教育,乃至整体的高等教育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都处在一个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之中,而具体到我们的高校声乐教育教学来说,这一时期我国的民族声乐教育工作者教育的职责和使命是研究和探索,而不能逾越整个大的高等教育环境。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上都已渐趋完善和确立,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和全新的社会文化发展形势,当前我们的高校民族声乐教育工作者们除了要继续秉承民族性外,还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全面贯彻与实施。

1.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民族声乐专业教师对于民族性重要价值与意义的理解与认知水平及素养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在任何类大专院校之中,教师都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无论是何种教育理念、教学计划、教育方式、教育手段都要依靠教师来具体执行和完成,因此要想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民族性进行进一步的全面贯彻和实施,就必须从专业教师思想理念与素质为首要着手点。当前,随着老一辈教育先驱逐渐退出,中青年民族声乐教师逐渐成为教学第一线的绝对主体,而在这些教师当中,尤其是青年教师,基本都出自各大专业音乐学院,一方面他们具有规范的、专业的演唱技能,但另一方面与老一辈教育家相比,大部分在对传统文化艺术及传统民族声乐的了解和掌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针对这一状况,我们的青年教师们应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青年教师要与教育前辈多多学习传统民族声乐知识及教学理念与方法,形成良好的“传帮带”互动关系。第二,青年教师要切实加强自身对于传统艺术,尤其是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系统性学习,要对传统民族声乐的艺术风格、特征与审美特质有一个整体、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信息社会所带来的教材资料及音响资料的丰富和系统也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第三,青年教师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的去亲身接触、感受和学习传统音乐艺术,包括亲身聆听民间音乐的演出,亲自向民间艺人学习唱段、唱腔等等。

2.要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将其加以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的贯彻和实施

第3篇: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范文

关键词:音乐人类学、中国扬琴、民族、风格

音乐人类学,是音乐学与人类学的交叉学科,其最根本的学科目的是研究人的音乐理念、音乐行为和音乐文化形态。《乐记》中写道:“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那么,研究音乐必然要分析人类音乐实践活动的背景、表象及意义,诸如生存环境、习俗、文化等要素。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的研究。音乐人类学的产生使研究者们走出了以往只对音乐作曲与演奏技术理论,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领域,深入到人类文化的层面进一步研究人的音乐行为。文化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的人由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会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文化,正因人类有众多各不相同的优秀文化,才孕育了今天五彩斑斓的音乐世界。

中国扬琴自传入至今,走过了约四百个春秋,在众多扬琴前辈的不懈努力下,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创造出既有中华民族特色,又具世界性水准的扬琴音乐,自成体系、匠心独具。本文旨在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中国扬琴音乐的民族性。

一、中国扬琴的民族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所有艺术的根基,研究一个民族的音乐,需了解该民族的文化。著名音乐人类学家汤亚汀在《文化研究与音乐人类学——一种研究范式的构建》的学术讲座中指出:从方法论来说,音乐人类学要研究学科各个时期及当今的各种思潮和理论框架;从地区研究来说,它是研究各民族具体的音乐文化;从理论意义上讲,音乐作为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乐风格实际上是民族文化的体现。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积淀,音乐艺术更是源远流长,在西汉时期曾诞生了第一部音乐美学专著《乐记》,明代大音乐家朱载堉最早向世界提出了十二平均律,“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更是震惊世界,这些引人瞩目的成就,使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不显自彰。

扬琴作为外来乐器最初传入我国约在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大约四百余年的历史。一经传入,便植根于中国文化生态的土壤中,广泛吸收养分,经过长期的碰撞、改良、融合,才得以跻身于中国民族乐器的行列。初入中国的扬琴,从名称、器型、音列,到演奏器具、技能、技巧,以及作品创作风格、手法等方面都进行了中国化改良,同时吸收了各地的“方言土语”,逐渐从伴奏行列走上了独奏的舞台。可以说在极短的四百年里,“中国扬琴”已名副其实,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征,成为民族音乐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与欧洲扬琴体系,西亚、南亚扬琴体系形成三足鼎立之局面。

