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李商隐的资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Ⅱ度烧伤;银离子抗菌敷料;伤口愈合
不管是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烧伤在临床上都较为常见[1]。烧伤往往影响人解剖学上的重要部位,如头、面、手、会阴等,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感染性败血症,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2]。烧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预防感染为主。因此选择具有较强修复和抗菌能力的敷料尤为重要。银离子敷料具有广谱抗菌、抗炎、吸收渗液等功效,本研究以烧伤创面外用药磺胺嘧啶银为对照,拟评价银离子抗菌敷料在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株洲市中心医院烧伤外科 2012 年12 月~ 2013年 11 月急诊收治入院的烧伤患者58例,其中男 34 例,女 24 例,年龄 18 ~49岁, 平均(34.2±5.6)岁,文化程度均是初中以上。入组标准:创面面积、深度按三度四分法,新九分法估计,面积为4% ~28%(TBSA);创面部位以躯干和四肢部为主,烧伤在24 h内入院的。排除标准: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严重心、肺疾病、糖尿病、营养不良者、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及精神障碍的患者。将符合条件的58例患者采用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9例,两组在年龄、烧伤面积和深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用用0.9%氯化钠溶液+0.5%碘伏清创,去除所有腐皮后,将银离子抗菌敷料敷于创面,外覆20层无菌纱布覆盖并妥善固定;对照组用用0.9%氯化钠溶液+0.5%碘伏清创后,以均匀涂抹了一层磺胺嘧啶银霜的纱布贴于创面,20层无菌纱布覆盖并妥善固定。两组需暴露创面时均用烤灯持续烘烤创面。
1.3评价指标 ①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均由2 名主治以上医师进行判断。去除敷料后,两人一致认为创面95%上皮化为判断愈合的标准,并记录愈合时间。于治疗后第 3、7、14 d根据公式(用药前创面总面积-未愈创面面积)/用药前创面总面积×100%计算创面愈合率,取2 位医师计算值的均值为最终创面愈合率。②敷料渗液情况及炎性反应:计数1 w内外敷料纱布渗湿层数;判定是否存在创周炎性反应。③换药次数及更换内层纱布次数:统计患者治疗过程中换药次数及更换内层纱布的次数。④ 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取第3、7 d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阳性率的比较。⑤ 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监测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常规、肝肾功能,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疼痛、高热、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利用统计软件SPSS 13.0 进行统计分析,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换药次数及更换内层纱布次数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
2结果
2.1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及愈合率的比较 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0.95±2.6)d,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3.25±2.8)d,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敷科渗液情况及炎性反应比较 治疗组1 w内外敷料渗湿纱布层数为(10.39±1.5)层,对照组(19.24±3.7)层,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创面换药次数及更换内层纱布次数的比较 治疗组换药次数平均为3.96±4.7,内层纱布更换次数为1.56±1.2;对照组换药次数平均为8.54±6.8,内层纱布更换次数为4.75±2.6。结果表明,治疗组换药次数和内层纱布更好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的比较 对照组在治疗第3d有1例细菌培养阳性、第7d有1例细菌培养阳性,而治疗组在治疗第7d有1例细菌培养阳性,其余均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的比指标较 两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相关无异常波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过敏、发热、疼痛等不良反应。
3讨论
人体皮肤执行保护、知觉和监管功能,是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3]。烧伤后立即重建保护屏障功能对皮肤的修复至关重要。创面的修复过程极其复杂,包括凝血期、炎症期及增生期和重塑期[4]。为促进创面上皮化,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表皮生长因子常用于烧伤创面的修复和再生。但是生物活性物质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费用高,体外半衰期短等[5]。
银是一种天然矿物质, 无毒、无味、无刺激、无耐药性和无依赖性。银离子可杀死多种细菌和微生物, 是纯天然广谱抗菌剂。银离子抗菌敷料的主要功能为抗菌,抗炎、止痛,能促进创面上皮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本研究观察了银离子抗菌敷料治疗II度烧伤患者的疗效。研究发现,该敷料中含有亲水纤维,具有较强的吸附功能,使创面周围正常皮肤及愈合中的创面免受创面分泌物的侵蚀,避免了因渗液引起的交叉感染[6]。因此,银离子抗菌敷料治疗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及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银离子抗菌敷料还具有一定的生物性清创作用,可加快创面坏死组织脱落,有利于新鲜肉芽的形成[7]。本研究还显示,银离子抗菌敷料治疗组患者换药次数及更换内层纱布次数少于对照组,而且出现炎性反应情况的患者比例也少于对照组,但是银离子抗菌敷料治疗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与对照组也无差异。
由此可见,银离子抗菌敷料治疗II度烧伤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并且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Fauerbach, J. A, McKibben, J, Bienvenu, O. J, et al.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fter major burn injury. Psychosomatic Medicine. 2007;69(5),473-482.
