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防教育研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关心爱护学生。经常耐心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时可以说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特别是在抗击非典期间,对学生的生命安全高度负责,从协助校领导制定各项预防措施到学生病情的监控和学生的诊治陪护等都凡事躬亲。自己带领的由党团员组成的陪护小组,不怕死,不怕累,出色完成了学校交给的陪护学生的任务。2003年7月,音专001班黄德华被骗到合浦搞传销,我接到求救电话后,马上与杨小林等同志赶赴合浦解救学生,回到南宁后,又自己掏钱为学生购好了返回龙州的车票,让学生深受感动。在2003年学校师德教育活动中,被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
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和教育活动。
1、组织学生参加兴宁区文化艺术节书法比赛。
2、跟团委、工会一起合作,开展警民共建和学雷锋活动,到朝阳花园开展便民服务活动。
3、配合团委、工会,发动学生为学校爱心基金捐款。
4、组织730多名师生到广西博物馆参观“血染的丰碑”展览。
5、与教导大队组织800多名师生官兵到人民公园祭扫烈士墓。
6、与团委一起带领500多名学生参加朝阳办举行的迎南博启动仪式。。
7、组织330多名新生参加军训。
8、举行国防教育报告会,1100多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9、组织10名学生代表到市聋哑学校做校庆接待工作。
10、举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报告会,1100多名师生听取了报告。
11、组织学生参加第8届艺术节和中陶会的接待工作
12、组织全体学生参加2004年迎新联欢活动。
13、组织70多名师生到机场进行慰问部队演出。
14、组织200多名师生到国际会展中心参加南博会会标揭幕仪式及长跑活动。
15、组织学生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报告会。
16、主持2003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会。
17、带领130多名师生到民族广场参加全国第14届书会南宁分会场启动仪式。
18、与团委一道组织师生参加纪念五四青年节“青春风采”大赛。
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落到了实处,为学校、城区乃至南宁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去关爱别人,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组织能力。
三、根据学生实际,开展各种专题教育活动。
1、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针对部分学生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现状,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通过教育,使不少学生懂得,尽管自己不能选择父母,但可以选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体会了父母劳动的艰辛和伟大,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继续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偏重于学生遵守纪律习惯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3、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卫生教育。从人文关怀目的出发,举行了两次青春期卫生知识讲座,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4、对内宿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进行消防、紧急疏散演练。
5、坚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
四、协助校领导成功举行了2003年度德育工作研讨会。
研讨会的召开,为学校在2004年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教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五、协助校领导举行市区学生家长座谈会。
六、勤奋工作,乐于奉献。
本人除了主持学生科的工作外,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还具体负责或参与了学校双拥、普法、综治和业余党校教务等多项工作。面对繁杂的工作,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对待,不计时间,不计报酬,不计名誉,一心扑在工作上,为学校、城区乃至南宁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具体负责的双拥共建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学校被评为兴宁区双拥工作“十佳对子”和南宁市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本人被评为兴宁区双拥工作先进个人。
【作者简介】姚继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副教授。
出于对“应试教育”的不满,人们往往将美国的基础教育作为中国的一个对立面。对于很多人而言,美国的教育似乎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在美国,家长和孩子不用为成绩焦虑;学校是孩子快乐玩耍和自由发展的地方;教育者在乎的是全面素质的培养而非枯燥无味的分?怠?…那么,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笔者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学的机会,近距离地接触了美国的基础教育,对以上问题有了一些心得与思考,虽不全面但也可管中窥豹,借以了解美国基础教育的一些真实情况。
一、提高学生成绩是美国基础教育的“国家目标”
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会颁布了《国防教育法》,明确提出改革课程、增加拨款、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但法案的实施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1]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on Excellencein Education)了研究报告《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A Nationat Risk:The Imperative for Educational Reform)。这一报告通过国际比较,指出1963~1980年间,美国学生的测试成绩毫无优势可言,无法满足国家对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力的需求。[2]
为此,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教育标准化运动。这一运动以提高美国中小学生学业成绩为目的,通过制定国家教育目标、学生学业标准和教学标准为主要手段,力图让美国的基础教育质量获得有效提升,对美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9年,在老布什总统的推动下,在弗吉尼亚的夏洛茨维尔召开了全美州长峰会,制定了至2000年美国学生的学业成绩要在全世界名列前茅的“国家目标”。为此,美国联邦政府于1992年将原来以地区为单位的国家教育进展评价(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NAEP)扩大为以州为单位进行测试。这个评价主要测试的内容就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这是联邦及州层面上影响地方教育的重要举措。克林顿政府期间,美国国会于1994年通过了《目标2000:美国教育法案》(Goals 2000:Educate America Act),明确提出“建立全国性的学业标准,鼓励创新更好的学生成绩评价方式”,并将布什政府的6项国家教育目标扩充为8项,再次强调美国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成绩要居世界首位的目标。
