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铁路物流现状分析范文

铁路物流现状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铁路物流现状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铁路物流现状分析

第1篇:铁路物流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铁路物流基地;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8-0027-02

2012年8月,我国铁道部在全路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了推进全国铁路货运发展的创新性要求:“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实现网上办理货运业务”。这一创新性举措,不仅为选择铁路货运业务的客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同时还对铁路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路货运系统以此为出发点,牢牢抓住了这一重要契机,从2012年9月份开始,以“12306”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为平台,正式在网上受理全国客户的铁路货运业务,这就标志着我国铁路货运已经步入电子商务时代。当前,为了确保铁路货运的健康长远发展,铁路物流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模式成为铁路物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1 货运电子商务概述

所谓货运电子商务,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控制和管理物流过程,从而确保客户终端和网络前端全过程网络服务的实现。它是电子化了的物流商务活动,其交易的目标不是商品而是物流服务。具体来说就是,客户可以通过网络即时的查询快件的位置动向;企业或商户可以通过车载GPS系统和无缝数据库系统,对运送的货物和所有的配送车辆进行动态监控,从而合理的安排发车数量、发车时间和送货路线,尽量避免车辆空驶和货物损坏等现象,最大限度的提高配送效率并降低运输成本。

货运电子商务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各种软件技术和物流服务的融合,把资金流、信息流、服务流和商流统一起来,最终实现交易方式、物流组织方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式的电子化。货运电子商务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物流服务模式等手段,整合了一体化运输和全程物流,建立了一套科学系统的集成化物流管理系统,使运输业能够在一个便捷、高效、公平和多元的货运服务平台上健康运转。

2 发展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

①发展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我国,铁路是国家的支柱型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发展铁路货运电子商务是顺应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的铁路“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把“加快建设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作为重点任务。因此,我国铁路物流业,必须要顺应时代、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充分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建设现代化的铁路货运体系,为铁路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增加贡献力量。

②发展铁路货运电子商务有利于降低铁路运输成本、增加铁路运输收入,提高铁路的市场竞争力。在互联网技术的协助下,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系统可以对货物数量、运送位置、运输路线等进行精确又灵活的安排,从而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此外,还可以在不影响运输任务的前提下,合理整编配送车辆,降低空车行走率,进而增加铁路运输的收入。长远来看,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铁路货运电子商务一定能为铁路物流的发展开拓广阔的市场,同时不断提升铁路的市场竞争力。

③发展铁路电子商务有利于提升铁路的服务质量。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的实施能够完善铁路货运的服务模式、提升运输效率、满足客户的需求,促进铁路服务质量的提高。具体体现为:通过互联网受理业务,使货运信息能够共享、更加透明;通过货运业务平台,使运输流、服务流等融合在一起,确保货物能够安全、经济、准确、快速的送到客户手中。

④发展铁路电子商务是我国铁路现代化的重要体现。2012年11月15日,我国铁道部召开了关于建设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的会议。会上强调,把“发展建设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确定为铁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展铁路货运电子商务有利于加快铁路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提高铁路货运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利于铁路货运服务向现代物流转变,因此,发展铁路货运电子商务标志着我国铁路现代化的实现。

3 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历程如下:2011年4月开展业务需求调查,对网络系统和网络软件进行分析;2011年9月正式启动系统研发项目;2012年4月完成第一期功能开发;2012年8月1日,在上海铁路局首先进行了货运电子商务的网上受理工作,并不断完善各项系统功能;2012年9月20日全路货运业务开始网上受理服务,包括客户注册、自动受理、信息提示、全程物流服务、网上支付、投诉建议等。经过5个多月的试行,铁路货运电子商务获得许多客户的认可和支持,占据了大量的市场空间。当前,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系统仍然在不断的改造升级和完善中,使客户享受到更丰富的功能和更完美的服务。

4 建设铁路物流基地的必要性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我国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的良好运行和发展,需要铁路物流基地的大力支持。因此,建设铁路物流基地是十分必要的。

①铁路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现代化的物流业不仅仅要完成货物的配送,还要尽可能的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因此,铁路物流业必须把传统的货场储存模式转化成仓储物流中心模式,运用全新的管理和经营理念确保铁路货运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②提高客户满意度的迫切需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铁路物流业的客户越来越多。客户对物流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因此,为了满足顾客多样性的需求,提高客户的满意度,铁路运输业必须建立起多功能、系统化、集成化的物流基地,比如:物流配送中心、货物储存中心、包装中心、运转中心、售后服务中心等。

③提高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物流业的兴盛,也使得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铁路物流基地的网络化建设和货运服务功能的完善,将是铁路物流业取胜的关键。因此,铁路物流基地不仅要提供包装、分拨、配送、联运、加工等系列型的物流服务,还要保证使用最经济、安全、快速的方式把货物运送到快递中心或客户手中。只有具备了这些硬性条件,铁路货运电子商务才能占据大量的市场资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 基于电子商务时代的铁路物流基地发展模式分析

我国铁路物流基地的建设在基础设施、信息资源、运输方式、人力资源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此基础上,铁路物流基地可以采取以下发展模式。

①建设主体和经营主体方面。经过科学的调查分析,笔者认为,我国铁路物流基地可以采用“铁道部把握全局统筹规划、各铁路局积极配合、扩大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地方企业自主经营”的发展模式。此外,作为铁路物流基地的重要发展环节,铁路物流基地的经营管理模式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联合运营模式和铁路专营模式。前一种模式适合多方资本共同建设或铁道部与地方部门共同建设;后一种模式则适合以铁道部的投资和管理为主,可以在沿用原有建设主体模式的基础之上,直接把铁路仓库升级成现代化的物流中心。

②全程物流服务体系方面。首先要实现铁路物流的全程化服务。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实现“门到门”的服务模式,必须打破传统铁路“站到站”运输模式的限制。[5]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的启动和应用,为铁路物流的全程式服务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为客户提供全程物流服务成为可能。其次,要不断探索灵活又合理的价格机制。目前,我国的铁路物流基地尚没有形成标准化的作业和计费方式,价格机制的合理化建设更为紧迫。最后,铁路物流强大的路网支撑能够使全程物流服务在一些项目的创新上占据优势。比如:在全程物流中由于托盘不共用造成重复更换托盘的问题。此问题就可以借助庞大的路网系统加以解决:可以在物流基地之间实行托盘回空与重载工作,从而降低了劳动成本,同时也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形成良好的经营效果。

③供应链建设方面。为保证铁路物流基地的长远利益和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要建立良好的供应链体系,必须有符合自身运营条件的供应链条。这个供应链的建设要以客户的需求为目标,把生产和销售融合在一个系统之内,借助科学、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理念,不断提高该供应链中所有企业的竞争力,保持各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最终实现共赢。

④管理体系方面。科学的管理模式是保证铁路物流基地协调运转的重要保证。首先,要注重各基地之间的协调管理。由于全程物流涉及的铁路物流基地和企业较多,难免在管理方式、组织结构等方面出现不同;为保证全程物流的通畅和高效,必须建立完善的跨区合作管理机制。其次,加快建设专业化的物流经营基地。铁路物流基地必须要打破无序的竞争,同时还要掌握专有的经营优势,做到合理分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服务的成本。最后,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建设上一定要做好人才的培训和储备工作。铁路物流业的专业性在不断增强,对人才的专业化能力和数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铁路物流基地的建设很大程度上也是人才的建设,所以必须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

6 结 语

综上所述,我国铁路货运电子商务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必须牢牢抓住发展的大好时机,借助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充分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和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物流技术等,不断提高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的服务水平。此外,现代化铁路物流基地的发展在创新经营模式、管理模式、配送模式和提升服务质量方面仍也要加大力度。

参考文献:

[1] 张英江.电子商务时代铁路物流新型发展模式研究[J].铁路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2012,(3):54-56.

