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气专题报告范文

电气专题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气专题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气专题报告

第1篇:电气专题报告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电气工程概论;互动式教学法;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韩杨(1982-),男,四川成都人,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学院,讲师。(四川 成都 611731)

基金项目:本文系电子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672011ZYGX2011J09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57-02

“电气工程概论”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围绕电气工程领域的几个主要分支——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新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电气学科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有全景式的了解,对进一步深入电气工程学科类专业学习起到导航作用,并逐步培养对电气科学与工程的崇尚与追求的专业精神以及创新意识。[1,2]

实践表明,学生总是习惯于知识的“定量”化灌输模式,而对于这样一门以“定性”介绍为主、没有公式讲解和详细专业理论分析的课程,最初还有些不适应。如何激发学生对电气专业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和图书馆资料查询等手段,去主动了解和掌握一些专业知识背景,是课堂教学中需要着重思考和实践的课题。[3-5]笔者经过两三年的电气工程概论教学后,在重点讲述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的基础上,把互动式教学方法成功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表明,这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一、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探索改革教学模式

“电气工程概论”课程涵盖内容多,采用传统满堂灌式教学方法,效果不佳。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方法,教学安排按照如下顺序:教师理论讲解—多媒体PPT展示—视频演示—给学生布置课后调研题目—学生自主学习、分组研讨、制作PPT—学生课堂专题演讲—同学问答互动、教师总结—教师提出整改意见—学生课后再次收集资料、完成研究报告。这种互动式方法培养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使他们在PPT演讲、书面表达、创新能力培养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

二、调整更新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课程绪论

(1)主要内容:电气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电气科学与工程的发展简史、前景、理论基础和常用计算机程序,譬如EMTP、MATLAB、BPA、EMTDC、PSPICE等。应达要求:了解电气科学与工程的产生过程;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二级学科分布;了解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景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主要应用和作用。

(2)教学设计:围绕使学生对本课程的专业背景、主要应用前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激发其对本专业的热爱这一目标来展开。在讲授过程中,补充智能电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等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扩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2.电机电器及其控制技术

(1)主要内容:电机的作用及其发展简史;电机的分类与结构、应用领域、选用与运行控制;电机学的研究内容概要;电器的发展历史和分类。应达要求:了解电机的基本作用、发展简史、电器的发展历史;理解电机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领域;掌握电机的可逆原理;理解电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高压电器与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与作用;掌握电机分类方法和不同类别的电机特点。

(2)教学设计:介绍电机与电器学科的概况、发展简史,使学生对电机学等后续专业基础课程以及电机的微机控制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通过FLASH制作的同步电机励磁过程和旋转磁场模拟动画来加强学生对电机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电器部分,通过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电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对于高压电器部分,由于装置体积庞大,采用视频录相讲解的方法,拉近学生对高压电器的感性距离。

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

(1)主要内容:电力系统发展简史;电力系统简介;发电厂、电网概述;电力市场简介;电力新技术与发展趋势。应达要求:了解电力系统的发展简史和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概况、交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过程、各种类型的能源发电原理及其特点;了解电力市场的概念、电力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理解电力系统的功能与作用、现代电力系统的主要特点和运行过程。

(2)教学设计:主要讲授电力系统的概况、基本概念,内容涉及发、输、供、配、用几大部分,按发电部分、电网运行与调度、电力应用三个环节顺序介绍。教学过程中首先从系统的角度对电力系统进行介绍,使学生建立对电力系统整体功能及结构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各个组成部分分别阐述。在讲述电力系统发展前沿技术的时候,本着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主线,将智能电网的概念引入课堂。

4.电力电子技术与电力传动

(1)主要内容:电力电子技术的作用与发展简史;电力电子技术的特点和研究内容、应用领域;电力电子技术的地位、发展方向和电力传动概况。应达要求: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作用、发展历史;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电力传动的主要应用领域;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概念与特点和直流电机、交流电机传动的基本原理。

(2)教学设计:介绍电力电子技术的作用、历史、主要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电力电子技术是我院电气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对半导体变流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讲授,让学生明确电力电子技术的本质和重要意义;将实验室电力电子器件作为道具,在课堂上实物演示,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在讲述电力传动部分时,结合工程实践进行案例教学,使学生明确电力传动在工业中的应用概况;结合科研课题,将典型案例通过PPT向学生展示。

5.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1)主要内容: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发展简史及主要内容;高电压新技术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应达要求:了解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作用;了解高电压的产生原理和试验设备;了解高电压新技术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理解基本的高电压及绝缘试验操作。

(2)教学设计:介绍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其试验技术。本章具有很强的专业背景,因此在教学时,采用了PPT讲授和视频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手段,突出高电压技术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试验条件和环境等,达到让学生建立一个感性认识的目的。

6.电工新技术

(1)主要内容:电工新技术发展趋势、超导电工技术、聚变电工技术、磁流体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磁悬浮列车技术、燃料电池技术、飞轮储能技术和微机电系统。应达要求:了解电工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超导电工技术、磁聚变电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磁流体发电和推进技术、磁悬浮列车技术、燃料电池技术及应用,飞轮储能技术及应用和微机电系统的基本概念。

(2)教学设计:主要以PPT讲授为主。对超导电工、聚变电工、可再生能源发电、燃料电池技术和微机电系统等前沿技术进行专题概述。

三、改革教学方法,创新互动式教学模式

1.注重课堂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网络资源,向学生介绍电气行业的应用情况和相关企业的产品和市场情况,譬如给学生介绍联合证卷行业深度分析“电力电子,我们可以看得更远”,重点介绍电力电子变频器、整流设备、无功补偿设备SVG、开关电源、直流输电装备等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介绍相关企业和上市公司产品和市场概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课堂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为了加强课堂互动,采用了PPT讲解和视频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多个专题介绍。譬如:核裂变之历史回顾、中广核集团介绍、日本核事故回顾、欧洲核聚变装置、中国托克马克聚变装置、日本新干线与中国高速铁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公司宣传片;汽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安装视频和三峡发电厂简介。学生观看完视频后,进行提问:裂变和聚变的区别是什么?日本核泄漏事故的原因是什么?避免核事故的方法有哪些?日本新干线和中国高铁的技术要点有哪些?汽轮机和水轮机的原理是什么等等。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凡是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在平时成绩上加2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随后,教师进行总结评论。

