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专业培训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12年我有幸参加了山东青州巴伐利亚职教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培训课程共分为四个模块: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培训学习;职业教育模式在护理专业教学方面的延伸拓展;医院临床护理实践;护理技能的实训及考核。其中理论学习8周,医院实践4周。经过这12周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我收获良多,现与大家分享。
1 开拓视野,交流经验,互勉互励,增强了作为职教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3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齐聚一堂,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取长补短。通过开展教学经验交流、说课比赛、论文评比、技能考核等活动,加强了来自全国各地中职教师的友谊。通过学习了解到国家对职教的重视程度与投入逐步加大,使我们增强了信心。在交流中针对目前职教课程教学任务繁重、如何克服学生厌学情绪、课程改革的进展与方向、专业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探讨,也增强了我们作为职教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获取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
2 立足课堂教学,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手段
在培训学习中,专家们向我们介绍了与职教相关的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设计、教案的撰写等专题,这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我们而言是十分有益的。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进行了护理技能的培训,这对我这样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转而从事临床护理科目教学的教师而言,也是全新的体验,也重新理解了护理这个专业。
就学校教育而言,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学习是主要的探讨方向,培训班的老师们各抒己见,将成功的经验与受挫的困惑都在这里倾吐,也是我感触与收获最多的地方,比如异彩纷呈的课程导入方式、鲜明迥异的个人授课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又与地域特色相关的语言表达魅力等等,数不胜数。尽管目前职业教育教师数量相对紧张,使得教师的工作量增加;同时生源质量有所下降,造成课堂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但是“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今后,我会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
3 感受护理一线工作,打造合格“双师型”教师
在为期四周的医院实践中,我深刻的体会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需要学校与医院的共同培养。医院一线护理人员牢树立服务意识,切实贯彻“优质护理”;医院管理科学严谨,兼顾“人性化”特点;注重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及管理,做好校企合作;转换角色,在护理实践工作中提升“双师”素质重视护理技能的培训,提高护士个人能力。
4 更新教学理念,探索职教模式
[摘 要] 解决边疆地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对策是建设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增强专业意识,促进教师自我发展,构建合理的自我专业发展评价制度,通过自我反思和经验反思来提高教学水平。地方高校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教师成长,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和科学研究,加强青年教师专业培训、进修和加强边疆地区地方高校的人性化制度及管理。
[关键词]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边疆地区地方高校;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098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7- 0219- 04
0 前 言
青年教师的发展决定了学校未来事业的高度,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关系着边疆地区地方高校未来的发展。为此本课题组对佳木斯大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做了调查和分析,发现80%以上的青年教师在环境适应和角色转换的任职初期,因为经验能力的相对不足,容易导致精神紧张。他们在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发展与教学反思、评价标准、民主管理意识和交流合作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要使得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必须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方面等着手,从而能够提升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1 建设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要整合相关资源,建立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建设教师专业能力实训实验室和组建由专家组成的专兼职实训团队,开发教学设计案例库、典型教学案例库、创新教育案例库、教学反思系统、心理测评系统、创造性人才选拔系统、网络互动平台等实训资源库和软件系统,探索高校青年教师入职培训、高校骨干教师及教学名师在职培养培训的实训模式。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内部相关职能部门应协同配合,整合资源,建设好教师发展中心,改进和完善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积极开展教师培训、产学交流、教学研究、评估管理以及职业发展咨询等,建立实训实验室和专家实训团队。
2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增强专业意识,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地方高校要培育青年教师的专业意识,使青年教师对自己所处环境条件、专业结构、专业水平和发展状态以及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能客观地进行分析,并能确定自身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计划,对计划实施可能产生的结果也有清醒的认识。边疆地区地方高校和学院还要引导和帮助教师不断地去体验、感悟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 把适合时展要求的服务意识、契约意识、信息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专业意识发展成为青年教师自己笃行的教育信念。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也有必要加强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将青年教师个人的进步与院校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并能够达到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层次。同时,地方高校还要为教师确立职业生涯规划和自主专业发展目标加以论证;组织专家组对教师的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目标的科学性进行分析论证,评判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目标是否是基于青年教师实际现状提出的,是否符合青年教师个人的“最近发展区”。分析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目标是否是基于青年教师个体的优势提出的;评析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目标是否是青年教师个体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实施职业发展规划过程中,青年教师要科学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准确把握自己职业发展的目标、任务、速度和感受;青年教师要处理好家庭生活与职业发展的关系,争取自己职业发展获得家庭的大力支持。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青年教师要能围绕着个人因素诊断问题、诊断自己、选择应对措施,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有效地促进自己的职业发展。
3 构建合理的自我专业发展评价制度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对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状态评价进行必要的帮助,制定出以教师职业发展为目的,强调教师个人发展、职业发展和未来发展相融合的专业发展评价制度。边疆地区地方高校还要完善分类考核评价机制,强化竞争和流动意识,严格聘用合同管理,通过岗位职务评聘、聘期考核等途径,建立“能进能出、非升即转”的岗位择优聘任机制。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和相关教育部门要对青年教师实行发展性评价。边疆地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性评价可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尊重青年教师主体地位和人格,重视培养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促使每个个体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在青年教师最大限度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边疆地区地方高校的发展。发展性评价可以消减青年教师间的敌意和竞争。使青年教师更真实地表达自己,更真诚地对待同事。
4 通过自我反思和经验反思来提高教学水平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应该将自我反思和经验反思纳入到自身的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范畴, 通过自我反思和经验反思认识到自身知识和经验存在的不足,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青年教师的自我反思和经验反思可以尽量按照个人习惯进行。在内容上,青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目前教专业发展所能达到的水平和专业发展规划作比较,找出较薄弱的方面后重新进行规划。在教学过程上,青年教师可以对教学的有效性认识等方面进行自我和经验反思。
自我反思是一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是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养的过程。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要时刻进行教学反思,成为反思型实践者。边疆地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要时刻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等不断进行理性审视和深入分析,通过自我反思获得实践智慧。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时刻做到三个反思:教学前反思,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着手,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教学中反思,及时自动地在行动中反思,培养反思和自我监控地习惯;教学后反思,随时审视,随时修正,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在拓展自我反思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既要反思教学行为问题,更要反思自我教学理念的问题,力求跳出自我剖析和矫正的误区,改善不合理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不断提升教学全程的合理性,不断增长自己的教学认识和教学智慧。