二、中国扬琴音乐中的地域风格内涵

“风格”是很难用精确语言来界定的一个概念。赫尔佐格把风格描述为“特征”、“特点”的集合体。音乐风格实际上是民族文化的体现。纵览中国扬琴发展历程,自广东传入到内地,再到边疆,所到之处无不扎根于当地厚重的文化土壤中,与地方的乐种结合,在吸取了充足的养分后,羽翼逐渐丰满,遂形成了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广东音乐扬琴、江南丝竹扬琴、四川扬琴、东北扬琴等风格流派。

广东是“粤文化”的故乡。勤劳、质朴的广东人用活泼淡雅的音乐语言描绘着家乡的秀美山川。扬琴入主广东音乐绝非偶然,若不具备优美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及统领乐队之用,是无法担当此重任的,一旦引入便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经过长期的摩擦与融合,吸收了广东音乐的精华,形成了以严老烈、丘鹤俦、吕文成等扬琴大家为代表的“粤韵”十足的广东音乐扬琴流派。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上海、苏浙一代的丝竹乐,是“吴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苏浙地区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地方方言更是呢哝轻柔、婉转清脆。扬琴是“江南丝竹”的合奏乐器之一,因丝竹乐秀丽、雅致的风格特征,扬琴在演奏上力求纯净、圆润、柔婉的“一捧烟”的音色,辅以特殊竹法,各种旋法的巧妙运用,形成了余音袅袅、悠远飘逸的艺术效果,风格独特,韵味清新,脱颖而出,自成一派。其代表人物为任悔初、张志翔、项祖华等扬琴演奏家。

第4篇: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范文

一、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并离不开物质。人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属于意识范畴;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属于物质范畴。因此,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开展精神活动必须要依赖于物质活动,生产精神产品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个观点相对好理解,但学生初学《文化生活》时,理解这个观点有一定难度。俗语说得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其大意是说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又如我们过河需要船。皮和船就好比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毛和过河的人就好比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故如果离开了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就缺少依存的平台,无法存在。再如政府通过微博加强与老百姓的沟通与联系,中华文化“走出去”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有些地方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皮影戏必须要通过皮影动作、人员演奏和演唱来表现等都体现上述道理。

二、文化的世界性与文化的民族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具有世界性。各民族之间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学生很容易将文化的世界性和文化的民族性错误地理解文化的世界性是整体、多数,文化的民族性是部分、少数的关系。文化就好比一组彩色铅笔,共性是书写绘画工具,个性是不同颜色。

我们明确文化的世界性与文化的民族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后,就可知道文化的世界性寓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没有文化的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同时文化的民族性也离不开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三、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能够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生活中的生物必须要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才能生存、发展。民族文化好比生物体,文化创新好比新陈代谢机能。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缺失了创新能力,就好比生物体失去了新陈代谢的机能;反之,一个民族文化具备了创新能力,就好比生物体具有旺盛的新陈代谢机能。有了创新能力,这个民族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学生明确文化创新对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后,就会自觉增强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通过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可以深切感受到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很多学生Υ舜Φ摹岸捞乇晔丁辈灰桌斫狻C褡逦幕其实就好比一个人的指纹或身份证。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指纹或身份证是唯一的,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标识。

懂得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后,学生就会自觉呵护我们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认同、尊重、培育好、发展好我们的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五、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

第5篇: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范文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知识1、我们为什么要积极开展庆祝民族节日的活动?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地位+意义)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②保护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保护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特点: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现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

(4)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4、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5、为什么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文化是世界的,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2)文化又是民族的,各民族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3)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6、为什么要进行中外文化交流?

必要性:

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特点: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要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意义:

(1)对内:

①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维护民族文化。

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

③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④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2)对外:

①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有利于加强两国人民的友谊,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7、如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①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②利用商贸活动、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推动文化传播与交流。

③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在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中,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⑤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封闭主义等。

8、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习俗、建筑、文艺、思想的继承。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内涵又因时而变。

(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9、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1)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10、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的态度:

(1)继承角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腐朽的东西,要“移风易俗”,自觉地改造或剔除。

(2)发展角度: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3)创新角度: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吸收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

(4)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推动我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高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5)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1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2)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1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制度的更替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重大的。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13、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

(1)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也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类文化传承中产生重大影响。

(4)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4、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文化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时代要求。

15、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基本途径: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融合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主体角度: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进行文化创新要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4)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5)必由之路: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提高政治成绩的答题技巧1、高中政治选择题的技巧。

