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学专题研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研究性教学方法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其具体办法和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那套做法,遵循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具体到教学上,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合作式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门课可以分成三大部分,冲裁模具设计、弯曲模具设计和拉深模具设计。其中冲裁模具设计部分,模具的标准化程度高,模具设计规律性比较强,适合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且由于大多数学生刚刚接触模具,对模具工作原理和加工特点认识不深,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让其自主学习这部分内容势必会对其造成很多困难,所以笔者采用了提问式和案例式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制作了丰富的多媒体课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课堂“理论”教学要着重突出普遍性、典型性,理论分析则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某个题目进行工艺分析、工艺计算和模具结构设计,使学生具有系统的、完整的、扎实的知识结构。弯曲模具设计和拉深模具设计这两部分,由于模具结构简单,但弯曲、拉深工艺复杂,而且学生对模具工作原理和模具结2.设计训练载体训练载体的设计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主要环节,它依据教学目标,在相应的教学策略下,为传递教学内容而设计编制的教学内容的组合形式和形态。笔者在冲裁模具设计部分,通过垫圈的级进模设计和止动件的复合设计两个设计实例,使学生掌握冲裁件的工艺分析、工艺方案的确定、模具的工艺计算、压力设备的选择以及冲压模具结构的设计,培养学生模具设计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对模具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弯曲模具设计部分,弯曲模具的结构设计简单,但弯曲在成型工艺上,弯曲毛坯尺寸计算和弯曲回弹值的确定是个难点。所以笔者设计了“基于Dynaform软件的弯曲件毛坯尺寸计算方法”和“基于Dynaform软件的弯曲件回弹尺寸的确定”两个专题任务。这两个专题主要通过CAE软件对毛坯件进行数值模拟,从而得到毛坯尺寸和回弹数值。在这个专题任务中,并不要求学生懂得有限元原理,只是通过软件操作,使学生了解目前先进的设计方法,提高学生对新技术的认知和兴趣,同时也激励学生探索新的知识领域。拉深模具设计部分:拉深件的主要质量问题是拉裂和起皱,笔者通过“基于CAE圆筒件的质量分析与优化”这个任务,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拉深和起皱的影响因素,并对起皱的板料厚度、拉深系数、压边力、模具工作部分的尺寸等因素及解决拉深和起皱的措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研究性教学方案实施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研究性教学方案实施是对教学方案设计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其中包括教学实施过程进程表、教学组织安排、课程考核等内容。1.教学实施过程进程表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对课堂讲授、课外布置研究报告、项目练习、学生分组讨论等内容进行统筹规划。2.教学组织安排在授课前,教师安排好学生分组。每个专题研究要求3~4人一小组。小组成员可以相互沟通,相互研讨,相互合作。小组的每个学生都要交一份研究报告或设计说明书。一些涉及到较深的研究领域,教师首先提出选题,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去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分析总结,最后形成报告的形式。完成研究报告或项目训练之后,让每个学生分别陈述研究报告,并提出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教师对学生研究报告的内容及陈述进行点评。3.课程的考核考核包括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等级。以往采用的闭卷考试,学生死记硬背考试内容,并不能真正反应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能体现学生真实能力。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模式,实行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推进考试制度改革。在评价方式别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这部分成绩所占的比例应加大。本课程采用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相结合来进行考核,其中期末笔试占60%,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中项目训练、研究报告成绩占30%,出勤、作业、课堂提问、学习主动性等占10%。
三、结束语
第一阶段:调查我区幼儿园数学教学现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共性问题,策划解决策略,查看相关理论与文献,从中提炼出能支持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教育思想,为课题研究作好充分的准备。第二阶段:理论学习阶段。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同时通过园本教研采用专题讲座和自主学习等方式,明确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基本内涵及幼儿园数学活动的分段教育目标。第三阶段:课题实施与实践研究阶段。采用行动研究法,践行数学活动的操作策略和基本方法。在这过程中利用教研活动的多样性、教研主体的多元化、教研内容的专题化等策略提高教师数学教育的实践能力。在课题研究阶段,鼓励教师撰写教育实践案例,定期组织教师采用案例对比分析式的研究活动,解决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组织教育实践的现场研修活动,针对课题研究中的共性问题,鼓励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寻找答案。让教师在问题—反思—实践—反思—提升的过程中提高专业能力。在课题实施到一定阶段如每学期的期末,要求教师写出阶段性的课题研究小结,同时进行阶段性的专题成果展示活动。第四阶段:总结与提升阶段。整理、归纳教师的教育案例和活动设计并装订成册。课题负责人依据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同时将研究成果向全区幼儿园推广,使之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
二、专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理论引领,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理念
课题负责人带领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明确当今幼儿园数学教育改革态势以及幼儿数学教育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学习方式有引发兴趣导读、关键问题引读、自我问题细读等。通过学习教师达成以下共识:
1.学数学,是在学一种化繁为简、解决问题要有依据的数学思想,是在学一种思维方法。
2.数学是一种思考方式,也是一种实践能力,在学习、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需要数学活动过程的鲜活和生动。
3.充满智慧的数学、有魅力的数学应该是基于孩子的生活、伴随着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开始的,让孩子们在亲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亲自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力量与价值,并从中体验探究的快乐。
4.幼儿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发展幼儿的数学能力———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应用能力、推理能力,培养幼儿的思维品质———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独创性,关注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求知欲、成就动机、学习兴趣、自信心、学习习惯。
(二)梳理学科概念,提高教师本体性知识水平
课题负责人在翻阅大量幼儿数学相关书籍的基础上,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相关概念、不同发展阶段幼儿数学学习的特点和幼儿的学习发展进程,利用多媒体手段与教师分享,帮助教师澄清了相关的数学概念,明确了幼儿阶段所接受的数、量、形、时间、空间内容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以及各年龄班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式与特点。同时结合区域幼儿园孩子数学发展情况,参考各种文献拟定了幼儿园各年龄班数学教育内容框架,为教师的实践性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通过学习和教育实践的反馈,理解了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以及10种数学关键经验的前后逻辑关系。
1.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1)幼儿学习数学首先依靠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这是由数学知识的抽象特点和幼儿本身思维逻辑的特点所决定的。幼儿在尚未达到抽象逻辑思维阶段时,不能仅靠教师的语言传授,或是直观演示来理解数学知识。幼儿真正理解数学是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和能动地建构数学关系。(2)幼儿(3~6岁)基本上是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幼儿的思维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思维的半逻辑,即思维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二是思维的逻辑建立在对客体的具体操作的基础上,需要通过作用于事物的动作去解答那些需要逻辑思维的问题。由于这两个特点的存在,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只是依靠教师的语言传授,或是依靠直观演示是不能达到理解的。而且幼儿在接受和转换来自演示或讲解的信息时,都要经过自己内部认知结构的同化,受到已有认知结构水平的限制,很可能不能完整地真实地再造演示过程和再现讲解内容。
2.数学关键经验的前后逻辑关系结合国内外数学专家研究的成果,课题负责人将蕴含在现有幼儿数学教育中的10种数量关系(如把学习“集合”作为计数的逻辑基础,以学习“等量判断”来促进幼儿“数量守恒”观念的获得等)以具体形象的方式让教师了解和掌握。
(三)以“园本教研”为途径,开展行动研究