[2]Hayashida, K, & Akita, S. Quality of pediatric second degree burn wound scars following the application o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 Ostomy Wound Management. 2012;58(8), 32-36.
[3]Hu, D. H, Zhang, Z. F, Zhang, Y. G, et al. A potential skin substitute constructed with hEGF gene modified HaCaT cells for treatment of burn wounds in a rat model. Burns. 2012;38(5):702-712.
[4]Lakshmi, T. S, Shanmugasundaram, N, Shanmuganathan, S, & Babu, M. Efficacy of desulfated heparin mitigating inflammation in rat burn wound model.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2011;97(2):215-223.
[5]Sokolsky-Papkov, M, Agashi, K, Olaye, A, et al. Polymer carriers for drug delivery in tissue engineering. 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2007;59(4-5):187-206.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意象;意象特征
古来情语爱迷离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爱情诗最显著的特点。李商隐的爱情诗既刻画出两情缠绵缱绻、执着深沉、纯净悠远的意境,同时又由于社会的种种不幸以及个人浓重的身世之悲,爱情诗又打上了时代感伤的烙印。诗人往往不愿直接表达感受而闪烁其词,他善于把爱情生活中最难抒写的感情借用一系列的意象或隐比符号来表达,同时运用了大量的隐喻和比兴手法,隐约其义,忽断忽续,或彼或此,使人产生朦胧的审美感受,从而呈现出一种深刻的迷惘惆怅、刻骨寂寥悲剧色彩。这对后世的情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
所谓“意象”,即内在之意诉诸外在之象,象者所以存意。换言之,象是意的载体和表现符号,意是象的内涵所指向的对象,“意象”一词的产生及其内涵的延进在中国由来已久。至唐,“意象”的审美内涵趋于相对稳定,意象之论进入诗、书、画等不同艺术门类。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他善于运用朦胧意象、动物意象、景物意象和典故意象来营造意境,以表现自己真挚深沉的爱情。
1.朦胧意象
诗贵朦胧,诗贵含蓄。李商隐的爱情诗十分注重创造一种怅惘迷离、冷隽含蓄的朦胧意象,诗意含而不现,蕴意深广,从而引发读者的无限联想和遐思,千回百转,回味不穷。这正是李商隐爱情诗之所以能深深吸引人的重要原因。李商隐运用象征等表现手法,将比喻与象征融合起来,塑造了很多朦胧意象。李商隐的诗歌,由于在内容上侧重表达人生体验与感受,在艺术上追求心象与物象的统一,所以借题抒怀,寄托身世,便成为他创作中一种自觉的追求。而且,他所要抒写的体验与感受,往往比较深细隐微。要借物象来表现心象,靠一般较为明显的比喻往往不足以充分有效地表达。因此,他常常需要运用一些朦胧意象来传达意境。
李商隐的爱情诗正是运用大量的朦胧意象来寄寓诗人的美好爱情。比兴、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使得诗歌内容的蕴涵和诗歌意象的暗示性大大增强,诗境的朦胧程度也大大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也随之加大,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耐读性。
2.动物意象
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他还善于通过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感情,创造了很多生动的动物意象来表现诗歌的内容和蕴涵。
譬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生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说春蚕到死才停止抽丝,蜡炬燃尽方停流烛泪。句中的“春蚕”意象比喻对所爱者至死不渝的挚爱思念,以及终生不已的别离之恨。这里,烛泪难止,蚕丝不尽,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痴情苦意和对爱人无限的相思之情,春蚕吐丝结茧,昼夜不止,直到生命的休止。而燃烧的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用自己的烛泪化作了光明。“丝”字是“思”的谐音,象征着诗人的刻骨相思之情。“泪”字则生动贴切地写出了诗人黯然神伤的凄凉情境。因此,李商隐的爱情诗,即使读者不能理解其中深刻的含义,也会被诗中生动形象的动物意象所打动。
3.典故意象 李商隐的爱情诗运用了大量的典故意象,而且往往能用得恰到好处,有如神来之笔。凡经史子集、神话传说等,在他的诗中一经使用,便赋予新的内涵,大大丰富了诗作的思想内容,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广采神话传说入诗,惯于用典,长于用典,是李商隐诗歌非常突出的特点。神话的特征就是奇特的想象。正因为神话是虚构的且富有奇特的想象,再加上李商隐善于隐晦自己的感情,所以更增加了诗的迷离特色。如《重过圣女祠》:“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这里的“萼绿华”、“杜兰香”、“玉郎”均为传说中的神仙。作者用萼绿华下降人间,并无固定的住所;杜兰香升天而去,只是不久前的事,来反衬圣女长期沦谪不归的处境。追忆往昔玉郎助之登仙籍和天阶采芝的情景,与今相对比,更突出了此时的怅惘落寞之情。诗中三处用神话典故,表面上意在突出圣女的心境,实咏女冠的生活遭遇。因为神话本身就引人产生奇特的想象,所以从诗中的“沦谪迟归”,不难想象这寄寓了作者的人生感受。
李商隐爱情诗中使用的所有典故,都经过精心的选择,他用这些典故来点染他的哀愁、彷徨、伤感等感情,既丰富了诗歌的思想内涵,又深化了诗歌主题。
4.对后世诗歌发展的影响
李商隐凭他深厚的诗歌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写出了大量的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感情真挚、情调缠绵、风格独特的爱情诗。这些爱情诗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鉴赏价值和历史价值,是唐代诗歌中的奇葩,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珍品。李商隐爱情诗中脍炙人口的,为历代广为传诵的是那些寄托痕迹似有似无的作品。这些爱情诗有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基调凄婉,主题内涵多是抒写青年男女爱情生活中的离别与间阻、期待与失望、执著与缠绵、苦闷与悲愤。牵情寄恨,情真理至。李商隐这类诗悲剧色彩较浓,爱情虽间阻但不作绝望之辞,因此愈显凄美。