3.推行专题报告,活跃课堂气氛

采用学生专题演讲方法,激发自主学习兴趣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学生3人一组,分工协作完成资料收集、PPT制作和课后研究报告撰写。学生报告题目有:智能电网概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介绍、电能存储技术的发展概况、地热发电的现状与技术要点、PLC的原理与应用、国内外智能电网发展趋势、柔性太阳能电池、国内外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介、电力系统柔性输配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和电动汽车电源系统等等。学生报告后,其他学生提3~5个问题,报告者首先作答,教师随后总结,并对相关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对提问的同学,在平时成绩上加2分。这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争先恐后举手发言。

四、结束语

通过和学生的沟通发现,学生非常喜爱这种互动式教学方法,感觉课堂不再枯燥,而是充满活力,在知识获取和创新、演讲能力和书面表达方面都得到全面的锻炼,收获颇丰。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中找到了快乐,对电气工程专业提升了兴趣。教学实践表明,互动式教学方法在电气工程概论课程的应用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刘晋,牛印锁,文俊.国内外“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6):64-65.

[2]杨鸿波,高晶敏,侯霞,等.“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9-100.

[3]蒋陆萍,蒋宇琦.自主教学法在“电力生产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15):67-68.

第2篇:电气专题报告范文

关键词:接触网 检测 改进

中图分类号:U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b)-0009-01

接触网巡检车是测量接触网动态技术参数的专用工具。设计要求其在不大于限定车速条件下运行时,能连续、可靠、准确地带电或不带电进行拉出值、导线高度、锚段关节、硬点、定位器坡度、杆号(隧道内定位点)、网压以及辅助检测项目—— 速度、里程等进行实时动态测量和处理。通过5月14~20日对贵阳供电段管内黔桂线、沪昆线、川黔线、内六线进行接触网动态参数的检测中观察、分析和实测数据判断,我们发现归属该段应用的EX3997596检测车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同时针对存在问题我们进行认真分析做出了对应的临时措施和改进建议报局(请见表1)。

5月30日,我们以“关于接触网检测车EX3997596存在问题的报告”报局后,积极协调处理自身可能克服的检测车问题。

6月4日请贵阳机务段受电弓检修工区工长一行到贵阳车辆段检测车停放现场进行了受电弓中心位置测量确认,确定受电弓中心位置没有问题,但对出现状况不良的受电弓滑板进行了更换。6月5日会同贵阳车辆段技术人员对检测车进行了旁程和车体倾斜度测量,发现受电弓端两侧旁程差25mm,车体倾斜48mm,确认了我们判断的受电弓中心偏差大的结论。造成受电弓中心偏差大的原因是检测车车体本身倾斜,而造成车体倾斜的原因是车内设备布局设计不合理(偏重)。检测车车体权属车辆段,车辆系统检修时按客车车体标准进行检修,其标准是车体倾斜<50mm为合格。但车体倾斜48mm将造成拉出值检测误差100mm~120mm,这显然是不被允许的。在我们极力要求和局机务处和车辆处协调下,6月12日贵阳车辆段组织对检测车进行了弹簧下端加垫临时处理,将车体倾斜调整到了12mm,加上我们采取的受电弓整体底座上移动和自身的软件修正已较好解决受电弓中心偏移问题。

硬点检测不灵敏和串信号问题,6月23日检测到成都时,请启迪公司技术人员进行了临时处理,初步克服了串信号问题。

第3篇:电气专题报告范文

7月25日上午,由团省委、省青联、省学联联合举办的“快门三秒钟”公益行动出征仪式在团省委举行,团省委书记张旭晨、副书记赵立香参加了出征仪式。

“快门三秒钟”公益行动是团省委、省青联、省学联为深入学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在全省贫困地区开展的一项服务农村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公益活动动。此次活动旨在大力弘扬面向大学生的公益文化,全面锤炼大学生的公益品格,深入推动大学生的公益实践活动,带动这个社会走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公益主旋律,搭建青年大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平台,塑造当代大学生成为公益生力军,铸就青春引领时代、文化凝聚社会、公益创造和谐的青春画卷。

出征仪式上,张旭晨为公益活动团队授旗。赵立香作了简短讲话。

此次活动由中国甘肃高校传媒联盟、甘肃青年摄影家协会承办,出征仪式结束后,活动团队将赴岷县开展为期一周的活动。

“科技之光”青年医疗专家服务团甘肃行

6月30日—7月3日,由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青年联合会联合开展的“科技之光青年医疗专家服务团甘肃行活动”在甘肃举行。

此次活动,中国科技工作者协会、团省委、省青联共同组织了50名青年医疗专家深入河西五市农村地区,广泛开展送医、送药、送医械服务,帮助困难青少年、青年农民工、大病重病患者就医,改善贫困地区卫生医疗条件。同时,医疗服务团还为五市捐赠总计100万元的医疗器械和20万元的药品,用于改善农村卫生所的医疗条件。武警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和深圳有关医院专门派出由呼吸科、内分泌科、骨科、消化科、皮肤科等专家组成小分队随团服务,并在服务地举办医生培训班,培训指导当地医生提高医疗技术。

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心系灾区再访舟曲

6月27日至29日,法国施耐德电气全球基金会总监Patricia、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基金部官员、团省委机关党委负责同志,施耐德员工志愿者、媒体记者共30余人在舟曲开展了两天的爱心回访活动。去年4月,在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的积极协调下,法国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为舟曲104所中小学校捐助了37万册图书和377台电脑,并在各学校建立了“施耐德电气luli图书馆”,使舟曲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此次活动,施耐德员工志愿者,深入舟曲各中小学校,详细了解学校图书馆图书数量、图书使用情况、图书馆电脑利用情况、学校目前图书需求以及学校师资、教学设备等情况。通过深入调查,施耐德电气公益基金将所有材料汇集成册,深度分析舟曲目前现状,为今后在舟曲开展相关活动打下坚实的调研基础。