以园本教研为突破口,在园本教研中增强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研究能力,从而改变无效的教学模式,形成与新理念相一致的教育行为方式。参加课题研究的幼儿园教学园长,在园本教研过程中,考虑教师的现有水平,建立教师数学活动专题研究档案,包括:专题教育随笔、专题教育活动设计、专题研究问题册等。教学园长定期对其进行批阅(面批、本批)起到专项指导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业务园长关注她们的教育行为,并在寻常时刻的教研中针对不同的问题以不同方式加以解决。
(四)在多样的教研方式中引领教师研究
1.在“类比同研”中,激活教师创新思维“类比同研”就是同类活动对比执教共同研讨。强调不断进步、有所创新。在教学现场先后展示两名教师的同类活动,参与研究的教师围绕着现场问题不断地思考并提出新设想。以思维接力的方式填补各自空白或发展自身的优势,使教师变换新视角,看到新层面,获得新思路。
2.以“自主性专题主讲”解决教师共同困惑的问题在深入实践常态的教学研究活动后,捕捉教师行为背后的成因与困惑问题。同时帮助负责主讲的教师有目的地寻找、收集有关方面的教育理论、实践案例,利用专题主讲的时间介绍与数学教育相关的内容……促进每个成员对所研究的专题进行思考,主动去收集资料,构思活动过程,整理主持思路……在解决教师困惑问题的同时教师的自主研究意识在逐渐增强。
3.在“案例研究”中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在案例研究中强调关注教学的寻常时刻、关注课题研究的新招新法。以某一数学中的某一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反思、实践等方法进行反复的分析与研究,并将实践策略中典型的、适宜性强的招法推举出来,在教师群体的共享中,在教育实践的验证中得以推广。
4.以“换位体验”启迪教育智慧创造适宜的研究情境让教师亲身经历和体验孩子数学学习的过程,去感受数学活动组织与指导的适宜性与方式方法的有效性。结合教学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参与式研讨,促进教师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式教研能增进教师对数学活动的基本性质和关键经验的把握,“换位体验”增进了教师对幼儿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理解,进而让教师在体验中进一步转变观念最终落实在教育行为上。
5.以“跟进式教研”培育教师的研究精神通过采用一课多研与同课异构活动相结合,不断进行跟进式教研,以提升研究深度。对一个数学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开展多次研究,在多角度的比较中,实现思想的碰撞,达到相互学习借鉴的目的,提升专题研究的深度和质量。课题实施阶段,采取“同课异构”和“一课多研”的形式,即两位教师针对同一内容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用自己的方式方法设计组织活动,在逐一观摩后,对活动中教师观察与回应策略、教师与孩子间的互动等进行对比研讨,通过问题反馈,开拓思路,达成共识后,再由另一名教师进行二次实践,通过对比分析,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融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如郭永静老师的“感知交集”活动,程艳老师的“认识时钟”等同类活动在全区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中受到一致好评。
(五)阶段研究成果的展示交流活动,促进成果的自觉转化
在课题研究到一定阶段,课题负责人对全区幼儿园的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有目的的调研与相对应的指导工作。同时,在期中、期末组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阶段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有教师的教育实践、园长的课题研究经验介绍、教学园长或课题负责人的教学点评,这些活动能有力地促进专题成果反馈运用到教育实践中,真正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
三、专题研究成果
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我区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明显得到改善与提升,教师的数学教育的执行能力不同程度地得以增强。幼儿的数学能力、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同时也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也就是说通过以上夯实的研究过程,从实践操作层面上看,教师能够较好地在数学本体性知识的支持下,依据自己所掌握的幼儿数学学习特点与规律等条件性知识,结合专题研究过程中的有效经验为幼儿的数学学习提供有效的专业支持,从而实现数学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的数学兴趣与能力得到提高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在基于孩子学习数学特点的基础上,依据数学本身的内在逻辑关系,利用不同的教育途径,主要采用探索式的操作学习方式使孩子主动建构数学经验。适宜的教学方式与策略,满足了幼儿好奇、好探究的特性,在不同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幼儿能够带着一定的操作任务,积极主动地动手操作,在与材料充分的互动中,不断地观察、尝试、思考、顿悟,不断地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调整,从而形成不断超越自己、超越同伴的操作方法与想法。因而幼儿的观察力、知识的迁移能力、操作水平以及思维的变通性、敏捷性及独创性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二)教师的教育信心与智慧得以提升
杜威曾经说过:“一个孩子仅仅把手伸进火焰,这还不是经验;当这个行动和他遭受到的疼痛联系起来的时候,这才是经验。从此以后,他知道手伸进火焰意味着烫伤。”我们的课题研究就是让教师在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与成功中不断建立联系,并以此来指导未来的教育行动,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逐步具备了以下四种意识与能力来实现幼儿数学教育有效性的初衷。
1.对话意识与能力(1)与幼儿对话。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的学习情况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师们能够在日常活动中了解幼儿已有的认知状况和思维水平,以此作为数学活动的基础。教师们经常思考的是:孩子是否具备进行新的数学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经验?孩子的数学概念水平处于动作表征阶段、形象表征阶段、符号表征阶段的哪一阶段?怎样的教学方式能支持孩子数概念的建立?怎样的提问能给予孩子思维的空间?(2)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话。“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是教师指导自身教育实践的依据,同时教师们努力在教育实践中诠释这一教育理念。注重从孩子生活经验中捕捉数学教育元素、利用游戏的途径组织数学活动,已成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3)与内容对话。教学内容是实践教育目标的载体,教师们目前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数学学科概念的内涵,能够基于内容的性质为孩子提供适宜的学习方式。比如面积守恒的教学,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探索操作式的学习方式,让孩子领悟守恒的实际意义;排序活动中教师能够采用情境体验式学习方式让孩子感知顺序与规律。(4)与共同体对话。与同伴、同事、园长、教研员就数学问题进行交流已成为课题组成员的一个习惯。大家对共性问题从不同角度的思考与建议,不同的想法与设想,都能给对方一些启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之间彼此和谐的学术交流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以幼儿为主体的意识与能力幼儿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们能够依据幼儿在探究、交流合作、获得新体验、师生平等交流、个性化需求、被认可等方面的需求设计与组织活动,力争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努力考虑幼儿的需求。同时,教师灵活运用情节性的数学教学游戏、操作性的数学教学游戏、运用各种感官的数学教学游戏、口头数学教学游戏、竞赛性数学教学游戏、数学智力游戏,让幼儿感知数学、理解数学、喜欢数学,让幼儿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3.整合的意识与能力教师们在有效把握正规的数学教育活动以外,还十分注意渗透于其他教育活动和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活动。无论是内容还是组织方式都十分丰富、灵活。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渗透,利用日常生活中充满数、量、形知识的内容进行数学教育可以使儿童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引发对数学的兴趣;其他各领域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各领域的知识是相互有关系而渗透的,也就是说,除了数学以外的其他各领域教育活动都可以与数学教育相结合。在这些教育活动中结合数学教育,既是该教育内容本身的要求,也是完成数学教育任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能够巩固、加深、补充和促进幼儿数学概念的发展,能使幼儿数学学习更为生动和有效。游戏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它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之一,结合游戏进行数学教育可以使幼儿摆脱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在轻松有趣的气氛中参与、体验、感受和学习数学。
4.质量效率意识与能力的提高教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让幼儿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获得有益于终身发展的数学经验。两年的专题研究,教师能够做到:(1)目标切合实际。在目标的发展性上,教师首先着眼于幼儿的发展,充分考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在教育的有力促进下得到发展;在目标的全面性上,能思考在本活动内容和情境条件下“幼儿学会了什么”(知识目标)、“幼儿能学吗”(能力目标)、“幼儿学得有兴趣吗”(情感目标);在目标的针对性上,是具体的、可观察、可操作、可评价的。(2)方法策略恰当。在教学方法上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一些幼儿喜爱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并灵活有机地运用,如游戏法、实物教学法、比较法、讨论法、表达表述法等,激活数学教学的氛围和孩子的学习动机。同时为幼儿提供数学学习的不同情境:真实情境、模拟情境、故事情境,激发并维持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3)材料结构适宜。在数学材料的提供上力求做到多样性,以给幼儿丰富的感官刺激,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幼儿所熟悉的自然材料如石子、树叶、水……废旧材料如纸盒、易拉罐、果壳、冰糕棒……成品材料如扑克、积木、积塑玩具……都已成为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材料;在材料的丰富性上,教师能够做到保证有足够的材料供幼儿操作,使幼儿置身于材料中与材料进行“交流”;材料的层次性,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所致,幼儿间存在着个性、智力、能力上的差异,为了真正发挥操作材料的作用,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教师们注意了数学活动的操作材料难易结合、简复结合,使每个幼儿都能轻松自如地驾驭和使用材料,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发现、自由探索、自我发展的目的;材料的操作性,让孩子通过“玩”材料,获得数学经验,保证材料易玩的功效;材料的教育性,在材料丰富多样具有层次性的基础上,教师还特别注意到,要让材料富于教育性,让材料暗含一定的数学教育目标。总之,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多途径的,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数学教育是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有效的数学启蒙教育,能为幼儿亲自参与各种数学活动并从中得到积极的数学经验提供机会、条件,能诱发幼儿主动学习、探索数学的天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渐产生对数学的持久兴趣,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专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聚合物流变学;材料类专业;课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120-02
