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意识形态专题报告范文

网络意识形态专题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意识形态专题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意识形态专题报告

第1篇:网络意识形态专题报告范文

团市委重大风险排查防控情况报告

按照许昌市委国安办《关于组织开展第二季度重大风险排查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单位工作实际,对青少年领域存在的风险源点进行排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召开各乡镇(街道)团(工)委书记全体会议,统一思想,安排部署青少年领域风险排查工作,使其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在行动上积极开展关于青少年的各类主题教育,做到青少年领域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化解。

(二)行动有力。针对排查出的青少年意识形态领域、网络安全领域和权益保护领域等3个方面风险点,团市委坚持突出问题导向,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着力从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考核三道防线入手研究制定切实可操作的防控措施,取得明显成效。清明节前,组织两千余名师生到禹州市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禹州市青少年理想信念主题公园,引领全市青少年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组建禹州市青年讲师团,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开展党史教育、网络安全教育、防溺亡等专题报告,引领青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和社交理念。联系青少年心理辅导站,为学生作专题心理辅导和自身安全防护知识讲座,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用“五四”“六一”等时间节点,表彰一大批青少年先进典型,充分发挥青少年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三)下步打算。一是将风险防范意识与制度建设相结合,针对查找出的风险点,对照已形成制度,强化措施,扎实推进。二是将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同业务工作相结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从事前预防入手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三是将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实行一岗双责,形成“风险明确、责任到人、监督有效”的风险防范建设机制。

第2篇:网络意识形态专题报告范文

关键词:网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传统思想道德教育

一、网络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是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产物。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凭借其交互性、开放性、及时性、广泛性、虚拟性、全时性等特点和优势,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进程和人类未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与思维方式,并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大学校园里,网络为在校大学生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积极,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如何利用网络化现代传媒手段,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理论上更加系统、完善,在实践中更加生动、有效,是一个非常重要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新问题。

二、网络与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相比具有的优势

1 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网络所承载的信息量巨大,具有开放性和超时空性,可以使人们方便快捷和无限制地查询、搜集、积累所需信息。

2 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天地。

这种迅速、及时的传播方式,有利于各网站及时传播健康、科学、正确的思想政治信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在一定意义上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面较小的弱点。

3 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思想政治教学、专题报告会、演讲赛及社会实践。这些都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网络技术的普及,无疑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网络成为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如网上讲座、网上宣传、网上论坛、电子信箱、热线服务等,都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受大学生们的欢迎。

三、网络时代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对策

面对网络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网络化趋势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努力探索新思路,积极拓展新领域,创造新方法,将利用网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工作的一项长期的日常工作来抓,切实提高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努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1 树立全新的网络时代教育理念。

网络化时代。互联网的“触角”强烈地改变着我们眼前的世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形式和价值观念。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封闭环境中建立的庞大的说教式的意识形态体系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迫切要求我们更新观念。以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对等,缺乏平等和尊重意识。现代大学生独立自主意识很强,较少盲从,爱张扬个性。因此,变居高临下为平等交流,彼此进行和谐、友好的探讨,这种教育方式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

2 加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网络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组织保证。高校要根据形势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在党委宣传部设立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专门岗位。这支队伍人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而且要精通网络技术,熟练进行网上操作,能够做到网上工作与网下工作相结合,侧面沟通与正面引导相结合,灵活、有效地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

3 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建设校园主网站,掌握校园网舆情。

校园网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另一平台,所以应重点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要精心策划,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要开设网上论坛,对重大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并加以正确引导;要利用重大节日、重大事件在网上开展富有冲击力的思想教育活动,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教育;要多开发一些知识性和趣味性较浓的教育软件,将思想教育融入其中。实现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教育大学生。

4 心理健康教育与“网德”教育。

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网德”教育相结合,适时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引导大学生保持良好的上网心态,理性地应用网络,努力成为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通过疏导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伦理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规范其网上行为方式,使大学生们能够在网上明辨是非、分清美丑,自觉地维护网络秩序,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袭。成为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防范能力,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的遵纪守法的好网民。