香港“苗圃行动”工作组深入岷县回访

考察希望小学建设和学生资助工作

7月3日至6日,香港“苗圃行动”工作组一行3人来到岷县对2011年捐资总额达260万元的岷县西江镇甫洞苗圃希望小学、禾驮乡立哈苗圃希望小学、麻子川吴纳苗圃希望小学、中寨峪谷苗圃希望小学等4所苗圃希望小学进行实地回访,询问希望小学配套设施进展情况。并深入重灾区闾井镇大庄小学、梅川镇红店小学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两所学校做了评估、预算,为下一步的立项建校收集了第一手资料,两所学校初步意向性捐资总额为160万元。

近年来,“苗圃行动”在岷县累计投入资金371.12万元,援建希望小学7所和救助贫困高中生100名。今年,“苗圃行动”将在去年资助贫困高中生的基础上,继续对岷县240名贫困高中生进行连续3年的资助,预计投入24万元。

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刘德扬一行赴清水县

督导调研驻点工作

7月9日,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刘德扬和团中央宣传部理论宣传处副处长王强到天水市清水县督导调研我省第二轮第一批驻点工作,团省委副书记赵立香陪同督导。

调研期间,刘德扬部长一行还考察了清水县顺达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西灵山青年农业产业示范化基地、清水县永清镇团委、清水县青年农民就业创业培训基地等基层团组织建设情况。

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暑期赴肃南县

社会实践团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7月5日,由义诊医疗服务队、健康卫生咨询队组成的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志愿者们,在肃南团县委的积极组织和协调下,在县城及周边乡镇、村开展了“和谐医疗进万家,医护情愫系众民”医疗服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学院专家和志愿者们组织的服务队以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发病、常见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进行了健康宣传和免费义诊活动。

活动期间,团县委还组织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志愿者们来到肃南一中,举办了“成长·成才”专题报告会。

团省委选拔百名优秀大学生志愿者

服务第十八届兰洽会

7月6日,第十八届兰洽会在省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团省委志愿者指导中心为此次兰洽会招募选拔的百名优秀大学生志愿者,也走上了场馆、会务、团队联络、礼仪接待、应急等十多个岗位的服务工作。

5月初,团省委志愿者指导中心在相关新闻媒体刊登兰洽会志愿者的选拔公告,报名者达到近500人,经过资格审查和面试环节,100名大学生志愿者最终入选。青年志愿者的加入,为兰洽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了力量,也更好地展示了我省青年志愿者良好的精神风貌。

2012我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资助

第4篇:电气专题报告范文

为进一步落实好作战安全训练专项工作要求,全面贯彻落实“11·27”会议精神,经开特勤站第一时间召指战员大会对作战训练安全相关要求进行传达,立即开展自查自纠,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严格落实议训议战议安全等制度,对作战训练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不足之处进行制定和完善。以作战训练安全排查整治推进表作为标准排查问题,我站存在问题如下:

一、安全责任落实方面

存在的问题:1、队站议训议战议安全、质量不高、深度不够、主题不突出、针对性不强,议训议战议安全制度流于形式,没有针对自身实际找准问题短板、精准制定措施。2、抓作战训练安全站位不高、合力不强,落实安全责任降标准、打折扣,造成安全风险累积。3、对专职消防员培训重视不够、力度不大、时间较短,其业务能力素质提升较慢,应当引起重视。

整改措施:规范每月议训议战议安全制度,广泛征集指战员意见切实找准存在的问题;主抓日常,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增强工作责任心,在工作中从严,从细入手,认真对待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扎实专研业务知识,增强作战训练安全意识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对专职消防员加强关爱、多与专职消防员谈心沟通。

二、安全基础工作方面

存在的问题:1、针对本地灾害风险和规律特点研究不够,对各类非传统灾害事故处置缺乏研究。2、业务理论学习重视不够,安全学习教育没有形成常态,指战员对作战训练安全应知应会内容掌握不熟。

整改措施:积极组织指战员学习各种灾害事故处置;扎坚持每周两个半天熟悉演练,坚持每战一评,打牢队伍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基础;坚持实战化思想,开展实战化训练,针对性对每名指战员的弱项进行强化;开展作战训练安全理论授课。

三、安全分析检查制度方面

存在的下问题:1、作战训练安全形势分析会、车辆器材装备安全检查和安全性能测试等制度流于形式,存在走过场、补台账、迎考核、写总结等情况。2、消防救援站指战员在灭火救援中不遵守规定规程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纠正,现场安全管控不到位。

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分工,落实责任到人,加强指战员思想意识,坚持每天交接班及车场日对车辆器材进行检查维护,发现损坏的及时更换;加在灭火救援中严格按各号员的职责分工进行作战,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定期开展想定作业,提升指战员能力。

四、作战训练安全养成方面

存在的下问题:1、有的指战员虽然知道安全规程要求,但是在救援中一旦受到群众干扰,盲目求快、违规操作等行为时有发生,为作战安全埋下隐患。3、部分指战员在灭火救援现场个人安全防护装备穿戴不到位,安全防护意识淡薄,操作程序不规范,现场安全管控力度不够。4、宣传、摄像、通信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有的未按规定要求防护并进入一线,安全风险极大。

整改措施:坚持把作战安全放在第一位,认真正视每一场火警,加强指战员安全警示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严格要求每名指战员在出警途中,按照灭火行动操作规程,操作标准,操作方法进行救援;设立安全员,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宣传、摄像、通信人员作战现场的个人防护装备检查。

五、初战指挥能力方面

存在的问题:1、结合辖区灾害事故特点,存在出警率低、灾害种类形式多样,实战锻炼机会较少,指挥员欠缺实战经验,在救援现场存在不会指挥、职责不够清晰等问题。2、指战员对作战对象建筑结构、内部布局、工艺流程、潜在危险等情况掌握不准,不能预判灾害发展态势,火场侦察不够仔细,战斗展开比较盲目,科学施救和安全第一的作战理念还未贯穿到灭火救援全过程。

整改措施:加强理论学习并多参加各种灾害事故培训;组织专题授课,开展想定作业,规范战斗流程,组织六熟悉实战演练活动,加强指战员避险能力,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六、对新型灾害事故处置研究不深方面

存在的问题:1、对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光伏、锂电、储能、氢能、特高压电网、LNG以及油电气复合充装站等新兴业态事故特点和处置对策缺乏研究,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估措施不到位,未制定针对性预案和应对措施,盲从、侥幸和“无知者无畏”的思想仍然存在。2、队站对辖区情况熟悉演练仅限于重点单位,未将高风险场所和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新技术企业纳入其中。