[2] 梅晓东.货运电子商务时代铁路物流基地发展模式探讨[J].物流科技,2012,(4):102-103.

[3] 李昭伦.铁路物流中心业务流程及其发展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12,(6):12-14.

第2篇:铁路物流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危险货物 铁路运输 道路运输 联合运输

中图分类号:U29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150-01

一、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陆地危险货物运输主要以道路运输为主,许多适合铁路长途运输的危货,也选择道路运输,铁路运输在危货运输中所占的份额较少。但是,根据相关统计,92%以上的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发生在道路运输的过程中。随着交通大部制的提出,由原来的危险货物陆地运输道路、铁路运输各自管理可以转为统一管理。因此,寻求统一管理后的运输模式、相应对策及确保陆地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对危险货物陆地运输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二、道路与铁路的SWOT分析:

铁路运输的经济里程在200公里以上,适合中长途、大批量的危险货物运输。道路运输的经济里程在200公里以内,主要进行近距离、小批量的危险货物运输。综合对铁路和道路优劣势分析比较,可以得出:

1.铁路运输的成本较低。铁路货物运输成本中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占有较大比例,无在产品原料的费用,没有产生其他有形产品物质;且在铁路货运成本中,随着运输距离、运输量的增加其呈现降低趋势。铁路运输的单位运输成本是道路运输成本的1/7。

2.铁路运输的能耗较低。我国铁路货运每千吨公里消耗标准燃料10.38千克,稍高于水运,但也只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能耗的1/11。

3.铁路的安全性高。火车运行平稳,安全可靠,对环境的污染小。而道路运输风险性大,安全事故频发,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存在着巨大的威胁。

4.铁路运输的运能高,连续性强。一般一列货物列车能够装载货物2000至3500吨。重载货物列车能够装载货物两万多吨。铁路运输的平均距离是道路运输的四倍左右。

5.道路运输能够实现“门到门”运输,且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容易实现和铁路的运输衔接,集散效率高。而铁路运输现阶段都是“站到站”的运输方式,不能将货物直接运送到终点。

6.道路运输可以适用于紧急运输。在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运输危险货物时,由于铁路运输办理手续复杂,而道路运输可以灵活定价,上货即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解决货物运输的紧急情况。

三、协调管理方案:

根据道路与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现状分析以及优劣势比较,得到的大部制环境下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对策如下:

1.建立健全陆地危险货物运输管理条例体制

随着国家对大部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以及铁路政企分离政策的贯彻实施,铁路和道路两种运输方式在运输上的统一管理势在必行。但是要实施统一管理,首先必须要实现职能上本质的改变――由各自管理的单一运输方式转变成铁路和道路两种运输方式的统一管理;由对相关运输企业的直接管理转变成对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的宏观调控;由对专业对口的运营者的管理转变成对整个社会下运营者管理。

2.合理规划、设计危险品物流网络

政府在进行危险品物流网络规划时,应站在宏观的角度,首先将需要使用危险品的企业置于合理的地理位置,进而规划出风险最小的危险品运输网络。危险品物流企业位于政府规划设计的危险品物流网络之内,通过加强对危险品物流运输过程中操作上的管理,优化危险品运输的路径及操作方式,从经济效益的角度使企业的成本降到最低,从而使得危险品物流既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能兼顾社会效益。

3.建立危险货物公铁联运经营模式

危险货物在实现长途运输的过程中,无论需要多久时间,无论参与的运输方式有几种,也无论需经过多少次运输方式的转换,所有均由公铁联运经营人来负责其业务办理。危险货物托运人仅需办理一次托运和保险业务,支付一定的费用,签订运输危险货物的合同即可。在运输过程中,公铁联运经营人需要负责整个运输过程,如果危险货物出现损坏或损失,由公铁联运经营人全权负责。然而,在货物运输的每个区段,货物承运人必须负责其管辖区内发生的意外损坏或遗失,这样公铁联运经营人对每个运输区段承运人的追偿权利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4.强化陆地危险货物运输市场准入管理

加大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的准入门坎,加强对现有危险品运输企业的评估体系,对于不符合条件、且整改后也达不到标准的企业采取淘汰制度。加大对外资危险品物流企业的市场开放程度,促使国内危险品运输企业加强竞争、危机意识,加速国内危险品运输企业的淘汰、整合和优化。鼓励危险品物流企业朝着规模经营、设备先进、管理高标准的方向发展。

5.建立陆地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信息的无缝传输平台

利用无线射频技术(RFID)、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物流技术,为危险品运输过程的跟踪、监控、管理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并为事故发生后的应急管理提供技术上的保障。据统计,目前我国危险品物流监控网都只是独立运行,只能监控本地区、本企业内部的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过对以往事故分析可以看出,就一个地区网而言,对于外地驶入的车辆都缺乏监控,一旦这些车辆在本地区发生事故,很难在第一时间调动本地区内的应急部门进行处理。因此,应实现各地区网和各企业网之间的连网,实现信息连通,做到事故在第一时间就近、就地处理。

6.完善健全道路危险品应急救援系统以及机制

建立健全快速应急救援机制和专业的化学品应急救援网络体系,加强对化学品应急救援成员的培训,以便在事故发生时快速处理,防止事故扩大,使损失降至最低,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立与企业的应急反应联合机制,联合进行培训、演习以及事故救援。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http:///.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

[3] 高建刚,陈宏云,郑昊.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统计分析[A].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

[4] 李雾若.大部制下危险货物陆地运输对策研究,2014.

[5] 徐友良.铁路货运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B].铁道货运,2007.

[6] 卢杰.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方法研究.

第3篇:铁路物流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铁路建设 物流系统 影响

一、铁路建设现状分析

2011年,全路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610.84亿元,完成新线铺轨3387公里、复线铺轨2616公里,投产新线2167公里、复线1889公里、电气化铁路3398公里,到2011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9万公里,快速铁路通车里程达1.3万公里。2012年铁路基本建设计划投资4060亿元,计划新线铺轨5505公里,复线铺轨5160公里;计划投产6366公里新线,投产复线5832公里,投产电气化铁路7922公里;计划建成投产3500公里高速铁路,占全年计划投产新线总里程的55%。到时,中国高速铁路里程将突破1万公里。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计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铁路网络,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二、物流系统的构成分析

所谓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料和包括有关设备、输送工具、仓储设备、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具体地讲物流系统有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七个功能要素所组成。

物流系统的功能受可用物流载体的影响。物流系统的载体指物资借以流动的设备和设施。载体分成两类,一类是直接盛载并运送物资的设备,如车辆、船舶、飞机、装卸搬运设备等,另一类是指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水路、车站、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

从物流系统资源的角度来看,运输资源是物流系统的载体。包括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行设备。运输网络布局是一种重要的物流资源。同时,运输的场站设施还为物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储存资源,运输系统是物流系统的支柱子系统之一,主要发挥运输功能。

一个物流系统效益的好坏,并不是涉及的功能、要素越多越好,关键是要在满足物流系统基本目标的前提下降低物流成本。

三、铁路建设与物流系统的关系

根据铁道部的数据,2011年,全国铁路货运发送量达到393263万吨,同比增加28992万吨,增长8%。全路拥有几百个厂(库)、仓储设施、货场和上千条铁路专用线等硬件条件,具有物流系统的基本物质资源和强大的物流作业能力。铁路与物流系统的关系表现如下:

(一)铁路是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

铁路是较早发展起来的一种运输方式,铁路系统不仅可以运送货物,还可以提供仓储、装卸、包装等多种物流服务,而且每年通过铁路运输发送的货运量在物流运输中是比例较大的一种,所以铁路是物流系统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铁路从事多年的运输、仓储业务,同国内外很多生产厂家,如钢厂、电厂、煤矿等都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为铁路在物流系统中发挥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二)铁路对物流系统成本管理有积极贡献

