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乡村实施建设方案范文

数字乡村实施建设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乡村实施建设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乡村实施建设方案

第1篇:数字乡村实施建设方案范文

将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年。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巩固第二届文化周市容市貌整治效果,加大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探索建立数字化城管及“大城管”管理模式,积极推行城管领域内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全面推广“以钱养事”改革,切实推进乡村生活垃圾处置费代征代缴改革,努力加强城管执法保证,进一步规范执法人员行为,不时提高长效管理水平,促进水乡园林特色、历史人文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为把潜江早日建设成中部强市作贡献。

(二)目标任务及主要措施。

运用信息化手段(数字城管)提升乡村管理行政执法整体效能,建立数字化乡村管理新模式。开展数字化乡村管理系统建设。从严从细从快管理好城市。

推动乡村管理重心下移,推进乡村网格化管理。依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乡村管理架构。强化城区、街道、社区的自治管理,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管理模式,争取市政府支持,向社区拨付基本工作经费及奖励经费,重新启动“门前四包”工作。实行乡村网格内的以钱养事”改革,完善和落实绩效考评和目标管理责任制,提高基础管理能力。

利用升格为政府工作部门的契机,努力构建“大城管”格局。借鉴宜昌市城管局做法。争取市政府尽快成立乡村综合管理委员会,市长任主任,分管市领导为副主任,构建政府监督指挥、部门协调运作、各有关方面各司其责,各尽其责,相互配合的大城管”格局。

调整了代征运行软件,切实推进“乡村垃圾处置费代征代缴”改革工作。今年已拿出利息监审意见。制定了改革实施方法草案。年依照省物价局、省住建厅专题督办会要求,迅速组织实施。

分布实施”工作思路,启动乡村管理行政执法局申报工作。依照“一次报批。拟定在潜江城区实行相对集中奖励权工作申报方案,按“先上市长办公会,再上市委常委会,向市人大汇报后,报省政府批准”工作流程推进,整合乡村管理资源,推行乡村管理领域相对集中奖励权工作,整体提升乡村管理水平。

加快专业市场、环卫设施的建设速度,完善乡村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市政府加大乡村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为乡村管理发明必要条件。

依照“新人新办法,规范城管执法人员管理。根据省政府办公厅(政办发[2010]102号)文件精神。老人老办法”原则,坚持“逢进必考”严把入口关;对现有人员统一考核,择优录用,对达不到要求的人员合理分流,妥善处置;规范后的城管执法人员争取纳入参公管理,提高城管系统干部职工待遇。

第2篇:数字乡村实施建设方案范文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档案馆迁建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已被列入2013年县重点实事项目预备类计划,目前已完成项目选址、项目建议书、设计方案招标、方案评审会等工作。

2、“记忆”工程逐步推进。启动《记忆2012》、《缑乡旧影》编印,开展了口述档案的录制,继续开展《缑乡岁月》的制作。指导县住建局、县大活办等对重大活动进行档案记录。其中县住建局对15个拆迁地块的原貌及拆迁过程、44个重点项目的工程建设等进行记录,形成视频素材80GB,记录时长10小时,照片5.87GB共计1340张。

3、档案宣传形式多样。首次开展“国际档案日”纪念活动。举办了志愿者为档案服务启动暨家庭档案业务培训、档案法制图片展、广场咨询、“档案在你身边”微博征文大赛等活动。承担“徐霞客开游节”相关活动,开展了首届中国“徐霞客游线”历史记忆文化作品征集大赛活动,充分挖掘“徐霞客游线”历史记忆文化内涵,利用档案历史资料,助推“徐霞客游线”早日进入世界性文化遗产名录。

4、档案馆基础进一步夯实,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省首个开通了档案服务百姓语音电话,让普通百姓不出家门就能方便咨询查阅相关档案资料。加快馆藏档案的开放,对中学等80余个单位1981-1983年度5674卷档案进行开放鉴定,最终解密开放4294卷档案,馆藏开放档案数量达到21332卷。开展了档案抢救,将馆藏的30余卷清朝同治至宣统年间的县育婴堂原始档案资料,进行档案抢救修复工作。加大征集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征集到清朝县试试卷、小学毕业证书、知青等照片、资料300余张(份)。上半年,档案馆接待查档利用2250人次,调卷2494卷次,复印3038张。

5、积极开展登记备份和数字档案馆建设。贯彻落实监察部、人社部、国家档案局联合制定的《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相关措施,将“实施档案和电子文件登记备份制度,充分发挥档案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首次列入2013年全县反腐倡廉建设重点项目。加快数字档案馆进程,完成了数字化加工一期项目抽查和二期项目160万页扫描(其中已挂接55万页),完成县数字档案馆三期硬件设备项目,以及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三期项目招投标方案的制定。

6、加大档案监管指导力度。加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监管,与县发改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重点实事工程档案的通知,要求所有重点实事工程责任单位开展档案登记和验收工作。完成了志清公司等3家企业技改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和县就业管理处业务档案达标验收。配合市档案局对县国土局档案工作进行了执法检查。指导县人社局、得力集团开展专业档案馆建设。

