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镇化调研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未来经济增长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合理把握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方向和力度,根据形势变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
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于4月9日刊登于国家发改委网站。报告称,“十二五”后半期及未来经济增长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必须通过优化宏观调控政策,为稳增长和调结构营造良好环境。
报告表示,确保实现预期增长目标,就要进一步健全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合理把握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方向和力度,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进一步加强财政、货币、产业、土地、环保等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努力完善以服务总量调控目标为主、兼顾多重结构性目标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防止出现大的经济波动。
工信部
拟向民资开放宽带接入业务
宽带上网的“最后一公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用户接入和使用的体验。
2014年,电信业开放将进一步加大。近日,工信部草拟了《接入网业务试点方案》,随后将会同各方协商,在形成最终方案后正式对外公布,并向民资开放业务申请。这是继发放19家虚拟运营商牌照之后,工信部再次扩大电信业改革进程。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表示,接入网业务属于鼓励民资进入的电信领域之一,是继虚拟运营商业务后,工信部下一项重点推进的民资进入电信业的业务。作为推进民资进入电信业工作,以及“宽带中国”战略的重要环节,今年工信部将研究完善接入网试点方案。
证监会
启动了承诺及履行监管专项工作
证监会开展专项治理,严厉打击证券市场内的各种失信行为。
近期中国证监会启动了承诺及履行监管专项工作,严厉打击失信行为。目前已有22项不合规承诺进行了整改。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凡不符合监管指引要求的承诺及超期未履行的承诺,在今年6月底前必须予以规范或解决,否则将对承诺相关方采取相应监管措施,并依据《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对承诺相关方在资本市场的行为予以限制。同时,要求全部上市公司“自亮家底”,向市场公告其承诺及履行情况。
发改委
新型城镇化规划整体谋篇布局都是围绕“人”展开
规划最大的亮点是让城镇化正本清源,回归人的城镇化的本质属性。
“将‘以人为本’贯穿城镇化规划始终,我们做到了!”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下称“规划”)颁布两周后,参与规划调研和编制起草的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亚军表示,规划最大的亮点是让城镇化正本清源,回归人的城镇化的本质属性。
四项战略的核心都是“人”
在四项战略任务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等都是为了解决人口在城镇化方面的问题。
“人口市民化”带来什么实惠
人户分离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特殊现象,规划明确,要解决1亿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并将居住证制度与公共服务挂钩,这将成为户籍改革的一个通道。
城市建设用地人均100m2是硬线
土地低效率、粗放式的扩张,这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规划提出要管住总量、严控增量、挖掘存量,使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00m2以内,这是一个明确的导向。
关键词:实践教学,建筑学,城市设计,教学改革
0引言
“城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设计师能够始终以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去思考设计对象,能够从社会经济、地域文化、绿色生态等角度切实地去应对现实社会环境中的具体问题,城市设计是联系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重要纽带。城市设计理论及实践发展至今,在指导中西方城市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城市特色营造、传统风貌保护、老城区有机更新、新区场所空间营造等方面[1]。城市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其课程体系通常包含城市设计概论(理论课)、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实践课)两门主要课程以及城市设计相关专题。目前的城市设计教育延续传统的建筑学专业培养模式,学生较为注重设计对象的空间形态,注意力和着重点大多落在建筑空间及形态组合的“创新”上,而相对忽略甚至无视周边城市环境、居民风俗习惯及地域特色的传承与延续。实践活动为城市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设计实践层面而言,主要分为三个大的层次:1)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概念性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等;2)详细规划层面的地段级城市设计、街区级城市设计、旧城有机更新等;3)具体建造层面的城市小品、广场、公园景观等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等。当前,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如何结合具体设计项目,加强设计实践环节,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状环境、挖掘历史文化、传承地域特色,充分理解城市、建筑与人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当前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议题[2]。
1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城市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面貌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许多“奇奇怪怪”的建筑在全国各城市不断涌现,其与周边整体环境、历史文化特色的不相协调也越来越多地被公众关注,不断挑战着公众的审美底线。因此,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的建筑实践往往容易走入误区,忽视宏观的城市环境,而沉迷于建筑单体的创作。因此,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应加强“城市思维”的培养,而作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城市设计”获得了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传统的培养模式势必随着设计实践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本科阶段城市设计教育中,适时的培养基于城市思维的建筑设计手法,进而影响其后续的建筑设计实践尤为关键[2]。
2城市设计现状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实践中被人诟病的问题,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追根溯源,专业教育的误区及对人才培养的片面甚至错误导向责任无法推卸。当前建筑学本科培养模式中,建筑设计实践类课程的安排通常是按照项目类型难易程度逐步深入的,而城市设计相关课程往往在高年级独立设置。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课题也独立设置,缺少必要的联系,而从细部入手的惯性建筑思维已经相对定型,使高年级学生较难理解或接受近似“变革”城市设计思维,也较难充分了解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由于不能充分认识或接受从“城市思维”来指导建筑设计的新设计手法,从而其从复杂城市环境入手来分析解决建筑问题的能力也较弱,导致往后的工作实践中建筑较“自我”,成果说服力不强[3]。目前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结合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设的城市设计系列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城市设计概论》课程以理论讲授,原理讲授为主,结合教授设计方法;而《城市设计课程设计》结合具体实践工程项目设计,主要是理论知识及设计方法的具体运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系统的专业知识,教学重点主要在于强调城市设计的内容、设计方法和步骤,教学方法上运用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而对案例的分析往往更加注重平面分析层面,从而导致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教条的学习案例,只注重案例形式学习,而对案例内涵挖掘不够,运用到课程设计中往往就容易忽略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和公众的参与,导致片面的案例学习;此外,许多学生过分强调“设计创意和设计理念”,而忽视了对基础资料的调研分析,造成创意和理念成为“空中楼阁”,无法落地[4]。为此,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如何加强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完成好因地制宜的城市设计作品,对今后培养优秀的城镇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3基于实践教学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3.1结合设计项目实施环节,强化实践控制要求