与物流系统的其他运输资源相比,采用铁路运输货物,运价率比较低,低廉的价格能较大程度地节约长途货物的运输成本,对生产企业和流通业的大宗货物运输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低附加值货物如煤炭、粮食、矿石、化肥等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三)铁路路网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网络资源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运输线路四通八达,遍布全国的铁路站点,站场、仓库、装卸设备、运输工具等物流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在各大城市、主要工矿区、重要港口都有大型的货运站、企业专用线,构成了物流系统强大的运输网络。

四、铁路建设对物流系统的影响研究

(一)扩充了物流系统的作业处理能力

在“十五”和“十一五”两个五年期间,我国铁路从基建投资、复线投产等方面看,至少增长了两到三倍,有的增长到六至七倍。随着铁路新线、复线的不断修建与投产,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我国铁路运能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扩充了物流系统原有紧张的作业处理能力。

(二)提升了物流系统的服务水平

随着铁路线路的建设,铁路货运网络日益完善,改善了以前铁路物流系统服务水平较低、货运能力释放有限和分布不均的现状。通过构建以运输带动物流、以物流拉动运输的铁路货运新格局体系,及完善铁路物流产品服务体系,如开发以重载运输、快捷运输为重点的货运产品系列,增强了铁路物流的竞争力,提高了铁路货运市场份额,并积极大力发展以海铁联运、公铁联运为主的多式联运服务产品,有效提升了社会物流系统的服务水平。

(三)改善了物流系统的基础设施条件

在铁路建设进一步推进过程中,打通重点区域的铁路货运通道,建设全国性和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间的货运专用通道,完善铁路枢纽联络线和集疏运系统建设,加强铁路货运支线网络建设,这些方面的成果很好地改善了社会物流系统的基础设施条件。例如,在铁路建设的节点规划中,全路规划的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中已经有上海、昆明、重庆、成都、郑州、大连、青岛、武汉、西安9个铁路物流中心开通运营。一些重要装车点、行包基地、多经物流基地和货运场站的布局和建设也在紧张地进行中。按照铁道部的计划安排,以集装箱中心站为基础,力争到2015年建成18个全路性物流中心、33个区域性物流中心、1000个战略装车点,形成覆盖全路的铁路物流节点。这些硬件的投入,将极大改善我国社会物流系统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物流系统效率的提升。

(四)刺激了物流系统需求的增长

在铁路物流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很多潜在的需求就不能被满足,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增长,铁路货运量持续大幅增长。如“十一五”期间,全国货物发送量完成162.4亿吨,比“十五”增长42.9%,总换算周转量完成16.2万亿吨公里,增长42.2%。2011年,全国多地高铁的开通,解放了大量原有线路的货运能力。2011年全年我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393263万吨,同比增加28992万吨,增长8%。其中货物发送量完成391852万吨,同比增加28923万吨,增长8%;行包发送量完成1411万吨,同比增加69万吨,增长5.1%。可见,铁路建设对物流系统的需求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五)增加了物流系统的产出效益

随着新修线路及高铁的投入运营,2011年铁路通过优化客运产品结构,从而释放很多货运运能,加之铁路加强“两高一远”货物装车,进一步提高了运输质量,发送人收入率与发送吨收入率均实现同比增长,铁路物流成本是社会物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物流成本的降低,将直接影响社会物流系统成本的构成结构和总体成本。同时随着我国多条高速铁路的投入运营及第六次大面积的提速调整,既有线突破了时速200—250公里,从而极大提高了铁路物流的速率,使整个社会物流系统的时间效益有很大的增长。此外,铁路物流对我国的抢险救灾还具有重要意义,铁路物流系统还多次圆满完成了电煤、粮食、棉花等物资的集中抢运任务。在铁路建设中获取的经验为交通运输和物流行业提供了很多技术支持。在节能减排方面,铁路建设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高铁大量采用“以桥代路”、“以空间换平面”方式节约土地资源,以同样的运输能力,节约更多的土地面积,拉大过去铁路、民航、公路的用地面积比1∶4∶7,为物流系统带来更多的效益。

总之,铁路建设对社会物流系统将持续带来巨大的影响,改变物流系统的既定结构,使物流系统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Z].2008—10—31

第4篇:铁路物流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铁路;货运;仓储;物流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075

[中图分类号]F259.2;F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1

1 我国铁路货运仓储发展现状分析

在物流产业体系中,一个重要环节为仓储,其主要作用是储备、保管及交付货物,将运输两方给衔接起来。铁路运输是我国大批量运输的核心方式,因此,就需要充分发展铁路货运仓储。

1.1 铁路货运仓储发展速度较快,仓储量较大

我国有较大的人口基数和丰富的物质资源,自古至今,大宗货物运输都具备较大的难度。现阶段,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凸显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进步,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物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供应链支撑等方面不够统一与协调。从整体角度来讲,铁路货运仓储具有较大的运输量,以京津、长江及珠江三角洲为重点区域。随着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已经广泛普及,物流发展迅速,仓储行业需要进一步完善,方可以满足发展需求。

1.2 需要革新铁路货运仓储发展体制

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铁路采取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导致市场经济无法促进铁路货运仓储的发展。进入新时期后,我国开始大力改革铁路行业,逐步落实了各项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了铁路货运仓储及整个物流业的发展,但是依然有诸多的困难和不足存在。固有的机制、体制、制度等依然根深蒂固,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限制了铁路货运仓储的健康发展。

1.3 缺乏相应的专业化人才

要促进铁路仓储业的发展,铁路行业就需要科学配置资源,适当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现阶段,专业性人才缺乏也是铁路货运仓储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如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专业物流人才及仓储管理人才等。部分铁路部门及铁路公司没有充分重视系统内仓储行业的发展,只提供了较少的经费支持,对于铁路货运仓储的转型升级也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2 铁路货运仓储物流发展方向及建议

2.1 革新思想观念,重视营销工作

现阶段,我国开始大力建设铁路路网,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铁路货运能力,但还需要积极转变铁路货物运输方式,由外部营销型逐步替代传统的内部生产型,且客户也要求更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在这种大形势下,铁路仓储物流企业需要及时转变传统观念,用销售综合服务替代传统的销售铁路资源,将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增强综合物流服务的竞争力,以便吸引更多的客户货源,更加高效地拓展业务范围。

2.2 优化仓储设施设计,配套信息服务

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很多铁路仓储物流企业依然采用比较陈旧和落后的设施设备,没有及时更新仓库、装卸机械、运送设备等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等,这样物流市场发展与技术进步需求就得不到满足。针对这种情况,铁路仓储物流企业需要对新的物流基地积极构建,要对市场需求充分调研,将市场需求导向作用发挥出来,将仓储设施设计得更加科学,不能仅仅将铁路货场的通用标准运用过来。做好仓储设施设计工作后,还需要大力提升铁路运输的信息化程度,结合客户需求,积极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大力建设信息网络平台,以便保证客户能够对相关信息快速、准确与实时获取,促使企业客户服务质量及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吸引到更多的优质客户。

2.3 建设企业联盟,科学布局物流网络

研究发现,在铁路仓储物流企业发展中,不管是门对门运输,还是金融物流业务模式的拓展,都需要解决业务范围受到地域局限的影响。如果单单依靠某一个仓储物流企业是无法完成物流网络布局的,需要与其他地区铁路仓储物流企业积极联合起来,对物流联盟有机构建,如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开展,某一个铁路仓储物流企业只能提供站到门或者门到站的服务,而通过联盟的构建,则能将门到门的一条龙服务提供给客户,联盟企业也可以获得业务叠加优势,促进其共同发展。

2.4 大力培养和储备人才

铁路货运仓储物流业务,涵盖了多方面的知识内容,如仓储、配送、市场营销、金融等,对铁路仓储物流企业的员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就需要通过大力培训现有员工,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从人才队伍方面保证铁路货运仓储物流的发展。此外,要将具有现代营销理念和丰富物流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引入进来,优化员工组成结构,构建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员工队伍。