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朦胧迷幻,这是李商隐爱情诗的主要艺术特点。自唐代以后,尤其是五代时期,李商隐的爱情诗对后世的情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④①
参考文献
何谓情境教学法呢?赵敏、高兴茹、吴萍(2015)在《情境教学法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中指出:“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些真实或准真实的情形和景象,通过学生的直观感受和主动参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基于上述概念界定,我们可以将情境教学法简单理解为: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所营造的一种情形与景象,利用这种情形和景象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
二、情境教学法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具体运用方式
那么,究竟如何在大学语文课堂中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呢?下面,简要论述如下:
(一)创设合作情境
合作情境顾名思义是指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情景。为了充分调动同学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大学语文课堂中适当创设合作情境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还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充满互动性。例如执教苏轼的《定风波》时,大学语文教师首先可以将同学们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要求各个合作学习小组分组在多媒体教室通过网络查找与苏轼相关的资料,诸如苏轼的生平及他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等。然后,要求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将本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简要介绍。接下来,教师可以要求各小组对《定风波》进行简单学习,了解“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写作手法在词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同学们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体验到苏轼不怕挫折的坚韧品格。对于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将来必定要走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也必将要学会与人合作。基于此种情况,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创设合作情境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创设多媒体情境
对于大学语文课堂来说,多媒体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基于此种情况,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还可以有效创设多媒体情境,运用多媒体情境对大学生产生更为直观的视觉刺激,吸引他们的课堂注意力。例如执教戴望舒的《雨巷》时,在新课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首先播放这样一个多媒体画面,然后配上婉转悠扬的音乐。在这样的多媒体情境当中,教师说:“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这似乎正是戴望舒笔下的《雨巷》。看到这个画面之后,你们心中有何感想呢?”问题提出之后,同学们可以随意提出自己的所感所想。通过同学们的所感所想,教师即可以顺利实现新课导入,说:“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真切表达出了自己的看法,今天要学习的新课内容即是戴望舒的《雨巷》。”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创设多媒体情境对于教师来说并不难,仅需要课前进行精心预设并制作出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即可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大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知识进行有效掌握,唯有如此,方能真正设计制作出符合课堂教学要求的精美课件。
(三)创设诗词情境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大都拥有渊博的文学知识,对于诗词也大都较为热爱。基于大学生的这一典型特点,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有效创设诗词情境,让学生在温婉优美的诗词中进一步增添课堂学习的兴趣。例如执教李商隐的《锦瑟》时,语文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句诗词:“笔头仙语复鬼语,只有温李无他人。”然后提问说:“同学们,你们知道诗词中所提及到的‘温李’是指哪两人吗?”问题提出之后,有同学说是指温庭筠、李商隐二人。接着,教师就可以引导同学们对李商隐的诗歌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朦胧、幽渺、内涵多重。同学们有了这一认识之后,在学习《锦瑟》这首诗歌时即可以更好的理解其内涵,激发同学们学习《锦瑟》的积极性。具体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创设诗歌情境不可以滥用,教师应该有的放矢的进行运用。只有诗歌情境符合教学主题,方能真正发挥其应有功效。
三、结语
临泽县鸭暖中学七年级(1)
杨阳
雄鹰的幸福是翱翔碧空,
大地的幸福是阳光普照,
江河的幸福是百舸争流,
-----而我们的幸福却是多姿多彩的。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着;幸福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幸福是岑参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牵挂,幸福是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而我们的幸福却是多姿多彩的。
在学校里,老师说我们是最幸福的孩子,风景优美的校园,平整的操场,宽敞的教室,崭新的书本,有趣的故事。学习时有老师辅导,游戏时有朋友相伴,悲伤时有人安慰,孤独时有人解闷。生活如一池清水,真是水波不兴,清风徐来。即使生病了也是一种幸福,有人递水,有人拿药,有人担心,有人照顾,原来友情都藏在深处,等到落魄的时候才能感觉到,那何曾不是一种甜美。
在家里,爸爸妈妈说我是最幸福的孩子,周末妈妈会为我准备丰盛的晚餐,爷爷会和我唠嗑,奶奶会像变戏法似的掏出几个红艳的大苹果,就连淘气的小弟也会像忠实的卫兵一刻不离我的左右陪我嬉戏。你说我能不幸福吗?
