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供应链金融调研方案范文

供应链金融调研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供应链金融调研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供应链金融调研方案

第1篇:供应链金融调研方案范文

自8月份进入公司以来,我在创新金融服务部担任主办职务。回顾2020年,我在公司和部门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对公司业务和岗位职责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工作能力和各方面素质也有显著提高,各项工作任务也基本圆满完成,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与认可。2020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跟进及业务开拓情况:

1、交易场所咨询服务业务:包括数据统计/核对、项目挂摘牌进度跟进、资料整理归档、审批发起跟进、服务费用收取跟进确认、信息咨询服务规则(暂行)拟定等。截止12月31日,累计挂牌44笔,金额3.8亿元,应收76万元,实收74万元,预付款实收6万元,合计实收80万元。

2、医药数据供应链金融服务业务:包括业务学习、参与医药供应链金融服务规则(暂行)拟定、参与医药供应链金融服务流程拟定、参与系统原型设计、参与医药数据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介绍拟写、PPT制作、参与资金方寻源等。

3、大宗商品咨询服务业务:包括业务学习、模式流程梳理、方案拟写、资金方寻源等。开拓意向合作方:中驰企链等。

4、商业票据及助贷咨询服务业务:包括业务学习、资金方寻源等。开拓意向资金方:正伟集团、正华集团、壹账通等。

5、债券咨询服务业务:包括业务学习、项目方拓展、资金方寻源等。开拓意向项目方:鲁滨大通等。

6、其他工作内容:跟领导拜访调研集团子公司,学习交流、调研报告拟写;参与合伙人服务费用审核委员会议事规则制定;党支部会议学习等。

二、工作中的亮点:

1、工作认真、细心且富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勤勉不懈,极富工作热情,善于学习思考,有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职责感强,能很好的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任务;

2、与公司同事之间也能保持良好沟通,关系融洽,能很好配合其他部门和同事完成各项工作;

3、积极主动学习新业务,积极开拓项目端和资金端客户,推动业务落地;

4、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注重自身能力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细节处理不够、文案撰写水平有待提高;

2、业务方式方法理解不深,业务资源开拓和业务推动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2021年工作计划与目标:

第2篇:供应链金融调研方案范文

信息透明共享

2013年5月,马云大张旗鼓地宣布退休,但仅仅过了十几天,他又高调出现在公众面前。阿里巴巴集团在深圳召开会,宣布建立中国智能骨干网。按照设想,中国智能骨干网将利用建立开放、透明、共享的数据应用平台,为电商企业、物流公司、仓储企业供应链服务商等提供信息服务,让各种社会资源能够高效协同起来。

马云为我们描绘的是一个B2C的智慧物流平台,早在2011年,宁波市政府和IBM公司就开始着手研发B2B的“智慧物流云平台”。如今,宁波“智慧物流云平台”已经在食品快销、家电和危险化学品运输领域均有所应用。

作为交通领域开发“智慧”的先行者,宁波智慧物流是浙江省智慧城市首批启动的13个示范试点项目之一。2011年5月11日,作为宁波“智慧物流”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IBM中国开发中心(宁波)暨IBM中国开发中心物流行业解决方案中心正式落成宁波。“智慧物流云平台”设计中融合了最新的技术,跨越云计算、物联网、优化和智能分析以及移动技术,涉及物流运作管理服务、供应链可视化服务、关联方门户服务、供应链协同网络服务、智慧物流移动服务等多个领域。它将企业、物流及服务连成一体,帮助货主企业提升供应链水平,通过产业联动,帮助成长中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的优化,智慧的“物流云”还可以将物流行业的闲散资源汇聚起来,以大中型物流企业带动中小物流企业的成长,促成物流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行业的良性发展。

IBM通过对全球29个行业400位企业供应链主管深入调研发现,企业在物流和供应链中存在五大挑战,其中实现物流与供应链全程可视的需求最高,占70%。而对于风险预警和管控、更精准地预测市场客户需求、降低整体物流与供应链成本、实现跨区域的物流与供应链协作整合分别占到60%、56%、55%、43%。

云计算最大的价值是资源共享,宁波“智慧物流云平台”提供的是信息的透明和共享。“我们首先想要提供的是全面的信息交互和感知,我们希望所有业务信息以及其他关联在贸易和业务活动中所产生的信息能够在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之间即时传递,这样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更有效地掌握目前的业务运作情况,以便于控制企业风险、降低成本。”宁波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裁李乐乐说。

公共云加私有云

智慧物流平台目前支持的业务模式分为公共云和私有云,共同打造供应链协同网络,共享公共服务。公共云为物流及供应链相关的供应商、生产商、承运商、零售商、分销商等提供各项共有云服务;而私有云作为专门为大链主构建的个性化专属平台,通过智慧科技公司与大链主企业分别组建专属平台公司,实现大链主平台与智慧物流平台的资本对接;通过私有云的模式,实现大链主平台与智慧物流平台的技术衔接。

私有云平台不但最大程度的为大链主提供个性化定制,而且可以有效进行成本分摊、充分实现服务共享,同时有利于供应链上下游及多领域业务拓展。通过前期大量调研并结合国内物流及供应链的实际情况,私有云将首先对粮油米面、大家电/家具、服装纺织、化工危化品等四个行业提供相关服务。根据企业的物流及供应链上存在的问题及需求,智慧物流平台已开始与其中多家企业提供试点服务,并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比如在化工危险品行业的应用,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毒害、腐蚀等特性,特别是危险化学品运输设备事故不确定性强,是流动的重大危险源。针对这一行业特性,IBM为宁波当地一家大型化工企业的危险品运输领域,提供了一整套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监控与预警解决方案,通过实现车辆司机管理、实时全景监控、主动预警告警、历史轨迹回放、数据优化分析、多渠道访问集成等功能,并结合到电子锁、移动终端等物联网技术,真正实现了从人,车,货,环境路况以及应急处理等多角度,提供危险品运输一体化监控和预警解决方案。

供应链价值延伸

除了帮助企业随时随地查看货物在途信息外,宁波“智慧物流云平台”还希望将信息的价值延伸到整个供应链的两端。希望链主企业、分销商、供应商可以共享信息,通过信息反馈产品营销情况,从而调整生产计划,以及安排货物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区域的配送方案,同时可以为分销企业创造更好的收益,使经销商可以对链主企业能够有更高的业务粘合度。同时将应用服务透过链主企业通过上下游进行共享,帮链主企业把业务流程拓展到供应链的整个环节。

第3篇:供应链金融调研方案范文

煤炭综合物流园区平台盈利点分析:煤炭综合物流园区通过平台运营,通过有效的系统管理,主要通过以下十大方面实现盈利:淤租赁费。通过煤炭物流园区内提供的设备设施,办公场所,通信交通等,向在园区内从事煤炭加工、物流服务、餐饮居所等服务行业的第三方租赁,实现租赁收入。于利息差。通过煤炭园区进驻的金融机构,如银行及其它金融公司提供园区煤炭物流金融服务,信托服务所产生的合法利差产生金融利息差收入。

盂价格差。通过煤炭物流园区平台集中采购买得的低价格煤炭,经过混配售出,产生的价格差取得收益。榆运费差。煤炭物流园区自有车辆运输可以取得运费收入,也可以通过与第三方运输企业用户签约取得运费差收入。虞服务费。通过向大量的上下游用户及园区第三方物流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劳务服务等收入服务费。愚担保费。通过煤炭园区固定资产和信用资产为用户提供资金需求担保,收入担保费。舆技术服务费。通过对园区内的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技术输出,质检等收取技术服务费。余土地增值费。通过对园区土地的一次开发与规划建设,土地本身增值,获取增值收入。俞房产增值费。在园区内开发建设的房屋及产房车间等,具有增值潜力,获得增值收入。逾煤炭混配与加工。通过对煤炭洗洗、混配及其它加工,获得加工费收入。

二、煤炭综合物流园区互联网信息管理平台

煤炭综合物流园区建设有互联网商务信息网站平台。其核心价值在于对各个核心竞争力的综合集成。充分运用互联网工具,把分散的市场信息、煤炭指标数据、服务项目、应用工具等大量的综合信息按照用户的需求排序集成在商务平台上,通过程序开发实现市场用户的便捷检索、下载、上传、实时交易等服务。通过互联网商务平台建设上游煤炭采购网络、中游物流服务网络、下游销售服务网络,优化煤炭供应链各环节的专业服务能力,推广标准化配煤,整合金融资,提高物流效率,提供煤炭物流竞争力,提升煤炭物流园区的整体核心价值。煤炭物流核心价值在于发挥组织和人才优势,提高运营管理水平,行业经验、挖掘供应链用户基础、创新发展战略,在引领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上,以信息化手段整合与优化配置供应链上所有资源,嵌入供应链金融来推动现代大宗商品交易的安全、便捷、高效率、低成本运行,在铁路主导的物流升级基础上,提供全渠道供应链解决方案,最终以平台的成功创造网站的品牌核心价值。线上平台以信息高效检索、大数据处理、智慧配置资源为基本思维,以交易的渠道化、信息化、智慧化为手段,着眼于安全、便捷、高效率、低成本的操作模式。线下将以煤炭物流园区实际业务为立足点,以交通枢纽点的煤炭集配中心为业务支撑点,建立线下无缝对接线上交易的完整链条,形成多点位、全覆盖的信息化引导实体交易解决方案。通过煤炭选配、仓储运销、信息化交易及实体交割等环节的工具优化增值服务,引入供应链金融及物流、保险、质检等第三方服务支持来完善电商资源配置功能。

煤炭物流园区有大量的上下游用户,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建设重点平台服务包括:淤提供金融服务功能。为了配合金达能源电子商品平台业务,金达能源集团在天津保税区成立了商业保理公司,联合银行、基金等金融企业,融合“资金池”支撑的煤炭供应链业务体系。通过各种形式为煤矿、贸易商、物流企业、广大用户提供网上便捷的金融服务。于建立海量的客户资源库。互联网的最大盈利特征是提供便捷海量的市场所需求的信息,对于垂直电子商务网,大量的客户资源信息尤其重要,通过信息,为可以提供与线下实体业务无缝连接信息,实现网络品牌价值。盂网上交易功能。现代电子商务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网上仓单交易,从市场用户信息获取、邀约谈判、合同生成与提交、成交与支付、结算与封档等流程,快速、便捷、安全、高效。榆开发工具包服务平台。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用户对互联网平台实用性工具具有强烈的需求,如煤矿成本分析工具、洗煤厂投入产出分析工具、煤炭混配基地多种煤炭混配后效益分析工具、电厂采购成本的经济性分析工具、GPS物流定位功能扩展等。金达能源煤炭物流电子商务平台逐渐开发市场用户需求的实用性计算工具,实现网上服务用户的目的,打造网站核心竞争力。虞创立服务新标准。煤炭行业交易的“麻烦”是产品的非标准化,为此,金达能源煤炭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倡导并打造“三化”绿色供应链标准化方案,即产品定制化、质量标准化、集配洁净化。愚信息服务。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煤炭价格、运输车辆、煤源信息、用户需求、政策信息等服务大量用户的信息,极大地提供煤炭物流园区的运行效率。

三、结束语

第4篇:供应链金融调研方案范文

Zhang Caili;Xi Heng

①Shaanxi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Xi'an 710018,China;

②Northwest University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Xi'an 710069,China)

摘要:目的:为了合理利用陕西交通物流资源及其优势,探讨并寻求陕西交通物流资源整合的运作模型和方式。方法:利用市场调查、实证分析、数理分析的方法,研究第四方物流的优势和作用,并以陕西省交通物流资源的实际调查资料为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交通物流资源虽然相当丰富,但交通物流整体服务水平低,物流服务模式单一,给出了基于第四方物流的陕西交通物流资源整合的运作模型和方式。

Abstract: Objective: for optimal use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resource in Shaanxi, discuss and seek operating mode and way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resource integration. Method: using market research, empirical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alyzes the advantage and function of fourth-party logistics and conduct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actual survey data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resource. Result: although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 resource of Shaanxi is remarkably rich, overall service-level is low and service mode is single. Put forward operating mode and way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resource integration based on fourth-party logistics.