我校城市设计系列课程安排在大四年级,《城市设计概论》开设在先,《城市设计课程设计》环节在后。而在课程实际教授过程当中,学生较为教条的理解课本及教师讲授的知识,掌握和实践运用的都是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具体形态设计,这就使学生对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内容常常忽视,缺少对地块周边区域乃至是更大层面的认识,缺乏对城市设计实施策略的深入了解,对实践项目的推进过程缺乏整体认识。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在方案设计层面过分注重设计概念,而缺乏对实际项目的可操作性的考虑,最后设计变成墙上的一张“蓝图”。因此,在城市设计课程改革实践中加重实践环节的比重显得尤为必要,如实地踏勘调研阶段加强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搜集项目基地的历史环境、风俗习惯、地域特色等资料。与此同时,在现状调研的过程中注重任务的合理分配及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让学生真正了解并掌握设计与管理工作的流程[3]。
3.2结合设计项目推进过程,着重沟通交流能力培养
城市设计项目的推进过程,包括现场踏勘、资料搜集、问卷调研、方案生成及成果交付等,同时也包括贯穿设计乃至实施全过程中的与各方沟通协调的过程。城市设计成果不仅是规划设计师个人设计理想的表达,同时也包括了与委托方、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公众等进行多次讨论的过程。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是规划设计师解释、坚持甚至让步的结果[5]。因此,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今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能自如的面对各方的质疑,并有充分的应对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措施是:首先,注重现状调研环节的训练。在《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课程前期阶段,专门安排了综合调研作业,调研的对象就选择在设计地块,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并做PPT汇报交流。由学生分组进行,时间安排3周~4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熟悉基本的调研方法、手段,并鼓励创新调研方式方法,以及调研过程中对现状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同时,学生在调研和访谈过程中,就会接触到形形的人,这对其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提升大有益处,并直面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这对身处象牙塔中的学生们而言,将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成长机会;其二,在设计过程中,分阶段设置多种形式的汇报答辩。在《城市设计课程设计》中,我们通常分为现状调研阶段、一轮草图阶段、二轮草图阶段、正式成果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多方沟通能力,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均安排一次公开的答辩,其他同学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作为甲方、行政主管部门、专家以及公众等,站在不同的立场,提出尖锐的问题,在与答辩人唇枪舌剑的交锋中,学生们不但很好地训练了思辨及表达能力,还能站在不同的立场,思考相应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6]。
3.3结合设计项目利益协调过程,注重综合决策能力的培养
城市设计实践项目的实施过程,也是利益相关方综合协调的过程,各方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基础不同甚至风俗习惯也各异,均有各自的利益诉求,都希望自身的利益得到维护,话语权得到关注。社会文化的魅力,在于其包容性,在于多姿多彩文化及风俗恰当融合。而城市设计的核心就在于其协调及决策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协调及决策能力,我们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尤为注意进行多方案比较分析,搜集整理实践项目中的中标及陪标方案,让学生进行详细分析,提交简要的专题研究报告并进行简要汇报,点评过程别强调“参考答案”观念:即设计方案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终极蓝图,更谈不上绝对的对与错,只有结合不同立场,从不同视角来分析其合理与否。要使一个设计成为“优秀设计”,就必须综合各方观点,协调各方的矛盾甚至冲突,并综合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设计及实施的过程就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通过这些教学手段,让学生们明白城市设计实施过程的系统性、复杂性以及灵活性,结合利益协调过程,逐步培养其协调与综合决策的能力,为将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复杂情况做好充分的思想及行动准备[6]。
4结语
城市设计系列课程在建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前部分地区城市缺乏特色、建筑求新求怪的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结合我校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多年来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提出了结合实际设计项目的实践教学思考。需要指出的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笔者的部分思考及教学实践也处于探索阶段,需要结合各高校城市设计课程成功的经验加以整合和优化。
参考文献:
[1]汤慧,宁启蒙.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优化研究[J].山西建筑,2015,41(29):226-227.
[2]王引,袁方.见微知著设计有道———城市设计专题会议综述[J].城市规划,2014(1):69-71.
[3]雷捷.结合实践、强化特色———《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6):64-66.
[4]李昊,裴钊,鲁旭,等.结合设计竞赛的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探索———以2014年度第25届国际建协UIA世界大学生竞赛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4(11):45-55.
[5]肖哲涛,郝丽君.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华中建筑,2012(11):179-182.
城镇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非农业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012年末召开的党的十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四化同步的构想,这种新提法、新要求无疑将轰轰烈烈的城镇化发展大潮推到了一个更为关键和重要的地位。
无疑,城镇化是一把拉动内需、促进城镇发展的利剑,甚至有美国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城镇化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之一。但另一方面,中国城镇化是在时空压缩中进行的规模巨大的变革,或许我们来不及冷静思考和科学规划就先闻鸡起舞了。
这就导致了许多地方在进行新城镇改造的时候,农民的真实意愿不能够有效上达,农民的声音政府听不见,农民的需求政府就更无从知晓了。本应是城镇化主体的农民沦为了配角,以人为本的思想不能在新城镇建设中有效贯彻,这已经成为了城镇化过程中一个常见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分析