经验反思是青年教师为了获得新的理解和认识而进行的一些探索经验的智力和情感活动。边疆地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是自我反思与经验反思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学实践经验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自我反思和探究是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5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教师成长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要以人为本,用人文关怀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实行民主化管理,重视落实教代会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提案,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与管理者进行对话、交流和沟通,使青年教师体会到参与学校管理的喜悦,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进而把学校的专业发展当成自己的事,认识到自己的专业发展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使学校发展目标真正成为学校青年教师共同追求的愿景。边疆地区地方高校还要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青年教师的职业追求、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
6 强化青年教师与有经验的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应建立一个鼓励青年教师与有经验的老教师之间进行全方位交流的良好教师文化氛围。老教师带领青年教师进行跟班听课、评课和修改教案等方面的工作,对其不懂之处耐心教会,给予青年教师营造一种互帮互学的研讨氛围。这样具有不同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教学风格和学术水平的教师之间互相启发和互相补充,可以实现思维和智慧上的交流与碰撞,从而使合作双方的素质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可以采用成立集体备课小组、开展互听互评活动、举办教师沙龙论坛和搭建网络教研平台等青年教师同行互助形式,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式交流互动,实现在教学活动中的专业切磋、互相学习、合作交流和互助互利,在共同体验成功和分享经验的基础上共同成长,共同提高业务水平。
建立青年教师职业导师制,充分发挥责任教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等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教授一、二、三级岗位职责应包含“有义务作为青年教师的职业导师,对青年教师的从教理念、方法、技能以及职业规划等方面给予指导”,完善老中青教师传帮带的团队协作机制。
7 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和科学研究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要促进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教学支撑着学术,学术引导着教学。实施边疆地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规划使教学与科研互利共生,协同发展。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要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注重学科带头人发展,夯实教师发展的学科平台,使教师与学科共同成长;实施青年教师支持方案,设立学校和院系两级科研启动经费,为新入校青年教师提供赞助;学院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在研究方向论证、科研选题、资源配置等方面,应给予青年教师高度关注和政策倾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边疆地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要自觉创造专业发展条件,加强沟通与协作,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既可以在同校教师之间进行,也可以跨学校、跨地区团队合作进行,充分利用资源,相互支持配合,共同促进自我专业发展和自身课题研究相关学科发展。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应该鼓励和推进青年教师利用多种形式前往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等实际部门参与研发、工作或实习,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自觉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意识与能力,促进青年教师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8 加强青年教师专业培训和进修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制度要注重增强多样性、针对性、互动性和操作性。而培训的形式有课程、讨论、讲座等,而且讲究培训者与被培训者的互动。培训效果是跟青年教师的绩效相关且有严格制度保障的。地方高校要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整合利用各种资源来构建出自上而下、全方位立体的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培训体系。
自主学习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校本培训的一种有效方式。青年教师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另一方面要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通过不断地学习,逐渐提高自己的认识,提高理论水平、业务水平,从而为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边疆地区地方高校要给青年教师推荐一些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并要求青年教师认真阅读和多加研究,从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级专业培训,不断探索校本培训的新形式,拓宽培训渠道,为教师的发展筑高平台。主要形式有以会代训、以赛代训、以学代训和以研代训。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要设立青年教师教学才能发展名目,设立青年教师出国培训项目,为青年教师发展成长供给支持。加大力度选拔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进修学习,跟踪学术前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边疆地区地方高校还要鼓励教师积极提升学历,支持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9 加强边疆地区地方高校的人性化制度和管理
边疆地区地方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强化竞争和流动意识,优化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制度环境。首先,学校在各项民主参与制度上为青年教师发声开辟空间。通过教代会、座谈会、团员会、党员会等形式,定期了解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悉心收集青年教师的要求,引导青年教师充分表达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反馈。在评优、考核等工作中,广泛听取青年教师的心声,保障青年教师在考核评优中的占比。其次,学校在各项活动参与和学习投入方面都尽量向青年教师倾斜,以青年教师的积极带动辐射全校,形成良性循环。
主要参考文献
[1]赵院娥,郑斌.新形势下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4(19):9-10
[2]张鹏霞,祝丽玲,田国忠.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1):171-172.
[3]董阜平.高校青年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遵义师范W院学报,2013(5):64-67.
[4]胡倩.基于培训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策略[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6(2):40-44.
[5]周芬,夏现伟.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3):27-30.
[6]范宏宇.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4):101-103.
[7]周荣,刘红梅.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15(5):2-4.
[8]胡菊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新余学院为例[J]. 新余学院学报,2014(4):143-145.
[收稿日期]2017-01-30
关键词:新课程 英语教师 专业化发展
一、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的,专业化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复杂的教育和心理变化过程,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专业精神、专业道德、专业智能、专业自主和专业组织等方面,其能力包括教师通用能力、专门学科能力、专业行动能力、教育研究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等。
尽管对“教师专业发展”所使用的词汇和理解的角度不尽相同,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基本上是围绕两条直线来做定义的,一是从教师个人心理的角度来解释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从教师受教育的角度来解释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因此,无论从教师的内在要求还是对教师的外在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可以理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专业素养不断更新、完善的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二、目前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原因
(一)新课程与现有高中英语教师之间的差距
当前的英语教师专业素质与新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还存在着距离。我国高中英语教师还存在数量上仅满足低水平,质量上合格教师不足,学历上层次普遍偏低,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研究与创新能力不足,实践技能比较缺乏,教育投入普遍不足,教育方法手段落后等问题。而新课程却对教师提出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如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集体统一性教学向个别差异教学转变、知识技能接受教育向知识主动意义建构转变等等。这些都要求英语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并能够不断地发展和成熟。
(二)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十分复杂,包括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个人和专业经历、情感和心理因素等个人因素。Grundy和Robison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两个推动力:一是来自系统的推动力,包括学校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二是个体自身的推动力,受到教师生涯发展阶段和生活经验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它强调教师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对象,更是自身专业的主人,是一种自我更新、专业自主的发展。这种自主意识就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对教师发展影响很大。
三、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
