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研究方案范文

心理研究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研究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研究方案

第1篇:心理研究方案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管理;创新方案

1 引言

大学生如何将个人综合素质和在大学里所学的理论知识在踏入社会后与就业岗位有效结合起来迅速适应岗位要求,满足就业职位要求,实际就是就业胜任能力的体现。将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和大学生的就业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十分重要,这样能从本质上解决大学生就业管理问题。真正把人才战略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人才战线塑造我国的未来,努力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2 目前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中的缺陷

2.1 与社会相适应的策略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渐步人大众普及化教育阶段,但是实际却存在重视招生轻视就业的现象。这种现在在民办高等院校中尤为明显,这是由于政策环境所导致的,民办院校的正常运作以及发展都依靠招生的质量,许多高校在办学条件还不成熟的条件下就开始扩大招生的规模,招生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就业工作相对来说却很不重视。

2.2 就业管理配套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虽然出台了一些跟就业保障有关的政策法规,但是政策落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不良的政策环境使毕业生就业管理难以实施,也制约了就业渠道的有效拓宽。这就需要与就业有关的配套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同时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还需要真正站在保障就业的高度,监督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加大奖惩制度,真正使高校的就业管理体制从根源上得以改善。

2.3 政府、企业、学校、毕业生相协同的就业配置。

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应用信息平台供需系统问题等技术具有大量的技术创新内容,如网络化的应用、品牌、学生实现创新培养等,都是不容忽视的要点。实际上,就业工作中重视实效品牌宣传以及多方面能力培养等的高校并不多,甚至有些高校指导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还未实现电子网络的使用。现代化的高校就业管理系统运用还不完善,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成本较大,无法实现与就业市场的完全接轨。

3 就业管理工作的创新方案

3.1 正确引导大学生对就业价值观的树立。

对大学生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考察除了通过能证实专业知识所学的学历证明与文凭,实际上主要还是在于两个关键:就业录用特质和就业价值的认知度。在选择工作岗位时,毕业生是根据就业价值观来分析有关工作、目标或行为的持久性标准与信念,是大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工作结果和职业行为的具有动力作用和概括性的一套信念系统。与此同时,对就业能力具有影响的因素还包括概念化能力、社会地位、沟通力及时间管理,它们的关系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就业能力间接的受概念化能力对录用性质的影响;就业价值认知度与就业能力相互制约;就业价值认知度通过就业能力间接影响录用性质;就业能力是就业价值认知度通过其在社会所处的地位对其进行制约的。所以,就业能力和就业的质量与就业价值的认知度相关密切。校园文化建设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让大学生正确的树立就业价值认知度。

图1 就业能力结构图

3.2 推行人本职能教育理念,建立健全“教师—学生一企业”的良好模式。

职能教育模块与人本教育是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为最终目的。这是高校立足于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所需,在就业综合素质等方面竞争力产生的不容忽略的内容,同时这也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推进。

应建立健全“教师—学生一企业”的良好模式。该模式建立的重点在组织功能方面从扩展和创新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能上实现突破,教学改革的管理流程体系的再造,就业市场导向实现教育与教学改革系统功能。所以,这就需要重视企业人才能力结构需求。基于职业奉献的生涯价值的创造,树立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感,形成教师与学生的良好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教师与学生生涯价值链图

4 结论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是就业工作实现系统化的最终目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近年来社会比较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让大学生通过从社会因素、学习理念、学习模式、以及自身等方面寻找原因去分析就业的现状,总结其中的教训,树立一个良好的就业价值观,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管理的工作能力,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和培养途径等方面管理的力度,使其都应结合及学生自身情况和高校自身特点进行创新,不断适应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第2篇:心理研究方案范文

关键词:数据通信网 路由协议 流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00-00

随着电力营销、电力市场等业务越来越广泛地开展,信息系统已经融入到了电力企业经营的各个部分,为电力系统正常高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1]。数据通信网整体效能的发挥有赖于全网一体化的网络架构与运维管理,而数据通信网络以往主要采用各省分散建设、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各级单位数据通信网络技术体制、层次结构、配置标准、运行策略、协议参数、设备类型、维护模式等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有必要结合当前及未来业务发展与网络演进的实际需求,推进省级数据通信网络优化整合改造工作。

1省级电力数据通信网现状

以某省电力数据通信网为例,网络采用分层的拓扑结构,分为1个核心层节点(省公司本部)、数个骨干层节点(地市级公司及直属单位)。省公司核心节点配置2台核心路由器,每个地市骨干层节点配置2台骨干路由器,采用“双星形”网络拓扑结构互联,网络拓扑如图1所示。

省级数据通信网采用单自治域,自治域内采用OSPF路由协议,域间路由使用MBGP,结合MPLS VPN技术实现内外网业务强逻辑分离且共用物理通道。

地市公司各配置2台硬件防火墙、2台核心交换机与地市节点的2台骨干路由器之间互连,实现地市公司与省公司之间业务的交互。

图1 省级电力数据通信网网络拓扑现状图

2存在问题分析

省级数据通信网络在技术路线选择和参数标准制定等方面与国网公司数据骨干网的技术标准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将对数据通信骨干网的覆盖至地市带来较大的挑战。存在的问题如下:(1)网络结构方面,目前,省级电力数据通信网络采用单自治域MPLS VPN架构,数据网VPN信息只下发到各地市公司广域网边界PE,而未延伸到各地市县公司,地市公司未启用BGP AS域。(2)网络特性方面,省级电力数据通信网络部署了MPLS,采用单自治域MPLS VPN架构,未启用流量工程,未部署QoS等技术。

3优化改造方案研究

省级电力数据通信网的目标网络架构包括两个主要网络层次,省公司网络原广域网骨干区域形成的数据通信骨干网,以及整合之后地市公司级别网络形成的地市接入网。全网分成数据通信骨干网和数据通信接入网二级网络结构。改造后的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改造后省级电力数据通信网拓扑结构