5 健全校园网络管理体制。

第3篇:网络意识形态专题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职;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252-03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面简称“概论”)是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两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之一。课程以中国化为主题,重点阐述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围绕“概论”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个主题,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介和教学空间四个向度的创新进行了探索。

一、根据高职教育特点,优化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岗位型人才,和专业课一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应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根据05思政课改革方案,作为核心课程的“概论”课使用的是全国高校材,此教材理论性强、知识系统、内容丰富,但是,正因其理论性、系统性过强,内容庞杂、抽象,不能适应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学生的需要。所以在概论课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需要教师根据高职教育实际,优化教学内容。

那么,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呢?有两个原则:第一,紧抓教学内容的根本――教材。对于“概论”课教师来说,不管采用专题教学还是分章教学,都必须以教材为蓝本,深入把握教材的导向和精神、遵循教材的基本结构、领会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保证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第二,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特点,丰富完善教学内容的设计。就笔者来看,“概论”课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遵照以下三大原则。

1.精选教学内容。精选教学内容,指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重点,必须把握好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主线和重点,要设法讲深讲透重点和难点问题,而且在教学中还应力求突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正确的价值引导,促使学生把党的执政方针、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价值观,以此体现概论课的培养目标和价值。在这里我推荐一部视频:《感动中国》。近年来国家可说是多灾多难,可是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例如武文斌、金晶、翟默、长江大学大学生等)却照亮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道路,这些平凡却伟大的人物,通过《感动中国》展现和引导,绝对可以重塑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灵魂!

2.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社会现实,指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力求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在现在文化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环境里,大多数学生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但也有一些模糊的认识,有的还有一些片面的或偏激的看法,教师就要抓准当今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讲授内容,设法帮助学生澄清模糊的或不正确的认识,提高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例来说,“概论”课教学内容中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贫富差距、社会主义民主、和谐社会、先进文化这些内容的教学,必须要和现实联系,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否则则是缘木求鱼。

3.反映最新成果。反映最新成果,指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新、要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而不是陈旧理论的重复。“概论”课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它的内容体系既是既定的,又是开放的,所以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理论界研究的进展及时地进行调整,因此教师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相关知识素养,要紧跟时代步伐,要始终站在时展的前沿,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能充分反映时展的要求,使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概论”课鲜活的时代感和现实感。只有这样,才能使“概论”课的教学充满活力,才能使大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共鸣。

二、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对于专业课来说,高职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总体评价往往不高,戏称其“睡觉课”、“ 可逃课”,因此有人称“概论”课程为高职最难教的课程之一。究其原因,一是“概论”课是一门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都较强的课程,内容相对繁杂、熟悉和枯燥;二是部分教师讲课枯燥乏味,方法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正在实践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专业课改革如火如荼,思政课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针对现阶段思政课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例如:重教师单向灌输、轻师生双向交流;重教师教学积极性、轻学生学习主动性;重抽象的逻辑推理、理论证明,轻理论联系实际或“案例教学”,高职教师应当采用多种互动式教学方法,构建一种平等对话、生动活泼的教学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作用,使学生在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接受教育。

笔者认为,恰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演讲与讨论相结合、研究性教学法这些互动教学法,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本着贴切、鲜活、真实的原则选择恰当的案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教师讲授和学生参与双向互动的问题域的拓宽、发散性思维的诱导、情境问题的建构设计,在课堂上可以设疑提问、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角色体验、辩论赛等方式来开展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给学生以主动思考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启发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激活课堂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素质。

例如,社会主义本质这个专题内容,就可以用讨论法或案例分析法讲授。首先向学生呈现案例:两个“罗芳村”的形成,引导学生对比两个村的差异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贫富差异?说明了什么问题?接下来引导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到底是什么?这个本质的提出经历了什么过程?本质中两个核心词汇: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怎么与现实相联系?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区别是什么?现阶段贫富差距该怎么认识?这一个内容几乎用上了所有的互动教学法,信息量大,说服力强,贴合实际,引人深思,与全书内容融会贯通,学生思考了、争论了、理解了,教学效果就出来了。但如果这章内容照本宣科的讲授,学生根本不愿意听――他们中学就已经把社会主义本质背的滚瓜烂熟了!