整改措施:排查辖区内新兴业态事故,组织指战员专项学习处置对策,制定针对性预案;对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新技术企业相关单位进行评估重新归纳,加强实战演练。

七、对识险避险处险训练和能力不足方面

第5篇:电气专题报告范文

1.管理与使用相分离,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国有资产。我区召开书记专题办公会议,成立国有独资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帆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金帆公司),负责全区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作工作。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局等相关单位主要实施综合监督管理。这样实行管理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后,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非经营性资产可以使用,但无具体管理权,金帆公司实行统一有序管理运作。从根本上消除了原有模式分属管理造成的各种弊端。

2.清查“家底”,逐步调拨国有资产。金帆公司设置实业投资部,配备专员,并配合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对我区的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进行了调查摸底,对这些单位的国有资产购置、使用、处理等各个环节进行跟踪检查,灵活运用划拨、逐一登记、调研补办手续等处置方式,最终将调查清楚的资产逐步调拨至金帆公司代为管理运作。

3.规范管理、分类处置。金帆公司对划拨过来的国有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对于不同资产分类处置如下:

3.1针对“二证”不统一资产,完善手续,保证资产的完整化。如中河路原国土资源分局房产,因土地类型为行政划拨不予办理土地证过户手续。为统一“二证”所有权人,我公司提交专题报告,经区政府协调同意过拨给金帆公司的国有资产中行政划拨用地按规定补办出让。即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由资产调出单位补办土地出让手续,补交的出让金及转让过程产生的费用均由资产调入单位承付。待补办完土地出让手续后,双方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办理土地使用权过户手续。

3.2妥善处理历史遗留的问题资产。比如区某国企2000年注销,注销前未将房屋权证过户,在房产资料等诸多有效文件缺失、凭证遗失的情况下,金帆公司通过与有关部门协调,最终过户给区土地储备中心,经区政府审批同意后,调拨给金帆公司管理,从而达到盘活问题资产的目的。

3.3盘活闲置、破损资产。通过将非经营性资产转变成经营资产,从而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如中河路28号原水利局1幢1号房屋,建筑面积1477.54m2,土地面积1389.03m2。土地类型为行政划拨,用地性质为商业用地。因年久失修、长期空置导致该房屋存在多处渗漏、墙面剥落、多处吊顶脱落、部分门窗损坏、给排水及室内电气瘫痪等问题。若该房屋达到正常使用需投入约40万的维修费,为进一步遏制国有资产损毁、流失,我司采取房屋维修费由承租方承担,并适当延长租期形式的招租方案,最终根据上述方案通过公开招租与某培训学校签订房屋租赁合同,落实了该处房产维修、租赁事宜,确保破损、闲置房产得到有效管理,从而真正发挥房产应有的价值。

3.4规范区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用房使用办法。落实区级行政事业单位及下属部门用房需要,与所涉房产使用单位协商签订了房屋委托管理协议,理顺所涉房产权责,实现区级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用房的统一管理,确保非经营性用房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二、取得的工作成果

截止2013年12月31日,金帆公司共接收区政府国有房产约3.4万平米,账面价值约2963万元,土地约5.6万平米,账面价值约86万元,合计9万平米,价值3049万元,补办权证34处。通过市场化运作,盘活闲置房产4.3万平米,收益4564元,其中,公开拍卖约3892平米,收益4288万元(原宗账面价值1040万元),对外租赁约4万平米,累计收益276元。共上缴利税约1100万元,实现了存量资产“活化”、挖掘了潜在资源的增值,为充实我区财政提供有力支撑。

三、结语

第6篇:电气专题报告范文

文/本刊记者?杨生文

2014年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决定在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建立全国首个“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这个旨在发挥技工教育科研资源优势和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做好技工教育课程研究和开发实践的新机构肩负了理论研究、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三大职能。

这个机构运行一年后的情况怎么样呢?本刊记者为此专门拜访了该中心,全面了解了中心的运行情况。

研究课程规律,服务技工教育

行动之一:整合资源,搭建沟通、合作和研究平台

挂牌以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建司、广东省及广州市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课程研究中心不断整合资源,积极做好平台搭建工作,充分利用、发挥广州市属各技工院校的研究力量。一是明确定位,明确中心要立足广州,辐射华南,放眼全国,以项目或课题为载体,着力进行现代技工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服务。二是完善组织架构,扩充研究人员。目前共有研究人员11名(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4人),并先后接受4名学校教师,5名博士、硕士研究生锻炼学习。三是课程研究中心大量聘请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专家学者和广州市政府部门及行业企业的专家,使其成为课程研究中心专家研究队伍的重要来源。同时立足广州技工教育系统,选拔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27人,选聘了72位兼职教研员,作为研究团队的延伸补充。

行动之二:为“国标”“课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受人社部职建司委托,课程研究中心为编制汽车维修、计算机网络应用两个专业的“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一体化课程规范”提供技术支持和质量监控,保障了两个文件的顺利研发。一是培训编制组专家,解读《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试行)》和《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并主持实践专家访谈会。二是课程研究中心的骨干力量全程参与人社部和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围绕标准研制组织的各类全国教师研讨会、企业专家研讨会,并提供技术指导。三是对两个专业的国标和课规进行质量监控,主持广州的评审会,聘请企业和高职院校专家,聚集广州技工院校专业带头人40余名,分别从总体培养目标、层次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的匹配度、课程体系及内容与培养目标的匹配度、学习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匹配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审,并从与编制指南的符合性、内容的专业性、文本的规范性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和修订。

行动之三:关注市场需求和内涵发展,突破技工教育发展瓶颈

2014年,课程研究中心围绕广州技工教育发展遇到的瓶颈,牵头承研的重大课题有:

一是开展广州及周边地区技能人才需求调研(2014-2016),累计调研602家企业,开展5场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座谈会,并形成调研报告。

二是开展产业系建设研究。组织专家到广州市属7所技师学院进行中期检查及调研,召开广州市技工院校新一轮专业布局调整及产业系建设研讨会,初步厘清了广州市技工院校新一轮专业布局调整的原则和基本思路;开展对比研究,形成了《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广州技工院校现代产业系建设实证研究》报告。随后,聘请广州市发改委领导、国内职教专家进行专业布局调整的专题培训。通过半年多来课程研究中心主导的产业系建设研究,广州市属技师学院对产业系建设的内涵和目标更加明晰,对产业系建设的意义有了充分的认识,多所院校已经开始重新思考产业系下一步的建设思路,采取行动加大推进力度。