2.5 大力开发重点客户

在新时期下,铁路仓储物流企业需要充分依据铁路仓储资源,将运输、装卸搬运及配送等业务开展的基础上,需要从供应链角度来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对其物流服务功能进行完善,将一系列增值服务提供给客户,如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大力开发重点客户,促使其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3 结 语

新时期对我国铁路货运仓储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紧跟时展步伐,大力完善与创新,提升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促进铁路运输、铁路物流的健康稳定发展。要将可持续发展、仓储业基本原则等贯彻执行下去,创新理念,积极进取,促进我国铁路货运仓储的整体进步与发展。

第5篇:铁路物流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铁路货运;现代物流

多年来,我国铁路货运能力不足、服务单一的现状越来越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逐步实施,客货分线后货运能力将得到大规模释放。“十二五”是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人民群众对铁路“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期盼将成为现实。届时,铁路货运将面临新的挑战。与现代物流发展相结合,铁路将货运从单一的运输服务,扩展到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配送、信息处理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努力为货主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以满足货主需求,是实现铁路货运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必要性

物流已经成为21 世纪企业公认的第三利润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物流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现代物流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虽说只是近些年的事情,其发展并不成熟,但人们亲身经历和目睹了物流业的快速进步也预见到了它的巨大潜力。运输是物流的基本职能,铁路货运因其运量大、运费低成为了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铁路货运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主要承担中长距离、大数量的货运,在没有水运条件的地区,以铁路运输来代替汽车运输将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增加社会经济效益。现代物流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信息服务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服务。传统的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是适应物流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

另外,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 年调整)的逐步实施,路网规模将不断扩大,客货分线后运输能力将得到大规模释放,铁路货运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会有所改变,传统铁路货物组织方式面临新的挑战。铁路货运将越来越多的体会到运输市场竞争的压力,客户的运输需求不仅更加多样,而且更加重视时效性和服务质量,为迎合市场的需求,既有的铁路货运组织方式必须在运输服务、时效性、增值服务等方面做出调整和改进。因此,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势在必行,这既是促进铁路货运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应对运输市场激烈竞争的迫切需要。

二、我国铁路货运现状分析

1.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

第一,强大的硬件设施。统一的全国铁路路网体系和现代化的货运技术设备,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和坚实的设备保障。根据铁路“十二五”规划,到2015 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 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60%。货车车辆达到时速120 公里技术标准,70 吨级及以上通用货车占货车保有量的30%。大能力区际干线和煤运通道基本满足跨区域货运需要,煤运通道总能力达到30亿吨以上,大宗货物运输实现重载化,高附加值货物运输实现快捷化。

突出的运营特点和遍布全国的铁路仓储设备,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具有运输量大、受气候影响小、全天候、运费低,以及安全、低耗、污染少等优势。而且铁路拥有遍布全国的6000 多个车站、总面积达1100 多万平方米的货场仓库、较为完备的装卸搬运机具、众多与企业相连的专用线,以及相当规模的集装箱运输体系。

发达的路网通讯能力和拥有丰富市场信息的铁路运输信息系统,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共享的信息资源。对于物流企业而言,拥有良好的信息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讲比拥有众多运输工具和仓库还要重要。铁路拥有通信线路12 万千米,建立了覆盖铁道部、铁路局和主要站段的计算机网络,以及传输网、交换网、数据通信网三大通信基础网,并且实现了运输管理系统和调度指挥系统的结合。

第二,丰富的软件资源。完善的规章制度、丰富的经验技术以及客户资源,为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重要的软件资源。铁路货运业作为专业化的运输企业,对货物的装卸、保管、储存、运输、以及客户需求等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经营管理制度。长期积累的客户资源是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宝贵财富。开发一位新客户的成本往往是留住一位老客户的五倍,有了大量的客户资源使得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有了重要支撑。

第三,适宜的外部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发展高速铁路”,这为加快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铁路货运也将随之发展。2009 年2 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这也为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另外,在全球倡导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铁路运输作为一种更节能更环保的运输方式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必将成为现代物流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运输方式。

2.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劣势

第一,货运服务品种单一。

铁路货运以大批量整车、集装箱运输为主,特别是取消绝大多数车站的零担业务后更无法满足高频度、小批量的个性化运输服务。而且目前铁路货运的服务项目仍以运输、保管、装卸、搬运等传统基本服务为主,与现代物流相关的包装、配送等延伸服务没有得到开展。

第二,服务意识淡薄,工作不到位。铁路系统具有较浓的计划经济色彩,曾被称为“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后堡垒”。铁路运输的独家经营性使其习惯了以“铁老大”自居,服务意识淡漠,工作效率不高,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物流活动效率。铁路托运货物手续繁杂,多窗口、多层次的受理承运程序使托运人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另外,对货损、货差的理赔等不少问题也暴露出铁路货运需要在相关方面做更多的努力与改进。

第三,缺乏专业人才。铁路企业虽然有多年从事货运工作的相关经验和为数众多的货运工作人员,但大部分人员只懂现有的货运知识,对现代物流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多,甚至很多管理者对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也处于学习、探索和实践的阶段。

三、我国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措施

1.拓展服务内容,加强外部合作

铁路货运应在发挥自身运营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物流发展特点和市场客户需求拓展货运产品内涵。积极研究并开展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分拣、库存控制、配送以及市场调查与预测、物流咨询等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将传统的铁路货运作业与现代物流专业服务相整合,为客户提供整体货运产品。

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努力以自身货运产品创造和引导市场需求,实现探索市场———适应市场———引领市场的发展。铁路货运要想实现向现代物流全面的转型不能仅凭一己之力,必须加强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合作。广泛与公路、内河航运、海运以及民航等其他交通行业开展合作,各方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过多式联运和国际联运,为客户提供货物一票到底的“门到门”服务。

2.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品质

为实现向现代物流的转型,在激烈的运输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铁路货运必须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完善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营销机制,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多样化、便捷化、人性化的货运运输服务。彻底转变过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局面。积极调整营销理念,变坐等商机为主动出击,细致全面地了解客户需要,为客户“量身服务”,让老客户有自主权,新客户有亲切感。通过周到热情的服务,争取更多的货源,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将客运化思想引入货运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快速的货运服务。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和设备性能,确保货物在库在途的安全,建立合理快速的理赔机制,一旦客户发生意外损失,能够及时得到赔偿,消除客户的后顾之忧。一切从客户角度出发,优化改革铁路承运和交付手续,调整窗口设置、简化办理程序,让客户感到业务办理轻松便捷。统筹用好全局全路运输能力,让货物收得下运得了,加大货物列车的提速力度,在部分线路开行集装箱快速班列和快速城际班列,真正实现铁路货运的快速高效。通过服务质量的提升树立铁路物流的良好信誉和优质形象,提高铁路物流的美誉度和客户的忠诚度。

(三)加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现代物流在全球始于20 世纪初,发展成熟于20 世纪末期,对我国而言更是一个新兴产业。它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铁路货运实现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有力支撑。高素质的物流人才队伍建设可以从培训培养现有职工和引进外来物流人才两方面入手。首先是进行全员培训,组织物流业务学习和管理能力培训,全面提高现有货运人员的物流专业素质,使其明确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目标、熟练掌握新的业务技能、团结精神鼓足干劲,逐步实现企业向现代物流发展;二是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选派业务骨干和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人员到专业机构和示范物流企业继续深入学习实践,以带动其他职工加快铁路物流发展;三是大力引进具有物流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激励约束机制,让高水平物流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充分发挥他们的强项优势,助力铁路物流发展。通过现有职工培训和引进外来物流人才为铁路物流发展提供不竭的人才动力。

(四)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第6篇:铁路物流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宝鸡东站;农产品;铁路物流现代化;发展策略