2002年初,小布什总统签署了著名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NCLB)。这个法案是美国教育史上,联邦政府对地方教育影响力度最大、最为强硬的一项法案,它将学生成绩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方面,法案要求各州每年都要举行统考,对3~8年级学生的阅读和数学能力进行评测。另一方面,法案还将学生的成绩和联邦拨款挂钩,要求所有接受联邦资助的学校都必须达到“充足年度进步”(Adequate Yearly Progress)的成绩要求。如果公立学校的学生成绩不能达到预期标准,就可能被撤销、接管或转为特许学校。
奥巴马政府期间,同样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无论是“力争上游”(Race to the Top)教改计划、“共同核心州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CCSS)还是《每一位学生成功法》(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ESSA)的颁布,都进一步强调了学生成绩的重要性。其中,CCSS更是明确了从幼儿园到高中所有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标准。目前,全美有42个州采纳了这一标准,使其成为教育问责、质量监督和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3]2015年颁布的《每一位学生成功法》,虽然下放了部分联邦权力,允许各州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来实施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但重视学生成绩的思路并未有本质改变。
二、注重成绩的改革对美国教育的影响
美国中小学生的数学和阅读测试成绩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虽有所上升,但在《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颁布后,成绩的增幅却在下降。近些年的测试成绩还有所反复,比如2015年的测试成绩就要低于2013年。美国围绕提高学生成绩的教育改革举措,对美国教育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教育管理关系上,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美国教育改革大幅强化了联邦与州政府的权力与责任。美国作为一个典型的联邦制国家,地方政府及学区在本地教育发展上拥有很大的自治权力。美国联邦政府在推行以上改革的过程中,统一化的考试及评价标准难免会受到来自教育分权传统的抵制。为解决这一问题,联邦政府采取了“威逼利诱”的方式来推进改革。一方面,联邦和州都强化了教育问责,对成绩不达标的学区和学校逐年采取从警示到撤销的一系列措施;另一方面,联邦政府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吸引各州来实施和推进相应的教育改革措施。在奥巴马政府推出《每一位学生成功法》以后,新法虽然终结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规定的联邦政府基于测试成绩的教育问责制,但却并不意味着取消了问责。新法只是将联邦问责制改为州问责制,各州仍然要基于考试成绩,实施自己的教育问责,并以此为基准,配置相应的教育资源。
在考试成绩的指挥棒下,美国无论是中小学校、学生还是家长,都没有诸多国内媒体报道的那么轻松。美国著名记者Edward Humes通过在加州顶尖的公立高中惠特尼高中实地考察一年,出版了《梦想中的学校》(School of Dreams:Making the Gradeata Top American High School)一书。这本书描述了美国顶尖高中的学生及其家长为取得好成绩所付出的各种努力。在其第一章中,作者用几个4来概括这所高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取得4.0分的成绩,一天只睡4个小时,灌下4大杯拿铁以在熬夜时保持清醒。同时,为了能在大学入学评价中获得更多优势,学生们还大量参加各种活动,努力培养自己的“特长”;而家长们则不惜血本进行“教育投资”,有90%的家庭花重金聘请私教。学生及其家庭的学业压力,丝毫不逊于中国。[4]
相比中学,美国小学生的课业压力要轻得多。以笔者所在的State College学区为例,小学基本没有什么家庭作业,下午3点不到就放学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只玩不学。一方面,学校要参加州、学区的统一的学业评价考试,在某些月份甚至会出现一周时间连续考试的情况。这些考试的成绩会以学生学业进步报告的形式反馈给家长,报告中除了各科成绩,还有学生学习情?r及在学区所有学生中的相对位置(以成绩超过百分之多少学生的形式报告)。另一方面,由于在未来的大学入学竞争中,特长(包括以成绩体现的学科特长)及活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因此很多美国家长都未雨绸缪,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笔者在学区内随机访谈了近三十位小学生家长,所有的家长都给孩子报了2个以上的兴趣班,绝大部分的家长每天都会带领或督促孩子进行30分钟以上的课后阅读,支持和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是个内部差异巨大的国家。各州、各学区的情况千差万别。笔者所观察到的不一定就面面俱到。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美国同样重视学生的成绩,一些好的学区及学校中学生的课业压力也很大,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想在学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样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国内有些报道,过分渲染美国基础教育的轻松和自由,这不符合美国的实际情况。
三、关于美国“应试教育”的争议与反思
和中国也一样,“应试教育”在美国也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如前所述,很多研究已经发现,美国多年的教育改革并未真正实现其最初的目标,人们质疑,既然如此,是否还有必要沿着原有的方向将改革进行下去。更有研究者指出,支持这些改革的前提假设是通过提高学生成绩,进而使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其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有关国际测试成绩与国家竞争力的研究并未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确定性的正向关系。更为细致的研究还发现,只有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提高学生国际测试成绩才有助于经济发展,对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学生国际测试的成绩和国家竞争力排名没有关系。[5]
工程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通过实验和实践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素质能力的培养:
(1)不仅要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的基本知识、概念、理论,而且要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基本技术、方法和手段,熟悉工程技术实践的方法和程序,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细致的观察能力、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3)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认识论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应培养学生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所应具备的思想素质和优秀品质,包括:诚实笃信,确保实验资料和成果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国家或行业的有关规范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爱护公物,使用各级各类仪器设备时严谨细致;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协作的风格等。