选择题题干在情境设计和设问上多种多样,题肢往往似是而非,迷惑性强,稍一疏忽,后悔莫及。要想解答好选择题,首先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准确把握概念和原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是选择题主要考察内容,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次,养成好的习惯:做题习惯,如建立错题本,或在资料中对不同难度的题做不同的标记,对反复出错的题进行重点分析;总结选择题的干扰方法、做题的好的经验习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好的思维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2、问答题解题技巧。

要注重切入语,观点要明确,能分段就分段能分点就分点,标清大小点,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引用材料关键论述。

3、启示类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技巧上,一般先提出理论依据,然后再提出应该怎么办,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4、启示类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答题技巧,一般先提出理论依据,然后再提出应该怎么办,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在政治答题时要避免哪些问题1、急于求成。

不审题,不构思,怕时间不够,想一句写一句,结果不是错解题意,用错原理,就是重重复复,颠三倒四,该回答的没回答好,不用回答的却写了很多。

2、照本宣科。

不理会题目的具体要求,不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紧扣题意进行回答,只是一味地按照复习资料或辅导老师给的相似题的答案答,结果由于答题的针对性不强,得分率不高。

3、表达不准确、不科学。

原理表述不准确,分析用词不当。

第6篇: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范文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表演演唱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每个民族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极具本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而声乐艺术作为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仅仅局限在音乐领域,也体现在其对民族生活的影响上。我国的声乐艺术历史悠久,自诞生之初就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表演演唱作为声乐艺术的重要一环,其在声音训练过程中体现了民族性的特征,进一步推动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在充分挖掘民族底蕴的基础上更好的应对其他声乐艺术的冲击。

一、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民族性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虽然种类繁多,风格各异,但都是人们内心情感的抒发,既是娱乐活动的一种,也是人们获得心灵慰藉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形式和曲目,在群众生活中仍然很受欢迎,同时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民族性进行探究,发现其主要通过情感与语言来体现,就情感层面上而言,声乐是人们在特定环境下情感抒发的产物,其中蕴含着艺术家最真挚最淳朴的情感,很容易引起共鸣,从而在本民族内部加以流传,进而上升成为共有的民族情怀;就语言层面上而言,我国的语言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讲究字正腔圆、平仄标准,这种审美风格,对表演演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对旋律、声调、节奏等进行完美的融合,以增加表演演唱的感染力,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表演演唱方式。我国民族声乐一直注重表演的重要性,加强肢体与表情的表演,从而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适应力,将情感、语言、表演三者融为一体,从而在视觉上、听觉上、感觉上等多方面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艺术水平,为人们带来更好的音乐体验,提升全体国民的艺术修养水平。注重表演演唱的民族性,并不意味着将声乐艺术封闭起来,相反的,要不断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经验,从而使其永葆生机与活力。

二、增强表演演唱民族性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表演演唱的多元化发展

改革开放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文化的繁荣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大量西方音乐元素的涌入,在给传统表演演唱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加快了其改革的进程,使其重新焕发生机。通过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使得我国民族声乐的创作、表演、演唱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根据民族声乐的特点和人民多样性需要进行调整,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在国际声乐领域中的地位。多元化对唱法的分类进行了调整时期,不仅仅局限于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加强了其融合,进一步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

(二)利于推动我国表演唱的世界化进程

在互联网+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我国的表演演唱艺术也逐渐被世界民族所了解和接受,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文化国际影响力。吸收与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因素是促进我国表演演唱水平提高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紧跟时展的潮流,转变自己的发展理念,在吸收外来优秀音乐理论与技能的基础上,对表演演唱进行创新,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国际化水平,既展现民族性,又不失开放性与包容性。

(三)有利于提升表演演唱的民族品格

民族声乐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其对经济政治等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是一个民族发展复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表演演唱而言,其民族性有利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更好的借鉴与吸收,增强其在人民群众中的受欢迎程度,对于民族品格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民族精神是民族品格的核心,在表演演唱中增强民族性,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进一步培养起爱国品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增强表演演唱民族性的具体举措