《聚合物流变学》是高等院校材料与高分子相关专业广泛开设的一门专业课,主要介绍聚合物材料的流动与形变规律,及其与分子链、聚集态等微观结构特征之间的联系。随着碳素、无机矿物、结构与功能陶瓷等无机材料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的规模化应用,流变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日益拓展,与先导工业、工程和高新技术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因此,掌握流变学知识对拓宽“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材料类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着重探讨改革材料类专业《聚合物流变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新思路。
一、实施《聚合物流变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作为力学、化学、材料学交叉的边缘学科,流变学既包含流动模型、本构方程等复杂的数学、物理问题,还涉及实践性较强的流变测量学,并与聚合物加工、改性等工程应用紧密结合。要学好这门课,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近年来,青岛科技大学[1]、上海交通大学[2]、厦门大学[3]、湘潭大学[4]等国内高校在流变学的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流变学教学中仍然普遍存在教材深度过大、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结合性不强等问题。根据工科专业学生的特点,授课时如果机械地灌输数学物理方程等理论知识,会使课程变得晦涩难懂,势必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课堂上如果只注重教学内容的灌输,缺乏适当的师生互动,就很难在信息、思想和情感上与学生全面沟通,由此造成学生对上课缺乏兴趣,课后很少会自觉地巩固复习;此外,材料类专业《聚合物流变学》的授课学时一般不超过32学时,难以面面俱到地阐述流变学基础理论,而且如果覆盖面过大,重点内容就难以突出,对于学生基础理论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均难达到预期效果。
笔者从材料学科的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要求出发,改变单纯、平淡的教学关系,将研讨式教学模式[5~7]引入《聚合物流变学》的课堂教学。这种尝试是把教学双方都看作学活动的主体,在一种平等、自由的心理氛围中探讨学问。此时,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作用被真正激活。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专业领域中的流变学课题主动地检索信息,开展相关研究活动,在实践创新中学习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发展,提高对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聚合物流变学》研讨式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
1.研讨式教学的方案设计。研讨式教学是扩充课堂讲授的教学形式。在《聚合物流变学》课程中开展研讨式教学的关键目标之一就是解决基础理论与应用实际的结合问题。聚合物流变学中重要的研究工作是通过抽象的数学模型(如本构方程)揭示应力与应变、应力与应变速率的复杂关系。然而,材料类专业的本科生在数学建模、高分子物理等方面普遍基础薄弱,对于上述理论问题难以准确理解与领悟。因此,教师在设计研讨课题的时候,有意识地融入了生活实际和前沿课题中的流变学问题,其中包括塑料、橡胶、树脂、油漆等工业材料,沥青、石油等地质材料,肌肉、筋腱、骨骼、血液等生物体,以及纺织纤维、纸浆、化妆品、油料、食品等轻工和生活用品原料。教师从如此广阔的素材中精心选取学生熟悉的专题,抽象拆解出基本的流变模型,并且尽可能将问题细化,便于学生小范围协作攻关。在选题时着重关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内容以所学内容与知识结构作为基点,使教学知识环环相扣,节节相连,避免出现课程、教学与学习彼此分裂的现象。最后,制定出报告与讨论的程序,并且合理分配课堂精讲和研讨交流的时间。
2.研讨式教学的组织实施。(1)教师课堂精讲。教师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针对研讨课题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点有的放矢地剖析和讲解,通过视频、动画、图像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形象化的学习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特别介绍流变学发展的最新成就,扩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引导学生课后自学与研讨的基本方向。(2)学生课后准备。学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选择感兴趣的研讨课题,每组3~4人组成研究团队。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拥有完备的数字资源,学生在课后可以利用中、英文数据库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相关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最新成果,弄清楚所需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隶属于本专业的材料实验中心配备了注塑机、流延机、混炼机、毛细管流变仪、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旋转粘度仪等聚合物加工与流变性能测试设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详细介绍了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学生只需对照说明书即可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并自行设计、完成相应的专题实验,最终,将文献信息与实验结果整理成的专题研究报告。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3)师生研讨交流。教师在每学期安排1~2次专题研讨课,鼓励学生以论文、PPT等形式将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使学生从知识“输入者”变成知识“输出者”。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的角色是研讨活动的组织者,负责对学生的研究报告进行指导和点评,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报告中容易忽视的重要问题,在发散思维中寻求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利用网络教学优势,将专题研讨延伸到网络平台,利用电子邮件、讨论群、留言板等形式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进一步巩固了课程的学习效果。(4)学生成绩的考核评定。仅以期末试卷评定学生成绩的方式受到考生状态、考题设计等因素的制约,往往不能准确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水平。相反,可能使部分学生养成“平时上课散漫,考前集中突击”的不良学习习惯,成绩及格后很少会反思自己学习方面的不足,甚至会产生轻视学习和考试的侥幸心理。为了更好地适应研讨式教学改革的目标,引导学生由被动的“输入性学习”向主动的“研究性学习”转变,任课教师对《聚合物流变学》的成绩考核评定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改革后的考核成绩将由学生平时成绩和期终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如表1所示,其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加大平时成绩占考核总成绩的比重(60%),并将学生在研讨环节的表现作为平时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新的考核方式可以更加客观地检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以便学生与教师分别改进自己的学习与教学。
三、《聚合物流变学》研讨式教学改革的成效
开展《聚合物流变学》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学生上课时专注度更高,勤于思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逻辑思维、外文阅读、实验操作、语言表达、答辩技巧等素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而且掌握了一些大型仪器设备的测量原理与操作方法。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明显提高,本课程考核的及格率已连续两年达到100%,优良率接近70%。更为可喜的是,一些研究团队以研讨课题为基础,申请了省级或校级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由此可见,研讨式教学法对于培养材料类专业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能力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吴其晔,,王宁,刘祥贵.减轻聚合物熔体挤出整体畸变和熔体破裂的辩证对策[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14,26(2).
[2]王智超,罗迎社,罗文波,邓旭华.路基压实土流变变形的力学表征及参数辨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1).
[3]周持兴.聚合物流变实验与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4]许元泽.流变学范式的进化和当前的挑战[J].化学通报,2013,76(3).
[5]朱培栋,郑倩冰,渠文博,康文杰.开展研讨式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教学论坛[J].2012,(40).
