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医疗发展报告范文

数字医疗发展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医疗发展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医疗发展报告

第1篇:数字医疗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病案;信息化;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004—02

病案的信息化管理是医院规范管理和实现数字化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病案是医疗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科技档案之一,是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医疗和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原始资料。随着三级医院评审的开展,以评促建,评建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医院得以更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医院正在朝着优化、规范、统一管理的方向发展。日照市人民医院自2009年建立医院信息系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 RIS(放射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系统、医学图像实时传输与查询、归档系统(Picture Archiving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和病人床边信息系统,本课题组就将传统纸质“乳腺癌及癌前病变”档案升级为数字化医疗数据库档案,现将其研究与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建立规范、统一的身份识别 日照市人民医院2009年建立HIS、RIS系统,及后来PACS、病人床边查房信息系统,医院使用医卡通完成医院就诊流程,实现医院内部管理。持卡人就诊包括挂号、就诊、 检查、 化验、 治疗、取药等过程都由医卡通完成,将医卡通建立前的医院各部门的管理自成体系如诊疗系统、科研管理系统、 图书馆管理系统等都由HIS系统医卡通完成。

1.2 制订有效措施,确保系统数据安全 医卡通在医院范围内的使用,增加了对医院网络和数据安全的要求。由于诊疗、科研管理系统的数据与医卡通的数据是有直接关联的,医卡通使用的安全会影响科研系统的使用安全,为此制定数据建设和管理规范,确保数据的安全。

1.3电子病案主要框架管理模式探索 病人电子健康档案信息主要来源于临床、医技科室产生的病人医疗信息,门诊病房工作站HIS信息系统与医技特殊系统RIS系统两部分组成。H I S和RIS系统的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管理部分主要包括病人基本资料、病历诊疗记录、随访服务记录等部分,主要用于乳腺病的分型登记、随访、用药指导等。科室医生可通过HIS系统和RIS系统实现数据的动态更新,记录乳腺癌及癌前病变危险因素,统计指标包括实现对患者的诊断分类、肿瘤标记物监测、用药规范、效果评估、健康教育、危险度评估等。随访服务管理及管理报表等。

2 结果

2.1 HIS工作站 病人电子健康档案信息主要来源于临床、医技科室产生的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病人医疗信息,门诊病房工作站( H I S ) 信息系统与医技特殊系统(RIS) 系统两部分组成。H I S和RIS系统的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管理部分主要包括病人基本资料、病历诊疗记录、随访服务记录等部分,主要用于乳腺病的分型登记、随访、用药指导等。科室医生可通过HIS系统和RIS系统实现数据的动态更新,同时为首诊患者实现疾病防治一体化提供有力帮助。记录乳腺癌及癌前病变危险因素,统计指标包括实现对患者的诊断分类、肿瘤标记物监测、用药规范、效果评估、健康教育、危险度评估等。随访服务管理功能 乳腺癌前病变管理的关键点在于患者的随访管理,针对不同疾病程度的患者,医生可采取不同的随访周期,这对患者治疗的主动性、积极性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医生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可先将随访周期设定为3-6个月,当随访病变无变化时,可将患者的随访周期调整为6-12个月甚至更长。

2.2 RIS工作站 查看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病例的基本信息、临床诊断信息、大体标本的照片及描述、取材的记录、当前病例状态(已取材/已脱水/已包埋/已切片)等模块内容。录入、查看历次检查信息。进行切片质量评价(评分和备注)、内部医嘱要求包括补取、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注明蜡块、试剂)等,并在相应的工作站点上提示。乳腺溢液脱落细胞学下免疫组化医嘱,直接写试剂如CA153、Ki-67等;调阅乳腺区段切除、改良根治标本大体检查图像;对切片图像显微镜摄影,并保存与病例关联。通过模板录入乳腺癌及癌前病变镜下所见、病理诊断(支持下拉框、文本框输入,具有整理功能)等。包含常规病理、活检病理、冰冻病理、免疫组化、原位杂交(FISH、CISH)及细针穿刺细胞等报告类别。组织学具有冰冻报告、常规病理/活检病理、免疫组化、HER2原位杂交以及基因检测等模块项目。RIS特检工作站 显示待处理的医嘱病例列表,包括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和基因检测(注明蜡块、试剂),对有待处理的医嘱进行提示。显示已处理的医嘱病例列表,可根据病理号及报告日期来检索。可动态增减医嘱试剂。支持打印特检工作单。通过RIS及PACS可调阅、完善病人的乳腺钼靶影像资料及病理检查、分级、分期等临床病理对照资料。

2.3病理流程及检查结果查询及资料归档 按照报告类别,将资料(申请单或底单)、蜡块、玻片分别归档处理,录入具体的归档位置。可根据病理号、病人信息查询相应资料。可批量归档。以病理号查询当前病理在各个流程中的完成情况,及标本签收时间、取材、脱水、包埋、切片、报告信息等相关信息。按照病理诊断“精确”“包含”“类似”等进行病理诊断、检查结论查询归档;按照病人姓名、医通卡卡号或住院号、部位等可进行病人基本信息查询检索、归档。如在诊断检查结论中输入“乳腺导管原位癌”、选择“类似”或“包含”,在选择起止日期,可将该时段所有乳腺导管原位癌病人资料调阅、归档;在字段中选择不同信息,可生成相应的EXCEL、DBS或word及文本格式数据库。

2.4 RIS60报告存储与调阅及部署步骤RIS60报告保存为.odt文档格式,通过Pacs上传到存储卷中(同图像存储),并在表Pacs_Image、Pacs_Study、Pacs_Series中存有记录;报告/模板缓存目录newreport,其中存储报告模板,内容模板以及待上传的报告文件;调阅已保存过的报告,则其文件在pacs cache目录下。客户端安装目录、PACS、图像采集、报表等同RIS501,安装OpenOffice3.2.1中文版,客户端设置。系统参数à系统设置à业务流程;报告配置,用于上传报告模板文件。