(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增强自主发展意识,努力实现专业化持续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学习,不学习就跟不上社会前进的步伐,就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形势,就适应不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就驾驭不了生成性的课堂。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英语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和理念,才能符合新的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还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和自主发展意识,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自主发展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发展的趋势。自主发展意识可以说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对于高中英语教师而言,要主动树立自主发展意识,有效地选择英语教师所需要的内容,改变传统英语教师在教育中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
(二)广泛涉猎各国文化,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应更加注重各国文化知识的积累,通过学习外国文化,特别是英、美文化,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进而有意识地将世界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为达到这一效果,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优秀英语教师走出国门,学习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社交礼仪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知识,真正体会西方国家的文化氛围,体验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多渠道涉猎各国文化,使教师能够站在全球一体化的高度,不断强化自身专业所应具有的教学和应用双重功能,使学生不断开阔知识视野,逐步学会应用地道的语言。
(三)大胆借鉴,敢于创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改进自己的业务技能。
创新是一个教育教学者的灵魂所在,一个教师除了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需要创新外,在思想上更要大胆创新。教学改革是手段,目的是通过改革使学校教学得到更好的效果,使自己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教师首先要发现问题,然后再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发现学生对英语难以启齿、口语交流发生困难、情景对话的练习不易展开等现象,教师就可改变原来教室的“秧田式”座位,让学生围成一个或者多个圈,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口语不再成为难点,情景对话的学习成绩也由此而提高。
(四)及时反思,实现“教与学”、“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
英语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指英语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以其英语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出发点,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积极展开系统的反思性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升英语教学理论认识,不断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相结合,使自己成为学习者、实践者、研究者等具有多重角色的英语教师,最终实现自我发展。高中英语教师必须意识到只有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深入探究,才能实现教与学、教与研相长,才能真正实现从一名教书匠到一名精通教学、懂学习、会研究的复合型英语教师的转变。
(五)参加各类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与同事探讨。
这一途径的最大特点在于,密切联系实际,针对性强,环境相对宽松,可以为教师专业成长创设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市、区各级专业培训,增进相互了解和互相学习交流;可以立足本校参与跨年级、跨学科的互相听课、评课活动,从中获得启发和提升。
四、结语
在新课程稳步推进的时刻,一线教师责无旁贷。作为新课程实施者的一线教师,既要有改革家的胆识和气魄,更要有实干家的毅力和精神,增强主动性,提高积极性,发挥创造性,不断更新观念、锐意进取,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很好地利用信息化优势,培养信息素养,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论著选》,张法琨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新课改的制定是为了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它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学习的多样性,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的重任,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深入理解新课改,把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这样才能成为一名既合格又受学生爱戴的老师。
一、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概念及其评价
简单的说,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物理教师在经过系统的、专业化的培训之后,逐步成为一名专业的物理教学工作者的成长过程。至于如何评价物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可以借助于专业团队对物理教师平日制定的教学目标,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向学生传达所教的内容,以及最终的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然后做出专业评价。
二、提高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法
(一)任职前参加专业培训
对于未来可能会成为物理教师的物理师范生这个群体。首先,相关老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教育,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课程的教学,增加学生实践课程的比重。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只注重对学生物理专业知识的教育,忽略了物理实践知识,这对学生以后走上物理教师岗位很不利。所以,为了让物理师范生的物理专业知识水平和对学生的教学专业水平都得到有效的提升,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对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
其次,高校老师还应注重培养物理师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对于学校的课程改革研究类型的活动,老师应让学生积极参加,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去培养他们的教育科研意识,这样,学生才能具备一定的开发和研究课程的能力,从而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最后,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把案例教学与微格教学法结合起来使用。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应多使用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听课时从具体的案例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在慢慢体会完整个教学过程之后,他们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过,微格教学法对训练学生各项教学技能也有很大帮助。微格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当物理师范生在模拟真实教学的时候,它能记录整个过程,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以案例教学为主,以微格教学法为辅。
总之,物理教师在任职前参加专业培训对物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很重要,在培养物理师范生时,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物理师范生走向教师岗位奠定基础。
(二)任职期间参加继续教育
仅仅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并不一定能对教材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也不一定能有一个好的教学质量,物理教师要想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就必须参加继续教育。物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常会发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无论是教材中的专业知识还是对学生的教学。如果参加继续教育,就能弥补自身不足,从而更深入的理解教材,提高教学水平。
在新课改的环境下,物理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专门的课题研究活动,通过学科研究课、观摩示范课等方式学习教育理论,在对整个活动进行了一个系统的研究之后,得出自己的结论。物理教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物理教师若想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所突破,就该参加继续教育,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来适应新课改。
三、培养终生学习的习惯
现如今,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物理教师若只具备那些陈旧的知识,显然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教学生涯中,物理教师应时常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不断创新,从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无论是新入职的老师还是已经从事过多年物理教学的老师都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行为和结果以及自己在探究式教学中自己的角色扮演是否合理进行深入的反思,反思自己对学生的评价是否恰当,是否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反思,物理教师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通过针对性的学习完善自己。
以前,那些枯燥的物理概念和公式让学生感到乏味,对这种现象,老师也无能为力,新课改之后,物理教师有了巨大的创造空间。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素材和实例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结合起来,然后设计出他们喜欢的教学活动,并让他们积极参加,从而为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一丝乐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创造性并不能随意发挥,必须以绝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前提。目前,创造性的教学方式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并没有成熟的经验做参考,它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去创造。所以,物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欲望,然后对自己现有的教学方式加以创新。
(四)总结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化发展,物理教师除了要参加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外,还应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物理教师只有通过学习新的知识,并进行不断的反思,注重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李新乡.德启,张军朋,王守江,物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关 键 词】教师专业素养;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探讨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79-03