“十三五”期间,宝鸡市遵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追赶超越”新要求,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宝鸡东站作为宝鸡最大的铁路货运站,积极整合货运资源,挖掘货运潜力,为农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提供物流支持。

一、宝鸡东站农产品物流发展基础及优势

(一)宝鸡东站农产品物流发展基础。1.“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需要。宝鸡作为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站,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新的战略机遇,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新枢纽,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拓展对外开放和合作发展新平台。比如,宝鸡市积极研究制定支持水果经销企业向西开展经贸合作的政策措施,鼓励优势果品经销企业设立境外销售公司;宝鸡优势粮食企业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粮食贸易与粮食加工产能合作,建设粮食种植加工基地。2.宝鸡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十二五”期间,宝鸡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转方式、调结构、健体系、育主体、保供给、推改革,推动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基本形成了“粮为基础、畜为主导、果为特色”的农业产业格局。3.车站货运结构调整的需要。2019年第一季度,宝鸡东站完成货物发送量10.1万吨,货运收入3467万元。但由于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及“蓝天保卫战”的实施,煤炭、钢铁等大宗货物运量有所下降。因此,车站急需应对市场变化,寻找货运收入的新的增长点,所以,如何由“黑”转“白”,优化货运产品结构,挖掘运输潜能,确保货运增量,也是该站面临的难题。(二)宝鸡东站农产品物流发展优势。1.区位优势。宝鸡东站是宝鸡地区最大的货运站,也是全国路网中较大的区域性货运站。它位于陇海、宝成、宝中三大铁路干线交汇处,是连接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交通优势。宝鸡东站陆路交通发达,北接陇海铁路,南临宝鸡主干道东风路,地处宝鸡城区中心主要生活商圈,形成了三大铁路干线、西宝(西安—宝鸡)、宝天(宝鸡—天水)、宝平(宝鸡—平凉)高速与310国道等公路干线、110多条支线构成的公铁联运网。3.资源优势。一是货场资源。宝鸡东站占地11.65万平方米,设计能力为年办理货物到发171万吨,有货位400多个,内设仓库、货棚、货物站台及露天货区、集装箱货区,以及在站接轨的企业专用线9条。宝鸡东站现已建成东站物流中心,连接宝鸡车务段,成为西北除省会外最大的陆港机构。宝鸡东站物流中心一期面积18000m2,二期建筑面积11000m2,是集铁路货运、仓储配送、商贸办公、货物装卸、商贸展示、商品交易、停车餐饮服务为一体的集成服务中心。二是市场资源。宝鸡农业基础雄厚,全市有现代产业园区355个(其中国家级6、省级30个、市级100个),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60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682个,家庭农场2014个,专业大户9504个。周边的杨凌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有发展农产品铁路运输的市场资源。三是客户资源。宝鸡东站辐射全国吸引的发货单位近400家,主要涵盖本省武功、礼泉、兴平等周边县镇及甘肃长武、灵台,宁夏隆德等邻省县区。客户中的粮油、水果、农副产品流通型客户占到将近一半。

二、宝鸡东站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分析

(一)宝鸡东站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分析。1.运量小、品类少,季节波动加大。宝鸡东站农产品运输量较小,且品类较少。粮食运输以发送为主,年发送量3万吨左右,主要以玉米为主,8—9月是其运输旺季;集装箱运量基本保持在11万吨左右,利用集装箱运输的农产品主要有水果、粮食、果汁等,3—4月份其发送旺季;鲜活货物发送量不大,且以特色水果居多,辣椒、花椒、干果等农副产品到达量大于发送量,棉花的发量极小,基本是只进不出,化肥等农资的运输基本没有。2.流向相对集中,主要流向运力饱和。宝鸡东站农产品运输流向相对集中,粮食的运输主要流向地是四川、广东等南方地区,主要集中在宝成线,特色水果主要流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主要集中在陇海线。陇海、宝成线作为国家铁路主干线,且受秦岭影响,宝鸡至西安、宝鸡至阳平关能力利用率已达上限,运力非常紧张,明显无力承担货运发展的需要。3.客户多样化。宝鸡东站农产品运输客户呈多样化态势,既有中粮集团、陕西扶风国家粮食储备库等国有大型企业,也有从事粮食、水果流通的民营企业,还有个体经销商和生产商。(二)宝鸡东站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分析。1.农产品物流方式较落后。宝鸡东站农产品运输主要以整车为主,且大部分按普通条件进行运输,对于粮食的四散化运输、水果蔬菜肉制品的冷链运输、活牛活猪等活动物的运输几乎没有涉及。农产品的集装箱运输由于受到运价、箱源等因素的影响,开展效果也不是很理想。2.农产品物流设施设备不完善。一是运载工具。宝鸡东站农产品运输主要采用棚车、敞车等通用车辆,缺乏粮食专用车、机械冷藏车、冷藏集装箱、家畜车等功能强大、专业性强的农产品运载工具。二是装卸设备。宝鸡东站配套的铁路装卸车设备能力不足,没有散粮装卸线及传送带等现代化的装卸设备,目前大量装卸作业仍以人工为主,造成装卸成本高、效率低、质量差。三是货场设备。宝鸡东站货场库房以普通库为主且空置率较高,现在大部分仓库租赁给建材、家电等个体经销商,缺乏针对农产品特性的冷藏库、恒温库及粮食的筒仓;专用铁路接轨较少,目前仅与中粮集团储备库等少数几家国企有专用线相接,与宝鸡的大型水果蔬菜交易市场、农产品物流中心均未实现接轨。3.缺乏农产品运输拓展服务。宝鸡东站目前仅提供玉米、牛奶等少数农产品的站到站的铁路运输服务,对于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包装、经销展示、检验检疫、国境报关等物流拓展服务没有开展。

三、宝鸡东站农产品铁路物流现代化发展策略

(一)强化车站物流节点作用,构建以车站为中心的农产品物流网络。在陕西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要积极打造西安、渭南、宝鸡、榆林、汉中等农产品流通节点城市。因此,要构建以宝鸡东站为核心,以陕甘宁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宝鸡果品加工交易物流产业园区等大型农产品物流中心为重点,辐射眉县、扶风、陇县、岐山各县乡的农产品铁路物流网络。(二)完善农产品运输设施设备,不断提升农产品运输质量和效率。不断完善铁路农产品运输设施设备,对现有货运站台、装卸线、机械设备进行改造或技术升级,满足农产品现代化物流的需求。另外,可筹措资金购置烘干机、打包机、输送带等设备,不断提高农产品铁路运输质量及效益,满足客户多样化的物流需求。(三)积极开发农产品运输新方式,优化运输组织,提升物流服务水平。1.积极开发农产品运输新方式。除开展农产品整车运输外,积极拓展新型运输方式,大力发展农产品集装箱运输及零散快运。一是农产品集装箱运输。集装箱运输是铁路货运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它使用机械化作业,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装载效率,减少了理货交接程序,加速了货车周转。利用集装箱便于组织农产品的公铁水多式联运和门到门运输,适应农产品多品种、小批量以及高品质的运输需求。二是农产品的零散快运。针对农产品运量小、目的地分散的特点,可利用“三秦快运”或“中铁快运”,为农产品企业和广大农民提供方便快捷、价优准时、安全可靠的农产品铁路运输服务。2.提供全程物流服务。要大力推进农产品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模式。以车站货场为依托,建立两端接取、配送体系,提供农产品“取、储、装、运、卸、送”一体化物流服务。另外,车站还应拓展业务,为客户提供农产品的验收、包装、装卸、商贸、保险理赔、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客户关系维护等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延伸物流服务链条。3.优化运输组织。要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提高运行速度。车站可建立绿色通道,对农产品运输实行优先承运、优先配车、优先装车、优先挂运、优先放行。对装有农产品的车辆要快速编解、取送,及时中转挂运,尽可能编入快运列车或直达、直通、区段列车,严格控制车辆在站停留时间。4.完善信息系统。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将铁路电子商务系统、站车系统与上游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和下游的销售企业信息系统对接,做到物流信息数据的共享;形成一个具有网上订单确认、电子支付、在途信息追踪查询、仓储管理、客户管理、配送管理及个性化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铁路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四)树立市场营销理念,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物流模式。1.树立市场营销理念。要转变营销观念。在充分了解农产品物流市场特征、主要竞争对手状况及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合理进行市场定位,做好市场细分,集中自身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并利用新型营销手段及营销方式大力宣传铁路农产品物流,以扩大市场影响力,提高市场份额。要主动出击,深入宝鸡主要玉米、小麦、水果等种植区及家禽家畜养殖区和周边粮食、水果储备库,开展走访营销,宣传铁路“量价互保”运输政策、讲解铁路运输优势,通过公铁成本对比分析,摸清管内农产品货主服务需求等情况,为货主量身定制最佳运输方案。2.挖掘新的市场增量。要全力拓展农产品物流市场,不断挖掘新的市场增量。拓展宝鸡农产品市场,加大对粮食、果品、农资等生产销售企业的营销宣传力度;一方面借助宝鸡四通八达的陆路运输条件,拓展宁夏、甘肃等邻省农产品市场;另一方面借助“中欧班列”,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瞄准中亚、西亚地区的农产品进出口市场。3.建立灵活的价格机制。要改变传统运价管理方式,根据市场变化和货源情况,在国家政策的许可范围内,实行灵活的浮动价格,依靠价格杠杆来调剂农产品铁路运输市场。4.构建良好的客户关系。要积极走访宝鸡优势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随时征求客户意见,开发新产品、推出新服务,不断提升物流水平,增加客户满意度,与客户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做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实现社会、企业、农民的三方共赢。