3 讨论

档案作为医院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卫生防病及教学科研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第一手原始记录材料,不仅是进一步开展医疗、教学、科研的支撑,同时也是评价和衡量医院技术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重要依据[1],是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无形资产,将这些宝贵资料循环应用、继续发展对一个医院乃至医学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纸质档案收集建立存在很多主、客观问题。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病史、超声影像学、钼靶X线片诊断、病理组织学切片、临床重大成果中病人治愈、失败、演变的原始证据,对病人治疗过程至关重要,但涉及部门多,场地分散,人员间协作水平差异,虽然按照山东省病历书写规范的标准,年代较长久的病历可以销毁,但许多有价值的病史资料特别是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癌前病变需要几十年的随访观察,这些有利用价值的资料也随之消失,很难将这些珍贵病史和资料集中统一管理。不少医护人员档案意识不强,如“乳腺癌及癌前病变”数据库,只重视乳腺癌治疗资料的收集,对导管原位癌、乳腺癌术前钼靶影像学、病史、体征等重要资料不全面,对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特别是普通导管上皮增生、扁平上皮非典型增生、乳腺大汗腺化生等病变及治疗随访过程等不少原始有价值的资料流失。在建立纸质档案过程中各自为政、为我所用,关系不顺,职责不明,过于分散,疏于收集和分类整理。如乳腺癌的治疗乳腺甲状腺外科资料别的科室不能及时得到,只能到病人出院后病理审查完毕后一段时间到病案室查询;化疗药及放射治疗过程、随访记录等资料只在肿瘤内科和放疗科;病理及组织学分级与临床病理因素等资料在病理科,外科及肿瘤科也得不到;各类检查的典型病史、以及院内外会诊、国内外学术研讨过程等重要资料科室各自为政,且记录不详细,资料分散,在资料的收集、整理及临床病理对照、流行病学观察及随访问题上职责不明,缺乏有效的制度加以约束。我院乳腺增生性病变研究已积累了大量经验,从上世纪90年代普查开始了的乳腺增生性病变及癌前病变保乳治疗,乳腺区段切除术,到后来术前粗针穿刺生物靶向检测、术前新辅助化疗肿瘤床缩小后再切除等医疗技术的不断开展,积累了大量经验,虽然诊治水平居先进,但乳腺癌病历档案资料不全,特别是一些生存时间长而且生存质量高的典型病例没有做好随访记录,无法应用数据库进行生存函数分析,病员检查结果、手术录像及随访记录等珍贵资料却散落于不同科室少数医生之间,征集阻力较大,成为他们书写论文和对外宣传的个人资料,不能很好共享,也发挥不出医疗团队的综合诊疗、学术研究水平。

医院数字化病案信息管理、HIS、RIS及PACS系统的建立,为数字信息化病案数据库的开发和应用,创造了条件,可将“重藏轻用”改变为“藏用并重”[2]。医院应把它作为一项重点工程,从人员到设备、管理、 统筹都应详细计划和安排,同时加强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化病案的作用。使用医卡通可充分发挥门诊HIS系统效益和作用,大量病人医疗信息如临床病理信息、每次诊疗信息、医疗消费等通过网络实现了资源共享,PACS系统使得占医院80%以上的医学影像信息在当前的信息系统中得到充分的共享与应用,本单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乳腺癌及癌前病变”医疗档案由纸质材料数据库人工建立改为数字化信息平台建立,并得以迅速发展。高性能计算机、高速网络和大容量存储设备,PACS的建设也已为大量医学影像和诊断信息的存档和通讯要求提供了全面的技术保障,使自动化的医学影像管理和大范围的图像共享成为了可能,为病人床边信息系统、远程诊断与教学等为医疗、科研教学支持系统提供了支持,为多个病种的医疗档案开发研究与应用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现实。PACS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分为医学图像获取、大容量数据存贮、图像显示和处理、数据库管理及用于传输影像的局域或广域网络等几个单元。PACS和其他管理系统的显著不同点是要从影像设备获得影像,还要对影像能进行各种加工和浏览。PACS系统的格式多样的功能。图像的放大/缩小:能够实现图像的无级连续放大,并配有放大镜功能。能够观察任意的图像细节。报告系统可以满足检查科室对报告书写的各种要求,写完后可以与病人图像信息一起存人数据库中,为以后的查阅和修改提供了方便。方便地向报告中插入已处理好的图像,形成图文一体化。诊断报告中的格式、字体,以及报告项目和数据库中字段的对应关系都可以在诊断报告界面中自己定义和修改,完成各种图文混排的报告格式。此外诊断报告还具有多种报告词条及完整的报告模板,其中的词条和模板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有医师不断的修改增加。这样做不但符合医生的工作习惯,而且减少医生的录人工作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有利于登记、就诊、出片、报告、审核、发片等环节的控制和管理。

单纯的PACS是不能深入到医院影像的实际工作中去的,功能发挥十分有限,PACS必须和RIS系统相结合在一起实现。RIS是近几年随着HIS和PACS的逐渐普及而发展起来的,成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目前国外比较流行的解决方案。RIS以建立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任何时候可以查找到任何一个病人的任何影像信息和诊断报告,这些影像信息包括超声、普通X线、造影、CR、DR、CT、核磁共振、DSA、ECT、PECT、SPECT等,提供必要的统计和分析信息。RIS和PACS系统支持影像数据的长期存储管理和短期存储管理,具有影像及其报告自动定位、自动择向传送和存储规划等功能;提供DICOM存储和归档;提供图像的有损和无损压缩JPEG,MPEG,Wavelet;提供系统服务器、扩展磁盘阵列和磁带库、DVD光盘库等存储界质,配合专用存储软件构成SAN结构;实现在线、近线和离线存储状态;与医院目前的HIS系统相一致。我国的医学信息标准化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应该吸取国际标准的成熟经验,建立健全医学信息标准[3]。

综上,数字信息化病案网络化的建立,将整个医疗、科研及临床教学活动过程及在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乃至声像等各种形式的资料保存下来,是准确、高效记录医疗、科研的客观依据,是制定科研计划和推动科研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医院科研发展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对于多科室病历、跨时长的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数字信息化病案克服了传统有形纸质介质为档案管理模式在收集、查阅、整理、 统计分析等方面都存在的弊端,应进一步加快信息资源数字化病案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 张琦, 刘军 .医院数字档案室建设.中国档案,2012,(3);88-88.

第2篇:数字医疗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信息平台;数字化医院;评价点

近年来全国有3700多家医院开展电子病历建设,三甲医院基本实现院内信息共享和临床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三级城市以下的医院已经进入信息化的快速成长期,各家医院都先后开展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和管理业务,以实现医疗过程全面服务和监管。在某种程度上,电子病历代表着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1],伴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开展提出数字化医院建设。

1 数字化医院的定义

是指将互联网、物联网等各种数字技术应用于医院及相关医疗工作,实现医疗、管理以及各项业务流程运作的数字化。数字化医院是医院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代表信息技术参与医疗行业知识管理的新方向,已成为全世界医疗机构的研究热点和建设趋势,我国也已建成了一批极具特色、较为先进的数字化医院[2]。对此,数字化医院评审工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2 评价点内容设计

基于信息平台的数字化医院系统评价点内容含信息系统建设和功能模块建设。信息化建设情况以打分方式评价,设计多个评价点,每个评价点对应一个分数段取值,10分为一个分数段,在50~90分数段给分。