二、工程管理实验和实践教学类型
在《培养方案》中,教学指导委员会罗列了本专业大约31周左右的实践性教学时数要求,但其中并不包括实验教学时数,而实践技能的培养,绝不能将实验教学与实习环节割裂开来。按照工程管理专业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六种类型:
(1)理论验证型
如物理实验、工程力学实验等。此类实验以演示某些自然现象并揭示其内在规律为目的,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实验,学生应具备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知识,并掌握其测试方法。
(2)技能训练型
以训练基本操作技能为目的。如计算机操作,通过上机实践,训练学生程序调试、数值计算、信息管理、工程图绘制诸方面的能力。再如测量实习,培养正确操作测量仪器的技能,从而能进行相关的工程测量工作和施工放样工作,并能在地形图上进行量算,进而确定建设项目的工程量并能够确定有关经费的概预算等。
(3)感性认识型
以增加典型工程建筑物感性认识为目的。例如认识实习,使学生了解线路、轨道、路基、维护工程、桥梁、涵洞、隧道、站场、公路、城市道路、地铁、轻轨、工业建筑、民用建筑等的基本构造及其各部分的关系。再如工程地质实习,使学生能根据地质资料在现场辨认常见岩石,了解其主要的工程地质性质,并能辨认基本的地质构造和常见的地质现象。
(4)实验技术型
以培养实验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技术为目的。例如土力学实验,在具备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基本知识后,培养学生进行土的容重、比重、含水量、击实、直剪、粘性土的流限与塑限等的测试能力。又如建筑材料实验,在具备建筑材料成分、结构和工程技术性质关系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常用的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砂浆、金属材料、木材、烧结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等)进行实验和质量鉴定。
(5)专业应用型
以培养工程项目决策能力、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能力、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创新能力为目的。该方面的实践教学集中反映在各种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教学环节中。通过这些环节,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基本知识、概念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方法、手段等实践技术,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例如工程建设项目评价、工程建设项目概预算、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控制、工程建设监理及工程建设项目计算机辅助管理等。
(6)素质培养型
以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素质为目的。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充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牢固树立实践第一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增强历史使命感和工作责任心,既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又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三、本专业实验与实践课程设置基本框架
根据建设部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本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现实特点,我校土木工程学院编制了工程管理培养方案,其中设置的实验课程,按照本专业实验和实践教学类型,其大致的框架如下:
(1)基础课实验
计算机上机训练和程序设计46学时;普通物理实验60学时;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16学时。
(2)学科基础实验
工程测量4学时;工程力学6学时;混凝土结构实验4学时;土力学与地基基础8学时;建筑材料16学时;工程项目管理4学时。
(3)实践教学环节
计算机CAD强化训练2.5周;测量实习1周;工程地质实习1周;认识实习2周;生产实习3周;专业课程设计8周;专题讲座1周;毕业设计12周。另外还有在学生入学时的入学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社会实践、大学生思想修养、形势与政策等素质培养型实践课程5周30学时等。相比于其他高校所制定的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在实验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方面,安排了相对较多的学时,在目前还是比较符合我校实际的。
四、本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技术支撑
以上实验和实践课程的框架设置,需要有技术支撑来保证。这些技术支撑主要有:
(1)工程力学结构实验设施
我院的工程检测中心,负责与工程管理相关的课程实验,如《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等,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房屋的基本构造、材料组成、工程结构的力学性能、结构检测等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就业技能。
(2)工程管理专业实验设施
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立,具体又可分为几个具体方向,如数字化工程管理实验设施,负责《管理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制图》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辅助工程管理的能力,同时提供科研支持和咨询、设计、培训等社会专业服务。又如招投标模拟实验设施,负责《土木工程合同管理》、《工程估价》等课程的实践教学,通过模拟招标和拍卖现场,使学生身临其境,熟悉各类项目、货物和服务的拍卖以及招投标的开标、评标、决标等一系列程序。
其它还有工程项目调查设计、调查资料统计分析、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程勘察设计文件制作、项目施工过程模拟等等实验内容。在工程管理实验室的建设中,要遵循以下指导原则:通过工程管理实验室为土建类专业的学生学习经济管理课程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考虑不同专业及教育层次的情况,建立综合实验平台,加大实验室的服务面;注重实验室建设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满足社会对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建设过程中,可从硬件、软件、组织件、教育件及实验项目、过程等方面入手加强建设。其中,软件环境是实验室建设的核心。工程管理实验室的主要作用就是利用专业软件和专门的模拟教学系统来“模拟”工程管理活动实际运作的过程,通过实验内容的练习,使学习者对运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进行决策、实施和控制,从而提高其实际运用能力,达到“身临其境”又“角色化”和“参与化”,故购置一些专业软件是必要的。而实验项目及过程建设则是实验室建设的关键,对它的建设应根据相关课程知识要点和实验教学的特点制定。其别注意实验项目的设计要紧密围绕工程实践展开,做到尽量贴近实际,同时注意实验内容的更新,紧跟形势,以便学生在实验中开阔视野,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以招投标实验为例:为加强招投标课程的教学效果,实验室可专门购置招投标模拟平台,该平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与实际运作的系统完全一致。在实验设计中,可选择实际工程的资料,让学生分成小组来扮演招标方、投标方和评标专家,其中投标方有多个小组。然后,由各方按照招投标实际运作的过程来开展工作。