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示范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命和健康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何保证学生如花一样的生命免受威胁是我们全社会每一个人的责任,作为生物教师的我们应该深思实验室安全隐患何以发生?如何保障学生安全?
一、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
1.实验自身特点
(1)实验材料方面。有些是有毒的,比如“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到的丙酮,其毒性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麻醉作用,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由于其毒性低,代谢解毒快,生产条件下急性中毒较为少见,大量稀释后,对人体危害较小。还有石油醚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另外,很多需要加热的操作中用到的石棉网,石棉本身并无毒害,它的最大危害来自于它的纤维,这些细小的纤维释放以后,会长时间浮游于空气中,容易被人体吸入。石棉粉尘进入人体后,在肺部逐渐沉积,导致肺部组织纤维化,胸膜增厚,形成“石棉肺”。有些是有腐蚀性的,如“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中用到的盐酸。有些是易燃物,如酒精、丙酮、石油醚等。有些是容易致伤的,如制作临时装片使用到的刀片、盖玻片、镊子、剪刀等。
在微生物的筛选、培养、鉴定等实验中应该特别注意,防止致病杂菌感染人体。
(2)实验操作方面。有些实验需要酒精灯加热,如“还原糖的鉴定”“DNA的鉴定”需要沸水浴加热。有些实验需要用到电源,如使用显微镜时用到电光源。凡是实验中用到的加热操作都可能用到玻璃器皿,如果不正确操作会引起玻璃炸裂,或液体沸腾溅出,导致烫伤、炸伤。另外,在使用电器过程中不正确的操作有可能出现触电的危险。
2.学生方面
(1)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在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和预防中,人为因素占据了主要地位。据资料统计,在实验室安全事故中,人为因素所占比例高达98%,其中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学生心中无安全,对自己的行为意识不到严重的后果,常常有违纪行为或违规操作。
(2)学生缺乏安全知识。学生缺乏必要的防火、防触电等常识,不清楚使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注意事项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学生在遇到安全问题时不知道怎么处置,不知道灭火的具体方法。当学生的身体受到安全威胁时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应对。
3.教师方面
(1)部分教师安全意识薄弱,认为实验室安全应该是实验员或学校的事,自己负责讲好课,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掌握相关操作方法就可以了。有这样的思想自然不可能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了。
(2)教师也缺乏相关的知识,据笔者了解,很多教师并不了解灭火的专业知识,对有毒化学物质的防护知识了解也不多。
4.学校方面
一些学校注重学生生活中的防火、抗震教育以及演练,但很少有专门进行实验室安全防控演练的,有些学校甚至缺乏必要的通风换气设备,这无疑给实验留下了安全隐患。
二、安全隐患的预防措施
1.教师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
每次实验教师应强调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强调学生应做到如下几点:(1)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原理,回答实验教师的提问。(2)要保持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整齐清洁,爱护仪器设备。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使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他物品,不准将任何物品带出室外。(3)实验完毕后,要关闭设备的电源、关好门窗、整理好仪器设备,打扫卫生,并经实验工作人员检查仪器及使用记录后方可离开。(4)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擅自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私自拆卸而造成事故和损失的肇事者必须写出书面检查,视情节轻重和认识程度按有关制度处置。
2.教师应给学生介绍一些应对意外事件的临时处置方法
例如,如何预防实验室火灾发生,触电时如何处置,被刀划伤如何处置,使用腐蚀性药品不慎接触皮肤时应如何处置等。
3.学校管理应重视实验室安全
学校相关负责人制定《高中生物实验室安全规则》,并且在实验室醒目位置设置安放。另外,应该定期检查实验室通风设备是否正常。在实验室放置灭火器,并定期检查更换。在一些需要加热处理的试验中,应给学生配备防护眼镜。
4.实验分组时指定安全小组长
平时实验时教师基本上都能安排实验小组长,但对小组长的职责没有明确的安全职责要求,因此,建议指派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安全小组长,专门负责实验小组的安全监管。这种安排可以引起每位学生对实验安全的重视。
5.教师加强监管
实验课上教师应该检查有毒有害液体的使用,防止学生出现不规范操作;实验前后清点实验用品,尤其是有毒药品的数量,防止学生带走有毒药品。结合安全小组长的监管把好实验的每一道安全关。
以上是笔者对实验室安全的一点思考,安全无小事,希望能引起同行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提出更好的措施,完善实验中的安全教育,让我们的学生远离危险,让生命之花永远灿烂。
关键词: 行动研究 反思性教学 英语教师 专业发展
一、引言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把教学作为一种专业及英国人文课程学者斯滕豪斯(Stenhouse,1975)系统提出了“教师作为研究者”(teachers as research),通过行动研究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学者的关注及教师们的欢迎。在自我反思的教学模式下发展起来的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近年来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理论研究方法。它既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又是在职教师自我完善的捷径。一般认为行动研究是美国的柯利尔(Colier)和勒温(Lewin)提出的一种应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模式。20世纪50年代开始用于教育领域,作为研究方法和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行动研究的主导思想是引导教师通过观察和反思,运用教学理论和方法对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一定的行动加以解决,增强教学效果,最终达到教师与教学同步发展的目的。经过几代教育行动研究的倡导者的共同努力,行动研究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颇有影响的运动思潮,“跨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鸿沟”、“教师成为研究者”或“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逐渐成为当下教育界非常流行的口号。行动研究的特点为解决当前教师迫切需要发展专业技能与培训手段陈旧低效的矛盾提供了可能。把行动研究作为师资发展的手段,在西方教育界已有很多成功经验,但在中国还只能说处于起步阶段。自80年代中期杭州大学心理学专家陈立首次将其介绍到中国以来,随着蒋楠、王蔷等学者将行动研究引入教育领域之后,人们开始日常地谈论行动研究,如今行动研究已成为教学研究中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研究形式。
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针对我国目前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模式,提倡以人为本,重视教师所处教育环境的具体需求和差异,使教师在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借鉴和吸收其中的观点和方法并付之于具体教学活动,遵循“在引进与发展国外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时候要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结合我国传统的课堂文化,对这些理论,模式与方法做适当的调整”的原则(戴炜栋2001:327),发展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二、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
1.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模式