3.1优化基础网络

目前省公司已具备两台高性能路由器,能够实现完整PE功能、并已作为省公司核心PE设备,负责接入各地市PE设备。考虑到目前省公司两台骨干路由器即做PE设备,又担当MBGP RR角色,为保障MBGP协议工作的稳定性,需要新增两台高性能路由器作为独立的RR,骨干网内所有PE作为该RR的客户端。省公司第二汇聚节点应新增1台PE设备,能够实现完整PE功能、并已作为省公司第二汇聚点下联各地市PE设备。每个地市公司应设置4台路由器设备,其中2台用于省电力数据通信网骨干PE,2台用于地市公司汇聚下属各级单位的核心路由器,兼做路由反射器(RR)。

3.2规范IP地址

目前省级电力数据通信网内已实现网络地址与业务地址分离,但网络地址并不符合国网规范要求,需要重新划分。划分原则是:保持网络地址与业务地址相分离的前提下,启用符合国网要求的新IP地址段重新划分。网络地址划分为两部分,分别是设备Loopback接口地址与互联接口地址。在划分过程中要做到这两种地址空间互相不重叠,同一类地址处于连续的空间内,方便路由汇聚。

3.3 优化IGP路由协议

本方案将省级数据通信网的IGP协议由OSPF变更为ISIS。ISIS协议部署原则为:所有骨干网络设备均只运行一个ISIS进程,且同处于Level 2.所有路由器ISIS区域号均相同。

ISIS协议部署要点如下:(1)各地市内所有P/PE设定为一个网络层级,应都在同一个IS-IS路由LEVEL 2层内;(2)省内所有P/PE之间互连的接口都运行L2-Only IS-IS;(3)将所有P/PE的Loopback 0端口设置为被动(Passive)模式;(4)其他端口,例如连接CE的端口一概不运行IS-IS,也不作为被动端口,以保持IGP路由信息的精简。

3.4 优化BGP路由协议

省级电力数据通信网骨干网络内BGP协议需要全部重新规划调整。调整内容为:根据国网规范修改骨干网内设备的BGP AS编号、地市接入网汇聚路由器的BGP AS编号,做到骨干通信网与地市接入网AS编号分离,实现VPN路由跨域传递。修改BGP协议的router-id值,取值为设备自身loopback接口地址。

3.5 流量策略部署

各个地市公司的两台骨干网路由器设备采用“口”字型方式连接到省公司主节点PE2和第二汇聚点PE3,正常状态下,业务由地市PE上传至省主节点PE2。

当到省公司主节点的链路中断或者省公司主节点设备故障时,地市公司所有业务可以自动切换到与省第二汇聚点PE设备互联的链路上。

地市公司各个业务CE与PE之间的路由协议可以保持现状,通过路由策略使一类、二类业务分别流向不同的地市PE设备,并实现路由互备。

4 结语

该方案对现有省级电力数据通信网网架构进行优化调整,给出数据网架构建议。一方面能够为支撑当前及未来电力各级业务应用的承载需求,增强数据通信网络的优质服务水平,推动电力信息化新技术和新业务的部署和落地;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全国电力数据通信骨干网向地市供电公司技术标准延伸和网络架构延伸。

参考文献

第3篇:心理研究方案范文

摘 要:探讨了图书馆消防安全的现状,论述了目前我国消防安全普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现代典型图书馆消防系统设计新理念,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增强安全意识,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完善消防设施等若干项解决图书馆防火安全问题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消防安全;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F41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237-01

1 图书馆消防安全的现状

1.1 灭火器配置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应根据书库、阅览室的收藏对象、建筑面积、消防等级等情况来配置灭火器的数量、品种。对灭火器配置的设计计算,原则上应先确定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火灾种类以及要保护面积所需的总灭火级别,然后根据各设置点的具体要求、所应选的灭火器并根据配置场所的固定消防设施情况进行修正。但在某些图书馆,在灭火器配置计算工作中,主观随意性较强,不遵守国家技术规范,或是降低标准,偌大的配置场所只有寥寥数具;或是认为多多益善,超标准配置,即使配置场所设有消火栓、喷淋等灭火系统,也不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规定的修正参数进行酌减,造成单位资金不必要的支出,发生变相浪费现象,加重图书馆负担。

1.2 报警系统存在的问题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种类较多,其主要产品有:探测器、控制 器、功能模块、显示设备、通讯广播等五大类。从1999年6月浙江省消防设施检测中心的报告来看,报警 系统的问题相当突出,有60%的探 测器失灵,存在误报或不报警的现象。

1.3 消防设施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

从各图书馆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图书馆对纸质文献的消防设施对数字资源,对计算机机房和电子阅览室等处的消防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随着现代技术的应用和对数字资源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许多图书馆的计算机服务器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而在这些重要部位,存在晚间无人值班,缺少消防监控系统、自动灭火设施的现象,给图书馆埋下了很大的火险隐患。

1.4 消防安全意识不强

许多图书馆的领导、职工消防意识淡薄,制度不全,管理不严,缺乏消防设施,或有之也形同虚设,无消防功能可言。图书馆消防栓无水,灭火器过期失效;书库、配电问内有煤气瓶、烟蒂等情况普遍存在;更有甚者,在木结构的古籍库房隔壁开设茶室等娱乐场所:到处有事故的苗头。对此如不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实有酿成重大事故的可能。

2 现代典型图书馆消防系统设计新理念

2.1 消防系统

图书馆藏书多,所以对火灾和消防系统的设计一定要谨慎而且要高效快捷。为此,现代图书馆建筑一般设计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于涉及到图书馆中的藏书对空气湿度的要求很高,因此设计为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此系统为喷头常闭的灭火系统,喷头的作用直径设计为2m,为了使其灭火效率提高,设计过程中喷头应尽量不要设置在柱子和墙壁边缘,管网中平时不充水(无压),这样就可以排除因为喷头喷口处封口松动泄漏的滴水而引起书籍的发霉,腐蚀等。火灾发生时,火灾探测器报警后,自动控制系统控制闸门排气,充水,由干式变为湿式系统。只有当着火点温度到达开启闭式喷头时,才开始喷水灭火,报警阀设计为雨淋报警阀,离地面的高度为1.2m。这样对书籍的潮湿变腐很有抵制作用,而且灭火效率也很高,很及时,的确不失为一种对图书馆既实用又巧妙的灭火系统。