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就可以使学生对课本上枯燥的程序和条文有深入的了解和切身的体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模拟实验来增强理论与实践的贴近程度,利用这种信息直观感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加深学生对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洞察问题、判断问题、辨析问题、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工程管理专业实验的主要教学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工程管理人才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而工程管理实验室则为满足这一需求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心理辅导与治疗,乃现代行为科学中较强的一门学科,在中国人聚居的几个主要地方.也的确是一新兴的事业。在中国内地,真正的发展只有约15年的历史。在香港约为25年。至于在率先引进这项事业的台湾,亦只不过是40余年。各地发展的情况与步伐有所不同。但发展到今天,可喜的是无论是参与工作的人员,还是政府当局与社会群体,都越来越重视这专业,因而亦对此专业产生更大的期望.故此.我们很有必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努力.朝着专业化方向作出改善、发展与开拓,以期有效并及时地回应时代带给我们的任务与挑战。
二、心理辅导的概念与功能
什么是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的范围中.我们该如何给它定位?在香港,心理辅导的地位逐渐清晰。在台湾情况亦颇乐观。惟在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内地,情况则较为复杂和混乱.除了偏重医疗与病态取向之外,还夹杂着与思政教育和德育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搞清楚心理辅导是什么之前,首先要明确.心理辅导不是什么?聚焦于内地热门的争辩,我要首先说明,心理辅导不是思政教育.心理辅导亦不等同于德育。心理辅导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教导,但倘若只有教导或只是在说教,却又不是心理辅导了.心理辅导也不是仅仅进行逻辑分析,给与忠告与建议.更不是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虽然往往会包括资料的提供,但单单提供资评,开不是心理辅导。心理辅导也不是普通的会见,不是社交式的谈话,更不是指责、批评、游说、嘲讽或恐吓;至于用同情的态度、行为去安慰与开解等,也都不是心理辅导。
多年来,学者专家纷纷为心理辅导作出定义.从狭义看,心理辅导最简单的定义是“帮助一个人自助”。若从广义看,心理辅导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也曾尝试为心理辅导下一个定义:“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致力与当事人建立一个具治疗功能的关系.来协助对方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拥有自尊自信,以克服成长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使人生有统合并丰富的发展,迈向自我实现。”(林孟平,1998)
当我们将不同学派的学者对心理辅导所作的定义作出整理时,会发现其中无例外地都包括有改变、发展和成长的含意.个人身心发展,传统上是心理辅导的核心(Mytick,1987).Remley(1991)曾指出.心理辅导专业已否定了在服务工作中的医疗和疾病取向的模式.论到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领域的独特性,他认为诊断并不是人们接受心及辅导的必经步骤,并强调人人都可以透过心理辅导而得助益。他深信一个建基于发展取向、聚焦于预防和身心健康的信念.会让当事人达至明天会更好的人生。Ivey(1991)等的看法与Remley相同,他相信心理辅导的核心是发展取向的(VanHes1eren&Ivey,1990),不过,不同于Remley的是,他认为我们的工作是去促进人的发展。人生中免不了有问题发生,故此,我们应该珍惜问题的出现,因为它也是一个发展与成长的机会。
论到心理辅导在中国的定位,我很认同以上的信念。医疗模式的心理健康服务.其功能往往只是将人的病医治好。不像发展与成长取向的心理辅导,其功能是促进人整体上积极的改变与成长。我乐意委身心理辅导工作.是因为我个人深信,它是一项优化国民素质的重要而庄严的专业。
三、研究与本土化
心理辅导的本土化,自然是一个不容忽略的课题.杨国枢(1993)强调,建立中国人的本土心理学是一种学术运动。在此运动中,所有有志于此的心理学者应当同心协力地促进中国人本上心理学的发展.他建议内地、台湾及香港的心理学者,应各自在当地努力。同时也要不断分析与比较三地民众在各种心理与行为上的异同.然后加以组织与统合。不过,在1994年,他又补充指出,过去40多年来,内地、台湾和香港的变化和发展很不同。结果是使三地的中国人在心理、行为及生活等方面各有特点。故此在心理学的探究上,他提醒大家,除了要留意三地中国人的共通性外,一定不能忽略其独特性(杨国枢等,1994)。
杨中芳(1992)多年来对本土心理学努力不懈。她指出本土心理学致力于把历史、文化和社会体系放人我们对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架构中.至于如何将这个体系放入研究架构中,则是目前许多研究者在探索的问题。令人遗憾与担忧的是,对于以上的问题,当大家仍然未有把握的时候,已有不少人在本土化的心理辅导有关课题上,作出了结论,其中包括“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心理辅导理论和实践方法,不适用于中国人”这样的结论。
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受到重视,公众亦纷纷要求此专业提出研究的实证.为了能给当事人提供有信誉保证的优质服务,也为了发展高学术和专业水平的培训课程,使新的心理辅导人员有能力在事业发展上与其他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竞争,我们除了要将研究成果整合于心理辅导的培训课程外,还要将它整合于我们为人们提供的服务中,来保证工作的质量(Sexton等,1997)。
心理辅导的从业人员不重视研究成果带来的知识,实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虽然许多人声称心理辅导既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而实际上,心理辅导的科学性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表现之一是心理辅导从业人员很少做研究,同时也不会研读有关研究报告(Morrow-Bradley&Elliot.1986;Nor-cross,Plochaska&Gallagher,1989)。如果我们不努力改善工作,将研究成果带来的知识整合于临床的工作与培训中,则心理辅导专业的信誉将会出现危机(Kanfer.1990)。
前述西方学者指出,不少心理辅导从业人员忽视研究工作.往往过分依靠个人的直觉与经验。与此同时,江光荣也指出,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所出现的文化讨论热潮中,有相当多是谈论中国人的心理与性格的。但在这些讨论中,却有几个值得引为鉴戒的消极特点:1.研究死人多,研究活人少。2思辨研究多.实证研究少.3.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少。4.文史哲学者参与研究的多.心理学工作者参与研究的少。我个人很认同江氏的观察,而且发觉近年参与心理辅导与治疗的研究人员,良莠不齐。不少人既缺乏心理辅导与治疗的理论基础,又缺乏临床经验。在根本来弄清楚什么是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情况下,就草率作出种种素质有问题的研究。亦有些号称专家的研究者,自己对某些心理辅导与治疗的理论并未有所认识和尝试,更未具体验证,就草率地作出否定。
就本土化的重点来所,情况亦不乐观。有些人强调文化的差异,在未经实证检验的情况下,就言之凿凿地作出了结论.只凭直觉与个人臆测.就肯定地宣告:西方建立的心理辅导理论,绝对不适用于中国人!与此同时,一些欠缺实证支持的、新颖的、甚至流于哗众取宠的新模式亦应运而生。在眼花缭乱之余,想到我们这专业必须承担的专业职责和服务质量的保证,难免感到担忧、不安与焦虑。
在个人的观察中,多年来,我反复思考的一个重点问题是:不同民族、国籍、地域的人,在心理、认知与行为上,到底是相同的多,抑或是相异的多?不过,在这问题未经实证检验之前,一些学者专家们就纷纷在认定差异较大、较多的前提下立论和操作.