(一)转变理念,提高对民族性的重视程度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转变头脑中不适宜的陈旧观念,对民族性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在中华民族传统中吸收促进表演演唱水平提高的养料,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同时我们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筛选,剔除其与当代社会发展不相容的部分,为表演演唱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加快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现在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一个国家如果想在国际分工与合作中具有更大的话语权,就必须提高其创新能力,提高人才素质。因此我们如果想要使中国的表演演唱在世界艺术领域中占据更加优势的地位,就必须加快人才培养的速度,提供更多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表演演唱发展的需要。相关高校,必须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对表演演唱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进行革新,从而为表演演唱水平提高提供人才支撑。

(三)加强合作,进一步提高其开放水平

我国表演演唱水平提高,离不开世界其他优秀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与其他国家在表演演唱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开放的程度。我们要有选择性的进行吸收,既不能全盘西化,又不能固步自封,要结合如果表演演唱发展的特点,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从而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张驰.论民族声乐艺术指导的民族性思维[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88-93.

第7篇: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范文

关键词:民俗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125-02

民俗是一种地方文化,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民俗旅游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民俗内容为载体,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以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民俗旅游已成为21世纪最受百姓追捧的旅游项目。

一、民俗旅游的特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其具有很强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性,是人文旅游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形式之一。具体特征表现为:

(一)民族性与地域性

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差异较大。从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到等精神意识,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各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各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民族文化又带有极强的地域性,同一个民族,由于居住地不同,其民俗文化也风格迥异。因此,民俗旅游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二)文化性与艺术性

民俗是民族的标志,是广大人民生活智慧和生产艺术的结晶,它涵盖着广泛的文化内容,如饮食、节日、艺术、等,几乎涉及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民俗文化的艺术性充分体现在民族歌舞、民族工艺、民族建筑、民族服饰等方面。民俗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种,其本质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因此,具有鲜明的文化性与艺术性。

(三)大众性与参与性

民俗文化来源于人民,回馈于人民。人民是民俗文化的创造者、表现者、支持者、参与者。无论是民俗旅游的发展还是开发,都依托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和需求,其发展更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因此,从供需结构而言,民俗旅游比自然风光旅游、历史古迹旅游具有更为明显的大众性和参与性。

(四)多样性与神秘性

民俗包括物质民俗、精神民俗和社会民俗各个方面,涵盖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内涵之深是其他任何一种文化旅游所无法比拟的。民俗的多样性决定了民俗旅游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使游客产生强烈的神秘感,从而激发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样性与神秘性使民俗文化旅游拥有丰富的内容和巨大的吸引力。

二、民俗旅游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惊人的发展速度令世人惊叹。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民俗旅游也得到全面发展。如今,民俗旅游已是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

(一)国内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80年代,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依托自身优势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风情旅游活动,民俗区和文化村是我国最早形成的民俗旅游聚焦地。如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山西的丁村民俗博物馆、重庆巴渝文化村、宁波象山民俗文化村、湖南客家民俗文化村、土楼民俗文化村、阿沛民俗文化村等。如今,每个省都建有多个各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俗区和文化村,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民俗旅游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已成为当地旅游的主打品牌。

1989年,我国第一个大型民俗旅游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在深圳开业,从此,主题公园为民俗旅游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再现了宋朝古都的往昔,广州清远故乡里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汇集着当地民俗的精华。此外,江苏乌镇、云南丽江古城、山西乔家大院等古城、古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敞开的主题公园,是民俗旅游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从1992年开始,中国国家旅游局以民俗事象为主题,组织策划多次专项旅游活动,如1995年的“中国民俗风情游”、1998年的“华夏城乡游”、2002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游”、2004年的“中国百姓生活游”等。各级地方政府组织筹办的民俗旅游活动更是举不胜举,如无锡华西村开展江南水乡特色的民俗旅游,山东安丘县石家庄村开展带有中国北方特点的民俗旅游。在政府的主导、推进下,以民俗为主体的文化旅游在中国蓬勃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格局下,旅游对文化内涵的挖掘越来越深入,游客对文化内涵的认知越来越高。民俗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主要形式,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它不仅能满足人们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而且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多样的表现形式、独特的地域风格令关注的人们心驰神往、令已游的客人回味无穷。民俗旅游是当今我国旅游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我国民俗旅游发展展望