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因为图书馆藏书量很大,应将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为集中报警系统。在系统中设置必要的消防联动控制输出,输入接点或输出,输入模块,用于控制有关消防设备,并接收其反馈信号,设计后在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通用火灾报警控制器上能显示火灾报警部位信号和控制信号,并能进行联动控制。而且为了便于管理,保证系统可靠运行,设计时将集中报警控制器设置在有专人值班的消防控制室或消防值班室内,决不能安装在其他值班室内由其他值班人员代管,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其底边距地面的高度设计为1.4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设计为0.8m,正面操作距离设计为1.5m,此外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所连接的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设计也满足区域报警控制系统的要求。

2.3 防排烟系统

而对于一般的暖通空调设计来讲,还应考虑建筑的排烟系统。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利用火灾时产生的热烟气流的浮力和外部风力的作用,通过建筑物的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的自然排烟就可以了。但是图书馆的藏书量大,一旦发生火灾,那烟气是相当的大,靠自然排烟系统根本无法得以很好的排烟。图书管的中庭体积超过了17000平方立米,按规范要求其排烟量不应小于102000m3/h,排烟量非常的大。而且考虑到如果发生火灾或某层失火后,烟气可能在自然送风系统的压力下也不易排放,所以应设计为机械加压送风排烟系统,而且设计每层采用独立控制的方式,一旦某层失火后,该层及上一层加压送风阀同时打开,疏散楼梯间均采用加压方式,隔层设置自垂百叶风口。这样的排烟系统设计对图书馆的烟气排放是既有效又是最恰当的。

2.4 消防保护系统

图书馆属于一级消防单位。不但要对所有载体的文献资料、图书馆的一切设施设备,施以现代化的保护措施,还要对到馆的工作管理群体与读者群体的安全予以全面的考虑。在重点防范部位(珍善本库、计算机主机房、主要通道等等),设置摄像系统、防盗探头、紧急按纽。图书馆可在大门总出入口设置防盗器,也可在某区域内设置防盗器,根据各馆不同的管理要求及馆舍设计情况而定,但一定要在图书馆“方案设计”出台之后,“施工设计”进行之前确定下来。各层各室的烟感、温感探头的设置要根据其功能控制区确定数量。各种文献载体的库房、计算机房等都是图书馆消防重点中的重点,在设计时应格外考虑安全系数。各交通转折口、各层房间都要设置明显的紧急疏散与通道标识,电源控制要有UPS(不间断电源)来保障,确保发生意外情况时的导向无误。

3 图书馆消防安全的管理措施

3.1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安全意识

图书馆消防工作必须贯彻“以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从图书 馆领导到普通职工都应注重消防安全,开展消防知识安全教育,注重和消防部门加强联系,通过消防法规教育,消防器材操作使用等的培训,提高职工的消防素质,将消防措施落实到位,是保障图书馆消防安全的基础。

3.2 健全安全检查制度,消灭各种安全隐患

“隐患险于明火”,图书馆的馆舍建设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要求,达到相应的耐火等级。如书库内防火墙耐火时问不低于4小时,书库门不低于耐火2小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设立应急指示灯等。所有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与使用,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行业标准及有关电气设备规程、规定,并及时检查、更新老化电气设备、电线等。

3.3 配置消防器材,完善消防设施

各馆应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不同的灭火器材。提高图书馆安全工作的科技含量,使用含有高新技术成果的安全防范系统,如先进的报警、灭火系统、烟感探测器、中央控制监测系统等。定期检修消防器材,确保消防设施时刻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3.4 健全消防组织

图书馆消防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落实专门人员,要健全消防工作组织网络体系,做到全馆有人抓,部、室有人管,下班前有人查,闭馆时有人值班。

参考文献

[1]麦群忠.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界,1997,(3).

[2]周建军.图书馆消防安全管理[J].天津消防,2003,(10).

第4篇:心理研究方案范文

想要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创新,必须先要对其进行分析了解,以便更好的开展下一步工作。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能以货币计量、可以带来预期经济效益的资产,与有形资产相比,无形资产具有明显的特殊性,管理难度也更大,具体特点包括以下几部分:一是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但未来收益较大,无形资产是凭借各种知识、技术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一种经济资源,通常表现为某种权力、技术或获取超额利润的综合能力,如:技术、人力资源、专利技术、商誉等,加以利用能为企业获得于预想不到的收益。二是无形资产具有非流动性,并且有效期较长,一般来说,无形资产是与特定企业结合在一起的,除非经过无形资产出售或转让,否则将随着企业的不复存在而消失。三是无形资产是为企业使用而非出售的资产,企业持有无形资产是为了通过它创造利润,而非为了出售或转让,应该通过分析研究寻找更多合理的通过无形资产获利的方法。四是无形资产单独不能获得收益,它必须附着于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收益。

二、影响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实现的因素分析

一般来说,影响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实现的因素主要有产权因素、获利能力因素、技术因素、风险因素、无形资产的取得成本、机会成本、市场因素、使用期限、宏观经济政策、转让内容等,这里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简单介绍一下。

其一,立法和各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我国,虽然有一系列关于商标、专利、著作等无形资产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加入了一些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但保护范围仍不全面,立法也不全面,如《担保法》则明确指出,可用于质押的无形资产仅限于专利权、商标权以及著作权中的财产权,这些规定限制了无形资产的利用范围,不利于无形资产价值的实现。此外,我国对无形资产的行政管理采取的是分部门管理方式,各司其职,这种分部门的管理方式不但不利于权利主体纠纷的解决,而且还会增加管理的成本、加大管理的难度。

其二,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身原因。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这需要一个认知过程。目前,大多企业都能认识到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实现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对于作用的重要程度还缺乏认识,没有对无形资产形成足够的重视度。如缺乏对品牌、企业形象等无形资产的管理,没有制定相应的品牌战略和形象战略,即使有一些企业创立了自有品牌,但大多都因后续工作不到位而造成品牌流失,而调查发现,在国内一些行业外国品牌却占有近80%的市场,这些数据足以证明国内企业对对品牌、企业形象等无形资产的忽视。又如,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足、力度不够、能力不强,多数企业出于对成本及风险因素的考虑,会选择采用技术引进的方式进行产品生产,有的更是在原有技术模版稍加修改或直接模仿,最终导致创新率不高,企业总体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都较低,从而影响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实现。