可以肯定的是,不同民族的人,基于历史、文化和社会体系的不同,其心理与行为自有一些差别,我们的心理辅导与治疗总是在特定的时空中进行。对于由文化、社会环境造成的群体或个人的差异需要心理辅导从业人员敏锐地观察、知觉和关注,如此才可为当事人提供最高效能的服务。但过分注重差异,而忽视相同相似之点的时候,许多流弊也就随之出现;而且许多基本的课题,看来亦难以解决。举一个具体的例子;美国在心理辅导研究和服务上,通常将中国人、日本人、越南人、印尼人、印度入等都归入亚裔美国人。这一个人口类别(Paniagua,1994Corev,1996;Ivey,1997)内的不同民族,是在历史、文化、社会上差异极其巨大的群体,却就被视为一个定型,实在很有问题。心理辅导的一个很基本的信念,是接纳与尊重个别的差异;而上述的文化定型所引发出的理念和操作上的矛盾与问题,就变得十分严峻。
事实上,对于偏重差异的取向,90年代初权威学者已作出了总结性的说明。在1991年,Pedersen与Ibraham不约而同界定心理辅导是共性的。在此之前,Pedersen(1990)已提到,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心理健康辅导都是多元文化的心理辅导。同时他亦曾针对问题的症结指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心理与行为,其差异被过分重视;而相同之处,则过分被忽略。至于Sue&Sue(1990)亦清楚地对多元文化心理辅导作出结论。他们认为心理辅导重在治疗过程中所提供的接纳、尊重、同感、信任和关爱,这些令心理辅导产生成效的基本条件,是超越了文化的限制的。
早在1978年,Patterson就已经指出心理辅导与治疗过程中的辅导人员必备的一些基要的本质。他强调具有尊重、真诚和同感等条件的人际关系,是一般心理辅导的核心。它也适用于多元文化的心理辅导和治疗。
总的来说,约20年有关跨文化和多元文化的辅导的争议中,主流的声音是:面对来自不同种族、宗教、文化、社经阶层、年龄和性别组合的人.学者专家曾主张依个人之不同.选用特别的理论、方法和技巧来处理和治疗。然而.到了90年代初.这信念开始动摇。转变的结果是:视所有的心理辅导治疗都是多文化的。而成功有效的治疗,其关键乃在于心理辅导员本人的素质与修养.