随着科学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科学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越来越重要。综合科学课程在课程的开发、设计、实施和评价等各方面都与以往的分科课程有了较大变化。同时,科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惑和挑战,怎样在新的教育改革下发展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如何促进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便成为课改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科学教育的质量更多地依赖于充足的、高质量的科学教师;科学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培养充足的、高素质并具有教师专业素养的科学教师。
一、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
教师专业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1]我国正在进行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课程实施的走向和质量。正如叶澜所说的:“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2]科学教师所具有的专业素养对于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重要的。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对于义务教育中的科学课程有所要求,它是一门综合课程。综合科学课程要求学科之间有机的整合,而不是简单的叠加。好的科学教师要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从科学教师素养等内在的多个方面来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不断完善自己的科学教育教学活动。
(二)科学教师专业素养存在的问题
当今,大多数科学教师都面临原有专业知识不能满足科学课程需要的问题。而且,现阶段对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培养的研究主要关于一些教师培训和科学知识综合教学等,而缺乏对一些科学基础知识和科学教师的科学能力水平等的培养。那么,怎样从教师专业素养的角度来看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已成为现今教师教育所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
1. 科学教师种子培养的问题。现阶段,虽然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改革已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就如今科学教师本身所具有的教育历程来看,他们都是传统教育下培养出来的教师,在科学课程基础知识的综合水平和科学综合实践能力水平等方面都比较缺乏,所受的这方面的科学综合教育与培养很是欠缺。
2. 科学教师职前职后的衔接问题。教师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对于自身的要求和心态是不同的,而当下对于科学教师上任前和上任后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衔接环节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学校较重视教师的职前培训,而针对科学教师职后不同时期的培训较少,对于科学教师在学校不同阶段发展所需求的专业培训方面关注的也较少,还没构建一个较合理、有效且适合自己本校的衔接系统,以便持续性地关注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专业化发展。
3. 科学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滞后。由于现阶段的科学教师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前某理科教师担任的,没有专业化的科学教育教学知识和水平等方面的培训和基础,所具有的科学综合知识以及学科间的综合应用较薄弱。所以,对自身的专业发展要求较低,科学教学理念滞后,缺乏一定的专业发展动力与激情。
二、专业素养方案下的科学教师专业发展
(一)以科学专业师范生为起点,注重科学教师的种子培养
做好科学教师的种子培养,就是要抓好科学教师最基本的科学师范生的培养与教育,能够为学校培养出较为扎实的科学教师,使得新一批科学教师为科学教育教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要求在小学3~6 年级开设《科学》课。从20世纪末教育部正式批准建立“科学教育”本科专业以来,我国已有60 余所高校开设了此专业。[3]从师范生科学教师培养入手,注重科学教师的种子培养,作为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
1. 构建完整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综合科学课程注重科学的社会相关性和个人适切性,软化了学科间的界限,课程内容具有生成性,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所以,要求在课程设置上能够系统、科学、实用的为科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科学课程不是单一的、未整合的几门分科课程的累积,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科学课程的能力,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在以后的科学课程教学活动中得以较好的应用。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科学专业素养,为以后学生自身科学素养的提升做好引导和铺垫。
2. 提供有效的科学教育实践与实习机会。科学教育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特殊专业,需要通过具体的科学实践经历、教育实习来体现并加以实践应用,这一点在科学专业的师范生培养上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互相合作来达到互利互学的平台模式,以部分中小学校为依托,建立良好互利的合作水平,大学可以为部分中学的教师提供培训深造的机会,同时为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提供定期在中小学校进行教育实践和实习的机会。如此,学生能够把学习到的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通过实习等形式运用到教育实践当中,在实践当中增长自己的综合素质,最终具备合格科学教师所应具有的各种教学能力,从而有利于科学教育专业等师范生的培养。
(二)以中学科学教师职前职后为边缘线,做好科学教师的衔接培养
1. 做好新教师的职前培训,更新科学教师的教育理念。要善于结合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心理规律,有针对性地抓住教师的职前心理和职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和引导。中小学应根据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新教师做科学、适当的科学教师职前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任职效果,而非教师自身的自主探究和摸索。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新教师较快地进入教育教学的状态,缩短新教师的适应与过渡时间。
2. 创建科学教师学习网,引导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有地域合作关系的中小学校,可以根据需要,学校间利用有效的网络平台建立交流、探讨、合作为一体的科学教师学习网,由教育专家参与,开设培训科学教师的专业网络课程和相关学习视频。同时科学教师自己相互提供、分享科学课程教学的经验和专业学习资料,如同大学内部的图书馆一样,科学教师们可在其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根据自己的教学环境发展自己的科学专业教学水平。
3. 实用知识和实用技能的综合培训。教育培训部门应根据每年的分配情况,做好科学教师实用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培训工作。可以先对科学教师根据教龄分类,并调查教师在教学中的现状与问题,就不同问题同科学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希望通过学习和培训能得到帮助的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避免培训内容与教师实际需要之间的脱节,以及不针对教师分布等情况开展相关培训工作的现象。
(三)以科学教师自身提升为关键,引领科学教师专业的长久发展
1. 科学教师专业人格的完善。人格是个体所具有的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与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品质、性格)的总和。[4]显然教师的专业素养最基础的应该是教师专业人格的体现。一个科学教师无论其科学课程教的怎么样,拥有多少知识,首先看的是这个教师是不是具有坚定的职业志向及拥有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才能使自身专业人格不断得以完善。科学教师专业人格的完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坚定的科学专业职业志向。一个好的教师所具有的最基本的专业素养莫过于拥有坚定的职业志向,它对于一个教师爱岗敬业,不断地以一种教师的责任感和激情投入到自己教学的工作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只有以坚定的职业志向为导航,教师才能时刻满怀教学热情,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的科学专业综合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并体会作为教师的幸福感。
(2)学习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对于一个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科学教学目标应由注重科学知识向注重科学素养的转向,这就要求科学教师能够使自己不断地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充实自己的教育教学思维,科学、有效、目的明确地为学生服务。
2. 科学教师科学专业知识的提高。
(1)学习跨学科的综合知识。有人用“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的关系来比喻教学中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量。在科学教育过程中,“科学课程”教师需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包括社会、人文、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教师拥有这样的知识才能够游刃有余地来进行科学课程教学,丰富课堂知识,开拓学生思维。在当今科学教育发展的要求下,教师应具备整合性的科学教育知识。这也就要求教师能够积极地学习相关科学的综合知识,并通过一定的整合能力,将其作为活学活用的展现给学生。
(2)提高自身的科学实验能力。教师的科学品质具体体现在科学精神、科学观念和科学态度等几方面。其中科学精神是教师科学素养的灵魂,它是在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任课教师进行实践探索,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自身发展的着力点,在此基础上使得自己的科学实验能力有所提升。同时,引导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3)提升自我的科学研究能力。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研究素质和创新精神,其中包括了意识和能力两个层次,这也是科学教师所需要的基本素质。研究型的教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研究能力,要围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上,从而不断完善自我,从教师专业素养的视角探讨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综上,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科学教师是科学教育的实施者,为适应科学教育的需要,转变科学教师的态度和观念,进而从教师专业素养的视角探讨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关注点。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着力点还在于教师自身素质与科学素养的提升上,态度和素养决定发展的动力与潜力。所以,我们应该能够根据目前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专业发展方案下有的放矢地进行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从科学师范生科学课程的合理设置,到科学教师的职前职后专业发展的衔接,再到科学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等方面来不断地完善科学教师的专业化需要,提高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学版),1998,(1):10~14.