三、采用多种教学媒介,完善教学环节

传统“概论”课的教学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普遍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为媒介,科技含量低,效率不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计算机、投影、幻灯、录像、广播、电影等现代教育技术在“概论”课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概论”课教学提供了又一崭新的平台,赋予了教学内容以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2]。

1.开展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的多媒体设备、网络设备,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录像、录音、影视资料、幻灯资料等,以此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更直观,更容易接受。在设计和制作时,要想办法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信息量大、直观、形象等优势,灵活运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片、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加大对学生的刺激,促进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大力提高教学效果。但要注意的是,虽然有的教师也采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大多停留在文字搬家层面上,课件质量不高不能很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2.开设网上课堂。“概论”课教师应当积极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开设网上课堂,构建网上“概论”课教学基地。教师可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参考、教学案例、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录像、视频资料、文献资料、模拟试题等全部上网,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料数据库,实现教学资源的师生共享。教学资料数据库中不仅可有文本形式的资源,还可包括图像、音频、视频等其他形式的资源,这些丰富的资源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求异、求新的心理,学生可以课后上网浏览,随点随学,从而可以保持课程的开放性,拓宽学生的视野。实践证明,对“概论”课网络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和利用,可以大大丰富和拓展该课程的信息量,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展现网络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3.创建网上论坛,开辟教师个人的教学博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论坛和教学博客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表达方式,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灵活性等优势,“概论”课教学可以合理予以运用。借助教师教学论坛和博客,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实时聊天、自由论坛、电子邮件等在线和非在线方式传递信息和互动交流,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学习中的疑问及其思想动态,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上教师既应创造宽松、平等、信任的氛围,又要有必要的监控和管理,以滤除那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论,引导学生分清是非、真假和美丑的界限。

四、拓展实践教学空间,巩固教学效果

“概论”课与现实联系紧密,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其教学应附着实践化的能力价值。社会实践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是“概论”课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2003年2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并具体指明“要注意抓好读(原著)、听(专题报告)、讲(系统讲授)、谈(讨论交流)、看(录像)、走(社会实践)、写(调查报告、读书心得、学术论文)等教学环节,特别要重视发挥社会实践教育的作用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力争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有新的突破。”

1.丰富校园实践教学方式

目前,具有可操作性的适合高职院校开展的实践教学形式有课堂讨论、观看音像资料、做校园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撰写小论文、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拓展教学等。课堂讨论贯穿于教学中,在热烈的讨论中既让学生学到了理论,又进行了积极思考,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表达和应变等多种能力。播放视频资料不仅能激发学习抽象理论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且有利于诠释抽象、深刻的理论,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剖析社会实际问题,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单调枯燥的缺陷。比如,《改革开放三十年》、《感动中国》、《鲁豫有约》等影片,大型文献纪录片《走进》、《小平十章》、《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等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教师指导学生搞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可以加深对理论和对党的政策的理解。在讲授“思想”部分的内容时,要求学生选读《选集》并写读后感;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的内容时,可以展开实地调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大学生道德现状调查等,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接触课程所讲授的理论文本,以提升理论的深度。通过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增长见识、增加社会阅历中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感,理论的体验与内化得以实现。

2.开拓社会实践教学空间

到社会上开展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课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不仅使高职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新知识、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学以致用,而且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历史感和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自学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资料、文献,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如贫富差距问题、就业难问题等,走向工厂、农村等社会大课堂,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从现实的角度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为社区提供相关的服务,通过服务社区来参与社会,在社区服务等公益活动中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例如可以安排学生参加社会的各项活动,如无偿献血、到敬老院、福利院看望老人和儿童等献爱心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到社区进行家电维修、计算机维护等“学雷锋”为民服务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等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学会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现实问题,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桂华.改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效果的思考[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10,(4).