湖北省武穴市新矶村正在面临新城镇改造的大潮。按照新一轮的总体规划,武穴市的行政中心将不久迁至新矶村附近,行政中心位置的改变势必带动迁入地段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和机遇下,新矶村村集体向武穴政府表达了要求进行新城镇改造的意愿。武穴市新矶村新城镇改造项目的一期工程所在地长林埒垸作为新矶村城镇化乃至整个武穴城镇化的排头兵,具有较强的区域研究价值和意义,面临的问题也更为突出和典型。
长林埒湾共有村民98户,约330人,男女比例大致平衡。家庭结构以三代同堂为主,98户人家中有20~30户左右面临分户问题。居民职业以务农为主。村民人均纯收入为11962元,超过了2012年全国农民平均水平。多数房屋建造年份不长,近一半的房屋建造于2000年以后,并且多数进行了部分装修甚至全装修。基本设施方面,实现了有线电视和自来水的全覆盖,88%的房屋有独立卫生间和煤气。长林埒的村民大多对新城镇建设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深入。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只有6%的村民对新城镇建设持消极态度。但如果将改造项目落实到自身身上,这个数值就上升到了50%。这个变化可看出,虽然大部分村民理解新城镇建设项目的意义,但安土重迁的思想让他们不愿意改变,近90%的村民希望拆迁后能回到原址。尽管新矶村村集体为此与村民进行过数次交流,但从上面的数据和城市住宅的斥力分析中不难看出,大部分村民对于城市居住生活存在一定的误解,有近一半的村民对于城市的居住生活是不了解的。
二、政府、集体、村民三方对新城镇建设态度分析
武穴办事处对于新矶地区新城镇建设持支持鼓励态度,并且通过了相关规划决议。对长林埒的居住项目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由于客观因素制约和缺乏经验,政府处在难作为的立场。尤其是在与村民沟通的问题上,寄望集体调和矛盾。
新矶村村集体自主要求进行新城镇改造,并积极的为村民做相关的思想工作。目前,村集体期待政府能够加大指挥力度,成立专门小组负责这个项目,共同协作完成新矶的建设。长林埒村民对于本村的新城镇建设项目存在疑虑,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政府长期难作为,迟迟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增加了村民的不安感和不信任。另一方面,村民把新城镇建设看做是给生活带来巨大冲击的改变而非改善,担心城市生活给他们带来更多压力,对集体许诺的未来不抱希望。此外,政府目前的应对方式也让村民的意愿难以传达。
三、对于村民参与新城镇建设的建议
针对调查的数据和结果分析,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
调查显示村民对于城市居住生活认知度较低,同时无法改变现有居住习惯。政府应通过宣传新城镇建设带来的居住环境的改善,使村民意识到新城镇建设不仅是一种改变,更是一种改善,目的是为村民提供更为便捷舒适的居住空间,从而达到转变居民居住习惯和生活观念的目的。
(二)政府加大规划设计过程透明度
大多数村民不理解具体规划方案的设计目的及原因,导致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政府在公示规划方案的同时应让村民多了解规划方案出台的背景、过程和目的,缓和因不信任和不理解所带来的矛盾。
(三)政府应建设公众参与平台
调查显示村民对新城镇建设以及居住空间设计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但无法将诉求上达政府,政府应尊重公众参与规划的合法权利,建设公众参与平台,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形式合理的公众参与,例如构建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委员会,为村民提供表达意愿的渠道,以此避免双方因沟通不畅而产生的冲突。
(四)村集体充分发挥纽带作用
村集体作为联系政府与村民之间的纽带,应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将政府的规划决策和专业人士的规划思想传达给村民,并将村民的诉求及意愿及时反馈至政府,以实现各方信息的有效传递交流。
四、结语
(一)商定调整集镇监管执法范围。根据集镇总体规划和州、县相关文件精神,镇城市综合管理执法组将与镇景点圈总公司、县经济开发区召开联席会议,进一步商定集镇和重点区域四址监管范围,并对其进行调整明确。(完成时间:2月28日前)
(二)召开全镇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镇城镇化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镇村建设管理工作,举办相关培训班,对建设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学习,安排开展全镇范围内集中“两违”专项整治行动。(完成时间:3月初)
(三)配合完成镇区控制性详规修编。去年根据县人民政府安排,县规划局正在准备相关专家对我镇镇区控制性详规进行修编,镇城市综合管理执法组要加强配合,争取4月份拿出修编成果。(完成时间:4月底前)
(四)组建城建综合管理办公室。分别给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长等领导作专题汇报,争取领导来镇现场办公,对县直单位设在镇的相关职能机构进行统一整合管理,设立镇城建综合管理办公室和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完成时间:3月上旬)
(五)研究制定相关文件。由党政班子成员和镇城市综合管理执法组干部分别与各村、各单位进行座谈调研,拿出《镇建设规划管理暂行办法》、《镇城建管理考核实施方案》、《镇城乡同建同治工作实施方案》、《镇城乡城镇化工作计划》、《镇城建联席会议制度》等相关文件草案,提交镇党政班子会研究后交镇政府、景点圈、经开区联席会议审定。(完成时间:3月底)
(六)加强工作保障。各村(社区)都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社区增设城建管理专干1名,工资待遇比照计生专干执行;村增设城建设管理专干,与村安全生产专干“一岗双责”,工资待遇适当安排。镇财政年初预算在去年基础上增列工作经费20万元,保障工作机构日常运转。(完成时间:4月底)
青华(1991-),女,蒙古族,内蒙古锡林浩特人,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进入城镇的农牧民就业、创业问题应运而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牧区的农牧民不断向城市、旗县移动就业,特别是少数民族农牧民进入城镇后对新环境的适应和对城镇经济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都是极具研究价值的。本文对内蒙古正镶黄旗蒙古族牧民的进城创业及经营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城镇化背景下的蒙古族牧民创业情况,并探讨这一群体对城镇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城镇化;进城务工;牧民创业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总结了国内外城镇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个基本内容之一[1]。城镇化涵盖的内容较多,不仅是人口在地域空间的转移,更是资本、资源的转移与变化,是以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迁移和集中为特征的一种历史过程,表现为人们的地理位置的转移、从事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2]。我国农民工非农就业的实现必将促进城镇化的深入发展,而城镇化的推进也定能为农民工提供非农就业机会。在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条件下,中国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工业和城市部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为农民工进城就业提供了必要条件,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为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3]。农牧民工进入城镇就业创业会推动城市城镇化发展,同时城市的全方面发展也反过来带动农牧民工的就业。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适应性是一个持续社会化的过程。在城镇化过程中,人们脱离从前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其生产、生活环境都发生变化。更重要的在于这部分人口直接参与到城镇的经济之中,特别是自主创业的迁移人口,近年来越来越被诸多学者专家关注[4]。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流动就业的农民工基本集中在建筑业、采掘业、餐饮业、家庭服务业和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中 [5]。内蒙古牧区城镇化进程中蒙古族进城务工者在区外也以此相同,但在区内具有独立创业并从事着民族特色的行业。本文基于镶黄旗牧民进城创业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介绍牧区的城镇化进程和牧民进城创业情况,分析进城创业牧民的经营活动,揭示牧民创业对牧区城镇化进程的作用。
二、牧区城镇化及特征
2013年,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这一思路对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意义。其中“七项重点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体化”,自2000年开始实施城镇化、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战略以来,取得了显著效果,的城镇化率不仅在西部地区稳居前列,而且每年的城镇化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57.7%,预计在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5%。