关键词:物流资源 第四方物流 运作模型和方式 陕西交通

Key words: logistic resource;fourth-party logistics;operating mode and way;communication of Shaanxi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9-0009-03

0引言

在交通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陕西交通行业虽然拥有丰富的物流资源,但这些物流资源呈现出分散、弱小、管理水平低、结构性过剩的特点,物流需求企业并不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获得高水平的物流服务。物流服务模式单一,增值服务短缺,作业效率偏低,经营成本相对较高,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新型的物流方式――第四方物流(FourthParty Logistics 4PL),因其卓越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陕西交通物流资源优势分析

对物流资源整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从政府的角度整合全国或某地区的物流资源,实现物流设施、物流企业的优化配置;②从物流需求企业的角度整合物流资源,指对本企业现有的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重组业务流程、消除冗余,并通过外包和对外承接业务的方式实现本企业物流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物流效率;③从物流企业即3PL(Third party Logistics 3PL)或4PL(Fourth Party Logistics 4PL)公司的角度探讨物流资源的整合,指物流企业对社会上分散、零星的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物流需求方提供最优的物流解决方案,实现其物流业务的大部分或全部外包。本研究的对象是第一和第三个方面,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从交通主管部门的角度整合陕西地区的物流资源,通过对陕西省交通物流行业现状和交通物流企业的研究,从政府和4PL角度整合陕西交通物流资源。

1.1 陕西交通物流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

1.1.1 地理位置优越,丰富且不断完善的交通物流资源陕西省是中国西部与东部的衔接处,其省会城市西安是关天经济区的核心地区,是中国地理位置的中心,是21个全国节点城市之一。西安辐射全国的平均直线运距最短,是东部地区物流业务辐射西北的重要枢纽。截止2009年底,陕西省经济总量为8186.65亿元,在全国各省区排名十七,比上年前移2位,增速13.6%,全国排名第六,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陕西省2009年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83亿元,道路货运经营业户134925户,拥有100辆货运车辆及以上的企业270家,全省货运车辆213992辆,2009年底陕西省营业性公路货运量达67963万吨,同比增长11.96%;货物周转量达1032358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4.13%。2009年,全省实现物流业增加值650亿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超过8%。物流业已经成为促进陕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陕西省将着重完善包括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物流核心区域、以宝鸡为中心的西部物流区域、以汉中为中心的陕南物流区域和以榆林为中心的陕北物流区域的4大物流区域;着重发展西安为国家级的物流节点城市,宝鸡、咸阳、渭南、榆林、汉中5个省级物流节点城市,通过4大物流区域的协调发展,形成以西安为中心,辐射周边重要城市的大物流圈。

目前陕西省主要的交通物流通道有七个:①以陇海铁路、连霍线宝鸡-西安-潼关高速公路为主的陆桥物流通道;②以包西铁路、西安-安康-重庆铁路、包茂线榆林-西安-安康高速公路为主的南北物流通道;③以西安-平凉铁路、西安-合肥铁路和沪陕、福银线长武-西安-商南高速公路为主的西北华南物流通道;④以侯西铁路、京昆线韩城-西安-汉中高速公路为主的西南物流通道;⑤以宝中铁路、宝成铁路、平凉-宝鸡-汉中高速公路为主的宝成物流通道;⑥以阳安铁路、白河-安康-汉中高速公路为主的汉江物流通道;⑦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主,4个支线机场为辅,辐射周遍省区和国际主要城市的航空物流通道。

为了从实践上把握陕西交通物流资源的现状,加快陕西省现代交通物流业发展,陕西省交通厅运管局于2010年4月开始,对全省11个市、区交通物流业所涉及的企业、场站、市场等相关内容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研。在本次调研中,走访了各市运管处和统计部门,先后召开座谈会25次,参加人员270余人次,查阅相关资料30余份,查看实地场地79次,基本完成了所需的资料采集工作,深入了解到陕西省交通物流业发展现状。

调研的主要结论是:在国家大力推动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大环境下,陕西交通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2009年高速公路里程突破3000公里,营业性公路货运量达67963万吨,货物周转量达10323580万吨,交通物流业发展势头正旺。

1.1.2 交通物流企业现状随着陕西省交通物流业的大发展,已经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的现代物流企业,如宝鸡康龙快运有限责任公司、陕西东运物流有限公司、西安贝斯特物流中心等,其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先进物流技术装备开始应用。陕西省2009年全省道路货运业户数134925户,比2008年减少了5802户,减少幅度为4.12%,其中,只有个体经营户减少了14856户,变化幅度为-11.23%,其余各类规模企业数量均有显著增加,10辆以下企业数增幅最大,增加了119.14%。数据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数据分析表明,陕西省物流企业个体规模呈扩大趋势,而个体经营户有逐步淘汰的趋势,物流企业正向规模化方向发展。被淘汰的物流企业经营户主要是规模小、设备老旧、专业化水平不高的个体经营户,说明陕西省物流企业正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1.1.3 交通物流装备现状近年来,物流装备现代化、自动化发展水平速度较快,但全陕西省整体水平依然比较落后,如车辆结构不合理,先进设备使用率较低。首先,车辆结构偏小型化,专用车辆比重过少。截止2009年底,陕西省公路货运车辆数为213992辆,其中,大型车辆数为70757辆,包括8吨以上的重型车辆,占货运车辆总数的17.4%,中小型车辆数为143235辆,占66.33%。具体货运车辆数见表2和表3。

数据表明,陕西省集装箱的公路运输依然薄弱,专用车辆的比重太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陕西省交通物流经营户以个体经营户为主,个体业务量不大,中小型货运车辆即可满足需求;另一方面,物流经营者逐渐认识到规模化运作的经济效益,大多经营者有购买大型车辆的意愿,但是旧的中小型货运车辆还未淘汰。

其次,近年来,企业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各种现代物流技术装备相继投入使用,如运输设备、仓储设备、配送设备、包装设备、搬运装卸设备、物流信息设备等。但是,对于先进设备的使用率较低,主要问题是管理体制制约,条块分割,信息渠道不够畅通。

最后,随着陕西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物流信息技术在交通行业开始运用,物流信息管理软件,移动监控平台已经开始被重视和应用,物流信息业的发展正在趋向成熟,但与东部省份相比,物流信息化建设还相对滞后。

2第四方物流概念辨析

2.1 第四方物流概念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 3PL)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其中,“第三方”是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的一类专业物流服务公司或企业,其本身不具有货物的所有权,但按照客户的要求提供物流管理、控制和专业化作业服务。3PL企业一般可分为资产型和无资产型两种。资产型是指拥有仓库、运输工具、物流网点等资产的3PL企业。无资产型是指不拥有上述资产的3PL企业;这类企业只有通过与运输业者、仓库业者等的协作来开展业务活动。

第三方物流资源是指为物流作业各项功能提供各种技术支持和手段保障并可以支持物流系统正常运作的一切有形及无形的资源总和。现阶段第三方物流企业虽然数目众多,但是大多数的特点都是规模较小,服务单一,甚至有些仅仅是挂着物流企业的名头实质上只是一些仓储公司、快递公司,根本不具备第三方物流企业所要求的服务能力。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想产生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物流服务的单位成本,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资源整合是一条重要途径。

第四方物流是指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又称之为"总承包商"或"领衔物流服务商"。随制造商和零售商日益趋向外筹其物流业务,第四方物流服务已开始广为流传。

而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 4PL)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Accenture管理咨询公司首先在1996年提出并注册的,它将4PL定义为:“所谓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的整合者及协调者,调配与管理组织本身与其他互补者所有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来提供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他们认为企业会由70年代自行营运(insourcing)各项物流功能,到80至90年代转变为把物流功能外包(outsourcing)给3PL提供者的趋势,继续发展为企业专注在其核心事业上,而把其在全球供应链上有关物流、资金流、商流、信息流的管理与技术服务,统筹外包给一个可以提供一站式整合服务的服务提供者。这种多元整合的服务不是单独一个3PL能力所及,必须结合3PL与管理顾问及科技咨询甚至金融服务等公司的能力,而整合这个服务联盟的主导者应该就是所谓的4PL。

第四方物流采用的运作模式,突破了第三方物流单纯发展的局限性,将资源从社会全局的角度上进行整合,将信息从物流供应链层次上进行共享,提供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真正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给顾客带来最大的价值。

2.2 第四方物流的优势分析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率。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综合集成仓储、运输、货代、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多种功能,推进物流一体化运作,提高物流效率。以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创新物流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第四方物流的优势主要有:

2.2.1 4PL能为客户“提供最接近要求的最完美的服务”。4PL的发展方案联结了3PL、技术服务和业务管理等,它可以不受约束地去寻找每个领域的“行业最佳”提供商,从而把这些不同的物流服务整合,以形成最优方案。

2.2.2 4PL提供的是一个综合性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它能集中所有的资源为客户完善地解决问题。4PL主要依靠业内最优秀的3PL提供商,技术提供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它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这是任何一家公司所不能单独提供的。它打破了行业和部门垄断,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培育多种运输手段,可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重新配置,为客户提供“跨功能的作业一体化和广阔的运作自治空间”。整合物流资源,由竞争走向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许多物流企业正在按照传统模式建立自身的物流体系,包揽了“干线物流-配送-投递到户”的全过程,独家统管全程物流只是一种理想,这样势必会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通过对从事异地间配送的物流公司和从事物流末端投递到户的配送公司进行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建立一种贯通物流全程的新物流体系,因此,通过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由竞争走向合作是加速我国第四方物流进程的捷径。