第4篇:网络意识形态专题报告范文

多元文化背景下,每个民族的文化都需要被尊重和认可,尤其是在当今国际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各个文化族群的人们能否进行充分交往并逐步相互理解、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者是否具备跨文化的沟通能力。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多元文化素养、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重要探索。

自Edward Hall于1959年出版《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一书以来,跨文化交际学已经由各领域学者的共同努力,业已发展成为一门广泛涉及哲学、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管理学、美学、宗教、大众传媒和国际贸易等相关学科的显学,成为高校开设的一门重要跨学科课程和研究热点。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以Gudykunst及TingToomey为首的一批跨文化研究学者开始了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仅美国约有一百三十多所大学已经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有的高校开始授予跨文化交际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我国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的外语院校近年来增加迅速,跨文化交际教材也出版多部。但是,跨文化交际课无论在本科层次或是在研究生层次目前都还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对授予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也还在探索探讨之中。笔者根据国内外的资料对本科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内容和教法作一探讨,这里谈的主要是跨文化交际教学的一些想法。

二、国内外跨文化交际教学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国际上文化研究浪潮的推动,同时受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学、汉语文化语言学等一批新兴交叉学科理论的启迪,使语言与文化、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等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同时也使人们渐渐认清了这样一个真理:外语教学只传授语言知识是不够的,甚至是有害的;语言教学必须与相应的文化教学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达成现代教育的既定目的。

在美国,Steven Beebe 和Thompson Biggers 在美国大学中就跨文化交际开课情况作过一次调查,发现该课程采取的教学方法按采用多寡排列如下:讲课(lecture);小组讨论 (small group participation);个案研究(case study);学生报告(student reports);客座教师演讲(guest speaker);电影(videotapes);小组报告(small group reports); 角色扮演(experiential activities);实地调查(field works); 其他(others)。

调查显示,美国大学中使用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 approach)最多,所谓社会互动指的是通过研究文化差异对于交际产生何种影响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Beebe & Biggers, 1986)。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正式提出文化教学或文化移入(胡文仲,1992;李润新,1994)。此前的80年代通常称为“文化知识课程”,专指为学外语学生开设的诸如所学语言国概况课,国情知识课,文化知识课或背景知识课等教学科目及其教学方法。90年代起其内涵才有了新的扩充,指在外语教学中将语言教学与所学语言国的国情文化知识及语言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融为一体的教学形式及方法。尤其是语言文化因素的教学,使学生在解决说什么的问题后进一步提升其语言的实际能力,防止和克服“社交语用失误”(何自然、阎庄,1986),及因不了解谈话双方背景差异而影响语言形式选择的失误,有效解决怎么说、 怎样说更得体的问题。后才有杨盈、庄恩平(2007)提出的由全球意识、文化调适、文化知识和交际实践四大能力系统组成的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

可见,相比美国针对跨文化交际课程相对成熟的教学理论及方法,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在探讨和摸索阶段。特别对于开设该门课程的学校而言,在开设课程的基础上有效地研发教学方法是提升该门课程有效度的必然之举。

三、跨文化交际教学遵循原则

国内外学者都有诸多论述涉及语言教学的基本准则.比如,我国的束定芳, 庄智象(1996)提出文化导入必须遵守实用原则,阶段原则及适合原则.赵贤洲(1992)将文化教学的原则表述为阶段性原则、适度性原则、规范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等。根据胡文仲教授的“跨文化交际”说,结合外语教学的文化交际研究主要的九项内容,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交际性原则

从语言的交际概念角度而言,需要教学的只是那些容易使中国学生在理解和使用上产生误解以及可直接影响其进行有效交际的交际文化知识。就具体词语来说,遵循交际性原则,重点教学的交际文化内容应是反映目的语词语的民族文化语义部分。