作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主体大部分是居住在牧区、半农半牧区的农牧民(以蒙古族为主),牧区半牧区的城镇化较之乡村城镇化有很大不同,牧区半牧区的城镇化水平明显低于其所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一般而言,牧区半牧区县(市、旗)的农牧业生产比重较大,工业和服务部门的比重较小,农牧业粗放式经营难以释放出农牧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落后的工业和服务业部门又不能吸纳多余的农牧业劳动力,表现为农牧区对劳动力的推力和城镇对其引力均不足,两者共同导致了牧区半牧区县(市、旗) 城镇化进程的缓慢。[6]
所以在牧区与半牧区中,剩余劳动力的释放与吸纳是城镇化的重中之重,也就是农牧民的就业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农牧民向城市、旗县流动,促进了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城镇化发展,为区域经济结构改善、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从微观角度来看,农牧民进入城镇时需要衡量机会成本的大小,主要考虑的是由农牧业转入其他行业后的经济收入。所以城镇化发展的顺利与否,与农牧民的就业息息相关。
(一)牧区城镇化过程
内蒙古地区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长期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利益不均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活力欠缺,形成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公共服务等级化的巨大差距,城镇化进程受到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等多因素共同影响。在城镇化的初级开展阶段,农牧民决定离开原居地,一方面是自发,是剩余劳动力必须实行转移;另一方面是外部条件吸引,即享受迁移后增加的就业机会、稳定的工资收入以及其他社会福利。初级阶段开展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城镇化后续阶段的是否稳定,是实现人城镇化的关键所在。
(二)镶黄旗城镇化概况
镶黄旗位于锡林郭勒盟西南端,辖1个苏木、2个镇、60个嘎查,6个居委会,480个浩特(自然村)。草原总面积5144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4936平方公里,是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牧业旗。2012年底总人口31197人,其中蒙古族19012人,是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要人口构成的旗。自1993年至2012年,从镶黄旗牧区进旗所在地创业、打工的人数共3961人,其中蒙古族有3398人,占比85.79%。
1993年-2006年间,镶黄旗的进城务工人数增长幅度比较稳定,主要原因是随着环境恶化,越来越多的牧民无法忍受,选择进城工作或者集体养殖奶牛等。
2006年-2010年进城务工的人数突然增加,主要原因是2006年起锡林郭勒盟启动全盟禁牧休牧活动,所以更多的牧民进入到城镇打工、就业。
2010年-2013年进城就业牧民整体趋于平缓,人数有增无减。主要原因是虽然草场在政府推行的禁牧休牧政策后有所改善,但政府为进行城镇化建设,推行多种优惠政策,牧民被吸引至城镇定居。
本次调研地点是镶黄旗旗政府所在地新宝拉格镇,这里是镶黄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中心,选取镇里最主要的街道:新宝拉格街,这条街道两边店铺较多,店主绝大多数是旗里各个苏木、嘎查迁徙来的蒙古族牧民,作为调研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蒙古族牧民进城创业概况
进城的蒙古族牧民中,50%在店铺以及小企业打工,其余50%选择自主创业。在这些自主创业的牧民中从事民族食品和工艺品生产、销售的占22.8%;从事现代电子科技行业的占12.2%;从事销售类占的占42.1%;从事其它服务行业的占10.5%。牧民进城创业时间普遍偏短,店铺经营不够成熟,资金欠缺,经营困难主要是顾客少、店铺租金高,总之在调研地还未形成完全成熟规范的经济圈。
三、蒙古族牧民进城创业特点
(一)从事行业
调研中对蒙古族、汉族进城创业时所选择的行业做了详细调查,将所有店铺细分成10个种类,并且统计了蒙古族经营者店铺在各类型行业中的所占比重(见表1. 镶黄旗新宝拉格镇新宝拉格街店铺的行业情况),并以行业为分类标准,进行了分析。
1. 现代电子科技行业
在调查中发现,蒙古族店铺中占比例最大的行业是打字复印、摄影及文化传播类,在该行业中蒙古族经营者的比重达到100%。究其原因,是因为本地区是标准的少数民族地区,顾客大多数是蒙古族,平时的一些文字性宣传材料或者家庭请柬等都需要蒙古族文字,很多艺术类照片也是以蒙古族文化为主题,所以蒙古族经营这样的店铺极具竞争力。
在另一科技含量较高的手机、电脑、汽车销售及维修类行业中,蒙古族经营者的比重却为0,本行业较之打字复印、摄影及文化传播类行业所需的技术更为高级和复杂,一般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才可以熟练掌握经营技能,进城务工或者创业的蒙古族牧民在其原来的生活中很少接触到这一行业和技术,从侧面中反映了该群体对现代科技知识的匮乏。
2.民族食品和工艺品生产、销售行业
在调查的店铺中,民族食品制作及销售和民族工艺品制作及销售的店铺共有15家,蒙古族经营者为13家,占比重为86.7%,是研究范围内蒙古族创业选择的第二大行业类型。
所走访的这类型店铺中,大部分是当地牧民进城创业,以家庭作坊的形式进行生产经营,以手工制作为主要生产方式,在走访中随处可见店铺里晒制的奶食品。蒙古族人民特别是牧区的蒙古族牧民善于制作本民族的食品和工艺品,在这一行业中较之汉族创业者具有先天的优势。
3.销售类行业
销售类行业的参与门槛低,投入资本小,只是简单的“买进—卖出”经营模式,成为大多数创业者所选择的行业。在本次调查中,从事销售类(含服饰、玩具、箱包销售及副食百货销售)的店铺共计49家,蒙古族经营者为24家,汉族经营者25家,说明不同民族创业者在选择销售类行业时无太大偏好。
但根据表1的数据,蒙古族经营者店铺在服饰、玩具和箱包销售类行业的占比(70.8%)远远高于它在副食百货销售中的占比(28.0%)。究其原因,这也许是基于蒙古族与汉族的文化背景差异。汉族自古以来善于农耕,饮食习惯复杂,熟知各种日常饮食副食(蔬菜、粮食、调料类),并善于交换此类产品;蒙古族以游牧文化为主,饮食习惯简单,对日常的农副产品了解和使用逊于汉族,因而在选择销售的货品时,较少的蒙古族创业者选择了副食百货类行业。
4.其他服务行业
在其他的服务行业中,蒙古族经营者占比重较高的还有诊所、医药销售行业,占比66.7%;美容、理发、干洗等服务业,占比60.0%;餐饮行业,占比58.3%。对此分析结果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服务行业和餐饮行业直接面对的消费群体大多数是少数民族,所以更需要具备同一民族语言、饮食习惯和同一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经营者。故而服务业中蒙古族经营者店铺达到此行业店铺总数的60.0%。
(二)经营规模
在随机选取的50家蒙古族经营者的店铺中,发现主要以单人经营为主,样本中经营者仅为一人的店铺占52.0%,家庭2-3人共同经营的店铺占14.0%,店铺实行雇佣员工的仅占34.0%。
在雇佣员工的17家店铺里,发现雇佣1名员工的店铺最多,占总数量的47.1%,雇佣2名员工的店铺29.4%。雇佣员工为2名以上的占极少数。
调查结果显示,销售业和餐饮业类型的店铺雇员最多,并且餐饮业店铺雇员的工资水平最高。17个调查样本中的雇员平均工资水平达到1459.4元/月。这在镶黄旗内是属于中上等水平的收入。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雇员的店铺仅占34.0%,对镶黄旗的蒙古族创业者而言,大都是个体经营,经营规模有限,雇佣员工消耗成本较大,即便在经营繁忙时段,大多数经营者会从家人、朋友处寻求帮助。只有在经营状况良好、经营规模长期稳定的前提下才会考虑雇佣员工。
(三)经营项目
本次调查的地区是内蒙古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所以对经营民族特色产品的店铺进行单独研究。新宝拉格镇的主要少数民族特色经营项目是奶食品、民族工艺品制作与销售。本次调查的98个店铺样本中,奶食品制作与销售的店铺有11家,占比11.2%,主要制作销售奶食品、牛肉干、奶酒等;民族工艺品销售与制作的店铺有4家,占比4.1%,主要销售民族服饰、礼仪祭祀活动所需物品,还有一些生产活动中具有民族特色的物品。该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店铺还是占据少数,而且几乎全部是个体小型手工作坊,没有形成现代化、科学化的制作和销售规模。
在少数民族地区经营具有少数民族特色食品、服饰、日常用品具有原料资源优势,市场中的购买者多,蒙古族牧民熟知制作工艺,制作设备操作简单,所以这一行业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属于适合蒙古族创业者发挥自身优势的行业。但根据目前当地的实际情况,这一类的经营项目还未完全开发。
(四)经营年限
在镶黄旗新宝拉格镇的调研中,为了比较说明创业者店铺在旗县经济圈内的生存能力,对店铺开业至今的经营时间以年为单位进行了统计。在40家蒙古族经营者店铺中,经营1年以下(含1年)的为13家,占比33%;经营1—3年(含3年)的为14家,占比34%;经营3—5年(含5年)的为5家,占比13%;经营5—7年(含7年)的为2家,占比5%;经营7年以上的为6家,占比15%。这些店铺中经营时间最短的是5天,最长是15年。