爷爷说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年代,爷爷的话我信,爷爷说他生活的年代,因为物质资料匮乏,吃饱肚子是最大的幸福,而现在人与人和谐相处是最大的幸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幸福,今年五月,汶川发生大地震,有多少人参加了这次救灾活动,又有多少人掏出自己为数不多的薪水,奉送自己的一份爱心。正是这些充满大爱的举动化成了一座幸福的桥梁,将爱传递到每一个人心中。
幸福无处不在,亲人的关怀,朋友的问候,行人善意的提醒,都是一种幸福,我望着高远的晴空,感受秋的雍容,我觉得成熟是一种幸福;我仰望皎皎明月,感受夜的静谧,我觉得思念是一种幸福;我听着小鸟啾啾,感受自然的生机,我觉得和谐是一种幸福。
[关键词] 古诗词 研究性学习 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那么,何谓“人文性”呢?程红兵老师说:“所谓人文性,从感性层次上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宽容,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从理性层次上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是对人类命运的忧患,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和追求。” 可见,人文性指向的学生的人文素养无法被“灌输”或“训练”,要通过自主探究和熏陶感染来培养。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凸显课程的“人文性”呢?我尝试了一条通过古诗词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之路。我发现:
一、古诗词研究性学习引发了学生对自然生命的热爱
英国诗人勃莱克在《天真的预示》一诗中所写:“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那一刹那里收藏。”②
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草一木,都是诗人对自然生命的细致体验、感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诗人在凋谢的残花身上体验到积极乐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诗人在盛开的桃花身上品味到春意盎然;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诗人在孤傲的梅花身上感悟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对这些诗句,我觉得若只让学生朗诵、欣赏是不够的,就还让学生进行了研究性学习:
例一:我引导学生研究“古诗词中的色彩描绘” ,学生赏读了“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等诗句之后,不仅获得了强烈的审美体验,也因色彩的触动而生发爱自然爱生命之心。
例二:我引导学生研究“诗人眼中的柳” ,学生归类了大量咏“柳”名句:唐彦谦的《垂柳》“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极写柳之苗条婀娜;李商隐的《赠柳》“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极写柳之繁华茂盛;施肩吾的《折杨柳》“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极写柳之离别伤感;李商隐的《柳》“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极写柳之稀疏憔悴……在交流成果时,学生感慨道:“自然万物万象更新,只有拥有一颗最细腻的心,拥有一双充满情感的眼睛,才能真正欣赏到自然生命的美。”
例三:我引导学生研究“唐诗中雨的感官角度” ,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有人听雨――“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有人看雨――“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有人触雨――“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之后,我引发学生去观察感悟自然,以“雨”为对象写一首现代诗,同学写道:“雨,飘进我甜蜜的心灵,冲洗一切聚散离合。”“春天的雨轻声呼唤着大地……冬天的雨透示着隐藏的生命。”“雨,全世界的痛楚都好像是你在解除。”
我还针对四季让学生研究了“诗人的悲秋和喜秋”,针对动物研究“唐诗中的鸟声鸟影”,针对植物研究“春花春草春常在”……这些研究性学习引发了学生与自然生命的共感,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精神,开启了他们善感的心泉,去诗意地感受自然,享受生活。
二、古诗词研究性学习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当代教育的过度物质化、功利化,导致许多学生情感淡漠、道德缺失。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经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③千古传诵的诗词佳作,所展现出的道德世界是至高至善至美的。如果开展古诗词研究性学习,势必能创造出良好的德育环境,丰富学生的情感,完善学生的人格。
设想,在研究《古诗词中的拳拳“母爱”》的过程中,学生怎能不体验到“慈母手中线”中母亲对子女的牵挂;在研究《古诗词中的炽热“爱国”心》的过程中,学生怎能不体验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赤诚。
曾经,我引导学生研究过“陆游的爱国”,“苏轼的豁达”,“李白的洒脱”,“杜甫的忧国忧民”等,学生在一条条探究之路上细细品尝着一道道情感大餐,将道德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高尚道德和健全人格。