2.2.3 合理利用自身的资本规模、管理经验和资源优势,4PL为打造一个规范、统一、整合不同物流企业资源的信息应用平台提供了可能性。如果充分调用这个平台,企业就能够实现创新的配送路径优化机制、环球追踪系统(GPS)和全球供应链管理。应用这一平台,4PL还能为各方企业改善物流管理程序,提供主动的事件管理。并且该平台能够无缝结合所有地方不同交通模式的运作,令客户能透过每一步骤就能管理所有事宜。当然该平台的建立,无疑需要巨大的资本、资源、技术和管理投入,而3PL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不足以成为该平台“领导者”的角色,而我们交通运输系统有着独有的资源优势。

2.2.4 4PL充分重视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如条形码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物流采购管理(MRP)和企业资源管理(ERP)等物流管理软件,并对其实施无缝链接和有效整合,以充分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然而在今天,越来越多的客户需要得到包括电子采购、订单处理能力、充分的供应链可见性、虚拟库存管理等高级的物流服务,这需要技术专家和管理咨询专家的共同推动,而3PL恰恰缺乏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支撑,也就缺乏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运作的战略专长和真正整合供应链流程的相关技术。

2.2.5 4PL服务的内容更多,覆盖的范围更广。4PL最大的优越性,是它能保证产品得以“更快、更好、更廉”地送到需求者手中。在当今经济形势下,货主或托运人越来越追求供应链的全球一体化,以适应跨国经营的需要,而它们要集中精力于其核心业务,就必须更多地依赖于物流业务外包。基于此因,这些公司不只是在操作层面上进行外协,而且在战略层面上也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以便昼夜期间都能得到“更快、更好、更廉”的物流服务。

总之,4PL能通过提供一个全方位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来满足企业所面临的广泛而又复杂的需求。它关注供应链管理的各个方面,既能提供持续更新和优化的技术方案,同时又能满足不同客户的独特需求,突破了单纯发展3PL的局限性,能做到真正的低成本、高效率、实时运作,从而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尽管4PL相对于3PL具有许多的优势,但3PL与4PL之间不存在“你死我活”的关系,它们是完全可以“和平共处”的。也就是说,4PL提出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和整合物流资源的效果直接受3PL所进行的实际物流操作效果的影响;同时3PL的运作效率又受到4PL提出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水平的影响,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2.3 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模型由于全球技术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技术创新的进程加快,技术问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日渐突出,依靠单个企业或个人的力量越来越困难。所以,利用外部力量和创新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已经成为行业创新的趋势。

4PL的运作模型基本是由4PL的协同运作模型、4PL的方案集成运作模型和4PL的行业创新模型构成。其中最常用的是第四方物流的方案集成商运作模型,在这种模式中,4PL为客户提供运作和管理整个供应链的解决方案。4PL对本身和3PL的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统一规划,借助3PL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集成的供应链方案。3PL通过4PL的方案为客户提供服务。4PL作为一个枢纽,可以集成多个服务供应商的能力和客户的能力。这样企业客户就不需要与众多3PL服务供应商进行接触,而是直接通过4PL服务供应商来实现复杂的物流运作的管理。运作流程如图1所示。

第四方物流协同运作模型是指4PL和3PL共同开发市场,4PL向3PL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包括:技术、供应链策略、进入市场的能力和项目管理的能力。4PL服务供应商不直接与企业客户接触,而是在3PL公司内部工作,其思想和策略通过3PL这样一个具体实施者来实现,以达到为客户服务的目的。4PL和3PL一般会采用商业合同的方式或者战略联盟的方式合作。

而在第四方物流行业创新者模型中,4PL为一个行业的多个客户开发和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整合整个供应链的职能为重点,4PL将3PL加以集成,向下游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在这里,4PL的责任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上游3PL集群和下游客户集群的纽带。行业创新者模型是作为3PL和客户沟通的桥梁,将物流运作的两个端点连接起来,是同一行业的多个企业。在行业创新者模型下,4PL提供行业整体物流的解决方案,这样可以使4PL运作的规模更大限度地得到扩大,使整个行业在物流运作上获得收益。

第四方物流无论采取哪一种模式,都突破了单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能做到真正的低成本、高效率、时时运作,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因为第三方物流缺乏跨越整个供应链运作以及真正整合供应链流程所需的战略专业技术。第四方物流可以不受约束地将每一个领域的最佳物流提供商组合起来,为客户提供最佳物流服务,进而形成最优物流方案或供应链管理方案。

3陕西交通物流资源整合运作方式

根据对陕西省交通物流资源的现状及第四方物流性质特点及运作模型的分析,本文认为,4PL是整合交通物流资源,为交通物流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更佳主体,它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方式进行交通物流资源的整合:首先,由4PL构建一个遍及陕西的合作物流网络,然后,再根据其为客户设计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整合客户自身及合作物流网络内的物流资源,构建物流供应链,最后,要对构建的物流供应链进行动态的监控和管理,以达到最佳的资源整合效果。该资源整合流程具体可以用图2描述。

4PL的这种资源整合方式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该方式使用了合作物流网络作为陕西交通物流资源整合的基础,因而可以有效的节约交易费用,并且更加可行。其次该方式使客户企业可以获得最佳物流供应链。4PL领导的物流供应链是4PL根据其为客户企业设计的整体供应链解决方案专门组建的,因此更加符合客户企业的需要。如果是由某一3PL企业作为盟主企业,组建物流供应链为客户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则由于该物流联盟首先要使用其盟主企业的物流资源,而这些资源不一定最适合客户企业,从而导致所组建的物流供应链并不是最适合客户企业的最佳供应链。最后在该方式中,4PL创建了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供合作各方使用,因而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减少合作各方的重复投入及专用性投资。

4结论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第四方物流对交通物流资源的整合问题,从而为协调物流活动,充分利用陕西交通行业资源优势,减少物流服务总成本,提高物流系统效益,为陕西交通物流资源整合方案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组初步认为陕西交通物流资源整合的措施有:

4.1 抓好现有交通物流资源的整合,实现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包括:①单一运输方式的自系统整合。要对铁、公、空、水、管等各种运输方式进行资源抽样调查,并对资源利用和可开发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在科学分工、合理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合并、撤销、转移等各种形式的调整,调整的重点是公路运输。②多种运输方式的系统整合。现代运输是网络化运输,每种运输方式是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效链接和一体化程度,是一个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③搞好与省外运输方式系统整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把陕西的交通运输资源放在区域经济的大系统中去研究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只有在较大空间内进行整合,才能充分体现出资源的配置效益。

4.2 构建合作物流网络资源数据库和陕西交通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4.3 整合交通运输企业资源,实行集约化经营,合并运输线路,减少班线车辆,这样更有利于发挥甩挂运输的规模经济效益,提高运输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杨金,王勇.考虑转换成本的物流外包决策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4):23-25.

[2]柳键.现代物流运作模式――第四方物流[J].江苏商论,2002(6):27-28.

[3]Bumstead.J and K.Cannons.From 4PL to Managed Supply-Chain Operations[J].Focus Magazine,2002(5):78-85.

[4]3PL与4PL的协调发展.中国第三方物流网,2003.11.21.

[5]徐建新.供应链管理的新模式――4PL[J].决策借鉴,2002,15(1).

[6]戴勇.基于AHP的DEA分析基础上的虚拟物流企业联盟伙伴选择[J].系统工程,2002,20(3):47-51.

第5篇:供应链金融调研方案范文

供应链融资是供应链管理概念从物流层面到财务层面的延伸,以往的实践中,核心企业为了提高个体财务管理效率和优化现金流,往往采取一些个体理性财务策略,如通过推迟对供应商的付款或加快向经销商转移库存来实现自己的财务经济转型,结果往往导致整个供应链的融资成本过高,并且可能迫使供应商延迟对核心企业的供货,或导致分销商延迟结算和高成本借款,从而给整个供应链的持续运营带来很大的风险。这种简单的成本转移,无疑是将上下游企业置于竞争的对立面,没有体现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利益共同体的原则。

(一)供应链融资含义 目前,关于供应链融资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本文采用王禅(2007)关于供应链融资的叙述,“商业银行从整个产业链角度出发,开展综合授信,把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定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的一种融资模式”。实施供应链融资的根本点在于确定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上的上下游配套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供应链整体信用要比产业链上单个企业信用强。以往配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为单个企业信用较差,可提供的担保资源不足,而通过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为依托,为配套企业安排优惠融资,变单一授信为整体授信,不仅解决了配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了配套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从而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同时核心企业还可以压缩自身融资,从供应链整体增值部分直接获利。因此,商业银行和供应链企业的关系必须从传统融资模式向供应链模式转换。

(二)银行对供应链融资理解 供应链融资变单一授信为整体授信,使商业银行跳出单个企业的局限,从更宏观的层面来考察大、中、小企业,从静态考察企业转为动态跟踪企业经营。这将对银行信贷文化和发展战略产生重大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供应链融资模式进行理解:

(1)供应链融资改变了银行的信贷文化。供应链融资围绕核心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销售到终端用户这一链条,将经过的各个节点企业连成一个整体,全方位为产业链条上的多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特别是对于配套企业的融资,不仅仅简单强调企业的财务经营指标,更强调贸易背景的真实性、连续性。融资的目的也从仅仅对单个企业的支持转变为对整个链条的支持,最终实现核心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

(2)供应链融资是各类金融产品的组合序列。供应链融资并非单一提供贷款的融资模式,而是提供贷款、信用和智力的全部或其中的一种。信用主要是以承兑汇票形式存在,智力则以财务顾问形式存在。通过财务顾问,为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方案、合作方案及战略发展方案,通过银行的各种金融产品将供应链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发挥集体竞争力。

(3)供应链融资对象比较特殊。供应链融资不是向所有配套企业进行融资,只有那些与核心企业有实际交易且存在捆绑责任或商业银行对债权和货权能进行有效控制的的融资才能获得供应链融资。因此,那些与核心企业交易关系建立很久且交易连续、受到核心企业信赖的配套企业,才能受到银行的眷恋。

(4)供应链融资需要动态分析企业状况。供应链融资项下,商业银行需要关注核心企业的交易对手、贸易伙伴,还需要关注核心企业的上下游链条是否稳固、核心企业的市场地位以及管理供应链的水平,因此供应链融资需要动态的授信管理,强调实时监控和贸易流程的规范操作。

(5)供应链融资存在操作风险。供应链融资因其业务特点,可以降低信用风险,但也因其操作的复杂性存在较大的操作风险。在供应链融资中,商业银行要密切监控货物、应收账款、业务流程。因此,就需要银行从业人员对贸易项下的经营规律有深刻的了解,操作方面的要求比传统的融资业务大大提高。

(6)商业银行必须与核心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供应链的关键是核心企业,供应链融资的切入点也是核心企业,因此为更好地开拓市场及有效地防控风险,银行和企业之间必须建立互信合作的战略关系。供应链融资虽然强调的是向配套企业进行融资,但关键问题是依托高信用和竞争力强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的竞争力和控制力直接影响到配套企业融资的风险大小。