调查结果显示,店铺开业时间集中在2006年—2013年期间,这与政府城镇化政策有关,根据锡林郭勒盟政府颁布的城镇体系规划,正是以2006年—2020年作为规划期限,并由2006年开始全盟加速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村牧区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支持农牧民进城就业创业。
调研结果显示中短期经营的店铺较多,这一现象说明两种可能性:一是新创业者不断增多,二是商铺转租更迭频率高。无论是哪种可能性,都说明新宝拉格街的商业规模还没有成熟,商业经济没有达到最繁荣的程度,因此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五)收入及生活情况
经营类别按年收入多少排序依次为:餐饮、奶食品店、民族工艺品店、服装店、民族服饰店、打工。年收入(单位:元)由多至少分别为65000-83000、37000-72000、30800-50500、21230-38000、21000-25600、13000-19000。其中经营饭店和服装店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5%。经营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和奶食品店的占14%。经营类别按收入多少排序依次为:饭店经营、奶食品店、民族工艺品店、服装店、民族服饰店、打工。与以前从事第一产业相比较虽然收入增加,但是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对于生产、生活的投入也相应增加,所以说环境的改变并不代表牧民的实际收入的真正增长。
这些牧民在进城务工之前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牧业收入,务工收入和政府补贴占到其次。这些生态移民在搬迁之前主要从事草原畜牧业,因此收入主要来源于出售牲畜、皮毛、奶制品等这些畜牧业收入中,在2010年、2011年、2012年牧业收入为72%、69%、68%,政府补贴为18%、20%、23%所占比例每年都在增加,务工收入几乎为零和其他收入所占比例很小每年都在10%左右。
在进城之后,蒙古族牧民的收入结构和之前有了很明显的改变,具体表现在:一是收入结构增加。蒙古族牧民在进城之前收入结构主要有畜牧业收入、政府补贴和其他收入,而在搬迁之后,移民的收入结构为畜牧业收入、务工收入、政府补贴、其他收入,增加了务工收入。这些已经到旗县从事工作的牧民,有的家里还有草场,有父母亲人继续经营,有的草场出租,按时收取租金,有的草场被政府征地所用,有些牧民在旗县附近的养牛基地养着少量奶牛。二是收入比例也大幅度改变,在2010年、2011年、2012年畜牧业收入在转移前的72%、69%、68%下降到22%、16%、12%。务工收入则由搬迁前几乎为零上升为55%、60%、61%。新增政府补贴几乎没有变、其他收入则有减少趋势。
在调查中了解到,进城务工的蒙古族进入城镇前在牧区从事畜牧业2010年年平均纯收入为4250元、2011年为4470元、2012年为4500元,进入城镇后打工创业的年平均收入2010年为8560元、2011年为9280元、2012年为12500元。与之前在牧区从事单一畜牧业的年收入相比明显增加,2010年收入增加4310元,2011年增加4810元,2012年增加8000元。
(六)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在调查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蒙古族牧民进城创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欠缺,其次是旗里人少、顾客少和房屋租金较高。尽管大多数创业者都享受到了政府的减税的优惠政策,但是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
在被问道希望政府直接提供资金补助还是提供贷款机会时,几乎100%的经营者都希望得到政府提供的免息贷款。但大多数经营者也反映了现在贷款门槛高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创业者反映旗里人太少,顾客也少。本次调查的新宝拉格街是镇上最繁华的街道,而新宝拉格镇又是镶黄旗的经济中心,连这里的经营者都反映顾客少,那么别的地方可想而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镇化的水平不够高,人口的聚集性较低。
四、蒙古族牧民进城创业的作用
有学者将城镇化比喻为拉动内需和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城镇化释放出的巨大投资和消费潜力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其中一方面就是通过农民的市民化,把农村的消费行为转化为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带动消费需求的增长。[7]蒙古族牧民通过自我创业,不仅自食其力解决就业难题,而且带动当地消费需求的增长,同时又服务于当地的消费需求,在城镇化的背景下,这一创业群体的影响不单单辐射了所在地,而且带来了多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一)实现人口城镇化
城镇化的实质在于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成为城镇居民,并非简单的土地城镇化。牧民通过自主创业,稳定经营,提高收入,实现与城市经济、环境的融合,使得牧民有能力、有条件定居在城镇,这才是城镇化真正意义上的完成。
(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蒙古族牧民作为少数民族主体和城镇化的主体,自主创业时选择的行业大都为第三产业,随着城镇化的深入逐渐告别传统的农业、畜牧业,从事工商业、服务业等,这也就完成了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化,实现了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播
在城镇化战略的引导下,蒙古族牧民来到城镇、旗县中自主创业,通过多种类的经营项目丰富发展了少数民族经济,使少数民族经济与市场经济接轨,加快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步伐。同时,蒙古族牧民进城创业大力发展了传统民族产业,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为本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批蒙古族牧民迁移到旗里,不仅增加了城镇人口的密度,而且创造出更多的服务就业机会,同时促进县域建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义务教育资源和公共卫生资源等,多方面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五)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农牧区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远远低于城市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他们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文化程度都比较低,随着农牧民在城镇化中创业经营活动的开展,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学习了科学技术技能,增强了文化素质。
五、总结与建议
(一)要重视引导创业者的行业选择
蒙古族牧民原来居住的环境是牧区或者半牧区,对电脑、汽车等现代化电子设备很陌生,欠缺专业的技术本领,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技术类的就业培训,引导其选择发展空间大、经营潜力大的行业,避免某一行业饱和,而某一行业极度匮乏的两极化现象。
地方政府可以积极引进优秀人才,通过实行优惠政策,吸引各地优秀人才,为各行各业带来新思想、新技术。
(二)要优化创业的外部环境
蒙古族牧民进城创业,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极其敏感。在经济方面表现为对于资金的渴望,所以当务之急在于解决贷款的落实,研究出一套安全可靠、便于执行的个体经营者贷款方案,注重贷款的时效性。还可以从交通建设、当地旅游业等方面的建设,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创业者们创造市场、扩大市场。
(三)要坚持对创业者的长期扶持
本次随机调查的生态移民中蒙古族牧民创业的店铺中,67%处于短期经营状态,尚未稳定。其实蒙古族牧民创业的情况也没有完全地形成固定模式或者规律,对于新兴的事物,总是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同时也有极大的脆弱性。所以政府要时刻关注这部分创业者,帮助他们度过初长期。(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梅强,孔宏.2012.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38-32。
[2]张卉.2012.城镇化进程中内蒙古农牧民共就业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
[3]王展祥.2009.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反响创业与中国城镇化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9-63。
[4]李铁,袁崇法,何宇鹏等.2010.我国城镇化的现状、障碍与推进策略[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32。
[5]黄海丽.2011.内蒙古县域经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关键词: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沧州市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021-02