三、重视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

1. 创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2013年7月,美国商务部正式调整了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方法,核心内容是将知识、技术、创新能力等无形资产资本化。这一变化趋势将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也更进一步表明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者应创新管理理念,认识到无形资产不仅仅是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财富创造的重要源泉,它不仅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杠杆作用,而且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基础。

2. 重视技术类无形资产的开发和积累,并做好保密工作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既应高度重视技能、技巧、诀窍等技术层面隐性知识的管理、开发和保护,也应关注组织或团队学风、信念、洞察力、价值观等精神文化要素的凝炼、传承和发扬光大,努力使专利技术的保护及应用、隐性知识的开发及利用、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无形资产管理的系统战略。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制定发展规划、加大人力和物力投入,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并做好技术维护及保密工作。企业在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积极申请专利保护的同时,还不应忘记和与无形资产相关的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如果需要还可以对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各类无形资产的产生、发展和流动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对可能接触无形资产的人员进行随时监督,避免企业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流失。

3.以知识产权管理与品牌创新的有机结合推进无形资产经营战略升级

有效的知识产权战略,其重点不应仅限于知识产权保护,更重要的是将其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和品牌创新结合起来,通过提高知识创造和技术获取的能力等增强我国企业的总体竞争优势。这就需要在无形资产运营模式的探索、开发方式的选择、评估体系的完善、组合策略的选取等方面深入研究、积极尝试、大胆创新。

第5篇:心理研究方案范文

[关键词] 企业档案管理; 信息化管理; 方法分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6. 032

[中图分类号] F272.7;G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6- 0054- 02

企业档案管理在企业管制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变动日渐活泛,企业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企业档案工作怎样推陈出新,逐渐变成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的一个主要问题。不仅在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上进行变革外,信息化管制同时是一个必要的发展。

1 加速档案管理制度的变革

陈旧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变革已刻不容缓。确立改革的路线,使当代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持续发展。只有经过改革,才可以给平稳、连续、和谐的运行理清阻碍、逃脱困境,才可以帮助人的潜力发挥提出最广阔的平台。中国正在施行的一场关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变革的成功将给我国社会的可持续运行提供可信赖的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身为社会大团体中的一个子部分,是所有社会团体的首要组成环节。因此,档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运行一定要改革,换句话说改革就是档案管理工作可持续运行的促进力。

2 实施制度化、标准化的档案管理

首先,全面调查案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实现档案管理度化、标准化的首要工作。另外平常的档案管理部门由于历年来没有进行彻底的调查,还有移交部门规定管制期限不准确,都存在一些重复或者没有参考价值的案卷,因此,第一步要除去一些无用的案卷才能杜绝今后实施数字管制时发生重合和效率低下的状况。其次,重新整理文件,实现文件制度化。将一些文件过多、内容杂乱的文件进行再次整理。整理案卷的原则是最大努力地把一些存在关联信息的案卷整理在一起。在整理文卷的过程中要把一些没有页码、没有案卷目录、无文卷题目或题目不清晰的文卷重新整理、补全并保证所有文案更加规范。整理文案不仅使馆藏文案优化,还可以更加科学地保管文件,并且还能提高实行数字管制档案后的有效利用的效率。

3 构建全面的档案信息安全管制体制

档案信息化的完善构建以及最后的确实都应该依靠档案管理职员来运行,因此说档案管理职员是档案的信息化安全保证的第一个保障。所以,构建全面的安全管制机制,改善职工运行手段,增强档案职员的警戒性,能够从基本上减少个人错失所带来的信息遗失,降低电脑黑客对企业档案信息体系的危害。与此同时,对于信息化管制,在档案信息的应用需要采取职工确认身份、备份数据、杀毒软件等安全保护手段,运用这种方法增加档案管理的安全。

4 加强档案管理法治化建设

改革开放到现在,党及政府有关机构特别重视档案的管制工作,先后了许多政策用来改善档案管理工作。法制化是管制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要依法管制,达成档案管理的制度化。档案管理设备的现代化,档案类型的多样化决定了档案管理方法要继续改革,只有坚定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形势,创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万象更新的形势对档案管理人员在业务水平、知识水平及管制操纵能力等方面都说明了新的要求。档案事业的拓展必须坚持按依法管制的道路,唯有实现档案管理的制度化,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发挥原有的作用。为了增强对档案的管制和搜集、整理工作,更方便地保护和使用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就此产生。

档案管理作为一个体系严密的管制科学,是我国经历千载的智慧成果。尤其是最近几十年,伴随信息化的来临,加速了网络化、数字化体系发展,档案信息化的管制已经逐渐变成档案管理运行的新目标,变成当代企业管制发展的主要标志。

5 构建一支素质高的信息化档案的专业队伍

目前信息化的社会档案管理者一定具有相应的计算机技术以及这方面相应尝试。也就需要企业档案管理职员应当依照档案信息化运行的现实要求,逐渐地改变自己的理念,掌握新的电子计算机知识,了解信息管制新的技术,建立保证企业服务的工作态度,所以构建一支素质高、水平高的信息化档案管理队伍,才能保障企业档案的信息化建立的需求。

6 结 论

综上所述,信息化档案管理作为一个完整,同时又周密的主要管制事务,不但要求企业领导赋予高度的重视,更应该得到全部档案管理职员密切合作、积极参加。尤其是目前,信息化运行早变成为世界变革的一个目标,更好地解决档案管理事务中所面对的问题,才可以变成为企业的经济运行提供有效服务的根本保证,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晖.信息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办公自动化,2008,123(1):56-58.

[2]张慧敏,徐静泽.企业档案信息化管制的实践与认识[J].黑龙江档案,2011(3).

[3]丁文军.提高企业档案信息化管制之我见[J].西北水电,2010(2).