7、开展形式多样的档案业务培训。举办了一期档案岗位培训,147人通过培训取得了档案岗位证书。上半年,还根据各单位不同需求举办了照片档案整理、目标管理认定等多种实用操作培训。

上半年,还召开了全县档案员会议,完成了县档案学会换届选举等工作。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县档案馆迁建工作。加强与县公建中心的沟通,做好县档案馆新馆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细化、建设资金等前期工作,力争2014年年初开工建设。

2、继续加强档案馆各项基础性工作。大力开展档案资料征集工作,开展赴异地征集;配合全市档案系统,启动婚姻等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出证工作。

3、加强机关、企事业档案工作。8-9月份继续开展县级机关、乡镇档案工作年检,抓好档案目标管理考核;积极鼓励开展档案目标管理认定,10加以上单位达到市级以上标准;抓好2013年县级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登记和验收,开展档案执法检查;继续开展数字档案室建设,10%的机关创建省规范化或示范化数字档案室;全县乡镇、街道和县直属部门要完成2007年以来进馆档案数字化加工扫描;完成《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审批。

4、继续推进“记忆”工程。加强对“记忆”工程的监督指导,督促指导责任部门做好发展的同步记录,及时报送原始资料;完成《记忆2012》、《缑乡旧影》的编印出版,完成大型档案文献纪录片《缑乡岁月》文化产品的包装、宣传工作;继续协助做好首届全国“徐霞客游线”历史记忆作品征集大赛活动;建成1家省乡村记忆示范基地。

第3篇:数字乡村实施建设方案范文

一、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一)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农业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布署,结合农经站工作实际,组织全站干部职工认真参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农经站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3月底开始,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3月底至4月底已结束。通过深入动员,组织学习培训,各股室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农经工作调研活动。第二阶段从5月上旬至6月底,通过征求群众意见,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撰写分析检查报告,组织群众评议等一系列活动,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检查自身存在的不足,紧扣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剖析思想根源,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理清科学发展思路。在活动中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提高对学习实践活动的认识,端正态度,增强信心,进一步明确了农经工作的目标,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精神和农业局党组部署上来。

(二) 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

1、加强对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全面贯彻落实农民负担“四项制度”,继续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2、贯彻落实“一事一议”管理办法,做好筹资酬劳监督管理,今年4月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农业厅**省一事一议筹资酬劳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订了村民筹资上限标准和以资代劳工价标准,报经市政府审核同意实施。

3、为更好地做好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工作,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强对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的宣传,让广大农民全面准确地了解直补政策,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三)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执行力度,使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逐步步入法制化轨道。

1、继续贯彻落实《省政府转发农业厅关于做好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意见的通知》,全面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步伐,力争近期能够全面完成补换发工作。

(四)进一步加大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及财务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1、配合市财政局组织召开了全市全面推行村级财务会计委托服务工作会议,并负责起草《**市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市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实施细则》,报**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经市政府申批后下发各县(区),推动各县(区)工作的开展。

2、组织申报2009年省级财政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根据《**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09年**省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市及时布置,认真组织收集审核汇总上报19个项目。

况写成文字材料上报省站。

4、完成2008年省级财政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绩效评价工作。根据《**省农业厅关于开展2008年度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对2008年省级财政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自评。并将绩效评价情况写成文字材料上报省农业厅计财处。

7、组织开展2008年省级示范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对2008年省级财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项目资金到位、管理使用以及实施进展情况等进行检查验收总结,涉及检查项目项目7个,通过市县两级的检查,没有发现项目资金被挪用、截留等违纪情况。资金到位及时,管理规范。目前,除宁洱县民安村仔猪养殖协会项目还在实施当中,其他项目已按计划实施结束,通过项目实施,部分已初见成效。

8、认真做好项目挂牌工作。截至2008年**市得到省级财政扶持项目35个,为了切实加强项目管理,根据省财政厅、农业厅项目相关管理要求,市农经站组织各县(区)农经站对2004—2008年省级财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项目单位全部进行挂牌,设立示范项目标识牌,并指导帮助项目单位开展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五) 加强农经统计工作

2、按时完成上报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统计监测分析工作。

(六) 加强“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农业农村信息网络体系

1、开展业务培训情况。2009年5月31日前,全市共举办“数字乡村”工作培训29期,475人次,其中县(区)级11期,69人次,乡(镇)级18期,406人次。

3、网站维护及信息情况。我

4、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工程进度。市农业局分管领导及业务负责人通过网络、电话、报送进度统计表、到实地督查等方式检查促进我市“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使工程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1、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严格按照农业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要求,按照规定的程序,认真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

2、加强对村级财务委托工作的督促检查工作及2009年省级财政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组织实施。

3、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步伐,加大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力度,力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年初制定的50个的发展目标。

4、认真抓好农业部、省农业厅各项统计报表的培训、布置工作,做好2009年各项统计数据资料的收集、汇总和分析上报工作,做到及时、全面、准确。认真开展下半年农村入户调查工作。重点做好农民收入、农产品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的调查、资料整理、预测和分析。