城镇化率是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第二、三产业对农业人口的吸纳,提高整体工业化、现代化程度。“十二五”期末,中国城镇化率51.5%,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51.27%(城镇常住人口),包括1.6亿农民工。如果按户籍来算为35%(世界平均水平52%)。照此官方数字,中国的工业化水平虽然提升较快,但距离“现代化”仍有很大的差距。“十”之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落实“十”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将面对诸多困难挑战,比如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统筹问题,工业化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协调问题,对这些问题,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找到积极稳妥的解决方案。
历时四个多月,通过对沧州市孟村、沧县、献县的四个乡镇、十几个农村的情况调研,感触颇深,收获颇大。其基本情况相似,差异也不小。
基本情况相似:三县城镇化进度迅速,体现在城镇化人口急剧增加,具体表现为农村人口移居城镇以及农业劳动力就业于中小企业,这些农业人口以打工或个体经营为业,以工资或营业收入为基本收入来源,基本不参与农业生产。他们或者居住在工作地,或者依工作特点,每天往返于乡间道路上(早晨去,晚上归)。其月收入在数千或万元左右,有淡季、旺季之别,工作虽不稳定,但省心、省力、技术要求低,收入相对于传统农业高得多。
通过对传统农业——主要是种植、养殖业的调查发现,献县张宝易一家六口,耕地24亩,种植玉米亩产1 200多斤,收获玉米约3万斤,收入约3万余元,种子化肥投入13 000元,算上每天的劳动力成本70元~80元,风调雨顺,虫灾较轻,一年到头净收益几乎没有。尽管国家取消农业税,农业补贴力度加大,实际上农民靠农业增加收入微乎其微。献县、沧县小枣产业曾经兴旺,但投入增加很快,受天气影响较大,因雨水较多,曾经连续两年烂在地里,无法收获导致收入锐减,刨枣树现象普遍。孟村县养殖项目比较多,但技术要求高,成本高、风险大,大多不敢涉及。
通过对三农(农民、农村、农业)资金来源、流向调查发现,农民工回村生活模式趋向城镇化,临时买食物、蔬菜等生活用品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是农民资金基本去向,这同时导致农民口粮储备不足——两三年甚至更短的粮食储备,粮食安全存在隐忧。农民工除了基本生活支出,把进城务工收入分别投入农村住房翻修改善、婚丧嫁娶、子女教育、赡养父母、治病防老、农业投入(机播、机收、化肥、农药)等方面。一旦遇有重大事项,比如疾病、子女入学,大多会因四处拆借而欠债。由于三农相对城镇工业的竞争弱势,三农资金入不敷出的局面并无改善,反而有加剧的趋势,尽管国家每年的1号文件多涉及农业,扶助三农,而三农积累仍明显不足,旧账未清,又欠新账。
通过对各个农村的入户走访发现,老弱病残妇成为三农的主力军,他们担负着教养子孙、耕种土地、维护三农社会秩序的繁重任务,基层村组织不很健全,六十岁左右老村干部居多,由于集体资金近乎于零,集资也是矛盾重重,村里有些事情只能将就凑合着办,村容村貌、房屋街道十分勉强,衰败景象令人惊心,似乎正在生动地展示普通农村的消失历程。相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相去甚远。
回望乡村,张望城市,二者之间似乎有一条鸿沟,城乡一体化必须消弭这条鸿沟,这不仅仅是“户籍”、“社保”以及“教育、医疗”资源公平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道德价值取向问题,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
对城镇化的调查主要是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公共服务方面。老乡镇以原居住民为主,占80%以上,从业人员45%左右;新兴城镇以流动人口占大多数,他们有或临时或长期的工作。新兴城镇交通比较便利,多位于城乡结合部的通衢两旁,从业人员进城、回村方便,因此新兴城镇以产业区为主,生活区、商业区零散分布其中。
产业结构方面,以同类产业集聚为主,比如管道装备、五金、汽车配件等,物流相配,产业结构单一,数量多、规模小,工场作坊生产方式居多,由于应用现代化自动流水线较少,技术要求低,因此吸纳了大量农业劳动力,进场是工人,回村变农民,他们或者在工作地没有生活条件,或者离家近,因此或早或晚城乡简陋破败的公路上满是农民工往返的身影。
城镇化建设是一个综合项目,有固定的人口、有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基本的公共服务,这是最基本的,这些是否会消融农村建设的资源,与新农村建设争夺资金、土地、人力等资源?如何统筹公共资源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的投入?调查发现,不仅农村公共服务很差,比如教育、医疗、交通、通讯、水电气等供应,教育方面,几个村一个学校,接送孩子上学,保证孩子安全,成了老年人的主要任务;交通方面,曾经有人因道路年久失修、坑洼积水而摔伤住院。农村如是,即使新兴城镇也缺乏统一规划,你一片、我一堆,公共服务难以低成本运行。
调查结果表明,城镇化缺少产业支撑,除土地、人力之外,资金、技术、信息供给欠缺,公共服务资源积累不足。新农村建设投入不足、资源匮乏,若非老弱病残妇坚守,旧农村也将消失,或将导致大量真正的“流动人口”,给社会造成诸多不稳定因素。
对策与建议。城乡一体化是一个自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须保持动态的均衡性,这就是“积极稳妥推进”要义。
一是切实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技术投入,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推进并列。没有新农村建设,就不会有效推进城镇化建设。在没有城镇经济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以及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的基础上,不会吸纳更多的农业人口,此情况下,如果不进行新农村建设,而靠“挤出”农业人口,一方面,城镇公共服务压力剧增,环境问题、交通问题、治安问题,影响正常城镇居民生活,另一方面,农村生活、农业生产受到消极影响,不利于国家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城镇化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必须严格保护耕地,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夯实三农这个现代化建设的根基。
二是科学规划、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整体综合规划城镇各个功能区,不能你一堆、我一片地摊大饼,增加公共服务成本。城镇化的目的是集约高效,一方面为工业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工业积累、升级,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构成基础、支柱、高端现代化工业发展态势;一方面转变农业低效模式,集约利用(土地)自然资源,有效统筹社会管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必须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能以牺牲三农这个根基促进城镇化。
三是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传统是根本、基础,“嫁接”也要兼容。从根本上说,现代化是不能引进的,必须要在自身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超越。作为现代化的内涵,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工具”层面,还必须加入人的因素,决定兴衰的,最终是人的因素,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观念思想的现代化,而人又是传统的第一载体。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也就是要城镇化与农村建设并重。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077)
(Xi’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Xi’an 710077,China)
摘要: 城镇化为高职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事关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环节,在学校以及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取得实效。
Abstract: Urbanization provides important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is relate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to improve the employability of vocational students. It needs to perfect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system,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pay attention to the link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raining, get the concerted effort of schools and students to achieve the substantial results.