关键词:水流泥沙 有限元 模型验证
三峡工程建成后,水库将拦蓄大量泥沙,下泄水流含沙量减小,对三峡工程坝下游河道将产生以冲刷为主的影响,包括对荆江河段的河势及荆江大堤带来影响。为研究坝下游重点河段的河床冲淤分布、河势变化、近岸流速变化等问题,一维模型显得无能为力,但可采用平面二维模型来解决。有限元方法可采用无结构化网格,能很好地模拟不规则的几何形状,因此很适合于对天然河道的模拟。
然而,正如其它方法一样,有限元法也有它的缺点,主要是计算存储量和运算量较大。为扬长避短,使有限元方法能运用到对天然河道的模拟上来,本模型运用质量集中[4]的方法将系数矩阵转化为三对角矩阵,并提出了紧凑的分块压缩存储方法,从而大大减少了计算存储量,使得计算能在一般微机上进行。采用质量集中方法的不足之处是时间步长需取得较短,且在河道模拟中尤为突出(因河道比较窄长,网格需划分很细,而该法的稳定性要 求时间步长与网格尺度成正比)。针对该问题,笔者采用了“预报-校正-迭代[5]”的算法,该法可加大时间步长,同时有效避免了数值震荡。针对长系列水沙条件下计算量较大问题,作者又提出了“非恒定-恒定-非恒定流”的算法,该算法既能解决工程实际问 题,又大大减少了计算量,使有限元方法能够很好地运用于河道水流泥沙问题的实际计算。
1 基本方程
平面二维水流方程
(1)
(2)
(3)
悬移质泥沙扩散方程
(4)
推移质不平衡输移方程[6]
(5)
河床变形方程
由悬移质引起的河床变形方程为
(6)
由推移质引起的河床变形方程为
(7)
以上各式中U,V分别为垂线平均流速在x,y方向上的分量;Zs、Zb和H分别为水位、河底高程和水深;g为重力加速度;vt为水流紊动粘性系数;ρ为水的密度;τx、τy、舄瓂分别为底部切应力在x和y方(τx、τy)=,向上的分量:C为谢才系数,常用曼宁公式计算:C=H1/6/n;S和S*分别为垂线平均含沙量和挟沙力;N和N*分别为推移质输沙量和推移质输沙能力折算成全水深的泥沙浓度;εs为泥沙紊动扩散系数;ω为泥沙沉速;γ′为床沙干容重;α为悬移质泥沙恢复饱和系数,淤积时取0.25,冲刷时取1.0;β为推移质泥沙恢复饱和系数,取0.25。
悬移质泥沙共分成8组,水流挟沙力和分组挟沙力级配采用李义天方法[7]进行计算。
2 有限元方程
将整个计算域剖分成一个三角形网格系统。每个三角形为一个单元,其编号为e,e=1,2,3, …,NE,NE为单元总数。单元三个顶点为节点,其局部编号为j=1,2,3(以逆时针为序)。节点的整体编号为i,i=1,2,3,…,NP,NP为节点总数。节点的整体编号与局部编号计算前一定要规定好。
引入插值函数:f=fi(t)φi(x,y),φ为形函数。对方程(1)~(5)中的变量用插值函数近似表示,并使用伽辽金法[1]对方程进行整理变形,可得到积分方程
(8)
(9)
(10)
(11)
(12)
由此,经整理得到如下有限元方程
(13)
(14)
(15)
(16)
(17)
其中
i,j,k=1,2,3,…,NP.
3 数值解法
为书写方便,采用通用变量P来代替方程(13)~(17)中的变量Zs、U、V、S和N,用FP表示方程中等号右边项,并用对角矩阵 来代替Aij,则方程可化成统一的形式: dPi/dt=FPi。
对该方程的求解,模型采用了“预报-校正-迭代[5]”的计算方法。其方法为:用二阶显式Adams公式作为预测公式,梯形公式(隐式)作校正公式,可构造Adams二阶PC公式。离散后的方程不需联接,计算过程稳定性好,时间步长可取得较长,同时还有效避免了数 值振荡。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预报
(18)
校正
(19)
迭代给定误差洌杂谒械1≤i≤NP,若
,则令: ,否则令:= ;转到校正,继续迭代,直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当求出Hi、Ui、Vi、Si和Ni后,代入河床变形方程便可求得冲淤变形后的河床高程Zn+1bi,这样便完成了一个时段的计算。以上角标n表时段,*表预报值,**表校正值,无*标记的表示该时段的计算结果。
在水位求解过程中还采用了Kawahara“选择系数集中[4]”的经验处理方法,引入了选择性集中系数: α=0.8~1.0, 其作用相当于对计算结果进行“光滑”处理。
由于系数矩阵为NP×NP阶矩阵,若直接进行存储会占用大量的内存,从而导致计算无法进行。笔者发现系数矩阵中绝大部分为零元素,为此提出了压缩存储的方法,即只对系数矩阵中的非零元素进行存储和计算,同时用辅助数组指明相应非零元素所在的位置。
对于长系列水沙条件的计算,提出了“非恒定-定非-定流”的算法,即将整个非恒定流量过程概化为梯级恒定流,对每个梯级恒定流采用非恒定流方程,以时间步长为迭代参数进行迭代,直到得到恒定的流场。
3 数模计算有关问题处理
4.1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初始条件:可由初始刻实测资料给出。计算所需的初始条件在实际计算中一般难以全部获得,只能通过估算加以补足,当然估算得越接近实际越好。
边界条件:进口给定流量、含沙量及其级配,出口给定水位;对于不滑动岸边界,取U=0,V= 0;对于滑动岸边界,取边界法线方向流速分量为0。
对于活动边界,采用了动边界模拟技术:对每个膖时段,采用计算的水位及水深值判别和区分水域和陆域计算节点。对陆域计算节点,使其保持一较小富余水深(Hmin=0.001m),并取其糙率为一个接近于无穷大(如1010)的正数。
4.2 三角形网格划分
基于网格生成的基本思想,提出了四边形法。对于单一河道,首先根据河势将河道剖分为若干大的四边形,再分别将这些大的四边形剖分为若干小的四边形,最后将四边形的较短对角线相连,即形成三角形网格。对于分汊河道,将每条汊道当作单一河道处理后再进行拼接,便可形成整个计算域的网格。根据该方法,我们编制了通用的计算程序,只需输入少量的信息,计算机便能自动生成网格,并给出节点坐标和单元关联信息,最后配以屏幕显示及图形自动绘制。
4.3 紊动粘性系数
根据零方程紊流模型,紊动粘性系数由vtαU*H公式确定。其中U*为摩阻流速;α为常数,经调试确定。对于泥沙扩散系数εs ,可近似取ε=vt。
4.3 糙率
通过实测资料反求,并根据河道中不同的部位分块调试糙率。
4.4 床沙级配计算方法
在泥沙冲淤频繁的河段,由于水流与泥沙的相互作用,使某组泥沙发生冲刷时,另一组泥沙可能发生淤积。因此,床沙级配的计算应能反映泥沙冲淤交替过程。本模型将计算河段内河床泥沙概化成三层,即表层(交换层)、次表层(扰动层)和深层。当表层某组泥沙发生冲刷时,处在次表层的该组泥沙将受到扰动,根据扰动强度的大小,确定该层泥沙进入表层参加交换的量。
5 计算实例
河段概况:监利河弯段位于下荆江,上起塔市驿,下止于沙夹边,长约20km。该河段平滩河宽约1400m,最宽处约3200m(乌龟洲),最窄处约1000m,平滩水位下的平均水深约11m。河段内有一高程为30m(黄海)左右的乌龟洲(洲长约7km,宽约2km)将河道分成左右两汊。本河段内有姚圻脑水文站,该站多年平均流量为11.370m3/s,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121kg/m3。河床主要由粉质粘土、砂粘土和细砂组成,河床表层床沙中值粒径一般在0.00~0.22mm之间。
图1 计算河段河势及网格布置图
Fig.1 The calculated river reach and the grids
计算区域的选取及网格划分:选取塔市驿至沙夹边长约20km的河段作为计算河段。采用三角形网格,将整个计算河段划分为100个断面,6732个三角形网格单元,共有3500个节点,见图1。
地形条件:以1993年10月实测河道地形为计算起始地形,并用1996年10月实测地形进行验证。
计算时段及水沙条件:选用1993年10月~1996年10月水沙资料,按流量共划分为120个计算时段。进口按姚圻脑水文站流量和分组含沙量给出,出口水位根据沙夹边与姚圻脑水位相关关系给出。
计算结果分析:
图2为姚圻脑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对比图,由图中可见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吻合较好。
图3为不同流量下流场示意图,由图中可见大水漫滩,小水归槽,水流平顺,流场合理。
图4为1996年10月计算和实测的河道地形对比图,由图中可见通过计算得到的地形等高线与实测河道地形等高线的位置和范围基本吻合。
图2 计算与实测水位对比图
Fig.2 Comparison between calculated and
measured water level
图3 不同流量下流场示意图
Fig.3 Flow fields for different discharges
图4 计算与实测河道地形比较图
Fig.4 Comparison between calculated and measured channel
从验证时段的冲淤总量来看,河段内实际淤积总量为2820万m3,计算淤积总量为2852万m3,相对误差仅为1.1%。由此可见,本模型能较好反映本河段的河床变形情况。
6 结论
(1)对于有限单元法在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泥沙计算中的应用作了一些成功的探讨,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法。有限元法具有能够很好地模拟复杂边界和河道地形等优点,但若不经过处理,就需要大量的存储单元和很长的运算时间。为克服这些缺点,作者采用了质量集中的方法,并提出了压缩存储的方法,使得计算存储量大为减少。另外,还采用了“预报-校正-迭代”的时间推进算法,并提出了“非恒定-恒定-非恒定流”的算法,大大减少了计算量。
(2)针对有限元前期单元剖分工作量巨大的问题,提出并运用四边形法开发了三角形网格自动生成系统。该系统不仅能适用于单一河道,而且能适用于分汊和支流出汇、入汇等各种复杂情况。
(3)为检验模型的可靠性,文中以下荆江的监利河段为例进行了验证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模拟本河段的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变形情况。
(4)由于天然河道的复杂性,目前关于泥沙运动理论还不够成熟,且验证资料尚不充分,因此数模计算精度有待作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雪漪.计算水力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9.