5、认真抓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好服务“三农”的信息通道工作。完善和稳定工作机构,加强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下半年市级计划开展技术人员培训一期。

充实完善栏目内容,突出信息的重点。加强对本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宣传力度,扩大我市名特优农产品的知名度,发掘我市各地乡村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开发潜能;提供劳务信息、产品供求信息的,培育农村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劳动力转移、乡村旅游的发展。

第4篇:数字乡村实施建设方案范文

覆盖方式的多样性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广播电视覆盖方式主要有卫星、有线以及地面无线覆盖。

随着以数字压缩和数字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电视飞速发展,卫星覆盖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最为瞩目的是卫星直播电视(DTH)。DTH汇集了当今数字电视和卫星通信领域的诸多前沿技术,综合了传播范围广、受地理环境限制小和数字电视抗干扰能力强、传播节目多的突出优点。DTH采用数字电视压缩技术和动态统计复用技术,使用同步轨道上的广播卫星或大功率通信卫星,可以传送多至100~200套的高质量节目,无论是效率还是成本都具有其他广播电视传播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DTH不仅传送节目的能力强,而且配合有条件接收和用户管理技术,可实现对平台的所有节目、用户的直接授权和管理,还能同时传送图文、电子节目单和数据等多种信息,向观众提供金融证券、Internet、教育、游戏等各种增值业务,极大拓展了广播电视的业务空间,同时也将推动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

各地网络整合力度的加大,也使有线电视的覆盖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广播电视领域的一项新兴产业。有线覆盖方式就是因地制宜地采用光纤、电缆、MMDS微波等传输技术,在省、市、县各行政区域范围内建设有线电视网。目前,正朝着大容量、数字化、双向多功能等方向发展。经过几年的网络实践,一个以传输广播电视节目为主的平台和一个以传输数据为主的平台已经取得成功。既保证了千家万户收看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又为数据通信和各种信息的传输提供高速率、大容量、低资费、安全可靠的传输手段。统计显示,当前我国大多数省市已开通采用数字技术的光缆干线,实现了全省、全市范围内的联网。同时,全国骨干网采用先进的数字传输技术,为开展数字、数据传输业务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平台,从而推动我国有线电视进入了实现数字化、交互式高速多媒体信息网的实验阶段。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且地形地貌非常复杂,地面无线覆盖仍然是广播电视在当前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中提供服务的基本手段和主要内容,是确保村村通的一项重要举措。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供的数字,我国有3.78亿户家庭,有线电视用户占1.4亿户,其余60%以上的家庭主要通过无线方式接收广播电视节目,因此无线覆盖在我国广播电视覆盖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无线覆盖工程成为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工程,是确保广大农村群众享有听广播、看电视等基本文化权益的民心工程,是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基础工程。

工程建设受多重制约

鉴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成为整个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但目前现有的条件尚不能完全满足建设管理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建设所设计的大量台站及其相关资料还没有完全实现数字化存储和管理。二是数据资源分散,集成度不高。有关工程建设现状资料以及工程实施的详细内容资料比较分散,不利于国家主管部门的领导决策,需要有统一的数据集成标准和管理环境。三是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建设还缺乏丰富的地理空间数据支持,缺乏诸如地形、人口、道路等一系列有关台站选址、改造、建设与实施的空间信息基础支撑依据。四是工程建设管理还缺乏清晰、直观、可视、易读的信息呈现和服务手段。五是还缺乏有效的覆盖预测、覆盖分析手段。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地理、地形等空间数据以及相关的空间分析技术支持。

网络数字化的应用

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中,我国的广播、电视覆盖网数字化应用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调幅频段中波、短波广播的数字化DRM系统已在多个发射台做过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DAB和DMB数字音频广播也在广东、北京、郑州等地播出。电视的卫星传输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但对于数字电视的三种综合覆盖手段来说,在我国不能恶性竞争,而应是优势互补,适度竞争和协调发展。数字有线电视更适合于城市高楼大厦和人口密集型地区的固定接受用户收视;数字地面电视更适合于移动人群和有线电视覆盖不好的城郊地区的居民收视;而数字卫星电视更适合于居住在地广人稀地区的居民收视。

覆盖区域及技术分析

广播电视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目标是实现最有效的人口覆盖,其重点是解决“盲区”的覆盖问题,新增台站和发射机或调整现有台站发射机是常用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都不可避免地会与现有覆盖区产生重复覆盖。为最大限度利用频率资源,实现最有效的覆盖,需要对前后覆盖区进行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技术及其他原因,我国的广播电视覆盖预测规划要靠野外实地考察加经验进行,这种覆盖预测规划越来越不适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对频谱资源需求越来越多,有限的频谱资源变得弥足珍贵,粗放式的广播电视覆盖规划会浪费不少的频谱资源,从而使本来就比较复杂的广播电视覆盖规划变得更加困难;二是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信号的“峭壁效应”要求场强预测更加准确、合理。