[2]叶澜,白益民,王木丹,陶志琼.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新世纪;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困境;策略;思路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8-276-01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主要分为:一是部分农村教师工作环境较差,特别在偏远地区、贫困山区的学校,有的连电脑、互联网以及其它必要的实验设备都不充足;有的地方手机通讯没有信号;有的路途遥远道路崎岖不信息闭塞、交通极为不便等。二是现阶段农村中学教师严重缺乏,特别是一些科目严重缺乏专业教师,在农村的中小学,专业教师文科居多,理科、副科较少,有时一位教师需要兼多科教学,教学任务繁重,使得教师空余时间少,疲于应对各种教学任务,无暇顾及专业成长,制约了农村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三是当前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在广大农村地区,由民办转为公办的老师比例较大,约占30%。这些老师大多是初高中学历,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不少教师本身教学方法落后,观念陈旧,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部分经过进修,学历层次明显提高,但由于培训质量差,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不少教师的实际专业水平与整体专业素质并没有得到同步提高。为有效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专业化水平,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方法与思路。
一、提高师德修养,构建幸福教学
加强对教师的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职业观,经常性开展师德教育,发扬优良教育传统,培养教师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着重解决把教育当事业还是当饭碗的问题,被动工作与主动工作的问题。爱岗敬业既是职业道德问题,也是人生态度和个人修养问题。
实施“名师工程”建设。要充分发挥典型学校、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开展评选名师活动,并大力宣传、弘扬名师的先进事迹、教学经验,使广大农村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积极鼓励教师建功立业,从教育教学的工作中体验学生进步的喜悦,本人教学水平提高的成功感,竞赛获得好名次、教学成绩取得进步的成就感,从本职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加强法制教育、制度建设,以国家有关的各种教育法规为依据,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准则,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形成学校管理的规范体系。同时,学校领导班子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落实目标责任,严格要求,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对违反师德的行为,要进行批评教育、检讨,在绩效考核和评优树先中实施一票否决制,以至停发工资、调离、停职、辞退等处理。
二、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师待遇
当前,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成为我国教育的主要矛盾。政府应对农村教育继续实行较大的财政倾斜,千方百计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
1、是要实行优惠政策,提高农村特别是偏远艰苦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津贴,对到山区、边远地区就教的教师,按照物价增长的幅度,提高补助达到吸引教师的目的。
2、是要提供各种福利待遇,帮助解决单职工教师家属及子女的就业、就读困难,帮助困难老师解决生活难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不断改善农村教师医疗保障、住房保障,从提高农村教师的职业待遇来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
3、是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实施县城中小学教师与边远学校教师的交流、支教制度,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和发展机会。
4、是政府在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的同时,也要积极发动社会贤达,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教育中,建设校舍、配套教学设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善学校及周边环境,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与教师工作环境。“有了梧桐树,才会引来金凤凰”。条件改善了,农村教师才会安心扎根农村,在农村教育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并体现其人生的价值。
三、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与学习交流
中小学教师培训是基础教育师资培训的重要内容,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的职后培训。教育主管部门要克服理论与实践脱节及培训功利化的倾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经常性地组织农村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以实践检验理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师资培训工作。学习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条件,学习能帮助教师更新观念,丰富内涵。教师要博览群书,养成网络查询的习惯,从而开阔眼界,丰富内涵,与社会同步。
专业引领和同事互助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不可或缺的因素。新教师要向老教师、专家学习,还要主动向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请教,同时,每年都安排一些示范课、优质课、观摩课和研讨课,邀请名师或骨干老师讲课,组织尽可能多的教师参加。通过高层次的交流活动,进行读书的心得体会交流,让每个教师在群体中的交流研讨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
以规范的管理制度指导教师的业务发展。学校应依据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制定学校自己的课堂教学标准和管理制度,从新课标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把课堂规范到严谨、科学、艺术上来,使管理效能大幅度提高,营造温馨、和谐的育人环境,让教师的专业知识得以充分发挥。
【中图分类号】 G6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1―0037―01
一、分析情况,定制转岗教师个性化培训计划
1. 了解情况,交流互通。幼儿园应为转岗教师建立完善的工作档案。经过对转岗教师的档案整理,我们发现转岗教师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基础学历高,都是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二是有些是成熟型教师,教龄均在5年以上;三是有些没有幼教经历,幼教工作的理念缺乏,对幼儿园工作不了解;四是大部分在小学从事单一学科的教学,有较突出的音、体、美专业特长的不多。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与每名教师交流,鼓励她们加强学习和技能培训,发挥优势,补救专业短板,树立工作的信心。
2. 分析问题,定制计划。通过对档案的研究和交流,转岗教师的主要问题是:幼教工作的理念缺乏,对幼儿园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一日常规不了解;教学技能不到位,幼儿教师要求要能弹会画、能唱会跳,有较强的亲和力,这对转岗教师来说难度较大;无法适应幼儿园一天的保育和教育工作等。幼儿园为每一名转岗教师“量身定制”个性化培训方案和专业成长计划,培训方案详细列出了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基本教学技巧和家长工作策略等培训内容,对每项内容所要达到的培训目标、时间安排、过程评价都有明确的安排和要求。
二、做好入职培训,促进角色转换
1. 加强幼儿园基础理论学习。幼儿园组织学习《纲要》《指南》《幼儿园一日保教常规》《幼儿园一日生活计划》,让转岗教师了解幼儿园教育与小学、中学教育不同之处,奠定转岗教师的理论基础。
2. 加强幼儿园操作层面技能的提升。具体做法是:一是上岗前由园长组织,让转岗教师专门学习幼儿园工作制度,让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二是选派有经验的优秀骨干教师对转岗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从幼儿晨检接待、室内外活动组织、游戏、离园等,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进行一对一的培训;三是请优秀班主任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让转岗教师掌握与幼儿交流的技巧;四是通过老教师做示范课,帮助新教师上好入职第一课――“上岗课”,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三、注重人文关怀,加快角色转化
1. 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与人际关系。一方面,园领导经常与转岗教师沟通交流,了解她们的工作情况、家庭情况和困难,帮助她们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经常组织各种活动,让她们融入到幼儿园的大家庭中,逐步缓解、消除不适应的状态;再次是在幼儿园重大决策、活动策划、环境布置、设备购置、工程建设等方面充分听取转岗教师的意见,让她们真正体会到幼儿园对她们的重视和关注,从而激发主人翁的责任感。
2. 建立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工作激励机制。一方面将转岗教师与幼儿园老职工搭班安排,让她们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充分考虑转岗教师的特殊性,在评优晋级和晋职时参考她们的起点,肯定转岗后的进步,使之有成就感。
四、加强专业培训,加快专业成长
1. 立足园本培训。一是同班互助形式。通过“老带新”、“师徒对”等互助形式,在教学实践中让转岗教师长知识、练本领、增经验、集智慧、促成长;二是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让新教师在榜样示范下,学习模仿各年龄段各领域的授课方法、技能技巧等;三是开展“一课多研”。鼓励教师间的取长补短,通过新教师说课、授课,老教师评课、磨课方式,让转岗教师在教学思想的碰撞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四是开展专业技能赛。每学期组织开展教师弹唱、简笔画、舞蹈等基本功比赛。
2. 依托各级各类培训。根据转岗教师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分类别为她们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如让她们参加国培、“影子”培训、“定岗置换”培训、外出观摩学习等,开阔视野。同时建立“学习汇报制度”。每名教师培训回来后,幼儿园提供时间与机会,让她们谈感想、感悟和今后工作设想。
五、参与教研课题,助推专业成长
1. 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教科研思想。引导转岗教师根据工作实际发现问题,消除教师对课题研究“高深莫测”和“不敢”的心理。从小处着眼,由问题到课题。