在个人的临床经验中,无论在美国面对美国人、美籍华人,还是面对现代化社会居于香港的中国人(杨国枢,1994),或者是面对内地出生与成长的中国人时,我当然会发现各人之间有所不同.但更多的是,我发现各人有更多相同相似之处。Vontress。(1988)就提醒大家:所有的当事人都是人。在人性与感情需要上有众多的共通点。同时,他亦曾指出.文化可分为五个层次.最基本的是普遍性的文化.在其中,人类乃具有相类似的需要和权利(Vontress.1986)。
随着科技与现代化生活的过程,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人跨地域的互动和沟通.令人类的同质性不断增强;而地球村的概念.亦日益显著.在今天,心理辅导与治疗在中国要向本主化发展.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前述西方学者所走过的路,可以做我们的参考和借鉴。的确,所有的当事人都是人。在我的工作中,我重视与专注的是来谈的这个人。而这个人最基本的特性和需要,乃来自他身为一个人的本质。其次,才是文化、历史、社会与他所处的现实环境。固然,我对后者保持敏锐的知觉,但却不会与前者先后倒置。
面对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本土化,我们要对西方的理论存有一种开明的态度,迫切的问题是:我们如何以实证方式如结果研究,来检验有关理论在中国人中之有效性,然后去芜存箐。同时,通过吸收、借鉴外来的理论和方法,在个人与集体的努力下,发展或创造出适合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特点的心理辅导和治疗体系。
四、政府的认同、支持并专业的制度化
基于1966至1967年香港出现的动荡不安,在香港政府回应市民的需要与问题的过程中,心理辅导的概念第一次正式出现。1970年香港大学聘用了香港历史上第一位心理辅导员,第二年还增聘了两人(EdUCatots’SOCislACtionlCOUnCil,1980)。随着香港大学的倡导,香港浸会大学(当时为浸会学院)亦于1971年第一次聘用了两位部分时间工作的心理辅导员。至于在中学.虽然完全欠缺专业的心理辅导员.却早在1965年的一个研讨会上,讲者曾提出应该聘请心理辅导员来协助学生的成长。可借,直到12年后,政府才回应此需要。当时,社会工作者被安排在中学工作。至于小学,则由学生辅导主任来负责(林孟平,1997)。
香港的心理辅导,已有将近3O年的历史,可是发展很不理想。虽然从服务的层面与多元化上,应该是所有华人社区中情况最好的一个地区;但在质与量方面.较诸其他先进国家,则仍需要大力改善。在研究与培训上,政府认可的学位课程,时至今天,仍还只有一个。虽然中文大学的课程,除了提供硕士学位的研读外,还有哲学博士与教育学博士的研读,但为硕士与博士学位提供的名额,每年不多于10人,无法回应需求。持有高等学位的心理辅导与治疗学者,屈指可数。香港的心理辅导专业协会(前为亚洲教育与心理人员协会·香港分会)虽然已有超过20年的历史,但由于政府的支持很不足,人力并其他资源的限制太大,往往是举步维艰,但却仍然在学术与专业上为专业人员提供支援。其中包括开设培训课程、从事研究与出版学术期刊“亚洲辅导学报”。此外,亦于年前完成了香港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道德守则。
总的来说,香港的心理辅导仍在始创阶段.未能做到专业上的制度化的原因很多,但最关键的是政府虽然认可,亦一再强调心理辅导在学校教育、家庭、社区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但却欠缺具体计划与实质上的支援.反观台湾,它除了是所有华人社区最早(1960)开展心理辅导的地区外(Hwang,1972;Kuo,1977),也是本专业领域人才最多,发展亦较佳的一个地方.探索其原因,关键是从6O年代开始,直到今天,政府一直重视,并且实际上提供了相当有力的支持.早在60年代末期,台湾心理辅导的服务已经有了高速的发展。到1983年,台湾所有学校,包括小学至高校,都已开展了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服务(Barclay&Wu,1986)。此外,政府亦强调心理辅导与治疗在社会发展方面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Min-istryofEducationDepartment,Taiwan.1991)。
一门新的科学与专业.其发展往往与学术机构的支援、经济条件都有关.台湾由于省政府认可与推动,高校中的心理辅导培训课程专业点有好几个.质量亦不错.持有高等学位的学者专家,数目相当可观.至于资源方面,除了长久以来的支援外,在1991年至1997年实施的“教育部辅导工作六年计划”中,政府所提供的经济支援,数额高达约24亿元人民币。虽然此计划的开始,是针对台湾近年青少年罪犯人数急剧上升的现实,惟计划的总目标是“结合家庭、学校、社会及国内外资源,建立全面辅导计划,统整规划辅导工作发展,亦减少青少年问题行为.培养正确人生观,促进身心健康,增益社会祥和.”从总目标中,喜见计划的目标没有局限于解决问题的层面,而且确实是反映了心理辅导的哲学与精神。例如前述的“发展”与“成长”这两项特质,就具体整合于总目标之中。
香港的心理辅导专业人员,曾经透过专业协会,尝试在专业化的重要课题上跨步前进。香港迫切需要建立专业人员的证照制度。很可借,多次的努力,因为种种因素,包括缺乏官方的支援,至今毫无进展。再看台湾的情况,由于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教育部辅导工作六年计划”中,在第二阶段就包括了这一项重要的项目。事实上,证照制度的建立,是将专业上监管工作制度化,的确是心理辅导专业服务质量保证的重要关卡。在人员的编制上,由于资源充足,台湾今年在此一方面的发展,亦不断完善,吸引和培育了不少优秀的人才。
在日本,教育界人士对辅导的诠释纵有不同,但未闻有否定辅导功能者.而早在1956年文部省已经对学校辅导作出肯定和支持。从所出版的《辅导手册》亦可窥见,文部省对辅导的定义已经有正确的掌握。手册中说明了辅导的意义并非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对策而己,应该在积极方面促进各个学生的性格发展。同时,文部省强调“辅导是达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功能之一.”(文部省.1956)