人口的分布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不同的海拔高度、地理坡度、土地利用类型、水体分布以及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会影响人口的空间分布。尽管人口统计的最小单元是自然村,但人口的现实分布区是趋向于面状分布特征的。考虑到广播电视对城镇人口、乡村人口特别计算的要求,可以考虑在对城镇人口进行聚集性处理、对乡村人口进行面状化分布计算的基础上,对两类不同人口信息的数据进行整合计算。

第5篇:数字乡村实施建设方案范文

——XX县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典型经验

XX县农业农村局

(2019年3月26日)

2015年,XX县被列入第二批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全省8个试点县之后,按照“需求导向、因地制宜、政企合作、机制创新”总体思路,立足实际,开拓创新,试点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作为全省利用益农信息社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商上行成效显著的典型在全国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工作会议上做典型交流,作为全县特色工作之一在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议上作典型交流,作为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在全省数字农业培训班上做典型经验交流。一是覆盖广。在全县22个乡镇设立236个村级简易信息服务站与45个标准型信息服务站,在省级示范社与龙头企业设立5个专业型信息服务站,覆盖全县所有村(社区)的所有群众,实现了群众不出村就可以了解三农政策信息、展示销售农产品和享受各类便民服务。二是平台好。开通“XX县三农通”综合服务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广电网络电视首页,建立XX县三农通运营中心,实现电脑、电视、手机三屏操作,逐步培育成为区域信息服务品牌,有效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三是效益佳。目前,全县农村电子商务涵盖XX县芦柑、佛手茶、蔬菜、笋干、面线等特色产品50类500多种,产品销售全国各大城市,尤其是XX县芦柑、XX县佛手远销国外,2018年网络销售额达XX亿元。四是典型靓。在试点过程中,涌现出一批示范典型,如XX村益农信息社在2018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展示整省推进示范成效,XX村信息服务站被评为农业部全国百佳益农信息社,XX村信息服务站XXX被评为全国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员典型案例。

一、狠抓“七个一”,确保有序实施

从组织领导、工作方案、项目运营、服务平台、工作队伍和服务保障等六方面发力,确保各项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一是成立一个领导机构。为确保把信息进村入户打造成为“互联网+”行动在农村落地的示范工程,2016年3月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XX县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与任务分工,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制定一套工作方案。结合实际,2016年3月制定下发工作方案《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为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有力的保障。三是确定一个项目运营商。经过多方研究与商讨,确定了项目运营商,2016年4月签订运营协议、6月签订补充协议,2017年12月签订再补充协议。四是开发一批服务平台。建立XX县三农通运营中心,2016年6月开发“XX县三农通”综合服务平台,开通“XX县三农通”微信公众平台,2016年8月开发广电网络电视的“XX县三农通”首页,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完善平台服务功能。五是筛选一批信息站与信息员。2016年3月起,逐一调查筛选具备“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电脑与电视)、有宽带”条件、人流相对集中的站点,至2016年7月确定村级标准型信息服务站45个、专业型信息服务站5个、简易型信息服务站236个;挑选“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和互联网、有“责任心、沟通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信息服务站信息员50名。六是遴选一批服务商。积极与平安保险、移动、电信、邮政、农信社等多家服务商洽谈合作事宜,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目前已精心筛选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的平安保险公司作为服务商,还有多家服务商正在进一步接洽。七是打通最后一公里。依托“智慧党建+”云平台,开发建设了包括美丽乡村、阳光在线、便民服务、远程教育等四大版块的平台,将农业政务、农技服务信息、农产品商务、信息进村入户等内容通过电视送入农户家中,在全县所有美丽乡村的党员用户开通美丽乡村云平台互动功能;目前,全县已开通该平台服务的农村党员超过1万户以上,切切实实地推进农业农村信息进村入户。

二、狠抓“四提供”,推广三农服务

1、提供公益服务。积极推广“电话、电脑、手机”三位一体的“12316”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协助村民下载手机客户端,通过软件向专家咨询,共享了全省专家和政策、基地、品牌、市场、服务等资源,病虫纺治、农业技术、特色农业等服务,协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通过网络就能获得专家远程视频服务、农业技术培训、查寻农业政策、农业咨询、生产技术等信息,累计提供各类公益服务XX万人次,实现了群众不出村就可以了解三农政策信息、展示销售农产品和享受各类服务。

2、提供便民服务。为村民提供代缴通信费用,代办金融小贷、保险、票务、医疗挂号、社保、民政福利、惠民补贴查询、法律咨询等各类便民服务,累计提供各类全民服务金额XX万元,逐步培育成为区域信息服务品牌,有效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3、提供电商服务。提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及生活用品等代购服务;主动联系村民,成立乡村特色合作社,整合县里、村里的特色产品进行统一的推广和宣传,主动了解相关的生产经营情况及市场供求信息,并做好信息采集上传到三农信息平台,帮助村民在网上销售农副产品,提供物流代办等服务,累计销售农副产品XXX万元以上,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4、提供培训体验。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培训,提供农业信息技术和产品体验,向村民传授网购和开设网店的经验、技巧,已累计组织各类培训50场次以上、受训3000人次以上。