借助于行动研究中的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英语教师能够真正意识到理论知识在促进自己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才会主动结合教学实践,努力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不断发现工作的乐趣,从而真正有助于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反之,教师将每天重复常规教学工作,因过于熟悉教材和教法而对教学工作失去新鲜感和创造力,削弱了英语教师的动机、责任、专业地位,以及个人专业意识。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教学理论进行反思,而反思就是教师行动研究中的过程。结合自身教学活动的研究和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而教师发展又是教学研究与反思的必然结果。反思性教师就是教师对课堂上说发生的事情加以注意,通过教学日记、问卷调查、座谈、录音或录像,听课等研究方式,研究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加深对英语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反思教学能力表现为教师的教学推理(pedagogical reasoning)与课堂互动中的应变决策(interactive decision making)(Richards 2001),这两种能力都是通过一系列具体活动培养起来的,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多种多样,个案研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个案研究是对某个教师、学习者、学习小组或班级等所进行的系统研究。从本质看,它是对复杂社会和教育环境下某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是增补性的(complementary),而不是干预性的(intrusive),即研究活动只是对研究对象的行动有所增补或延展,并非通过一些手段,如访谈、问卷等,对研究对象进行某种程度的干预(Wallace 2000)。个案研究就是对特例的研究,其重点通常不是探求普遍的规律,而往往着眼于特定教师所面临的特定问题。具体来说,该模式为教师发展分析特定教学环境的能力,为探索教师在不同环境中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为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教学图示(teaching scheme)和日常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手段(Richards 2001)。它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教师对教学中突出事件的理解差别,透射出教师的信念、知识、人格,以及教学思维方式等对形成某个特殊事件的影响及过程,教师不但更容易意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更积极主动地探求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通过提问,批评性解释等手段所进行的“解构过程”(deconstruction)。
教师结合已有的教学经验及相关理论,不断反思,将适合自身教学实践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沉淀”后纳入自己的教学思想,反之则放弃。因此可得出反思性教学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一座桥梁,是教师自身对已有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再思考。“虽然研究对象在如何建构和发展自己的个人理论的过程中表现出很高的主题一致性和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张莲2005:269)。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如学习者学习风格、动机的不同、教学大纲、教材的不同,学校和学习者的需求不同,等等,都需要英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不断提出质疑,不断反思,并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这就使得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呈现出个性化特征。而个案研究能够帮助教师结合相关理念对具体教学实践加以反思,或“适应”,或“修正”,或“摒弃”,使其保持对专业的积极进取态度,在不断发展其实践创新能力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最终服务于英语教学实践。
2.构建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早在20世纪上半期,以Dewey(1938)为代表的一大批教育家提出学习的发生基于人们的直接经验、行为和反思。随着以Piaget 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以及以Chomsky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发展,人本主义、构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出现,推动了以体验为核心的新教育模式的诞生。该模式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内在的基于经验来处理信息的认知过程。Rogers(1996)指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有经验、反思、积极的体验行为,抽象组成的循环链。具体到教师发展问题,基于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模式,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观察他人教学的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并结合理论指导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教师自身的内在体验,这些客观知识被自主建构为教师自身的“个人知识”,这样的知识才具有内在的价值。只有教师亲历体验,在实践中运用知识,通过反思和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最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模式,教师不仅得到了“鱼”,即获得零散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渔”,即获得有助于英语教学的理念、思想和方法。
我国的英语教学改革大多体现在大纲和教材的变革上,教师这个变量却被忽略了,而教师是决定改革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学大纲的实施和教材的应用是否体现出教育改革的新思想等,都取决于教师。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增强英语教学效果的关键。然而我国的英语教师教育仍在起步阶段,为形成一个系统有效的英语教师教育模式。在我国这样一个英语学习人数众多的国家,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教师教育提倡教师进行批判和反思性的教学活动,其根本作用在于“授之以渔”,目的是促进其专业发展。在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语言习得研究和教育哲学思想理论提供了对语言教学问题的一般性原则和方案,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实证探索将各种理论具体化,为语言教学中的问题提供了范例。然而我国英语教学实践的具体特点则要求教师针对某个特定环境下的各种需求做出判断,并发现,探求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因此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对教师专业反展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三、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和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1.在教学过程中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可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教学的发展。
2.可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师试图确定某种理论是否适合于自身的具体教学实践,可以借助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模式加以验证,并对结果予以监控。
3.为学术论文中的理念提供有力的证据。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模式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趣味性,有时将过于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从而有助于同行的理解与借鉴。尽管个案研究的结论不一定能够退而广之,但是可以作用于对某种理论的支持。例如,一些教师认为初学者可以在某些特殊情景下使用母语(如解释词语的意义)。研究者通过对某些学习者的课堂话语分析,证明在教学实践中母语有助于学习者的中介语发展或者教师借助于录像等现代化手段,将师生合作加以观察和分析,发现教学中的真实情况。
Wallace(2000)指出,几乎所有的研究方法都可以用以进行个案研究,如观察、问卷和访谈、语言报告等。个案研究既包括对个体的研究,又包括对群体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日记研究和自言自语法是进行个案研究的恰当方法。但是具体采用何种研究方法还要取决于该个案研究的具体特点。个案研究中涉及的调查对象是一个关键因素。调查对象的情况应当足够详尽,以确保读者对此获得清晰的了解,从而产生兴趣。例如,个案研究的调查对象是个体学习者,那么关于他的个人信息都要向读者汇报,包括年龄、性别、社会地位、母语、学习目的语的时间或方式(课堂学习还是自学),以便于读者确定该个案研究在多大程度上与自身的教学环境相关。完成一系列能够有效地培养教师研究意识的个案研究反思报告,对于教师教育是至关重要的(Richards 2001)。
进入新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给英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即英语人才需要更高的知识水平,更强的运用能力,才能成为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刘润清,戴曼纯2003)。无疑,这对英语教师能够胜任教学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自主性与创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师资教育中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教师往往缺乏专业意识,没有将自己视为构建知识的认知主体。本文尝试针对这些问题,呼唤采用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法,培养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以相关理论为指导,在教育实践的前提下,寻求实践与教育的契合点,或者验证某些理论是否适合于自身的教学实践,或者将其检验上升至理论高度,进一步运用理论解决具体教学问题,最终使英语教学与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戴炜栋,任庆梅2006:v-x)。当然,这只是初步研究,今后应当在更多具体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个案研究反思性教学模式,使师资教育过程切实成为一个富有针对性、实用性和自主性的专业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Mitchell R.App lied linguistics and evidence based classroom practice:The case of foreign language grammar pedagogy[J].Applied Linguistics,2000,21/3:281-303.