关键词:县域中职 终身学习 专业发展 校本培训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对地处偏远的农村县域中职教育,我们倡导要让职校生进得来、学得活、留得住、用得上的教学观点,并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英语学习实用、够用就行。针对这一特点,在当前中职教育蓬勃发展的新形式下,农村县域中职英语教师要实现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县域中职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在知识更新如此迅速的信息时代,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县域中职英语教师除了要掌握理论性知识,还应当掌握实践性知识。要切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教学知识的积累,包括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梳理,尽可能使自己的教学贴合当前市场需求,努力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实用型人才。
二、县域中职英语教师要坚持以自己为资源,追求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教师本人。英语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真正对英语教师教学行为产生影响的往往是教师的个人实践感受和实践知识。因此,在中职英语教育教学中,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每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研究平台,利用自身资源来追求专业发展。以下是我们农村中职英语教师进行多角度“自我研究”从而获得专业发展的几种具体途径:
1、教学日志(diary for instruction)
教学日志也就是某种形式的日记。农村县域中职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记教学日志积累教学基本数据。通过记教学日志,可以反映出针对本地学生平常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一些失误及其原因,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研究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进而形成自己的“校本教材”,作为教材的提炼与补充。
教学日志主要分即时记录和事后记载。即时记录就是在教学中把随时出现的疑虑、问题及焦点作以标记,以便在事后记载时加以整理归纳。
英语教学日志的语言可以灵活、随意,可以是自己的心得体会,也可以是自我反省教育的一段愉快的经历,只要能坚持下来,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
随着现代化手段在教学中的不断应用,使用微格技术,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可以使教师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考察自身的教学实践。反观自我教学中的每个细节包括语音语调、情感态度及方法,不仅能反映自己教学中的优、缺点,也能把许多并没有注意到的细微做法或姿态呈现出来,因此它为客观分析教学行为提供了直观的素材。
3、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
行动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的活动。这种研究方法在近些年来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很受推崇。由于中职英语教师及其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利用这种办法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较典型的行动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发现问题。
(2)初步思考,获得基本数据。
(3)确定行动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4)按步骤实施,并做记录分析。
(5)写出最后结果。
(6)制定下一轮计划。
通常对一个问题的研究不是一个循环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把得出的结果放到实践中去检验,再发现问题,再思考研究。一般需要两到三个循环,才能得到理想结果。
4、教学档案夹
教学档案夹是所有关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过程中一些典型事件的记录,其中包括各种版本的教材以及教学事件,同时还有教师本人对这些事件的解释和评论。教学档案夹为老师教学提供了最直接的情境,它可以帮助教师反省自己的教学过程,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帮助教师获得探索的快乐,十分有利于教师个人的反思和进步。通常来说,一个完整的档案夹记录的至少是三年的内容。时间过短,不利于教师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教学档案夹里可以包括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所教课程的重点与难点的描述、教学观摩记录、教学日志、教学录像、学生反馈、学生作业样本、教学笔记和教学研讨会记录等。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网络是当今不可或缺的自学手段,尤其是对偏远地区的县域中职英语教师。网络上有大量的英语教育教学方面的网站,可谓内容丰富、应有尽有。教师要善于捕捉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信息,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批判地吸收有益于自身专业发展的东西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备课,也可以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同行交流经验、交换看法。因此,县域中职教师如能利用好这一网络资源,势必对个人的业务提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自我反思与教育科研能力培养
教师的自我反思,指教师通过内省或其他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思维、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活动的再认识。在自我反思过程中,教师可以理智地找到自己教学中的成功之路和自己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更新教学理念、学会改进教学、求得自我发展的目的。教师要善于在不断的探索和反思中发展自己,制定研究课题,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有目的地学习有关教育理论,结合实际,深化对教育理论的理解、消化、吸收,最终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达到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目的,进而形成一个体系、一种理论。
五、转变内部管理方式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外在的指导和外界所提供的专业发展活动,离不开学校在时间、资源等方面的必要支持。学校内部管理要真正根据教师发展的需要确定管理制度和机构,重视管理中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及精神、情感与文化氛围的建设,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要有充分的学习和合作时间、丰富的学习和教学资源、友善的同事关系、支持性的领导方式、互动的师生交流和相互理解等,共同构成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针对中职英语教师的不同特点应尽可能地鼓励教师彰显自身的优势,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特有的专业领域里的“一手好戏”,实现专家型教师的目标。
六、教师培训
对农村县域中职英语教师来说,要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专业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在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因此许多学校都在建立并不断完善校本培训,以便为广大教师提供深造的机会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校本培训包括不定期请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指导发展活动;申报课题或承担当地的各种教研活动,如英语研讨课、示范课、观摩课、实训课、各种竞赛活动,以及其他一些教师不出校门就能参加的校内教研活动。因此,校本培训已成为教师发展的一条十分宽广便捷的途径。学校只有充分重视师资培训,教师才能以自身的发展去促进学生的发展。另外,学校或政府可以组织暑假集中培训,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函授学习、脱产进修或攻读学位、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习,可以派遣教师参加短期培训高级研修班、研讨班、学术交流、专题调研等,选拔年轻骨干教师参加各省地英语教师暑假强化班,并努力创造机会出外进修学习,到一些外语教学水平较高的学校实地学习,让农村县域中职教学少走弯路。
总之,面对不断变化的中职生源,对农村县域中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农村中职英语教师只有转变观念,主动投入到教育教学的改革当中,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把教学改革当作自己专业更新和成长的有利时机,在教学改革中自觉追求专业成长,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工作,才能实现专业化成长目标。
参考文献
1、裴娣娜 吴国珍 教师专业学习及发展.海南出版社,2000。
2、Michael J.Wallace: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3、刘良华 校本行动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质量评估;教师评价;教学评估模型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5-2232.2017.05.009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1]近年来,人们普遍意识到教育过程质量的重要性,[2,3]开始关注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估和改善问题,[4,5]国内外常用的教学评价系统有皮安塔得(Piantade)等人的课堂互动评估系统(ClassroomAssessmentScoringSystem)、容克尔(Junker)等的评价质量检测(InstructionalQualityAssessment)和希尔(Hill)团队的数学教学质量评估系统(MathematicalQualityofInstruction)等,[6-8]这些评估系统对教师教学水平观测的着眼点主要聚焦于课堂内所发生的活动,然而课堂活动并不能完全涵盖教师教学专业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技能还包括课前准备、学情分析、课后反思、同行交流等等,因此,开发一款能够全方面有效评估教师教学水平的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应运而生。
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AFrameworkforTeaching,简称FfT)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评估工具,该工具从课前、课中和课后全面评估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美国密西根州颁布法令,明确要求该州在2016年至2017学年内,中小学必须将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作为教师水平评估工具之一。英国、德国、韩国和南非等国家,也都使用该模型。[9]本文主要介绍该模型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发展过程、模型特点和其应用价值。