[2]谢鉴衡主编.河流模拟[M].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6.
[3]张瑞瑾,谢鉴衡等.河流泥沙动力学[M].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6.
[4]Kawahara, M., Hirano, H., Tsubota, K., and Inayuki, K. Selective Lump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Shallow Water Flow, Internation Journal for Nu merical Method in Fluids, 1980,vol.2:89-112.
[5]韦直林.河道水流泥沙问题的一种有限元解法[J].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1990年6月.
[6]窦国仁.河口海岸全沙模型相似理论[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83.
[7]李义天等.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平面二维及一维嵌套)泥沙数学模型研究及初步运用.长江三峡工程泥沙与航运关键技术研究专题研究报告集.武汉工业出版社,1993.9 .
[8]陈国祥.三峡以下重点浅滩河段二维水流泥沙数值模拟.长江三峡工程泥沙与 航运关键技术研究专题研究报告集.武汉工业出版社,1993.9.
关键词: 研究性作文 有效性 教学策略
一、研究性作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研究性作文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发展中选取问题或专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练习写作的综合性作文训练。它把生活的需要、语言文字的训练与儿童心理的发展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使生活与作文、作文与研究融合为一体,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等特点。
研究性作文教学给我们现有的作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许多地方进行了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开发与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笔者发现,在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实践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阻碍了它更好地实施,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模式,轻能力。
有些教师不能正确而深刻地理解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内涵,生搬硬套地按原有写作模式让学生完成作文。这种写作公式化的僵化训练,在相当程度上漠视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冷落了他们对社会及生活的敏锐洞察,结果必然窒息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压抑其独具匠心的创造性,导致学生丢掉了开启心灵的钥匙,没有了自己的思想。
(二)重课堂,轻生活。
研究性作文教学强调“关注生活,探究生活”。日本语文教学界“生活作文”思想代表人物村山俊太郎提出了调查作文的概念:作文不仅在于观察自然,还应以社会为对象。他指出:儿童的生活作文必须是使学生科学地认识生活现象,因而应重视观察、调查、分析、比较、考察等方法。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离开了观察、发现,就无所谓研究性作文。
(三)重指导,轻讲评。
作文讲评是对学生写作实践全面检查分析的总结,对学生写作具有重要意义。据资料表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大都喜欢上讲评课,它既是师生思想认识上的交流,也是情感的交流,是学生期待的一次重要信息反馈。但是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片面注重作文前的指令性建议,而对作文后的讲评不够重视,常常批改完作文,写几句不痛不痒的评语,就把本子发给学生完事,并不进行有充分准备的讲评。
二、提高研究性作文的有效性的主要策略
对于教师能否做好研究性作文教学,最主要的还是看他是否正确地理解了研究性作文的实质和意义。“小学研究性作文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作文教学;是将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提出问题、观察、读书求知、实践探索、产生生活与情感体验”的过程转化为学生“主动搜集、积累作文素材和体验、产生写作冲动与书面交际需求”的过程的作文教学;是将“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探究新知、有所发现、产生新体验后主动进行表达交流、展示成果”的过程转化为“小学生写作需求产生的环境和主动作文运用书面语言进行‘真实的交际’”过程的作文教学;是不但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且切实将“作文”转化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工具,有效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探究生活的意识”,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文教学。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笔者认为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一些基本策略:
(一)激发兴趣,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在中国,小学生对“研究”是陌生的,是有神秘感的。如何让他们了解“研究”,认识“研究”,消除对“研究”的神秘感,树立起“研究”的兴趣与信心呢?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
1.用同龄人的故事激发兴趣,同时让小学生认识到自己这个年龄也是可以进行研究的。留美博士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曾在广大教师中引起很大的反响,笔者阅后也是感慨万千。在语文教学中笔者也曾模仿别的教师把书中关于美国小学生搞研究的故事向学生作了介绍,学生对此表现出极其深厚的兴趣与热情。一时间,矿矿二年级开始搞研究的故事成了学生课余谈论的热点话题,可爱的矿矿简直成了学生心目中的“研究”楷模,同时也使他们对“研究”充满了信心。
2.搜集具体的研究专题让学生认识“研究”、感知“研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发动学生广泛搜集自己身边的研究案例,再选取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编印成册,发给学生,让他们在具体的范例中认识、感知“研究”,为以后的自主研究打下基础。
(二)引导学生自主确定研究专题。
研究性作文的专题的选择,应遵循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设计。
1.从实际生活选取专题。如:“时代超市”为什么生意兴隆、校园噪音情况的调查、本地交通安全的现状调查、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的调查等。
2.从科技、自然中选取专题。如:爬山虎为什么会爬墙、沙尘暴是怎样产生的、鲨鱼的生活习性有哪些特点、动物尾巴功能的研究、树叶颜色变化、气温的调查研究等等。
3.从文化历史、乡土民俗中设计专题。如:中国扇子的发展与艺术、纸(书、笔等)的演变、淮安民间故事的搜集与研究、淮安饮食文化等乡土文化的搜集与研究等。
(三)指导学生围绕专题查阅资料。
这是一种专题性阅读,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实践证明,在研究性写作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可以说,搜集、处理信息既是研究性作文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进行专题研究应有的一种基本技能,更是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搜集、处理信息的技能,还可以为学生专门开展专题讲座与专题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判断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当然,搜集处理信息的技能更多的是应该结合具体的研究过程予以指点与训练。
(四)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
有些专题的解决光靠查阅资料是不行的,还得进行调查、访问、观察、实验、制作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活动中的一员,要尽可能地扮演好合作者、参与者的多重角色。对于进行调查报告类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小组,教师可以和他们商量如何设计调查问卷,怎样让被调查人愿意接受调查,同时做到调查情况真实。教师甚至可以和学生们一起进行调查问卷的搜集工作,总之,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伙伴和高参。对进行主题综合类研究的小组,教师要尽可能地向他们提供资料索引信息的支持,引导他们分解专题、拟定提纲,并综合利用多种渠道、多种资源(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书店等场所,书籍、期刊、报纸、音像及网络资源)开展学习研究。
(五)引导学生在综合思考的基础上自由创意撰文。
学生通过研究,获得了大量信息,研究性作文就是要把这些信息去粗去精、去伪存真,然后用文字表达出来。我们认为研究性作文应不同于论文,无需采用学术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的标准格式。只要把研究过程及结果清楚、准确地叙述出来就行,能够叙述得生动当然最好。初次写研究性作文,为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写,可分别出示各种类别的范文让学生进行参考。
由于小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限制,教师评改研究性作文时要看重学生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的叙述,对于研究结果正确与否,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并注意适当高分刺激。在评改后,教师要安排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其成果,并在比较、鉴别中吸收他人的长处,然后通过在班级出研究性作文专版,让研究性作文在学校橱窗展出、在学校广播站播出,以及寄到报刊、杂志发表等途径,让学生获得更大的成功感,激发他们从事新研究、撰写新研究性作文的兴趣。
(六)展示成果,开放评价,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可以有选择地将研究性作文打印成册,小组成员先自我评价,并向他人作口头成果报告,也可说说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感受和新的想法;再将成果报告发给全班同学,安排一段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欣赏成果,比较鉴别,然后进行评奖,向学校、家长甚至社会作宣传,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最终构建起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五位一体的互动开放的评价体系。评价要注意评价内容的全面化(从语言文字技能、探究能力及其他综合素养全面考虑)、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如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杰出的表现记录、成果分析、学生探究过程记录等)、评价时机的全程化(重过程评价)。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课程是面向电气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是结合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从对电力系统运行方式控制角度描述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所需的电力系统方面的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课程的工程实践性,尽量通过工程实例、实际操作、模拟操作教学等方法将工程与教学结合起来,以期使学生将知识与今后的工作环境的结合更加紧密。同时,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新教学观念[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2-4],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卓越班作为特殊的精英群体,由于其人数少,掌握知识的能力强,教学过程中应有别于其他教学班级。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要,更好地与电力系统的发展相结合,学校对卓越班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课程进行了改革。教学改革提高了卓越班的教学效果,同时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一、因材施教地拓展教学内容改革