关键词 : 城镇化;高职院校;高职学生;就业能力
Key words: urbanization;vocational college;vocational students;employability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6-0270-02
0 引言
2014年3月,我国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宏观性、战略性和基础性的规划。城镇化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关键在于人的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提高农业人口和新生代农业人口职业技术水平,实现在城镇就业,实现市民化,使农村人口成为合格的从业人员,融入城镇生活。要使农村劳动力在城镇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实现“有尊严”、“讲文明”的城镇生活,成为影响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高职教育承担着为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提供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重任。
1 城镇化进程对高职教育的新要求
1.1 高职教育与城镇化进程相互促进、相互依赖 我国城镇化产生的大量专业技术岗位就业需求和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历史性重大发展机遇。高等职业教育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新生劳动力,为城镇化提供应用型技术人才,是推进城镇进程的重要引擎。
1.2 高职教育肩负着为城镇化进程提供人力资源和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实现市民化的重任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通过高等职业教育,使新生代劳动力接受专业技术教育,掌握一门专业技能,拓宽思维眼界,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和创业门路,拥有在城市生活的基本技能,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缓解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就业难”和“用工荒”难题。高职教育要让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从业人员和新市民,要让高职学生能够在城镇中实现就业,有尊严地融入城镇生活。
1.3 高职人才培养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 当前我国积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镇化成为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传统的农民工已经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并存,这就需要高职教育积极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变化,改变人才培养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为社会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从追求数量、追求速度转变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注重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
2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对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界定不清 很多高职院校也非常关注学生就业,通过加大就业培训,提供大量校园招聘等形式,但存在着学生就业愿望不强、就业质量较差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没有抓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这一根本问题。
国际劳工局把就业能力的定义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中出现变化的能力。一个人的就业能力对于自己获取工作职位、提高工作质量、延续职业生涯以及实现自身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高职教育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体现为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求职能力等三方面。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如图1所示。
职业能力就是一个人基本的工作能力,包括很多的方面,比如人际交往、团队协作、沟通协调等社会能力;获取职业技能、新知识的学习能力;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等,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实现就业的基本素质,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基本标准。专业能力是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体现为学生能否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在工作中综合运用,专业能力是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关键。求职能力就是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把握就业机会的营销能力,体现为自身是否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有强烈的求职欲望,能够运用求职方法和技巧,搜集就业信息,把握求职机会的能力。
2.2 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重视不足 近年来,高职院校注重发展规模和速度,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重视不足。由于高职院校只注重理论教学,不重视实践教学,导致实践教学资源缺乏,实践操作课程不足,影响了高职院校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很难达到企业的实际要求,降低了高职院校的就业率。
2.3 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没有形成有效的系统体系 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工作,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是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宗旨的具体体现,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就体现了学校的办学质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每一个教育环节和教学资源都应该体现就业导向,都体现着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缺乏统一协调和资源整合,在学生职业定位、专业技能定向、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期望值方面,没有形成协同优势,没有形成系统体系,就业能力培养往往事倍功半。
3 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3.1 校企合作办学,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市场新需求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要紧紧围绕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新需求,紧密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和改善师资力量,强化实践教学,构建以职业能力、专业能力为核心课程体系。高职院校要坚持对产业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进行调研,对所需人才的就业能力结构进行提前预测和分析,根据产业需求进行专业设置、课程设置。
3.2 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有针对性地提高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 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是通过实践体验中获得的,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学生的技术型、应用型都是通过工学结合的实践中获得的。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制定实践教学标准,明确实践教学规定学分。加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并对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进行专门管理,保证实习实训质量。全面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
3.3 培育“重技能、强就业”的高职校园文化,全方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宗旨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院校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即关注学生职业发展、关注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校园文化。高职院校通过运用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专业建设方案修订等重大教研活动,职员工教育理念;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教育,把责任意识、纪律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等综合综合素质,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得以锻炼和提高;在教学环节,把能工巧匠请进课堂和实训环节,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在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中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营造浓厚的高职校园文化氛围,使鲜明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成为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重要载体。
3.4 形成完备的就业指导体系,推动高职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高职院校应建立以就业指导部门为主导的就业指导体系,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落到实处,形成就业指导部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团队和学生辅导员分工合作的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并邀请企业专家进校园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形成一个专兼职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就业指导团队。高职学生的职业指导要做到高职学习的全过程指导,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辅导,让学生能从入学伊始就牢固树立职业意识,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业规划,引导学生注重自身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在临近毕业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习实训环节,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和个个性化咨询,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心态和择业观,提高求职技能和面试技巧,并引导适合的学生正确地选择创业。建立一支健全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和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保障。
4 结语
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就业质量,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关系着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是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的直接体现。不断加强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转变增长方式进行内涵建设的重要体现。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高职院校所以办学资源,明确高职教育办学理念,不断完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双师型”,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通过学校以及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才能得到社会认可。
参考文献:
[1]饶亚红.如何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J].才智,2011(32):240.
[2]居晓伟.高职教育对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J].学周刊,2011(12):14-15.
[3]蔡朔冰.职业教育应对城镇化发展的理念及实施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3(2):11-13.
[4]宋正富.职业教育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巨大引擎[J].重庆高教研究,2013(3):37-40.
一、城镇化本身存在的问题与改革不到位所产生的问题不能画等号
城镇化进程中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圈土地”、“造大城”,但仅根据这些现象就否定城镇化,把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归咎于城镇化本身,未免有失偏颇。笔者认为,城镇化本身存在的问题与现行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所产生的问题不能画等号。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是或者主要不是城镇化本身的问题,更多是由于现行的体制机制问题造成的,是改革不到位造成的。如,“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城镇化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资料显示,改革开放30年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8.2倍,但城镇常住人口仅增加了2.5倍。2011年我国名义城镇化率达到51.3%,但实际的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5%左右,1.6亿农民工长期被排斥在城镇化之外,难以真正融入城市,被学者们称为“半城市化”、“伪城市化”、“被城市化”。这些问题的出现,根源不在于城镇化本身,而在于“逆城镇化体制”尚未打破,现行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财税体制、行政体制、社会管理体制还跟不上城镇化发展。