一、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概述
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由美国丹尼尔森(Danielson)领衔的团队开发,丹尼尔森毕业于牛津大学,是研究教师教学效率领域方面的专家。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于1996年首次问世,之后近二十年间丹尼尔森团队一直致力于该模型的发展和完善工作,最新一版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公开发表于2013年。
该模型以评估教师教学专业水平为目的,建立了一个包含领域—维度—水平指标的模型。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共分四个领域,分别为计划和准备(Planning and Preparation)、教学环境(The Classroom Environment)、教学指导(Instruction)和专业职责(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ies),每个领域包含5-6个维度(见表1),共有22个维度,每个维度又涵盖若干个子维度,各维度分为不合格、基础、熟练、优秀四个水平,每一水平都会有相应的水平描述和具体样例示范,以帮助评估系统使用者更好理解和使用模型。对教师在四个领域的不同表现评估水平标准见表2。
计划和准备部分主要评估教师对学生学习内容布置与安排的合理性。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部分,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法知识有深刻理解认识,并充分了解学生认知特点,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做出合理预判。教师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将教学内容以活动和练习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教学内容要始终服务教学目标。在这一部分表现出色的教师往往对重要概念和原理理解准确,知道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相关性,能够很好的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优势,他们的教学设计在内容和评价上保持一致,并适用于班级内不同类型的学生。计划和准备部分共包含6个维度:“选取教学内容和相应教学方法”维度评估教师是否具备学科内容和学科结构的准则性知识、相关的前期储备知识和与内容相关的教学法知识;“学情分析”维度考察教师是否了解学生认知发展,学习过程,学生知识、能力和语言熟练度,学生兴趣与文化和一些特殊需求;“制定教学目标”维度评估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有价值,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能够清楚阐明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让学生体会事实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思维和推理技巧、合作和交流策略,同时保证教学目标适用于班级里的所有学生;“教学资源选取”维度评估教学资源是否和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发展,能否为学生提供适当挑战;“教学设计连贯性”维度评估教师能否能提供合适的教学材料和教辅资源,组织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小组讨论,同时呈现清晰有序的课堂结构帮助学生学习;“设计学生测试评价”维度评估教师设计的测试是否和教学目标要求保持一致,能否明确阐述测试标准和教学期望,教师是否重视形成性测试,并能够利用测试结果制定相应的后续教学计划。
教学环境部分描述了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舒适轻松和师生间互相尊重的教学环境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擅长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环境的教师往往对所教课程十分重视,期待和享受同学生一起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这些教师眼中拥有兴趣爱好和学术发展潜能的独立人格,学生也能真切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体贴,愿意花费更多时间学习。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感不会因和学生关系融洽而下降,学生会把教师看做特殊的朋友和保护者,愿意和教师分享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和成长。教学环境包括5个维度:“创建和谐融洽的课堂环境”维度评估师生、生生间语言和行动是否能够营造一个相互尊重和谐的学习环境;“创建学习文化”维度评估教学能否体现教育价值,学生是否对完成教学目标抱有坚定信念,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在肯定自身能力的同时,对已取得成果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掌控课堂节奏”维度评估教师能否有效管理小组活动,掌控班级讨论、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过渡节点,节省收发教学材料和其他非教学内容(如课堂点名、春游报名等)的时间;“应对学生表现”维度评估教师能否理解和预见学生不良表现,在适当的时候改变教学计划避免学生不良表现,学生是否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并遵守行为规范准则;“布置课堂物理空间”维度评估教室桌椅、挂件和一些教学辅导资料等物理资源的摆放是否保证学生人身安全,并确保每位学生都拥有所需的学习物理资源。
教学指导是教学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计划与准备内容的具体实施过程,学生在这部分真正参与内容学习。在这一部分表现优秀的教师拥有出色的教学技巧,他们的课堂流畅灵活,在适当的时候熟练转变教学方式,并能够将其他课程的知识点恰当地与现有教学内容相结合。优秀的教师能够留意课堂上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进展,并据此对课堂教学做小范围内的调整。教学指导包括5个维度:“师生交流”维度评估教师能否向学生准确清晰传达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教授教学内容时是否运用生动的语言,将课堂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是否清楚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任务;“提问和讨论技巧”维度评估教师能否提出高质量问题,并留给学生充足思考时间,在讨论中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论述其逻辑合理性,调动全班同学参与讨论;“学生参与课堂”维度评估教师能否设计优质的课堂活动和测试、合理分配小组成员、适当使用教学材料和资源、掌控教学结构和节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形成性测试”维度评估学生是否清楚评价标准、制定自我评价测试,教师能否有效监控学生学习并提供及时有意义的学生反馈;“灵活性和响应性”维度评估教师能否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具备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
专业职责部分对保持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水平来讲至关重要,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在这一部分表现差异较大。记录学生言行表现和与家长互动交流是教师入职伊始就应该保持的习惯,参加专业教师培训等活动需要等教师具有几年教学经验再进行效果更好。这部分内容表现出色的教师深受同行和学生家长爱戴,他们在学校和社区有关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组织中表现积极,是超越工作本身技术要求的教育者。专业职责包括6个维度:“教学反思”维度评估教师能否正确反思课堂优劣,总结课堂精华内容,并将其运用于后期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堂记录”维度评估教师是否记录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学习情况和其他非教学活动情况(如是否交班费,参加春游等);“家长沟通”维度评估教师能否为学生家长提供教学指导信息、学生个体情况,鼓励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同行交流”维度评估教师能否和同事一起商讨教学策略,积极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教师专业培训”维度评估教师是否能够阅读专业文献或参加专业课程提高自身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否组织一些专业活动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并服务于同行;“展现专业素质”维度评估教师是否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将学生需求与发展放在首要位置、遵守学校和学区规章制度。
二、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的发展过程
1987年美国考试服务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开展了一项有关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的大规模研究项目,该项目研发出普瑞克斯考试体系(Praxis Series),该体系在美国被大面积推广。[10-12] 其中,普瑞克斯考试系列3(Praxis 3)为课堂表现评估(Classroom Performance Assessments),用于评价入职一年的新手教师实际教学水平和课堂表现是否合格。丹尼尔森参与普瑞克斯考试系列3研发时发现,教育工作者缺少讨论优质课堂教学的意识和机会,[13]2通过对教师的深度访谈,她发现课堂表现评估测试不仅可以评估教师是否能够一名成为合格的教学工作者,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丹尼尔森认为将Praxis 3仅作为教师资格认证的工具太狭隘,她希望在Praxis 3基础上开发一款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推广至全美各州教师教学中,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以Praxis 3标准为基础,对原有维度进行扩充,使之同时适用于新手教师和有经验教师,目的是以此模型为基准评估并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最早诞生于1996年,包含22个维度,每个维度有4个不同程度的描述水平,该模型推广之后很快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官员、大学教育研究者和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14]2007年第二版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将22个维度划分为四个领域,每个维度又细化出若干个子维度,并给出每个子维度的水平划分。较第一版而言,第二版对一些维度名称做了调整,使之更为简洁明确,具有更强针对性,如将“选择课堂目标(Selecting Instructional Goals)”改为“设置课堂目标(Setting InstructionalOutcomes)”,将“评估学生学习(Assessing Student Learning)”改为“设计形成性测试(DesigningStudent Assessments)”,将“准确清晰地交流(Communicating Clearly and Accurately)”改为“师生交流(Communicating with Students)”等。除此之外,第二版模型还加入了一些其他职业专业水平的评估标准,如图书馆人员、护士和咨询师等。