第6篇:心理研究方案范文

一、建立合理的信用管理组织机构

在全程信用管理模式中,首先要从企业的经营管理入手解决信用风险问题。目前我国企业在组织结构及其职能设置上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及信用管理的要求,可以采取以下的解决方案:

1.企业应当建立一个在总经理和董事长直接领导下的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或设置信用监理)。以此有效地协调企业的销售目标和财务目标,同时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科学的风险制约机制,防止任何部门或各层管理人员盲目决策所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企业实施全面的信用管理,首先必须在原有的业务管理体系中,增加信用风险管理职能。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应当设立信用管理部门,对于小型企业来说,至少也应当设置信用监理。

2.信用管理的各项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重新进行合理的分工。信用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等各业务部门各自承担不同的信用管理工作,必须按照不同的管理目标和特点进行科学的设计。例如,在传统上销售人员垄断客户信息收集上的密切合作以及信用部门集中统一的管理加以解决。一些企业已成立的追账机构(如清欠办)应划归信用部门统一领导,更加专业化地开展工作。

二、改进销售――回款业务流程

现代企业管理在传统职能分工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部门间的协调作用和流程设计。例如90年代中期开始的业务流程再造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管理趋势。销售回款业务流程是企业关键性的业务流程之一,最为重要而且复杂。实践表明,企业实施信用管理,可以有效地将企业销售和回款业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流程设计的方法,跨职能部门地实现销售业绩增长和降低收账风险这两个最基本的目标,从而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增长空间。企业通过业务流程的建立和改进,在销售――回款这一企业最重要的价值链中获得较大的增值,其中买方(企业)信用控制能力的提高和买方(客户)信用风险的降低是使各项业务流程得以改进的关键。

三、建立全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1.事前控制――客户资信管理制度

这项管理制度是指以客户的信用资源和资信调查为核心的一套规范化管理方法,包括“企业内部信息开发制度”、“客户信息管理制度”、资信调查制度、客户信用分级管理制度等。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风险的最大来源。强化信用管理,企业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工作,尤其是在交易之前对客户信用信息的收集调查和风险评估,而这些工作都需要在规范的管理制度下进行。对客户资源实行制度化管理,除了可以使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和控制,而且使客户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牢固地控制在公司整体的管理之中。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需要在四个方面强化客户资信管理:

第一,客户资信档案的建立与整理。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借助于正在逐步建立的社会诚信体系和大众媒体公布的企业资信状况,建立企业经营的诚信档案。

第二,客户资信评级管理。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的最低条件,内容包括5C即Character(客户品质)、CaPacity(偿付能力)、CaPital(资本实力)、Collateral(抵押物)和Conditions(经济状况)。一般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但企业信用标准必须切合实际。

第三,客户信用分析管理。市场供求关系的瞬变性,意味着与应付账款相对应的客户现金能力的匮乏。客户现金持有量和可调剂程度,如现金用途的约束性、短期债务偿还对现金的要求等,均决定了赊销企业的账款遭受拖欠和拒付在所难免。可见通过对应收账款进行追踪分析,有利于企业准确预期坏账损失的风险性。在通常情况下,赊销企业主要应以那些金额大或信用品质较差的客户欠款为考察对象,进行延伸性调研。主要方法有账龄分析和收现保证率分析。

2.事中控制――赊销业务管理制度

该项制度是指企业在交易决策过程中执行一套科学的信用审批方法和程序,包括“信用申请审查制度”、“信用额度审核制度”和“交易审批制度”。通过这项制度,可以明确客户与企业的信用关系,分清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各级决策人员的权限和责任,使应收账款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授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信用限额的制定,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定量化的信用评估,控制方法,形成企业内外的信用制约机制。比如,对一个客户实行一定的信用限额,意味着将客户、销售人员、管理决策人员都受到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约束。

3.事后控制――应收账款监控制度

为了有效地减少拖欠账款的数量,企业应当按照账款逾期的不同时间和具体情况,制定严格的欠款追收制度,密切关注危险信号货物发出后应积极联系客户。货款末到期时,可以提醒客户付款;货款已过期,但时间较短,企业可以通过发函和打电话询问对方,了解情况;如果货款还未收回,企业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一方面再次催讨,另一方面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停止向该客户发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若对方仍未付款,企业除继续催讨外可以考虑提诸诉讼和仲裁,以便尽早收回欠款。应收账款管理的具体改进应在如下四个方面制度化:应收账款总量控制制度;销售分类账管理制度;账龄监控与贷款回收管理制度;债权管理制度。

四、应用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

第7篇:心理研究方案范文

(一)调研概述

通过文献研究,探寻问卷设计的维度,确定了访谈问卷的基本框架;在与专业教师访谈的过程中,逐渐明晰问题的选项;而后在小范围内试调查,验证问卷后,向广东省内相关院校的专业教师发放问卷。正式的问卷主要由目前学业评价的具体做法(评价内容、评价目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等方面)、教师对目前做法的态度、进一步提升学业评价质量的建议等三个维度构成。调查问卷共发出1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份,问卷有效率为76%。调研大部分的数据在分析时,采用的是频数分析法,计算百分比;排序题则采用的是选项平均综合得分计算法,这是根据所有填写者对选项的排序情况计算得出的,它反映了选项的综合排名情况,得分越高表示综合排序越靠前。计算方法为:选项平均综合得分=(Σ频数×权值)/本题填写人次权值由选项被排列的位置决定。例如有3个选项参与排序,那排在第一个位置的权值为3,第二个位置权值为2,第三个位置权值为1。例如某题一共被填写12次,选项A被选中并排在第一位置2次,第二位置4次,第三位置6次,那选项A的平均综合得分=(2×3+4×2+6×1)/12=1.67分。

(二)调研结论

第一,现阶段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案没有涉及也没有引导职业能力的养成。现阶段高职院校学业评价的内容主要是知识和技能(88.16%),而对于态度、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的评价非常欠缺;在评价方式上,仍然是以笔试和技能考核为主(分别为88.16%和81.58%);评价的主要目的仍是用于“教师给定成绩”(84.21%);而实施评价的主体则仍然主要是教师(93.42%)。但另一方面,据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受调查教师认为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态度)等是最重要的教学目的(排序题,平均综合得分排名第一,达到3.41)。从上述两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是为了引导他们反思,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虽然在这些方面教师们早已达成共识,但在具体考评上并没有得以实施。第二,现阶段课程考核评价方案急需改革。数据显示,71.05%的教师认为现阶段职业教育课程考核评价是无效的,高达94.74%的教师认为非常有必要进行改革。第三,标准及评价表单缺失、教学任务过重、教学班人数过多是影响课程考核评价方案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评价标准的缺失是提及最多的困难(67.11%),其次是教学任务过重(59.21%)和教学班人数过多(40.79)。接下来,被提及到的困难还有评价表单不完善、教师本身缺乏培训、学校的不重视、学生不配合等方面。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考核评价方案构建