2.1主要系统评价点

2.1.1医院信息系统(HIS) 已经走过5个发展阶段:第1阶段为上世纪80年代初至2003年,这一时期是卫生信息化发展的起步阶段;第2阶段为系统扩容升级,2003年抗击非典后至医改前;第3阶段为系统整合互联,2009年深化医改工作启动以来[3];第4阶段为多功能集合平台建设,是2013年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整合来自不同厂商的HIS、LIS、RIS、CIS、ERP等的数据,实现信息共享、流程协同,并同步推进临床信息化建设[4]。集合平台以服务架构包装现有系统及功能,无缝集成复杂的医疗卫生信息应用系统,不需要对现有系统进行干预,很好地保护了医院的原有投资[5];第5阶段为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支持医院信息系统纵向和横向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适应医疗业务需求[6]。医院信息化建设,从最初建起医院信息系统(HIS)到建成医院信息平台,设5个评价点,对应50~90分段给分。

2.1.2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 参照卫生部电子病历功能应用评价,达三级:部门间数据交换,初级医疗决策支持;达四级:全院信息共享,中级医疗决策支持;达五级:统一数据管理,各部门系统数据集成,基本建立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平台;达六级:全流程医疗数据闭环管理,高级医疗决策支持;达七级:完整电子病历系统,区域医疗信息共享[7]。设5个评价点,对应50~90分段给分。

2.2次要系统评价点

2.2.1实验室管理系统 实验室管理系统虽然成熟,但是使用上则处于不同的阶段。在住院医生工作站看报告和开电子申请单;在门诊医生工作站看报告和开电子申请单;在检验科终端能登录电子病历系统查看患者治疗情况,开通条码自助打印;在区域内院际使用。设4个评价点,对应60~90分段给分。

2.2.2医学影像传输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存储医学影像资料,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建设有科室级医学影像传输系统;实现在医生工作站开电子申请单和检查报告查询;医院内向部分科室传输影像图片;向全院所有科室传输影像图片或区域内院际传输影像图片。设4个评价点,对应60~90分段给分。

2.3基本功能模块评价点 凡是卫生部和卫生厅包括直辖市卫生局规定的医院工作任务,在医疗信息化中称基本功能模块。基本功能模块建设,不受时间数量限制,新功能模块开发成功以后,直接"插入"医院信息平台。基本功能模块建起运行成形后,多个功能相近的模块可建立为一个共享数据库或数据仓库。即预先把分散在各系统中的信息和数据提取出来,经过清洗、格式转换和重新编码并加载到数据存储库或数据仓库[8],以此实现医院信息系统自然升级。

2.3.1临床路径管理 人工计算,有临床路径模块。使用临床路径模块管理的给合格分。

2.3.2体检管理 电脑管理体检信息,外联交管中心;有体检模块;体检系统连接HIS。设3个评价点,对应60~80分段给分。

2.3.3网络安全 网络杀毒加防火墙;子系统等保;电子签名;全系统等保。设4个评价点,对应60~90分段给分。

2.3.4容灾备份 双机热备份;手工备份;异地备份;异地备用计算中心。设4个评价点,对应60~90分段给分。

2.3.5药品管理系统 药品采购与存储;处方审核与发药;基本药物监管;处方点评。设4个评价点,对应60~90分段给分。

2.3.6抗生素使用管理 系统有管理功能;对指定时间段的使用情况按科室,分医生,对药品品种系统能统计排序;系统能查询DDD,生成排序统计表。设立3个评价点,对应60~80分段给分。

2.3.7 财务管理 挂号与收费;价格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成本管理。设5个评价点,对应50~90分段给分。

2.3.8一卡通使用 本院门诊看病;用卡开展预约挂号;院内全项目使用;区域内院际使用。设4个评价点,对应60~90分段给分。

2.3.9预约挂号 电话或网页或114;现场系统预约挂号;门诊自助挂号;网络或手机预约挂号。设4个评价点,对应60~90分段给分。

2.3.10病案首页 病案室录入,HIS有新版本;病案室从病历提取;医生工作站生成。设立3个评价点,对应60~80分段给分。

2.3.11手术麻醉管理 完成治疗、护理;书写文书与记录 设4个评价点,对应60~90分段给分。

2.3.12疫情直报 手工加电话;网络直报;医生工作站直接报。设3个评价点,对应60~80分段给分。

2.3.13治疗管理 打印医嘱单、执行单、输液卡; 打印体温单、口服药卡;护理记录;打印归入病历的所有护理文件。设4个评价点,对应60~90分段给分。

2.3.14医保(含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医保参保范围逐步扩大,医保管理方式变化频繁,医保管理信息系统要不断创新,记合格分。

2.3.15 物资管理 包括卫生材料、物资用料、设备用具、固定资产的管理。分类管理;入出库明细账;使用维修记录;折旧与缺损记录。设4个评价点,对应60~90分段给分。

2.3.16医疗统计 综合检索查询;从HIS导入统计上报;从新病案首页统计上报;符合国家要求的统计报表。设4个评价点,对应60~90分段给分。

2.3.17办公系统 开展公共事务和协同应用管理,记合格分。

2.3.18医院决策分析平台 针对医院信息系统中庞大数据进行挖掘,建立数据仓库、多维处理和统计分析,将数据转化为知识,多方式、全方位展示的信息浏览平台,记合格分。

2.4扩展功能模块评价点 建设扩展功能无限制范围,其建设情况不影响医院基本业务的开展。这部分功能模块建设,各医院视情况而定。扩展功能模块建设也设计评价点,划定一定分值,纳入评审范围。

2.4.1呼叫与电子显示屏 在挂号和收费窗口设置呼叫与电子显示屏,在医生工作站设置呼叫与电子显示屏,在取药显示窗口设置呼叫与电子显示屏等,类推到更多的窗口设置呼叫与电子显示屏等等。

2.4.2移动医疗 完成无线查房、移动治疗工作。

2.4.3物联网 就全国而言,已有部分医院建起了物联网。

3 评价点的应用

数字化医院的评审工作以省为单位组织,三特医院的合格线为80分,三级医院的合格线为70分,二级医院的合格线为60分。

3.1评价点测试 2012年,在四川省卫生厅开展的数字化医院评审工作中,运用这种方法设计对34家医院进行评审测试,其中测评的三级医院9家、二级医院25家。评审结果,三级医院得分在80分段的医院有2家,得分在70分段的医院有5家,得分在60分段及以下的医院有2家。二级医院得分在70分段的医院有8家,得分在60分段的医院有10家,得分在50分段及以下的医院有7家。三级医院及格分为70分,二级医院及格分为60分,合计平均及格率为68%。三特医院没有接受检查的。

3.2数字化医院命名 在数字化医院命名时,应考虑时间概念,反映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情况较为准确,如"2013年XX省数字化医院"。数字化医院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不是一劳永逸的目标,要定期进行复审,一般每5年为1个周期。

参考文献:

[1]何萍,赵蓉,等.市级医院电子病历分级评价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3,8(6):2-5.