对美、日、法、英、德5国游客访华动机的调查表明:了解中国人民生活是首要目的,其次是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最后是游览风光和品尝佳肴。另一对访华美国游客的抽样调查表明: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高达56.7%。可见,旅游活动正在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文化旅游发展。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部分国人的刚性需求,视觉的冲击加上心灵的震撼令越来越多的游人喜欢民俗旅游这种形式。总之,中国的崛起令世人赞叹,中国的民俗令游客心动。因此,从需求角度而言,无论是国外游客还是国内游客,人们对民俗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民俗旅游的需求空间越来越广阔。从供给角度而言,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国,素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十一五”期间,我国明确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是对旅游发展的全新定位,这为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正在从人力、物力、财力各个方面助推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政府的主导必将提升民俗旅游的供给水平。此外,民俗地居民愿意敞开家门发展旅游的强烈意愿也为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民俗旅游的开发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后发现,我国民俗旅游越来越抛离其原生态的文化生存语境,随意策划、低端同质导致旅游产品缺乏特色。民俗旅游开发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更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

(一)民俗旅游的开发原则

文化性原则。在物质生活丰厚的今天,精神文明备显重要。文化作为精神文明的根基,是各种旅游形式的灵魂所在。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时,开发者应从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文学等多角度进行研究,把民俗文化的“神”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整合包装中凸显地域特色,完整地表现民俗文化的精华,丰富民俗旅游的文化意蕴,提高游客的参与度。

独特性原则。民俗旅游不仅包含着民族的差异性,而且包含着民俗的区域差异性。把握游客“求新、求奇、求乐、求知”的旅游动机,使游客真正体验到与自己生活环境不同的异质文化是开发的重点。在开发时要遵循独特性原则,凸显自身的人文优势和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地利用好本地区的独特优势,充分体现其异质性,紧紧抓住民俗文化旅游的生命所在。

保护性原则。“破坏了名胜古迹,就失掉了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属性和环境”(瑞士旅游局局长瓦尔特·勒先生)。保护不仅是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而且包含着对人类生存空间的保护。从长远看,保护民间艺术文化不仅能保护历史文明的丰硕成果,而且可以为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深层开发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因此,开发必须以保护为前提,在保护中挽救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建筑艺术群等。

体验性原则。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到民俗活动中,体验民风民俗,感受浓郁的人情味。因此,在进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必须在深入发掘旅游地民俗事象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为旅游者创造广泛参与民俗活动的机会,体现文化的吸引力。

第8篇: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国际性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197-01

一、中国茶文化的特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一)时代性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二)民族性

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采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基诺族、撒拉族、白族、肯米族和裕固族等茶与喜庆婚礼,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三)地域性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我国地区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也形成独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国际茶文化节,显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四)国际性

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文相结合,演变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国,饮茶成为生活一部分,是英国人表现绅士风格的一种礼仪,也是英国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社会活动中必需的仪程。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日本茶道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情,并形成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韩国人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中国茶文化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茶人不分国界、种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人联合起来,切磋茶艺,学术交流和经贸洽谈。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文相结合,演变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国,饮茶成为生活一部分,是英国人表现绅士风格的一种礼仪,也是英国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社会活动中必需的仪程。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日本茶道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情,并形成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韩国人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中国茶文化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茶人不分国界、种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人联合起来,切磋茶艺,学术交流和经贸洽谈。民族团结、表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经济贸易等。

二、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茶文化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国际性等特点,确实是博大精深,意蕴深厚,留给我们后人无穷的财富,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国茶文化。

参考文献:

[1]金珍淑.关于陆羽《茶经》中饮茶观点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第9篇: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范文

【作者简介】

电影《可可西里》海报 在“国家—民族”语境和关系层面上,“民族电影”特指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电影;而在“全球—国家”语境和关系层面上,“民族电影”则特指与外国电影相对的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电影。本文中的“民族电影”,是在前一层面上使用的,即特指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电影。近年来,我国的民族电影制片厂,主要是广西电影制片厂、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天山电影制片厂、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宁夏电影制片厂,已经通过转企改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民族电影制片厂而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仅要求其“真转实改”,而且要求国家和地方在相关的体制创新、机制转换上给其以切实的扶持。

 