在上述调研的基础上,在基于人本性、发展性、职业性教学评价理念的指导下,明确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考核评价方案须结合课程关注学生知识、任务、思维能力、价值观与态度、管理意识等方面的评价,希望能有丰富的表单,这些表单在评价中承担着或衡量或引导师生自省的作用,在评价方式上兼备传统评价与替代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自评、互评、师评与企业评。

(一)明确评价具体目的

通过评价,教师要清楚地知道:一是学生对本课程相关知识点掌握的情况:是否真正掌握,掌握不好的学生/小组问题出现在哪里,基本掌握的学生/小组为什么没有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掌握好的学生/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可取之处;二是学生对本课程相关任务完成的情况:是否真正理解并学会应用相关知识点;三是学生思维能力的现状与进步的程度:观察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是否注意去感知并逐步养成培养良好的问题解决策略以及创造性思维。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掌握以下两点能力:一是观察与实践任务评价指标,深刻领会课程相关知识点的内涵;二是能够有意识地去观察与思考自己的认知策略、问题解决策略以及创造性思维,并逐步养成较为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考核评价总体设计

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前期研究成果——《酒店人才培养方案》(国家首批示范性建设成果,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与工作岗位为出发点,明确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根据这些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时间布局,综合考虑每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承担的作用,课题组最终确定了这几门课程的主要考核维度,如表1所示。在每门课程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安排具体情境(章节),并由任课教师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考核的权重。一般情况下,对于管理意识、思维能力、态度等的评价主要起引导作用,不作为衡量学业成就的指标,各类思维能力(包括问题解决策略、创造性思维等)的评价主要涵盖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的自查为主。

(三)知识评价大纲

对于需要通过笔试(卷面)来进行考核的内容,就需要详细的知识评价大纲,以避免教师在出卷时的随意性。一般而言,知识评价大纲除了限定考核的方式、时间外,主要还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规定了知识点层次。以酒店市场开发与公关宣传课程为例,是这样进行描述的:“试题中对不同知识点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20%,领会30%,应用(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50%。”。第二,规定了难度等级与难度结构。比如“试题难易度可分为易、较易、稍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考试试题中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稍难占30%,难占20%”。第三,给出了试卷的题型建议。这部分具体描述了某一科目的试卷中应有题型数量与种类,每种题型的题量以及所占分值,并且规定了此类题型的主要考核要点。第四,规定了某门课程知识点的考核细目:包括某考核范围的考核比重、具体考核点,并将考核根据重要程度与出现频率划分为核心要素、一般要素和辅助要素三类。

(四)任务/技能实操评价标准

在评价方案中,每门课程都会提供具体的任务/实操项目供标准使用的教师参考,并且给每个任务都附上一个详细的评价标准,一方面方便教师使用;更重要的是,评价标准将成为学生完成任务的任务指导书,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各任务。每个任务的评价由通用评价指标和任务评价指标两大块构成。以酒店市场开发与公关宣传课程的其中一个任务为例,其具体评价项目及标准如表2所示,此表体现出自评、互评与师评(如涉及到企业相关的真实任务,还会有企业方面的评价);另外,在评价表最下方,还设计了“团队排名”以及“是否进步”两项内容,目的是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五)思维能力评价

思维能力评价量表(表略),由问题解决过程的评分指标表、问题解决策略实施自查表和创造性思维评价量表组成。主要是用于学生自测与教师观察,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一般不计入学生的学业成就。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在课程进程中不同阶段适当地选择来使用。其中问题解决策略实施自查表的设计是根据“元认知”的理念,让学生有意识地开始认识与反思自己的认知策略,尤其是问题解决过程的各个方面,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它由三部分构成,分别适用于任务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进行引导和反思,一般此类评价贯穿任务实施过程,以小组为单位自发进行,以开放式的问题为主。以任务实施前的计划阶段为例,此认知策略评价表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其内容主要有“这个问题是什么?现在我们打算干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目前知道了些什么?已给了我们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对我们有什么用?”“我们的计划是什么?”“还有其他的办法吗?如果……,将会怎么样?”“下一步我们做什么?”等,通过小组合作回答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分解任务,思考解决的计划与策略。

(六)态度评价

态度是影响职业生涯的关键因素,也是用人单位很看重的因素。态度的评价可以细分为自我学习的态度、对待他人的态度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等方面。态度评价的目的不在于最后的评价结果,而在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态度。比如,课题开发了“在校自我学习和与人合作态度”评价表(表略),从课前收集资料、课堂表现(包括听课状态、发表意见、与同学沟通、互相学习等方面)、课后合作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打分,共设置10道题,每道题的分数从1到5不等,评价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打分,其适用于自我评价与小组成员互评。评价等级如下:态度优秀≥45分,态度良好≥40分,态度一般≥30分,态度不端正<30分。

(七)管理意识评价

由于学校的任务环境与实际的企业环境毕竟还是有区别的,对于管理绩效的衡量在学校中是很难实现的。管理意识自查表只是帮助任务负责人进一步有意识观测自己的管理行为,主要用于任务实施后,管理意识评价表是以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为基本维度,以开放式问题的方式呈现,供负责人进行反思得失与改进措施。

(八)课程考核方案实施建议

在方案的最后一个部分,根据目前的实践反馈,就该课程的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建议与注意事项做了简要的说明,以期给方案使用者更明确的指导。

三、方案构建后的反思

在改革的道路上,虽然专业教师满腔热血,但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很难能够深入推进。在评价方案构建及实施的过程中,除了专业教师需努力探索改革路,政府、行业、学校、学生等方面的态度也会影响到评价方案的构建与实施效果。为此,有如下建议:

(一)政府层面

一是应积极推进第三方评价,引入行业协会的力量,制定统一的标准。建议政府可以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加强不同产业地区、不同院际的合作来制订标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统筹和引导的作用。二是政府主导下加强校企合作不断深入推进,企业在满足自身经营各项指标的同时,也应当承担起一些必要的社会责任。企业与院校的合作不应仅仅停留招聘廉价劳动力的方面,全社会应当渐渐引导氛围促进企业与院校间的合作。三是政府对待职业院校的各项指标考核上,必须与普通高等院校有所差异。并且从政府对高职院校的考核上如果能从过程开始抓起,那么长期受此熏陶的教师,自然也会从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另外,政府对高职院校的考核指标直接影响了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指标、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而这一切也必然影响到教师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二)学校与教师层面

第8篇:心理研究方案范文

【关键词】破产重整;协商定价;缩股

一、背景介绍

*ST华源的重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自2008年公司宣布破产重整以来,曾先后与超过30家公司反复接触、协商谈判,由于种种原因,都未最终达成重组协议。终于,在2009年2月,福建东福实业的出现,令事情出现了转机。

二、破产信号

*ST华源的困境早在2005年就已初显端倪,因经营不善,公司陷入严重的资金流动性危机。2007年,*ST华源的负债总额已高达30多亿元,债务危机导致其生产经营业务几乎全面停顿。下面通过相关财务信息来分析一下公司出现的一些破产信号:

(一)单变量分析

1)从盈利能力来看,2004―2007年公司的每股收益和净利润均为负数,净利润逐年下降,到2007年,公司亏损额已经达到了10个多亿。代表公司抵御风险能力的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在2006和2007年也出现了负数。同样每股净资产在2006年和2007年出现了负数,以上这些指标看,公司出现了严重巨额亏损。

2)从偿债能力来看,流动比率作为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代表在2004―2007年间逐年下降,在2007年竟下降到了0.1499,远远小于流动比率的常规下限1;同样作为长期偿债能力代表的负债比率,在2007年达到了153.40%,公司严重资不抵债。

(二)多变量分析

由判定规则可知:2005年,公司的F值落在了不确定的灰色区域,存在一定的破产风险,应该值得关;2006、2007年公司的F值都远小于0.0274,破产概率极大。

三、重整方案

(一)债权清偿方案

1、现金清偿债权情况

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公司可处置资产的变现资金全部用于清偿破产债权。其中支付担保债权计人民币46,140,137.90元,支付职工债权计人民币22,865,269.00元,支付税款债权计人民币19,216,534.11元,支付普通债权计人民币22,856,963.91元。普通债权的用现金的实际清偿率为1.09%。华源股份资产评估值为146,675,979.93元。华源股份如实施破产清算,在优先支付破产费用35,000,000.00元,并清偿对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债权40,774,035.47元、职工债权38,507,256.00元、税款债权19,166,495.19元后,剩余资产向普通债权人进行分配,普通债权的清偿率为0.59%。

2、股票清偿债权情况

截止2009年12月31日,以*ST华源股票停牌前一日的收盘价格4.37元作为测算依据,让渡的股票(下文部分提到)已按照重整计划规定的每100元债权受偿3.3股A股的比例划转到了债权人提供的股票账户中,共计向132名债权人清偿了6,991.2万股公司A股股票(注:此时用股票清偿的债权中包含尚未用现金清偿的普通债权和担保债权);未提供股票账户或股票账户不合格的债权人应受偿的股票以及为"未获偿债权"预留的600万股股票计1,001.96万股A股股票,已划转到公司“破产企业财产处置专户”中。

(二)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

1、同比例缩减股本

由于华源股份股本规模较大,导致重组成本高、风险大,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吸引潜在重组方参与华源股份的重组。为确保华源股份重组成功,华源股份全体股东将同比例缩减股本,缩减比例为25%。华源股份总股本由62944.51万股减少至约47208.49万股。

2、股权让渡方案

在华源股份缩减股本的基础上,全体股东按一定比例让渡其持有的股票,考虑到控股股东应在上市公司重整过程中承担较多的责任,故华源集团的让渡比例高于其他股东。股权让渡方案为:华源集团让渡其持有的87%华源股份股票(相当于缩股前的90%),共计让渡101,093,130股;其他股东分别让渡其持有的24%华源股份股票,共计让渡约8541.09万股。

按照以上调整方案,华源股份缩减股本后,全体出资人共计让渡股票约18650.41万股,该等股票均用于清偿债权及由重组方有条件受让。

(三)经营方案

1、资产剥离

2008年12月15日至12月29日公司陆续对持有的子公司的股权和资产进行了拍卖和处理收回金额126,983,703.94元,同时协议转让公司办公用具等资产收回金额475,477.61元。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公司全部资产于处置完毕。

2、受让股权

2009年3月31日,东福实业以人民币728.18万元的竞拍价拍卖取得华源集团持有的本公司154,932,000股限售流通A股。东福实业及其一致行动人有条件受让本公司出资人让渡的5888.1万股A股和4769.1万股B股。

3、重组方注入资产

东福实业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通过定向增发方式,由华源股份向东福实业及其一致行动人以每股2.23元发行103,947.20万股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名城地产70%股权,使公司获得经营性资产及业务,以恢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重组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将变更为综合房地产开发。

四、小结

*ST华源破产重整顺利的完成了,公司主营业务转为房地产开发,这也是最近房地产公司借壳上市的一个典型例子。停牌三年,重组几经浮沉,创造了资本市场多个“第一”的*ST华源终于在2011年10月11日恢复上市交易。

参考文献

[1]赵泓任.企业破产重整计划可行性的法律分析[J].法学杂志,2010(06).

[2]刘玉民.北京首例破产重整案演绎凤凰涅[J].工会博览,2010(01).