[2]浦金辉,樊光辉,等.数字化医院构建模式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3,8(6):42-44.

[3]李岳峰,胡建平.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10(5):7-10.

[4]唐秀良.SOA发展探索与研究[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医报,2009,4(5):473-479.

[5]刘运成,杨宏桥,等.全军医疗数据继承与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机制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3,8(6):30-34.

[6]刘若中,刘裔涛.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模式探讨[J].中国数字医学,2013,8(2):56-61.

第3篇:数字医疗发展报告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 教育技术 卫生信息 医学物理 数字医院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Angle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for medical and health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the function, informatization training bases experimental teaching task design requirements, training ba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or health national healthca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 management center and Shanghai thinks the BoXueYuan health technology and nursing college joined to create "a national healthca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training bas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 training bas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raining base; on this basis, the proposal of building a "digital hospital simulation (training base), "the program, and "Analog Digital Hospital (training base), "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specific Described.

[Key words]Information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Health Information; Medical Physics; Digital Hospital

引言

在医学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科技发展一直是重要推动力,为医学数字化奠定基础,医学数字化过程是指从以往对复杂生命系统的定性判断发展到精确量化,运用现代科技方法寻找生命系统中本质的差异变化及其变化规律。

目前我国数字化医院的建设重点是以“医疗数字化”为主,即着重发展医院内与医疗活动相关的各类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和综合应用。高职院校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基地,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除接受该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如何加速实验室建设与加强规范管理并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效益,是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1、 实现实训基地的信息化管理

数字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以现代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应用为基础,主要包括的关键技术有:信息获取技术,超数据技术,信息储存与管理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视化科学计算技术。在实训基地实现信息化管理和模拟的数字医院,就是要将整个基地建成一个网络系统,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和实验资源数据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与实验有关的信息、传递信息、学生协作实验、提交电子实验报告等。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批改电子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成绩记录与分析、学生实验监控等。

2、模拟数字化医院(实训基地)建设总体构思

2.1模拟数字化医院的研究背景

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信息的处理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学生模拟实验获得的数据处理是信息处理的一部分,应该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实现数字化处理。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应该建立实验数据处理系统,使学生的实验数据的处理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由于医院信息系统,特别是大、中医院的系统稳定安全的要求特别高,学生在医院实习,很难进行模拟实训。

2.2模拟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

我国的医院信息系统开发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侧重于事物处理和经济管理方面。目前,在各医院已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中主要包括的功能子系统有:门急诊挂号系统、门急诊计价收费系统、住院病人(入、出、转)管理系统、病房医嘱处理系统、药品管理系统、财务核算系统、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目前,我国正在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上涵盖了医院大部分的事务性的管理,而思博护理学院己经引进了HIS系统,但是,还需在功能上不断地完美和扩充,并逐步过渡到以病人信息为中心的临床诊疗信息系统,如可加入医学影像系统(PACS)、电子病历功能、计算机辅助诊断功能、科研管理子系统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等。目前我国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见图二。护理学院可以模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一个微型的小系统,各个终端有一两个端口,包括门诊、住院等,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模拟平台。

医生工作站:能按医疗业务流程和规范实现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的开立和管理,实施了解患者费用情况,实时调阅医学影像结果与图像,包括检验、检查报告等;护士工作站:完成病房管理、核对执行医师电子医嘱等,自动打印药单,并能录入查询业务甚至包括科室护理工作量排班等;门诊医生工作站:医师医嘱产生的相关项目的收入系统自动归集到医师的所在科室,开立遗嘱公开给患者等;住院收费:按不同的结算类型灵活结算,出院打印费用、业务报表实时打印等;门诊挂号收费:一人一卡,专家门诊排班表,刷卡自动归属费用并产生费用记录、各种日结统计等。

还有药库、手术麻醉管理、病案与统计、医务管理、设备物资管理、院长查询、财务管理、影像管理等功能模块,在模拟信息系统中也相应完善。实训基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备投入并不很高,关键是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实验资源数据库的建立,思博卫生技术与护理学院有护理专业、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医疗电子信息技术方向)和软件技术专业(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维护方向),可以组织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和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开发,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经费,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提高学生设计和开发能力。实现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对卫生技术管理系而言,意义非常重大,学生可以在信息化的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受到信息化教育,提高信息技术的素质和素养。

2.3模拟数字化医院(实训基地)的建设

2.3.1模拟数字化医院(实训基地)建设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构建医院信息化局域网平台--一提高实训基地技术档次

提高实训基地技术档次,是指突破常规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引进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仪器设备以扩充实验室装备规模,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手段和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实训基地的教学技术、实验技术、管理技术档次;探索性建立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发展并开创与社会进行科研协作的能力和技术条件,使实训基地具备现代素质教育所需要的教科研双重职能。建立高档次的实训基地,不仅可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大学生,也可以促进专职教师的科研开发,做到教研并重、以研促教,带动学院教职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

(2)引进医院信息化主要应用系统

建立模拟数字化医院(实训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医院信息化环境,模拟各种己有的信息化应用环境,了解和熟悉各种应用系统,数据从源头采集,按统一格式,实现数据采集标准化实现:信息载体数字化的存储格式以实现信息存储数字化;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通过用户权限和应用程序以保证信息传输网络化等等的一系列模拟实践,模拟系统常见故障发生情况、引导学生查出故障、分析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故障方案、实施故障修复、评估排除故障的能力。让学生进行服务器操作系统安装、集群服务器配置、存储设备配置、交换机配置、防火墙配置、域控管理配置、网络系统杀毒配置、桌面系统管理应用、网络系统管理使用、ULAN配置、VPN配置、虚拟服务及虚拟存储配置等实训。

2.3.2实现资源系统的共享

资源共享系统主要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由高性能的中心计算机或服务器、大容量的存储装置、遍布各用户终端设备以及数据通信线路等组成信息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采用具有面向多用户和多种功能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软件开发工具以及各种医院信息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资源共享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 )模式和组件程序设计。C/S结构是构成分布式应用系统的良好方式,这种结构和运行方式将应用分工,客户机执行前台功能,服务器执行后台功能,有效地发挥了客户机的处理功能和作用,减少了服务器的压力,形成多CPU分工处理的环境,提高了速度和效率。数据库采用ORACLE,操作平台则采取跨平台方式,能够在多种平台上(如Windows, Unix/ Linux)运行,支持微机系统、小型机系统等多个硬件平台,采集点硬件可以分为检查类仪器、检验类仪器、监护类仪器、门诊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站、收费工作站、统计数据录入工作站等组成,采用光缆、10/100Mb网络线路、PSTN. DDN等多种通讯手段,以形成高速交换带宽,达到快捷的网络速度,建立以局域网为骨干的资源共享系统网络结构,采集点硬件将医疗过程中的信息数字化,为这些信息的数字化存储、传输和共享提供数字迹出。客户端分布在模拟医院的各个机构部门。通讯协议采用TCP/IP网络通讯协议,能与各种开放网络良好衔接。