二、供应链融资分类

(一)按融资对象在供应链条中的地位分类 供应链从前端到后端依次为供应商、核心企业、经销商和最终用户。供应链融资则相应地分为供应商融资、核心企业融资、经销商融资和最终用户融资。一般而言,核心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地位,对其授信评价主要看财务、市场及法人经营管理等情况,其融资可以按主体企业授信进行;最终用户作为商品的最终购买者,其融资一般采用按揭方式。个人客户采用个人按揭方式,供应链含义下的最终用户融资主要是指公司客户方面。供应商和经销商按与核心企业的关系远近还可以分为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等,银行对不同等级供应商、经销商的融资均纳入供应链融资的范畴。

(二)按实际承担风险主体的不同进行分类 供应链融资的对象不一定是实际的风险承担者,大多数情况下核心企业承担者配套企业融资的风险。按照实际承担风险主体不同,供应链融资可以分为核心企业承担实际风险的供应链融资、配套企业承担实际风险的供应链融资、特定专业市场供应链融资。

(1)核心企业为实际风险责任主体的供应链融资。在此方式下,银行以核心客户的履约为风险控制的基础,向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经销商提供融资支持。核心企业对供应商和经销商的融资都可承担连带担保责任。若获得融资的上下游配套企业不能归还银行融资,由核心企业承担还款责任。若供应商融违约,核心企业承诺定向付款;若经销商违约,核心企业承担回购担保责任和未售退款承诺。

(2)以配套企业为责任主体的供应链融资。在此方式下,配套企业由于信用风险较大,银行只有采取更多的风险控制手段才能防范风险。对供应商而言,最大的价值在于其拥有的针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因此银行在核心企业不承担风险责任过的情况下,控制住其供应商针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就控制住了供应商的现金回流,因而业务风险也就得到了防控;对经销商而言,最大的价值在于能够获得核心企业的供货并通过货物销售来回流资金,因此银行可通过融资项下货物的控制来控制资金的流向,同样可以起到风险防范的作用。

(3)特定专业市场供应链融资。特点专业市场有两大类:一类如钢材、油品、塑料、化工、粮油等专业品交易市场,另一类向沃尔玛、肯德基等世界知名的大客户。第一类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核心企业”,这种特殊“核心企业”可以监控中小企业的贸易交易的物流、现金流,通过收取保证金等方式的制度安排,有能力向银行提供融资担保,从而使银行为加入的中小企业提供优惠的融资服务;第二类是因为这些世界知名客户可以通过采购吸引众多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由于向这些世界知名企业供货,因而回款较有保证,因此银行可以对这些供应商提供融资。

三、国内部分银行供应链融资做法

(一)深圳发展银行的“1+N”供应链融资系列产品 20世纪90年代末,深圳发展银行率先以票据买入的概念替代了传统贴现贷款,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在操作效率、盈利模式和风控理念方面重塑了业务竞争力。2001年推出了动产及货权质押授信业务。 2003年开创性地提出了“自偿性贸易融资”理论和“1+N”供应链融资系列产品,依托核心企业信用拓展配套企业供应链融资业务。2005年以后,深圳发展银行不断总结积累,形成了一系列的供应链融资的制度、规范和管理办法,并提出了“面向中小企业、面向贸易融资”、发展供应链融资服务的策略,逐步树立其供应链融资的品牌,并培养了一批领域专家。相关业务规模持续高速增长,资产质量优良。2008年一季度贸易融资授信额度总额占贷款比例超过三成。

(二)中国工商银行的“沃尔玛供应商融资解决方案” 沃尔玛是世界500强企业,每年在中国的采购额度超过120亿美元。上游供应商多为中小企业,长期以来,这些中小企业由于无法提供有效抵押和财务管理不规范等原因,无法获得银行融资支持。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摆脱单纯依赖借款人自身信用的传统做法,依托小企业交易对手的信用,研发了沃尔玛供应商融资方案。该解决方案的具体做法为:(1)针对沃尔玛公司与其供应商之间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运作的特点,工商银行将沃尔玛认可的供应商纳入目标客户范围,重点审查客户供货历史、过往合同履行能力、信用记录等直接影响贷款回笼的因素,无需客户提供抵押担保,即可为客户办理融资业务。(2)供应商在网上接到沃尔玛的订单后,向工商银行提出融资申请,用于组织生产和供货;获取融资并组织生产,向沃尔玛供货,供应商将发票、送检入库单等提交工商银行,工商银行即可为其办理应收账款保理融资,归还订单融资;应收账款到期,沃尔玛按约定支付货款资金到客户在工商银行开设的专项首款账户,工商银行回收保理融资,从而完成供应链融资的整套办理流程。

(三)国内供应链融资主要模式及分析 目前,我国供应链融资模式主要包括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应收账款融资,以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中小企业对供应链中核心大企业的应收账款的单据凭证作为质押担保物,向银行申请期限不超过应收账款期限的短期短款,核心大企业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过程中实际承担了反担保的作用。第二种是保兑仓融资模式,以核心大企业的承诺回购为前提,由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以卖方在银行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获得银行贷款,并以由商业银行控制其提货权为条件。核心大企业为中小企业融资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并以银行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同时由物流企业承兑担保银行开出的承兑汇票。第三种是应付账款融资,由核心大企业提供担保,银行向中小企业垫付货款,之后由中小企业直接将货款支付给银行。

在以上三种模式中,中小企业以应收账款、既定仓单或应付账款为抵押品获得商业银行融资,虽然核心大企业承担了担保责任,但实际风险承担人还是中小企业。为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商业银行可在充分调研上下游企业的基础上,让核心大企业在供应链融资贷款中承担管理人和监管者的角色,甚至是承担大部分的信用责任。

四、核心企业承担贷款管理责任的模式

(一)合作主体 与银行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核心大企业及与其建立供应、销售等关系的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管理)平台:核心企业。担保机制:核心企业以其合法拥有的土地使用权抵押。名义借款人:核心企业。实际借款人:核心企业建立供应、销售等关系的上、下游中小企业。

(二)融资模式 围绕核心企业而形成的产业链,商业银行考察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和信用关系,同时评估核心企业的担保及管理能力,从而审定该产业链能够承担的额度,给予核心企业(以下统称名义借款人)综合授信额度。在额度内,实际借款人根据融资需求向名义借款人提出用款申请,名义借款人依据与其合作和信用等要素,确定是否承贷或承贷金额,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经银行审核同意后,向实际借款人提供贷款,专项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等。贷款限额有效期为一年,每年复核。贷款用途:1年期及以下流动资金贷款。贷款额度:单户、单笔不超过某一额度。

(三)产品特征 具体如下:(1)围绕名义借款人,为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此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以名义借款人为依托,将资金有效注入为以其为核心建立的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中小企业,部分解决了配套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2)涉及利益方减少,有效降低融资成本。由名义借款人提供第三方保证或抵质押,并且担负管理平台的职能,建立、完善产业链融资体系。与传统的“融资平台统贷,担保平台担保”模式相比,涉及利益方减少,减免了担保平台、管理平台收取的相关费用,有效降低融资成本。(3)减轻评审和信贷管理工作强度。对名义借款人进行评审和授信,赋予名义借款人管理平台职能,有效降低了银行评审及贷后监管工作强度。(4)信用结构完善。由名义借款人提供抵质押或第三方为中小企业提供保证,并以其上下游企业形成的“应收”、“应付”和“存货”为补充,信用结构完善。(5)名义借款人和实际借款人均在银行开立账户,资金沉淀有利于增加银行存款。

(四)业务流程 主要包括:(1)体系建立。借助名义借款人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产业链融资参与方通过《产业链融资合作协议》约定名义借款人、实际借款人和我行在合作中的权力、责任和义务,从而建立供应链融资体系。(2)信用结构。名义借款人提供抵质押或第三方为核心企业提供保证。名义借款人对贷款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当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时履行保证担保责任。(3)借款申请。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实际借款人)向名义借款人提出借款申请,名义借款人审查机构依据实际借款人与其合作关系、信用程度、偿还能力等综合判断是否承贷。审核并汇总后,依据银行要求,将相关资料、借款额度等提交银行审核。(4)综合授信。商业银行对名义借款人进行评审,在信用结构、偿还能力、管理诸方面满足我行要求的前提下,给予名义借款人综合授信。(5)合同签订。商业银行与名义借款人、实际借款人、担保人签订借款及担保合同,约定各方责任。(6)贷款发放、支付与本息回收。名义借款人在贷款银行开立贷转存账户,实际借款人在贷款银行开立一般存款帐户。贷款发放时,资金发放到名义借款人账户。实际借款人使用资金时,在满足贷款银行资金支付审核要求的同时,出具名义借款人向贷款银行提供《产业链融资资金支付通知单》,经审核同意后,将资金划转实际借款人账户,然后支付到实际借款人支付方。本息偿还时,名义借款人负责向实际借款人催收或履行代偿责任,将本息汇入在贷款银行开立的账户。

(五)风险分担机制 实际操作中,由于名义借款人为贷款提供担保,风险锁定是其第一要务。实际借款人与名义借款人既有供应和购买关系,又有长期的合作依赖和购销合同约束。对供应商而言,资金支付前提条件约定由名义借款人出具“资金支付通知单”,名义借款人在收到供应商货物并且完成验收、入库的基础上方可出具,实际上满足了应收帐款质押的反担保条件。就销售商而言,名义借款人根据其内部授信程序,不同程度地给予了实际借款人授信额度(赊销)。因此名义借款人可以有效控制风险。除此之外,名义借款人与实际借款人之间供、销合同所约定的违约金、定金等也为风险控制提供了保证。

(六)监督约束机制 实际用款人加入融资体系,受龙头企业监督。名义借款人利用其核心地位优势,行使对体系成员融资、经营和信用等方面的监督,完善、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同时,商业银行通过利用与名义借款人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指导其管理、监督体系的行为与理念,完善体系建设。

第6篇:供应链金融调研方案范文

[关键词]物流;管理咨询;现状

1引言

物流管理咨询业产生和发展是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成熟和专业化的一个标志。传统的管理咨询包括战略咨询、营销咨询、人力资源咨询、薪酬激励等方面。物流管理咨询除了包括以上几个方面咨询以外,还包括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物流业务管理诊断、物流市场的调研与分析、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选址、规划与实施、物流设备的选型、物流工程监理、供应链管理流程优化、企业物流操作、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物流企业营销管理、海关事务咨询、供应链运作咨询等。因此,相对一般管理咨询来说,物流管理咨询更专业、更实际、范围更广。

2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与物流概念的引入和管理咨询业发展是分不开的。物流概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咨询的引入也在20世纪80年代,而管理咨询业的产生是90年代后半期。因此,我国国内管理咨询业的发展也就在不到10年的时间,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也就是近5年的事。如果包括早期国外的管理咨询公司在中国开展的物流管理咨询服务,也就在15年左右的时间。纵观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的物流管理咨询业大致经历了以下的阶段:

2.1管理咨询为主兼顾物流的咨询业务萌芽阶段

80年代物流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咨询业也在那时刚刚在中国开始起步。80年代咨询业首先起源于政府创办咨询企业,主要集中在投资、科技和财务咨询等领域。所以可以说,80年代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咨询。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外管理咨询公司大批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管理咨询业开始起步,开始从信息咨询逐步转向管理咨询。国外管理咨询公司高度重视企业的物流供应链方面咨询,开始在管理咨询中进行物流业务方面的管理咨询活动,如埃森哲为和光进行了一系列的咨询中就有物流咨询。国内的管理咨询公司也在咨询过程中开始重视物流管理的咨询。

2.2物流管理咨询业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其中,物流管理在企业营运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领导层的关注。因此,物流成为中国的一个热门行业,企业和政府纷纷意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管理咨询业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物流领域对咨询业务需求显现,各种政府物流规划、物流中心物流园区规划、物流业务规划、物流仓储设备等各种需求都很大。因此催生了国内的专业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产生,其中不乏比较优秀的管理咨询公司,如欧麟、扬子江。同时,一大批管理软件公司和设备公司(如招商迪辰等)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也给客户提供物流业务流程的咨询服务。但是客观地说,从软件或者设备公司转变的管理咨询公司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难以给客户提供一个科学的咨询方案。

2.3物流管理咨询业专业化和综合性统一阶段

目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咨询业迅速发展。北京、上海等地的优秀物流管理咨询企业,如扬子江、欧麟、睿文等等,通过认真学习国外出色咨询企业的咨询经验与程序,并结合自己企业的专业优势,形成了符合中国咨询企业实际的一套咨询方法。经过坚持不懈地市场拓展,这些企业已度过艰难的创业时期,在咨询实践中逐步赢得了顾客的信任。

随着物流业热度开始消减,对物流咨询的需求也开始了理性和成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如果没有核心的竞争力,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为求生存发展,许多物流咨询公司逐步走向细分阶段,在专业化方面更进一步,如专门从事物流设备咨询的物流咨询公司、专门从事管理和物流业务流程业务的公司。

但是,同时由于物流咨询市场涵盖着非常广泛的领域,必须满足客户从战略规划、业务流程重组、信息系统到设备选型、培训等一系列服务,因此,物流咨询公司开始和咨询服务的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整合各种资源,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的能力。

因此,我国物流咨询公司在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提供综合的业务服务。

3国内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发展趋势分析

从国内的专业物流咨询公司的现状来看,从原先的一般物流管理咨询开始转向专业化咨询阶段,同时整合多种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集成的管理咨询服务。国内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近况大致趋势如下:

(1)服务专业化。目前很多管理咨询公司都倾向于专业化方向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从地域来看,北京的本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长于物流政策和政府物流发展规划,而上海的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长于物流方案设计、物流设备咨询和企业的物流供应链规划。在上海物流咨询市场,如欧麟专长于设备咨询。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则专注于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供应链规划、业务流程设计和培训等。

(2)服务多样化。除提供专业咨询外,几乎所有的物流咨询公司都还提供物流培训业务,除此以外,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一些咨询公司还和战略合作伙伴一道,提供一揽子物流供应链方面服务。例如,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通过与物流企业、咨询业、制造业、物流软件、大学研究所、建筑设计研究院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来提供物流咨询、信息系统服务、物流仓储设施设备等一揽子的服务来提高综合物流服务。

第7篇:供应链金融调研方案范文

农产品质押融资是存货质押融资的具体化,对破解涉农企业的融资困局具有重要意义。但农产品具有慢速变质、易腐蚀、难存储、难运输等特征,这致使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风险,所以探索农产品质押融资风险防范问题非常必要。在系统梳理供应链环境下的农产品质押融资风险类型基础上,采用层次风险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企业开展业务的风险较为适宜。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农产品质押;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

F304

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7.03.12

一、引言

存货质押融资是供应链金融的主要运作模式,随着诸多学者的系统、深入研究,其理论体系日渐形成并逐步完善,这对引导业务实践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然而,现有关于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研究皆把质押物认定成一般性“存货”,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了业务功能的深入发挥。有鉴于此,拓展业务应用范围,丰富供应链金融理论体系并满足更多社会融资主体的资金需求成为当下供应链金融理论研究的探索趋势。农产品是农户、合作社、农场及农业型中小企业的主要资产类型,定期地闲置在仓库之中,挤占了不少的流动资金,使得本就资金不足的他们更加窘迫,加之农业型中小企业通过正规途径获得资金的难度较大这一因素,致使这类个体或组织面临严重的资金不足问题。所以探索农产品质押融资问题对缓解涉农中小企业及农户等融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但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农产品是典型的弱质性产品,这种特性致使农产品质押融资业务更为复杂、风险更多。有鉴于此,探讨业务风险防范问题对业务高效运行及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现有关于存货质押融资风险问题的研究集中在贷款价值比率[2][3]、物流企业道德风险[4][5]、组合质押价格风险[6][7]、风险因素分析[8][9]等问题上,与以上不同的是,本文在系统梳理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农产品质押融资风险类型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给定某企业开展该业务的风险进行了评价。

二、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农产品质押融资风险分析

尽管合作社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对其缓解融资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开展业务过程中的风险不可回避。所以探讨合作社存货质押融资风险指标体系构建及防范问题变得重要。经过对合作社自身特性、存货特征及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运作流程分析,笔者提炼出农产品质押融资业务主要面临的风险类型有:外部环境变化风险、资信水平风险、供应链稳定风险、质押物风险、技术水平风险、法规风险。

(一)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农产品质押融资外部环境变化风险

外部环境包括的主要项目有:自然环境、市场环境、行业环境、区域环境等。自然环境变化如天气、气候、自然灾害对业务影响较大,因为农产品包括改良品(随着时间流逝存货在数量或质量上发生变化)。对天气、气候等自然环境变化比较敏感,良好的自然环境可以有效抵御农产品的变质损耗、引致活体农产品产量增加,市场供给增加,进而影响存货的变现等后续问题,市场环境变化描述的就是该类存货在市场上的供需、竞争、政策变更等情况所带来的不确定问题,行业环境变化和区域环境变化主要是指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在市场竞争水平、开发程度、技术水平、经济发展状况变化而造成的不确定问题。

(二)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农产品质押资信水平风险

资信水平风险是指业务中参与多方尤其是借款企业、物流企业因资信水平低下发生违约而造成的损失。参与的诸多主体中,物流企业及借款企业的资信水平等级对业务整体信用风险影响较大。借款企业往往为中小涉农企业、合作社、农场主、农户等,他们在财务制度、经营管理、内部风险控制、发展前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加之经营产品的弱质性、季节性等特征,使得借款企业的资信水平整体较为低下,容易因自身或外界因素引发有意或无意违约、合谋等行为发生。物流企业在业务中扮演着中枢和桥梁的作用。农产品质押融资的特殊性决定对物流服务质量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完善的运送方案,而且需要较高的价值评估、质押存放、监管等条件,而物流企业的资信水平低下会造成与借款企业合谋骗贷、质押物丢失、毁损等结果发生,而引致物流企业资信水平低下的关键因素来自其规模小、财务制度不完善等因素。

(三)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农产品质押融资供应链稳定风险

探索农产品质押融资业务无疑对涉农企业破解融资困境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农产品弱质性、慢速变质、周期性等特性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接受,开展业务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借款企业需置身供应链环境中,且核心企业为其业务开展提供必要辅助对业务的顺利开展大有裨益。置身于供应链环境中且有核心企业的辅助,有效降低了单个企业的违约风险,但滋生了供应链稳定风险,主要体现为供应链控制风险、供应链协作风险、供应链竞争风险等。控制风险可解释为核心企业掌控整个链条力度强弱与否所产生的不确定性,掌控力度愈弱,该风险愈大;协作风险可被解释为链条中企业(包括横向企业和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协调是否畅通所引致的损失,协作愈差,风险愈大;竞争风险可被解释为该链条与一个或多个同行业或类似行业链条的整体竞争能力强弱所导致的损失,争能力越强的链条,竞争风险就越小。

(四)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农产品质押融资质押物风险

质押物风险可理解为由于质押物品种选择有误、价值减少、违约处置变现不畅、自身变质等缘由造成的损失。经过实地调研和阅读归纳,质押物风险主要体现为如下几种风险类型:质物类型筛选风险、质物价格变化风险、质物违约处置变现风险及质物自身变质风险。

质押物是银行有意放贷的关键,但并不意味着每种农产品都适合开展质押融资业务,某些农产品因其自身结构特征使得运送和存储较为困难、变质速度较快、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处置变现较为困难等,具有这种特征的农产品是不适合作为质押物的。业务开展前,可预先设置准入机制,符合标准的质押物方可纳入,否则拒绝,这对防范业务风险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质物价格变化及违约处置变现风险是农产品作为质押物所面临的比较重要的风险类型,农产品弱质性、季节性等特征导致其价格变化较大,而价格较大的波动会给其价值造成不稳定,不稳定的价值特性又影响变现效率,进而给参与主体银行带来潜在风险。自身变质风险大小取决于质押物类型、运送条件、方案及存储设备水平等因素。

(五)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农产品质押融资技术水平风险

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诸多操作节点需要技术的支撑,而因技术水平低下所造成的损失则为技术水平风险。业务开展过程中,需要依赖技术支撑的业务环节点包括,质物的价值评估,质物价格波动检测、质物存储条件、质物运送方案、质物违约处置、仓单真伪辨别、质物重复质押等,在这些业务节点上,若处理技术水平低就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六)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农产品质押融资法规风险

法规风险可被解释为因交易合同不符合法规范式和要件而无法获得法规保护所造成的损失。该风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合规性风险,是指合同条款设置规范与否、仓单样式合规与否、业务操作符合法规要求与否等;另一类为质押物权属风险,是指质押物所有权是否明细、是否存在重复质押、质押物来源是否合法、质押物类型是否合规等。这两类风险构成了法规风险的主要内容,尽管存在《合同法》及《担保法》,但现有法规对这一新兴业务的规制还不完善甚或缺乏,使得法规风险的发生概率增加。

三、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农产品质押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文分析,得到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农产品质押融资业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从表中易知,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1个,用字母R代表目标层,用字母A代表准则层,字母B代表子准则层。比较全面凸显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主要风险类型。

四、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农产品质押融资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一)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要

层次分析法是定性和定量结合适用开展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使用不多的定量信息让决策过程数学化,并给出量化结果,据此对复杂问题进行快速决策。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分解研究问题,形成由若干层关联因素构成的结构框架;然后,对每层因素进行比较、打分获得对上一层指标权重;最后,对所研究问题的决策层依据权重大小进行排序。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把定性问题定量化并根据模糊数学隶属度理论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旨在综合评价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影响的复杂问题,据此可得出一般性评价结论用于决策借鉴。该方法的特点是结果明确,系统性强,适用于回答非确定性问题。

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各自存在优劣,单独适用无法解决本文所谈问题,而结合两种方法的优势,方能给出一个关于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农产品质押融资业务风险的综合评价结论。基本思路如下: 首先分解研究问题构建结构模型,然后确定关联因素对所属指标的权重,其次根据量化结果,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开展综合评价并给出评价矩阵,最后结合权重向量及评价矩阵得出最终评价结果,形成一般性结论。

(二)构建风险指私峁鼓P

通过对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农产品质押融资风险梳理,已得出指标体系如表1,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级,目标层、一级层(准则层)和二级层(子准则层),目标层是我们最终需要达到的结果,为达到这一预期目标和结果,将其具体化为一级层(准则层)和二级层(子准则层),一级层和二级层是为实现目标所设计的中间环节,通过对一级层和二级层的技术处理之后,将实现预期目标,即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农产品质押融资的综合风险大小。

(三)构建判断矩阵

前文已给出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农产品质押融资业务风险指标体系,对所给指标处理的基本思路为:首先两两比较相同层级指标,构造成对比较矩阵,然后计算该层级指标对上层所属指标的权重,依次类推,最终得出对目标层的权重向量。一级层指标对目标层指标的影响权重采用1-9标度法赋值(Satty,1980),1-9标度相应值见表2。

(四)确定权重并一致性检验

1.一级层指标权重的确定

以目标层指标为准则,计算一级层指标对目标层重要性的两两比较,确定彼此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而得到两两比较矩阵,即以本文所研究问题为准则,两两比较外部环境变化风险、资信水平风险、供应链稳定风险、质押物风险、技术水平风险及法规风险六个指标对目标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得出比较矩阵R-A。然后根据判断矩阵R-A,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结果见表2.