[2]Richards J C & Lockhart C.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s[M].Beijing:People Education Press,2000.
[3]Rogers A.Teaching Adults[M].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1996.
[4]Wallace M J.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Beijing:People Education Press,2000.
[5]Stenhouse.L.What is Action Research CARE[D].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Norwich,1979.
[6]戴炜栋,任庆梅.外语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8]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关键词】健康教育 档案管理 规范化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ew era of municipal dsease contro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filereserves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and specificallydiscusses how to develop health education file managementsystem to meet contemporary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promotion requirements.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 file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近年来,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疾控事业的蓬勃发展,疾控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疾病预防工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充分利用健康档案,发挥健康档案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中的作用,笔者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1 强化建立健康教育档案意识 建立健康教育档案网络
1.1强化档案管理意识
健康教育工作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形成了大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数据,包括文字、图表、声像等。要增强这方面档案意识、重视相关资料的收集、实现网络化管理,从而实现对健康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业务档案的作用,更好地为疾控工作服务。
1.2建立档案管理网络
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档案工作网络,设立健康教育档案,即在中心设立由主管领导牵头,各科长参加的全中心健康教育档案管理网络体系,中心档案室负责全中心档案工作的总体规划,负责起草制定健康教育档案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并要经常到各科室检查、指导。
2 强化人员对健康教育工作培训 建立健康教育档案新模式
2.1加大档案人员综合素质培训
档案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保密性、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包括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统计等基本环节,且每个环节都有一套相应的理论和工作方法。所以要有素质高、能吃苦刻苦、具有奉献精神和较高政治素质的人员管理。
要认真研究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增加投资,加大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坚持内训与外引相结合,培养专业人才,使这支队伍成为疾控档案事业的主力军。
2.2采用多种渠道提高技能
健康教育档案业务培训必须紧跟发展需要,加以创新并着重学习档案的收集、鉴定、分类等技能,鼓励档案人员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不断了解和把握健康教育工作新态势。通过业务培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使健康教育档案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在培训方面采用参加培训班、进修班及继续教育等方式,加强外语、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学习和档案知识培训,以适应当前形势需要。
2.3健立档案工作新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在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档案工作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推动健康教育档案事业的发展,使健康教育工作向深度和广度上发展,大大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保护健康教育档案,延长其寿命,使疾控档案管理逐步实现由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网络化管理模式转变。
3 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因地制宜促进健康教育
3.1利用绩效考核健全健康教育档案
引进奖罚机制,纳进考核评选,使之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在健康教育工作档案整理突出的档案员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他们申报档案科研项目,争取科研经费,研究档案资料的利用和开发。近年来,开展疾控绩效考核工作中涉及大量健康教育档案资料,注意收集整理,健康教育工作档案建设将会得到明显改善。
3.2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健全健康教育档案
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着全市卫生防病工作的繁重任务,尤其是健康教育等业务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健康教育技术档案。从疾病控制的工作实际角度出发,加强健康教育档案管理,更好的促进健康教育工作,为疾控机构进步和发展服务。
参 考 文 献
[1]孙波.谈医院健康教育档案管理[j].中国健康教育. 2011. 17(4);241-243.
[2]匡有成.健康教育档案的作用和管理[j].中华医药学杂志,2003,10(2);34-35.
[3]钟先阳等.热带海域驻岛军人的健康管理[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7):534-535.