三、古诗词研究性学习提升了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认识
学生经历单一、思想单纯,让学生在成长中间接获得人生经验,正确认识社会、人生、自我,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古诗词研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体味人生百态,全面认识生活,思考自我人生,学会为人处事。
我采用的方式:针对诗人的人生经历作研究。我曾让学生在暑假里看百家讲坛北师大副教授康震讲的李清照、苏轼、杜甫等专辑,然后研究语文教科书向学生推荐的孟浩然、李白、李商隐、杜牧、杨万里、李清照等诗人诗词的写作背景,学生写出了不少小论文,如《我看李清照的清丽人生》、《李白的浪漫人生之旅》、《彷徨的杜牧和他的忧国忧民诗》等。这样,让学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俯瞰社会、认识人生,让学生对人生的跌宕起伏,对自身生命价值的如何体现,都有了深刻的认识,或许将来面对困境,学生会走得从从容容。
四、古诗词研究性学习构建了学生的自由精神
自由是人的天性,是生命的本真状态,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向往着自由。法国哲学家萨特说:“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④卢梭也说:“在一切动物之中,区别人的主要特点的与其说是人的特性,不如说是人的自由主动者的资格。”⑤一个国家如果不能让公民拥有自由的个性精神,民族的集体精神就会沦为空话。初中阶段正是人生的起始阶段,是人的个体生命的“童年”,中学校园在学生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是一个“精神之乡”。从这个意义上讲,初中语文教育应该成为一种奠基性的精神教育,教师要让学生在语文的天地中体验自由的愉悦,并获得自由的个性精神。
首先,古诗词研究性学习能给学生学习形式上的自由。在古诗词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把确立课题、研究体验、交流成果等自由权都交给了学生,教师只是穿针引线者。我在教学七年级上册《西江月》时,几个学生对“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中数字的运用感到好奇,就趁机收集了众多带数字的诗句:“白发三千尺,缘愁似个长”、“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等,并写了小论文《数字入诗赏析》。一次,几位学生要研究苏轼的一生,在收集资料时发现苏轼曾2次到杭州做官,就转为研究《苏轼和杭州的不解之缘》,例谈了苏轼在杭州的政绩、作品、趣事等。可见,古诗词研究性学习所张扬的自主探究方式,所体现出的开放性特点,真正把自由学习原汁原味地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构筑自由的精神家园。
其次,古诗词研究性学习给学生学习内容上的自由。精神的鸟儿只有在辽阔的蓝天才能自由飞翔,古诗词中流露出的人类精神世界足以让学生“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引导学生对“李白”作专题研究,学生从不同角度确定了许多课题:《酒中诗,诗中酒》、《李白杜甫“相看两不厌”》、《李白诗中月亮之意象》、《善于想象的李白》等,研究过程中,学生们无不徜徉于李白的精神世界如痴如醉,各有收获。可见,古诗词研究性学习向学生充分、具体地展示了一个丰厚、广大、美好的人文空间,学生自由享受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品格,仁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襟,智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挥洒气度……
再次,古诗词研究性学习给学生学习思维上的自由。古诗词研究性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在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我曾结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启发学生去研究诗人对月亮的描写,体会其中的想象。学生撰写出小论文:《古诗词中“月”的想象之笔》,例谈了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等对嫦娥心理的想象;晏殊“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等对月宫情境的想象,苏轼“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文征明“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等由月及己的想象 ……在研究学习中,学生揭开了想象的真面目,在本单元的写作中也大胆展开了自由的想象思维。另外,学生在古诗词研究性学习中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筛选,融入自己的思考视角,这是创造性学习。所以说,古诗词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激发创新思维的学习契机,给学生学习思维上的自由。
如果我们把人文素养比作一个地球,那么古诗词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支点。在古诗词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会看到学生自由的翅膀、流动的思想,我们会看到学生对社会的关怀、对人生的审视,我们会看到学生爱的胸襟、美的心灵。语文教师们,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阿基米德”吧!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程红兵.关于语文教育人文精神的通信.行者在线网.