为验证表1中成对比较矩阵及权重是否在允许范围内,论文对此开展一致性检验。先把成对比较矩阵及权重向量矩阵相乘得到BW,然后利用下面公式求最大特征根。

λmax=∑ni=1BWinωi=1n∑ni=1∑nj=1aijωjωi

求出λmax值后,将其带入公式C.I.=λmax-nn-1中得出一致性检验指标C.I.;根据表4随机性一致性检验指标R.I.,然后利用公式C.R.=C.I.R.I.求得一致性比例C.R.的值。若C.R.

SymbolcB@ 0.1,说明成对比较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否则,需要对成对比较矩阵进行调整,重新确定权重矩阵,直至满足上述条件为止。

结合上述一致性检验流程,易求得,λmax=6.265,C.I.=0.053,查表4可得R.I.=1.24, 所以有C.R.=C.I.R.I.=0.043

SymbolcB@ 0.1,说明成对比较矩阵一致性在允许范围内,误差能够接受。

通过计算得出一级层权重向量值为W=0.108,0.384,0.072,0.247,0.160,0.029。

2.二级层指标权重的确定

以各一级层指标为准则,两两比较所含二级层指标对一级层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得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如以环境指标为例,此时,环境指标为一级层指标,以该指标为准则,两两比较其下一级指标,如自然环境变化、市场环境变化、行业环境变化、区域环境变化对其影响程度大小,构建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权重向量并开展一致性检测。依次类推,计算二级层指标对所属指标的权重大小,因篇幅限制,不一一进行列举,本文直接给出各二级指标的权重结果,计算过程略,各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权重如下。

WA1=0.351,0.432,0.146,0.071

WA2=0.095,0.168,0.476,0.261

WA3=0.372,0.498,0.130

WA4=0.085,0.421,0.325,0.169

WA5=0.178,0.415,0.276,0.131

WA6=0.718,0.282

(五)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农产品质押融资模糊综合评价

结合本文所研究问题的系统性、复杂性等特点,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分析方法,以此对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农产品质押融资整体风险给出一般性评价结论,以对业务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1.确立评价等级

在已知评价指标及权重向量基础上,还需知晓评价等级及标准,才能开展风险评价。为使评价工作便于开展,论文将评价分成五个等级:很低、较低、一般、较高、很高。由此,可知评价等级集为H=v1,v2,v3,v4,v5 =(很低、较低、一般、较高、很高)。至于针对不同评价等级所涉及的标准,因篇幅限制,在此不予陈述,因本文主要意图是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农产品开展存货质押融资的风险状况,标准阐述与否不影响风险评价结果。

2.构造模糊评价矩阵

以重庆市某家开展农产品质押融资的涉农企业为例,该企业以其所拥有且暂时闲置的一批农产品质押给银行,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对该企业开展该项业务的风险进行评价,邀请了25对业务熟悉的专家学者或企业负责人,其中4名来自物流企业、7名来自金融机构、10名来自高校及科研所、4名来自农业型企业,这些专家学者根据自身经验及所掌握的资料信息对该涉农企业开展农产品质押融资业务进行评价,对21项二级指标按照五个评定等级分别打分,然后对各指标评分进行整理和归一化处理,整理结果见表4。

由计算结果可知,综合风险的最大隶属度为0.270,对应于“较高”等级,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该企业开展农产品质押融资综合风险程度为“较高”。

五、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不断开展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实践经验日益成熟,理论体系日渐完善,若进一步丰富理论体系和完善实践操作经验,拓展业务应用范围变得必要且有意义,在此背景下,把“存货”具体化为“农产品”,探讨农产品质押融资相关问题就顺应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农产品质押融资的开展不仅对破解农业型中小企业、合作社、农户等融资困局具有积极意义,也对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繁荣、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作用。但不可回避的是,农产品慢速变质的特性决定开展该业务的风险问题必须克服和解决,所以探讨农产品质押融资风险问}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合作社存货质押融资风险类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估了给定合作社开展该业务的风险程度。JS

参考文献:

[1]李碧珍.农产品物流模式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5.

[2]李毅学,汪寿阳,冯耕中.物流金融中季节性存货质押融资质押率决策[J].管理科学学报,2011,14(11):19-32.

[3]李毅学,冯耕中,张媛媛.委托监管下存货质押融资的关键风险控制指标[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31(11):587-598.

[4]李蜀湘.基于风险分担的存货质押贷款优化契约模型[J].山西财经大学报,2011,33(3):74-76.

[5]何娟,王建,蒋祥林.不完全信息下存货质押业务防合谋机制设计[J].软科学,2012,26(8):141-144.

[6]何娟,王建,蒋祥林.存货质押业务质物组合价格风险决策[J].管理评论,2013,25(11):163-176.

[7]匡海波,张一凡,张连如. 低碳港口物流质押贷款组合优化决策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34(6):1468-1480.

第8篇:供应链金融调研方案范文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期 外贸企业 管理创新 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F7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4-0018-08

世界经济已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

进入2009年,被经济学家称为“百年难得一遇”美国金融风波愈演愈烈,不仅演变成金融危机,而且正向全面的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发展,世界经济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期。2009年4月26日,世行与IMF联合发展委员会会议发表的《全球监测报告》说,自从上次两大组织联合发展委员会会议以来,世界经济明显恶化,金融危机可能会演变成人类和发展的危机,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特别严重的后果。危机还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迄今努力取得的进步形成了威胁。

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造成影响,多种迹象表明,目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明显收缩。剔除外需后,美国经济实际上已近零增长,而美出口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尽管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在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之后紧急采取了“救市”措施,但并不能挽救美国经济衰退的命运。美国商务部2008年11月25日公布了初步统计的三季度实际GDP环比增速为负0.5%,将预计数据下调了0.2个百分点。三季度个人消费支出环比下降了3.7%,个人消费萎缩拖累美国第三季度真实GDP环比年率增长率下滑2.69个百分点。11月份商品零售额月增幅为负l_8%,连续第5个月减少,创下16年来的消费低迷纪录。劳工部12月5日公布数据表明美国11月份失业率为6.7%,高于10月份6.5%的失业率水平,为1993年以来最高。美国雇主11月份减少劳工人数的速度创下34年来最快纪录,11月就业人口减少53.3万人,2008年以来共减少191万人。失业的激增打击消费者信心及支出,美国经济可能陷入二战来最长且最深的衰退。

目前,不仅是美国经济将出现衰退,所有G7国家的经济都正处于衰退之中或接近于衰退边缘。2008年第二季度,日本经济已收缩3%,为2001年以来之最,同期欧元区则收缩0.2%,主要经济体负增长,但这些还仅仅是开始,随着金融危机进一步向实体经济蔓延,发达经济体就业、收入、消费、投资、出口等基本面将进一步被波及。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传统

外贸企业面临的挑战

作为已经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度外向型的贸易大国――中国来说,不可避免的受到这场危机的影响。在对外贸易方面,2009年1-3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4287.4亿美元,同比下降24.9%,其中:出1512455.4亿美元,下降19.7%;进口1832亿美元,下降30.9%。3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620.2亿美元,同比下降20.9%,其中:出口902.9亿美元,下降17.1%;进口717.3亿美元,下降25.1%。对于我国的外贸企业来说,后金融危机时期面临的困境和挑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市场萎缩,外贸顺差和规模进一步缩小

2009年我国对美、欧、日等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可能全面放缓,外贸顺差规模进一步缩小。根据近几年的统计,美、日、欧市场占我国出口份额的60%以上。但美、日、欧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经济滑坡,需求必然减少。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期行将结束,出口和顺差双回落态势将进一步升级,特别是2009年出口面临真正的寒冬。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回落1.5个百分点,美国经济2009年将下降0.7%,欧元区2009年经济将下降0.5%,日本将下降0.2%。发达经济体进出口贸易均出现大幅回落,进口将比2008年下降0.1%,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将达到1.2%,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此外,据IMF初步预测,2009年世界贸易将增长2.1%,比上年的4.6%回落2.5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将增长5.2%,增速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出口将增长5.3%,增速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的出口将受到极大影响。

2.遭遇贸易保护主义更频繁、更严峻

一般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态势与世界经济发展成反向趋势。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损失,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重新抬头。在美国,通过“购买美国货”和“雇用美国人”的保护主义性质条款。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也宣布取消对将汽车生产线外迁至东欧的企业的援助。西班牙一位部长还督促消费者购买本国制造的商品,而意大利和俄罗斯政府不仅补助本国汽车产业,还制定法律限制外国汽车的进口。

在亚洲和美洲地区,阿根廷、巴西、土耳其、印尼和印度等国也相继采取了保护主义的措施。印尼宣布对进口进行限制,它与阿根廷2008年都对中国纺织品采取了进口制裁措施。埃及则对聚酯产品发动一连串的反倾销调查,抬高进口纺织品的关税。印度日前也对来自中国的玩具抬高关税。俄罗斯和越南也都在2009年提高了关税。

从目前的迹象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之战已经在局部地区打响。数据显示,在2008年上半年中,国际反倾销的纠纷同比增加了40%。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遭遇了大量贸易壁垒,贸易摩擦加剧。2009年4月8日,美国钢铁产业正式向美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中国油井管产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诉讼金额高达27亿美元。在2009年1-2月短短两个月内,中国就频频遭遇来自印度、欧盟、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反补贴、特殊保障措施和反倾销调查。可以想象,“中国制造们”在保护主义浪潮之下,还会面临更多冲击。