日本70年代教育核心问题“学校人性化”,亦直接间接催化了学校辅导的良好发展。“学校人性化”是回应日本社会之非人住环境.面对这挑战,教育工作者所厘定的学校辅导目标为:根据人性尊严的观念,重视每一个学生。辅导是帮助具有内在价值之个人迈向自我实现的过程,以发展人性为目的。因为政府之认同与肯定,心理辅导的正确概念,很快落实于教育界,更得到校领导与决策者的认同。例如在全国中学校长中,有94%相信心理辅导是教师培训中最重要的一环(仙崎武,吉田辰雄,198o)。
让我们再看辅导与治疗发展得最好的美国。虽还早在1932年.在明尼苏达大学就已经设立了具有辅导功能的机构(Williams.1939).但这一专业发展的转机,却要等待四分之一个世纪.1957年俄罗斯(当时的苏联)在太空科学上的一次超前,给美国政府带来极大的震撼。在检讨该次竞争的失败过程中,教育的检讨是其重点。结果是第二年,美国政府推出了一项“国防教育计划”(NationalDefenseEducationAct)。此计划为当时学者专家正努力推展的辅导专业,带来了一次,且成为美国教育史,并学校辅导的界石.此计划不但有效地回应国民之个人需要,同时,还确认了心理辅导乃国家富强并教育生命力所在(Gibson&Mitchell,1995)。
“国防教育计划”使美国教育从根本上向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意义是深远的。它令美国教育从传统的大量生产形式转变为重视每一个个体,在尊重个别差异的教育原则下,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个人化的关注与教育。在辅导这一领域,其支持力度大而且是多方面的。例如:自计划开始推展的1958年至1964年的六年内,在人员编制上,高中的心理辅导员由12,0O0增加到30,000,增幅达150%。在实质工作上,亦由1:96O的心理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改善到l:510。而在培训方面,在1964至1965年,此计划支持了480所高校改进了他们的培训质量与数量,共有15,700位中学辅导员接受了培训。
在中国内地,心理辅导真正萌芽始自80年代中期。1985年3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再次正式成立。协会的成立,为内地心理卫生展开了新的一页。在协会的组织推动下,相继成立了协会居下的专业委员会、分会与地方协会。与此同时,心理卫生工作人员亦在各地不同人群中积极开展了宣传教育和学术研究(马建青,1995)。
近十几年来,内地的心理辅导和治疗发展相当快,除了精神疾病防治机构以外,各类医院、许多大中小学校、群众团体,纷纷设立了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服务单位。目前,卫生系统的心理辅导与治疗是内地的一个主要方面。而心理辅导的另一个主要领域是学校,尤其是高校。不过从整体来说,多数学校尚处于自发阶段,缺乏制度上的保证,因而工作开展出现重重困难,包括人材不足、流失与设施上的匾乏。至于在理念上·人们对心理辅导与治疗仍然模糊不清。例如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价值观的急速改变,人们的心理矛盾与冲突以新的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一些关心政治思想教育的人感到传统的“思想工作”模式似难以收效,寄望于心理辅导。甚至有人视心理辅导为“思想工作的现代化”(钟友彬.1995)、至于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另一重要范畴——评鉴与测量,虽然已有专业协会,但由于未能制度化规范化,故心理测验与评鉴工具随意售卖和被滥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学者们对种种问题作出分析,指出主要原因为:政府有夫部门认识不足,行动迟缓.除卫生部门外,教育、民政等有关行政机构未采取得力举措来推动这项专业的发展;专业人员奇缺;教育和培训工作.尤其是正规的心理辅导人员的培养跟不上;治疗和咨询效果参差不齐等(江光荣,1995).不过,近两年来,喜见教育部已确认心理健康的重要,主张思政工作人员采用不同的策略,包括了心理性的干预方法.来协助学生(中国卫生协会.1995。国家教育部,1997).基于官方的认同,时至今天.有越来越多省市的学校开始将心理辅导与治疗纳入课程,或者设立服务单位.
五、专业系统培训课程
香港心理辅导专业的发展.相当差强人意。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专业的系统培训课程,远远未能回应专业和社会的需求。即使是全港唯一开设心理辅导学位课程的中文大学.多年来挣扎求存至今,无论在开设的科目,还是在教导人员的编制上,都有待进一步改善。由于该课程的名额有限.培训的人员亦不能满足社会急剧转变所带来日益增多的心理辅导需要。幸而多年来有不少人在外地获得适当培训后,回港参与此项重要的专业.不过,由于心理辅导和治疗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密切,长远来说,我们仍需要在香港本土上开创更多的培训机会。
至于台湾,前文曾说明了,由于四十年来省政府对此专业的认同与大力支持,各方面的发展相当可观。在内地,随着社会的转变,心理辅导与治疗的需求日益增大和迫切。最急切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开展专业的系统培训。钟友彬(1995)对这个问题有相当透彻的分析,他说: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能胜任这个工作的合格从业人员太少了。尽管全国各地办了许多讲习班、培训班、派人出国或请外国的专家来讲学,并于1990年成立了全国性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专业委员会,出版了一些书刊,培养了不少从业人员,但水平参差不齐,至今还没有培养心理咨询人才的专业机构和系统的培训课程,也还没有正规的资格考试制度。”(江光荣,P4)
据过去几年个人在内地的访学中所见,具有心理辅导与治疗系统本科培训资历的人,真是凤毛麟角。不少已担任培训的人员,通过自学,理论上的知识往往很充实,令人钦佩与尊敬。但问题是,心理辅导与治疗是心理学中一门实用科学。上述的学者专家因着他们缺乏了临床实践经验,实在带给他们很巨大的限制.甚至是流弊。另一批负责培训的主力,来源是心理学本科毕业生.