三是完成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在2013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年度继续开展了广州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策略研究,分析了目前广州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出了9项发展策略,成功结题。

四是完成技工教育文化建设研究。开展了广州技工教育文化体系建设课题研究,归纳总结了广州技工教育开放多元、独具个性的文化体系特征,提出了加强建设的建议,成功结题。

行动之四: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探索学制技师培养新模式

为探索技师培养的有效模式,提高技师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课程研究中心在前期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校企双制’技师培养研究”。

一是调研广州市属七所技师学院的预备技师/技师培养情况,探索学制技师的培养模式、课程开发、教学实施以及管理评价等技术路径,通过组织学习等措施提高培养技师的专业师资队伍水平。

二是通过调研撰写“关于京、浙、苏等三地技师学院培养技师的情况报告”,对广州市属技师学院培养学制技师的政策依据、专业选择的考量、评价鉴定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三是为广州市技师学院“校企双制”技师培养提供技术指导,与广州市机床厂合作开展学制技师培养实践,2014年成功培养出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专业、企业认可度高的6名学制技师。

行动之五:开展技工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课程研究中心引进职业能力测评理论和授权评价工具,推动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提升技工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益。

一是应用COMET职业能力模型,在开展2011、2012年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基础上,在全国首次开展教师职业能力测评研究,运用科学的理论模型、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并以广州市属七所技师学院102位教师参加的机械制造和汽修类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测评情况为基础,形成了广州地区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测评报告和102位教师的个体报告。

二是开展技工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研究。按照国际现代教育质量管理的“授权评价”理念,引入相关技术,开展技工院校的校企双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等质量监控,在校企合作、数控技术和汽车维修专业、学习任务、课堂教学等授权式评价、科研伴随典型试验的基础上,总结评价的流程、方法和工具等,为技工院校专业建设中重点项目的持续、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改进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行动之六:推动技工教育研究成果转化和学术交流

课程研究中心在2014年应用国际先进理论和研究方法,及时转化研究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成果,并开展了大量学术交流。

一是出版《职业能力测评实证研究——汽车维修专业广州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荟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广州现代技工教育教学研究成果选辑2014》(羊城晚报出版社),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何士林副局长主持的《广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现状调查》报告入选《2014年广州市蓝皮书(社会卷)》,课程研究中心辜东莲主任主要参与的《基于能力培养的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工学结合课程研究与实践》成果,被教育部评为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对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积极参与人社部组织的针对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培训者的培训授课、广东省人社厅组织的师资培训和内蒙古等扶贫项目的培训授课。应用课程研究中心的技术和经验,为广东省人社厅“校企双制办学评价实施方案”和内涵发展指导意见的文件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是积极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2014年1月,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开题会上,辜东莲主任作为课题代表作了“职业院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以广州为例”专题报告;同年4月,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组织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研讨会上,作了“工学结合课程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实证研究”专题报告;12月,在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上作了“广州技工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专题报告。

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

任务之一:组建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专家库

2015年,计划按照《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人社部发〔2014〕96号)中关于“组建技工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和课程专家队伍,推动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设”和《关于大力促进我省技工教育内涵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组建技工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和课程专家队伍,推动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设,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技能人才评价等研究”的精神,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名义,在全国技工教育系统聘请一批技工教育研究专家,组建“技工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一批课程业务精湛的骨干,组建课程专家库。在合适的时机,联合立项课题,推动全国技工教育重大共性疑难问题的破解。

任务之二:助力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课程规范等研制

2014年,课程研究中心参与完成了汽车维修、计算机网络应用两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一体化课程规范”的研制。2015年,按照人社部职建司的统一部署,课程研究中心将协助这两个专业的评审工作,同时系统梳理总结标准与规范的开发流程和方法技术,为更多专业的标准和规范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同时,积极推进标准和规范在技工院校主体专业上的推广应用,指导技工院校教师基于校本的应用实践,规范专业课程的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任务之三:规范从专业设置到生产实习的教学管理工作,实现全程育人

2015年,课程研究中心将以广州技工院校为对象,以项目为载体,多方位、多渠道地监管规范教学管理工作,把握好“入口、过程、出口”三关。

一是在做好新专业申报、评审、备案等常规工作的同时,借助市场调查、人才测评、授权评价等方法,积极探索研究建立技工院校专业评估、动态调整、退出机制;

二是以服务企业和学生为中心,继续推广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同时,进一步推进职业指导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举办市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或创业规划大赛,探索职业指导的新问题并实施职业指导的新形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进一步完善技工院校生产实习管理,推动生产实习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探索并建立生产实习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切实提高生产实习管理水平和质量。

任务之四:探索技工院校毕业考试改革和毕业标准建设

2015年,中心计划重点探索高级工毕业考试改革,以高级工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国家高级工职业资格标准为命题依据,尝试纸笔与实操测试相结合的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理论研究及试题开发和测评实践,促使测评合格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同等层次职业资格的技术水平相当。拟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汽车维修和数控技术等三个专业进行典型试验。预计2015年1月,建立测评模型,完成对开发组人员的培训并确定命题思路,组织专家对命题思路评审;3月完成测评样题的开发、评审与预测试;5月完成3个专业各两套正式测评试题的开发与评审;6月组织正式施测;下半年,集中力量进行测评数据处理与分析,提炼研究技术,撰写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完善高级工毕业考试改革,探索建立其毕业标准。同时,在2013年人社部“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评价研究”课题结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中级工毕业考试改革,探索其毕业标准。在“‘校企双制’技师培养研究”课题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技师毕业考试改革,探索其毕业标准。通过系列研究与实践,以形成技工院校中级工、高级工、技师的毕业标准和毕业考试方案,系统规范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任务之五:推进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化研究和实践