关键词:学案导学 教学实践 反思
一、学案导学法的含义与作用
“学案导学”就是以导学案为依托,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①。首先,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近几年在全国得到广泛认同与推广,富有鲜明的时代感。其次,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要在课前备好两案:“教案”“导学案”,同时要兼顾两个角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 两案合并,教与学相统一。所以“学案导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实践证明“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不仅充分重视了教师主导下“教”的作用,同时尊重学生主体意义“学”的过程,能充分激活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思维,做到课堂容量大、节奏快、效率高,真正诠释了以“生本理念”。
二、导学案编制特点与原则
导学案起到连接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之间的桥梁作用,借助导学案改进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中师生合作效率。所以“导学案”是建构高效课堂的保证。总而言之,“功夫在课前,成效在课中,愉悦在课后②”。
因此,导学案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课时连续性原则:导学案最好以课时为单位编制,针对性强。同时根据专题下版块特点,注重导学案编制的整体性和连续性②问题层次化原则:将文本代表性的知识点设计成问题形式,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加以质疑、释疑甚至激发其思维,进而实现学会与会学的统一。由于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性,导学案的编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渐进性,符合学生自身认知规律。③主体参与性原则:新课程强调以生为本,那么,导学案编制首先考虑的自然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同时,让学生参与导学案的编制,亲自体验,从而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④学法指导性原则: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导学案把教学由“授人以鱼”变革为“授人以渔”,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单打独斗已难以适应新形式,所以导学案的编制必须走集思广益之路,没有终南捷径。
三、“学案导学”教学实践的困惑反思
我校语文教学导学案编制已有多年时间,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实践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为了提高导学案的实际操作效果,笔者力求从“导学案如何编制”和“导学案怎么有效导学”两个层面加以反思。
(一)、教案、导学案要“一体化”
我校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既要使用教材、教案,又要处理导学案,实际运用感觉不顺心,四十分钟难以科学合理利用,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教案注重教,导学案注重学,只有教案、导学案“一体化”,才能有效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这种问题。基于导学案的利用,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作好预习,通过预习,发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在导学案利用基础之上,讲学生不解的地方。比如学生体验肤浅的地方讲一讲,学生卡壳的地方讲一讲。做到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相统一。并要求学生将问题的答案要点落实到导学案上,避免学生表面的活跃,削减了动手表述能力。
(二)、利用导学案补充教学内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都有如此体会,如果事先学生不能对某课相关背景资料认真阅读思考,那么我们课堂上将会占用很多时间来讲明相关背景资料,所以我们在编制导学案的时候,就应相应在课前预习环节增加相关背景资料链接,如相关的背景、作者介绍、作品评论等等,这样,学生自己在预习时根据相关背景资料能看懂的,能记熟的,教师课堂就没必要讲解。如果担心学生的探究不够深入,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导学案上相关资料,来提升学生的理解。这样就可以腾出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并通过巩固练习来落实课堂教学内容,完成知识有意义的建构。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学定教”,学生就可以利用导学案“先学后教”,可见“学案导学”不是限制课堂教学形式,而是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立足于学情,针对性编写导学案
市场上教辅资料满天飞,有些编得再好,因为无法根据具体某个学校甚至是某个班级学生的学情差异来编写针对性很强的导学案,往往不是内容过细过杂,就是内容过深过难。所以,导学案应立足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层次来编写。同一学校同一年级各个班级的学情尽管大致相同,但是也存在差异性,所以,导学案的编写不能简单的搞组内分工,大家共用一案的模式,一份导学案的编制,代表一个老师根据本班学情而设计形成成果,这必须有结合自班学情二次编制的过程,做到同中有所差异。也就真正做到立足学情,实现导学案利用最优化,切实为提高本班的课堂教学服务。甚至可以尝试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主编制。亲自体验导学案编制的过程,更具针对性,更好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
(四)、课前问题预设性与课堂问题生成性要统一
平时教学中,我们总会发现,导学案上课前预设的问题很多时候与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相冲突,课堂教学往往重新回到过去的传统模式,教师围绕预设的问题牵着学生走,教师把预设的问题分析的头头是道,讲解的深刻透彻。比如:课前预习部分既要有教师预先设计的问题,又要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把预习中自己的问题编在导学案上。上交给老师,老师做好统计整合。便于课堂师生、生生合作探究。
总之,基于“学案导学”的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该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实验的方法,同时导学案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还不够明确。应进一步加强学案导学法与学习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以便发挥导学案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①《学案导学:课程变革的细节》季洪旭《新课程》2007.9
②《“学案导学式”教学探究》孙晓红2009.10
[关键词]互联网 案例教学法 研讨性案例教学 设计性案例教学 实践性案例教学
[作者简介]卢毅(1964- ),女,四川眉山人,重庆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戴庆春(1980- ),男,江苏镇江人,重庆科技学院市场营销系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营销管理。(重庆 40133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重庆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校企合作办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20306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152-02
“互联网极大地融合了全球信息,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扩展了人们搜索信息的范围”,搜索引擎“以一种智能的、高效的方式,帮助人们在互联网巨大的信息库中搜索出想要的内容,使得互联网的这种海量信息特性真正被人们所用”。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在MBA教学中创立的案例教学法,已在我国工商管理教学中得到较广泛地使用。案例教学法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激发学生兴趣并培养团队精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但案例教学法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传统的案例教学主要是教师提供案例,包括提出思考题、学生分析讨论及形成分析报告。今天则可以结合时代特点,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创新能力角度作全面思考,将案例教学扩展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一个载体。案例教学法的创造性、多样化使用,是做实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高大学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与实效性,有利于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培养。