基于卓越班的学生素质较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必拘泥于课本,可以增加新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1.授课内容上增加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在相同的学时下,针对卓越班教学,可以加快教学进度,详略适度,围绕基本课程内容,针对已有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拓展性讲解,以便学生能更多地掌握相关知识;针对非重点难点知识简单讲解,鼓励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2.增加各章节最新前沿知识。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带动着调度自动化无论是从硬件还是从软件都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各种新发展、新动态正是学生们所关心的。因而,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到提升学生知识面,灌输各章节的前言知识都是必要的。当然也不可能所有部分都能介绍完整,因而一部分课上介绍,另一部分知识作为思考题留给学生,使其主动查找相关知识,提升主动学习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注重实践的信息化教学手段
实际教学过程证明板书教学能够给大多数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因而在教授中以板书为主,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课程涉及到现场很多的设备和应用软件,因而结合信息化教学能更加形象化,提高卓越班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工作的适应能力。
1.实例分析和模拟操作教学:因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课程内容涉及调度自动化实际操作和应用的内容居多,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工程性,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入大量的实际操作、分析、处理等案例[5]。如在“防误操作”中,可引入大量学生感兴趣的误操作案例,通过具体案例的讲解,分析其产生原因和带来的危害,不但使学生对“防误操作”加深了印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模拟操作教学,利用已有的电力系统高级应用软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熟悉实际的各种应用软件。如在讲授SCADA(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功能时,让学生上课时同时对SCADA软件进行操作,教学时学生会有更深的了解。实际教学表明,实例分析和模拟操作可以降低教学难度,简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使学生对毕业后的工作环境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2.讨论式教学与反馈式教学相结合:以启发式教学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积极的讨论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得学生的自主参与、自我展示的机会更多,以达到训练学生自学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需求,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想要学习什么,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讲授,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习热情。
3.演示多媒体课件的认识教学:一般主要以板书教学为主,辅助以多媒体教学方法。以板书教学为主传授基本知识,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及速度,但完全的板书教学,又缺乏形象教学的效果,因而以多媒体教学展示调度自动化的相关结构、相关软件等,使学生充分认识调度自动化系统,来提高课堂的生动效果,增加学生知识量,同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如为了使教学与实际接轨,使学生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及所学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变电所,了解与课程相关的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工程项目的教师也可以采用演示教学的方法,或仅由几名同学操作其他同学观察的方法进行教学,对讲授也有一定的帮助。到开放式实验室参观学习,如校变电站运行中心,通过监控系统观察系统运行状态,了解“四遥”传递和控制方式,到运行仿真中心实际进行操作,以实现变电站的控制等,都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对今后的电力系统工作环境更加适应。
5.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网络不断发展的今天,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给学生推荐相应网址,引导学生到网络查阅资料;利用现有开发网站进行在线答疑,开发部分网络空间,发送相关学习资料。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使学生离开课堂也能及时解决课程问题。
三、考核形式改革
打破一卷定终身的考试方式,采用试卷与专题研究报告或实际系统设计的形式结合进行成绩考核。专题研究报告或实际系统设计涉及调度自动化自主平台的研发或软、硬件设计平台的设计等。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创造和设计,广泛地查阅资料,提升自身能力。调度自动化所涉及到的软件、硬件很多,可以将其分解成各个子模块,由学生自主或协作完成。作品的形式和规模可以不拘一格。如让学生可以只做数据采集模块,甚至软件的设计流程,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完成硬件设计和编程。教师最主要的是激发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习兴趣,亦可利用第二课堂,将各子模块设计交给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完成,既丰富了第二课堂,也提升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这既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课程设计以外,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尝试。从课堂到课外实践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真正对所学知识有更进一步理解,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对今后工作环境也进一步熟悉。
四、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能力
【关键字】 软件技术基础 教学改革 应用能力 应用型人才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于2009年10月编制了《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深化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改革意见,强调“加强以知识体系和实验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建设,加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加强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与教学环境建设”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意见。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简称“软基”)是工科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三个层次”课程体系中第二层次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也是我校生物医学工程(简称“生工”)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全面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到动手能力的核心课程,是将来生工学生进行硬件类接口程序开发的基础。该课程包含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及算法、数据库及应用、软件工程等内容,目标是在生工专业中打造其软件能力的核心地位,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能力。传统的“软基”教学,由于其涵盖内容广,课程抽象,学生感觉非常难学,教师同样也感觉难教。很多学生在学完“软基”课程后,并不知道应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何处的情况非常常见。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软基”课程的教学模式加以改革。目前,各大院校都在探索有关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我校在长期调研的基础上,仔细研究生工专业的特点和对计算机的特殊需求及依赖性,前瞻生工专业毕业生将来从事的医药卫生工作实践,考虑解决各种医药实践问题所需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模块,提出针对我校生工专业学生“软基”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并付诸实践,构建具有医药院校特点的“软基”课程体系。力求摸索出一条适合医药类院校生工专业特点的、真正做到学有所用的教学模式,使生工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能够更好的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医学领域软件开发和硬件控制中去。
实际上,医药类院校的学生学习计算机,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医药类专业的学生在高中多数是理科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具备掌握计算机基本程序设计的数学、算法基础。同时,医药类学生将来要面临大量医学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但医药类学生的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相对比较薄弱,这给“软基”课程的学习带来了困难,计算机技术侧重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包括将问题算法化、逻辑化、数字化,这些都需要比较厚重的数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医药类高等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比理工类院校学生低,如何在课程建设中体现能力培养,提高应用型技能,是符合我院办学理念和专业培养模式的有益尝试。因此,学好“软基”课程,可以对前面学过的计算机课程起到很好的总结作用,也可以为后续的计算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鉴于以上分析,围绕培养生工学生的软件设计及应用能力,开展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自主延伸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提高生工专业毕业生要求的核心竞争力,兼顾教育部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教育的要求,我们对“软基”课程教学及实践方式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1、理论教学,夯实基础
我校“软基”课程共50学时,但内容覆盖到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知识。如何在学时少,涵盖门类多的情况下,兼顾统筹,注重“软基”各章内在联系和各章对于学生形成综合研发能力的作用,以此为侧重点进行教学。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才是学好知识的关键,只有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的学习后续知识。课堂教学,从简单到复杂,在各个学习情境中选择递进层次性的学习内容,融合“知识+技能+素质”三维度能力要求。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平时学习和实践考核过程中,学生自主延伸学习,主动查找资料,互相学习,协作完成课程设计。
2、实践教学,提升能力
鉴于国内外大学教育模式的差异,国外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没有更多的可比性,我们始终关注国内大学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软基”课程教学方式的开展和改革。当前,“软基”课程涉及软件工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编程等方面知识,内容覆盖面广,各知识模块因为其相对独立性,导致实践教学没有形成以打造学生能力为主线的一体化教学。“软基”课程的每一部分都会对学生软件研发能力的形成有很大影响。有重点的讲授课程,以“精讲多练”为原则,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加大实验力度,增加大作业内容和广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动手解决问题,互相帮助,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同时,使学生在练习中学习,在练习中提高。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充分糅合然后提升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学生的实践开发能力是检验这门课程是否讲好的试金石。如何打破各章知识体系的边界,培养学生综合的系统开发能力,是“软基”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利用实验教学,在验证课堂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优化程序,配合理论教学夯实基础。