3.出口环境复杂,生产成本升高

后金融危机时期,欧美市场客户需求下降,订单减少。企业资金链断流,面临海外货款回收困难。我国的出口企业融资更困难,融资成本上升。当然,出口企业遭遇的困境也与企业或行业自身的问题有关。如缺乏行业自律,企业间恶性竞争;缺少研发、技术、设备的投入,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缺乏诚信、不注重企业自身的形象。这些因素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企业产品出口。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企业还将因生产和运营成本上升,利润空间紧缩。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大幅升值也对出口企业带来影响。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不降反升,带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大幅升值,仅2009年2月

份升值幅度就超过6%,相形之下,很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汇率大幅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竞争力。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外贸企业

管理创新的方向

1.传统的价值链模式对外贸企业发展空间的制约

我国外贸企业的传统经营模式就是我国客户进口或出口产品,国外客户在国内采购或者销售,其利润来源于赚取的佣金或者差价。这一经营模式曾经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传统外贸企业也凭借手中的外贸经营权获得丰厚的利润。在传统的产业价值链中,外贸企业只是中间商的角色,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生产商和零售商力量的增强,中间商受到来自双方面的挤压,生存空间日趋狭小。传统的产业价值链呈线性关系,外贸企业在其中只是充当制成品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中介。

由于中国传统外贸企业仅仅作为进出口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主要从事进出口以及与此相关的租船订舱、报检报验等业务。这些业务进入门槛较低且增值较少,丰厚的利润吸引越来越多的进入者。传统外贸企业既不真正掌握生产资源(没有生产能力),又不真正拥有市场和客户,这直接导致了大量提供同质服务的传统外贸企业在市场中只能进行以价格竞争为主的竞争。自从2004年7月1日外贸经营权放开后,只要条件具备,国内企业完全可以绕过传统外贸企业直接与国外客户从事外贸业务,市场竞争更激烈。同时,跨国公司也可以通过设立投资性公司从事采购业务及进入物流领域,使得传统外贸企业不得不面对失去跨国公司采购这个长期稳定客源的不利局面。

2.后金融危机时期外贸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管理创新

面对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各种困境和挑战,中国传统外贸企业应该重新审视自身在全球供应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外贸企业不应该只是一个中间商,而应该成为供应链或供应网络的管理者和运营者。立足于供应网络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重新确立专业外贸企业在价值链中的战略地位,对企业的供应链进行战略规划,调整供应链的运营战略,是传统外贸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

外贸企业可以依据自身实力情况进行管理创新,创新的方向就是供应链管理者或者融入供应链中某些优势环节。在全球化市场里,中国外贸企业有机会把产品销往全世界的同时,也要面对来自全世界的竞争,最终只有拥有最大竞争优势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如何增大自己的竞争优势,并不是由一个企业决定,而是由从原材料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管理过程决定。我们在不少外贸企业看到了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景:当有紧急的销售订单、部件短缺、促销方案计划调整,或者其他不确定的因素发生时,物流、生产、仓储、主管和相关人员工作量普遍超负荷,“救火”和“追料”成为外贸企业特有的风景。外贸企业可以通过供应链管理来解决一些上述问题。

在市场需求日益多变、技术进步突飞猛进、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是否能够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为了达到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和适应能力的目的,很多企业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着管理模式的创新。在一体化战略中,“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整个业务过程中所有企业的一条价值链。在这条价值链中,相邻层次的企业之间存在需求与供应的关系,也就是上游与下游的关系,当把所有相邻企业连接起来时,便形成了供应链。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配置思想和战略方法,它强调把相关的业务集成到一条链上,共同运行,共享资源,从而达到的效应。大多数中国外贸企业对资源的单一管理能力强,但在整体资源的整合上浪费较大,致使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配置与利用。面对全球化对中国外贸企业的挑战,外贸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此外,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供应链管理的实质之一就是专注于核心业务,把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对于各类业务,公司应该根据能力种类的独特性与企业的内部能力之间的关系在战略上进行选择。(见图1)

我国传统外贸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国际市场信息收集、国际商务交易磋商和市场开拓、国际贸易流程的操作等方面的能力,但是这些能力仅仅是外贸企业的比较优势,还没有转化成核心竞争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作为中间商的外贸企业很可能把这些能力遗失。供应链管理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的一种方式,是为了获得和提高供货能力以及企业的竞争力而实施的运营战略的核心。通过供应链管理战略,外贸企业可以获得或者优化其供货能力和对产品的掌控能力,满足客户个性化、柔性高、快速反应的需求,从而确保在某些产品(例如消费品)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传统外贸企业

管理创新的模式

传统外贸企业提供的服务主要在与贸易直接相关的商务操作性环节,包括询盘报盘、签订合同、下发订单、打单审单、质量检验、报关出运、收汇结汇等,这些商务服务活动主要围绕单据处理展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形成,贸易服务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还提供包括市场调研、研发设计、原料选购、工厂选择、质量控制、物流配送、降低金融风险等一揽子问题的解决方案。从供应链的角度看,传统外贸企业想要做好管理创新,需要重新思考自己在供应链中的定位,把握未来趋势和自身核心专长,确定战略目标,逐步实现创新。具体有以下模式:

1.供应链管理

大型的外贸企业可以利用自身强大的资源优势,向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在供应链管理者模式里面,外贸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体系里,扮演着提供创新价值活动的新角色;在实体上或流程上,扮演国际贸易供应链上推动者的角色,从而使得供应链流程变得更加合理,供应链的效率及价值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见图2)

外贸企业除了承担传统外贸企业的寻找货源、采购、验货、出货等业务,而且扮演投资者、创新者、整合者、信息提供者及综合物流服务提供者和协调者等新角色。通过提供这些新的增值服务,外贸企业能够为顾客提供较为完整的服务。

当外贸企业处于发展初期时,大部分的外贸企业只是充当客户和供货商之间的交易中介人角色。随着外贸企业业务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贸企业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变化,很多企业开始从单纯的商向采购商转变。在这个阶段,外贸企业有能力为客户采购到优质的商品并为客户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致力于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附加值。随着外贸企业与顾客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及外贸企业整合资源能力的不断增强,外贸企业倾向于向顾客提供更有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在这个阶段,外贸企业主要从事如设计和质量控制等高附加值的

业务,而把低附加值的业务外包给全球最适合的合作伙伴,以寻求资源最佳利用,使产品实现真正的全球化,为顾客提供最大的增值服务。

在上述三个阶段里,外贸企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供货商。随着外贸企业市场的不断扩大、整合资源能力的不断增强,很多的外贸企业直接与顾客签定采购合同,充当直接供货商的角色,企业独立性进一步增强。此时,外贸企业负责统筹整个生产流程,主要从事产品设计、采购、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物流等支持性的工作,生产任务主要外包给全球的合作伙伴来生产。香港利丰、西班牙ZARA、美国戴尔等一批企业创造和运用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新模式似乎在运作形式上离传统的贸易公司越行越远,但实质却反映了现代外贸企业的发展趋势,它们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的大中型外贸企业借鉴。

2.价值链延伸

中小型外贸企业由于内部资源和优势有限,宜采取价值链延伸的方式融入价值链上的某些环节来提升产业附加值,价值链延伸有向前和向后延伸两种途径,向后延伸价值链主要有市场调研、设计、打样、原辅料采购和生产制造。

(1)价值链后向延伸创新模式一――研发设计。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倒闭。从亚洲鞋业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倒闭的鞋企中,规模在30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只有一两家,500人到3000人的中等企业占了5%-8%,500人以下的小企业占了30%-40%。倒闭的原因是“技术含量低,做OEM(贴牌),出口市场单一”。缺少品牌和技术,正是中小企业倒闭的问题所在,也是珠三角制造业的“寒冬”症结所在。对于服装、鞋帽、工艺品、玩具等行业外贸企业宜抓住过渡期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根据国外经销商反馈回来的消费者需求信息来研究设计产品,把设计的样品外包给制造企业生产来提升产业附加值。(见图3)此类外贸企业具有较强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稳定的国际分销渠道和一定品牌影响力,不需要自己的生产实体,而只需将产品生产及其他非核心业务通过OEM或形式外包给专业化企业,以便将资源集中用于核心业务,使自身优势得到最大化发挥。这种模式结构充分扁平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系统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使供应链更具柔性和灵活性。

东莞“小猪斑纳”童装品牌的成长历程,就是采用这种模式。位于樟木头镇的这家制衣厂,最初只做贴牌加工业务,靠订单存活。如果国际经济形势不好,企业就会摇摇欲坠。这家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创建自有品牌,如今拥有研发人员数百名,业已成为国际十大知名童装品牌之一。

(2)价值链后向延伸创新模式二――实业化。中大型国有外贸企业多年在国际市场做产品的组织者和货源的组织者,熟悉客户和市场需求,可以尝试走实业化发展道路,承接外国企业的订单,参与或进入供应链条上游的生产领域以后,能够根据需求进行生产,可避免生产的盲目性,从源头上降低风险。实业化创新以后,从原材料的采购到加工环节再到物流环节的控制,甚至到下游销售环节的掌握,国有外贸企业在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增值收益大大增加,利润空间进一步扩大。

如图4所示,外贸企业实业化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获取货源供应。如直接建工厂,自己生产;通过资本运作方式投资入股生产企业,按股比取得货源,如中基宁波对外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曾是一家典型的国营传统外贸企业,通过改制成为雅戈尔的控股公司,该公司当年出口创汇同比增长82.43%,纺织服装出口同比增长181%,为国有外贸企业的创新创出一条新路子;采取战略联盟的方式,与生产厂家签署合作协议,绑架货源,等等。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创新基本上部分采取了实业化方式。中化公司的石油、化肥、化工业务过去基本上只是做进出口的,在重新战略定位以后,逐步向上游产业链延伸,特别是化肥业务不但进入了生产环节,而且进入了磷矿、钾矿等生产原料的控制环节,还向下游延伸,进入营销终端,这种创新培育了从上游生产到中间经营再到下游销售的整个价值链条,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3)价值链前向延伸创新模式――境外渠道构建。目前,大多中小型外贸企业多是通过各种形式吸引外商到国内来订货或通过国外展览吸引外商订货,并由外商承担售后服务。这种方式没有自己独立的销售及分销渠道,无法直接控制和了解市场,也无法得到及时的市场反馈信息。这对外贸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为此,外贸企业可以考虑采用商品出口境外的形式来延伸价值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设立境外子公司;二是委托当地商人作为经营和服务本企业商品的总,并由它们在所主营的目标市场里委托各国或各地经销商经营本企业商品和提供售后服务。此类外贸企业可以绕过国外经销商,直接跟零售商交易,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利润。(见图5)