遗憾的是,在心理学这庞大的领域中.各个专门领域的主导哲学与理念并不一定协调.其中部分的信念.与强调入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潜能、主导性和创造性的心理辅导与治疗,正恰恰背道而驰。故此,个人要强调;一个人若已具有心理学本科基础,再研读心理辅导,往往事半功倍;但并不是每一位心理学本科的学者都适合从事心理辅导与治疗。一个人是否适合作心理辅导工作,是因专业而异,更是因人而异。后者正是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上学者专家公认的信念:在辅导与治疗过程中,产生成效的关键是从业者本人的素质与修养。换言之,心理学其他专业方向人员的培训,往往不像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培训那样重视学员个人的素质与修养。中国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发展,若要迈向专业化,专业系统培训的设施.乃燃眉之急。一个专业系统性的培训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Carkhuff,1987;walkins,1997:):首先是理论学习。心理辅导与治疗既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既是科学,自然少不了理论基础。一个专业工作者,不能只懂操作。他必须清楚,并且能解释他操作行为背后的理念。其次是从业员本身的素质与修养.故要为学员提供自我探讨的机会。在深层次的自我反思中增强自我认识和自我觉察.第三是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巧的训练。第四就是实习.学员要有机会实际为人们提供心理辅导与治疗.同时,他会接受导师严谨的督导。在专业的评核上,通常对实习的时间和接受督导的时间,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而负责督导的人员,在学术、临床经验与督导的资历上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与水平。
香港心理辅导与治疗,迈向专业道路漫长而工作艰难。我们一方面继续致力于专业化工作的改善和发展。另一方面,自垦荒工作之始,就同时尝试脚踏实地地开展半专业和非专业的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培训。这一层面的培训,由于需时较短,各方面的资源要求亦较易解决.故此在量的供应方面.确实是舒缓了香港社会多年来工作人手的短缺问题,不过.无论是高校和社会团体所主办的半专业和非专业培训课程,都相当严谨认真。各有关方面对他们服务还质的评估,相当不错。
举例来说,在香港中文大学为香港教育署所主办的中学心理辅导教师证书课程,为期一年。上课的时间约相当于研究院三学科的要求。在课程的中段,学员要实习.并且以六人一小组的方式,接受督导,进行学习。此外,课程还设计了三次工作坊与个入成长的小组活动,整合于一年的学习中.学员获得的证书与资历,有助于他们职称的提升。
中文大学所提供的心理辅导课程,虽然有一定的限制,但由于求过于供,往往可以甄选出一些优秀的人才,纳入课程。在多年的培训经验中,前述的半专业和非专业培训,实在是为我们的研究部课程作了不少准备工作。凡有此类背景的学员,学业上表现往往相对地良好。故此类课程,在心理辅导与治疗迈向专业化的道路上,事实上扮演若重要的角色。在内地辽阔的国土上,在可见的将来,心理辅导与治疗的需求会日益增加.面对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化的挑战,香港的经验,应该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六、总结与建议
前文初步讨论了心理辅导和治疗的概念与功能,研究与本土化,政府的认同、支持和专业的制度化;专业系统的培训等四个课题。当中固然有值得雀跃与欣慰之处,但同时亦有不少令人沮丧与担忧的事实。不过,透过反思与自省,肯定会帮助我们对现实有较清晰的洞悉和觉察。个人深信,这会引发和促进我们更有决心、更有力地向着专业化的目标努力。面对这艰巨的任务.个人有以下九点建议:
(一)透过学术与专业的研讨,澄清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概念,并且界定心理辅导与治疗在心理健康领域中的位置与功能.我们的专业,在本质上是对人类个体的重视与尊重.是发展与成长取向的,而自我实现则是不同学派最能协调与认同的终极目标。
(二)心理辅导与治疗(COunselingandPsy-chotherapy).在中国不同的地域地注.名称各有不同。多年来,无论在学术交流与沟通,甚至在日常的运作上,已导致了不少的混乱与问题,实在是我们迈向专业化的障碍。故此,有必要尽快汇聚才智精英,以彼此尊重、欣赏的态度,超越各人的习惯与传统的限制,从学理上为这专业找出最正确的名称。
(三)为了专业的信誉和对社群的负责,我们必须留意监察培训质量与从业人员的工作水平。不同地区的人员.应加速专业制度化与规范化。工作要项包括设立专业道德守则.建立专业人员的证照制度,并对培训课程订出审核的标准等.同时亦配合实务,发展心理辅导法规。
(四)组织各地人才,有计划地整理现有测验与评鉴的工具,尤其是常用的、重要的测验等。务必要建立中国人的常模。同时,将工作人员的资历规范化.并严格禁止测评工具随便售卖与滥用。
(五)探讨不同层面的心理辅导课程设计,规划各级学校心理辅导课程.亦配合实务与实况,编制与修订各级学核心理辅导工作纲要.
(六)在学术与专业上,我们应面向国际,努力发展国际网络。同时摈弃不必要的民族偏见,在尊重学术无分国界的前提下,以开放的心灵与开明的态度,透过个人并集体的努力,进行跨文化与多文化的研究。认真探索与发展本土化的心理辅导与治疗。
(七)吁请政府当局,肯定心理辅导与治疗的理念,并且在编制与经费上,对我们有实际的支持。在培训工作方面,鼓励与支持已有一定基础的高校,开设硕士课程,进一步发展博士课程。为有志投身本专业的人,提供足够的研习机会。此外,设法培育高素质的培训人员,以期保证培训课程的水平。至于在研究上,人力的配置与经费的支持,亦有待政府的鼓励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