2014年,课程研究中心根据人社部职建司领导指示,开始推进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开展国内外教师专业化文献研究,梳理教师专业化的概念界定、国际教师专业化的最新趋势;开展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典型个案研究,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提炼技工院校教师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了教师职业发展的五个阶段。2015年,计划从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自主等维度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和保障调查,研制教学能手、课程负责人和专业带头人的资格条件,制订微教学、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和专业建设的评价标准。开展科研伴随式的典型实践活动,加强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培训和管理工作,尤其是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课程评价、专业评价的能力提升,通过培训、竞赛、项目等形式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任务之六:组织并开展技工教育学术交流和宣传活动

第7篇:电气专题报告范文

关键词:1+1 现状 建设方案

引言

我国职业教育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表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之选。从一些高职院校的探索实践来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三位合一、三方联动”模式、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银领学院”模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五位一体”模式等。但在校企合作的实际运行中,也客观地存在着学校“一头热”现象。校企合作还在学校“一厢情愿”阶段,大多数企业对校企合作兴趣不浓、动力不足,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适宜于高职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环境还在摸索之中。

一、 “1+1”课程模式的内涵

“1+1”课程模式(“企业+学校,企业技术人员+教师”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模式)是寻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突破口的改革性尝试。这种尝试旨在让企业充分参与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开发的全过程,把企业人才标准渗透到课程目标中,聘请企业人员参与并承担学校的教材建设和教学指导、创设企业工作情境、提供企业实践案例,使专业课程更贴近市场、贴近岗位,使学生学以致用。

二、 “1+1”课程模式改革的现状

学校能不能、企业愿不愿以生产车间(场地、设施、设备)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不仅是作为学生毕业前的综合实习基地,更重要的是作为经常性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能否有效地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条件,也是我们加大“1+1”课程模式改革的力度的目的所在。本专业“1+1”课程模式改革实践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1”合作双方利益失衡

学校追求的是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适应企业的需要;而企业因有与学校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但用工需求数量并不多,所以企业追求是学校帮助企业搞技术攻关、项目研究,提高产品竟争力,如果学校不能满足企业的这一要求,企业的利益点就会失衡。

(2)企业技术人员进课堂,教学效果不能凸显

从企业兼职教师的反馈来看,“1+1”课程模式改革的效果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原因在于:①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精神,兼职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但是学生没有切身体会,导致上课就像“看了场电影”;②现在高职学生的基础还是相对较差,对于应用型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

(3)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缺乏

虽然学校建有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并且于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实训基地,但我们在“1+1”课程模式改革中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个平台。实训基地的建设基本还停留在实验实训室阶段,很少甚至没有相应的企业文化。

(4)“1+1”课程模式改革的配套机制还不健全

要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就需要学校有配套的长效机制,不然很难实现。目前学校已有相应的制度,但是某些方面还存在着缺陷,如经费支持,企业上课人员需要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签订合作协议等等,这些都给校企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5)“高职”品牌效应较差

大部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意向很强,但是我们学校的牌子还没有打出来。就绍兴市而言,承接同样的项目,绍兴文理学院就比我们学校更容易,很多企业都不能信任“高职”的牌子,觉得我们的能力有限,所以就需要我们主动的打开一个缺口,寻找好切入点。

(6)学生真正接触企业的机会不多,在对专业或者课程还没有感性认识的之前进行理论课程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较差;

三、 “1+1”课程模式改革的建设方案

(1)寻找“1+1”合作双方互赢的利益平衡点

① 通过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来弥补企业利益的失衡。

要求学校双师型教师平时“苦练内功”,珍惜去企业学习锻炼的每一次机会,通过不同渠道,采用多种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技术技能水平和科研能力,当企业需要的时候,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弥补企业失去的利益。

② 通过增加其他合作项目,来弥补企业利益的失衡。

如果校方双师型教师通过努力,仍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此时,校方应主动寻找企业的其他需求。如发现企业需进行员工专业培训,校方就应该主动要求与企业合作,以本项目的让利来弥补企业在前一项目中利益的失衡,最终实现校企双方利益的平衡。

(2)校企合作实施“工学交替”

① 在新生始业教育中加入并认真做好“认识实习”环节,并且企业性质要有针对性、广泛性;

② 暑期社会实践具有专业性:利用暑假的时间,联系校企合作单位,派遣学生到对口企业锻炼,并选派专业教师带队,实行“1+1”管理。

③ 举办“企业杯”专业技能竞赛: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企业举办的(如:“亚龙杯”、“三菱自动化杯”等)的专业技能竞赛,以发放奖金、奖品或职业资格证书的形式调动学生苦练技能的积极性,提高学校和企业的社会知名度,达到校企互惠互利。

④ 在实训室建设过程中,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让学生跟随企业技术人员学习。

⑤ 举办企业家报告会: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老总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了解各专业各学科的最新成果和信息,并激励他们学好理论、练好本领,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3)“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① 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结合横向课题,有针对性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在下企业过程中,要取长补短,刻苦钻研,打出学校的牌子;

② 聘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到学校进行职业讲座或教学,并对其进行岗前培训,确保教学能力的提升;

(4)实验实训室建设

一是:在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中,重视企业真实环境的创设,把实训基地建成“教学工厂”、“生产工厂”,做到“三引入”: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之与学校文化交融,车间即教室,学生即员工;引入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充分发挥自动化协会和自动化工程设计中心的作用,挑选精英学生和教师成立“工作室”,专门从事一些项目的开发设计,既让学生明白了工作流程,也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工作室选拔制度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入合作企业的先进管理与运行机制。

二是:加快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建设

① 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实习期间,学校教师配合企业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和实习指导,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制订并实施生产实习任务。学校教师获得学习、锻炼机会的同时,把企业中的技术难题作为横向科研课题或教学案例,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企业教师负责厂纪厂规教育、安全生产教育,组织企业现场教学和技能训练等工作。

② 加强学生实习的监督与考核工作

学校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外聘教师,负责管理和考核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并定期向学校反馈;同时学校派专任教师对学生和实训基地进行跟踪调研,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实习日记和在实习中的表现,为其评定成绩,平时表现包括遵守纪律情况、考核意见和实习日记等,所占总成绩的比例为30%,实习报告所占总成绩的比例为70%。

四、结束语

“1+1”课程模式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利益、法律、道德、情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政、校、企三方联动,在办学、育人、就业的利益协作上达成共识,共同发挥作用。更需要高职院校积极主动,在满足企业实际需求,服务企业、行业发展方面有贡献,才会对企业行业产生吸引力,校企合作的良好关系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 李金文.王和平.高职教育上学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探索[J],2010年第10期(总第232期)