总之,政策惠“三农”,运输当先行。宝鸡东站要不断促进农产品产、运、销衔接,为提升宝鸡农产品物流服务水平、服务宝鸡农村经济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宝鸡市农业农村局.宝鸡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0)[EB/OL].宝鸡市政府网站,2016-06-22.

[2]雷震.宝鸡东站物流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3.

[3]杨生博.提高宝鸡东站运输能力的措施[N].铁道运输经济,2011,(4).

[4]潘朝伟,张华刚.“走出去”,掘金“一带一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07-03.

第7篇:铁路物流现状分析范文

管理制度标准化。依据《铁路建设物资设备管理办法》等有关建设物资管理的规章制度,结合铁路供电大修、更改工程建设项目实际情况,制定物资设备管理规范性文件。以保证物资质量、节约工程投资、做好现场供应为主线,做到计划精准、采购规范、配送及时、供应到位,为确保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人员配备标准化。铁路供电大修、更改工程建设物资标准化供应管理组织体系由铁路局、项目管理单位及工程承包单位三级物资供应管理组织机构组成,按照分工负责的要求,铁路局、项目管理单位及工程承包单位分别配备专职物资管理人员,做到层次分明、职责清晰,实现岗位设置满足管理要求,人员素质满足岗位要求。现场管理标准化。铁路供电大修、更改工程建设物资管理以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为原则,要求发往施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物资材料的检验必须在开工前依据合同、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验收评定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所有进场物资都应对材料名称、规格、产地、批号、批量、到货日期等信息进行标识,以便可追溯性管理工作的进行。物资材料的存放应当遵循标识清楚、分类存放、妥善保管的原则,避免使用寿命的降低。物资材料的发放使用应严格按照材料使用登记管理标准做好记录,并实行“先进先出”的原则,结合工程核算限额领料。过程控制标准化。物资管理过程控制标准化是将现场标准化物资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将物资管理工作具体化、定量化,制定工作流转程序,使物资管理人员掌握工作标准及程序,对铁铁路供电大修、更改工程建设物资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物资需求计划编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物资需求计划由技术部门根据工程计划组织安排,依据工程材料定额估算物资需求量。铁路供电大修、更改工程建设所需物资种类繁多,依靠传统的手工作业来计算物资需求量难度很大,因而物资需求计划的编制常依靠物资管理人员的经验估算,缺乏客观真实性,需求计划的变更、补报也频繁发生,造成物资设备不能按时供应、工程进度受阻,或者物资积存、浪费严重。缺乏物资设备可追溯性管理。不论在施工过程中还是日常养护管理中,发现某个物资设备出现质量问题时,难以追溯该物资的基本信息,例如生产批号、生产厂商、到货时间、质量检验单位等;并且难以追溯同一批次的物资设备还用于其他哪些地方,给有针对性的工程部位质量安全检测带来困难。供应商动态管理不到位。目前,难以实时掌握各个供应商的物资供货及时状况、供货数量满足状况以及物资质量合格情况,供应商不良行为的不及时上报对供应商信用评价和动态管理都造成影响。信息沟通、传递滞后。传统的手工记录处理信息方式信息量少、效率低、信息散、精确度差,不利于信息统计和反馈;简单的信息录入和查询系统无法实现信息交流及时迅速、准确无误和使用有效,也难以辅助管理者对建设项目进行实时监控和快速决策。

战略制定

铁路供电大修、更改工程建设现有的管理手段中除了技术的先进性,最有效的就是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随着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潜力已经十分有限,只有物流领域才是尚待挖掘的第三利润源。同时,为了提高市场反应能力,必须具备快速高效采购方式,而现代物流与传统运输、仓储业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其特有的集成性和敏捷性,物流是提高铁路供电大修、更改工程建设敏捷性的重要保障。在铁路供电大修、更改工程建设中引入现代物流理论和技术进行物资资源管理十分必要。相对于应用广泛的商业零售领域,铁路供电大修、更改工程建设的物资流动确定性很强,更加容易确定项目物资需求。铁路供电大修、更改工程设计完成后,基本确定物资数量种类,施工组织设计完成后,确定具体时间。相对于应用广泛的商业零售领域,铁路供电大修、更改工程建设的需求物资类型较少,品种相对简单,使用物流管理技术更加方便。铁路供电大修、更改工程建设用的三大材料钢材、木材、水泥,以及使用量较大的一些大宗原材料比较容易和供应商形成长期稳定的供应链。铁路供电大修、更改工程建设所需的物资数量大,质量多,运输成本高,库存占用资金多,合理运用物流管理技术,更加易于降低运输成本和加速材料资金周转。铁路供电大修、更改工程施工较分散,合理运用当地第三方物流提供的专业服务,有利于降低工程的间接费用。基建工程现已有很多成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管理软件,铁路供电大修、更改工程建设完全可以借鉴,以供应链管理为手段,实现企业的物料需求计划(MRP),可进一步融入企业资源计划(ERP)。现代企业的走向是经济全球化和专业化,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专业化的第三方产品和服务。铁路供电大修、更改工程建设同样也应融入这种大环境中,选择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长期稳定地形成供应链关系,即:供应商营运商基建企业仓库基建项目销售商客户,形成物流和信息流。通过应用这种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手段,将大大提高外部形象以及内部管理水平,减少无谓消耗,有助于实现铁路供电大修、更改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随着基建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业的科技含量逐步提高,为铁路供电大修、更改工程建设运用物流理论进行物资管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8篇:铁路物流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部经济发展

一、陕西铁路集装箱运输现状分析

(一)运力不足与运能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陕西近年经济的持续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需求非常旺盛。2005年至今,陕西累计发运集装箱64万TEU,发送出口货物380余万吨,年增幅达30――50%。目前陕西省集装箱发送业务量仅排在新疆之后,居西北地区第二。但陕西集装箱运能明显不足,西安铁路局最大的集装箱办理站――西安西站目前运量已达到原设计能力的175%,运输运力与运能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