当然,对于同时具备开发设计产品能力和国外销售渠道优势的外贸企业来说,既可以向后延伸,也可以向前延伸产业价值链,并获得更多的产业附加值,形成自身的核心能力。

3.专业服务

对于具有某一特别产品贸易优势的小型国有外贸企业,由于规模小、变化快、适应能力强,其创新的方向是专业服务型公司,围绕价值链的一个环节,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化服务模式。例如,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属于从事石油机械设备及材料配件出口和海外技术服务的国有传统外贸企业,它向客户出售大型钻机的同时,又根据客户需求为用户提供录井、测井、采井、完井、采油等一系列流程方案的设计、设备的销售及售后服务,可以为用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改变了过去只是单纯卖设备的简单买卖关系,而是通过实行专业化服务,成为专业化服务型外贸企业,赢得了市场和客户,实现了发展。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外贸企业

管理创新的配套措施

为了促进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外贸企业管理创新,我们的外贸企业还需要采取一些配套措施:

1.确立优势环节

外贸企业管理创新首先要分解企业内部价值链,确立战略环节,提高专业化水平。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关键是保持其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的竞争优势,并不需要在所有的价值活动上都保持竞争优势。外贸公司应从分析其价值链着手,明确其竞争优势,将其精力集中于那些有优势的环节上,紧紧控制企业内部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如良好的品牌、优质的服务和管理协调能力等等;将那些自身优势缺乏的业务和非战略性的活动通过合同等方式转包出去,尽量利用市场以降低成本,增加灵活性。

外贸企业确立一个或几个战略环节作为自身的主要业务,这有利于集中企业有限的精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竞争优势。不断优化内部价值链,以多种方式参与产业链中其他环节的专业性合作,从而发挥自身专业化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对于中小型外贸企业更为重要。中小型外贸企业可利用其小、专、灵的特点,发展成为独具经营风格和独具专业领域的外贸企业。

作为应对危机的主体,很多中国外贸企业开始

思考如何通过转变经营思路,来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寻找新的出路。我国出口总量大,但主要处于劳动密集的分工环节。这场百年一遇的危机,为我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得国际市场的渠道、品牌、技术,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各级政府与中介机构应及时引导、帮助外贸企业抓住机遇,实现价值链的升级。为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信息、融资等方面的服务,发挥驻外经商机构的作用,协调企业跨国并购行为,避免内部过度竞争。利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推动我国出口从以前的OEM(贴牌生产)逐渐转向ODM(stit并生产)、OBM(自有品牌生产),提升我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从而真正化危为机。

2.战略联盟

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企业间的联盟战略将可能成为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力量。战略联盟作为独特的资源配置渠道,能够兼顾不同国家、地区、社会团体直至个人的差异,为企业利用外部资源并实现内部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外贸企业价值链的不断分解必然导致价值链的重新整合。一方面,价值链的不断分解,使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独立的并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环节,它们在脱离了原有的价值链而独立为新的企业后必然要寻求与新的价值链的组合,成为新的价值链上的一环;另一方面,原来的价值链也需要有在特定环节上具有核心竞争力、成本较低、技术较精的企业加盟,从而形成新的价值链。这样,若干企业在一个新的价值链中,各自发挥自己最大优势的环节,同其他各种有利的竞争资源相结合,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共同完成价值链的全过程,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实现更多的利润,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外贸企业实施管理创新,可以考虑积极推进企业的战略性联盟,通过联合、协同、合作,实现贸、工、农、技的结合,形成优势互补,增强竞争能力。

3.业务流程改造

外贸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是面向产品的。在收到国外客户订单后,外贸企业在国内寻找能够生产该产品的厂家,找到后经过谈判确定收购价格和交货时间,待产品生产完以后便将其出口报关,发送给国外客户,整个业务流程宣告结束。而实施管理创新后,要求外贸企业将产品的整个供货流程作为一个项目来运作。在尚未收到客户的订单以前,外贸企业就应该积极收集国外市场的需求信息,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结合自身能力分析可以研制生产哪些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然后将供货信息主动向国外客户进行推销;待收到客户订单后,外贸企业马上制定生产计划,选定各个生产企业(包括中间产品生产企业和最终产品生产企业),选定原料的采购来源,通过下定单的方式组织生产,并且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质量和交货期并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为配合面向项目的业务流程,外贸企业不应局限于由外销员一条龙包办到底的业务模式,应注意推行由项目经理负责的项目小组的业务模式。

第9篇:供应链金融调研方案范文

关键词:物流服务 供应链 任务分配 供应商满意度

物流服务供应链是随着物流服务产业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它是指以物流服务集成商为核心,以功能型物流服务供应商物流服务集成商客户为基本结构,通过提供柔性化的物流服务保证产品供应链的物流运作的一种新型供应链。

一、基于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任务分配模型

(一)模型假设

1、供应商权重

对于在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处于核心地位的集成商而言,各个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重要程度和战略地位会有所不同,物流服务集成商可以根据各供应商的重要程度不同赋予不同的权重。不妨设有m个物流服务供应商,且第i个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重要程度为Wi,则0≤Wi≤1,且■。

2、供应商满意度

在供应商申请的最大服务能力范围内,供应商所分配到的任务量越多,服务商的满意度越大;接到的任务量越小,满意度就越小。Xi――供应商i分配到的任务量,Bi――供应商i申请的最大任务量,因此,可以用Hi=Xi / Bi来衡量第i个供应商的满意度。

3、供应商的总体满意度

在分配过程中,集成商希望重点关切处于重要战略地位、重要程度更高的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满意度的高低,因此,供应商的总体满意度应该等于供应商权重与供应商满意度的加权和:

(二) 模型假设及构建

首先规定以下符号含义:m――参与任务分配的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数量;Fi――供应商i的服务质量;Ci――供应商i的单位物流服务成本;Xi――供应商i分配到的任务量;Bi――供应商i申请的最大任务量;D――集成物流服务商面临的物流服务需求(如运输需求)。

建立相应的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如下:

目标函数:(1)最大化服务质量;(2)最小化运输成本;(3)最大化供应商满意度。

约束条件:(4)表示每个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在一定时间段内所能提供服务能力的限制;公式(5)是满足任务总需求的约束,所有的供应商提供的服务总量应该等于需求总量的约束;公式(6)表示各供应商提供量的非负约束。

(三)模型的模糊优化求解

本文采用隶属函数法将多目标问题化为单目标问题,采用最大满意度的求解方法进行求解。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分别确定各个目标的隶属度函数。

记目标函数为f(X),分别计算多个目标函数中的单一目标在原约束条件下的单目标规划问题的最大值fmax(X)和最小值fmin(X)(本文算例中运用MATLAB求解得到),并求出相应目标的隶属度函数。

(1)目标函数取最小的隶属度函数:

(2)目标函数取最大的隶属度函数: ■

步骤2:根据目标函数的隶属度函数,采用相应的决策算子,构建关于综合满意度的单目标线性规划模型。本文考虑决策者对各目标函数的偏好不同,采用加权和形式的模糊决策算子,假设有L个目标函数,并用αl表示对应目标的重要性系数(决策者可根据偏好、战略进行赋权),从而将多目标规划问题转换成单目标规划问题如下:

步骤3:用MATLAB计算新的单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得到多目标规划模型的最优解(或满意解)。

二、算例分析

某物流服务集成商承接了一项物流运输任务,每天的运输服务任务D为280,现准备将运输任务分配给物流服务供应链内的四个物流服务供应商甲、乙、丙、丁。集成商希望分配结果能综合兼顾服务质量、服务成本和供应商满意度3个指标,且对3个目标的偏好有优先级,赋予目标的权重分别为0.35、0.35和0.30。另外赋予4个供应商的权重分别为:0.25、0.15、0.25和0.35.各供应商的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表1中:(1)供应商权重是决策者根据供应商的战略地位等因素的不同而赋予的权重。(2)服务质量的数值主要依据历史的服务质量满意率,采用百分数的形式给出。(3)单位运输费用表示单位货物在两地运输的平均费用。(4)运输能力数值表示每天能承担的最大运输量。

参照上文多目标规划问题的模糊优化求解方法,上述模型的具体求解步骤如下:

(一)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

F(X)代表服务总质量函数;G(X)代表运输总费用函数;H(X)代表总供应商满意度函数;分别以运输总费用最小、服务总质量最大和总供应商满意度最大为目标,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如下:

(二)多目标规划模型求解

首先求得各目标函数的隶属度函数如下:

然后,考虑到3个目标的权重分别为0.35、0.35、0.3,采用加权和形式的凸模糊决策算子,将多目标规划模型转化为相应的等价单目标线性规划模型:

最后,利用MATLAB进行求解,得到X1=110, X2=50, X3=0, X4=120; λ1=0.7656, λ2=0.5955, λ3=0.8839; Z1=0.7416; F1=260.2, G1=15510,H1=0.675。各目标的优化结果参见表2第一行。

(三)模型相关分析

1、在物流服务供应链任务分配过程中,如果不考虑供应商满意度,只考虑服务质量和服务成本,分配方案会导致供应商的整体满意度低下,可能会影响供应链的稳定和效率

我们去掉供应商满意度目标函数, 并依旧假设决策者对服务质量和服务成本的偏好程度相同, 用max Z2=0.50λ1+0.50λ2替换原目标规划中的max Z1=0.35λ1+0.35λ2+0.3λ3,约束条件不变,并利用MATLAB进行求解,得到最优值为:X1=110,X2=100, X3=0,X4=70; λ1=1,λ2=0.4831,λ3=0.2573,Z2=0.7416,结果如表2第二行所示。

2、对某一个目标的偏好太过于明显,会导致其他目标最优化满足程度过低

我们将目标的权重αl=0.35、α2=0.35和α3=0.30变为αl=0.1、α2=0.8和α3=0.1。则多目标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为:max Z3=0.1λ1+0.8λ2+0.1λ3,保持约束条件不变,利用MATLAB进行求解,得到最优值为:X1=110,X2=100,X3=0,X4=70;λ1=0.1250, λ2=1,λ3=0.5644, Z3=0.8689。结果见表2第三行。

3、在实际分配过程中,如果所得分配方案中的某个目标的最优化满足程度过低(λ值极小),可以通过限制λ的最小值来对分配方案进行优化

在2中,由于决策者强烈关注“服务总成本最小化”这个目标而导致得到的分配方案对“服务质量最大化”目标的满足程度很小(λ3=0.1250)。我们假设令λ1≥0.3000,在原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约束条件λ1≥0.3000,并利用MATLAB进行求解,得到优化后的最优值为:X1=110, X2=0, X3=74, X4=96; λ1=0.3000, λ2=0.8742, λ3=0.8692, Z4=0.8162。结果见表2第四行。

三、结论

(1)在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物流服务集成商应充分重视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满意度对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稳定和效率的重要性,并在任务分配过程中予以体现。(2)决策者不能太过于偏好质量、价格和供应商满意度三个目标中的某一个目标,否则最终会导致供应商为了获取更多任务量盲目追逐单一目标而牺牲其他目标。(3)最后,在实际分配过程中,如果某个目标的最优化满足程度过低,可以采用限制λ的最小值来对所得分配方案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①刘伟华. 物流服务供应链能力合作的协调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②刘伟华,季建华,周乐.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任务分配模型.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42(9):1525―152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