一、深化民族电影制片厂

改革的意义由于我国民族电影制片厂历史积弊较多、体制惯性巨大、机制惰性严重,其姗姗来迟的转企改制不仅代价巨大而且前途难卜,正所谓“不转制是等死,转制是找死”。近年来,民族电影制片厂主要以小成本电影、艺术电影维持生存。一些民族电影即使在国际和国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也往往在市场上受到冷淡。在商业大片为王、企业巨头当道的当代电影产业,民族电影制片厂仅仅以自身的力量与国内外优势电影企业争夺市场或很快成为现代企业都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我国并不能简单地将民族电影制片厂向市场一推了之,而是要以切实的扶持深化其改革。这样做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保护多样性的民族文化

全球化绝不是全球文化的同质化,而是以文化多样性为前提的世界整体化发展进程。2005年10月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http://mcprc.gov.cn/xxfb/zcfg/flfg/200708/t20070803_42913.html)

 

就我国的少数民族而言,其现代化的后发性、输入性和被动性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其文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正不可避免地受到威胁,其文化的重构、文化价值的突变、文化主体的焦虑是必然的。这也是民族电影制片厂重点思考和反映的问题。民族电影制片厂特殊的文化身份,决定其先天具有保护多样性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具体而言,民族电影制片厂根植于民族文化、积蓄于民族情感、出发于民族意识,因而能以多种形式反映民族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能深层次地挖掘民族艺术、知识、信仰、习俗、道德等内容,进而能起到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维护民族文化安全的作用。基于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和地方都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扶持民族电影制片厂的发展、繁荣民族电影的创作。这对于整合、保护、传播、发展、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对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保护民族电影的原创力量

由于全球化、市场化和国外大片的冲击,以及由于电影管理体制、机制等原因,民族电影制片厂的原创力量日趋萎缩。尽管近年来的民族电影仍维持一定的产量,但拂去其泡沫的表层,就会发现其深处的巨大扭曲和苍白单调。例如,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塑造民族形象的创作定位已经发生偏移,工业标准化、伪时尚化、伪个性化成为创作趋向,满足外界猎奇与想象、提供民族文化奇观或符号成为创作要旨,一部分创作者已放弃了精英立场,陷入了漠视现实与消费历史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一些商业化的民族电影,表面上华丽眩目或票房上佳,但由于民族现实关怀的缺失、民族历史认识的浅薄乃至悖谬,更由于迎合市场的潜在动机,其实质仅是对中国民族电影一次次饮鸩止渴般的拯救。

 

·博士论坛王光文:我国深化民族电影制片厂改革的意义与对策 为实现民族电影的良性发展,国家和地方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保护、壮大民族电影制片厂的原创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其超越“为生存而为”的阶段,才能走出华丽影像和浅陋思想相伴的怪圈,才能到达自由探索、自主创造并提供更大价值的层次,进而建立以丰厚的民族文化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核心的电影价值系统和美学语境。同时,民族电影制片厂自身也要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尊重艺术,重视人才,努力调动其积极性,特别是要培养、扶持青年创作者,为他们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条件。

 

3.有利于全方位、多层次地表现民族文化

文化是由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行为文化和深层的观念文化组成。物质文化包括可感知的生活用品、生产工具、人文景观等;行为文化包括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交往活动;观念文化包括意识形式、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等。民族电影以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每一部民族电影都能全方位、多层次地反映民族文化:有的电影可能只揭示到表层的民族文化,有的电影可能深入到了中层的民族文化,有的电影则能够全面反映民族文化。这主要取决于电影创作者对民族文化的认识程度和表达水平。

 

发展民族电影制片厂,有利于发挥其创作群体和电影素材的本土优势,进而在其影片创作中更能接近如下目标:深层次挖掘民族特性,真切关注民族个体及其内心世界,最大程度地避免民族风情的表面化、民俗文化的展览化、人物塑造的模式化等不足。《美丽家园》、《索密娅的抉择》、《吐鲁番情歌》、《花腰新娘》、《可可西里》、《诺玛的十七岁》、《尼玛家的女人们》、《图雅的婚事》等影片,虽然多数叫好不叫座,但其文化价值远大于票房价值。从更大视域来看,这些影片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族群及个人问题,它还折射、关乎到国家乃至全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完整性和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