2009年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资助的有效教学策略(Measures of Effective Teaching)项目使用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作为研究工具之一,分析超过23000堂课的视频录像,研究教学教学水平和学生表现间的关系。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做的相应调整如下:领域和维度语言表述更简练,将2007年版子维度水平划分改为维度水平划分,保证评估者使用时更为快捷;每个维度都会标明此维度的关键属性,帮助模型使用者更好把握维度特点;根据每一维度不同水平,给出若干个相应的具体案例示范,提高维度水平的理解度。
2013年版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更切合美国2010年颁布的共同核心州标准(Common CoreState Standards)中一些教学理念,[15] 强调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重视概念理解和数学推理与逻辑性。因此,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也发生一些相应变化,如强调教学设计连贯性(DesigningCoherent Instruction),形成性评价的设计与使用(Designing Student Assessments/Using Assessmentin Instruction),培养学生交流能力(Communicating with Students),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EngagingStudents in Learning)等。
三、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特点
(一)评估范围几乎涵盖教师发展的全部相关领域
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涉及的领域和维度包含了与教学相关的各个方面,不仅是课堂之中发生的教学活动,还包括课堂前教师准备,课后教学反思,课外教师与同行、培训者甚至家长之间的互动等。课堂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水平的平台,但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培养与提升不可能仅依赖于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教学习惯与技能的养成有赖于课堂内外方方面面的因素。[16,17]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和教师教学水平相关因素,不仅能够保证教学评估结果更为准确合理,也有助于帮助教师有效发现自身专业技能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
(二)评估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对于教学而言,不同学科、年级、班级,甚至同一位教师同一班级的两堂课都不尽相同,然而这些不同的背后又隐藏着强烈的共性,[18,19]例如,优秀教师的课堂必定是和谐融洽的,教师能够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引发高水平思考,学生会展现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等。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捕捉到了高水平教学的共性之处,适用于评估任何学科、年级教师的教学活动,但同时也要求评估者考虑所评估课堂的背景环境,并结合教师个人情况、学生年龄等因素评价教师是否创建合格的教学课堂环境。
(三)评价信息公开化、主体多元化
在丹尼尔森团队建设的网站上,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的领域、维度和水平描述等相关资料均可免费下载。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涉及很多课堂教学相关的细节问题,一线教师对于这些细节问题的表述和补充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模型的公开性为大量一线教师提供了对该模型的有效性和认可度的探讨空间,研究人员在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对模型进一步完善。此外,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能够有效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让更多教育工作者了解模型结构和内容,保证更多教师将模型中高水平标准作为自己的教学前进方向,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
四、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的应用价值
(一)教师招聘标准
许多使用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作为教师招聘标准的国家和地区都发现,应用此模型标准可以提高通过考核教师成为优秀教师的可能性。[13]174招聘考试面试时考官可以问基于模型的相关问题,如“你如何在课堂中建立行为规范”?这些问题帮助考官从多角度了解应聘者教学方法和其与同事、家长的交流方式。有些学校要求招聘者提供自己的教学录像带或现场讲课,利用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对应聘教师的教学表现行为进行分析,筛选合格人选。
(二)教师培训与指导
美国新入职教师短期内大量离职的原因之一是新手教师得不到有力的教师培训系统支持,教师专业技能无法找到提高方向,[20]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为教师培训提供了有效的培训资源和标准。组织新教师学习模型中包含的领域和维度,了解每个子维度的不同水平,反思自身教学活动,找到薄弱点加以改进。指导教师还可以根据模型组成要素形成教学路线图,集中精力发现新手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教学帮助,帮助新手教师从整体上不断接近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教学水平评估
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提供一组观察评估课堂教学的有效指标,评价维度涵盖与教学相关的各个方面,适用于各个学科和年级的教学内容,评估者可以根据模型维度为依托评估教师教学水平。模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客观性,可用于评估优秀教师技能比赛、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等选拔性活动,也可以用来分析公开课或是同行授课。教师要学会从评估他人教学情况中,反思自身教学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评估存在“重评估结果,轻评估过程”的现象,过于强调教学结果的“输出”功能,将评估看作教师技能测量评比的工具,而缺乏对教师专业发展反馈调节功能的重视。美国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模型将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不仅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表现的评价,还从教
师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考量教师专业技能,弱化评估结果,旨在帮助教师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可以为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小力,李宏荣,徐忠锋,张孝林.提高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18-21.
[2]Elstad,Eyvind,Lejonberg,El,Christophersen,Knut-Andreas.Teachingevaluationasacontestedpractice:Teacherresistancetoteachingevaluation
schemesinNorway[J].EducationInquiry,2015(6):375-399.
[3]Nielsen,LanceD..TeacherEvaluation:ArchivingTeachingEffectiveness[J].MusicEducatorsJournal,2014,101(1):63-69.
[4]Wiske,M.S..Howteachingforunderstandingchangestherulesintheclassroom[J].EducationalLeadership,1994,51(5):19-21.
[5]Reynolds,A..Whatiscompetentbeginningteaching?Areviewoftheliterature[J].ReviewofEducationalResearch,1992,62(1):1-35.
[6]Ellwein,M.C.,Graue,M.E.,&Comfort,R.E..Talkingaboutinstruction:Studentteachers’reflectionsonsuccessandfailureintheclassroom[J].
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1990,41(4):3-14.
[7]Cohen,D..Arevolutioninoneclassroom:ThecaseofMrsOublier[J].EducationEvaluationandPolicyAnalysis,1990,12(3):311-329.
[8]Black,P.,Wiliam,D..Assessmentandclassroomlearning[J].AssessmentinEducation,1998,5(1):7-74.
[9]MichiganEducatorEvaluation_PostingsandAssurances[EB/OL][2014-06-02].danielsongroup.org/.
[10]KellyM..FromPraxistoProgramDevelopment[J].ForeignLanguageAnnals,2014,47(1):134-146.
[11]Gil-Jaurena,Ines.BriefreportonOpenPraxisdevelopment[J].OpenPraxis,2016,8(1):3-7.
[12]Postma,D,Spreen,CA,Vally,S.EducationforSocialChangeandCriticalPraxis[J].EducationasChange,2015,19(3):1-3.
[13]CharlotteDanielson.EnhancingProfessionalPractice:AFrameworkforTeaching[M].Virginia:AssociationforSupervisionandCurriculum
DevelopmentAlexandria,2013.
[14]TheFrameworkForTeachingEvaluationInstrument2013Edition[EB/OL][2013-09-28].danielsongroup.org/.
[15]CommonCoreStateStandardInitiative[EB/OL][2013-03-16].corestandards.org/.
[16]Giannakoulias,E.,Mastoridis,E.,Potari,D.,Zachariades,T..Studyingteachers’mathematicalargumentationinthecontextofrefutingstudents’
invalidclaims[J].JournalofMathematicalBehavior,2010,9:160-168.
[17]Mason,J..Enablingteacherstoberealteachers:Necessarylevelsofawarenessandstructureofattention[J].JournalofMathematicsTeacher
Education,1998,1:243-267.
[18]Ellwein,M.C.,Graue,M.E.,Comfort,R.E..Talkingaboutinstruction:Studentteachers’reflectionsonsuccessandfailureintheclassroom[J].
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1990,41(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