三、狠抓“多平台”,创新运营机制

第6篇:数字乡村实施建设方案范文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体育工作,大力倡导文化建设之风,明确1名政府班子成员为分管领导,形成了班子领导经常过问,文化站具体抓的工作格局;1年来,共召开2次以乡综合文化站建设为专题的班子会议;结合××乡实际,实施经费实报实销制,1年来共支出经费1000元,用于购置录音机等设备和陀螺比赛经费;注重工作宣传、痕迹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正确引导社会广泛参与;成立了××乡竟净化文化市场、文物普查等领导小组,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因××乡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费短缺等原因,村级文体工作开展难度大,成效不明显。该项自评分为19分

二、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33分)

乡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已经完成前期工作于2009年11月6日破土动工,现已完成场地三通一平工作,其他后续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大城、下甸两个村的业余文艺演出已经组建完成,全乡50个村民小组已经有12个村民小组组建了业余演出队;利用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及县三下乡和企业文化下乡活动,开展和繁荣农村群众文化,已经完成文艺演出任务15场;统筹各种资源,以乡老体协等团体为载体,积极创建“欢乐乡村大家乐”文化建设活动,以乡文化站为主把广场踏歌等的培训工作经常化,预计12月上旬举办××乡“欢乐乡村大家乐”活动广场操舞培训;积极开展数字电影进村放映工程,做好场地、电源、观众等协调宣传,确保每村每月一场电影的任务,加强放映安全放映管理,上半年共完成60放映任务,收看观众达9000多人,《》、《夜袭》等国产故事片受欢迎;明确工作职能、职责,按时完成文体活动信息及其他工作的填制上报工作,已经上报文体活动信息4条;因部分工作系统性强,后续工作量大,无法在短期内做出正确的量化评定。该项自评分为33分

三、体育服务体系建设(20分)

积极做好云南省体育特色乡镇等的申报工作;以“健身月”活动为契机,由乡文化站牵头,县文体局体育科具体指导,在上甸芒岗村民小组举行1场全乡陀螺手友谊赛,共有22名选手参加,最后优胜出四位陀螺选手;通过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比赛,作好体育人才培养和选送工作,共举行陀螺比赛13场,其中由小组自发组织12场,乡文化站组织1场;认真开展老年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计划今冬明春开展1场农民体育运动会;但因××中学实施整体搬迁,校内田径场建设和游泳池清理工作尚未完成,体育课程设置没有设置田径和游泳课,完成选送3名田径选手和10名游泳选手的指标任务有困难。该项自评分为20分

四、文化遗产保护(12分)

配合县文管所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野外调查,共完成乡内10座佛寺、1座清真寺和大城村鸡肠水新石器遗址的野外调查;结合县民宗局等部门,明确村组等单位对文物的责任制。该项自评分为12分

五、文化产业(4分)

作好辖区内红桥网吧的日常监管,结合县2009年文体工作会议,成立了乡净化社会文化市场的领导小组,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结合派出、安监、消防等部门的安全检查和清查工作共开展了2次文化市场安全大检查。该项自评分为4分

六、人才队伍建设(10分)

第7篇:数字乡村实施建设方案范文

世界电信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第三十七届世界电信日。首先,我代表临沂网通公司,向出席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多年来关心支持我市通信发展的各位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创建公平的信息社会"。国际电联确定这个主题,是为了提醒人们关注由于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数字鸿沟,号召我们付诸行动,公平地对乡村地区、贫穷地区和弱势群体加以扶持,争取早日消除数字鸿沟,促进全球信息社会的共同发展。

临沂网通作为临沂主导通信运营企业,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根本,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建成了覆盖我市城乡的光缆传输网络,开通了程控电话网络、无线市话网络、宽带互联网络以及各类支撑网络,服务客户超过200万户,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为建设"大临沂、新临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临沂网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数字化临沂的战略规划,部署建设了功能完备的宽带互联网络,基本实现了宽带到小区、宽带到大楼、宽带到桌面的网络接入环境,不断为各行业提供性价比优异的通信解决方案。今年一月,经过细致规划与多方论证,临沂网通为市政府电子政务网络提供了量身定制的组网方案,这对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增强政府监管能力,增进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和协调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临沂网通不忘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主动承担着通信市场的普遍服务义务,不断加大农村地区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电话村、电话镇、电话县,在全国五大革命老区中率先建成了电话百万市;在农村大力推广信息技术,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今天,临沂六大通信运营商在此集会,共同庆祝第三十七届世界电信日,作为该项活动的值年单位,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倡议:

第一、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参与公平信息社会的创建。加快信息基础网络的建设和完善,适当加大农村地区的投资,进一步完善农村通信配套设施,解决网络覆盖方面存在的城乡差距,积极参与公平信息社会的创建。

第二、切实做好客户服务,争创文明行业。积极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战略,把客户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切实解决好客户服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全面提升行业的社会形象。

第三、理性参与市场竞争,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自觉服从政府监管,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自觉履行自律公约,自觉维护网络畅通,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共同促进我市通信产业的繁荣壮大。