3、课程设计,整合知识
采用课程设计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学完数据结构和数据库技术部分的课程后,学生完成不同的课程设计。数据结构部分,学生随机抽取不同的作业,在一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数据库部分,由学生自由分组(每组人数少于5人),再随机抽取数据库设计题目的基础上协作完成。
通过面向某一具体应用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库应用的设计,加深学生对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题目的编制将配合ACM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 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和“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着重提升学生数据结构模块的算法设计能力;数据库应用设计部分,配合具体应用,促使学生学以致用,更好地掌握知识。通过程序的编写,充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程序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网络平台,加深交流
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实现课程教案、电子教案全部上网,教学录像上网,使得学生能够随时“温故而知新”。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知识重点、难点给出多媒体演示;通过网络布置课后作业、习题、提交作业;通过网络,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学习。
5、通过考核,检验教学
我校“软基”课程,学生最后考核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学生平时的作业成绩、学生课程设计的成绩和期末考试的成绩,各部分的比重为10%、30%、60%。为客观的检测学生学习的成果,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建立“软基”题库。传统的笔试考试由教师命题组卷,试题缺少客观性。建立并完善题库,通过题库系统随机组卷,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期末大作业由以往的教师命题,学生在考试中随堂作答的方式,改成对数据结构和数据库两部分作业程序的编写。课程的考核能充分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情况,使学生能学用结合。
6、知识延伸,开拓学识
由于“软基”课程学时少,内容覆盖广,作为课堂知识的有效延伸,开设C++程序设计、程序算法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等选修课辅助课堂教学;和校内有关部门及教研室合作开发项目,在实训中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以第二课堂教学和开放实验室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参加省级计算机大学生比赛,如ACM竞赛和“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等,通过与其他学校学生的交流,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督促学生学习。
7、开设“计算机软件综合实践”课程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涵盖计算机多门课程,为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程序开发过程,掌握程序设计技巧,应用所学知识开发应用程序,近年我校新增“计算机软件综合实践”课程。通过该课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专业领域内的软件应用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软件设计或专题研究,独立完成一定的设计任务,学会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步骤,提高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独立进行软件系统设计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和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通过对学生的教学实践,改变了“软基”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做到《基本要求》中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出的“加强实践环节的要求与考核,加强研究型学习、自主式学习、资源型学习、协作型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使我校生工专业的“软件技术基础”教学更加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我校多名学生在ACM程序设计大赛和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中获得良好名次。实践证明,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掌握情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学习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0
一、就业与失业问题的经济学研究现状
就业问题首先是经济问题,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学家对就业问题的关注最为密切。
(一)对就业和失业问题的认识
关于失业问题,比较理性的看法是,“失业问题困扰了市场经济国家几百年。当前社会主义国家选择了市场经济模式后,也面临着失业问题的困扰。”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失业是一个大问题。高失业率是对政府的巨大考验。胡鞍钢等人认为就业和失业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各类人群之间的就业竞争愈演愈烈,堪称为世界最大的“就业战争”。因此,扩大就业、控制失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紧迫的、最重要的任务。也有学者指出“失业和就业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话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永远不会消失,也不可能消失;然而失业可以缓解,可以控制。”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充分就业是有可能的”。《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一书中,引用经济学家的观点对我国的就业问题经过一系列的分析之后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好就业难题是完全可能的。”
(二)关于我国失业性质的讨论
人口决定论者认为导致我国失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这种观点不仅被多数学者所接受,而且经常见诸政府决策部门的研究报告,成为当前关于我国失业问题的主流观点。早在上世纪80年代,赵履宽就提出我国劳动力总量过剩问题。事实也表明,总量性失业成为我国失业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我国的失业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力绝对过剩的失业。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遭遇的情况完全不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和新增就业岗位缺口在1200万左右。这种局面将持续到本世纪中期。但学界也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蔡通过观察人口转变在中国的变化过程和趋势,指出“在经历了一个中国特色的二元经济增长阶段后,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正在消失,刘易斯转折点已初见端倪”,并预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2017年左右停止增长。
(三)就业增长与就业的关系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厉以宁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对“就业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就业与经济的循环关系学说。这种学说认为,“低效率”的“高就业”对经济发展有害而无益,最终对就业本身也会带来不良影响。采取“保效率”政策时,才能促进经济增长,从而有利于扩大就业。在讨论70年代末期青年待业问题的形成原因时,厉以宁认为主要原因是生产水平低,造成“供给不足”导致的结果。
关于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关系,普遍的看法和政策的依据是“经济增长是拉动就业增长的火车头,是促进就业的根本之策”。而一些学者通过对“奥肯定律”在中国失灵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变化之间没有显著关系。于是他们提出“治理失业和扩大就业,首先必须成为政府经济政策的一个独立目标,而不能被淹没在经济增长目标之中。进而它又应该成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一个优先目标,排在政策优先序列的首位。”“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当然是以就业为先。”陈淮指出,我国的特殊性决定必须选取就业优先战略。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有学者从2008年末到2009年采取“保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就业的角度出发,提出应当树立和真正落实就业和经济增长并重的战略。
(四)关于就业模式
我国传统的就业模式可归纳为“低工资高就业”;“终身就业制”;“行政安置,隐性失业”等。围绕就业模式问题,杨宜勇在考察“美国模式”、“日本模式”、“荷兰模式”特征基础上指出,“中国就业模式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二、几点认识
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就业问题经济学研究的简单回顾,笔者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一)就业问题的经济学研究影响深远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变革过程中,理论界对社会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影响和指导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从我国的就业战略的演进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学家关于就业问题的研究成果对政府的就业决策和就业战略调整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二)就业和失业问题的研究领域正在扩展
就业与失业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这既是学术繁荣的需要,也是就业理论指导我国就业和失业治理工作实践的需要。在“中国经济并没有、也不会进入衰退,只是受到了国际金融的冲击和影响,放缓一些速度而已”的背景下,中国的就业与失业问题仍然是经济学和相关学科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三)我国的就业学说会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价值定位
中小学教育科研概括起来说,有以下特点:
以应用研究为主,一线教师的研究不是为了创新、发展教育科学理论,也不是为了建构新的教育模式,往往是应用已有的教育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以微观研究为主,往往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细节问题,走进教师,走进学科,走进课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和听课――自己讲课和别人讲课”是“最紧张、最富有生气、最具有成效的科研工作”;以行动研究为主,通过不断的探索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必去刻意追求“前沿、热门、高端”,而是多一双眼睛看自己,多一张嘴表达自己,是多一次机会改变自己;以校本研究为主,往往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重心下移,阵地前移,从而做到顶天立地。
但是,一些学校开展的教育科研却误入歧途,看看这些题目:“中小学生国防教育模式实践研究”“中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教育科研既可能成为教师成长的法宝,也可能成为教师提升教育水平的障碍,关键在于教师从事什么样的教育科研。朱永新说:“关注一线的、关注最鲜活的生命和生活的教育科研,才是最有价值和教育意义的”。面对热闹不已的课堂,研究者会反思:热热闹闹、小手如林的课堂是否等于有效的课堂?面对屡次不交作业的学生,研究者是否会反思:什么样的作业更受孩子的欢迎?教师布置作业能否设计作业超市,让学生有所选择?