2.背景认知原则

文化背景原则是应用语言文化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对于学习外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所学语言与母语之间的差异和文化背景知识的不同,是他们掌握所学语言和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最大障碍。因此,跨文化教学的出发点就是要以所学语言的文化知识为背景,深刻揭示隐藏于语言和非语言形式与意义之外的文化内涵,以有效解决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生成的制约因素。

3.渐进性原则

外语教学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和循序渐进进行的。因此,文化教学也应遵循这个学习规律,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按等级同步进行。这就意味着在跨文化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系统地根据学生程度安排文化学习目标。比如说在初级阶段教初级的交际文化,而在中、高级阶段,就要安排相应程度的交际文化。

4.典型性原则

实践证明,交际文化因素中掺杂着许多非典型的文化现象,而我们所要教学的应该是目的语国家共通的文化知识和模式,而不是某一群体的文化或地域的文化,更不是个别或单独的文化现象。当然,我们也要顾及语言本身和非语言所承载的典型性民族文化。

5.适度性原则

根据教学任务和目的的需要,合理地教学所需要的文化内容,而不是无限制的或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的文化教学。适度的标准,最好是教学中遇到文化障碍时只根据此时此景的障碍而进行必要的背景文化介绍,其面和度可适当放宽一些,以便为今后遇到相同或类似障碍时提供思路。

四、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

笔者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和体会,对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提出几点意见。

1.交际教学法

英语交际教学法是 20 世纪 70 年代在欧洲兴起的外语教学法,强调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按照此教学法的要求,教师必须灵活处理和深化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联系实际设计教学任务,把教材的内容按其交际原貌活化于课堂,变成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活动任务,师生共同投入使学生逐步掌握英语这个交际工具。基于此,教师可设计一些符合实际的主题和范围,了解不同环境下的语用交际规则,讨论有关的社会文化问题,以达到原文化学习的目的。比如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交际文化氛围,使学生有意识地置身于所学语言国典型的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通过多媒体、网络、电视、幻灯等播放外语录像、外语电影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邀请跨文化交际人士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外语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这些情景,扮演各种不同角色,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双向式或多向式的交际方法进行教学,加深对异族文化的理解,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全面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对比讨论法

将相应的外国文化知识进行横向对比,有效进行文化渗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概括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将外国民族,社会等方面的知识与中国民族的特点进行对比。(2)将中外节假日典故和由来进行比较。 (3) 将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礼仪寒暄、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中外文化对比。(4) 中高级阶段可进行东西方人们在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对比讨论。选择一些明显带有文化差异的项目让学生操练,比较中外文化的差异。一个操作是可以进行代入教学,即学生将自己代入到角色里进行对比和讨论中;另一个操作是可以让学生以报告或演示的形式进行汇报,明确地梳理中外这些方面的不同点。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加深跨交际中应遵循的不同文化了解。

3.案例教学法

对“跨文化交际”课堂而言,案例教学可以作为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案例分析教学中将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特色、风土人情、历史事件和现实冲突等素材展示于学生面前,是跨文化知识、意识、思维和交际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能帮助学生达到学习外语语言技能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机结合的目的。在选材上,跨文化语境下的各种日常交际、异国文化体验、跨文化交际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影视,文学作品等都可以作为案例。在操作上,案例分析要有步骤地进行:教师提问——阅读案例——分析案例——分组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总结是不可或缺的5个环节。教师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活动的目的性;阅读案例既能获得语言文化知识,又能训练阅读技能,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有效跨文化信息的能力;分析案例是跨文化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训练学生思辨能力、判断能力的过程;分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技巧,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见解,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得出结论是学生进一步积累知识和提升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也是概括、归纳能力的训练;教师总结作为案例分析的最后一个环节,为知识的准确性和系统性提供了保障。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充当导演、配角,起引导、组织和纽带的作用,而不应该是评论家与仲裁者。教师要真正在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发挥点拨、引导作用。