第8篇:数字乡村实施建设方案范文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全市现代农业“6+3”产业体系和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部署,以信息化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持续推进市场导向的农产品生产、网络销售食品安全监管、农产品烘干冷链物流、农产品网络销售四大体系建设,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坚持服务农民,建立完善“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利益分享机制,让农民分享更多发展红利。坚持市场导向,探索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坚持重心下沉,以镇村为落脚点,把资金、政策和工作力量下沉到基层,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销售服务前移到乡村。坚持汇聚众力,鼓励供销、邮政、电信等系统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方协同、上下联动,加强农村站点以及基础设施、物流体系、网络平台等软硬件建设。

用3—5年时间,力争创建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建成和提升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15个,培育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优秀产品品牌1个,培育一批益农信息社示范社、标杆社、五星社,常年全市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平均增长率达10%以上,农产品出村进城更为便捷、顺畅、高效。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市场导向的农产品生产体系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依托全市“三带十二园”现代农业空间格局,打造一批特色优质粮油、晚熟柑橘、绿色蔬菜供给基地。培育一批重点网货和产地直播生产基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坚持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进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建设一批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发展的种养循环基地。支持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加快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并积极融入省数字三农大数据信息平台和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各级现代农业园区要将信息监控平台、信息化场景应用、农产品电商销售、益农信息社为农服务等作为重点建设内容,并将其纳入星级评定指标。完善农产品产地、销地市场信息采集处理和反馈应用机制,引导生产经营者科学把握市场运行趋势和消费需求,生产适销对路农产品。〔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经济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推进网络销售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应用区块链技术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溯源体系,将入网销售农产品纳入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范围,记录农产品从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全生命周期数据,实现农产品安全可追溯。探索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完善农业资源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和兽药休药期规定。全面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加大抽检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

督促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建立实施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审查登记、食品安全自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制止及报告、严重违法行为平台服务停止、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处理等制度。督促入网食用农产品销售者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依法查处网络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违法违规行为。强化“互联网+”农产品广告监管,指导电商平台企业和互联网广告媒介落实管理责任,严厉打击违法虚假广告以及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

加强食用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行动,培优金华清见、蜀珍柠檬、合众养道、锦天洪橙、振昊农业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依托“鲜”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加快“三品一标”品牌农产品创建。挖掘农耕文化,讲好品牌故事,推进农产品品牌向互联网品牌延伸。积极组织品牌企业参加农博会、农交会等展示展销活动。创新“互联网+”品牌营销模式,推动线上线下互促互动。鼓励支持在永佳超市、汇星百货等商超和“赶场网”“蜀之味”等电商平台设立品牌农产品和食品销售专柜、专区,持续推进在城区设立优质农产品直销中心,努力实现优质优价。强化品牌监督管理,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等行为,维护品牌形象。〔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商务经合局、市文广旅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农产品烘干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充分利用邮政快递网点、供销社、益农信息社、电商服务站点等,统筹推进市、镇、村三级快递物流体系建设,建设集商品集散、运输仓储、邮政快递等服务为一体的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镇级公共服务站、村级公共服务点,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强化烘干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和移动冷藏冷冻保鲜能力建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冷链物流运营主体加快消杀、烘干、预冷、保鲜、冷藏、冷冻、运输、查验等设施建设,高质量建设一批农产品区域性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基地和乡村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设施。积极探索邮政快递、交通、供销合作社、益农信息社、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示范站等多方融合发展模式,推进农产品烘干冷链物流服务功能向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发展区、现代农业园区、农村电商和农产品流通市场聚集。引导邮政、快递企业等加强与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商或农业合作社合作,通过“交通运输+邮政快递”“电子商务+邮政快递”“特色产业+邮政快递”“邮政+快递”“快递+快递”等服务模式,畅通农产品“进城通道”。强化城市社区配送终端冷藏条件建设,做好销地与产地冷链衔接,构建覆盖农产品全程冷链物流体系。推动菜市场、社区菜店等零售市场建设改造,完善末端销售网络。鼓励生产企业加强冷链物流科技源头创新、技术装备研发和系统功能集成化研究,提供冷链物流体系科技支撑。〔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经合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经济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人行支行、中国邮政分公司、市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推进农产品网络销售服务体系建设

综合利用线上线下渠道,着力培育打造“互联网+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多样化多层次促进农产品网络销售。加快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农村电商(物流)站点等,统筹建设市镇村三级农产品网络销售服务体系,提供电商培训、加工包装、仓储物流、网店运营、商标注册、营销推广、小额信贷等服务。着力培育一批电商示范企业、网红品牌和创新创业带头人。推动传统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企业拓展线上业务。鼓励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入驻各类电商平台,有效对接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产销有机融合。推动优质菜场、生鲜、商超“触网”,运用云计算、人脸识别、移动支付等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方便社区居民线上买菜。鼓励支持线上平台“夜市出清”渠道建设。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定期开展益农服务主题活动,着力提升益农信息员开展服务能力,为农产品出村进城打下坚实的基层队伍保障。发挥网红主体作用,积极开展田间地头直播,突出地方特色,做好“吃”“拍”“玩”“卖”等环节的有效衔接。鼓励扶持成绩突出的农业网络红人。支持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完善企业、村集体及农民“产值分成”“寄托生产”“资产入股”等利益联结新模式。〔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经合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市场监管局、中国邮政分公司、市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办)要将“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压实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分工,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因地制宜制定细化实施方案,推进工作落实落地。市直有关部门要落实配套政策措施,加强督促检查,做好跟踪评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级相关工作,市直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第9篇:数字乡村实施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重大项目管理;组织协调;应用分析;云南;防震减灾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177-03