2、肇星编.古今短诗三百首•外国. [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7
3、人文素养读本编委会.我与大师学哲学 [M]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114
一、专题引领,形成阅读素材
课外阅读应有所依据,关于阅读资源的难度与广度的选择,应当切合初中生的语文基础,突出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此,教师不妨联系教材,以课内阅读为支点而进行阅读辐射,从而形成专题引领。课前预习环节,学生可以根据专题目标及教师的书目推荐,通过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自主搜集与专题相关的阅读资料,形成一系列的阅读素材。
以苏教版7年级下册的“莲”的专题为例,其目标是搜集有关“莲”的诗文,培养语言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通过“赏莲――咏莲――读莲――议莲――写莲”,能够对“莲”的形象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解读。在“莲”的专题目标的引领下, 学生搜集了王昌龄的《采莲曲》、郑谷《莲叶》、李商隐的《赠荷花》、欧阳修《采桑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诗文,构成了丰富的阅读素材。当然,学生的资料搜集多是庞杂而无条理性,教师应当在学生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针对课外阅读的时间安排、目标预设、训练条件及学生基础等,合理筛选并适当补充,以确保阅读素材的优质与适量。
二、精心设计,注重方法点拨
初中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深度与广度有待加强,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外阅读教学进行精心设计。通过教师引领与自主阅读,初中生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体验加深,从中获得了情感共鸣,形成了审美思维的建构。针对阅读素材,教师可以从内容、结构、写法、修辞等角度加以引导,使学生结合诗人的身世感慨,从“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中感悟出花与叶的两种不同的命运。
学生从《爱莲说》中感悟到:周敦颐以荷花喻君子美德,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来赞美高洁脱俗而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比较《爱莲说》与王昌龄的《采莲曲》,从中把握两者所托之物“莲”相同而所言之“志”却不同:王昌龄以荷叶的“任天真”是品质,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同样与《爱莲说》类似的是唐人陆龟蒙的《白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陆龟蒙诗咏白莲,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新意,却没有黏滞于色彩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花之精神,“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以虚笔写神,花之精神若隐若现,栩栩如生。借吟咏白莲的精神之淡雅高洁,抒写白莲内心的幽恨,流露出诗人隐居中孤高寂寞而自伤迟暮的情怀。对于中学生而言,教师的方法点拨,有助于学生从文章义理角度对阅读素材进行理性的鉴赏、品评、思考,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素养。
三、激发兴趣,强化阅读互动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大量的阅读能够培养学生思维,促进青少年的心灵成长。然而,课业负担的加重,往往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被挤占,不少学生更乐于通过手机等途径,进行浅层次的信息浏览或碎片化阅读,而不愿意思考探究,进行有意义的深度阅读。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当在课外阅读教学中,丰富阅读形式,以竞赛、故事、辩论、板报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阅读互动,进而将阅读成果展示出来,有的展示“古文人眼中的莲”,有的探讨“莲与佛教的关系”,有的分享爱情诗中的“莲”与“怜”。
在“莲”的专题阅读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在班级内部或小组之间,进行诗文有奖竞赛,比比看谁搜集并背诵的关于“莲”的诗词多,谁掌握的关于“莲”的知识多,谁能以声传情将诗文中的关于“莲”的情感读出来。在教师的指导下,不少学生纷纷加入到主动阅读的行列中,自主搜集关于“莲”的诗文,对其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并在小组内部交流与分享,甚至有的学生能够别出心裁地以幻灯片的形式,将其素材加以整合,融入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形成图文并茂的“莲”文化阅读专题。
四、注重反思,推动阅读拓展
阅读是一种基于自身体验感悟的个性化行为,而系统的素材资源、多元的鉴赏技巧、丰富的交流形式等,都不能够覆盖学生的个性化的感悟与体验,更不能替代学生自身的阅读反思。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反思,不能简单地以“我学到了什么”作为标准,使其沦为大而空洞的形式总结。而是应当以仿写、扩展等为依据,选取阅读素材中的难度适中而特色鲜明的词句作为范例,让学生以此为依据形成阅读拓展,将句式、修辞、写法等鉴赏技巧以写作的形式逐步内化,或以读书笔记或随笔的形式将阅读感悟记录下来,在阅读拓展中不断提升写作功力,形成自身的语文素养。
1. 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试一试:我已经掌握得怎样了?
1. (2011・湖北省黄冈市)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2) 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11・江苏省泰州市)阅读杜甫的《不见》① 一诗,完成题目。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②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③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①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②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③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1)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11・江苏省扬州市)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甲】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乙】芙蓉楼送辛渐①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②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注】①辛渐:王昌龄的朋友。②平明:黎明。③冰心:像冰一样纯洁明净的心。玉壶: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壶。冰心、玉壶都喻指高洁、清白的品质。
(1) “巴山夜雨涨秋池”“寒雨连江夜入吴”这两句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_____________的情感;【乙】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_____________的志向。