[2] 李敏华.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当代职业教育[J],2011年第1期

[3] 费云生.创新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校企发展共赢.职教论坛[J],2011.11

[4] 刘晓明.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 职教论坛[J],2003午第14期

[5] 陈向平.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院校直面校企合作的思考.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0年第4期(总第六十六期)

【基金项目】2009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yb09126)《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1+1”模式核心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第8篇:电气专题报告范文

城西电灌站地处丘陵地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本地区降雨量充沛,但降雨在时间上分布不均,4~9月占全年雨量83.2%。站址岩土层较简单,地形、地貌较复杂,为第四系风化残积层组成,覆盖层较厚。因为工程规模小,对地质要求不高,且电灌站运行多年,地基能满足承载要求。

我就城西电灌站扩容改造工程的实例,来浅谈的整个扩容改造工程设计思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来考虑:

1 工程概况

1.1 原设计标准

城西电灌站于1978年建成投产,电灌站设计扬程为7m,装机1台水泵,装机总容量12kw,设计灌溉流量为0.058m3/s。由于当地的财力不足,原设计标准偏低,工程不能达标,设计的灌溉能力也不能满足要求。

1.2 电气主接线和主要机电设备

该站的原主结线方式由配电箱接至附近0.38KV低压线路,主要机电设备有:1台水泵,配套1台电动机,起动器等。

1.3 工程建筑现状

主要建筑物现状情况是:(1)灌渠没有圬工衬砌,两边杂草丛生,淤积严重;(2)厂房已残旧报废;(3)输水管道残旧损坏;(4)取水口淤积严重。目前电灌站已不能正常使用。

2 存在问题

2.1 工程存在问题

2.1.1 原设计标准: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原设计标准偏低,应进行扩容改造工程,使城西电灌站符合现时以及将来对农田灌溉要求。

2.1.2 机电设备存在问题:城西电灌站建成于1978年,而且由于运行时间较长,目前输水管锈蚀严重已废弃,机电设备残旧老化,已报废,配电设备及输电线路残旧不能投入运行。

2.1.3 水工建筑物存在问题:① 灌溉渠长500米,没有圬工衬砌,两边杂草丛生,渠道淤积严重;②原厂房是砖瓦结构,十分残旧,瓦屋半边已倒塌;③设备管道残旧已废弃。

2.2 管理存在问题

(1)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较低。工程管理的技术水平低。(2)管理运行费用严重不足。由于村委会没有具体的实施收费方案和措施,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维修费用就很难得到落实,工程得不到正常的管理与保养,导致工程失修失管。

3 改造任务和措施

3.1 灌溉能力及主机改造方案

3.1.1 灌溉设计流量计算及机电设备选型

3.1.1.1 灌溉设计流量

考虑到龙门地区作物组成85%为水稻,故灌溉定额统一按水稻泡整田期(每亩最大一次需水量)时的灌溉定额计算。查《广东省一年三熟灌溉定额》及结合龙门县江河流域综合规划专题之二《灌区水量平衡计算》(1999)(此专题报告已经省水利厅审批),选定每亩灌溉定额m=70m3/亩。

3.1.1.2 机电设备的选型及水泵效率

(1)抽水机的扬程计算:

根据灌溉设计流量Q=0.11 m3/s和该站的实测提水高度z=1.5m,吸水管长l吸=7 m,压水管长l压=7 m,查相关资料,故抽水机的扬程为:

H=z+hω吸+hω压 =1.5+1.34+1.01=3.85 m

根据本工程的设计扬程、设计流量等技术参数,再结合龙门县灌区内经验数据:1m3/s的水量可灌溉1万亩农田。为满足1000亩农田灌溉用水需要,查水泵型谱图,经综合比较选择该站水泵型号为KQSN250-N19,每台水泵流量Q=0.114m3/s,H=14米,P=22kw。

(2)抽水机安装高度计算:

根据选择的水泵型号知道该水泵的必需汽蚀余量为3米,按有关公式计算抽水机的安装高度:

hs=10-3-1.34=5.66m

即抽水的水面高程到抽水机轴的中心线不能大于5.66米,否则将抽不到水或抽水量较小。

3.1.2 改造后的灌溉能力分析

工程改造后,在设计工况下,机组的实际可用流量:本站选用KQSN250-N19水泵1台,配套1台22kw电动机。由水泵的综合特性曲线(图3.1)看出在工作扬程为14米,查型谱KQSN250-N19水泵工作性能表得,单机流量为0.114 m3/s,能满足该灌区灌溉需要。

3.2 设备的改造方案

3.2.1 主接线方案

架设10KV输电线路长0.1 km,T接附近10KV农网线路,0.38KV低压线路长0.1km,电动机、变压器采用单元结线方式接入系统。

3.2.2 主设备更新内容:1、更换水泵1台,型号为KQSN250-N19。2、更换22KW电动机1台。3、增设变压器1台,型号为S11-30KVA。4、更换控制屏、低压起动屏及铝排电缆等配电设施。

3.3 建筑物工程的整修加固项目

建筑物工程的整修加固项目主要有:(1)重建电灌站房,根据管理的要求,新建一间占地建筑面积为16m2的泵房;(2)灌溉渠长500米需要清淤,部分衬砌;(3)更换输水管总长 14米,输水管直径为φ250mm;(4)进水池维修、清淤、重新砌筑加固。

3.4 工程管理体制措施

针对城西电灌站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建议在工程的管理方面应作出以下见方面的改进:(1)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选择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2)落实电灌站管理费用,能充分满足电灌站运行管理和工程维修,确保工程正常运用。

4 效益分析和经济评价

4.1 效益估算

龙城街道办事处城西电灌站灌溉受益范围共1000亩,若全部按灌溉农田考虑,工程改造后,每年每亩增加收入按90元计,则相应效益估算B。=1000×90=9万元。

4.2 估算投资费用

本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概算根据《广东省水利水电建筑概算定额》进行编制,概算总投资为11.48万元。

4.3 年运行费用

(1)根据有关规定和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定员1人,工资、福利及劳动保险等以每人每年0.6万元计;