现有研究主要针对互联网对课堂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影响,多媒体技术的形式,案例教学的程序、方法,某门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等,缺乏从人才培养的整体角度作全面思考。本文结合互联网时代特点与教改实践,立足于案例教学法但不局限于案例教学法,系统总结梳理案例教学的各种模式,以期为提高大学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水平、强化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在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提供更多的借鉴空间。
一、改变案例教学观念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环境与非网络时代有根本性的不同,案例教学的诸要素都发生了很大改变。社会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经济生活异常丰富,日新月异的变化为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人人都能感知社会的变化,信息可以瞬间传遍全球,大家都知晓,很多评论;信息获取代价极低,极其方便。互联网带来了教育信息的时效性、社会性、便利性,使得互联网时代的案例教学已经与传统案例教学有太多不同了。关于案例教学应有一些新观念:
1.案例教学的界定更宽泛。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以真实的场景呈现、探究、参与、实施的都可归为案例教学。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情景学习理论、发展性评价理论、创业教育理论等项目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录像演示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创新创业训练等,都可归入案例教学法范畴。案例教学不只在课堂进行,也可在课外进行,更宜课内外结合进行;可以集中进行,也可分散进行;可以是大型的全局性的,也可以是某个过程某个片段;可以是综合训练,也可以是单项活动;可以是已经发生事实的追述、分析,也可以是未来路径的设计、探讨。
2.教学方法要放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总体思考。案例教学不仅是一种课堂教学方法,更体现一种理论联系实际、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念。大学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以传授知识为载体训练思维方式,对于教学方法的设计、取舍,就要考虑对学生思维等的影响。案例教学的开展应充分进行资源整合,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尽可能贴近现实,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给学生真实工作过程的体验。但这并不意味着案例信息必须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可以假设,可以虚拟,只要信息的各要素符合客观规律。真枪实弹亦或情景模拟、虚实相间,一样能达到训练效果。案例库的建设也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的。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的主动权。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不只是分析问题、回答问题,收集资料、制作案例、提出问题、甚至组织讨论,都可以以学生为主。确立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主体性,让学生自觉地学,主动地学,探究地学,既训练了专业技能,又能培养调研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而且能充分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习兴趣。与此相呼应,教师的角色也需要重新界定。教师是整个案例教学组织活动的策划者、设计者,是案例训练的总导演,关键时刻要能够提供锦囊妙计,有自己独到的思想和见解。但教师对整个局势的掌控是隐性的,要让学生充分表演。
二、互联网背景下案例教学的方式方法
案例教学可以多种形式开展,课堂上的举例说明,课程学习小组建设,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视频播放,项目设计,网络营销,课题研究,创业实践,组织活动,甚至拉赞助、开网店等。互联网时代的案例教学,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交互功能扩大视野,三是将互联网作为实践锻炼平台,让学生自主实践。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
1.研讨性案例教学。描绘案情,陈述事实,提出问题,组织讨论,交流结果,撰写报告。这种是最基本的传统的案例教学法,主要用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对现实的认识,培养结合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口述,可以是多媒体,可以情景模拟,介质可以是纸质文档,可以是电子文档,可以是视频,可以是真人演绎;案例的来源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学生,学生制作案例可以是老师提供线索,也可以完全由学生自编;案例的性质可以是成熟的、经典的,也可以是刚刚发生的、争议性的;案例教学的过程可以是对成熟案例的借鉴、总结,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办法进行评析,总结经验教训,归纳成败得失;可以是组织辩论会,对争议性问题进行辩论;可以学生自寻资料,自编案例并分析,用多媒体加以展示;可以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间交叉分析。
2.设计性案例教学。如果说研讨性案例教学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个案到规律,从事实回溯理论,设计性案例教学就是从已知到未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意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性案例教学是案例教学法与“PBL(基于项目的学习)”“体验教学法”“团队项目训练法”“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其基本路径为:描述事实(或调查收集资料)―设计项目(或提出要求)―组织讨论―设计方案―呈现方案并阐述设计思想―交流答辩―(付诸实践)―评估总结。设计性案例教学的常用形式有:
第一,理论课成立课程学习小组,各小组设计团队名称、Logo、理念口号等,可培养学生基本的企业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并为案例教学的开展打好组织基础。
第二,描述案例过程与场景,但没有结局,由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或有过程有结局,由学生设计除此以外的其他解决方案;或者陈述竞争性案例事件人物一方的所作所为,由学生设计另一方的应对策略;等等。
第三,教师给出项目背景资料,提出要求,学生组建团队,进行团队建设,补充资料开展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多媒体提案、答辩,总结评估;或者教师指定题目(题材),学生找资料,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总结评估;或者教师仅提要求,完全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寻项目,自找资料,自设题目,自组团队,设计方案,提案答辩,总结评估,撰写报告。
第四,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大赛等。
设计性案例教学更多地适用于实践课程的教学,其核心是在充分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案例分析可以是前导、模板,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路径的借鉴。
3.实践性案例教学。研讨性案例教学重在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性案例教学重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二者主要用于主课堂内的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课程教学。但大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内教学活动是不够的,还须和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统筹协调,一体化、全方位地训练。实践性案例教学是传统案例教学法的扩展和延伸,通过与创业教育、学生自主实践等的嫁接,真枪实弹地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现实的专业问题、社会问题的能力。
一类是组织学生开展专业实践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或劳务服务;在真实的市场(包括网络市场)开展经营活动;组织具有专业色彩的大型文化活动;学生自主创业;等等。这类活动可充分借助于专业学生社团,以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一类是组织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组织学生申报科研课题,开展真实的科研项目研究等。还有一类是组织学生开展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活动。创业训练包括市场调查、组织建设、战略规划、市场分析、产品设计、营销策略、实施方案、财务预算、风险控制等,最后要形成一份规范的真实可行的创业计划书;创业实践训练在此基础上,还有注册公司,开展真实的市场运作。
2012年3月,教育部就“十二五”期间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高校做好计划实施工作。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是教育部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实施的、直接面向本科生立项的创新训练项目,旨在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进行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包括科技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三大类别,分全国、省市、学校三个层次,可作为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实践、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的重要平台。