听一听:我一定会深受启发!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天地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是世界诗歌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近几年来,“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在各地中考试卷中以不同形式频繁出现,屡考不衰。它们营造的古典馨香,滋润着一代代学生的心田。
近几年来,“古代诗歌鉴赏”考点重在考查同学们理解古代诗歌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品味诗歌凝练的语言、阐述自己的阅读感受等方面的能力。题型上趋向于主观表达;诗歌文本的选择以课内为主,并逐渐有向课外“延伸”的动向。
本课时所选例题均侧重于考查同学们把握诗词的内容主旨、体悟作者情感、阐述阅读感受等能力点;从文本的“取材”上兼顾到当前中考古诗词选材的三种形式:“单一课内诗词鉴赏”(题1,湖北省黄冈市),“单一课外诗词鉴赏”(题2,江苏省泰州市),“一课内诗词一课外诗词比较鉴赏”(题3,江苏省扬州市),体现了中考古诗词选材的最新趋势。
同学们答题中可能存在以下不足:1.难以准确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对词语的理解、句意的理解、文意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还比较薄弱;2.难以把握诗词的具体形象所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对作者的情感体会不准确。
出现这些失误的主要原因在于:1.文化底蕴浅薄,对古代诗词的创作背景、创作习惯缺少了解,造成古今文化理解的偏差。 2.对作者的人生经历、性格品质的了解贫乏,无法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3.想象力缺乏,不能抓住古诗词中的意象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难以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怀。
面对鉴赏诗词时出现的“病症”,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借助注释,了解诗歌本意。
除了单一课内诗词鉴赏没有提供注释,其余两道诗词鉴赏题都提供了注释,帮助同学们理解诗词的本意。古人云“诗无达诂”,对一首诗的理解自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毕竟还是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的,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读懂诗歌作品,对一首诗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要有正确的理解。对于我们来说,古典诗歌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语言障碍,对有些诗歌,我们必须依靠前人的注释才能够读懂。借助注释了解诗歌的本意,是我们分析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基础。
比如题3中的《芙蓉楼送辛渐》,根据注释可以了解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作者的好朋友辛渐;送别的时间――黎明;作者的品格――高洁、清白。将这些信息联结在一起,就大体疏通了诗歌的内容: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走近作者,了解创作背景。
孟子曾经提出“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所谓“知人论世”,就是要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这对我们正确理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要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意、作者的感情倾向。
比如题2,就要紧扣诗歌的写作背景来理解作者的情感。杜甫和李白都是唐代杰出的诗人,一个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一个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一个是“诗圣”,一个是“诗仙”。虽然创作风格不同,但是两个人物的政治经历都是坎坷的,怀才不遇是他们共同的人生经历。了解了本诗的写作背景: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由此可以领悟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既有对好友的挂念,对李白怀才不遇、命运多舛的哀怜和同情,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结合内容,把握思想感情。
古代诗词,根据题材可分为送别、爱国、思乡、怀古、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等;从诗歌的流派可分为山水田园、边塞、隐逸等。这些具体内容的切分,有助于我们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比如题1是一首爱国题材的诗歌。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满目凄然,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表露无遗。再比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经典的送别诗,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
比较异同,领悟深刻思想。
由于初中生对古诗词接触不多,且对古诗词的创作环境了解不透,因此在理解把握上有障碍。结合与作品有可比性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性。
比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和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夜雨寄北》侧重表达对妻子的思念、迫切希望重逢的情感,而《芙蓉楼送辛渐》则侧重表达作者自己高洁、清白的品格。
练一练: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1. 阅读下面《过零丁洋》古诗,完成题目。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象征了什么?“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全诗末二句的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马字的地方很多,如“马上就到”、“马到成功”、“万马奔腾”、“千军万马”等,还有成语“马首是瞻”。“瞻”是“看”的意思,因此有人把这句成语理解为“只看马头”,这是不对的。这句成语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在这里的意思是说:鸡一叫就要把出征的战车架好,把水井堵上,把炉灶拆掉,就看我的马冲向何方,我的马头朝向那里,那里就是你行动的方向。现在就用“唯……马首是瞻”来比喻服从某一个人的指挥或乐于追随某一个人。
“马”字同时也是一个偏旁部首字,凡是由“马”组成的字大都与马或牲畜有关,如“驴”、“骡”、“驾”、“驭”等。马也是姓氏。
“驭”是一个会意字。①是甲骨文的字形。上部表示一匹马,与甲骨文“马”字很相似,不同的是在下部有一只手,表示用手驾驭马车。②是金文的字形。左边是匹马,右边是一只执马鞭的手,更形象地表示了驾驭之意。③是小篆的字形。左边仍为马,右边为手,这里仅有手形,而无马鞭了,表示以手驭马之意,又回溯到甲骨文之意。④和⑤分别是是楷书繁体字和简化字字形。
“驭”字的本义是驾驭马车。由“驾驭”之义引申为控制。
“幺”字是个象形字,读作yāo。①是甲骨文的字形,像一束丝的样子。②是小篆的写法,与甲骨文相似。③是楷书字形。许慎《说文》:“幺,小也。”“幺”字的本义为“小”。如《尔雅》注称最后出生的小猪为“幺豚”。“幺钱”指汉代直径七分重三铢的小铜钱。《日知录》中“谓一为幺”。因为“一”是除零之外最小的整数,所以至今人们还把最小的称为“幺”。在山东有些地方把最后出生的小孩子或小动物为“小幺郎”,而在湘西和四川一带称幼子为“幺儿”。“幺”是个部首字,凡由“幺”所组成的字多有“小”义,如“幼”、“幽(为浑暗而狭小义)”等。
“纟”字最初的写法其实是“糸”,现在简化成“纟”,也就是“绞丝”旁。①是甲骨文的字形。表示一小把丝拧在了一起,防止乱了。②是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相似。③是小篆的字形,更简单了。④是楷书字形。⑤是楷书简化字形。