(二)规模小、设备陈旧。集装箱运输与其他货物运输方式相比,需要有专门的装卸场地及专用的装卸机械、运输车辆等。但目前陕西地区集装箱办理站场地狭小、设备陈旧、装卸能力低、作业效率不高。但随着陕西经济的迅速提高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优化,现有的集装箱场地明显规模小、设施设备落后,难以适应现代物流的需要。尽管近几年西安铁路局对集装箱作业较集中的西安西站等集装箱场地及设备进行了扩建和更新,但由于大多数集装箱站地处市区内,对城市交通干扰较大,无进再一步扩建,已不能适应集装箱运量迅速增长的需要。

(三)作业点少,运输成本高。目前,陕西地区集装箱办理站主要集中在关中――天水沿陇海线的地区,有西安西、咸阳、宝鸡东、渭南、韩城等11个,作业点少而且分散,箱流不集中,严重制约了集装箱专列的开行,另外西安出口的货物大多从天津、青岛、连云港等港出口,而这些港口发往西安的货源又少。导致集装箱要从南方的港口调入,运输成本增加。

(四)运输服务质量低,不能满足货主多元化需求。陕西省集装箱适箱货物主要包括汽车配件、太阳能板、果品等,均属于高附加值产品,货主对运输的时效性要求较高,但由于铁路运输注重“满载超轴”,重复改编增加集结和作业时间,加之西北地区集装箱平均运距高于全路平均运距,时效性差。另外,陕西集装箱站仅提供货物运输服务,功能单一,无法满足货主储存、加工、装卸搬运、报关等全过程、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

二、集装箱中心站应具备的功能

(一)铁路集装箱办理站基本功能。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成后,将在中心站间开行集装箱班列,因此中心站具备铁路集装箱办理站的基本功能,有必要的到发线、装卸线、调车线、牵出线和集装箱作业区,具备编发、接卸成列集装箱列车的能力,同时具有对车辆机械的技术检测与维修,车辆的清洗、加油和停放等配套服务功能。

(二)内陆口岸功能。根据陕西区域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设置了一关三检等口岸监管服务机构,以供各类集装箱货物办理出入境手续,使出入境口岸业务由沿海港口延伸到内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从而为陕西及西北内陆客户就地办理进出口业务手续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经济的服务条件。

(三)集装箱货物在内陆的集装箱堆场(CY)和集装箱货运站(CFS)业务功能。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具有办理国际、国内集装箱多式联运和“门到门”服务的相关设施,并具有在周边地区发展现代物流的接口条件。根据货主在国际贸易中所签订的运输条款和箱货交接方式,在多式联运过程中需要停留、中转和交付的进出口国际集装箱重箱、空箱或拼箱货物,都可以由港口转运至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进行整箱或拼箱货物的交接,并划分其责任与风险。

(四)国际货运功能。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能各种货物进出口业务,包括代办接货、发运业务;申请“一关三检”;办理进出口货物经由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的转运业务;代办运输全过程的投保、支付运费、交纳各种税费等业务。

(五)信息处理、传输功能。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立了集装箱管理信息系统,对集装箱进行动态跟踪和管理,对集装箱货物的承揽、仓储、运输以及车辆作业、调度计划等完成统计制表,处理在集装箱运输中所涉及的单证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三、西安集装箱中心站的建设意义

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国家进一步推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落实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实现跨区域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成后的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将大大增加西安、陕西、乃至西部地区的集装箱用量,促进货物运输,由散货和零散运输向现代化、标准化的集装箱运输过渡,为真正实现海铁联运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它也是陕西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平台设施,它的建成、投运对于完善西安国际港务区功能、完善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国际贸易服务功能、完善国家路网布局,提高铁路在集装箱运输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带动陕西省及周边地区集装箱运输,促进全国集装箱运输发展,促进西部开发和陕西经济发展,提升陕西在全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地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而言,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建设意义:

(一)增强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竞争力的要求。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占地面积2058亩,分为集装箱作业区、快运作业区、特货作业区、整车货物作业区4个部分,是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功能最先进、建设标准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按照设计能力,集装箱作业区2015年可以达到(总运量)1078万吨;特货作业区到2015年能达到18万辆小汽车运输;快运作业区到2015年年总运量达到82万吨;普货作业区2015年运量将达到350万吨。它极大地提高陕西省铁路集装箱办理站的作业办理能力,极大的提高铁路集装箱运输的技术装备水平,缩减货物的送达时间,吸引属于铁路合理运输范围的集装箱货源与箱源,增强铁路市场竞争力。

(二)完善港口集疏运系统的要求。铁路以其在中长途距离运输中的优势,在加强港口与腹地联系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作为铁路与港口衔接的窗口,加速了铁路参与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西安出口货物的“口岸”。国内需要出口的外贸货物,可先进入国际港务区的保税物流中心,在办理完出口退税后,转入中心站装箱上车,通过铁路线抵达沿海港口、出口国外。且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与西安公路码头构成强大的运力和结点作用,与西安保税物流中心的政策优势衔接,形成强大的产业服务功能,令“港口后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的进出口货物集疏运方式在西安得以实现。

(三)完善铁路物流系统服务功能的要求。铁路货场作为铁路物流管理的基本单位,由于受到其本身集装箱化水平的制约,对用户缺乏时效性保证与承诺,这种局面远不能够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需要。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内设置海关、商检、动植物免疫检查和边防检查窗口,实现所有进出口货物的“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货物可直达国内国际,真正实现了国际化、现代化、标准化的集装箱运输业务。

总而言之,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将与西安公路码头构成强大的运力和结点作用,有利于更好的衔接国内货运与国际先进物流模式,有利于加快提升国内物流水平。同时它还将与西安保税物流园区的政策优势有效衔接,形成强大的产业服务功能,为发展国际、国内贸易和现代服务业,构建基础平台,使西安成为中国内地直通东部沿海和港澳台地区、亚太地区、中亚地区、俄罗斯乃至欧亚大陆的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参考文献:

第9篇:铁路物流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物流中心节点;构建;区域经济;兰州

F259.27

一、兰州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兰州地处西部,经济发展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较为落后。现代物流业起步较晚,虽然现在已初具规模,但物流产业的整体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据统计,兰州近年来的货运总量一直以每年10%以上的增长率高速发展。以铁路运输能力为例,2012年兰州铁路局货物发送量完成1023.18万吨,是1956年的42.8倍。同期,全市铁路货运较去年也增长了13.8%。除铁路运输以外,公路运输以及航空货运也在近两年得到快速发展。有了铁路、公路以及航空运力的支撑,兰州在物流方面的空间优势正逐步显现。截至2012年,兰州市物流企业已达500多家,其中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上的70多家,超过5000万元的也有数家。初步形成了以焦家湾、雁儿湾为主的东部物流中心及土门墩、西站货场为主的西部物流中心。未来两年内,兰州还将打造甘肃乃至西北最大的物流基地―兰州物资城,该物流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建成后,三年内年吞吐量将达到80万吨,年成交量达30亿元以上。但就去年的《全国物流基地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现有物流企业(86.74%)仍旧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区,西北地区(10.21%)较全国而言物流企业分布量最少。作为西北的中心城市兰州,物流业发展仍相对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

(1)物流资源分散。由于兰州现代物流业发展较晚,物流体系尚不成熟,物流资源相对分散,兰州市物流资源仍未脱离部门分割的制约,系统化程度低。全市各类物流资源处于分散和低效运行状态,缺乏有效的整合。

(2)物流成本较高。兰州地处内陆,远离国际港口,无论是原料的输入还是产品的输出,都需依托沿海重要港口或物资中转地,必不可免增加了物流成本。自营物流企业还普遍存在,第三方物流发展较缓慢,规模化程度低,造成运输和仓储成本、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较高。

(3)物流企业规模小,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兰州市的物流企业存在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运输组织多、小、散、弱,工商企业供应链管理没有实行一体化。一部分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还没有有效展开。