五、结语

不论从意识形态,还是从社会制度,在两个民族之间总是存在着文化差异。在中国进行外语教学,中外文化间的差异是可想而知的。 有了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定还不足以很好地达到跨文化交际课程开设的目的。教学方法的研究是确保课程有效进行的必要手段。通过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讨论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冲突发生的原因,增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对待异文化的调适能力,达到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目的。相信随着跨文化交际教学经验的积累和课程研究的深入,定会涌现出更多更好符合我国实际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Bebee,S.A.,& Biggers,T. The status of the introductory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urse. Communication Education,35,56-60.

[2]胡文仲“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1992年第一期

[3]李润新 “论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二文化教学”,胡文仲主编《文化与交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

[4]何自然,阎庄“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外语与外语教学》1986年第3期

[5]赵贤洲 “关于文化导入的再思考”,《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3期

第5篇:网络意识形态专题报告范文

Abstract: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s a for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thinks th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have two theoretical origin, namely,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employee participati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is initially applied in the development project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n, it was approved by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widely used. And employee participation from the enterprise to motivate the staff production and improv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 needs. At last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point out that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novation of theory in future, so that th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theory become more perfect and mature.

关键词: 社区;社区参与;社区发展;员工参与

Key words: community;community participation;community development;employee participation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0-0326-03

0 引言

社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产物。社区的形式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但人们对社区的认识的时间却不久,社区参与概念的提出和研究则只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事情,对于人类漫长的历史而言,社区参与还是一个新的概念,但这个新概念在当今社会却有着极大的应用和发展空间。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有社区存在的地方,社区参与理论就可以很好的发挥作用[1-9]。不管是城市社区、乡村社区还是旅游社区,社区参与理论在促进社区发展中都有巨大的应用价值[4-9]。学者们对社区参与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许正是人们把关注的焦点都放在了社区参与理论的实际应用方面,导致了对于社区参与理论的渊源的探究却不够充分。知其本,了其末,行才正,因此,对社区参与理论渊源的认识将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其概念,意识到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运用社区参与理论时要结合当地实际背景考虑适用性的问题,以便在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发挥社区参与理论的功效。

1 社区参与

社区,通常是指集中在固定的某个地域内的家庭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网络。社区一词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1887年在《Community and Society》(社区与社会)一书中首先提出,之后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并迅速推广。20世纪30年代先生翻译滕尼斯著作时将“community”翻译为“社区”从而引入中国。国外对社区研究较为深入和全面,国内的大多数社区理论都来源于国外。

社区参与是公众参与的一种表现形式。关于社区参与的主体,由于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体制和意识形态是有差别的,难免会造成社区参与主体的层次和范围不尽相同。就参与主体的层次而言,很多国家的社区内的各种活动和事务仍旧是只是少数管理者在一手操办,而社区内的居民极少参与到其中,甚至对社区内日常事务的知情权都被无形的剥夺了,这种现象在民主未健全的国家是十分常见的。而参与主体的范围的差异就更为显著了——由于不同国家对参与资格的标准,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要求不一致,直接导致了参与者的范围受到限制。但是,一般民主发展越成熟的国家,其社区参与主体的层次要求就会较低而范围也更为广泛。对于社区参与的内容,可以是很广泛的,大到国家重要决策,小到社区内日常琐碎的处理都可以有参与者的身影。但是,实际上不同的国家对参与的内容都是有一定的规定限制的,即便是已经被人们认为民主发展较为完善的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也同样如此。同时,由于不同国家的管理者和研究者对社区参与的理解不同,也会造成社区参与的形式不同。波忒斯和莱森博格就曾经指出,社区参与是一个在发展中国家被滥用和误用得最多,但被理解得最少的概念;研究者们往往缺乏严格批判的研究以分析社区参与在不同情景下可能采取的形式[10]。