以农民工群体为例,可以说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的城镇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逆城镇化体制”的集中反映。十报告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但根据国家发改委的一次调研,户改几乎遭遇所有市长的反对。反对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户籍改革的成本过大。正是由于户籍改革相关制度的不配套,导致从2001年户改文件下发,到2011年国务院文件《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出台,提出地级市以下市区全部放开户籍制度,但是却迟迟落实不下去。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目前的体制机制还远不能适应流动人口的变化趋势。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来看,保守估计,每增加一个市民,需要新增综合投资至少10万元,城镇化率每提高1~1.5个百分点,需新增1500万-2000万人,年综合投资大概在1.5万亿-2万亿元左右。实现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庞大的财力支撑。
从财政收入和支出责任看。我国现行的财税体制基本是以人口不流动为前提的,是一种静态的财税体制。公其财政支出是以辖区户籍人口为基础。教育、医疗、治安、基础设施等公共资源配置主要是以辖区户籍人口为基础,没有充分考虑庞大的流动人口的变化趋势。动态的人口流动与静态的财税体制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在北京、广州、上海这些发达城市,外来流动人口早已经超过了本地户籍人口。然而,这些外来人口的转移支付却是由流入地上缴中央政府后直接划归到外来人口的输出地。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的静态财税体制,“中央请客、地方出钱”的政策肯定得不到贯彻和落实。
由于改革不到位、改革滞后所引发的问题,板子不能打在城镇化身上。未来5-10年是我国转型与改革的关键时期,城镇化的转型与改革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实现“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目标,迫切要求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转型与改革。
二、加快推进以人口城镇化为目标的转型与改革
未来5-8年,我国仍将处在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但传统的城镇化模式难以为继,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迫切要求我国城镇化要在转型中加快发展,在改革中寻求城镇化质量的提高,释放城镇化的内需潜力。
以过度依赖“土地红利”为主要特点的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城镇化模式迫切需要转型。地方政府热衷于土地城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土地红利”。分税制改革后。受限于地方政府财力与公共服务支出责任的不匹配,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但也造成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土地红利”。以土地出让金收入加上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收入计算土地财政收入,2008年,全国土地财政收入为16255亿元,到2011年增加到41545亿元,3年间增长了近两倍。但随着土地用途管制的增强、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支出的增加等原因,土地财政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已经出现下降趋势,2010年,土地财政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37.19%,到2011年年底,这一比例已经下降到31.59%。高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城镇化模式将越来越难以持续,迫切需要转型。
加快推进人口城镇化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目标。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制度,庞大的农民工被排斥在城镇化公共服务体系之外,形成了“经济上接纳、社会上排斥”的独特现象。目前有20%的人口没有城市户籍,享受不到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调查显示,外出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只有13.9%、23.6%、16.7%、8.0%和5.6%。农民工在城镇自有住房的拥有率只有0.7%。农民工问题成为“逆城镇化”体制的集中反映。在1.6亿名外出务工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到近60%,农民工群体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他们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新生代农民工在基本公共服务、心理认同等方面长期不能真正融入城市。所产生的社会不稳定的公共风险将越积越大,以排斥农民工市民化为主要特点的“半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加快人口城镇化为基本目标的转型。从多方面因素看。留给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时间和空间不多,必须有明确的时间表,尽快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年富力强,正是构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绝好时机,如果3—5年内不从根本上消除农民工制度,失去了这个时间机会就有可能犯历史性的错误。
实现公平可持续的人口城镇化目标关键在于综合配套改革。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很难通过单兵突进和政策微调取得重要进展,必须下大力气破除现行的体制障碍,多领域统筹推进。笔者认为,未来10年,应以人口城镇化为目标,以农民工市民化为突破口,以财税体制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行政体制与行政区划体制、社区管理体制的综合改革,为提高城镇化质量,释放城镇化内需潜力提供制度保障。
三、城镇化的转型与改革要有路线图、时间表
加强城镇化转型与改革的顶层设计。正是由于城镇化转型与改革的复杂性、系统性,客观要求加强城镇化的顶层设计。第一,加强全国城镇化的统一规划,坚持质量优先,防止城镇化遍地开花,盲目推进;坚持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防止各地以城镇化为名变相剥夺农民土地;坚持以人为本,尽可能避免城镇化带来的波动和有可能产生的公共风险。第二,加强制度创新的统一设计。尽快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公共服务制度等方面出台全国性改革方案,实施联动改革,形成中央和地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合力。
明确城镇化转型与改革的时间表。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城镇化中的重点领域的转型与改革要有明确的时间表。第一,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末初步形成人口城镇化的基本格局,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十三五”末,也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基本形成人口城镇化格局,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第二,要在事关城镇化全局的重点方面实现突破。例如,要明确提出1-3年内,基本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3-5年内基本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彻底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的“半城市化”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2013年4月初,吐鲁番地委、行署召开全地区新型城镇化调研工作会议,会上传达了《印发〈关于赴基层开展大调研活动的方案〉的通知》(吐地党办电【2013】29号)文件精神。大力加快我县新型城镇化工作,开展城乡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供排水配套设施建设,抓好备用水源和水质监测,确保供水安全。加快供气、供热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鄯善县城镇化发展现状、工作开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1、矿产能源及资源环境:鄯善县地处亚洲腹地,全年降水稀少,气候极其干旱,春夏季多大风和风沙天气,属于典型的大陆性荒漠气候。鄯善县素有天然聚宝盆之美称,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县域已探明六大煤田,其中沙尔湖煤田为世界级整装煤田,已被纳入国家、自治区“西煤东运”(358)勘查矿区;吐哈油田原油地质储量达15.75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达3650亿方;煤、铁、黄金、铜、钾盐、花岗岩、钠硝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大,钠硝石(折纯硝酸钠)储量居世界第一。目前,鄯善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3.5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为2.2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1.88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为1.7亿立方米。
2、县域人口规模:截止2012年底鄯善县域总人口为23.46万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67.24%,汉族占总人口的27.67%),农业人口15.81万人,非农业人口7.14万人,城区人口为8.2万人,城镇化率为44.75%。鄯善县下辖5乡5镇1场,建成区总面积3475.74公顷,建成区人口共计11.8万人。
3、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及实施: 2012年编制了《鄯善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及5个专题研究报告;完成了《石化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三镇、五乡、45个行政村(占全县行政村的70%)的规划编制工作,共计58个规划编制项目。2013年计划完成鄯善县县城给水、排水、燃气、供热、绿地系统5个专项规划以及县城建成区5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鲁克沁镇1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今年计划完成全县剩余20个行政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规划审批程序,坚决按照规划审批分级审批的制度,杜绝随意更改规划的建设行为。2012年依法查处规划违法案件100件,拆除30多件,面积5880平方米。
4、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特色风貌保护利用方面,我县鲁克沁镇和吐峪沟乡麻扎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名村,2003年编制完成了《鄯善县鲁克沁镇保护规划》和《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保护规划》。近年来,以保持原有风貌为原则,以修旧如故为指导,对年代久远的危旧建筑进行了维修加固,实施了麻扎村保护区内道路、给水、照明等建设项目;实施了鲁克沁镇木卡姆传承中心工程、保护区内四条街巷立面改造项目、景观门等建设项目。鲁克沁镇历史文化名镇文物保护街景立面改造实施方案获得了“2012年度中国民族建筑创新奖”。
(二)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情况
1、城市道路:我县城区有主干道4条、次干道27条,道路总长162.7公里(其中城区巷道30公里,乡村道路76公里),总面积167.3万平方米。
2、城镇供、排水:截止2012年底,我县拥有制水厂3座,加压泵站1个,200立方米水塔3座,500立方米和1000立方米高位清水池各1座,供水管线长213公里,年供水能力584万吨,共有用水户2.56万户8.7万人,城市用水普及率达98.75%。我县拥有污水处理厂1座,氧化塘3座(规模125万立方米),沉淀池2座(库容量9万立方米),排水管线长88公里,污水处理率58.08%。
3、城市燃气:我县已建成天然气管线93.42公里,用户1.1万余户。年天然气销售约3359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81.95%。4、城市供热:我县城区拥有5个供热站,采用连片采暖供热形式,集中供热能力(热水)94兆瓦,供热管道长度68.2公里,供暖面积75.34万平方米。
5、城市环境卫生:我县拥有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1座,日处理能力约91吨,建筑处理场1座,城区内共有公共厕所16座、环卫车辆9辆、垃圾箱194个、垃圾桶236个、果皮箱250个。
6、城市人防建设:我县于2012年8月开工建设木卡姆人防工程,全长713米,宽18米,总建筑面积15600平方米,预计今年6月可投入使用。
7、城市绿化:我县建成区面积13.26平方公里,绿化面积463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达84.62公倾),绿化覆盖面积达495公顷,绿地率34.92%,绿化覆盖率37.33%,人均公园绿地13.61平方米,主次干道绿化普及率达99%。
(三)城镇住房建设情况
1、保障性住房现状
近年来,鄯善县委、政府按照地委提出的“宜居”战略,把人民群众“住有所居”作为工作目标,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构建完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截止2012年底,我县已建成廉租房共1294套,建筑面积7.2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9292万元;建设集资统建住房50栋2796套,建筑面积35.9万平方米;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390套,建筑面积约5.5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7174万元;改造县城棚户区300户,改造面积2.7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614万元。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100套(火车站镇),改造面积2.16万平方米,投资5100万元;新建安置房100套,建筑面积8700平方米,计划投资1388.22万元,完成投资750万元。目前,县域内还有棚户区总建筑面积约32.74万平方米(其中,城市棚户区约22.74万平方米,工矿企业棚户区约10.04万平方米)。
2、“十二五”保障性住房规划
为贯彻我县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促进我县住房建设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我县2010年编制了《鄯善县“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2011-2015)》和《鄯善县2010-2014年棚户区改造专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