2.3.3开放培训基地的实验室

开放实验室也就是培训基地的开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条件,提高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又可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现有资源,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开放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学生参与科研型、学生科技活动型、自选实验课题型、计算机应用技术提高型和人文素质与能力培养型等,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启发指导的实验教学模式。为推动实训基地内容的进一步开放,学校可以专门设立了培训基地开放专项基金,以项目化形式开展培训基地开放活动,鼓励和支持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师积极开展开放实验工作。

3、数字化医院的发展趋势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数字医院的未来向着数字医疗神经网络的方向发展,正如人体的神经网络系统一样,未来的数字化医院也包括3个部分:“神经末梢”、“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整个数字医疗神经网络的核心是“可视化医疗”的医疗信息系统,它是电子病历系统的终极形态,其内涵是数字化、多视角与可视化。目标是构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化医院。

【作者简介】

第4篇:数字医疗发展报告范文

消化内镜中心信息系统( endoscopy information sytem, EIS),是内镜中心的医疗信息系统,同时是具有管理科内所有患者资料和科室日常工作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也是高水平、高效率进行科研、教学、学术交流,全面提高科室医疗水平的现代化信息平台。建设起完善的全科网络化EIS系统以促进数字医疗、数字医院的发展和建设。

EIS首先是以医疗和患者为中心的信息系统 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实施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医院作为医生知识性劳动、患者资料宝贵、信息附加值高的行业,对信息化的专业性要求更高,信息化的建设更能发挥重要的作用。EIS作为消化内镜中心的医疗信息系统,还有其自身独有的一些特点。第一,医疗信息种类多,除了患者病历的文字信息外还有内镜图像、X线图像和超声图像等;第二,诊断和治疗相结合,医生需要的技术全面,相关的信息量大;第三,患者量大,并且是实时操作,检查结束后马上出报告,要求处理信息的速度快;第四,患者信息的保存时间长,需要长时间的随访。要求EIS必须具有连接各种设备实现数字化、处理速度快、信息全、存储量大、图像和文字一体化、检索统计功能完善的各项功能。

(1) 登记工作站 用以登记病人的检查申请,将病人的自然信息、门诊信息等病历首页登录到服务器上的病案数据库。

(2)影像工作站 同电镜、x线、DSA机、彩超机连接,根据所做检查的病人到病案数据库上提取相应的病历首页,在检查治疗后将病人的影像和诊疗报告存人到此病人的病历内页,并同时将诊断报告和图像一体打印出来。影像工作站可选动态电影功能。

(3)医生工作站 每个医生工作站可浏览 相关病人的各种检查信息、诊断信息、治疗信息、影像等,方便地进行临床、科研、教学和学术研究。

(4)主任工作站 可以对科室以往历 史和现在进行的工作进行全面的统计和管理,包括对病案报告的审核、对影像的处理和调阅、对科室人员工作量情况、对科室经济核算效益情况、对全科患者情况的总体了解与医疗质量的控制等等都可以方便、快捷、随时地操作使用所有的资料。

所有资料都可刻成光盘保存和交流。所有资料(文字、图片、电影片段)都可通过POWER.POINT、WORD、EXCEL做多媒体幻灯、图谱,用于科研、出书和写论文。

这样,内镜中心就在服务器上建立了一个数字病案库,做到病案资料的共享,同时可连入医院的HIS(医院信息系统),将中心的局域网纳人医院的大的信息网,使病案资料全院共享,两套系统可以互相读取收费和病历等信息。

选择个长期的、有实力的专业EIS提供与服务商十分重要。一个好的EIS产品,其功能和价值是十分强大的,它对医疗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贡献。在临床方面,建立完善规范的图文影像医疗信息库(动态),提高整体医疗质量,图文一体报告。在科研方面,可省力快捷地对所积累的大量病例资源,以科研为目的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和归纳,高水平、高效率地写论文或出书,为教学提供庞大的资料库,增强病案教学实效,打印典型病例或手术过程图谱。在学术交流方面,所有的病历索材都可即刻检索调出;可以实现动态电影回放,用于大会交流和讨论。在管理方面,优质高效低耗,提高了科室整体管理水平。在共享方面,科内、院内实现医疗信息快捷全面的共享利用。与HIS融合或通过WEB方式浏览在远程医疗方面,医院一医院,科室一科室,医生一医生都能进行远程医疗。在病源资源方面,病源就是资源,就是效益。

其次EIS是电子病历的组成部分 EIS病案库的自动管理中,同时具有合并病历和转移病历等功能。因此既可十分方便地查看同一患者所有的检查和治疗的相关图文影像信息记录,也可按病种、医师、诊疗种类、患者性别/年龄、某一时间段内等任一诊疗内容提取相关病案。这样,整个内镜中心的病案管理实现了符合现行医院病案管理标准的多路径现代化、自动化的管理,是当今内镜中心病案管理的最高水平。

EIS包括了所有检查和治疗患者的完整资料,既有文字信息也有图像信息;同时在EIS中能够快速实现多种选择项目的计算机在线检索,这对于日常医疗工作和日后的统计分析都是以往手工和纸质病历方式所不可想像的。另外,因为在EIS中所有的资料都是数字文件,使得医生能够高效快捷地共享使用,彻底进人到更高层面的研究和创新工作中,完成以往无法承担的项目。

EIS又能提高管理的深度。由于拥有了更为详细准确的病人信息,许多手工达不到的管理内容可以实现。比如,通过电子病案系统可以随时进行单病种质量的效益分析,以更加量化的方式来考核科室。同时也提高了工作质量,虽然计算机不能取代医生做出判断,但却可以发挥计算机和网络的优势,为分析病情和诊断过程来提供充分有效的信息,辅助医生作出判断。这方面的服务包括:同类疾病的病案查阅,能帮助医生选择最佳医疗方案;智能知识库,辅助医生确立医疗方案;另外,EIS 规范了医疗行为,提高了发现、纠正错误的能力,将医务人员引向规范化,并且为科研、教学服务,不仅使医务人员能对医疗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也为他们处理医疗信息提供了大量的实用工具与技术。