实践性案例教学是将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创业教育有机结合的一种方式,也是打破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界限的一种手段,如能形成长效机制,将有力地推动兼具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类案例教学法没有严格的界限,可单项训练也可综合运用,可团队合作也可个人操作,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也可以是工作中的某局部某环节。互联网作为直接的工具使用或许不多,但互联网所提供的丰富的资源和浩瀚的信息为广泛地多样化地开展案例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及注意事项
案例教学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案例信息是否符合客观现实,案例教学的组织者是否熟悉真实的社会实践工程的实践过程,案例教学的客体是否充分意识到训练过程的价值和意义等,都会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影响到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多加注意。
1.案例或项目的真实性,评价机制社会化。只有来自实践第一线的真实的信息才能更好地还原社会生活科技生产经营管理诸活动的原貌。案例教学的原料使真实的企业有更好的认识价值和训练价值,否则案例教学就变成了井底之蛙的想当然,自说自话,自娱自乐。案例教学的评价标准应有科学性、社会性、现实性、开放性。“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鼓励创新,对新见解给予充分肯定。评估主体可多元化,教师、学生、企业多方参与,尤其以企业为主。
2.教师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互联网时代案例教学对教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明了这堂课(知识点)在这门课程中是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在整个专业架构中有什么作用,在社会实践中是怎么应用的;教师自身要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策划能力、创新精神;教师要有对案例教学过程全局的掌控能力;教师要有开放性的思维,对有关资讯、方法熟悉,随时跟踪前沿发展动态;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实践教育意识,很多时候实践教学效果不好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执行力的问题。
教师的科研应和教学成为有机的整体。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而目前高校教师的科研与教学脱节现象普遍存在,甚至科研只为评职称,也缺乏有力的引导机制和制约机制。这个问题不彻底解决,中国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规模永远不可能上去。
3.加强对学生学习观、学习方法的教育,顺应学科、课程特点。案例教学法需要学生更深地介入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对于习惯于填鸭式教育、应试教育的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必须有个转变的过程。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熟悉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方法与价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案例教学法可根据不同课程特点选择使用,尽量使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统一,同时注意各课程间的统筹、协调,整体安排;注重团队训练,有团队才有讨论,分工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与沟通协调能力;注意训练的张力,有压力,但不能过大,造成疲惫会影响效果。
“互联网的发展每天都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拥抱互联网就是拥抱时代,拥抱生活。”互联网时代的案例教学应有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创造性多元化地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必将为高校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带来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2011年,互联网改变了什么[N].北京青年报,2012-01-17.
[2]顾桂芳,郭龙建,李雯.互联网对管理类课程教学的影响及教学方法选择[J].黑龙江教育,2009(5).
【关键词】高校;德育教育;投毒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思想价值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不断受到外来文化与思想的冲击,特别是对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来说,其思想及价值观更容易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发生扭曲等不利影响,这就给高校的德育建设工作带来巨大挑战。2013年四月发生的“复旦大学投毒案件”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高校德育教育的深刻思考。如何将高校德育教育的建设与发展落到实处,再次成为了一个广泛关注并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投毒案的特点以及现状
投毒杀人是故意杀人罪的一种犯罪形态,由于投毒是一种极具隐蔽性的行为方式,被害人是在毫无防范的状态下受害,而且往往危及多人生命,所以古今中外的法律都将投毒视为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规定严厉的刑罚。
据江西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三年受案情况分析,投毒案的发案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发案地集中在农村。统计数字表明,1997年受理投毒案3件,1998年受理8件,增长了2.7倍;1999年受理投毒案16件,是前一年的2倍。据公安机关不完全统计,每年的投毒案件发案率远不止这些,除基层法院受理的一审案件以外,每年还有相当一部分投毒案件由于证据不足,或者犯罪嫌疑人作案后畏罪自杀等原因未能移送。
二、高校德育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德育教育高度边缘化
德育的内容包括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及文明行为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主要分成:理论教育,向学生传授和灌输价值观念,由政治理论教学部门(或叫社科部)负责;行为教育,指导和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及日常生活行为,由学生管理部门(或叫学生处)负责。这两个部门基本上是脱节的,即社科部只负责教学,学生处只负责管理,从而使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分离,理论教育的效果在学生的道德实践和日常行为中难以得到验证。此外,高校虽然提倡德育教育建设,但其实践过程中却只流于形式,并没有将德育教育纳入到主要地位中来,反而其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变得愈加严重。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专业教育,只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学生能力、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培养。在许多高校,公共基础课仍然要给专业课“让道”。这种情况也使学生不重视公共课,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出现严重缺失。所以高校在理念上、教学实践中的不重视直接导致高校德育教育处于一种尴尬境地。
(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偏差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教育,是指以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但很多高校对此的理解是有误的,往往以心理健康教育代替心理教育,甚至将选修课的名称也定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样,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心理教育就变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的教育就被忽略了,使得心理教育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学生对心理教育的兴趣也大大降低,甚至产生误解,认为只有那些心理不健康的人才应当选修心理教育课。
(三)法律意识培养与教育的不重视
目前,我国高校中并没有足够重视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教育,许多与法律相关的课程都被设为选修课,仅在大学一年级有一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但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只注重成绩,而不注重知识的真正了解与掌握,而且形式单一,学生普遍认为干枯无趣,而且考核较难,因此不重视自身法律意识的培养,加之学校在这方面缺乏宣传,导致学生法律意识普遍较低,法律观念淡漠。从一系列高校犯罪案件中我们可以判断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而这也正是德育教育的一项重点内容。