“糸”字也就是我们口头语讲的“绞丝旁”。其实,这个“纟”字不读sī(司),而应读为mì(密),这个字的本义是“细丝”。宋代徐锴说:“一蚕所吐为‘忽’,十忽为‘丝’;‘糸’,五忽也”。可见这种丝是极细的。
“糸”字是个部首字,凡由“糸”所组成的字大都与“丝”或“织”有关,如“纱”、“纶”、“纤”、“经”等等。
“丝”字是个象形字。①是甲骨文的字形。表示两把丝扭在一起。②是金文字形。③是小篆字形。④是楷书繁体字的写法。⑤是楷书简化字的写法。
“丝”本意是指“蚕丝”。如我们十分熟悉的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因为很细小,所以又为一种计算长度、容量、重量的微小单位,如一丝为千分之一分。后来引申用来形容细微之极,如丝毫不差、一丝不苟等。“丝”在古代为八音之一,往往指弦乐器,如丝桐、胡琴、琵琶等。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提问;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5-0229-01
培养学生能力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生物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努力实践和完成这一重要的教学任务。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
1.转变观念,明确意义
1.1 要树立"问题"意识不仅是教师的事,更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不仅可以问教师、问课本、还可以问专家、问教授、问权威,让学生能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本身就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学习过程来说,产生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对于达成学习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
1.2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人类的每次发明和创造,都是以"提出问题"为起点的,从不例外。学生如果具有了这种能力,也说明他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1.3 能否敏锐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人"的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重要尺度之一。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片面重视继承性、接受性的做法,完全废除注入式教学,采取问题式教学,给学生做好榜样。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广开思路,探索求异,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和"权威理论"敢于持怀疑、分析、批判的态度而不是一昧盲从,同时不过于牵制学生的思路或用自己的思路取代学生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完全摆脱了长期以来形成的"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思维习惯。充分发挥民主,共同探讨,师生关系融洽,为学生大胆提问提供外界条件。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会问
2.1 联系生活经验,激发学生会问。培养学生提问能力,首先要让学生"会问"。很多学生不善于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只是被动地记忆和机械地模仿,因而创新能力不足。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生活中的生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生活经验出现的问题,是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一旦在这些问题上出现与他们的想法不一致或不明白的事实,他们最容易向老师或书本提出质疑。这些问题有些可能当时可以解答,有些可能一时解答不了,但记下来,日后也许会豁然开朗。例如,①有些树叶为什么到冬天会变黄?为什么会脱落?而有些树叶为什么又不会变黄,也看不见明显的脱落现象?②瘦肉精饲养的动物为什么肉质比较瘦?饲料中加了添加剂后为什么鸡在短期内会变肥?③老年人为什么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容易骨折?④为什么熏烤、油炸、腌制的食物食用过多会对人体有害?⑤为什么有些人会花粉过敏、青霉素过敏?⑥为什么有些人需要补铁、补锌?⑦农民在种地之前为什么需要犁地、松土?种庄稼以后为什么又要除草、施肥?……。又如怎样妥善处理家庭垃圾、学校垃圾?它们是否回污染环境?"等。这样,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
2.2 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2.2.1 情境假设法。情境假设就是要求学生对一个假设的情境加以思考,可用人、地、事、物、时(过去、现在、未来)的假设发问,并在假设的情境中推理思考,进而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讲生态系统平衡时,问:当草原上风调雨顺时,草会怎么样?草原上的羊群会怎么样?当讲到"温室效应"的危害时,问,假如温室效应,地球上会出现什么问题?
2.2.2 列举法。列举法即要求学生列举出符合某一条件或特性的事物或资料。例如:当讲到"我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时,要求列举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种类。当讲到"人的感觉器官"时,问,人体有哪些感觉器官?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2.2.3 比较法。比较法就是要求学生对两项或多项资料特征或事物比较其异同。例如,在学植物分类时比较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异同。在学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时,比较家蚕、蝗虫各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活方式等。
2.2.4 替代法。替代法是指其它的字词、事物、含义或观念取代原来的资料。例如:在讲到"人体的免疫功能"时,问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及"第二道防线"可分别用什么另外的文字来表示。在讲到 家蚕的生殖与发育时,问,李商隐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死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用得不科学,用一个什么字来替代会更准确些?
2.2.5 打破常规法。打破常规就是指针对原来资料或答案,鼓励学生能突破成规,寻找不同的观念。例如:当讲到"生物进化"内容时,问,除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外,还有哪些理论可以解释生物的进化。当讲到"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时,问,环境保护除了植树造林、防治污染以外,还有哪些措施?
2.2.6 想象法。想象法即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想象力设想未来,与情境假设法有些类似。例如,在讲到"生物的遗传"时,问,基因工程将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高超的教学艺术是学生成材的催化剂。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而掌握好课堂提问的技巧,对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 蒋碧艳,梁红京编著;生物课程评价研究: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实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