目前EIS与HIS集成首先要达到的目标是:①数字化申请,即门诊和住院医生直接通过连在网络上的医生工作站向内镜中心发送检查申请,内镜中心根据工作安排进行预约并核算出基本检查/治疗费返回给申请医生处要求患者交费或划账;对于在检查中发生的附加费用就地登录到HIS费用中。②发放数字化报告,即将内镜中心完成的检查/治疗结果与报告和图像通过网络传回到申请医生的工作站上,以备医生调阅。其中各级医生都只能根据自已的权限和密码查看相应的患者信息。

将来进步集成到全国的医疗保健网络中心;建立医疗急救卡服务系统、病人病历数据库以及全民医疗保健数据库;建立急救中心管理系统/医务咨询系统、医用信息及查询系统;建立远程医疗、远程诊断系统。开发为领导提供智力支持、宏观分析预测的智能化、决策科学化的服务系统。这也是我国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建设的长远目标。

再次,EIS必须与全院管理和医疗信息系统互联与共享

在医院患者从进人门(急)诊起到最终出院(或在门诊继续治疗),其受到的服务都是围绕着患者及所患疾病的医疗活动来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医院各个部门及其工作,如门诊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保障科室、治疗管理、经营管理、信息统计等都是一个整体,协同为恢复患者健康这个总目标而努力。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数据采集、传递、加工处理及利用的过程。对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进行集成处理,可使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活动总体功效达到相对最优化。

由于医院里各个科室的医疗工作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建立不同用途的信息系统。但现实中并非一次把所有的系统都建立起来,而是一个一个相互独立地建立大多数的系统。如果这些众多的信息系统不能信息共享,那将是功能有限的信息孤岛。只有将各系统互相集成起来,才能实现有效的信息通信与共享,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威力。

EIS属于科室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着眼于消化科和内镜诊疗中心的医疗和管理。同样,其他科室也有属于自己科室的信息系统,如PACS、RIS等,而整个医院也有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即HIS系统。这些系统的应用对象、目的不同。如面向病人的,要通过收集和分析病人就诊信息,了解病因和发病机制,发病范围有多大,是否是大规模流行,帮助医生辅助治疗,缩短治疗周期,尽快解除病人的疾苦;而面向医务工作者的,医务工作者通过对治疗信息的管理,能够积累经验和能力,形成医院的专家系统、诊断系统,以便更好、更快地服务于大多数的系统。必须管理好三个流向的信息内容。三个流向:病人流(以病人为主体)、药品流(以药品管理为主体)、诊断流(以医务工作者诊断技术为主体)。病人流:通过病人,可以了解病因、易患年龄、遗传性、地区性、季节性、有无传染性以及病人区域的环境、空气和饮食等信息。药品流:通过对药品的管理,一方面直接加强了医院的效益管理,并能间接反映出整个医院的诊断水平和医院的规模等,另一方面通过药品的使用,可以了解药品的功效、不良反应、需求,进而了解目前药品需求量大的主要是哪些病等各种情况。诊断流:通过对医务工作者诊断技术信息的分析研究既能帮助医务工作者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也能检查和监督诊断过程的全部情况,优化诊断技术.降低误诊率,为病人和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第5篇:数字医疗发展报告范文

媒体称,周四白宫宣布的方案将针对中国窃取美国知识产权,也可能包括限制中资在美投资、对至少300亿美元总值的进口中国产品征税。此前媒体称,美国对华贸易“核武器”——301调查结果将很快揭晓。

【媒体称中国将以关税还击特朗普贸易战,美元指数刷新日低】

媒体称,中国准备用有针对性的关税打击特朗普政府的支持者,包括对美国农产品征税。中国也在考虑对证券和保险业的外资投资放宽限制。“任何中国对美国新关税的回应都会是经过考虑、成相应比例的。”

三题材挖掘

1、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即将召开,已上升至国家战略

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于4月21日-25日在福州举行。峰会以“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为主题,是中国信息化发展政策平台、电子政务和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展示平台、数字中国建设理论经验和实践交流平台。峰会还将《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

市场热度:

涉及个股:海量数据、数据港、榕基软件。

2、工信部提出加快5G应用发展,推动跨行业合作

5G应用征集大赛行业应用研讨会21日召开。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在加快5G应用发展方面,将推动跨行业合作,构建开放产业生态和协同创新集群,推动5G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5G与交通、医疗、环境等公共服务领域融合应用。研讨会上,业内人士对5G技术与视频、医疗、公安、智能电网、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无人机等领域融合进行了探讨。

第6篇:数字医疗发展报告范文

(赤峰市医院 中控室,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赤峰市医院作为内蒙古东南部中心城市唯一一家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承担着赤峰市十二个旗县区460多万人口的医疗诊治工作.因此建立PACS系统势在必行,我院分别建立了医院信息系统(HIS)以及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在临床中将二者进行整合应用,实现两者共享数据,极大的提高了管理水平和诊治水平.由于不同规模、级别的医院,对PACS系统的建设要求也不尽相同,其建设步骤和侧重点也存在差别,本文仅就赤峰市医院PACS系统建设情况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和认识.

关键词 :PACS;医院信息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R173.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034-02

1 PACS系统简介及发展

1.1 PACS系统简介

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来临,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建立PACS系统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核心任务.PACS是英文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的缩写,全称为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随着医学影像发展进入数字化、现代化、信息化的时代,继而取代传统意义上胶片格式,实现高效率、高性价比的现代医学影像信息系统.主要用来解决医学影像的采集、存储、管理和高速传输、处理以及图像的重现.在现代医学中主要有以下四个功能:一是在诊断、报告、会诊及远程会诊中观察医学图像;二是根据需要将图像信息传输到相应的服务器进行存储,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传输到相关使用科室;三是利用局域网、广域网等进行信息共享,实现高速传输及无胶片化管理;四是给PACS用户提供一个集成信息系统.