三、加强德育教育的方式
(一)将心理素质教育放在突出位置
长久以来,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德育教育的附属位置,仅为辅助于德育的手段,这种情况就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应加强两种教育的双向互动,将德育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发挥两种教育方式的双重优势,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取得德育和心育的成功,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强化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
高校应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加强学生对法律理论的理解,并将法律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是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同时,合理使用自己的权利。学校也可以与司法部门合作,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实际演练等法律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参考文献:
[1]尚靖君.高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及及解决路径[J].社会科学战线,2008,(9)
[2]王爱华.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再反思—由“复旦学生投毒案”谈起[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2)
关键词 治事;安身;职业技术教育;范式;中国古代
中图分类号 G71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6-0067-06
技术是人的基本规定性,人类在“尝试—错误”中积累创造工具、使用工具和适应环境的经验,同时在自然崇拜中通过祭祀、祈祷、巫占等仪式建立秩序,并将通过符号交流思绪和心情形成的集体表象变成公认的观念,创造了价值追求下的生存、生活方式,即文化。古代文化的成果,一方面被“圣人”垄断着,在对世界现象与神秘力量的解释过程中转化为知识和技术,形成“思想”对“知识技术”的统领;另一方面,被“圣人”掌管的下级职官并不参与“神秘化解释”,只是进行着具体知识与技术的操持和世传。教育作为实现人的社会化的“中介”,一开始就诠释了“职业是教育之根,教育是职业之果”的本质联系。在以职业为发端的中国古代教育中,“思想”的知识不仅具有毫不动摇的统领地位,而且是专为培养“治术”人才所用的,技术知识及其操持的规范是为培养“治事”人才所用的,“治事”、“安身”是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范式。
一、中国古代知识及职业技术教育范式的形成
范式是一种特定社会成员共同接受的信仰、公认的价值和技术的总和。形成或改变一个范式,人类都需要许多的积累[1]。中国古代的先民们是在自然封闭、气候温润、适宜农业生产的环境下开始生存和生活的,最初的知识技术探索多与农业生产有关。知识是人与自然互动的中介和保障,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很长时间都是处在与生产、生活直接联系的技术知识的发展与总结之中,人类长期追求从自然中解放出来,总是试图通过技术占有和支配外部世界,技术是人的基本规定性。
中国古代先民在自然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着知识技术的积累,一方面不断总结来自生产、生活经验中的实用技术,另一方面又迷茫于自然界的无穷变幻之中,怀疑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支配能力。对于宇宙的认识是先民们最迷茫的,来自生产实践积累的宇宙空间知识和历史时间知识,一方面给思想世界提供一种经验与技术上的合理性支持,另一方面又被思想世界转化为一种方法论来解释这些知识,“通过象征、暗示与种种相关的仪式,把一种据说正确的、符合自然规律的空间格局传达给人们,使人们建立合理的思想基础,并使人们各种各样的观念与思想在这个基础上保持统一连续与和谐”[2]。这些知识一方面通过传授和实际运用,逐渐汇聚在种种实用性知识与技术中,另一方面被公众化和理性化,作为公开的教育材料,逐渐形成种种经典及思想。这些思想还没有完全隔离并排挤它所依据的知识技术的时候,很多技术知识与思想是相通甚至是混融的,但思想的方法论地位已决定了其对于知识技术的统领。
【关键词】交际翻译 西安地铁 公示语 翻译
西安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跻身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中外游客旅游的最佳目的地城市之一。西安地铁自2011年投入运营以来,每天乘客数量达数万人次,其中包括外国游客。地铁中公示语翻译不仅为外国游客提供指引,更是他们了解西安并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名片。
一、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概述
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依据的不同功能分为了不同文本。在对语言功能及文本类型划分的基础上,纽马克又提出了两大翻译方法: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他认为只有这两种翻译能够完成翻译的两大目标,即准确和实用。语义翻译是针对语言层面的翻译,适用于表达型文本。交际翻译是针对读者群体的翻译,适用于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纽马克指出在翻译呼唤型文本时,必须通过交际翻译达到功能对等,是目的语读者获得和原语读者相同的信息的感受,从而按指定的语言完成相应的反应。
二、公共标识语的翻译思想
公示语指公众在公共场合看到的语言,是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公示语的运用十分广泛,包括路标、广告、指示牌、宣传牌和旅游简介等。地铁公示语对于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美化国际旅游目的地环境和西安人文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纽马克的文本分类,公示语属于呼唤型文本,它的目的是指引、宣传和提示。纽马克认为在翻译呼唤型文本时译者为了使目的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同等的信息效果,可以在翻译时进行再创造,以便让目的语读者做出与原语读者相同的动作反应。
三、西安地铁标识语翻译实例分析
笔者在西安地铁站实地搜集了公共标识语82个,其中发现翻译恰当的有48个,翻译错误的30个,拼写错误的1个,没有相应英文的3个。先看一组自助售票机上的翻译。
①自助售票机:Self-service Ticket Machine
②请选择目的地和购票张数:Select the station and the number of tickets
③请投入硬币或纸币:Insert RMB
④请按确认键:Click the confirmation button
⑤请取出车票和找零:Take tickets and change
⑥储值卡:Store value Card
其中,例①、②的翻译准确,清楚。例③中所用的“RMB”和原文并不一致,而且外国乘客应该明白在中国公共场合只能使用人民币的事实,笔者认为,如果译为“insert coins or banknotes”则更加准确,并且与自助售票机上的投入硬币与纸币的标识形成统一。例④中用到的“click”表示按键是不合适的,该词表示用鼠标点击,而实际上售票机是人工手动在触摸屏上进行操作,并没有鼠标。确认键被译为“confirmation button”也不妥当,因为“button”指像纽扣一样凸起的按钮或者开关,而售票机上并没有这样的按钮。因此将确认键这样翻译容易造成误解。笔者建议可在售票机上屏幕上出现的确认键“确认”二字下方标注英文“Enter”,再将“请按确认键”英译为“press Enter”,这样更加直观,使外国乘客操作方便。例⑤出现了名词单复数不一致的语法错误,可改译为“Take your ticket and change”,这样不仅合乎语法规范,还能够通过人称代词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自助售票机具有的给公交IC卡充值功能,例⑥中的储值卡指进行充值时放置卡片的地方。这样的翻译属于仅按字面意思一字一字的死板翻译,英文中并没有这一概念,这便会给外国读者造成了困惑。黄友义教授曾提出了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指外宣应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黄友义 2004)笔者建议此处可以改写为“metro card”这一英语国家人士使用的词汇,以做到贴近外国受众的思维习惯。
在西安地铁上,乘客能看到下面的公示语:
①灯闪铃响,请勿上下:No boarding while the light is flashing or the bell is ringing
②禁止倚靠,禁止推动,禁止停留:No leaning,no pushing,no stopping
③当心夹手,当心挤压,当心缝隙:Warning hands pinching,warning crushing,warning gap
④紧急出口在列车两端:Emergency Exits at ends of train
例①的翻译非常完美。例②近乎完美,除了“停留“应译为“staying”更合适。例③的翻译不符合英语习惯。笔者建议应译为“Mind your hands,mind your body,mind the gap”。例④中的紧急出口实际上在车厢两端,而不是列车。因此建议在此处改为车厢“carriage”。
四、结语
周光父教授曾认为旅游外语有极为重要的社会影响,如果译文错误百出则会给人文化底下,缺乏教育,进而联想到管理不当,制度不佳。(周光父 1991)为了给外国乘客留下好的印象,美化西安城市形象,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改进西安地铁公示语翻译。首先,译者应包括中国及英语国家翻译者,在讨论与借鉴英语国家公示语的基础上进行翻译。其次,地铁站可面向社会征集优秀公示语翻译,并给出一定奖励以激发公众参与热情。最后,政府和外宣部门应重视并大力支持公示语翻译这项工作,使西安的城市形象闻名中外,早日跻身国际化大都市的行列。