(4)物流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现代物流需要的行业市场准入、行业规范、融资制度、人才使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经营秩序等管理调控措施尚不配套。支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兼容性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和政策环境平台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为适应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还需要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加以引导。

二、建立兰州物流中心节点城市发展对策

针对兰州目前物流业的发展现状,结合现有资源,笔者认为,兰州可通过构建城市物流中心节点来推动区域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中心节点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流网络中基础性、支撑性的功能节点。虽然物流中心节点城市建设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但其对物流功能的发挥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兰州建立物流中心节点区域,不仅可以发挥其区位优势,也能为区域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一)兰州物流中心节点城市构建的优势分析

首先,从区位上看,兰州在我国西北处于“座中四联”的位置。随着中国西部各省市区,600多万平方公里和3亿多人口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逐步形成,兰州将成为“承东启西、连南济北”的重要支撑点,其经济地理优势越来越突出。其次,从交通方面看,兰州是中国12个主干交通枢纽之一,也是铁路、公路、航空的综合型交通枢纽。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是建设中的兰渝铁路的起点城市。铁路营运里程356公里,其中电气化里程222.8公里。兰州铁路枢纽年旅客发送量为445万人,货物发送量698万吨,过境量为3310万吨。铁路货运能力为5100万吨,占总货运能力70%;市境内公路密布,有国道6条,省道5条,县道13条,乡道32条总里程1952公里。随着兰渝线、兰新第二双线、兰合铁路、兰州经中川至张掖城际等铁路的相继建设,有10个方向的铁路线在兰州交汇,形成多方向互通、大运量保证、现代化设施、高效率运输的新的兰州铁路枢纽体系,其枢纽中转作用日趋增强。再次,从需求角度而言,随着兰州工业经济实力的增强,物流需求也持续上升。随着中油兰州石化分公司1000万吨炼油、45万吨乙烯、兰州铝业公司26万吨电解铝、兰州卷烟厂60万箱异地改造、黄河纯生啤酒生产线、吉利汽车兰州生产基地、柴家峡、天王沟水电站等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或投产,这样一大批重大项目的建设不仅推动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对现代物流服务业的需求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另外,兰州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多种先进的新型业态和连锁企业在商业中所占比重已经超过20%,这也对城市物流配送产生了旺盛的需求。

(二)物流中心节点城市建立的基本思路

基于兰州市物流发展的实际状况,中心物流节点城市的建设要以区域物流市场需求为导向,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竞争力提升为主题。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以鼓励引导工业、流通企业分离和外包物流业务,构建一个统一的物流网络系统,以物流园区建设为依托,打造畅通的大物流通道,最终形成几个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物流中心。

1.物流园区建设。就物流园区的建设,兰州可根据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物流聚集辐射程度以及“十一五”物流发展的布局,建成西部生产、生活资料物流园区、沙井驿铁路物流园区、邮政物流园区、汽车物流园区和农资物流园区等五大物流园区。如,就西部生产生活资料园区而言,在兰州市七里河区秀川、土门墩一带,生产资料市场密集,西北物资市场、兰海物流公司、天奇物流公司等生产资料交易型物流企业分布在这里,同时随着兰州客运站的西迁,生活资料的物流集散中转、仓储配送、货运、空运快递及服务等也会随着产生变化。该区域与兰州北站货场相邻,适合规划建设生产资料物流园区。功能定位为生产资料的集散地、交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货运、物流信息管理及服务,形成连接生产资料生产企业、服务兰州、辐射周边的生产资料流转基地。

2.物流大通道建设。兰州可以以陇海铁路和柳沟河一口高速公路、兰临高速公路、兰新、兰青铁路和西出口高速公路、兰白高速公路和兰包铁路为重点构建通向我国主要省区的物流通道。

3.物流中心建设。兰州可根据专业人、规模化服务的思路,按照整合与新建并举的原则,规划建设专业化的物流中心。可依托兰州的粮油市场、张苏滩蔬菜瓜果批发市场、张苏滩粮油市场,重新整合市场资源,按照“整合、搬迁、改造、提升城区蔬菜、瓜果、水产、粮油、副食品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思路,可建设区域型的农副产品交易配送物流中心。依托酒钢渝中基地和酒钢宏顺钢材物流中心,充分利用铁路和公路运输的便利条件,建设钢材物流中心。依托西固石化工业基地和“十一五”规划的兰州石化物流中心项目,充分利用兰州市的资源、区位和交通优势,整合现有资源,可建成以石化产品交易、配送和信息服务为主要功能的专业性石化物流中心。

三、物流中心节点城市构建的主要环节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基础设施是建设兰州物流中心的重要保障。今后,兰州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应抓好交通枢纽建设和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

(1)交通枢纽建设。一是公路物流枢纽,首先搞好干线公路网建设,提高兰州物流业区域配送能力,降低运输成本。二是铁路物流枢纽,加强地方与铁路部门间的协调,结合物流园区的布局,合理规划调整铁路货运场站布局,特别是新高速铁路车站的布局。

(2)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在物流活动中具有主导性作用,对于兰州而言,首先要加强行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重点建设和完善全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的区域物流管理服务系统、公路货运综合信息系统、铁路货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的行业物流信息系统,保证并支持物流公共信息系统正常运转。其次是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加快物流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培育几家成长性强、带动力强的骨干物流企业,建设好内部信息系统,积极应用条形码、地理信息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等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带动全市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尽快提升。同时,本地企业应积极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社会经济大流通中去,与供应链中的物流企业、先进的生产、营销企业主动结盟,不仅可以信息共享,而且可以利用信息网络建立自己的网点、配送体系等,形成一个跨地域的物流信息网络,从而提升物流中心节点城市建设的运营内涵与效率。

(二)扩大物流需求

区域物流中心构建的基本支撑在于物流需求的开发,从传统流通渠道的角度分析,商流主要包含从制造商经批发、零售到消费者的物品流转,与之相对应的物流则是从制造商经仓储运输等企业到批零企业再到消费者的。目前,消费市场顾客需求已从“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长周期”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为了适应顾客需求的这一变化,商流渠道发生了大规模重组,进而带来物流需求的变更,及物流渠道的重组,其结果是在商流领域出现了多级经销制、多级代销制、多级制及配送制。在物流领域出现了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传统仓储企业所提供的简单的储存、包装等服务在物流渠道的重组中逐步为集成化、系列化、增值化的现代物流服务所取代,新兴的非国有物流企业逐渐出现并正在占领物流市场。从这个角度,现代物流企业有必要随着顾客需求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三)培育物流市场主体

物流市场主体培育主要针对物流市场的供给者,从兰州市物流市场供给来看,层次不清晰,主体结构较为混乱。大部分物流企业由传统的仓储、运输公司转型而来,物流功能较为单一。未来兰州市的物流主体培育应主要在新兴物流企业的发展和大型物流企业的引入方面下功夫。一方面,对于新型物流企业的培育,政府应放宽市场准入,取消对物流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入物流领域。促进现有运输、仓储、货代、外贸、批发、零售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物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运输、仓储、配送、货运、多式联运等企业通过参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扩大经营规模,努力培育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各物流区域、各物流园区、各物流中心的相互协作,实现物流设施、信息资源共享,以提高物流的速度和效益。争取更多的境外物流企业在兰州设立分支机构,建立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物流企业、采购中心,吸引外资投向兰州市的物流领域。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和先进的物流运行系统。通过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营造良好的物流发展环境,带动兰州市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四、结语

兰州市作为西北地区和全国的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条件和基础,大力推进兰州物流中心节点城市的建设对兰州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未来,兰州应抓住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条件,在物流系统建立和区域物流中心节点城市建设上下大功夫,力求在未来十年里将兰州建成西部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节点城市。

参考文献:

[1]徐文静.物流战略规划与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1):153-154.

[2]王新利.计量经济模型在物流需求预测中的应用[J].物流术,2011.

[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2,(5):41-42.

[4]兰州市2012年统计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