1.2 PACS系统的发展

PACS系统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其研究领域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计算机资源处理大容量的数字图像,这一时期PACS系统主要是将放射科的一些影像设备进行连接,以胶片的数字化为目标实现医学影像传输、管理和显示.由于显示质量较差,大多数人认为不可能用软拷贝代替胶片.很明显PACS无法满足医学发展的需求.第二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急速发展,特别是PC机性能极大提高使PACS系统用户终端的速度和功能加强了,显示技术的发展和显示质量的提高基本达到读片要求,PACS的诊断价值开始得到临床认可,在检查登记、图像获取、图像存储、传输、诊断等过程中实现了与RIS沟通,提高了医疗诊断效率.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末到现在,PACS、RIS与HIS全面整合,PACS被用于远程医疗的诊断,质量控制软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新的显示设备,减小了温度、寿命对显示器显示效果的影响,PACS系统中引进临床专用软件,以利于辅助诊断和治疗.无胶片化的进程促使人们开始研究PACS系统的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2 我院PACS系统的建设情况

PACS系统的建设是一项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小型到全院化的一个漫长过程,我院自2003年引进了PACS系统,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PACS系统建设首先是CT室、核磁室、放射科率先使用了PACS系统,为我院的信息化流程的建立树立了规范化模板,对全院进行PACS系统通讯网络的建设、网络中心的建设以及各图像使用科室之间提供可靠的通讯网络服务.先后经历了MedVison2.06,A5等版本,现已将医院各种设备设施、应用业务软件系统、数字化医疗设备,计算机网络系统构成了一个多位一体的综合系统.目前使用的PACS系统是我院与北京天健源达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年合作并开发的PACS系统,由北京天健公司负责提供软件开发,本院提供硬件设备、网络设备及我院中控室提供基本的PACS系统日常维护.随着医院的飞速发展,影像设备和业务量都有了成倍的增长,原有的产品架构和功能,已不能很好的满足院方的需求,所以于2012年年底升级到目前的RIS6.0+SYNAPSE3.21系统版本面向各临床科室的影像系统的建立,系统覆盖除上述影像科室又新增了介入科、功检科、放疗科和内窥镜等科室,实现PACS系统与HIS系统的数据共享,极大的提高了诊疗质量.

我院影像科室的PACS系统包括以下医疗设备:美国GE公司生产的HDx-XT3.0T核磁共振、Light speed 64排VCT-XT,美国瓦里安公司生产的Clinac 21EX大型直线加速器、德国西门子SOMATOM Emotion 16排螺旋CT,近期又新增的宝石能谱CT,德国西门子Artis Zee Ceiling全数字平板大型C臂血管造影机、美国GE公司的DR全数字X光机、美国柯达公司的CR放射线计算机成像仪等,为优质高效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计算机网络设备:PACS服务器2台,磁盘阵列1台(存储容量为32T),用于影像科室调阅图像、撰写诊断报告、收集各种病例,以及医学会诊、教学,接收处理各医疗设备的影像数据信息,以及各影像科室诊断终端调阅病人病理信息资料的请求;存储容量能保证医院3至4年时间的影像数据,工作站浏览终端近400台,用来查阅并获取影像中心的所有在线图像数据,包括病人基本信息、诊断报告、各影像设备图像.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2003 server,网络终端的操作系统均为Windows XP,数据库软件为Oracle.通过交换机接收医学影像数据,并分门别类的把各影像设备之间的影像数据存储在磁盘阵列上,可用于进行各种后期处理,并可撰写规范化诊断报告、录入病理结果并保存等.

3 对我院PACS系统的应用与发展的认识

我院PACS系统实现了以数字化的方式获取、存储、归档、传输、查阅和管理医学设备的影像等相关资讯,实现了图像的高保真和高速度的实时传输、各临床科室的影像共享、查询、检索并实现了远程会诊.利用PACS系统为临床相关科室提供及时准确的图像及相关信息,实现无胶片管理的目的,从服务器回传到影像设备并实现直接打印胶片,极大的节约了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来解决影像资料的管理工作.

随着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的投入使用,我院每年的数据呈现飞速上涨趋势,现在每个工作日就会有16G--20G的数据量,如何将如此重要、庞大的影像数据安全地传输、存储就会变得非常重要,为保证数据的安全,PACS系统的数据分别存储在磁盘阵列与磁带上,进行双备份以便永久保存.利用磁盘阵列集中存放的在线数据有助于病人不同设备检查的影像对比以及与历史数据的对比,找出病情的演变情况或治疗效果,提高了诊断水平.PACS系统在存储图像同时也将病人基本信息存入数据库中,例如病人的姓名、性别、诊断报告、ID号、检查部位、病理结果等信息,并能根据以上信息对病人进行分类、统计和检索,使病例总结和研究更加简便.以ID号作为病人检查唯一标准杜绝了同名同姓病人的影像资料和相关资料混淆的可能,即输入ID号便可输出该病人的所有检查影像资料.

CT室、核磁室、放射科等科室PACS系统的应用和完善,为即将进行的下一步PACS与HIS的更好配合使用和医院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PACS系统在临床上的应用其优点有:第一,图像都采用数字化存储,节省了大量用于存储介质的资金,降低了医院运行成本.第二,临床科室能在电脑上查看病人图像,查看病人其他检查资料,有利于综合诊断,提高诊断质量.第三,缩短病人诊疗时间.

到目前为止,PACS系统在我院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未来将在临床科室发挥更重要的作用.2013年,我院将PACS系统应用到了远程医疗中,包括远程医疗会诊和远程医学教育.通过数据、文字、语音和影像资料的远距离传输,实现专家与病人、专家与本院医疗人员之间“面对面”会诊,实现了提高医学诊断水平、降低病人医疗花销和节省时间的目的,满足了广大病人的治疗需求,取得了重要突破.

PACS系统作为医院的重要图像管理系统,如何高效的进行高品质的图像传输和检索、存储等技术是PACS系统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的研究关键.目前PACS采用的是

关键词 匹配方法进行检索,有时这种基于文本的检索不一定满足所有用户或高级用户,我们必须借助影像内容提取它的某些特征,并根据相似性匹配原则提取出相关内容和信息,以便满足更高需求用户的图像资料,即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这将对临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发展都会有重要影响.

4 结束语

本文对赤峰市医院的PACS系统应用做了简单介绍,对PACS系统未来在医院的发展做了下一步展望,相信PACS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使用将在医学影像和医学科学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仁业,李得.PACS网络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2010,12(1):18-19.

第7篇:数字医疗发展报告范文

本次大会以“深化应用、创新服务、助力医改”为主题,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层次最高、最具权威性的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大会。中国卫生信息学会会长王陇德,重庆市副市长吴刚,卫生部办公厅主任侯岩,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香港互联网专业协会会长、电子健康联盟指导委员会主席邓淑明博士,WHO驻华代表处官员,WHO卫生信息技术官员,重庆市卫生局局长屈谦等国内外嘉宾出席了大会。

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卫生主管部门、信息中心,国家转移支付信息化建设项目地区项目管理部门,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的有关人员,以及国内外知名医疗信息化厂商20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