关键词:公共管理视角;档案管理;规范化;问题
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直接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有密切联系,规范的档案管理公共能够为我国的各种活动提供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活动的需求,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及时转变档案管理的理念,提高自己的档案管理水平,使自己的工作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我国公共管理视角的档案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现在正处在发展的阶段,需要相关人员不断研究管理方法,通过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形成系统的、全面的公共管理视角的档案管理规范话水平,提高档案管理质量的同时提高我国公共管理视角的档案管理规范化,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1 公共管理视角的档案管理方法
我们所说的公共管理是指所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公众,并且管理工作是围绕其服务对象开展的,在进行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公共管理视角的档案管理规范化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让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清晰,一些工作成果能够广泛地被大众所接受。在开展当那管理工作时,应该合理地将档案调查者的使用需求考虑在内,我们所说的档案管理工作和公共管理工作有很多类似之处,从服务理念上来说,二者的服务对象都是广大人民群众,都是为调用社会公共档案的社会公众、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所服务。在公共管理视角的档案管理规范化工作应该时刻将用户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定时对用户的体验、感受进行调查,按照用户的反馈信息来不断改进档案管理的模式和方法。
2 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
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大家的公共责任,这会内在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在保证档案管理合法性的前提下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传统档案工作人员的社会责任有较大的却别。现代档案管理者的社会责任交传统档案管理以政治责任为主的社会责任多了多个种类的社会责任(包含经济责任、政治责任、文化责任、社会责任等多个种类),并且还涉及了其他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责任以及为档案使用者提供全面、完整、安全的档案的社会责任。
从全面发展理念上来看,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档案信息服务工作是其主要表现的两个方面,这些工作都能够为社会的各项活动提供健全的发展支持,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只是针对政治方面、历史研究方面开展服务工作,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则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方面,工作对象上,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服务于政府人员、科研人员,还为调取档案的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档案管理规范化工作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
在公平服务的理念上,基于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档案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消除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歧视现象,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坚持开放性原则,控制好开放性的基础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调用档案的需求,保证所调用档案的完整性、有效性,使档案信息的广大人民群众和档案信息的核心利用群体享有平等使用档案的权利,在开展档案管理时,工作人员要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科学、合理地控制各种调用档案的人群的档案使用权限。
3 公共管理视角的档案管理规范化措施
(一)文档集成式
通过使用集成化技术能够在公共档案管理工作中形成较为系统的管理规范,通过使用这种较为系统的管理规范能够实现提高公共管理下的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文档集成式管理方法的工作核心就是各种文档管理相互协调的工作。在文档管理工作当中,通常会明确地划分文书部门和档案部门,使这两个部门能够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文书部门和档案部门的职责不同,文书部门主要是进行文件管理工作,而档案部门则是负责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这两个部门各自独立工作,不仅不能保证档案的完整和准确,而且也不能保证所管理的档案的质量。在集成式档案管理方法下,会将这两个部门科学地结合到一起,使结合后的部门能够充分会自己的职能,既能保证文件档案的完整性,还能够体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开放性。
(二)资源管理式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档案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档案管理工作当中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开展难度越来越大,为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向着信息档案管理的方向发展。在未来的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工作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向着信息档案管理的方向发展,在利用信息资源的同时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使信息资源体系能够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公共参与式
公共参与式档案管理工作是公共管理视角的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未来公共管理视角的档案管理规范化的主要发展方向为大众化、公正、公平的档案管理工作,为了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可以在档案管理工作当中适当地让群众参与进来,使档案管理工作向着公共管理的方向发展。首先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开展宣传讲座,提高群众文档管理意识,并且对有意参与公共档案管理工作的群众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档案管理能力,让群众在档案管理工作当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不但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参与档案管理的群众一旦发现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向工作人员反映,档案管理人员根据群众的反映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正,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档案管理工作有公众参与能够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公开性,在保证档案管理有效性、完整性的同时,提高公共管理视角的档案管理规范化。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档案管理规范化研究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有重要的作用,根据调查,我国公共管理视角的档案管理规范化还没有得到全面、完整地研究,针对目前这种现状,我国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提高对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档案管理规范研究工作的重视程度,合理变革档案管理机制,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其次,不断创新档案管理的方式,促进我国公共管理视角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彩苗.合作共赢,谁与争锋――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2,13:26-28.
[2]许婷.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海外英语,2012,12:45-46.
[3]杨德林.对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89-90.
[4]焦平.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的使用策略探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8: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