第9篇:心理研究方案范文

【关键词】防火墙技术;电力系统;信息安全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同步,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平水也是日益增高,如果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出现了问题,则会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及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飞速发展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网络安全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越来越严重,每年因网络问题都会带来一些损失,所以网络安全技术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

1 防火墙技术的概念

在英文中的防火墙是Firewall,意思就是用一道墙把安全隐患阻挡在网络安全系统之外,通过一系列硬件设备和相配套的软件设备科学的部署,使其共同组建成一套用于网络安全的防御系统,这是一个必经的网络入口,用于隔断外部可能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在电力系统中,防火墙技术是依据电力系统的安全策略,并有效的为系统信息提供安全保障服务,防火墙技术是计算机网络的首要关卡,是实现电力系统信息全安必备的基础设施。

随着网络技术全面发展和其应用的不断扩大,防火墙技术已不仅仅是负责网络安全的信息认证与传输。还能为网络安全应用提供相应的安全服务,如当电力系统内网因一些原因必须更换ISP时,就可以省去重新编号的麻烦等等,所以说防火墙技术在电力系统信息安全中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2 防火墙的主要功能

2.1 强化网络安全

电力系统可以通过防火墙将一些安全措施配置其中,如口令、密码等,防火墙的集中安全管理与将网络安全问题分散到主机上相比,防火墙更经济适用。

2.2 过滤数据包

数据包的过滤是指数据包从一个网络向另一个网络传送信息的过程中,经过已设定的符合自身安全特点的规则对传输的数据包进行检测,接收安全的数据信息,拒绝带有危险网站传送的数据信息,这也是防火墙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2.3 可以防止内部保密信息外漏

内部网络可以通过防火墙来划分,隔离内部网中的重点网段,限制内部网中需保密的信息在内部网中流通,可以保障内部网络中比较敏感的数据的安全,还可以隔断内部网中的DNS信息,从而防止了内部网中保密的或者比较敏感的信息泄露。

2.4 转换网络地址

网络地址转换有两大优点,一方面可以隐藏内部网络的真实IP地址,防止黑客直接攻击内部网络,另一方面内部网可以使用私有的IP网段,从而解决IP地址不足的情况。

2.5 可提供日志记录

因为防火墙的自身特点,网络的存取和访问都必须经过其认证。所以防火墙就保存了较为完整的日志记录,而且还能提供网络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

这些所概括的特点证明了其在各各领域中为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方面的地位及使用情况,当然,电力系统也是不可或缺的。

3 防火墙技术在电力系统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目前防火墙的基本技术类型包括包过滤、网络地址转化—NAT、应用和状态检测,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仔细研究并将适合的技术适当的应用,定会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可靠性。

3.1 包过滤技术

包过滤技术是防火墙技术的初级类型,通常情况下由路由器完成,其依靠自身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来有选择的控制流出和流入网络的数据。包过滤技术是出现最早的防火墙技术。其技术依据是网络中的分包传输技术。网络上的数据都是以包为单位进行传输的,数据被分割成为一定大小的数据包,每一个数据包中都会包含一些特定信息,如IP源地址、IP目标地址、封装协议类型等等。防火墙通过数据包中的信息来判断这些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如发现有来自危险网站的数据信息,防火墙就会自动的丢弃。因为其处于网络的最基础,对用户是透明的,如在电力系统中,管理员是可见的,管理员可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特有的评判原则,所以可以说包过滤防火墙技术是最快的防火墙

3.2 网络地址转化技术

网络地址转换是一种用于把内部IP地址转换成临时的、注册的外部IP地址。网络地址转换允许具有私有IP地址的内部网络通过地址转换访问因特网,用户不许要为其网络中每一台机器取得注册的IP地址。全网卡访问外部网络时,将产生一个映射记录,系统将外出的源地址和源端口映射为一个伪装的地址和端口,让这个伪装的地址和端口通过非安全网卡与外部网络连接,这样对外就隐藏了真实的内部网络地址。使得有限的外网IP就能满足内网用户对外网的访问,同时还能够避免受到来自外部其他网络的非授权访问或恶意攻击。缓解了地址空间的短缺问题,节省了资源,降低了成本。在外部网络通过非安全网卡访问内部网络时,它并不知道内部网络的连接情况,而只是通过一个开放的IP地址和端口来请求访问。

3.3应用技术

型防火墙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应用是内部网与外部网的有效隔离点,能起到监视和隔绝的作用。应用只允许内部主机使用服务器访问Internet主机,不允许外部主机连接到内部的网络,服务防火墙可以设置成允许内部网的任何连接,也可以设置成需要用户认定才可以连接,这样就为网络安全提供了相对较高的可靠保证,因为无论内网还是外网的连接都需要服务器的转换,所以可以保证内网的安全。在实际的应用中,应用的功能都是由服务器来完成的。

3.4状态检测技术

目前状态检测防火墙技术在防火墙系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状态检测防火墙是新一代的防火墙技术,又可以叫做动态包过滤防火墙,由Check Point公司引入。是在传统的包过滤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扩展,传统的包过滤防火墙技术是只能检测单个的数据包,而且是静态下的,不能将前后信息相联系,并根据信息动态生成过滤规则。而状态检测防火墙监视每一个有效连接的状态,并根据信息决定该连接是否接受或者将之拒绝。通过状态检测技术,动态地维护各个连接的协议状态,提高了系统信息的安全性,并且还能做到一定的扩展性,状态检测在包过滤的同时,检查数据包之间的关联性和数据包中的动态变化。

当然防火墙也不是万能的,在内部人员滥用被给予的访问权利的情况下,防火墙是不能防止内部攻击的,防火墙只提供了边缘地带的基础防卫作用,而且防火墙只能防止已知的恶意病毒程序,对于新型的病毒及木马不可能做到全面的封杀,而且安全问题也绝不是单单的来自网络外部。

4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分析

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是电力网络安全运行的并可靠送电的基本保障,是一项涉及多领域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工程,但是电力系统的信息并没有建立一个安全的体系,有些买了防、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防火墙都没有实施,这样必然加大了电力系统中网络方面的许多隐患,所以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必须加大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及实施的力度,才能从长远的方向上有效控制网络中的问题。

5 结语

随着电力系统信息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技术的应用必定是越来越多,而其中网络安全问题就愈发的显得重要,防火墙技术的应用是安全防御手段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高性能的防火墙对于提高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稳定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能促进电力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电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最终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得电力企业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路云.计算机网络防火墙技术的应用和发展[J].管理观察,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