卫生部办公厅侯岩主任在《我国“十二五”卫生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的主旨报告中指出,卫生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医改的重要任务,也是其他各项医改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技术支撑。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对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改善就医体验,降低医药费用,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提出“3521”的发展框架,进一步明确了卫生信息化发展思路为整合资源、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发展原则为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惠及居民、服务应用;发展的切入点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发展重点为加快居民健康卡推进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规划和标准、建设信息平台等方面的职责,主导卫生信息化建设,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发挥医疗卫生机构的积极性,以及社会力量在人力资源、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努力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发挥学会作用,推进卫生信息化发展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作了《深化应用,创新服务,助力医改,促进卫生信息化发展》的主旨报告。他指出经过两年多的认识与实践,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思路逐渐清晰,任务逐步明确,投入得到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在,卫生信息化已经成为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医疗保障和卫生监督等各领域的重要技术支撑。卫生信息化在实现便民惠民措施,支撑卫生改革,提高监管、监测、评价能力和工作效率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学会应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政府、用户和厂商的合作搭建活动平台,很好地服务于政府,服务于企业和社会,共同推动卫生信息化发展。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加强学术研究工作;二是要加强技术交流和培训工作;三是要加强学会组织与管理工作,提升学会的业务能力。

抓住机遇,发挥卫生信息化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所做的《卫生统计与信息化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报告指出,卫生统计与卫生信息化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是科学管理和循证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且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和技术支撑。“十二五”期间,卫生统计与信息化建设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求和要求;二是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三是医疗卫生机构的内生需求日益旺盛;四是企业的积极参与和供给能力提高;五是居民的广泛关注和要求。基于此,卫生信息化发展要落实“十二五”规划提出的“3521”的框架,并确定了今后一段的工作重点。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统筹管理;二是加强医改监测评估工作;三是推进以健康档案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四是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五是推进居民健康卡建设;六是实施好医改信息化专项等。发挥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关键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从标准研制、标准管理和保障机制入手,加强卫生信息标准建设;二是建立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投入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三是加强卫生信息队伍建设;四是加强卫生信息法制建设,重点研究制定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应用和远程医疗的政策法规,以及数字签名、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信息公开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等;五是加强科学研究与交流合作等。

主会场分享各地卫生信息化建设经验

重庆市卫生局局长屈谦在《卫生信息化破解医改难题的探索》的报告中,介绍了重庆卫生信息化建设思路、进展及其初步成效。香港互联网专业协会会长、电子健康联盟指导委员会主席邓淑明博士介绍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香港的经验》。WHO卫生信息技术官员Mark S.Landry作了《使用标准提高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互操作性》的报告,芬兰SITRA以居民为中心的电子健康服务项目负责人Tuomas Teuri介绍了《芬兰个人健康档案平台和服务》,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李新钢《网络医学――实践与思考》的报告,与大家分享了医院在建立新型网络医疗服务体系,开展远程医疗业务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分会场就8大应用领域展开热烈研讨

除大会主旨报告外,大会还设立了电子病历与医院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与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电子政务与信息安全、卫生统计与医改监测、基层卫生信息化、公共卫生信息化、远程医疗、优秀论文等8个专题分论坛。各分论坛都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关注,很多分论坛座无虚席,一些代表甚至找不到座位只能站着听讲。

总后卫生部信息中心主任刘运成的《军队数字化医院建设与一号工程升级》、武汉同济医院计算机中心主任张晓祥的《电子病历规划与信息集成》、上海瑞金医院统计信息科主任孙木的《电子病历与临床路径》、北京阜外医院信息中心主任赵的《电子病历建设与服务模式的研究》等报告给关注医院信息化的听众留下深刻印象。

上海市卫生局信息中心副主任谢桦《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上海健康信息网工程》、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沈剑锋《省市县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和展望》等报告,分享了各地区域医疗以及公共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经验。

总后卫生部信息中心远程医学部主任翟新海介绍的《远程医学系统建设过程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总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刘丽华所作的《医院统计信息集成与管理决策支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马家奇的《数字医学与信息化公共卫生》等报告,从各自不同的领域与参会听众展开研讨。

第8篇:数字医疗发展报告范文

市场期望度:市场对此物联网应用的实际期望程度,数据来源于搜索引擎的数据挖掘,相关社区论坛的曝光度以及本应用的推广力度,满分10分,

投资价值:应用可能带来的商业价值,通过对技术和产业前景的分析以及市场对应用的期望度来判断满分10分。

点评:

今年两会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物联网的描述为这个本已炒热的概念又添了一把火。物联网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赋予更多的产品计算功能,从而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众多高科技厂商都将推动物联网建设放在战略地位,最明显的要数IBM的智慧地球计划。不同以往的是,物联网将会吸引更多的“玩家”参与进来从而催生更多的应用。以运营商为例,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提出“发展物联网,推动信息化;以物联网的应用发展,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根据中国移动的规划,将借助TD-SCDMA技术尤其是无线城市的发展,加快物联网产业应用,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商业化,规模化。

而物联网背后隐藏的产业链将随着技术的推进逐步显现出来。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RFlD,传感器,智能芯片和电信运营商的无线传输网络。根据本期榜单,数字医疗,金融、环境监测,物流将是未来物联网投资应用的主要方向,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一方面能有效推进新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也是企业更好的实现社会责任的有效手段。

第9篇:数字医疗发展报告范文

2012年3月14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2012年至2015年新一轮医改的规划和任务,并将医改的重心逐步从基层上移到公立医院,将更多涉及体制机制改革问题。截至2011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保人数超13亿,覆盖率达95%以上。这标志着惠及全民的医疗保障网基本建成。

3年来,在17个国家试点城市、37个省级试点城市、超过2000家公立医院开展了改革试点,2011年新增非公立医疗机构1.3万多个。

这是一组非常令人兴奋的数字。就是这些数字表明我国编织起世界最大的全民医保网,让8.32亿农民成为最大受益群体;就是这些数字标志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本建立,老百姓的用药负担的得以减轻;就是这些数字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覆盖城乡,方便了百姓就医;就是这些数字让全国人民共享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惠及亿万群众;就是这些数字使公立医院全面推行便民惠民措施,百姓在双休日和节假日也可以看病就医。同样,就是这些数字奠定了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一个基础。

3年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确定的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实现了预期目标。3年前的愿望终于成为现实,“病有所医”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

大事微评:

总体看,三年医改起步稳健、进展顺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和明显成效。全民基本医保初步实现,基层服务能力明显加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显著提高。特别是基层医改实现了“四提高、一降低”的显著成效,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基本药物价格明显降低。人民群众得到了很大的实惠,对医改普遍比较满意。国际社会也给予积极评价,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认为,中国医改五项重点工作的主题,将引领中国卫生体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世界银行认为,为13亿人解决医保问题非常重要,中国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面;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认为,中国医改的目标和总体战略是值得效仿的,中国在为全民提供平价且公平的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实践证明,改革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措施得力、成效巨大,有力推动了民生保障和改善,加强了社会事业建设,促进了社会和谐和公平正义,全社会的改革共识进一步扩大、信心更加坚定,形成了党和政府赢得了民心,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医务人员受到了鼓舞,卫生事业得到发展的多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