社区参与通常肩负着实现社区自治、促进民主政治发育的的理想主义使命[11]。参与的主体要明确,“参与”并不是政府居高临下地对居民的一种权力施舍,而是后者多年以来以各种方式进行抗争以及社会民主化发展的结果[9],社区的人们有权利和责任参与揭示自身问题,指出自身需要,评估自身的资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12]。对于参与的内容要知道,社区参与既是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介入社区发展的过程、方式和手段,更是居民参加社会发展计划、项目等各类公共事务与公益活动的行为及其过程[13]。社区参与是一种主动表达和实现权益性主张的行为和行动。而且,社区参与聚焦于社会范围或社会尺度内的公共性事务,即表达和实现的是社区范围内的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11]。概括性而言,社区参与就是受益人影响发展项目的实施及方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14]。

2 社区发展与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概念的雏形可以认为是美国社会学家F·法林顿1915年在《社区发展:将小城镇建成更适合生活和经营的地方》一书中提出的社区发展概念,文中对社区发展的定义,即一种经由社区内部居民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其创造力,以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过程。

此后,社区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观念被联合国推动和倡导,逐渐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课题。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二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贫困、疾病、经济增长迟缓等限制社会发展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如果靠纯粹的西方发展理论,无论从社会状况还是政治背景,显然都是行不通,于是开始尝试运用社区民间资源、发展社会自助力量[15]。联合国社会局在1955年发表的《通过社区参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专题报告中,沿用了F·法林顿的社区发展概念,即“社区发展可以说是一种经由社区内部居民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创造力,以促进社区经济经济、社会进步的过程”。1960年联合国出版的《社区发展与经济发展》一书对社区发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认为“社区发展是一种过程,即由社区人民以自己的努力与政府当局的配合,一致去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新的概念不仅强调社区发展是一个过程,而且指出在此过程中人民要与政府相互配合,强调了政府的作用。这样,社区发展理论的应用从相对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扩展到城市,且被很多发达国家所认可并被广泛应用,社区发展后来也被人们称为社区参与发展或者社区参与,社区发展的概念逐渐转变为社区参与。

3 员工参与理论与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理论在形成的过程中还受到了员工参与相关研究的很大影响。因为对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也较为成熟,且员工参与与社区参与本质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社区参与理论的很多内容借鉴了员工参与理论研究的成果。

员工参与的思想最早是由Esatman在1898年所著的《员工参与建议系统》中提出来的。一直以来西方学者大都将员工参与与工业民主看作是相同的概念。而实质上工业民主概念的出现的时间是要早于员工参与的,且其定义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工业革命以后,西方社会率先进入工业时代,由于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变的充裕起来,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社会秩序也变的更加稳定。正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所描述,人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将会继而产生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工人们极力想要摆脱如机器般工作的状态,并希望以人人平等的身份参与工厂的管理。随着产生这些深层次需要的人群规模逐渐壮大,工业民主的思想便应运而生了。员工参与的概念出现的相对要晚一些。参与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管理学家所提出的人性假设理论。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梅奥提出“社会人”假设,认为员工希望管理者能够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和自我尊重的需要,受“社会人”假设影响的管理者于是提出了“参与管理”;20世纪50年代末,麦格雷戈等人提出“自动人”假设,认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才能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受到最大的满足。因此,在适当的条件下采取参与式的管理,鼓励人们把创造力投向组织的目标,使人们在与自己相关的事务的决策上享有一定的发言权,就可以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目标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等均是员工参与管理的具体形式。实践证明,通过员工参与影响他们的决策、增加他们的自主性和对工作生活的控制,员工的积极性会更高,对组织会更忠诚,生产力水平更高。将员工参与的概念、内容和形式与社区参与进行对比后发现两者除参与的主体与参与的社会区域明显不同外,其本质是有很大的相似性的,而且两者都要有民主作为基础和保障。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都普遍接受过传统的发展理论的指导,但“结果并非像发展理论所承诺的那般美好”[16]。到20世纪70年代,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发展援助时人们将员工参与管理的理论应用到社区的发展之中形成了一种新的发展思维,认为外来者(政府及其他非政府组织)对贫困地区的支持虽然重要,但当地社区的人们在一般情况下有认识和解决本社区问题的能力,强化和提高社区居民自我发展能力是贫困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为此,要建立起与社区居民的“伙伴”关系、尊重乡土知识及群众的技术和技能,从而促进了社区参与理论的发展。