(2)工程维修费其它费用:根据工程维修和管理的实际,每年按0.4万元提取工程维修费和其它费用;

(3)泵站每年抽水电费按农用电每度0.36元/度计, 一年累计灌溉天数按55天计,一年抽水电费约1.045万元。

以上项目合计年运行费为2.045万元。

4.4 国民经济评价

4.4.1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

城西电灌站扩容改造工程必须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是根据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及效益费用比等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中,其基本资料见表4-1。

由表4-2知,经济内部收益率为31.4%,大于社会折现率12%,经济净现值大于0和效益费用比大于1,说明本工程国民经济评价是可行的。

第9篇:电气专题报告范文

【关键词】光伏照明系统;现代城市;能耗;太阳能路灯

随着地球资源的日益贫乏,基础能源的投资成本日益攀高,各种安全和污染隐患可谓无处不在,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安全、环保新能源越来越受重视。同时,也随着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太阳能发电在路灯照明领域发展已经日趋完善。

一、太阳能路灯的优点:

1、市电照明路灯安装复杂:市电照明路灯工程中首先要铺设电缆,需要进行电缆沟的开挖、铺设暗管、管内穿线、回填等大量基础工程。然后进行长时间的安装调试,如任何一条线路有问题,则需大面积返工。而且地势和线路要求复杂、人工和辅助材料成本昂贵。太阳能路灯安装简便:太阳能安装时,不用铺设复杂的线路,只要做一个水泥基座,然后用不锈钢螺丝固定即可。

2、市电照明路灯电费高昂:市电照明路灯工作中需要支付固定高昂的电费,并且需要长期不间断对线路和其它配置进行维护或更换,维护成本逐年递增。太阳能路灯具免电费:太阳能路灯是一次性投入,维护成本低,长期受益。

3、市电照明路灯存在安全隐患:市电照明路灯在施工质量、景观工程的改造、材料老化、供电不正常、水电气管道的冲突等方面都会带来诸多安全隐患。 太阳能路灯没有安全隐患:太阳能路灯是超低压产品,运行安全可靠。太阳能路灯的其它优势:绿色环保。

综上对比所述,太阳能路灯具有安全无隐患、节能无消耗、绿色环保、安装简便、自动控制免维护等特性。

二、太阳能路灯系统的组成:

太阳能路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智能控制器、蓄电池组、光源、灯杆及支架,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安装。

三、太阳能路灯的工作原理:

太阳能路灯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白天接收太阳辐射能并转化为电能经过充放电控制器储存在蓄电池中,夜晚当光线逐渐降低,充放电控制器检测到这一值后启动负载工作,蓄电池对灯头放电。蓄电池放电数小时后,充放电控制器检测到光线逐渐增强,天亮了,充放电控制器要求灯头停止工作,蓄电池放电结束,白天继续给蓄电池补充充电。充放电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路灯打开和关闭,同时保护蓄电池,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四、太阳能路灯的设计原则:

1、从功能上道路照明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证交通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保障人身安全、提供舒适环境。

2、在满足道路照明各项功能需要的基础上,提高道路照明系统的能效,降低系统功耗,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以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

3、另外还要结合当地的光资源情况,当地阴雨天气情况,电池板受灰尘覆盖、温度影响、控制器、蓄电池的各种效率等实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五、太阳能路灯的设计要求:

1、电池板功率的计算和选用。

2、蓄电池容量、充放电控制和充放电状态显示。

3、连续阴雨天五天路灯仍能照明。

4、光线暗时路灯自动点亮,早上光线强时路灯自动熄灭。

5、系统断电时可以保存用户所设定的各种参数。

六、太阳能路灯的控制方案选择:

太阳能路灯跟普通路灯控制电路功能基本一样,都是为了完成晚上亮灯,早晨熄灯的作用。国内外常用的控制器有单独的光控制型、时钟控器型、经纬型控制器型等,但由于其工作原理不同,各有优缺点。

单独的光控型一般采用感光探头,当晚上光线弱时,自动开启路灯;早上光线较强时,自动关闭路灯,达到自动控制的作用。但在实际使用中,感光探头难以判断各种干扰光线,经常会产生误动作。

采用时钟控器型的路灯控制器,要预先设定开关时间,使路灯按时亮灯、准时熄灯,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优点是定时开关预先设定的开关时间不受外界干扰,除本身故障外不会产生误动作。缺点是不能根据季节变化和特殊的天气情况自动变换开关时间,需人工经常调整开关时间,费时费力,不利于节省电力。

经纬型(方位角和倾斜角)控制器采用单片机技术,模拟日照规律,晚上能自动开灯、早晨能自动关灯。它采取光控开关时间的优点,克服了光控开关易受干扰的缺点,取钟控器时间准确之长处,克服了定时开关不会自动变换开关时间之短处。目前路灯控制常采用这种控制方式,但其价格较高,在路灯中使用将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本设计是考虑以上几种控制方式的特点,综合从节电、经济和实用等方面考虑,利用光控时控制结合型,实现太阳能路灯的设计。

七、太阳能路灯的光源的选择:

光源尽量选直流光源。目前常见的光源有直流节能灯、高频无极灯、低压钠灯和LED光源。LED 作为半导体光源,其发展势头强劲,是太阳能路灯最为理想的光源。本设计采用冷光源LED光源,不但节能,反而使用寿命更长。

八、太阳能路灯照明方式的设计:

根据城市道路及与其有关的特殊场所的照明方式分常规照明和高杆照明两种。常规照明有单侧布置、双侧交错布置、双侧对称布置、横向悬索布置、和中心对称布置五种基本布灯方式。我们可以选择中心对称布置方式,既节省安装灯架,又节省地基浇筑材料,大大降低了成本。

九、结束语

从国家的主体发展思路来看,我们认为光伏照明系统在现代城市路灯领域里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大量的应用太阳能光伏照明,不仅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为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可以提高城市市民的生活品质及城市的整体品位。

参考文献:

[1]吴东威.太阳能LED在景观照明中的科学应用探析[J].科技风,2009年09期.

[2]姚宏,冯卫东,邱望标.太阳能LED路灯控制器设计[J].现代机械,2009年02期.

[3]杨战军.树立绿色 低碳发展理念发展LED路灯照明[A].海峡两岸第十八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11年.