一、云南省防震减灾“十五”重大项目管理简介

“十五”期间实施的 “云南省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1],由中国地震局和云南省政府共同投资,投资规模超过1亿元,成为云南省地震局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统称“十五”重点项目[2]。下设11个一级项目,47个二级项目及若干个三、四级等项目。根据国家规范的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在局党组统一领导下,构建起项目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实施及监督保障四大体系管理架构。见图1。

图1 项目组织管理架构图

资料来源:云南省“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单位项目验收总报告,2008,2

二、组织协调理论综述

项目组织协调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软科学,项目组织协调管理有专门的理论体系。虽然项目管理引进国内已有几十年,但对于组织协调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传统的项目管理对项目的组织协调管理很少专门提出要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项目管理研究从早期的控制手段和工程技术方法逐步转向项目的协调管理。

组织协调包括人际关系、组织关系、供求关系、协作配合关系和约束关系的协调。人际关系的协调包括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和组织与关联单位的人际关系协调;组织关系协调包括项目经理部与其企业管理层及劳务作业层之间关系的协调;供求关系协调包括企业物资供应部门与项目经理部关系的协调、生产要素供需单位之间的关系的协调;协作配合关系协调包括近外层单位的协作配合和内部各部门、上下级、管理层与作业层之间关系的协调;约束关系协调包括法律、法规的约束关系的协调和合同约束关系的协调。

三、组织协调应用分析

云南省防震减灾“十五”重大项目建设规模大、专业性强、覆盖面广,需要调动云南省、州(市)、县三级地震部门的力量进行联动实施,同时也需要调动地震系统以外的设计单位、监理公司、建筑企业、供货商等社会力量参与实施,才能保证项目顺利组织实施。因此,处理和调整好众多复杂的人际、组织、供求、配合、约束等关系,成为项目得以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下面从内部项目关系人、近外层项目关系人、远外层项目关系人三个层次,具体分析组织协调在云南省防震减灾“十五”重大项目中的运用实践。

(一)内部项目关系人的组织协调

所谓内部项目关系人,是指云南省地震局内部从事项目管理、实施、监督、咨询活动的项目的有关人员,即项目关系人。内部项目关系人是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并实现项目目标的核心力量,组织协调好内部关系至关重要。

管理部门由局领导、组织部门、主持部门组成,承担“十五”重点项目重大事项的决策、审批,项目管理制度的制定,计划任务的制定下达,实施方案的组织编制与审核,项目内部验收的组织等管理职责。实施部门由分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共同组成,负责项目计划的编制、实施,接受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项目报告的编写,验收准备,技术资料的归档等工作。监督部门是由省局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质量保障领导小组、监理组形成监督保障体系,行使监督部门职责,进行实时跟踪,负责在立项论证、工程实施、竣工结算时实行专项审计。业务咨询部门是“十五”重点项目协调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负责项目实施方案、合同书的技术审查、年度报告、结题验收等的技术把关。

项目往往是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多种专业,需要各种专业人才、专业技术和专业物资。一般来说,项目实施机构不可能拥有所需的全部人才、技术和服务,也不可能亲自完成项目的所有任务,或多或少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和资源,即下文即将阐述的近外层项目关系人和远外层项目关系人。只有借助他们的力量,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近外层项目关系人的协调

防震减灾“十五”重大项目涉及大量的土建施工、设备采购和安装调试、技术协作等内容,这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借助社会上有相应资质证书的建筑企业、设备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来提供符合“十五”重大项目技术、质量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因而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产生了项目法人即云南省地震局与社会相关企业、单位相互协作的关系。这种采购、技术服务的协作关系通常都是以合同方式表现出来的。

这种和云南省防震减灾“十五”重大项目有着直接合同关系的乙方协作单位,比如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筑公司、仪器供货商、科研院所等项目干系人,就称之为近外层项目关系人。近外层关系的协调成为实现项目目标的重要途径。

以云南省防震减灾“十五”重大项目测震台和信息节点机房的建设为例,腾冲、洱源、楚雄、永胜、通海、丽江、个旧等数字测震台和信息节点机房建设就采用了近外层单位的协作配合。云南省地震局通过与州(市)地震机构协调,签订了合作协议,规定了明确的建设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省局负责提供标准化的施工设计方案,对各台点具体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州(市)局在标准化版本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编制切合实际的施工方案,经项目负责人审核通过后,州(市)局负责实施;州(市)局选择有资质的业务过硬的施工队伍,负责施工全过程,并派专人监督以保证质量;工程竣工后,项目组及组织部门、主持部门、监督部门组成的验收组对其进行验收,通过后任务即全部完成。