案例1:改变教学设计,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马鞍路小学晋瑛老师在上《可能性的大小用分数表示》这个内容时,感到学生对概率比较陌生,容易犯错,这次上课时她故意改变了教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概率,她用红球代表男生,用黄球代表女生,让人和球一一对应,并且对每个球列出不同的特征,比如,这是一个帅气的红球,代表某个男孩,再拿出一个勇敢的红球代表另外一个男孩。将7个红球5个黄球一个个放入盒子,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有几种结果呢,学生再也没有说两种了,这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如果教师真正是用研究的状态进行工作,就能让教师获得省思、发现和滋养自我的机会与能力,也才能感受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才能创造优质教育。开展微型课题研究,让我们找到了一种适合一线教师的研究范式。
二、微型课题的特点
与微型课题研究类似的名称:小课题研究、小专题研究、草根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田野(田园)研究、质性研究……“微型课题”是教师为解决一个具体的、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建构和确立的小课题;它与实践操作或行为改进紧密互动,又有机融合,更注重过程本身;它不强调研究的学术性、规范性,较为自由,是一种平民化的研究样式,倡导自主、自立、自为、自用;它服务于教育实践者的日常工作,但又在实践的反思、经验的积累中养成理性智慧,以此指导和改进研究者将来的工作。具体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小。即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问题小,问题可以具体到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授课导入方式、课堂提问、作业设计等。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前置作业的设计与检测的实践研究”“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活。即灵活,可以一个人承担,或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申报程序不做统一要求。
实。即实在,选题务实,研究过程踏实,研究结果真实。
短。周期短,可以两至三周,长的三至五个月,最长的一般不超过一年。
平。即符合教师的实际研究水平,在常态中研究。
快。即见效快,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不是构建教育理论,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小问题。一线教师通过这些研究,解决一个个小问题,从而认识教育,完善工作,提升自我。
三、微型课题研究的操作建议
从学校层面讲,微型课题研究应抓好选题、实施、成果表达、管理等关键环节。
首先是选题要科学合理。一是从教育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问题是我们从事教育科研的原始冲动。教师日常关注的对象往往是教育困惑,教育困惑可上升为教育的问题。某些教育问题可转化成为研究的课题,比如,“教师‘口头禅’现象成因分析与矫治对策研究”“语文课教师语言适切性问题研究”。二是从具体的教育场境中捕捉问题。比如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别的、突发性的矛盾冲突,对具体的教学场境下师生活动的处理,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与反思等。三是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阅读可以开阔视野,带给我们启迪。教师在阅读时,要注意把理论与个体自身的经验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比如,读了《从画苹果看中日美三国老师的课程文化差异》,我们肯定会对新课程有更多更深的理解。另外,从老师的相互交流可以发现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四是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与时俱进,顺势而为,让教育科研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案例2:课堂教学中等待问题的研究
我在给某班上课时,提出一个问题,并说:“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看哪位同学能回答。”我看到有位同学似乎想举手回答,但有些犹豫,我就请哪位姓张的同学起来回答,没想到全大部分同学很是惊讶,坐在前排的一个同学小声地对我说:“老师,你怎么请他哦?”我没想太多立即示意他坐下,让另一个同学回答了问题。下课后我曾想:为什么不给他一个机会呢?也许他知道呢?但课堂上大部分同学的表情让我很快打消了这个想法,看来大家都认为他很“笨”呀!后来,这个孩子初中没毕业就离开了学校。
后来在一次整理资料时,我发现该班同学留下的作业,其中就有那个张姓同学的作业。在所有的短文中他写得最好,虽然字写得歪歪扭扭,但感情真挚,想象丰富。盯着这有些读发黄的作业本,我的内心真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也许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让他当众朗读他的短文,全班同学会对他刮目相看,也许他能顺利毕业,也许能改变他的一生……这对我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可我错过了这样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这成为我教育生涯中永远的遗憾!
有人说,教育是慢的艺术。面对有些学生,如果我们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宽容,也许一次机会就能改变他的人生,读了这位老师写的教育故事,我们就可以对课堂教学的“等待”现象进行持续关注,从而将“课堂教学中等待问题的研究”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
选题方向确定后,应有一个规范科学的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往往决定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一般来讲,课题名称由“研究范围+研究途径+研究结果(状态)+研究”这几个部分组成,但也可有变式。短语中心语的限制越多,课题越小,比如“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应用题有效性提问探究”。
其次是课题的实施,就是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往往要经历“发现问题――寻找策略――探索试验――生成问题――反思提升――再定策略”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过程。
案例3:精彩其实可以预约
杭州一位姓王的特级教师在上公开课《我的战友》,先放了一段视频,画面上,身上着火了,他双手扣进泥土,额头直冒汗,画面定格在此。老师问:“此刻,你有什么话对说?”学生七嘴八舌说开了,有说顽强的、有说伟大的。这时一位学生说:“,你是个傻瓜!”大厅里有上千听众,王老师的脑海中一片空白,空气也似乎凝固了一般,他来不及过多思考,生气地说:“你才是傻瓜,坐下!”下半节课,王老师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稀里糊涂地上完的。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像这样上课,他感觉太失败了。下来后,他不停地反思,如果再碰上这种情况该怎么办。终于有一天,他想出来了应对的办法。他很盼望别人请他上《我的战友》,还盼望碰上那个“傻瓜”。两年后终于碰上了。课堂上,有位同学说:“,你是个笨蛋!”所有听课的老师都等待着。王老师故做沉思状,其实他已经胸有成竹了。等过了十几秒,他语调低沉,亲切地对那位同学说:“孩子,你是不是不希望死?看得出,你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将心比心,我和你是一样的,我也不希望死。但不要忘了,什么身份?战士!如果他暴露了,后果怎样?”学生们随即议论开了,有的说全连要暴露;有的说任务不能完成……这节课上得非常精彩。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精彩其实是可以预约的。面对自身教学中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具有一种批判意识和反思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找寻到一种最佳的教学策略。
第三,关于成果表达。教师的研究成果应该建立在“叙事研究”的基础上,以实践活动为中心,以教育日记、教学随笔、教学课例、教育叙事等为主的一种实践原生态的呈现,是基于“研究经历描述与解释”的研究报告的表达,是实践活动本身意义的呈现和多元解读,是作为教师“我”的所思所想,从而个性化地表达。在成果表达方面,讲故事是一种适合教师的重要经验总结策略,如果老师们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经历,生成一些让人感动、惊讶、震撼的教育故事,其研究的感觉就找到了,就会感受到研究的乐趣。
第四,微型课题研究的管理。学校应制定微型课题研究管理方案,建立合理的机制,将微型课题纳入学校教学、科研、教师教育管理的范畴,作为学校实施校本研修的主体形式;建立健全微型课题研究的管理机制、支持机制和指导机制,制定微型课题研究成果的专题、奖励制度。学校微型课题的管理应体现出以教师为中心,体现“我的课题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