4 社区参与理论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社区参与理论的不断完善,其应用的范围也变得十分广泛。除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之外还有社区参与城市规划、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社区参与生态开发和保护、社区参与扶贫发展等等。其中,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和应用是其中最为成熟的理论之一。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社区是指旅游社区即旅游目的地、旅游风景区内及其周边与旅游活动较为密切的社区[15]。自墨菲(Murphy)1985年在《旅游:社区方法》中将社区参与引入到旅游发展之后,学者们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模式的研究兴趣就十分高涨[1-4],并且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就国内而言,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已经在许多地区得到应用[5-8],其前景也十分广阔。

由于各个国家的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在不同的国家社区参与理论的应用形式有着很大差别。

在美国,对于社区的发展和管理采取了政府负责规划和资金扶持,而具体实施则由社区组织负责。社区组织又根据管理和服务类型的差异,被分为社区管理组织和社区服务组织两种。前者主要是指社区委员会和社区顾问团,后者则是非政府、非营利的组织。

日本的社区内有被称为町内会和住区自治会的自治组织。町内会是日本城镇中老住户的自治组织,而住区自治会则是城镇新居民的自治组织。自治会在社区事务管理过程中充当着居民与政府“桥梁”的角色。

中国香港的社区工作形式已经有较长的历史了,并且在20世纪70年展最为蓬勃。香港政府对社区建设非常重视,已经建立了一套健全而有效的组织体系,包括官办的行政性社区组织,政府资助、民间主办的半行政性社区组织以及民间主办的非行政性社区组织。

此外,在新加坡,欧洲的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冰岛、中国澳门等国家或地区都有着不同的社区参与形式。

5 结束语

当今社会,人们对参与国家事务和社区管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这给社区参与理论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氛围,社区参与的发展和应用空间是非常广阔的,对社区参与理论的研究要更加深入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这就要求研究者们不仅要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加以深化,还要注重理论的创新,积极吸取来自其他相关研究领域的精华并不断去除自身存在的糟粕,以使社区参与理论更加完善和成熟。

参考文献:

[1]Simmons D 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planning[J]. Tourism Management,1994,15:98-108.

[2]Tosun C. Expected nature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J]. Journal Article,2006,3(2):493-504.

[3]刘纬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J].旅游学刊,2000(1):47-52.

[4]李劲松.关于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问题[J].管理工程师,2009(4):6-8.

[5]保继刚,孙九霞.旅游规划的社区参与研究——以阳朔遇龙河风景旅游区为例[J].规划师,2003,7(1):32-38.

[6]黎洁.生态旅游发展与社区居民自然生态保护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陕西太白山农村社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5):128-132.

[7]王军,王媛.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社区参与模式探讨——以江苏海滨湿地保护区为例[J].资源科学,2011,33(11):2175-2181.

[8]陈莎,张海燕.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社区参与机制研究——以凤凰古城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12):1131-1135.

[9]董卫.城市族群社区及其现代转型──以西安回民区更新为例[J].规划师,2000,16(6):86-89.

[10]Lucius Botes,Dingie van munity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ment: nine plagues and twelve commandments[J]. Community Develpoment Journal,2000,35(1):41-58.

[11]左冰.社区参与:内涵、本质与研究路向[J].旅游论坛,2012,5(5):1-6.

[12]刘金龙.参与式发展在中国实践的回顾和展望[C].谁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20-38.

[13]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227.

[14]叶敬忠.参与式发展的概念[C].参与式发展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