(三)远外层项目关系人的协调

远外层关系就是指与项目虽无直接合同关系,但却有着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等约束关系,比如与规划、土地、交通、公安等部门的关系。

以云南省防震减灾“十五”重大项目的数字强震动台网建设为例,就采用了远外层单位的协作配合。由于强震动台网的建设是为了获取不同的建筑在强震来临时的震动记录,台站会选择建在市中心、城郊和乡村等不同地区,如在昆明架设的几十个烈度台分别散布在政府部门、学校、医院、公园、宾馆、居民小区、广场、公共道路、水库、乡村等地方,因此,需要与规划、土地、交通、公安、教育、卫生、园林、水利、村委会等进行协调。

又以云南省防震减灾“十五”重大项目之一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项目为例,其分项目中的基础数据库建设专题项目,需要完成基础地理数据、地震行业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人口数据等9大类、42个子类的相关社会经济发展数据的采集工作。云南省地震局管理部门积极协调,获得各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以政府发文的方式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配合,并投入人力资源全面展开全省社会经济数据的采集工作,顺利实现该专题项目目标。

结合云南省防震减灾“十五”重大项目管理实践,可以下图概括出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见图2。

图2 “十五”重大项目关系人总图

(四)项目管理协调机制组织协调运行模式构建分析

项目管理协调机制是指项目内、外环境中各种相关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运作机制,主要包括[3]决策机制、合作机制、沟通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等。

下面将从决策层、执行层、协调层和技术支持平台等几个方面来探讨组织协调运行模式[4]。

1.决策层

决策层是指管理目标与计划的制定者阶层,包括决策机制,着重制定项目目标和任务分解,处理项目内外部之间的有关事务。为组织实施好云南省防震减灾重大项目,云南省地震局专门成立项目组织机构,建章立制,构建了完善的重大项目管理体制,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很好的组织保障。该项目组织实施的最高决策层是局党组,决策层相互关系见图1。

2.执行层

执行层是指直接调动和安排项目活动、组织落实项目计划的阶层。执行层是项目协调管理最关键的部分,也是最复杂的部分,由项目协调管理委员会通过相应的机制去执行具体的协调管理活动,如各参与方的实施进度协调、材料设备供应协调、合同的具体实施协调等。采用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可进行现场协调,也可采用会议协调;可由事务双方协调,也可通过第三方进行协调。云南省防震减灾重大项目以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为实施层,执行和承担各分项的实施工作。

3.协调层

协调层是决策层和执行层实现的基础,对相继的和同时的互依活动进行调和,为项目协调管理提供各种数据和信息支持,完成相关信息和资源的集成与优化调度,更加利于各种协调管理机制的贯彻实施,同时也将协调管理机制产生的效用进行反馈,便于管理者判断机制是否适宜以及有无改进完善之处。云南省防震减灾重大项目的协调层是重点项目协调办公室,重点项目协调办公室汇集各方的信息的收集、汇总和传达。

4.技术支持平台

项目协调管理机制是基于并行工程环境的分布式协调管理模式,由各参与方按某种方式组成协调管理机构,通过计算机协同工作环境、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基本的协调管理功能。由于这些技术支持的保障,项目可实现各参与方之间、人员之间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种协调管理方式。电话、传真、远程文件传输、网页浏览公告版、电子邮件、网络会议可分别实现这几种不同的功能,而且网络安全技术也为各参与方之间的协调管理提供安全保障。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公共安全项目的投资,防震减灾项目正从单纯的科学工程向大型化、综合化、复杂化的科学与社会相结合的方向发展,项目管理将变得非常复杂,组织协调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项目实施的成败。探索更好、更符合防震减灾行业特点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为正在实施和准备实施的项目在管理上提供借鉴和帮助,已经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基于项目的独特性及复杂性,还无法更深入、全面的获取项目数据,本文仅构建项目组织协调管理理论框架。以项目管理的理论为指导,分析防震减灾项目管理中不同项目关系人的需求、期望和可能的影响程度,对不同项目关系人进行组织协调时应注意的事项、应该遵循的过程等进行研究分析,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组织协调在防震减灾重大项目管理中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其管理模式还在探索和研究中,需要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携起手来,取长补短,共同创造一个高效、有序、和谐的运作环境,为更加科学地进行防震减灾项目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数字地震监测预报及震灾预防体系基础建设与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R].昆明:云南省地震局,2003.

[2] 中国地震局.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初步设计[M].北京:中国地震局,2002.

[3] 周宁峰.工程师应如何做好项目协调管理工作[J].建设监理,2002,(2):49-51.

[4] 何永刚,罗生喜,傅纯.浅析建设项目协调管理机制研究[EB/OL]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012-02-11.

Analysis of the organizeing and coordinating application in the major project management

——Taking Yunnan province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of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major project as an example

ZHOU Gui-hua,SHI Jing-fang

(Earthquake bureau, Yunnan province;Kunming 650224,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